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齐物论16
庄子中的齐物论原文与解析
庄子中的齐物论原文与解析庄子,中国古代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为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道家的代表。
其中,庄子的《庄子》一书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其中的《齐物论》更是其思想的核心之一。
本文将对庄子中的《齐物论》进行原文引述和解析,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庄子的思想。
《庄子·齐物论》中的原文如下:大哉易也!巧之至也,天下皆知之;未之有也,天下皆察之;众人皆曰善之,而不知其所以然;有天下者,亦弗知也。
此句是整篇《齐物论》的开篇,庄子以“大哉易也”来形容天地万物的无穷奥妙和无所不在的普遍性。
他认为“巧之至也,天下皆知之”,即人们普遍了解万物的瑰丽与精妙。
然而,庄子接着说:“未之有也,天下皆察之”,指出人们对万物背后的真实性质缺乏深入的了解。
众人虽然称赞万物之巧妙,但却不了解其中的原理。
即使是世界的君王,也无法完全领悟万物的奥秘。
是故寄蜉蝣于天地之间,渺沧海之一粟。
乘风而上,知天之骄,知地之愚;其出没也,亦若是夫!归脊之宇宙也,乃适其性。
这段原文中,庄子以蜉蝣为例,来比喻人类在天地间的渺小和无知。
他说蜉蝣飞上天空,看到了天的广阔和骄傲,看到了地的狭小和愚昧。
蜉蝣在天地间的行动,就如同人类在世界中的徘徊一般。
而庄子认为,人类应该归宿于自己的本性,即顺应自然,不追求虚名和功利。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者,而后乃今将欣然。
若存若亡者,而后乃今将可知也。
这段原文中,庄子强调了人类对现实的认知和对生死的体验。
他说“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表达了人们在经历了一番困苦之后,才开始怀有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愿望。
而“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者,而后乃今将欣然”,则指出人们常常在追求过程中失去了原本的快乐。
最后,庄子提到“若存若亡者,而后乃今将可知也”,强调了人们对存在与虚无的认知是非常有限的。
盖闻天地之数数也,其若夭桃之云,若白驹之飞。
甲子东,乙丑西,丙寅南,丁卯北。
撄其华,无不用心者;捃其藏,无不为力者。
齐物论解读
齐物论解读《齐物论》是《庄子》中的一篇重要文章,是庄子哲学思想的重要体现。
在这篇文章中,庄子通过对“齐物”的探讨,提出了自己对世界本质和人类存在的看法。
他认为,万物本质上是相同的,人们应该摆脱是非、贵贱、生死等观念的束缚,以一种顺应自然的态度去面对世界。
首先,庄子认为万物本质上是相同的。
他在文章中说:“凡物皆有生死,皆有所别,皆有所同。
故曰:齐物。
”他认为,万物都有生有死,有别有同,但这种生死、别同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因为万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没有绝对的差别。
这种看法体现了庄子对世界本质的理解,即世界是由一种无差别的“道”所支配,万物都是这个“道”的表现形式。
其次,庄子认为人们应该摆脱是非、贵贱、生死等观念的束缚。
他认为,这些观念都是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而不是世界本身的属性。
因此,人们应该摆脱这些观念的束缚,以一种顺应自然的态度去面对世界。
他说:“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意思是说,圣人不应该受是非观念的限制,而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去认识世界。
这也是庄子哲学中“无为而治”的思想体现。
最后,庄子认为以一种顺应自然的态度去面对世界是一种理想的状态。
他在文章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他认为,人与天地万物都是同时存在的,应该与它们融为一体。
这种看法体现了庄子对人类存在的理解,即人类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而是与天地万物相互关联的整体。
综上所述,《齐物论》是庄子哲学思想中的重要篇章。
它表达了庄子对世界本质和人类存在的看法,即认为万物本质上是相同的,人们应该摆脱是非、贵贱、生死等观念的束缚,以一种顺应自然的态度去面对世界。
这种看法体现了庄子哲学中的“齐物”思想,也是他对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理想状态的看法。
在庄子的哲学思想中,“齐物”思想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
它打破了人们对于是非、贵贱、生死等观念的局限,引导人们从更高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世界。
齐物论翻译——精选推荐
齐物论翻译 《庄⼦》内篇●齐物论是⼀篇很难理解的⽂⾔⽂?下⾯就有店铺来讲解⼀下这部分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庄⼦》内篇●齐物论原⽂ 南郭⼦綦隐机⽽坐①,仰天⽽嘘②,荅焉似丧其耦③。
颜成⼦游⽴侍乎前④,⽈:“何居乎⑤?形固可使如槁⽊⑥,⽽⼼固可使如死灰乎⑦?今之隐机者,⾮昔之隐机者也⑧。
”⼦綦⽈:“偃⑨,不亦善乎,⽽问之也⑩?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闻⼈籁(11),⽽未闻地籁,⼥闻地籁⽽未闻天籁夫!”⼦游⽈:“敢问其⽅(12)。
”⼦綦⽈:“夫⼤块噫⽓(13),其名为风,是唯⽆作(14),作则万窍怒呺(15),⽽独不闻之翏翏乎(16)?⼭林之畏佳(17),⼤⽊百围之窍⽳,似⿐,似⼝,似⽿,似枅(18),似圈,似⾅,似洼者,似污者(19)。
激者(20),謞者(21),叱者,吸者,叫者,譹者(22),宎者(23),咬者(24),前者唱于⽽随者唱喁(25)。
泠风则⼩和(26),飘风则⼤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27)。
⽽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28)?”⼦游⽈:“地簌则众窍是已(29),⼈簌则⽐⽵是已(30),敢问天簌。
”⼦綦⽈:“夫吹万不同(31),⽽使其⾃⼰也(32),咸其⾃取(33),怒者其谁邪(34)?” 《庄⼦》内篇●齐物论译⽂: 楚国的⼦瑟先⽣住家在南城郭,⼈叫他南郭⼦綦。
他出⾝楚王族,是清⾼的学者,喜抽象的思考。
那天他在炕上坐着,双乎撑颊,两肘靠在炕桌边上,仰望窗外天空,长声叹息。
看他那萎靡状,似乎灵魂脱离了躯壳,忘却了⾃⾝的存在。
他的学⽣颜偃,⼜名⼦游,这时候在炕前⽴正侍候,见他精神状态这般沮丧,便问:“出了啥事哟?坐功要求⾝姿若枯树,⽼师怎么⼼态也若寒烬了啊?今天你坐功同昨天规然不同了啊。
” ⼦綦说:“聪明的偃,你问得好,有进步了。
昨天我坐忘外物的存在,今天我连⾃⾝的存在也坐忘了。
你已经看出来了吧?我是⽰范给你看的。
坐功,有低阶段的坐功,有⾼阶段的坐功。
坐忘,有浅层次的坐忘,有深层次的坐忘。
吾丧我——《庄子·齐物论》解读
吾丧我——《庄子·齐物论》解读陈静一《庄子·齐物论》历来号称难读,难读有好几层意思,一是有的语词十分费解,例如“以言其老洫”的“老洫”,“奚必知代”的“知代”等等,当然可以根据上下文和历代注释选择或作出某种解释,但是这些语词的来头和含义毕竟是模糊的。
二是有的句子即使在上下文中也很难确定其含义,例如“为是不用而寓诸庸”“故曰莫若以明”之类,就很难解释清楚。
“莫若以明”,陈鼓应先生的《庄子今译今注》译作“所以说不如用明净的心境去关照事物的实况”,“为是不用而寓诸庸”,陈先生译为“所以圣人不用(知见辩说)夸示于人而寄寓在各物自身的功分上”,都添加了很多东西。
如果需要添加内容并且是实质性的内容才能解释一个句子,那么,为什么添加这些内容就是需要追问的了。
其他难解的句子还有不少。
读书不断地碰到这些沟沟坎坎,确实读不通畅。
不过,《齐物论》难读的真正原因还不在于语言文字上的障碍,而在于它的“意”是在“言”外的,仅仅从文字的表面,很难把握住它深刻的内涵,因此,《齐物论》这一篇洋洋洒洒的文字有着一个什么样的下层结构,它的行文是以什么样的思路在往前推进,就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齐物论》认为是非无定,“正味”“正色”“正处”没有普遍的衡定的标准,只有在特定的对象关系中才有意义,主张以“因是因非”的“两行”去超越是非,这个主旨似乎不难把握。
但是,因是因非为什么要从“吾丧我”说起呢?“三籁”与“吾丧我”又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子綦在告诉子游“今者吾丧我”之后,要为他说人籁、地籁和天籁呢?主张“因是因非”的《齐物论》为什么要用“庄周梦蝶”这个美丽的预言来结束全篇,这个结尾与开篇的“吾丧我”又有什么关系呢?笔者在初读《庄子·齐物论》时是有这许多困惑的,反复地读与思,终于想通了从前困惑不解的诸因素之间,其实有着非常深刻的联系,明白了其间的联系后,《齐物论》的思路也就浮现出来了:“吾丧我”提示着庄子对“吾”与“我”进行的分别,而这一分别是建立“因是因非”的超是非立场的前提;三籁之说一方面为理解吾、我的分别作铺垫,另一方面又提示“是非”产生的原由;庄周梦蝶以寓言的方式隐喻“吾”“我”的状态,并对开篇的“吾丧我”作出呼应。
墨子中的齐物论原文与解析
墨子中的齐物论原文与解析墨子(约公元前470年-公元前391年),名翟,字墨子,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和工程师。
他的代表作《墨子》是中国古代伦理学的重要文献之一,其中的齐物论是墨子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
本文将解析墨子中的齐物论原文,并对其思想进行分析。
齐物论是墨子《墨子·非儒墨》篇中的一段重要文字,以下是其原文:“齐天者,物也。
齐地者,物也。
齐山者,物也。
齐石者,物也。
齐竹者,物也。
齐井者,物也。
齐木者,物也。
齐心者,物也。
故万物皆物也,物物相齐也。
”在这段文字中,墨子通过列举不同的事物,如天、地、山、石、竹、井、木等,来强调它们都是物,它们都有相同的本质。
墨子认为,万物虽然形态各异,但它们都具备同样的属性,即物。
通过这种观点,墨子否定了各种等级和差异,强调了万物平等的思想。
齐物论的核心思想是齐物观,即一切事物具有平等的本质。
墨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平等的,不存在上下之分。
他用不同的事物来说明这一观点,目的是让人们意识到,虽然每个人的外部条件不同,但内在的本质是相同的。
墨子强调,人们不应该因为外在条件的差异而歧视他人,而应该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人。
墨子的齐物观对于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他主张彼此关心、互助共处,摒弃任何形式的不平等和压迫。
墨子强调相互理解和尊重的重要性,提倡人们摒弃利己主义的观念,追求公平和正义。
这一观点在墨子的时代虽然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应用,但对于后世的思想启示和道德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齐物论,我们可以对其中的几个例子进行进一步的解析。
墨子列举了天、地、山、石、竹、井、木等不同种类的物体,它们之间本质上没有差异,都是物。
通过这些例子,墨子试图让人们认识到,一切事物都应该平等对待,不应该因为外在的差异而对某些事物抱有偏见或者歧视。
齐物论也包含了墨子对于心的讨论。
他认为,心也是一种物,因此与其他事物一样具备平等的本质。
墨子强调了心的重要性,他认为心是人类行为和道德的根源。
《庄子》《齐物论》原文与译文
《庄子》《齐物论》原文与译文《齐物论》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代表作。
这篇文章的宗旨在于论述万物齐一和是非相对,既谈到了从无到有的本体论问题,也涉及到了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认识论问题。
在本体论问题上,主要倾向是主观唯心主义,但也有某些唯物主义因素;在认识论问题上,主要表现是万物齐一和否定是非的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但也有较丰富的辩证法内容。
本篇分三个层次:从“南郭子綦”到“怒者其谁邪,”论述了“吾丧我”的精神境界,指出诸家争鸣都是各持己见的结果,要想停止纷争,就得做到“忘我”。
第二部分,从“大知闲闲”到“故寓之无竟”,是作者在本文中论述的中心内容。
这一部分中,主要论述了各种主观世界的争论纠结,是迷失自我的表现,是主观成见所致使,要想停止争论,就得用“莫若以明”的认识方法,排除成见,开放心灵,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齐物境界。
第三部分,用“罔两问景”和“庄周梦胡蝶”两个故事来说明万物融化为一的“物化”过程,得出“物化”的万物齐一的结论。
1、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
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
”译文:南郭子綦靠几静坐,仰面朝天,缓漫吐气,形体木然,仿佛精神脱离了身躯。
颜成子游立侍在跟前,问道:“您怎么这个样子啊,形体安定本来可以使它像枯干的树木,而精神岂能可以使它像熄灭的灰烬呢,您现在靠几而坐的情况,不是您过去靠几而坐的情况了。
”2、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译文:子綦回答说:“偃,你问的问题,不也是很好的吗~如今我忘掉了功名利禄,你知道这一点吗,你听到过人造的萧声,却没听到过地上自然形成的音响,你听到过地上自然形成的音响,却没听到过天空中自然形成的音响吧~”3、子游曰:“敢问其方。
”子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
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
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
《庄子》《齐物论》原文与译文
《庄子》《齐物论》原文与译文《齐物论》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代表作。
这篇文章的宗旨在于论述万物齐一和是非相对,既谈到了从无到有的本体论问题,也涉及到了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认识论问题。
在本体论问题上,主要倾向是主观唯心主义,但也有某些唯物主义因素;在认识论问题上,主要表现是万物齐一和否定是非的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但也有较丰富的辩证法内容。
本篇分三个层次:从“南郭子綦”到“怒者其谁邪,”论述了“吾丧我”的精神境界,指出诸家争鸣都是各持己见的结果,要想停止纷争,就得做到“忘我”。
第二部分,从“大知闲闲”到“故寓之无竟”,是作者在本文中论述的中心内容。
这一部分中,主要论述了各种主观世界的争论纠结,是迷失自我的表现,是主观成见所致使,要想停止争论,就得用“莫若以明”的认识方法,排除成见,开放心灵,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齐物境界。
第三部分,用“罔两问景”和“庄周梦胡蝶”两个故事来说明万物融化为一的“物化”过程,得出“物化”的万物齐一的结论。
1、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
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
”译文:南郭子綦靠几静坐,仰面朝天,缓漫吐气,形体木然,仿佛精神脱离了身躯。
颜成子游立侍在跟前,问道:“您怎么这个样子啊,形体安定本来可以使它像枯干的树木,而精神岂能可以使它像熄灭的灰烬呢,您现在靠几而坐的情况,不是您过去靠几而坐的情况了。
”2、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译文:子綦回答说:“偃,你问的问题,不也是很好的吗~如今我忘掉了功名利禄,你知道这一点吗,你听到过人造的萧声,却没听到过地上自然形成的音响,你听到过地上自然形成的音响,却没听到过天空中自然形成的音响吧~”3、子游曰:“敢问其方。
”子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
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
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
《庄子·内篇·齐物论》原文鉴赏
《庄子·内篇·齐物论》原文鉴赏《庄子·内篇·齐物论》原文鉴赏(解题)关于本题,有两种解法:一解为齐物之论;二解为齐一物论。
其着眼点,前者在于齐物,以为是齐一物类之论; 后者在于物论,以为是把物类之论齐一。
从其主旨看,其论物虽多种,然而无成无毁,复通为一。
何分彼是,何论是非,何及生死,都是相对的。
显然是齐物之论,故以前义为是。
主旨在论原始本无,由无到有。
万物林林总总,道归为一。
什么彼是、是非、生死等等,都是相对的,如处梦中,觉而知其为梦。
要把一切融合于自然,入于虚无之境,处于平常的状态中。
原文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若丧其耦(一)。
颜成子游立侍其前,曰:“何居乎(二)?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 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三)! 今者吾丧我 (四),汝知之乎?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五)!”子游曰:“敢问其方。
”子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
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
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林之畏佳(六),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七)。
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八),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
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九)?”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
”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 (十)。
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解说(一)“荅然若丧其耦”:“荅”嗒之假,音榻 (ta),解体貌,萎靡不振,有如俗言散了架子。
“耦”即偶,对象,俗称为着落,指人生。
“丧其耦”,活着没有着落。
(二)“何居乎”:多以“居”训故,是以意定训。
应为动词,有安排、处理之意。
句如俗言“怎么搞的?”(三)“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偃”颜成子游名。
“而”同尔。
“而问之也”字有误倒,“问之”应乙。
《齐物论》译文
《齐物论》译文齐物论,即达观齐物之道。
孔子夫子所说:“君子独立不怍。
”此言道也。
君子之道,即为与天地同寿。
天地有序,物自得其所。
齐物者,即是将自身与万物融合,实现与天地之道相吻合,实现与万物相通的境界。
以下是齐物论的译文。
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起初,天地为万物之母,若乳儿之怀抱。
未示斯象,岂有万象之生。
吾不悟其常理,而莫知其所以然。
惟观天地之大成,方知其精妙奥妙。
夫天地者,天如圆盖,地如方履。
宇宙之气聚于其中,五行之灵生焉。
轻者上浮,重者下沉,各获其所。
信玄黄之元气,养白日之生命,此为精妙之妙也。
故形而上者为天,形而下者为地。
天地同根,万物同源;天地之道,同归一。
二、天人之才,本非乔木可比;赵雍曰:“魏不观潜鱼,知人之深浅焉。
”君子知死不矣!夫天地者,大浩瀚者也。
善用者丰饶,不善用者穷愁。
夫人者,天之子也,与天地相似而生活于其间。
人能齐物,以达天地之妙道。
人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千古流芳。
夫君子者,志于道者也,立其志则行之。
夫行者,天行也。
人能与四时共舞,家庭如舞蹈。
人能顺势而为,运筹帷幄;治国安邦,如指挥若定。
人能平凡而行,天地无不利之。
三、天地之道,不偏不越,不变不化,方所以长久不衰也。
为人之道,亦宜如是。
夫君子者,使身不曲于俗,不依于俗。
使邪行有所共战,可谓之君子哉!然吾知其难矣,吾善骑马,然欲以鹰反哺,吾知不可也。
非我之众也,欲与天地无与伦比常人。
然吾知其可矣,吾能识天地之大;能知四时德行,能览百穀成熟。
善顺势者,善齐物者,上与天地相通,令心灵从容。
此君子之道也,非骄慢也。
故君子欲齐天地之道,欲通万物之气,先齐其心与天地,再通万物。
心齐乃可齐物,心齐则天地协调。
四、天行有常,不改其道。
君子者,宜修德行,顺天之德,以达物之美。
此君子之道也。
君子愈修身之道,愈获天地之道,愈能达观齐物之境。
君子欲获天地之道,必先齐其心以达物之美。
物美则天地同喜,天地同喜则四时调和。
《庄子·齐物论》释义 (文杨国荣)
《庄子·齐物论》释义(文杨国荣)吾丧我与天籁【原文】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
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
”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子游曰:“敢问其方。
”子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
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
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
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
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
敢问天籁。
”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释义】以上原文为开篇第一段。
南郭子綦旧说为楚昭王庶出之弟,但也可能是虚拟的人物,庄子或假其名以表达自己的思想。
在这一段中,首先值得注意的是“丧其耦”的提法。
“耦”是一种形象性的表述,从字面的含义看,它有两两相对或彼此“对待”之意。
从后面的具体展开中可以看到,所谓“对待”或“耦”,既关乎形与神或身与心的关系,也与“我”和外部世界或物和“我”之间的关系相涉,“丧其耦”意味着超越以上对待。
广而言之,“齐”的内在旨趣在于超越分别,在形而上的层面,它趋向于克服分裂的存在形态,达到混而未分的本然形态,《齐物论》从不同的角度反复论述这一基本观念,而“丧其耦”则一开始就以形象的方式将问题提了出来。
尽管一开始庄子并没有以义理分析的方式展开“齐物”的论述,但通过形象性的描述,以“齐”为中心的基本观点已经开始初步地展现出来。
“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以形和心这两个方面为具体的关注之点。
“形可使如槁木”,表明不必执着于躯体的存在:躯体的存在是与生命联系在一起的,但它并非恒久不变,而是可以取得类似枯萎之木的形态,从而既不再作为生命存在与外部对象对峙,也不作为形体与内在之心相对。
齐物论原文及翻译、注释
齐物论原文及翻译、注释齐物论原文南郭子綦隐机而坐①,仰天而嘘②,荅焉似丧其耦③。
颜成子游立侍乎前④,曰:“何居乎⑤?形固可使如槁木⑥,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⑦?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⑧。
”子綦曰:“偃⑨,不亦善乎,而问之也⑩?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女闻人籁(11),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子游曰:“敢问其方(12)。
”子綦曰:“夫大块噫气(13),其名为风,是唯无作(14),作则万窍怒呺(15),而独不闻之翏翏乎(16)?山林之畏佳(17),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18),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19)。
激者(20),謞者(21),叱者,吸者,叫者,譹者(22),宎者(23),咬者(24),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25)。
泠风则小和(26),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27)。
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28)?”子游曰:“地簌则众窍是已(29),人簌则比竹是已(30),敢问天簌。
”子綦曰:“夫吹万不同(31),而使其自己也(32),咸其自取(33),怒者其谁邪(34)?”齐物论翻译南郭子綦靠着几案而坐,仰首向天缓缓地吐着气,那离神去智的样子真好像精神脱出了躯体。
他的学生颜成子游陪站在跟前道道:“这是怎么啦?形体诚然可以使它好像干枯的树木,精神和思想难道也可以使它好像死灰那样吗?你今天凭几而坐,跟往昔凭几而坐的情景大不一样呢。
”子綦回答道:“偃,你这个问题不是问得很好吗?今天我忘掉了自己,你知道吗?你听见过‘人籁’却没有听见过‘地籁’,你即使听见过‘地籁’却没有听见过‘天籁’啊!”子游问:“我冒昧地请教它们的真实含意。
”子綦道:“大地吐出的气,名字叫风。
风不发作则已,一旦发作整个大地上数不清的窍孔都怒吼起来。
你独独没有听过那呼呼的风声吗?山陵上陡峭峥嵘的各种去处,百围大树上无数的窍孔,有些好像鼻子,有些好像嘴巴,有些好像耳朵,有些好像圆柱上插入横木的方孔,有些好像圈围的栅栏,有些好像舂米的臼窝,有些好像深池,有些好像浅池。
庄子齐物论原文及翻译
庄子齐物论原文及翻译庄子齐物论原文及翻译庄子齐物论原文一南郭子綦隐机而坐①,仰天而嘘②,荅焉似丧其耦③。
颜成子游立侍乎前④,曰:“何居乎⑤?形固可使如槁木⑥,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⑦?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⑧。
”子綦曰:“偃⑨,不亦善乎,而问之也⑩?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女闻人籁(11),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子游曰:“敢问其方(12)。
”子綦曰:“夫大块噫气(13),其名为风,是唯无作(14),作则万窍怒呺(15),而独不闻之翏翏乎(16)?山林之畏佳(17),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18),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19);激者(20),謞者(21),叱者,吸者,叫者,譹者(22),宎者(23),咬者(24),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25)。
泠风则小和(26),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27)。
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28)?”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29),人籁则比竹是已(30),敢问天籁。
”子綦曰:“夫吹万不同(31),而使其自己也(32),咸其自取(33),怒者其谁邪(34)?”[3]二大知闲闲①,小知间间②;大言炎炎③,小言詹詹④。
其寐也魂交⑤,其觉也形开⑥;与接为搆⑦,日以心斗:缦者⑧,窖者⑨,密者⑩。
小恐惴惴(11),大恐缦缦(12)。
其发若机栝(13),其司是非之谓也(14);其留如诅盟(15),其守胜之谓也。
其杀若秋冬(16),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为之(17),不可使复之也;其厌也如缄(18),以言其老洫也(19);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20)。
喜怒哀乐,虑叹变慹(21),姚佚启态(22)。
乐出虚(23),蒸成菌(24)。
日夜相代乎前(25),而莫知其所萌(26)。
已乎(27),已乎!旦暮得此(28),其所由以生乎(29)!非彼无我(30),非我无所取(31)。
是亦近矣(32),而不知其所为使(33)。
若有真宰(34),而特不得其眹(35),可行已信,而不见其形,有情而无形(36)。
齐物论深度解析
齐物论深度解析齐物论作为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经典之一,是老子思想的重要篇章。
在这部文献当中,老子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思考,得出了一系列关于道、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想法。
本篇文章将从多个角度对齐物论进行深度解析,全面阐述老子的思想精髓。
一、关于道的思考在齐物论中,老子最为着重的就是关于“道”的思考。
他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规律和本质,贯穿于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在老子看来,道是一种沉默而无声的存在,但它却是世间万事万物的来源和根源。
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句话表明了道的普遍性和生成性,它是整个宇宙的起源。
老子还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认为领导者应当以宽容、自然的方式来处理事物,让自然界的道来指导政治和社会生活。
在这个过程中,领导者要虚心求学,不断领会道的真谛,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和政治决策。
他们要了解道是无私的,不追求功利和利益,而是追求人性的完美和社会的和谐。
这就是老子治国的思想,也是对传统政治的一种反思。
二、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老子从自然中获取灵感,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他看到,自然界中的万物都能和谐共存,互相依存。
每个事物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责任,但它们不代表自己,只是整体的一部分。
这样的哲学思想被称为“自然至上主义”,认为自然是万物的源头和灵魂,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
老子也关注自然界的变化,认为所有事物都不可能永远不变,它们都在处于不断的演变和变化之中。
他认为,当人们追求其最初的本源时,他们将会发现自己处于一个永恒变化的世界中,并且自己也在不断变化之中。
这就是他提出的“无为而治”,认为人们应该放弃过多地追求物质的功利和利益,而是从自己内心寻求灵性的成长和发展。
三、对人生的思考老子认为,人生是一个不断成长和进步的过程。
他认为人们应该尽可能地追求自然和宽容,人生应该是无欲无求的。
人的身体、宝贵、道德修养等的全部力求归于无,领受自己的道与真理,这才是真正的自由和平静。
老子还提到了“柔弱胜刚硬”的思想,认为柔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比强硬和暴力更容易获得和平和成功。
《庄子·齐物论》原文、翻译及赏析
《庄子·齐物论》原文、翻译及赏析齐物论所谓齐物论,就是要消除物、我的区别,消除万物之间的区别。
庄子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齐一的。
人类社会一切矛盾的对立面都是无差别的一回事,所以应停止有关是非的争论,做到忘我,做到无是非,用明澈之心去体认万物,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齐物境界。
庄子否定诸子百家的论争,也否定一切是非、对错、好坏的客观存在,是主观唯心主义论者。
一南郭子綦(qí)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tà)焉似丧其耦。
①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②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
”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③问之也!今者吾丧我④,汝知之乎?女闻人籁⑤(lài)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子游曰:“敢问其方⑥。
”子綦曰:“夫大块噫气,⑦其名为风。
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háo)⑧。
而独不闻之翏翏⑨乎?山林之畏隹⑩,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jī),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
激者、(xiào)者、叱者、吸者、叫者、者、宎(yǎo)者、咬者。
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yú),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
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
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注释】①南郭子綦:虚构人物。
隐:凭倚。
机:亦作“几”,案几。
嘘:缓缓地吐气。
荅焉:形体不存在的样子。
耦:匹对。
丧其耦:表示精神超脱躯体达到忘我的境界。
②何居:何故。
③而:汝,你。
④吾丧我:真我忘掉了俗世中的我。
⑤籁:箫,此指空虚之地发出的响声。
⑥方:道术。
⑦大块:大地。
噫气:吐气。
⑧呺:同“号”,风声。
⑨翏翏:大风的声响。
⑩畏隹:形容山势险峻。
激者:如水激的声音。
:形容箭头的声响。
者:如号哭的声音。
宎者:犹如风吹入空谷的声音。
喁:应和之声。
齐物论讲解
齐物论讲解
《齐物论》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的一篇著名文章,主要探讨了宇宙万物的本体及其相互关系。
以下是对《齐物论》的简要讲解:文章开头,庄子提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观点,认为自然界中的所有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人类不能把自己孤立于自然之外。
接着,庄子讲到了“大同”和“大一”的思想。
他认为,宇宙间所有事物最终归于一体,没有分别,没有隔阂,这就是所谓的“大同”。
而“大一”则强调宇宙万物的本体相同,“道”是统一的,万物的区别只是形式上的,实质上都是相同的。
庄子还引入了“无为而治”、“逍遥游”等概念。
他认为,世间万物都有本来的自然状态,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不要随意干预,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逍遥游”则是指人类应该抛却俗世烦恼,心灵自由地漫游在自然之中,达到身心的平和与自在。
总体来说,《齐物论》是一篇探讨宇宙万物本源、本体、相互关系的哲学文章,强调了自然规律、大同、大一、无为而治、逍遥游等重要概念,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齐物论深度解析
齐物论深度解析齐物论,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的一篇重要著作。
该文以“齐物”作为论述的核心概念,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下面将对齐物论进行深度解析,并拓展相关内容。
首先,齐物论中的“齐物”是指达到与万物和谐的境界。
庄子认为,齐物不是追求统一,而是追求各自发展的自由。
他认为万物各有其自然的方式和特性,人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规律,放弃对事物的主观干预,以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
其次,齐物论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庄子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他主张人应该保持与自然的联系,并尊重自然的规律。
通过观察自然,人可以学习到自然的无为而治,即顺势而为,以达到最佳效果。
此外,齐物论还探讨了人与社会的关系。
庄子认为,人与社会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但他主张人应该超越社会的束缚,追寻内心的自由和平静。
他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主张远离功名利禄的追逐,追求内在的满足和自由。
在齐物论的拓展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庄子认为,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追求权力和财富,而是在于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他主张人应该保持内心的宁静,超脱对外界事物的执着和欲望,从而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此外,齐物论还可以引申到现代社会中的问题。
在当今快节奏和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人们往往忽视了与自然的联系,追求功名利禄,忽略了个体的内心需求。
齐物论提醒我们,要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快乐。
总之,齐物论是一篇思想深邃的哲学著作,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深度解析和拓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著作,并将其思想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追求自由、平静和幸福。
2019《庄子·内篇·齐物论》第十六
2019《庄子·内篇·齐物论》第十六【导读】《齐物论》是《庄子·内七篇》中篇幅最长,也最难解读妥当的一篇。
所以谓之“难”,起因还是此篇的宗旨——“齐--物之论。
”众窍怒号,物论芸芸。
为了相应天下众窍之 “调调之刁刁 ”,导致不明道家大体者读起来有“捕风捉影”之惑。
但若知庄周学问体系渊源,文字越洸洋自恣,越能神会道家神仙思辨之严密、逻辑之天成、说法之高妙以及说理方式不拘一格之妙。
今天这段,庄子从正反两端阐释道之体本无名;道之用,乃无用之用是大用。
但是百家争鸣时代,百家各是其所是,各非其非,一时无人解决“物论”不息之难题。
唯有“怀不言之辩,不道之道”之有道者,“府藏”各家所是,各家所非,居于道之运转之要,不再为是非所役,事来从容观照于自然大道,事去无执于名相而于物冥合。
次之谓《齐物论》屡次提到的“以明”,还是本段出现的“葆光”——返本还真,体道凝神之人,心明如日月,而韬光内照,光而不耀。
事来即照,事歇即空。
用而无迹。
正所谓“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知子,像帝之先。
”道是万物之本,德具成物之功。
道为体,德为用。
道尊无名,德重无为。
“道、辩,仁、廉、勇”已是出于不道、不德(为是而有畛),难免有心为之。
但若能“不称、不言、不仁、不嗛、不忮”——“虽为,无心于为”既是圣人怀天府葆光之“大道、大辩、大仁、大廉、大勇”。
反之则因远道而其功不成。
所以老聃才叹曰: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稀及之!【原文学习】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辩也者,有不辩也。
曰:"何也?""圣人怀之,众人辩之以相示也。
故曰:辩也者,有不见也。
"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
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
五者圆而几向方矣!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
孰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谓天府。
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
《庄子》《齐物论》原文与译文
《庄子》《齐物论》原文与译文《庄子》《齐物论》原文与译文《齐物论》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代表作。
这篇文章的宗旨在于论述万物齐一和是非相对,既谈到了从无到有的本体论问题,也涉及到了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认识论问题。
在本体论问题上,主要倾向是主观唯心主义,但也有某些唯物主义因素;在认识论问题上,主要表现是万物齐一和否定是非的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但也有较丰富的辩证法内容。
本篇分三个层次:从“南郭子綦”到“怒者其谁邪,”论述了“吾丧我”的精神境界,指出诸家争鸣都是各持己见的结果,要想停止纷争,就得做到“忘我”。
第二部分,从“大知闲闲”到“故寓之无竟”,是作者在本文中论述的中心内容。
这一部分中,主要论述了各种主观世界的争论纠结,是迷失自我的表现,是主观成见所致使,要想停止争论,就得用“莫若以明”的认识方法,排除成见,开放心灵,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齐物境界。
第三部分,用“罔两问景”和“庄周梦胡蝶”两个故事来说明万物融化为一的“物化”过程,得出“物化”的万物齐一的结论。
1、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
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
”译文:南郭子綦靠几静坐,仰面朝天,缓漫吐气,形体木然,仿佛精神脱离了身躯。
颜成子游立侍在跟前,问道:“您怎么这个样子啊,形体安定本来可以使它像枯干的树木,而精神岂能可以使它像熄灭的灰烬呢,您现在靠几而坐的情况,不是您过去靠几而坐的情况了。
”2、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译文:子綦回答说:“偃,你问的问题,不也是很好的吗~如今我忘掉了功名利禄,你知道这一点吗,你听到过人造的萧声,却没听到过地上自然形成的音响,你听到过地上自然形成的音响,却没听到过天空中自然形成的音响吧~”3、子游曰:“敢问其方。
”子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
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瞿鹊子问乎长梧子曰:「吾闻诸夫子, 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
夫子以为孟浪之言,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
吾子以为奚若?」瞿鹊子向长梧子问道:“我和孔夫子聊天时,有这样一句话,说圣人不从事琐细的事务,不追逐私利,不回避灾害,不喜好贪求,不寻求道的缘由;没说什么又好像说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又好像什么也没有说,因而遨游于世俗之外。
孔夫子认为这些都是轻率不当的言论,而我却认为是精妙之道的实践和体现。
先生你认为怎么样呢?”这一段往下是瞿鹊子与长梧子之间的对话。
这两个人到底是谁不可考。
有人根据瞿鹊子把孔子直接称呼为“夫子”,推断他“必七十子之后人也”,意思就是孔子的徒弟中“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这个瞿鹊子就是这七十二人的后代。
这个长梧子呢,和前面的南郭子綦一样,是以居住的地名为号,住在长梧这个地方,所以叫长梧子。
那么瞿鹊子所说的这个“夫子”,指的是孔夫子,因为长梧子后面说:“而丘也何足以知之”,说明是指孔丘。
这段话意思不难理解,有一个问题。
历来人们把这个问话理解为,瞿鹊子听孔子说,“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
”这句话是孔子说的。
这是有问题的。
因为孔子很明显是不赞成这句话的,说这是“孟浪之言”。
什么叫“孟浪之言”呢?就是我们在《逍遥游》里肩吾所说的:“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
”也就是说夸夸其谈,不得要领。
那么既然孔子不赞成这样的话,还把这个句说给瞿鹊子听,这个逻辑就有问题了。
所以我觉得这段话应该还是瞿鹊子提出来的,说夫子我们来讨论一下这句话。
孔夫子说,这句话是“孟浪之言”,而瞿鹊子显然是赞成这句话的,是这是“妙道之行”。
于是这个瞿鹊子就找长梧子来评理来了,说你来说说,我和夫子哪个说得对?我们可以猜想得到,下面长梧子的回答实质上是庄子借长梧子之口,对他理解的“道”的解释。
那我们如果不看下文,可能会觉得长梧子应该会赞同这句话。
因为我们看这篇《齐物论》看下来,甚至结合了上篇的《逍遥游》,觉得庄子所谓的“道”大概也就是这么个思想。
“不从事于务”,就是“无为”;“不就利,不违害”,因为“无已”,则“无利害之端”;“不缘道”,因为“道”本不可劳神明而“缘之”,“道”者“因是也”,“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这便是老子所说“名可名,非常名”;“而游乎尘垢之外”,这便是“逍遥游”的境界。
难怪瞿鹊子会认为是“妙道之行”,我们现在也会认为这个是“妙道之行”。
可是长梧子他的回答,或者说庄子他的回答是怎么样的呢?非常的巧妙。
长梧子曰:「是皇帝之所听荧也,而丘也何足以知之!且女亦大早计,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鸮炙。
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以妄听之。
奚旁日月,挟宇宙,为其脗合,置其滑涽,以隶相尊?众人役役,圣人愚芚,参万岁而一成纯。
万物尽然,而以是相蕴。
长梧子说:“这些话黄帝也会疑惑不解的,而孔丘怎么能够知晓呢!而且你也谋虑得太早,就好像见到鸡蛋便想立即得到报晓的公鸡,见到弹子便想立即想获取烤熟的斑鸠肉。
我姑且给你胡乱说一说,你也就胡乱听一听。
什么叫依傍日月,怀藏宇宙?什么又叫使外物与自己的思想相吻合,而置自己不可理解的混乱纷争于不顾?什么又叫用卑贱来体现尊贵呢?这都是人们一天到晚忙忙碌碌所做的,而圣人从表面上看却好像浑浑噩噩的,将古往今来的纷扰看成静一不变的,纯净的一体。
其实万物全都是这样,都是如此积累起来的。
这一段不是很好理解,翻译起来也不是很顺。
不过它的内含却是很精妙的,是文字难以表达的。
因为这里已经开始在谈道义了,一旦企图用语言文字来谈道义,那就是有点含糊不清的。
那么首先长梧子开始的两句话很妙。
一开始并没有表明态度,说“皇帝之所听荧”,这里“荧”就是迷惑的意思,也就是说皇帝听了那句话也会迷惑。
他孔丘又怎么能知道呢?他凭什么说这话不对呢?所以先否定了孔子。
这个我们预料到了。
但后来他又否定了瞿鹊子,说“且女亦大早计”,意思是你也不要高兴得太早了,听了这句话就觉得入了道了。
然后举了两个例子,说见到鸡蛋便想立即得到报晓的公鸡,见到弹子便想立即想获取烤熟的斑鸠肉。
也就是说瞿鹊子听了这么一句话就认为是“妙道之行”,这个说明他离入道还远。
这句话很有意思,等于是给了所有的看到这里自认为看懂了这部《齐物论》的人狠狠地泼了一桶泠水。
可以这么说,大家如果跟着我从头读这部《齐物论》读到这里,甚至把上篇《逍遥游》也读懂了,看了这样一句话,说“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都会和瞿鹊子有相同的想法:此妙道之行也。
可是长梧子一句“大早计”,一下子把我们打回原形了。
开始我们觉得对这个道已经有一定了解了,结果发现其实离入道还早得远咧。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这句话,是在说道义。
而“道不可言,言则非也”,我们对“道”的认识越清晰,离“道”也就越远。
所以老子会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那这样的话我们是不是就不要去了解“道”了呢?当然不是,所以庄子在这里先否定了认为“道”是“孟浪之言”的孔丘。
可以说孔丘在这里是最低的一个层次,对“道”完全没有了解。
然后又否定了瞿鹊子,因为他的“道”还是在“日损”的阶段。
那么怎么才能得“道”呢?老子紧接着就说: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所以这一篇《齐物论》谈的是去知,但前提条件是你要有知再去之,才能入道。
什么都不知道,那是真的愚蠢,只有先有了知再去其知,才是后面说的圣人的愚蠢。
这里说的好像就是佛家说的,由色入空,再因空见色,这么一个过程。
那为什么《齐物论》主要谈的是去知呢,因为得知容易,只要你读一下道家的经典,就对道会有一定的认识。
那么在有了这个认识上,再去知,才是入道的关键,也是入道的难点。
换句话说,随着你对“道”理解的深入,你会越来越觉得“道”这个东西,没有办法描述,没有办法解释,所有的企图来解释“道”的语言,都是含糊不清的。
到了最后,你就会进入一个浑浑噩噩,忘我忘知的境界。
这个就是所谓的“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的奥义了。
这也是为什么长梧子一开始就说:“是皇帝之所听荧也。
”事实上是肯定了“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这句话,说的是最微妙的道义。
后面长梧子开始“解道”,一开始却是这么说的:“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以妄听之。
”这里虽是言道,却是“妄言之”。
为什么呢?因为“道”本不可言,故只能“妄言之”。
“奚旁日月,挟宇宙,为其脗合,置其滑涽,以隶相尊?”这个写得很大气,好像说这是庄子的思想。
其实不然,我们不要被庄子表面的文字欺骗了。
这里提了五点,我们一一解释一下。
“旁日月”。
我们前面说了,日月指的是时间,那么为什么前面说是“骑日月”,而这里是说“旁日月”呢?很简单,“骑日月”是言在日月之上,而“旁日月”是指萦情生死,依恋岁月,此众人之役役也。
“挟宇宙”。
首先什么是“宇宙”?宇者,四方;宙者,古今。
所谓“挟”者,则胸中自有宇宙。
《大宗师》里有句话: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
而怀挟宇宙的话就有古今四方,所以仍指的是众人之役役。
“为其脗合,置其滑涽”。
这里“脗合”就是吻合,“滑涽”就是滑疑。
这里是指有心以外物吻合于已,而去其未定不合于已者。
这个用前面的话来说,就是“劳神明而为一”。
“滑疑之耀,圣人之所图也。
”这里“置其滑涽”,就是舍滑疑而去之的意思。
“以隶相尊”,这里隶,是奴隶的意思,也就是下贱的意思,尊自然是尊贵。
“以隶相尊”自然就是指以“隶”之贱来突出“尊”。
所以这五点都是后面说的“众人役役”的内容。
我们一开始说心变的时候,“大知闲闲,小知间间”那一大段,不是有个“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吗?那里说的是众人役役的原因,这里说的是众人役役的表现。
庄子的文章,总是这样前后呼应,妙不可言。
那么“众人役役”,圣人怎么样呢?“圣人愚芚”。
这个我们前面也说了,这里愚蠢不是真的愚蠢。
老子说愚民也不是真的愚民政策。
“愚蠢”是老子的道义之一。
老子的道义,在乎去知忘我,浑浑噩噩这么一种状态。
“若愚若昏,是谓玄德,同乎大顺”。
“参万岁而一成纯。
”这句话不是很好理解。
不过在庄子的《刻意篇》有一句话:“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
”所以老庄之道,在乎纯粹,在乎静一。
将外物的纷杂变化看成既纯粹又相对的一种静态,静中虽亦有动,但万变不离其宗。
仿佛太极阴阳图一般。
这便是老庄之道最深刻的道义所在。
“万物尽然,而以是相蕴。
”这里“蕴”就是积累的意思。
“万物尽然”,是“道通为一”的意思;“而以是相蕴”,是说在千世界,万物纷杂,皆为“一”之所积。
如此便能“参万岁而一成纯”。
同时这里“众人役役,圣人愚芚,参万岁而一成纯。
万物尽然,而以是相蕴”这句,事实上就对应了前文说的“圣人不从事于务”,说的其实是一个东西。
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丽之姬,艾封人之子也。
晋国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
及其至于王所,与王同筐床,食刍豢,而后悔其泣也。
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
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
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
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
「君乎!牧乎!」固哉!丘也与女皆梦也,予谓女梦亦梦也。
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
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
我怎么知道贪恋活在世上不是一种困惑呢?我又怎么知道厌恶死亡不是年幼流落他乡而不知回归呢?丽姬是艾地封疆守土之人的女儿,晋国征伐丽戎时俘获了她,她当时哭得泪水浸透了衣襟;等她到晋国进入王宫,跟晋侯同睡一床而宠为夫人,吃上美味珍馐,也就后悔当初不该那么伤心地哭泣了。
我又怎么知道那些死去的人不会后悔当初的求生呢?睡梦里饮酒作乐的人,天亮醒来后很可能痛哭饮泣;睡梦中痛哭饮泣的人,天亮醒来后又可能在欢快地逐围打猎。
正当他在做梦的时候,他并不知道自己是在做梦。
睡梦中还会卜问所做之梦的吉凶,醒来以后方知是在做梦。
人在最为清醒的时候方才知道他自身也是一场大梦,而愚昧的人则自以为清醒,好像什么都知晓什么都明了。
君尊牧卑,这种看法实在是冥顽不灵呀!孔丘和你都是在做梦,我说你们在做梦,其实我也在做梦。
上面讲的这番话,它的名字可以叫作奇特和怪异。
万世之后假若一朝遇上一位大圣人,悟出上述一番话的道理,这恐怕也是偶而遇上的吧!这一段也不是很好理解。
庄子这一段说什么呢?说生死。
为什么说生死呢?归根到底是说“无已”。
要达到无已这样的境界,很重要的一步,就是看破生死,不喜生恶死。
所以庄子一开头就说:“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我怎么知道贪恋活在世上就不是一种困惑呢?意思就是没能看破生死,不能达到无已,这样就不能入道,所以说是一种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