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大纲(初级)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大纲(初级)8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大纲(初级)2005年11月目录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大纲(初级) (1)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1)一、考试大纲编制与使用说明 (1)二、考试性质 (1)三、考核目标 (1)第二部分考试内容 (2)一、理论热身 (2)1. 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及意义 (2)2. 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及方法 (2)环节1 教学规划 (3)一、教学设计流程 (3)1. 前端分析 (3)2. 教学方案设计 (3)二、在计算机中处理教学方案 (4)1. 电子教案的特点及制作工具 (4)2. 利用文字处理软件制作电子教案 (4)环节2 资源准备 (5)一、理论热身 (5)1. 教学资源基本概念 (5)2. 教学资源的类型 (5)3. 常见信息化教学资源格式 (5)4. 教学资源的选择原则 (5)二、教学资源的获取与存放 (6)1. 教学资源获取的途径及方法 (6)2. 教学资源的存放 (6)三、教学资源的整合 (7)1. 教学课件的分类 (7)2. 主要用于演示的教学课件的制作 (7)环节3 教学实施 (7)一、理论热身 (7)1. 教学设施的作用 (8)2. 教学实施过程基本概念 (8)二、教学设施 (8)1. 硬件设施 (8)2. 软件环境 (9)三、教学过程 (9)1. 教学信息呈现 (9)2. 教学过程组织形式 (9)3. 信息交流与反馈 (9)环节4 教学评价 (10)一、理论热身 (10)1. 教学评价的功能和类型 (10)2. 教学评价的理念 (10)二、对学生评价数据的处理 (11)1.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11)2. 数据的解释与呈现 (11)三、对教师评价数据的处理 (12)1. 从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中获取数据 (12)2. 教学反思 (12)第三部分试卷结构 (12)1.试卷类型 (12)2.试卷题型 (13)3.试卷内容比例 (13)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大纲编制与使用说明1.本考试大纲是依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教师[2004]9号)中对教学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要求而编制的,目的是为了考查中小学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初级能力水平。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题ntet模拟试题之每个章节的测试题
模块二前测一.教育技术的概念ACDCDCACD1、现代教育技术在研究、设计学习过程时,着重利用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AA.系统方法B.直观方法C.科学抽象方法D.理想化方法2、下面对教育技术基础知识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A.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B.教育技术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C.教育技术是指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D.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中,积极开发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促进教育现代化,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人才的过程3、对于教育技术相关术语的认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教育信息化的结果将促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教育信息化是追求信息化教育的过程B.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化教育、电化教育三者的目的和研究对象相同,它们名称虽然不同,但基本实质是一样的C.教育技术术语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概念和理念的变化,“信息化教育”名称的流行表明教育技术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D.教育技术就是媒体技术二.教学设计过程4、“最优化”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最优化即是CA.全部使用最优的技术进行教学B.所有条件的最佳C.给定条件下努力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D.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的努力,有所进步5、下面关于教学设计的说法,错误的是DA.教学设计的指导理论是关于人类学习心理的学习理论,及在其基础上建立的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一般教学理论和人类传播活动的科学理论B.从性质来讲,教学设计是一种具有规划、研究、决策性质的操作过程C.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建构能获得更高的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和优化的教与学活动,实现教与学活动的最优化,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D.教学设计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不用总结性评价6、下面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A.信息化教学设计强调教学情境、学习资源、学生自主探究学习B.信息化教学设计强调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综合应用C.信息化教学设计一定要运用信息技术,结合网络资源开展教学D.信息化教学设计遵循一般教学设计的模式,包含教学设计的相关要素三.演示文稿的制作7、可以使用A下拉菜单中的“背景”命令改变幻灯片的背景A.格式B.幻灯片放映C.工具D.视图8、PowerPoint中,应用设计模板时,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说法是CA.单击菜单栏中的<格式>菜单进入B.在<格式>菜单栏中选择<应用模板设计>C.模板的内容要到导入之后才能看见D.模板的选择是多样化的9、幻灯片间的动画效果,通过“幻灯片放映”菜单的D命令设置A.动作设置B.自定义动画C.动画预览D.幻灯片切换模块二后测一教育技术的概念ACDABBCDC1.美国AECT’94定义明确指出了教学技术研究的对象是AA.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B.学习开发和学习利用C.学习管理和学习评价D.学习与设计2、根据你对教育技术基础知识的理解,下列不正确的选项是CA.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B.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中,积极开发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以促进教育现代化,培养满足社会需求人才的过程C.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涵义是一样的,只是用不同的名词来表述而已D.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3、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下列不恰当的说法是DA.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有助于丰富学习资源、改善学习环境、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B.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工具,如幻灯、投影、电影、录音、录像、课件、教学游戏、网络平台等C.信息技术为学校管理自动化的实现提供了可能,能够有效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D.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基本上都是正面的二教学设计过程4、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对学生的期望值与学生实际状况之间的差异的分析通常称为AA.学习需要分析B.学习内容分析C.学习者分析D.学习环境分析E.学习结果分析5、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目的是BA.替代传统的教学设计B.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C.使资源利用最大化D.实现网络化教学6、科拉克的教学设计模式的五个环节是BA.分析、评价、决策、规划、教学内容B.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C.学习目标、教学媒体、学习需要分析、调查、形成性分析D.学生、目标、策略、测验、评价三演示文稿的制作7、在PowerPoint中,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需要用哪个菜单中的命令CA. “视图”菜单B. “格式”菜单C. “幻灯片放映”菜单D. “窗口”菜单8、在PowerPoint中的哪种视图方式下,可以将所有制作的演示幻灯片以页的形式显示DA.普通视图B.大纲视图C. web视图D.幻灯片浏览视图9、如果要在当前的幻灯片中插入声音文件,应该使用菜单中的C命令A.插入→影片和声音→插入剪辑B.插入→影片和声音→播放剪辑C.插入→影片和声音→文件中的声音D.插入→影片和声音→文件中的影片模块三前测一.教学媒体的作用CCCBADCBCABD1.对于媒体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A.媒体是承载、加工和传播信息的介质和工具B.当某一媒体被用于教学目的时候,则被称为教学媒体C.教学媒体又可称为教学资源D.多媒体信息是指集数据、文字、图形与图像为一体的综合媒体信息2、对于教学媒体,一般不需具备下列哪个要素CA.用于储存与传递以教学为目的的信息B.功能强大,要能够支持各种教学C.具有先进性,需要有数字化设备D.方便教师和学习者使用3、教学游戏机属于CA.视觉媒体B.听觉媒体C.交互媒体D.多媒体教学系统二.媒体素材加工方法4、对图像进行处理时,经常使用的工具软件是BA.WORDB.PHOTOSHOPC.FLASHD.REMIERE5、关于矢量图与位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放大位图格式图像时会产生失真,缩放矢量图格式图像时不会引起失真B.放大位图格式图像时不会产生失真,缩放矢量图格式图像时会引起失真C.放大位图格式图像和缩放矢量图格式图像时都会产生失真D.放大位图格式图像和缩放矢量图格式图像时都不会产生失真6、下列图像文件格式中,可能有动画效果的图像格式是DA. bmpB. jpegC. pngD. gif三.信息资源的获取7、你在网上查询锄禾的相关教学资源后,想将名为“锄禾”的网页保存,以便再次浏览,下面哪一种做法行不通CA.将该网页添加到“收藏夹”中,并更名为“语文资源锄禾”B.用“文件”菜单中的“保存”命令把它以html格式存在在硬盘中C.用“文件”菜单中的“保存”命令把它以txt格式存在在硬盘中D.用“文件”菜单中的“保存”命令把它以mht格式存在在硬盘中8、Yahoo网站属于BA.网页搜索引擎B.目录搜索引擎C.期刊信息搜索D.元搜索引擎9、在搜索文件时,你需要将相关资料下载保存到电脑,下面的下载方法不正确的是CA.使用网络蚂蚁工具B.使用FTP工具C.利用Google输入关键字D.点击右键,用“另存”的方法四.教育信息资源的评价及合理利用10、对于教育信息资源的评价,下列哪个说法是不正确的AA.评价教学资源是否应用了先进的数字化技术B.评价教学资源的内容是否正确,清晰C.评价教学资源是否具有知识产权,是否规范引用他人资源D.评价教学资源是否能够支持教学活动11、教学时会遇到多种多样的教学资源,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是BA.有些教学课件适用于教师教学,有些适用于学生学习B.网上发表的文章不属于文献资料,可以做一定的修改,为自己所使用C.因特网上的教学资源是通过因特网的各类应用信息服务如万维网等提供的D.数字形式的教学素材非常丰富,有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格式12、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网络信息资源DA.电子书B.教育网站C.在线数据库D.电子邮件系统模块三后测后测说明:AAABDCBDDDDA一教学媒体的作用1.教学媒体具有表现事物的空间、时间和运动特征的能力,这体现了它的什么特性AA.呈现力B.重现力C.传播力D.可控性E.参与性2、下面的教学媒体中,A常用于个别指导教学A.计算机教学系统B.黑板C.幻灯D.投影3、下列有关教学资源与教学媒体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A.教学资源与教学媒体的概念有交叉,有时候可以互换B.在探究学习任务中,除了网络教育资源,教师还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其他形式的教育资源C.教学资源一般有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形式D.不论是媒体还是信息资源,都具有多种分类形式二媒体素材加工方法4、关于媒体使用与其它辅助教学手段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BA.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大量的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媒体素材,并能实现虚拟实验的各种操作,使得教学内容的呈现更形象,更直观,更有吸引力B.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大量的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媒体素材,并能实现虚拟实验的各种操作,使得挂图、实物、实验等传统的教学手段没有了用处C.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大量的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媒体素材,但进行合理的加工配合才能发挥很好的作用D.现代教育技术实现虚拟实验的各种操作,但无法取代实际的物理演示实验或分组物理实验5、在你收集到的资源中有下列四个文件,不属于音频的是DA.教育技术.midiB.教育技术.wavC.教育技术.aifD.教育技术.bmp6、HyperSnap-DX软件中,捕捉选定矩形区域的命令是CA. FullScreenB. WindoworControlC. RegionD. ActiveWindow三信息资源的获取7、在你收集到的资源中有下列四个文件,哪一个文件既可呈现音频也可呈现视频BA. bmpB. aviC. mp3D. txt8、搜集教学资源应遵循一些原则,你认为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是DA. 教学资源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B. 教学资源不能有科学性错误C.教学资源应生动多样D.教学资源需要是数字格式9、在将某视频材料下载到硬盘后,发现所下载的材料无法播放,下面哪个选项不可能是原因DA.可能是播放器版本太低,可以升级播放器B.可能所使用的播放器不能播放该视频材料,可以换其他播放器C.可能视频材料有损坏D. 可能网络断开,可以检查网络连接四教育信息资源的评价及合理利用10、在评价教育网站时,下面哪一项不是评价教育网站的维度DA.网站的基本信息B.网站的教学策略C.网站的知识组织D.网站评价量规11、下面关于教学资源的搜集与使用,说法不正确的是DA.要发挥网络教学资源的作用B.对别人的课件进行适当修改,以适于并在自己的教学中使用C.合理使用,有序管理D.只搜集电子资源而不需搜集使用常规的教学幻灯片、模型等教学资源12、下面关于教育信息资源的使用,说法不正确的是AA.免费件Freeware是免费使用的,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软件并对软件进行修改B.可以自由引用他人资源,但是需要标明参考出处C.在利用教学资源时,需考虑该资源是否有利于教与学D.引用期刊文章中的信息资源,其引用格式应为J模块四前测一.对授导型教学设计的认识ADBBDACAB1、下列对授导型教学认识不当的选项是AA.授导型教学即讲授法教学B.授导型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将讲解、演示、操练及练习、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合作学习、问题化学习等方法综合运用的课堂教学形式C.授导型教学是对讲授法教学的优化和创新,它符合新课改的要求D.授导型教学情景之一是教师在课堂中用多媒体系统提供演示,然后要求学生思考并说出想法或答案2、在对学习者特征进行分析时,下列说法不当的是DA.应该对学习者的认知发展特征进行分析B.应该对学习者的起点水平进行分析C.应该对学习者的学习风格进行分析D.应该对每个学习者的所有特点都进行分析3、对于教学媒体的选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可以依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媒体的选择B.教学媒体的选择虽然涉及到很多的因素,但还是有一个通用的公式C.可以依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媒体的选择D.可以依据教学对象进行教学媒体的选择二.设计和编制教案4、下列哪一项不是学习目标所应该包含的基本要素BA.行为B.资源C.条件D.标准5、关于行为目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行为目标是学习目标中最基本的成分B.行为目标编写的适当能够让教师比较准确地把握学生学习情况C.行为目标是学习的目标,是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以此证明学习的发生D.教案设计中编写行为目标时应该尽量使用“知道”、“理解”、“掌握”、“欣赏”等涵义较广的动词6、在PowerPoint中,对文字进行超链接设置,应该采用的步骤是AA.选中要设置超链接的文字,单击右键,选取超级链接B.选中要设置超链接的文字,单击左键,选取超级链接C.在文字所在的页面,单击右键,选取超级链接D.在文字所在的页面,单击左键,选取超级链接三.常用的评价方法7、下列对教育评价的认识不正确的是CA.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测定、分析、比较,并给以价值判断的过程B.教育评价具有导向、鉴定、监督、调节等多种功能C.教育评价的探究领域仅限于教育活动这一对象D.教育评价涉及的范围广、内容多、门类繁杂8、教育评价按评价功能的不同进行分类,可以分为AA.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B.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自我评价C.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D.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9、关于试卷,下列认识正确的是BA.在判断和反馈答案的正误方面,主观性试题比客观性试题容易处理B.试卷中的题目通常可分为两大类,即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C.主观性题目一般包括填空题、选择题、配对题等,在评价较高层次的理解能力、归纳推理能力、组织表达能力方法效果比较好D.在编写题目难易度方面,客观性试题比主观性试题容易处理模块四后测一.研习教学设计案例DCDDCBEBA1、下列哪种教学方法在帮助学生掌握概念与技能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DA.讲解B.演示C.个别指导D.操练与练习E.自主学习F.小组讨论G.合作学习2、在授导型教学中,下列哪一种不是典型的媒体作用方式CA.讲解:教师主体,媒体为辅B.演示:媒体为主,教师为辅C.交互:媒体—学生互动,教师为辅D.操练/练习:媒体—学生互动,教师为辅3、下列有关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DA.教学目标是为实现教育目的而提出的一种概括性的总体要求,是一种原则性规定B.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学习目标C.学习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之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具体的表述D.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是两个完全独立的概念,二者没有交叉二.设计和编制教案4、在评价这个学习目标层次中,可参考选用的动词是DA.分类、叙述、解释、鉴别B.运用、计算、示范、改变C.分析、分类、比较、对照D.鉴别、比较、评定、判断5、编写教学目标采用的ABCD法是指CA.教学对象、资源、条件和标准B.教学资源、行为、条件和标准C.教学对象、行为、条件和标准D.教学对象、行为、条件和过程6、在设计授导型语文课景时,应当排除的教学方法是BA.引导学生分析写了哪些景物,景物的特点如何B.教师逐句讲解都写了哪些景物以及景物的特点C.教师适当补充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D.请学生想象描述景象三.认识常用的评价方法7、下面哪个选项不是教育评价的功能EA.导向功能B.监督功能C.激励功能D.调节功能E.筛选功能F.鉴定功能8、在学习评价中,电子学档E-Portfolio主要用于B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自我评价9、在利用Word编写教案、试卷文档,想添加公式编辑器图标,正确的步骤是AA.工具→自定义→命令→类别→插入B.工具→选项→类别→插入C.工具→宏→Microsoft脚本编辑器D.工具→宏→Visual Basic 编辑器模块五前测一.对探究型学习设计的认识CDBDDB1、对于探究型学习,下列说法不合理的一项是CA.在探究型学习的设计课中,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适当加以指导B.探究型学习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结构来分配任务C.探究型学习的学习效果要好于授导型的课堂教学效果D.学生学习收获的呈现不拘泥于一种形式2、你认为下列哪种教学方法不适宜运用在杠杆原理的探究学习当中DA.引导学生自己分析讨论杠杆的原理B.通过一个动画片,让学生看出为何杠杆能平衡,并找出力与力矩之关系C.学生动手做实验,借助实验器材的帮助,发现平衡的原理D.教师直接讲出平衡的原理,学生把结论记下来3、探究型学习更侧重于B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其它评价二.对评价量规的认识4、对量规的认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量规往往是以二维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的B.量规是从与评价目标相关的多个方面详细规定的评级指标C.教师就内容、结构、卷面等方面所占的分数对学生作文进行评价的方式,也是使用量规的一种方式D.在教学中,量规专门是为教师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估而制定的5、在设计评价量规很少考虑到的要素是DA.教学目标B.学生水平C.教学重、难点D.教学环境6、对于量规的使用,下列认识不恰当的一项是BA.每种评价工具都有它的适用范围,因此一种量规应该与其他评价工具配合使用B.应该在学习开始之后向学生提供量规C.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应该提醒学生注意量规的要求D.应该为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设计良好的氛围模块五后测一.对探究型学习设计的认识DDACCA1、探究型学习的侧重点在于DA.问题的解决B.情境的创设C.学习资源的提供D.研究过程的进行2、关于探究型学习及WebQuest,下列说法不合理的一项是DA.探究型学习的特点是以问题的研究与解决为核心的,包括问题方案解决设计,资料收集与分析,调查研究并得出结论的过程B.探究型学习是通过学生尝试对问题解决的过程,来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形成价值观的学习方式,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C.WebQuest是Internet上的一种鼓励高级思维技巧和强调以真实的方式利用信息的学习方法;借助WebQuest模板,教师可以有效地设计探究型学习方案D.WebQuest一般针对的是单学科学习,用时很短;通常情境下,学生在1-2个课时内就能够完成一个WebQuest过程3、对探究型学习的认识不当的选项是AA.探究型学习强调学生独立思考,其过程的展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B.探究型学习的基本过程一般包括确定问题、形成探究思路、实施探究、结果展示/交流这些基本的活动要素C.设计探究型学习的一般方法和步骤:确定课题、组织分工、收集信息、整理分析信息、创建答案/解决方案、评价与展示作品等D.探究型学习是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因此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围绕研究主题主动收集、加工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二.对评价量规的认识4、对于量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A.量规是对学生的作品、成长记录、学习成果或者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认知、态度表现进行评价的一套标准B.量规往往评价学生在给定作业或任务中产生的成果,适用于研究性学习、协作学习、课堂参与、演示汇报、家庭作业、科学实验等多种学习活动C.探究性学习的量规评价主体只包括学生和老师两个方面D.量规从与学习目标相关的多个维度规定评价准则和划分等级,并且融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于一体5、在设计评价量规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A.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水平来设计结构分量B.用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描述语言清楚地说明量规中的每一部分C.要由教师或权威人士来制定一个合理的、有效的评价量规D.根据教学目标的侧重点确定各结构分量的权重6、对量规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的作用,下列认识不恰当的一项是AA.量规的作用通常是在课堂教学开展之后体现出来的B.在教学过程中,量规起着“脚手架scaffold”作用C.作为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工具,量规支持过程性评价D.使用量规评分的最大好处之一是使标准公开化,它可以在学生、父母和社区中开放和共享模块六前测一.对教学实施的认识DBDCDBDDB1、常用的多媒体输入设备是DA.显示器B.绘图仪C.打印机D.扫描仪2、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BA.教学环境中的技术设备、软件能否可靠运行,直接关系到整个教学过程能否顺利地进行B.探型教学的教学环境一定要有网络的支持C.授导型教学采用的课件类型多为演示型课件,例如使用PowerPoint制作的软件D.为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教师应当做到根据教学模式,选择相应的技术设备和教学软件3、关于投影仪的认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A.投影仪是用来放大显示图像的投影设备,目前教学环境中应用最广泛的是LCD液晶显示投影仪B.投影仪可以与多种设备进行连接,接受视频信号C.在教学中,灵活使用投影仪,发挥它的功能,能够更好地辅助课堂教学D.使用投影仪时,首先用信息线将投影仪与信号源连接起来,然后打开投影仪即可使用二.教学信息的处理4、使用Word软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时,下列说法不对的是CA.用鼠标点击视图菜单→选取工具栏→点击审阅,即可打开审阅工具栏B.在Word中,要想删除批注,应该在想要删除的批注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删除批注”按钮即可C.在Word中,要想插入批注,只能通过插入菜单→批注进行D.单击审阅工具栏上的前一处修订或批注后一处修订或批注按钮可以快速定位查找批注5、EXCEL 2000是一种可以用于D的工具软件A.画图B.上网C.放幻灯片D.绘制表格,处理数据6、在Excel中求平均分,选中E6单元格,在编辑区填入下列哪个选项,可求得单元格E2到E5的平均值BA.SUME2:E5B.AVERAGE E2:E5C.AVERAGE E2+E5D. SumE2+E5/2三.信息沟通与反馈7、下面哪一项不是专用邮件收发管理工具DA. OutlookB. FoxmailC. TabmailD. FrontPage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E-mail是目前常用的远程信息沟通工具,它可以做到即时或延时交流信息,并能够传送文件,因而已经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信息的重要方式B.Foxmail是国内常用的一款邮件客户端收发软件,具有中文界面、简洁易用、免费等特点C.使用邮件客户端,可以将信件收取到本地计算机上,离线后仍可继续阅读信件D.使用Foxmail收发邮件时,可以不需要一个电子邮箱9、在Foxmail5.0中,要创建一个组,步骤是BA.启动Foxmail5.0, 进入软件工作界面,直接点击工具栏中的“增加组”按钮将弹出“新建组”对话框B.启动Foxmail5.0, 进入软件工作界面,点击“地址簿”按钮,在弹出的界面中选择“文件→新建组”C.启动Foxmail5.0, 进入软件工作界面,点击“查看”按钮,在弹出的界面中选择“文件→新建组”。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为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有关精神,特制定《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本标准适用于中小学教学人员、中小学管理人员、中小学技术支持人员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与考核。
第一部分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一、意识与态度(一)重要性的认识1.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
2.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
3.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二)应用意识1.具有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
2.具有在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的意识。
3.具有运用教育技术不断丰富学习资源的意识。
4.具有关注新技术发展并尝试将新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意识。
(三)评价与反思1.具有对教学资源的利用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2.具有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具有对教学效果与效率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四)终身学习1.具有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以完善自身素质结构的意识与态度。
2.具有利用教育技术进行终身学习以实现专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意识与态度。
二、知识与技能(一)基本知识1.了解教育技术基本概念。
2.理解教育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
3.掌握教育技术理论的基本内容。
4.了解基本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法。
(二)基本技能1.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
2.掌握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方法。
3.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
4.掌握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方法。
5.掌握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
三、应用与创新(一)教学设计与实施1.能够正确地描述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并能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
2.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
全国中小学教育技术水平考试小学语文(初级)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题教学人员初级(小学语文)发表日期:2007年12月4日编辑:dzy 有2742位读者读过此文【字体:大中小】复习第一课时所学的知识点,导入新课首先复习秋天的雨第一课时所讲述的生字和生词,如:扇、趁、钥匙、五彩缤纷等,然后针对课后的问题,搜集一些描写秋天的语句,看学生对课文中哪些句子进行了搜集,统计之后,按照摘抄句子多少的顺序开始进入本课第二课时的学习。
第5.3题(单选题)在复习第一课时的生字和生词时,应结合生字和生词所处的具体语境来理解并记忆,这样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记忆能力,以下哪种方式在这方面有所体现?( )A.在黑板上板书生词的正确写法,重点是笔顺B.先点学生上前板书听写,然后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C.将生字和生词课前做成幻灯片,上课时放给学生看D.让学生在课堂上将生字和生词默写十次答案:B采取小组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有感情阅读课文的能力 1.读课文,感知内容:首先由老师引导,如:“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感受艺术性语句在文中所表现的作用。
第5.4题(单选题)培养学生有感情地阅读课文的能力是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之一,那么以下选项中既达到了这一教学目标又运用了多媒体工具的是( )。
A.课前录制好朗读示范的音频文件,然后让学生对比练习B.让学生反复地练习课文阅读直到到达效果为止C.逐个点学生阅读课文,指出其问题所在D.教师示范性的读一遍,然后学生自己练习答案:A2.交流感悟,发挥想象力:围绕“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让学生想象秋天的雨里还有些什么味道?以及为什么“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学生可以先进行小组的讨论,然后由小组间进行交流。
第5.5题(单选题)进行分组讨论时,如果全班有40人,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考虑,采取怎样的分组策略更合适?( )。
A.分为两组,以教室座位的中轴线为基准分成左右两组B.分为五组,每组8人,按人数的总体分布兼顾男女的搭配C.分为五组,但让学生自己进行分组D.让学生自己进行分组,但分组数不作限定答案:B让学生找出文中艺术性语句,并理解这些语句所起的作用 1.教师可以将课文中典型的艺术化语句列举出两到三句,然后让学生找出其他的语句。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笔记整理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笔记整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初级)笔记整理《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一、意识与态度1、重要性的认识1.可以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关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
2.可以认识到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必要组成部分。
3.可以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关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2、应用意识1、具有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
2.具有在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举行教学改革研究的意识。
3.具有运用教育技术别断丰富学习资源的意识。
4.具有关注新技术进展并尝试将新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意识。
3、评价与反思1、具有对教学资源的利用举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2.具有对教学过程举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具有对教学效果与效率举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终身学习1.具有别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以完善自身素养结构的意识与态度。
2.具有利用教育技术举行终身学习以实现专业进展与个人进展的意识与态度。
二、知识与技能基本知识1、了解教育技术基本概念。
2.明白教育技术的要紧理论基础。
3.掌握教育技术理论的基本内容。
4.了解基本的教育技术研究办法。
基本技能1.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办法。
2.掌握常见教学媒体挑选与开辟的办法。
3.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普通办法。
4.掌握教学资源治理、教学过程治理和项目治理的办法。
5.掌握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评价办法。
三、应用与创新教学设计与实施1、可以正确地描述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并能依照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
2. 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探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
3.能为学生提供各种运用技术举行实践的机遇,并举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4.能应用技术开展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学过程的评价。
教学支持与治理1.可以收集、甄不、整合、应用与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以优化教学环境。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为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进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接着教育规定》有关精神,特制定《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本标准适用于中小学教学人员、中小学治理人员、中小学技术支持人员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与考核。
第一部分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一】意识与态度〔一〕重要性的认识1.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关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
2.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
3.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关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二〕应用意识1.具有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
2.具有在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的意识。
3.具有运用教育技术不断丰富学习资源的意识。
4.具有关注新技术进展并尝试将新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意识。
〔三〕评价与反思1.具有对教学资源的利用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2.具有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具有对教学效果与效率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四〕终身学习1.具有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以完善自身素质结构的意识与态度。
2.具有利用教育技术进行终身学习以实现专业进展与个人进展的意识与态度。
【二】知识与技能〔一〕差不多知识1.了解教育技术差不多概念。
2.理解教育技术的要紧理论基础。
3.掌握教育技术理论的差不多内容。
4.了解差不多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法。
〔二〕差不多技能1.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
2.掌握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方法。
3.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
4.掌握教学资源治理、教学过程治理和项目治理的方法。
5.掌握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
【三】应用与创新〔一〕教学设计与实施1.能够正确地描述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并能依照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
2.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探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
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为了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200 4年12月25日,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
这是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第一个专业能力标准,它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教师教育领域一件里程碑性的大事,将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一、《标准》的研制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深化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从成立之日起就曾向教育部师范司提出建议——应尽快制定我国的标准。
在充分调研与论证的基础上,教育部于2003年4月正式启动“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研制”项目,并将该项目列入教育部的重大研究课题,并委托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组织实施。
《标准》的研制前后经历了体系框架及内容设计、广泛征求意见、初稿研讨与修订、标准实验与完善四个阶段,历时近两年,共有40余名专家、学者,近20个单位和机构参与了该项目的研究与开发。
为了提高科学性与适用性,专家们深入研究和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关标准(特别是教育技术标准)以及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
其中,国外的相关标准有《美国教师教育技术标准》(NETS,T)、《美国学生教育技术标准》(NETS·S)、《美国学校管理人员教育技术标准》(NETS·A),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的《教育传播和教学技术项目认证标准》(简称ECIT认证标准),还有《英国教师ICT培训标准》、《英国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和《英国中小学校长职业标准》等。
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则涉及《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调查与分析b、《中小学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绩效标准研究》,《教育技术类专业人员的能力素质社会需求分析与专业课程框架设计》,以及《教育技术人员能力素质的社会需求专题调查》等。
2004年6月,初稿基本形成后,研制组随即在全国7个实验区,共100余所中小学内通过座谈、问卷调研等方式广泛征询意见,并在其中选择了部分学校进行《标准》使用的实验。
2024教资大纲
2024教资大纲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标准大纲已经有所调整。
其中,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包括三个科目:科目一均为《综合素质》(中学),科目二均为《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三为《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而音、体、美专业考生的笔试公共科目一、科目二实行单独编码(相应科目代码:201A、202A、301A、302A)。
此外,在考试内容上也有所变化。
初级中学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历史与社会、科学等15个学科。
请注意,考试大纲和内容可能随着时间有所变化,建议查询教育部官网或中国教育考试网获取最新信息。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考试模拟试卷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考试模拟试卷教学人员·初级·中学物理本试卷从基本知识、教案设计、资源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环节,考查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其具体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要求如下。
基本知识(6分)在进入教案设计环节之前,请回答有关教育技术基本知识的下列问题。
第1题(单选题)根据您对中学物理学科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以下描述中不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是( )。
(3分)A.课堂教学要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真实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主动探索、相互交流; B.课堂活动要在各种教学情境中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发掘他们思维的独创性; C.中学生的认识中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应该对其进行系统化理论体系教育,才能正本清源;D.课堂教学中,在学生学习了一段时间、掌握了某些知识和技能之后,可以让他们学习解释现象。
【答案】 C【知识点分析】本题重点考查教师能否正确理解新课程标准下的物理教学。
【选项分析】新课程标准要求物理课程要在真实的情境下对学生进行物理教育,强调要在各种教学情境中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发掘他们思维的独创性,对于学生的评价也采用形成性以及发展性评价,A、B、D选项都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对于物理课程提出的要求;而C选项强调系统化理论学习,这种做法对于中学生是不合适的,所以本题的答案是C。
第2题(多选题)您认为以下说法中,体现了“以人为本”教育内涵的是( )。
(2分)A.教学生学会有自己的见解,而不是一味什么都接受;B.给学生以主动探究、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C.把学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教师要全面配合学生的发展;D.创设对学生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或问题情景;E.关注学生个体所处的文化背景,增加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多维有效互动。
【答案】 A、B、D、E【知识点分析】本题重点考查教师对于“以人为本”的教育内涵的理解。
【选项分析】“以人为本”的教育重视对人的关怀,A、B、D、E选项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全面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内涵。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大纲(试行)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大 (试行) 纲(面试部分)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一、测试性质面试是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有机组成部分,属于标准参照性考试。
笔试合格者,参加面试。
二、测试目标面试主要考察申请教师资格人员应具备的新教师基本素养、职业发展潜质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主要包括:1. 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和思维品质。
2.仪表仪态得体,有一定的表达、交流、沟通能力。
3.能够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节规范,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三、测试内容与要求(一)职业认知1.热爱教育事业,有较强的从教愿望,正确认识、理解教师的职业特征,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能够正确认识、分析和评价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师德问题。
2.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二)心理素质1. 积极、开朗,有自信心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主动热情工作具有坚定顽强的精神,不怕困难2. 有较强的情绪调节与自控能力能够有条不紊地工作,不急不躁能够冷静地处理问题,有应变能力能公正地看待问题,不偏激,不固执(三)仪表仪态1.仪表整洁,符合教育职业和场景要求。
2.举止大方,符合教师礼仪要求。
3.肢体语言得体,符合教学内容要求。
(四)言语表达1. 语言清晰,语速适宜,表达准确口齿清楚,讲话流利,发音标准,声音洪亮,语速适宜。
讲话中心明确,层次分明,表达完整,有感染力。
2. 善于倾听、交流,有亲和力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并能够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交流中尊重对方、态度和蔼。
(五)思维品质1.能够迅速、准确地理解和分析问题,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
2.能够清晰有条理地陈述问题,有较强的逻辑性。
3.能够比较全面地看待问题,思维灵活,有较好的应变能力。
4.能够提出具有创新性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六)教学设计1. 了解课程的目标和要求,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所教的教学内容﹑理解本课(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以及与其他单元的关系。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初中信息技术-教师.doc
2019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考试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大纲《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一、考试目标1.信息技术学科知识运用能力。
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国内外信息技术最新发展动态;掌握信息技术学科基本知识与技能,熟悉信息技术学科的特征与应用领域;掌握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理解《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开展教学和指导学生实训实践。
2.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
能够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规定的课程目标,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根据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信息技术教学实施能力。
认识学生建构信息技术知识和获得技能的过程,并能依据信息技术教学需要,恰当选用相关的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运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策略,组织有效教学活动;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环节;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获得信息技术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4.信息技术教学评价能力。
掌握教学评价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并能将其恰当地运用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之中;积极倡导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通过教学反思改进教学。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信息技术学科基本知识(1)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史及国内外的发展动态,掌握与初中信息技术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2)掌握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伦理道德。
八大模块概述
八大模块概述
(一)课程重难点
结合《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考试大纲(初级)》的考核目标,本课程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内容有以下几点:
1. 重点
(1)教育技术的相关概念和意义;
(2)教学过程的基础知识,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及应用;
(3)教学资源的基础知识,数字教学资源获取、存放与整合应用的方法;
(4)教学评价的基础知识,教学评价基本方法的应用。
2. 难点
(1)在给定的教学环境下,针对给定的教学内容,有效选择教学策略、教学媒体,完成教学设计方案;
(2)根据教学设计方案合理选择和利用已有的数字教学资源;
(3)正确选择和使用教学媒体,实施教学设计方案;
(4)选择恰当的方法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
(5)正确认识教育技术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具有进一步学习和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
(6)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教育技术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7)遵循和传授与技术应用有关的法律法规,形成伦理道德意识。
(二)课程学习精要
本课程包括八个模块,具体内容如表1—表8所示,表中列出了每个模块与‚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教学人员考试大纲(初级)‛相对应的考点,建议学员在每个模块学前仔细阅读这部分内容,学习时注意把握学习重点。
表1 模块一课程学习精要
表2 模块二课程学习精要
表3 模块三课程学习精要
表4 模块四课程学习精要
表5 模块五课程学习精要
表6 模块六课程学习精要
表7 模块七课程学习精要
表8 模块八课程学习精要。
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为了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200 4年12月25日,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
这是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第一个专业能力标准,它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教师教育领域一件里程碑性的大事,将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一、《标准》的研制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深化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从成立之日起就曾向教育部师范司提出建议——应尽快制定我国的标准。
在充分调研与论证的基础上,教育部于2003年4月正式启动“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研制”项目,并将该项目列入教育部的重大研究课题,并委托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组织实施。
《标准》的研制前后经历了体系框架及内容设计、广泛征求意见、初稿研讨与修订、标准实验与完善四个阶段,历时近两年,共有40余名专家、学者,近20个单位和机构参与了该项目的研究与开发。
为了提高科学性与适用性,专家们深入研究和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关标准(特别是教育技术标准)以及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
其中,国外的相关标准有《美国教师教育技术标准》(NETS,T)、《美国学生教育技术标准》(NETS·S)、《美国学校管理人员教育技术标准》(NETS·A),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的《教育传播和教学技术项目认证标准》(简称ECIT认证标准),还有《英国教师ICT培训标准》、《英国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和《英国中小学校长职业标准》等。
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则涉及《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调查与分析b、《中小学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绩效标准研究》,《教育技术类专业人员的能力素质社会需求分析与专业课程框架设计》,以及《教育技术人员能力素质的社会需求专题调查》等。
2004年6月,初稿基本形成后,研制组随即在全国7个实验区,共100余所中小学内通过座谈、问卷调研等方式广泛征询意见,并在其中选择了部分学校进行《标准》使用的实验。
教育技术初级
可控性
参与性
教育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是指以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 视频等形式储存在一定的载体上并可供利用的信息。 信息资源分类:
分类依据 类型 视觉信息 资源 人的感官接受方 式 听觉信息 资源 视听信息 资源 触觉信息 资源 一次信息 资源 加工程度 资源举例 文献型信息 听觉文献 影片、录像 盲文读物 会议记录、论文报告、统 计报表等
当某一媒体被用于教学目的时,则被称为教学媒体。 媒体称为教学媒体要具备两个基本要素:用于储存与传 递以教学为目的的信息;用于教与学活动。
媒体分类方法:
分类依据 媒体名称 单向传播媒体 教学媒体举例 教科书、电影、电视、录音…… 广播、录像、计算机、语言实验室、计算机网络教 室、微格教室…… 粉笔、黑板、印刷品、图片、幻灯、投影、…… 广播、录音、听力实验室、唱片…… 电影、电视、录像、激光影碟(LD)…… 教学模拟机、教学游戏机、双向有线电视 …… 多媒体学习包、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远程教学系 统…… 投影、录像、黑板……
20世纪3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2004年12月25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教 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这是我国颁布的 第一个有关中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标准。该标准 对教育技术作了以下定义: 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 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 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引用 规范 合理 使用
指标
资 源
应用
管理
理解 加工
获取 评价 利用
:
什么是媒体? “媒体”一词源于拉丁语“Medium”,意为两者之间, 是指承载、加工和传递信息的介质和工具。 “媒体是 人体的延伸”,加拿大著名学者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1964)提出的著名论点。
2024年初级考试大纲
2024年初级考试大纲引言概述:2024年初级考试大纲是考试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了考试的内容、形式和要求。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2024年初级考试大纲的内容和特点。
正文内容:一、考试科目1.1 专业知识科目1.2 综合应用科目1.3 实践操作科目二、考试形式2.1 笔试2.2 口试2.3 实践操作考试三、考试内容3.1 专业知识考核3.1.1 理论基础知识3.1.2 技术应用知识3.1.3 相关法律法规知识3.2 综合应用考核3.2.1 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3.2.2 专业实践应用能力3.2.3 沟通与合作能力3.3 实践操作考核3.3.1 操作规范与技巧3.3.2 安全与风险控制3.3.3 故障排除与维修四、考试要求4.1 知识掌握程度4.2 技能运用能力4.3 创新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4.4 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五、考试评分标准5.1 专业知识科目评分标准5.2 综合应用科目评分标准5.3 实践操作科目评分标准总结:2024年初级考试大纲的制定是为了规范考试内容和要求,确保考试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考试科目包括专业知识、综合应用和实践操作,形式包括笔试、口试和实践操作考试。
考试内容涵盖了理论基础知识、技术应用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专业实践应用能力等方面。
考试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知识掌握程度、技能运用能力、创新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良好的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
评分标准明确了各科目的评分依据,保证了评分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通过严格遵守2024年初级考试大纲,考生可以更好地准备和应对考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doc
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1.运用语文学科知识的能力。
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和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能在语文教学中灵活运用;了解语文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语文学科发展的大致趋势;准确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
2.语文教学设计能力。
能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课程目标,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能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能准确表述教学目标,恰当选择教学策略,合理利用教学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方案设计。
3.语文教学实施能力。
掌握初中语文教学实施的基本步骤,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环节;熟悉语文教学的组织形式和策略,能依据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特征,创设情境、激发动机、组织学习、总结提升;熟悉现代教育技术,能依据教学需要恰当选用教学媒体。
4.语文教学评价能力。
了解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及特点,掌握基本的评价方式;能够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的评价理念为指导,针对学生实际,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自觉进行教学反思改善自己的教学。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学科知识1.了解国内外文学发展概况,熟悉重要作家作品及其风格特征,运用文学理论引领学生品味、鉴赏文学作品。
2.能够针对不同文本的特点,运用分析文本的相关知识和策略,帮助学生提高筛选信息、解释推论、评价判断的能力。
3.熟练掌握汉语言基本知识(如词汇、语法、修辞),遵循初中学生语言学习规律,帮助学生理解语言难点,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4.具备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熟悉写作教学的过程,能指导学生根据写作目的、内容及要求,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为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有关精神,特制定《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本标准适用于中小学教学人员、中小学管理人员、中小学技术支持人员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与考核。
第一部分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一、意识与态度(一)重要性的认识1.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
2.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
3.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二)应用意识1.具有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
2.具有在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的意识。
3.具有运用教育技术不断丰富学习资源的意识。
4.具有关注新技术发展并尝试将新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意识。
(三)评价与反思1.具有对教学资源的利用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2.具有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具有对教学效果与效率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四)终身学习1.具有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以完善自身素质结构的意识与态度。
2.具有利用教育技术进行终身学习以实现专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意识与态度。
二、知识与技能(一)基本知识1.了解教育技术基本概念。
2.理解教育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
3.掌握教育技术理论的基本内容。
4.了解基本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法。
(二)基本技能1.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
2.掌握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方法。
3.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
4.掌握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方法。
5.掌握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
三、应用与创新(一)教学设计与实施1.能够正确地描述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并能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
2.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一`考试简介
二、标准解读
(三)、资源准备 )、资源准备
1、资源准备的基础知识 (1) 教学资源的基本概念 (2)常见数字教学资源格式 (2)常见数字教学资源格式 (.exe .doc .xls .txt .rtf .wps .ppt .pps .wav .mid .mp3 .wma .avi .mpeg .wmv . dat .html .htm .swf ) 2、数字教学资源的获取与存放 文字:录入、扫描、网上拷贝等( 文字:录入、扫描、网上拷贝等(保存为纯文本形式) 图片:截屏、扫描、数码照相、网上等 动画:制作、光盘、网上等 音频:录制、光盘、网上等 视频:摄像、光盘、网上等 (网上信息资源的存储方法) 网上信息资源的存储方法) 3、教学演示课件的制作 (WPS Office、 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等) Office、 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等
三、标准条文解读
(一)、基本知识 )、基本知识
2、教育技术的定义 教育技术(Educational Technology) 教育技术(Educational Technology) 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 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 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 践。
三、标准条文解读
(一)、基本知识 )、基本知识
2、教育技术的定义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信息 Technology) 信息技术( 技术是指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 技术是指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 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其中, 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其中,应用在教育领域中 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电子音像技术、 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电子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 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 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 络通信技术、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 络通信技术、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说明(教学人员·初级)》简介_OK
对考试内容的具体分析(二)
• 9、不同教学媒体的特点:了解(以大纲为准) • 10、选择教学媒体的因素:运用 (以大纲为准) • 11、电子教案的特点 12、电子教案的基本结构 13、常见的电子教案制作工具
问题11-13 了解 (以大纲为准)
10
对考试内容的具体分析(二)
• 14、编辑电子教案涉及哪些操作:运用 以WORD\POWERPOINT\WPS为主
小结
QQ\MSN\E-mail\INTERNET\U盘\硬盘\手 机\短消息\等等信息化的手段和产品无时无刻 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渐渐地影响着我们 的工作和学习。
没有人能够完全摆脱技术对我们的影响,作 为培养下一代的教师,我们要让我们的孩子们 在基础教育阶段适当地掌握一些新的技术,不 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也许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解 运用(以大纲为准) • 3、如何获取有用的数字教学资源:运用 • 4、教学资源的版权(注明出处)教材:
P70-71 • 5、存储教学资源的基本方法 运用
13
对考试内容的具体分析(三)
6、教学资源的管理 7、演示型课件的应用 8、哪些软件可以制作演示型课件 9、演示课件所涉及的基本操作 10、如何利用好教学资源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 水平考试大纲说明
2006年11月02日
培训教程与考试大纲的对照
考纲要求 基本知识
与教材对应的模块 模块2:初识教育技术
教案设计 资源准备
模块4:授导型教学的设计 模块5:探究型学习的设计 模块3:教学媒体与资源利用
教学实施
模块6:教学实施计划设计
教学评价
模块6:教学实施计划设计
问题1-5 了解
16
对考试内容的具体分析(四)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为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有关精神,特制定《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本标准适用于中小学教学人员、中小学管理人员、中小学技术支持人员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与考核。
第一部分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一、意识与态度(一)重要性的认识1.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
2.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
3.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二)应用意识1.具有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
2.具有在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的意识。
3.具有运用教育技术不断丰富学习资源的意识。
4.具有关注新技术发展并尝试将新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意识。
(三)评价与反思1.具有对教学资源的利用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2.具有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具有对教学效果与效率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四)终身学习1.具有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以完善自身素质结构的意识与态度。
2.具有利用教育技术进行终身学习以实现专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意识与态度。
二、知识与技能(一)基本知识1.了解教育技术基本概念。
2.理解教育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
3.掌握教育技术理论的基本内容。
4.了解基本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法。
(二)基本技能1.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
2.掌握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方法。
3.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
4.掌握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方法。
5.掌握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
三、应用与创新(一)教学设计与实施1.能够正确地描述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并能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
2.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大纲(初级)2005年11月目录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大纲(初级) (1)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1)一、考试大纲编制与使用说明 (1)二、考试性质 (1)三、考核目标 (1)第二部分考试内容 (2)一、理论热身 (2)1. 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及意义 (2)2. 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及方法 (2)环节1 教学规划 (3)一、教学设计流程 (3)1. 前端分析 (3)2. 教学方案设计 (3)二、在计算机中处理教学方案 (4)1. 电子教案的特点及制作工具 (4)2. 利用文字处理软件制作电子教案 (4)环节2 资源准备 (5)一、理论热身 (5)1. 教学资源基本概念 (5)2. 教学资源的类型 (5)3. 常见信息化教学资源格式 (5)4. 教学资源的选择原则 (5)二、教学资源的获取与存放 (6)1. 教学资源获取的途径及方法 (6)2. 教学资源的存放 (6)三、教学资源的整合 (7)1. 教学课件的分类 (7)2. 主要用于演示的教学课件的制作 (7)环节3 教学实施 (7)一、理论热身 (7)1. 教学设施的作用 (8)2. 教学实施过程基本概念 (8)二、教学设施 (8)1. 硬件设施 (8)2. 软件环境 (9)三、教学过程 (9)1. 教学信息呈现 (9)2. 教学过程组织形式 (9)3. 信息交流与反馈 (9)环节4 教学评价 (10)一、理论热身 (10)1. 教学评价的功能和类型 (10)2. 教学评价的理念 (10)二、对学生评价数据的处理 (11)1.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11)2. 数据的解释与呈现 (11)三、对教师评价数据的处理 (12)1. 从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中获取数据 (12)2. 教学反思 (12)第三部分试卷结构 (12)1.试卷类型 (12)2.试卷题型 (13)3.试卷内容比例 (13)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大纲编制与使用说明1.本考试大纲是依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教师[2004]9号)中对教学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要求而编制的,目的是为了考查中小学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初级能力水平。
2.本考试大纲是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注重继承我国优良的传统考核思想,借鉴国外先进的考核理念,参考了国外开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和我国研制适应国情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过程中的有益经验。
3.考试大纲的编制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以“任务驱动”为指导原则,把基于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教学设计、开发、应用与管理作为主要任务,按照完整的教学环节(教学规划、资源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组织大纲。
每个环节都包括考试范围、考试要求和相应标准三个部分。
“考试范围”是指在该环节所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能力要求;“考试要求”是对具体考试范围中教师所应掌握的初级能力的界定,“相应标准”是涉及到的考试范围对应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条目。
4.以“任务驱动”方式组织的考试,是教师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通过完成教学过程中的各个任务,体现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过程。
5.考试时间约为2.0个小时(120分钟),采用上机考试方式,试卷满分为100分。
二、考试性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NTST)是由教育部统一组织的全国性考试,对象为全国在职的中小学教师。
考试合格者将获得由教育部签发考试合格证书。
三、考核目标达到初级教育技术能力水平的中小学教师,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应达到如下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与方法3.了解教学媒体的特点,恰当选择和使用教学媒体4.会运用网络工具搜集教学资源,并能简单整合教学资源(二)过程与方法1.能在给定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条件下,有效选择教学策略、教学媒体,补充完整教学设计方案,并利用文字处理软件来处理教学文档2.能选择和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形成用于演示目的的教学课件3.能处理教学实施中遇到的一般性硬件故障问题4.能尝试使用技术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会使用成熟的评价量规(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正确认识到信息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有使用教育技术的切身体验,积极参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活动2.能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应用教育技术,促进学生的学习第二部分考试内容本考试内容按照完整的教学环节(教学规划、资源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进行组织(如图1),大纲由考试范围、考试要求和相应标准三大部分组成。
图1教学流程中的四个环节一、理论热身1. 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及意义(1)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2)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的意义2. 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及方法(1)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学习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评价(2)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与方法1.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恰当地解释“教育技术”中的基本概念,并能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 能够理解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步骤3.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恰当地描述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1. 意识与态度/重要性认识/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2. 意识与态度/应用意识/具有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3. 知识与技能/基本知识/了解教育技术基本概念4. 知识与技能/基本知识/理解教育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5. 知识与技能/基本技能/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环节1 教学规划一、教学设计流程1. 前端分析(1)学习者分析⏹学习者知识水平、年龄特征、认知特点(2)教学环境分析⏹硬件设施、软件平台与工具2. 教学方案设计(1)教学目标阐明⏹教学目标的描述(知识性目标、技能性目标、情感性目标)(2)教学内容分析⏹教学范围的确定⏹教学重点的提炼⏹教学序列的组织(3)教学组织策略⏹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的组织顺序)⏹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实验法、示范模仿法)⏹教学组织形式(集体授课、协作学习、自主学习)(4)教学媒体选择⏹教学媒体的分类及特点(按作用于人的感官不同分类)⏹教学媒体选择的基本原则(目标实现原则、内容符合原则、对象适合原则)(5)教学评价1. 能够根据自己所处的学科、学段分析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2. 能够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生现状制定教学目标3. 能够对给定的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和重点提取4. 能够根据特定的教学环境下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1.意识与态度/应用意识/具有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 2.知识与技能/基本知识/掌握教育技术理论的基本内容 3.知识与技能/基本技能/掌握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方法 4.知识与技能/基本技能/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 5. 应用与创新/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够正确地描述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并能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6. 社会责任/有效应用教育技术,努力使不同背景、不同性格和能力的学生均能利用学习资源得到良好发展二、 在计算机中处理教学方案1. 电子教案的特点及制作工具(1) 电子教案的特点⏹ 方便修改、利于共享、形式多样化(如可以加入文字、图片、表格)(2) 电子教案的制作工具⏹ 文字处理软件、演示文稿制作软件、多媒体软件的使用 2. 利用文字处理软件制作电子教案(1) 输入教学方案内容(2) 美化电子教案⏹ 根据要求设置教学方案的文字格式(字体、字型、字号、颜色)⏹ 根据指定要求插入图像,包括插入剪切画和从文档和网站中插入图像⏹ 根据指定要求设置单一序列的页码及页码位置⏹ 根据要求插入指定行数和列数的表格,并在表格中正确输入教学内容1. 能够列举出2至3种制作电子教案的工具2. 能够使用软件对已有的电子教案进行修改 1. 知识与技能/基本技能/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处理的方法2. 应用与创新/教学设计与实施/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3. 应用与创新/科研与发展/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学习业务知识,发展自身的业务能力环节2 资源准备一、理论热身1. 教学资源基本概念(1)教学资源的定义(2)教学资源的范围⏹各种教育媒体⏹可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社会条件、自然条件2. 教学资源的类型⏹挂图、标本、模型⏹素材(文本类、图形/图像类、音频类、视频类、动画类)⏹课件⏹文献资料⏹教育网站3. 常见信息化教学资源格式⏹可执行文件( *.exe *.com)⏹教学文档(*.txt *.doc *.ppt *.xls *.wps )⏹音频格式(*.wav *.mp3 *.rm )⏹视频格式(*.mpeg *.avi *.ram *.wmv *.mov)⏹图像格式(*.bmp *.gif *.jpeg)4. 教学资源的选择原则⏹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1. 了解常用的教学资源类型2. 熟悉常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格式3. 能够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地选择教学资源1. 意识与态度/应用意识/具有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2. 意识与态度/应用意识/具有运用教育技术不断丰富学习资源的意识3. 应用与创新/教学设计与实施/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4. 应用与创新/科研与发展/能结合学科教学进行教育技术应用的研究二、教学资源的获取与存放1. 教学资源获取的途径及方法(1)教学资源获取途径⏹数码相机、扫描仪、录音机在获取教学素材中的应用⏹软盘、硬盘、光盘、移动存储设备⏹局域网、互联网(2)教学资源获取方法①利用键盘上的Print Screen及其组合键截取屏幕上的图像②利用Windows操作系统提供的“录音机”录制教学音频素材③IE浏览器应用于查询、收集与保存教学资源⏹利用搜索引擎搜索、查询与选择适用的教学资源网站⏹使用浏览器“收藏夹”和“历史”对常用的教学浏览信息进行保存④网络教学资源的下载与保存(3)在获取教学资源时树立版权意识2. 教学资源的存放(1)教学资源的存放形式⏹本地磁盘⏹移动存储设备(2)本地教学资源的组织与管理⏹利用文件夹对教学资源进行分级与分类管理(创建、移动、复制、更名)1. 了解常用的多媒体硬件设备2. 能够使用各种资源存储设备3. 能够对教学资源进行分类管理4. 能够利用IE浏览器浏览指定的教学网页,包括地址的输入、链接信息的查询5. 能够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搜索指定的教学信息6. 能够下载并保存指定的教学信息,包括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充实教学资源1. 知识与技能/基本技能/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2. 知识与技能/基本技能/掌握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方法3. 应用与创新/教学支持与管理/能在教学中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管理4. 应用与创新/教学支持与管理/能够收集、甄别、整合、应用与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以优化教学环境三、 教学资源的整合1. 教学课件的分类⏹ 按使用对象分类(助教型和助学型)⏹按教学环境分类(单机型和网络型)⏹ 按表现形式分类(演示型和交互型) 2. 主要用于演示的教学课件的制作⏹创建演示文稿 ⏹在教学演示文档中输入和编辑标题、项目清单与文字 ⏹插入教学相关图像 ⏹插入教学音频与视频 ⏹根据教学需要对幻灯片中的对象进行自定义动画 ⏹ 根据教学需要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方式1. 了解教学资源的类型2. 能够根据教学要求制作简单的教学课件 1. 意识与态度/重要性认识/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2. 意识与态度/应用意识/具有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3. 意识与态度/应用意识/具有运用教育技术不断丰富学习资源的意识4. 应用与创新/教学支持与管理/能够收集、甄别、整合、应用与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以优化教学环境环节3 教学实施一、 理论热身1. 教学设施的作用(1)支撑教学的主要硬件设备及其功能(2)通用教学软件应用的范围及方法2. 教学实施过程基本概念(1)教学过程的阶段(2)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及意义⏹教学组织形式的分类和各自的特点(3)教学策略⏹教学策略的要素⏹教学策略的选择原则1. 能够说出教学中可用的硬件设备2. 了解在教学中使用软件的意义3. 明确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的若干要素1. 意识与态度/应用意识/具有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2. 意识与态度/应用意识/具有在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的意识3. 应用与创新/教学设计与实施/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二、教学设施1. 硬件设施(1)因特网、校园网⏹因特网的常用信息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校园网(或局域网)对教学的支持作用(2)计算机网络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网络教室对教学的支持作用(3)多功能教室⏹多功能教室的基本组成⏹投影仪(如胶片投影仪、实物投影仪、视频投影仪)的一般操作⏹录音机、录像机、DVD/CD播放机、电视机的使用方法2. 软件环境(1) 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正常运行所需的软件环境 (2) 教学软件⏹ 常用软件的教学应用(多媒体教学广播软件)1. 能够根据教学需要和实际条件合理选用设施支撑教学2. 能够阅读“说明书”和“帮助”信息了解教学设施的基本使用方式3.能够处理教学设施应用过程中的简单问题1. 意识与态度/应用意识/具有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2. 意识与态度/应用意识/具有在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的意识3. 知识与技能/基本技能/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4. 知识与技能/基本技能/掌握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方法5. 应用与创新/合作与交流/能利用技术与技术人员在教学资源的设计、选择与开发等方面进行合作与交流三、 教学过程1. 教学信息呈现(1) 控制教学信息的呈现节奏 (2) 把握教学信息的呈现时机(3) 借助教学媒体呈现教学信息的方式⏹ 教学媒体使用方式(先播放后讲解、边播放边讲解、先讲解后播放)2. 教学过程组织形式(1) 集中授课 (2) 自主学习 (3) 协作学习3. 信息交流与反馈(1) 交流的内容 ⏹ 讨论学习内容 ⏹ 指导学习方法⏹ 教会学生使用学习工具(2) 交流工具的使用⏹ 利用文字处理软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注和修订 ⏹ 利用电子邮件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1. 能够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恰当、有效地呈现及传递教学信息2. 能够通过使用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地完成教学内容3.能够选用合适的教学工具与学生进行交流4.能够在与学生交流中帮助他们使用信息技术工具1. 意识与态度/应用意识/具有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2. 应用与创新/教学设计与实施/能为学生提供各种运用技术进行实践的机会,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3. 应用与创新/教学设计与实施/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4. 应用与创新/教学支持与管理/能在教学中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管理5. 应用与创新/合作与交流/能利用技术与学生就学习进行交流环节4 教学评价一、 理论热身1. 教学评价的功能和类型(1) 教学评价的功能⏹ 诊断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控制功能 (2) 教学评价的类型⏹ 按评价功能分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 按评价分析方法分类(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2. 教学评价的理念⏹ 评价指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注重过程性评价1. 能够区别各种类型的教学评价方式2. 能够在教学评价中有意识地贯彻教学评价的理念1. 意识与态度/应用意识/具有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2.意识与态度/评价与反思/具有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3. 意识与态度/评价与反思/具有对教学效果与效率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4.应用与创新/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应用技术开展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学过程的评价二、 对学生评价数据的处理1.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1) 利用各种形式收集数据 ⏹ 平时作业、测验题、考试(2) 利用数据处理软件(如Excel )对数据进行简单处理 ⏹ 每个学生的总成绩、平均成绩、成绩排序 ⏹ 某门课的优秀/及格率2. 数据的解释与呈现(1) 能够根据数据的处理结果(成绩分布)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测验题作出合理的解释 (2) 能够以电子邮件方式将评价结果(成绩、排名)反馈给学生,会使用附件1. 能够选择合适的形式来收集学生的评价数据2. 能够对评价数据作简单地处理3. 能够初步分析评价数据4.能够选择恰当的方式将评价结果告诉学生1. 意识与态度/评价与反思/具有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2. 意识与态度/评价与反思/具有对教学效果与效率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3. 知识与技能/基本技能/掌握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4. 应用与创新/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应用技术开展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学过程的评价三、对教师评价数据的处理1. 从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中获取数据学生用教师评价表2. 教学反思(1)教学反思的内容(教学行为、教学策略、学生学习的过程)(2)教学反思的主要方法(撰写教学日记、利用教学录像进行反思、教师间的交流讨论)1. 能够从学生用教学评价表中发现教师自身待改进的方向2. 能够认识到反思对于教师成长的重要性3. 能够写出教学中的几个优点和有待改进的方向,与同事进行交流、讨论1. 意识与态度/评价与反思/具有对教学效果与效率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2. 知识与技能/基本技能/掌握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3. 应用与创新/科研与发展/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学习业务知识,发展自身的业务能力第三部分试卷结构以“任务驱动式”为指导思想,考查教师在完成各个任务中所体现出来的对教育技术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教育技术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