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2命题、定理、证明(第一课时)
人教版初中数学命题、定理、证明ppt精品课件2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王燕,我的年龄是30岁, 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今天好冷啊,我 穿了一件棉袄,非常喜欢小狗这种植物, 现在请大家做一个判断,老师刚刚的自 我介绍的对与错。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叫做命题,什么叫真命题,什么叫做假命题. 2.理解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能将命题写成“如果……那 么……”的形式或“若……则……”的形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若干个命题的分析,了解什么叫命题以及命题的组成,知道什么 叫做真命题,什么做假命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同学们明白命题在数学上的重要作用,不仅如此,命 题在其它许多学科都有重要作用.
5.3平行线的性质
5.3.2 命题 定理 证明(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五章第三节第二小节的内容,它是学生 学习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之后,单独设立的一节 课。原因是学生对区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是一个 难点,经常搞不清因果关系,所以学生通过本节学 习命题,定理,证明等有关知识,自然就会明白。 故本节知识可以给以前所学的知识排除疑惑,也为 后续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尤其突显它在几何教学 中的重大作用。
在几何里,同样有这两类语言:
题设: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于另一个角的两边
题设: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于另一个角的两边 1、命题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6)如果两个角不相等,那么这两个角不是对顶角;
通过对若干个命题的分析,了解什么叫命题以及命题的组成,知道什么叫做真命题,什么做假命题.
结论: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5、找出下列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并改成“如果……那 么……”的形式。
能被5整除的数,末位一定是0
题设 如果
结论 ,那么
七年级下册第5章5.3.2命题、定理、证明(1)
【选做1】
3.如图,已知A,B,C在一条直线上
请从三个论断:①AD∥BE,②∠2=∠2,③∠A=∠E,选两个作为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构成一个真命题.
条件: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填序号)
【选做2】
4.能说明“锐角α,锐角β的和小于90°”是假命题的例证图是()
A.
B.
C.
D. D
考查知识:举反例
设计意图:把今天所学知识
应用在图中,既起到了复习
的效果,又能提高学生的看
图能力.
题目来源:【高效课堂宝典
训练期末必考题 P12 T4】
改编
完成时长:3分钟
能力创新
阅读下列问题后作出相应的
解答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这
两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在命题中
的位置恰好对调,我们把其中一个
逆命题:在角
的内部距离相等的
点在这个角的平分
线上.
题设:在角的
内部到角两边的距
离相等的点.
考查知识:逆命题的改编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来激发
学生的思考能力,通过改编
原题句子的形式来学习和
掌握逆命题.
题目来源:原创
完成时长:3分钟。
5.3.2 命题、定理、证明
解:不是真命题,如下图中∠1=∠2, 但∠1与∠2不是对顶角.
知识拓展
命题的真假是以对事情所作出判断 的正确与否来划分的.
例:(教材例2)如图所示,已知直线 b∥c,a⊥b.求证a⊥c.
„解析‟要证明a⊥c,只需要 证明∠2为90°即可.如果能证 明∠1=∠2,问题即可解决.
证明:因为a⊥b(已知), 所以∠1=90°(垂直的定义). 又b∥c(已知), 所以∠2=∠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所以∠1=∠2=90°(等量代换), 所以a⊥c(垂直的定义).
3.证明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根据,根据可以是已知条件,也可以是 学过的定义、基本事实、定理等.
检测反馈
1.下列语句中不是命题的是
A.锐角小于钝角 B.作角A的平分线
( B )
C.对顶角不相等 D.股票不是人民币
解析:根据命题的定义:对一件事情作出判断的语句叫做命 题进行解答.“锐角小于钝角,对顶角不相等,股票不是人 民币”都对一件事情作出了判断,而“作角A的平分线”描 述的是一种行为,没有作出判断,不是命题.故选B.
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
A.对顶角相等 B.同位角相等
C.内错角相等 D.同旁内角互补
解析:对顶角相等,正确;在两平行线被第三条 直线所截的条件下,B,C,D才正确.故选A.
3.请给假命题“一个正数永远大于它的倒数” 举出一个反例:
1 2
.
解析:判断“一个正数永远大于它的倒数”什 么情况下不成立,即找出一个正数小于或等于 它的倒数即可.答案不唯一。
凡是命题都是正确或者是错误的吗?
1.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 (1)如果两个数互为相反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商为-1; (2)如果两个角是邻补角,那么这两个角互补; (3)如果两个数互为相反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和为0; (4)如果两个数的商为-1,那么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5)如果两个数的和为0,那么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6)如果两个角互补,那么这两个角是邻补角.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学案 5.3.2 第1课时 命题、定理、证明-含答案
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3.2 命题、定理、证明第1课时命题、定理、证明核心提要1.命题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的.2.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做________.3.如果题设成立,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做________.4.通过推理证实的________叫做定理.典例精讲知识点1:命题的概念1.下列语句不是命题的为()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同角的余角不相等C.作线段AB的垂线D.不相等的角一定不是对顶角知识点2:命题的应用2.“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的题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3:真、假命题的判定3.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A.同旁内角互补B.对顶角相等C.直角的补角仍然是直角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变式训练变式1把下列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1)对顶角相等;(2)不相等的角不是对顶角;(3)相等的角是内错角.变式2把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分别指出它们的题设和结论:(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同角的补角相等;(3)两个锐角互余.变式3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和为180°的两个角是邻补角B.一条直线的垂线有且只有一条C.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这点到直线的垂线段D.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则同位角必相等基础巩固1.下列语句中,不是命题的是()A.内错角相等B.如果a+b=0,那么a、b互为相反数C.已知a2=4,求a的值D.玫瑰花是红的2.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A.互补的两个角不能都是锐角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C.若a∥b,a∥c,则b∥c D.同一平面内,若a⊥b,a⊥c,则b⊥c3.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③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④同位角相等.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4.下列命题:①若|a|>|b|,那么a2>b2;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③对顶角相等;④内错角相等.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5.下列语句:①三条直线只有两个交点,则其中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②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相等,那么这两条平行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其中()A.①、②是正确的命题B.②、③是正确命题C.①、③是正确命题D.以上结论皆错6.“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题设是__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7.对于下列假命题,各举一个反例写在横线上.(1)“如果ac=bc,那么a=b”是一个假命题.反例: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a2=b2,则a=b”是一个假命题.反例: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提升8.如图,从①∠1=∠2;②∠C=∠D;③∠A=∠F三个条件中选出两个作为已知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所组成的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A.0 B.1 C.2 D.39.命题“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的题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命题“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是真命题吗?如果是,请给出证明;如果不是,请举出反例.培优训练11.写出下列命题的已知、求证,并完成证明过程.命题: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已知:如图,________;求证:________证明:第1课时命题、定理、证明----答案【核心提要】1.题设结论 2.真命题 3.假命题 4.真命题【典例精讲】1.C2.两条直线平行于同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平行3.A【变式训练】1.解:(1)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2)如果两个角不相等,那么这两个角不是对顶角.(3)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内错角.2.解:(1)如果在平面上有两个点,那么过这两个点能确定一条直线.题设:在平面上有两个点;结论:过这两个点能确定一条直线.(2)如果两个角是同角的补角,那么它们相等.题设:两个角是同角的补角;结论:这两个角相等.(3)如果两个角是锐角,那么这两个角互余.题设:两个角是锐角;结论:这两个角互余.3.D【基础巩固】1.C 2.D 3.A 4.C 5.B6.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7.(1)3×0=(-2)×0 (2)32=(-3)2【能力提升】8.D9.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10.解:是真命题,证明如下:已知:AB∥CD,BE,CF分别平分∠ABC,∠BCD.求证:BE∥CF.证明:∵AB∥CD,∴∠ABC=∠BCD.∵BE,CF分别是∠ABC,∠BCD的平分线,∴∠2=12∠ABC,∠3=12∠BCD.∴∠2=∠3.∴BE∥CF.【培优训练】11.解:已知:△ABC,求证:∠BAC+∠B+∠C=180°,证明:过点A作EF∥BC,∵EF∥BC,∴∠1=∠B,∠2=∠C,∵∠1+∠2+∠BAC=180°,∴∠BAC+∠B+∠C=180°.即知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5.3.2命题、定理、证明
定理 真命题 命题
假命题
举出一个反__例__即可
概念 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
组成
_题__设___ _结__论___
如果 那么
1. 下列关于命题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C )
A. 命题一定是正确的 B. 真命题一定是定理 C. 定理一定是真命题 D. 一个反例不足以说明一个命题为假命题
2. 命题“内错角相等”是真命题吗?若是,说出 理由,若不是,请举出反例. 答:不是真命题.必须是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8)若 a<0,b>0,且 a b ,则a+b<0. √
2.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 同旁内角互补 (2) 一个角的补角大于这个角
(× ) (× )
(3) 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
(4) 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
( √)
(5)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
(6) 同角的余角相等
( √)
(7) 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 )
命题 1:如果一个数能被 4 整除,那么它也能被 2 整除. 命题 2:如果两个角互补,那么它们是邻补角.
命题1 命题2
题设 成立 成立
结论 成立 不一定成立
总结 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
命题叫做真命题. 如果题设成立,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这
样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命题: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知识点3:定理与证明
公理 又称基本事实 真命题 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命题的分类
定理 经过推理证实 证明
补角的性质、余角的性质等.
假命题
一般举一个反例即可
b 例3 已知:b∥c,a⊥b.求证:a⊥c.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3.2-1《命题、定理、证明1》教学设计6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3.2-1《命题、定理、证明1》教学设计6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命题、定理、证明”,这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三节的一部分。
在这一部分中,学生将学习到什么是命题,如何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以及如何使用定理来进行证明。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子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基本的几何概念,如线段、角等,他们对数学的逻辑推理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命题、定理和证明这些较为抽象的概念,可能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例子来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命题、定理和证明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能够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3.学会使用定理来进行证明。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命题、定理和证明的概念,掌握判断命题真假的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证明的过程和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丰富的例子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命题、定理和证明的概念。
同时,结合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包括文字、图片和例子。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准备一些证明题,用于巩固学生对证明的理解和掌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命题,如何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命题、定理和证明的定义和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练习判断命题的真假,巩固对命题、定理和证明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证明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自己写出一条定理,并尝试证明。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命题、定理和证明的重要性。
命题、定理、证明
5.3.2(1)命题、定理、证明一.【知识要点】1.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理解:命题的定义包括两层含义:(1)命题必须是个完整的句子;(2)这个句子必须对某件事情做出判断。
命题的分类(按正确、错误与否分)真命题(正确的命题)假命题(错误的命题)所谓正确的命题就是: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的命题。
所谓错误的命题就是:如果题设成立,不能证明结论总是成立的命题。
公理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得到人们公认的真命题,叫做公理。
定理用推理的方法判断为正确的命题叫做定理。
证明判断一个命题的正确性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
二.【经典例题】1.把命题“对顶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 .2.在下列命题中:①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是对顶角;①有公共顶点的角是对顶角;①一个角的两个邻补角是对顶角;①有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且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其中正确的是.3.已知a、b.、c是同一平面内的3条直线,给出下面6个命题:a∥b, b∥c,a∥c ,a ⊥b,b⊥c,a⊥c,请从中选取3个命题(其中2个作为题设,1个作为结论)尽可能多地去组成一个真命题,并说出是运用了数学中的哪个道理。
举例如下:∵a∥b, b∥c,∴a∥c(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三.【题库】【A】1.把下列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2.把命题“零没有倒数”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那么。
【B】1.把命题“等角的余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延长射线OA到BB.经过两点M/N的直线有且仅有两条C.凡是大于900 的角都是钝角D.直线a经过点M,即是点M在直线a上。
【D】1.有下列四个命题:①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②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③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人教版初一数学 5.3.2 命题、定理、证明 第一课时PPT课件
(2)如果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数也相等;
(3)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9,那么这个数是3.
解:都是“如果……那么……”的形式.
探究新知
观察下列命题,你能发现这些命题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吗?
命题1:如果一个数能被4整除,那么它也能被2整除.
命题2:如果两个角互补,那么它们是邻补角.
解:命题1是正确的命题,命题2是错误的命题.
(9)过点P画线段MN的垂线;(10)x>2.
解:命题有(1)(2)(4)(6)(7)(8);(1)(6)
(7)(8)是真命题,(2)(4)是假命题.
拓展应用
1.下列语句中,是真命题的是( A )
A.如果ɑ=-2,那么ɑ2=4
B.如果|ɑ|=ɑ,那么ɑ>0பைடு நூலகம்
C.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都为80°
(2)真命题.条件:ɑ=0,结论:ɑb=0.
(3)假命题.反例:0.5,- 等都是有理数,但不是自
然数.
(4)假命题.反例:当ɑ=1,b=1时,(ɑ+b)2=4,
ɑ2+b2=2,此时,(ɑ+b)2 ≠ ɑ2+b2.
回顾反思
1. 命题的定义是什么?
2. 命题的组成是什么?
3. 真、假命题分别是怎样定义的?
简单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
的形式.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鸟是动物. ”“鸟是动物吗?”
思考一下两个句子在叙述上有什么区别?
探究新知
学生活动一【一起探究】
下列的语句中,哪些语句对事情作出了判断,哪
些没有?与同伴进行交流.
(1)任何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角是直角.
5.3.2命题、定理、证明
五、课堂检测
完成课本第21页练习1,第22页练习1,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式作业
练习册练习九第7,8
家庭作业
练习册练习九.
一、创设情境
思考下面两句话有何区别?
⑴“你吃饭了吗?” ⑵“今天天气不好”
二、呈现目标
1.了解命题的概念; 2.会判断语句是不是命题; 3.会判断命题的真假; 4.学会区别命题的题设与结论; 5.会将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三、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课本第20-22页的内容,思考并 完成下列问题,试着把它写在书的相应位置. 1.命题的概念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2.命题由哪两部分构成?并举例说明. 3.命题分为哪两类?试举例说明. 4.什么是定理?试举例说明. 5.结合第21页例2说明什么是证明? 6.如何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试举例说明.
5.3.2 命题、定理、证明ppt课件
相传,阎锡山在观看士兵篮球赛, 双方争抢非常猛烈.于是命令:
不要再抢啦! 每个人发一个球!
讲授新课
一 命题的定义与构造
一、命题的概念 像紫色字这样判别一件事情的语句,叫作命题 (proposition). 留意: 1.只需对一件事情作出了判别,不论正确与否,都是命题.
如: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2.假设一个句子没有对某一件事情作出任何判别,那么
在分析的过程中,假设发现所需求的条件,都已 具备或可从知条件中推得.那么证明就很容易了.
例2 如图,∠1=∠2,试阐明直线AB,CD平行?
分析:要证明AB,CD平行,就需求 同位角相等的条件,图中∠1与∠3就是 同位角. 我们只需找到:能阐明它俩相等的条件 就行了.
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2与 ∠3是对顶角,所以∠3=∠2.这样我们 就找到了∠1与∠3相等确实切条件了.
三 证明与举反例
故事分析 片段1:一天早上,李老汉李他来老是到汉怎衙想样门证证里明明告什的状么?说?:张三 刚刚在他地里偷了一袋子玉米.吕县令立刻派衙役将 张三拘捕到县衙审问:
吕县令问李老汉:“他怎知是张三偷了他的玉米?〞 “由于早上我发现张三从玉米地那边过来,把一袋东 西背回家,还发现我地里的玉米被人偷了,我知道张 三家没有种玉米。 根据李老汉的证明,他能 所以我家玉米一定是张断三定偷玉的米.是〞张三偷的吗? 这种从知条件出发〔列他出觉理得由有〕疑,点推吗断?出结论的证 明方法,叫综合法.综合法是最常用的证明方法.
例2 如图,∠1=∠2, 试阐明直线AB,CD平行?
证明:由于∠2与∠3是 对顶角, 所以∠3=∠2 又由于∠1=∠2, 所以∠1=∠3, 且∠1与∠3是同位角, 所以AB与CD平行.
证明: ∵∠2与∠3是对顶角, ∴∠3=∠2 又∵∠1=∠2 ∴∠1=∠3, ∴AB∥CD
最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下册5.3.2 命题、定理、证明1
5.3.2命题、定理、证明1.理解命题的概念,能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把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重点)2.了解真命题和假命题的概念,能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性,并会对命题举反例.(难点)一、情境导入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药物.其对鼠疟原虫红内期超微结构的影响,主要是疟原虫膜系结构的改变,该药首先作用于食物泡膜、表膜、线粒体、内质网,此外对核内染色质也有一定的影响.青蒿素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干扰表膜-线粒体的功能.可能是青蒿素作用于食物泡膜,从而阻断了营养摄取的最早阶段,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要读懂这段报道,你认为要知道哪些名称和术语的含义?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命题的定义与结构【类型一】命题的判断下列语句中,不是命题的是()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对顶角相等C.不是对顶角不相等D.过直线AB外一点P作直线AB的垂线解析:根据命题的定义,看其中哪些选项是判断句,其中只有D选项不是判断句.故选D.方法总结:①命题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而且必须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疑问句、感叹句、作图过程的叙述都不是命题;②命题常见的关键词有“是”“不是”“相等”“不相等”“如果……那么……”.【类型二】把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把下列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1)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等角的余角相等.解:(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2)如果两个角是相等的角,那么它们的余角相等.方法总结:把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时,应添加适当的词语,使语句通顺.【类型三】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写出命题“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和结论.解析:先把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再确定条件和结论.解:把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所以命题的条件是“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结论是“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方法总结:每一个命题都一定能用“如果……那么……”的形式来叙述.在“如果”后面的部分是“条件”,在“那么”后面的部分是“结论”.探究点二:真命题与假命题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A.若a·b>0,则a>0,b>0B.若a·b<0,则a<0,b<0C.若a·b=0,则a=0且b=0D.若a·b=0,则a=0或b=0解析:选项A中,a·b>0可得a、b同号,可能同为正,也可能同为负,是假命题;选项B中,a·b<0可得a、b异号,所以错误,是假命题;选项C中,a·b=0可得a、b中必有一个字母的值为0,但不一定同时为零,是假命题;选项D中,若a·b=0,则a=0或b =0或二者同时为0,是真命题.故选D.方法总结: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就是判断一个命题是否正确,即由条件能否得出结论.如果命题正确,就是真命题;如果命题不正确,就是假命题.探究点三:证明与举反例【类型一】命题的证明求证:两条直线平行,一组内错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解析:按证明与图形有关的命题的一般步骤进行.要证明两条直线平行,可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来证明.解:如图,已知AB∥CD,直线AB,CD被直线MN所截,交点分别为P,Q,PG平分∠BPQ ,QH 平分∠CQP ,求证:PG ∥HQ.证明:∵AB ∥CD (已知),∴∠BPQ =∠CQP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又∵PG 平分∠BPQ ,QH 平分∠CQP (已知),∴∠GPQ =12∠BPQ ,∠HQP =12∠CQP (角平分线的定义), ∴∠GPQ =∠HQP (等量代换),∴PG ∥HQ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方法总结:证明与图形有关的命题时,正确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是证明的关键.应先结合题意画出图形,再根据图形写出已知与求证,然后进行证明.【类型二】 举反例举反例说明下列命题是假命题.(1)若两个角不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不相等;(2)若ab =0,则a +b =0.解析:分清题目的条件和结论,所举的例子满足条件但不满足结论即可.解:(1)两条直线平行形成的内错角,这两个角不是对顶角,但是它们相等;(2)当a =5,b =0时,ab =0,但a +b ≠0.方法总结:举反例时,所举的例子应当满足题目的条件,但不满足题目的结论.举反例时常见的几种错误:①所举例子满足题目的条件,也满足题目的结论;②所举例子不满足题目的条件,但满足题目的结论;③所举例子不满足题目的条件,也不满足题目的结论.三、板书设计命题⎩⎪⎨⎪⎧概念结构真、假命题证明与举反例本节课通过命题及其证明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要说明一个定理成立,应当证明;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可以举反例.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严谨,初步养成学生言之有理、落笔有据的推理习惯,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5.3.2 命题、定理、证明教案与教学反思
5.3.2 命题、定理、证明师院附中李忠海【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叫做命题,什么叫真命题,什么叫做假命题,什么叫定理.2.理解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能将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或“若……则……”的形式.【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若干个命题的分析,了解什么叫命题以及命题的组成,知道什么叫做真命题,什么做假命题,什么叫做定理.【情感态度】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同学们明白命题在数学上的重要作用,不仅如此,命题在其它许多学科都有重要作用.【教学重点】命题的定义,命题的组成.【教学难点】命题的判断,真假命题的判断,命题的题设和结论的区分.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1 分析下列判断事情的语句,指出它们的题设和结论.(1)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3)对顶角相等.(4)等式两边加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问题2 判断下列语句,是不是命题,如果是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1)画线段AB=5cm.(2)两条直线相交,有几个交点?(3)如果直线a∥b,b∥c,那么a∥c.(4)直角都相等.(5)相等的角是对顶角.【教学说明】全班同学合作交流,即先分组完成上面的两个问题,然后交流成果,最后得出正确的答案.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思考 1.真命题与定理有什么样的关系.2.对题设和结论不明显的命题,怎样找出它们的题设和结论.【归纳结论】1.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2.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3.真命题与假命题: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假命题.4.定理是经过推理证实的真命题,是在今后推理中经常作为依据的一种真命题.但不是所有经过推理证实的真命题都把它当作定理.对于题设和结论不明显的命题,应先将它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或“若……则……”的形式.一般来说,如果前面的部分是题设,那么后面的部分是结论.将这种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时,那么后面的部分一定要简单明了.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假命题.举出一个反例.(1)若a>b,则a2>b2.(2)两个锐角的和是钝角.(3)同位角相.(4)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教学说明】本环节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在合作交流中深刻理解命题的组成和真假命题的判断.【答案】略.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请几名学生口答,然后由教师归纳,可用电脑课件放映到屏幕上.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5.3”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是让学生了解命题的概念,能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并初步认识真假命题.这节课一开始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学课本,让学生体验先学后教的理念,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素材积累】、只要心中有希望存摘,旧有幸福存摘。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3.2《命题、定理、证明》 课件(共23张PPT)
归纳总结
判断某一种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理清命题的 定义必须搞清楚两点: (1)命题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2)命题必须作出判断,如“两条直线相交交 点唯一吗?”没有对事情作出判断,故不是命题。 定理和公理都是真命题,都可以作为证明其他 命题的依据,不同的是:公理是人们从长期实践 中总结出来的真命题,不用证明也不能证明;定 理是用推理证实为正确的命题。
命题1 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一条直线垂直 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那么它也垂直于 另一条. 已知:如图,b∥c,a⊥b . 求证:a⊥c. 证明:∵ a⊥b(已知) ∴∠1=90º (垂直的定义) 又∵ b∥c(已知)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1=90º(等量代换) ∴ a⊥c(垂直的定义)
题设是: a=b,b=c
结论是: a=c
③ 同位角相等.
如果两个角是同位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条件是:两个角是同位角
结论是:这两个角相等 ④ 同角的补角相等. 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相 等. 条件是: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补角 结论是:这两个角相等
讨论与归纳 思考:请问如何判断①是假命题?如何判断②是
真命题?
① 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是对顶角. ② 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同旁 内角互补. 注意:要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要经过严格
的推理;是假命题只要举一个反例。
1.下列句子哪些是命题?是命题的,指出是真 命题还是假命题? 是 真命题 (1)兔子有四条腿; 是 假命题 (2)内错角相等; 否 (3)画一条直线; 是 假命题 (4)四边形是正方形; 否 (5)你的作业做完了吗? 是 真命题 (6)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是 真命题 (7)对顶角相等; 是 假命题 (8)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否 (9)过点P画线段MN的垂线;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案5.3.2《 命题、定理、证明》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案5.3.2《命题、定理、证明》一. 教材分析《命题、定理、证明》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重要环节。
通过学习命题、定理和证明,使学生了解几何学的基本概念和逻辑推理方法,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在教材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后续几何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抽象的命题、定理和证明的概念理解起来较为困难,需要通过具体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命题、定理、证明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学会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证明几何命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命题、定理、证明的概念及逻辑推理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命题、定理、证明之间的关系,运用逻辑推理证明几何命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具体例子引入概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课件。
2.相关例题及练习题。
3.几何画图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几何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几何规律。
通过观察和讨论,让学生感受到几何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命题、定理、证明的概念,并通过PPT课件展示相关例题。
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命题、定理、证明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建立基本概念。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些简单的几何命题,尝试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进行证明。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帮助学生掌握证明的方法。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有关命题、定理、证明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及时批改、讲解,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让学生通过举例、分析,掌握判断命题真假的方法。
命题、定理、证明第一课课件
④ 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同旁 内角互补.
这四个命题都是“如果 ……那么……” 的形式
命题的形式?
命题都可以写成下列形式: 如果 ······,那么······
题设
结论
命题都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
1.题设是已知事项, 2.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如果”引出的部分是题设, “那么”引出的部分是结论.
分析下面的句子,它们有什么特点?
① 若直线a∥b,则直线a与直线b无公共点; ② 2+4=7; ③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 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④同位角相等; ⑤ 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同位 角相等。 特点:这些语句都是陈述句,并且是表示判断的 句子。其中①③⑤判断为真;②④判断为假。
④ 同角的补角相等. 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相 等. 条件是: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补角 结论是:这两个角相等
思考:请问如何判断①是假命题?如何判断②是 真命题? . .
注意:要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要经过严格 的推理;是假命题只要举一个反例。
1.下列句子哪些是命题?是命题的,指出是真
小结
(一)证明一个真命题的步骤:
• 1、找出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 2、结合命题画出草图 • 3、对照命题和图形写出已知和求证 • 4、利用学过的知识给出证明 (二)证明一个假命题只需举一个满足
题设但不符合结论的例子即可
课本20、22页 练习 1、 2、
下列命题中的题设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① 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是对顶角. 题设是:两个角相等 结论是:这两个角是对顶角
② 如果a=b,b=c,那么a=c . 题设是: a=b,b=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同旁内角互补;
(2)等式两边都加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 如果等式两边都加同一个数,那么结果仍是等式; (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如果两个数互为相反数,那么这两个数相加得0; (4)同旁内角互补; 如果两个角是同旁内角,那么这两个角互补;
当堂 检测(独立完成,每小题10分)
课堂小结
1、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 2、命题的结构: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 部分构成,常可写成“如果„,那 么„”的形式。 3、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 题称为假命题。
布置作业
一、课本P24,第9、12题。 二、名校课堂P15第3、7、9题。
学习目标:
(1)了解命题的概念并能区分命 题的题设和结论 . (2)知道什么是真命题和假命 题.
自主学习一:
认真阅读课本P20-21,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样的语句叫做命题?
2.命题有哪两部分组成?把20页4个例句
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3.命题有哪两种?
温馨提示:请师友把结果按题号写到练习本上,相 关概念标在课本上,把自学中的困惑做出标记,时 间5分钟
三、将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1、同角的补角相等; 2、两个锐角互余。
当堂 检测(师友互判,并订正)
一、 1、是;假命题; 2、否; 3、是;假命题; 4、否; 5、是;真命题; 二、1、题设“AB⊥CD,垂足为O” 结论“∠AOC=90°”; 2、题设“∠1=∠2,∠2=∠3”, 结论“∠1=∠3 ” ; 3、题设“两直线平行”, 结论“同位角相等” ; 三、1、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补角, 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2、如果两个角是锐角,那么这两个角互余。
)
(3)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
(4)如果两个角的和是90º,那么这两个角互余.( √ )
)
2.命题“同位角相等”是真命题吗?如果是, 说出理由;如果不是,请举出反例。
师友互动(师友合作完成并展示)
1. 下列语句是命题吗?如果是,请将它们改写成 “如果„„,那么„„”的形式.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师友探究一(学友展示)
1.什么样的语句叫做命题?
2.命题有哪两部分组成?把20页4个 例句写成“如果……,那么……”
的形式。
3.命题有哪两种?
温馨提示:师傅提问学友并作好指导,1分钟后学 友展示
师友互动(师友合作完成并展示)
1. 判断下列语句是不是命题?是命题的,指出是 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 ) (2)请画出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还 是假命题?
1、内错角相等; 2、画一条直线; 3、四边形是正方形; 4、你的作业做完了吗? 5、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二、指出下列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1、如果AB⊥CD ,垂足为O,那么∠AOC=90 °; 2、如果∠1=∠2, ∠2=∠3,那么∠1=∠3; 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