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方表现主义绘画在中国的发展与融合

合集下载

十九世纪西画传入中国的基础情况和认识——中国画学院,伍剑

十九世纪西画传入中国的基础情况和认识——中国画学院,伍剑

十九世纪西画传入中国的基础情况和认识西洋画在中国的发展见证了中国的荣辱历史。

西洋画传入中国最初是为了摆脱西方列强强加在中国的屈辱而万里之外寻找而来的文化上的良药,为寻求文化的理性呼唤国人面对人生,面对现实的。

西洋画在中国的生根和广泛的传播是中国文化的骄傲。

西方的油画是运用对色彩和光影变化的理性分析来表达画家的情感。

中国画家在西方油画的基础上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使西洋画在中国国土上得到了充分的养分。

西洋画民族化不仅仅是中国油画民族化,它代表的是世界文化的民族化。

一、油画传入中国的历程从西洋画进入中国,其实就已经走向了本土化的发展历程。

由于中西方绘画的思想教育和民族风俗不同,所以就有很多的中国西洋画家通过时代的变换来探索不同时期的民族风格化,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西洋画家都没能顺利地进行下去。

“五四”前后,由于当代中国社会意识比较落后,所以有一批艺术青年出国留学,想学习西方科学来拯救中国,这时中国开始真正认识油画了解西洋画。

艺术也是如此。

于是当时对于西方西洋画的态度是膜拜式的“全盘西化”。

中国出现了第一代西洋画家是从十九世纪末才开始的——李毅士、李叔同、李铁夫。

然后,徐悲鸿、林风眠、吴作人、刘海粟等,中国的第二代西洋画家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去法国、日本等欧洲地区学习西方西洋画,另一批油画家在20世纪50年代去苏联学习西洋画,到80年代后出现了第四代青年画家。

由于中国西洋画家在出国前都有着很好的民族化风格,所以在西方学习油画时已经不知不觉的融入了中国的传统元素。

回国后在他们的创作中是可以看到的。

然而,正当这时的油画呈现出蓬勃发展势头的时候,由于外敌入侵中国,面临很大困境,大多文人投身于“救国救亡”的运动中去,所以西方油画的出现不适合当时的社会现实状况,从而形成了边缘化状态的趋势。

二、中国西洋画的写意性写意性油画在内容上具有是丰富的,它是从中国多年对西洋画的实践总结出来的,它具有民族化和本土化的特征,从前辈画家大量的实践积累和作品实证中充分的体现出来。

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绘画与中国写意画的内在契合点

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绘画与中国写意画的内在契合点

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绘画与中国写意画的内在契合点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在西方当代绘画诸流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这种绘画使人们对绘画的认识耳目一新,修改了人们的审美判断,丰富了人们的审美经验。

虽已历经半个世纪,其艺术观念和表现手法,仍然继续影响着西方现代架上绘画。

作为东方艺术代表的中国画绵延千载而不衰,自身虽不断地发展变迁,但始终葆有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

而作为其主流的写意绘画在漫长的历史沿革过程中,所呈现的艺术面貌与精神主线正是对这一观念的忠实践行。

面对上述两类地域不同,画种各异,的艺术作品时,我们却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某些内在的契合点。

一形式语言的抽象性所谓抽象,德国艺术家沃林格说过:“抽象是指艺术中不可辨识的,与外在世界无直接关系的内容,它虽然也属于一种反映,可是这种反映并不是像镜子似的忠实的反映而是一种主观化,情绪化的反映,它没有具体的形象,它只是点、线、面色彩的一种有意味的组合”。

①可见,抽象是以特定的方式对现实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由具体的形式变为抽象的形式,因注入了主观因素和扩大了模糊空间,抽象的表现较之于具体的再现所传达的客体现象、主体意识、想象空间更加深刻,更加多元。

抽象表现主义的画面都是非具象的,借鉴立体主义及超现实主义理念,运用抽象的表现手法,以心灵和内在精神为呈现主题。

把自然物的外貌抽象为精神符号,揭示事物最本质的特征。

如波洛克的作品《薰衣草之雾》。

作品中,自然界真实的色彩已失去了表象上的意义,内化为作者情感基色的一个图层。

薰衣草的形体从未出现,而是一团杂乱无章如麻的线条互相交织着;画家营造了一种似有还无的空间,前景与后景相互渗透。

这就是艺术家心中的薰衣草的永恒的本真的形象,薰衣草已抽离为简洁的精神符号,直读作者的内在。

可见,抽象表现主义的表现方式的构成要素完全是抽象性因素,具有广阔的涵盖力,可溶解、吸纳、包容一切视觉表现形式,其主旨在于追求具体物象以外的某种思想、情感、观念亦或无意识。

西方表现主义绘画与中国表现性绘画之迥异

西方表现主义绘画与中国表现性绘画之迥异

四、总结
从 油画语言的角度讲 , 无论是材 料 、 基本技术还是表现形式 , 西方表现主义绘 画都 给带给 中国表现性油 画诸 多影响 。然而 , 在 今 天这个全球化快速 发展 的时代背景下 ,中国表现性油画如何获 得更多 自身 的发展 ,还要 看画家们能否从传 统中吸收营养 ,避免 徒有其表的形式 主义或西画 中用 的拿来 主义。如彭肜在她 《 全球 化与 中国图像 》书中写到 : “ 中国油 画家应该 从中 国直接 的历史 经验和生存智 慧及美 学传统里吸取 营养 ,如果 中国油 画家没 有直 接的文化身份 意识 ,没有独特 的中国经 验和东方韵味 ,油 画永 远 只会是 中国文化 的外来者 。” 当然 ,时间会给 出一个有力 的论证 :从 中国的语境 出发 ,本 土化现在乃至将来都将是 中国油画艺术必然肩负 的责 任。
硝 ■蝴 阐 阅 黼 圃
西 方表 现主 义绘 画与 中国表 现性 绘画 之迥 异
● 文/ 高 玉 金
>摘要 :
伴随 中国社会 的发展与变化 , 2 0 世纪 9 o 年代 的中 国当代 绘画艺术呈 现出多元化 发展格局 。 随着市场 经济的不 断介入 , 随后 出现的主张颠 覆传统观 念的艺术 发生了 更加 复杂 的变 化 ,使得 诸多艺术家 成为新艺 术观念 的图解者 。一 些受西方 现
的活力 。代表作 《 绿狗 》显示 出的粗 犷有力的笔触和 《 桃花 》系 列 中浓烈 的红与绿色 彩都与德国新表现主义保持 紧密的联系 。
中西方表 现主义绘 画的 区别
比较 中国表现性绘 画与西方表现主义绘画 ,二者存 在诸 多联 系 的同时也存 在许多 区别 ,尤其在 审美 趋 向上 的区别 。西方表现 主义绘 画展现 出的视觉感受是直接 、纯粹 、近乎极端 的 ,这与 中 国表现性绘 画呈现出写意 的笔墨效果 是大相径庭 的;表现主义宣

浅谈西洋画与中国画现代化的联系

浅谈西洋画与中国画现代化的联系

浅谈西洋画与中国画现代化的联系【摘要】西洋画与中国画在现代化进程中展现了深厚的联系与相互影响。

西洋画在中国画现代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影响了中国画的题材、技法和风格;而中国画也在西洋画现代化中汲取灵感,融入了西方的构图和色彩理念。

两种画种在当代艺术交流中相互借鉴、互相启发,共同推动了现代化进程。

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他们也面临着共同的挑战,如如何保持传统文化根基的同时创新,如何在世界舞台上彰显自己的独特性。

西洋画与中国画的合作不仅有助于丰富两者的艺术表现形式,还可以促进文化交流与艺术创作的深度发展。

他们的现代化联系是多方面的,互相借鉴,共同推动艺术的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西洋画、中国画、现代化、联系、影响、借鉴、互动、艺术交流、挑战、发展前景、合作、艺术表现形式1. 引言1.1 西洋画与中国画的历史渊源西洋画与中国画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至两种不同艺术传统的起源。

西洋画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绘画艺术,随后通过中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得以复兴和发展。

而中国画则起源于古代中国的绘画传统,最早可以追溯至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和青铜器上的图案。

两种画种在历史上虽然发展轨迹不同,但却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并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和风格特点。

西洋画强调透视、光影和写实性,注重个体的表现和独立性;而中国画则注重意境、情感和写意性,追求整体的和谐和生动的笔墨表现。

虽然在表现形式和技巧上有所差异,但西洋画与中国画在审美追求和艺术观念上有着一定的共通之处,例如对自然、人物和生活的表现都表现出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表达的探索。

通过对西洋画与中国画历史渊源的比较和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两种不同画种的发展轨迹和文化背景,为后续对两种画种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联系和互动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1.2 西洋画与中国画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相似之处西洋画与中国画在现代化进程中有许多相似之处,两者都面临着同样的挑战和机遇。

西洋画和中国画都在追求现代化的道路上经历了转型和变革,吸收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同时保留了本土的传统特色。

中西绘画艺术的融合之路PPT课件

中西绘画艺术的融合之路PPT课件
相反,在西方绘画中,色彩的表现显得尤为重要。画 家们极力表现丰富的色彩变化,他们把光照下物象的色彩 变化夸张的表现出来,我们看到的画面完全是光的流动, 色的笼罩,甚至物象的轮廓也可以消失在色彩的跳跃中。 可以说,色彩是西方绘画很重要的课题。
CHENLI
10
CHENLI
11
中西绘画艺术的主要差异
写实和写意 焦点透视法和散点透视法
CHENLI
19
中西绘画艺术的融合之路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 交通 工具的进步,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西方在各个 领域开始交往, 中西绘画艺术也开始相互碰撞、 交流和融合。
而这条融合之路主要分为三部分:
1、中西绘画初次相遇 2、中西绘画融合——在欧洲 3、中西绘画融合——在中国
CHENLI
15
中西绘画艺术的融合之路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 交通 工具的进步,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西方在各个 领域开始交往, 中西绘画艺术也开始相互碰撞、 交流和融合。
而这条融合之路主要分为三部分:
1、中西绘画初次相遇 2、中西绘画融合——在欧洲 3、中西绘画融合——在中国
CHENLI
16
中西绘画融合——在欧洲
在大洋彼岸的西方国家,文化的碰撞 也在19世纪后半发生了,当时的欧洲画坛 受到中国绘画的影响,中西两种绘画艺术 间的交融被深刻的体现了出来。比较典型 的包括后印象派、纳比派、野兽派、德国 的表现主义流派等。
CHENLI
17
中西绘画融合——在欧洲
后印象派在艺术观念上强调艺术要抒发作者 的自我感受, 主观感情和情绪,强调要用作者的 主观感情去改造客观物象,要表现“主观化的客 观”。这种观念与西画模仿自然的观念大不相同 ,却与中国的艺术观不谋而合。这一观念的代表 画家有凡·高,他对中国画和日本版画特别感兴 趣,可以说凡·高画风的形成是深受东方艺术影 响的,这其中就包括中国绘画的观念、精神。后 印象派的另一代表画家高更,他的艺术也吸收了 东方绘画的精神,具有东方绘画的特点。

中西方绘画美术的差异与融合

中西方绘画美术的差异与融合

中西方绘画美术的差异与融合艺术的创作初衷是对艺术的感悟,基本点在于美,这一点与传统艺术(包括绘画)的出发点是一样的。

无论什么形态的美,它必定是包括着人们美好的愿望。

形态的多样性使工艺品更具广泛的市场与发展空间,艺术的创造来源于生活的各个角落,任何东西都有可能成为一件艺术品。

用艺术的眼光来创造工艺品,是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提高的表现,也是人们喜爱艺术的愿望,艺术对于社会、对于人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体现了人们的精神面貌。

学习中国画,首先应了解中国画的特点是什么。

要想简明地用几句话回答以上的问题并不容易。

传统的中国画具有悠久的历史,适应中国的文化土壤而生根开花,在立意、构图、技法和程式化的表现诸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也正是目前国画理论家正在讨论总结的问题。

这里试举数点。

一、首重立意胸有成竹- -中国画的构思中国画创作,以立意为先,许多绘画理论家都首先强调这一点,不管是画山水、画人物、还是画花鸟。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有一段关于"六法"的论述:"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

骨气形似.皆本于大意而归乎用笔。

"他认为立意在完.画中才能有变态、有奇意。

二、以线造型以形传神——中国画的造型规律中国画是以线存形的,通过线勾出轮廓、质感、体积来。

德国的诗人歌德称美术有用光表现得神态活现的那种本领,说明西洋画用光为造型手段之一。

但中国画主要是以线为造型之基础,这就使中西绘画在造型手段上有明显之分野,但这并非说西洋画完全排斥用线,而是说光可以作为绘画的主要语言而用于绘画的。

法国的罗丹曾经强调过:"一根规定的线通贯着大宇宙",是说造型艺术从宇宙如何分割出来的问题,也并非以此作为绘画的主要表现手段来看待。

而中国画无论对山水的破线或是衣服的纹线,都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线型,巧妙地描绘着各种形象。

"以形写神"是晋代画家顾恺之的一句名言,从而确立了中国艺术神高于形的美学观。

表现主义对当代人物绘画的影响

表现主义对当代人物绘画的影响

浅析表现主义对当代人物绘画的影响摘要:近几十年以来,西方表现主义的大量引入,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物画坛。

其中主要以中国水墨人物和油画人物为主,它们之间的情结也是影响当代中国人物画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

本文结合西方表现主义的观念对当代中国人物画的发展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表现主义;当代;水墨人物;油画人物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9-0178-02一、回顾表现主义19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表现主义一词最初是1901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马蒂斯画展上茹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一组油画的总题名。

1911年希勒尔在《暴风》杂志上刊登文章,首次用“表现主义”一词来称呼柏林的先锋派作家。

1914年以后方为人们普遍承认和采用。

表现主义,是指艺术中强调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感情和自我感受,而导致对客观形态的夸张、变形乃至怪诞处理的一种思潮。

用以发泄内心的苦闷,认为主观是唯一真实,否定现实世界的客观性,反对艺术的目的性。

它是20世纪初期绘画领域中特别流行于北欧诸国的艺术潮流,是社会文化危机和精神混乱的反映,在社会动荡的时代表现尤为突出和强烈。

世纪末,出现了象征主义的影响和现代风格混在一起的第一个表现主义运动。

先驱代表画家是荷兰人凡·高、法国人劳特累克、奥地利人克里姆特、瑞士人霍德勒和挪威人蒙克,他们通过一些情爱的和悲剧性的题材表现出自己的主观主义。

在蒙克的《呐喊》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物形态和表情方面表现得及其夸张变化,画面中的那奇特的造型和动荡不安的线条,燃烧的血红色彩云以及象征死亡的黑色,无不表现了画家内心的恐惧情感。

在今天我们看来,它还是有着不可抗拒的生命力,影响力感染着一代又一代当代艺术家。

可以说,表现主义是现代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新表现主义的呐喊新表现主义是1980年代在欧洲和美国同时发展起来的当代艺术,其作品没有限定的题材内容,追求自由表现、自由联想,强调感情的率直、天真。

中国式油画与西方文化的结合与发展

中国式油画与西方文化的结合与发展

中国式油画与西方文化的结合与发展中国式油画与西方文化的结合与发展当前,欧美文化、欧美思潮,甚至东方的日本艺术,在强有力的经济支持下,已经渗透到中国内部,且产生了战略效应。

这就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甚至几千来所建立的传统文化内涵与民族精神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与影响,民族文化中那些固有的审美观点与情趣也得到了挑战,优秀的民族传统艺术的继承与发扬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碍。

很多青年油画家开始舍本逐末,追求名与利,而背离传统民族文化精神,片面求新、奇,甚至于求怪。

当前油画艺术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关键时期,是背离传统,全盘西化,还是吸收传统中的民族精神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这是当前中国油画界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一、中国式的油画与西方文化的结合西方油画传入中国最早可以追溯到利玛窦在公元16世纪时给明朝万历皇帝的一幅圣像画,但这只是史书上记载的中国人第一次见到油画。

而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与借鉴,则是1830年以后,英国人钦奈瑞在广东开设了一画坊,亲自教授中国民间子弟学习油画。

二十世纪初,五四运动时,大量的西方油画传入到中国来,西方先进的文化艺术对中国的传统艺术产生了积极而有意义的影响。

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我们一批爱国青年远赴西洋,东渡日本,向这些国家与地方学习他们的先进的文化。

我国的早期的油画大师是有着深厚的民族传统底蕴的,他们也积极去到西方学习油画,像: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等。

他们去西方,学习西方先进的油画技术,对西方油画中的古典主义、印象派、后印象派等许多流派进行吸收与借鉴,把西方的技术与中国传统精神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洋为中用”,中西结合,起到了表率作用。

徐悲鸿于1919年赴法国、德国及比利时留学后,大胆引进了西方学院派,他继承欧洲古典油画的优良传统,吸收与学习印象派在表现光和色的成就,融汇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长处,为油画的民族化另辟了蹊径。

他一生提倡写实主义,这样就为以后中国油画界里的写实主义创作打下了坚实的造型基础。

中西绘画艺术的融合与贯通

中西绘画艺术的融合与贯通

中西绘画艺术的融合与贯通【摘要】中西绘画艺术的融合与贯通是世界绘画领域中一个值得关注的议题。

通过历史背景下的中西绘画艺术交流,我们可以看到中西文化之间绘画艺术所带来的碰撞与融合。

在不同时期,中西绘画艺术展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彼此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共同推动了绘画艺术的发展。

而当代中西绘画艺术的发展趋势更加多元化,各种风格在融合中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

展望未来,中西绘画艺术的融合与贯通将继续推动世界绘画艺术的发展,为绘画界带来更多的惊喜与创新。

中西绘画艺术的相互影响与借鉴,将不断丰富世界绘画文化,传承并创新绘画艺术的精髓。

【关键词】中西绘画艺术、融合、贯通、历史背景、交流、表现形式、相互影响、借鉴、发展趋势、未来发展、世界绘画艺术、推动。

1. 引言1.1 中西绘画艺术的融合与贯通中西绘画艺术的融合与贯通是世界绘画艺术发展的重要现象,它代表着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

中西绘画艺术源自东西方两大不同的绘画传统,其中东方绘画注重意境、笔墨,西方绘画更强调透视、色彩。

中西绘画艺术的融合与贯通,将这两种不同风格、不同境界的绘画方式融合在一起,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种融合不仅仅是风格上的融合,更是文化上的融合。

中西绘画艺术的融合与贯通,让不同文化间的艺术相互借鉴,相互影响,形成新的绘画理念和风格。

在当代社会,随着文化交流的加深,中西绘画艺术的融合与贯通越来越明显,给世界绘画艺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和创新。

通过对中西绘画艺术的融合与贯通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世界各国的绘画文化,推动世界绘画艺术的进步与发展。

2. 正文2.1 历史背景下的中西绘画艺术交流在历史背景下,中西绘画艺术的交流始于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

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西方绘画也逐渐引入中国。

早在唐宋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中国的绘画作品被带到西方,同时西方的绘画艺术也渐渐传入中国。

在元明清时期,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中西方绘画艺术的交流更加频繁。

西方写实绘画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真”与“实”-最新年精选文档

西方写实绘画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真”与“实”-最新年精选文档

西方写实绘画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真”与“实”从哲学意义上讲,“真”是主体,“实”是客体。

作为视觉艺术的绘画,是随着人类的历史而存在的,它的意义也是不断追求真实情感的过程,从原始的洞窟岩画、彩陶纹样到当代的照相写实、抽象水墨艺术,不同民族在不同文化背景与审美习惯的支配下,创造着不同形式的绘画艺术,使得这个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一科技进步是西方写实绘画得以发展的先决条件回顾西方美术史,你会发现在20世纪以前的主流绘画,除去叙事性题材不谈,从绘画语言来说,是不断追求视觉真实的历史,这种写实性绘画的发展过程,每一次突破都是在科技进步的前提下发生的。

例如文艺复兴时期解剖学和透视学的产生,艺术家直接参与研究和运用二者的成果,从而改变了中世纪壁画中人物和风景的僵硬刻板描绘,让画面更生动、更亲切地接近现实生活。

在这个时期对解剖学做出贡献的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能熟练掌握、运用透视法则的画家乌切罗最具代表性。

之后的几百年间,虽然各个时期主流绘画时而追求自由奔放的巴洛克风格、时而又流行奢华的洛可可风格,但探索视觉真实的方向并没有偏离,到大卫、库尔贝所在的新古典和现实主义绘画时期达到顶峰。

进入19世纪,艺术家还没有就此罢手,光学的发展又打开了绘画探索的另外一扇大门,我们熟知的印象派绘画就产生于这个时期。

最早进行绘画色彩真实探索的画家应该是英国画家透纳,在他的启蒙下当时的世界艺术中心巴黎出现了一批有志于改变固有学院规范的画家,其中有马奈、莫奈、雷诺阿、德加等人,到后来的新印象主义画家修拉和西涅克作品的风格特征和科学分色图几乎没有太大区别了,我们有理由相信科技成果启迪了画家,他们智慧地发现了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在色彩上更大限度地接近了视觉的真实。

试想,难道印象派之前的画家就看不出来在阳光下的阴影中有蓝色吗?为什么在几百年里的西方绘画总是笼罩在黄褐色调中?我想这其中会有几种原因:其一是材料学的发展,19世纪以前的画家常用的颜色一般最多不超过7种,多为植物颜料和矿物颜料,1856年合成颜料的发明,是现代颜料工业的里程碑,化学工业生产的合成颜料品种多、成本低,优质的合成颜料在着色力、耐光性和稳定性等方面优于一般的天然有机颜料,经过合成加工的无机颜料可以代替绝大部分天然矿物颜料。

现当代中国画西方艺术思潮结合三个阶段

现当代中国画西方艺术思潮结合三个阶段

浅论现当代中国画与西方艺术思潮结合的三个阶段【摘要】现当代中国的一些美术家在自身的美术创作活动中自觉不自觉地将西方美术作为自己艺术创造的一种对比和参照对象。

尤其对一些坚持从传统艺术本身来求新、求变的中国画家,在保留中国画独特个性的同时,也自觉不自觉地采纳、吸收和鉴赏现代西方艺术的有益成分,来丰富自己的艺术语言,这不仅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现当代中国画的发展也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使中国画实现了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

【关键词】中国画;传统形态;现代形态现代西方艺术思潮作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对当代中国美术产生的影响,一方面是西洋诸多画种的引进,丰富了我国美术创作的载体。

另一方面,西洋画的引进也打破了中国画长期以来的封闭、静止、缓慢变化的格局。

中国画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一种传统绘画形式,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审美要求,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但是,中国画发展自清代中叶以后,确实暴露出了许多弊端。

一是脱离生活,“标榜门户、陈陈相因、固步自封”“近亲繁殖”。

二是排斥科学,不重视发展。

虽然在明代宫中供奉西洋传教士画家的风习一直沿袭到清朝,但它并没有对传统中国画家产生根本性影响,传统中国画仍然沿袭、继承古人“随类赋彩”“墨分五色”,注重强调“物体的固有色”而发展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没有系统的中国画色彩理论体系。

三是形式的“程式化”,标志着中国画的成熟,同时它也是后人无法跨跃的障碍。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现代艺术注重科学、注重生活、注重形式多样化的创作思潮像一股清新的风吹过中国画坛,使中国画在观念上、表现技法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纵观100多年的历史,中国画吸收现代西方艺术的有益成分实现自身的转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50年代(学习、普及西方绘画知识的时期)。

虽然早在明朝时期,欧洲商人与传教士来华,在传播天主教和科学技术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古典美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促进了中西美术的交流。

中国美术史研究受西方艺术的影响及其对策以为例

中国美术史研究受西方艺术的影响及其对策以为例

中国美术史研究受西方艺术的影响及其对策以为例一、概述中国美术史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博大精深。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西方艺术理念与技法不可避免地对中国美术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种影响既带来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也对中国美术史的传统研究提出了挑战。

西方艺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西方艺术理论的引入丰富了中国美术史的研究内容。

对形式、色彩、构图等艺术元素的深入分析,以及对艺术家创作心理和社会背景的探讨,都为中国美术史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西方艺术技法的传入也为中国美术创作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许多艺术家在保持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吸收了西方艺术的技法,创作出具有独特魅力的作品。

西方艺术的影响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一些学者在研究中过于追求西方化,忽视了中国美术史自身的特点和价值。

由于西方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在审美观念、表现形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如何在吸收西方艺术优点的同时保持中国美术史的特色和独立性,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以为例,深入剖析中国美术史研究受西方艺术影响的具体表现及其对策。

通过对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西方艺术对中国美术史研究的影响,同时也可以探索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中国美术史的特色和独立性。

1. 简述中国美术史研究的重要性在中国文化的深厚土壤中,美术史作为研究艺术发展脉络、探索艺术规律的重要学科,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它不仅是理解中国艺术传统、传承文化精髓的关键,更是推动艺术创新、繁荣当代艺术实践的重要基石。

中国美术史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本民族的艺术传统。

通过系统梳理历代艺术作品的风格特点、技法演变和审美观念,我们可以揭示出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精神和审美追求。

这不仅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也为当代艺术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灵感和借鉴。

中国美术史研究对于推动艺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艺术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如何在保持本民族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外来艺术的有益元素,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中西方叙事性绘画的发展研究

中西方叙事性绘画的发展研究

中西方叙事性绘画的发展研究□莫德格摘要:叙事性绘画指经由画面中的戏剧性情节传达故事内容,或利用某些形象符号引起观者对于画面内容的想象的绘画。

叙事性绘画大多以具象语言为载体,带给观者直观的艺术感受。

该文解析中西方叙事性绘画的发展脉络与特点,探讨当前时代背景下中国叙事性绘画应具备的特征,研究叙事性绘画与我国传统美学思想、艺术语言、民族符号等交融的可能性。

关键词:叙事性绘画现当代艺术交融叙事性绘画指经由画面中的戏剧性情节传达故事内容,或利用某些形象符号引起观者对于画面内容的想象的绘画。

叙事性绘画以具象语言为载体,带给观者直观的艺术感受,容易引发观者的共鸣。

叙事性绘画在发展过程中,从实用性最终过渡到艺术性,显现出不同的艺术特点,具备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当代研究者研究当时的历史人文和艺术环境的珍贵资料。

同时,叙事性是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特质,兼具社会写照和人文关怀的重要特性。

当前,叙事性绘画在多元艺术生态中稳步前行。

西方叙事性绘画发端于旧石器时代晩期,其实质上源于生产劳动的需要。

在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和法国的拉斯科山洞里,留存着数百幅着色壁画。

这些壁画由混合着动物油脂和血的矿物质颜料绘制而成。

当时的绘画与祭祀有关,一些画面记录了当时的人们捕猎前的仪式和狩猎的场景:几个人围猎一头野牛,野牛的颈部被刺入棍状的武器。

在一幅壁画中,野牛将一个人撞倒在地;在另一幅壁画中,画家把动物的心脏着重刻画出来。

这些场景像是在警示后人如何防范、捕获猎物。

在当时,绘画是为了生产劳动的需要,更像有关祭祀和捕猎的实用教科书,体现出较强的叙事性。

古埃及在绘画领域的成就集中体现在新王国时期,这个时期的画家大多直接蘸取颜料在墙上作画。

在拉莫斯墓室壁画上的《宴乐图》就表现了当时贵族奢靡的享乐情景。

古罗马时期的庞培壁画开始强调立体和透视,此时叙事性绘画的题材多为古希腊神话。

中世纪艺术服务于宗教,这时的叙事性绘画多为宗教题材。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倡导以人为本,叙事性绘画出现了世俗化倾向,作品开始充满欢乐、积极的氛围。

德国表现主义绘画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德国表现主义绘画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德国表现主义绘画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作者:尹雁华来源:《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8年第10期摘要:德国表现主义绘画兴起于20世纪初,以个人感情为依托,表达宣泄个人的情感,在西方现代主义流派中独树一帜。

其精神要素与中国当时的变革要求心态呼应。

20世纪80年代后期,表现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多样化绘画格局的形成。

关键词:德国绘画;表现主义;中国影响;传播20世纪90年代后,现代主义艺术在中国逐渐退潮。

但西方现代主义诸流派在中国的传播影响却具有重要意义。

表现主义现代主义的美术流派,在中国的传播引起强烈反应,对中国的影响体现在中国画的创作上。

中国艺术对德国表现主义艺术的接受与改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20世纪的中国画与德国表现主义遥相呼应,但这种文化的选择过程却落后于绘画实践。

其主要原因是表现主义绘画艺术的发展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因此,学者至今对表现主义的价值未产生一致的观点。

国内学者对德国表现主义背后的文化探究不足,更多关注的是其表现形式。

表现主义艺术与德国造型艺术关系最密切。

它的现代性以更隐形的方式表现。

因此难以引起国内美术理论界的研讨关注[1]。

一、德国表现主义绘画简述(一)德国表现主义绘画的特点表现主义流派只是理论家为区别新旧艺术创造的术语。

20世纪初现代主义艺术的主观情绪与个体特征更加突出。

德国表现主义画家在20世纪20年代被评论家从其他流派中分离出来。

表现主义绘画的特征仍不是特别明显。

经典的表现主义作品中充满着矛盾。

表现主义作品特征的差异在现代流派中较少。

多数表现主义画家钟情于描绘废墟与噩梦。

克利等人的绘画常没有明确的主题。

众多的表现主义画家在谈及自己的作品时也少有涉及表现主义。

但其实表现主义还是有一定的共性的。

表现主义画家普遍具有革命理想,迫切想要改变社会秩序。

强烈的表现欲望与现实世界的重重束缚构成了表现主义的极端。

在20世纪的动荡社会背景下,表现主义艺术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直接触及问题的核心[2]。

论中西方绘画美学之比较

论中西方绘画美学之比较

论中西方绘画美学之比较1. 引言1.1 引言绘画美学是人类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古代就已经存在,并在不同文化环境中逐渐形成独特的风格和理念。

中西方绘画美学作为两大文化体系中的代表,各有其独特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共通之处。

本文将对中西方绘画美学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探讨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并从中发现美学的普遍价值。

中西方绘画美学的比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通过比较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传统中的美学观念和审美标准,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

中西方绘画美学的比较也可以为当代绘画实践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灵感,帮助艺术家不断探索和创新。

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探讨中西方绘画美学的起源,了解它们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形成过程。

然后分析中西方绘画美学的发展历程,从古代到现代,逐步揭示它们的演变轨迹。

接着比较中西方绘画美学的核心理念,探讨它们在美学思想上的差异和联系。

然后对比中西方绘画美学的表现形式,探讨它们在艺术创作中的表现方式和技法。

最后总结中西方绘画美学的审美标准,分析它们对美的理解和评价标准。

通过这些内容的比较分析,我们将得出结论,进一步探讨中西方绘画美学的意义和价值。

2. 正文2.1 中西方绘画美学的起源中西方绘画美学的起源始于古代文明时期。

在中西方绘画美学的起源中,东方绘画美学主要指中国绘画美学,而西方绘画美学主要指希腊和罗马绘画美学。

在东方绘画美学的起源中,中国绘画美学受到儒家文化和道家思想的影响,强调审美与道德的统一,提倡以笔墨材料表现主观感受。

而在西方绘画美学的起源中,希腊和罗马绘画美学受到古典哲学和基督教信仰的影响,注重理性和形式的表现,提倡以人体为主题进行艺术创作。

中国绘画美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甲骨文和青铜器上的图案,这些图案不仅具有装饰性,更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解。

随着书法的发展,中国绘画美学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强调笔墨的运用和表现力,注重意境的表达和心灵的感悟。

西方表现主义绘画与中国表现性绘画之迥异

西方表现主义绘画与中国表现性绘画之迥异

西方表现主义绘画与中国表现性绘画之迥异作者:高玉金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3年第05期摘要:伴随中国社会的发展与变化,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当代绘画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格局。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介入,随后出现的主张颠覆传统观念的艺术发生了更加复杂的变化,使得诸多艺术家成为新艺术观念的图解者。

一些受西方现代表现主义绘画和德国新表现主义绘画影响的当代艺术家坚持追求绘画性并力求表达真实的自我感受,给处在发展中的中国绘画艺术带来新鲜的空气。

一、简述中西方表现主义绘画歌德说:“绘画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个人能够而且应该看到的东西,而往往也是他没有看到的东西。

”西方表现主义包括20世纪早期流行于德国以及北欧诸国的现代表现主义和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德国新表现主义。

现代表现主义绘画夸张的线条,极具情绪化的笔触和色彩扭曲的形象,成为画家表现自我,张扬个性,宣泄情感的主要方式。

代表画家有爱德华·蒙克、陆奥,代表流派有德国表现主义——“桥社”和“青骑士”。

伴随中国社会的发展与变化,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当代绘画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格局。

自“广州双年展”、“后八九新艺术”展览举办之后,西方社会从中认识到了这些新颖的艺术形象所展露出的中国现实状况。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介入,随后出现的主张颠覆传统观念的艺术发生了更加复杂的变化,使得诸多艺术家成为新艺术观念的图解者。

然而,当绘画本身成为仅存观念的表达时,绘画性本身的意义则已消失殆尽。

这时,一些受西方现代表现主义绘画和德国新表现主义绘画影响的当代艺术家坚持追求绘画性并力求表达真实的自我感受,给处在发展中的中国绘画艺术带来新鲜的空气,代表画家有周春芽、曾梵志、毛旭辉等。

二、中西方表现主义绘画的联系一直以来,中国油画的发展与西方绘画始终存在诸多联系,其中,西方表现主义绘画在表现方式上给予了中国表现性绘画很深的影响,表现主义独特的语言方式:情绪化的笔触和色彩,夸张的线条和形象及对绘画性的执着,都带给中国表现性绘画带来诸多提示。

西方绘画艺术对我国国画发展的影响

西方绘画艺术对我国国画发展的影响

西方绘画艺术对我国国画发展的影响西方艺术是世界艺术历史的一颗耀眼的明珠,不但对于西方绘画的发展发挥了积极正面的推动作用,并且影响到近、现代中国画的进一步发展。

富于创新意识的国画家参考、借鉴并吸收了西方艺术中的技术长处,充分结合中国画的笔墨技巧,改变了中国画在很长的时期以来主要为仿古的作画习惯,使得中国画的面貌焕发了勃勃生机,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画的技艺以及审美领域。

一、西方绘画艺术对国画艺术风格产生的影响我国画家一代名师徐悲鸿、刘海粟以及林风眠等在某种程度上都充分参考、借鉴并吸收了西方艺术的长处,使得自己的艺术水准得到提高,形成了独具特色艺术风格。

1.题材的选取。

国画所选择的题材一般以自然山水为主。

西方绘画艺术自从希腊时期开始,长期以来所选取的题材主要是人物。

中世纪大部分的宗教画均选取群众为题材。

比如米开朗基罗的壁画《最后的审判》中的人物非常众多。

直到十九世纪,枫丹白露派的兴盛,才开始出现独立的风景画。

其后人物画也当仁不让,时至今日裸体画仍然为西方绘画所选择的主要题材。

受到这种影响,国画也很快突破了主次之分,产生了山水、人物以及花鸟等各种特色的题材。

2.构图的特征。

中国画构图的主要特征是注重平面化的效果,最终实现多种构图元素的协调统一,十分注重平面上各种元素相互之间的关系。

比如宾主关系、开合对应、藏露虚实、动静结合、繁简相宜、疏密相间、纵横交错、奇正以及向背等是国画当中十分常见的构图手法,是调整画面当中不同构图元素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后来由于受到西方绘画写实手法的直接影响,也开始注重空间效果。

而其中山水画与人物画以及花鸟画相比较,山水画的空间感更强,人物画其次,花鸟画的空间感最差。

国画中运用的三远法就能够有效的反映构图中空间的概念。

比如徐悲鸿的《群马》正是巧妙运用了写实的手法,充分展现了三远的关系。

3.造型艺术。

中国画非常重视神韵。

善于运用线条造型,并且大部分的线条并非原有的物象,是画家用来表示两物象的一种境界。

中西融合推动近代中国美术教育发展

中西融合推动近代中国美术教育发展

中西融合推动近代中国美术教育发展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在这个急剧改变的过程中西方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学成回国的留学生是主要的推动者。

中西融合是贯穿整个近代中国美术教育发展的主线,其发展轨迹大致经历了由20世纪早期学习日本20世纪二三十年代学习欧美新中国成立后学习苏联的过程。

当然这个现代化过程不是简单的西方化,而是在中西交流中通过双方的对峙、冲突、融合的复杂过程而实现的。

具体体现在:一、兴办新式学堂并聘请外国教师担任图画手工科师资;二、派遣留学生赴日、赴欧美留学,学成回国后充当新式学堂的师资;三、以徐悲鸿为代表的美术家们在国外举办中国画展览,让世界了解中国传统美术;四、一批有留洋背景的有识之士倡导在中国建立美术博物馆。

以上四种途径前两方面体现了近代中国努力缩短与现代西方的差距,后两方面体现了要维护和弘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从而为发展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作出贡献。

一、培养人才:派遣美术留学生赴日、赴欧美求学自洋务运动开始,清政府实施"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的两大举措,先后掀起了留学日本和留学欧美的热潮。

"20世纪前期的中国美术留(游)学生有三百余名,其中二分之一是去日本,另一半远涉重洋赴欧美诸国留学。

";一批批留学生学成回国后担任美术院校的重要师资,成为推动中国美术教育变革的主要力量。

研究者们往往将中国近代留学生分为欧洲派还是日本派两大派系,日本学者菊地三郎于1948年提到:"大约从1925年以后,概观中国的西画坛,我们可以明确有两个派别的存在:一是以在法国留学的人为主,如刘海粟、徐悲鸿、颜文梁、林风眠、庞薰琹、王济远、汪亚尘、梁鼎铭、张充仁、周圭,邱代明、张弦等人;另外是以在日本学习绘画为主的陈抱一、丁衍镛、关良、倪贻德、刘狮、徐咏清等人。

";这两大派系之间存在着割舍不清的关系。

第一代学习油画回国从事美术教育的李叔同是传播西洋美术的先行者,他培养了丰子恺、潘天寿、吴梦非等美术教育家,功不可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