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的极性

合集下载

分子的极性和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的极性和分子间作用力

128
40
23.11 26.00
8.50
-98.5 -50.8
-67
-35.4
熔点/℃
沸点/℃
-219.6 -101.0 -7.2 113.5
A
-188.1 -34.6 58.8 184.4
15
【总结】
一般情况下,组成和结 构相似的分子,相对分子量 越大,范德华力越大,熔沸 点越高
A
16
(2)范德华力与分子的极性的关系
电荷分布均匀对 称的分子
正电荷重心和负电荷重心相重合的分子
极性分子:
电荷分布不均匀 不对称的分子
正电荷重心和负电荷重心不相重合的分子
A
5
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
1.双原子分子 取决于成键原子之间的共价键是否有极性
2.多原子分子(ABm型) 取决于分子的空间构型
A
6
若空间构型不对称,则为极性分子
双原子分子:HCl NO HBr V形分子:H2O H2S SO2 三角锥形分子:NH3 PH3 四面体:CHCl3 CH2Cl2 CH3Cl
A.干冰 B.NaCl
C.NaOH
D.I2
E.H2SO4
A
14
2 判断:(1) 范德华力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
分子 相对分子质量 范德华力(kJ/mol) 熔点/℃
沸点/℃
HCl 36.5 21.14 -114.8
-84.9
单质
相对分子质量
F2
38
Cl2
71
Br2
160
I2
254
HBr HI
Ar
81
一、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1、键的极性 2、分子的极性

极性非极性分子判断口诀

极性非极性分子判断口诀

极性非极性分子判断口诀
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判断口诀如下:
1、双原子的单质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例如氢气,氧气。

2、双原子的化合物分子都是极性分子,如HCl,一氧化碳等。

3、多原子分子的极性和非极性具体要看其空间构型是否对称,对称的就是非极性分子,不对称的就是极性分子。

4、对于AnBm类的分子,n=1,m>1。

若A化合价等于主族数则为非极性。

5、若已知分子之间的键角,可对分子进行受力分析,合力为零的就是非极性分子。

如:CO2,C2H4等等。

扩展资料:
(1)极性分子: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不相重合的分子
(2)非极性分子: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相重合的分子
(3)分子极性的判断:分子的极性由共价键的极性及分子的空间构型两个方面共同决定
1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的比较
2举例说明:。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由此可见,有机物的分子除少数为非极性分子外,大多数是具有极性的。其偶极矩不少还比水大,如一氯甲烷为1.87D、一氯乙浣为2.05D、溴苯为1.70D、乙醛为2.69D、丙酮为2.88D、硝基酸为4.22D、乙醇为16.9D,有机物的极性并不都很弱。当然,与无机物相比较,有机物是弱极性,作为常见的有机物之一的汽油,尽管其主要成分的偶极矩不大,在教学中往往将汽油及烷烃等视为非极性的。但烷有烃等有无极性是个是非问题,在教学中尤其在师范除校化学专业的教学中,不宜进行如此处理而不加任何说明。否则,容易引起学生错觉,往往不加考虑地认为烷及烃的分子都绝对对称的、均无极性,而将问题简单化、绝对化、对本身的业务进修及今后的教学工作都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不管因为什么原因在教学中至少都必须明确说明有机物的弱极性与非极性的前提是与无机物整体相比较,汽油等物质因主要成分的极性很弱,通常视为非极性。
3、同种原子组成的双原子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
不是非极性分子的就是极性分子了!
简单判断方法
对于AnBm型 n=1 m>1 若A化合价等于主族数 则为非极性
简单判断方法
对于AnBm型 n=1 m>1 若A化合价等于主族数 则为非极性
有机极性判断
有机化合作大多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苯、酒精等有机溶剂。原因何在?中学课本、大学课本均对此进行了解释。尽管措词不同,但中心内容不外乎是:有机化合物一般是非极性或弱极性的,它们难溶于极性较强的水,易溶于非极性的汽油或弱极性的酒精等有机溶剂。汽油的极性在课本中均未做详细说明,故而在教学中常常做如下解释:所有的烷烃,由于其中的O键的极性极小,以及结构是对称的,所以其分子的偶极矩为零,它是一非极性分子。烷烃易溶于非极性溶剂,如碳氢化合物、四氯化碳等。以烷烃为主要成分的汽油也就不具有极性了。 确切而言,上述说法是不够严格的。 我们知道,分子的极性(永久烷极)是由其中正、负电荷的“重心”是否重合所引起的。根据其分子在空间是否绝对对称来判定极性,化学键极性的向量和——弱极矩μ则是其极性大小的客观标度.

第三节-分子的极性和作用力

第三节-分子的极性和作用力
(3)解释一些反常现象:如水结成冰时,
为什么体积会膨胀。
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分子间作用力都 是微粒间的作用力。下列物质中,只存在一 种作用力的是 ( )
A.干冰
D.I2
B.NaCl
E.H2SO4
C.NaOH
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


A.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
B.水结成冰体积膨胀,密度变小
C.CH4、SiH4、GeH4 、 SnH4的熔点随相 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 D.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下列关于范德华力影响物质性质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
A.范德华力是决定由分子构成物质熔、沸点高低 的唯一因素 B.范德华力与物质的性质没有必然的联系 C.范德华力能够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D.范德华力仅是影响物质部分物理性质的一种因 素
举例:
• • • • • • ⑴只含有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⑵只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⑶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4)不含化学键的非极性分子。 (5)只含有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6)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巩固练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 ): 1. 凡是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2. 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极性键。 3. 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键。 4. 非极性分子中一定不含有极性键。 5. 极性分子中一定不含有非极性键。 6. 凡是含有极性键的一定是极性分子。 7. 非金属元素之间一定形成共价键。 8.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共价键。
若空间构型不对称,则为极性分子
双原子分子:HCl NO HBr V形分子:H2O H2S SO2 PH3
三角锥形分子:NH3
四面体:CHCl3 CH2Cl2 CH3Cl

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简介

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简介

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简介
极性分子
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从整个分子来看,电荷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不对称的,这样的分子为极性分子,以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一定为极性分子,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
如果分子的构型不对称,则分子为极性分子。

如:氨气分子,HCl分子等。

非极性分子
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分子里电荷分布均匀,正负电荷中心重合的分子。

如:H2、O2、N2、、CO2、CH4、CH2 'BF3等。

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重合,从整个分子来看,电荷分布是均匀的,对称的,这样的分子为非极性分子。

分子中各键全部为非极性键时,分子是非极性的(O3除外)。

当一个分子中各个键完全相同,都为极性键,但分子的构型是对称的,则分子是非极性的。

同种原子组成的双原子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

论分子极性的判断

论分子极性的判断

论分子极性的判断分子的极性是指由于分子中原子对电子吸引能力不同,导致成键的共用电子对在原子间发生了偏离而导致分子内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的现象,即分子结构不对称、电荷分布不均匀、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的分子是极性分子;而分子结构对称、电荷分布均匀、正负电荷重心重合的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具有极性的分子在电场中会发生定向排序:即带负电的原子转向电场的正极,带正电的原子转向电场的正极。

科学实验中常常遇到新物质,而新物质的研究是先从实验式、电子式、结构式来展开分析的,然后根据它的氢谱、光谱、色谱、质谱来分析有什么官能团,根据官能团进而分析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及性质,其中分子的极性判断对于物理性质的解释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如熔沸点,硬度;氢键(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分子的判断有如下规律㈠双原子分子:⑴同种元素形成的分子如:Cl2O2 H2等为非极性分子⑵异种元素形成的分子如:HCL CO NO等为极性分子。

㈡多原子分子:对于多原子分子的极性主要取决与分子的空间构型,若为对称结构,为非极性分子;若为不对称结构,则为极性分子如:CH4 CCl4 正四面体CO2 CS2 C2H2 直线形BF3 平面三角形均为对称结构,以上分子均为非极性分子而NH3 PH3 为三角锥形H2O H2O 为V形均为不对称结构,均为极性分子对于双原子分子容易判断,但多原子分子的结构判断就成了重中之重的问题了,这里有两种判断方法予以提供。

一、杂化轨道理论法总的杂化轨道数=孤对电子对数+该中心原子周围原子数例如:H2O的电子式是: HOH 其中孤对电子数是2,中心原子是O原子周围有2个H原子,所以总的杂化轨道数是4,为SP3杂化,中心原子的结构为正四面体,但是有2个孤对电子不参与曾、成键,所以将正四面体结构拔掉2个键,所以呈现为V形,而在这两个极性键中共用电子对偏向O原子,根据向量和显然不等于0(即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很容易就能判断为极性分子。

图示:H ↘O↙H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价层电子对数=1/2(中心原子提供的电子对数+配位原子提供的电子数-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数值上等于总的杂化轨道数)注:H、Cl一般为配位原子,提供的电子数为1S、O 若为中心原子时,提供的电子数为6, 为配位原子时为0。

(完整版)分子极性

(完整版)分子极性

分子极性分子的极性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分子中每一个键两端的原子的电负性的差异,差异越大的,键的极性越强;另一个因素就是每个键极性向量的向量和,其向量和不为零的分子就是极性分子。

极性分子间有偶极-偶极作用力,非极性分子间则只有London dispersion forces(即瞬间偶极-感应偶极作用力),后者是所有分子间都有的作用力。

而偶极-偶极作用力与London dispersion forces通称为范德华力。

氢键可视为极性分子的一个极端,因为H-F, H-O, H-N的键中,氢原子的唯一一个电子几乎被电负性极强的F、O和N拉走,所以氢原子上带有相当的正电荷,比如HF分子,其上的氢原子相当于带有+0.45电子电荷,而氟原子上带有-0.45电子电荷。

这氢原子与旁边的另一个F, O, 或N原子就会有极强的作用力,即是氢键。

当一个键两端的原子的电负性的差异大到非常大,则形成离子键。

“分子的极性相近,互溶的效果较佳”是极性分子间作用力的很好例子,不过溶解是溶质、溶剂分子间,溶质、溶质分子间,溶剂、溶剂分子间作用力的比较,可以扩大到其它的分子间作用力,如氢键、离子与极性分子间作用力。

其它相关作用力的例子,如表面张力, 粘度, 附着力等。

极性分子间的作用力较非极性者为高,因此分子量相同的两化合物,极性高者沸点与熔点较高。

分子的极性运用在溶解度上是最重要的,例如要从天然植物萃取天然物时,常由极性低的溶剂开始萃取,依次用极性越来越高的溶剂,在不同极性的萃取液中会得到不同的化合物。

做再结晶时常用一可溶的溶剂搭配一不可溶的溶剂,当然也是靠着溶剂极性的差异。

做管柱层析时,也常利用极性不同的溶剂来冲洗,达成分离的效果。

有些时候重要的并非整个分子的极性,而是区域性的极性,例如肥皂就是很好的例子,肥皂分子的一端是极性很高的,具有亲水性,另一端则是极性很低的,具有亲油性,因此造成了肥皂的清洁效果。

实际上细胞膜也是由类似肥皂般的分子构成,细胞膜的内表面与外表面是极性端可与水亲和,内外表面之间则是排列着非极性的长链烷类,是憎水的,阻挡了水中的极性分子任意进出。

【最新】分子极性判断方法

【最新】分子极性判断方法

【最新】分子极性判断方法分子的极性是一个重要的化学概念,它决定了分子在许多物理和化学过程中的行为。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分子极性判断方法:1.根据对称性判断:如果一个分子有对称面或者对称中心,那么这个分子就是非极性的。

如果一个分子没有对称面或者对称中心,那么这个分子就是极性的。

这种方法只适用于一些简单的分子,对于复杂的分子,这种方法就不一定准确了。

2.根据分子中元素的电负性判断:电负性是用来描述原子对电子的吸引能力的。

如果一个分子中的两种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很大(比如氟和氧),那么这个分子往往是极性的。

如果两种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很小(比如碳和氢),那么这个分子往往是非极性的。

但是,这种方法也不能适用于所有情况,因为有些分子中的元素虽然电负性差值很大,但是它们的电子云重叠很大,因此分子是非极性的。

3.根据分子的几何形状判断:对于一些直线型的分子,比如氢气和氮气,它们是极性的。

对于一些三角形或者四面体结构的分子,比如甲烷和三氟化硼,它们是非极性的。

但是,这种方法的适用范围也比较有限。

4.根据分子的电子云分布判断:这是最准确的一种判断方法。

在分子中,如果电子云分布不均匀,那么这个分子就是极性的。

如果电子云分布均匀,那么这个分子就是非极性的。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先进的计算化学方法,如密度泛函理论(DFT)来进行计算。

5.根据分子的偶极矩判断:偶极矩是描述分子中电荷分布情况的物理量。

如果分子的偶极矩为零,那么这个分子就是非极性的。

如果分子的偶极矩不为零,那么这个分子就是极性的。

这种方法的准确性很高,但是需要测量分子的偶极矩,这通常需要使用昂贵的实验设备。

6.根据分子是否具有孤电子对判断:如果一个分子有一个或多个未配对的电子,即孤电子对,那么这个分子通常是极性的。

这些未配对的电子倾向于在分子的两端聚集,形成一端带正电荷,另一端带负电荷的情况。

然而,如果没有孤电子对,分子可能仍然具有极性,这取决于其他因素,如分子结构、成键环境和电子云分布等。

分子极性与性质(精)

分子极性与性质(精)

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1、分子极性与性质(1概念非极性分子 :各原子中心重合(只有一个中心的对称分子。

化学键可能含极性键或非极性键。

例 O 2CO 2CH 4苯乙烯极性分子 :各原子中心不重合(有多个中心的非对称分子。

化学键一定含极性键,可能含非极性键。

例 H 2O H 2O 2(2分类①双原子分子以非极性键构成的单质分子全为非极性分子(A 2型分子 . 如 :H2 ,以极性键构成的化合物分子全为极性分子(AB 型分子如 :HCl、 CO②多原子分子经验判据AB X (x ≥ 2 ,若 |A化合价 |=A最外层电子数为非极性分子。

否则极性分子。

中心原子有孤对电子为极性分子,否则为非极性分子。

试分析水分子的极性。

【例 3-3】 (08年全 -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NH 3、 CO 、 CO 2都是极性分子B.CH 4和 CCl 4是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C.HF 、 HCl 、 HBr 、 Hl 的稳定性逐强D.CS 2、 H 2O 、 C 2H 2都是直线型分子(3物理溶解——相似相溶极性相同的溶剂和溶质易相溶,极性相异的溶质与溶剂不易相溶。

例碘微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

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微溶于四氯化碳。

要背内容(1 HCO 3-与 OH -和 H +均不可共存。

(类似 HSO 3-、 HS -等(2 H +、 Fe 3+和 Al 3+ (相当 H + 只与 Cl -、 Br -、 I -、 SO 42-、 NO 3-等强酸根可共存。

与PO 43ˉ、 CH 3COO _、F ― 、ClO ― 、AlO 2― 、 C 6H5O ― 、 ClO —、 AlO 2-等弱酸的阴离子不可共存。

(3OH —、 AlO 2- (相当 OH - 只与 K +、 Na +、 Ba 2+共存。

与 NH 4+及金属活动顺序表 Mg 2+以后的阳离子不可共存。

(4硝酸 (NO3-+H+ 、 ClO -、 MnO 4—与 Fe 2+、 Br -、 I —、 S 2—、 SO 32-不可共存。

分子的极性和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的极性和分子间作用力
联系生活实际?你能发现出什么矛盾吗?
.
.
三氢 键
1.氢键:由已经与电负性很强的原子形成 共价键的氢原子与另一个电负性很强的原 子之间的作用力。
2.氢键的表示方法:X—H…Y
.
3.氢键的形成条件:
⑴有X-H共价键,X原子电负性强,原子 半径小,如F、O、N等。
⑵ X—H…Y中的Y必须电负性强、原子 半径小、具有孤对电子。X、Y可以相同, 也可以不同。
.
二、分子间作用力及其对物质 性质的影响
1、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存在着将分子聚集在一起的 作用力,这种作用力称为分子间作用力.
.
2.分子间作用力的特点
(1).广泛存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2).作用力弱 (3).主要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熔沸点)
由分子构成的
.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的比较
化学键
分子间作用力力
.
巩固练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 ): 1. 凡是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2. 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极性键。 3. 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键。 4. 非极性分子中一定不含有极性键。 5. 极性分子中一定不含有非极性键。 6. 凡是含有极性键的一定是极性分子。 7. 非金属元素之间一定形成共价键。 8.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共价键。
.
非极性分子:
电荷分布均匀对 称的分子
正电荷重心和负电荷重心相重合的分子
.
H Cl
δ+
δ-
H Cl
共HC用l分电子子中对,共用电子对偏向Cl原子, ∴Cl原子一端相对地显负电性,H原子 一端相对地显正电性,整个分子的电荷 分布不均匀,∴为极性分子
∴以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为极性分子

分子的极性和溶剂的极性

分子的极性和溶剂的极性

溶剂的极性与溶质溶解度的关系
极性溶剂有利于极性溶质的溶解 非极性溶剂不利于极性溶质的溶解 溶剂的极性对非极性溶质的溶解也有一定影响 溶剂的极性对溶质溶解度的影响与溶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溶剂的极性与化学反应的关系
溶剂的极性影响分子的溶解度 和化学反应速率
极性溶剂有利于极性分子的反 应
溶剂的极性对非极性分子的反 应也有影响
分子的极性和溶剂的极性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进而影响分离纯化过程。 分子的极性和溶剂的极性对物质在溶剂中的扩散系数的影响,影响分离纯化的效率。 分子的极性和溶剂的极性对物质在溶剂中的稳定性影响,影响分离纯化的效果。 分子的极性和溶剂的极性对物质在溶剂中的结晶性能影响,影响分离纯化的过程。
分子的极性和溶剂的极性对物质生物活性的影响
极性分子在极性溶剂中溶解度较大,有利于物质的生物活性发挥。 极性分子在非极性溶剂中溶解度较小,可能会影响物质的生物活性。 溶剂的极性对分子的极性有调节作用,从而影响物质的生物活性。 某些生物活性物质需要特定的溶剂环境才能发挥最佳效果。
THANKS
汇报人:XX
分子的极性与生物活性的关系
极性分子易与生物 分子结合,影响生 物活性
极性分子对细胞膜 通透性有影响,影 响物质运输
极性分子对酶活性 有影响,影响代谢 过程
极性分子对细胞信 号转导有影响,影 响细胞功能
Part Three
溶剂的极性
什么是溶剂的极性
定义:溶剂的极性是指溶剂分 子中正、负电荷的分布情况
溶剂的极性对酸碱反应的影响
Part Four
分子的极性和溶剂 的极性的关系
分子的极性和溶剂的极性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分子的极性影响化学键的极性,进而影响化学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 溶剂的极性影响分子的溶解度和溶剂化效应,从而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和产物产率 极性分子在极性溶剂中更容易发生反应,因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强 不同极性的分子和溶剂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不同的反应行为和选择性

分子的极性与分子间力

分子的极性与分子间力

分子的极性与分子间力在化学中,分子的极性是指分子中正电荷和负电荷的离散程度。

分子的极性与分子间力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分子的极性对分子间力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分子间力的种类和性质。

一、分子的极性分子的极性是由分子内部化学键的极性所决定的。

根据分子中不同原子的电负性差异,可以将分子分为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两种。

1. 极性分子极性分子中的原子具有明确的正负电性,且分子整体呈现出正负电荷的分布差异。

例如,水分子(H2O)中的氧原子对电子的亲和力更强,因而呈现出部分负电荷;而氢原子对电子的亲和力较弱,相对呈现出部分正电荷。

这种分子的极性导致水分子之间的吸引相对较强。

2. 非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中的化学键相对电性相等或相近,导致没有明确的正负电荷分布。

例如,二氧化碳(CO2)中的碳氧键是非极性的,因此CO2分子整体上是非极性的。

在非极性分子中,由于没有明显的电荷差异,分子之间的吸引力较弱。

二、分子间力分子间力是指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决定了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作用方式。

分子间力可以分为三种主要类型:静电力、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力和范德华力。

1. 静电力静电力是由分子中的正负电荷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力。

在极性分子中,由于正负电荷之间的吸引作用,静电力比较明显。

例如,水中的氧原子带负电荷,氢原子带正电荷,因此水分子之间的静电力较强。

2. 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力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力是指极性分子之间的力。

这种相互作用是由于分子的极性导致正负电荷之间的相互吸引。

具有较大极性的分子会显示出较强的偶极-偶极相互作用,例如氯化氢(HCl)分子。

3. 范德华力范德华力是非极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这种力是由于分子中的临时极化而产生的。

即使非极性分子本身没有明确的正负电荷,但在某些情况下,分子中的电子分布可以产生暂时的电荷差异,从而引发范德华力。

丙烷(C3H8)就是一个例子,它是由非极性分子组成的,并且分子之间的吸引是由范德华力主导的。

极性分子的定义

极性分子的定义

极性分子的定义
极性分子是一种特殊的分子,它们的分子结构具有极性特征,这使它们拥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极性分子是化学反应和溶质性之间一种基本关系。

极性分子是一类具有极性特征的分子,并且具有一定的极性,它们中有一部分由极性原子组成,有一部分由非极性原子组成。

极性分子的极性是由其原子的共价键的类型决定的。

在不同的情况下,只有共价键的类型不同,分子的极性变化才会发生。

比如,水分子,它是一种有实体的极性分子,共价键的类型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单键,因为氢原子的电荷较负,而氧原子的电荷较正,因此这种单键拥有极性,其结果就是水分子化学性质变成了极性。

此外,极性分子中还有一种叫做疏水分子的特殊分子,它由极性原子和非极性原子构成,即它们具有极性和非极性特征,这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也具有极性特征。

比如,乙醇分子,它由甲烷与氢原子构成,氢原子具有负电荷,甲烷则没有极性,因此他们组成的分子就具有极性特征,也就是乙醇具有极性。

通常情况下,极性分子都会有显著的氢键,这使得它们之间可以形成强烈的相互作用,形成溶质性,进而影响溶液的结构,如溶质的稀释、水的凝固等,而非极性分子除了物质的稀释和水的凝固,其他效果则不明显。

极性分子的极性特征不仅是化学反应的一个基本条件,而且也是影响溶液稀释、水的凝固等性质的重要因素。

因此,了解极性分子的化学性质对探索溶液结构以及进行液体溶液分离等实验具有极其重
要的意义。

总而言之,极性分子是一种特殊的分子,它们的分子结构具有极性特征,由此带来的各种化学反应和溶质性等物理性质可以用来研究各种溶液结构,从而为我们提供有用的化学反应信息,丰富我们的知识。

高考化学如何判断分子极性

高考化学如何判断分子极性

分子的极性及其判断是中学化学的一个难点,首先我们要了解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都是针对共价化合物的。

对于该难点,可以从以下3点来探讨。

一. 分子的分类按照分子的极性,可把分子分为两类:1. 极性分子电荷在分子中的分布不对称。

如HF、H2O、NH3、SO2等。

2. 非极性分子电荷在分子中的分布对称。

如H2、N2 、O2、Cl2、Br2、I2、CO2、CS2、BF3、SO3、 CH4等。

二. 分子极性的判断规律1. 双原子单质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

如H2、N2 、O2、Cl2、Br2、I2等。

2. 双原子化合物分子都是极性分子。

如HF、HI、HBr、CO、NO等。

3. 多原子分子的极性要看其空间构型是否对称,对称的是非极性分子,否则是极性分子。

如H2O、NH3、H2O2、CH3Cl、CH2Cl2、CHCl3等是极性分子;CO2、CS2、BF3、SO3、CH4等是非极性分子。

这里的对称主要看电荷分布是否对称,如水分子是V型,也符合轴对称,但是电荷分布不对称。

水分子电子构型不对称4. 判断ABn型分子的极性的一个巧妙的方法:价态电子法。

首先确定中心原子A的化合价和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然后根据两者是否相等进行判断。

如果A的化合价等于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则该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如果A的化合价不等于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则该分子为极性分子。

如P 的最外层有5个电子,则PCl3不是非极性分子,因为此时磷的化合价是+3与中心P最外层电子数5不相等。

根据条件PCl5是非极性分子。

5、电子对法,判断多原子分子ABn的极性,可以通过中心A原子周围有无孤电子对,没有孤电子对的是非极性分子,有孤电子对的是极性分子。

如CCl4的中心碳原子电子都与氯原子形成共价键,没有孤电子对,非极性分子。

NH3的中心电子周围4对电子,有3对与氢共用,还剩一对孤电子,故属于极性分子。

分子极性判断

分子极性判断

分子概述如果分子的构型不对称,则分子为极性分子。

如:氨气分子,HCl分子等。

区分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方法:非极性分子的判据:中心原子化合价法和受力分析法1、中心原子化合价法:组成为ABn型化合物,若中心原子A的化合价等于族的序数,则该化合物为非极性分子。

如:CH4,CCl4,SO3,PCl52、受力分析法:若已知键角(或空间结构),可进行受力分析,合力为0者为非极性分子.如:CO2,C2H4,BF33、非极性分子:同种原子组成的双原子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

不是非极性分子的就是极性分子了!高中阶段知道以下的就够了:极性分子:HX,CO,NO,H2O,H2S,NO2,SO2,SCl2,NH3,H2O2,CH3Cl,CH2Cl2,CHCl3,CH3CH2OH 非极性分子:Cl2,H2,O2,N2,CO2,CS2,BF3,P4,C2H2,SO3,CH4,CCl4,SiF4,C2H4,C6H6,PCl5,汽油简单判断方法对于AnBm型 n=1 m〉1 若A化合价等于主族数则为非极性有机极性判断弱极矩μ有机化合作大多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苯、酒精等有机溶剂。

原因何在?中学课本、大学课本均对此进行了解释.尽管措词不同,但中心内容不外乎是:有机化合物一般是非极性或弱极性的,它们难溶于极性较强的水,易溶于非极性的汽油或弱极性的酒精等有机溶剂。

汽油的极性在课本中均未做详细说明,故而在教学中常常做如下解释:所有的烷烃,由于其中的O键的极性极小,以及结构是对称的,所以其分子的偶极矩为零,它是一非极性分子。

烷烃易溶于非极性溶剂,如碳氢化合物、四氯化碳等。

以烷烃为主要成分的汽油也就不具有极性了。

确切而言,上述说法是不够严格的. 我们知道,分子的极性(永久烷极)是由其中正、负电荷的“重心”是否重合所引起的。

根据其分子在空间是否绝对对称来判定极性,化学键极性的向量和——弱极矩μ则是其极性大小的客观标度.分析1常见烷烃中,CH4、C2H6分子无极性,C3H8是折线型分子,键的极性不能相互完全抵消,其μ≠为0。

分子极性

分子极性

第2课时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知识回顾:一、化学键的类型与分子的极性1.非极性键与极性键①非极性(共价)键:;如:H—H、C—C.Cl—Cl极性(共价)键:;如:H—Cl、O—H、2.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①非极性分子:分子结构对称,正负电荷分布均匀的分子。

如:N2、P4、CO2、CH4等。

②极性分子:分子结构不对称,正负电荷分布不均匀的分子。

如:HCl、H2O、NH3、SO2、3.分子的极性与键的极性①极性分子中一定有极性键,也可能有非极性键如:H2O2、C2H2分子中有O—H、C—H、极性键,O—O、C—C非极性键。

②非极性分子中不一定有非极性键,如:CO2、BF3分子中只有C=O、B—F极性键。

4.分子极性与分子的构型:①双原子分子中,A2型是非极性分子,如:H2、O2、N2等,A.B型的是极性分子,如:HCl、 CO 、NO等。

②多原子AB n型分子的极性的经验规律。

若中心原子A的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该元素所在主族的序数C即最外层电子全部成键,则为非极性分子。

如:CH4、SO3、PCl5、CO2、BF3等,应之则是极性分子如H2O、NH3、SO2、NO2等。

二、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1.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气态、液态或固态的分子型物质是由许多分子构成的。

在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着一种较弱的作用力即为分子间作用力,作用力的大小与化学键比起来弱得多。

分子间作用力实质上是一种分子间的电性引力。

一般来说,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__________越大则范德华力越强,该物质的熔点、沸点就____________,当液体气化时要克服分子间引力,当固体熔化为液体时也要克服分子间的引力,所以分子间的作用力是决定物质的沸点、熔化、溶解性等性质的主要因素。

2.氢键——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某些氢化物分子之间存在着氢键如:H2O、NH3·HF,分子之间由于存在着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的相互用用,而以同族氢化物中沸点反常显行特别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分子的性质第1课时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每课一练
知识点1化学键及其类型
1.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化学键存在于原子之间,也存在于分子之间
B.两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C.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
D.化学键通常是指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2.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都相同的是()
A.CaCl2和NaOH B.Na2O和Na2O2C.CO2和CS2D.HCl和NaOH 3.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A.CaCl2B.KBr C.H2O D.NH4F
知识点2共价键的极性
4.下列分子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是()
A.H2S B.N2C.CS2D.H2O2
5.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键且为盐的是()
A.CH3COONa B.NH4Cl C.CaCl2D.H2O2
6.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是()
A.HCl B.Na2O2C.C2H2D.CH4
7.下列各组分子中,按共价键极性由强到弱排序正确的是()
A.HF H2O NH3CH4B.CH4NH3H2O HF
C.H2O HF CH4NH3D.HF H2O CH4NH3
知识点3键的极性与分子极性的关系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B.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键
C.由极性键形成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D.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有关
9.下列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和分子的极性(极性或非极性)皆相同的是( ) A.CO2和SO2B.CH4和SiO2C.BF3和NH3D.HCl和HI
练方法技巧
由键的极性、分子构型判断分子极性的技巧
10.判断AB2型分子是极性分子的主要依据是()
A.分子中存在离子键
B.分子中存在极性键
C.分子为直线形
D.分子为非直线形
11.X、Y为两种不同元素,由它们组成的下列物质的分子中,肯定有极性的是()
A.XY4B.XY3C.XY2D.XY
由分子的极性判断分子性质的技巧
12.根据物质溶解性“相似相溶”的一般规律,能说明碘、溴单质在CCl4中比在水中溶解度大的是()
A.溴、碘单质和CCl4中都含有卤素
B.溴、碘是单质,CCl4是化合物
C.Cl2、Br2、I2是非极性分子,CCl4也是非极性分子,而水为极性分子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3.下列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比在苯中的溶解度大的是()
A.NH3 B.CH4C.C2H4D.CO2
练综合拓展
14.下列变化过程中,原物质分子内共价键被破坏,同时有离子键形成的是()
A.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B.氯化氢溶于水
C.溴化氢与氨反应D.锌和稀H2SO4反应
15.氮化钠(Na3N)是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它与水作用可产生NH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3N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该化合物是通过________键形成的。

(2)Na3N与水的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

(3)比较Na3N中两种粒子的半径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短周期元素D、E、X、Y、Z原子序数逐渐增大。

它们的最简氢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依次是正四面体、三角锥形、正四面体、角形(V形)、直线形。

回答下列问题:
(1)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Z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

(2)D的最高价氧化物与E的一种氧化物为等电子体,写出E的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

(3)D和Y形成的化合物,其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D原子的轨道杂化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X与Z构成的分子是_______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4)写出一个验证Y与Z的非金属性强弱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金属镁和E的单质在高温下反应得到的产物与水反应生成两种碱性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时范德华力和氢键每课一练
知识点1范德华力与化学键
1.下列物质的变化过程中有共价键明显被破坏的是()
①I2升华②氯化钠溶于水③氯化氢溶于水④碳酸氢铵中闻到了刺激性气味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下列变化中,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
A.加热氯化铵B.干冰汽化C.石油裂化D.氯化氢溶于水
3.下列关于范德华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一种较弱的化学键
B.分子间存在的较强的电性作用
C.直接影响物质的熔、沸点
D.稀有气体的原子间存在范德华力
知识点2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4.关于氢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氢键的作用,使NH3、H2O、HF的沸点反常,且沸点高低顺序为HF>H2O>NH3
B.氢键只能存在于分子间,不能存在于分子内
C.没有氢键,就没有生命
D.相同量的水在气态、液态和固态时均有氢键,且氢键的数目依次增多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卤化氢中,以HF沸点最高,是由于HF分子间存在氢键
B.H2O的沸点比HF的高,可能与氢键有关
C.氨水中有分子间氢键
D.氢键X—H…Y的三个原子总在一条直线上
练方法技巧
分子间范德华力大小的判断方法
6.卤素单质从F2到I2在常温常压下的聚集状态由气态、液态到固态的原因是()
A.原子间的化学键键能逐渐减小B.范德华力逐渐增大
C.原子半径逐渐增大D.氧化性逐渐减弱
7.

罗马大学Fulvio 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
子,N4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与白磷P4相似)。

已知断裂1 mol N—N
键吸收167 kJ热量,生成1 mol N≡N键放出942 kJ 热量。

由此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N4与N2互为同分异构体
C.N4沸点比P4(白磷)高D.1 mol N4气体转变为N2将放出882 kJ热量
由于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影响的判断方法
8.下列化合物的沸点比较,前者低于后者的是( )
A .乙醇与氯乙烷
B .邻羟基苯甲酸与对羟基苯甲酸
C .对羟基苯甲酸与邻羟基苯甲酸
D .H 2O 与H 2Te
9.右图中每条折线表示周期表ⅣA ~ⅦA 中的某一族
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变化。

每个小黑点代表一种氢化物,其
中a 点代表的是( )
A .H 2S
B .HCl
C .PH 3
D .SiH 4 练综合拓展
10.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
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的反应是( )
A .NH 4Cl=====△NH 3
↑+HCl ↑ B .NH 3+CO 2+H 2O===NH 4HCO 3
C .2NaOH +Cl 2===NaCl +NaClO +H 2O
D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11.已知和碳元素同主族的X 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一个长周期,短周期元素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总数少3,它们形成化合物的分子式是XY 4。

试回答:
(1)X 元素的原子基态时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

(2)若X 、Y 两元素电负性分别为2.1和2.85,试判断XY 4中X 与Y 之间的化学键为________(填“共价键”或“离子键”)。

(3)该化合物的空间结构为______________形,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分子为______________(填“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

(4)该化合物在常温下为液体,该液体微粒间的作用力是____________。

(5)该化合物的沸点与SiCl 4比较:________(填化学式)的高,原因是_________ 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