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优秀士兵提干考试军事知识:中国古代中原军事著作之《孙膑兵法》
2017士兵提干考试基本常识历史篇2
2017士兵提干考试基本常识历史篇2关键词:士兵提干大学生士兵张为臻基本常识历史孙武,是春秋末期一位杰出的军事家。
传世有著名的兵书《孙子兵法》十三篇。
《孙子兵法》提出了著名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等许多战争原则。
《孙子兵法》的根本宗旨在于:精通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
《孙子兵法》因此被称为“兵学圣典”,并被广泛应用于政治、外交、商战、体育等领域。
《孙膑兵法》是另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战国时期的孙膑所著,孙膑是孙武的后代。
战国时期开始后,各个诸侯国都和周王一样,自称为王,其中的七个强国号称“战国七雄”,他们展开了“兼天下”、“一宇内”的战争。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盛行“钟鼓之乐”。
中国古代第一个享有盛誉的名医,是春秋战国后期的民间医生扁鹊。
扁鹊精通各种医术,又总结前人方法,创造了望、闻、问、切的四诊法,几千年来一直为中国传统医学所采用。
“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场激烈的思想交锋,战国争雄激烈之时,也是百家争鸣鼎盛之际。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38年,雄才大略的秦王嬴政,开始亲理朝政,经过短短的17年,灭其他六国,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秦朝。
秦灭六国后,嬴政称“皇帝”,意即“德过三皇,功高五帝”。
为尽快改变春秋战国500多年由于分裂造成的混乱局面,巩固秦王朝的统一,秦始皇下令统一币制,统一度量衡。
中国古文字中,最早有甲骨文、金文,西周时期有大篆(籀文),战国时期有蝌蚪文(古文)。
秦统一后,规定小篆为统一字体,通行全国,后来,秦朝出现了一种更加便于书写的隶书,这种字体从汉朝起在官方和民间通行,至今仍在广泛使用。
士兵提干考试:军事知识复习
士兵提干考试:军事知识复习1、哪一部作品不属于我国古代军事著作()A、《孙子》B、《论持久战》C、《司马法》D、《六韬》2、下列不属于我国海军五大兵种的是()。
A、潜艇部队B、陆战队C、电子对抗队D、岸防兵3、发射火箭升空需要达到第一宇宙速度才能克服地球引力,这个速度为()。
A、7.9千米/秒B、9.7千米/秒C、11.2千米/秒D、16.7千米/秒4、未来战争是在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其核心是()A、战争形态B、信息技术C、武器装备D、军队素质5、关于军事思想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B、军事思想包括战争观、战争问题的方法论、战争指导思想、建军指导思想等基本内容。
C、军事思想来源于军事实践,不能指导军事实践。
D、军事思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6、下列哪一个国家是我国的陆上邻国。
()A、日本B、白俄罗斯C、伊朗D、阿富汗7、那部著作属于外国古代军事思想著作()A、《高卢战记》B、《共产党宣言》C、《制空权》D、《机械化战争论》8、高技术战争形成的标志是()。
A、马岛战争B、科索沃战争C、海湾战争D、伊拉克战争9、下列哪一种打法不属于积极防御作战()A、慎重初战,初战必胜,张为臻博客B、实行有利条件下的决战,避免不利条件下的决战C、每战力求有准备,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战D、坚守不出,专心防御10、第四代导弹的发展时间为()A、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B、70年代开始C、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D、20世纪40年代中至50年代末答案:1- 5 BCABC6-10 DACDB。
2017年大学生优秀士兵提干考试大纲《军事知识》考点—《六韬》及其军事思想
2017年大学生优秀士兵提干考试大纲《军事知识》考点—《六韬》及其军事思想关键词:士兵提干张为臻大学生士兵提干提干培训提干考试大纲《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是中国古代先秦时期著名的黄老道家典籍《太公》的兵法部分。
中国汉族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汉族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全书有六卷,共六十篇。
《六韬》的内容十分广泛,对有关战争和各方面问题,几乎都涉及到了。
其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它的战略论和战术论。
《六韬》军事思想《六韬》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战争观、军队建设、战略战术等有关军事的许多方面,其中又以战略和战术的论述最为精彩,它的权谋家思想也很突出。
1、在战略战术上,《六韬》有其独到之处。
《兵道》说:“凡兵之道,莫过乎一。
一者能独往独来。
黄帝曰:‘一者,阶于道,几于神。
’用之在于机,显之在于势,成之在于君。
”这是说,用兵的原则在于“一”。
所谓“一”,就是事权要专一,兵力要集中,行动要统一,这样才能独往独来,机动灵活,不受牵制,取得战争的主动权。
《军势》载:“武王问太公曰:‘攻伐之道奈何?’太公曰:‘势因敌之动,变生于两阵之间,奇正发于无穷之源。
故至事不语,用兵不言。
且事之至者,其言不是听也。
兵之用者,其状不定见也。
倏而往,忽而来,能独专不制者,兵也。
’”这里强调的是“因敌之动”,“倏而和主,忽而来”,核心是突出机动灵活,不为敌人所牵制。
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就可以战无不胜。
2、《六韬》还强调了用兵要见机而作,以谋略取胜,而不以力战。
“故善战者,不待张军。
善除患者,理于未生。
善胜敌者,胜于无形。
上战与无战。
故争胜于白刃之前者,非良将也。
设备于已失之后者,非上圣也。
智与众同,非国师也;技与众同,非国工也。
”在《六韬》中,还论述到了步、车、骑三种兵种配合作战的战术问题。
《均兵》指出了车、骑的地位及其不同作用:“车者,军之羽翼也,所以陷坚陈(阵),要(邀击)强敌,遮走北(败军)也。
孙膑兵法的主要内容
孙膑兵法的主要内容孙膑兵法,又称《孙子兵法》是以战争为背景,总结了中国古代战争中的经验,从军事策略的角度,阐述了作战的理论和方法。
它是我国古代军事典籍中的一部经典著作,对于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和现代军事科学理论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孙膑兵法的基本思想是“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在征战中主张运用灵活多变的战术,避免在敌方强大的地带进行正面决战,而以迂回绕过敌方,打出对敌方致命的一击。
同时也主张对敌方潜在的威胁进行有效的防范和打击。
孙膑兵法的核心内容包括“计、谋、攻、战、戒、信”,其中重点关注“计”和“谋”。
计即军事战略,要求深谋远虑,有预谋、有计划地制定作战策略,找准敌方弱点,利用有限的兵力打击敌方的要害部分。
谋即谋略,是指诱敌于所欲为的战术手段,操作时尽量做到不被敌人发现,以期制敌于无形。
在孙膑兵法中,“攻”、“战”两个方面也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
攻即军事进攻,不是单纯的近身肉搏,而是在对敌方的深刻认识和研究之后,有针对性地对敌人进行攻击。
战即战术实战,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的应急反应,要求指挥员们在战场上及时取舍,灵活变通,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最终的决策。
而孙膑兵法所重视的“戒”、“信”两个方面又是战争必不可少的元素,戒是指军人行为准则,需要尽量避免以一已之力与敌方正面交战,避免浪费兵员。
同时,还需要严格遵守军事纪律、练好个人基本素质,保证在战争中随时做好准备。
信则是指信任、诚信,要求军队中每个人互相信任、彼此帮助,各个部门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总之,孙膑兵法是一部充满智慧和思想的军事典籍。
其中所注重的“战术策略”、“实践经验”、“统帅才能”、“人心“等内容,不仅对现代社会中的军事战争有很好的启示意义,也对于个人的生活和事业发展有着深刻的启示。
孙膑兵法的创作时期是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政治和文化时期。
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持续到公元前221年,历时254年,这一时期的政治紊乱,孕育了许多思想家的出现,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思想体系。
优秀士兵2017年提干考试军事知识考点六
优秀士兵2017年提干考试军事知识考点六关键词:士兵提干大学毕业生士兵张为臻士兵提干考试军事知识
1、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一)初步形成时期(夏、商、西周时期);(二)趋向成熟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三)丰富发展时期(秦至五代时期);(四)体系完善时期(宋至清前期)。
2、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的标志是哪几部兵书?
《军志》和《军政》的问世。
3、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成熟的标志是哪部兵书?
《孙子兵法》
4、《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有哪些?
(1)重战,慎战,备战思想;(2)知彼知己、百战百胜的战争指导思想;(3)以谋略制胜为核心的用兵思想;(4)文武兼施,恩威并重的治军思想;(5)朴素唯物论和原始辩证法思想。
5、孙子谋略制胜的用兵思想突出体现在哪些方面?
庙算制胜、诡道制胜、不战而屈人之兵。
6、武经七书是指哪几本书?
《孙子》《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李卫公问对》
7、《孙子》的作者是谁?
孙武。
8、《吴子》的作者是谁?
吴起。
9、《孙子兵法》问世于哪个历史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10.孙武的战争观集中体现于哪几个思想观点?
重战,慎战,备战。
2017提干大纲之军事知识考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2017提干大纲之军事知识考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中国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各阶级、集团及其军事家和军事论著者对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
它随着社会的前进、战争的发展而不断深化。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指导原则1重战思想。
《孙子兵法》开宗明义、大声疾呼:“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认为战争是关系到国家民众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不能不认真研究和对待。
2慎战思想。
即慎重对待战争,不轻易言战。
《孙子兵法》中这样写道:“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
3备战思想。
其意就是未雨绸缪。
孙子受当时形势的影响和思想的熏陶,提出了必须重视备战的思想,并告诫人们思想上时刻不要忘记战备,做到“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4善战思想。
就是要会用兵打仗。
①是注重以“道”为首要因素的多因素制胜论。
“道”就是政治,是“令民与上同意也。
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也。
”当然,在注重道的同时,其他四个“天、地、将、法”因素也不可忽视。
士兵提干,张为臻博客。
②是庙算制胜论。
庙算,是古代开战前在庙堂举行军事会议,商讨与谋划战争的一种方式。
《孙子兵法》主张战前要算,要对战争全局进行计划和筹划,定出可行的战略方针。
③是“诡道”制胜论。
《孙子兵法》里讲道:“兵者,诡道也”。
因此,他提出了“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的诡道之法,进而达到“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的目的。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用将之道⒈重将思想。
《投笔肤谈·军势第七》指出:“三军之势,莫重于将”。
并且认为,“大将,心也。
士卒,四肢百骸也”。
我们现代所说的“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⒉选将思想。
在古代,选将标准有五,《孙子兵法·计篇》中明确提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孙膑兵法》的军事哲学思想及当下启示
《孙膑兵法》的军事哲学思想及当下启示长春版小学五年级《田忌赛马》一文,讲述了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的故事。
故事不长,却折射出孙膑的兵法智慧,令人眼界大开——注定失败的赛马,结果却以两胜一败而稳赢。
此文不仅为小学生开启了兵法的智慧之门,还为那些有志建功军旅的同学,奠定了对古代兵法的兴趣与梦想。
一、孙膑与《孙膑兵法》孙膑,战国齐阿鄄人,是孙武的后世子孙。
据《史记》载,约晚于孙武一百余年。
年青时与庞涓同学兵法,后来庞涓做了魏国的将军,因妒忌孙膑的才学,故将孙膑骗至魏国,处以膑刑,因此人称孙膑。
后来,孙膑在齐国使臣的相助下逃到齐国,受到齐国将军田忌的赏识,并推荐给齐威王,任军师。
孙膑协助田忌打了许多胜仗,最著名的有两次,一次是“围魏救赵”,一次是擒杀庞涓于马陵。
这两次战役,使孙膑“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所著《孙膑兵法》,宋明以来关于传世的问题,争议颇多。
直到1972年4月,在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中发现竹书《孙膑兵法》三十篇,才使得此书在失传1700年后重见天日,争议至此结束。
二、孙膑膑刑后的成名战役孙膑受任军师后,协同田忌打了多次胜仗,其中最著名战役有两次,一次是在公元前353年“围魏救赵”的桂陵战役,一次是在公元前341年败魏军于马陵使庞涓自杀的战役。
孙膑指挥的这两次战役都打得十分漂亮,由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围魏救赵”已成为中国军事史上著名战例和“三十六计”之第二大计。
对于这次战役,《史记》有比较详细的记栽:说孙膑到齐国不久,适逢魏国庞涓带兵攻打赵国,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
赵王求救于齐国,齐王派田忌和孙膑率兵救赵。
赵兵来到魏赵交界之地时联盟,田忌想直逼赵国邯郸,孙膑制止说:“解乱丝结绳,不可以握拳去打;排解争斗,不能参与搏击。
平息纠纷要抓住要害,乘虚取势,使双方都受到制约才能自然分开。
现在魏国精兵倾国而出,内部空虚,我若直攻其都城大梁,庞涓必然回师解救,这样一来邯郸之围就自解了。
同时我们再于中途伏击庞涓的归路,其军必败。
军考历史常考知识点总结
军考历史常考知识点总结一、中国古代军事制度1. 马家军马氏家族创建的军队,其特点是由马氏家族控制,由骑兵为主,兼有步兵和射手等其他兵种,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私兵军队之一。
2. 士兵中国古代军队中的主要部队,其来源主要包括募兵、徭役、委任等方式。
士兵分为步兵和骑兵两大类。
3. 步兵中国古代军队中的主力部队,主要武器包括长矛、短兵、盾牌等,其作战方式多为密集步兵进攻。
4. 骑兵中国古代军队中的主要移动部队,主要武器包括马术、长矛、弓箭等,其作战方式多为骑射和游击。
5. 兵制中国古代军队中的编制制度,其发展经历五经制、三军制、都督府制等多种形式,是中国古代军队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6. 军事书籍中国古代军事文献的总称,其代表作品包括《孙子兵法》、《武经总要》、《尉犁军阵图》等,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理论的重要载体。
二、中国古代战争史1.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战争时期,其特点是战国七雄争霸,百家争鸣,形成了百家争鸣、百家论战的独特局面。
2. 秦朝六国战争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战争时期,秦国以高效的军事制度和强大的中央集权统治,一举灭亡六国,统一了中国。
3. 汉朝战争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战争时期,因为经济繁荣、军事强大,汉朝在对外征战中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大大扩张了疆土范围。
4. 三国战争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战争时期,以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战争为主,是三国时期最为激烈的战争时期。
5. 隋唐战争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战争时期,是隋朝和唐朝相继兴起、统一中国的战争时期,其战争形式多为内战和对外扩张。
三、中国古代军事思想1. 孙子兵法中国古代最有名的军事著作之一,其内容包括战争的原则、战略布局、兵力运用、作战技巧等,对中国古代和现代军事思想都有深远影响。
2. 孙膑兵法中国古代军事著作之一,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主要包括构筑工事、挖掘地道、运用异动等,对军事技术有很高的指导价值。
3. 李靖兵法中国古代军事著作之一,讲述了征战天下的方法和策略,对中国古代征战历史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军事知识考题1
军事知识考题(一)一、判断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请选出并填写在答题卡上,每题1分)1. 《孙膑兵法》提出了“智、信、仁、勇、严”五条选拔将帅的标准。
()A、正确B、错误2.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科学地预见了抗日战争要经过战略防御、战略进攻和战略决战三个阶段。
()A、正确B、错误3. 钓鱼岛位于我国东海大陆架上。
()A、正确B、错误4. 国防要防备和抵抗侵略,也应把“武装颠覆”作为制止的对象。
()A、正确B、错误5. 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政策决定国防的性质。
()A、正确B、错误6. 长城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国防工程。
()A、正确B、错误7. 独生子女是依法缓征的对象,但不能不服兵役。
()A、正确B、错误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领导并统一指挥全国武装力量。
()A、正确B、错误9.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问题的理性认识。
()A、正确B、错误10.高技术战争要求作战双方都必须大量使用高技术武器装备。
()A、正确B、错误二、选择题(下面每题的3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选出并填写在答题卡上,每题1分)11. 在兵役登记方面,年满()周岁的男性公民都必须按规定进行兵役登记。
A、16B、18C、2012. 《国防法》是根据()制定的一部综合性的调整和规范国防与武装力量建设的基本法律。
A、《兵役法》B、《民法》C、《宪法》14. 征兵制我国最早出现在()时期。
A、三国B、秦汉C、春秋战国15.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A、1966年6月17日B、1967年6月17日C、1970年4月24日16. 中国民兵分为普通民兵和()。
A、基干民兵B、骨干民兵C、先进民兵17. 江泽民同志关于军队建设的总要求是()。
A、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B、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C、解放思想、事实求是、与时俱进18. 当今世界的主题是()。
A、竞争与合作B、反对恐怖主义C、和平与发展19. 我军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是()。
军事知识
(1)军事思想,主要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西方主要大国军事思想,包括代表著作、思想家等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主要以避免战争为主,认为战争是解决冲突的最后手段。
这在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中有集中阐述。
孙武也是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乃至现代军事思想影响最大的军事思想家,被誉为“兵圣”。
《孙子兵法》开篇便是“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书中最早提出了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其外比较著名的还有《孙膑兵法》作者孙膑,《吴子》——作者吴起,《六韬》——旧题周朝的姜尚著,普遍认为是后人依托,作者已不可考。
《纪效新书》——作者戚继光,也就是说这是戚继光打鬼子的经验总结。
另外再推荐一本《周易》(或称《易经》),“要说这本书,那可真算得上是万金油,上至外星生物,天外来客,下到世界文明,人类前途,都可以从这本书里推出来,反正随你去读。
”——出自《明朝那些事儿》,据此书说明朝另一位抗倭名将俞大猷就在《周易》中领悟了所谓百万合一之兵法(虽将百万,可使合为一人也)。
值得一说的是俞大猷有可能最早提出了海战的大炮巨舰理论,其所著的《正气堂集》明确指出:“海上之战无他术,大船胜小船,大铳胜小铳,多船胜寡船,多铳胜寡铳而已。
”另外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王守仁的著作中可能也有关于军事方面的论述,据说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和日本江户末期思想家,兵法家佐久间象山都是他的粉丝。
西方主要大国军事思想最开始主要受普鲁士军事思想家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影响,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的目的就是要战胜敌人、打败敌人,透过战争的全部现象就其本身的主要倾向来看,战争是个奇怪的三位一体:暴烈性的要素,使战争成为一种盲目的自然冲突,概然性和偶然性的活动,使战争成为一种自由的精神活动;作为政治工具的从属性,使战争成为一种纯粹的理智行为。
这三个方面,分别主要同人民、统帅和它的军队以及政府有关。
克劳塞维茨说:"这三种倾向像三条不同的规律,深藏在战争的性质之中,同时起着不同的作用。
2017士兵提干军事知识考纲:《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2017士兵提干军事知识考纲:《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关键词:士兵提干基本常识张为臻提干考试军事知识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
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
《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
诞生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
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
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
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
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孙子兵法》的问世是古代军事思想成熟的标志。
孙武的军事思想:其一、战争观。
孙武十分重视战争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计》)的观点,其认为“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因而主张对待战争必须“慎之”、“警之”,提倡“安国全军之道”(《孙子·火攻》)。
“慎”,是不要轻易发动战争,告诫“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警”,则是要加强战备,增强实力,要求“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孙子·九变》)。
为了探求预知胜负的途径,孙武正确地阐述了战争胜利所必须具备的主客观因素及相互的辩证关系。
他将客观因素概括为道、天、地、将、法“五事”,居“五事”之首的“道”既指修明政治(“修道而保法”),也包括争取民心(“上下同欲”)和振奋士气(“并气积力”)。
他高度重视政治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触及到了政治与军事的主从关系。
吴楚之战时,孙武以“民劳,未可,且待之”(《史记·吴太伯世家》)劝阻吴王暂缓攻楚,更进一步表明他意识到爱惜民力、争取民心的重要意义。
2017年大学生优秀士兵提干考试大纲《军事知识》考点—《孙子兵法》及其军事思想
2017年大学生优秀士兵提干考试大纲《军事知识》考点—《孙子兵法》及其军事思想关键词:士兵提干张为臻大学生士兵提干提干培训提干考试大纲《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
处处表现了道家与兵家的哲学。
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
《孙子兵法》全部内容的主要归纳:1、战略运筹(第一篇至第三篇):第一篇《始计篇》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
《始计篇》也简称《计篇》,是《孙子兵法》的第一篇,“计”本义是计算、估计,在这里指战前的战略谋划。
作为《孙子兵法》的首篇,在一定程度可以视为孙子卓越军事思想的高度浓缩和精辟概括,它从宏观上对决定战争胜负的政治、军事等各项基本条件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并对战争的发展进程和最终结局进行预测,尤其强调用兵前的周密谋划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
其中,“慎战”是孙子指导战争实践的基本主张,“五事七计”是他用以预测战争胜负的基本要素,“兵者,诡道也”则指出了用兵的要领,运用智谋。
“慎战”、“五事七计”、“诡道十二术”等都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战略概念,属“庙算”的具体内容。
第二篇《作战篇》讲的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及取用于敌,胜敌益强。
“作”是“制造”“兴起”之意。
“作战”这里不是指战争,而是指战争前的准备和筹划,属于“未战而庙算”的范畴。
本篇继《计篇》之后,在“慎战论”思想的指导下,着重分析了战争与经济的关系,战争依赖于经济,但会对经济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第三篇《谋攻篇》讲的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
2、作战指挥(第四篇至第六篇):第四篇《军形篇》讲的是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
孙膑兵法与军事思想
孙膑兵法与军事思想孙膑,春秋时期齐国的一位重要将领和军事家,是《孙子兵法》的作者之一。
他的兵法思想对中国古代的军事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被誉为“战争史上的天才”、“东方兵学圣贤”。
孙膑的主要思想包括:“计谋制敌”、“以奇胜正”、“诈败以成功”、“胜在谋而不在力”等,这些都是他个人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
他认为战争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按照兵法的原则和策略来进行,就能够达到胜利的目标。
其中,孙膑最为重视的是“计谋制敌”这一思想。
他认为,战争的胜利关键在于能否在决策层面上比对手更加聪明地思考和计划,蓄谋并积极准备,以最小的代价来获取最大的胜利。
此外,孙膑强调了以奇胜正的战术思想,也就是采用颠覆性、出人意料的战术来战胜对手。
他认为,在军事战斗中往往会出现各种意外因素,如果能够善于利用这些意外因素并设法防范对手,就能够从中获得胜利。
同时,孙膑也强调了谋略在战争中的重要性,认为胜利并不一定取决于军队的实力、士兵的勇武和器械的先进,而更多地取决于谋略的高超和实施的方法。
他提出了“诈败以成功”的战术思想,即在战争中充分利用谋略,采取各种手段来骗取对手,并通过假装失败来奇袭对手的方法来获得最终胜利。
孙膑兵法的理论思想不仅适用于古代战争,也可以在现代的军事战争中得到应用和发挥。
特别是在信息时代,随着先进的武器装备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军事战斗的规模和复杂度大大提高,孙膑兵法思想中的计谋制敌、以奇胜正、谋略等观念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除了兵法思想,孙膑的身世和人生经历也值得关注。
他出生在贫困的家庭,但凭借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勤奋努力,最终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将领和军事家。
在征战中,孙膑还表现出了骁勇善战的特质,被誉为“虎将”,被齐国君主重用,并率领齐军多次击败敌人。
总之,孙膑兵法作为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当时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而且在现代的军事理论和实践中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和理解这一思想,以便更好地应对当前和未来的各种军事威胁和挑战,保卫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我国古代军事家孙膑和《孙膑兵法》
我国古代军事家孙膑和《孙膑兵法》孙膑,战国时军事家,孙武后代, 著作有《孙膑兵法》孙膑中国军事家。
战国中期齐国人。
曾经和著名的谋略大师鬼谷子学习兵法,由于他刻苦的钻研和学习,在后来军事才能的发挥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纵然有一身的本事,不被人发现也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也的不到前途和抱负。
但是就是有满腹学识和本领,也会得到嫉妒,孙膑一同从师鬼谷子的庞涓,他的本领就很出众,但是他和孙膑差得很多,但他为人奸猾,善弄小权术,更主要的是他很阴很。
心里很是嫉妒孙膑的才能,后来庞涓得到魏惠王的宠信并被任命为大将,庞涓指挥军队同卫国和宋国开战,打了几个胜仗后,庞涓成了魏国上下皆知的人物。
庞涓和孙膑曾经有约定,如果下山干投奔魏王,如果干出一番事业,一定将自己的师兄孙膑举荐给魏王。
庞涓出名后觉得如果将孙膑举荐给魏王孙膑的声名威望很快就会超过自己,孙膑一旦去了别的国家,就会对自己构成威胁。
所以心里就盘算着如何让孙膑的才能不能够施展,这样可以使自己的利益和前途得到更快的发展。
为了铲除比自己能力更高的师兄孙膑,庞涓把孙膑骗来施展骗术和阴谋,栽赃孙膑私通叛国,魏惠王面前巧言诬陷,孙膑为此被剜去了两个膝盖骨,并在他的脸上刺上犯罪的标志。
这样庞涓就认为可以消除孙膑这个对自己构成威胁的对手。
其实孙膑的真实姓名无法考证了,后来的人们就是根据他被庞涓挖去双膑而得名。
这是孙膑的才能被同门师兄弟之间的嫉妒,而使自己惨遭毒手。
另一个方面就是孙膑得到伯乐,从而被重用使他的才能得到发展,孙膑被庞涓挖去双膑后,并没有放松对孙膑的监视,为此孙膑为了保全自己便开始装疯卖傻,为了证实真假庞涓将孙膑扔入猪圈,孙膑弄得满身是猪粪,甚至把粪塞到嘴里吃起来。
庞涓认为孙膑是真疯了,从此就放松了对孙膑的监视和看管。
后来齐国的一个使臣了解了孙膑的才能和遭遇,孙膑便藏身于齐国使臣的车子里,偷偷的回到了齐国。
孙膑回国后,很快见到齐国的大将田忌。
田忌十分赏识孙膑的才干,便将他留在府中。
四库全书之孙膑兵法
四库全书之孙膑兵法《孙膑兵法》是一部非常重要的战略指导著作,它曾给中国古代军事策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孙膑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家孙武所撰写的,其中总结了许多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给当时中国军事家带来巨大的影响。
孙膑兵法的著名性可以溯源于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当刘邦完成了秦国的统一后,他便建设了一个完善的军事体系,以支撑他的统治。
他应用《孙膑兵法》,改变了原来以毁灭与战争取代和平的统治方式,提出了新的战略思想,以改善统治的稳定性。
孙膑兵法以和平为主要原则,强调军事战略策略的重要性,提出了一些军事战略技巧,强调军队和兵力的重要性。
孙膑兵法中提出了三十六种战争之术,涉及军事谋略、战略运用、兵力部署和兵力管理等,这些经典的军事战略思想对古代中国的军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孙膑兵法还特别强调防御术,坚持“只有当你确保完全防御时才可以进行战争”,为中国古代战略思想奠定了基础。
孙膑兵法是一部古老的军事思想作品,其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军事战略思想,给历代军事家带来了重要的启发。
从春秋战国到秦汉,再到隋朝唐朝,不断地使用《孙膑兵法》中的军事策略思想,为中国古代的军事能力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孙膑兵法的著名性可以溯源于历史上的春秋时期,他的战略思想被众多军事家所称颂,借鉴的学习及巩固,使孙膑兵法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成为中国军事思想家所崇尚的经典之作。
大多数中国古代军事家都赞赏孙膑兵法中的战略思想,他们把孙膑兵法中的内容发挥到最大程度,以便有效地制定军事行动策略,并实施出色。
明朝把《孙膑兵法》归档为“四库全书”,受到了巨大的关注,现今,孙膑兵法在中国军事思想史上起到重要作用,它的理论仍然在当今时代受到极大的重视,被视为中国军事思想的权威。
孙膑的作品是古代中国战略思想的里程碑,像他的著作,《孙膑兵法》可以为每个军事家和军事学家学习思考和提供帮助。
它所提供的军事策略思想,不仅拓宽了军事家的思路,也为当今社会提供了有用的建议和参考。
《孙膑兵法》原文及翻译
《孙膑兵法》原文及翻译《孙膑兵法》原文及翻译《孙膑兵法》是战国时期孙膑创作的中国军事著作。
《孙膑兵法》为研究我国古代军事思想提供了重要的新资料。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孙膑兵法》原文及翻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齐威王问用兵孙子曰:“两军相当,两将相望,皆坚而固,莫敢先举,为之奈何?”孙子答曰:“以轻卒尝之,贱而勇者将之,期于北,毋期于得。
为之微阵以触其侧。
是谓大得。
”威王曰:“用众用寡有道乎?”孙子曰:“有。
”威王曰:“我强敌弱,我众敌寡,用之奈何?”孙子再拜曰:“明王之问!夫众且强,犹问用之,则安国之道也,命之曰赞师。
毁卒乱行,以顺其志,则必战矣。
”威王曰:“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用之奈何?”孙子曰:“命曰让威。
必臧其尾,令之能归。
长兵在前,短兵在□,为之流夸,以助其急者。
□□毋动,以待敌能。
”威王曰:“我出敌出,未知众少,用之奈何?”孙子[ 曰]:“命曰..”威王曰:“击穷寇奈何?”孙子[ 曰]:“..可以侍生计矣。
”威王曰:“击均奈何?”孙子曰:“营而离之,我并卒而击之,毋令敌知之。
然而不离,按而止。
毋击疑。
”威王曰:“以一击十,有道乎?”孙子曰:“有。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威王曰:“地平卒齐,合而北者,何也?”孙子曰:“其阵无锋也。
”威王曰:“令民素听,奈何?”孙子曰:“素信。
”威王曰:“善哉言!兵势不穷。
”..田忌问孙子曰:“患兵者何也?困敌者何也?壁延不得者何也?失天者何也?失地者何也?失人者何也?请问此六者有道乎?”孙子曰:“有。
患兵者地也,困敌者险也。
故曰,三里沮洳将患军..涉将留大甲。
故曰,患兵者地也,困敌者险也,壁延不得者寒也。
□..”.. “奈何?”孙子曰:“鼓而坐之,十而揄之。
”田忌曰:“行阵已定,动而令士必听,奈何?”孙子曰:“严而示之利。
”田忌曰:“赏罚者,兵之急者耶?”孙子曰:“非。
夫赏者,所以喜众,令士忘死也。
罚者,所以正乱,令民畏上也。
可以益胜,非其急者也。
提干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总结
提干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总结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中国古代智慧与经验的结晶,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这些军事思想在中国的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中国古代的战争和军事策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进行总结。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这一时期是中国军事思想发展的黄金时代,也是中国各大思想家纷纷涌现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一些重要的军事思想家如孙子、吴子、兵法三绝之一的孙膑等都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
孙子的《孙子兵法》被称为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典范之作。
这本书以其系统性和科学性而闻名,并被后世军事家广泛学习和应用。
孙子的《孙子兵法》强调了战略思维和战争的心理战,讲述了用兵之道、作战计划和指挥原则等重要内容。
他的思想对军事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产生了深远影响。
吴子的《吴子兵法》也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重要文献之一。
他的思想强调了战争的重要性和谋略的关键作用。
他提出了“胜不战”的思想观点,即通过智慧和策略取得战争胜利。
吴子的思想对于军事策略、组织和指挥方面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孙膑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又一重要代表人物,他的思想被总结在《兵书十三篇》中。
孙膑的思想注重实践和战术,他提出了多种兵法和战术技巧。
例如,他提出了“虚实相间”的战术原则,强调了以少胜多的战术策略,这些思想都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除了以上几位思想家,中国古代军事思想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代表。
比如,司马光提出了“兵贵神速”的思想,强调了快速行动和突袭的重要性。
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则提出了“出奇制胜”的思想,强调了用智慧和计谋来战胜敌人。
关键时刻突然出奇制胜,是他的军事思想的核心。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注重智慧、实践和策略。
他们强调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变化性,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军事理论和战术技巧。
这些思想形成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独特风格,为中国古代战争和军事的胜利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并不是僵化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孙膑简介《孙膑兵法》是中国古代的最著名中原军事著作之一,也是
孙膑简介《孙膑兵法》是中国古代的最著名中原军事著作之一,也是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孙膑兵法。
《孙膑兵法》是中国古代的最著名中原军事著作之一。
也是《孙子兵法》后“孙子学派”的又一力作。
是反映战国时期兵家思想的代表作之一。
《孙膑兵法》古称《齐孙子》。
作者为孙膑。
先秦天下十豪之一。
在战国时期生于齐国阿。
鄄之间。
曾和庞涓一块儿学习兵法。
出土在临沂。
中文名,孙膑兵法。
别称,齐孙子。
类别,古代兵书。
作者,孙膑。
出土地,临沂市。
内容简介。
庞涓辅佐魏惠王。
做了将军。
暗中派人请孙膑到了魏国。
但见了孙膑又嫉妒他的才能在自己之上。
后来陷害孙膑。
给他用了膑刑。
即去掉膝盖骨的残忍肉刑。
所以后来人叫他孙膑。
在友人的帮助下。
孙膑最后逃离魏国。
到了齐国。
被齐威王重用。
做了齐国将军田忌的军师。
设奇计大败魏军。
并射死庞涓。
后来。
田忌被邹忌排挤。
流亡到楚国。
孙膑大概也随他而去。
所以汉人王符说“孙膑修能于楚”。
在战国的兵家中。
孙膑是以“贵势”即讲求机变而著称的。
他和吴起都是当时著名的军事家。
最早明确记载孙膑有兵法的是《史记》。
《汉书·艺文志》把它与《吴孙子兵法》并列。
著录《齐孙子》八十九篇。
图四卷。
据考证。
《孙膑兵法》的散失大概在唐代以前。
因为《魏武帝注孙子》提到了“孙膑曰:兵恐不投之于死地也”。
唐朝赵蕤《长短经》卷九也提到过“孙膑曰:兵恐不可救”。
杜佑所著《通典》卷一四九有“孙膑曰:用骑有十利”一段。
但从《隋书·经籍志》以后就不见记载了。
1972年2月。
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号汉墓出土了竹简本的《孙膑兵法》。
这使失传已久的古书得以重见天日。
竹简本《孙膑兵法》经过认真整理。
分为上。
下两编。
上编可以确定属于《齐孙子》的十五篇。
包括《禽庞涓》。
《见威王》。
《威王问》和《陈忌问垒》等;下编是还不能确定属于《齐孙子》的论兵之作。
竹简本篇数大大少于《艺文志》著录本。
也不是完善的版本。
创作背景。
公元前354年。
《孙膑兵法》原文及译文
《孙膑兵法》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兵书,也是《孙子兵法》后“孙子学派”的又一力作。
《孙膑兵法》古称《齐孙子》,作者为孙膑,传说他是孙武的后代,在战国时期生于齐国阿、鄄之间(今山东阳谷、鄄城一带),曾和庞涓一块儿学习兵法。
作者:孙膑孙膑,山东鄄城人,生卒年不详,中国战国初期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
孙膑原名不详,因受过膑刑故名孙膑。
为鬼谷子王诩的徒弟,同庞涓一师之徒。
唐德宗时将孙膑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
宋徽宗时追尊孙膑为武清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一、擒庞涓【原文】 昔者,梁君将攻邯郸,使将军庞涓,带甲八万至于茬丘。
齐君闻之,使将军忌子,带甲八万至..竞。
庞子攻卫□□□。
将军忌[ 子] ..卫□□,救与..曰:“若不救卫,将何为?”孙子曰:“请南攻平陵。
平陵,其城小而县大,人众甲兵盛,东阳战邑,难攻也。
吾将示之疑。
吾攻平陵,南有宋,北有卫,当途有市丘,是吾粮途绝也,吾将示之不知事。
”于是徙舍而走平陵。
..陵,忌子召孙子而问曰:“事将何为?”孙子曰:“都大夫孰为不识事?”曰:“齐城、高唐。
”孙子曰:“请取所..二大夫□以□□□臧□□都横卷四达环涂□横卷所□阵也。
环涂甲之所处也。
吾未甲劲,本甲不断。
环涂击柀其后,二大夫可杀也。
”于是段齐城、高唐为两,直将蚁附平陵。
夹环涂夹击其后,齐城、高唐当术而大败。
将军忌子召孙子问曰:“吾攻平陵不得而亡齐城、高唐,当术而厥。
事将何为?”孙子曰:“请遣轻车西驰梁郊,以怒其气。
分卒而从之,示之寡。
”于是为之。
庞子果弃其辎重,兼趣舍而至。
孙子弗息而击之桂陵,而擒庞涓。
故曰,孙子之所以为者尽矣。
【译文】 从前,魏国国君惠王准备攻打赵国都城邯郸,便派出大将庞涓统领八万大军到达卫国的茬丘。
齐国国君威王得到消息后,立即派大将田忌带领八万军兵开到齐国和卫国边境。
庞涓攻打卫国,形势十分危急。
田忌将军要救卫国,但有种种难以克服的困难,一时无计可施,便和谋士孙膑商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优秀士兵提干考试军事知识:中国古代中原军事著作之《孙
膑兵法》
关键词:大学生优秀士兵,优秀士兵提干,士兵提干考试,提干考试培训,张为臻,军事知识,《孙膑兵法》。
《孙膑兵法》是中国古代的最著名中原军事著作之一,也是《孙子兵法》后“孙子学派”的又一力作,是反映战国时期兵家思想的代表作之一。
《孙膑兵法》军事思想
首先,孙膑在《威王问》中阐述了战争是政治斗争工具的战争观。
他明确地说,战争不是什么别的,而是先王传布"道",即政治的工具。
先王不是不想要"责仁义,式礼乐,垂衣裳,以禁争夺",为社会创造和平的生活环境,但是,依靠空口说教办不到,所以才"举兵绳之",用战争的手段禁止争夺。
然而,战争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并不是可以经常使用的。
战胜固然可以"存亡国,继绝世",而一旦战败,则会"削地而危社稷"。
所以,对待战争"不可不察",要慎之又慎。
喜好战争的国家一定灭亡,贪图胜利的人一定受辱。
孙膑的这种战争观显然比《司马法》所说的"以战止战"的思想更加深刻。
战争作为布"道"的手段,进行战争一定要合于"义","战而无义,天下无能固且强者"。
经济是战争的基础,只要有充足的物质准备,小城照样能巩固坚守。
在《强兵》篇,孙膑又进一步提出,要想强兵,当务之急在于"富国",明确揭示了战争对于经济的依赖关系,在理论上发展了孙武所提出的"因粮于敌,取用于国"的论题。
张为臻博客
其次,发展了孙武"任势"的军事理论,明确提出了"因势而利导之"的作战原则。
《吕氏春秋·不二篇》说:"孙膑贵势",这指明了孙膑兵法的特点。
势是战争态势,是敌我双方军事实力(包括兵力、武器装备、军事物资等)的布局。
孙武早在十三篇中就提出了"任势",即驾驭战争态势的思想。
孙膑则在"任势"的基础上,提出创造和争取有利作战态势的各种原则。
他在《威王问》中说:"势者,所以令士必斗也",而士的斗都应当在创造优势的条件下进行。
如齐威王问:敌我两军实力相当,两军将领相望,阵势都很坚固,谁也不敢先动,应该怎么办?
孙膑回答:先派少量部队,由贱而勇敢的将吏率领去试探攻击,接战后只许败,不许胜,把主力部队隐蔽地布好阵势,待敌军分兵追击我小部队时,我军从侧翼攻击敌军主力,就可获得大胜。
在应付"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战争态势时,孙膑提出要"让威"。
即避开敌人锋芒,隐蔽好后续部队,以便使我军能随时转移。
主力部队将持长兵器的战士排在前面,持短兵器的战士排在后面,选派弩机手援救危急。
等待敌人攻击能力下降,再行反击。
这也是充分利用敌我双方的条件,造成有利于我的态势,以扭转敌众我寡的不利形势。
准维教育军队考试网战争是瞬息万变的,所以要及时抓住有利战机。
孙膑把弓弩比喻为"势",也正在于说明战争就是要争取发射弩矢的那一最有利的瞬间。
孙膑还注意利用各种地形创造有利的态势。
孙膑他在《官一》篇说:在山险中作战,要放开谷口,把敌人引出山谷来交战。
在杂草丛生的地方作战,要虚设旌旗,诱敌深入,进行消灭。
"易(地形平坦)则多其车,险(地势险阻)则多其骑,厄(山陵狭谷地带)则多其弩。
"自己要抢占有利地势,攻击处于不利地势上的敌人,这叫做"居生击死"。
总之,孙膑主张把握有利战机,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创造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态势,以争取战争的胜利。
它是战国时期战争实践的理论总结,继承了前辈军事家的优秀成果,又对这些成果进行了发挥创造,在汉族军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