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历史试题
广安市2014级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历史试题
广安市2014级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明史描述都察院“职责纠劾百官,辨明冤枉,辑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
”据此判断,明朝时期都察院A.职权与汉武帝时期十三州部刺史相同 B.中央监察机构,且为地方监察机构上级C.可以风闻奏事,实现社会舆论的监督 D.中央派驻地方的监察机构,为帝王耳目2、清《续通典.食货》记载:交子(右图)……肇因始于宋代巴蜀之铜钱与铁钱混用过于笨重而不便于携带,后因民间交子铺户印制杂乱、无法兑现及诈伪问题,“争讼数起”,于是益州知州张咏指定专由16户富商特许经营,严禁民间私造。
宋仁宗时,设益州“交子务”,发行“官交子”,使之成为官方货币。
材料反映出当时A.宋代地方具有独立的货币发行权B.当地富户大贾操纵商业流通与交换C.纸币在商品流通领域作用越来越大D.政府管办专营能彻底避免民间纠纷3.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和2%,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
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
据此得出结论:封建统治者实际上实施的是“重商抑农”而不是“重农抑商”政策。
下列分析最合理的是A.材料不充分,仅用该材料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B.结论与课本知识不相符,材料缺乏考古学支持C.该学者所用材料确凿完备,结论正确并有创新D.该学者的著作属于第二手材料,无史料学价值4、右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其中导致②时期现象的因素是:A.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B.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确立C.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调整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5、“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
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
为挽救民族危亡“有识之士”发动了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清末新政D.辛亥革命6、1933年,蒋光鼐、李济深等国民党将领与红军签订《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1935年,中共在《八一宣言》中呼吁各党派“兄弟阋墙外御其侮”;一二九运动中学生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西安事变后,国民政府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主张。
四川省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四川省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2012·海南) 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隅,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
这反映出当时()A . 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B . 儒家伦理不畏社会所重视C . 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D . 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2. (2分)“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
每云:‘我是郡监,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
”材料描述的是A . 北宋的通判B . 秦朝的御史大夫C . 明朝的内阁首辅D . 清朝的军机大臣3. (2分) (2016高三上·福建期中) 宋史专家邓广铭说:“宋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的。
”下列史实不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是()A . 商品经济发达,“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B . 宋代形成了以理学为代表的新儒学C . 在纺织业发达地区出现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D . 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三大发明有划时代的发展4. (2分) (2019高一下·白银期中) 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
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①自然经济长期没有根本性突破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③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④中国古代经济曾颇具竞争优势A . ①②B . ①④C . ②③D . ③④5. (2分) 1881年开平煤矿投产后,所产之煤行销各地,外国煤进口锐减,这说明()A . 洋务派的民用企业能够使中国达到富强B . 开平煤矿给附近地区提供廉价燃料C . 洋务企业的经营方式较为先进D . 洋务企业的兴办一定程度上抑制外国的经济侵略6. (2分)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在于A .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 .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C . 取得反帝斗争的彻底胜利D . 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7. (2分) (2020高三上·柳州模拟)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率先吹响抗日号角,最早提出抗战主张,最早公开对日宣战,最早制定抗日救国纲领,最早派出武装力量走上抗日前线。
四川省广安市2014届高三历史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含解析)
广安市2014届高三“二诊”试题文科综合历史部分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共12小厄,共48分.)1.“……秦堤牢固,工程精当.闸水陡门三十六,劈湘铧嘴二千丈。
有天平小大,溢洪流,调分量.湘漓接,通汉壮…”该水利工程的建设A.加快了秦灭东方六国的步伐B.使关中地区成为千里沃野C.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D.使当地成为“天府之国”【答案】C【解析】考点:古代的水利工程。
从材料可以看出这是说的我国的灵渠。
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湘桂运河,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其开建,促进了多民族的国家的发展。
2下面是孺家思想在古代中国演进的曲线图示。
与d点直接相关的是A.孟子、荀子B.董仲舒、李翱C.朱熹、王守仁 D.李贽、王夫之【答案】C【解析】考点:考察古代中国的儒家思想的演变过程。
根据所学可知, d 处是中国古代儒学发展的又一高峰,根据图示应是宋明理学的发展,故 D 项符合题意要求;A、C 错误,B 不合题意。
故应选 C。
3.利玛窦等耶稣会教士们采纳中国文人士大夫的服饰和行为方式,极力迎合统治阶层的爱好情趣,他们作为数学家、天文学家和地图学家为皇帝效劳,在北京站住脚跟.他们客观上A.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B.推动了“西学东渐”C.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D.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答案】B【解析】考点:早期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利玛窦等耶稣会教士到中国来,并带来了西方当时的自然科学知识,虽然没有广泛的流传,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西学东渐,故选B。
ACD 项说法错误,中国当时并非受到宗教的严重束缚;CD项是在近代以后。
4. 1889年张之洞在《筹设炼铁厂折》中提出:“…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即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有转移于无形者。
是以虽当竭服之时,亦不得不勉力筹办。
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成都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 历史部分文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1.历史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4至5页,共10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利用历史地图可以研究历史的变迁。
从下列组图可以看出,黄河下游河道A .迂回曲折B .相对稳定C .迁徙多变D .河水多沙图1 殷商时期图2 宋辽时期图3 宋金时期图4 近现代时期2.《通典》记载:汉武帝时“以(御史)中丞督司隶(校尉),司隶(校尉)督司直,司直督刺史”。
到了东汉初年,朝廷举行朝会时,司隶校尉可以与尚书令和御史中丞专席独坐。
司隶校尉地位的变化说明A.中央监察机构更加精简高效B.专制皇权受到了更多的制约C.三公的权力被进一步削弱D.中央放松了对地方政治的监察3.一个时代的士人所共有的价值取向和精神状态即为“士风”。
唐朝前期,士人常思济苍生、安社稷,参政热情空前高涨,反映出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推动这种“士风”形成的因素有①政治相对开明②庶族士人崛起③科举制度兴起④内忧外患频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明朝在北京、南京两座城市设置五城兵马司,其“职专防察奸宄,禁捕贼盗,疏通沟渠,巡视风火”,规定一旦发现街道损坏、沟渠壅塞或城墙坍塌,就要立即通知有关部门修缮;如遇火灾,还要立刻领兵救灾。
据此推断,明代重视京城的A.民生建设B.市政管理C.危机管控D.社区自治5.清政府“预备立宪”期间批准的《各省咨议局章程及议员选举章程》规定,咨议局“钦遵谕旨,为各省采取舆论之地”。
四川省广安市2014年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
广安市2014年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理科综合全卷考试时间共150分钟。
满分300分,其中,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
生物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第Ⅰ卷9至10页,第Ⅱ卷10至12页,共4页。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注意事项: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
第Ⅰ卷共7题,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高中教材中生产果酒、果醋、工业上生产果胶酶、格里菲斯实验、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涉及微生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上述所涉及的微生物依次是酵母菌、醋酸菌、霉菌、肺炎双球菌、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B.上述微生物中只有酵母菌和霉菌具有核膜,但遗传物质都是DNAC.鉴别肺炎双球菌(R、S型)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是否有荚膜或者用固体培养基培养观察菌落表面是粗糙还是光滑来判断D.赫尔希和蔡斯将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直接分离进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2.细胞膜塑形蛋白促进囊泡形成的机制揭示,为了将细胞内的废物清除,细胞膜塑形蛋白会促进囊泡(分子垃圾袋)形成。
将来自细胞区室表面旧的受损的蛋白质带到内部“回收利用工厂”,在那里将废物降解,使“组件”被重新利用。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细胞膜塑形蛋白、核酸、淀粉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在排列顺序上都具有多样性B.“分子垃圾袋”应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该结构具有流动性的特点C.“回收利用工厂”可能是溶酶体,“组件”可能是氨基酸D.细胞膜塑形蛋白在合成过程中,核糖体提供场所、线粒体可提供动力3.以下关于科学史及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鲁宾.卡门、卡尔文和恩格尔曼有关光合作用实验均应用了同位素标记法B.拜尔通过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向光弯曲与尖端产生的物质有关C.采用模型建构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认识人体内血糖的调节机制D.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蛙的红细胞中提取出所有脂质,得出结论细胞膜上脂质为双层4.关于植物生长素和生长素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高浓度的α-萘乙酸在适当的时期处理桃可提高产量B.果实发育所需的生长素主要来自顶芽C.人自身不能合成生长素,但在人的尿液中发现并提取出了生长素,可以推断人吃了含生长素的植物后在消化道不能消化生长素直接吸收,且人体内也没有分解生长素的酶D.水平放置的根在太空中生长素仍能极性运输,但因为失重而丧失了向地性和两重性5.下列关于免疫相关知识正确的是A.经过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细胞B.B细胞受刺激后少部分分化为记忆细胞,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C.B细胞在抗原和淋巴因子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增殖分化D.特异性免疫的活性物质包括抗体、淋巴因子和唾液、眼泪中的杀菌物质6.下列图示中,甲表示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乙表示某绿色植物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的变化,Ⅰ、Ⅱ、Ⅲ分别表示不同的代谢过程;图丙表示在种植有植物的密闭玻璃温室中,二氧化碳浓度随光照强度变化而变化的情况;丁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浓度的关系。
【解析版】四川省绵阳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历史
四川省绵阳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历史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4分)1.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关于古希腊罗马的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答案】C【解析】考点:古希腊罗马文化。
本题考查了历史方法论有关问题,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包括原始文件、档案、信函、日记、回忆录、照片、文物古迹和其它实物等。
A 项明显不符合题意,“言论”不能作为直接的史料来论证这一观点;B 项“陶片”不能全面反映论点,不够严谨;D 项《十二铜表法》的具体内容不能论证“世界最早的成文法”的结论,也不够严谨。
本题选 C项,根据相磁所学,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他的思想概括了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2.《中庸》一书中有以下语句:“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①②者,灾及其身者也。
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
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其③④中对判断《中庸》成书于战国还是秦汉,最有价值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D【解析】考点:史料。
判断是哪个朝代的关键是看材料中的最后的信息是哪个朝代的即可,书同文,行同伦等说的是秦朝统一之后的措施,因此是最有价值的史料,故选D。
3.书院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教育机构,也是思想家的讲学之地。
下图是唐、五代至明代全国书院数量曲线图,图中两个增幅较大时期出现的原因不包括()A.王安石改组太学,推行考试新法B.理学的形成与发展C.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答案】A【解析】考点:古代的教育。
从材料可以看出,古代的书院增幅较大的时期是宋代和明朝。
这主要原因是明朝理学兴起,重视文而轻武的政策;而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印刷术的传播也便利了文化的发展与交流,因此BCD项都是发展的原因。
四川省雅安市2014届下学期高三年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卷
四川省雅安市2014届下学期高三年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卷有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后,即设蜀郡,其下又设县。
不久又设严道、青衣道,其管辖范围与今雅安大体相同。
据此可判断,当时的雅安A.已归属秦朝统治B.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C.是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D.是西南经济中心之一2. 日本学者内藤乾吉说:“唐代的政治并非是君主独裁政治,而是综合天子和贵族意志实行的贵族政治。
门下省则堪称为代表贵族意志的机关。
”与此说相符的观点是A.中国古代专制皇权总是不断加强B.唐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独尊C.唐代门下省的权力超过了皇权D.唐代皇权受到了宰相权力的制约3. 在许多情况下,历史的发展是实践推着政策走,观念和政策的更新往往是对事实的追认。
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B.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展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D.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4. 对于人口迁移现象,英国学者雷文斯但提出了“推拉理论”,指人们之所以从此地到彼地,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原居地的推力,二是迁入地的拉力。
上世纪80年代,我国掀起了向东南沿海移民的热潮,其拉力主要是A.东南沿海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小B.东南沿海靠近港澳台,便于发展经济C.东南沿海设经济特区,率先对外开放D.内地经济相对落后,就业机会较少5. 近代学者李济在谈到史学研究时说:“我们并没有期望得到许多甲骨文字,……就殷商文化全体说,有好些问题都是文字中所不能解决而就土中情形可以察得出的。
”这里他强调的是A.甲骨文对研究商朝历史的作用不大 B.文字史料对揭开历史真相有直接作用C.实物史料比文字史料更有价值D.实物史料与文字史料一致才符合历史真相6. 著名哲学家稽文甫先生认为“(王)阳明实可算是道学界的马丁·路德”,是因为①他们都突出了人的主体意识②他们都主张“良知”和“知行合一”③他们都使正统思想出现世俗化的倾向④他们都将人从神权统治下解放出来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图一为某个历史事件影响示意图。
四川省凉山州2014届高三第三次诊断试题word版(有答案)
四川省广安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英语试题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90分)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共40分)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1. —Would you mind if I ask you where you live?— ______A. Sure. Here in Beijing.B. Not in the least. In London.C. Of course. Go ahead.D. No. You can’t do that.2. Much to his disappointment, what he had devoted himself to ______ in nothing but failure.A. resultingB. was resultedC. has resultedD. resulted3. There ______ so many careless mistakes in his writing, Tom was told to write another passage carefully.A. to beB. wereC. had beenD. being4. Excuse me. Is there any hotel around ______ I can stay at for a night?A. whichB. whereC. thatD. what5. Talented ______ he is, he is not yet ready to turn progessional.A. althoughB. whileC. asD. before6. Thanks a lot. But for your text mesage, I ______my ID card at home this morning.A. would leaveB. might forgetC. would have leftD. should have forgotten7. I don’t want any of the three books because I find ______ of them useful for my study.A. nothingB. no oneC. neitherD. none8. Don’t you understand the fact, my dear daughter, ______ he is interested in is nothing but your money?A. thatB. whichC. that whatD. what that9. The experiment can’t have been completed in such a s hort time, ______?A. can itB. was itC. has itD. is it10. —How do you like the book?— Wonderful, and I as well as most of my classmates ______ quite interested in it.A. areB. wereC. has beenD. am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高三四川省广安市历史上册期末检查试题及答案
高三四川省广安市历史上册期末检查试题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题目:据《史记》记载,商朝时,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商王都率领着庞大商队在外经商,其他小国也纷纷效仿。
这一历史现象表明,商朝()A. 实行内外服制度B. 商业活动频繁C. 青铜铸造业发达D. 重视海外贸易答案:B解析:题目中提到商王率领庞大商队在外经商,且其他小国也纷纷效仿,这直接反映了商朝商业活动的频繁,因此B项正确。
内外服制度是商朝的政治制度,与商业活动无关,A项排除;材料未提及青铜铸造业,C项排除;商朝时期并未形成真正的海外贸易,D项排除。
2.题目: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他创办私学,广收门徒,主张“有教无类”。
下列不属于他的教育主张的是()A. “因材施教”B. “兼爱”“非攻”C. “温故知新”D.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答案:B解析:孔子主张“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些都是他的教育主张,A、C、D项排除;而“兼爱”“非攻”是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的主张,B项符合题意。
3.题目:战国七雄中,位于最西边的是()A. 燕B. 秦C. 赵D. 齐答案:B解析:战国七雄中,最西边的是秦国,故B项正确;燕国位于最北边,赵国位于北部,齐国位于最东边,A、C、D项排除。
4.题目: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牛耕也进一步推广,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这一现象说明()A. 战国时期开始出现铁制农具B. 战国时期农业耕作方式有了进步C. 战国时期出现了牛耕D. 战国时期水利事业有了发展答案:B解析: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牛耕也进一步推广,这些现象表明农业耕作方式有了进步,故B项正确;春秋时期已经出现铁制农具,A项错误;牛耕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水利事业,D项错误。
四川省广安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试卷
广安市2014年高2011级第三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理科综合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满分300分,其中,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
物理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4页,共4页。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注意事项: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
第Ⅰ卷共7题,每题6分。
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选的得0分。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是千克、牛顿、秒.B.爱因斯坦质能方程为E=mc2,对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不成立。
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拉开了研究电与磁相互关系的序幕D.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否定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用到的物理思想方法属于“理想实验”法2.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光盘是存储信息的一种重要媒介。
光盘上的信息通常是通过激光束来读取的。
光盘截面示意如图所示,若入射的红、蓝混合激光束不是垂直投射到盘面上,则光线在通过透明介质层时会发生偏折而改变行进的方向。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中光束①是蓝光,光束②是红光B.对同一小孔,①的衍射现象更明显C.在透明介质层中光束①比光束②传播更快D.若光束①、②从透明介质层以相同逐渐增大的入射角射向空气中,则②先发生全反射3.北京时间2013年12月10日晚上九点二十分,在太空飞行了九天的“嫦娥三号”飞船,再次成功变轨,从100km的环月圆轨道Ⅰ,降低到近月点15km、远月点100km的椭圆轨道Ⅱ,两轨道相交于点P,如图所示。
关于“嫦娥三号”飞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轨道Ⅰ上运动到P点的速度比在轨道Ⅱ上运动到P点的速度大B.在轨道Ⅰ上P点的向心加速度比在轨道Ⅱ上运动到P点的向心加速度小C.在轨道Ⅰ上的势能与动能之和比在轨道Ⅱ上的势能与动能之和大D.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大于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4.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由a 向b 传播,相距21m 的a 、b 两处的质点振动图象如图中a 、b 所示,则A.该波的振幅是20cmB.该波的波长可能是12mC.该波的波速可能是10 m/sD.该波由a 传播到b 最短历时3.5s5.如图所示,面积为S 、匝数为N 、内阻不计的矩形线圈,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绕水平轴oo ’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
四川省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试卷
四川省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4题;共48分)1. (2分)据《中国史纲》,春秋时人主的最高尊号是王,天神的最高尊号是帝。
战国中期后,诸侯称王,人主的尊号只好为帝,原为光大之义的“皇”字称天神。
到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他自称为“始皇帝”。
人主尊号的这些变化反映了()A . 借助于天加强统治B . 人主权力不断加强C . 地方势力左右人主尊号D . 人主尊号的变化与社会转型相适应2. (2分)下列选项内容和汉朝著名思想家董仲舒的新儒学有直接关系的是A . “举贤良对策”B . “君权神授”C . “性善论”D . “克己复礼”3. (2分)“唐、宋之间仅相隔短短半个世纪的分裂,已成为中国以后历史的模式。
国家再也没有像在汉朝崩溃以后那样.经历长达数世纪的混乱局面。
其原因是,自唐朝起,中国文明规模巨大,根深蒂围,不可能形成长期分裂的状态。
……中国人自己认为分裂和随之而来的混乱是反常的、不幸的。
有句古话说道:‘犹如一个天空不能有两个太阳,中国不能有两个国家或两个皇帝。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 . 隋唐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政治基础B . 经济的发展和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削弱了割据的经济基础C . “大一统”民族心理及对稳定的孜孜追求使分裂局面不能长久D . 君权神授和专制主义的极端加强对维护国家统一作用巨大4. (2分) (2016·沈阳模拟) 清朝书法家梁峨在《评书帖》中说:“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魏晋南北朝时期市民阶层壮大,促进书法艺术的产生B . 唐朝士人群体形成,以书法表达对规范和风骨的迫求C . 宋朝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文人以书法展现个人修养D . 元明时期文化专制高度加强,使书法艺术渐趋没落5. (2分) (2017高二上·泰州月考) 黄宗羲提出:“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广安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历史试题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
第Ⅰ卷共12个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合理的经济政策是实现国家强盛的重要力量。
下列政策不利于国家强盛的是A.盐铁专卖政策B.均田制度C.放宽商业限制D.“匠户”制度2.下图是出土于甘肃嘉峪关的魏晋墓葬壁画。
据此可知当时A.嘉峪关地区出现农耕经济B.牛耕技术在全国推广C.曲辕犁在北方大规模推广D.已被迫废弃均田制度3.中国古代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
隋唐时期解决“权力制衡”的措施是A.突破贵族对官职的垄断权B.扩大官员入仕的C.分割权力并完善运行机制D.将行政、军、财权分割4.王阳明认为:“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王阳明意在强调A.万物皆有天理B.“灵明”是良知C.人与自然的和谐D.天人感应思想5.中国某一时期的报刊上充斥着“天演”“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新名词,有教师以“物竞”“天择”为作文题目,有些青少年以“竞存”“适之”等作为自己的字号。
这些现象最能反映A.社会普遍要求挽救民族危亡B.民族危机促使国人逐渐警醒C.达尔文进化论在中国广泛传播D.清政府允许西方思想自由传播6.右图为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在1899—1930年间与外商占南通地区产量比例的变化示意图。
对其解读正确的是①大生纱厂对列强经济侵略有抑制作用②外国纱厂一直在中国拥有绝对优势③国际环境影响了大生纱厂的发展④大生纱厂主导了南通的近代化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7.右图是一幅题为《中国是不能屈服的》(1938年)的漫画。
该画意在A.担忧中国抗战的命运前途B.赞扬正面战场的持久抗战C.反映抗战已进入相持阶段D.宣传中国抗战必胜的信念8.史学家虞和平认为,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过程中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
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A.追求国家富强与逐步走向世界相统一B.建立社会主义与实行对外开放相统一C.学习苏联道路与探索自主道路相统一D.注重国家利益与实行对外开放相统一9.古罗马大将恺撒(BC102—BC44)进军埃及,与埃及女王一见钟情,并有了一个儿子。
恺撒归国后,女王向罗马法庭为自己和儿子申请罗马籍。
罗马法庭的处理方式最有可能是A.依据公民法拒绝女王申请B.请求凯撒裁决并修正法律C.依据万民法同意女王申请D.运用自然法精神理性判决10.1933年罗斯福批准《房产主再放款法》,成立房产主贷款公司,发放贷款给城市小房主,帮其赎回抵压的房屋,后又通过《房产主贷款法》(1934年)和《国家住宅法》给小房主提供小额修房贷款,并使部分市民可以租到房价低廉的住宅。
这些举措①消除了民众对政府的不满②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③有利于缓解民众的住房困境④通过增加政府开支以提高就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1.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
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古代希腊或者中世纪的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
”布罗代尔意在强调A.一切历史都是过去的事情B.应以现实的立场解读历史C.以整体视角探究过去的历史D.从文明价值角度解读历史12.历史推论必须依据对史实的正确解读。
下列史实与推论相符合的是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注意事项: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第Ⅱ卷共2题,共52分。
13.(22分)近代以的世界是“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缮舟舰,练水师,必使中圆(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
战舰已就,则内地出洋之商,愿禀请各艘扩货者听。
东西海权之争实在南洋,西夷之本土距中因甚为遥远,其窥吾圆必以南洋为基地。
(据魏《海国图志》)材料二孙中山提出,我国海疆袤延七省,苟无海军控制则海权尽失,须重戎备而固海防。
盖无舰船,海防无从谈起,有舰船而无训练有素之才,无以用之,有舰械人才而无良港,则海军无驻足之所,—切皆备而无民生之政府,则必导甲午之覆则。
海事既备,当以中国人工用船荒之时建船舶、兴商务,勾连世界,亦可得鱼盐之利,可围海造田、潮汐发电。
(据边疆网《中国海权研究》)(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魏、孙中山海权思想的异同点。
(10分)材料三1890年,马汉出版了《海上实力对历史的影响》一书。
书中阐述了海上商业对于国家的财富机器实力的深远影响,为了使本国民众所获得的好处超过寻常的份额,有必要竭尽全力排斥竞争者。
为了获得这种制海权,就必须拥有“海上实力”。
这种“海上实力”不仅包括了强大的海军,而且还包括商船队、海外殖民地和军事基地,甚至连国家制度、民族性和生产力也被纳入其范畴。
马汉的解释,一方面是美国当时日益增强的政治经济实力的反映,另一方面也是美国企图凭借实力向海外扩张的表现。
(何顺果《美国历史十五讲》)(2)《海上实力对历史的影响》一出版,在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就吹捧该书为“绝妙的书”。
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西奥多·罗斯福如此吹捧该书的原因?(8分)并说明该书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对外政策的影响。
(4分)14.(30分)生产与消费决定着经济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代两湖地区人口、耕地及米价统计表(部分):(据《清代两湖农业地理》)(1)依据材料一指出清代两湖地区物价的变动趋势(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动的原因。
(8分)材料二19世纪80、90年代,工人们能够消费得起食物和除住房以外的东西了。
工人们的预算中现在包括了更多的衣服开销,甚至可以去进行休闲消费了。
人们从乡村向城市的大量迁移,从事农业的人口数量急剧下降。
到20世纪50年代,欧洲大部分地区的农民数量都下降了50%。
但工人阶级的规模并没有因此而扩大。
随着白领雇员人数的逐渐增加,产业工人的人数逐渐下降了。
同时,工人阶级的实际工资上升使他们能够以中产阶级的模式进行消费了,由此进入了一些观察家所称的“消费社会”。
20世纪20年代,商业中引入了分期付款方式,这种方式在50年代广为流行,使得工人们有能力像中产阶级一样购买电视、洗衣机、冰箱、吸尘器、录音机和汽车等。
(据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2)依据材料二概括欧洲兴起“消费社会”的表现(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消费社会”的影响。
(6分)材料三从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看,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之一,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过去,我们很不重视建筑业,只把它看成消费领域的问题,建设起的住宅当然是为人民服务的。
但是这种生产资料的部门,也是增加收入的重要产业部门。
要改变一个观念,就是认为建筑业是赔钱的。
应该看到建筑业是可以赚钱的,是可以为国家增加收入,增加积累的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所以,在长期的规划中必须把建筑业放在重要的地位。
建筑业发展起就可以解决大量的人口问题,就可以多盖房子,更好的满足城乡人民的需要。
(1980年4月2日邓小平《关于建筑业和住宅问题的谈话》)(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邓小平关于建筑业的观点。
(10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1.D 2.A 3.C 4.B 5.B 6.C7.D 8.A 9.B 10.C 11.D 12.B13.(1)相同点:主张建立强大的海军;主张加强东南沿海海防;重视发展海外贸易。
(6分,每点2分)不同点:孙中山还提出加强海权的关键是建立民生政府(民主政府);注重开发海洋资,发展海洋事业。
(4分,每点2分)(2)原因:马汉“海权论”阐述了建设海军,夺取海权,争霸世界的主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美国经济快速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进入垄断阶段,垄断资本家积极向海外扩张;在海外扩张中,美国与英、德等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激烈,尤其是英国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8分,每点2分)说明:美国加紧争夺殖民地。
(1分)如1898年美国发动美西战争,夺取了菲律宾等地;20世纪初美国确立了在西半球的霸主地位。
(1分,任答一点)美国是新殖民主义的倡导者和设计者。
(1分)如1899年美国向列强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使美国成为列强瓜分中国中的最大受益者。
(1分)14.(1)趋势:1661—1724年呈下降趋势。
(1分)原因:耕地面积逐渐增加,人均占有耕地面积较大;新航路开辟后,玉米、甘薯推广种植;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4分,每点2分,任答两点)趋势:1724—1820年呈上升趋势。
(1分)原因:人口快速增加,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缩小;商品经济发展,从事工商业的人口增多;鸦片走私,白银大量外流。
(4分,每点2分,任答两点)(2)表现: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大量增加;人们消费观转向休闲消费、提前消费;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人们实际消费水平提高;商业支付形式的更新,分期付款成为重要支付形式。
(4分,每点1分)影响:休闲消费、提前消费等,提高了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推动了社会生产的正常运转,保证了高就业率及社会稳定;但福利制度和“提前消费”,也给资本主义国际和个人带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经济风险。
(6分,每点2分)(3)观点:邓小平认为建筑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要重视建筑业发展;建筑业可以解决生产与消费问题。
(2分,每点1分)原因: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借鉴西方经济发展道路,经济思想逐渐成熟;完善中国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
(4分,每点2分,任答两点)影响与认识:推动中国建筑业兴起、发展,活跃了社会经济;解决了人们就业问题和满足了人们对住房的需求;减轻国家财政负担的同时,有利于增加国家财税收入。
(2分,每点1分,任答两点)邓小平关于建筑业的观点,反映了领导人敢于创新社会发展理念,紧跟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趋势,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转型。
(2分,其它认识言之成理也可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