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2014秋)

合集下载

3.测量——整理和复习(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3.测量——整理和复习(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3.测量——整理和复习(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今天我们要复习的是第100页至102页的内容,这部分主要包括了长度、面积、体积的测量及单位换算,以及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二、教学目标通过今天的复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测量长度的基本方法,理解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同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今天的难点在于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重点则是学生们能够通过实际的测量活动,巩固所学的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测量和单位换算,我准备了尺子、厘米标尺、体积尺、实际测量物品等教具,同时,也让学生们准备了测量工具,如尺子、量角器等。

五、教学过程我通过一个实际的情景引入,比如测量教室的长度,让学生们亲自拿着尺子去测量,并记录下结果。

然后,我将引导学生们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比如将测量结果转换成厘米或者米,让学生们理解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接着,我会通过一些例题,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比如测量一个物体的面积或者体积。

我会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测量长度单位换算,以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知识,测量自己房间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并计算出房间的面积和体积。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今天的课程,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测量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课后,我会反思教学的效果,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调整,同时也会鼓励学生们进行拓展延伸,比如通过网络查阅相关的测量知识,或者进行家庭测量活动。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测量——整理和复习的课堂上,我发现了几个需要重点关注和讲解的细节。

学生们在实际测量活动中,对于测量工具的使用和测量方法的理解存在一些问题。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数学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数学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案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采集而来,欢迎您下载,感谢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课方案教课方案第 5 课时整理和复习教课目的:1、经过梳理知识点一级详细的题目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能够正确、娴熟地计算。

2、经过创建详细情境,让学生进一步领会估量的方法和意义,能依据详细的状况选择适合的估量策略。

3、培育学生总结、概括及灵巧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课要点:正确、娴熟地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课难点:能够进行合理的估量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课步骤:一、复习导入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1)发问:怎么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小结:两位数加两位数,能够把此中一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而后与另一个加数挨次相加,这样口算更为快捷。

(2)发问:怎么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小结:两位数减两位数,能够把减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而后从被减数中挨次减去,这样口算比较便利。

2、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

发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需要注意什么小结:列竖式时,数位对齐,同样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从个位加(减)起,哪一位上满十向行进一(哪一位上不够减向前一位退一当十),主要不要漏加进来的一(不要漏减走的一)。

3、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1)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够用两位数的加减法行口算。

如 650+340其就是 65 个十减 34 个十,等于 31 个十。

(2)方式然不一样,一个口算,一个笔算,可是运算的算理一,都是十一,退一当十。

⋯⋯(学生自由言,只需合理都予一定)二、基本1、口算。

52+35=86-34=47+33=36+20=23+69=62-18=70-26=65-15=学生独立思虑后,指名回答,口算思路。

提:口算要注意什么哪些地方简单出2、算。

650+340=370+480=390+250=520+300=840-560=750-540=440-150=600-240=分活,看哪一最快最准做完而后各委派一人果。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整理和复习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计算技巧。

2. 100以内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学生自主整理知识点,查漏补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计算技巧。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100以内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挂图等。

2. 学具:草稿纸、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100以内加减法的相关知识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整理成果,互相学习、互相补充。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整理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强调重点、突破难点。

5.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整理和复习100以内加减法2. 目录: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技巧、实际应用3. 重点:计算方法、计算技巧4. 难点:实际应用七、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提高练习: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100以内加减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拓展练习:研究100以内加减法的更多计算技巧,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检查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的掌握程度,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辅导;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的设计1. 联系生活实际: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

整理与复习教材第19~20页相关内容。

1.通过梳理知识点以及具体的题目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

2.通过创设具体情境,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估算的方法和意义,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

3.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一、小组交流,整理归纳师:第2单元的学习已经结束了,在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现在给大家一些时间,以小组为单位把本单元的知识整理一下,小组长做好记录。

【学情预设】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生的整理情况。

师:现在请各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成果吧。

教学提示:教师根据小组的汇报板书各部分内容(或出示课件),同时对学生汇报给予肯定。

师:同学们整理得非常全面,有的小组补充得也非常好。

看一看知识网络图,就能把这个单元的知识点给整理好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整理,交流汇报,明确本单元知识脉络,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良好习惯和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

二、复习巩固,提升认识1.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

师:请同学们完成教材第19页第1题的口算,比比看谁算得又准又快。

(课件出示)【学情预设】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并要求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师: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题目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哪些地方容易出错?【学情预设】有学生会说出进行两位数的加、减法口算时,一定要注意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也有学生会说进位、退位的地方容易出错。

2.复习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

师:刚才我们进行了口算大比拼,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下笔算的较量。

请同学们完成教材第19页第2题。

【学情预设】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并要求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师强调: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时,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法。

如:看作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但要注意得数后面别忘了写“0”,用竖式进行计算时一定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如果是进位加,在加百位上的数时别忘了十位上进上来的1。

部编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

部编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

部编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复第二单元中关于加减法的知识,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2. 利用教具、学具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 培养学生热爱数学、探究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复内容1. 100以内的加法运算。

2. 100以内的减法运算。

3. 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重点与难点1. 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 准备相关教学课件、教具、学具等。

2. 组织学生回顾第二单元的研究内容,为新课做好铺垫。

课堂导入1. 利用趣味故事、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研究状态。

2. 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课堂讲解1. 利用课件、教具等展示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过程,讲解计算方法。

2. 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研究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堂练1. 设计不同难度的练题,让学生进行课堂练。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总结1.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和收获。

2. 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点评,鼓励优秀学生,激励后进生。

课后作业1. 设计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研究,探索更多数学奥秘。

四、教学评价学生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练题完成情况。

3. 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教学反思1. 对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总结。

2. 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教具、学具等。

2. 相关研究资料、练题等。

六、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七、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最新新人教版三年级上数学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案

最新新人教版三年级上数学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数学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案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案第5课时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梳理知识点一级具体的题目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

2、通过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估算的方法和意义,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

3、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难点:能够进行合理的估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步骤:一、复习导入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1)提问:怎么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小结:两位数加两位数,可以把其中一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与另一个加数依次相加,这样口算更加快捷。

(2)提问:怎么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小结:两位数减两位数,可以把减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从被减数中依次减去,这样口算比较便捷。

2、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

提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需要注意什么?小结:列竖式时,数位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从个位加(减)起,哪一位上满十向前进一(哪一位上不够减向前一位退一当十),主要不要漏加进来的一(不要漏减走的一)。

3、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1)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可以用两位数的加减法进行口算。

如650+340其实就是65个十减34个十,等于31个十。

(2)方式虽然不同,一个口算,一个笔算,但是运算的算理一样,都是满十进一,退一当十。

……(给学生自由发言,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二、基本练习1、口算。

52+35=86-34=47+33=36+20=23+69=62-18=70-26=65-15=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说说口算思路。

提问:口算时要注意什么?哪些地方容易出错?2、计算。

650+340=370+480=390+250=520+300= 840-560=750-540=440-150=600-240=分组活动,看哪一组最快最准做完?然后各组委派一人汇报结果。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针对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程中的“整理和复习”部分,按照人教新课标的要求,对前阶段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系统梳理。

内容涉及整数加减法、乘除法初步、几何图形的认识以及时间的读法等。

通过整理和复习,旨在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回顾和掌握整数加减法、乘除法初步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巩固对基础几何图形的认识,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 加强时间观念,能够准确读取和表达时间。

4. 培养学生整理知识、自我复习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1. 加减乘除法运算中“进位”和“借位”的理解和应用。

2. 几何图形的识别及其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3. 时间单位的换算和时间的准确表达。

教具学具准备1. 数学课本及练习册。

2. 教学挂图,包括加减乘除法运算示例、几何图形、时间表等。

3. 实物模型,如时钟、各种几何形状的物品。

4. 白板、白板笔。

5. 学生自备学习用品,如铅笔、橡皮、尺子等。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与回顾1. 导入:通过简单的数学游戏,如“数学接龙”,让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数学概念。

2. 回顾:让学生翻开课本,共同回顾整数加减法、乘除法初步、几何图形和时间的相关内容。

第二阶段:知识整理与讲解1. 知识整理: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整数加减乘除法的基本规则,并在白板上展示。

2. 讲解:针对教学难点,教师通过具体例题进行讲解,如展示“进位”和“借位”的具体运算过程。

第三阶段:实践与应用1.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数学练习,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找零、测量物品长度等。

2. 应用:结合生活场景,让学生讨论如何应用数学知识,如设计一个简单的房间布局图。

第四阶段:总结与反思1.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反思:让学生思考自己学习中的不足之处,以及如何改进。

板书设计1. 三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2. 主要内容:整数加减乘除法、几何图形、时间3. 关键点:进位、借位、图形识别、时间表达4. 示例题目:加减乘除运算题、图形识别题、时间计算题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整理和复习(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整理和复习(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整理和复习(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熟练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整理和复习,让学生巩固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万以内数的加法运算规则2. 万以内数的减法运算规则3. 加法和减法运算中的进位和退位4. 加法和减法运算中的简便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和减法运算中的进位和退位,运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复习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2. 自主探究: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3.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共同解决练习题中的难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运算中的进位和退位。

5. 巩固练习: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反馈: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回答问题,与同学互动。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当调整教学进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节奏。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要求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保持专注和细心。

3. 鼓励学生运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定期组织计算比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为后续数学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整理和复习(2)》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整理和复习(2)》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整理和复习(2)》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 复习前几节所学的知识点; - 掌握几个数字的大小关系; - 熟练掌握几种计算方法; -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数字的大小比较;•加减法运算;•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多位数加减法运算;•复杂问题的解决。

教学准备•课件:准备好演示课件,展示数字比较和简单计算题;•手册:备有教案手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重点;•板书:准备好板书内容,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游戏道具:准备一些与数学相关的小道具,增加学生的趣味性。

教学过程一、复习(10分钟)•利用板书,让学生回顾前几节所学内容,包括数字比较、简单加减法计算等。

•让学生自己做几道练习题,检查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数字大小比较(15分钟)•通过课件展示数字比较的例题,让学生分析数字大小的规律。

•让学生分组比较数字大小,帮助他们加深对数字大小关系的理解。

三、计算练习(20分钟)•利用简单的加减法计算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四、问题解决(15分钟)•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动脑解决。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课堂小结(10分钟)•小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数字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计算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勤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加减法计算题,让学生完成。

•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写出解答。

•复习今天学习的内容,做好笔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更加熟练掌握数字的大小比较和几种计算方法,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6课时整理和复习及练习四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6课时整理和复习及练习四 人教版

教案标题: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6课时整理和复习及练习四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万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并能熟练运用。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2. 加减法运算的应用。

3. 整理和复习第二单元的知识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难点:理解和掌握加减法运算的规律,并能熟练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数学知识。

2.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运算。

3. 设计丰富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

4.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导入,引导学生回顾第二单元的知识点。

2. 新课讲解:讲解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规律。

3. 练习:设计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加减法运算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提问和疑惑给予耐心解答。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数学知识。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4. 教师应注重课堂纪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5. 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七、附录练习四:1. 计算下列各题:(1)234 567 =(2)890 - 321 =(3)456 123 =(4)789 - 456 =2. 小明有365元,小红比小明多123元,小刚比小红少156元。

请问小红和小刚各有多少元?3. 一个数比234大156,比456小123。

请问这个数是多少?4. 小华有789个糖果,他给小明一部分糖果后,自己还剩下456个糖果。

整理和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整理和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整理和复习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万以内加法和减法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算理,熟练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对万以内加法和减法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

教学难点:针对学生在计算中容易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和指导。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学课本、黑板、粉笔、练习题卡。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导入:通过口算和竖式计算练习,回顾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计算方法。

(二)新课讲解1.知识梳理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学习的内容,包括万以内数的加法、减法及其竖式计算方法。

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梳理加法和减法计算中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如数位对齐、进位和借位等。

2.错误辨析教师收集学生在平时练习和作业中常见的计算错误类型,如数位不对齐、进位或借位不正确等。

通过投影或板书展示这些错误例子,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并讨论如何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

强调计算准确性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要细心、认真。

3.计算技巧分享邀请几位计算能力强、准确率高的学生分享他们在计算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和小技巧。

教师补充和总结一些有效的计算方法和策略,如估算验算、分步计算等,帮助学生提高计算效率和准确性。

4.练习题解析选取一些典型的练习题进行解析,包括加法、减法的竖式计算题和实际应用题等。

通过例题讲解和练习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并引导学生注意计算步骤和细节问题。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

(三)巩固练习布置适量的练习题卡,包括竖式计算题、改错题和实际应用题等,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在计算中的错误,并针对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和强调。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合作精神。

(四)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知识,强调加法和减法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集合复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集合复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集合复习》人教新课标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什么是集合,理解集合的含义和表示方法。

2.能够利用集合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了解集合的运算,学会求集合的交、并、差等操作。

二、教学重点
1.能够准确理解集合的概念。

2.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和运算规则。

3.能够灵活运用集合的概念解决问题。

三、教学内容
1.集合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集合的运算:交集、并集、差集。

3.集合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集合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集合的含义和重要性。

第二步:讲解
1.介绍集合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讲解集合的运算规则,包括交集、并集、差集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第三步:练习
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集合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应用集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步:拓展
引导学生思考集合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拓展他们对集合的认识和理解。

第五步:总结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集合的重点和要点,解答学生对集合相关问题的疑惑。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围绕集合的概念和运算展开,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练习,让学生深入理解集合的含义和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集合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六、课后作业
1.完成相关练习题。

2.思考集合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并写下自己的体会。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对集合有更深入的理解,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为学习更高级数学知识奠定基础。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始终相信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在课堂上更好地引导学生们学习。

下面是我对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的教案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包括认识四边形、三角形和圆,以及它们的特性和应用。

教材中涉及的章节有:1. 四边形的特点和分类;2. 三角形的特性;3. 圆的定义和性质;4. 各类图形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基本概念及特性;2.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三角形和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及应用;2. 教学重点:各类图形的特性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练习本、尺子、圆规、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房间的地砖、自行车轮胎等,引导学生回顾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概念及特性。

3.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如计算三角形和圆的周长、面积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设置一些有关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性,以及它们的周长、面积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方便学生理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判断题:四边形有四个角,三角形有三个角,圆没有角。

(对错)(2)选择题:下列哪个图形是三角形?(A. 正方形 B. 三角形C. 矩形)(3)计算题:计算一个半径为5厘米的圆的周长和面积。

2. 作业答案:(1)判断题:错误,圆没有角;(2)选择题:B. 三角形;(3)计算题:周长=10π厘米,面积=25π平方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我还可以拓展延伸,如介绍四边形、三角形和圆在历史、艺术等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整理复习》(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整理复习》(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第二单元《第二单元整理复习》教学目标:1. 巩固第二单元所学知识,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复习第二单元的知识点,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基本运算。

2. 练习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分配物品等。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练习题、计时器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课件展示第二单元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

2. 复习: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复习第二单元的知识点,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基本运算。

3.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分配物品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练习中的问题,分享解题思路和经验。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板书设计:1. 第二单元整理复习2. 知识点:加法、减法、乘法、除法3. 实际问题:购物、找零、分配物品4. 解题方法:逻辑思维、团队合作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题:购物找零、分配物品等。

2. 复习第二单元的知识点,准备下周的测试。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第二单元的知识点,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在练习环节,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乘除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是教案中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以及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

在本教案中,教学过程的设计应更加细致和具有针对性,以确保学生能够在复习过程中真正巩固知识,提升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内容:整理和复习一、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三年级上册数学所学知识的主要内容。

2.能够复习巩固所学的各类数学知识。

3.能够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和实际应用题。

二、教学重点1.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的回顾整理,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2.帮助学生找出自己存在的学习问题,加以弥补。

三、教学难点1.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辅导。

2.引导学生提升数学解题能力,培养数学思维。

四、教学准备1.学生教材及相关教具。

2.复习笔记及作业本。

3.教学课件或其他辅助教学工具。

五、教学过程1.知识整理:教师复习上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要点,重点强调易混淆的知识点,让学生通过回忆加深记忆。

2.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简单到中等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做题,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讲评与订正:针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讲解正确的解题思路,并纠正错误,帮助学生改进解题方法。

4.知识拓展:针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兴趣,适当拓展与课本有关的数学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

六、教学提示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出问题和思考不懂之处。

2.引导学生在课后复习要点,整理笔记,巩固知识。

3.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1.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及时关注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整理和复习,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数学知识,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让每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更加自信、享受学习的乐趣。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整理和复习(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整理和复习(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整理和复习(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整理和复习一、教学内容1. 加法运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

2. 减法运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退一再减。

3. 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减法性质。

4. 应用题:求两个数的和或差。

二、教学目标1. 掌握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 理解加减法的运算定律,能够运用定律简便计算。

3. 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加减法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加减法运算过程中,遇到满十进一和退一借一的情况。

2. 教学重点: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创设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商品的价格标签,引出加减法运算。

2. 讲解加法运算:讲解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的规则,并通过例题演示满十进一的情况。

3. 讲解减法运算:讲解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的规则,并通过例题演示退一借一的情况。

4. 讲解加减法的运算定律:通过PPT展示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减法性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5. 应用题练习:布置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加减法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六、板书设计1. 加法运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满十进一。

2. 减法运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退一借一。

3. 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减法性质。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习题,巩固加减法运算方法。

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加减法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购物场景的引入,让学生掌握了加减法运算的方法,通过例题演示和实际应用题的练习,让学生加深了对加减法运算的理解。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整理和复习示范教学方案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整理和复习示范教学方案  人教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整理和复习示范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1. 巩固和深化学生对万以内加法和减法的理解,使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使其能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互相学习。

二、教学内容1. 万以内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

2. 万以内加法和减法的应用题。

3. 万以内加法和减法的整理和复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万以内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PPT、练习题。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PPT展示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加法和减法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

- 提问: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哪些需要用到加法和减法的问题?2. 讲解新课- 利用PPT讲解万以内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并通过示例题进行演示。

-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出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

- 提问:在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时,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3. 练习巩固- 利用PPT展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互相检查答案,共同解决问题。

- 提问: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如何运用加法和减法?4. 应用拓展- 利用PPT展示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 提问:我们在生活中如何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5. 总结反思- 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学习感受,总结自己的收获。

-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万以内加法和减法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提前了解学习内容。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及时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进行指导和引导。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对第一单元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巩固对数字的认识,提高计算准确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其细心观察和严谨思考的习惯。

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复习1000以内数的组成和读写,理解数位的意义。

2. 加减法运算:巩固不进位、进位加法以及不退位、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3. 解决问题: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加减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100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规则,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2. 难点: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运算过程,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挂图、PPT课件、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第一单元学习内容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

2. 探究活动: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100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实例讲解:教师通过实际例子讲解加减法运算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巩固练习: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加减法运算题目,教师巡回指导。

板书设计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主要内容:数的认识、加减法运算、解决问题重点:加减法运算规则难点:进退位运算的实际应用作业设计1. 必做题:完成练习册上的加减法题目。

2. 选做题:回家后,学生选择一个生活中的例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并记录下来。

课后反思学生对加减法运算规则的掌握程度。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遇到的困难。

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进空间。

结束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对第一单元的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过程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课件,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展示的思维导图应清晰、简洁,包含关键知识点,如数的组成、读写方法以及数位的意义。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6课时 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6课时 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6课时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掌握表内乘法的计算法则,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

2. 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算式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乘加、乘减算式。

3. 让学生理解掌握表内乘法的应用,能够运用表内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表内乘法的计算法则。

2. 乘加、乘减算式的计算方法。

3. 表内乘法的应用。

4. 整理和复习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表内乘法的计算法则,乘加、乘减算式的计算方法,表内乘法的应用。

2. 教学难点:乘加、乘减算式的计算方法,表内乘法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

2. 学具:练习本,文具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表内乘法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表内乘法的计算法则,乘加、乘减算式的计算方法,以及表内乘法的应用。

通过实例演示、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3. 巩固: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5.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进行复习巩固。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2. 板书内容:表内乘法的计算法则乘加、乘减算式的计算方法表内乘法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课堂练习: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家长签字。

八、课后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否突出。

2.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如何,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教学效果是否良好。

3.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 课后作业的布置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针对课后反思的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度
第章(单元)第节(课)第课时
课型
备课时间
课题(内容)
整理和复习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加强计算。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旁批1
旁批2
旁批3

43+27= 51+18= 26+34= 68+12= 15+17= 70-31= 170-90= 450-70= 84-48= 210-50= 880-500= 700+300= 60+260= 410-90= 720-40=
2、引导解决第一问:下午孵出了多少只小鸡?
要求下午孵出了多少只小鸡必须知道哪些信息?(上午孵出了337只小鸡,下午比上午多孵出118只小鸡)该怎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
(生独立列式)337+118=455(只)
3、生独立完成余下问题。
4、抽生汇报,说一说解决的问题是根据的哪些信息,集体讲评。
四、作业
1、完成课本练习八的第1题,独立完成在书上,提醒学生注意检查,再集体订正。
(1)学生在小组内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小组汇报,集体讲评
(2)教师板书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问题1、上层和中层一共有多少本书?(126+157=283本)
问题2、中层比下层少多少本?(157-95=58本)
问题3、上层、中层和下层一共有多少本?(126+157+95=378本)
师:在提问时,你用了有几个信息呢?
小结:我们在编写应用题时至少要有两个信息。
2、练习:果园有苹果树287棵,有桃树394棵,梨树405棵。
(1)请根据告诉的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
(2)生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
(3)抽生汇报,讲评纠错。
三、提高练习
出示书33页2题情境图
1、从图上你能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
(用900个鸡蛋孵小鸡,上午孵出了337只小鸡,下午比上午多孵出118只)
2、列竖式计算:345-114 709-573 600-395 254+367 725+538 359+471
课后心得(1)
课后心得(2)
课后心得(3)
(2)全班统一评讲,选择274+138强调连续进位加法应注意的问题,500-326为例强调被减数有0的减法计算
(3)笔算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4)改错。
二、综合练习
1、出示书32页2题的情境图。
仔细观察情境图,从图上你能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
(上层126本,中层157本,下层95本。)
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1)学生自己先独立口算各题,在练习本上只写得数。
(2)找一列同学开火车口答各题,其余同学判断并纠错
小结:在做口算时,要认真审题,看清运算符号。
2、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定时作业前两小题要验算)
274+138= 207-168= 245+155= 500-326=
(1)抽生板演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中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