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道德冷漠之冷漠看客
看客心态具体表现、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
看客心态具体表现、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依据当前中国看客心理反应,可以分为如下三种典型的看客心理特征。
➢邪恶快感。
邪恶快感是因他人的厄运而快乐的心理感受,属于一种暗黑的高兴情感反应,也称之为幸灾乐祸,具有邪恶、卑鄙、冷漠等反道德的特征。
看客们在观看一个人面对死亡的悲剧过程中充满了快乐与刺激的感受,显现了人性中的邪恶成分。
邪恶快感的危害极为严重,其群体围观效应会加剧事态向恶性结果发展,置人于死地。
➢社会恐惧。
社会恐惧源于在某一社会环境中人们失去生活安全感而出现的害怕、焦虑、急于求生的现象。
当出现危险情境时,人们会启动对死亡的恐惧,逃离危险源,寻求自保,以获取生命安全。
➢道德恐慌。
道德恐慌是指社会舆论或大众传媒以偏常的方式来定义一个群体或某种行为,并且只将注意力集中在该群体或事件的离奇性上,且对其加以无限放大,从而导致大众的集体恐慌,进而还可能引发人们对不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人或者群体进行打压。
道德恐慌印证了中国人的理念--好人(心)不得好报,做好事会带来不好的结果,它启动了中国人的自我保护机制,有道德之心,不敢行使道德之责。
二、看客心理产生的原因看客心理的产生原因涉及社会、道德与个体心理等三个层面的原因。
其一,社会因素。
当今的中国社会人均收人已经超出1000美元,进入到社会矛盾凸显时期;基尼系数超过国际警戒线(0.40),贫富差异过大,进入社会问题爆发的频繁期。
在这种社会发展阶段,其不利的社会因素会引发民众的人间失格、社会焦虑、心理怨恨,进而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看客。
当社会不承担责任,当社会失去了爱,当爱失去了责任,结果将是丧失国格,丧失人格。
◆人间失格。
人间失格是指丧失做人的资格。
主要表现为无能与无爱,无能是指一个人没有能力活在这个世界上,出现生存困难;无爱是指一个人无法感受爱,也无力给予爱。
当人丧失为人的资格时,会引发人们的心理恐惧与不安,懦弱与羞耻,抗争与暴力,这是人性的扭曲。
在一个无爱的社会中,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悲剧人物。
分析总结旧社会“看客心理”下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冷漠
分析总结旧社会“看客心理”下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冷漠看客古今中外皆有。
凑热闹是人之常情,并非某个民族特有的兴趣,也非中国人独有的个性,毕竟,看一段有趣且跌宕起伏的“大戏”的确过瘾。
但不可否认,光看笑话,却不伸把手,这样的冷漠颇具中国特色。
早在日俄战争时期,当两支侵略军拿中国老百姓砍头取乐时,就诞生了不少看客。
他们不在乎砍头的对象是谁,即使是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害的是自己的同胞,只要事不关己,就高高挂起。
鲁迅先生认为,这些人多半愚昧、迷信,相信被杀者是罪有应得。
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甚至有人笃信,拿馒头蘸他们的血吃能治病。
正是在这样一个战火纷飞的愚昧年代,初级看客们诞生了。
中级看客诞生在抗战时期,看热闹已不仅仅局限在部分愚昧的民众里,还存在于某些抗日部队中。
这些部队面对日军进攻,多采取消极抵抗策略。
在他们看来,抗日成本太大,为什么要先上自己的部队呢?敌进我退,敌退我扰,把主要的抗日工作交给友军去吧!他们不仅能看到最新最激动人心的“战争大片”,还能保存实力,坐收渔利。
时至今日,国家昌盛、民族富强,人民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看客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在网络、智能手机的辅助下,将看到的“大片”随时随地分享给他人。
而见义勇为反而被讹诈的事件层出不穷,也为当代高级看客的成长提供了温床。
看客泛滥,首先与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有关。
在“中庸”基础上衍生而来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枪打出头鸟”、“明哲保身”等,无一不让国人信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其次,中华五千年一直以皇权为基础,导致崇拜权威的民族潜意识深植于国人内心。
因此,中国人习惯察言观色,喜欢见机行事,遇到突发事件时,只要大家都不出手,自然不会有人自告奋勇地站出来。
再次,中国人普遍怀有乡土情结,与之相对的是,尽管不少人在某座城市打拼多年,甚至安居乐业,但心却很难与之融为一体,不能把这座挥洒过汗水的城市当成家。
这种“过客心理”让人对这座城市里的人和事报以冷漠的态度。
浅析“社会冷漠化”现象
浅析“社会冷漠化”现象社会现象的好坏一直是人们用来评价社会进步与否的一个因素。
在当下社会,由于各种不良现象的迸发,例如“社会冷漠化”现象的出现,让人们不断涌现大量的负面情绪。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是当下有待探讨的话题。
如果说,在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颁布后直到2016年这62年间已通过各个领导人的修改完善达到日常生活的基本标准,那么道德这样一个没有具体原则和法律规定的思想准绳,则成了矛盾的主要方面。
德国法哲学教授诺博托.霍尔斯特认为道德的概念是很宽泛的,并没有一个特定的说辞来阐释它的真正涵义。
的确,如果道德是能用一个概念来解释和规定,那么它本质已经和法律无甚区别。
道德是游离在法律之外的,它不受法律的掌控,但是却受主流价值观的影响。
好比当下的一个社会现象,如果是法律无法管辖的范围,那么主流价值观弘扬的道德标准则成了对这一社会现象最佳的解决办法。
在西方哲学里,从苏格拉底开始道德就成了哲学家们讨论的话题。
“道德教育的价值使命就是为了美好生活,即教育以美好生活的价值作为终极的基础性的价值取向”,这样,就把社会生活和道德教育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会提到“冷漠化”这个词,似乎“冷漠化”与社会发展是亦步亦趋的。
那么,什么是“社会冷漠化”,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现象呢?在中国哲学的几千年发展里,“道德”也是个亘古不变的话题。
而在现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也是对道德的秉持和传承。
“所谓道德生活,指的是人们在实际的社会交往过程中发生的以心理感受与体验为特征的精神生活”,因此,道德则成了人们精神向往的标杆。
而“社会冷漠化”则是道德缺失的表现。
很多人狭义的认为做坏事或者有悖伦理才是道德缺失,然而当遇到不公正现象时,表现出的冷漠和事不关己也是道德缺失的表现。
我们从小就听过一个俗语“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以及很多的成语类似:助人为乐、与人为善、仗义疏财等等,这些都是道德的教化。
但是“社会冷漠化”现象的出现,就是告诉人们什么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什么是“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
关于当前社会“道德冷漠”现象的反思
关于当前社会“道德冷漠”现象的反思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年第34卷第6期1.“道德冷漠”现象的危害和成因1.1“道德冷漠”现象的危害“冷漠”即冷淡、不关心的涵义。
对于“道德冷漠”现象就是对道德的淡漠、不关心、冷眼代之,总是有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冰冷态度。
其实这种现象的出现从侧面上深刻的反映出来社会存在的重大问题,这一问题不容小嘘,关乎到的不仅仅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道德建设中的善的缺失,更反映了现在人们内心对于社会的普遍态度和价值观念,是一种缺乏道德感和同情心的表现,有着严重的逃避心理和责任感的缺失。
这一现象的出现无疑是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不可避免的重大问题。
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大多存在着孤独感和隔膜,由此引起的道德行为上的相互排斥、不理不睬,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一种人和人之间沟通的阻碍。
这种道德信任感的降低和情感上同情心的日渐泯灭实际上是一种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缺失和精神层面的贫穷所致。
在这一现象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这个“冷”字,在表面上看来这只是对他人的漠然和不重视,但事实上是一种利己还是利他,责任和信任的问题,这其实是人最本真的人性问题的体现。
把自己和他人隔离开来(心理上),置他人的性命于不顾,对是非善恶没有了最基本的争取立场和观点,即使心中有数也不愿表露,怕招惹是非不麻烦,凡事优先考虑的不是公正,正义感和责任感被抛到脑后,自私到觉得凡事不损害自己就无所谓。
但没有人会想到事情真的摊到自己身上的那天是不是别人依旧也是这样对待自己,那时的自己该是怎样的一份心境,怎样的无力感。
道德冷漠的危害在于心寒的冷,道德新念的淡薄、对社会公信力的不信任,而出现的心理秩序的混乱、瓦解。
如果人们重拾昔日的道德基准,遵守社会秩序,守得住内心的道德信念,做到基本的道德操守,切身执行并予以信任和帮助。
那么,我想唤回人们心中的使命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做一个有着高尚灵魂和最基本的善心的人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道德高度。
人的良心和活得心安理得是最舒坦的状态,不然良心不安就不会有什么幸福可言。
社会中的冷漠的原因
社会中的冷漠的原因
社会中的冷漠是指人们对于他人的需求、疾苦或困境缺乏同情和关心,表现出漠视、冷淡、无动于衷的态度。
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竞争压力:在现代社会中,竞争压力巨大,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往
往需要追求自己的利益和目标,这导致了人们之间的竞争关系日益加剧。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容易变得自私和冷漠,只关注自己的利益而
忽略他人。
2. 社会分化: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分化日益明显。
不同阶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贫富差距也越来越明显。
这种分
化导致了人们之间的隔阂和疏远感增强,从而使得冷漠情绪更容易产生。
3. 忙碌生活:现代社会节奏快、生活忙碌,许多人都处于高强度工作
状态下。
忙碌的生活使得人们没有时间去关心他人或参与社区活动,
也容易产生疲惫和厌倦情绪,从而导致冷漠情绪的产生。
4. 信息过载:现代社会信息爆炸,人们面对大量的信息和媒体刺激,
容易产生麻木和冷漠情绪。
此外,社交媒体的兴起也使得人们更加关
注自己的个人形象和利益,忽略了他人的需要和困境。
5. 价值观转变: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价值观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的道德观念逐渐被颠覆和替代,一些人对于道德规范、公共利益等方面缺乏信仰和认同感。
这种价值观转变也使得一些人更容易表现出冷漠情绪。
总之,社会中的冷漠情绪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建立更加公正、平等、关爱他人的社会环境、加强道德教育、提高个人素质等。
社会冷漠现象分析
社会冷漠导致人们对处于社会边缘的人的排斥和藐视
当人们行走在大街小巷时,沿途路人并不因他们的窘境而伸出援手,而是面 不改色地大步经过,甚至不曾有过丝毫的滞留。
集体性冷漠事件
中国多少年前的“看客现象”、“冷漠症”并没 像青铜器、纺织车那样被送进了博物馆,在今天这个 日新月异的时代里,这种“菌毒”还在人们中间徘徊 游荡。 虽然人之初性本善,但由于社会和文化经济等 种种原因,使越来越多的人,走向冷漠,而这种冷漠 也逐渐形成了集体性 冷漠。
对于需要救助的人漠不关心和不闻不问
在寒冷的冬天,当你见到一名流浪者,你会怎么做? 你会见怪不怪,袖手旁观,还是上去询问他们是否 需要帮助。也许,你已经习惯于做众多过客和看客 的一员,也许,你已经无所谓了。不要忽略这种行 为,它确是社会冷漠现象的最普遍的表现之一。
道德的沦落,美德的丧失
当一位老人晕倒在路边而无人问津。这难道 仅仅是一幕悲剧吗?这更是一个警醒,一个对人 们道德底线提出的警醒。面对这样的事件,我们 是否反思过传统的美德,人性的善良也正一点一 点的远离着我们?我们要深深地反省……
社会冷漠现象和管理学分析
•当前社会冷漠现象的主要表现和特点 •实例的分析 •各个成员的观点
因社会冷漠引起个人的心理失衡,导致了严重的社会隐患
随着如今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多的关注于自身利益, 对于处于社会边缘的人,不愿意了解他们,也不愿意去接 触他们。在这种冷漠、残酷的现实环境中,他们找不到生 活的出路和信心而感到困惑、迷茫。在心理上产生极大的 不平衡和报复心态。心理失去平衡,理智上也就失控了, 会做出种种的骇人听闻的事情。
浅谈社会冷漠现象原因及对策
浅谈社会冷漠现象原因及对策导语:社会冷漠是当代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人们对周围环境和他人的冷漠态度,给社会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社会冷漠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对策,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正文:一、现代生活节奏快,人们缺乏时间和精力关注他人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使得人们忙于工作、学习和生活琐事,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他人的需求和情感。
大家都在追求自己的目标和利益,往往忽视了身边的人和事。
这种忙碌和自我中心的生活态度导致了社会冷漠的产生。
二、信息爆炸导致人们情感疲劳现代社会信息爆炸,人们每天接收到大量的信息和新闻,其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悲剧、灾难和不幸事件。
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些负面信息的过度暴露导致了情感疲劳,使得人们对他人的困境和需要产生麻木和冷漠的态度。
三、社会关系疏离和缺乏信任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疏离,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少。
人们往往不愿意与陌生人交流和互动,缺乏信任感。
这种疏离和缺乏信任导致了人们对他人的冷漠态度,不愿意主动去帮助和关心他人。
四、利益至上和竞争压力导致冷漠心态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们为了追求个人利益和成功往往忽视了他人的需求和情感。
利益至上的价值观使得人们变得冷漠和自私,只关注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了他人的困境和需要。
对策:一、倡导关爱和共情的价值观社会需要倡导关爱和共情的价值观,让人们意识到关心他人并不会损害自己的利益,相反,它能够带来更多的幸福和满足感。
通过教育和宣传,培养人们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二、建立互助和支持的社区网络建立互助和支持的社区网络,让人们能够在困难时得到帮助和支持。
通过组织志愿者活动、社区互助项目等方式,促进人们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减少社会冷漠的现象。
三、提倡公益行动和社会责任鼓励人们参与公益行动,通过自愿服务和捐助等方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群。
同时,加强对企业和组织的社会责任监督,推动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做出贡献。
结语:社会冷漠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和解决。
社会冷漠总结
社会冷漠总结引言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冷漠现象日益普遍,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社会冷漠是指人们在与他人交往中缺乏关爱、分享和帮助的态度,冷漠对社会和个人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社会冷漠的原因、后果以及如何应对这一现象进行探讨。
社会冷漠的原因社会冷漠的产生有许多原因,下面将列举其中几个常见的原因:1. 公众的焦虑与压力增加现代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为了追求物质和经济上的成功,往往会忽视他人的需求和感受。
由于经济不稳定和就业压力,很多人陷入了自我保护的状态,导致缺乏对他人的关心和关爱。
2. 社会结构的改变社会的变迁可能也是社会冷漠现象增加的原因之一。
在传统社会中,人们更加注重家庭和社区的关系,互助和合作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导致家庭和社区关系的疏松,人们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加疏远,导致社会冷漠的增加。
3. 技术的发展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对社会冷漠现象起到了推动作用。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人们更多地沉浸在虚拟世界中,忽视了身边的人和事。
社交媒体也加剧了个人主义和自我表达的趋势,人们更加注重自己的生活和利益,而忽视了他人的需求。
社会冷漠的后果社会冷漠的后果对个人和整个社会都是不利的。
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后果:1. 孤独感和沮丧社会冷漠导致了人际关系的疏远,人们的社交圈子变得越来越小,导致孤独感和沮丧的增加。
缺乏社会支持和情感上的满足会给人们带来心理和身体上的负担。
2. 社会凝聚力的减弱社会冷漠使得人们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减少,社会凝聚力也随之减弱。
社会凝聚力的减弱不仅会影响到公共事务的进行,也会对社会的稳定和和谐产生不利影响。
3. 教育质量的下降社会冷漠也会对教育质量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冷漠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缺乏对教育的重视和支持,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和不公平分配,进而降低教育质量。
如何应对社会冷漠面对社会冷漠现象,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自身做起,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
社会道德沦丧,人情冷漠
社会道德沦丧,人情冷漠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社会道德的沦丧和人情的冷漠问题也凸显出来。
这种现象日益增多,不仅损害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更直接地危害了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社会道德沦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人们的利益观念过于重视个人利益,而忽略了公共利益,对营造和谐社会形成了一定的阻碍。
很多人只是关心自己的利益,不愿意为他人着想,忽略了对社会、环境和他人的责任。
其次,道德缺失还导致人们缺乏相互尊重,以及积极向上的态度和精神。
社会上出现了大量追求享乐、贪图安逸的人,忽视了个人的精神层面,并且容易受到恶劣影响。
此外,像丢失和弃置垃圾、辱骂、伪造骗局这样的行为也屡见不鲜。
人情冷漠也是社会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当某些现象过于普及时,人们不再关心和自觉地感受遭遇不公、不幸、疾病的他人。
人们变得越来越麻木冷漠,对寻求帮助的人也冷漠无情。
助人为乐的概念不再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社会道德的某些缺失。
导致社会道德沦丧和人情冷漠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经济利益驱使人们忽略了一些道德观念。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过好日子,寻求自己的经济和生活安全。
这让很多人把关注于自己的利益变成一种特点。
其次,传统道德和现代社会价值观的碰撞导致了许多人缺乏道德的教育和引导,以及机会缺乏推进的权利。
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价值的转变,造成传统的生活方式、家庭价值以及社区利益的快速减弱,人们失去了很多相互交流和信任的机会,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不良行为的出现。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有力的措施进行改善。
首先,不断强化广大人民群众的道德教育,加强人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约束。
同时,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遵从社会规则和信任价值,依靠和支持公共财富,全方位地提高个人和全体社会的品德。
其次,要推广公益活动,积极传播正能量,展示社会真实的美好面貌,稳定社会和谐风气。
最后,要强化社会监督机制,加强法律的极端应用,对违法行为严格打击,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完整版)鲁迅笔下的看客
鲁迅笔下的看客在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中,塑造了一系列形形色色的看客群像,覆盖了社会底层的各种人,这组群像有着共同的特点:愚昧落后,狭隘自私,百无聊赖,麻木冷漠,他们无论男女老幼都没有姓名,没有具体的相貌,只有一个动作——“看”。
在这“看”的共性中,鲁迅主要刻画了两类看客的形象。
一,麻木的群众,戏剧的看客。
二,冷酷的民众,无情的鉴赏家。
幻灯片事件,是鲁迅终身难忘的心灵创伤,这种创伤一直在鲁迅的心中隐隐作痛,永远挥之不去,他把自己这一生活的真实体验,作为国民性批判的一个切入点,写入了他的许多作品中去。
小说《药》,写革命者夏瑜为了中国革命,为了救民于水火,宁可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当他被捕大义凛然地走向刑场时,民众对他的牺牲没有悲伤,没有愤怒,甚至连起码的同情都没有,更可悲的是,他们把杀头看作一场好戏,无情的充当了戏剧的看客。
《药》中“看客”形象的突出,有其特别的文本背景。
可怕的刑场,恐怖的杀人事件,凶残的刽子手,无助的被杀者,以及肃杀的天气都构成一种客观存在的压力和吸力,《药》所描写的社会历史已经过去了,但是我们看到,“看客”作为一种人物还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阿Q正传》也从一个侧面描写这类麻木的看客。
阿Q为生计所迫,从未庄来到城里,他认为城里看到的最精彩,最好看,最热闹的事情便是杀头,于是,在回到未庄之后,他把革命党人被杀的故事津津乐道地讲给未庄的人们:“你们见过杀头吗?”“咳,好看,杀革命党,唉,好看好看……”众人都伸长脖子听的出神,他的讲述直使“听的人又都悚然而且欣然”。
鲁迅在描写阿Q讲述时的得意形态时,尤其突出了未庄的看客,王胡等众人好奇的眼光和麻木的神情。
《药》和《阿Q正传》两篇小说中,鲁迅不仅写出了夏瑜等革命党人被杀的表面的悲剧,而且还揭示了看客们冷血的观看革命者被杀的更深层次的悲剧。
这悲剧使鲁迅产生了愤慨:“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
”《祝福》中祥林嫂因阿毛不幸被狼吃了,在向人们倾述痛苦的时候,鲁迅写到人们的反应:“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
社会的冷漠的原因
社会的冷漠的原因社会的冷漠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疏离和冷淡,缺乏互助和关心。
这种现象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普遍,给社会带来了许多问题。
那么,社会的冷漠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社会的冷漠与现代生活的快节奏有关。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交通网络的完善,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快节奏。
大家都忙于工作、学习和各种社交活动,很少有时间去关心他人。
加之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们更加注重自身的利益和成功,很少有精力去关注他人的需求和困境。
这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和冷漠。
社会的冷漠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有关。
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经济差距,贫富分化日益加剧。
一些人过着奢华的生活,而另一些人却生活在贫困和困境中。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于他人的遭遇和需求往往漠不关心。
他们认为这是个人的问题,与自己无关。
这种社会的冷漠使得社会的阶层分化更加严重,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平。
社会的冷漠还与人们的个人价值观有关。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追求个人的自由和独立,强调个人的权利和利益。
这种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使得人们更加关注自己的生活和利益,而忽视了他人的需求和困境。
人们更愿意与自己有着共同价值观和兴趣爱好的人交往,而对于那些与自己不同的人则往往保持冷漠和疏离。
社会的冷漠也与社会制度的问题有关。
在一些社会制度下,人们没有足够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缺乏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和帮助。
这使得人们更加自私和冷漠,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而不愿意为他人付出。
社会制度的不完善和不公平导致了人们对社会的冷漠态度。
社会的冷漠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快节奏的生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以及社会制度的问题都是导致社会冷漠的原因。
要解决社会的冷漠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提倡互助和关心,加强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一个温暖和谐的社会。
做主人,不做看客,拒绝冷漠
做主人,不做看客—拒绝冷漠,从我做起医院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职责就是治病救人,服务社会。
医生和患者的关系本应该亲密融洽,但是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医患纠纷、医患冲突事件不断升级并引起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和广泛热议。
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错综复杂,不可否认个别医务人员确实也有做得不足之处,但是究其原因最重要的就是医患之间失去了最淳朴的温暖,而变成了冷漠,成为了看客!曾经有患者借泰戈尔的话形容医患关系,“我想这世界上最冷漠的医患关系,就是患者站在你面前,你除了一大套专业术语外,没有一句关心的话”。
说的就是患者站在你面前,你看到的只是患者,而忽视了他是一个完整的社会的人。
面对各种生活中遭遇的困难的人,很多人都选择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做法,觉得只要自己没事,就漠不关心,你不去做这个生活的主人,总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对对待一切,这样的社会还能给你信心吗?同样的道理一样适用于我们医务工作,这种关系不仅存在于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也在于医务人员、工作人员之间。
虽然在工作中你可能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普通同志,但是,你要将工作作为自己的重点,当医院的主人,敞开心扉,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共同促进医务工作的发展,将心比心的服务于患者和同事,这样医患关系才能有改善的一天,同事之间的协作才能更有效。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文明强国,道德品质和社会文明程度都处在世界的前端。
我们医务工作者应该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人类道德品质发展的方向,做一个敢承担,敢面对,敢奉献的医务工作者,将人心内最淳朴的感情表达出来,给社会、患者、同事以温暖,使我们的工作充满动力,更有效率。
不做看客不能只是空头口号,要真正落到实处,真正的君子是“纳于言而敏于行”的,真正做到知形统一绝非一朝一夕的事。
就个人而言,我所能做的是做好自己,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希望能把温暖传递给身边的人。
熊猫2016-2-5。
谈述“社会冷漠症”出现的原因、危害和治理策略倡议.doc
谈述“社会冷漠症”出现的原因、危害和治理策略倡议“社会冷漠症”出现的原因、危害和治理策略倡议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社会冷漠症”出现的原因、危害和治理策略倡议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社会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近段时间来,见义不勇为、有义不伸张、甘当冷漠的看客的现象层出不穷,我们的社会真的患上了社会冷漠症。
通过社会冷漠的社会认知调查,我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新现象——“双面人现象”。
在分析“社会冷漠症”出现理由的基础上,本文剖析了“社会冷漠症”的危害,提出了治理“社会冷漠症”的系列策略倡议。
【关键词】社会冷漠;旁观效应;双面人现象;危害;策略近段时间来,见义不勇为、有义不伸张、甘当冷漠的看客的现象层出不穷:武汉老人摔倒无人搀扶窒息而亡、济南100多名过路群众围观被撞青年男子30分钟、浙江台州女小偷被人扒光衣服裸游街头无人过问、郑州一产妇手术室被麻醉后等不到医生婴儿胎死腹中、彭宇案、许云鹤案、南京张女士遇“碰瓷”跪求行人作证、无锡父亲见死不救溺亡者竟是自己儿子、上海宝山公共汽车上“光头男”殴打女司机一车乘客“集体沉默”、南通大巴司机殷红彬下车救人却被诬告是撞人者、株洲男子因楼上租客拖地漏水殴死一租客、佛山路人睁眼看到小悦悦多次被汽车碾压倒在马路边无人上前救冶……系列事件在不断冲击着人们的神经、拷问路人和社会的良心。
老人摔倒敢不敢扶?孩子被撞敢不敢救?这两个“敢不敢”,成为今年中国街头每一个“路人”可能面对的选择题。
千年礼仪之邦、正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中国,竟然有如此不和谐的现象!我们的社会真的出现了社会冷漠症?为什么会产生“社会冷漠症”?在社会认知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社会冷漠症”的危害,并在综合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系列缓解“社会冷漠症”的策略倡议。
一、现实怪象:奇怪的“双面人”现象2012年11月-2013年2月,笔者在深圳组织了一个“社会冷漠社会认知调查”。
本次调查实际发放调查问卷4988份,回收有效问卷4872份;采访实际采访300人,采访问卷完成258人;参加X 络调查的人数为428人,有效调查问卷408份。
《道德冷漠现象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五篇》
《道德冷漠现象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五篇》第一篇:道德冷漠现象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道德冷漠现象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然而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却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以及新矛盾。
首当其冲的是公民道德问题,主要表现为道德冷漠,“老人倒地无人扶”、“小悦悦事件”等报道屡见不鲜,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道德冷漠现象已成为阻碍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我们必须加以重视。
1道德冷漠产生的原因分析道德冷漠是指“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就个体在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认识的基础上而在特殊的情况下所选择的一种‘不作为’的道德现象”。
简单地说,就是对善的缺失,对道德的冷淡与不关心。
道德冷漠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教育以及自身素质四个方面。
1.1社会环境的影响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作为社会成员的人,必然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首先,大众媒体社会责任缺失。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大众媒体理应肩负起传播社会正能量的社会责任,致力于传播真、善、美。
但是,现在很多大众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消极化、虚假化、过度商业化等现象。
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社会大众的价值观,负面信息接收多了,势必会导致群众对事物的认知偏差。
其次,社会榜样示范的缺失。
上个世纪全社会都号召学习雷锋好榜样。
但是在当今社会,很多年轻人已经淡化了对雷锋的认识,甚至出现了很多对雷锋同志的另类解读,雷锋榜样形象在人们心中的位置没有得到应有的宣传。
现在很多年轻人心中的榜样都是一些明星或者商界精英,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有卓越的成就,容易被他们光鲜的外表所吸引。
但在道德领域,这些所谓的榜样却经常曝出负面新闻,如吸毒、暴力等。
由于传统道德榜样的逐渐退场,人们无法从这些所谓的榜样身上汲取强有力的道德力量。
长期以往,便会造成群体道德冷漠,遇事旁观而不作为的悲哀现象。
1.2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环境对子女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冷漠的看客,浅谈鲁迅笔下看客形象
冷漠的看客,浅谈鲁迅笔下看客形象冷漠的看客,浅谈鲁迅笔下看客形象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作家,世界公认的中国新文学最杰出的代表。
作为一位作家,他那被郭沫若同志誉为‘现代文化上的金字塔”似的作品,值得后人研究和探寻的东西很多.这里仅就鲁迅作品中的“看客”形象谈谈它的典型意义及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文艺观。
“看客”面面观所谓“看客”形象,是指鲁迅作品中除了主要人物之外,甚至连次要人物都说不上的一些芸芸众生形象。
他们似乎被作者置于事件进程之外,然而又与事件进程相联系,往往以看热闹,作谈资、发议论的面目出现。
鲁迅对这类人物着墨不多,但却能几笔勾通画出一个个愚昧、麻木、无聊、庸俗的面影,他们与主要人物、次要人物一起共同组成作品的形象系列,丝毫不给人以画蛇添足之感,而正是以画龙点睛之笔,对作品主题的揭示产生烘云托月的艺术效果。
纵观这类作品,我们从场景主次这个角度把“看客”大致分为两大类:一是重大事件中的“看客”,一是一般生活场景中的“看客”。
其中第一类重在“看客”的“观”,第二类则重在“看客”的“听”“议”“笑”。
先来看看第一类“看客”——闲看枪毙“犯人”的“看客”同是“赏鉴”杀人,《呐喊》自序中,“看客”赏鉴的.是日本人宰割自己同胞的“盛举”,面对惨剧他们所表露出来年是“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
这些“看客”不但缺乏爱国心和民族自尊心,就连最起码的人类同情心也丧失殆尽,此为第一小类。
另一小类是《药》中的“看客”,他们“赏鉴”的对象不再是受外国人宰割的同胞,而是中国的刽子手杀害中国的革命者,终因是不失国格的,于是乎饶有兴味,踮足伸颈,文中是这样细腻而精彩地描写这一群“看客”的:“一阵脚步声响,一眨眼,已经拥过了一大簇人。
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进;将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个半圆。
” “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
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
鲁迅讽刺看客的文章
鲁迅讽刺看客的文章
首先,鲁迅的讽刺作品中常常揭示了看客现象的荒谬和可笑之处。
他通过对现实生活中那些只关注自己利益、对他人苦难无动于
衷的人进行描写和讽刺,暴露了看客的冷漠和自私。
例如,他在
《狂人日记》中通过对主人公的描写,表达了对看客态度的批判,
指出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冷漠现象。
其次,鲁迅的讽刺作品也从道德和伦理的角度对看客进行了批判。
他认为看客是一种道德上的缺失,是对他人苦难无动于衷的表现。
他通过对社会现象和人物的描写,揭示了看客行为背后的道德
沦丧和社会弊病。
例如,在《阿Q正传》中,他通过对阿Q的描写,暴露了看客在道德上的虚伪和自私。
此外,鲁迅的讽刺作品还从社会批判的角度对看客进行了剖析。
他认为看客是社会现象的一种反映,是社会矛盾和不公的产物。
他
通过对社会现象和人物的描写,揭示了看客现象背后的社会问题和
不公平现象。
例如,在《孔乙己》中,他通过对孔乙己的描写,暴
露了社会中对弱势群体的歧视和排斥。
最后,鲁迅的讽刺作品还从文学批评的角度对看客进行了评价。
他认为看客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消极态度,是对真实生活的逃避和漠视。
他通过对文学作品和文学创作的批评,揭示了看客态度对文学创作的消极影响。
例如,在《狂人日记》中,他通过对文学创作的讽刺,暴露了看客态度对文学创作的束缚和限制。
综上所述,鲁迅的讽刺作品中涉及到了对看客现象的多方面批判,包括对其荒谬可笑的揭示、道德伦理的批判、社会问题的剖析以及对文学创作的评价。
这些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反思,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社会思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于当冷漠的看客的句子的赏析演讲稿
关于当冷漠的看客的句子的赏析演讲稿鲁迅先生的笔下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愚昧、庸俗、麻木,这些人便是鲁迅先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看客”。
现如今看客依旧尤存,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这同时也在警醒我们要拒绝冷漠,不做看客。
鲁迅先生对这类人物“着墨不多,但却能在廖廖几笔中勾画出一个个自私麻木的面影。
可见他们的思想是多么的简单,他们为人处世只有一个出发点,自身利益。
拿着别人的痛处作为自己快乐的源泉。
还理所当然的说一句:“这是对的。
”在此之上,他们可以抛开民族气节,羞耻心,人类最基本的同情心,从而变得冷漠麻木。
鲁迅先生笔下,《呐喊》中观看日本人宰杀自己同胞“盛举”的“看客”;《祝福》中将祥林嫂悲惨经历当作茶前饭后来开玩笑的“看客”;《阿Q正传》中将阿Q当作笑料的“看客”,这些人无一不是麻木的!在现实生活中,在时代的发展下,一些人会产生“一切向钱看”的思想,从而产生不给自己惹麻烦的心理,进而在别人有难时选择漠视的态度。
这些看客的“繁衍”会造成社会混乱,人与人之间无信任可言。
所以,我们要拒绝冷漠,不做看客。
看客的毒瘤一直存在。
XXXX年XX月XX日,佛山一名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后又被一小型货柜车碾过。
令人难以接受的是,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对此不闻不问。
他们的漠然相视使得初到人世的小悦悦黯然离世。
这一报道不由得引起我们的深思——难道这世界只剩下冷漠?中年男雨夜欲跳楼轻生,此时却有看客喊道:“跳吧跳吧,想想你也不敢跳。
”重点是不止一个看客,而是一群看客。
要知道跳楼轻生的人本就易受刺激,难道把别人的不幸当作笑料很好笑?XXXX年XX月,司机李国强为保护乘客行李而被歹徒连捅5刀,车上乘客眼看这一幕发生,却无一伸出援手,难道这些人的心是石头做的?这一件件惊心的案例中,凶手固然可恨,可我觉得看客也一样可恨。
他们的冷漠在我看来,和施害者一样,只不过是没有亲自动手罢了,这样的社会弊病不好,我们要拒绝冷漠,不做看客。
鲁迅讽刺看客的文章
鲁迅讽刺看客的文章
【最新版】
目录
1.鲁迅讽刺看客的背景
2.鲁迅对于看客的讽刺内容
3.鲁迅讽刺看客的原因
4.鲁迅讽刺看客的影响
正文
鲁迅讽刺看客的文章,是在 20 世纪初期中国社会大背景下产生的。
当时的中国,正面临着封建社会的瓦解和西方思想的冲击,民众的精神面貌呈现出一种矛盾的状态。
在这样的背景下,鲁迅以锐利的笔触,讽刺了那些愚昧、冷漠、自私的看客,呼唤民众觉醒。
鲁迅在文章中,通过讲述一个街头耍猴戏的场景,揭示了看客们的种种丑态。
他们冷漠地看着猴子受苦,却舍不得花钱救助,甚至在猴子累倒后,还要求耍猴人继续表演。
鲁迅将这种心态讽刺为“无聊”,将看客们视为“空虚的观众”。
鲁迅讽刺看客的原因,是他深刻地认识到,这种看客心态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
看客们的冷漠、自私,使得社会道德沦丧,民众无法团结起来共同面对国家的困境。
因此,鲁迅希望通过讽刺看客,唤起民众的觉醒,促使他们改变这种消极的心态。
鲁迅讽刺看客的影响深远。
他的这一观点,引发了当时许多知识分子的共鸣,促使他们也开始关注和思考这个问题。
在鲁迅的影响下,一批批有识之士开始致力于民众教育,以期提高民众的文化素质,改变看客心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鲁迅的观点逐渐深入人心,对现代中国社会的进步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之,鲁迅讽刺看客的文章,揭示了 20 世纪初期中国社会一个典型的现象,反映了民众的精神面貌。
关于社会现象的论文
关于社会现象的论文篇一:关于社会道德冷漠的论文当前社会道德出现的冷漠现象,与我们社会处于转型期的某些特殊性有关,也与一些公众缺乏社会公德意识有关。
要处理好“勇”为和“智”为的关系;娇正道德冷漠现象,开展全社会爱心培育工作。
对社会而言,道德是保证人们有一个平静、安宁、愉快、和谐社会环境的必要条件,也是一个社会经济繁荣、文明健康的必要条件。
然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的社会却出现了一些与社会公德不和谐的东西。
关键词:社会道德冷漠的现状道德冷漠原因理性分析对策一.社会道德冷漠的现状1.感恩缺失。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别人给予自己的帮助,越来越不懂感恩。
例如现在较为常见的,许多受到资助的学生,对于那些社会各界资助过他们的人,感到十分的理所当然,并没有一种知恩图报的心理;大学生对于父母也没有一种感恩和孝顺的意识。
2.助人为乐意识的淡漠。
在当今社会中,人们变得越来越冷漠,不再以帮助别人作为一种乐趣或义务。
我们不难看到一下几种状况:公交车上不让座,看到老年人过马路不太会上前帮助,捡到别人遗失的财物不主动归还等。
3.英雄缺失。
现今的社会里人性冷漠,曾经被我们所称颂的英雄人物也越来越少。
现在见义勇为者甚至抓到嫌疑人交给警察,因为怕被犯罪嫌疑人受伤赖上自己,而不愿作证,更不愿做什么见义勇为者;老人摔倒在地,路人怕被冤枉上是自己撞到的,而不敢上去掺扶,即使好心人做好事,也要报警备案或是让多人作证后才敢去帮助老人。
社会“净化”到这种地步,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4.灾难性捐款冷淡。
在这几年中,中国灾难不断,面对灾难,我们看到了同胞们团结起来度过难关的信心以及行动。
但是,我们也很痛心的看到,面对名人的捐款,许多人没有看到积极的一面,而是怀疑着是否假捐或是抱怨捐款的金额和其身份地位的不协调。
虽然确实有一些假捐事件的发生,但我们不能否定了所有人的爱心。
而更多的人则是面对捐款,抱有事不关己的心态,认为自己没有捐款的责任与义务,而把全部的责任推向政府。
鲁迅笔下的冷漠看客
鲁迅笔下的冷漠看客在中国,尤其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车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高兴的人都有,有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却是极少的。
——鲁迅《经验》最近一直在关注“小悦悦”事件,很多朋友也在讨论“拒绝冷漠”。
不想去谴责18位路人,现在我们不需要谴责,我们需要的是反思......然而在我们再为小悦悦祈福时,更有甚者冒充肇事司机,此时还有心情恶作剧,真是悲哀。
我们不需要用生命的代价来唤醒自己的良知,不需要悲愤、后悔。
我们需要拯救小悦悦,同时更需要拯救的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的麻木不仁,是我们的良知与良心。
论坛前不久热议一个帖子。
北大副校长:“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
他要是讹你,北大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北大替你赔偿。
”不想去追究它的真实度,看到时心里有一种喜悦和欣慰,但是暗地里倒吸一口冷气。
不知道别人看到这个帖子是作何感想,不知道一些人的良知哪去了,不知道五千年的普世价值被某些人丢到哪去了。
是现实吓怕了我们,让我们冷漠,还是冷漠造就了现实?难道只有别人给我们一个心理前提时,我们才去扶摔倒的老人嘛?难道只有老人说,我是自己摔倒的,与别人无关,我们才去扶他吗?难道我们真的成了爱的绝缘体,冷漠的载体?我们高呼校长给力,是我们的偶像。
我们都是普遍价值的“粉丝”,奉献帮扶是我们的“偶像”,在追求奉献帮扶的路上,我们不应该把任何人变成我们的偶像,但我们却时刻需要用“偶像”一样的标准,要求我们自己。
鲁迅先生早已离我们远去,旧社会的腐朽也渐行渐远,然而先生笔下的冷漠看客却一个个乍隐乍现。
我们不是行尸走肉,我们有良知与良心,我们有爱......当大多数人看到一系列类似“小悦悦”事件时,还能感到愤怒、悲哀与羞愧的时候,说明我们还有希望。
我们不做先生笔下的冷漠看客,我们是爱的使者......我们需要铭记鲁迅先生,而不需要冷漠事件的一次次提醒。
我们需要缅怀鲁迅先生,而不需要“人血馒头”与围观杀人来祭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道德冷漠之冷漠看客
“冷漠看客”这个名词对于大家来说都已经不在陌生了。
因为爱管“闲事”的国人越来越少了,热衷于“看热闹”、“看白戏”的人却越来越多了。
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忽略了对社会的一种责任意识,不自觉地加入了这个群体。
这不得不让我们为之警醒。
让我们来看一看,为什么当人们发现在公交车上作案的小偷时,许多人采取自保的默认态度,甚至任意让小偷殴打,让小偷如此气焰嚣张?为什么当抢劫、斗殴事件发生时,有见义勇为者站出来却往往是孤军奋战,往往不能即时得到社会的救援,几十人的微观只是为了看戏呢?为什么每当有跳楼者时,往往会聚集大量的人群在楼下观望、呼喊、聊天呢?这是这样的一种场面,这又是多么的令人心痛。
为什么一些平时看上去遵纪守法的公民,就会在特定的时刻,变成了冷漠无情的看客呢?
看客现象的主要表现:
【讨薪女子站在13楼窗外欲跳楼遭围观起哄】
一位30多岁的妇女站在13楼的窗沿上欲跳楼,在僵持了2个小时后,她被警察和消防人员救下。
但在这个危机的过程中,楼下有的围观居民却面带笑容进行着调侃。
当时下面有少数的围观群众笑着调侃:“快跳啊,不跳不是英雄。
”还有人在喊,‘怎么还不跳’、‘有本事就跳啊’”,对于这些人不尊重他人生命的表现,与间接杀人有什么不同呢?
【女子列车突发精神病脱衣裤引10多人强行拍摄】
10月30日下午,在大连开往上海的T131列车上,一名年轻女子突发精神性疾病,当众脱下衣裤。
正当车上司乘人员忙着安抚病人情绪时,约10多名男
性乘客不顾女病人惊恐尖叫,拿着具有拍照、录像功能的手机围上前去拍摄。
这些人不仅没有同情心,还表现出了道德的沦丧。
以上两则新闻足以让我们看到社会看客现象之冷漠。
在当今社会,每一个城市都在上演着这样的悲哀,这些新闻也不足为怪了。
大众也许都抱着这样的心理:“少管闲事”、“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
可是我们换为思考一下,如果我们受到了伤害,可是得不到别人的帮助,那我们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和对社会的绝望,该如何在这种社会氛围中寻找到自己与社会的平衡点呢?看客现象也同时折射出当代社会群体的麻木性,冷漠性,道德的滑轮。
最近几年,中国十大冷漠城市的排行榜也备受关注。
改革开放前,人民的生活水平虽然较低,但让他们想象这样一种评选活动是他们所根本就想不到的。
城市的冷漠就是一个小社会群体的冷漠,每个人都各怀其私,缺乏团队意识,没有凝聚力,反映出了整个社会道德的滑轮。
看客现象发生的原因:
看客现象不是一种突然发现的状况,它有一定的历史背景,有人说它是一种道德的滑轮,这些都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我们不能单纯得把它局限在人的自身因素上。
我们在面对管理学问题时,要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方式。
我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历史原因
在千百年来的封建社会环境中,中国民众处在社会最低层,他们的思想被禁锢着,没有人会毫不顾虑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导致从众心里很严重。
鲁迅著作《药》中有一段:“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
这是描绘当时看晚清时期的革命党人被杀头时看
客的形态。
甚至还有人说“杀头比枪毙好看多了”,现在100多年过去了,中国的现代社会依然发生着这些令人心寒的看客事件。
第二、群体压力
纽约的两个心理学家比布拉坦和约翰达利做了一个实验,他们让一个学生独自呆在一个房间里,假装发病并发出求救。
结果,如果在隔壁的屋子里只有一个人,那他会去救助的概率有85%,可是当屋子里有一群人时,会去救助的概率只有31%了。
这个实验说明面对同一个环境,你独立的反应和在集体中的反应是不一样的。
法国心里学家勒邦,在《群众心理学》一书中有说到,群体是冲动的,无理性的,个体一旦参加到群体中,就会丧失个体的理性。
所以在看客的整个群体中,我们不能一概而论所有的看客者都是冷漠的,也许很多都是受到社会压力的影响。
第三、自身道德
在冷漠看客中,还有极少部分人如上面则新闻中的那样,拿他人的生命开玩笑。
这就是一些国人自身素质的低下,他们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良知。
同时,我们接受过的从小的教育也局限了孩子们的思维和勇气,很多人都很有想法却不愿意说,怕招来他人的嘲笑。
缺乏勇气也造成了冷漠的看客现象。
第四、社会环境
当代社会,法律体制还没有很完善,例如彭宇案,说的是一位老太太和见义勇为者之间的民事纠纷案,老太太因为找不到让她跌倒的肈事都而把好心扶起她并把她送往医院的彭宇告上法庭。
而法院一开始却定彭宇有罪,怎么能让大家去相信社会能够保护所有正义的人,去毫无顾忌地做见义勇为的事呢?所以很多人虽然非常的同情被伤害的人,却缺乏勇气站出来,害怕被打击报复甚至是被
反咬一口,都抱有一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
这样的社会风气,只会导致社会冷漠的加剧。
解决看客现象的措施:
看客现象虽然是冷漠的,但是这些现象是可以改善或者是避免的。
人都是有道德有良心的,靠整个社会的力量去改善这种冷漠是能够实现的。
第一、冲破群体压力,加大激励政策
一个人如果处在一个群体中,那他一定会受到来自其他成员的压力,就像霍桑实验中,无论管理者采用什么手段来激励员工,一个小组的生产总是维持在一个特定的水平。
现在我们假设你跟别人同处于一个群体中,那你们的身份是一样的,如果别人都选择了沉默的围观,周围的人、他们的表情、眼神,都有一种力量让你屈从,让你跟他们都一样。
于是,冷漠就像病毒一样在人群中流传。
但是这个不好的环境是很容易被打破,在看客群中,很多人都是有善心的,只是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做,或者是把希望寄托在其他人身上。
只要有人带头站出来,做一个道德上的意见领袖,就会引发大家内心深处的善心,影响所有人的选择。
我建议应该加大对见义勇为的奖赏,激励人们能够在危机的关头挺身而出。
第二、提高公众道德素质,增加救助途径
所谓“看客”,是指那些麻木不仁,总是报着一种看笑话的心理去面对遭遇不幸的人。
他们在紧急、危险的情况下,在别人急需帮助的时候,不愿意伸出援手,只是冷漠的观看。
这些行为都是一个缺乏道德素质的人的表现。
虽然在法律上是不会被惩罚的,但是道德上是会受到舆论的谴责。
我们无法通过法制来限制一个人的行动,就用道德和舆论的力量去约束。
1、政府和学校要加强道德教育和宣传,推广雷锋精神。
要让公众知道,当一个冷漠的看客是一件可耻的事情。
2、要改正看客的心态,不要拿别人的遭遇来当做自己生活的笑话,每个人都会有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
3、政府要多开设紧急救助的途径,教会人们遇到一些社会突发事件,具体应该怎么做。
第三、加强法制建设,改善社会风气
道德的重塑,离不开法律制度的保证。
我们都知道,在一些重大案件需要广大群众提供一些证据时,那些本应该受到保护的人却遭到秘密报复。
如果每一个正义的人都遭到这样的报复,谁还会去选择用生命来换取正义感呢?
加强法制建设,用法律条例来保障每一个人的正当权益,不要再让彭宇事件再次发生。
同时也不能让一些嚣张的公民逍遥法外,就像上面提到的两个案例,那些喊着让他跳楼的人和后面拿着手机拍照的人都应该要受到法律一定的制裁,这对他人造成了一定精神程度上的伤害。
我还是相信社会有好的方面,人们冷漠的心是可以被唤醒的。
只要我们每个人一个小小的动作就可以改变。
当老人摔倒在地时,我们只要伸出我们的手,给她力量;当我们看到有小偷在行窃时,我们只要大喊一声,让他羞愧;当有人想要轻生时,我们只要为他加油,发现世间的美好。
我们虽然都是普通人,但我们的行动是可以温暖整个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