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讲解稿

合集下载

《资治通鉴》推荐稿

《资治通鉴》推荐稿

《资治通鉴》分享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下午好。

我是来自圳溪小学的闵佳钰,很荣幸今天能够参加这次读书分享会,今天我向大家推荐的是我宋朝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司马光,司马光是陕西夏县人,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他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他历仕四朝,政绩卓著,曾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死后被追赠太师、温国公。

谥号:魏征。

在我们小学阶段,就有一篇关于司马光童年时期的课文,《司马光砸缸》。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中国古代一部实用的政治百科全书。

司马光受命于宋英宗皇帝,遍阅历代史书,旁采诸家传记,删繁去冗,举要提纲,历时19年写完全书。

拟定稿子到成书,司马光无不躬亲。

书成之后,宋神宗以“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赐名为《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问世以来,历代帝王将相都把它作为必读之书,以资治道。

此书以时间为“纲”,以事件为“目”,纲举则目张,时索则事叙。

对于我们读者而言,学习这部典范,可以吸取其中的文笔精华,而且此书内容翔实、丰富,思想博大精深,对我们个人而言也很有意义。

《资治通鉴》规模宏大,年代久远,阅读本书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和一定的阅读能力。

不同的人可以选择不同的版本来阅读。

今天我就选取了其中一个《一鸣惊人》的故事来分享给大家。

楚庄公和武举,楚庄公昏庸无能,而武举不惧怕权利觐见,用楚京大鸟来做比喻,庄公悔悟,治国理政。

而其中的“三年不飞,一飞冲天。

三年不鸣,一鸣惊人”还流传至今。

在近代我们的开国主席毛泽东同志和清朝大臣曾国潘都喜爱读《资治通鉴》这一本书。

引用两段话来说说我的推荐理由,俗话话,读史可以使人明志,读史可以使人志存高远。

一个的胸襟取决于他的眼界,视野,只有志向远大,才能够看的透彻,而不拘于小格。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说过,读史的三重境界“自淑、诲人、知道而乐”。

读史对于个人的修养还是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这个信息时代,我们接触信息的方式也越来越便利,信息也变得越碎片化,我们思考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资治通鉴》白话文

《资治通鉴》白话文

《资治通鉴》白话文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编写的一部历史著作,以简明扼要的文字,
对中国的历史事件进行纪录和分析。

下面是《资治通鉴》的一些白
话文解读。

《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他是宋朝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学者。

他在这部书中,以年代为纵线,对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军事和
社会事件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记载。

他对历史事件的分析非常独到,
以事实为基础,并力图找出其中的规律和道理。

《资治通鉴》的书名中,“资治”意味着收集资料,并加以分析和
治理。

这部书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历史事件的研究,为中国的治理提
供经验和教训。

而“通鉴”则意味着全面而系统地阅读和研究历史。

《资治通鉴》的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编年史,按照年代顺
序记载历史事件;二是纪传体,以人物为线索,介绍历史人物的生
平和事迹。

这两个部分相辅相成,既涵盖了政治、军事、经济等各
个方面,也展现了历史人物的高度个性和对历史的影响。

《资治通鉴》的白话文解读就是尽量避免使用古文的繁复难懂的语言,以简洁明了的文字来表达历史事件的经过和含义。

这样可以更
好地帮助读者理解历史,并从中获得启迪和教益。

总之,通过阅读《资治通鉴》的白话文解读,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从中汲取智慧,为我们的现实生活提供借鉴和指导。

资治通鉴第一篇原文与解析

资治通鉴第一篇原文与解析

资治通鉴第一篇原文与解析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历史著作,由司马光在北宋时期编纂完成。

它以纪传体的形式,系统地记录了自春秋战国至五代十国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被誉为史书中的“鉴”。

第一篇是资治通鉴的开篇之作,文字简练,用词精确,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准确客观。

下面将对《资治通鉴》第一篇进行原文分析与解读。

《资治通鉴》第一篇原文如下:周官称殷,殷官承商,晋官称周,称殷为盗。

周灭殷,称殷为盗,故殷不能复兴。

司马光在第一篇的开篇就直接点明了自己编纂这本书的目的,即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记载,揭示历史的规律和教训。

他以古代的社会制度更迭为例,深刻阐述了一个国家或政权的兴衰与政权间的相互关系。

第一篇中的第一句话“周官称殷,殷官承商”,是指周朝承袭了殷商时期的官制,并将其作为自己的起源。

这一句话表达了政权传承的历史事实。

接着,文章提到晋朝时期的官制将周称为殷,称殷为盗。

从这个事件可以看出,晋朝试图割裂周朝的历史传承,认为周朝继承了殷朝的官制就是盗窃。

这种观点在当时的政治斗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文章最后一句“故殷不能复兴”,点明了一个国家、政权最重要的因素,即保持自身的传统与根基,追求自身的发展和复兴。

通过对《资治通鉴》第一篇的原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司马光在这篇开篇之作中,既有对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又有对历史规律的总结和教训的提炼。

他通过对周、殷、晋三个朝代的官制的描述,揭示了政权传承和变迁的历史规律,强调了保持传统与根基的重要性,从而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资治通鉴》第一篇的原文非常简短,但它所包含的历史思考和阐述却是深远而有意义的。

它引导我们思考历史的规律和教训,对于我们认识世界、理解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结起来,《资治通鉴》第一篇原文通过对周、殷、晋三个朝代的官制的描述,揭示了政权传承和变迁的历史规律,强调了保持传统与根基的重要性。

它是整个历史著作的开篇之作,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意义。

通过对该篇原文的解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的用意与目的,以及他对历史的思考和总结。

资治通鉴之三家分晋译文讲解

资治通鉴之三家分晋译文讲解

资治通鉴之三家分晋译文讲解一、背景介绍以三家分晋为题材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编写的一部中国历史专著,从这个角度看,加上资治通鉴内涵的解析,我们将对三家分晋的起因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进行全面、详细、完整的探讨。

二、起因分析三家分晋发生在公元280年,当时并州之地发生了关于太原王刘曜与冀州刺史刘琨之间争权夺势的斗争。

冀州本来是由刘曜所控制,而刘琨则希望夺回冀州。

三、太原王刘曜太原王刘曜是晋氏的后裔,其曾祖父刘深是晋武帝的儿子,因此也是晋室的后代。

他在并州拥有很高的声望和势力。

在280年,刘曜派遣他的军队来夺取冀州,这引起了刘琨的不满。

于是两军开始了一场激烈的争斗。

四、冀州刺史刘琨刘琨是一个勇敢而聪明的将领,他在并州的统治下统一了冀州,并且在当地拥有广泛的支持。

面对刘曜的进攻,刘琨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战略。

但是,由于刘琨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没有得到晋室的支持,导致他最终失败,并且死在了刘曜的手下。

五、三家分晋的影响三家分晋给中国历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标志着西晋的统一结束,北方进入了五胡乱华时期。

其次,三家分晋还导致了北方各个政权的出现,包括南燕、北凉、西秦等。

这些政权在各自的地区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六、结论通过对三家分晋的讲解,我们可以看到这一事件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性。

它不仅导致西晋的统一结束,还影响了北方各个政权的崛起。

理解三家分晋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历史和了解晋朝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资治通鉴》2.宋汤若望《折磨影子》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3.李平杰, 胡有鉴, 傅仪伟. 资治通鉴 : 分朝治国史. 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资治通鉴历史经典原文与解析

资治通鉴历史经典原文与解析

资治通鉴历史经典原文与解析资治通鉴:历史经典的原文与解析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史学家司马光所著的历史纪实文献,被公认为中国史书中的经典之作。

编纂于北宋时期,全书共294卷,收录了从周朝春秋时期至南唐天祐元年(959年)的历史事件,涵盖了2500多年的历史。

本文将对资治通鉴的原文和解析进行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历史经典。

第一章:概述资治通鉴以编年体的方式呈现,每个年代的事件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叙述。

全书分为十二本,每本有不同的主题,涉及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素材和宝贵的历史参考。

第二章:原文解析资治通鉴的原文内容丰富,时间跨度长,对历史事件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作者司马光采用了简练的文字风格,详实的史料和精确的叙述,使得整部著作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通过细读原文,我们可以了解那个时代的政治风貌、社会背景和人物传记,深入感受历史的变迁和演进。

以"资治通鉴"中的一则事件为例,北齐武成帝派遣郭元振南征倭贼。

原文中记载:"岁戊子,……帝使使吴兴,令郭元振南征倭贼。

"这段文字表明了北齐武成帝对倭贼的态度和对郭元振的重用。

通过这个事件,我们可以了解到北齐政权的对外扩张战略和武成帝对南方地区的治理态度。

第三章:解析的方式在解析资治通鉴的时候,可以采用对文字进行解读和分析的方式。

首先,可以从事件的时代背景、地理环境和人物关系等角度来解析历史事件。

通过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可以更好地理解事件的起因和影响。

其次,还可以对作者的叙述方式和文笔风格进行解析。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使用了简洁明了的叙述方式,以及确切的历史事实,让人们读起来更加流畅。

通过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我们可以了解到他在文学艺术方面的造诣,以及对历史真相的追求。

第四章:阅读的价值资治通鉴不仅是一部历史文献,更是对中国历史发展的一部见证和解读。

通过紧密结合历史文本和背景知识,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变化和演进,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的趋势和规律。

资治通鉴 芮琪讲解

资治通鉴 芮琪讲解

资治通鉴芮琪讲解《资治通鉴》又名《通鉴》,由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编纂而成。

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方面的重要历史文献。

在这部史书里作者引用的例子非常多。

我们可以看出来他是对自己过去所犯错误的深刻反省与认识。

下面让我给大家讲解一下吧!首先我们知道写《资治通鉴》的时候已经离现在很久远了,当时人的思想意识,语言表达,都跟我们现在不同。

所以,今天就没必要完全按照原文来理解。

主要还是应该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些东西。

所以,接下来请允许我介绍它的基本内容:第一卷: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分别为前言、第一纪、第二纪、第三纪、第四纪;第二卷:记录了唐朝末期开始到元朝初期之间的朝代更替和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第三卷:比较详细地叙述了汉武帝到安史之乱结束的那段时期,共计六百零九年的历史;第四卷:就是魏晋南北朝的两百多年的时间,其中包括三十几个小的朝代,如曹操、刘备等;最后一卷:就是隋朝,即大家熟悉的杨坚建立隋朝的那段历史,共计七十三年;总体来说: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记载,是《资治通鉴》的写作特点。

其次:读史书要做好笔记的准备。

一般都只注重于故事情节,却忽略了背景、作者心态,或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

像是《资治通鉴》,所涉及到的每一件事,除了皇帝颁布的诏令外,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善恶”展开的。

虽然在文章中被提起得很少,甚至连直接的影响都谈不上,但正因为它如此隐晦,才显示出来历史研究的高度艺术性——一切尽在不言中。

就拿秦王赢政杀死亲生父母来说,真相也许永远不能够大白于天下,但那种千古未闻的残忍,就算用上一千个字,也无法充分形容出来。

历史总是胜利者谱写的,不管你怎样努力追求公平正义,史书中仍旧会加入强权的痕迹。

既然改变不了客观存在,为何还要把苦涩留给自己呢?为什么不把满腹牢骚倾诉给后世的英雄豪杰呢?《资治通鉴》里记载的君臣和睦的故事固然感人,可在动荡的乱世,就连“忠”这样抽象的概念,似乎也早已随风消逝了。

历史文献:《资治通鉴》全文解读

历史文献:《资治通鉴》全文解读

历史文献:《资治通鉴》全文解读1. 引言1.1 概述《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通史著作,由宋代史学家司马光编纂而成。

它以编年体的形式,扼要地记录了从春秋时期到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政治斗争,被誉为中国历史文献中最富盛名的一部作品之一。

本文旨在对《资治通鉴》进行全文解读,并对其特点、内容、影响和意义进行深入分析。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主要部分,包括引言、资治通鉴简介、《资治通鉴》的主要内容概述、对《资治通鉴》全文进行解读与分析以及结论。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我们将系统性地介绍《资治通鉴》这一经典著作,并详细阐述其编纂方法、涵盖的时期和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等关键内容。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资治通鉴》全文进行解读,探索其在历史研究领域中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我们将介绍作者司马光以及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他编纂《资治通鉴》的动机和目的。

其次,我们将探讨《资治通鉴》成书背景和意义,分析它对历史研究和政治决策的影响。

然后,我们将概述《资治通鉴》的主要内容,并着重解读其中涉及的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

最后,我们将全文进行综合解读与分析,剖析其结构特点、不同时期与朝代历史的对比以及重要历史人物的思想、政策等方面。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进一步认识《资治通鉴》这一经典文献的价值,并探索如何在今天学习与应用其中蕴含的智慧与经验,以提升对历史发展规律及人类社会演变过程的理解能力。

同时也希望为未来关于《资治通鉴》的研究方向提供一些启示和展望。

2. 资治通鉴简介: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编年体史书,由宋代史学家司马光编纂而成。

本篇将从三个方面对资治通鉴进行简要介绍:作者和背景、成书背景和意义,以及历史价值和影响。

2.1 资治通鉴的作者和背景:资治通鉴的作者是司马光(1019年-1086年)。

司马光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散文作家。

他在政治上坚守道德原则,积极参与政务,并提出了“心血国事读书法”的观点。

资治通鉴(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资治通鉴(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目录分析
0 1
第1章前言
0 2
第2章周纪
0 3
6
第6章晋纪
0 5
第5章魏纪
1
第7章齐纪
2
第8章梁纪
3
第9章陈纪
4
第10章隋纪
5
第11章唐纪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北宋 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世称涑水先生。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 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 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祐元年(1086年),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名列“元祐党 人”,配享宋哲宗庙廷,图形昭勋阁;从祀于孔庙,称“先儒司马子”;从祀历代帝王庙。为人温良谦恭、刚正 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生平著作甚多,主要 《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谢谢观看
读书笔记
我不知道这本通鉴是按什么标准节选的,要么截影响历史走向的大势节点,要么截振聋发聩的可借鉴史事, 这本里面有些有部分截得有点生硬。
帝王之术,凶险难测,妄想不妄。 王安石变法,历任18年,期间司马光选择休相退局,不问国政,花19年编了此书。 这是一本从正面讲谋略的一本书,和「长短经」从反面讲的有所不同,两本书都看看做个对比蛮有趣。 评分可能有失偏颇,毕竟不同人需求不一样。 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事迹都在这里来到。 一直想读史记、资治通鉴这类史书,一直下不了决心。。 已看到“大将李广”,前面的故事以前都或多或少地了解过,似乎没有精妙之处。 摘录的!看起来很不爽,想看古文的不推荐,喜欢看翻译的可以去看看!。 译文有点像机器AI读小说的感觉,没什么味道,但是读原文又不太懂,整篇也是节选资治通鉴的较重大的事 件,无头无尾,不熟悉历史很难看懂来龙去脉,所以呢,400多页只看了译文,两三天囫囵吞枣看完了,感觉帝 王之

资治通鉴发言稿

资治通鉴发言稿

资治通鉴发言稿各位尊敬的领导、各位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我对于《资治通鉴》的一些见解和体会。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书籍中的一部重要著作,由司马光所著,记录了从周朝的春秋时期到南朝宋朝的历史事件。

首先,我想谈一谈《资治通鉴》的重要性。

这部历史著作是中国历史学中的宝库,它不仅记录了我国古代的历史事件,还对于我们研究历史和分析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资治通鉴》所涉及的历史时期包括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时期、南北朝时期等等,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通过研究《资治通鉴》,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现历史的规律,从而更好地面对现实世界的问题。

其次,我想聊一下我个人对于《资治通鉴》的一些理解和体会。

在阅读《资治通鉴》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历史是人民智慧的结晶。

《资治通鉴》的每一篇都非常生动详实,它从不同的角度总结了我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经验和教训。

通过阅读《资治通鉴》,我明白了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用来反思现实。

我们可以从历史中找到共通之处,并且了解历史的变迁对我们现在的影响和启示。

同时,《资治通鉴》也让我认识到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是独特的,每一个历史人物都有其独特的背景和人生轨迹,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

通过阅读《资治通鉴》,我深刻地认识到历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变化的。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不同时期的历史,并借鉴历史中的经验和教训,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当下的问题和挑战。

最后,我想强调《资治通鉴》对于我们个人的启示和引导。

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常常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和观点。

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一种批判性的思维,需要有一种独立的思考能力。

而阅读《资治通鉴》可以培养我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阅读《资治通鉴》,我们可以对历史事件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从而形成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独到见解。

资治通鉴权谋智慧讲解

资治通鉴权谋智慧讲解

资治通鉴权谋智慧讲解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史学的经典之作,全书收录了从上古到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事件。

作为史学经典,它不仅记录了历史,更是对历史的分析和研究,特别是对于权谋智慧的讲解,更是历史学习者不可忽视的部分。

所谓权谋智慧,指的是在政治、军事、外交等领域中,运用智慧和谋略来达成一定目的的能力。

在《资治通鉴》中,各个历史事件的背后都有权谋智慧的运用。

例如,唐太宗在建立唐朝时,就是通过巧妙运用外交手段和军事策略,最终统一了天下;而宋太祖在太宗权臣王安石的变法中,也是通过权谋智慧来获得政治利益。

在学习《资治通鉴》时,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许多权谋智慧的技巧和方法。

比如,要善于运用巧妙的言辞来化解危机;要懂得如何运用兵法来制敌制胜;还要懂得如何处理内外关系,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

总之,学习《资治通鉴》不仅可以了解历史,更可以从中汲取许多关于权谋智慧的经验和智慧,帮助我们在现实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

- 1 -。

《资治通鉴》讲座第一百一十六讲漢纪二十八(2)

《资治通鉴》讲座第一百一十六讲漢纪二十八(2)

《资治通鉴》讲座第一百一十六讲漢纪二十八(2)漢孝平皇帝元始五年乙丑(西元5年)春,正月,祭明堂;诸侯王二十八人,列侯百二十人,宗室子九百余人,征助祭。

礼毕,皆益户、赐爵及金帛、增秩、补吏各有差。

春季,正月,漢平帝在明堂对远近祖先进行大合祭。

受征助祭的有诸侯王二十八人,列侯一百二十人,皇家子弟九百余人。

典礼完毕,全部增加封地户数,赐封爵位,赏赐金银、丝织品,提高俸禄,任命当官,各有差别。

安漢公又奏复长安南、北郊。

三十余年间,天地之祠凡五徙焉。

安漢公王莽再奏请:恢复长安(西漢都城,今陕西西安市)南郊祭天,北郊祭地大典。

三十余年间,祭祀天地的地方已经变更了五次。

频繁变更祭祀礼仪,简直是亵渎神明。

诏曰:“宗室子自漢元至今十余万人,其令郡国各置宗师以纠之,致教训焉。

”漢平帝下诏:“自从漢王朝建立迄今,皇家子弟已有十余万人。

各郡、各封国,应设置宗师,负责纠察训导皇家子弟。

”夏,四月,乙未,博山简烈侯孔光薨,赠赐、葬送甚盛,车万余辆。

以马宫为太师。

夏季,四月乙未(初一),太师、博山侯孔光去世。

赐赠丰厚,葬礼十分盛大,送葬的车就有一万多辆。

任命马宫当太师(辅佐皇帝的高级官员,位在三公之上)。

吏民以莽不受新野田而上书者前后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及诸侯王公、列侯、宗室见者皆叩头言:“宜亟加赏于安漢公。

”于是莽上书言:“诸臣民所上章下议者,事皆寝勿上,使臣莽得尽力毕制礼作乐;事成,愿赐骸骨归家,避贤者路。

”甄邯等白太后,诏曰:“公每见辄流涕叩头言,愿不受赏;赏即加,不敢当位。

方制作未定,事须公而决,故且听公制作;毕成,群公以闻,究于前议。

其九锡礼仪亟奏!”官吏、平民因为王莽不接受新野县(今河南新野县)的田地而上书的,前后达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以及诸侯王、公卿、列侯和皇族被接见的,都叩头说:“应该赶快对安漢公加以奖赏。

”于是王莽上书说:“官民所上奏章交下来讨论的,应全部搁置不再呈上,使我得以尽力完成制作礼仪和乐章。

《资治通鉴》讲座第九十四讲漢纪二十(3)

《资治通鉴》讲座第九十四讲漢纪二十(3)

《资治通鉴》讲座第九十四讲漢纪二十(3)高宗孝元皇帝永光元年(戊寅,西元前43年)戊子,侍中,卫尉王接为大司马、车骑将军。

九月戊子(二十四日),元命任命侍中(皇帝的顾问)、卫尉(九卿之一,禁卫军统领)王接当大司马,兼车骑将军。

石显惮周堪、张猛等,数谮毁之。

刘更生惧其倾危,上书曰:“臣闻舜命九官,济济相让,和之至也。

众臣和于朝则万物和于野,故箫《韶》九成,凤皇来仪。

至周幽,厉之际,朝廷不和,转相非怨,则日月薄食,水泉沸腾,山谷易处,霜降失节。

由此观之,和气致祥,乖气致异,祥多者其国安,异众者其国危。

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也。

今陛下开三代之业,招文学之士,优游宽容,使得并进。

今贤不肖浑殽,白黑不分,邪正杂糅,忠谗并进;章交公车,人满北军,朝臣舛午,胶戾乖剌,更相谗诉,转相是非;所以营惑耳目,感移心意,不可胜载,分曹为党,往往群朋将同心以陷正臣。

正臣进者,治之表也;正臣陷者,乱之机也;乘治乱之机,未知孰任,而灾异数见,此臣所以寒心者也。

初元以来六年矣,按春秋六年之中,灾异未有稠如今者也。

原其所以然者,由谗邪并进也;谗邪之所以并进者,由上多疑心,既已用贤人而行善政,如或谮之,则贤人退而善政还矣。

夫执狐疑之心者,来谗贼之口;持不断之意者,开群枉之门;谗邪进则众贤退,群枉盛则正士消。

故《易》有《否》、《泰》,小人道长,君子道消,则政日乱;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则政日治。

昔者鲧、共工、驩兜与舜、禹杂处尧朝,周公与管、蔡并居周位,当是时,迭进相毁,流言相谤,岂可胜道哉!帝尧、成王能贤舜、禹、周公而消共工、管、蔡,故以大治,荣华至今。

孔子与季、孟偕仕于鲁,李斯与叔孙俱宦于秦,定公、始皇贤季、孟、李斯而消孔子、叔孙,故以大乱,污辱至今。

故治乱荣辱之端,在所信任;信任既贤,在于坚固而不移。

《诗》云:‘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言守善笃也。

《易》曰:‘涣汗其大号’,言号令如汗,汗出而不反者也。

今出善令未能逾时而反,是反汗也;用贤未能三旬而退,是转石也。

资治通鉴注原文与解析

资治通鉴注原文与解析

资治通鉴注原文与解析《资治通鉴注原文与解析》是一本重要的历史学著作,通过对《资治通鉴》原文进行注释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研究这部史书。

本文将以文章的形式,对《资治通鉴注原文与解析》进行介绍和评析。

一、《资治通鉴注原文与解析》的意义《资治通鉴》是司马光所著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录了从战国末期到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

这部史书不仅收录了大量的史料,还囊括了许多历史事件的注解和解析,对于研究中国历史具有极高的价值。

而《资治通鉴注原文与解析》则是在《资治通鉴》基础上进行进一步解读和阐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所表达的含义和历史背景。

二、《资治通鉴注原文与解析》的特点1. 注解详尽:《资治通鉴注原文与解析》对于每一篇章的原文都提供了详尽的注解,解释了难以理解的句子、名词以及地名等,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原文。

2. 时代背景解析:《资治通鉴注原文与解析》在对原文进行解析的同时,还提供了相应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解析,帮助读者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背景。

3. 重点事件解析:《资治通鉴注原文与解析》对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进行了重点解析,深入分析事件的原因、影响和背后的历史意义,使读者能够对这些事件有更深入的理解。

4. 注解与原文融合:《资治通鉴注原文与解析》将注解与原文融合在一起,通过对原文进行标注和加粗等形式,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很方便地理解注解内容,并能够与原文互相参照。

三、《资治通鉴注原文与解析》的影响《资治通鉴注原文与解析》的出版对于学界、历史爱好者和相关研究者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对于学界而言,它为研究《资治通鉴》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和解读方法,丰富了学术研究的内容。

其次,对于历史爱好者而言,它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古代历史,读懂原著的同时,也更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

最后,对于相关研究者而言,它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研究中国历史的重要工具书,有助于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综上所述,《资治通鉴注原文与解析》是一本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学著作,它通过对《资治通鉴》原文进行注释和解析,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研究这部史书。

《资治通鉴》讲座第一百一十八讲漢纪二十九(1)

《资治通鉴》讲座第一百一十八讲漢纪二十九(1)

《资治通鉴》讲座第一百一十八讲漢纪二十九(1)王莽始建国元年己巳(西元9年)春,正月,朔,莽帅公侯卿士奉皇太后玺上太皇太后,顺符命,去漢号焉。

春季,正月朔(初一),王莽率领公侯卿士捧着新制的皇太后御玺,呈上太皇太后,遵从上天的符命,去掉漢朝的名号。

初,莽娶故丞相王䜣孙宜春侯咸女为妻,立以为皇后;生四男,宇、获前诛死,安颇荒忽,乃以临为皇太子,安为新嘉辟。

封宇子六人皆为公。

大赦天下。

当初,王莽娶了原丞相(三公之一,最高行政官)王䜣(xin一声)的孙子宜春侯王咸的女儿为妻,如今立她作皇后。

生有四个儿子,王宇、王获先前已被处死,王安又很有点糊里糊涂的样子,便把王临立为皇太子,把王安封为新嘉辟。

赐封王宇的儿子六人都为公。

大赦天下。

中国传统礼制是同姓不婚,王莽那么讲“礼”的人,居然娶了王姓女子为妻,真是令人大跌眼镜。

还有“新嘉辟”是什么东西?我只听说过新加坡,在王莽的“新”朝里,到处都是新名词。

莽乃策命孺子为定安公,封以万户,地方百里;立漢祖宗之庙于其国,与周后并行其正朔、服色;以孝平皇后为定安太后。

读策毕,莽亲执孺子手,流涕曰:“昔周公摄位,终得复子明辟;今予独迫皇天威命,不得如意!”哀叹良久。

中傅将孺子下殿,北面而称臣。

百僚陪位,莫不感动。

王莽下策书命孺子刘婴为定安公,把居民一万户,土地纵横各一百里,赐封给他。

在封国里建立漢朝祖宗的祠庙,与周朝的后代一样,都使用自己的历法和车马服饰的颜色。

把孝平皇后立为定安太后。

宣读策书完毕,王莽亲自握着孺子的手,流着眼泪抽泣道:“从前周公代理王位,最后能够把明君的权力归还周成王;现在我偏偏迫于上天威严的命令,不能够如自己的意!”悲伤叹息很久。

中傅(宦官名号)带着孺子下殿,向着北面自称臣下。

百官陪在旁边,没有人不受感动。

“不是我想要当皇帝,而是老天爷非要我当,实在推不掉了,只好对不起你了。

”如此令人作呕的话,居然还能让百官感动,这些官员被王莽洗脑洗得真够深。

又按金匮封拜辅臣:以太傅、左辅王舜为太师,封安新公;大司徒平晏为太傅,就新公;少阿、羲和刘秀为国师,嘉新公;广漢梓潼哀章为国将,美新公;是为四辅,位上公。

冯唐讲资治通鉴

冯唐讲资治通鉴

冯唐讲资治通鉴冯唐说,如果让我去一个孤岛,岛上没电没网,无肉无车,但我可以带一本书去,问我带什么,我说,我会带《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对冯唐一生影响很大,他在读初中时候,就懂得看一会儿就合上,然后想想下一步怎么办,凡是按照他想的办法做的人下场都很好,不按他想的办法做的人都“垂泪对宫娥”了。

冯唐后来搞咨询,搞管理,一直都在看这本书,并且受益匪浅。

近日他又开坛讲解《资治通鉴》,我看了几个小视频,没啥新解,都是普及版,给不看书的人听的,用马未都的话说,属于传道者吧。

毕竟大家不看书,看看小视频,也能增长知识。

冯唐说,《资治通鉴》跟《史记》不一样。

前者主要是讲道理,方法论,虽然故事也很精彩,但是讲故事是为讲道理服务的,有时候讲一个故事,司马光还怕人们看不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就在后面写一段“臣光曰”,明明白白告诉你,我要写点啥。

《史记》主要是讲故事,故事讲得精彩纷呈,当小说看,虽然每篇后面也有“太史公曰”,但是司马迁曰的都是自己的一些感想心得啥的,不是为了教你怎么做人做事的。

其实冯唐说了一种读《资治通鉴》的方法,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就是每天不要多看,看一段小故事就可以,停下来,拿个小本本写一下后面的故事,列出好几种情况,再看哪一种比较合适。

练得多了,就能养出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而且可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冯唐曾写过一封给司马光的信,信中说道:中华书局二十册版和十册版《资治通鉴》都太沉了。

我用Kindle 装了一个电子版的,酒后,睡前,放下手机,开始第二次阅读《资治通鉴》,一卷,一卷,比第一次认真多了,比第一次收获多了。

多次读到意识逐渐丧失,扔Kindle 在枕边,昏昏睡去,多次梦见《资治通鉴》里的场景和对话,刀光剑影,落花流水……我最大的兴趣还是了解人性,了解人性的最佳办法似乎还是以大尺度的时间观照人性的变与不变、轮回与演进……如果只读一本古书,就读您这本《资治通鉴》,如果只读一本史书,就读您这本《资治通鉴》,甚至如果只读一本书,就读您这本《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沈志华 白话 文稿

资治通鉴 沈志华 白话 文稿

资治通鉴沈志华白话文稿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资治通鉴· 沈志华· 白话文稿》《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非常重要的史学著作,它由唐代史学家司马光编纂而成,全书共294卷,介绍了自公元前403年至公元959年的中国历史。

这部史书以编年体的形式,系统地记载了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君主政权的更替以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堪称中国古代的“编年史巨著”。

沈志华老师是一位资深的历史学者,他对《资治通鉴》这部史书有着深刻的研究和理解。

在他的研究中,他致力于用更加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资治通鉴》,使之更符合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和认知水平。

他将《资治通鉴》中的史料和事件进行了精心的选取、整理和解读,从而形成了一系列白话文稿,让更多的读者能够了解和认识这部伟大的史学著作。

在沈志华老师的白话文稿中,他通常会以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或人物为中心展开叙述,通过详实的史料和简明扼要的文字,向读者展现出这段历史的真实面目。

他会从不同的角度对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力求让读者对历史事件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他也会加入一些生动有趣的细节和引人入胜的描述,使得历史知识更加生动活泼,更加贴近读者的生活和实际情境。

沈志华老师的白话文稿在传播《资治通鉴》的也起到了普及历史知识、提高文化素养的作用。

通过这些文稿,读者不仅可以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演变,还可以学到历史上的智慧和教训,培养自己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他也为那些对历史感兴趣、但又不喜欢繁文缛节的读者提供了一个更加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

沈志华老师的白话文稿对于推广《资治通鉴》的影响是非常正面的。

通过他的努力和研究,更多的人有机会了解和接触这部伟大的史学著作,从而更好地理解和珍视中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希望他的研究成果能够持续得到传承和发展,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受教,并为推动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示例:《资治通鉴沈志华白话文稿》《资治通鉴》是一部涵盖了中国历史上自周代至五代的编年体通史,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编年史之一。

《资治通鉴》二十讲

《资治通鉴》二十讲

‘资治通鉴“二十讲刘后滨李晓菊主编韩树峰李全德李晓菊刘后滨刘新光皮庆生王静杨梅张忠炜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㊃北京㊃目录编写说明/1序表与史论第一讲司马光与‘资治通鉴“/3第二讲‘资治通鉴“重要序表/25第三讲‘资治通鉴“重要史论/37开国与创制第四讲秦始皇帝/53第五讲东晋建国/70君道与政体第六讲轮台罪己诏/87第七讲贞观君臣论治/98选官与用人第八讲汉武帝用人/115第九讲曹魏选官/129士人与政治第十讲党锢之祸/143第十一讲长乐老冯道/156变法与改革第十二讲孝文帝改革/173第十三讲刘晏理财与杨炎行两税/187战争与兵谋第十四讲肥水之战/199第十五讲魏博归朝/2152‘资治通鉴“二十讲边疆与民族第十六讲张骞通西域/229第十七讲安禄山起兵/239第十八讲契丹灭后晋/254衰政与亡国第十九讲隋炀帝急政/275第二十讲朱温代唐/287编写说明本书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承担的通识教育大讲堂课程‘资治通鉴选讲“的试用教材,由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和历史文献学专业教师集体编写㊂学校领导和教务处负责同志对课程建设和教材编写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㊂孙家洲㊁包伟民㊁李小树等教授提出了编写和修改意见㊂历史学在大学通识教育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㊂‘资治通鉴“作为中国传统史学最具代表性的经典史著之一,不仅是大学通识教育的最佳读本,也是各界人士了解中国传统文化㊁吸取历史智慧的重要津梁㊂本书选编了‘资治通鉴“有关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记载,旨在普及历史知识的同时,通过对原典的研习与思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㊁文献阅读能力得到切实的训练与提高㊂本书作为一部通识教育教材,已经连续五个学期在中国人民大学开设的‘资治通鉴选讲“的数十个课堂上试用㊂针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选课学生对教材内容及授课方式的反馈意见,我们进行了多次大幅度的修订,努力适应通识教育课程的特点,满足非历史专业读者阅读中国古代经典史著的需求㊂本书在编写体例上主要有以下特点:一㊁选文尽量做到内容完整㊁主题突出㊂在选文的技术处理上,我们尽量以段落而不以句子为单位对原书材料进行剪裁,以保持历史事件叙述的完整性㊂全部选文以中华书局点校本为依据,个别断句和标点根据选编者的理解作了不同的处理;文字校勘方面,选文充分吸收了点校本所附章钰校记的成果,限于体例的原因,这些文字上的处理,在选文中未能一一注出,统此说明㊂二㊁设主题单元以统摄选文㊂全书除前三讲带有绪论的性质外,其余选文部分则分设八个主题单元加以选录,即开国与创制㊁君道与政体㊁选官与用人㊁2‘资治通鉴“二十讲士人与政治㊁变法与改革㊁战争与兵谋㊁边疆与民族㊁衰政与亡国,这些专题的拟立,是基于我们对‘资治通鉴“所载内容的理解所作的分类,大致涵盖了中国古代治国实践的各个方面㊂每一个单元都有一篇综论性质的解题,体现选编者对中国古代历史重大问题的基本理解,并提出一些值得进一步思考的学术命题㊂三㊁注释兼顾学术性与普及性㊂本书的阅读对象为高中以上到大学本科程度的读者,为了帮助读者解决由词语和专业知识造成的阅读障碍,本书对选文提供了较为详备的注释,内容包括专有名词㊁词语㊁人物㊁典制等,注文的撰写在辅助阅读的同时,也注意专业知识的介绍,具有相当的学术性㊂本书对历史地名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注释,地名标注凡例如下:1.地名标注均以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为底本,参校包括‘资治通鉴“胡注在内的其他文献㊂2.今地名一律以‘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为准,反映的是1994年12月底的行政区划㊂3.选文未交待政区通名者,先注通名,再注治所及今地㊂政区通名存疑者不出注㊂四㊁通过 讲评 和 延伸阅读 ,为读者提供史学界的前沿成果㊂在每一篇选文之后,都附有 讲评 ,交代选文意旨,概括选文内容,梳理历史线索,揭示史籍要义㊂ 讲评 尽量从多元视角揭示出选文在古代政治史㊁思想史㊁历史编纂学㊁史料学上的意义与价值,画龙点睛,举一反三,充分显示历史学的专业风格,以区别于一般的文选㊂当然,我们也在适当的地方,对‘资治通鉴“的历史写作艺术进行文章赏析方面的点评㊂ 延伸阅读 中精选了与选文内容密切相关的论著,包括高质量的学术专著㊁论文㊁教材和普及读物,既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选文,也可以帮助读者根据需要进一步拓展阅读㊂五㊁通过 思问录 来沟通历史与现实㊂本书的 思问录 或与 讲评 文字相呼应,或由 讲评 内容引申开去,与一般的教材有所不同,本书的 思问录 不仅着意于帮助学生掌握课堂教学的内容,更致力于帮助读者在理解选文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在 知人论世 方面有所启沃㊂选编‘资治通鉴“是文史学界一项具有深厚传统的工作,前人已有多种优秀的选本㊂这部教材的编写,努力吸取了以往诸多选本的思想精华,编选体例编写说明3上亦多有借鉴,对当今非史学专业读者对中国历史所关注的话题和阅读习惯也给予了一定的关照㊂尽管我们已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一定还存在不足,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欢迎读者提出意见和建议㊂本书由刘后滨㊁李晓菊主编,刘新光负责地名的注释和配图,杨梅㊁张雨进行文稿汇总,历史系研究生意如㊁顾成瑞校对了部分文稿㊂本书编写的具体分工如下:李晓菊 第一讲㊁第二讲㊁第十四讲李全德 第三讲㊁第二十讲张忠炜 第四讲㊁第十讲㊁第十六讲韩树峰 第五讲㊁第九讲㊁第十二讲杨梅 第六讲㊁第八讲刘后滨 第七讲㊁第十五讲㊁第十九讲皮庆生 第十一讲㊁第十八讲王静 第十三讲㊁第十七讲序表与史论序表与史论 单元解题文字:论史者有二弊焉:放于道而非道之中,依于法而非法之审,褒其所不待褒,而君子不以为荣,贬其所不胜贬,而奸邪顾以为笑,此既浅中无当之失矣;乃其为弊,尚无伤于教㊁无贼于民也㊂抑有纤曲嵬琐之说出焉,谋尚其诈,谏尚其谲,徼功而行险,干誉而违道,奖诡随为中庸,夸偷生为明哲,以挑达摇人之精爽而使浮,以机巧裂人之名义而使枉;此其于世教与民生也,灾愈于洪水,恶烈于猛兽矣㊂盖尝论之:史之为书,见诸行事之征也㊂则必推之而可行,战而克,守而固,行法而民以为便,进谏而君听以从,无取于似仁似义之浮谈,祗以致悔吝而无成者也㊂则智有所尚,谋有所详,人情有所必近,时势有所必因,以成与得为期,而败与失为戒,所固然矣㊂(王夫之‘读通鉴论㊃叙论三“)第一讲司马光与‘资治通鉴“一㊁‘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北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十月十八日(公历11月17日),司马光生于河南光山㊂他的父亲,新任光山县令司马池为他取名光㊂成年后,取字君实,自号迂夫,晚年号迂叟㊂因祖籍陕州夏县(治今山西夏县)涑水乡,后人尊称 涑水先生 ㊂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司马光68岁,在宰相任上去世,朝廷赠爵号 温国公 ,谥号为 文正 ,故后世尊称 司马温公 和 司马文正公 ㊂司马光像司马光自幼喜爱历史,7岁时,在家塾听讲‘左传“,发生浓厚兴味,回家后能复述大意㊂青少年时期的司马光刻苦力学,终日读书,手不释卷,在熟读4‘资治通鉴“二十讲的基础上,体会思考其中的道理,他说: 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在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㊂ ①仁宗宝元元年(1038),司马光20岁,中进士甲科,以奉礼郎任华州(治郑县,今陕西华县)判官㊂不久,父亲调任杭州,司马光亦申请改签苏州判官事,就近照顾双亲㊂康定元年(1040)宋与西夏战事又起,朝廷准备在两浙路添置弓手,司马光代父拟写了‘论两浙不宜添置弓手状“㊂康定元年到庆历元年(1041),司马光的母亲和父亲相继去世,他连续服丧五年,不任官职㊂在此期间,他潜心读书,深入思考,撰写了‘十哲论“㊁‘四豪论“㊁‘贾生论“等很多不拘成说㊁具有独立见解的史论文章㊂庆历四年,司马光服丧期满,任签书武成军(治滑州,今河南滑县东南八里城关镇)判官,改宣德郎,匠作监主簿,权知滑州韦城县令㊂公余时间继续阅读经史,撰写了‘机权论“㊁‘才德论“㊁‘廉颇论“㊁‘不以卑临尊议“㊁‘河间献王赞“以及十几篇史评文字,其中很多议论成为后来‘资治通鉴“史论的基础㊂庆历六年,司马光奉调进京,自大理评事,迁大理寺丞,为国子监直讲㊂皇祐元年(1049),为馆阁校勘,校勘注释古文‘孝经“,又与同僚一起上书,请求校勘印行‘荀子“和扬雄‘法言“㊂先秦的荀子和西汉的扬雄是司马光一生推重的大儒,他本人曾经注释过扬雄的‘太玄“和‘法言“㊂皇祐三年,迁殿中丞,除史馆检讨,修日历,再改为集贤校理㊂皇祐五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庞籍罢知郓州(治须城县,今山东东平县),应庞籍之邀,司马光任郓州通判,兼典州学事,后庞籍为昭德军节度使㊁知并州(治阳曲县,今山西太原市),辟光为并州通判㊂宋仁宗晚年无子,嘉祐元年(1056)春,仁宗发病,数月不能听朝,皇位继承问题令人担忧㊂知谏院范镇首先上书,建议选立皇储,时任并州通判的司马光也连上三书,请仁宗早建皇储,以安天下㊂嘉祐二年,司马光再次入朝,为太常博士㊁祠部员外郎㊁直秘阁㊁判吏部南曹,作‘功名论“㊁‘知人论“㊂嘉祐三年,迁开封府推官,当时的知府为欧阳修㊂欧阳修多年前写过‘朋党论“,司马光在这一年也写了一篇‘朋党论“㊂①顾栋高:‘司马光年谱“卷1引‘家塾记“,28页,北京,中华书局,1990㊂第一讲司马光与‘资治通鉴“5嘉祐四年,迁度支员外郎,仍直秘阁,判管勾院,又受命修起居注㊂嘉祐六年,迁起居舍人,同知谏院,开始了他一生政治活动中最积极有为的谏官生涯㊂在宋代,谏院与御史台合称 台谏 ,它们的职责是: 纠察官邪,肃正纲纪 ; 规谏讽喻 , 凡朝政阙失,大臣至百官任非其人,三省至百司事有违失,皆得谏正 ①㊂宋代台谏制度在仁宗时期得到很大的发展,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㊂司马光以强烈的政治责任心就任谏官之职,刚一上任,就连上数篇奏札,论 君德 ,论 致治之道 ,论 养兵之术,务精不务多 ,又进 五规 ,从 保业 ㊁ 惜时 ㊁ 远谋 ㊁ 重微 ㊁ 务实 五个方面向皇帝阐明当前为政的要务㊂②三个月后,再次就皇位继承问题奏请仁宗定立储嗣㊂③嘉祐元年,仁宗发病时,虽然有包括司马光在内的很多官员建议立储,但仁宗无意为之,没有采纳㊂五年过去了,皇位继承人一事仍无着落㊂司马光此次郑重地对仁宗说,这个问题如果再不及时解决,就有可能出现唐朝那样的 定策国老 ㊁ 门生天子 之祸㊂④仁宗听了,大受震动,下令将司马光的奏札 送中书 ⑤㊂司马光随即赶去对宰相韩琦等人说: 诸公不及今定议,异日禁中夜半出寸纸,以某人为嗣,则天下莫敢违㊂ 韩琦等人拱手说: 敢不尽力! ⑥于是,仁宗立侄儿赵宗实为皇子(即宋英宗,即位后改名赵曙),皇位继承人问题终于得到妥善解决㊂司马光在仁宗建储这个大事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㊂欧阳修说他有功于国,可谓 社稷之臣 ⑦㊂嘉祐七年,朝廷擢升司马光为知制诰,掌中书词命,他以自己不善作四六骈体之文,坚辞不受,继续担任谏官,一直到英宗治平二年(1065)㊂在长达5年的谏官生涯中,司马光尽忠尽职,直谏敢言,针对科举取士㊁官吏考核㊁国①②③④⑤⑥⑦‘宋史“卷164‘职官志四“,12册,386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7;‘宋史“卷161‘职官志一“,12册,3778页㊂参见顾栋高:‘司马光年谱“卷2,54~55页;司马光:‘传家集“卷20‘陈三德上殿札子“㊁‘言御臣上殿札子“㊁‘言拣兵上殿札子“,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下同),1094册, 207~211页,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同书卷21‘进五规状“,215~221页㊂参见司马光:‘传家集“卷22‘乞建储上殿札子“,1094册,224页㊂事见‘旧唐书“卷184‘宦者㊃杨复恭传“,15册,4775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㊂‘资治通鉴“卷259‘唐纪“七五亦有记载,北京,中华书局,18册,8457页㊂参见本书第三讲‘论宦官专权“相关注释㊂中书:即 中书门下 ,为宰相裁决政务之所㊂‘宋史“卷336‘司马光传“,31册,10759页㊂‘欧阳修全集“卷114‘荐司马光札子“,4册,1730页,北京,中华书局,2001㊂家钱粮㊁军队冗员㊁宫廷宴饮赏赐过当等许多现实问题以及朝廷的人事任命进行批评谏正,真可谓 久司谏诤,谠言嘉话,著在两朝 ①㊂英宗治平二年,司马光擢升龙图阁直学士兼侍讲,为皇帝讲读经史,不再担任谏官㊂自仁宗嘉祐年间以来,司马光就已经有了编纂一部编年体通史的宏大计划㊂据刘恕说:嘉祐中,公尝谓恕曰: ‘春秋“之后,迄今千余年,‘史记“至‘五代史“一千五百卷,诸生历年莫能竟其篇第,毕世不暇举其大略,厌烦趋易,行将泯绝㊂予欲托始于周威烈王命韩㊁魏㊁赵为诸侯,下讫五代,因丘明编年之体,仿荀悦简要之文,网罗众说,成一家书㊂ ②治平元年,司马光首先向英宗进呈了一部5卷本的‘历年图“,该书用大事年表的形式,扼要记载从战国一直到五代治乱兴衰的事迹,在此基础上着手编撰编年体通史‘通志“㊂治平三年四月,司马光将完成的‘通志“8卷 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尽秦二世三年(前207) 进呈给英宗㊂在进书表中,他提到自己 少好史学,病其烦冗,常欲删取其要,为编年一书,力薄道悠,久而未就 ③㊂英宗看后,随即于当月下诏,命司马光于崇文院设立书局,自行选用协修人员,接续‘通志“,编纂历代君臣事迹;准许使用三馆(昭文㊁集贤㊁史馆)㊁秘阁所有皇家藏书,笔墨文具费用由皇帝赐予㊂④治平四年,英宗去世,神宗即位,擢司马光为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㊁权御史中丞㊂十月,司马光初赴经筵,为神宗进读‘资治通鉴“⑤,神宗面赐手书御制序文,命书成之日写入㊂司马光拜受后,读‘三家为诸侯论“,神宗 称美久之 ⑥㊂根据神宗御旨,司马光所编这部大书定名为‘资治通鉴“㊂北宋中期,各种社会矛盾日益严重㊂官僚富户占田无限, 三冗 (冗军㊁冗官㊁冗费)导致财政危机,人民负担加重,被迫起义反抗,使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中㊂仁宗庆历年间,范仲淹等人主持 庆历新政 ,裁减冗官,整顿①②③④⑤⑥‘欧阳修全集“卷114‘荐司马光札子“,4册,1730页㊂刘恕:‘通鉴外纪“后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312册,659页㊂司马光:‘传家集“卷17‘进<通志>表“,1094册,176页㊂参见司马光:‘进书表“㊂在此之前,司马光已奉圣旨 令读‘资治通鉴“ ,并且已在奏札中,称自己所修之书为 资治通鉴 ,见司马光:‘传家集“卷41‘乞免翰林学士札子“(治平四年十月二日上),1094册,384页㊂顾栋高:‘司马光年谱“卷4引‘温公日录“,120页㊂吏治,结果遭到强烈反对,被迫取消㊂治平四年,神宗即位后,决心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①,以图实现富国强兵㊂司马光对变法持反对意见,认为 祖宗之法,不可变也 ㊂王安石变法的首要目的是要增加政府收入,扭转财政危机,他提出 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 ②,通过发展生产㊁抑制兼并㊁设立法度来富国利民,所谓 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 ㊂司马光却认为 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彼设法夺民,其害乃甚于加赋 ③㊂两人既产生了严重的政治分歧,道不同不相为谋,最后,司马光决意离开朝廷,在西京洛阳任一个闲职,编写‘资治通鉴“㊂熙宁三年(1070)九月,司马光以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㊁集贤殿修撰出知永兴军(治京兆府,今陕西西安市),熙宁四年,判西京留司御史台,来到洛阳,熙宁六年,改任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④,继续住在洛阳,前后15年,始终以书局自随,专心撰写‘资治通鉴“㊂自英宗治平三年四月置局修书,司马光每修完一代史,即向皇帝进呈㊂到熙宁三年出知永兴军时,已经完成了周㊁秦㊁汉㊁魏四代历史;熙宁四年,到洛阳以后,继续撰写由晋到后周十二代历史,到神宗元丰七年(1084)十一月,终于完成全书的编纂,前后历时19年;如果加上‘通志“写作的几年,则‘资治通鉴“的编纂时间在20年以上㊂‘资治通鉴“全书294卷,上起战国,下迄五代,囊括1362年的历史;以朝代为纪,共16纪,即‘周纪“5卷,‘秦纪“3卷,‘汉纪“60卷,‘魏纪“10卷,‘晋纪“40卷,‘宋纪“16卷,‘齐纪“10卷,‘梁纪“22卷,‘陈纪“10卷,‘隋纪“8卷,‘唐纪“81卷,‘后梁纪“6卷,‘后唐纪“8卷,‘后晋纪“6卷,‘后汉纪“4卷,‘后周纪“5卷㊂与‘资治通鉴“一同进呈的还有‘资治通鉴目录“30卷,‘资治通鉴考异“30卷,加在一起总计354卷㊂宋神宗看了新修完成的‘资治通鉴“后盛赞说: 前代未尝有此书,过荀悦‘汉纪“远矣㊂ ⑤元丰八年三月,神宗去世,宋哲宗年少即位,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㊂司马光以新法反对派领袖被召拜为门下侍郎,元祐元年(1086),拜尚书左仆射兼①②③④⑤王安石于嘉祐三年(1058)任三司度支判官时,曾向仁宗上万言‘言事书“,主张培养人才,变法革新,未被采纳㊂‘临川先生文集“卷39‘上仁宗皇帝言事书“,417页,上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㊂‘宋史“卷336‘司马光传“,31册,10764页㊂提举嵩山崇福宫,属于宋代的一种祠禄官,坐享俸禄而无实职㊂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50,8390页,14册,北京,中华书局,2004㊂门下侍郎,主政期间,尽废新法㊂元祐元年九月,病逝㊂‘宋史㊃司马光传“说他 于学无所不通 ㊂‘宋史㊃艺文志“著录司马光著作达37种①,清代‘四库全书总目“著录其‘温公易说“㊁‘书仪“㊁‘资治通鉴“㊁‘资治通鉴目录“㊁‘资治通鉴考异“㊁‘稽古录“㊁‘家范“㊁‘法言集注“㊁‘潜虚“㊁‘涑水纪闻“㊁‘传家集“等著作十余种,四百余卷,至今流传㊂司马光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儒家的尊君和礼治,认为礼所规定的君尊臣卑,是天经地义,亘古不变的;礼所规定的纲常名分㊁人伦秩序是国家政治的根本法则;在这一秩序中处于绝对核心地位的君主,是国家治乱兴衰的关键㊂他说: 天生烝民,其势不能自治,必相与戴君以治之,苟能禁暴除害以保全其生,赏善罚恶使不至于乱,斯可谓之君矣㊂ ②又说: 治乱安危存亡之本源,皆在人君之心㊂ ③在给皇帝的上书中,他反复提到人君的 修心之要 (又称 人君之德 )有三:仁㊁明㊁武,即仁政㊁明辨㊁果断; 治国之要 (又称 致治之道 )有三:官人㊁信赏㊁必罚,即其所谓 六言 ㊂他说: 臣获事三朝,皆以此六言献,平生力学所得,尽在是矣㊂ ④在司马光看来,只要君主明辨是非,用心公正,仁政爱民,就能够做到选贤举能,信赏必罚,最终达到致治的目的㊂反之,在论述历史上的弊政败端时,他也总是把根本的原因追究到君主身上㊂如所作‘朋党论“认为朋党固然害政误国,但朋党产生的根源不在于朝臣和士人,而在于国君,在于国君是否是非分明,用心公正,这个思想后来在‘资治通鉴㊃唐纪“中,又得到进一步的阐发㊂⑤同样,他认为宦官㊁外戚干政局面的形成,也与人君有直接的关系,君主对此尤应保持高度警惕㊂皇祐二年(1050),入内都知㊁宦官头子麦允言死,仁宗破例赠他司徒㊁安武节度使,给一品卤簿㊂司马光立即上书说,名器不可以轻假人,对历史上的宦官之祸当深以为戒㊂⑥在担任谏官期间,他曾严厉弹劾宦官任守忠,又上‘论臣僚上殿屏人札子“,认为臣僚上殿奏事,内臣(宦官)不当侍立,以免泄露机密㊂⑦后来又在‘资治通鉴㊃唐纪“中,针对唐代宦官专①②③④⑤⑥⑦参见陈光崇:‘通鉴新论“,18页,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㊂‘资治通鉴“卷69‘魏纪“一,5册,2185页㊂司马光:‘传家集“卷46‘进修心治国之要札子状“,1094册,429页㊂‘宋史“卷336‘司马光传“,31册,10762页;司马光:‘传家集“卷46‘进修心治国之要札子状“,1094册,429页㊂参见‘资治通鉴“卷245‘唐纪“六一,17册,7899页㊂参见司马光:‘传家集“卷18‘论麦允言给卤簿状“,1094册,193页㊂参见司马光:‘传家集“卷22‘论臣僚上殿屏人札子“,1094册,225~226页㊂权,特意写了一段很长的 臣光曰 ,深刻分析历史上的宦官之祸㊂①麦允言事件不久,仁宗又给外戚张尧佐连加五个官职,位同宰相㊂知谏院包拯等七位谏官率先上书反对,司马光也上书论之,言辞激烈㊂仁宗被迫 诏后妃之家,毋得除二府职位 ②㊂司马光认为人有善恶贤愚,君主也不例外,所以君主需要学习,需要谏正,需要知过必改,存善去恶,这是他特别重视谏官之职㊁重视经筵的原因㊂英宗即位后,一度停开经筵,司马光坚决主张恢复,请吕公著等人进讲‘论语“和‘史记“㊂在德才关系上,司马光一向以德为先,认为德是最重要的;在人才选拔上,强调以德统才㊂早在庆历四年(1044)就写了‘才德论“,后来在‘资治通鉴“开卷论智伯之亡时,又特别发论,用历史事例说明在人才选拔上德的重要性㊂司马光重视国计民生,主张通过轻徭薄赋㊁节俭用度㊁备粮救荒㊁避免战争等措施来养民安民㊂司马光的儒家政治思想和治国主张,也突出地反映在‘资治通鉴“的附论部分㊂二㊁‘资治通鉴“的史学成就与历史价值1.史学成就‘资治通鉴“在继承前代史学传统的基础上,在历史编纂学㊁史料学㊁历史考据学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显示出宋代史学发展的活力与创新精神㊂(1)‘资治通鉴“的编纂具有一整套严密合理的工作制度与方法,为这部编年体巨著达到空前的学术水平提供了重要保证㊂①主编全面负责的集体分工合作制㊂治平三年(1066)书局成立时,英宗同意司马光自选助手㊂司马光陆续选择了刘恕㊁刘攽和范祖禹三人为协修官,把当时最优秀的史学人才聚拢到‘资治通鉴“的写作班子中㊂刘恕(1032 1078),字道原,筠州高安(治今江西高安县)人㊂仁宗皇祐元年(1049),进士明经第一名㊂博闻强记,专精史学, 自太史公所记,下至周显德末,纪传之外至私记杂说,无所不览㊂上下数千载间,巨微之事,如指诸掌 ㊂编纂中, 遇史事纷错难治者,辄以委恕 ③㊂在‘资治通鉴“协修诸人中 功力最多 ④㊂①②③④参见‘资治通鉴“卷263‘唐纪“七九,18册,8595页㊂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69,7册,4067页㊂‘宋史“卷444‘刘恕传“,37册,13118页㊂司马光:‘传家集“卷53‘乞官刘恕一子札子“,1094册,487页㊂。

资治通鉴简单讲解

资治通鉴简单讲解

资治通鉴简单讲解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书,由司马光编撰而成,收录了从黄帝到隋朝末年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共计294卷。

其编写目的在于总结历史经验、提高治理能力,以期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

资治通鉴的组织结构是按照时间顺序编排的,每个历史事件都被分配到相应的时间段中。

书中的事件经过了精选和加工,以便于读者理解和把握。

书中的事件分为政治、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而且都有详实的史料证据,因此被认为是一部非常权威、可信的历史参考书。

资治通鉴的编撰方法非常严谨,编者司马光在编写时还结合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情况,对历史事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同时,书中也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和价值观,如对于爱国主义、仁义道德的强调,以及对于奸臣、贪官等腐败现象的批判。

总之,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非常重要的历史书籍,它将中国五千年历史的精华浓缩在其中,是我们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政治的重要途径。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夫事未有不生于微而成于著。圣人之虑 远,故能谨其微而治之;众人之识近, 故必待其著而后救之。
(4)圣人:大意是指被大众认为具有特别美 德和神圣的人(文中取其本意)。在中国,古 代圣明的君主帝王,及后世道德高尚儒学造诣 高深者,称圣人。圣人的介定经常出现在诸子 百家之书籍。有的宗教专门通过一定的仪式加 封圣人,但也有的圣人直接被大众尊奉为圣人 。基督宗教(包括罗马天主教会、圣公宗、东 正教会)、印度教、伊斯兰教、古巴的桑特里 亚教中都有圣人。一些新纪元运动的人也将圣 人的概念结合入他们的信仰。
治其微,则用力寡而功多;救其著,则 竭力而不能及也。
翻译:矫正初起的小错,用力小而收效大;挽 救已明显的大害,往往是竭尽了全力也不能成 功。 注释:(1)寡:1.少,缺少:~薄。~恩。 ~陋。~趣。优柔~断。 2.淡而无味:~味。清汤~水。 3.妇女死了丈夫:~妇。~母。~居。守~ 此处取小、少之意。 (2)竭力:竭尽全力之意。 (3)不能及:不能达到成功。
《易》曰:“履霜,坚冰至”,《书》 曰:“一日二日万几”,谓此类也。故 曰:分莫大于名也。
资治通鉴讲解稿
2011级 历史文化学院 国学班 刘莹
夫事未有不生于微而成于著。圣人之虑远
,故能谨其微而治之;众人之识近,故必
待其著而后救之。
翻译:没有一件事情不是从微小之处产生而逐渐发展显著的,圣贤
考虑久远,所以能够谨慎对待微小的变故及时予以处理;常人见识短 浅,所以必等弊端闹大才来设法挽救 注释:(1)夫:发语词,无实际意义。 (2)微:1.小,细小:细~。轻~。~小。~型。~观。~雕。~积 分。~电脑。~量元素。谨小慎~。~乎其~。 2.少;稍:稍~。~笑。~调。 3.衰落;低下:卑~。~贱。 4.精深;精妙:~妙。精~。~言大义。 5.隐约;不明:~茫。~词(隐晦的批评)。 6.隐匿:“白公奔山而缢,其徒~亡”。 7.暗中察访:~行。 8.无,非:“~斯人,吾谁与归”。 9.与某一物理量的单位连用时,表示该量的百万分之一:~米(公制 长度单位,“米”的百万分之一)。 此句话中,“微”取第一个小,细小之意。
夫事未有不生于微而成于著。圣人之虑 远,故能谨其微而治之;众人之识近, 故必待其著而后救之。
(7)众人:1.大多数人。众人都感到惊奇。 2.大家。众人竭力。清·徐珂《清稗类钞·战 事类》。 3.一般人,普通人。今之众人。 唐·韩愈《师说》为众人师。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众人待其身。 唐·韩愈《原毁》众人皆以奢靡。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泯然众人。 此处“众人”取常人,一般人之意。 (8)识近:见识短浅。
夫事未有不生于微而成于著。圣人之虑 远,故能谨其微而治之;众人之识近, 故必待其著而后救之。
(5)谨:谨慎。 (6)治:1.管理,处理:~理。~家。~丧。~标。 ~本。~国安邦。自~。统~(a.管理;b.分配 )。 2.整理:~河。~水。 3.惩办:~罪。处(chǔ)~。 4.医疗:~病。~疗。医~。 5.消灭农作物的病虫害:~蝗。~蚜虫。 6.从事研究:~学。~史。 7.安定:~世。~安(社会的秩序)。天下大~。 8.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府~。~所。 9.姓。 此处“治”取处理之意。
夫事未有不生于微而成于著。圣人之虑远 ,故能谨其微而治之;众人之识近,故必 待其著而后救之。
(3)著:1.显明,显出,显著:~名。 ~称。显~。昭~。卓~。 2.写文章,写书:~述。编~。.古同“贮”,居积。 在此句话中,“著”取显明,显著之意 。
夫事未有不生于微而成于著。圣人之虑 远,故能谨其微而治之;众人之识近, 故必待其著而后救之。
中国圣人之流派: 儒家:基于“圣人”一词原始的儒学立场,中国古典中记载的、 著名的、比较受认可的圣人主要有:伏羲、皇帝、炎帝、颛顼、 帝喾、尧、皋陶、舜、禹、伊尹、傅说、商汤、伯夷、周文王、 周武王、周公、柳下惠、孔子,而颜子、孟子、子思和曾子,还 有一些先贤大儒,只能被视为境界接近圣人的人(虽然他们有时 也被尊称为圣人,但并非绝对意义上的圣人。) 道教:由于受到儒学的影响,有些人会把道家讲的达到返璞归真 而无名(无碍,不被世间一切所累)之人称为“圣人”,但其实 老子推崇“绝圣弃智”(这里的圣人指儒家推崇的圣人,但也说 明了圣人一词是专门指向儒家的),所以这种称呼违背了道家的 初衷。道家对应于儒家“圣贤”的境界是“仙真”。但道教修炼 中有“结圣胎”的说法,某些道教神祇也被称为“圣”。 佛教:有时也会将“佛”称为圣人,这是受到儒学的影响。 民间:孔子之后,中国文化就没有公认的严格意义上的圣人了。 但还有许多专业领域的精英被后人尊称为“某圣”,犹如今人呼 为“股神之类,但这些世俗之圣都已经与“圣人”的本意无关。
夫事未有不生于微而成于著。圣人之虑 远,故能谨其微而治之;众人之识近, 故必待其著而后救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圣人”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 中的无限存在。 总的来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这个词语最初出于儒家对“ 止于至善”的人格追求,所以圣人的原意,是专门指向儒家的。 但后来的诸子百家,乃至古今各种宗教、学派,也都有自己认定 的圣人,但儒家认定的尧舜禹等圣人是受到诸子百家的公认。 在《孔子家语·五仪》中,提到了孔子对“圣人”的描述,虽然 此书真伪有辨,但这段话却对“圣人”一词的真实意涵做出了最 详尽,最贴切的解释:“所谓圣人,必须达到自身的品德与宇宙 的法则融为一体,智慧变通而没有固定的方式。对宇宙万物的起 源和终结已经彻底参透。与天下的一切生灵,世间万象融洽无间 ,自然相处,把天道拓展入自己的性情,内心光明如日月,却如 神明般在冥冥之中化育众生,凡夫俗子永远不能明白他的品德有 多么崇高伟大,即使了解一点,也无法真正明白他精神的边际到 底在哪里。达到这种境界的人才是圣人。” 明·黄道周《节寰袁公(袁可立)传》:“智者不能谋,勇者不 能断,慈者不能卫,义者不能决,赖圣人特起而后天下晏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