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语文复习 专题十三 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劝谏类
文言文专题训练劝谏篇
文言文专题训练——劝谏篇一、五十步笑百步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察临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好战请以战喻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1、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⑴弃甲曳兵.⑵或.百步而后止⑶是亦走.也⑷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
译:⑵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译:4、“五十步笑百步”用来比喻什么?5、根据本文孟子说话的特点,推测一下他的文章有何特点。
二、太宗骏马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
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
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
诸侯闻之,必较吾国,尔罪三也。
’公乃释罪。
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太宗意乃解。
又谓房玄龄曰:“皇后庶事相后沃,极有利益尔。
”1、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皇后谏言中讲到晏子历数养马人的罪状,晏子的真正用意是什么?3、文中有几句话没有标点符号,请用“/”线标示出需要加标点符号的位置。
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
三、燕昭王求贤(《战国策》)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
故往见郭隗先生,曰:“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
’君遣之,三日得千里马,马以死,买其骨五百金,返以报君。
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马至者三。
2018各地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汇编:劝谏类
1.(2018·山东泰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①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甚文轩,邻直敌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糜肉,邻有糟糠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②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③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
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④王曰:“善哉。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⑤于是见公输盘。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固有余。
⑥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⑦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⑧楚王问其故。
⑨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⑩楚王曰:“善哉。
吾请无攻宋矣。
”14.下列对句中加点的虚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今有人于.此。
于:介词,在。
B.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之:结构助词,的。
C.以.牒为械。
以:介词,用。
D.乃.可攻也。
乃:副词,就。
1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辨析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的含义,进行比较,得出答案即可。
A项,句意为:现在有人在这里;“于”,在。
B项,句意为:我认为大王派官吏攻打宋国;“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所以选项的解释错误。
C项,句意为:用木札当作攻城器械;“以”,介词,用。
D项,句意为:就可以进攻宋国了;“乃”,副词,就。
故选B。
15.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译文:(这个人〕抛掉自己华目的车子,(看到)邻人有破车子便想去偷。
2018年中考课外文言文汇编 教师版
专题12 文言文阅读(课外)【2018年中考江苏连云港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
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
飞曰:“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
玠大叹服。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督将士注坡跳壕,皆铠以习之。
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卒有疾,亲为调药。
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
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
凡有所举,谋定而后战,所向克捷。
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恂恂如儒生。
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选自毕沅《岳飞》,有删改)【注释】①宵旰:天未亮就起床穿衣,天黑了才吃饭。
②休舍:休息。
③注坡跳壕:军事训练内容。
注坡:从斜坡上急驰下去;跳壕:跃过壕沟。
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飞事.亲至孝(2)饰名姝遗.之(3)皆铠.以习之(4)秋毫无犯.10.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2)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12.为什么敌人会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慨?请概括其原因。
【答案】9.(1)伺候(侍奉照顾服侍)(2)赠送(给予馈赠)(3)穿上铠甲(4)侵占(侵犯)10.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11.(1)文臣不贪图钱财,武臣不吝惜生命,天下就太平了!(2)每次推辞升官,一定说:“将士出力,我岳飞有什么功劳!”12.岳家军训练严格;军纪严明;岳飞关爱体恤下属、百姓;清廉不贪;军事才能杰出;岳家军具有强大的战斗力。
(答出四点即可)四、【2018年中考江苏南京卷】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象记【明】林璐①黔中人昔为余言,守土者②以期贡象,必入山告语之曰:“朝廷诏汝备③禁卫,将授官于汝。
专题十三 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劝谏类教学内容
专题十三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劝谏类5.(2018·湖北咸宁)阅读文章,完成18-21小题。
( 15分)上“与群臣论止盗。
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 “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
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上又尝谓侍臣曰: “君依于国,国依于民。
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
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
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
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上:皇上,此处指唐太宗。
②哂(shen):微笑,此处含有微讽之意。
③不暇顾:顾不上。
④野宿:在野外露宿。
1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A.上与群臣论止.盗一狼得骨止.B.朕当去.奢省费去.因还乡C.自.是数年之后自.经丧乱少睡眠D.刻.民以奉君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实词多个义项的辨识。
A项中的“上与群臣论止.盗”的“止”是禁止的意思,“一狼得骨止”的“止”是“停止”的意思;B项的“朕当去奢省费”的“去”是去掉的意思,“去.因还乡”的“去”是“离开”的意思;D项中“刻民以奉君”的“刻”是“剥削”的意思,“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的“刻”是雕刻的意思;C项两个“自”都是从的意思,因此选C。
1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A.民之所以为盗者.客之美我者.B.犹割肉以.允腹能以.径寸之木C.君富而.国亡学而.不思则罔D.夫欲盛则.费广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虚词的用法辨识。
A项的两个“者”是判断句的标志,解释为“是”的意思。
C项中的两个“而”是连词,表转折。
D项中的“则”是连词,就的意思。
2018年中考语文专题13文言文阅读
专题13 文言文阅读一、(2016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第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五校协作12月月考)阅读文言文,完成第10-13题。
(17分)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①而啜其醨②?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③,受物之汶汶④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⑤乎!”乃作《怀沙》之赋。
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史记·屈原列传》(节选)注释:①糟:酒渣。
②醨(lí):薄酒。
③察察:洁白的样子。
④汶(mén)汶:浑浊的样子。
⑤温蠖(huò):尘滓重积的样子。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被发行吟泽畔()(2)举世混浊而我独清()(3)屈原既死之后()(4)其后楚日以削()1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渔父见而问之曰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B.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C.皆好辞而以赋见称不以物喜(《岳阳楼记》)D.数十年竟为秦所灭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12、翻译下列句子。
(6分)(1)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3)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捕蛇者说》)13、屈原被流放的原因是(用原句回答)。
(2分)屈原投江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答)。
(2分)【答案】10、(1)同“披”,披散(2)全(3)已经(4)一天天地(每词1分,共4分)11、B (3分)12、(1)但他们都效法屈原辞令委婉含蓄的一面,始终不敢直言进谏。
中考复习专题十三 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劝谏类
5.(2018·湖北咸宁)阅读文章,完成18-21小题。
( 15分)上“与群臣论止盗。
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 “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
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上又尝谓侍臣曰: “君依于国,国依于民。
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
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
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
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上:皇上,此处指唐太宗。
②哂(shen):微笑,此处含有微讽之意。
③不暇顾:顾不上。
④野宿:在野外露宿。
1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A.上与群臣论止.盗一狼得骨止.B.朕当去.奢省费去.因还乡C.自.是数年之后自.经丧乱少睡眠D.刻.民以奉君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实词多个义项的辨识。
A项中的“上与群臣论止.盗”的“止”是禁止的意思,“一狼得骨止”的“止”是“停止”的意思;B项的“朕当去奢省费”的“去”是去掉的意思,“去.因还乡”的“去”是“离开”的意思;D项中“刻民以奉君”的“刻”是“剥削”的意思,“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的“刻”是雕刻的意思;C项两个“自”都是从的意思,因此选C。
1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A.民之所以为盗者.客之美我者.B.犹割肉以.允腹能以.径寸之木C.君富而.国亡学而.不思则罔D.夫欲盛则.费广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虚词的用法辨识。
A项的两个“者”是判断句的标志,解释为“是”的意思。
C项中的两个“而”是连词,表转折。
D项中的“则”是连词,就的意思。
B项中“犹割肉以允腹”的“以”是连词,来的意思,“能以径寸之木”的“以”是用的意思,所以选B。
2018年中考语文汇编专题12文言文阅读(课外)
专题12 文言文阅读(课外)一、【2018年中考广西梧州卷】课外文言文阅读卫南之战泽①兵进至卫南,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
先驱云②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
转战而东,敌益生兵③至。
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
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
”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
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今一战而出其不意,势必复来。
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
乃暮徙其军,金入夜至,得空营,大惊,自是惮泽,不敢复出兵。
(选自《宋史》)【注释】①泽:宗泽,南宋将领。
②云:报告。
③生兵:新兵。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今日进退等.死()(2)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17.用“/”线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1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宗泽在卫南之战中取胜的原因。
【答案】16.(1)同样(2)考虑17.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18.善于鼓舞士气,又能审时度势灵活用兵。
【解析】选自《宋史》作者:脱脱年代:元参考译文:宗泽领兵到达卫南,考虑到自己将孤兵少,不深入敌营不能取得成功。
先锋官回报说前面有敌营,宗泽指挥士兵径直向前与敌人接战,将敌人打败。
他又领兵向东转战,敌人不断派兵增援。
王孝忠战死,前后都是敌人的营垒。
宗泽下令说:“现在进退都是一死,我们不能不死里求生。
”士兵知道总会一死,全都以一当百,斩杀敌人数千。
金人大败,退却几十里。
宗泽估计敌人比自己兵力强十多倍,今天一战而出其不意,他们势必会再来。
假如金兵全部触动夜袭我军,就危险了。
于是趁黑夜将军队转移。
金人当晚到达,只剩下一座空营,非常惊恐,从此开始害怕宗泽,不敢再出兵了。
16.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知道总会一死,全都以一当百,斩杀敌人数千。
金人大败”来划分即可。
18.本题考查对文言文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专题十三 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劝谏类
5.(2018·湖北咸宁)阅读文章,完成18-21小题。
( 15分)上“与群臣论止盗。
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 “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
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上又尝谓侍臣曰: “君依于国,国依于民。
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
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
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
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上:皇上,此处指唐太宗。
②哂(shen):微笑,此处含有微讽之意。
③不暇顾:顾不上。
④野宿:在野外露宿。
1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A.上与群臣论止.盗一狼得骨止.B.朕当去.奢省费去.因还乡C.自.是数年之后自.经丧乱少睡眠D.刻.民以奉君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实词多个义项的辨识。
A项中的“上与群臣论止.盗”的“止”是禁止的意思,“一狼得骨止”的“止”是“停止”的意思;B 项的“朕当去奢省费”的“去”是去掉的意思,“去.因还乡”的“去”是“离开”的意思;D项中“刻民以奉君”的“刻”是“剥削”的意思,“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的“刻”是雕刻的意思;C项两个“自”都是从的意思,因此选C。
1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A.民之所以为盗者.客之美我者.B.犹割肉以.允腹能以.径寸之木C.君富而.国亡学而.不思则罔D.夫欲盛则.费广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虚词的用法辨识。
A项的两个“者”是判断句的标志,解释为“是”的意思。
C项中的两个“而”是连词,表转折。
D项中的“则”是连词,就的意思。
B项中“犹割肉以允腹”的“以”是连词,来的意思,“能以径寸之木”的“以”是用的意思,所以选B。
【九年级语文】2018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汇总(附答案)
2018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汇总(附答案)5 13题。
(10分)戴胄犯颜①执法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直,擢③为大理少卿。
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
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
胄奏“据法应流⑤。
”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⑥大信于天下也。
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注释】①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
②上指唐太宗。
③擢提升。
④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
⑤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
⑥布昭示。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直A.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直B.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直c.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直D.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直10.解释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忿()狱()11.翻译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12.对弄虚作假者的处理,戴胄的意见与唐太宗的意见有何不同?戴胄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分)13.结合意简要分析戴胄的品质。
(2分)9.A;10.愤恨、案。
11.你是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12.唐太宗认为之前已经宣布过弄虚作假不自首者死。
坚持要兑现守信用。
戴胄认为应该流放。
其理由是真正的守信用应该维护国法,而不是凭君王一时的喜怒决断事情。
13.戴胄向太宗进谏,提出不同意见,可见他是一个忠诚耿直的人,正直无畏,秉守法,不畏权贵,据理力争。
他严格依照法律处理犯事的官员,可见他是一个忠于职守、严于执法的人。
(东滨州)言比较阅读。
(10分)【甲】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轩之与敝舆也。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含解析)
专题11 文言文阅读(课内)一、【2018年中考广西桂林卷】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醉翁亭记》(节选)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丰乐亭记》(节选)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摄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①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②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③恩德,以与民同乐,刺史④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
【注】本文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所作。
①刻露:鲜明地显露。
②本:根据。
③上:皇上。
④刺史:即作者。
12.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面山而.居B.吾恂恂而.起C.仰而.望山,俯而.听泉D.而.不知人之乐1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树林阴翳(阴影)B.佳木秀而繁阴(茂盛)C.宣上恩德(宣扬)D.遂书以名其亭焉(写下)1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守归/而宾客从也B.晦明/变化者C.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D.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15.对比分析甲乙两文,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甲乙两文在描写自然美景时,都描写了花、树、霜等自然景物。
B.甲乙两文在描绘山川美之余,还都描绘了一幅官民同游的风俗画面。
C.甲乙两文均为作者贬官滁州时所作,志趣情感一致,都表现了“与民同乐”的主旨。
D.从甲乙两文可知,“醉翁亭”“丰乐亭”都是根据作者的情趣、爱好来命名的。
2018年各地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精校.doc
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一、【2018年中考甘肃武威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欧阳晔治鄂州,民有争舟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
晔自临其狱,出囚坐庭中,出其桎梏而饮食。
讫,悉劳而还之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动惶顾。
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曰:“吾观食者皆以右手持匕,而汝独以左;今死者伤在右肋,此汝杀之明验也!”囚涕泣服罪。
(出自冯梦龙《智囊全集·察智部》)20.解释加点词语(1)欧阳晔治.鄂州(_______)(2)狱.久不决(_______)2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独留一人于.庭/负者歌于.途B.出其桎梏而.饮食/出淤泥而.不染C.自临其.狱/其.如土石何D.皆以.右手持匕/不以.物喜22.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
公曰杀人者汝也!【答案】20.(1)治理,管理(2)案件21.A22.公曰 / 杀人者 / 汝也!【解析】2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参考译文:宋朝人欧阳晔(字日华)治理鄂州政事时,有州民为争船互殴而死,案子悬了很久没有判决。
欧阳晔亲自到监狱,把囚犯带出来,让他们坐在大厅中,除去他们的手铐与脚镣,给他们吃完食物,善加慰问后再送回监狱,只留一个人在大厅上,这个人显得很惶恐不安。
欧阳晔说:“杀人的是你!”这个人不承认,欧阳晔说:“我观察饮食的人都使用右手,只有你是用左手,被杀的人伤在右边胸部,这就是你杀人的明证。
”这个人才哭着认罪。
二、【2018年中考湖北武汉卷】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
亡命奔涿郡,先主①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
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
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
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从先主就刘表。
表卒,曹公②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
曹公追至当阳长坂,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
劝谏类文言文课件
(1)曾经
(1)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
(2)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2)率领
(3)多多而益善耳:
(4)而善将将:
(3)更加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3分) (4)擅长,善于
A.于公何如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十二章》)
B.多多益善,何为我禽
我听说,喜好贤良的人并且怜悯不幸的人,这是掌管国家的根本。
(2)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无室者,论而共秩焉。
现在我请求(将那些)老弱而没有人养活,老而无偶却没有房屋的人, 进行评定之后共同安置他们。 4、此篇文章中,晏子采用了( D )的方式劝谏景公。
A、犯颜直谏,言君王当与民同饥寒。 B、慷慨陈词,分析治国成败的关键。 C、再三反问,令君王自悟其过失。 D、相机启发,并以贤君来期勉君王。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
又过了一天,徐公前来拜访,(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他美 丽;再照着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比不上人家。晚上,他躺在床上想这件 事,终于想明白了。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丽。可是我 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丽。如今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和身边的近 臣,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中的大臣,没有不惧怕大王的;国内的百姓,没 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一定很厉害了。”
臣。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睹长年负薪者(
)
(2)公曰:“诺。”(
)
(3)论而共秩焉 (
)
(1)背着 (2)好的 (3)安置
文言文阅读(课外)2j
文言文阅读(课外)2j六、【2018年中考江苏宿迁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若主纳忠谏,臣进直言,斯故君臣合契①,古来所重。
若君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亡,不可得也。
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至如隋炀帝暴虐,臣下钳qián口②,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
前事不远,朕与卿等可③得不慎,无为后所嗤!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日:“联闻周、秦初得天下,其事不异。
然周则惟善是务,积功累德,所以能保八百之基。
秦乃恣其奢淫,好行刑罚,不过二世而灭。
岂非为善者福祚’延长,为恶者降年不永?朕又闻桀、纣帝王也,以匹夫比之,则以为辱;颜、闵,匹夫也,以帝王比之,则以为荣。
此亦帝王深耻也。
联每将此事以为鉴戒,常恐不逮,为人所笑。
”(选自《贞观政要·卷三》,作者:吴兢年代:唐中华书局2016年版,有刪改)【注】①合契:对合符契,这里引申为符合,投合。
②钳(qián夹住;约束)口:闭口不言。
③可:岂,哪。
④福祚(zuò本意是指福,赐福,也指帝位,还指保佑):福禄,福分。
⑤降年:天赐予的年龄,寿命。
⑥颜、闵:指孔子的两个学生颜回和闵,他们以德行修养著称。
参考译文:贞观三年,唐太宗对侍臣说:“无论国家安定还是混乱,安全还是危险,君臣都应该同舟共济。
如果君主能接受忠言,臣子能够直言进谏,那么君臣之间就会非常默契,这是自古以来治国所重视的方法。
如果君主贤明,而臣子却不匡正辅佐,想要不亡国,是不可能的。
君主要是失掉了江山,臣子也就不能保全自己的家族。
像隋炀帝,他为人非常暴虐,臣下不敢进言,这使他不知道自己的过失,最后国破家亡,大臣虞世基等人不久也被杀死。
这个惨痛的教训离我们并不远,我和各位大臣能不谨慎吗?我们不能被后人所耻笑啊。
”贞观六年,唐太宗对侍臣说:“我听说周朝与秦朝刚得到天下的时候,治理国家的方法是一样的。
但是周朝推行仁政,积累功德,所以能够将自己的基业保持八百年。
文言文比较阅读(劝谕篇)
《马说》与《邹忌讽齐王纳谏》比较阅读(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祗:见:道:材:临:私:蔽:闻:谤:间:2.辨析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一食.或尽粟一石食.之不能尽其材B. 君美.甚吾妻之美.我者C. 骈死于.槽枥之间此所谓战胜于.朝廷D.虽有千里之.能妾之.美我者3. .辨析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执策.而临之策.之不以其道B. 而.伯乐不常有暮寝而.思之曰C.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D.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与.坐谈4. .辨析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令初下.受下.赏B.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C.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问之.客曰D朝.服衣冠于是入朝.见威王曰5. .辨析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不以.千里称也策之不以.其道B. 故虽.有名马虽.欲言,无可进者C. 是.马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D.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臣之.妾畏臣6.辨析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才美不外见.于是入朝见.威王曰B.吾孰.与徐公美孰.视之C.自以.为不如皆以.美于徐公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窥镜而.自视7.翻译下列句子:(1)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4)今齐地方千里8.这两篇文章都体现了对在位统治者的劝谏:乙文记叙了的故事,生动地说明了的重要。
文言文专题训练劝谏篇
文言文专题训练——劝谏篇一、五十步笑百步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察临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好战请以战喻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1、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⑴弃甲曳兵.⑵或.百步而后止⑶是亦走.也⑷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
译:⑵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译:4、“五十步笑百步”用来比喻什么?5、根据本文孟子说话的特点,推测一下他的文章有何特点。
二、太宗骏马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
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
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
诸侯闻之,必较吾国,尔罪三也。
’公乃释罪。
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太宗意乃解。
又谓房玄龄曰:“皇后庶事相后沃,极有利益尔。
”1、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皇后谏言中讲到晏子历数养马人的罪状,晏子的真正用意是什么?3、文中有几句话没有标点符号,请用“/”线标示出需要加标点符号的位置。
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
三、燕昭王求贤(《战国策》)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
故往见郭隗先生,曰:“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
’君遣之,三日得千里马,马以死,买其骨五百金,返以报君。
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马至者三。
中考真题课外文言文专项练习——劝谏篇
中考真题课外文言文专项练习——劝谏篇一、(2020苏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13分)藻[晋]祖台之汉武帝与近臣宴会于未央殿,忽闻人语云:“老臣冒死自陈。
”乃见屋梁上有一老翁,长八九寸,拄杖偻.步,笃老之极。
缘柱而下,放杖稽首,默而不言,因仰视殿屋,俯指帝脚,忽然不见。
东方朔曰:“其名为‘藻’,春巢幽林,冬潜深河。
今造宫殿,斩伐.其居,故来诉于帝。
仰视官殿,殿名‘未央’,诉陛下方侵其居宅未央也。
俯指陛下脚者,足也。
愿陛下宫殿足于此,不愿更造也。
”上为之息宫寝之役。
居少时,帝亲幸河都,闻水底有弦歌之声,又有善芥①。
须臾,前梁上老翁及年少数人,绛衣素.带,缨佩乘藻,凌波而出。
帝问曰:“闻水底奏乐声,为君耶?”老翁曰:“老臣前昧死归诉,幸蒙陛下天地之施,即止息斧斤,得全其居宅,不胜嘉欢,故私相庆乐耳。
”献帝一紫螺壳,状如牛脂。
帝曰:“朕暗②,无以识君。
”“东方生知之耳。
”“君可思以吴贻之。
”老翁乃顾.命取洞穴之宝。
一人即受命下没泉底,倏忽还到,奉大珠径寸,明耀绝世。
帝甚玩焉,以五十万钱赐朔,取其珠。
(选自《祖氏志怪》,有删改) 【注】①善芥:美丽的水草。
②暗:愚昧,不聪明。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拄杖偻.步偻:弯腰B. 斩伐.其居伐:攻打C. 绛衣素.带素:白色D. 老翁乃顾.命取洞穴之宝顾:回头2. 因年代久远,文中“君可思以吴贻之”的“”处脱漏一字,根据上下文补出这个字。
(1分)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5分)(1)春巢幽林,冬潜深河。
(2)帝甚玩焉,以五十万钱赐朔,取其珠。
4. 老翁“默而不言,因仰视殿屋,俯指帝脚”的用意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含标点不超过20字。
(2分)5. 分别概括文中汉武帝、藻、东方朔的形象特点。
(3分)二、(2020烟台)文言文阅读。
(8分)贞观十二年,太宗东巡狩,将入洛,次于显仁宫,宫苑官司①多被责罚。
2018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必考点(讽谏劝说类)
2018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必考点(讽谏劝说类)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讽谏劝说类)
后唐庄宗猎于中牟,践蹂民田,中牟令当马而谏。
庄宗大怒,命叱去斩之。
伶人敬新磨率诸伶走追其令,擒至马前。
数之曰:“汝为县令,独不闻天子好田猎乎?奈何纵民稼穑,以供岁赋,何不饥饿汝民,空此田地,以待天子驰逐?汝罪当死,亟请行刑!”诸伶复唱和,于是庄宗大笑,赦之。
(节选自冯梦龙《智囊·语智部·中牟令》)
【注释】伶人:乐工,即现在以演戏为业的人。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中牟令当马而谏(劝谏)
(2)数之曰(数落)
(3)独不闻天子好田猎乎(听说,知道)
(4)以供岁赋(赋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D)
A.后唐庄宗猎于中牟
舜发于畎亩之中
B.伶人敬新磨率诸伶走追其令
其真无马邪
C.汝为县令
山峦为晴雪所洗
D.以待天子驰逐
以告先帝之灵
3.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何不饥饿汝民,空此田地。
答:你为什么不让百姓忍饥挨饿,让田地荒芜。
4.从庄宗最终赦免了县令可以看出,庄宗是一个什么样的君王?
答:庄宗是一个从谏如流、知错就改、宽宏大量、有气度的明君。
5.伶人敬新磨通过什么样的说话方式使庄宗最终改变了主意?
答:正话反说,旁敲侧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⑥一、(2017·山东日照)东方朔救乳母葛洪汉武帝乳母尝犯事于外,帝欲申宪①,乳母求救东方朔。
朔曰: 帝忍而愎②,旁人言之, 益死之速耳。
汝临去,慎勿言,但屡顾帝,我当设奇以激之。
”乳母如其言。
朔在帝侧曰: “汝宜速去!帝已壮矣,岂念汝乳哺时恩邪?尚何还顾!”帝虽才雄心忍,亦深有情恋,乃 凄然愍③之,即敕免罪。
(选自《西京杂记》,略有改动)【注释】①申宪:依法惩处。
申,按照。
宪,法律。
②愎(bì:固执任性。
③愍(m ǐn):哀怜。
19.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1)汉武帝乳母尝犯事于外。
(2)帝已壮矣,岂念汝乳哺时恩邪?【答案】 1)汉武帝的奶妈曾经在外面犯了罪。
2)皇上现在已经长大了,难道还会想起你 喂奶时的恩情吗?【解析】此题考查考生翻译句子的能力。
翻译时可直译,也可意译,对于句中重点字要重点 翻译,语句通顺明白即可。
第(1)句与‚于外‛是状语后置,故翻译时应调整到谓语‚犯 事‛前面。
尝‛是曾经的意思;第(2)句中‚岂……邪‛是固定句式,翻译为‚难道……吗?‛表反问。
翻译时要翻译成反问句,同时要注意‚念‛翻译为考虑。
20.东方朔说“我当设奇以激之”,你认为他救乳母的计谋“奇”在何处?(4 分)【答案】示例:①‚奇‛在劝谏的方式与众不同。
不是直接规劝武帝,而是以训斥乳母的方 式委婉劝谏。
②‚奇‛在能根据武帝的性格特点,让乳母‚慎勿言,但屡顾帝,动之以情。
③‚奇‛在能抓住要害,从武帝与乳母之间的关系入手,实施计谋。
④‚奇‛在他采用激将法,言‚帝已壮矣,岂念汝乳哺时恩邪‛,故意戳痛武帝,让他念及‚乳哺时恩‛。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正确理解和提炼信息的能力。
问题中要求理解东方朔救乳母 的计谋‚奇‛在何处,通过分析文章,抓住东方朔不同于常人的做法,理解他的言行‚汝临 去,慎勿言,但屡顾帝‛和‚帝已壮矣,岂念汝乳哺时恩邪?尚何还顾! 以及意图‚救乳母‛即可分析得出。
解答时要分条解答,采用‚‘奇’在……‛的句式回答。
【参考译文】汉武帝的奶妈曾经在外面犯了罪,武帝将要按法令治罪,奶妈去向东方朔求救。
东方朔 说:‚皇上残忍且固执任性,别人求情,反而死的更快。
你临刑时,千万不要说话,只可连 连回头望着皇帝,我会想办法激将他。
‛奶妈进来辞行时,东方朔也陪侍在皇帝身边,奶妈 照东方朔所说频频回顾武帝。
东方朔在武帝旁边说:‚你还不赶快离开!皇上现在已经长大 了,难道还会想起你喂奶时的恩情吗!为什么还要回头看!武帝虽然固执任性,心肠刚硬, 但是也不免引起深切的依恋之情,就悲伤地怜悯起奶妈了,立刻下令免了奶妈的罪过。
二、(2017·河北)复儿子书①来信均悉②,兹③再汇汝④日本洋五百元。
儿自去国至今,为时不过四月,何携去千金业⑤皆散尽?是甚可怪!汝此去,为求学也。
求学宜先刻苦,又不必交友酬应。
千金之资,亦 足用一年而有余,何四月未满即⑦己告罄⑧?汝苟⑨在理应用者,虽每日百金,力亦足以供汝, 特 ⑩汝不应若是耳。
汝如此浪费,必非饮食之豪,起居之阔,必另有所销耗。
且汝亦尝读《孟子》乎?大有为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困心衡虑之后,而始 能作。
吾儿恃⑪有汝父庇荫⑫,固⑬不需此,然亦当稍知稼穑 ⑭之艰难,尽其求学之本分。
非 然者,即学成归国,亦必无一事能为。
今汝若此,余今而后恐无望于汝矣!用钱事小而因之 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
余前曾致⑮函⑯戒汝,须努力用功,何竟忘之?光阴(1)儿自去国至今 去: (2)求学宜先刻苦 宜: (3)特汝不应若是耳 是: (4)困心衡虑之后,而始能作 作:: 。
( ( ( ,可贵,求学不易,此中甘苦,应自知之,毋⑰负⑱老人训⑲ 也。
(选文有改动)①本文节选自张之洞回复儿子的书信。
② 悉:知道 。
③兹:现在。
④汝 你 。
⑤业:已经。
⑥资:钱财,费用。
⑦ 即:就,便 。
⑧告罄:财务用尽 。
⑨苟:假如。
⑩ 特: 不过。
⑪ 恃:倚仗,依赖。
⑫庇荫:比喻尊长的保护,照顾。
⑬固:本来。
⑭稼穑: 泛指农业劳动。
⑮致:给予⑯ 函:信件。
⑰毋:不要,不可。
⑱ 负:辜负。
⑲ 训:教诲, 教导。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每小题 1 分,共 4 分).... 【答案】(1)离开 (2)应当(应该) (3)这样(这) (4)奋起,指有所作为。
【解析】此题考查解释重点词语。
解答时要注意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以及词语古今意义的联系和变化。
这几个词都能从课内延伸过来。
《岳阳楼记》中“去国怀乡”中“去”意思为“离开”,《爱莲说》中“宜当众矣”中“宜”意思为“应当(应该)”,古代汉 语中的“是”绝大多数时候的意思为“这样(这),以上三个可以顺利的由课本注释迁移 过来,第(4)个来自课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的意思为“奋起,指有所作为”9.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标四处)(2 分)用 钱 事 小 而 因 之 怠 弃 学 业 损 耗 精 力 虚 度 光 阴 则 固 甚 大 也。
【答案】用 钱 事 小/ 而 因 之 怠 弃 学 业/ 损 耗 精 力/ 虚 度 光 阴/ 则 固甚 大 也。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句子断句。
解答此种题型,应注意结合语境,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抓住虚词和句式特点来判断。
本题,只要抓住虚词“而” 则”和“怠 弃 学 业 损耗 精 力 虚 度 光 阴”为三个并列短语,即可断开。
另外还需注意题干中的“标四处”的 要求。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小题 2 分,共 4 分)(1)虽每日百金,力亦足以供汝。
答:(2)余今而后恐无望于汝矣!答:【答案】 1)即使每天用掉一百金,按财力我也完全可以供你。
2)我从今后恐怕对你没有指望了!【解析】此题考查了文言文语句的翻译。
翻译句子可以用直译和意译两种,一般我们要采用直译的方法,要注意句子中关键字的理解。
1)里注意“虽”翻译成“即使”“汝”翻 译成“你”。
(2)里注意“余”翻译成“我”,“于”翻译成“对”。
11.作者给儿子写这封书信的目的是什么?(4 分)答:【答案】劝诫儿子要生活节俭,刻苦求学。
【解析】此题考查了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这类题目解答的关键在于读通文意,抓住主要内容。
细读文章可知,文段前半部分劝诫儿子要生活节俭,后半部分借孟子的话劝诫儿. . . . . “““ ? “”子要能吃苦以及勉励儿子要爱学习。
附录:文言文翻译:来信都已收到。
现在汇给你日本货币五百元,你自从出国到今天,时间只不过四个月用完了?这件事实在令人奇怪!你去日本,是为了求取学问。
求学就应该先学会刻苦生活,在那边又不必交朋结友应酬。
那一千多两银钱,也够你用上一年,尚且有结余。
为何四个月不列,就已用得一千二净了? 假如你钱花得在理、应该花,哪怕是每天要用百两之多.我也有力量保证供你所需。
但只是 你不该这样做。
你这样浪费钱财,一定不只是吃喝方面奢侈而已,必定另有花销。
你也曾读 过《孟子》吧。
这位贤人说过:大有作为之人,一定要先刻苦磨炼自己的思想志向,锻炼其 身体,让身体经受得住忍饥挨饿的考验,还要让他一贫如洗,无牵无挂,并在殚精竭虑、经 过痛苦的思索之后,才能有所作为。
你仗恃有我的荫庇,固然不需要这样做,但也应当多少了解一下农家的艰辛,尽到自己求学的本分嘛。
你做不到这一点,哪怕是学成回国,也一定一件事也干不了。
现在你若这样, 我从今后恐怕对你没有指望了!花钱事小,因乱花钱而耽误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这 才是大事!此前,我曾写信告诫于你,要你努力用功。
你怎么就忘了? 光阴极可珍贵,求学 机会难得,这里面的甘苦,我不说你也该明白。
不要辜负老父我的教诲呀!三、(2017·湖北武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 8——10 题。
秦将伐魏。
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①,告之曰: 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 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
”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
”……又北见燕王曰: 先日公子常约两王之交矣。
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
”燕王曰: 吾 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 ”田文曰: 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 利也。
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
田文曰:“臣效②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
恐天下将有大变也。
王曰: “大变可得闻乎?”曰:“秦攻魏,而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 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王闻之闻:听说B.寡人愿子之行也 愿:愿望C.燕王尚未许也 许:答应D.王且何利 利:好处【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词语释词能力。
B 项中的“愿”是“希望”的意思。
9.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A.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B.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C.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D.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
断句要依据语法结构和句子的意思,断句后不能使句 子产生歧义或意思的割裂。
题目给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于是为孟尝君发兵八万,战车二百辆, 来跟从孟尝君”,其中的“兵八万”“车二百乘”是两个词组,“万”和“乘”都是紧跟着数词和名词的后面,不能分开,所以据此可以排除AB 项,而 D 项中的“起”和“兵”分开了, 造成句子意思的割裂。
所以据此应该选择 C 项。
10.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得知秦国将要攻打魏国的消息,魏王连夜召见孟尝君询问对策。
B.孟尝君认为,如果有其他诸侯国的救援,魏国就可以得到保全。
C.起初,燕王以连续两年收成不好和路途遥远为理由婉拒救助魏国。
D.孟尝君提醒燕王,秦王攻占魏国后马上就会组织联军进攻燕国。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意思的理解能力。
“秦王攻占魏国后马上就会组织联军进攻燕国” 的说法是错误的。
孟尝君提醒燕王,魏王在向秦国割地求和之后,会聚集魏国、韩国、赵国、 秦国四国的军力来攻打燕国,来报复燕国见死不救之仇。
11.将第三大题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答案】魏王(就会)降低身份、委屈自己割让土地,将半个魏国(的土地)割让给秦国, 秦军一定会离开。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
翻译文言文句子,一定要字字译到,译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