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上课用

合集下载

梦游天姥吟留别--直接上课用

梦游天姥吟留别--直接上课用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由于道士吴筠的推荐,李 白奉诏来到京城长安。他本想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如 对其妻所说:“归时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但玄 宗只把他看作词臣让他写诗作词做消遣,并不重用;李白不 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京城 权贵,受到排挤,使他只居住了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由布 衣而卿相的梦幻就此破灭。离开长安后,与杜甫、高适游山 东,在兖(Yǎn)州话别,临行作本诗。 归时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
循梦溯情:作者所描绘的梦境与它所表达的 思想感情有何联系?
梦境,表现了一个自由、快乐的极乐世界,这 与现实的丑恶形成鲜明对比。作者因为在现实中不 愿对权贵卑躬屈膝而受排挤,通过梦境,表现了他 追求自由,对现实感到失望的思想感情。
本文在构思上有什么突出特点?为达到最佳的效 果,作者运用哪些手法?
1、构思上最突出的特点是想象奇特。以丰富的想象借助梦游的形式来展 示一个个奇景,塑造出一个个梦幻中的生动形象使本文具有了浓厚的浪 漫主义色彩。 2、大量的运用了衬托(如用瀛洲、天台来衬天姥山)、比喻(如”身登 青云梯”)、夸张(如“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比(如将瀛洲与天姥 、仙境与人事比、理想与现实比)拟人、神话传说等手法,使幻想中的 景物活灵活现,更好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在感情。
5.指出下列句子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词并解释。 (1)名词作动词 (名词“鼓”用作动词,弹奏) 虎鼓瑟兮鸾回车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名词“事”作动词,侍奉) 云青青兮欲雨 (名词“雨”用作动词,下雨) (2)名词用作状语 对此欲倒东南倾 (方位名词“东南”作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向,向东南)
訇然中开
(“中”用作“开”的状语,在中间) (方位名词“东”用作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向,向东)

《梦游天姥吟留别》上课

《梦游天姥吟留别》上课

二、解题
题意:用梦游天姥的诗向朋友话别。 “梦游”:所写内容是虚幻的,暗示 了本诗运用的是一种想象手法。 “吟”:古诗体式。 “留别”:写作本诗的目的,向朋友 话别。不过本诗主要内容并无惜别之感, 而是借题发挥,抒写自己对自由的神仙世 界的追求。
梦游天姥吟留别
天姥山,在浙江 新昌东面,泛指天台、 新昌两县交界的诸峰, 一说:因坐落于天台 万马渡畔的“天姥岩” 而得名。另说:传说 登山的人能听到仙人 天姥唱歌的声音而得 名。
月夜
清幽寂静
日景
壮观雄奇
傍晚
洞外恐怖
夜景
神奇迷离
★研读第二段
梦游天姥吟留别
思考:诗人由梦转醒的心情如何? 提示:抓关键字眼
“失”
心惊梦醒,好梦不长。在梦境最高点 悬崖勒马,急转直下。 由幻想转到现实。作者与读者的情绪随 之沉静,在全文形成了起伏的波澜。
★研读第三段
梦游天姥吟留别
第三段由梦醒后的徘徊失望转移到表现了诗 人内心的矛盾。请读第三段“梦后感慨”, 回答问题: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作 者在感慨什么? 世事虚幻无常,流露了人生如梦的感伤情绪
用课文语句回答。 ①入梦的原因是:
梦游天姥吟留别
②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 ③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 ④揭示全诗主题的两句诗是:
☆理清思路
①入梦的原因是: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 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 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梦游之由
梦游之景
梦游之感(叹)
★研读第一段
梦游天姥吟留别
思考:天姥山具有什么特点引发作者去游历呢? 用一、二词语概括。

《梦游天姥吟留别》上课

《梦游天姥吟留别》上课

明确:
大胆的夸张,奇特的想像, 集中体现了浪漫主义风格。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安 能 摧 眉 折 腰 事 权 贵 ︐ 使 我 不 得 开 心 颜
开头到“对此欲倒东南倾”。
②梦境——
从“我欲因之梦吴越” 到“仙之人兮列如麻”。
③梦醒——
从“忽魂悸以魄动” 到“使我不得开心 颜”。
研读——走入诗中
齐读①段并思考: 1、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何开篇要“谈 瀛洲”? 2、第①段中,写天姥山采取了什么写法?有 什么作用?
1、“烟涛微茫”的瀛洲与“云霞明灭”的 天姥同样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 难 求”让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则 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如此以瀛洲陪衬天姥, 以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 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点:较多地运用浪漫主义的表 现手法,借助非现实的幻想来 表现激情。


Hale Waihona Puke 剑诗 酒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唐· 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唐· 杜甫《饮中八仙歌 》

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 。
——唐· 李白《临江王节士歌 》
创 作 背 景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由于道 士吴筠的推荐,李白奉诏来到京城长安。 他本想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但玄 宗只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李白不 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宠臣高 力士脱靴,得罪京城权贵,受到排挤, 使他只居住了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由 布衣而卿相的梦幻就此破灭。离开 长安后,与杜甫、高适游山东,在兖州 话别,临行作本诗。

(上课用)梦游天姥吟留别

(上课用)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重点:(1)理解李白的思想性格。

(2)赏析李诗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理解梦境与诗歌主旨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对李白很熟悉,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名作《梦游天姥吟留别》(板书课题、作者) “吟”是乐府诗体的一种,属古体诗,它的章节、句式和格律一般比较自由。

二、知人论世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人,人称诗仙,浪漫主义诗歌的集大成者;代表作有:《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等等。

与杜甫合称“李杜”。

三、李白的诗歌特点是﹕雄奇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奇特的比喻,语言清新飘逸,形成了雄奇飘逸的风格。

四、生字词天姥mǔyínɡ剡溪shàn 渌水l屐jī暝mǐnɡ殷yǐn栗lì訇然hōn水澹澹dàn恍huǎnɡ五、学生朗读诗歌六、理清诗歌脉络1、请找出诗歌中关键性的过渡语句。

由现实转入梦境:“我欲因之梦吴越”。

由梦境转入现实:“忽魂悸以魄动……失向来之烟霞”。

诗歌脉络:入梦缘由→梦游历程→梦中仙境→梦醒惊叹→临别寄语2、齐读①段并思考: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何开篇要“谈瀛洲”?明确:“烟涛微茫”的瀛洲与“云霞明灭”的天姥同样神秘而又美妙。

然而瀛洲的“信难求”让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则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

如此以瀛洲陪衬天姥,以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3、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明确:还提到了五岳、赤城和天台,从而衬托了天姥的雄峻巍峨,进一步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强烈愿望。

【入梦缘由:天姥山巍峨高大、神奇雄峻】4、齐读②段,思考:或以时间为序,或以地点为序,指出本段共描绘了几幅图景,归纳每一幅图景的特色,写出每幅图景的句子。

描绘了四幅图景(1)写“月下清丽之景”的句子: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外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梦游天姥吟留别》优秀课件(思路清晰

《梦游天姥吟留别》优秀课件(思路清晰

《梦游天姥吟留别》优秀课件(思路清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梦游天姥吟留别》。

本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这首古诗,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 能够分析诗中的意象,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3. 通过学习古诗,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难点:分析诗中的意象,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作为导入,引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初读: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理解: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 感悟:分析诗中的意象,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5. 巩固:通过回答问题、随堂练习等方式,巩固所学内容。

6. 朗读与背诵:让学生齐读、个人朗读、背诵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与背诵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人:李白意象:天姥山、仙境、梦境情感:向往、追求、留恋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熟读并背诵《梦游天姥吟留别》。

2. 分析诗中的意象,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向往”的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美丽的山水画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在感悟环节,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通过回答问题、随堂练习等方式,巩固所学内容。

在朗读与背诵环节,让学生多次朗读、背诵,提高学生的朗读与背诵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梦游天姥吟留别》上课实用

《梦游天姥吟留别》上课实用
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意象:镜湖明月,剡溪渌水,谢公宿处、清猿夜啼 意境:静美、清幽 心情:兴奋、急切(飞——夸张,送——拟人)
二、乘兴攀登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
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意象:青云梯、海日、天鸡、千岩、迷花 意境:雄奇、壮美 心情:迷醉、向往(“迷、倚、忽”等词表现了诗 人为天姥胜景所陶醉,乐而忘返的心情)
我脚上穿着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 山路。上到半山腰就看见了从海上升起的太阳,在 半空中传来天鸡报晓的叫声。无数山岩重叠,道路 盘旋弯曲,方向不定,被花迷住,依倚着石头,不 觉天色已晚。
第二段
栗 :使战栗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殷 :动词,震响
惊 :使震惊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李白(701--762)
写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由道士吴筠引荐, 李白被唐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作为文学随从之 臣。李白初到长安,也曾有过短暂的得意,但他一身 傲骨,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玄宗的宠臣 高力士脱靴,得罪了权贵,连玄宗也对他不满,被 “赐金放还”。
李白离开长安后,先到洛阳与杜甫相会,结下友 谊。随后又同游梁、宋故地,这时高适也赶来相会, 三人一同往山东游览,到兖州不久,杜甫西入长安, 李白南下吴越。这首诗就是李白行前写的。
连词,或者。
2.向
①天姥连天向天横
介词,向着,对着
②失向来之烟霞
名词,刚才
③便下襄阳向洛阳
动词,趋向,奔向
④秋天漠漠向昏黑
动词,接近,将近
⑤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连词,假如,如果
词类活用
1、虎鼓瑟兮鸾回车

《梦游天姥吟留别》(上课用)

《梦游天姥吟留别》(上课用)

突然间景象又起了变化:在我们面前,霹雳闪电 大作,山峦崩裂,轰隆一声,通向神仙洞府的石门 打开了,在一望无边、青色透明的天空里,显现出 日月照耀着的金银楼阁。且看:“列缺霹雳,丘峦 崩 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 照耀金银台。”这里作者接连用四个四言短句“列 缺 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节奏参 差 错落,铿锵有力,把天门打开时的雄伟声势,充分 地写了出来。 在天门打开以前,诗人极力铺叙昏暗恍惚的色彩 和惊天动地的响声,而天门打开以后,景象又是一 片光辉灿烂,壮丽非凡。这样,前者就对后者起了 烘托的作用,在诗的气势上,形成了一个由低沉到
——明确: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1、“烟涛微茫”的瀛洲与“云霞明灭”的天 姥 同样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信难求”而天 姥“或可睹”,以瀛洲陪衬天姥,不仅给天姥山 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 神游天姥的念头。 2、对比,突出了天姥的高大雄峻,进一步 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强烈愿望。
别君去兮何时还? 告别你们离去了什么时候回来? 暂且把白 且放白鹿青崖间, 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间,想要行走的时候就 须行即骑访名山。 骑上它去访问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哪能低头弯腰去伺候权贵,使我不 使我不得开心颜! 能够开心开颜。
一、整体把握
1、用诗歌原话填空:
A、入梦的原因是: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
接着,神仙出场了:“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 君 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 麻。”许多神仙纷纷走出来,穿着彩虹做的衣裳, 骑 着风当作马,老虎在奏乐,鸾凤在拉车。梦境写到 这里,达到了最高点,诗人的幻想真像“天马行 空”,无拘无束地任意奔驰。 读着这些迷人的诗句,好像是在欣赏色彩鲜艳、 变化莫测的童话影片一样,是那样富于魅力,那样 引人入胜。使人读了心往神驰,宛如置身神仙世界。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两课时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两课时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作者、背景及其创作动机。

2. 理解并分析《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主题和意义。

3. 掌握《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诗歌结构和修辞手法。

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掌握《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主题和意义。

2. 理解并分析《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诗歌结构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准备:1. 教材:《梦游天姥吟留别》课文。

2. 多媒体设备。

3. 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作者和背景。

2. 新课讲解(30分钟)a. 介绍《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李白的生平。

b. 分析《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主题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诗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

c. 解读《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诗歌结构,包括押韵、格律等方面。

d. 分析《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 案例分析(25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分析《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诗句,找出其中的修辞手法和隐喻意义,并展示给全班。

4. 拓展延伸(10分钟)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一首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主题相关的诗歌,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作品。

5. 总结归纳(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总结《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主题和意义,以及诗歌结构和修辞手法。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2. 分析《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理解《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2. 分析《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

三、教学准备:1. 教材:《梦游天姥吟留别》课文。

2. 多媒体设备。

3. 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主题和意义。

2. 新课讲解(30分钟)a. 分析《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意象,如山水、月亮等,解读其象征意义。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上课用课件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上课用课件
很高的艺术价值。
结构安排
诗歌的结构紧凑、有层次感,从 描绘梦游天姥山的景象到对自由、 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层层递 进,使得诗歌的主题思想得到了
充分的表达。
诗歌的意象分析
天姥山
天姥山在诗中被赋予了象征意义,代 表着诗人向往的自由、美好生活。
流水
流水在诗中象征着流逝的时间和不断变化的 事物,与诗人的情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 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不满。
理解李白诗歌的艺术 特色和风格。
课程内容
01
02
03
04
《梦游天姥吟留别》的 创作背景和主题思想。
李白的生平事迹和诗歌 风格。
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 法。
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课程安排
讲授(30分钟)
讲解《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创 作背景、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练习(15分钟)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一首 李白的其他诗歌。
02
天姥山还有多种户外活动项目, 如攀岩、徒步、漂流等,适合各 种年龄层次的游客参与体验。
03 《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创 作背景
李白的生平简介
01
02
03
出生背景
李白出生于唐朝,是唐朝 著名的诗人之一,被誉为 “诗仙”。

家庭背景
李白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 庭,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 育,具备文学和艺术的深 厚底蕴。
课堂互动环节设计
01
02
03
04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 上问题进行讨论,并推选代表
发言。
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李白,通过表演的 形式展现诗歌中的情境和情感

互动问答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或 者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回答,

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梦游天姥吟留别》上课用

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梦游天姥吟留别》上课用

(部新编教版材语)20文19-必202修0学上年册部《编梦版游语天文姥必吟修留上别册》《上梦课游用天(姥共吟42留张别PP》T)上课 用 (共42张 PPT)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神奇(衬托)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新 教 材 )2019-2020学 年 部 编 版语文 必修上 册《梦 游天姥 吟留别 》上课 用 (共42张 PPT)
李白早年就有济世安邦的抱负,天宝
元年, 经友人吴筠推荐,被唐玄宗征召入
京。他以为实现自己“济苍生”“安社
稷”的政治抱负的时机到了,于是高歌“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踌
(新 教 材 )2019-2020学 年 部 编 版语文 必修上 册《梦 游天姥 吟留别 》上课 用 (共42张 PPT)
学习第一段 (部新编教版材语)20文19-必202修0学上年册部《编梦版游语天文姥必吟修留上别册》《上梦课游用天(姥共吟42留张别PP》T)上课用 (共42张PPT)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李白生平,帮助学生理解李白思想 (新教材)2019-2020学年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梦游天姥吟留别》上课用(共42张PPT)
14岁 立志“安社稷”“济苍生” 25岁 仗剑远游,求仕无果 42岁 奉诏入京,供奉翰林 44岁 权贵排挤,赐金放还 54岁 安史之乱,从军报国 56岁 兵败流放,中途遇赦 61岁 再请从军,因病折回 62岁 病逝当涂 这就是李白,有着儒家兼济天下的壮志,即使遭
(新 教 材 )2019-2020学 年 部 编 版语文 必修上 册《梦 游天姥 吟留别 》上课 用 (共42张 PPT)

《梦游天姥吟留别》(上课)讲课教案55页PPT

《梦游天姥吟留别》(上课)讲课教案55页PPT
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梦游天姥吟留别》(上课)讲课教案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统编版教材语文《梦游天姥吟留别》上课用PPT

统编版教材语文《梦游天姥吟留别》上课用PPT
统 编 版 教 材 语文《 梦游天 姥吟留 别》教 用课件 PPT
统 编 版 教 材 语文《 梦游天 姥吟留 别》教 用课件 PPT
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
心颜!”两句表现出诗人什么性格和精神? 明确:写诗人由梦醒后的低沉、失望 转为感慨——蔑视权贵、追求自由 和强烈的反抗精神。
统 编 版 教 材 语文《 梦游天 姥吟留 别》教 用课件 PPT
明确:诗人从梦中醒来,一时难以接 受现实,禁不住发出快乐短暂、时光无 情、世事无常的悲叹。世事虚幻无常, 流露了人生如梦的感伤情绪。
统 编 版 教 材 语文《 梦游天 姥吟留 别》教 用课件 PPT
3、“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两 句,诗人表明了自己什么志向?
明确:绝不与恶势力妥协,保持自己的 独立人格,同时也显露出诗人逃避现实的 消极遁世的思想。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 士,素有“诗仙”之称。盛唐最伟大的浪漫 主义诗人。杜甫称它为“笔落惊风雨,诗成 泣鬼神”。李白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 结交名流,希望由布衣一跃而成为卿相,实 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报负。天宝元年 (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 供奉翰林。本想借此施展才能,有所作为, 然而很不如意,玄宗只把他看作词臣,并不 重用,又受权贵排挤,连玄宗也对他不满。 在京仅三年, 被“赐金放还”,仍然继续他 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中心思想:
全诗通过梦游的描绘,写出了作者憎 恶黑暗现实、追求自由乐土的理想,表 现了作者蔑视权贵的精神。
消极因素:
诗人也流露出人生如梦和逃避现实的 思想,表现出消极的一面。这是作者在当 时社会里陷入重重矛盾之后无可奈何的解 脱。
统 编 版 教 材 语文《 梦游天 姥吟留 别》教 用课件 PPT

《梦游天姥吟留别》(上课)讲课教案共55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上课)讲课教案共55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上课)讲课教案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

初中语文《梦游天姥吟留别》统编版上课教材1

初中语文《梦游天姥吟留别》统编版上课教材1
《梦游天姥吟留别》 第二课时

1 min
• 【学习目标】
• 1.翻译诗句“千岩万转路不定……使我不得开心颜”,分 析这部分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 2.鉴赏诗歌语言,分析手法,体会浪漫主义诗歌的语言特 点。

1 min
• 完成回顾旧知填空
第一段写入梦缘由,天姥山时隐时现,胜似仙境,高耸入云,
横贯天际,气势简直超出了五岳而盖压赤城山,诗人充满了
2 min

• 完成基础感知第3、4题
5 min

• 完成基础感知第3、4题
5 min
展+评
6 min
3.诗歌题曰“吟留别”,本应写离愁别绪,作者为什么花费了
大量的笔墨来渲染梦境?
• 通过离奇变幻、自由壮伟的极乐梦境来表达自己对自由 乐土的向往和对理想境界的强烈追求。
• 神仙世界的五彩缤纷,反衬出人间社会的极端丑恶,表 达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憎恶。
• 诗人极力铺叙昏暗恍惚的色彩和惊天动地的声响,为石门打开 后的光辉灿烂的景象起烘托作用,在诗的气势上形成一个由低 沉到高昂的波澜。于是,诗人把幻想推向高峰,用瑰丽的色彩 描绘神仙世界。
展+评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翻译:忽然惊魂动魄,恍然惊醒起来而长长地叹息。醒来时只 有身边的枕席,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全都消失了。
2、清兵卫独到眼光与世俗常人眼光间的矛盾 (1)通过导学案学习有关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了解写作背景(相互交流、教师补充)
• 第一、二句是诗人对快乐短暂、时光无情、世事无常的慨叹。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2、感受梦境美妙
列缺霹雳 雷电交加 色彩绚丽,变化莫测, 丘峦蹦催 大雨将至 富于魅力。使人心往神驰, 洞天石扉 巨音滚过 宛如臵身于神仙世界。 訇然中开 别有天地 青冥浩荡不见底 碧空万里 日光月濯 日月照耀金银台 预示着众仙出场
霓为衣兮风为裳 阵势非凡,热闹极顶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梦游美境发展到高潮 虎鼓瑟兮鸾回车 仙之人兮列如麻
文 章 背 景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由于道士 吴筠的推荐,李白奉诏来到京城长安。他本 想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如对其妻所说: “归时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但 玄宗只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李白不肯 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宠臣高力士脱 靴,得罪京城权贵,受到排挤,使他只居住 了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由布衣而卿相的梦 幻就此破灭。离开长安后,与杜甫、高适游 山东,在兖州话别,临行作本诗。
“能生活在梦境中的人是幸福的。
————鲁迅先生如是说
研 读 第 二 段
朗读思考:梦游部分可以细分为几 个画面?各画面的景有什么特点?
提示:以地点和时间作为划分依据
月夜渡湖 山之日景 著履登山 山之夜景 幽静 壮观雄奇 神奇迷离
仙人登场
富丽堂皇
研 读 第 二 段
月夜渡湖 山之日景 (著履登山) 山之夜景
③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④揭示全诗主题的两句诗是: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试用几个词语概括诗歌的脉络。
理 清 思 路
梦因
梦境
梦悟
研 读 第 一 段
思考: 天姥山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引发作者
去游历呢?用一、二词语概括。
鉴赏四 梦醒 •由“亦如此”承上启下,引出最后一段的感慨。揭示全 诗主旨的诗句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_ •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 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诗人对人生的感伤和逃避现实的消极态度 如何理解这种思想感情? 小结:这是李白思想当中消极的一面。但更强烈的 一面不是对人生的屈服,不是跟权臣贵戚的同流合污, 而是对上层统治者的蔑视和反抗。他求仙访道是想用 远离现实的办法来表示对权臣贵戚的鄙视和不妥协, 正如诗的结句所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 开心颜”。可见它的主要方面是积极的,富有反抗精 神。
①入梦的原因是:
理 清 思 路
②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 ③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
④揭示全诗主题的两句诗是:
理 清 思 路
①入梦的原因是: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 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 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②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 “我欲因之梦吴越。”
余光中
寻李白(节选)
谈到李白,我们不得不提到的便是——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声名从此大,汨没一朝伸; 文彩承殊渥,流转必绝伦。 …………
——唐· 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唐· 杜甫《饮中八仙歌 》
高大 险峻
2、体会本段在写法上有那些特点。 (1)以虚引实,先说“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使诗一开头就带有神奇的色彩;再说“越人语天姥,云霞 明灭或可睹”,扣住题目,转入正题。 (2)在这里诗人并没有直接说出天姥山如何如何高, 而是采用比较和夸张的手法极写天姥之高:先把它与天 相比横在半天云上,与天相连;再与其他山比,其高峻 超出五岳,盖过赤诚;最后与天台山相比,连一万八千 丈的天台山在它的面前,也矮小得象要倾倒下去一样。 这样,就把天姥山的高耸写得淋漓尽致,仿佛那高峻 挺拔、在云霞里时隐时现的天姥山就在我们眼前,唤起 了我们的幻想,将跟着诗人一步步飞向那梦幻的境界。
“失”
研 读 第 三 段
朗读思考:“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 事东流水。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 访名山”,是消极颓废的心理外露吗?
仙人登场
月夜渡湖
研 读 第 二 段
月夜渡湖: (关键字)梦、飞、照、送 诗人一入梦境,随即进入一个神 幻空灵境界,一夜之间飞过镜糊,在 湖光月色的照耀下又飞到剡溪,降落 在谢灵运当年曾经歇宿过的地方,眼 见绿水荡漾,耳闻清猿啼鸣,景色十 分幽静。
思考:诗人由梦转醒的心情何?
研 读 第 二 段
提示:抓关键字眼
研 读 第 二 段
朗读思考:梦境部分可以细分为几 个画面?
提示:可以参照地点和时间的变换
月夜渡湖 山之日景 山之夜景 仙人登场
赏析 梦游
• 之一:月夜度湖
1.体会诗句中有关词语的作用: 因之— 承上启下 心情迫切,点明梦游
飞度—
月.影- 紧扣夜中梦游 2.诗人“见闻”到了什么? 此地景物有何特点? 小结:谢公登山住宿过的地方,这里渌水荡漾,清猿 啼叫,有人有物、有声有色,景色十分清净幽雅,开 启诗人继续梦游的迫切心情。
鉴赏 —— 梦游 • 之三:山中夜景 1、诗句(齐读或背):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2、体会意境 熊在咆哮,龙在长吟震得山石、泉水、深林、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峦都在发抖。天气也急剧变化着,黑沉沉的云天像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雨,蒙蒙的水面升起烟雾。(这里采用了楚辞句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仅使节奏发生变化,而且使读者联想起楚辞的风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增添了浪漫主义的色彩。“云青”“水澹”两句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朦胧与上句照应,舒缓语气,也为下文仙境的出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了铺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全文
一、问题讨论: 1、诗人为什么要着力塑造一个光怪陆离的梦境? 小结:诗人极力塑造一个色彩绚丽、光怪陆离的美丽神 仙世界,正与丑恶的现实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曲折地 表现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憎恶,以及对自由、光明 和个性解放的渴望与追求。 2、如何理解“梦游天姥”和“留别”的关系? 小结:诗人是借“留别”来表示自己不事权贵的政治态 度。他想告诉朋友,他南下吴越为的是不事权贵,远离 权贵;写出自己的理想,好让朋友们理解自己的心愿。
李 白
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 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 ——痛饮狂歌空度日 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 飞扬跋扈为谁雄 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 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肝硬化怎杀得死你? 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 从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 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 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 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 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 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也寻不到你 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
本诗是一首七言古诗。 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古诗”又称 “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近体诗 ”而言。“七言”分两种:一种是以七言为 基础,杂用四、五、六、九言而构成了形式 自由的长短句,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 变化,也称为“歌行体”;另一种是每句七 字,句式整齐。 本诗属于前一种,即“歌行体”。
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

——唐· 李白《临江王节士歌 》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 就是半个盛唐。”
——余光中
对联颂李白:
盛唐诗酒无双士, 青莲文苑第一家。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酌酒花间,磨针石上; 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文 体 知 识
鉴赏 —— 梦游 • 之五:梦中惊醒
忽 恍 1、__ __
两字说明好梦不长,由此而梦醒.
长嗟 2、___一词,感叹美好的世界原来南柯一梦。 惟觉时之枕席 失向来之烟霞 3、________ ________
两句点出梦醒,回到现实,引出下文的感慨. 体会: 诗在梦境的最高点忽然收住,急转直下,由梦想转 到现实,仿佛音乐由响彻云宵的高音,一下子转入低音, 使听众的心情也随之沉静下来。读诗,尤其是古体诗, 全篇的波澜起伏我们是不能不去体会的。
鉴赏 —— 梦游 • 之二:山中日景 1.这里再提“谢公”,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人有步其后尘之意
2.极言天姥山之高,与上段内容呼应的诗句是: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的那些词语体现诗人留恋山景、乐而忘返的 迷、依、忽。 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诗人从飞度镜湖到登上天姥山顶,一路写来,景 物一步步变幻,梦境一步步展开,幻想的色彩一步步加 浓,渐渐地引向幻想的高潮。“暝”为下文张本。
天 姥 山
天姥山不仅以天神叫“姆妈”知名,而且以高雅文化 名山著称。晋朝前为人迹罕至的莽地区,南朝谢灵运“尝 自始宁南山伐木开径,直至临海”。风光绮丽的天姥山, 正处于此通道险要地段。古驿道由会稽来,从嵊州黄泥 桥入新昌境,也新昌城旧东门到天台县界。 浙东名山天姥山位于新昌儒岙镇10公里,围30公 里,志载:"派自括苍至关岭界层峦叠嶂,苍然天表, 千姿万壮,为一邑主山"。李白一曲《梦游天姥吟留 别》,更使天姥山因而成为文人墨客无限向往的神奇 仙境,被道家称为第十六福地,天姥山已成为历史风 景文化名山,确实如李白所说的"天姥连天向天横,势 拔五岳掩赤诚……"的险胜风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