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讲座 分离与个体化 上
马勒的分离个体化
【马勒小传】一位医师及精神分析师,1930年在维也纳作为一位儿童分析师开始她的职业生涯。
1938年,她离开维也纳,搬到纽约,成为纽约州精神病研究所儿童服务中心的精神师。
马勒在开拓性工作的基础上,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提出了儿童精神病的概念。
并把她的观察范围扩展到正常婴儿和他们的母亲。
通过对母婴相互作用的重复、外显行为的观察,马勒对发生在儿童内心的词语前心理过程进行了推断。
她的这些关于生命前的内心事件的描述和陈述,为心理发育和客体关系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
自我发展心理学——马勒的分离个体化阶段经典精神分析关注3岁以后的成长,发展自我心理学更关注0-3岁的心理发展1.0-2个月是自闭期2.2-6月是共生期3.6个月-2岁是个体化分离时期4.个体化分离时期的第一个亚型:6-10个月-孵化期5.个体化分离时期的第二个亚型:10-16个月-实践期6.个体化分离时期的第三个亚型:16-24个月-整合期发展自我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人物、儿科医生、客体心理学的理论家,同时也是一个精神分析师——马勒。
她最突出的贡献是讲清楚了传统精神分析没有太讲清楚的人出生后0—3岁的心理健康的规律和道理。
1、经典精神分析关注3岁以后的成长,发展自我心理学更关注0—3岁的心理发展我们知道经典精神分析佛洛依德重点关注的是3岁以后的心理发育的一些规律,经典精神分析把3岁以后到青春期人是怎么成长的,心理怎么发展的,怎么偏离的,怎么发展成病理的讲清楚了,经典精神分析关注俄狄浦斯期的特点和修通,经典精神分析关注的是神经症的病理心理的机制和治疗,从发展自我心理学到客体关系理论到现在和近代的精神分析更关注的是0—3岁的心理健康发展。
我们知道一个人遭受的创伤性的事件和创伤性的养育越早,成年后的精神障碍和疾病越严重,3岁和3岁后,所经历的心理创伤长大后更多的是神经症,如果我们把正常的人理解为相对健康的人,那神经症是仅次于正常人的心理功能和自我功能。
实际上还有很大一批心理障碍者他们可能在自我功能、在人格结构上、在症状表现比神经症还要严重,如果要追寻病理的发展阶段,我们会看到他们的创伤实际是发生在3岁以前。
自我发展心理学——马勒的分离个体化阶段
自我发展心理学——马勒的分离个体化阶段经典精神分析关注3岁以后的成长,发展自我心理学更关注0-3岁的心理发展。
发展自我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人物、儿科医生、客体心理学的理论家,同时也是一个精神分析师——马勒。
她最突出的贡献是讲清楚了传统精神分析没有太讲清楚的人出生后0—3岁的心理健康的规律和道理。
这个理论让我们知道,我们人是怎么在心理上诞生的,诞生之后是怎么正常健康的发展的。
马勒把人从出生到3岁,也就是36个月共分为四个期,也就是四个过程。
1、0-2个月是自闭期2、2-6月是共生期3、6个月-2岁是个体化分离时期(1)个体化分离时期的第一个亚型:6-10个月-孵化期(2)个体化分离时期的第二个亚型:10-16个月-实践期(3)个体化分离时期的第三个亚型:16-24个月-整合期4、24--36个月后为客体永恒性阶段经典精神分析没有太多的关心3岁前的人的心理发育的规律和特点,佛洛依德曾经说精神分析只去治疗神经症的病人,其他的比神经症结构水平低的人或者是精神病人不是精神分析的工作对象,而现在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相当一大批精神分析师把经典精神分析关注的方向和目标推到了3岁之前,让我们理解了3岁之前人的心理是怎样发展的,这也为我们如何去健康和正确的为孩子提供一个非常健康的生活环境和心理成长环境是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的。
意义一:治疗精神病患者。
意义二:如何去指导哺养和培养一个孩子的原则和方向。
这是精神分析最大的贡献。
1、0-2个月是自闭期第一期是0-2个月这个阶段,马勒叫自闭阶段或自闭期。
因为人一出生到2个月绝大多数时间是睡觉。
这个时期马勒认为,这样的孩子和外界没有任何的交流和交通,用精神分析的行话说,0-2个月的孩子和客体是不建立关系的,是没有交流的。
这个时期,她提出的这个说法实际是违反传统精神分析的。
传统精神分析认为这个时期的孩子不是不能和客体建立关系,是因为他把力比多的能量完全指向自己,这就是经典精神分析所讲的原始自恋,弗洛伊德认为这个时期的孩子他的力比多本质是没有朝外的目的的,是完全指向内部的、指向自己的。
原生家庭与分离个体化(上)
第一讲原生家庭与分离个体化(上)同学们好,我们今天开始上心理学这门课程,这门课程共分5个专题,今天我们讲第一个专题:原生家庭与分离个体化。
在这个专题下面,我们要分两讲:今天我们讲上这个部分。
实际上提起来,我想同学们并不陌生。
因为我们总是在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在这讲当中,我们究竟要讲些什么内容呢?一个就是什么是原生家庭。
再有呢就是原生家庭与我们个体是什么样一个关系,在这当中呢,我们还要特别介绍一个心理学家叫马勒,她关于分离个体化的这样一个理论。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原生家庭。
刚才讲了,我们本来都是来自于家庭的,也许这个概念并不陌生,但是实际上随着社会的发展。
对家庭的定义是有很多种的,我们特指在那个地方出生,并在那个地方被养育的那个家庭,叫做原生家庭。
什么是原生家庭1、原生家庭是指一个人出生并被养育的家庭关于原生家庭与我们个人的成长,实际在现实生活中,会有很多特别的社会心理现象,媒体的报道也特别多。
现在我想跟大家先分享一下,看看你们是否听到过,或在身边,甚至也许在自己身上。
也有类似的一些情况可能发生。
我不知道大家听到现在有那个啃老族这样一个说法。
有没有听到过?——听到过。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么?那么特指所谓啃老,那么特指谁呢?可能是年轻人,好像年轻人本来应该长大独立出去工作了,但是他们没有。
就还能父母在一起,所以吃住都靠谁啊?父母。
好像就像啃老一样。
那么这特指没有外面去独立生活,还跟父母在一起,依靠父母去生活的一批年轻人。
二、原生家庭与个人成长的关系2、原生家庭与个人成长有关系,通过一些社会现象反映出来与原生家庭有关的社会心理现象:啃老族另外呢,就是大学生的陪读现象。
这个我不知道你们是不是觉得,可能不陌生,指的什么呢?有的同学在学习当中遇到一些困难。
需要父母来到身边陪读。
我听到在南方有个城市的一个大学新区里边,在周边好像有一个新的聚集地,就是那些陪读的父母,租房子在那里住,他们辞掉了自己原来的工作,离开自己原来的城市,和居住的地方,来到大学附近,一边照顾孩子再一遍找点工作。
第二章__分离与个体化
分离个体化的两个重要时期
• 第一次断乳(身体、心理) • 0到3岁 • 身体、心理的分离
• 第二次断乳(心理) • 12—18岁 • 心理的分离
父母
个体
原生家庭
父母 原生家庭
个体
原生家庭与个人成长的关系
原生家庭的主要人物—父母: 在两个分离与个体化的关键时 期,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和功能。
• 马勒的理论虽然是针对婴儿期的第 一次分离,但这种早期对“内在父 母形象”的内化,会影响到青少年、 成人人际关系的质量。
• 不是停滞的,是一生的过程 • 它不是直线性的,而是螺旋上升的
• 七、青春期的分离个体化 • 1.现象: • (1)男孩不愿意跟母亲一起出门 • (2)未经允许,不得入内(自己的房间) • (3)日记本上锁(为什么父母了解孩子要
心理不健康的婴儿则害怕陌生人而退宿
2、实践
儿童很容易区别自己的身体和母亲的身体, 象征行为是婴儿从妈妈的拥抱里挣脱出来, 开始站
他们开始自己行走,接触到外面的世界, 从中体验到乐趣和兴奋—对危险的事情感 兴趣,如:火
鼓励儿童去分离探索并获得自主性的愉快, 母亲的态度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发展自主性自食
3、和解
如果儿童没有形成客体的恒定,为了自身 的安全,儿童将会继续紧随在母亲的身边
除了获得某种程度的客体恒定以外,儿童 必须巩固他们的个性。他们必须学会在没 有母亲的情况下活动以及发展其他的客体 关系
发展障碍
较早期的共生期未完成的危机和残渣,以 及分离并成为个体的过程,影响着一个人 整个一生的人际关系。
马勒理论的再发展
学步儿童的正在成熟的自我已经能发现与 母亲的分离
也能了解没有母亲是无法真正独立的 全能感的降低以及依赖感的增强,使儿童
大学生分离-个体化与自我同一性状态之间的关系
分离 一个体化对青少年 同一性形 成与发展 的影 响早
已受 到同一性理论 家和 研究者 的重 视。 分 离 一个体 化 是青 少年 晚期 亲子关 系 的主要 内容 , 涉及 亲子关 系 的重 新协 商 , 即从 单 方 面 的 权 威 向相 互 协 调 的 关 系 转 变 。 MalrPn 和 B rm n4 he,ie eg a _ 通过对 婴儿 与母亲关 系 的研 究 最早 提出了分离 一 个体化 的对象关系理论。
第2 卷第2 2 期
2 1 年 0 2
济 南大 学学报 ( 社会 科 学版 )
J RN NI RS T I AN( o il c n eE io ) OU AL OF U VE I Y OF JN S ca S i c dt n e i
Vo _ No. l22 2
少年 与父母建立亲密的友好关 系是青少年独 立性和 自主
性发展 的基础 。因此 , 整合 Bo 和 Jse o ls osl n关于分离 一个 s
作者简介 : 王树青 (9 9一) 女 , 17 , 山东潍坊人 , 副教授 , 心理 学博 士 , 主要从事发展 心理学研究 。 基金项 目: 济南 大学科研基金 “ 大学 生 自我 同一性形成 的家庭资源” X 07 ; ( 14 ) 济南 大学 博士基金 “ 大学生 自我同一 性形 成的特点及家庭影 响因素” B 8 3 。 ( 0 1 )
①值得注意的是 , E k n 在 f s 的整个理论 中同一性处于核心地位 , i o 他提出同一性 的形成与发展既不始于青少 年期, 也不止于青少年
期 , 是 贯 穿 于个 体 的一 生 之 中。 Eisn认 为 自我 同 一 性是 一 个 多 元 化 一 概 念 , 而 r o k 涵义 异 常 丰 富 , 以 从不 同角 度 加 以 阐 释 。 可
近代精神分析师马勒提出了幼儿的分离个体化理论
近代精神分析师马勒提出了幼儿的分离个体化理论马勒是近代精神分析的一个重要人物、儿科医生、客体心理学的理论家,同时也是一个精神分析师。
她最突出的贡献是进一步描述了传统精神分析没有太讲清楚的人出生后0—3岁的心理健康的规律和道理,并提出了幼儿分离个体化理论。
马勒把人从出生到3岁,也就是36个月共分为四个期,也就是四个过程。
一、0-2个月是自闭期第一期是0-2个月这个阶段,马勒叫自闭阶段或自闭期。
人一出生到2个月绝大多数时间是睡觉。
马勒认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和外界没有交流和沟通,用精神分析的行话说,0-2个月的孩子和客体是不建立关系的,是没有交流的。
自闭阶段,是一元关系阶段,孩子不跟外界发生关系,大概两个月,当他到了2个月后,孩子开始和母亲有信息的交换。
细心的母亲会发现,大概在2个月的时候这个孩子会朝母亲笑,这个微笑对孩子来说意味着社交活动开始了,有的学者叫它为人类的第一次社交反应。
二、2-6月是共生期第二期叫共生期,共生阶段(2-6月):微笑预告了自闭状态结束,微笑也预告了这个孩子从此结束了一元关系进入两元关系,进入和母亲关系的共生期。
共生阶段(2---6月),相当于斯皮策讲的心理融合阶段。
孩子和母亲是共生的,孩子会觉得母亲是附属的自我,母亲的存在就是我的存在,母亲的疼痛就是我的疼痛,他不能把自己和母亲分开。
典型的就是微笑反应,2-6个月的孩子微笑不分人,这个时候的婴儿是分不开母亲和外人的差别的,不仅仅和母亲共生,可能和这个世界也是共生的。
这个时候当母亲把他搂在怀里的时候,这个孩子是很听话的,一般是不动的。
这种不分陌生人还是熟悉人,不分母亲还是其他人的微笑,是最早人类社交的标志,这个阶段叫共生阶段。
三、6个月-2岁是个体化分离时期一个孩子健康的发育,无论是他的躯体还是认知的发展,以及和母亲这个伴侣关系的认同,最关键的功能就是和母亲强大的信息交流,所以我们说母亲对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母亲不能和孩子产生非常贴切的、及时的信息的交流,将来这个孩子可能会在心理上出现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个体的心理发展和健康成长。
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需要遵循一些原则,以确保教育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以下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几个原则:1. 综合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涵盖了个体的认知、情感、行为和社会交往等多个方面。
教育者需要综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以及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2. 科学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基于科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教育者需要了解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和研究成果,确保所传递的信息准确可靠。
同时,教育者还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跟进心理学领域的最新发展。
3. 预防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注重预防,早期干预和预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
教育者需要通过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和认识心理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抵抗力和应对能力,防止心理问题的发生。
4. 个体化原则: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的教育。
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心理发展和需求上存在差异,教育者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和方法。
5. 可持续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关注和支持。
教育者需要与学生建立稳定的关系,提供持续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健康习惯和行为。
6. 参与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一个参与性的过程,学生需要积极参与到教育活动中。
教育者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教育效果。
7. 社会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关注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教育者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和情感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
8. 系统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与其他相关教育活动相结合。
教育者需要与学校、家庭、社区等相关方面合作,形成一个有机的教育网络,共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从分离—个体化理论看青少年逆反现象
生关系不够和谐 , 他对辅导员的抵触情绪 比较严重 ,
这 样 的状 态一 直持 续着 。 针 对 这个 例子 , 笔 者从 以下 几方 面来 进行 分 析 。 首先 , 王某 的逆 反 心理 是一 种正 常 的生命 规 律 。
失常心理 , 当集体或他人对 自己提 出合理要求 、 指令 时, 他往 往 以抵 触 、 反 对 的形 式 来 逃 避外 界 的压 力 ,
并 寻求 解决 途径 。
一
其次 ,王某逆反心理的产生诱 因主要有两种 : ( 1 ) 标新立异。为了追求心理上 自我肯定的满足感 , 为 了让 社 会 认识 到 自己的力 量 和 地 位 , 大 学 生 们往
收稿 日期 : 2 0 1 4 - 0 5 - 0 6
、
理论 背景
分离—个体化( s e p a r a t i o n — i n d i v i d u a t i o n ) 是源 于
工 作 中会经 常 接触 到 的类型 。其 实逆反 心 理是一 种
关系不好 , 到了要动手的地步 , 算是辅导员工作中的 问题学 生 。 所 以辅 导员 一直 以来 对他 关 注相对 较 多 ,
但 在 他看 来 辅 导 员似 乎 是 跟他 过 不 去 , 不管 怎 样 做 他 的思 想 工作 , 怎样 开 导他 , 他好 像从 来 不领 情 。师
关于分离—个体化及其重要性的探讨
关于分离—个体化及其重要性的探讨作者:杨天舒等来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01期摘要:自Mahler提出儿童心理的分离—个体化理论后,受到了发展与教育研究者的重视,随后有学者指出,青少年也存在所谓的分离—个体化阶段。
分离—个体化是个体一生发展中需要不断面临的主题,对个体发展影响深远。
基于此,从分离—个体化的概念及其理论与发展阶段出发,探讨青少年分离—个体化以及分离—个体化对个体发展影响的重要性。
关键词:分离—个体化;婴幼儿;青少年;重要性中图分类号:B84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1-0095-03随着年龄的增长,亲子关系在逐渐的变化,进入青春期后,儿童逐渐脱离对父母的依赖,成为独立自主的个体。
经历这一过程,青少年由长期情感依赖逐渐分化,形成清楚稳定的自我认同。
这一分离—个体化(separationindividuation)过程是青少年的重要发展任务,分离—个体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以及行为问题等,并对其以后的心理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分离—个体化的概念分离—个体化源自于心理分析学派,通常称为心理分离(psychological separation)或个体化(individuation)。
是个体形成清晰的人我界限与稳固的自我认定的人生重要课题。
“分离—个体化指个体(特别是在幼儿时期)由未分化的人我合一状态,迈向获得对自我形成独立自主的完整意识,并与亲密他人完成心理分离的成熟历程。
”[1]二、分离—个体化理论及其发展阶段分离—个体化是个体终生的发展任务,从发展的观点看,第一次分离—个体化发生在前俄狄浦斯前,我们称之为婴幼儿分离—个体化。
到了青春期,个体会再度经历类似的分离—个体化阶段,我们称之为青少年分离—个体化,两次分离—个体化的顺利发展会影响个体未来的发展。
(一)婴幼儿分离—个体化及其发展阶段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家玛格丽特·S.玛勒(Margaret Schoenberger Mahler,1897—1986)从女性细腻的角度出发,对婴幼儿及其与母亲的互动进行了仔细的观察,把对精神病儿童早期自闭症与共生精神病的观察发现引入到正常儿童的自我发展理论中,认为成熟的整体顺序是儿童从对母亲的共生依附形式到对稳定自主认同的了解过程。
分离—个体化研究综述
分离—个体化研究综述作者:刘世杰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01期摘要:本文从心理分离的概念起源、理论发展、测量研究及相关研究这几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分离--个体化;理论发展;测量研究;相关研究[中图分类号]:S89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1-0202-01一、分离--个体化的概念起源客体关系理论家Mahler通过对母婴相互作用的观察,提出了分离一个体化的概念。
她认为心理诞生包括一些心理过程,这些过程只有部分表现为可观察的行为,通过这一过程,婴儿成为与母亲分离并且有个性的个体,这就是分离和个体化的过程。
“分离”涉及到婴儿在内心完成与母亲的分离感,“个体化”是感觉“我是存在的的一种感觉”,是一种早期存在意识。
Mahler 认为,分离和个体化的过程既是一个发展阶段,又是一生的过程,它不是直线的,而是螺旋上升的。
二、分离--个体化的理论发展1、Mahler的分离--个体化理论Mahler把分离一个体化描述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正常的孤独性阶段。
在这个阶段,婴儿把大部分时间花在睡眠上,他们不能区分自己和他人,是一个真正的未分化的阶段。
第二个阶段:正常的共生阶段。
从这个阶段开始,婴儿朦胧的意识到了一个满足需要的客体,并以一种“我与母亲一起似乎是一个全能系统—一个双重单位”的感觉来活动和运转,这种与母亲妄想式的全能性融合使婴儿可能会有无限界的海洋感,如果在这个阶段婴儿与母亲有一个理想的共生性融合,婴儿可以平缓的进行与母亲的心理分化,进行进一步的超过共生状态的心理发展。
第三个阶段:分离与个体化阶段。
在这个阶段,婴儿在与母亲的情感互动中完成分离功能的发挥,并在分离功能发挥时获得快乐。
一方面婴儿开始在这个阶段发展内心的自主性,另一方面婴儿也开始与母亲从心理上分化,增加自体与他人的分离意识。
Mahler认为,分离一个体化发生的前提是婴儿和母亲之间建立起重要的联系,一旦亲子联系建立起来,心理分离也就发生了。
心理学讲座第一讲分离与个体化(上)
个体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发展出独特的个性、兴趣、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成为具有 独特性的社会成员。它强调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以及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
分离与个体化的重要性
分离与个体化对于个体的心理发展和人际关系具有重要影响。它们有助于个体形成健康的 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观,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和成长。同时,分离与个体化也有助于个体 在社会中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个体化的意义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个体化的重要性,认为个体化是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成长的关键途径之一,通过个体化,个体能 够逐渐形成独特的个性和特点。
分离过程中的积极因素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分离过程中不仅存在焦虑等消极情绪,同时也存在积极因素,如探索欲望、创造 力等,这些积极因素有助于个体在分离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和发展。
抑郁情绪的应对
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寻求社会支持,以及采用 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
情绪调节技巧
掌握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呼吸、冥想和正念练习 ,以更好地管理情绪。
人际关系困扰的解决策略
沟通技巧
01
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包括倾听、表达和反馈,以改善人际关系。处Fra bibliotek冲突02
了解冲突处理的策略,如妥协、协商和适应,以应对人际冲突
03
分离与个体化的实践应用
家庭教育中的分离与个体化
自主性的培养
家庭教育中,父母需要逐渐培养 孩子的自主性,让孩子学会独立 思考和决策,实现与父母的分离
。
家庭角色的定位
家庭教育中,父母和孩子需要明确 各自的角色和职责,建立清晰的家 庭结构和规则,促进家庭成员的个 体化。
情感支持的提供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需要提供 情感支持,鼓励孩子表达情感,培 养孩子的情感自主性和独立性。
分离个体化的名词解释
分离个体化的名词解释在日常生活和学术领域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许多名词,其中一些名词以个体化的方式分离出来。
分离个体化的名词解释指的是将一个名词分解成若干个独立的个体或实例,并赋予它们自身的属性和特征。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从而深入研究和更全面地认识世界。
1. 前提和基础概念分离个体化的名词解释前提是我们认识到一个名词可以被分解为多个个体或实例。
这些个体或实例可能是具体的实物、概念或抽象的概念,它们可以独立存在、具有独特的特征和属性。
通过对这些个体的研究和探索,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整体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2. 个体化的过程个体化的过程是将一个名词分解成多个个体或实例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和研究名词的特征和属性,在其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进行分离。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通过实证研究、实验或调查等方法来支持和验证分离的有效性。
3. 个体化的价值和作用分离个体化的名词解释赋予了我们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世界的能力。
通过分析和研究个体的属性和特征,我们能够对整体概念有更全面的认识,同时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个体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这种方法还可以促使我们思考和探索更深入的问题,进一步拓宽我们的知识和认识范围。
4. 实际应用举例分离个体化的名词解释的方法在各个领域都有实际应用。
例如,在生物学中,研究者通过分析和研究个体生物的特征和属性,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种群的整体概念以及个体之间的遗传关系;在哲学中,分离个体化的名词解释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如道德、正义等,从而有助于人们对伦理和哲学问题的理解。
5. 挑战和局限性当然,分离个体化的名词解释也存在一些挑战和局限性。
首先,这种方法需要对名词的特征和属性进行准确的分析和研究,否则可能导致个体化过程不准确或无效。
其次,某些名词本身就具有相对模糊的界限和定义,这可能为进行个体化造成一定的困扰。
此外,个体化的过程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总结起来,分离个体化的名词解释是一种有力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事物的本质。
马勒儿童发展心理学
马勒儿童发展心理学说到孩子们的心灵世界,大家是不是脑袋里就浮现出一些特别可爱、调皮捣蛋的小家伙?有的会跟你玩个捉迷藏,笑得前仰后合;有的则偷偷溜进厨房,自己动手做个“美食”——结果厨房变成了战场。
孩子们的这些行为不仅仅是无意识的捣蛋,他们的内心世界里,藏着更多有趣的秘密。
这不,马勒儿童发展心理学就像是打开了一个魔法箱子,让我们窥探到了孩子们成长背后的“心事”。
先说说马勒提出的一个大概念——“分离个体化”。
听起来挺高大上的,但其实它的意思就是,孩子慢慢从妈妈身边分开,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你想啊,宝宝刚出生那会儿,他简直是和妈妈融为一体的,无论走到哪里,妈妈都是他的“超能力”。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渐渐意识到,哎,我好像和妈妈不完全一样耶!他开始分辨出自己和周围世界的差别,这就是个体化的开始。
你看,孩子们总是不断地探索世界,在这过程中,他们的自我意识也慢慢成长起来。
就像有些小朋友,刚学会走路,明明知道妈妈在旁边看着,他还是偏偏要走得离妈妈远远的,甚至还回头看看妈妈的表情,仿佛在说:“嘿,我可以自己了哦!”这其实就是孩子们在试图建立自我独立感的一部分。
要是你问他,“你现在能不能自己做决定?”他可能会想半天,最后一本正经地回答:“能!我要吃糖!”不过呢,这种小小的独立其实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得经历一段时间的磨合。
毕竟,对于孩子来说,世界可是大得让人头晕目眩的嘛。
再说说孩子们对“安全感”的需求,哎呀,这可是每个父母都懂的事。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孩子一放学回来,立马扑进你怀里,像是世界上没有比你更安全的地方了。
孩子们需要这种“安全基地”,这不单单是为了有个地方可以躲避恐惧和焦虑,更是为了帮助他们在探索世界时能够有勇气去面对未知。
就像马勒提到的那样,孩子对安全的依赖和他们对外界世界的认识,往往是成正比的。
你看,孩子明明知道自己能够尝试新的事物,但还是会在心里“默默祈祷”:妈妈在的话,我敢试!孩子们就是在这种被父母接纳和关爱的环境下,逐步培养出自信心和独立性。
青春期分离-个体化阶段的思考
青春期分离-个体化阶段的思考作者:魏冉来源:《江苏教育·心理健康》2022年第01期【关键词】心理咨询;青春期;分离-个体化阶段【中图分类号】G448【文献标志码】C【文章编号】1005-6009(2021)00-0000-00【作者简介】魏冉,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南京,210001)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
儿童精神分析师玛格丽特·马勒提出了分离-个体化阶段(separation-individuation)的概念。
她认为,在生命的头3年,个体会同时经历两条发展路径,其中一条是个体化路径,孩子会逐渐形成“我”的概念;另一条则是分离路径,孩子會逐渐与母亲分离,迈向更广阔的世界。
精神分析学家彼得·布洛斯将青春期看作个体的第二次分离-个体化阶段。
临床观察发现,青少年会退行到依赖与独立的矛盾之中:他们渴望脱离家庭,但又依赖家庭;他们希望被父母理解,但又担心认同父母会失去自己;他们想要独一无二,但又会模仿和认同别人;他们有时无私、慷慨,有时又以自我为中心。
简单来讲,对于青少年来说,在建立自我认同的过程之中,成人世界极具吸引力,但又好像危机四伏;儿童世界熟悉安逸,但又脆弱无力。
显而易见的是,12岁的李青、15岁的英子、18岁的小文都正处这一境地。
一、青少年通过“行动化”缓解自我冲突青少年往往会通过“行动化”的方式来回避内在冲突,其中包含了行为、态度、防御方式和适应模式等。
当“行动化”的方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流动性和交互性的时候,可以促进青少年的内在探索。
但是,若“行动化”的方式过于原始、刻板且缺乏人际互动,青少年往往会陷入内在的僵局,呈现出心理或行为障碍。
在我们看到的3例个案当中,3个女孩呈现了不同形式的“行动化”。
通过“划伤自己”的方式,李青用身体痛苦替代了心理痛苦,同时也表达了她想要与父母分离,确立“新身份”的无意识愿望。
小文和英子的外在表现虽然大相径庭,但她们都采用了“分裂”(非好即坏)的防御机制来感受自己和世界。
分离心理学概念
分离心理学概念
一、分离心理学概念
分离心理学是一个应用研究领域,专门研究人类的发展历程中,分离、自立和独立的相关观点。
它突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个体自身,以及在家庭、教育、职业等社会环境中的重要性,探讨了孩子在未成年期的发展中,个体、家庭、社会等关系逐步协调与表达的具体过程。
分离心理学认为,孩子的脱离亲密关系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发展完成后就不再发展的结果。
它注重孩子从出生到青春期的发育过程,注重个体、家庭、社会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分离心理学也提出,孩子在发展早期,家长的教育方式对于他们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包括支持、指导、培养等方面的影响。
分离心理学认为,人们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会有一系列表现出来的行为和情绪,比如焦虑、抗拒、逃避、憎恶和害怕等,但这些情绪的表现都是可以通过调整、改变的,因此,在分离过程中,可以从这些情绪中获得有用的信息,从而帮助孩子更好的自立。
此外,分离心理学也强调把握经验的重要性,比如,孩子接触的人或环境,都会在他们心理发展中留下深远的影响,从而影响孩子的人生观、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发展。
因此,家长应该在孩子发展的过程中,加强和孩子的交流,并与他们形成紧密的联系,积极引导孩子进行正确的发展方向。
通过以上的讨论,可以看出,分离心理学关注孩子从出生到成人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孩子独立性、自立性和个性的发展,以及人与社
会、环境等关系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系列被证明正确的观点,也为孩子的发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儿童分离焦虑的成因和发展因素
儿童分离焦虑的成因和发展因素儿童分离焦虑是指儿童在与父母或其他主要照顾者分离时,出现情绪上的不适应和焦虑反应的心理疾病。
这种焦虑可能表现为担心被抛弃、怕一个人待在家里、害怕上学或独自睡觉等。
本文将探讨儿童分离焦虑的成因和发展因素。
一、情感发展因素情感发展是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儿童的情感安全感、依恋关系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都会影响儿童分离焦虑的发展。
1. 依恋关系:儿童的依恋关系形成于早期生活经验中,如果父母关爱不够或不稳定,儿童可能会感到不安全和担心分离。
亲子关系的缺失、父母离婚或其他家庭问题也会对儿童的情感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2. 父母教养方式: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情感发展和分离焦虑具有重要影响。
过度保护、溺爱、过分娇惯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儿童缺乏自我独立性,增加分离焦虑的风险。
二、心理发展因素儿童的心理发展阶段也会影响分离焦虑的发展。
1. 分离个体化:在心理学上,分离个体化是指儿童逐渐认识到自己与父母是独立的个体,并开始表现出对独立性的追求。
这个阶段通常发生在2岁至3岁之间,如果父母缺乏适当的引导和支持,儿童可能会表现出分离焦虑。
2. 早期经历:早期经历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深远影响。
如果儿童在早期经历了分离、搬家、亲人死亡或其他创伤事件,可能会增加分离焦虑的风险。
三、外部环境因素除情感和心理因素外,外部环境因素也可能对儿童分离焦虑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1. 入学和变更:儿童面临入学或转学、改变教育环境时,可能会感到紧张和不安,尤其是在陌生环境中与陌生人相处时。
2. 家庭因素:家庭环境对儿童的焦虑情绪有直接的影响。
亲人的健康问题、家庭经济压力、家庭间的冲突和改变等都可能导致儿童出现分离焦虑。
结论儿童分离焦虑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涉及情感发展、心理发展和外部环境等因素的交互作用。
了解这些成因和发展因素有助于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儿童的问题并提供恰当的支持。
健康的亲子关系、稳定的家庭环境以及适度的独立培养都是减少儿童分离焦虑的重要途径。
论玛勒的分离和个体化理论
论玛勒的分离和个体化理论[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玛格丽特·玛勒(Margaret Marhler)的分离和个体化理论,强调玛勒在发展儿童心理学中,联系传统精神分析模式并结合自我心理学和客体关系理论创立了富有特色的分离和个体化理论,她从精致的临床观察出发阐述了婴儿从出生起的心理诞生过程。
她的研究围绕婴儿从诞生起与母亲的心理是融合的,直到逐渐的分离出来并达到情感客体恒定的整个前俄狄浦斯过程。
[关键字]共生分离和个体化身体意象情感客体恒定前言玛格丽特·玛勒(Margaret Marhler)于20世纪30年代在维也纳从事儿童精神分析师的工作,1938年她移居到美国纽约,在纽约州精神病研究所儿童服务中心担任咨询师,50年代,成立了马斯特儿童中心(Masters children centre)。
她在理论上并没有与传统模式完全脱离,继承了传统的精神分析中弗洛伊德对性本能和自我的结构定义,认为自我受制于伊底,控制超我,自我的主要功能是防御玛勒试图把自己的客体理论与传统相融合,把客体关系的思想概念集中在一个人的心理诞生上。
她提出了人类心理的分离—个体化过程,认为人格是在与别人的心理融合中开始并通过逐渐分离、独立的心理过程而完成。
其分离与个体化理论能够用于解释分离的个体对于发生事件的心理内部体验和人际互动作用的过程。
玛勒重点观察了儿童3岁以前,即0到3岁时(这一时期处于弗洛伊德所界定的俄狄浦斯前期)所发生的事情对其人格发展和客体关系的影响。
分离与个体化的准备阶段在婴儿出生到共生来临的几个星期里,婴儿大部分时间处于睡眠期,力比多分布呈现最初原始的状态,婴儿在一个封闭单一的全能的幻想力自给自足正常的自闭期和共生期是两个未分化的早期时期,前者无客体后者是前客体时期,两个阶段发生在未分离之前,即在个体化和分离之前,发挥功能作用的基本自我已经产生了。
两者也是正常分离和个体化的先决条件。
1、正常的自闭期。
从一个精神分析个案中看青少年分离-个体化的意义
从一个精神分析个案中看青少年分离-个体化的意义摘要】目的:探索分离-个体化对于青少年发展的影响。
方法:对1例15岁被诊断为抑郁症的女性来访者进行1次/周的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疗。
结果:在深度共情的治疗关系中,来访者重新完成发展任务。
结论:童年期发展受阻的青少年,遇到合适时机时,首先完成分离个体化的心理任务,才愿意进一步发展自我同一性的任务。
分离-个体化在青少年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精神分析;青少年;分离个体化【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9-0331-02在精神分析治疗的体系中,分离-个体化被认为是个体一生的发展需要不断面对的主题,对个体的发展影响深远[1]。
随着年龄的增长,亲子关系在逐渐变化,进入青春期后,儿童逐渐脱离对父母的依赖,成为独立自主的个体。
经历这一过程,青少年由长期情感依赖逐渐分化,形成清楚稳定的自我认同。
这一分离个体化过程是青少年的重要发展任务,分离个体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以及行为问题等,并对其以后的心理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青少年期的特殊任务是完成分离以及个体化,自我表象及客体表象的分化,及形成它们彼此间的内聚力[2-3]。
从下面的个案中来看这个发展的过程。
1.个案信息1.1 初始评估来访者女,初诊时15岁,初三学生,很可爱有礼貌,会察言观色,自主表达流畅。
女孩子的问题是:4个月前在综合医院心理科被诊断为抑郁症,至今休学在家上不了课,父母着急而求诊。
女孩的症状有:恐惧、害怕、出不了门,睡眠颠倒、食欲差,因不能正常的上学、生活而经常感到难过、哭泣。
在初次访谈后,评估:女孩子的“抑郁症”诊断依据不足,以情绪和躯体不适障碍为主,可归为“适应性障碍”。
因其语言表达能力很好,有心智化能力,建议做长期的精神分析心理治疗,以改善目前的不适困境,女孩因为不用服药、证明自己没那么严重、可以恢复自我掌控感而感到高兴、有希望,欣然接受一周一次的心理治疗。
依恋和分离个体化
一说到依恋大家可能都会觉得过度依恋可能会使人不能独立不能成熟。
殊不知,不成熟除了过度依恋导致以外,依恋不足也是一个原因。
依恋,一般被定义为幼儿和他的照顾者(一般为父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
它产生于幼儿与其照料者母子依恋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
依恋也是小孩为了适应人际环境而发展出来的防御性安全策略。
依恋的作用是一个孩子从出生开始的一个阶段重要的短期生存、应对策略。
从这个解释就不难看出,依恋在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客体关系理论的基础之一。
依恋这么重要,那是不是依恋关系要一直保持下去呢?有一位母亲,由于丈夫常年在外地工作,所以只有她一个人带孩子,从孩子出生满月开始。
这位妈妈为了更好的照顾孩子先是接来了娘家妈,但是后来发现姥姥老是吼孩子,就干脆把自己的工作辞了,专职在家里照顾孩子。
她的目标是孩子不能受一点委屈,所以她时时处处关心呵护孩子。
孩子呢也确实讨人喜欢,很懂事,上学之后学习成绩也一直不错。
这让母亲更觉得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是对的。
回到家妈妈不让他去做家务,连吃饭也不让他去盛。
她让他把宝贵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
妈妈这样良苦的用心,到这个孩子上初中以后却出问题了。
先是不想住校,因为他一直和母亲睡。
然后是看不惯同学,觉得同学都很自私。
会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不去上学。
不难看出这是母子之间依恋一直持续造成孩子不能很好的适应学校环境的一例失败案例。
如何既让孩子有依恋又不至于过度呢?那就需要引出另一个心理学概念——分离个体化。
这是一个发展心理学的概念,主要是指一个人脱离原本所依赖的家庭而形成自己独立个性心理的过程。
大家注意这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点。
分离个体化主要是在青春期开始,但实际上却是在幼儿期就开始而且持续一生的过程。
分离个体化和依恋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发育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尽管从表现角度看它们可能相互对立相互冲突。
但是从本质看这两个过程却是相互伴随、相互依存,更是无法彻底的划清界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和解
学步儿童的正在成熟的自我已经能发现与 母亲的分离
也能了解没有母亲是无法真正独立的 全能感的降低以及依赖感的增强,使儿童
返回到母亲那里 母亲能不能适应这阶段婴儿发展的需求,
能否面对婴儿逐渐的分离,对婴儿的发展 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心理健康的婴儿扩展了他们的世界,不再 只限于母亲,会对陌生人表示好奇并审视 他们
心理不健康的婴儿则害怕陌生人而退宿
2、实践
儿童很容易区别自己的身体和母亲的身体 ,象征行为是婴儿从妈妈的拥抱里挣脱出 来,开始站
他们开始自己行走,接触到外面的世界, 从中体验到乐趣和兴奋—对危险的事情感 兴趣,如:火
4、情感客体的恒定与个体化
儿童必须对母亲形成一个恒定的内在表象 ,能容忍与母亲在身体上的分离
如果儿童没有形成客体的恒定,为了自身 的安全,儿童将会继续紧随在母亲的身边
除了获得某种程度的客体恒定以外,儿童 必须巩固他们的个性。他们必须学会在没 有母亲的情况下活动以及发展其他的客体 关系
发展障碍
标志
从原生家生 家庭 分离
原生 家庭
个 新的关系 体 新的家庭 化
生命个体来自于家庭,长大后又意味着离开家庭
原生家庭与个体关系的健康状态
在原生家庭之外个体有独立的生 活空间
能自我决定、自我承担责任 能在原生家庭之外与其他人建立
关系(友情、爱情) 能与原生家庭保持恰当的距离,
第一阶段:正常的孤独
特征: 出生到一个月 小月孩,多数时间在睡觉 与世界没有关系 能量投向自己
第二阶段:正常的共生
• 特征: 2—4个月 在此期间,婴儿的行为和活动仿佛他与母
亲是一个无所不能的系统,也就是共同体 中的两个人组成的一个个体。 妈妈的乳房是自己的,不能区别他、我 无所不能的全能感 是形成高水平的自尊、自我价值感的基础
0到3岁是特别强调的时期 婴儿期的主要养育者
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
每个人都有自卑感 因为个体出生以后,如果没有
其他人的照顾,任何一个婴儿 都不能活下来。 一个人的成长必须要依赖别人 的时候,就会产生自卑感。
精神分析学者温尼科特强调:
从来就没有(单独的)婴儿这 样的说法
指的是婴儿总是与重要养育者 (主要是母亲)联结在一起的 ,婴儿与母亲是配对的
心理学与个人成长
解欣
心理学与个人成长
• 五个主题: • 原生家庭与个人成长 • 亲密关系与孤独 • 丧失与哀伤 • 抑郁与攻击 • 安全与危机
第一讲 原生家庭与个人成长 (上)
本讲主要内容:
什么是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与个人成长的关 系
马勒的分离个体化理论
原生家庭
• 什么是原生家 庭?
• 指一个人出生 并被养育的家 庭
较早期的共生期未完成的危机和残渣,以 及分离并成为个体的过程,影响着一个人 整个一生的人际关系。
马勒理论的再发展
• 马勒的理论虽然是针对婴儿期的第 一次分离,但这种早期对“内在父 母形象”的内化,会影响到青少年 、成人人际关系的质量。
• 不是停滞的,是一生的过程 • 它不是直线性的,而是螺旋上升的
也有连接并彼此支持
分离个体化的两个重要时期
• 第一次断乳(身体、心理) • 0到3岁 • 身体、心理的分离
• 第二次断乳(心理) • 12—18岁 • 心理的分离
父母
个体
原生家庭
父母 原生家庭
个体
原生家庭与个人成长的关系
原生家庭的主要人物—父母: 在两个分离与个体化的关键时 期,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和功能 。
第三阶段:分离与个体化
• 特征: 5—36个月 儿童在心理上开始和母亲分离,获得个体
感并开始形成个人同一性 此间段又分为四个亚阶段: 1、分化与躯体意象(从4、5个月开始) 2、实践(大约9——15-18个月) 3、和解(17—24个月) 4、情感客体恒定与个体化
1、分化与躯体意象
婴儿的身体从母子共生分离出来,婴儿用 微笑回应母亲,以表示他与某一特定人的 关系
分离:儿童能把自己与母亲 和世界上的其他人区分开
个体化:成为一个个体的感 觉,包括内在自主性的发展
儿童3岁前的心理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正常的孤独(出生—一个月) 第二阶段:正常的共生(2—4个月) 第三阶段:分离与个体化,又分为四个亚
阶段(5—36个月) 1、分化与躯体意象 2、实践 3、和解 4、情感客体恒定与个体化
一个不再允许做的实验
关注婴儿早期及分离与个体化的学着
• 玛格丽特.马勒: 内科医生,精神分析师(1897—1985
) 20世纪30年代在维也纳从事精神分析 1938年迁到纽约,长期从事儿童的心
理治疗工作 马勒最关心的问题主要是生命最初3年
所发生的分离与个体化的过程
两个概念:分离与个体化
与原生家庭有关的心理社会现象
啃老族 大学生的陪读现象 父母皆祸害——一个网络小组 父母与子女冲突中的恶性事件 单亲家庭、收养家庭、继亲家庭
的子女出现的一些特殊问题
原生家庭与个体成长的一些主题
原生家庭与子女之间的距离 父母与孩子之间怎么样的互动模
式 父母如何对待子女成长中的困扰 分离与个体化的完成是个重要的
•谢谢 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