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监测与防治.pptx
随时监测垃圾填埋场附近的土壤和地下水状况
![随时监测垃圾填埋场附近的土壤和地下水状况](https://img.taocdn.com/s3/m/7c99c7f4b14e852458fb5769.png)
纸的变化
土 壤
实验结论
实验步骤: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先放清水 放入一号材料袋(稍大的石子),尽量摊平; 放入被染红的餐巾纸,尽量贴着玻璃容器壁放; 放入二号材料袋(稍小的石子); 洒水,速度不宜太快; 做到边实验、边观察、边记录。
小结:
世界通用的回收标志
分类收集箱:分类收集箱分三种颜色
红色:投放有毒有害垃圾
蓝色:投放可回收垃圾
黄色:投放不可回收垃圾
1.可回收垃圾:纸类、塑料、橡胶、金属、玻璃等;:
2、 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果皮及餐厨垃圾;
3.其它废品:居民废弃的旧家具、旧电器等体积大于垃圾容器的废弃物:
有 害 垃 圾
• 把垃圾简单地填埋,垃圾中的污水 会扩散,污水扩散到周围的土壤,如果 被污染的土壤中种了蔬菜和粮食,你愿 意买来吃吗?
• 更可怕的是,随着垃圾中污水的扩 散,还会污染地下水。而地下水会四处 流动,那么,污水中的病菌,毒菌会随 着地下水扩散到更大的范围,危害人们 的健康,所以,垃圾中的污水扩散是一 种很严重的危害。
沼气爆炸现场之一
沼气爆炸现场之二
沼气爆炸事故
衬垫:把垃圾屋与周围土层隔开来。 垃圾过滤收集池和处理池: 把从地面渗入垃圾屋并被垃圾污染了的 水收集起来进行处理。
监测井:随时监测垃圾填埋场附 近的土壤和地下水状况。 气体排放管:排放可燃性气体和 有毒气体。
针对简单挖坑填埋垃圾存在的危害,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建成后的垃圾填埋场
废电池的特殊处理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电 池,但废电池中的酸、碱等电解质和 重金属对环境的饿污染也不容忽视。 不论是一次性电池还是充电电池,其 中若含有汞、镉、铅或硫酸,都可能 污染环境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管理培训课件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管理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f82536f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17.png)
终场覆盖与封场管理
终场覆盖与封场是填埋场运行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目的 是确保填埋场的安全和稳定。
终场覆盖材料应具备防渗、抗侵蚀、耐久等特点,并设置 排水设施;封场后应定期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确保填埋场的安全稳定运行。
填埋场职业健康管理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个体防护装备
建立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明确职业病危害 因素的监测、评价和控制措施。
为员工配备符合要求的个体防护装备,如 防尘口罩、防毒面具、防护手套等。
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病防治与康复
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早发现 并处理职业病问题。
建立职业病防治和康复体系,对确诊的职 业病患者进行及时治疗和康复。
。
填埋场环境评价
评价目的
对填埋场运行过程中对 周边环境的污染程度进 行评价,为环境管理提
供依据。
评价方法
采用环境质量指数、污 染指数、生态影响指数 等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
价。
评价内容
主要包括大气、水、土 壤、生态等方面的影响
评价。
评价结果
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 的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
措施。
填埋场环境保护措施
安全生产责任制
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 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职责。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制定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包括安全检查、隐患排查、作业许可 等制度。
安全生产培训
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的 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安全生产考核与奖惩
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考核,对表 现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对违反规定 的员工进行惩罚。
【环境-管理】关于垃圾填埋厂对地下水污染影响的分析及防治对策.
![【环境-管理】关于垃圾填埋厂对地下水污染影响的分析及防治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570e8463968011ca30091b3.png)
垃圾填埋厂对地下水污染影响和防治对策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固体废弃物(MSW)已经成为我国地质环境与水环境的又一个严重的污染源,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开始研究MSW的处理方式,作为经济、方便、适用及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处理方法,MSW的主要地质处理方法——垃圾填埋场被大量兴建。
由于垃圾填埋场对选址及场地的地质情况要求严格,必须根据其地形地貌、水温地质条件和所填埋处理废物的特性等具体情况确定,并根据填埋场地采取相应的防渗措施,同时对填埋场地下水污染进行预测及监测,确保其安全运行。
二、垃圾填埋厂现状及缺陷: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开始建立垃圾填埋场,如今,填埋场与最初的堆置场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进,在选址方面,注重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在设计中针对垃圾渗滤液和填埋气体的污染采取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在施工管理方面,实行分区填埋,分层压实,定期覆土等。
其中,卫生填埋法作为我国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的主要手段,由于其处理量大、适应性强、一次性处理、没有残余物、管理方便且运行费用合理,因此它被广泛运用。
但它也有缺点,存在着诸多环境问题,如衬垫破损使垃圾渗滤液泄露而造成地下水污染的潜在危险,对附近地区的公众健康构成威胁。
因此,垃圾填埋厂的选址显得格外重要,必须认真对待三:垃圾填埋厂对地下水污染:3-1、垃圾渗滤液向下通过包气带可直接进入含水层中,或者先进入地表水体然后再污染地下水。
至今,垃圾渗滤液中已发现有93种有机污染物,除此之外还含有多种高浓度的重金属、盐类和多种病源微生物。
由于渗滤液浓度高、流动缓慢、渗透持续时间长,易成为地下水的集中污染源,没经过严格处理或者处理不达标的渗滤液,会导致对周围水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和危害。
MSW填埋以后,水与填埋的废弃物发生淋滤作用,废物中的一些组份以溶解或者悬浮状态存在于渗滤液中,垃圾渗滤液向下通过包气带可直接进入含水层中,或者先进入地表水体然后再污染地下水,垃圾渗滤液是造成垃圾填埋场周边地质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关于垃圾填埋厂对地下水污染影响的分析及防治对策
![关于垃圾填埋厂对地下水污染影响的分析及防治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29b496027d3240c8447eff1.png)
垃圾填埋厂对地下水污染影响和防治对策章文锋09土木本二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固体废弃物(MSW)已经成为我国地质环境与水环境的又一个严重的污染源,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开始研究MSW的处理方式,作为经济、方便、适用及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处理方法,MSW的主要地质处理方法——垃圾填埋场被大量兴建。
由于垃圾填埋场对选址及场地的地质情况要求严格,必须根据其地形地貌、水温地质条件和所填埋处理废物的特性等具体情况确定,并根据填埋场地采取相应的防渗措施,同时对填埋场地下水污染进行预测及监测,确保其安全运行。
二、垃圾填埋厂现状及缺陷: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开始建立垃圾填埋场,如今,填埋场与最初的堆置场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进,在选址方面,注重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在设计中针对垃圾渗滤液和填埋气体的污染采取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在施工管理方面,实行分区填埋,分层压实,定期覆土等。
其中,卫生填埋法作为我国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的主要手段,由于其处理量大、适应性强、一次性处理、没有残余物、管理方便且运行费用合理,因此它被广泛运用。
但它也有缺点,存在着诸多环境问题,如衬垫破损使垃圾渗滤液泄露而造成地下水污染的潜在危险,对附近地区的公众健康构成威胁。
因此,垃圾填埋厂的选址显得格外重要,必须认真对待三:垃圾填埋厂对地下水污染:3-1、垃圾渗滤液向下通过包气带可直接进入含水层中,或者先进入地表水体然后再污染地下水。
至今,垃圾渗滤液中已发现有93种有机污染物,除此之外还含有多种高浓度的重金属、盐类和多种病源微生物。
由于渗滤液浓度高、流动缓慢、渗透持续时间长,易成为地下水的集中污染源,没经过严格处理或者处理不达标的渗滤液,会导致对周围水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和危害。
MSW填埋以后,水与填埋的废弃物发生淋滤作用,废物中的一些组份以溶解或者悬浮状态存在于渗滤液中,垃圾渗滤液向下通过包气带可直接进入含水层中,或者先进入地表水体然后再污染地下水,垃圾渗滤液是造成垃圾填埋场周边地质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地下水污染》PPT课件
![《地下水污染》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c45b4ae7fd5360cbb1adbc6.png)
1.什么是传统机械按键设计?
传统的机械按键设计是需要手动按压按键触动PCBA上的开关按键来实现功 能的一种设计方式。
传统机械按键结构层图:
按键
PCBA
开关键
传统机械按键设计要点:
1.合理的选择按键的类型,尽量选择 平头类的按键,以防按键下陷。
2.开关按键和塑胶按键设计间隙建议 留0.05~0.1mm,以防按键死键。 3.要考虑成型工艺,合理计算累积公 差,以防按键手感不良。
12
放射性污染物
如226Ra、238U、232Th等,这类污染物只在局部地方发现。铀 矿开采和精炼,原子能工业、放射性同位素的使用等。
生物污染物
细菌和病毒, 地下水中已发现了20多种。多出现在农村
复合污染物,共存污染物
13
二、污染来源
污染来源众多,分类不同
1、按成因:人为污染源,天然污染源 天然污染源:天然存在的,由于人类活动影响进入
第七章 地下水污染
1
目录
7.1 地下水污染(含义、特征) 7.2 污染物、污染源、污染途径 7.3 常见地下水污染 7.4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
2
7.1 地下水污染
人类活动造成水体质量恶化
天然环境下,地下水中某些组分 含量较高,不适宜人类饮用
3
一、地下水污染的含义
关于地下水污染,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的定义。 不一致或矛盾之处主要集中在:
有机指标 数
年份
114 1979
Hale Waihona Puke 78 207 35 106 88 54 171 5 53 39 1996 2002 1985 2006 1992
96 54 2001
41
氯代烃类:
化工原料和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金属清洗、脱脂和干洗 等现代工业中。
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监测与防治 共35页PPT资料
![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监测与防治 共35页PPT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f09dc7f77232f60ddcca18a.png)
谢 谢!
谢谢!
污染后的治理措施
反应墙或反应井
垃圾
地下水流向
渗滤液
处理后的地下水
典型的可渗透反应墙示意图
污染后的治理措施
人工补给或抽水
采用人工补给的方法可以加快被污染地下水的稀释和 自净作用。采用抽水的方法将被污染地下水抽走,然后用 洁净的水回灌,达到净化地下水的目的。这两种方法都采 用人为方法加快地下水的循环,促进其净化作用。
2019年下
7.63 4 44.4 10.4 2.44 0.007 0.193 0.002 <2×10-4 <0.004 <5×10-4 <0.005 6.86 41.4
2019年上
8.02 2 32.4 12.5 1.92 0.013 0.147 0.000 <2×10-4 <0.004 <5×10-4 <0.005 4.14 3.83
下
水 污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19
染
监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1993 测
相 关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CJJ113-2019
标
准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19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技术规程》CJJ112-2019
监测方案
检测方法
•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 法》GB/T 5750-2019
•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14848-1993
监测结果评价
地下水污染监测方案
监测方案
监测井的设置
采样方法
监测指标
• 1个本底井 • 2个污染扩散井 •2个 污染监视井
• 严禁用泵抽吸 水样
• 用第4次水样作 为分析样品
地下水污染治理PPT课件
![地下水污染治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a51dcbb804d2b160a4ec05b.png)
4 治理效果
上述调查和监测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做了专题报告,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01年~2002年对 管线及泵站的油污染源进行了治理,基本切断了油污染源。
第254页/共34页
4 治理效果
监测资料显示:至2005年,地表水石油含量逐渐,河流恢复了天然背景值,地下水环境中污染晕已逐渐 缩小,地下水环境中的石油类已低于检出限值。
第3209页/共34页
5 启示与建议
⑷事实上,从区域乃至全国,目前地下水 富集区的绝大部分动态监测网是原为地下水资 源评价和指导开采而设,而非为污染监测而设, 能符合污染监测要求的监测网仅是极少数。
第310页/共34页
5 启示与建议
⑸大多数严重污染地下水的污染源及污染晕由于已有监测 网并非是专门污染监测网的局限性而不能受到监测和监督,污 染源不能得到及时切断而使污染持续发展,将不仅影响地下水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将危害子孙 后代的用水安全。
第321页/共34页
5 启示与建议
开展“地下水抢救性保护专项工作” (水文地质工作新的工作领域, 勘察向保护的转移): 地下水污染勘察; 地下水污染治理; 地下水污染专门监测网建设;
第332页/共34页
谢谢大 家!
第343页/共34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34页/共34页
污染物
标准值 污染物数量 (mg/l) (kg/d)
污染物
标准值 污染物数量 (mg/ (kg/d)
汞
0.001
氰化物
0.05
0.5
铅
0.05
0.5
石油类
0.05
0.5
镉
0.01
0.1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ppt课件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35ff77cfc4ffe473368ab92.png)
1-3 垃圾填埋场设计
一、场地的容量和面积 卫生土地填埋场地的面积和容量与城市的
人口数量、垃圾的产率、填埋场的高度、垃圾 与覆盖材料量之比,以及填埋后的压实密度有 关。通常,覆土和填埋垃圾之比为1:4或1:3, 填埋后废物的压实密度为500~700kg/m3, 场地的容量至少供使用20年。
10
每年填埋的废物体积可按下式计算:
4
卫生填埋优点
•垃圾处理最为经济的方法 •一次性投资额较低 •一种完全的,最终的处理方法 •不需要对其进行垃圾分类收集 •对垃圾变化适应性强 •填埋场垃圾若干年后即可形成矿化垃圾,可 以开采和利用。
5
卫生填埋场地设计规划程序主要包括:场地的选择与勘察、环 境影响评价、场地的设计、场地的建造与施工、土地填埋操作、封 场,场地的维护及监测等 。
导流层
收集沟
多孔收集管
调节池
系统
集水池
潜水泵 30
提升系统
导流层:为了防止渗滤液在填埋库区场底积蓄,填埋场底应形成一系 列坡度的阶地。目的是将全场的渗滤液顺利的导入收集沟内的渗滤液 收集管内。厚度不小于300mm,上层粒径40—60mm,下层粒径25— 40mm的卵石铺设。 收集沟:设置于导流层的最低标高处,并贯穿全场,断面通常采用等 腰梯形或菱形,铺设于场底中轴线上为主沟,在主沟上依间距30— 50m设置支沟。
1
渗滤液收集系统 填埋场气体收集系统 终场覆盖、封场与土地利用 可持续生活垃圾填埋技术
2
1-1 概念
一、生活垃圾
一般指城市生活垃圾,是指在城市居民日常生 活中或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 废物 。
3
二、卫生填埋技术
利用工程手段,采取有效技术措施,防止渗滤液及有害气体对水 体和大气的污染,并将垃圾压实减容至最小,填埋占地面积也最小。
4生活垃圾填埋和焚烧课件PPT课件
![4生活垃圾填埋和焚烧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01fdbb4a32d7375a41780c5.png)
2020/3/23
4
出毒性实验监测报告。防止有些属于危险废物的污泥进入垃 圾填埋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进入应经过预处理,改性后 进行填埋。填埋场操作人员应抽查进场填埋物成分。
4.在填埋时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和医疗废物焚烧残渣及飞 灰经处理后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 准》规定条件,可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处置时应 设置与生活垃圾填埋库区有效分隔和独立填埋库区。
GB18485-2014《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
2020/3/23
2
二、生活垃圾填埋场检查要点
查阅环评报告书及“三同时”验收相关文件
填埋场总图中的主体设施和其他设施布置内 容应包括:
计量设施及车辆消毒设施,地基处理与防渗 系统,防洪、雨污分流及地下水导排系统,场区 道路,垃圾坝、渗滤液收集系统和处理系统,填 埋气体导排及处理(可含利用)系统及监测井, 以及其他辅助工程构成等。
9.核实渗滤液收集与处理系统工艺,与环评一直 性。出水的去向及执行的排放标准。(实际渗沥液 日产生量,0/3/23
7
、PH的浓度,出口COD、氨氮、BOD5、SS、PH的浓度)渗 滤液产生量与雨季及垃圾填埋的量和垃圾的具体情况变化 很大。渗滤液出水水质应该达到环评及当地环保部门规定 的执行排放标准。渗滤液出水水质应该达到环评及当地环 保部门规定的执行排放标准。工艺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 处理。也可以采用预处理+生物处理或者生物处理+深度处 理。
6.填埋场场区内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填埋作业, 必须具备应有的机械设备。对现场进行及时消毒。
2020/3/23
6
7.填埋场地表水导排系统,截洪沟、溢洪道, 排水沟、导流渠、导流坝、垃圾坝应满足雨污分流 要求。建设有防风抑尘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氨氮 浓度高
一般在500~2000mg/L之间,进入填埋后期,浓度可高达 10000mg/L。
3
水质 波动大
COD、BOD5、可生化性随填埋时间的增长而下降并逐渐 维持在较低水平。
垃圾渗滤液水质变化
渗滤液水质变化示意图
地下水污染监测的必要性
• 垃圾填埋场区别于焚烧发电厂的环境风险 :一是在于垃圾渗滤液的地下水污染;二 是恶臭和蚊蝇对周边居民的二次污染。
• 填埋垃圾经厌氧分解会产生水分,其产生 量与垃圾的组成、pH值、温度和菌种有关。
获水情况 场地地表条件 填埋垃圾组分 填埋场构造 操作规范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及其特性
渗滤液产生量的影响因素
垃圾渗滤液水质特性
1
有机物 浓度高
其中腐殖酸为小分子有机酸,和氨基酸又合成的大分子产 物,是渗滤液中长期性的最主要有机污染物。
渗滤液具有浓度高,流动缓慢,渗漏持续 时间长等特点,会成为地下水的集中污染源, 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就很难恢复,从而严重威 胁生活和生产供水,甚至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 果。
地下水污染监测的必要性
地下水污染监测的必要性
地下水污染监测方案
•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环 境监测技术要求》GB/T
18772-2008
•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 16889-2008 •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监测技
术要求》GB/T 18772-2008
•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14848-1993
•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 法》GB/T 5750-2006
地下水污染监测方案
地下水污染监测方案
地下水监测井结构示意图
本底井水质综合评价结果
13%
2012上
地下水污染特性及评价
地下水监测超标点位统计
地下水污染特性及评价
地下水监测超标指标统计ຫໍສະໝຸດ 60505
5
40
15
20
17
30
4
12
8
20
10
16
15
33
29
28
0
8
年份 2010年上 2010年下 2011年上 2011年下 2012年上
地下水监测超标指标统计
超标指标
地下水本底水质
pH 色度 硫酸盐 氯化物 硝酸盐 亚硝酸盐 氨氮
铅 镉 六价铬 汞 砷 化学需氧量 总悬浮物
2010年上
7.69 4 62.9 13.2 2.68 0.018 0.118 0.003 <2×10-4 <0.004 <5×10-4 <0.005 11.8 17.9
2010年下
7.63 4 44.4 10.4 2.44 0.007 0.193 0.002 <2×10-4 <0.004 <5×10-4 <0.005 6.86 41.4
其他预防措施
출처: 앤더슨 컨설팅
• 控制外部条件 • 渗滤液回喷等
地下水污染的防护措施
重庆市云阳县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回喷工艺示意图
污染后的治理措施
治理措施
污染后的治理措施
隔离阻断措施
2012年上
7.62 2 90.9 13.6 2.94 0.007 0.143 0.000 <2×10-4 <0.004 <5×10-4 <0.005 9.24 23.2
地下水污染特性及评价
地下水本底水质
13%
5% 19%
6%
7%
74%
69%
56%
83%
80%
优良
良好
较差
13%
26%
25%
11%
2010上 2010下 2011上 2011下
氯化物 pH 亚硝酸盐氮 氨氮
地下水污染的防护措施
顶部覆盖
•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技术规程》 • 封场和生态环境恢复 • 防止地面降水或地表径流
中间覆盖
•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 一般每层垃圾填埋厚度约为2.5~3.0m • 减少渗滤液的产生
修复底部防渗衬层 •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 天然的防渗材料 • 人工合成防渗材料
地下水污染监测方案
单项组分评价:按《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1993表1所 列限值,按最差指标所属类别确定水质类别,划分为五类,分 别为I类至V类。
综合评价:首先进行各单项组分评价,划分组分所属质量类
别,按照下表确定单位组分评价分值Fi。
类别
I
Fi
0
II
III
IV
V
1
3
6
10
地下水污染监测方案
• 垃圾填埋场受修建时条件约束,防渗膜暴 露面积大、垃圾和渗滤液拦截坝容易被破 坏等,容易造成渗滤液污染。
• 垃圾成分复杂,其中的建筑垃圾、金属等 易刺穿防渗膜造成地下水污染等等
地下水污染监测的必要性
由于操作不规范、人为破坏、或者自然灾 害等,而且防渗体本身可能存在缺陷或接头不 密封等现象,会因故发生开孔、破裂、解体、 动物咬啮等状况,失去防渗作用,从而使渗滤液 成为地下水的污染源。
2011年上
8.02 2 32.4 12.5 1.92 0.013 0.147 0.000 <2×10-4 <0.004 <5×10-4 <0.005 4.14 3.83
2011年下
7.96 2 90.3 8.5 3.49 0.003 0.136 0.000 <2×10-4 <0.004 <5×10-4 <0.005 7.08 27.7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及其特性
渗滤液的来源
产生量影响因素
1.잠재 고객
1. 直接降水
2. 地表径流
3. 垃圾中水分
4. 有机物分解
• 包括降雨、降雪,是渗滤液的主要来源。
• 来自场地表面上坡方向的径流水,地表径 流对渗滤液的产生量也有较大的影响。
• 包括垃圾自身携带的水分以及从大气和雨 水中吸附的水分。
按如下公式计算综合评价分值F。
级别 F
式中: ——各单项组分评分值Fi的平均值;
Fmax——各项组分评价分值Fi中的最大值; n ——项数。
根据F值,按下表划分地下水质量级别。
优良 <0.80
良好
较好
较差
0.80~2.50 2.50~4.25 4.25~7.20
极差 >7.20
地下水污染特性及评价
重庆市环境卫生监测站
CHONGQING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MONITORING DEPARTMENT
生活垃圾填埋场 地下水污染监测与防治
张向和
2012年9月23日
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监测与防治
地下水 污染监测与防治
1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及其特性 2 地下水污染监测的必要性 3 地下水污染监测方案 4 地下水污染特性及评价 5 地下水污染的防护措施 6 污染后的治理措施 7 监测治理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