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齐物论14
解读齐物论14
这一段还提出了《齐物论》的的本质:“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辩也者,有不辩也。”分也者,辩也者,指不劳神明而为一。有不分也,有不辩也。指出了“道通为一”,和“大道不称”的要
最后一段解说道的要义。什么要义呢?道为“圆”,“圆”不可求,求之则“圆而几向方矣”。所以说“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接着指出,若能知晓“不言之辩,不道之道”的奥义,便可知闻“天籁”。为什么这么说呢?“若有能知,此之谓天府。”大地噫气所发之声,为“地籁”;那么“天府”所发之声呢?自然就是“天籁”了。那么“天籁”的要义在于“以明”。所以文章最后又把“滑疑之耀”形容了一下:“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为什么是“滑疑之耀”呢?因为是“葆光”。“葆光”就是指深藏不露之光。只有深藏不露,才能注而不满,用而不竭。
庄子先从“言”的本质入手。我们要“言”干什么?我们说认识一个东西,得给它命名是吧。这是“言”最根本的作用。所以庄子说:“物无非彼,物无非是。”外物有两个属性,一呢无非是那么个东西,再一个无非就是“命名”。先提出这么个观点。说我们认识外物,都只能先从它的命名开始,从外物本身不成。“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紧接着庄子就反驳说,这样的观点是对的吗?要知道,“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这个观点一提出来,很厉害。首先指出了“命名”的不长久性:“方可方不可。”然后是不确定性:“因是因非。”看来“命名”这个东西是有缺点的。所以圣人不这么干。圣人不从“命名”从手认识外物,而从外物本身入手。这个叫“因是也”。什么意思呢?因为“命名”这个东西靠不住,你给外物改个名字,外物本质上改变了吗?没有吧。那就不能说“命名”是外物的属性了。既然不是外物的属性,就可以从外物中剥离开来。我不要这个“命名”,不影响我认识外物。对吧。那不要命名这一点,就是“道”的关键,谓之“道枢”。“名可名,非常名。”看来除了通过命名还有另一条路:“莫若以明”。
齐物论解读
齐物论解读《齐物论》是《庄子》中的一篇重要文章,是庄子哲学思想的重要体现。
在这篇文章中,庄子通过对“齐物”的探讨,提出了自己对世界本质和人类存在的看法。
他认为,万物本质上是相同的,人们应该摆脱是非、贵贱、生死等观念的束缚,以一种顺应自然的态度去面对世界。
首先,庄子认为万物本质上是相同的。
他在文章中说:“凡物皆有生死,皆有所别,皆有所同。
故曰:齐物。
”他认为,万物都有生有死,有别有同,但这种生死、别同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因为万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没有绝对的差别。
这种看法体现了庄子对世界本质的理解,即世界是由一种无差别的“道”所支配,万物都是这个“道”的表现形式。
其次,庄子认为人们应该摆脱是非、贵贱、生死等观念的束缚。
他认为,这些观念都是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而不是世界本身的属性。
因此,人们应该摆脱这些观念的束缚,以一种顺应自然的态度去面对世界。
他说:“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意思是说,圣人不应该受是非观念的限制,而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去认识世界。
这也是庄子哲学中“无为而治”的思想体现。
最后,庄子认为以一种顺应自然的态度去面对世界是一种理想的状态。
他在文章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他认为,人与天地万物都是同时存在的,应该与它们融为一体。
这种看法体现了庄子对人类存在的理解,即人类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而是与天地万物相互关联的整体。
综上所述,《齐物论》是庄子哲学思想中的重要篇章。
它表达了庄子对世界本质和人类存在的看法,即认为万物本质上是相同的,人们应该摆脱是非、贵贱、生死等观念的束缚,以一种顺应自然的态度去面对世界。
这种看法体现了庄子哲学中的“齐物”思想,也是他对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理想状态的看法。
在庄子的哲学思想中,“齐物”思想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
它打破了人们对于是非、贵贱、生死等观念的局限,引导人们从更高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世界。
《庄子·齐物论》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庄子·齐物论》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南郭子綦隐机而坐①,仰天而嘘②,荅焉似丧其耦③。
颜成子游立侍乎前④,曰:“何居乎⑤?形固可使如槁木⑥,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
”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⑦!今者吾丧我⑧,汝知之乎!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⑨,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⑩!”子游曰:“敢问其方⑪。
”子綦曰:“夫大块噫气⑫,其名为风。
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⑬。
而独不闻之翏翏乎⑭?山林之畏隹⑮,大木百围之窍穴⑯,似鼻,似口,似耳,似枅⑰,似圈⑱,似臼⑲,似洼者⑳,似污者㉑;激者㉒,謞者㉓,叱者,吸者,叫者,譹者㉔,宎者㉕,咬者㉖。
前者唱于㉗,而随者唱喁㉘。
泠风则小和㉙,飘风则大和㉚,厉风济则众窍为虚㉛。
而独不见之调调㉜、之刁刁乎㉝?”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㉞。
敢问天籁。
”子綦曰:“夫吹万不同㉟,而使其自已也㊱,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大知闲闲㊲,小知间间㊳;大言炎炎㊴,小言詹詹㊵。
其寐也魂交㊶,其觉也形开㊷。
与接为抅㊸,日以心斗。
缦者㊹,窖者㊺,密者㊻。
小恐惴惴㊼,大恐缦缦㊽。
其发若机栝㊾,其司是非之谓也㊿;其留如诅盟〔51〕,其守胜之谓也;其杀若秋冬〔52〕,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为之〔53〕,不可使复之也〔54〕;其厌也如缄〔55〕,以言其老洫也〔56〕;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57〕。
喜怒哀乐,虑叹变慹〔58〕,姚佚启态〔59〕。
乐出虚,蒸成菌。
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
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非彼无我〔60〕,非我无所取。
是亦近矣〔61〕,而不知其所为使。
若有真宰〔62〕,而特不得其眹〔63〕。
可行己信〔64〕,而不见其形,有情而无形〔65〕。
百骸〔66〕、九窍〔67〕、六藏〔68〕,赅而存焉〔69〕,吾谁与为亲?汝皆说之乎〔70〕?其有私焉〔71〕?如是皆有为臣妾乎?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乎?其递相为君臣乎〔72〕?其有真君存焉〔73〕?如求得其情与不得,无益损乎其真。
墨子中的齐物论原文与解析
墨子中的齐物论原文与解析墨子(约公元前470年-公元前391年),名翟,字墨子,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和工程师。
他的代表作《墨子》是中国古代伦理学的重要文献之一,其中的齐物论是墨子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
本文将解析墨子中的齐物论原文,并对其思想进行分析。
齐物论是墨子《墨子·非儒墨》篇中的一段重要文字,以下是其原文:“齐天者,物也。
齐地者,物也。
齐山者,物也。
齐石者,物也。
齐竹者,物也。
齐井者,物也。
齐木者,物也。
齐心者,物也。
故万物皆物也,物物相齐也。
”在这段文字中,墨子通过列举不同的事物,如天、地、山、石、竹、井、木等,来强调它们都是物,它们都有相同的本质。
墨子认为,万物虽然形态各异,但它们都具备同样的属性,即物。
通过这种观点,墨子否定了各种等级和差异,强调了万物平等的思想。
齐物论的核心思想是齐物观,即一切事物具有平等的本质。
墨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平等的,不存在上下之分。
他用不同的事物来说明这一观点,目的是让人们意识到,虽然每个人的外部条件不同,但内在的本质是相同的。
墨子强调,人们不应该因为外在条件的差异而歧视他人,而应该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人。
墨子的齐物观对于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他主张彼此关心、互助共处,摒弃任何形式的不平等和压迫。
墨子强调相互理解和尊重的重要性,提倡人们摒弃利己主义的观念,追求公平和正义。
这一观点在墨子的时代虽然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应用,但对于后世的思想启示和道德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齐物论,我们可以对其中的几个例子进行进一步的解析。
墨子列举了天、地、山、石、竹、井、木等不同种类的物体,它们之间本质上没有差异,都是物。
通过这些例子,墨子试图让人们认识到,一切事物都应该平等对待,不应该因为外在的差异而对某些事物抱有偏见或者歧视。
齐物论也包含了墨子对于心的讨论。
他认为,心也是一种物,因此与其他事物一样具备平等的本质。
墨子强调了心的重要性,他认为心是人类行为和道德的根源。
庄子《齐物论》解读
庄子《齐物论》解读
2021-01-08
《齐物论》自古难懂。
现存的解读,让人不知所云。
故勉力写下此解读,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齐物论》之所以难读,是因为不好读通,现在的一些解释,看了之后往往有这样的感觉:上下句连不起来,好像东扯一点西扯一块。
所以读到最后简直不知所云。
我认为文章总应该是能读通才对,而不应该把它作为语录来读。
特别是庄子的文章,上下文的逻辑性是相当强的。
因为庄子经常和惠施一起辩论,所以应该是很讲逻辑的。
如何上下文解不通,觉得没什么联系,那就是理解上有错误。
所以本文的解读,便是以这个为基础的。
为了把《齐物论》讲得透彻,本文的语言组织会略显得啰嗦。
每一段原文,先将其翻译成白话,之后细细讲解,最后总结其段意和庄子写此段的目的。
每一大段还会有一小结。
在解读过程中,若出现错误,希望大家能批评指正。
齐物论原文及翻译、注释
齐物论原文及翻译、注释齐物论原文南郭子綦隐机而坐①,仰天而嘘②,荅焉似丧其耦③。
颜成子游立侍乎前④,曰:“何居乎⑤?形固可使如槁木⑥,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⑦?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⑧。
”子綦曰:“偃⑨,不亦善乎,而问之也⑩?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女闻人籁(11),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子游曰:“敢问其方(12)。
”子綦曰:“夫大块噫气(13),其名为风,是唯无作(14),作则万窍怒呺(15),而独不闻之翏翏乎(16)?山林之畏佳(17),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18),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19)。
激者(20),謞者(21),叱者,吸者,叫者,譹者(22),宎者(23),咬者(24),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25)。
泠风则小和(26),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27)。
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28)?”子游曰:“地簌则众窍是已(29),人簌则比竹是已(30),敢问天簌。
”子綦曰:“夫吹万不同(31),而使其自己也(32),咸其自取(33),怒者其谁邪(34)?”齐物论翻译南郭子綦靠着几案而坐,仰首向天缓缓地吐着气,那离神去智的样子真好像精神脱出了躯体。
他的学生颜成子游陪站在跟前道道:“这是怎么啦?形体诚然可以使它好像干枯的树木,精神和思想难道也可以使它好像死灰那样吗?你今天凭几而坐,跟往昔凭几而坐的情景大不一样呢。
”子綦回答道:“偃,你这个问题不是问得很好吗?今天我忘掉了自己,你知道吗?你听见过‘人籁’却没有听见过‘地籁’,你即使听见过‘地籁’却没有听见过‘天籁’啊!”子游问:“我冒昧地请教它们的真实含意。
”子綦道:“大地吐出的气,名字叫风。
风不发作则已,一旦发作整个大地上数不清的窍孔都怒吼起来。
你独独没有听过那呼呼的风声吗?山陵上陡峭峥嵘的各种去处,百围大树上无数的窍孔,有些好像鼻子,有些好像嘴巴,有些好像耳朵,有些好像圆柱上插入横木的方孔,有些好像圈围的栅栏,有些好像舂米的臼窝,有些好像深池,有些好像浅池。
庄子齐物论主要观点
庄子齐物论主要观点庄子齐物论主要观点庄子齐物论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的一篇重要著作,主要讨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
在本文中,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庄子齐物论的主要观点。
一、“物我两忘”观点“物我两忘”是庄子齐物论的核心思想之一,它指的是在人和自然界之间消除了对立和分别,达到了完全的融合。
庄子认为,万物皆有其性,而这种性是不可改变的。
因此,人应该顺应自然界的规律来生活,并且将自己看作是大自然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存在。
二、“大同世界”观点在庄子看来,“大同世界”指的是一个没有矛盾和分别的世界。
他认为,在这个世界里,万物都相互依存、相互支持,形成了一个完整而和谐的整体。
因此,在这个世界里没有任何事情是优秀或者劣质的,每个事物都有其存在和价值。
三、“无为而治”观点“无为而治”是庄子齐物论中的另一个重要观点。
庄子认为,如果人们能够放弃对于自然和社会的过度干预,顺应自然规律,那么世界就会变得更加和谐。
因此,他主张“无为而治”,即让事情自然地发展,不要过度干预。
四、“鱼游于大水之中”观点庄子在齐物论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比喻:“鱼游于大水之中”。
他认为,人应该像鱼一样游动在大自然之中,不断地适应和改变。
这种适应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适应了自然界的规律,才能生存下去。
五、“道”的观念庄子在齐物论中强调了“道”的概念。
他认为,“道”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力量,它支配着整个宇宙。
人们只有通过修炼和领悟“道”,才能达到与自然界完美融合的境界。
六、“形而上”的思想在庄子看来,“形而上”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
他认为,“形”是有限、局限、具体的东西;而“上”则是无限、超越、抽象的东西。
因此,只有通过“形而上”的思考,才能真正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本质。
七、“自由自在”的境界庄子齐物论中还提到了“自由自在”的境界。
他认为,只有在这种境界中,人们才能真正地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这种境界需要通过修炼和领悟“道”来达到。
总结:庄子齐物论主要讨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
齐物论深度解析
齐物论深度解析齐物论作为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经典之一,是老子思想的重要篇章。
在这部文献当中,老子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思考,得出了一系列关于道、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想法。
本篇文章将从多个角度对齐物论进行深度解析,全面阐述老子的思想精髓。
一、关于道的思考在齐物论中,老子最为着重的就是关于“道”的思考。
他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规律和本质,贯穿于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在老子看来,道是一种沉默而无声的存在,但它却是世间万事万物的来源和根源。
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句话表明了道的普遍性和生成性,它是整个宇宙的起源。
老子还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认为领导者应当以宽容、自然的方式来处理事物,让自然界的道来指导政治和社会生活。
在这个过程中,领导者要虚心求学,不断领会道的真谛,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和政治决策。
他们要了解道是无私的,不追求功利和利益,而是追求人性的完美和社会的和谐。
这就是老子治国的思想,也是对传统政治的一种反思。
二、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老子从自然中获取灵感,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他看到,自然界中的万物都能和谐共存,互相依存。
每个事物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责任,但它们不代表自己,只是整体的一部分。
这样的哲学思想被称为“自然至上主义”,认为自然是万物的源头和灵魂,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
老子也关注自然界的变化,认为所有事物都不可能永远不变,它们都在处于不断的演变和变化之中。
他认为,当人们追求其最初的本源时,他们将会发现自己处于一个永恒变化的世界中,并且自己也在不断变化之中。
这就是他提出的“无为而治”,认为人们应该放弃过多地追求物质的功利和利益,而是从自己内心寻求灵性的成长和发展。
三、对人生的思考老子认为,人生是一个不断成长和进步的过程。
他认为人们应该尽可能地追求自然和宽容,人生应该是无欲无求的。
人的身体、宝贵、道德修养等的全部力求归于无,领受自己的道与真理,这才是真正的自由和平静。
老子还提到了“柔弱胜刚硬”的思想,认为柔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比强硬和暴力更容易获得和平和成功。
先秦散文《齐物论(节选)》原文及鉴赏
先秦散文《齐物论(节选)》原文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先秦散文《齐物论(节选)》原文及鉴赏【导语】:南郭子綦隐机而坐①,仰天而嘘②,焉似丧其耦③。
解说庄子《齐物论》
我们这里详细分析一下。 这个我们用儒家和佛家来类比着说。以前有一句话,说佛家与儒家 的不同,说佛家是往内推求,儒家是往外追求。儒家说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儒家的工夫在修道上 什么叫佛家往内推求呢? 我们拿楞严经的一段来看:“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 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 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这便是著名的观音耳根 圆通之法。 一开始说的就是往向推求的法门,叫入流亡所。入流是相对出流来 说的,出流,打个比方,就是耳朵往外听。入流,就是耳朵往内听。 换句话说,我们能听到的东西,这个佛家称之为声尘,是在外的。 你心不往外驰,就把外面的声尘抛在背后,这就是所谓的听止于耳。 到了耳这,就进不去了。那么结果是什么呢?就是闻所闻尽。 听到的,和可能听到的,都没了。这是修为的第一个层面。也就是 感性都抛了,但感性没了,还有认知,所以这个层面,还只是第一 层,还要往里下功夫。这就是所谓的尽闻不住。 你不执于这个层面,还往里推,这样就能达到觉所觉空。所以你的 认知也空了。这叫什么?这就是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因为认知 在心。所以庄子说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
说完了文章的布局,再说一下文章的脉落。 庄子本篇《齐物论》所要论述的,就是“知”和“言”。这两个字为本文的骨干。下文反覆宣演, 或分说,或合说,总不离此二字。而“知”主于心,而“言”发于心。外于心而相对者,物;心 之所用者,情;心之所司者,是非;心之所向者,道。 因此,物,情,是非,道,为本文的线索,而“心”则为本文的总纲。如果能抓住这几个字来读 本文,就若网在纲,有条不紊,各段贯通,竟体灵活。如此读这篇《齐物论》,才能读得通透。 下面,我尽量从头到尾大致说一下,主要说思路,同时说一下庄子几个比较重要的思想。 文章一开始,说了南郭子綦和他的学生子游的问答对话。一开始提出个很重要的概念,叫吾丧我。 庄子对吾丧我有个描述:形如槁木,心如死灰。这样一种状态。这个状态后面有一个说法很接近, 叫坐忘。 说颜回和孔子说,我精进了。孔子问,你哪精进了?颜回回答说,我忘了仁义。孔子说,这样算 可以了,但还不够好。之后颜回说忘了礼乐,孔子仍然说不够好。直到颜回说他坐忘了,孔子才 吃了一惊。 什么叫坐忘呢?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那么这个说得还是比较虚。庄子说这种去知 忘我的法门,有一段是说了的。也是有一次颜回和他的对话,他说了个词,叫“心斋”。 什么叫心斋? 孔子解释说: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 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不用耳朵听,用心听,不用心听,用气心。听到了耳朵那就停了,心与气相符。虚叫心斋 这个集虚的状态,后面孔子补充了一句: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这个是什么意思?
如何理解庄子的齐物论
庄子的齐物论含义:齐物之谓,含义就是到了来到了一个非人的境地,这个境地的生命践踏了神圣道德的含义,几乎不配为人,因此言“物”。
神话小说西游记有齐天之说,就是这个含义。
这是一篇关于中国哲学史的论文。
作者选择《齐物论》这一经典文本,借助于对它的研究,探讨若干中国哲学范畴形成的内在逻辑,包括文本的思想结构以及这种思想结构在其后被解释的过程中所展示的线索。
中国哲学史的内容虽然一般被认为很古老,但"中国哲学史"这个学科则非常年轻,它是本世纪才建立、发展起来的。
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这个学科的开拓者,如胡适、冯友兰等学者,参照西方哲学的某些概念、范畴,对中国传统中相类似的思想资料进行选择、整理,从而决定了它后来发展的基本格局。
它的意义在于,在比较形而上的层次上,建立了比较、会通中西文化的专门学科。
这是一种不叫比较的比较研究。
1)但是,它与佛学传入中国初期那种比较不同。
那时的中国学者是用老庄或玄学的观点理解佛学,佛学是被解释的对象;当代学者是用西学解释中学。
开始的时候,由于那些留洋的学者原本有较好的古典文化修养,在诠释传统时仍注意对象的完整性。
后来则是两种训练均不足的一代,用自以为了解的西学去解释变得陌生了的古典。
当两种思路不吻合时,被肢解的必然是古典。
结果就是我们的当代哲学无法从传统吸取有益的资源。
也许这是古典传统为取得其现代形态所付出的代价。
在这个世纪之交,试图摆脱这种状况的倾向开始出现。
它有两种不同的进路:一种是回到文献研究上来,包括训读与考据工作,避免那种抽象而又不切当的现代概念的滥用;一种是以文本为中心,重新回味经典的内在含义。
两者都是重塑中国哲学史面貌的基本工作。
本文的选题无疑是基于汇入新的研究趋势的愿望,但工作的重心放在后者。
以庄子《齐物论》为研究对象,基于下面的理由:第一,它具有丰富而纯粹的哲学内涵。
全文几千字,洋洋洒洒,除"有儒墨之是非"一句外,均不指涉具体的历史内容,这意味着它试图讨论最普遍意义的问题。
《庄子·齐物论》原文、翻译及赏析
《庄子·齐物论》原文、翻译及赏析齐物论所谓齐物论,就是要消除物、我的区别,消除万物之间的区别。
庄子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齐一的。
人类社会一切矛盾的对立面都是无差别的一回事,所以应停止有关是非的争论,做到忘我,做到无是非,用明澈之心去体认万物,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齐物境界。
庄子否定诸子百家的论争,也否定一切是非、对错、好坏的客观存在,是主观唯心主义论者。
一南郭子綦(qí)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tà)焉似丧其耦。
①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②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
”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③问之也!今者吾丧我④,汝知之乎?女闻人籁⑤(lài)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子游曰:“敢问其方⑥。
”子綦曰:“夫大块噫气,⑦其名为风。
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háo)⑧。
而独不闻之翏翏⑨乎?山林之畏隹⑩,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jī),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
激者、(xiào)者、叱者、吸者、叫者、者、宎(yǎo)者、咬者。
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yú),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
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
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注释】①南郭子綦:虚构人物。
隐:凭倚。
机:亦作“几”,案几。
嘘:缓缓地吐气。
荅焉:形体不存在的样子。
耦:匹对。
丧其耦:表示精神超脱躯体达到忘我的境界。
②何居:何故。
③而:汝,你。
④吾丧我:真我忘掉了俗世中的我。
⑤籁:箫,此指空虚之地发出的响声。
⑥方:道术。
⑦大块:大地。
噫气:吐气。
⑧呺:同“号”,风声。
⑨翏翏:大风的声响。
⑩畏隹:形容山势险峻。
激者:如水激的声音。
:形容箭头的声响。
者:如号哭的声音。
宎者:犹如风吹入空谷的声音。
喁:应和之声。
《庄子·齐物论》及注释
《庄子·齐物论》[题解]《齐物论》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代表作。
这篇文章的宗旨在于论述万物齐一和是非相对,既谈到了从无到有的本体论问题,也涉及到了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认识论问题。
在本体论问题上,主要倾向是主观唯心主义,但也有某些唯物主义因素;在认识论问题上,主要表现是万物齐一和否定是非的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但也有较丰富的辩证法内容。
本篇分三个层次:从“南郭子綦”到“怒者其谁邪?”论述了“吾丧我”的精神境界,指出诸家争鸣都是各持己见的结果,要想停止纷争,就得做到“忘我”。
第二部分,从“大知闲闲”到“故寓之无竟”,由十个自然段组成,是作者在本文中论述的中心内容。
这一部分中,主要论述了各种主观世界的争论纠结,是迷失自我的表现,是主观成见所致使,要想停止争论,就得用“莫若以明”的认识方法,排除成见,开放心灵,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齐物境界。
第三部分,用“罔两问景”和“庄周梦胡蝶”两个故事来说明万物融化为一的“物化”过程,得出“物化”的万物齐一的结论。
[正文]南郭子綦隐机而坐(1),仰天而嘘(2),答焉似丧其耦(3)。
颜成子游立侍乎前(4),曰:“何居乎(5)?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6)?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7)。
”子秦曰:“偃,不亦善乎(8),而问之也(9) !今者吾丧我(10),汝知之乎(11)?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12),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子游曰:“敢问其方(13) 。
”子秦曰:“夫大块噫气(14),其名为风。
是唯无作(15),作者万窍怒呺(16)。
而独不闻之翏翏乎(17)?山林之畏佳(18),大木百围之窍穴(19),似鼻,似口,似耳,似杆(20),似圈(21),似臼,似洼者(22),似污者(23);激者(24),謞者(25),叱者(26),吸者(27),叫者,譹者(28),宎者(29),咬者(30),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31)。
冷风则小和(32),飘风则大和(33),厉风济则众窍为虚(34),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刀刀乎(35)?”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36)。
齐物论讲解
齐物论讲解
《齐物论》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的一篇著名文章,主要探讨了宇宙万物的本体及其相互关系。
以下是对《齐物论》的简要讲解:文章开头,庄子提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观点,认为自然界中的所有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人类不能把自己孤立于自然之外。
接着,庄子讲到了“大同”和“大一”的思想。
他认为,宇宙间所有事物最终归于一体,没有分别,没有隔阂,这就是所谓的“大同”。
而“大一”则强调宇宙万物的本体相同,“道”是统一的,万物的区别只是形式上的,实质上都是相同的。
庄子还引入了“无为而治”、“逍遥游”等概念。
他认为,世间万物都有本来的自然状态,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不要随意干预,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逍遥游”则是指人类应该抛却俗世烦恼,心灵自由地漫游在自然之中,达到身心的平和与自在。
总体来说,《齐物论》是一篇探讨宇宙万物本源、本体、相互关系的哲学文章,强调了自然规律、大同、大一、无为而治、逍遥游等重要概念,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傅佩荣齐物论全文赏析
傅佩荣齐物论全文赏析齐物论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傅佩荣的代表作之一,全文以“齐”为主题,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傅佩荣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本文将对齐物论全文进行深入赏析,探讨其中的思想内涵和哲学意蕴。
首先,齐物论中的“齐”可以理解为平等、和谐的意思。
傅佩荣在文中提到,“物不齐,物之情也不齐”,意思是如果物体之间没有平等和谐的关系,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就不会平等和谐。
这种平等和谐的关系不仅体现在人与自然之间,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傅佩荣认为,只有在平等和谐的基础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关系,实现真正的和平共处。
其次,齐物论中的“齐”还可以理解为调适、调和的意思。
傅佩荣在文中提到,“物不齐,物之情也不齐”,意思是如果物体之间没有调和的关系,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就不会调和。
这种调和的关系不仅体现在人与自然之间,也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傅佩荣认为,只有在调和的基础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才能建立起调和的关系,实现真正的和谐共生。
再次,齐物论中的“齐”还可以理解为平等对待、平等尊重的意思。
傅佩荣在文中提到,“物不齐,物之情也不齐”,意思是如果我们不能平等对待、平等尊重一切事物,那么我们与事物之间的关系也就不会平等尊重。
这种平等尊重的关系不仅体现在人与自然之间,也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傅佩荣认为,只有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才能建立起平等尊重的关系,实现真正的和谐共处。
最后,齐物论中的“齐”还可以理解为平等对待、平等对待的意思。
傅佩荣在文中提到,“物不齐,物之情也不齐”,意思是如果我们不能平等对待、平等对待一切事物,那么我们与事物之间的关系也就不会平等对待。
这种平等对待的关系不仅体现在人与自然之间,也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傅佩荣认为,只有在平等对待的基础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才能建立起平等对待的关系,实现真正的和谐共处。
通过对齐物论全文的深入赏析,我们可以看到傅佩荣对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有着深刻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
齐物论深度解析
齐物论深度解析齐物论,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的一篇重要著作。
该文以“齐物”作为论述的核心概念,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下面将对齐物论进行深度解析,并拓展相关内容。
首先,齐物论中的“齐物”是指达到与万物和谐的境界。
庄子认为,齐物不是追求统一,而是追求各自发展的自由。
他认为万物各有其自然的方式和特性,人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规律,放弃对事物的主观干预,以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
其次,齐物论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庄子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他主张人应该保持与自然的联系,并尊重自然的规律。
通过观察自然,人可以学习到自然的无为而治,即顺势而为,以达到最佳效果。
此外,齐物论还探讨了人与社会的关系。
庄子认为,人与社会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但他主张人应该超越社会的束缚,追寻内心的自由和平静。
他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主张远离功名利禄的追逐,追求内在的满足和自由。
在齐物论的拓展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庄子认为,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追求权力和财富,而是在于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他主张人应该保持内心的宁静,超脱对外界事物的执着和欲望,从而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此外,齐物论还可以引申到现代社会中的问题。
在当今快节奏和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人们往往忽视了与自然的联系,追求功名利禄,忽略了个体的内心需求。
齐物论提醒我们,要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快乐。
总之,齐物论是一篇思想深邃的哲学著作,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深度解析和拓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著作,并将其思想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追求自由、平静和幸福。
《庄子·内篇·齐物论》原文鉴赏
《庄子·内篇·齐物论》原文鉴赏《庄子·内篇·齐物论》原文鉴赏(解题)关于本题,有两种解法:一解为齐物之论;二解为齐一物论。
其着眼点,前者在于齐物,以为是齐一物类之论; 后者在于物论,以为是把物类之论齐一。
从其主旨看,其论物虽多种,然而无成无毁,复通为一。
何分彼是,何论是非,何及生死,都是相对的。
显然是齐物之论,故以前义为是。
主旨在论原始本无,由无到有。
万物林林总总,道归为一。
什么彼是、是非、生死等等,都是相对的,如处梦中,觉而知其为梦。
要把一切融合于自然,入于虚无之境,处于平常的状态中。
原文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若丧其耦(一)。
颜成子游立侍其前,曰:“何居乎(二)?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 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三)! 今者吾丧我 (四),汝知之乎?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五)!”子游曰:“敢问其方。
”子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
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
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林之畏佳(六),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七)。
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八),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
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九)?”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
”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 (十)。
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解说(一)“荅然若丧其耦”:“荅”嗒之假,音榻 (ta),解体貌,萎靡不振,有如俗言散了架子。
“耦”即偶,对象,俗称为着落,指人生。
“丧其耦”,活着没有着落。
(二)“何居乎”:多以“居”训故,是以意定训。
应为动词,有安排、处理之意。
句如俗言“怎么搞的?”(三)“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偃”颜成子游名。
“而”同尔。
“而问之也”字有误倒,“问之”应乙。
庄子的齐物论赏析
《齐物论》赏析庄子的哲学与老子的哲学有一点重要的不同,那就是庄子更为关注人的内心世界,更为注重人的精神境界。
庄子的哲学可以称得上是关于境界的哲学,《齐物论》便是一篇专论境界的文章。
人生在世,最容易陷入的一个误区就是以自我为中心。
世人皆以自我为中心来看待事物,思考问题,对待他人,由此便产生了种种烦恼和争执。
《齐物论》一开始,便假借颜成子游和南郭子綦的对话,提出了“吾丧我”的境界。
“丧我”就是破除自我中心(“成心”)的偏见,把人类的认识从狭隘、封闭的局限性中提升出来,以广大的、超脱的、开放的心灵来关照万物和把握人类的存在。
庄子以争论不休的诸子百家为例,描绘了陷入自我中心误区的世人的种种心理状态和行为样态,在他看来,世人所执着的“我”不过是假我,人生所追求和拥有的,应该是真实的自我,他称之为“真君”、“真宰”,即摒除了各种偏见和成见而达到的“丧我”的精神境界,亦即“道”的境界。
在这篇文章中,庄子向人们提出了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严肃的问题:究竟什么是人生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庄子指出,世俗之人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便终身沉溺于对功名利禄的追逐而不能自拔,结果反被这些身外之物所役使,这就是“人为物役”。
为了追逐名利,他们“日以心斗”,相互之间钩心斗角,自己的内心也片刻不得安宁,可到头来却迷失了自我,不能为自己的心灵找到归宿,这样的人生是多么可悲,“人谓之不死,奚益!”他们的心灵是一种“近死之心”,虽说人还活着,可心却死了,这样的人生有什么意义?经过这番反思,庄子说出了一句名言:“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
”庄子认为,人生在世,应该过一种高尚的、自由的、理性的生活,如此就必须摆脱功名利禄等身外之物的束缚,消除“近死之心”,达到《德充符》篇所说的“心未尝死”的境界,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才有价值。
有人讲,庄子主张避世全生,是对社会和人生的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这是对庄子的误解。
庄子表面上讲了许多超脱的甚至是冷酷的话,但内心中却深藏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爱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了,写到这里这篇《齐物论》的主体部分已经解完了,庄子去知去言的思想也基本体现了出来。
这里很快地把前面的内容总结一下。
前面的内容,其实就是一大段,是高人子綦和他的学生子游的问答对话。
以人籁地籁发端,目的是解说何为天籁。
一开始由子游的发问引出个很重要的概念:吾丧我。
所谓的“丧我”,也就是忘我,是去知的极致。
子綦为了解释“吾丧我”这个概念,引出了三籁:人籁,地籁,天籁。
接着又描述了什么是“地籁”,也就是大地之气,也就是风,经过山林中不同的窍穴发出的声音,这个叫“地籁”。
然后简单地提了一下“人籁”,也就是人吹竹子做的乐器发出的音乐声。
那么什么是“天籁”呢?下面就用很长的一段阐述了“天籁”的含义。
我们这总结一下,其实天籁的含义很简单,就四个字:“莫若以明”。
什么叫“莫若以明”呢?有一句话写得非常的明显:“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
”“照之于天”故能“以明”于天,这个就是所谓的“天籁”了。
那么既然要说“天籁”,为什么子綦要从“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发端呢?其实一开始子綦没有直接说“天籁”是什么,而是先说明一个问题:为什么一般人不知何为天籁。
“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不闻天籁夫!”先回答这个问题:“为何不闻?”
为何不闻呢?一开始就指出来:因为知不同,言亦不同。
为什么这么说呢?看到后面就明白了,因为只有大成才能“莫若以明”,才能听到“天籁”。
而不同的知,不同的言,只能是小成。
既然是小成,自然就听不到“天籁”了。
那么知不同,言不同,其原因在于什么呢?庄子为了说明这个原因,先向大家很生动地描述了人的“心变”过程。
其中说这个过程是很快的:“其发若机栝”,“其杀若秋冬”。
又说了成心是很难改变的:“其留如诅盟”,“其溺之所为之”,“其厌也如缄”,最后就是“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
这个时候道心就完全丧了。
那么是什么使本心丧成心起的呢?庄子先假设了一个“情”,说“情”能乱心。
“喜怒哀乐,虑叹变蜇,姚佚启态”。
那么又进一步问,这个“情”是从何而来呢?看上去好像很虚幻:“乐出虚,蒸成菌。
”但其实就是从我们自己这来的:“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
好了,“情”从何而来的问题解决了,那么“情”又是如何而来的呢?于是庄子假设了这么一个“真宰”。
然后巧妙地用人的生理结构打了个形象的比喻,证明了“真宰”的存在。
“如是皆有为臣妾乎?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乎?其递相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
”这个很关键。
“真宰”是什么,也就是道心。
这里庄子证明了“真宰”的存在,事实上也是证明了“道心”是普遍存在的。
这也证明了老子所说“道可道”的可行性。
好了,这里出现了一个“情”,一个“真宰”,一个“本心”,一个“成心”。
它们的关系又是怎么样的呢?于是庄子开始论述了:第一,情之有无,不损真宰;第二,真宰与物相磨,必损;第三,真宰之损,非是真损,而是人不见真宰。
庄子称之为:“人之芒”。
第四,“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奚必知代而自取者有之?愚者与有焉!”这句话说明我们不能“随成心师之”。
要随本心。
本心为何?“代而自取者”。
这个指的就是“真宰”。
本心即是真宰。
第五,未成乎心不产生是非。
然而未成乎心产生情。
故情不产生是非。
前面那个假设,情能乱心,就是不对的。
所以这一小段先心“知”与“言”发端,说不同的“知”与“言”的产生即是心变之过程。
心变的原因呢?庄子假设出一个“情”来,目的是由“情”引出“真宰”的概念,而由“真
宰”又能引出“成心”与“本心”的概念。
最后说“情”并不乱心。
那么什么乱心呢?“知”乱心。
所以“知”是乱心的根源,而最后乱心的表现就是不同的“知”与“言”。
上文说了“知”是乱心的根由,那么“言”在乱心的过程中起了个什么作用呢?上文说“知”,下文说“言”。
一说到“言”,庄子便直接否定了“言”:“果有言邪?其未尝有言邪?其以为异于鷇音,亦有辩乎?其无辩乎?”是不是真有言呢?言如果是胡说八道,不知所云的话,还叫不叫“言”呢?最后一句很关键。
是庄子否定“言”的根据。
如果“言”和鸟叫没什么区别,也就是说所言者没什么意义,那就不叫“言”的话。
那世上的“言”都能说有意义吗?或者说都是没有意义的?换句话说,如果庄子能说明世上的“言”都是和鸟叫一样没有意义的,那就能彻底否定“言”了。
下面庄子便是就这个观点分层论述的。
庄子为了说明“言”是没有意义的,先自己立一个有意义的出来,叫“莫若以明”。
这个相当厉害。
他不是一味地否认“言”,还有一个对比。
他说一旦有言,就必定有是非。
要没有是非行不行?可以的。
“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
”
好了,这下辩论的双方都有了。
一方是“莫若以明”,一方是“言”。
看庄子如何辩。
庄子先从“言”的本质入手。
我们要“言”干什么?我们说认识一个东西,得给它命名是吧。
这是“言”最根本的作用。
所以庄子说:“物无非彼,物无非是。
”外物有两个属性,一呢无非是那么个东西,再一个无非就是“命名”。
先提出这么个观点。
说我们认识外物,都只能先从它的命名开始,从外物本身不成。
“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
”紧接着庄子就反驳说,这样的观点是对的吗?要知道,“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
”这个观点一提出来,很厉害。
首先指出了“命名”的不长久性:“方可方不可。
”然后是不确定性:“因是因非。
”看来“命名”这个东西是有缺点的。
所以圣人不这么干。
圣人不从“命名”从手认识外物,而从外物本身入手。
这个叫“因是也”。
什么意思呢?因为“命名”这个东西靠不住,你给外物改个名字,外物本质上改变了吗?没有吧。
那就不能说“命名”是外物的属性了。
既然不是外物的属性,就可以从外物中剥离开来。
我不要这个“命名”,不影响我认识外物。
对吧。
那不要命名这一点,就是“道”的关键,谓之“道枢”。
“名可名,非常名。
”看来除了通过命名还有另一条路:“莫若以明”。
“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
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这一句话指出了我们通过“命名”,太麻烦了,不如不要命名。
这样认识万物来就轻松多了。
接下来的一段其实是对上一段的解释说明。
先提出个观点:“物谓之而然”,同时“物固有所然”。
这不就是上文说的“物无非彼,物无非是”吗?如果能认识到“物固有所然”呢,这个就叫“因是也”,这样也就达到了“莫若以明”的境界。
所以这个时候就能做到“道通为一”。
也就是无区别,无喜恶地去对待外物。
接着又说这种状态是“适得而几矣”,是慢慢地不知不觉地接近的,而不是“劳神明而为一”。
这一段实际上就解释了什么是“莫若以明”。
提出了个很重要的概念:“为是不用而寓诸庸”。
接下去庄子进一步解释什么是“以明”。
也就是所谓的“滑疑之耀”。
什么是“滑疑之耀”呢?不好说清楚,于是庄子采用了反证的手法。
一开始就说“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
”庄子要反驳“言”,先从“知”开刀。
那么追求有至之知会有什么效果呢?会有小成。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要追求的话,必然是有偏爱的。
“爱之所以成。
”有偏爱就不能面面俱到,所以是小成。
然后举了三个例子: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梧也。
说这三个人相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