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监测与防治
简析地下水污染的主要特征及其防治措施
简析地下水污染的主要特征及其防治措施地下水是地球上非常宝贵的资源之一,它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水源。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地下水遭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环境和健康风险。
地下水污染的主要特征包括来源复杂、难以修复、污染范围广、隐蔽性强等。
为了保护地下水资源,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来减少地下水污染的发生和扩散。
地下水污染的主要特征1. 来源复杂地下水污染的来源非常复杂,包括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农药、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等。
这些污染物通过地表径流、土壤渗透、人工灌溉等途径进入地下水中,使地下水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十分繁杂,给地下水的净化工作带来了难度。
2. 难以修复地下水属于深层水体,受地下土壤、岩石等地质条件的制约,地下水污染一旦发生,往往难以进行修复。
地下水的流动速度较慢,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速度也比较慢,因此地下水污染后的恢复周期长,难以进行治理修复。
3. 污染范围广地下水是地球上的重要水资源之一,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一旦地下水遭受污染,由于地下水流动的特性,污染物很容易向周围扩散,污染范围广,一旦形成地下水污染带,修复难度大,成本高。
4. 隐蔽性强地下水污染的环境影响主要表现为隐蔽性强。
由于地下水深层流动状态,水质变化不易察觉,地下水的污染影响范围大多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因此地下水污染往往会被忽视,造成了较大的环境和资源浪费。
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1. 加强监测和预警加强地下水环境的监测和预警是防治地下水污染的重要手段。
及时发现地下水的污染情况,能够采取及时的处理措施,减少地下水的污染扩散,避免污染加重,对环境产生更大的危害。
2. 强化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地下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地下水环境保护的力度,加强对地下水污染行为的打击力度,惩罚违法行为,对违法企业进行处罚,提高违法成本,从源头上遏制地下水污染。
3. 加强治理保护对于已经污染的地下水,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和保护。
垃圾填埋场监测实施方案
垃圾填埋场监测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垃圾填埋场是城市固体废弃物的主要处理方式之一,然而,填埋场的运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废渣,对周边环境造成潜在的污染风险。
因此,为了保障填埋场周边环境的安全,需要对填埋场进行全面的监测和实施方案制定。
二、监测内容。
1. 废气监测。
对填埋场周边空气中的气体成分进行监测,包括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排放情况。
监测站点应根据填埋场周边风向和地形条件确定,并覆盖填埋场周边所有可能受到影响的区域。
2. 废水监测。
对填埋场周边地下水和地表水进行监测,检测废水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的浓度,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渗滤液渗漏情况。
3. 废渣监测。
对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废渣等固体废物进行监测,确保填埋场内部污染物的排放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三、监测方法。
1. 定点监测。
在填埋场周边设置固定监测点,定期对空气、水质、废渣等进行采样分析,建立监测数据。
2. 移动监测。
针对填埋场周边环境变化较大的情况,采用移动监测手段,对可能受到影响的区域进行临时监测。
3. 在线监测。
利用现代化监测设备,对填埋场周边环境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四、监测频次。
1. 废气监测。
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定点监测,发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进行移动或在线监测。
2. 废水监测。
每月进行一次定点监测,根据监测数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增加监测频次。
3. 废渣监测。
每季度进行一次定点监测,对废渣进行全面检测。
五、监测数据处理与报告。
1. 监测数据处理。
对监测数据进行及时处理和分析,建立监测数据库,形成监测报告。
2. 监测报告。
每季度对填埋场监测数据进行整理,编制监测报告,向相关部门主动报告监测情况。
六、监测责任单位。
1. 环保部门。
负责制定监测方案、监督监测过程,对填埋场环境监测情况进行评估。
2. 填埋场经营单位。
负责具体监测工作的实施,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七、监测结果应用。
1. 监测结果评估。
城市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质量的影响与防治
城市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质量的影响与防治垃圾填埋场作为城市处理废弃物最常见的方式之一,对地下水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城市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的防治措施。
一、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质量的影响因素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质量的影响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因素:1. 渗滤液渗漏:当垃圾填埋场内的生活垃圾分解产生的渗滤液渗入地下水层时,其中所含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氨氮等化学物质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2. 产气作用:垃圾填埋场中的有机物经过微生物分解产生大量的甲烷气体,这些气体会通过渗透和扩散作用进入地下水层,造成地下水的气味恶臭和水质变差。
3. 土壤沉降:垃圾填埋场的堆场所在区域由于垃圾的重量和压实作用,土壤会发生沉降,形成低洼地;当降雨过程中,沉降地可能会形成积水,进而导致地下水混浊和富营养化。
二、城市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质量的防治措施为了减轻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质量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治措施:1. 垃圾填埋场选择与规划:在选择填埋场的位置和规划时,应该尽量远离地下水源区,避免污染物渗入地下水系统。
2. 集中式渗滤液处理:垃圾填埋场应当建设有效的渗滤液处理系统,将渗滤液收集起来进行集中处理,避免渗漏进入地下水。
3. 检测与监控措施:建立监测网络,定期对垃圾填埋场周边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水质问题。
4. 隔离材料的使用:在填埋垃圾时,应使用合适的隔离材料,如防渗透膜和污水收集管等,以减少渗漏和渗滤液的形成。
5. 二次利用和减量化:提倡和推行垃圾资源化利用和减量化政策,减少对垃圾填埋场的依赖,从根本上减少对地下水质量的影响。
三、结论城市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质量有着显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渗滤液渗漏、产气作用和土壤沉降等方面。
为了保护地下水质量,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如选择合适的填埋场位置、建设渗滤液处理系统、加强监测与监控以及推行资源化利用和减量化政策等。
只有通过综合措施的实施,才能有效降低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质量的影响,确保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健康环境的建设。
垃圾填埋场的污染治理标准
垃圾填埋场的污染治理标准垃圾填埋场是一种常见的垃圾处理方法,但它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风险。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污染治理标准。
本文将介绍垃圾填埋场的污染治理标准,包括废气的控制、废水的处理以及污染物的监测等方面。
一、废气控制垃圾填埋场产生的废气主要包括甲烷、二氧化碳和气味等。
这些废气具有温室效应和空气污染的潜在风险。
因此,垃圾填埋场必须符合以下废气控制标准:1. 废气排放浓度限制:垃圾填埋场应该设置废气收集系统,以减少甲烷和二氧化碳的排放浓度。
根据国家标准,废气排放浓度限制应该不超过Xppm。
2. 废气收集与利用:垃圾填埋场应该设置废气收集系统,并将收集到的甲烷进行有效利用。
甲烷可用于发电或作为燃料,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废气收集和利用率应该达到X%以上。
3. 气味控制:垃圾填埋场应采取措施控制废气中的气味。
可以使用覆盖物、气味收集系统等方法来减少气味的扩散和传播。
二、废水处理垃圾填埋场产生的废水主要为渗滤液,其中含有各种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为了防止废水对地下水和周边环境的污染,垃圾填埋场应符合以下废水处理标准:1. 渗滤液的收集与处理:垃圾填埋场应设置渗滤液的收集系统,并将其送往处理设施进行处理。
处理后的渗滤液排放应满足国家废水排放标准,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浓度应低于Xmg/L。
2. 废水处理技术:垃圾填埋场的废水处理设施应采用适当的技术,例如生物处理、化学处理或物理处理等。
处理工艺应有效去除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确保处理效果符合标准要求。
3. 废水监测:垃圾填埋场应进行废水的定期监测,包括监测点的设置、监测参数的选取等。
监测结果应记录并及时报送相关部门,以确保废水处理的有效性。
三、污染物监测为了控制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潜在污染,必须进行污染物的监测。
以下是污染物监测的标准:1. 地下水监测:垃圾填埋场周边地下水应设立监测井,并定期对地下水进行采样和分析。
监测参数应包括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浓度,并应与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比较。
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的污染和防治
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的污染和防治引言:垃圾填埋场是人类处理废弃物的一种常见方式。
然而,垃圾填埋场存在着地下水污染的风险。
本文将探讨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的污染途径以及应对措施,并呼吁人们对此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
第一节:垃圾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垃圾填埋场中的垃圾渗滤液是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当垃圾堆积时,雨水或垃圾中的水分渗透进垃圾堆中,形成渗滤液。
这些渗滤液中含有有机物、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会污染周边的地下水。
一旦地下水被污染,就会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极大危害。
第二节: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的防治为了防止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的污染,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1. 垃圾场选址和设计:选择远离地下水水源和饮用水源的地点建设垃圾填埋场,并进行合理的场地设计,包括防渗井、防渗壁和底膜等,以减少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
2. 再生利用和减量化:加强垃圾源头减量化和资源回收利用,减少填埋场的废弃物量。
通过分类回收、有机肥料化或焚烧发电等方式,将垃圾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资源,降低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
3. 渗滤液处理:建设有效的渗滤液处理系统,对渗滤液进行处理后排放或回用。
常用的处理方法包括生物处理、化学处理和物理处理等,如利用生物滤池进行生物降解和去除有机物。
第三节:公众参与与监管公众参与是解决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问题的关键。
政府、环保组织和垃圾填埋场企业应当加强沟通与合作,定期向公众提供垃圾填埋场的运行情况和水质监测数据。
1. 公众教育:通过举办讲座、宣传海报和媒体报道等方式,向公众普及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的污染风险,培养公众环境意识,促使大家共同参与环保行动。
2. 监测与惩罚:加强对垃圾填埋场水质的监测,及时发布水质监测结果,并对未能满足排放标准的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罚,以确保合规运营。
结论: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的污染是一个现实存在的问题,需要加强防治和公众参与。
只有通过选择合适的填埋场位置和设计,进行再生利用和减量化,以及加强渗滤液处理和监管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地下水污染的风险。
垃圾填埋场的污染因子与处理措施
垃圾填埋场的污染因子与处理措施垃圾填埋场是城市废弃物处理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增长,填埋场所产生的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探讨垃圾填埋场的污染因子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
首先,垃圾填埋场的主要污染因子包括有机物质、重金属、有害化学物质等。
有机物质在填埋过程中分解产生大量甲烷等温室气体,对大气层造成负面影响。
重金属则可能渗漏到地下水中,对水质造成污染,威胁人类健康。
有害化学物质如塑料、电子废弃物中的化学物质会通过渗滤液进入土壤和地下水中,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针对以上污染因子,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处理措施。
首先,建立完善的填埋场监测系统,对填埋场周边的大气、地下水、土壤等环境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
其次,加强垃圾分类工作,减少有机物质和有害化学物质的投放量,降低填埋产生的污染。
此外,进行垃圾填埋气体的收集与处理,将甲烷等温室气体转化为能源利用,减少对大气的污染作用。
另外,在填埋场周边建立防渗措施,避免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渗漏进入地下水体系。
综上所述,垃圾填埋场的污染因子确实存在,并且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加强监测、减少有害物质投放、优化填埋气体处理等,以保护环境和维护人类健康。
希望各地相关部门和市民共同努力,共同为建设绿色环保的社会作出贡献。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 B16889-2008)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de)决定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de)意见,保护环境,防治生活垃圾填埋处置造成(de)污染,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要求,工程设计与施工要求,填埋废物(de)入场条件,填埋作业要求,封场及后期维护与管理要求,污染物排放限值及环境监测等要求.生活垃圾填埋场排放大气污染物(含恶臭污染物)、环境噪声适用相应(de)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为促进地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推动经济结构(de)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de)转变,引导工业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de)发展方向,本标准规定了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97年此次修订(de)主要内容:1、修改了标准(de)名称;2、补充了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要求;3、细化了生活垃圾填埋场基本设施(de)设计与施工要求;4、增加了可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共处置(de)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医疗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厌氧产沼等生物处理后(de)固志残余物、粪便经处理后(de)固态残余物和生活污水处理污泥(de)入场要求;5、增加了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行、封场及后期维护与管理期间(de)污染控制要求;6、增加了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项目数量.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废止.按照有关法律规定,本标准具有强制执行(de)效力.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城市建设研究院.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08年4月2日批准.本标准自2008年7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设计与施工、填埋废物(de)入场条件、运行、封场、后期维护与管理(de)污染控制和监测等方面(de)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运行和封场后(de)维护与管理过程中(de)污染控制和监督管理.本标准(de)部分规定也适用于与生活垃圾填埋场配套建设(de)生活垃圾转运站(de)建设、运行.本标准只适用于法律允许(de)污染物排放行为;新设立污污源(de)选址和特殊保护区域内现有污染源(de)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规章(de)相关规定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de)条款.凡是不注日期(de)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5750-198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GB7466-1987水质总铬(de)测定GB7467-1987水质六价铬(de)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7468-1987水质总汞(de)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7469-1987水质总汞(de)测定高锰酸钾-过硫酸钾消解法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7470-1987水质铅(de)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7471-1987水质镉(de)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7485-1987水质总砷(de)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GB7488-1987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de)测定稀释与接种法GB11893-1989水质总磷(de)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11901-1989水质悬浮物(de)测定重量法GB11903-1989水质色度(de)测定GB11914-1989水质化学需氧量(de)测定重铬酸盐法GB13486便携式热催化甲烷检测报警仪GB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T14675空气质量恶臭(de)测定三点式比较臭袋法GB/T14678空气质量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和二甲二硫(de)测定气相色谱法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GB/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排放口(源)GB/T50123土工试验方法标准HJ/T38-1999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非甲烷总烃(de)测定气相色谱法HJ/T195-2005水质氨氮(de)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HJ/T199-2005水质总氮(de)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HJ/T228医疗废物化学消毒集中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试行)HJ/T229医疗废物微波消毒集中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试行)HJ/T276医疗废物高温蒸汽集中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试行)HJ/T300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醋酸缓冲溶液法HJ/T341-2007水质汞(de)测定冷原子荧光法(试行)HJ/T347-2007水质粪大肠菌群(de)测定多管发酵法和滤膜法(试行)CJ/T234垃圾填埋场用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卫医发[2003]287号)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技术要求(环监字(1996)470号)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8号)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9号)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1运行期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作业(de)时期.后期维护与管理期生活垃圾填埋场终止填埋作业后,进行后续维护、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管理直至填埋场达到稳定化(de)时期.防渗衬层设置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底部及四周边坡(de)由天然材料和(或)人工合成材料组成(de)防止渗漏(de)垫层.天然基础层位于防渗衬层下部,由未经扰动(de)土壤等构成(de)基础层.天然粘土防渗衬层由经过处理(de)天然粘土机械压实形成(de)防渗衬层.单层人工合成材料防渗衬层由一层人工合成材料衬层与粘土(或具有同等以上隔水效力(de)其他材料)衬层组成(de)防渗衬层.双层人工合成材料防渗衬层由两层人工合成材料衬层与粘土(或具有同等以上隔水效力(de)其他材料)衬层组成(de)防渗衬层.环境敏感点指生活垃圾填埋场周围可能受污染物影响(de)住宅、学校、医院、行政办公区、商业区以及公共场所等地点.场界指法律文书(如土地使用证、房产证、租赁合同等)中确定(de)业主所拥有使用权(或所有权)(de)场地或建筑物边界.现有生活垃圾填埋场指本标准实施之日前,己建成投产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己通过审批(de)生活垃圾填埋场.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场指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环境影响文件通过审批(de)新建、改建和扩建(de)生活垃圾填埋场.4选址要求生活垃圾填埋场(de)选扯应符合区域性环境规划、环境卫生设施建设规划和当地(de)城市规划.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不应选在城市工农业发展规划区、农业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考古)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供水远景规划区、矿产资源储备区、军事要地、国家保密地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de)区域内.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de)标高应位于重现期不小于50年一遇(de)洪水位之上,并建设在长远规划中(de)水库等人工蓄水设施(de)淹没区和保护区之外.拟建有可靠防洪设施(de)山谷型填埋场,并经过环境影响评价证明洪水对生活垃圾填埋场(de)环境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前款规定(de)选址标准可以适当降低.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de)选择应避开下列区域:破坏性地震及活动构造区;活动中(de)坍塌、滑坡和隆起地带;活动中(de)断裂带;石灰岩熔洞发育带;废弃矿区(de)活动塌陷区;活动沙丘区:海啸及涌浪影响区;湿地:尚未稳定(de)冲积扇及冲沟地区;泥炭以及其他可能危及填埋场安全(de)区域.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de)位置及与周围人群(de)距离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并经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在对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应考虑生活垃圾填埋场产生(de)渗滤液、大气污染物(含恶臭物质)、滋养动物(蚊、蝇、鸟类等)等因素,根据其所在地区(de)环境功能区类别,综合评价其对周围环境、居住人群(de)身体健康、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de)影响,确定生活垃圾填埋场与常住居民居住场所、地表水域、高速公路、交通主干道(国道或省道)、铁路、飞机场、军事基地等敏感对象之间合理(de)位置关系以及合理(de)防护距离.环境影响评价(de)结论可作为规划控制(de)依据.5设计、施工与验收要求生活垃圾填埋场应包括下列主要设施:防渗衬层系统、渗滤液导排系统、渗滤液处理设施、雨污分流系统、地下水导排系统、地下水监测设施、填埋气体导排系统、覆盖和封场系统.生活垃圾填埋场应建设围墙或栅栏等隔离设施,并在填埋区边界周围设置防飞扬设施、安全防护设施及防火隔离带.生活垃圾填埋场应根据填埋区天然基础层(de)地质情况以及环境影响评价(de)结论,并经当地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选择天然粘土防渗衬层、单层人工合成材料防渗衬层或双层人工合成材料防渗衬层作为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区和其他渗滤液流经或储留设施(de)防渗衬层.填埋场粘土防渗衬层饱和渗透系数按照GB/T50123中节“变水头渗透试验”(de)规定进行测定.如果天然基础层饱和油透系数小于1.×10-7cm/s,且厚度不小于2m,可采用天然粘土防渗衬层.采用天然粘土防渗衬层应满足以下基本条件:(1)压实后(de)粘土防渗衬层饱和油透系数应小于×10-7cm/s;(2)粘土防渗衬层(de)厚度应不小于2m.如果天然基础层饱和油透系数小于×10-7cm/s,且厚度不小于2m,可采用单层人工合成材料防渗衬层.人工合成材料衬层下应具有厚度不小于,且其被压实后(de)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0-7cm/s(de)天然粘土防渗衬层,或具有同等以上隔水效力(de)其他材料防渗衬层.人工合成材料防渗衬层应采用满足CJ/T234中规定技术要求(de)高密度聚乙烯或者其他具有同等效力(de)人工合成材料.如果天然基础层饱和油透系数不小于×10-5cm/s,或者天然基础层厚度小于2m,应采用双层人工合成材料防渗衬层.下层人工合成材料防衬层下应具有厚度不小于,且其被压实后(de)饱和油透系数小于×10-7cm/s(de)天然粘土衬层,或具有同等以上隔水效力(de)其他材料衬层;两层人工合成材料衬层之间应布设导水层及渗漏检测层.人工合成材料(de)性能要求同第条.生活垃圾填埋场应设置防渗衬层渗漏检测系统,以保证在防渗衬层发生渗滤液渗漏时能及时发现并采取必要(de)污染控制措施.生活垃圾填埋场应建设渗滤液导排系统,该导排系统应确保在填埋场(de)运行期内防渗衬层上(de)渗滤液深度不大于30cm.为检测渗滤液深度,生活垃圾填埋场内应设置渗滤液监测井.生活垃圾填埋场应建设渗滤液处理设施,以在填埋场(de)运行期和后期维护与管理期内对渗滤液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应设渗滤液调节池,并采取封闭等措施防止恶臭物质(de)排放.生活垃圾填埋场应实行雨污分流并设置而水集排水系统,以收集、排出汇水区内可能流向填埋区(de)雨水、上游雨水以及未填埋区域内未与生活垃圾接触(de)雨水.雨水集排水系统收集(de)雨水不得与渗滤液混排.生活垃圾填埋场各个系统在设计时应保障能及时、有效地导排雨、污水.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区基础层底部应与地下水年最高水位保持1m以上(de)距离.当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区基础层底部与地下水年最高水位距离不足1m时,应建设地下水导排系统.地下水导排系统应确保填埋场(de)运行期和后期维护与管理期内地下水水位维持在距离填埋场填埋区基础层底部1m以下.设计填埋量大于250万吨且垃圾填埋厚度超过20m生活垃圾填埋场,应建设甲烷利用设施或火炬燃烧设施处理含甲烷填埋气体.小于上述规模(de)生活垃圾填埋场,应采用能够有效减少甲烷产生和排放(de)填埋工艺或采用火炬燃烧设施处理含甲烷填埋气体.生活垃圾填埋场周围应设置绿化隔离带,其宽度不小于10m.在生活垃圾填埋场施工前应编制施工质量保证书并作为环境监理和环境保护竣工验收(de)依据.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质量保证书中(de)质量保证程序进行.在进行天然粘土防渗衬层施工之前,应通过现场施工实验确定压实方法、压实设备、压实次数等因素,以确保可以达到设计要求.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现场施工检验,检验内容与频率应包括在施工设计书中.在进行人工合成材料防渗衬层施工前,应对人工合成材料(de)各项性能指标进行质量测试;在需要进行焊接之前,应进行试验焊接.在人工合成材料防渗衬层和渗滤液导排系统(de)铺设过程中与完成之后,应通过连续性和完整性检测检验施工效果,以确定人工合成材料防渗衬层没有破损、漏洞等.填埋场人工合成材料防渗衬层铺设完成后,未填埋(de)部分应采取有效(de)工程措施防止人工合成材料防渗衬层在日光下直接暴露.在生活垃圾填埋场(de)环境保护竣工验收中,应对己建成(de)防渗衬层系统(de)完整性、渗滤液导排系统、填埋气体导排系统和地下水导排系统等(de)有效性进行质量验收,同时验收场址选择、勘察、征地、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制度、监测计划等全过程(de)技术和管理文件资料.生活垃圾转运站应采取必要(de)封闭和负压措施防止恶臭污染(de)扩散.生活垃圾转运站应设置具有恶臭污染控制功能及渗滤液收集、贮存设施.6填埋废物(de)入场要求下列废物可以直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1)由环境卫生机构收集或者自行收集(de)混合生活垃圾,以及企事业单位产生(de)办公废物;(2)生活垃圾焚烧炉渣(不包括焚烧飞灰);(3)生活垃圾堆肥处理产生(de)固态残余物;(4)服装加工、食品加工以及其他城市生活服务行业产生(de)性质与生活垃圾相近(de)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医疗废物分类目录中(de)感染性废物经过下列方式处理后,可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1)按照HJ/T228要求进行破碎毁形和化学消毒处理,并满足消毒效果检验指标;(2)按照HJ/T229要求进行破碎毁形和微波消毒处理,并满足消毒效果检验指标;(3)按照HJ/T276要求进行破碎毁形和高温蒸汽处理,并满足处理效果检验指标;(4)医疗废物焚烧处置后(de)残渣(de)入场标准按照第条执行.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和医疗废物焚烧残渣(包括飞灰、底渣)经处理后满足下列条件,可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1)含水率小于30%;(2)二恶英含量低于3μgTEQ/Kg;(3)按照工HJ/T300制备(de)浸出液中危害成分浓度低于表1规定(de)限值.表1浸出液污染物浓度限值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经处理后,按照工HJ/T300制备(de)浸出液中危害成分浓度低于表1规定(de)限值,可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经处理后满足第条要求(de)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和医疗废物焚烧残渣(包括飞灰、底渣)和满足第条要求(de)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在生活垃圾填埋场中应单独分区填埋.厌氧产沼等生物处理后(de)固态残余物、粪便经处理后(de)固态残余物和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经处理后含水率小于60%,可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处理后分别满足第、、和条要求(de)废物应由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可(de)监测部门检测、经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下列废物不得在生活垃圾填埋场中填埋处置.(1)除符合第条规定(de)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以外(de)危险废物;(2)未经处理(de)餐饮废物;(3)未经处理(de)粪便;(4)禽畜养殖废物(5)电子废物及其处理处置残余物;(6)除本填埋场产生(de)渗滤液之外(de)任何液态废物和废水.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另有规定(de)除外7运行要求填埋作业应分区、分单元进行,不运行作业面应及时覆盖.不得同时进行多作业面填埋作业或者不分区全场敞开式作业.中间覆盖应形成一定(de)坡度.每天填埋作业结束后,应对作业面进行覆盖;特殊气象条件下应加强对作业面(de)覆盖.填埋作业应采取雨污分流措施,减少渗滤液(de)产生量.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行期内,应控制堆体(de)坡度,确保填埋堆体(de)稳定性.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行期内,应定期检测防渗衬层系统(de)完整性.当发现防渗衬层系统发生渗漏时,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行期内,应定期检测渗滤液导排系统(de)有效性,保证正常运行.当衬层上(de)渗滤液深度大于30cm时,应及时采取有效疏导措施排除积存在填埋场内(de)渗滤液.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行期内,应定期检测地下水水质.当发现地下水水质有被污染(de)迹象时,应及时查找原因,发现渗漏位置并采取补救措施,防止污染进一步扩散.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行期内,应定期并根据场地和气象情况随时进行防蚊蝇、灭鼠和除臭工作.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行期以及封场后期维护与管理期间,应建立运行情况记录制度,如实记载有关运行管理情况,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设备工艺控制参数,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de)非生活垃圾(de)来源、种类、数量、填埋位置,封场及后期维护与管理情况及环境监测数据等.运行情况记录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等法律法规进行整理和保管.8封场及后期维护与管理要求生活垃圾填埋场(de)封场系统应包括气体导排层、防渗层、而水导排层、最终覆土层、植被层.气体导排层应与导气竖管相连.导气竖管高出最终覆土层上表面100cm以上.封场系统应控制坡度,以保证填埋堆体稳定,防止雨水侵蚀.封场系统(de)建设应与生态恢复相结合,并防止植物根系对封场土工膜(de)损害.封场后进入后期维护与管理阶段(de)生活垃圾填埋场,应继续处理填埋场产生(de)渗滤液和填埋气,并定期进行监测,直到填埋场产生(de)渗滤液中水污染物浓度性续两年低于表2、表3中(de)限值.9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现有和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场自2008年7月1日起执行表2规定(de)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表2现有和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场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2011年7月1日前,现有生活垃圾填埋场无法满足表2规定(de)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要求(de),满足以下条件时可将生活垃圾渗滤液送往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1)生活垃圾渗滤液在填埋场经过处理后,总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等污染物浓度达到表2规定浓度限值;(2)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每日处理生活垃圾渗液总量不超过污水处理量(de)%,并不超过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额定(de)污水处理能力;(3)生活垃圾渗滤液应均匀注入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4)不影响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场(de)污水处理效果.2011年7月1日起,现有全部生活垃圾填埋场应自行处理生活垃圾渗滤液并执行表2规定(de)水污染排放浓度限值.根据环境保护工作(de)要求,在国土开发密度己经较高、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或环境容量较小、生态环境脆弱,容易发生严重环境污染问题而需要采取特别保护措施(de)地区,应严格控制生活垃圾填埋场(de)污染物排放行为,在上述地区(de)现有和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场自2008年7月1日起执行表3规定(de)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表3现有和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场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甲烷排放控制要求生活垃圾填埋场在运行中应采取必要(de)措施防止恶臭物质(de)扩散.在生活垃圾填埋场周围环境敏感点方位(de)场界(de)恶臭污染物浓度应符合GB14554(de)规定.生活垃圾转运站产生(de)渗滤液经收集后,可采用密闭法输送到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排入城市排水管道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或者自行处理等方式.排入设置城市污水处理厂(de)排水管网(de),应在转运站内对渗滤液进行处理,总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等污染物浓度限值达到表2规定浓度限值,其他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由企业与城镇污水处理厂根据其污水处理能力商定或执行相关标准.排入环境水体或排入未设置污水处理厂(de)排水管网(de),应在转运站内对渗滤液进行处理并达到表2规定(de)浓度限值.10环境和污染物监测要求水污染物排放监测基本要求地下水水质监测基本要求应根据场地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时反映地下水水质变化为原则,布设地下水监测系统.(1)本底井,一眼,设在填埋场地下水流向上游30-50m处;(2)排水井,一眼,设在填埋场地下水主管出口处;(3)污染扩散井,两眼,分别设在垂直填埋场地下水走向(de)两侧各30-60m处;(4)污染监视井,两眼,分别设在填埋场地下水流向下游30、60m处.大型填埋场可以在上述要求基础上适当增加监测井(de)数量.生活垃圾填埋场管理机构应每6个月进行一次防渗衬层完整性(de)监测.甲烷监测基本要求生活垃圾填埋场管理机构和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均应对封场后(de)生活垃圾填埋场(de)污染物浓度进行测定.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悬浮物、总氮、氨氮等指标每3个月测定一次,其他指标每年测定一次.恶臭污染物监测基本要求污染物浓度测定方法采用表4所列(de)方法标准,地下水质量检测方法采用GB5750中(de)检测方法.生活垃圾填埋场应按照有关法律和环境监测管理办法(de)规定,对排污状况进行监测,并保存原始监测记录.表4污染物浓度测定方法标准11实施要求本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在任何情况下,生活垃圾填埋场均应遵守本标准(de)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采取必要措施保证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各级环保部门在对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监督性检查时,可以现场即时采样,将监测(de)结果作为判定排污行为是否符合排放标准以及实施相关环境保护管理措施(de)依据.对现有和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场执行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de)地域范围、时间,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省级人民政府规定.。
垃圾填埋场对周边地质环境影响与防治对策
垃圾填埋场对周边地质环境影响与防治对策首先,垃圾填埋场会对土壤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
填埋过程中,垃圾
会分解产生大量的有机酸和气体,这些有机酸会进一步降解土壤质量,使
土壤变得酸性。
同时,填埋场中也会有一些有害物质的渗漏,这些物质会
直接污染土壤。
由于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这些污染将给农田带来严重
的影响。
此外,垃圾填埋场对大气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
填埋场中分解垃圾所
产生的气体,如甲烷、二氧化碳等,会对大气造成温室效应,加速气候变化。
此外,填埋场中也会散发出一些恶臭气体和有害气体,给周边居民生
活带来不便。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
首先,应严格控制填
埋场的选址,要远离水源地、城镇和农田,避免对地下水和农田产生影响。
其次,应加强填埋场的隔离防护措施,确保没有有害物质渗漏到土壤和地
下水中。
同时,可以采用生物降解技术,促使垃圾尽快分解降解,减少对
土壤的影响。
此外,填埋场应安装垃圾气体控制设备,防止恶臭气体和有
害气体的泄露,保护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
另外,为了减少垃圾的产生,应推广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
垃圾
分类可以降低填埋场的负荷,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同时,资源回收利
用也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环境污染的程度。
总之,垃圾填埋场对周边地质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但通过合理的选址、隔离防护和资源回收利用等对策,可以有效减轻填埋场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也需要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共
同保护地质环境的健康与稳定。
垃圾填埋场常见污染问题及防治方法
垃圾填埋场常见污染问题及防治方法卫生填埋作为目前最常见的垃圾处理方法,具有投资少、处理费用低、处理量大、操作简便等特点,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如美、英等国生活垃圾处理都以卫生填埋法为主。
我国80%以上的垃圾仍采用露天堆放和直接填埋的简易填埋法。
但卫生填埋也存在着诸多污染问题,填埋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二次污染物,如不妥善处理,会对周围的水体、大气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垃圾填埋二次污染,见山填埋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根据建设部《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标准》,参考国内外先进的垃圾卫生填埋技术,对垃圾填埋场中常见的污染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解决方法。
一、垃圾填埋常见的二次污染垃圾填埋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多方面的。
监测结果表明:目前全国尚无一家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所排放的污染物全部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
这些污染物如不加处理排放,极易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对水、大气和土壤的污染。
1、水污染。
垃圾填埋对水产生的污染主要来自于垃圾渗滤液。
这是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发酵、雨水淋刷和地表水、地下水浸泡而渗滤出来的污水。
渗滤液成分复杂,其中含有难以生物降解的奈、菲等芳香族化合物、氯代芳香族化合物、磷酸脂、邻苯二甲酸脂、酚类类和苯胺类化合物等。
渗滤液对地面水的影响会长期存在,即使填埋场封闭后一段时期内仍有影响。
渗滤液对地下水也会造成严重污染,主要表现在使地下水水质混浊,有臭味,COD、三氮含量高,油、酚污染严重,大肠菌群超标等。
地下和地表水体的污染,必将会对周边地区的环境、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
2、大气污染。
卫生填埋场中的生活垃圾含有大量有机物,这些有机物被微生物厌氧消化、降解,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填埋气。
填埋气主要成为为CH4、CO2以及其它一些微量成分,如N2、H2S、H2和挥发性有机物等,其中CH4的含量达到40%~60%。
垃圾填埋场常见污染问题及对策
垃圾填埋场常见污染问题及对策首先,垃圾填埋场产生的主要污染问题之一是土壤污染。
当垃圾在填埋场中分解时,会产生大量的有害化学物质,这些物质会渗入土壤层,并危害土壤质量。
为了减轻土壤污染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选择合适的填埋场位置:选择填埋场的位置时,应考虑地质条件以及地下水深度等因素,以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2.使用防渗透材料:在填埋场中使用高密度聚乙烯等防渗透材料来阻止底部渗漏物质渗入土壤。
3.建立废物隔离层:在填埋场中建立隔离层,以防止填埋底部产生的有害物质渗入土壤。
其次,垃圾填埋场还会产生渗滤液,即垃圾分解产生的液体渗出物。
这种液体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会对地下水和周围水体造成污染。
为了减少渗滤液对水体的污染,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减少渗滤液的生成:通过控制垃圾填埋场的水分含量,减少渗滤液的生成量。
2.防止渗滤液外溢:在填埋场周围建立排水系统,收集和处理渗滤液,避免其外溢。
3.处理渗滤液:对渗滤液进行适当的处理,如生物处理或化学处理等,以减少其对水体的污染。
再次,垃圾填埋场还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其中包括二氧化碳和甲烷等。
这些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减少垃圾填埋场的温室气体排放,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实施垃圾分拣与回收:通过垃圾分拣与回收,减少填埋场中的可分解垃圾量,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产生。
2.开发可再生能源:利用填埋场中产生的甲烷气体,发电或转化为其他可再生能源,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3.增加填埋场气体控制设施:在填埋场中增加气体控制设施,如排气系统和封闭层等,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除了上述常见的污染问题,垃圾填埋场还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生态破坏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填埋场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并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
地下水污染及防治措施
地下水污染及防治措施地下水,作为地球上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对于维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给我们的生活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一、地下水污染的现状在许多地区,地下水已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其中可能含有重金属、有机物和各种化学污染物,通过渗透进入地下含水层。
农业活动中大量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一部分未被作物吸收,也随着雨水和灌溉水渗入地下。
城市垃圾填埋场如果处理不当,垃圾中的有害物质也会逐渐污染周边的地下水。
一些地区的地下水还受到了石油、天然气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化学物质的污染。
此外,地下储油罐的泄漏、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废水排放等,都成为了地下水污染的重要来源。
二、地下水污染的危害地下水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是深远而严重的。
被污染的地下水中可能含有致癌物质、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人们长期饮用这样的水,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对于生态环境来说,地下水污染会破坏生态平衡。
许多依赖地下水生存的动植物受到威胁,甚至可能导致物种灭绝。
同时,污染的地下水还会影响土壤质量,降低土壤的肥力,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三、地下水污染的原因1、工业污染许多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水,如果未经有效处理就直接排放,这些废水中的有害物质会进入地下水系统。
例如,化工、造纸、印染等行业排放的废水往往含有高浓度的污染物。
2、农业污染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化肥和农药是地下水污染的重要来源。
化肥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以及农药中的有机化合物,在雨水的冲刷和灌溉的作用下,容易渗入地下水中。
3、生活污染城市居民生活产生的污水,如果处理不当或直接排放,也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此外,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也是生活污染导致地下水污染的一个重要途径。
4、地质因素某些地区的地质结构特殊,含水层的渗透性较强,污染物更容易在地下水中扩散和迁移,从而增加了地下水污染的风险。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监测方案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监测方案一、研究背景和目的本监测方案的目的是为了制定一套全面有效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监测方案,以确保填埋场的正常运营和环境污染的控制。
二、监测内容1.填埋场区域监测填埋场的空中、地面以及地下水位。
空中监测主要包括气体成分、气体浓度、气象状况等,地面监测包括渗滤液、渗滤液中的污染物浓度等,地下水位监测包括地下水位、水质等。
2.填埋场周围环境监测填埋场周围的土壤质量、植被生长情况、周边水体质量等。
3.填埋场工作人员监测填埋场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包括体温、呼吸系统、皮肤状况等。
三、监测设备和方法1.空中监测设备使用空气质量监测仪和气象监测仪等设备进行监测。
定期采集空气样品,分析气体成分和浓度。
监测填埋场的气象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风向和风速等。
2.地面监测设备采用渗流水测量仪器和水质监测仪器进行监测。
定期采取渗流水样品,测量渗流液的pH值、COD(化学需氧量)等污染物浓度。
3.地下水位监测设备设置地下水位监测井,使用水位计进行监测。
定期测量地下水位变化,并采集地下水样品,分析水质指标。
4.周边环境监测设备采用土壤质量监测仪器和水体质量监测仪器进行监测。
定期采集周边土壤样品,分析土壤质量,包括重金属含量等。
监测周边水体的水质指标。
5.工作人员健康监测设备使用体温计、呼吸系统监测仪等设备,对填埋场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测。
定期测量体温、呼吸系统状况,观察皮肤状况等。
四、监测频率和标准1.空中监测根据填埋场的规模和运营情况,一般每天至少2次,包括早晨和傍晚各一次。
监测标准参考国家相关标准。
2.地面监测根据填埋场的情况,一般每周至少1次。
监测标准参考国家相关标准。
3.地下水位监测根据填埋场地下水位变化情况,一般每月至少1次。
监测标准参考国家相关标准。
4.周边环境监测根据填埋场周边环境情况,一般每季度至少1次。
监测标准参考国家相关标准。
5.工作人员健康监测每周至少1次,监测标准参考国家相关标准。
五、监测报告和应急措施监测结果应及时记录并生成监测报告,包括监测数据、分析结果和建议措施等。
垃圾填埋场常见污染问题及对策
渗滤液处理效果评估
1 2
处理效率评估
通过比较处理前后渗滤液中污染物的浓度变化, 评估处理设施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
环境影响评估
评估处理后的渗滤液对地下水、地表水和土壤等 环境的影响程度,确保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3
经济性评估
综合考虑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和处理效果等因素, 评估渗滤液处理方案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渗滤液处理设施建设与管理
设施建设
监测与记录
根据填埋场规模和处理要求,建设相应的 渗滤液处理设施,包括调节池、预处理设 施、主处理设施和深度处理设施等。
定期对处理前后的渗滤液进行监测和分析 ,记录处理效果和运行数据。根据监测结 果及时调整设施运行参数和处理方案。
运营管理
建立健全的运营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确 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加强设施 维护和保养,及时处理设施故障和问题。
地下水污染治理效果评估
治理效果评估指标
制定包括水质改善、污染源控制、生态恢复等方面的 评估指标。
定期评估
定期对治理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调整 治理措施。
长期跟踪监测
建立长期跟踪监测机制,持续监测治理后地下水的质 量变化情况,确保治理效果的可持续性。
06 综合治理策略与展望
综合治理策略制定与实施
垃圾填埋后,由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垃圾中的有机物质会转化为水分,
形成渗滤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2
降雨和地表水的渗入
降雨和地表水通过填埋场的覆盖层和垃圾体渗入,与垃圾接触后成为渗
滤液。
03
危害
渗滤液中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重金属和病原菌等污染物,如果不经过
处理直接排放,会对地下水、地表水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危害生态环
建筑垃圾填埋场监测方案
建筑垃圾填埋场监测方案建筑垃圾填埋场监测方案一、背景介绍建筑垃圾是指建筑施工、装修、拆除等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其主要成分包括砖块、混凝土、石灰石、木材、金属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垃圾的数量不断增加,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
因此,建筑垃圾的管理和处理变得尤为重要,其中建筑垃圾填埋场监测是确保建筑垃圾处理过程中环境安全的重要一环。
二、监测目的建筑垃圾填埋场监测的目的是及时掌握填埋场区域内的环境状况,保证填埋场周边的水质、空气质量和土壤污染等不会对周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三、监测内容1. 水质监测:包括地下水和附近水体的监测,确保填埋场内部和周边水质不受建筑垃圾填埋活动的影响。
2. 土壤监测:对填埋场周边土壤进行监测,了解土壤污染情况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 空气质量监测:监测建筑垃圾填埋场周边空气中的颗粒物、有机物等污染物,以及有害气体的浓度,保证周边居民的健康安全。
4. 填埋场体温监测:监测填埋场内部的体温,及时发现发热现象,防止温度过高导致火灾。
5. 填埋场表面及周边环境监测:对填埋场表面和周边环境的情况进行监测,确保填埋场周边环境卫生安全。
四、监测方法和参数1. 水质监测:通过采集地下水样品和附近水体样品,检测主要有机物、重金属和无机盐含量等指标。
2. 土壤监测:利用土壤采样器采集填埋场周边土壤样品,检测有机物、重金属、土壤酸碱度等指标。
3. 空气质量监测:布设空气质量监测站,监测空气中颗粒物、有机物和有害气体等污染物的浓度,并定期采集样品进行分析。
4. 填埋场体温监测:利用红外热像仪或温度传感器等设备,对填埋场内部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填埋场内部温度稳定。
5. 填埋场表面及周边环境监测:使用空中无人机等设备对填埋场表面进行定期摄影监测,并采集空气、水和土壤样品进行必要的分析。
五、监测频率1. 水质监测和土壤监测:每季度进行一次监测。
2. 空气质量监测:每月进行一次监测。
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的污染与防治
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的污染与防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产生的垃圾愈来愈多,而对垃圾的处理方式一般为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
垃圾填埋法,具有投资小、易操作、技术成熟等诸多优点。
然而,由于垃圾来源广泛,成分复杂,性质不稳定,在对其进行填埋以后,会发生自身压实,生物、物理、化学作用,在降雨的条件下,就会产生大量有机或无机的高浓度渗滤液,一旦处置不当,就可能发生渗漏现象,严重污染生态环境及地下水系统,进而对人类的生存健康产生危害。
因此,对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地下水的防治是刻不容缓的。
随着定边县的发展和建设,而其垃圾处理场只设有渗滤液调节池,未设置渗滤液处理设施,导致渗滤液排放不能达到排放要求,大量渗滤液外溢漫延至垃圾场周围,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对此,本论文针对定边县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困难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工艺设计。
为满足《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的要求,CODcr的浓度应该小于100 mg/L,氨氮的含量应该小于25 mg/L,垃圾填埋场采用预处理+两级DTRO处理工艺,产生的浓缩液采用回灌的方式进行处理,除臭工艺采用离子法进行处理。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对项目背景进行调查,了解项目所在地自然概况和现阶段垃圾填埋场的处理现状等情况,为垃圾填埋场工艺的选择和设计提供依据;(2)通过对该垃圾填埋场进出水水质进行分析,及对渗滤液的产生及渗滤液中污染物进行预测,从而对定边县垃圾填埋场的工艺及渗滤液处理进行选择和确定;(3)对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中的工艺进行了详细的设计。
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污染的风险
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污染的风险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人口的增加,垃圾处理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
垃圾填埋场作为目前主要的垃圾处理方式之一,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尤其是对地下水污染的风险。
本文将探讨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污染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垃圾填埋场是一种将垃圾掩埋在地下的处理方式。
这种方式相对于焚烧、堆肥等方式更为常见和经济。
然而,垃圾填埋场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其中之一就是地下水污染的风险。
首先,垃圾填埋场中的垃圾会分解产生大量的有机废物和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物等。
这些物质容易通过渗滤液的形式进入地下水系统,从而引发地下水污染。
其次,垃圾填埋场周边的地下水流动速度较快,若垃圾填埋场的底部防渗措施不到位,地下水很容易与渗滤液接触,导致地下水的污染。
此外,垃圾填埋场还存在气体渗漏的问题。
在垃圾填埋过程中,废弃物会产生大量的甲烷等有机气体。
若垃圾填埋场的控制措施不当,这些有机气体会通过渗透和扩散进入地下水系统,加速地下水的污染。
针对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污染的风险,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首先,垃圾填埋场应加强底部防渗措施建设。
利用高密度聚乙烯等材料作为防渗层,有效防止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
其次,垃圾填埋场应加强渗滤液收集和处理系统的建设。
通过设置渗滤液收集槽和精密过滤系统等设施,及时收集和处理渗滤液,减少对地下水的污染。
同时,垃圾填埋场应加强气体控制措施的实施。
利用排气系统对垃圾填埋场中的有机气体进行收集和处理,避免有机气体通过扩散进入地下水系统,防止地下水的污染。
另外,垃圾填埋场应加强监测和评估工作。
定期对垃圾填埋场周边的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测,评估污染程度,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保护地下水的安全。
最后,社会也应加大对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的宣传力度。
通过提高人们对垃圾处理的认识和意识,减少垃圾填埋的需求,从根源上降低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污染的风险。
综上所述,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污染的风险不容忽视。
填埋场施工的环保与防污措施
填埋场施工的环保与防污措施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和人口的增加,垃圾处理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问题。
填埋场作为一种常见的垃圾处理方式,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有环保与防污措施的应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论述填埋场施工的环保与防污措施,并探讨如何有效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首先,填埋场的选址非常重要。
在选择填埋场的位置时,应尽量避开水源地、地下水埋藏区以及人口稠密区,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风险。
同时,填埋场应远离饮用水和农田等敏感区域,确保垃圾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不会对水源造成污染。
其次,填埋场施工中应加强对渗滤液的处理。
垃圾在填埋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渗滤液,其中含有各种有害物质。
为了防止渗滤液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填埋场施工应设立渗滤液收集系统,并采用合适的处理方法加以处理。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生物处理、化学处理和物理处理等,可以有效地去除渗滤液中的有害物质,保障地下水的安全。
另外,填埋场施工中应加强对垃圾气体的收集和处理。
垃圾在填埋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甲烷等。
这些气体不仅会对空气质量产生影响,还会加剧温室效应,对气候变化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在填埋场施工过程中,应设立垃圾气体收集系统,采用燃烧或者利用方法进行处理。
同时,在填埋场周边种植大量绿化植物,利用植物吸收和分解有害气体,改善空气质量。
此外,在填埋场施工中还应加强对固体废物的分类和处理。
填埋场施工前,应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将可回收的物品分离出来并进行二次利用。
剩余的垃圾应按照不同的特性和危险程度进行处理,采取合适的填埋方式。
在填埋过程中,应加强对填埋物的压实,减少垃圾的体积,提高填埋效率。
同时,可以采用覆盖材料进行覆盖,防止气体和渗滤液的外溢,减少环境污染。
为了进一步减少填埋场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可以考虑采用生物堆肥等新的垃圾处理方式。
生物堆肥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分解垃圾的方法,不仅可以减少填埋场的使用,还可以减少渗滤液和有害气体的产生。
生物堆肥还能产生有机肥料,可回收利用,降低土壤污染的风险。
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监测与防治
而2011年监测结果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 GB14848-1993Ⅲ类水标准要求。
监测点布设示意图
监测治理案例-铜梁垃圾处理场
受污染地下水收集池
垃圾场附近鱼塘
监测治理案例
1
修建应急调节池, 防止因汛期的到 来而出现污染事 故。
2
加强环境监控,增 加地下水监测点, 跟踪地下水污染扩 散情况。
3
拟定防渗系统整治 总体方案,抓紧排 查防渗系统破损位 置,建议采取灌浆 修补等措施修复防 渗系统。
相关标准汇总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
地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GB/T 18772-2008
下
水
污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
其他预防措施
출처: 앤더슨 컨설팅
• 控制外部条件 • 渗滤液回喷等
地下水污染的防护措施
重庆市云阳县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回喷工艺示意图
瑞典的垃圾处理技术
在瑞典,每个人都知道“垃圾就是能源,4吨垃圾等于1吨石油”。而这 一切得益于瑞典先进的垃圾处理循环系统。
1 首先考虑回收再利用
瑞典处理废弃物 有4个层次
2 地下水污染监测的必要性
垃圾填埋场区别于焚烧发电厂的环境风险:一是在于垃圾 渗滤液的地下水污染;二是恶臭和蚊蝇对周边居民的二次 污染。
垃圾填埋场受修建时条件约束,防渗膜暴露面积大、垃圾 和渗滤液拦截坝容易被破坏等,容易造成渗滤液污染。
垃圾成分复杂,其中的建筑垃圾、金属等易刺穿防渗膜造 成地下水污染等等
5 地下水污染的预防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盟数据统计委员会的数据显示,瑞典人制造的生活垃圾中,被填埋的 非可再生垃圾只占1%,36%可得到循环利用,14%再 生成化肥,另外
49%被焚烧发电。
瑞典是欧盟中垃圾焚烧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垃圾被投入 1000摄氏度高温的锅炉中焚烧,产生大量热能,通过连接 着城市四通八达的供暖管道为城市居民供暖。
隔离阻断措施
目前使用的垂直隔离措施有防渗墙、 竖向隔离墙、深层搅拌桩墙、灌浆帷幕、 高压喷射灌浆板墙等。
要求首先要明确地下水的污染范围, 并且实际施工工程量大,投资大,质量要求 高。
污染后的治理措施
隔离措施
垂直防渗墙
污染后的治理措施
地下曝气
被渗滤液污染的地下水中有机物质含量一般 较高,可以利用曝气的方式让其发生生物好氧降 解反应,促进地下水的自净作用。一般使用预埋 曝气管的方式使饱和带或包气带中的溶解氧含量 提高,强化被污染水体中微生物的好氧生物降解 ,使其净化。
监测结果评价
检测方法
•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 法》GB/T 5750-2019
监测方案
监测井的设置
采样方法
监测指标
• 1个本底井 • 2个污染扩散井 •2个 污染监视井
• 严禁用泵抽吸 水样
• 用第4次水样作 为分析样品
• 共15项监测 指标
监测频率
• 填埋场自行检 测
• 主管部门监督 性监测
结果评价
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的污染 及地下水污染监测与防治
伍玉良 张超 2019.10
地下水 污染监测与防治
1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及其特性 2 地下水污染监测的必要性 3 地下水污染监测方案 4 地下水污染特性及评价 5 地下水污染的预防措施 6 污染后的治理措施 7 监测治理案例
1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及其特性
由于操作不规范、人为破坏、或者自然灾 害等,而且防渗体本身可能存在缺陷或接头不 密封等现象,会因故发生开孔、破裂、解体、 动物咬啮等状况,失去防渗作用,从而使渗滤液 成为地下水的污染源。
渗滤液具有浓度高,流动缓慢,渗漏持续 时间长等特点,会成为地下水的集中污染源, 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就很难恢复,从而严重威 胁生活和生产供水,甚至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 果。
重庆市云阳县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回喷工艺示意图
瑞典的垃圾处理技术
在瑞典,每个人都知道“垃圾就是能源,4吨垃圾等于1吨石油”。而这 一切得益于瑞典先进的垃圾处理循环系统。
1 首先考虑回收再利用
瑞典处理废弃物 有4个层次
2 回收有困难的,尝试生物处理 3 生物技术处理不了的,焚烧处理
确实不能焚烧的再掩埋
4
3
水质 波动大
COD、BOD5、可生化性随填埋时间的增长而下降并逐渐 维持在较低水平。
垃圾渗滤液水质变化
渗滤液水质变化示意图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赵章元说过:“国内外再好的 卫生填埋场都会渗漏,这只是年限的问题。”
防渗漏的隔膜内部结构会随时间发生变化
早在2019年,赵章元团队在中国地质大学的帮助下利用原 本用于勘探地矿的环境地球物理技术方法,开始以北京为例 对垃圾填埋场地面进行扫瞄,并第一次发出声音:垃圾填埋 场对地下水有污染,北京市地下水严重超标,多年超标率较 高的为氨氮、硝氮、铬和汞等,地下水有机污染严重。
中间覆盖
•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 一般每层垃圾填埋厚度约为2.5~3.0m • 减少渗滤液的产生
修复底部防渗衬层 •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 天然的防渗材料 • 人工合成防渗材料
其他预防措施
출처: 앤더슨 컨설팅
• 控制外部条件 • 渗滤液回喷等
地下水污染的防护措施
3 地下水监测方案
采样方法
•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环 境监测技术要求》GB/T 18772-2019
监测井和监测项目
•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 16889-2019
•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监测技 术要求》GB/T 18772-2019
监测方案
•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14848-1993
•单项组分评价 •综合评价
地下水监测井
地下水监测井结构示意图
地下水污染监测方案
单项组分评价:按《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1993表1所 列限值,按最差指标所属类别确定水质类别,划分为五类,分 别为I类至V类。
综合评价:首先进行各单项组分评价,划分组分所属质量类
别,按照下表确定单位组分评价分值Fi。
瑞典废弃物管理局的资料显示,垃圾焚烧为瑞典人提供约 20%的城市供暖,同时满足25万家庭用电之所需。以第二 大城市哥德堡为例,全市约1/2的暖气供应来自垃圾焚烧产 生的余热。
6 污染后的治理措施
隔离阻断措施 地下曝气
修建反应墙或反应井
治理措施
人工补给或抽水 水力截获
原位生物修复
污染后的治理措施
• 填埋垃圾经厌氧分解会产生水分,其产生
操作规范
量与垃圾的组成、pH值、温度和菌种有关。
渗滤液产生量的影响因素
垃圾渗滤液水质特性
1
有机物 浓度高
其中腐殖酸为小分子有机酸,和氨基酸又合成的大分子产 物,是渗滤液中长期性的最主要有机污染物。
2
氨氮 浓度高
一般在500~2000mg/L之间,进入填埋后期,浓度可高达 10000mg/L。
按如下公式计算综合评价分值F。
式中: ——各单项组分评分值Fi的平均值; Fmax——各项组分评价分值Fi中的最大值; n ——项污染特性及评价
地下水本底水质
5 地下水污染的预防措施
顶部覆盖
•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技术规程》 • 封场和生态环境恢复 • 防止地面降水或地表径流
渗滤液的来源
产生量影响因素
1.잠재 고객
1. 直接降水 2. 地表径流
3. 垃圾中水分
4. 有机物分解
• 包括降雨、降雪,是渗滤液的主要来源。
• 来自场地表面上坡方向的径流水,地表径 流对渗滤液的产生量也有较大的影响。
• 包括垃圾自身携带的水分以及从大气和雨 水中吸附的水分。
获水情况 场地地表条件 填埋垃圾组分 填埋场构造
2 地下水污染监测的必要性
垃圾填埋场区别于焚烧发电厂的环境风险:一是在于垃圾 渗滤液的地下水污染;二是恶臭和蚊蝇对周边居民的二次 污染。
垃圾填埋场受修建时条件约束,防渗膜暴露面积大、垃圾 和渗滤液拦截坝容易被破坏等,容易造成渗滤液污染。
垃圾成分复杂,其中的建筑垃圾、金属等易刺穿防渗膜造 成地下水污染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