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煤矿区地面塌陷现状与治理措施分析

合集下载

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路径

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路径

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路径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工业领域的需求不断增加。

其中,能源产业是支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积极力量之一。

但是,采煤作为国内重要的能源产业也已经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损害。

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已经成为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探讨淮北采煤塌陷区的生态修复路径。

一、采煤塌陷区的生态问题淮北采煤塌陷区在采煤过程中,煤炭资源被开采并运走后,留下了大量的废弃矸石和渣土。

这些生产废弃物的堆积压实后形成了地表塌陷沟渠,严重影响了区域生态环境。

同时,采煤过程中释放的废气和废水对环境质量造成严重污染。

采煤过程中,矿井废水、煤尘污染以及地层变异等因素也导致采煤塌陷区土地沉降、地表下沉和开裂等土地荒漠化现象的出现。

这些问题将对采煤区域人民和物质财产造成威胁。

二、采煤塌陷区的生态修复路径1、基于自然修复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指利用自然生态恢复过程中的自然作用,如风化、溶洞、植被等,改善采煤塌陷地区的生态环境。

以淮北市丰县石门岗为例,该地区采用秉持“复绿、复原、复养”的生态修复理念,通过人工整地、石灰施肥、植物覆盖等手段,使之迅速恢复了森林植被、荒地等自然生态系统。

2、基于工程修复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指利用新的技术和工程技术,在采煤塌陷区引进水、土石方等新型产业,减少土地开垦和保护自然生态平衡的方法。

在河北省南皮县采用无烟煤热水供应和光伏发电业等新型能源产业,为当地提供了分散化、清洁的能源,减少了气象条件的干扰和采煤造成的污染和危险。

三、结论综上所述,采煤塌陷区的生态修复非常重要。

对于淮北采煤塌陷区,可以通过自然修复和工程修复两种方式进行生态环境的治理。

但是,在具体的生态修复工作中,必须优化生态修复方案,从生态系统服务的层面角度考虑生态修复项目和措施,注重过程管理,实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路径

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路径

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路径随着采煤业的发展,淮北地区成为国内较为典型的采煤塌陷区之一。

采煤造成的地下矿脉空洞和地表地貌变形,对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因此,对采煤塌陷区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对于保护和恢复区域生态环境和水源地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阐述塌陷区生态环境现状,其次分析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的难点,最后提出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的路径。

一、塌陷区生态环境现状淮北地区采煤造成的塌陷面积已经逐渐扩大,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

目前,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环境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 土地沉降严重,影响农业生产采煤塌陷区内地下矿脉经过采空区挖掘矿物资源后,空腔会随着地下水的挤压而塌陷,导致地面沉降。

沉降后的地面无法承受原有土地的荷载压力,容易造成道路、建筑、农田等地面的坍塌。

特别是在农田上,由于土地不能承受荷载后,农作物会因根系缺氧而死亡,导致严重的农业生产损失。

2. 水土流失现象日益严重采煤塌陷区地下水的使用以及地表地貌的改变,造成了水土流失现象日益严重。

在农田中,沉降后的土壤抵抗风蚀和水蚀的能力下降,容易被风沙、水流冲刷,从而加速土地的流失。

3. 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受到破坏采煤塌陷区生态系统的受损,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物种的数量和面积受到巨大影响。

原有的森林、湖泊、河流等生态系统均被严重破坏,导致物种的失去栖息地以及生境的变化,从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生态修复难点淮北采煤塌陷区的生态修复工作既面临生态系统的修复难点,也遇到了技术方面的挑战。

1. 难点一:生态修复工作周期长生态修复的周期相较其他修复过程更加漫长。

需要重视并对传统的修复工作进行改进,如采用植被和微生物等更加轻便、易操作和可复制的修复方法,以实现效果和速度的双重提升。

2. 难点二:品种选择和营养物质不足在生态修复过程中,种类的营养水平和适用范围是关键问题。

生态修复过程中需要补充适当的营养物质,提高植被生长的可持续性和适应性,同时提高了整个生态系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路径

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路径

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路径随着能源的不断开发利用,采煤塌陷区已成为当今中国面临的一个严峻生态环境问题。

淮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煤炭资源开发区,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问题日益凸显。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力度不断加大,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工作也迫切需要加强和完善。

本文将就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路径进行探讨,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对于采煤塌陷区的生态修复,我们需要认识到其面临的主要问题。

采煤塌陷区经历了长期的煤矿开采,地表下的煤炭资源被开采殆尽后形成了大面积的塌陷区。

这些区域的土壤质量差、植被稀疏、地貌起伏,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

再加上采煤活动所带来的空气污染、地下水位下降等问题,使得采煤塌陷区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都面临不小的挑战。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采煤塌陷区的生态修复路径应当是全面、系统的,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技术。

在土壤修复方面,可以通过植被的绿化覆盖,补植土壤中必要的养分和微生物,加强土壤的固结性和水分保持性。

在植被修复方面,可以通过引入多样性的植物种类,恢复植被的完整性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也可以适当利用地下水资源,进行灌溉和补给。

在地貌修复方面,应当通过地表平整、地貌造林等手段,减少地表的不平整和异质性。

上述工作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前期评估和监测。

针对采煤塌陷区的不同地质特征和生态状况,应当进行详细的调研和评估工作。

通过地质勘探和环境监测,对采煤塌陷区的土壤、植被、地貌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掌握其实际情况。

然后,依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生态修复方案,确保其针对性和可行性。

应当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对生态修复工作的进展和成效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工作计划。

淮北采煤塌陷区的生态修复工作还需要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采煤塌陷区的生态修复不仅仅是环保工作,也是相关产业的发展机遇。

对于土地受损的采煤塌陷区,可以适度引入农林覆盖和特色产业,修复土地资源,重建当地产业,提供就业机会。

淮北市采煤塌陷区土地综合治理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淮北市采煤塌陷区土地综合治理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淮 北 采 煤 塌 陷 地 基 本 情 况
淮 北 市 的 煤 炭 生 产 全 部 为 地 下 开 采 , 层 赋 存 情 况 以 多 煤 层 可采 和 中、 厚煤 层为 主 , 地下 水埋 藏浅 , 采煤 塌 陷 区积 水 率 高 , 的达 7  ̄8 V 。上述 自然 条 件 , 有 0 0o 导致 了淮北 矿 区采 煤 塌 陷 所 带 来 的 损 害 相 当 严 重 , 表 产 生 大 面 积 塌 陷 , 塌 陷 地 且 深 度在 l 5米 以上 的深 层塌 陷 区 占总塌 陷 面积 的 5 左 右 。 _ O 煤炭 大量 开采造 成 了 我市 土地 大 面 积塌 陷 , 统 计 , 据 截 止 20 0 9年底 , 市 已累计塌 陷土 地达 2 全 4万 亩 。随着 我 市煤 炭开 采强度 不 断 加 大 , 后 每 年 还 将 新 增 采 煤 塌 陷土 地 约 今 80 0 0亩 左 右 。 一 方 面 , 北 煤 田 地 处 平 原 地 带 , 炭 开 采 区 淮 煤 地 表 的 9 以上 为 耕 地 , 成 耕 地 日益 锐 减 , 业 生 产 条 件 5 造 农 遭 到 破 坏 ; 一 方 面 , 煤 塌 陷 还 造 成 地 上 的 建 筑 物 、 筑 另 采 构 物、 道路 等设施 受损 , 庄 因塌陷 而搬迁 , 民生产 生 活面 临 村 村 困境 , 引发诸 多深层 次社 会矛 盾 。 并 我 市煤 田煤层 可采 厚度 为 2 1 — 3米 , 2米 以 下 浅 层 塌 陷 区 约 占 三 分 之 一 , 合 治 理 利 用 的 潜 力 较 大 。 因 此 , 市 根 综 我 据 塌 陷 区 土 地 塌 陷 的 实 际 状 况 加 以 合 理 治 理 , 之 继 续 在 当 使 地 农 业 的 发 展 中 发 挥 其 应 有 的 作 用 ; 时 也 减 轻 了 因 土 地 面 同 积减 少对 当地居 民的经济 收入 和生 活所 带来 的不利 影响 。

采矿塌陷区综合治理——以淮北市、徐州市为例

采矿塌陷区综合治理——以淮北市、徐州市为例

采矿塌陷区综合治理——以淮北市、徐州市为例淮北、徐州两市均是国家重要的资源型城市,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

依托煤炭资源,两市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也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与此同时,采矿塌陷区等伴生灾害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人民群众生活乃至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本文以淮北市和徐州市为例,对采矿塌陷区综合治理进行综合分析。

一、两市采矿塌陷区综合治理概况淮北市辖区内共探明煤炭矿产地50处,累计探明储量为80亿吨,境内有淮北矿业集团、皖北煤矿集团所辖煤矿以及地方煤矿矿井42对,是我国十三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

截止2012年底,全市累计塌陷土地28万亩,已治理15万亩,约占塌陷区总面积的53.5%,新增耕地8.1万亩,新增建设用地2.9万亩,形成水域用地1.25万亩,新增养殖水面2.2万亩,搬迁压煤村庄275个,成功解决近20万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

徐州市赋存煤田面积达1400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面积约12.4%,煤炭资源为25亿吨,己逾百年开采历史,现境内拥有大屯煤电、徐州矿务集团、天能集团以及盐城、连云港、扬州等市所属煤矿36座。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 塌陷区地表逐年下沉、耕地逐年减少,人地矛盾加剧,农田水利和公共基础设施遭到严-1-重破坏,生态环境日趋恶劣,土地资源已明显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

截至2012年,采矿塌陷地累计总面积32.4万亩,其中未复垦面积17.67万亩,具备征地条件而未征用塌陷地面积6.47万亩。

二、两市治理采矿塌陷区的主要做法(一)健全机制,实现地矿统筹发展围绕土地征用、村庄搬迁撤并和塌陷区治理,突破长期以来市矿分治的体制障碍,加快中心村镇和农民生活集中区建设,推进矿区基础设施向周边村镇延伸,统一规划建设中心村镇与矿区的道路交通等公共设施,提高矿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尽快形成功能齐全的基础设施网络。

淮北市通过构建组织领导机制、社会参与机制、共同责任机制、监管协作机制、督查联动机制和地矿协作机制,理顺管理体制等“六大机制”进行土地整治。

淮北市采煤塌陷地利用现状分析

淮北市采煤塌陷地利用现状分析
a nd r e s e a r c h o f mi ni n g s ub s i d e n c e i n Hu a i be i c i t y, a n d d i s c u s s e d t h e r e s e rc a h o n e c o l o g i c l s a e c u r i t y a n d e v lua a t i o n
Ab s t r a c t :T h e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d t h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mi n i n g a r e a s , mi n i n g s u b s i d e n c e a n d t h e p r e s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o f g o v 、采煤塌 陷地 分布及采煤塌 陷的 治理研 究现状 ,论述 了淮北 市在塌
陷地生 态安全评价 与管理 方 面展 开 的研 究。结 果表 明 ,采 煤塌 陷地 具有 与 大型矿 区分布 一 致 的特 点 ,且淮北 市采煤 塌 陷地主要 分布在城 区与濉溪县 南部 ;淮北市采煤塌 陷地治理 与研 究 已经成 功探 索 出城 区型与 乡村 型再利 用模 式 ,为其他矿 业城 镇塌 陷地 治理提供 了示范作 用。论述 了淮北 市在塌 陷地生 态安 全评 价与 管理 方面展 开的研 究 ,为采煤塌 陷地利用规 划奠 定 了理论基础 。
1 淮北市 塌陷区概况
淮北市位于安徽 省东北部 ,下辖 三区一 县 ,即烈 山区、
杜 集 区 、相 山 区和 濉溪 县 ,市政 府 驻地 在相 山 区 。淮 北 市 是
。 点 主 城 区矿 区与 塌 陷地 概 况 见 表 1

淮北煤矿区地表塌陷的环境效应及对策

淮北煤矿区地表塌陷的环境效应及对策

同时 ,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其中最突出的 环 境 问题 是 地表 塌陷 , 19 到 98年底 , 市 因采 煤 全 造成 的塌 陷地 累计 达 13 万 2 目前每 年新增 .3 o 塌陷地约 40 50 m o采煤塌陷区直接涉及到 7 — 3 2 h 2 个乡( 的 15 6 镇) 3 个行政村 , 2 万余人。 共 5
水区, 小者为塘 , 大者为湖 。待塌陷稳定 , 并经人 工整理后用作精养鱼塘 , 同时兼营其它养殖业 , 如
蟹、 蚌等 。这类 治理 模 式具有 投 资少 、 见效 快 的特
点。
厂 1 个, 4 安置无地农民就业 35 . 万人 , 从业人员年 纯收入达 02 万元 。复垦土地上年产粮食 40 .3 6 万 k, g鲜鱼 39 k, 2 万只, 3 万 k, 6 万 g禽 0 蛋 0 g 鲜奶 3 5 万 k, g水果 1 0 万 , 0 2 蔬菜 200万 k。 自给外 , 0 g除 每年还向北京、 上海、 合肥等大中城市提供肉、 鱼、 禽、 30 蛋 5 万 , 菜类 50 4 万 , 年总收入近亿元。

的出现导致河堤下沉、河流水系的破坏以及铁路 和公路路基 的下沉与偏移 ,使水灾和交通事故的
隐患 日益 加剧 。 () 自来水 、 气 、 污 管道经 过 的地 区 , 4在 煤 排 塌 陷导致 管道 的变 形 或断裂 , 成重 大事故 。 形
淮北 煤 矿在 为 国家经 济建 设做 出重 大贡 献的

3・ 6
周 军等
淮北煤矿区地表塌陷的环境效应及对策 是复垦大面积塌陷积水区的有效措施。既发展了
经济 又重 建 了新 的生态 环境 系统 。
工程, 涉及到土地 、 农业 、 水利、 生物、 地质 、 环保等 多个学科 。 近年来 , 通过多学科 的综合研究和各 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科技工作者对淮北塌陷区的 类 型进行 了科 学 的划 分 , 因地 制 宜 , 出 了六种治 提

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路径

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路径

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路径淮北是我国重要的煤炭产区之一,长期以来,煤炭开采给淮北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也给当地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采煤塌陷区的生态修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土壤修复、植被恢复和水资源保护三个方面探讨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的路径。

土壤修复是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的关键环节之一。

采煤活动导致土壤有机质破坏、土壤结构疏松、地壳下沉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土壤肥力。

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土壤修复。

可以采用生物修复技术,引入土壤修复菌群,促进土壤有机物的分解与转化。

可以通过植物修复,选择适应采煤塌陷区环境的植物进行引种,提高土壤的稳定性和肥力。

还可以采用物理修复技术,如填充和冲积等方式,改善采煤塌陷区土壤的物理性质。

植被恢复是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的重要环节。

植被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土壤、改善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采煤活动破坏了淮北地区的植被覆盖,导致植被种类单一、植被覆盖度低等问题。

应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植被的恢复。

可以利用水土保持植物进行植被恢复,选择适应采煤塌陷区环境的植物进行引种,增加植被的种类和数量。

还可以进行人工造林和退耕还林工程,扩大采煤塌陷区的植被面积。

还可以加强植被保护,禁止乱砍滥伐,防止非法采矿等活动对植被的破坏。

水资源保护是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的重要内容。

采煤活动破坏了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水文地质条件,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体污染等问题。

应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水资源。

可以建设排水系统,引导塌陷区的地下水向水库、河流等地方排放,减少地下水位的下降。

可以采用生态工程技术,建设湿地和水生植被带,净化水体,增加水源补给。

还可以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水污染问题。

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的路径可以从土壤修复、植被恢复和水资源保护三个方面展开。

通过加强土壤修复,促进植被的恢复和保护水资源,可以有效改善淮北采煤塌陷区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路径

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路径

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路径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路径一、问题概述淮北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资源基地,长期的煤炭采掘导致了大量的采煤塌陷区。

这些塌陷区不仅对当地的土地资源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还对周边的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对于淮北采煤塌陷区的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生态修复目标1. 恢复土地资源对于淮北采煤塌陷区的生态修复首要目标是恢复土地资源。

通过重建植被、修复土壤等措施,使塌陷区的土地能够重新恢复其原有的生产力和生态功能。

2. 保护生态环境生态修复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通过恢复植被、修复水土流失等措施,保护采煤塌陷区周边的自然生态系统,维护植物和动物的生存环境。

3.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生态修复还应当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通过改善土地资源、提升生态环境,为当地农业、旅游等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推动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修复路径1. 恢复植被在淮北采煤塌陷区进行生态修复时,首先应当通过植被恢复来改善生态环境。

采用栽植树木、草本植物等方式,逐步恢复土地的植被覆盖,提升土地的生态功能和生产力。

2. 修复土壤塌陷区的土壤通常因为大量的采煤活动而受到了破坏,因此在生态修复过程中需要对土壤进行修复。

可以透过有机物的掺入、水土保持等方法,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并改善土壤的结构和肥力。

3. 治理水土流失治理水土流失是塌陷区生态修复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修建植被覆盖、构筑沟渠等方式,减少土地水土流失的程度,保护土壤资源,减轻自然环境的破坏。

4. 修复水体采煤活动通常对周边水体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因此在进行生态修复时,还需要对周边的水体进行修复。

可以采用植物修复、人工湿地建设等方式,提升水质和水体生态环境。

5. 建设生态公园通过恢复植被、改善水土等措施,将部分塌陷区改造成生态公园。

这不仅可以为周边居民提供娱乐休闲的场所,还可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四、相关政策措施1. 加强政策引导政府应当加大对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工作的政策支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推动生态修复工作的开展。

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路径

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路径

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路径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资源的开采也日益火热,然而在煤炭开采过程中,采煤塌陷区的生态环境通常受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

淮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资源开采区之一,由于采煤塌陷区的存在,当地的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

如何有效地修复淮北采煤塌陷区的生态环境,成为了一个紧迫的问题。

本文将对淮北采煤塌陷区的生态修复路径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修复方案,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有所帮助。

一、问题分析1. 采煤塌陷区生态环境受到的破坏在煤炭开采过程中,采煤塌陷是不可避免的结果。

采煤塌陷导致了地表的大面积塌陷,土地沉降,地下水位降低,土壤侵蚀等严重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2. 采煤塌陷区的生态系统恢复困难由于采煤塌陷区的地质结构和地下水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使得采煤塌陷区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变得非常困难。

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才能够有效地修复采煤塌陷区的生态环境。

二、生态修复的路径1. 生态修复的原则在进行采煤塌陷区的生态修复工作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依靠自然,尽量恢复自然生态系统;二是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地区特点采取不同的修复方式;三是综合治理,从多个方面全面进行生态修复。

2. 生态修复的方法(1)水土保持在采煤塌陷区进行生态修复的首要任务是进行水土保持工作。

采用绿化、植被种植等方式,加强土壤的固定,防止土壤侵蚀,减轻水土流失的程度。

(2)植被恢复采煤塌陷区的植被通常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因此植被的恢复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在进行植被恢复时,应该选择当地适宜的植被种类,如适应盐碱地的植被,抗旱的植被等,并采用合理的植被配置,使得植被能够尽快地恢复并发挥生态功能。

(3)地下水位调控在采煤塌陷区的生态修复中,地下水位的调控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通过修复植被,建立湿地等方式,提高地下水位,恢复湿地生态系统。

(4)土壤修复由于土壤在采煤塌陷过程中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因此进行土壤修复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路径

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路径

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路径淮北市位于中国华北地区,是一个采煤塌陷区。

由于长时间的煤矿开采,导致土地沉降和地表塌陷等严重问题,给当地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了实现淮北采煤塌陷区的生态修复,需要制定一条科学合理的路径。

一、生态修复目标淮北采煤塌陷区的生态修复目标应该是恢复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平衡,重建植被覆盖,改善土地质量,促进当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发展。

1.土地治理淮北采煤塌陷区的土地主要存在沉降和塌陷两个问题。

对于沉降土地,可以采取填土加固的方法,修复土地的承载力。

对于塌陷土地,需要进行地质环境工程治理,如加固土地基础,修复土地表层结构。

应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安排土地利用结构,避免继续扩大土地沉降和塌陷的范围。

2.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是生态修复的基础。

淮北采煤塌陷区的地下水资源丰富,但由于采煤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和破坏,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和地下水质量恶化。

需要采取综合措施管理地下水资源,包括加强水资源调度,限制地下水开采,建设水源地保护区等,确保当地生态系统的水资源供应。

3.植被恢复植被是维持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因素,可以防止土壤侵蚀,保持水土流失。

淮北采煤塌陷区应该制定植被恢复规划,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种类,例如草本植物、耐旱树种等,大面积种植,并加强对种植地的管理和保护。

4.生物多样性保护采煤塌陷区的生态修复不仅应关注植被恢复,还应注重保护和恢复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可以设置自然保护区,严禁乱砍滥伐和非法狩猎等破坏行为,加强对濒危物种的保护,恢复当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5.生态经济发展生态修复应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双赢。

可以通过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业和生态补偿等方式,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收入水平,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6.环境监测与评估生态修复的效果需要进行定期的环境监测和评估,了解生态修复的进展情况,并及时调整修复路径和措施。

应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对水质、土壤质量、植被覆盖率等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估。

淮北地区煤矿塌陷区地表水系综合治理分析

淮北地区煤矿塌陷区地表水系综合治理分析

Mineral Technology淮北地区煤矿塌陷区地表水系综合治理分析丁 峰(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资源环保部,安徽 淮北 235000)摘要:地下煤层开采达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地下环境的变形及地下资源的移动,会造成地表大面积坍塌,破坏该地区的地表水系,出现一系列生态环境恶化现象。

本文简单介绍了淮北地区煤矿资源储备及开采历史,分析其煤矿塌陷区地表水系问题发生原因,并依此提出淮北地区煤矿塌陷区地表水系综合治理方案,希望能够有效缓解坍塌区周边地表水系压力,解决生态环境恶化问题。

关键词:淮北地区;煤矿塌陷区;地表水淮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煤矿开采区域,其矿区内井田地表水系复杂,淮河两岸因地下煤矿开采过度,形成了大面积集水区,在雨季须要借助各种排水系统才能防治内涝,严重威胁着淮北地区城市及农村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 淮北地区煤矿开采情况概述1.1 资源储备淮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场山、萧县、宿州、涡阳等地区,煤炭储备量超过300亿吨,且煤炭种类齐全,拥有自然煤、烟无烟煤、气煤等多个种类。

煤田集中度较高,多为8-14层,最多的煤层超过40层,单层厚度可达20-30米。

资料显示,2019年淮北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元,单就煤炭行业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就已超过400亿元[1]。

1.2 成矿时期淮北地区煤炭资源成煤高峰期为古生代石炭至二迭纪,停止于晚侏罗纪。

在中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时期,地球大陆收缩运动及太平洋两大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强烈的陆内活化造山。

其发源地恰好位于我国境内,并形成了地域性成矿现象,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晚期时空演化格局。

此外,因板块断裂而出现的陆内造山形变,也是淮北地区煤矿资源的主要形成机制,涉及到矿床定带、定位、容矿构造,通过复合、归并前期构造,构建煤矿资源分布的主导性断裂网络。

1.3 开采历史淮北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历史较为悠久,早在宋代就有明确小窑挖煤的记载,是目前已知淮北地区最早的煤炭开发资料。

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路径

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路径

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路径淮北是中国重要的煤炭产区之一,长期以来采煤活动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采煤塌陷区的生态修复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生态修复的必要性、现状分析、修复路径和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关建议。

生态修复的必要性:淮北采煤塌陷区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土地沉降、植被覆盖减少等问题突出,对农田、水资源、生物多样性和人们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

进行生态修复势在必行,方能恢复生态平衡,保护自然资源,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现状分析:目前,淮北采煤塌陷区的生态修复工作已经展开,但整体进展相对较慢,成效不明显。

主要原因是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切实可行的修复方案,以及资源投入不足等。

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在生态修复中存在重视短期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的倾向。

修复路径与措施:淮北采煤塌陷区的生态修复要以“生态优先、科学规划、全员参与、科技支撑”的原则为指导,采用多种手段和措施。

以下是具体的修复路径和措施:1. 沉降区治理:采取人工填埋、堆石夯实等技术手段修复沉降区地面,重建土地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 植被恢复:通过采取造林、种草、植物修复等措施,提高采煤塌陷区的植被覆盖率,促进植物生长和根系发育,防止土壤侵蚀。

3. 水环境治理:修复塌陷区的水环境是生态修复的重要内容。

可以采取修复破碎湖泊、湿地保护、水源涵养等方式,改善水质和水体环境。

4. 河道整治:对采煤塌陷区的河道进行整治,清理淤泥、疏浚河道,恢复湿地功能,提高水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5. 种植经济林果:在采煤塌陷区适宜地段种植经济林果,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双赢。

建议:为了更好地推进淮北采煤塌陷区的生态修复,需要加强政府、企业、专家和民众的合作和共识。

政府应加大对生态修复的资金投入、政策支持和法律法规制定,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

企业应承担生态环境责任,加强科研与技术创新,推动绿色发展。

专家应加强科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路径

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路径

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路径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煤矿区域的采矿活动对地表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导致了大量的采煤塌陷区。

淮北地区作为重要的煤炭资源开采基地,采煤塌陷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备受关注。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采煤塌陷区的生态修复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介绍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的路径及方法。

一、了解采煤塌陷区的特点淮北地区的采煤塌陷区主要集中在矿区周边地区,包括煤矿开采区、矸石堆积区、矿井与采煤工程相关的区域等。

这些区域的采煤活动导致了地表塌陷、土壤退化、植被破坏等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了解采煤塌陷区的特点对于制定有效的生态修复方案至关重要。

通过对采煤塌陷区的地质、土壤、植被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可以为生态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采用多种手段进行生态修复针对采煤塌陷区的特点,可以采用多种手段进行生态修复。

首先是土地的整治和改良。

采煤塌陷区的地表破坏严重,土壤质量下降,导致了植被的凋零和土壤的侵蚀。

可以通过绿化、植被恢复和土壤改良等手段,改善土地的肥力和水分条件,促进植被的生长,恢复土地的生态功能。

其次是水资源的恢复和保护。

采煤塌陷区的地下水资源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水质下降,水量减少,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

可以通过修复水系、建设水系生态景观和进行水体保护,促进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的恢复和保护。

还可以通过生态修复工程,修复和重建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和保护采煤塌陷区的自然生态环境。

三、建立健全的管理和监测体系生态修复工作需要长期而持续的进行,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和监测体系来保障生态修复工作的顺利进行。

可以建立专门的生态修复管理机构,负责生态修复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可以建立生态修复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对生态修复工作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还可以开展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生态修复工作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路径

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路径

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路径淮北采煤塌陷区是指因为煤矿开采导致地下空洞形成、地表下陷或塌陷的地区。

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植被覆盖减少,土壤贫瘠,水源污染严重,生态系统功能丧失,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淮北采煤塌陷区的生态修复非常迫切。

本文将探讨淮北采煤塌陷区的生态修复路径。

一、深度修复煤矿山地煤矿山地是造成采煤塌陷区生态恢复难度极大的因素之一。

深度修复煤矿山地是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的关键路径之一。

1. 地下空洞处理地下空洞是煤矿开采后形成的,对地下水循环和地表蓄水有很大的影响。

在深度修复煤矿山地过程中,应采取填充、固化、封堵等措施,填平地下空洞,加强地下水的循环,提高土壤的含水量。

2. 采取措施防止地表塌陷地表塌陷是指地面陷落的现象,会导致土地沉降,破坏生态环境。

在深度修复煤矿山地过程中,应采取加固地表、加强管理、实施监测等措施,以防止地表塌陷的发生。

二、恢复植被覆盖植被覆盖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保持和水源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中,恢复植被覆盖是非常重要的路径之一。

1. 优化植被配置根据淮北采煤塌陷区的实际情况,在恢复植被覆盖的过程中,应选择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植被,优化植被配置。

可以采用树种相结合的方式,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植被的抗逆能力。

2. 引进适应性强的植物为了加快植被恢复的速度,可以引进一些适应性强的植物物种,如沙柳、沙植物等,提高植被覆盖的速度和质量,使土壤得到更好的保护。

三、治理水源污染水源污染是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水源污染不仅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还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

治理水源污染是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的重要路径之一。

1. 阻止矿井废水对水体的污染矿井废水是淮北采煤塌陷区水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治理水源污染的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阻止矿井废水的流入水体,如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治理和利用矿井废水。

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路径

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路径

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路径淮北采煤塌陷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然而采煤导致的地质条件变化及自然系统崩溃破坏,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破坏。

为了使采煤塌陷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恢复和保护,以下为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路径的建议。

一、恢复森林植被森林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能够减少土地侵蚀、维持水流平衡、保护生态物种、缓解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等。

因此,恢复森林植被是淮北采煤塌陷区修复的一个重要路径。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 恢复天然森林:通过种植原生乔木,将采煤区域内的森林恢复为天然森林,提高森林的生态恢复能力。

2. 人工造林:在采煤塌陷区域内进行人工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形成具有生态功能的林带。

3. 林下经济:在森林内种植一定数量的果树和草药等经济作物,实现“生态就业”的目的。

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湿地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调节气候、滋养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具有独特作用。

淮北采煤塌陷区缺乏湿地生态系统,需要进行湿地恢复工作。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 污水处理:将采煤区域的废弃井、排泄的矿井水、生活污水等污水进行处理,减少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2. 恢复湿地:通过填挖等方式,恢复淮北采煤塌陷区内的湿地,提高地下水位,形成生态湿地系统。

3. 建设湿地公园:在恢复的湿地上建设湿地公园,为游客提供生态观光和科普教育等服务。

1. 放牧管理:根据草含量、季节等因素进行放牧管理,使草原植被得到恢复和保护。

2. 种植草籽:在采煤塌陷区域内进行大面积的草种植,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覆盖率和品质。

3. 建设奶牛养殖基地:在草原上建设奶牛养殖基地,通过养殖、加工等环节实现农民增收和生态农业开发。

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路径

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路径

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路径一、生态环境修复1. 煤矿废弃地复绿。

对煤矿废弃地进行植被覆盖,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灌木、草本等植物,以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防止水土流失,同时降低采煤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

2. 水资源修复。

煤矿采煤过程中会对地下水和地表水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需要对这些水资源进行修复。

可以通过建设人工湿地、生态水源地以及水体净化设施等方式来提高水质,恢复生态水文环境。

3. 矸石堆场治理。

采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矸石,这些矸石对土地和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

需要对矸石进行清理、处理和复垦,恢复原本的土地功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二、生态保护与恢复1. 湿地保护与修复。

湿地是采煤塌陷区的重要生态景观,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需要加强对湿地的保护与修复,建立湿地保护区,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湿地的水质和生物多样性。

2. 森林植被恢复。

森林是进行生态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土壤和水土保持具有重要作用。

可以通过植树造林、人工干扰和管理等措施促进森林的生长,提高植被覆盖率,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

3. 保护生物多样性。

采煤塌陷区作为人工破坏严重的区域,生物多样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需要加强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建立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地,促进物种的繁衍和栖息地的恢复。

三、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1. 发展生态农业。

采煤塌陷区的土地有一定的退化,可以通过发展生态农业来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并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和收入。

可以种植适应当地环境的经济作物,发展特色农业,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旅游资源开发。

采煤塌陷区的地形和景观独特,有一定的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可以通过修复生态环境,开发旅游景点和休闲农业,吸引游客,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3. 环境教育与宣传。

采煤塌陷区的生态修复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与支持。

可以通过开展环境教育与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修复的认识与意识,形成社会共识,推动生态修复工作的顺利进行。

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路径

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路径

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路径淮北是中国重要的采煤塌陷区之一,受到了长期的采煤活动的影响,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土地沉降。

为了保护和修复淮北采煤塌陷区的生态环境,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本文将介绍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的路径和方法。

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的路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修复水环境、修复土壤、修复植被、修复生态系统。

修复水环境是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的重要环节。

采煤活动会破坏地下水系统,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和地下水无法通过透水土层流动,形成了一些干旱和缺水区域。

需要通过建立人工湖泊、水库和河道来调节水环境。

而且,还需要进行水质净化工程,将废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以避免对水环境的二次污染。

修复土壤也是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的重要任务。

采煤过程会导致土壤结构破碎、土壤有机质流失和土壤酸性增强等问题。

需要采取措施来修复土壤。

一种常见的办法是进行土壤改良,如添加有机肥料和混入粘土来改善土壤结构;另一种方法是植树造林,通过引入一些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来改善土壤质量。

修复植被是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的核心任务。

因为采煤造成土地沉降和大量的土地覆盖,导致原有的植被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所以,需要进行植被恢复工作。

一种方法是通过进行绿化,如种植草坪、树木和花卉来恢复植被;另一种方法是进行生态修复,通过引入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逐步恢复原有的植被。

修复生态系统是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的终极目标。

生态系统修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主要包括恢复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和食物链。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建立自然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

还需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

淮北采煤塌陷区的生态修复路径主要包括修复水环境、修复土壤、修复植被和修复生态系统。

这些路径可以相互促进和补充,最终实现采煤塌陷区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

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共同为淮北采煤塌陷区的生态修复作出贡献。

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路径

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路径

淮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路径淮北是我国著名的煤矿区之一,长期以来,煤炭开采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采煤塌陷区域面积广大,土地沦为黄土地,山山石石不复存在,河流遭到严重污染,水质严重下降,植被几乎绝迹。

淮北采煤塌陷区的生态修复路径非常重要。

深入研究塌陷区的土壤条件。

通过土壤采样、土壤质地分析等手段,了解土壤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营养元素含量。

这样可以为后续的植被恢复和水质改善提供科学依据。

采取适当的植被修复措施。

在塌陷区域进行植物覆盖修复,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善土壤质量,减少水土流失,防止二次污染。

根据土壤的特点和植物的适应能力,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进行种植。

选择耐旱、耐寒、耐盐碱的植物,如苦槐、刺槐、油橄榄等,绿化塌陷区的还能为当地提供木材资源。

恢复水体生态环境。

煤矿开采过程中,水体受到严重污染,水质酸化、重金属超标等严重影响了水生态系统的恢复。

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水质,并引入适应当地水质的鱼类、水生植物等生物,恢复水体的生态功能。

加强水污染治理和水资源保护,建立有效的水体监测系统,对水体污染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处理。

加强生态环境监测与管理。

通过建立塌陷区生态环境监测站,定期检测土壤、水质、植被等指标,及时掌握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

加强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生态恢复的投入,并强化对违规采矿和排污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生态环境修复工作的顺利进行。

淮北采煤塌陷区的生态修复路径需要综合考虑土壤修复、植被恢复、水质改善和生态环境监测与管理等多个方面。

只有科学规划和综合施策,才能实现采煤塌陷区的生态环境修复和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引 言
淮 北 市是 安徽 省 的 资 源 大 市 .煤 炭 资 源 开发 是 淮 北 市 的
有耕地在 O . 2亩 以 下 , 2 5万 多农 民无 地 可种 : 塌 陷 公路 4 0 . 8 k n i
( 不 舍 乡村 公 路 ) 。 其 中主 要 干 道 塌 陷 1 5 . 3 k n, i 其 它路 面塌 陷 2 5 . 5 k m; 损 坏公路 桥 梁 l 5座 ; 造 成龙 闸河 、 岱河、 雷 河、 王引
3 . 1 地 面塌陷 现状
截至2 0 0 9年 末 . 淮北 市 累计 采 煤 沉 陷 土 地 约 1 6 6 . 8 1 k m ( 计 2 5 . 0 2万 亩 ) . 约 占全 市 总 面积 的 6 . 0 9 %。
在 岩 性 相 同 的条 件 下 , b随 着 煤 层 倾 角 a的 增 大 而 增 大 :
部分为淮北平原 . 高程 为 2 2 . 5 ~ 3 7 . 0 m。
淮 北 矿 区各 矿 井 的 下 沉 系数 q为 0 . 8 ~1 . 2 9 。根 据 对 1 9个
观 测站 的总结 , 其 中小于 0 . 9的 只 有 4个 观 测 站 。 其余 1 5个
观 测 站 的 下 沉 系数 均 大 于 0 . 9 , 其 中大 于 1 . 0的 有 1 1个 . 最 大 地 层 岩 性 :研 究 区地 层 属 华 北 地 层 大 区晋 冀 鲁 豫 地 层 区 的达 1 . 2 9 。 淮 河 地 层 分 区淮 北 地 层 小 区。 本 区地 层 主 要 为 寒 武 一 奥 陶 系、 ( 2 ) 下沉范围大( t g p值 小 ) 。 石炭一 二 叠 系、 第四系。 全矿 区 t g l 3平 均 值 为 1 . 7 4, 一 般 变化 在 1 . 3 3 — 2 - 3 之 间 。因 地质 构造 : 本 区 大 地 构 造 单 元属 中朝 准 地 台淮 河 台坳 , 次 矿 区 内地 表 潜 水 位 较 高 。 第 四 系冲 积 层 厚 度 大 , 并 有 数 个流 砂 级 单 元 为 淮 北 陷褶 断 带 中部 的宿 县 凹 断褶 束 层 ,地 表 下 沉 1 — 2 m 时地 面 普 遍 积 水 ,造 成 下 沉 范 围扩 展 较 褶皱: 区 内褶 皱 为 轴 向 N E的短轴状舒 缓 背、 向斜 . 与褶 远 。 具 体表 现 为 随 冲 积层 度 h的增 大 , t g p值 有所 增 加 。
L 0 W c A R B 0 N W o R L D 2 o l 4 , 5
能源 ・ 地矿
淮北市煤矿 区地面塌陷现状 与治理措施分析
许雪洁 ( 安徽省地勘局第一水文工 程地质勘查院, 安徽 蚌埠2 3 3 0 0 0 )
【 摘

要】 淮北市是安徽省重要的资源城市  ̄- -, 辖 区内有煤炭矿 山 4 3 个。随着煤炭开采范 围的不断扩大 , 塌陷、 破坏的土地 日益增 多, 带来 了
系 列 负 面 影 响 。 本 文 对地 面塌 陷 区现 状 、 特 点进 行 了 分析 , 并 对地 面 塌 陷 区 提 出 了治 理 措 施 。
【 关键词 】 淮北市 : 地面塌陷 ; 现状 ; 治理 措施
【 中图分 类号】 X 3 2 2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2 0 6 6 ( 2 0 1 4 ) 0 9 — 0 1 2 7 — 0 2
水 平 移 动 系数 b也 受 冲 积 厚 度 h和 采 深 比值 ( h / H 。 ) 的影响 。 在 煤层 倾 角相 同条 件 下 , 求得 b与 ( h , H 。 ) 的 关 系成 正 比 。 实测
水 平 移 动 系数 b在 0 . 2 3 ~ 0 . 4 7之 间 变化 当冲 积 厚 度 h < 9 0 m
境, 损 毁大量土地 等 , 不仅 影 响 了矿 山 企 业 的 生 产 . 也 威 胁 着 矿 区 周 围居 民 生命 财产 安 全 .因 此加 强 矿 山地 质 环 境 保 护 与
治理 显得 尤 为 重要
通不畅 , 通 讯 中断 。 矿 区 内的 民宅 、 学校 、 医院、 道路 、 桥 粱等 积 水倒 塌 、 断裂 , 各 种 管 线 也 受 到 严 重 破 坏 。 采 空 塌 陷造 成 的 经
皱伴 生 的 断 裂 不 甚发 育
断裂 : 区内断裂发育 . 主要 为两组 : 一组 为 N N E向. 另 一 组为近 E W 向断裂。 两 者 呈 网格 式构 造 。
( 3 ) 水 平 移 动 系数 b值 较 大 , 并 随 冲积 层 厚 度 的增 大趋 于
增大。
3 淮北 市煤 矿区地 面塌陷现状
主要 经 济 支 柱 . 辖 区 内有 煤 炭 矿 山 4 3个 。 淮北 市煤 炭 资 源 利
用 方 式较 粗放 , 生 产 技 术 落后 . 导 致 淮 北 市 矿 山地 质 环 境 遭 受 破 坏严重 , 引发 矿 山地 质 灾 害 . 破 坏植被 、 地 貌 景 观 和 生 态环
河、 沱河 、 獬 河 等 部 分 河段 堤 坝 毁 坏 。部 分 沉 陷 区 已深 入 到 城 市 建 成 区 内部 , 造成城 市道路 、 桥 梁、 给水管 网、 排 水管 网、 电 力线路 、 通 讯 线路 等城 市 基 础 设 施 的 开 裂 、 折 断变形 , 导致 交
济损 失 达 十 几亿 元 。
2 地质环境背 景
地 形地貌 : 研 究 区地 形 东 北 高 西 南低 , 相 山、 老龙 脊 、 烈
3 . 3 地 面塌 陷 的特 点
( 1 ) 下 沉 系数 偏 大
山 、 青 龙 山 等 地 为 丘 陵 .老 龙 脊 最 高 海 拔 3 6 2 . 9 m.相 山 为 3 4 2 . 8 m, 青龙 山 为 1 2 9 . 1 m。 区 内地 貌 类 型 简 单 。 局 部为丘陵 , 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