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虹口区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诊断(一模)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海市虹口区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诊断(一模)语文试题I卷一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题。
(9分)①一颗蒲公英小小的种子,被草地上那个小女孩轻轻一吹,神奇地落在这里便不再动了。
这也许竟是夙缘。
已经变得十分遥远的那个八月末的午夜,车子在黑幽幽的校园里林丛中旋转终于停住的时候,我认定那是我一生中最神圣的夜晚:命运安排我选择了燕.园一片土。
燕园的美丽是大家都这么说的,湖光塔影和青春的憧憬联系在一起,溢发充满了诗意的情趣。
每个北大学生都会有和这个校园相联系的梦和记忆。
②燕园其实并不大,未名不过一勺水。
水边一塔,并不可登;水中一岛,绕岛仅可百步余;另有楼台百十座,仅此而已。
但这小小校园却让所有在这里住过的人终生梦萦魂牵。
其实北大人说到校园,潜.意识中并不单指眼下的西郊燕园,他们大都无意间扩展了北大特有的校园观念:从未名湖到红楼,从蔡元培先生的铜像到民主广场。
或者在北大人心目中,校园□具体□抽象,他们似乎□乐于承认象征性的校园的灵魂。
(节选自谢冕《永远的校园》)1.文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1)燕.园(2)潜.意识A.(1)yàn(2)qiǎn B.(1)yàn(2)qiánC.(1)yān(2)qián D.(1)yān(2)qiǎn2.文中画线词语含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夙缘 B.溢发 C.梦萦 D.不单3.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②段空格处恰当的一项是()。
(2分)A.虽却只 B.虽却更C.既又更 D.既又只4.概括“这小小校园却让所有在这里住过的人终生梦绕魂牵”的理由。
(3分)【答案】1.C2.B3.C4.①燕园的美丽。
②燕园美景与北大学生的青春憧憬联系在一起,充满诗意。
③燕园丰富了象征性的校园精神(观念或灵魂)。
【解析】1.试题分析:“燕”是多音字,在这里应读“yān”;“潜”不要误读为“qiǎn”。
2017年上海市高三模考语文调研测试卷(附答案及简析)

2017年上海高考考试研究高三模考试测卷语文(考试时间100分钟)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日月照耀金银台。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1分)(2)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秦观《·郴州旅舍》)(2分)(3)“枯藤老树错鸦,小桥流水人家”两句全由名词性词语构成,陆游的《书愤(早岁哪知世事艰)》一诗中,运用了同样手法的诗句是“,”。
(2分)2.按要求选择。
(5分)(1)你想写一幅书法作品送给教师,作为内容,下列句子合适的一项是()。
(2分)A.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B.学而时飞之,不亦乐乎C.克己复礼,万世师表D.高山仰止,景行行止(2)远方亲戚送来特产,父母不在,由你执行,以下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3分)A.大老远的跑一趟,真是辛苦您了!谢谢您。
B.谢谢!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辛苦了。
C.多谢光临!礼物就不必带了,家里都有的。
D.放在这里吧,等父母回来,我就交给他们。
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3-8题。
(17分)环境法的价值定位①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巨大的成功和满目疮痍的地球形成的巨大反差,使得所有的人包括法律人,都真切地意识到了人类战胜自然的代价是何等之大,从而不得不虑及当文明的列车高速撞向地球之后车毁人亡的可怕后果。
于是,一个新的部门法——环境法诞生了。
新生的环境法是来应急的,各种各样的技术规范被直接上升为法律规范。
②不过环境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人们又开始重新思考。
结论是环境问题不单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
于是,各国纷纷颁布了环境保护的综合法律。
美国的《国家环境政策法》和中国的《环境保护法》均是这种理念的表现。
③可是环境问题依然在加剧,从区域性的转变为全球性的,采取局部地域的措施显然无济于事。
环境是一个整体,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人类不过是这一生态系统中的一员。
意识到“人与自然乃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的环境法,与奉行“人是万物尺度”的传统环境法相比,有了太多不同的价值判断。
2017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 虹口

虹口区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质量测试卷语文学科(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017.1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日暮乡关何处是,。
(《黄鹤楼》)2. ,人约黄昏后。
(《生查子·元夕》)3.……,轻烟老树寒鸦,。
(《天净沙·秋》)4. ,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5. ,故克之。
(《曹刿论战》)(二)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第6—7题(4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6.对标题中“壮词”词义理解最合理的一项是()(2分)A.壮志之词B.壮丽之词C.壮观之词D.壮美之词7.词中画线句表达出作者的心愿是(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9分)岳阳楼记(节选)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8.选文的作者是(人名),本文是受(人名)之邀而作的。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3分)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10.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4分)A.前两段流露出作者“悲”和“喜”两种不同的感情。
B.写“春和景明”之景是为了反衬“喜洋洋”的心情。
2017年虹口区高三一模语文卷参考答案分析及试卷试题

2016学年虹口区高三一模语文卷参考答案分析及试卷试题一、阅读(80分) (一)(17分)1.在世界上许多民族都用拼音文字的时候,中国却独立应用了音节文字,表现了中国人与众不同的认知世界的方式 (两个要点各1分)(2分)2、汉字主要是以笔画构图,形音融合,读音见形知义为主要特征的方块字(注音字)。
(定义格式1分,内涵本质属性2分)(3分)3、汉字以少量的基本笔画和组合关系(或:以五种基本笔画和三种组合关系)构成(表达全系形象的)图形,图形不易混淆,信息准确丰富(或:承载的信息量大而具有规律性);汉字都富有文化的底蕴.易于观字形知概念。
(2+1分)(3分)4、构字造词〔2分)5、D (3 分)6 、(4 分)汉字以少量笔画拼构图形,表达全息图像,(使形音有机融合,读音见形知义)体现中华民族想象力;汉字基本笔画和组合关系少而简单,承载的信息量大且具有规律性,易于学习,体现了中国人精细入微的观察力;汉字每个字都富有文化底蕴;汉字容易储存信息和制造新词,最能体现“生词熟字”的效果;汉字简洁、准确、严密、先进,是最佳信息交换应用程序的语种。
(答对4点即可,每点1分。
)特别关注第2、3段的最后一句及第4、5段的第一句“更加突出”。
(二)(19分)7、第③段中运用比喻,形象地描绘出了深山中小路的曲折弯曲与崎岖狭窄,途中无人却山外有山,衬托出下文中作者见到宽阔无边、充满生机的山景以及谷底小石屋的惊讶与喜悦之情。
(3分)8、突出地表达出作者一行在深山荒野中出乎意料地发现咖啡店的讶异和惊喜之情。
(2分)9、(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把女孩的吉他声拟作小精灵),形象地写出了吉他声的生疏拙嫩而又活泼可爱(新奇)的感觉。
(1+2分)10、C (3 分)11、( 3分)文中的伏笔主要有:第⑪段“结这么简单的账.他们也要看价目表,像是很不习惯”;第⑫段“一天中也不知可以卖出多少杯茶水,却没有减低他们的欢笑声”。
要点:指出文中伏笔的具体内容,写明余下文的某个情节的关联与照应、提示或暗示。
2017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⑥ 美国环境学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说:“每一条河流,每一只海鸥,都是一次性的
事件,其发生由多种力、规律与偶然因素确定。例如,一只小郊狼蓄势要扑向一只松鼠时,
一块岩石因冰冻膨胀而松动,并滚下山坡,这分散了狼的注意力,
也使猎物警觉, 于是松鼠
跑掉了,这些原本无关的元素撞到一起,便显示出一种野性。”我觉得,这是对野性最好的
阐述。野性之美,即大自然的动态、偶发和未知之美,它运用的是自己的逻辑,显示的是蓬
勃的本能, 是不受控制和未驯化的原始力量, 它超越人的意志和想象, 位于人类经验和见识
之外。 ⑦ 在北京,有一些著名的植物景点,像香山的红叶、玉渊潭的樱花、北海的莲池、钓
鱼台的银杏每年的某个时节, 报纸电视都要扮演花媒的角色, 除渲染景致的妖娆, 并一再叮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3-8 题。( 16 分)
①在国际舞台上, 过去 20 多年来,我们不断见到有政治家为本国政府的罪行公开道歉。
政治学家格拉汉姆·多兹整理了囊括数百年的“一个相当全面的重要政治道歉编年目录”。
他的目录始于 1077 年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向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就政教纠纷道歉,
野,直到对峙价
值和反向力量而存在。的确,肉眼望去,野地杂乱无章,不承载任何生计资源和经济利益, 是生产力的死角,故人们一有机会即铲除它, 像一个农民,瞅见庄稼地有杂草即不舒服,即
欲拔之, 这堪称 “文明的洁癖” 。该洁癖的后果, 即我们的生活视线内, 尽可有精致的绿地,
义既得自于非暴力解决冲突的思想库, 又是对此思想库的新贡献。 朗和布莱克发现, 莫桑比
克、阿根廷、智利、乌拉圭和萨尔瓦多的国内和平都得益于类似的项目。
⑥在很多人看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是最可怕的冤冤相报。即使最最天真 乐观的人也不敢说知道如何解决巴以问题。 但是, 以色列小说家阿默斯· 奥兹对解决纷争的
2017届上海高三语文一模精选练习参考答案

2017届上海高三语文一模精选练习参考答案崇明区(一)阅读下文,完成3—8题。
(16分)3.文章的语言、结构等外在形式4.概述近年来散文创作中出现不少“无心”之作(1分)及其不同表现特征(1分)。
5.B6.C7.第⑤段承接上文有关散文创作需要关注中心意旨等论述,(1)补充论述“中心意旨”之类的理解不宜刻板与过度,需要根据题材及内容实际选择。
(1分)使文章论述更加全面、严谨(1分)。
8.评分说明:本文观点2分;结合例子分析2分。
参考示例:作者认为散文创作要注重文意主旨,要求创作者要投身社会,走向生活,视野与趣味放开一些。
(2分)比如《想北平》一文作者身在异乡,时处危难,在此背景下,抒发一腔思乡之情和忧患之意。
表面上看是围绕“我的北平”抒发一己之爱,实则包蕴着作者对家国社会的忧患。
(2分)(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6题。
(8分)14.托物言志15.D16.评分说明:评价1分;分析3分。
参考示例1:本诗上半首描摹雨伞的形态、制作过程以及具体功用,体现了咏物诗的随物赋形、巧妙神似的特征,(1分)而下半首由晴雨的变化转入议论,对那些一旦操执权柄便任行天下者充满愤慨之情。
(1分)尽管依然借助雨伞来表达情感,但是,其所指过于明晰和直接,(1分)因此,缺乏含蓄,略显直露。
(1分)参考示例2:本诗上半首描摹雨伞的形态、制作过程以及具体功用,体现了咏物诗的随物赋形、巧妙神似的特征,(1分)而下半首由晴雨的变化转入议论,对那些一旦操执权柄便任行天下者充满愤慨之情。
(1分)其情感抒发比较强烈,但是,依然是借助雨伞这一物象来含蓄表达,(1分)因此,我认为并非过于直露和缺少蕴藉。
(1分)(四)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
(17分)17.(1)亲自(2)暗中(3)通“邀”,邀请(4)宽容18.D19.参考示例:后来,(胡威)在其他信中把(此事)告诉胡质,胡质责打都督一百杖,除去他的吏名。
胡质父子像这样清廉谨慎,因此名誉广为人知。
2017年虹口区高三一模试语文卷(典型错题答题思路)分析

1、景物描写(分析作用与赏析) 2、修辞 3、句段在文中的作用 4、写作意图
7、关于山路的描写的表达效果(作 用)
• 1、怎么描写的?手法(修辞、表现手法、描 写角度) • 2、写出了“对象”的什么特征? • 3、效果(作用)是什么?(与上下文的关系、 人物情节、渲染……气氛、主旨情感等)
2013年8.第④段中对惠特曼起居室 的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9、运用比拟,形象而具体,对此加 以分析
• • • • 1、为什么说运用了比拟(解释手法)? 2、为什么形象而具体?(比拟的表达效果) 3、“对象”的什么特征? 4、作者的情感?
• 答案: 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把女孩的吉他 声拟作小精灵,化抽象为具体(化虚为实), 形象地写出了吉他声的生疏拙嫩而又活泼可爱 (新奇)的感觉。(1+2分)
2014年:7、第①段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形象而生动,请对此加以分析。(3分)
• ①时值拂晓之前,那是众鸟还没有开始啼鸣的一 段沉静。湖泊轻轻地喘息着,像是还在睡梦之中, 一起一落;依我看,它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将大 地上所有的声音都吸了进去。那是宁静的时光— —没有吹动树叶的风,没有泛起波浪的水,没有 兽叫和鸟鸣。然而,我还是一如既往地倾听,绷 紧了所有的神经去听——我也不知道听什么——只 是试图捕捉到当黑暗离去时那一瞬间的意义。 • 答案:该句将湖泊比喻为“一块巨大的海绵”, 用海绵吸水来喻湖泊吸音,海绵“巨大”突出湖 泊吸音能力强,把作者微妙的主观感受用常见物 品传递给读者,化抽象为具体,形象而生动。
24、写作意图
• 1、用什么手法, • 2、通过写什么, • 3、表达(批评、表扬、揭露、告诫)了什么
• 答案:作者通过写牡丹因主人的仅凭个人喜怒、 不知牡丹习性而致其死亡,借物喻人,以牡丹 的遭遇喻人才的遭遇,既生动形象又委婉含蓄 地批评了统治者仅凭自己的喜怒对人才生杀予 夺的社会现实;并对人才的不幸遭遇寄寓了深 切的同情。(意对即可)( 3分)
2017年上海高三语文一模汇编.各区作文题目

2017年徐汇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二、写作(70分)26.根据一下的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慈善借助移动互联网由“小众慈善,大众围观”快速进入到“人人慈善,慈善人人”的时代,但人们在热情参与中不时感到与“慈善快乐又利他”的初衷存在差距,对于“互联网+慈善”的现状,人们的思考与应对不尽相同。
2017年奉贤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三、写作(70分)27.“趋利避害”是人生的一种常见形态,由于内容和方式等的差异,往往会有层次的区别。
请写一篇文章,就这一类现象谈谈你的思考与认识。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017年金山区高三语文一模卷第三部分写作(70分)28.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心理学家罗洛梅说:焦虑是人类面对威胁,希望创造自我的正常状态。
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焦虑的人才是真的健康,感受到时代脉搏的人”然而,在显示生活中,人们似乎更愿意规避“焦虑”,不断寻求化解“焦虑”的方法。
2017年普陀区高考一模三、写作(70分)27、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善恶或是非之间的选择根本不是什么选择。
真正的选择是两难的选择。
它发生于两种情境。
一是不可调和的两善取其一的选择:从选择者的视角看,两个事物都是他所欲者,他两者都想要,但环境只能二者择一。
二是两恶取其轻的选择:从选择者的视角看,两个事物都是他所不欲者,他一个都不想要,但环境迫使他必须二者择一。
面对“两难之择”,你会作怎样的思考,作出怎样的决定?闵行区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质量调研二写作 70分32.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微信,作为时下最流行的网络社交工具,以其便捷、互动等特点被人们喜爱和追捧。
在朋友圈里点“赞”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赞”本为赞美之意,但在实际应用中却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含义。
对于这种在微信中点“赞”的现象,人们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1)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 本场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共7页,满分150分,答题纸共2页。
2. 作答前,在答题纸正面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反面填写姓名。
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3. 所有作答务必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
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4. 用2B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水笔或圆珠笔作答非选择题。
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此地有崇山峻岭,___________,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王羲之《兰亭集序》)(2)___________,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辛弃疾《___________·登建康赏心亭》)(3)柳永《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两句,直抒胸臆,感情深厚;陆游《书愤》中也有直抒胸臆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
(5分)(1)小明做事马虎,他想写一句话来警醒自己,以下句子合适的一项是()。
(2分)A.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B.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C.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
D.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吴人的祖先很会唱歌,这是人所共知的。
_________________,而且被民间文艺工作者收集保存。
可是吴地的舞蹈呢?我们祖先的那种伴有呜呜歌声的舞蹈哪里去了呢?A.吴歌、白茅山歌从古到今都有人会唱B.吴歌、白茅山歌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C.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D.从古到今都有人会唱吴歌、白茅山歌二阅读70分(一) 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常识和理论①依据我们的常识,桌面是光滑的,物理学的理论却告诉我们,桌子由原子组成,原子之间有空隙,桌面其实坑坑洼洼。
很多人疑惑:理论和常识冤家碰头时,我们是该相信理论还是该坚守常识呢?②其实,理论和常识很难笼统地拿来比较。
虹口区高三语文一模卷(含答案)

虹口区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一积累应用 10分1、按要求填空(5分)(1)锦江春色来天地,。
(杜甫《登楼》)(2),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踏莎行•》)(3)姜夔的《扬州慢》中,用拟人手法表达痛恨战争的两句是“,”2、按要求选择。
(5分)(1)小明学习遇到困难,老师想写一句话来鼓励他,以下内容合适的一项是()(2分)A. 尺璧非宝,寸阴可惜B. 精诚所加,金石为开C.人无远虑,必有近忧D.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程,更是一个文化积淀过程。
①而价值整合是最为基本的一种功能②任何社会中人的价值观念总会存在差异③文化具有社会整合、社会导向等重要功能④统一的文化熏陶往往能促进人们在社会互动过程中逐步形成大体一致的社会观念A. ③①④②B. 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D.④②③①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①在2019年7月6日召开的第4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大会上,“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②良渚古城建造于约公元前3300-2300年间,距今五千年左右。
除了世界遗产的光环,“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令人振奋的另一层意义是,中国五千年前文明史终于得到国际承认。
③良渚申遗成功的意义,第一是古城,这个良渚王城,是中国文化的早期中心,第二是神话,形成了神话叙事的核心话语系统。
良渚文化的价值最高的是早期神话,因为王城废弃了,神话流传下来。
所以神话远比王城重要。
良渚遗址中发掘出的大量玉器物象和祭祀遗址中,有大量天地日月崇拜、龙凤崇拜的物象叙事,一直延续下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这些神话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共同性与统一性。
在华夏民族的形成发展过程中,神话起到了精神滋养作用,文化认同作用,其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图腾文化的认同、至上神灵的认同。
⑤中华民族有五千年历史,其实有文字记载的不过三千多年,之前还有一两千年的历史如何确认?“神话”是重要的确认方式,这里的“神话”当然不是语言的传说,而是_________________。
2017年高考语文上海卷一模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一(含答案)

2017年高考语文上海卷一模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一闵行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
(17分)①刘词,字好谦,元城人。
梁贞明中,事故邺帅杨师厚,以勇悍闻。
②唐庄宗入魏,亦列于麾下,两河之战,无不预焉。
同光初,为效节军使,转剑直指挥使,寻以忤于权臣,出为汝州小校,凡留滞十余年。
晋初,从侯益收汜水关,佐杨光远平邺都,累迁奉国第一军都虞候。
时王师方讨襄阳,寻命词兼行营都虞候,襄阳平,迁本州团练使。
③在郡岁余,临事之暇,必被甲枕戈而卧,人或问之,词曰:“我以勇敢而登贵仕,不可一日而忘本也。
若信其温饱,则筋力有怠,将来何以报国也!”及汉有天下,复为奉国右厢都校,遥领阆州防御使。
④乾祐初,李守贞叛于河中,太祖征之,朝廷以为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遥领宁江军节度使,充行营马步都虞候,命分屯于河西。
二年正月,守贞遣敢死之士数千,夜入其营。
皆怖惧不知所为,惟词神气自若,令于军中曰:“此小盗耳,不足惊也。
”遂免胄横戈,叱短兵以击之,贼众大败而退。
自是守贞丧胆,不复有奔突之意。
河中平,太祖嘉之,表其功为华州节度使,岁余,移镇邢台。
⑤三年秋,改镇河阳。
显德初,世宗亲征刘崇,词奉命领所部兵随驾,行及高平南,遇樊爱能等自北退回,且言官军已败,止词不行,词不听,疾驱而北。
世宗闻而嘉之,寻命为随驾都部署,又授河东道行营副部署。
⑥其年夏,车驾还京,授永兴军节度使,加兼侍中,行京兆尹。
二年冬,以疾卒于镇,年六十有五。
(节选自《旧五代史•列传四》)2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1)寻.命词兼行营都虞候()(2)必被.甲枕戈而卧()23.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分)(1)两河之战,无不预.焉()A.事先 B.参加 C.过问 D.关涉(2)若信.其温饱,则筋力有怠()A.伸张 B.明确 C.听任 D.知道24.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我以.勇敢而登贵仕久之,能以.足音辨人B.不可一日而.忘本也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则.筋力有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皆怖惧不知所.为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25.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2017年上海高三一模语文文言文汇编 - 副本

徐汇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
(18分)①耿恭字伯宗,少孤。
慷慨多大略,有将帅才。
永平十七年冬,骑都尉刘张出击车师,始置西域都护、戊己校尉,乃以恭为戊己校尉。
②明年三月,北单于遣左鹿蠡王二万骑击车师。
恭遣司马将兵三百人救之,道逢匈奴骑多,皆为所殁。
会显宗崩,救兵不至,车师复畔,与匈奴共攻恭,恭厉士众击走之。
后王夫人先世汉人,常私以虏情告恭,又给以粮饷。
数月,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
衣屦穿决,形容枯槁。
恭与士推诚同死生,故皆无二心,而稍稍死亡,余数十人。
单于知恭已困,欲必降之,复遣使招恭曰:“若降者,当封为白屋王,妻以女子。
”恭乘城搏战,以毒药傅矢,因发强弩射之。
虏中矢者,视创皆沸,遂大惊。
会天暴风雨,随雨击之,杀伤甚众。
匈奴震怖,相谓曰:“汉兵神,真可畏也!”遂解去。
③明年,迁长水校尉.其秋,金城、陇西羌反.恭上疏言方略,诏召入问状.乃遣恭将五校士三千人,副车骑将军马防讨西羌.恭屯枹罕,数与羌接战.明年秋,烧当羌降,防还京师,恭留击诸未服者,首虏千余人,获牛、羊四万余头,勒姐、烧何羌等十三种数万人,皆诣恭降. 初,恭出陇西,上言:“故安丰侯窦融昔在西州,甚得羌胡腹心.今大鸿胪固,即其子孙.前击白山,功冠三军.宜奉大使,镇抚凉部.令车骑将军防屯军汉阳,以为威重.”由是大忤于防.及防还,监营谒者李谭承旨奏恭不忧军事,被诏怨望.坐征下狱,免官归本郡,卒于家.④论曰:余初读《苏武传》,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汉羞。
后览耿恭疏勒之事,喟然不觉涕之无从。
嗟哉,义重于生,以至是乎!【注】车师古西域国名,与下文“疏勒”同属西域都护府,固:即窦固,凉部:指西州防:车骑将军马防。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①车师复畔.②.衣屦.穿决16.为下列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①宜奉.大使,镇抚凉部A.供奉B.拥戴C.奉承D.赐予②.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汉羞A.忍受B.吃C.喂D.围裹17.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2分)A.食尽穷困.... D.恭上疏言方略.. B.而稍稍死亡.. C.形容枯槁18.把第②段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17年上海高三语文一模汇编.各区作文题目

2017年徐汇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二、写作〔70分〕26.根据一下的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慈善借助移动互联网由“小众慈善,大众围观”快速进入到“人人慈善,慈善人人”的时代,但人们在热情参与中不时感到与“慈善快乐又利他”的初衷存在差距,对于“互联网+慈善”的现状,人们的思考与应对不尽相同。
2017年奉贤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三、写作〔70分〕27.“趋利避害”是人生的一种常见形态,由于内容和方式等的差异,往往会有层次的区别。
请写一篇文章,就这一类现象谈谈你的思考与认识。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017年金山区高三语文一模卷第三部分写作〔70分〕28.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心理学家罗洛梅说:焦虑是人类面对威胁,希望创造自我的正常状态。
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焦虑的人才是真的健康,感受到时代脉搏的人”然而,在显示生活中,人们似乎更愿意躲避“焦虑”,不断寻求化解“焦虑”的方法。
2017年普陀区高考一模三、写作〔70分〕27、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善恶或是非之间的选择根本不是什么选择。
真正的选择是两难的选择。
它发生于两种情境。
一是不可调和的两善取其一的选择:从选择者的视角看,两个事物都是他所欲者,他两者都想要,但环境只能二者择一。
二是两恶取其轻的选择:从选择者的视角看,两个事物都是他所不欲者,他一个都不想要,但环境迫使他必须二者择一。
面对“两难之择”,你会作怎样的思考,作出怎样的决定?闵行区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质量调研二写作 70分32.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微信,作为时下最流行的网络社交工具,以其便捷、互动等特点被人们喜爱和追捧。
在朋友圈里点“赞”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赞”本为赞美之意,但在实际应用中却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含义。
对于这种在微信中点“赞”的现象,人们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2017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虹口区201 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教学质量监控测试高三语文试卷2016.12一积累应用10分1.默写填空。
(5分)(1)_________________,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_________________,千营共一呼。
(卢纶《塞下曲》)(3)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_________________。
(张养浩《[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4)王先生买了一套房子,朋友向他祝贺,他却引用了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名句来表达自己的惭愧心情。
他引用的名句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很多市民往往认为市级大医院的医疗水平一定比其他医院高,其实韩愈在《师说》中就说过“____ ___________”,有些二级医院在某些病症上的医疗水平远远超过大医院。
2.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填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5分)(1)李白好饮酒,对酒放歌,常成名句,如“________________”。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B.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C.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D.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有些同学总想在学习上走捷径,却不知孔子早就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B.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C.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D.君子上达,小人下达(3)如果杜甫给李白写信,那么信中用的称谓应该是:A.自称甫,称对方白B.自称甫,称对方太白C.自称子美,称对方白D.自称子美,称对方太白(4)皇皇古柏道,每一段时光总会有不同的人经过,__________,如今都已化作云烟,只有古柏还依然屹立,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和守护者。
A.或英雄豪杰,或仁人志士B.或芸芸众生,或匹夫匹妇C.或骚人墨客,或一介书生D.或仕宦商贾,或贩夫走卒(5)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___________,我们可以“看云识天气”,即根据云的形状来判断天气。
虹口高考一模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拐弯抹角雕梁画栋妙笔生花B. 起码嘴脸惊心动魄C. 毛遂自荐脱颖而出豁然开朗D. 颠沛流离震耳欲聋轰轰烈烈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她对这次考试结果十分满意,因为她的努力没有白费。
B. 他在会议上发表了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演讲,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C. 由于天气原因,火车晚点了两个小时,导致很多旅客误了航班。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不仅包括了历史、地理,还有生物、物理等多个学科。
3.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B. 她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
C. 这座城市的夜景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D. 他的话语犹如一把利剑,直刺人心。
4.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满江红,碧水青山,风景这边独好。
B. 青山绿水,白墙黑瓦,古韵悠长。
C. 绿叶对红花,青松对翠柏。
D.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二、现代文阅读(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在文学中,动物形象往往具有象征意义。
狐狸、兔子、狼、羊等动物形象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分别象征着不同的人物品质或社会现象。
以下是对几种动物形象的象征意义的分析。
(1)狐狸:狡猾、机智、狡诈。
狐狸在许多文学作品中象征着狡猾、机智、狡诈的人物。
如《聊斋志异》中的狐狸精,她善于变化,机智过人,但最终却为爱情所困。
(2)兔子:柔弱、纯洁、善良。
兔子在文学作品中常常象征着柔弱、纯洁、善良的人物。
如《白雪公主》中的白雪公主,她纯洁善良,最终战胜了邪恶的皇后。
(3)狼:凶残、狡诈、贪婪。
狼在文学作品中象征着凶残、狡诈、贪婪的人物。
如《狼和小羊》中的狼,他凶残狡诈,企图吃掉小羊。
(4)羊:柔弱、善良、牺牲。
羊在文学作品中常常象征着柔弱、善良、牺牲的人物。
如《羊脂球》中的羊脂球,她柔弱善良,为了救同伴而牺牲自己。
阅读以上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精编版

虹口区201 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教学质量监控测试高三语文试卷2016.12一积累应用10分1.默写填空。
(5分)(1)_________________,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_________________,千营共一呼。
(卢纶《塞下曲》)(3)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_________________。
(张养浩《[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4)王先生买了一套房子,朋友向他祝贺,他却引用了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名句来表达自己的惭愧心情。
他引用的名句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很多市民往往认为市级大医院的医疗水平一定比其他医院高,其实韩愈在《师说》中就说过“____ ___________”,有些二级医院在某些病症上的医疗水平远远超过大医院。
2.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填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5分)(1)李白好饮酒,对酒放歌,常成名句,如“________________”。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B.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C.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D.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有些同学总想在学习上走捷径,却不知孔子早就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B.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C.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D.君子上达,小人下达(3)如果杜甫给李白写信,那么信中用的称谓应该是:A.自称甫,称对方白B.自称甫,称对方太白C.自称子美,称对方白D.自称子美,称对方太白(4)皇皇古柏道,每一段时光总会有不同的人经过,__________,如今都已化作云烟,只有古柏还依然屹立,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和守护者。
A.或英雄豪杰,或仁人志士B.或芸芸众生,或匹夫匹妇C.或骚人墨客,或一介书生D.或仕宦商贾,或贩夫走卒(5)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___________,我们可以“看云识天气”,即根据云的形状来判断天气。
2017年上海高三语文一模汇编·现代文一汇总

2017年上海市高三一模现代文一宝山区(一)阅读下面甲、乙二文,完成5—10题。
(16分)甲《湄公河行动》:主流电影的良心品质①国庆节档期,《爵迹》《王牌逗王牌》等电影纷纷遭遇口碑滑铁卢,票房成绩后劲不足。
唯有警匪动作片《湄公河行动》低开高走,在观众良好口碑的助推下票房逆袭,多日蝉联单日票房冠军。
影片凭借现代化的艺术表达、奇观化的视觉呈现和商业化的包装手段实现了主旋律题材的类型突破,带给观众不一样的惊喜。
在叫座不叫好的电影不断涌现的行业背景下,这部弘扬主流价值观的良心之作获得市场成功,让更多潜心艺术创作的电影人获得了继续前行的信心。
②2011年10月5日,两艘中国商船在湄公河流域遇袭,13名中国船员遇难,这起“湄公河惨案”震惊了全世界。
犯我国民,虽远必诛。
为了替国人讨回公道,中国政府出动警力,境外追捕幕后黑手、毒枭糯康。
《湄公河行动》讲述的正是我国缉毒精英为了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赴汤蹈火的那段不凡经历。
影片以弘扬英雄主义为叙事基调,集中展现警察工作的凶险刺激和英雄警察的机智勇猛,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了“我们的生活之所以光明,是因为有人替我们挡住了黑暗”的道理。
影片跳出了以往一些主旋律创作程式化、套路化的窠臼,没有让“为了世间正义舍我其谁、为了保家卫国无私奉献”的主题流于说教,而是通过紧张刺激的故事情节和细腻丰富的细节处理使这些大情怀、大格局落在了实处,做到了有看点、有骨架、有灵魂。
③对真实事件的创新性改编是影片成功的第一步。
创作者并没有局限于呈现现实本身,而是在保证故事逻辑性和目的性的基础上,架构艺术真实。
《湄公河行动》的开篇就从维护国家尊严、打击国际犯罪行为的层面简洁交代了案件的背景,然后迅速切入故事本身,用强情节推进剧情。
影片三段重头戏,即在赌场营救线索人物,商场假交易以及抓捕糯康,可谓险象环生,悬念迭起。
其中既包括窄巷追击、高空飞跃,也有丛林野战、近身格斗,既有直升机空中救援、水面快艇追逐,也有无人机侦查和缉毒犬排雷,更别提追车、爆破等警匪片中的常见桥段了……这种短平快的叙事节奏和奇观景象的有效营造展示了中国警察领导者的运筹帷幄、团队的有力配合和个人的英雄本色,使观众的肾上腺素不断飙升,极大限度地调动了他们的观影热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语文一模(附答案)一、积累应用(10分)1.默写填空。
(5分)(1),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千营共一呼。
(卢纶《塞下曲》)(3)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张养浩《[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4)王先生买了一套房子,朋友向他祝贺,他却引用了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名句来表达自己的惭愧心情。
他引用的名句应该是:,,。
(5)很多市民往往认为市级大医院的医疗水平一定比其他医院高,其实韩愈在《师说》中就说过“”,有些二级医院在某些病症上的医疗水平远远超过大医院。
2. 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填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5分)(1)李白好饮酒,对酒放歌,常成名句,如“”。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B.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C.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D.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有些同学总想在学习上走捷径,却不知孔子早就说过“”。
A.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B.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C.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D.君子上达,小人下达(3)如果杜甫给李白写信,那么信中用的称谓应该是:。
A.自称甫,称对方白B.自称甫,称对方太白C.自称子美,称对方白D.自称子美,称对方太白(4)皇皇古柏道,每一段时光总会有不同的人经过,,如今都已化作云烟,只有古柏还依然屹立,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和守护者。
A. 或英雄豪杰,或仁人志士B. 或芸芸众生,或匹夫匹妇C. 或骚人墨客,或一介书生D. 或仕宦商贾,或贩夫走卒(5)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我们可以“看云识天气”,即根据云的形状来判断天气。
那些薄云,;那些厚云,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A.云是天气的招牌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B.它是天气的招牌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C.云是天气的招牌象征着晴朗的天气D.它是天气的招牌象征着晴朗的天气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8题。
(16分)①在国际舞台上,过去20多年来,我们不断见到有政治家为本国政府的罪行公开道歉。
政治学家格拉汉姆·多兹整理了囊括数百年的“一个相当全面的重要政治道歉编年目录”。
他的目录始于1077年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向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就政教纠纷道歉,皇帝本人赤脚在雪地里站立三天”。
此后,历史等待了600多年才见到另一次政治道歉,1711年,马萨诸塞向萨勒姆驱巫审判的受害者家庭道歉。
20世纪的第一个道歉来自德国,德国在1911年的《凡尔赛合约》中承认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只是这个道歉也许不能作为鼓吹道歉的合适案例。
但最近20年的一连串道歉的确标志着各国自我展示的新时代。
有史以来,各国领导人第一次将历史事实与国际和解置于国家一贯正确的面子之上。
在这一时期,德国为纳粹集中营道歉,美国为拘押美国日裔道歉,苏联对“二战”期间杀害波兰俘虏道歉,英国人向爱尔兰人、印度人和毛利人道歉。
②人类社交节目单上的道歉和其他和解姿态真的能够打破复仇的循环?政治学家威廉·朗和彼得·布莱克在他们2003年的著作《战争与和解:冲突解决的理性和情感》中回答了这个问题。
他们选择了114对在1888年至1991年间有过国家间战争的国家,外加430场内战,结论是:对国际纠纷而言,情感姿态没有任何作用。
显然,成功不取决于象征性的姿态,而是依赖发出代价更高昂的信号。
③朗和布莱克说,有些时候,那些厮杀了几个世纪的宿敌可以成为好朋友——英国和法国,英国和美国,德国和波兰,德国和法国——但是,这样的和好是几十年和平共存的结果,而不是某个和解姿态的直接产物。
然而在国际冲突中没有意义的和解姿态,在结束内战方面却有自己的作用。
毕竟,内战的双方同处一道国境之内,国旗和足球队给了他们某种想象上的联盟。
④朗和布莱克研究了1957年以来发生的11个象征性结束了内战的和解活动,其中有7个(64%)没有复发暴力。
而在没有经历任何和解活动的冲突事件中,只有9%看到了暴力的终结。
他们发现,成功的共同条件既不是完美的公正,也不是完全没有公正,而是在一套和解仪式之下实现象征性的和不完全的公正。
⑤南非的和解过程是内部冲突和解的典范。
援用科萨人的兄弟概念,尼尔森·曼德拉和德斯蒙德·图图确立了修复性司法,而不是报复性司法,用以愈合种族隔离统治下数十年的暴力压迫和反抗给南非造成的创伤。
正如权利革命的各种策略,曼德拉和图图的修复性正义既得自于非暴力解决冲突的思想库,又是对此思想库的新贡献。
朗和布莱克发现,莫桑比克、阿根廷、智利、乌拉圭和萨尔瓦多的国内和平都得益于类似的项目。
⑥在很多人看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是最可怕的冤冤相报。
即使最最天真乐观的人也不敢说知道如何解决巴以问题。
但是,以色列小说家阿默斯·奥兹对解决纷争的想象得到了“和解应用心理学”的支持:⑦悲剧只有两种终结方式:一是莎士比亚式,一是契诃夫式。
莎士比亚悲剧结束时,尽管天空上也许盘旋着某种正义,舞台上却已经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尸体。
与之相反的是契诃夫的悲剧,结尾时每一个人都感到幻灭、苦涩、心碎、失望、精疲力竭,但是都还活着。
对于巴以悲剧,我想要一个契诃夫式的结局,而不是莎士比亚式的。
(选自《人性中的善良天使,暴力为什么会减少》,有删改)3. 与第①段中“鼓吹”一词词义最接近的一项是。
(2分)()A. 宣传B. 鼓动C. 鼓励D. 吹嘘4. 根据上下文和图示,填入第①段划线处的句子应是。
(2分)()A. 图一显示我们这个时代是更有感情的时代。
B. 图一显示政治道歉是这个时代的一个标志。
C. 图一显示最近20年各国领导人的政治进步。
D. 图一显示了长久困扰人类的战争有了转机。
5. 第④段作者列举了多个数字的作用是。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第⑤段中,作者在南非之后列举了莫桑比克、阿根廷等一系列国家的用意是。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概括第⑦段中“契诃夫式”结局的内涵。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根据全文,概括打破复仇循环的要素。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文,完成第9-13题。
(16分)荒野的消逝王开岭①早上跑步,遇到件有趣的事:园子深处有一条僻径,两畔是大树和灌丛,少有人及,我跑过去时,一切正常,可原路折返时,忽眼前一晃,一条亮晶晶的丝拦住去路。
我呆住,一只大蜘蛛正手忙脚乱。
原来,趁我来去的间隙,它已在两棵树之间设下埋伏。
我不敢惊扰这桩阴谋,在欣赏够了这个自以为是的家伙后,吹起口哨,绕道而行。
②这给了我一天的兴奋。
此前,我并不欣赏这个园子过度修饰和文明的外表。
现在,我重新注目她,因为在那种整齐的美之下,她仍活跃着一缕野性的能量,尽管微弱、隐蔽,甚至可以被忽略不计,但是,它已扭转了这园子的气质。
③这正是一份叫“野”的元素。
这份“野”代表着一种诞生了亿万年的原始力量和生物激情,它在文明之外。
我亢奋的秘密在于:我撞上了大自然的力。
蜘蛛要俘获的不是我,但等来的却是我,在它眼里,我和它是平等的野物,荒野的成员,我为突如其来的“平等”所晕眩,我被蜘蛛的逻辑粘住了,我被它邀请和一视同仁了,它奖励了我一个古老身份,一个和文明无关的洪荒身份,这是值得大声欢呼的。
④当然,这有非分之想的成分。
在北京这座大城市的腹部,向一座人工园子索取更多野趣,无论如何显得有些矫情。
⑤这个细节也激起了我对“野性”的遐思。
何谓野性呢?为何人们一边毫不犹豫清剿着身边最后一抹野趣,一边又憧憬着“可可西里”“罗布泊”式的荒凉?⑥美国环境学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说:“每一条河流,每一只海鸥,都是一次性的事件,其发生由多种力、规律与偶然因素确定。
例如,一只小郊狼蓄势要扑向一只松鼠时,一块岩石因冰冻膨胀而松动,并滚下山坡,这分散了狼的注意力,也使猎物警觉,于是松鼠跑掉了,这些原本无关的元素撞到一起,便显示出一种野性。
”我觉得,这是对野性最好的阐述。
野性之美,即大自然的动态、偶发和未知之美,它运用的是自己的逻辑,显示的是蓬勃的本能,是不受控制和未驯化的原始力量,它超越人的意志和想象,位于人类经验和见识之外。
⑦在北京,有一些著名的植物景点,像香山的红叶、玉渊潭的樱花、北海的莲池、钓鱼台的银杏每年的某个时节,报纸电视都要扮演花媒的角色,除渲染景致的妖娆,并一再叮嘱寻芳的路线、日程、方案等细节。
比如春天,玉渊潭网站的访问量就会激增,关于早、中、晚樱的花讯,像天气预报一样准。
美则美矣,但这种蜂拥而至的哄抢式消费,尤其被人工“双规”:规定时间、规定地点的计划性绽放,再加上门票交易环节,使得这一切酷似一场演出。
除了印证已知,除了视觉对色彩的消费,它不再给你额外的惊喜。
日子长了,诸景在北京人心目中,便沉淀为一种季节印象,甚至代指起了时间,如很多文章开头会写“当香山枫叶红了的时候”“玉渊潭的樱花又开了”,这样的花开花落,呼应的是旧闻和经验,精神上往往无动于衷。
⑧种植型风景,本质上和庄稼、高楼大厦一样,属人类的方案产品和预定之物,乃劳动成果之一。
它企图明晰、排斥意外、追求秩序和严谨,如玉渊潭樱树,每一株都被编了号,依品种、花期、色系、比例,分配以特定区域、岗位和功能,总之,这是一套被充分预谋和策划的美学体系,像鸟巢升起的奥运焰火,其“盛世”颂语早就被一笔一画灌注在了火药配方里。
一个人注视绚丽焰火和瞥见天际流星,感受截然不同,前者是工程之美,后者属野性之灿。
⑨荒野的最大特征,是独立于人的意志之外,它和文明无关。
文明诞生前,世界皆荒野,直到人类身份确立,开始了拓荒运动,荒野才有了独立涵义,并作为“文明”的对峙价值和反向力量而存在。
的确,肉眼望去,野地杂乱无章,不承载任何生计资源和经济利益,是生产力的死角,故人们一有机会即铲除它,像一个农民,瞅见庄稼地有杂草即不舒服,即欲拔之,这堪称“文明的洁癖”。
该洁癖的后果,即我们的生活视线内,尽可有精致的绿地,却不容忍一块天然野地。
⑩这一点,留意一下我们的身边即可证实。
除了农田和牧场,几乎所有地表都像书封一样被覆了膜,或水泥或沥青或瓷砖。
在北京城,你几乎凑不齐一盆养花的泥土。
除了专职绿地,连一片自主呼吸的裸地都难找。
这些年,蝉鸣稀疏,因为大地被封死了,蝉蛹无穴可居,无地气可养。
原生态的自然初象,在人类的主流栖息区,已难觅其踪。
我们似乎总难遏制这样的欲望:在所有的自然成就之上覆盖以人类自己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