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经济学
第一二章
● 1.基本概念:区域、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
●区域: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起点。

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对其进行界定或定义,需要从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出发。

➢地理学的区域概念:地理学时最早提出区域概念的学科。

为了便于考查,地理学把地球空间按照其相互关系进行分类,或者是区分,并用一定的事先设定的法则,将其划分为各种区域,诸如海洋区、陆地区、高原区,平原区、丘陵区等等。

由于每一类区域不同的特征以及温度、降雨和生物物种分布等的巨大差异,使每一个区域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更多样化。

➢地理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域单元。

➢政治学的区域概念:政治学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不同的地点,根据人口居民点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位置及分布状况,划分系统的地方单元。

政治学中的区域不但表示地理区域的概念,而且还包含地方公民间的文化联结、惯例认同、心理归属、民族历史、社会经济关系等意义。

➢政治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行政管理的一个地方单元。

➢社会、文化区域:根据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征,在人口、民族、宗教、语言、政治等因素交互影响下而产生的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
——文化景观特定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如华人文化圈、东方文化圈、穆斯林文化圈等;
➢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概念就是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概念。

经济学的区域是在地理学和政治学关于区域概念的基础上,考虑某个地域空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公共设施和行政管理的特点,是居民高度认同、地域完整、功能明确、内聚力强大的地域单元。

➢它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同质区域和极化区域。

➢区域的特征:内在整体性、空间界线的客观性与模糊性
➢区域经济:区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如果我们把全国的国民经济看做是一个整体,那么区域经济就是整体的一部分,是国民经济整体不断分解的结果。

➢区域经济的特点包括:
➢区域性——区域经济最根本的特点
➢非均衡性
➢阶段性和连续性
➢开放性
➢思考: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差异?
➢区域经济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它要回答: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区域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的;各个地区以及主要城市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承担什么样的功能;
➢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熟悉其它相关的经济学知识,是一门应
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关系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关关系的学科。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发生,为什么)、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自然、社会文化、经济环境)
➢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关系
➢区域经济学是在经济地理学基础上产生的一门应用经济学科。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产生较晚的学科,它是借助地理学的一些方法论来研究经济问题。

➢区域经济学不是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也不是区域经济学,但两者是在日益靠拢,日趋溶合,无论从方法,还是从研究本身,都很难分清楚。

➢区域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的关系
➢概念和理论来源;区域概念;地理学基础。

➢区域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的关系
➢理论相互借鉴;区域的限定;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 2.区域经济学的两个来源
➢区域经济学的地理学来源
➢通过地理学树立区域的概念
➢自从有了区域的概念,才有在此之上的与区域有关的各类学科。

所以,我们应当把区域概念的建立作为区域经济学产生的起点。

➢地理环境及资源条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地理学认为,人类和自然都应属于区域的特征,但在某些地区,例如城市地区,人类的作用可能明显些,在另一些地区,例如极地、高原、海洋等,自然的作用可能更明显。

把一个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类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结合起来,地理环境及资源条件就成为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

➢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
➢埃德加.胡佛构筑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

➢(1)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自然禀赋的差异性)。

➢生产要素包含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自然资源的位置确定之后,或者不能被移动,如土地、森林、矿山、草原等,或者很难移动,如水资源等。

社会经济资源当中最主要是人力资源、资本和技术,他们的流动虽然是正常的,但必须付出相应的流动成本。

所以,任何一个地区都具有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经济的必要。

➢(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可分性(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由于集中和规模经济的存在,不可能将生产要素进行彻底的分割,并将其均衡地分布在所有的地区。

必须考虑到规模经济和聚集的要求,在条件好的地方,集中布局各类产业。

聚集区的形成又带来人口的增加,从而形成城市,成为地区的经济中心。

➢3)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所谓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是指由于距离因素的影响,产品与服务的移动,必须支付相应的运输成本,否则就不可能流动。

而为了减少距离成本,产品与服务生产的地方化就十分必要。

➢1、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特定地理范围的经济学
➢应从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组织来界定区域经济学
➢应根据研究的主要问题来界定
➢应把区域经济研究分为区内和区际两个层次
➢从宏观角度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决策性科学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两个部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区域问题。

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研究要对在现实的区域经济运行中可能产生的重大问题给予理论上的解释;区域问题的研究要为现实区域经济运行中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方法和政策。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区域经济发展。

要素禀赋问题、增长极问题、发展差距问题、区域贸易问题、梯度转移问题。

➢区域经济关系研究。

区域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区域内部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另一类是区域之间的关系。

包括竞争关系和合作关系。

➢现代区域经济学产生:现代区域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

区域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是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艾萨德教授。

把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区位决策引入到一般化的经济学当中,探讨在平衡状态下空间经济的一般形态,并进而探讨空间经济的相互依存问题。

➢艾萨德对区域经济学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将纯理论的推导带入到对空间上的区域的各发展阶段的经济分布及其空间结构的研究,并设计出区域分析和应用的模型。

这些模型为区域经济学进入主流经济学奠定了基础。

➢目前,区域经济学形成了三大流派:新经济地理学派、新制度学派和区域管理学派。

➢ 1、新经济地理学派
➢以克鲁格曼、Macha Fujita等学者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形成于上个世纪90年代。

➢新经济地理学派的宗旨是将经济地理学,即区域经济学带进主流经济学的殿堂。

正是从这点出发,其分析区域问题的模型框架,基本上是经济学的,其理论的基石建立在三个命题之上:
➢1)收益递增。

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带来产出的增加,从而带来生产成本的下降。

各国或区域间通过发展专业化和贸易,提高其收益。

集中是规模经济的反映,地理上的集中形成大型的聚集地区,其规模优势远远大于某一个部门或产业的集中优势,从而为地区获得竞争优势创造了前提。

➢(2)不完全竞争模型。

由于不完全竞争的存在,当某个地区的制造业发展起来之后,形成工业地区,而另一个地区则仍处于农业地区,两者的角色将被固定下来,各自的优势被“锁定”,从而形成中心区与外围区的关系。

➢(1)收益递增。

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带来产出的增加,从而带来生产成本的下降。

各国或区域间通过发展专业化和贸易,提高其收益。

集中是规模经济的反映,地理上的集中形成大型的聚集地区,其规模优势远远大于某一个部门或产业的集中优势,从而为地区获得竞争优势创造了前提。

➢(2)不完全竞争模型。

由于不完全竞争的存在,当某个地区的制造业发展起来之后,形成工业地区,而另一个地区则仍处于农业地区,两者的角
色将被固定下来,各自的优势被“锁定”,从而形成中心区与外围区的关系。

➢(3)运输成本。

以保罗·萨缪尔森引入的“冰山”理论的运输成本计算方法为依据,即任何制成品的价值在运输途中都将有一部分丢失。

➢由这三个基石,设计出区域经济的“中心——外围模型”。

➢新经济地理学派认为,区域经济学有五大传统,并依照这五个方面向前发展:➢第一,区位理论。

克鲁格曼认为,它应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它分析的是厂商的区位决策问题。

另一部分是中心地理论,由克里斯塔勒和廖什提出,这个理论分析了制造业和市场营销中心的定位和作用,并认为中心地方论应当是层级的。

克鲁格曼认为,“中心地方理论”及其模型化是区域经济学今后研究的方向之一。

➢第二,城市地理学。

在城市地理学中,人们借助于物理学的公式,来描述城市地理现象。

➢第三,积累因果关系。

缪尔达尔、赫希曼等人提出来的一种发展经济学理论。

克鲁格曼认为,超发展理论的思想在区位问题中的应用比在发展经济学中更合适。

➢第四,外部经济。

聚集——优势——聚集。

外部经济对地区发展的作用很大,但人们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它是区域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第五,地租和土地利用。

杜能环模型只揭示了从中心到外围的扩散效应,而没有揭示同时存在从外围到中心的聚集效应,这方面也应是区域经济学要研究的重点方向
➢2、新制度学派
➢新制度学派,或者是“区域政策”学派,其研究的中心是将制度要素引入到区域分析当中,研究政府及其体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并通过制定相应的区域政策,协调区域发展。

所以,新制度学派的中心是研究区域政策问题。

➢区域政策的主要特征是积极的区域倾斜和集中化,因而区域政策的内容包括:➢(1)通过政府的干预而导致生产的空间转移。

政府可以选定可支持的部门,并由这些部门的分布来影响空间结构,从而提高地区的经济竞争力,改善贸易平衡,发展自身的R&D等。

➢(2)产业和部门规划是区域政策的第二个部分。

国家通过制定援助规划,促进某些产业和部门的发展,或是延缓其衰退的过程。

➢(3)缩小区域差距是区域政策的第三部分内容,也是最直接的内容。

国家通过财政政策、金融货币政策等,实现转移支付,帮助落后区域的发展,缩小地区差距,或者抑制地区差距的扩大。

➢3、区域管理学派
➢区域管理是区域经济溶入管理学的内容后形成的新的学派,对于区域经济学从理论到应用,起着一个桥梁的作用。

➢区域管理起源于人们对上世纪50~60年代区域发展和区域问题的认识,由于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对立,人口大量从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而发达地区的产业部门却很难向落后地区转移,产业结构升级受到阻碍,要解决这一问题,人们认识到,仅有政策和规划是不够的,还必须借助管理学的方式,把区域作为对象进行管理。

如日本的国土开发、美国的区域再开发等,都是著名的范例。

➢区域管理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区域经济发展管理。

面对的主要是宏观经济问题,面临的两大挑战是: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

案例: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

➢第二,区域人口管理。

它是区域管理的基本问题。

包括适度人口、人力资源开发、人口和劳动力迁移。

➢第三,区域环境管理
➢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的未来的总的趋势是:追踪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向,总结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经验,提出解决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的新
理念,形成区域经济学的新理论。

➢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区域经济学是一个新兴学科,其理论体系尚未完全成熟,正好留给研究者相当大的研究空间。

目前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研究,是循着两条路径在向前发展:
➢第一,理论经济学的路径。

从理论分析、原理推导和模型化着手,建立一套规范的区域经济学体系,其中心内容是: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石、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分析、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区域经济理论模型等。

➢第二,应用经济学的路径。

从实证分析的要求出发,形成一套适应实际应用的理论体系。

包括区域经济的影响条件、区域产业选择和优势分析、区域产业结构与布局、区域空间结构、区域经济关系、区域合作、区域开发
和区域经济政策等。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到目前为止仍在构建当中。

➢2、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和制度创新
➢区域经济发展涉及到区域经济的增长方式、组织结构和发展过程,其核心内容是运行的机制研究。

➢认为区域经济增长必须考虑资本积累、劳动投入技术要素和人力资本影响等,这些要素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基础。

➢在所有影响机制当中,体制或制度机制是研究的中心内容。

区域发展与制度创新关系的研究,由于地方政府实力的加强而显得更为重要。

其中心点
是分析区域经济增长与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制度间的互动关系,探索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包括借鉴马歇尔之后的经济学理论的侧重历史过程分析的突进分析思路、康芒斯的法律制度分析方法,并探索从新制度经济学当中为区域经济学寻找新的分析工具。

➢3、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关系
➢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区域之间的合作、冲突与协调。

区域分工的产生,带来了区域合作的基础,但区域利益的增加,使区域冲突不可避免,在中国,最引人注目的区域关系,就是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在理论上有所依据,然后才是实践中
的应用方法。

➢区域合作是以横向经济联系为纽带、在自愿的基础上,按照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区域之间不同行为主体在某些领域进行联合的一种组织行为和经济行为。

是区域经济关系的中心内容。

目前研究的重点是:区域发展差距问题、区域分工协作问题,区域冲突的协调问题和区域贸易问题等。

➢基尼系数
➢4、区域经济政策
➢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研究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对中国的区域经济政策,目前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目前不存在区域经济政策,要构建中国区域经济政策体系。

所以,应当对区域经济政策概念,范畴进行理论的规范。

➢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区域经济政策应当是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区域化。

也就是说,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制定专门的区域政策。

整个经济政策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经济和产业政策制定时,必须充分考虑地方的特点,区域政策的实施是地方政府对这些经济和产业政策的区域化处理和解释。

➢两种观点虽然有很大区别,但都认为中国目前的区域政策尚缺乏理论的基础。

➢5、区域开发与区域规划
➢进入新世纪之后,我国的区域开发掀起高潮,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启动,对区域开发的研究也进入到新的阶段。

其中,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是研究的重点。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要解决一个区域的发展方向、定位、结构、布局和政策等问题,勾画一个地区的发展的宏观蓝图,把握一个地区的发展方向和进程,并进行发展当中的调控。

➢区域规划是发展战略的具体化,解决具体的时间、地点,发展的部门、规模以及资源的配置等问题,现代区域规划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解决发展的实施问题,即具体的操作问题,这是区域经济学应用性的具体体现。

➢经济学的区域概念就是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概念。

经济学的区域是在地理学和政治学关于区域概念的基础上,考虑某个地域空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公共设施和行政管理的特点,是居民高度认同、地域完整、功能明确、内聚力强大的地域单元。

它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同质区域和极化区域。

➢区域经济是特定区域的经济特点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如果我们把全国的国民经济看做是一个整体,那么区域经济就是整体的一部分,是国民经济整体不断分解的结果。

区域经济的特点是具有区域性、非均衡性、阶段性和连续性、开放性。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的特点和区域之间关系的科学,它要回答的问题时: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

区域经济学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地理学,一个是区位论。

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是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生产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和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两个部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区域问题。

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研究要对在现实的区域经济运行中可能产生的重大问题给予理论上的解释;区域问题的研究要为现实区域经济运行中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方法和政策。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可以分为三部分,即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关系理论和区域政策理论。

区域发展理论以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为基础,研究一个区域内部的发展问题;区域关系理论以区域专业化分工与区域贸易为基础,研究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若干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区域政策理论以区域发展和区域关系为研究对象,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政策与方法。

区域经
济学研究学派可划分为新经济地理学派、区域政策学派和区域管理学派。

复习与思考
1、简述区域和区域经济的概念。

2、区域经济学的两个来源是什么?
3、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是什么?
➢4、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简述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6、区域政策学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第四章
第三节韦伯工业区位论
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二、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
三、韦伯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四、韦伯区位论的评价
(一) 基本概念与理论前提
1.基本概念
(1)区位因子(locational factors)及其分类
❖区位因子概念: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所进行时得到的利益。

利益即费用的节约。

从工业区位论角度讲,即在特定区位进行特定产品生产可比别的场所用较少的费用。

❖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区位因子和特殊区位因子。

前者与所有工业有关,如运费、劳动力、地租等;而后者与特定工业有关,如空气湿度等。

❖在区位因子中,使工业企业向特定地点布局的区位因子,被称为区域性因子,它们是形成企业区位基本格局的基础。

而集聚、分散等因子对地域条件所决定的工业区位基本格局,发生偏移作用。

韦伯的一般区位因子确定
❖方法与步骤(略)
❖韦伯区位论考虑的一般区位因子:(原料和燃料费)、运费、劳动费用。

2、理论的主要前提条件
(1)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
(2)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
(3)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且无限供应。

3、理论的构建步骤(三个阶段)
(1)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
(2)劳动力成本指向,可以使在运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
(3)集聚指向,可以使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

(二)运费指向论
1、主要观点:
在给定原料产地和消费地下,如何确定仅考虑运费的工厂区位,即运费(吨.公里)最小的区位。

(2)原料指数与区位重量,前者为局地原料重量与产品重量之比;后者为单位
产品需要运送的总重量,形式上等于原料指数+1。

3、运费最小企业区位的讨论
(1)考虑一个市场和一个原料地时的区位:
➢原料指数>1(或区位质量>2)时,区位指向原料地;
➢原料指数<1(或区位质量<2)时,区位指向市场;
➢原料指数=1(或区位质量=2)时,区位指向自由区位。

➢(三) 劳动费指向论
➢1、主要观点:工业区位由运费指向转为劳动费指向,仅限于节约劳动力成本大于因偏离运费最低点而增加的运费,此时廉价劳动力成本指向占主导。

(图2.12)
➢2、理解劳动力成本指向的几个概念
➢(1)劳动力成本——指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工资部分。

它不仅反映工资水平,同时也体现了劳动能力的差距。

➢(2)劳动力成本指数——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力成本。

如果指数大,那么,从最小运费区位移向廉价劳动力区位的可能性就大;否则,这种可能性就小。

➢(3)劳动系数——每单位区位重量的劳动力成本,其值越大,则远离运费最小区位的可能性大;其值越小则运费最小区位的指向强。

或者说,劳动系数越高,企业就会更加向少数劳动廉价地集中。

➢3、劳动成本指数的影响因素
➢(1)决定劳动费指向有两个条件:基于特定工业性质的条件,该条件是通过劳动费指数和劳动系数来测定;人口密度和运费率等环境条件;
➢(2)运输技术可加强劳动力成本指向性;
➢(3)机械化则可能减弱劳动费指向性区位。

➢(四)集聚指向论
➢1、主要观点:集聚节约额比运费(或劳动力成本)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节约额大时,便会产生集聚。

一般发生在多数工厂互相临近的区域。

3、集聚与分散的作用
(1)集聚作用:
➢便于协作生产、共享某些技术环节;
➢减少成品或半成品的运费;
➢共享基础设施而减少成本投入;
➢共享某些企业所需的相关信息。

(2)分散的作用
➢主要是消除由于集聚带来的地价上升造成的一般间接费、原料保管费和劳动费的上升。

4、集聚指向的判断
➢用加工系数,即单位区位质量的加工价值来判断,其值越高,工业集聚的可能性也大;相反,集聚的可能性就小。

➢四、韦伯区位论的评价
➢(一)理论借鉴
➢1、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对其他产业区位乃至经济区位都有重大影响,被尊为近代工业理论的奠基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