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弘扬中国饮食礼俗的优良传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富有特点的饮食礼俗,发达的程度也各不相同。中国人的饮食礼仪是比较发达的,也是比较完备的,而且有从上到下一以贯通的特点。《礼记·礼运》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在中国,根据文献记载可以得知,至迟在周代时,饮食礼仪已形成为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这些食礼在以后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在古代社会发挥过重要作用,对现代社会依然产生着影响,成为文明时代的重要行为规范。
民族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这不仅培养了中国人民高尚文雅、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而且也使中国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称。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上至朝廷的军国大政,下至民间的日常饮食,无不是在礼的规范下进行.礼仪成为社会生活最有权威的制约因素。所以,一个礼字。就曾被许多学者认为与中国文化同义。诚如冯天瑜先生历言:“从千定意义富之,一部中国文化史.即是一部礼的发生、发展史。”由因此,探讨礼的起源以及礼与饮食的联系,这对于了解中国文明的起源,帮助当今的移风易俗,实现对传统饮食礼俗的因革取舍.更好地建设中华民族的道德文明,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饮食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它与人类的兴衰、繁衍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如何科学的饮食,中国历代人们从来未停止过对它的探讨和研究。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认识到了膳食模式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饮食与人体健康的密切关系。
中国古代社会的饮食观念,往往熔铸于《周礼》、《仪礼》、《礼记》等礼书和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之中,特别是儒家思想之中,所以,有人认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的饮食思想与现念也可以说是古代中国饮食文化的核心,它对中国钦食文化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儒家所追求的平和的社会秩序,也毫不含糊地体现在饮食生活中,这也就是他们所倡导的礼乐的重要内涵所在。由此可见,儒家的饮食思想对指导和规范中国古代饮食礼俗也曾骑着重要的作用。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是古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他的这些关于重视饮食的思想,在中国饮食文化思想史上也起着奠基的作用。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是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这句话说明人们的思想观念主要是由人们的生活条件、生活状况等因因素决定的。饮食是人们生活的主要方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经济发展水平的直接体现。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文化观念、礼仪制度、风俗习惯;等级形态便构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复合的文化体系。
中国古代的华夏族,由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程度的发展状况都较之各少数民族高一些,因而华夏族的饮食习俗也就表现得更为成熟和丰富多彩。概括华夏族的传统饮食习俗.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其—:以谷食和熟食为主。
其二:以素食为主,肉食为辅。
其王:讲究五味调和。
这种饮食习俗影响着数千年来中国人民的饮食生活;华夏族人民不吃乳酪,自成一类饮食文化圈,这与西方游牧民族以肉和乳酪为主食的文化团截然不同,显示了东西方民族各自依据一定的生态环境所进行的物质文化创造的内容,以及由此而形成的饮食习俗。
“养生之道,莫先于饮食”,人类生活虽然离不开食,但食多食少,食好食坏,可食与不可食等等,都直接关系到人类健康,因此,科学的饮食始终是人类探索的重要课题,中国
先民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所以,我们应当重视和发掘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为人类造福。
随着历史的发展,饮食观念也在不断的进步,至今饮食观念也没有完全割断哲学的脐带。它从一个侧面反
映着社会生活实际,所以现实生活中的饮食是构成饮食观的基本内容,实质上,这也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结合。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饮食观念,就能具体而微地反映出中国古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高度,同时,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社会饮食礼俗嬗变的一些规律也是大有裨益的。
近现代西方饮食文化的传人,在经过了一段与中国文化相冲突的过程后,正逐渐融合于中国文化之中,正如严昌洪先生的《西俗东渐记》所说:“由冲突走向融合的结果,是外来的许多习尚已经成为中国人生活中须臾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的生活呈现出于祖、父辈万元不同的风貌。”这就使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礼俗中出现了创新,而创新中又蕴含着传统。就像农作物的近亲繁殖,必然使其原有的优良本性逐渐退化,而远缘杂交,不仅可以保持双方原先所具有的优良本性,还可以提高它的品质。近代西方饮食文化的传人,如同这种农作物的远缘杂交一样,产生了既有传统特征,又有外来风格,而且也不是他们简单综合的中国近现代饮食文化,它在文化形态上完成了古代向近代的转型,并促进了中国社会更加开放。在这里,“关键是既不盲目排外,又不一概西学,博采城外文化精华以兴我中华,这既是中国饮食文化创造的方法,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情深、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国人讲吃,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中国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一个小孩子生下来,亲友要吃红蛋表示喜庆。“蛋”表示着生命的延续,“吃蛋”寄寓着中国人传宗接代的厚望。孩子周岁时要“吃”,十八岁时要“吃”,结婚时要“吃”,到了六十大寿,更要觥筹交错地庆贺一番。这种“吃”,表面上看是一种生理满足,但实际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它借吃这种形式表达了一种丰富的心理内涵。吃的文化已经超越了“吃”本身,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通过中西交流,我们饮食文化又出现了新的时代特色。如于色、香、味、型外又讲究营养,就是一种时代进步。十大碗八大盘的做法得到了改革,这也是十分可喜的。但是,中华饮食文化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碰撞中,应该有一个坚固的支点,这样它才能在博采众长的过程中得到完善和发展,保持不衰的生命力。我觉得,这个支点就是优秀传统文化特质,也就是中华饮食文化需要探索的基本内涵。因此,对于中华饮食文化基本内涵的考察,不仅有助于饮食文化理论的深化,而且对于中华饮食文化占据世界市场也有着深远的积极意义。我认为,中华饮食文化就其深层内涵来廛,可以概括成四个字:精、美、情、礼。这四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精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内在品质的概括。孔子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反映了先民对于饮食的精品意识。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美。这种美,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它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首先是味道美。孙中山先生讲“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将对“味”的审美视作烹调的第一要义。美作为饮食文化的一个基本内涵,它是中华饮食的魅力之所在,美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对于饮食活动中的情感文化,有个引导和提升品位我们要提倡健康优美、奋发向上调,追求一种高尚的情操。礼是指饮食活动的礼仪性。中国饮食讲究礼,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生老病死、送往迎来、敬祖都是礼。《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三礼几科没有一页不曾提到祭祀中的酒和食物。礼指一种秩序和规范。坐席的方向、箸匙的排列、上菜的次序……都体现着“礼”。我们谈“礼”,不要简单地将它看作一种礼仪,而应该将它理解成一种精神,一种内在的伦理。这种“礼”的精神,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中,从而构成中国饮食文明的逻辑起点精、美、情、礼,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基本内涵,换言之,这四个方面有机地构成了中华饮食文化这个整体概念。精与美侧重于饮食的形象和品质,而情与礼,则侧重于饮食的心态、习俗和社会功能。但是,它们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唯其“精”,才能有完整的“美”;唯其“美”才能激发“情”;唯有“情”,才能有合科时代风尚的“礼”。四者环环相生、完美统一,便形成中华饮食文化的最高境界。我们只有准确是把握“精、美、情、礼”,才能深刻地理解中华饮食文化,因则也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饮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