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学中的隐性课程

合集下载

浅谈教学中的“隐性课程”

浅谈教学中的“隐性课程”

浅谈教学中的“隐性课程”作者:梁可新来源:《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年第04期“隐性课程”一词是由美国学者杰克逊首次提出来的,属于一种“不说话的教材”。

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可以控制的“隐形课程”主要有师生关系、教室布置、突发事件处理等。

这些课堂教学中潜在的因素如果处理得当,教师就会创造出一种愉快、和谐的氛围,进而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下面就以上三个方面的“隐形课程”谈谈自己的心得。

一、融洽的师生关系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学校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隐形因素。

对于这一关系,我们若有足够的认识,并且恰当地加以处理,就会成为教育活动中的一种促进力量,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我们从事的是教书育人的工作,面对的是个性鲜明、思维活跃的学生,与他们的交往不能单凭各自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情感的投入,思维理性的碰撞。

在教育过程中要实现师生间的情感共鸣、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们就应当自觉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对学生怀有高度的爱,以平等、公正、真诚的态度对待他们。

实际上,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几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丝理解的微笑,信手拈来,俯拾即是。

例如,有一名叫李×的学生,数学期末考试只得了12分,老师批评她,学生讥笑她,家长也责备她,并打算让她退学。

这个学生精神上感到很大压抑,整天缩在角落里发呆。

后来,笔者接手了这个班,首先制止学生们叫她的外号和讥笑她,然后在全班学生面前,表扬她的字写得漂亮,语文成绩比数学好,相信她数学成绩也能提高……笔者的一切言行都表现出不鄙视她,不放弃她,处处用善意的鼓励来激发她的上进心。

教师的示范表率,带动了全班同学对她的尊重。

她逐渐地抬起了头,脸上露出了笑容,跟同学们一起玩耍了,期末考试得了70分。

她高兴地跳了起来,同学们跑到她家去报喜。

交谈中,她说:“以前人家都说我傻,我也认为我傻,不识数,学也学不会,所以就不学了,考试时胡乱写,可现在不这样认为了。

浅谈教学中的“隐性课程”

浅谈教学中的“隐性课程”
彩 免 霉雅
E 《 l { W : 臻 i l I l S Ai : { E } 嚣 {
浅 教: 中 的 性 课 程 " 淡 学 “ 隐
◇河北 唐 山市 迁安 市 彭店 子初 级 中学 梁可 新
“ 性 课 程 ” 一 词 是 由 美 国 学 者 杰 克 逊 首 次 提 出 来 隐 的 ,属 于一 种 “ 说 话 的 教 材 ” 。在 课 堂 教 学 上 ,教 师 可 不 以控 制 的 “ 形 课 程 ” 主要 有 师 生 关 系 、教 室 布 置 、 突发 隐
个 方 面 的 “ 形 课 程 ”谈 谈 自己 的心 得 。 隐


融 洽 的 师 生 关 系能 成 为 学 生 学 习 的 动 力
满 温馨 的全 家福 ,而不 是束 缚学 生 手脚 的 “ 牢笼 ” 。所 以 ,优美 的教室 环境 会 给学 生 以心灵 的 净化 、智 慧 的启
迪 、情 感 的 陶 冶 。在 布 置 教 室 时 ,笔 者 特 别 注 意 室 内各 种
例 如 ,有 一 名 叫 李 ×的 学 生 ,数 学 期 末 考 试 只 得 了 1分 , 老 师 批 评 她 ,学 生 讥 笑 她 ,家 长 也 责 备 她 ,并 打 算 2 让 她 退 学 。 这 个 学 生 精 神 上 感 到 很 大 压 抑 ,整 天 缩 在 角 落 里 发 呆 。后 来 ,笔 者 接 手 了 这 个 班 ,首 先 制 止 学 生 们 叫 她 的 外 号 和讥 笑 她 ,然 后 在 全 班 学 生 面 前 ,表 扬 她 的字 写 得 漂 亮 ,语 文 成 绩 比数 学 好 ,相 信 她 数 学 成 绩 也 能 提 高 … …
鸣 ,学 生 就 会 为 达 到 学 习 目标 而不 懈 努 力 。 因此 ,教 师 教 得 轻 松 ,学 生 也 学 得 愉 快 。 二 、教 室巧 布 置 ,可 以营 造 良好 的 班级 文 化 氛 围

隐性课程的定义名词解释

隐性课程的定义名词解释

隐性课程的定义名词解释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是指除了学校正式教学外,通过学校教育实践中未正式秉承的价值观、行为规范等非官方的“潜在课程”,包括学生在学校里学习到的社会和文化方面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与正式课程(Explicit curriculum)相辅相成。

一、隐性课程的含义与作用隐性课程潜伏在学校生活和日常教学中,通过学校环境、师生互动、社团活动等各个方面影响着学生。

它所传递的信息往往是非明确的,但对学生个体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 人际关系与社交技巧在学校中,学生往往需要与来自不同背景、观念和价值观的学生相处。

通过与同学、老师的交往与互动,学生可以学会尊重、合作、沟通和解决冲突的技巧。

这些社交技巧在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遵守规则与纪律学校是一个法治意识培养的场所,在学校生活中,学生接触到各种校规、课堂纪律等规范,通过遵守这些规则,他们能够学会尊重他人权利、遵循规范和纪律,并养成自律的习惯。

3. 思辨与批判精神隐性课程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批判观点,并通过各种讨论和思辨,培养他们的批判意识和批判思维。

这种精神在学生面对信息浩瀚的社会中,帮助他们辨别真伪、理性思考,提高自己的素养。

4. 多元文化的包容与尊重学校是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相聚的场所,通过接触不同文化,学生能够培养包容与尊重的态度。

这可以帮助他们在跨文化交往中更好地理解并与他人和谐相处。

二、隐性课程的影响因素1. 学校文化每所学校都有其特定的教育理念、传统习惯和价值观。

学校的文化特点会对隐性课程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一些学校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他们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创造;而另一些学校则注重纪律和规范,要求学生服从与遵守规则。

2. 师生互动教师是隐性课程的重要承载者之一。

他们不仅在教学中传递学科知识,还可以通过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影响学生的观念和态度。

老师的言传身教可以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品质和价值观。

隐性课程名词解释

隐性课程名词解释

隐性课程名词解释
隐性课程是指在学校教育中,除了学生们正式课程所要学习的课本内容外,还有一些隐藏、不明显、不被正式教育规划所包含的教育内容。

它是在学校集体生活、课堂教学以外的环节中,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而传递的一种非正式的教育。

隐性课程包括:人际交往、道德伦理、思维方法、创新能力、领导能力、团队合作、情绪管理、责任意识、社会责任等等。

这些课程与正式课程不同,无法通过书本或教室教学直接传授,而是通过学校和班级的组织生活、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的引导和激励等方式进行传递。

隐性课程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技能,帮助他们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和职业发展。

虽然隐性课程在学校教育中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评估标准,但它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通过隐性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自信心、自主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增强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等等。

隐性课程的实施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和社团,提供学生参与实践、互动交流的机会,为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教师可以发挥自身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优势,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隐性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发展,培养全面素质。

只有在形成科学的教育体系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提高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

因此,隐性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意义不可忽视,应重视和加强这一方面的教育工作。

隐性的课程

隐性的课程

隐性的课程隐性的课程是指校内教育以外,通过隐藏的方式传达给学生的一些非官方指导和价值观。

虽然不是课程正式内容的一部分,但隐性的课程常常对学生构成更深远的影响。

这篇文章将从下面几个方面阐述隐性的课程。

第一个方面是社交技能的传授。

在学校里,学生遇见了不同的同学和老师,他们来自不同的背景、种族和文化,有不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学生除了学习课程内容以外,还需要掌握社交技能,以便与不同的人沟通交流。

这意味着学生需要学习如何和不同年龄和背景的人建立关系、如何与人相处、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尊重别人的观点。

这些都是隐性的课程内容,学校没有课程来教授这些技能,但学生将从实践中学到这些技能。

第二个方面是品德教育。

学校教育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也包括品德教育,即通过学校的隐性课程将一些道德、人格等方面的准则传达给学生。

学生从同学、老师、家长和学校环境中学到了关于公正、诚实、尊重和责任等的价值观。

这些是社会文化中的共识,学校需要通过隐性的课程将这些价值观传达给学生,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遵从这些准则的能力。

第三个方面是领导力和团队合作。

隐性的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团队合作的能力和领导力技能。

学生在学校组织中参加活动,学到如何在团队中协作,如何为团队成员贡献自己的力量,如何发挥自己的领袖魅力。

这些技能是隐性的课程,但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许多成功人士都从学校的隐性课程中学到了合作和领导力技能,这些技能为他们后来的职业生涯和个人成长奠定了基础。

第四个方面是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

隐性的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的技能。

学生需要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管理自己的时间和优先级,以及如何制定自己的目标和计划。

学校可以通过隐性的课程帮助学生学到这些技能。

学生可以从教练的指导、社交互动和学校课程中学到如何管能自己,这些都是隐性的课程。

综上所述,隐性的课程是一种不显眼的教育形式,它让学生从学校的生活和环境中学到各种技能和价值观。

对高校隐性课程开发的思考和建议

对高校隐性课程开发的思考和建议

对高校隐性课程开发的思考和建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教育也在不断变革和发展。

除了传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外,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关注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那么,什么是隐性课程呢?隐性课程是指不以正式课程形式存在于教学计划中,但在学校生活中和教学过程中以非正规化形式出现的课程,对学生的成长、素质和能力培养具有重要影响的一种教育因素。

对高校隐性课程的开发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总结经验,提出相应建议。

隐性课程开发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高校的隐性课程开发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包括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领导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这些都是学生未来社会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素质。

高校在进行隐性课程开发的时候,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而不是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

可以通过开设一些素质拓展的课程、培训学生的能力和潜能等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

隐性课程开发应注重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教育。

高校的隐性课程开发应该注重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使他们成为有情怀、有担当、有理想的新时代青年。

可以通过开设一些关于人文精神、社会责任、情感教育等方面的隐性课程,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参与公益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增长见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隐性课程开发应和专业课程相结合,形成有机整体。

高校的隐性课程开发应和专业课程相结合,形成有机整体。

隐性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专业课程中的实践教学、实习实训等也是隐性课程的一部分,这些实践经验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

高校在开发隐性课程时,应该更多地考虑专业课程和隐性课程的结合,形成互补和相辅相成的关系。

隐性课程的开发需要有良好的实施机制和评价体系。

高校在进行隐性课程开发时,需要建立良好的实施机制和评价体系。

这样才能保证隐性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实施机制要求学校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和方案,确定隐性课程的内容、形式和实施方式。

浅谈语文教育中的隐性课程——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

浅谈语文教育中的隐性课程——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

新视野浅谈语文教育中的隐性课程——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长春吉大附中力旺实验小学杨欢语文教师教学活动的特殊性可以概括为“传道授业”。

“传道”指语文教学与其他各个基础学科同样具有传授必要专业知识的职责;“授业”则指的是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地传递语文学科所特有的人文关怀和审美意识。

与此同时,语文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还将间接地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因此,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教学的基础,相对于其后的初高中阶段来说,小学语文教育是“基础之基础”。

小学阶段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小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

概括地说.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

在语文能力方面,主要是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思维、语感、学习习惯、识字能力、阅读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

在审美方面,主要通过优秀文本知识培养小学生的道德情操,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能力。

可以看到,小学语文教育在培养小学生语文能力和情趣上欲达成的目标都不是简单的“技术性活动”,并不能仅靠传授专业知识来达成教学目标。

对专业知识之外的教学,必须有赖于教师有计划、有目的,但又不以直接传授的方式,即通过隐性课程来实现。

分析语文教学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质,也表明隐性课程和语文教学之间好似一根枝条上发出的两个芽,具有不可割裂的关系。

对于一个有经验的语文教师而言,隐性课程可以说已经融入到他个人的教学风格、修养当中,但这只是难以言传的经验,难以推广到普遍的语文教学中。

因此,对于隐性课程的合理设置与实施,需要教师树立重视隐性课程的态度,对隐性课程的基本性质和原理有着正确的认识,比较全面地了解隐性课程。

一、隐性课程概说隐性课程,在诸多的研究中又被叫做潜在课程、“隐蔽课程”、非正规课程、未来预期课程等。

美国学者杰克逊(P.WJackson)在他1968年出版的《班级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一书中,率先提出了“隐性课程”这一概念。

我国出版的《教育大辞典》中定义“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得到明确规定的、非正式且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

论隐性课程的重要性

论隐性课程的重要性

论隐性课程的重要性隐性课程指对学生培养起着潜在的、潜移默化作用的课程。

比如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勤奋向上、团结拼搏的校风、学生的学习风气、心理健康、家庭影响、社会时尚等都是隐性课程的内容。

隐性课程对学生长久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有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接受了家庭教育,但家庭教育受家长的文化水平、教育方式、血缘关系等的影响,比如家长的言谈举止、做事方式、说话习惯等都是一种隐性教育,在家长的不知不觉中就会影响了孩子!而学校教育中的隐性课程正是对家庭教育之不足的必要有益的补充。

一个学校的校训总是出现在学校最醒目的位置,教学楼上有“创新、求实、进取”的标语;在教室外的墙壁上贴有成语故事和科学家伟人的教育性语言;教室内有科学家的头像及对学习鼓励的话;就是在小小的草坪上,都有人性化的小牌子:“别踩我,我会疼”、“撒一点爱心、开一池娇艳”等提示语。

这些勤奋向上、创建和谐校园的校风建设都是隐性课程在学校的具体表现!仅有学校大环境的隐性课程教育还是远远不够的!一个班级内的学习风气,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受社会风气、社会时尚的影响等,是衡量一个班级有没有开展隐性课程的重要依据!而隐性课程的展开是各学科教师在显性课程教育的同时,注重了隐性课程的同步教育为基础的。

新课程把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并重,就是强调注重隐性课程对学生发展成长的重大作用,并要求各学科教师把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去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

一个合格的学科教师要清楚的认识到隐性课程的重要性,才能在课堂上有效的实施隐性课程,并能让隐性课程发挥出其巨大的潜能,促进显性课程的提高。

学科教师在学科课堂上,首先要有“一桶水”的专业知识,以专心的敬业精神感染学生。

并在传授显性课程的同时把自己的这种“专心学习精神”的隐性课程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能感知到:在学习中合理的使用脑的度,获得把握和控制自己的能力。

这对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益的。

并且告诉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学到战胜困难、战胜不良情绪的能力。

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又称隐形课程、隐蔽课程或潜在课程。

在学前教育领域,隐性课程却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

在我国,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隐性课程问题才被引进学前教育领域。

一、隐性课程的概念及其特性分析(一)隐性课程的概念“隐性课程”一词是由美国学者杰克逊于1968年在其《教室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

隐性课程的概念,目前尚无统一认识,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理解。

但一般认为,隐性课程是那些不在课程规划中反映,不通过正式教学进行,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又不可避免地会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的因素。

隐性课程使儿童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意料之外的知识、价值观念、态度、行为方式等。

隐性课程在教育中的作用有时比正规课程还为重要,尤其在促进儿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发展的作用更不可忽视。

(二)隐性课程的特征隐性课程具有一些不同于正规课程的特征。

1.暗示性隐性课程的资源隐藏于学校文化之中,这些资源以暗示的形式对学生产生影响,它不是直接而公开地向学生施教,而是以隐蔽的方式把有关道德的、审美的、知识的等经验渗透到具体的人、事、物以及活动过程之中,并影响着学生。

2.多样性学校的实践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参与隐性课程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因此学生在学校内习得的隐性课程是多样的。

3.无意识性在隐性课程中,学生进入角色的过程是自然而然地实现的,没有人向自己发出指令,他们的进入是无意识的。

4.长期性、间接性学生从学校隐性课程中是通过情感融合过程习得的,其效果可能部分在学校期间就显示出来,也可能在走出校门后经历与社会磨合后产生作用。

学生一旦习得,其影响效果是长久的、稳定的,甚至在其一生中都受着这种影响。

(三)隐性课程的内容概括地说,隐性课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各种人际交往所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人际交往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建立学校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是隐性课程的重要内容。

隐行课程的例子

隐行课程的例子

隐行课程的例子
隐行课程是一种让学生暗中去做的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能力。

以下是一些隐行课程的例子:
1. 暗夜散步:该课程让学生在晚上独自走在黑暗的街道上,以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

2. 荒野探险:该课程让学生参加野外探险活动,以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3. 隐蔽行动:该课程让学生进行秘密行动,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我约束能力。

4. 密码学:该课程让学生学习密码学知识,以便他们能够保护自己的隐私和安全。

5. 独处时光:该课程让学生独自度过一段时间,以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能力。

这些课程通常由专业的辅导员或教练指导,并要求学生遵守严格的规定和纪律,以确保他们的安全和有效性。

隐性课程浅析

隐性课程浅析

隐性课程浅析自从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杰克逊正式提出“隐性课程”的概念后,对隐性课程的研究就不断引起人们的注意。

虽然经过近四十年的探讨,该领域研究所涉及的范围、深度、广度都有了很大的扩展,但仍属于发展过渡阶段,因此对隐性课程的认识和理解仍有些模糊。

但作为一种客观存在,隐性课程对于教育的作用和效果是不可忽视的。

一、隐性课程的概念、特点及范围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从大课程观出发,二者是整体课程的两个方面或两个部分。

显性课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

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是指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通过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的途径,对学生的情感、意志、态度、动机、价值观、信仰等发生影响的总和。

如果说显性课程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是知识与技能教育,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更多的锻炼与实践环节是由隐性课程来完成。

它通过感染、暗示、同化、激励与心理调适等多种功能改变着学生的情绪与情感、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

因此隐性课程是那些难以预期的、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随机出现的、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作用的、在正式课程之外的学习经验。

通过上述隐性课程的定义,可以看出它主要有以下特点:1、潜在性。

隐性课程不象显性课程那样通过正式的教学来进行,而是潜伏在显性课程之后,主要是通过间接的、内隐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产生影响。

2、非预期性。

隐性课程也不似显性课程那样,教育者能通过学生的反映对教学全过程进行有效地控制、调节,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它在事先是难以预测、难以估计到的。

3、二重性。

隐性课程既能对学生施以积极的影响,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又能对学生施以消极的影响,阻碍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4、深刻性。

由于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的,对学生的影响主要是情感、意志、人格、价值观的影响,因此,也就非常持久和深刻,甚至影响人的一生。

幼儿园隐形课程

幼儿园隐形课程

幼儿园隐形课程
幼儿园隐形课程是指在儿童日常游戏活动中隐含的教育内容和目标。

它强调通过自由游戏、角色扮演、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幼儿园隐形课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社交技能:通过与其他幼儿互动和合作,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合作精神和情感管理能力。

2. 认知能力:通过玩具、游戏和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注意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语言能力:通过听故事、唱歌、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和听说能力。

4. 动手能力:通过绘画、手工制作、游戏等活动,培养幼儿的绘画、剪贴、塑造等动手能力。

5. 体验自然:通过户外游戏和观察自然环境,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6. 情感和品德培养: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规则等活动,培养幼儿的情感认知和品德修养。

7. 健康和安全教育:通过体育活动、健康饮食和安全常识等,培养幼儿的健康生活习惯和自我保护意识。

幼儿园隐形课程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和素质,通过充满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活动,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这种以游戏为基础的教育模式,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激发了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试论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

试论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

加强学校制度建 设:建立健全学 校各项规章制度, 规范学生行为, 强化学生遵纪守 法的意识,提高 学生的自我约束 力和自我管理能 力。
教师应树立正 确的德育观念, 关注学生的全
面发展。
教师需具备高 尚的师德,成 为学生的楷模
和榜样。
教师需不断提 升自身的德育 素养,掌握德 育教育的方法
和技巧。
教师需积极参 与德育培训和 学习,不断提 高德育教育的 水平和能力。
隐性课程德育功能难以量化评估 隐性课程德育功能受限于学生的个体差异 隐性课程德育功能可能被误解为强制灌输 隐性课程德育功能缺乏明确的实施标准
隐性课程德育功能难以量化评 估
隐性课程德育功能受限于学生 的个体差异
隐性课程德育功能可能被过度 依赖
隐性课程德育功能需要持续优 化和改进
更新教育观念,重视隐性课程 的作用
强调隐性课程在 德育中的重要性, 提高教育者的认 识和意识。
优化校园文化环 境,营造积极向 上的学习氛围。
创新教学方式, 注重学生的情感 体验和道德实践。
加强家校合作, 共同促进学生的 道德成长。
汇报人:abc
营造良好的校园 文化氛围:通过 建设积极向上的 校园文化,影响 学生的思想观念 和行为习惯,促 进德育功能的发 挥。
强化教师的师德 师风建设:教师 的言传身教对学 生的影响深远, 加强教师师德师 风建设,树立良 好的师德榜样, 有助于引导学生 形成正确的价值 观和道德观念。
开展丰富多彩的 校园文化活动: 通过组织各种有 益于学生身心健 康的文化活动, 培养学生的团队 协作精神、创新 能力和社会责任 感,促进学生的 全面发展。
abc,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ES

论幼儿园教学中的隐性课程

论幼儿园教学中的隐性课程

论幼儿园教学中的隐性课程摘要:本文主要探讨隐性课程的意义、特点, 与正式课程的关系, 以及它如何影响课程改革和课程发展很有必要。

通过多年的幼儿教育一线的实际经验,就目前幼儿隐形课程的界定,隐形课程的特点、如何发挥幼儿园隐性课程的作用等方面做一个论述。

关键词:隐性课程幼儿教育作用综观几十年中外学者对课程的研究,其主要成就都在正式课程方面,尤其是课程理论、课程类型、课程整合、教材发展、课程评估、师资培训等。

然而,若对隐性课程缺少认识或不重视,也会影响正式课程的实施。

探讨隐性课程的意义、特点,与正式课程的关系,以及它如何影响课程改革和课程发展很有必要。

通过多年的幼儿教育一线的实际经验,就目前幼儿隐形课程教育中的一些现状和问题,隐形课程的特点、如何发挥幼儿园隐性课程的作用等方面做一个论述。

一、隐性课程的界定我认为幼儿园隐性课程是指在幼儿园环境中教师无意识传递的,幼儿自觉习得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内容,其中有符合教育期望的正面内容,也有不符合教育期望的负面内容,它是幼儿成长经验中持久而有效的构成。

相对学校环境而言,幼儿园的学习环境更加复杂,隐性课程的内容更加广泛,因此研究幼儿园的隐性课程,强调教育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安排都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幼儿的教育是无时无处不在的,但是教师不可能计划好所有的细节和言语,因此,教师无意识的信息传递也是幼儿园隐性课程的研究内容。

二、幼儿园隐性课程的特征1.潜课程具有无意性。

由于幼儿的意识水平有限,很大部分学习都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学习的,它不能受儿童自身的控制,但能受教育者的控制。

2.潜课程具有非预期性的特征。

对教育者来说,潜课程的影响常常是其事先没有预料到的。

这种效果有的是积极的,也有的是消极的。

隐性课程事先很难进行具体的设计,他对幼儿的影响是自然的,自发的,所以对幼儿的发展既存在着积极的影响又存在着消极的影响。

3.潜课程具有广泛性特征。

隐性的课程

隐性的课程

隐性的课程
隐性课程是指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除了课堂上直接教授的知识和技能外,还会学到一些非正式的、间接的、非官方的教育内容。

这些内容可能不被明确地包括在教学大纲中,但它们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隐性课程包括以下方面:
1. 价值观的培养:通过与同学和老师的交往,学生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如友好、诚实、尊重等。

这些价值观的培养对学生的道德发展和行为习惯有着深远的影响。

2. 社交技能的培养:学校教育不仅仅是学习知识和技能,还是一个社交的场所。

在学校里,学生需要与同学、老师和其他教职员工进行交流和合作。

通过这些社交活动,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管理的培养:学生在学校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如喜怒哀乐、挫折和压力等。

通过学习和经历这些情感体验,学生可以逐渐培养自己的情感管理能力,学会应对不同的情感体验和情绪变化。

4. 自我认知的培养: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会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兴趣、优点和不足,并开始形成自己的自我认知。

这种自我认知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和人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5. 能力的培养:在学校里,学生除了学习课本知识外,还会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如运动会、艺术节、社团活动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和创造力。

隐性课程虽然不像显性课程那样被系统化地教授,但它们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学校教育应该更加重视隐性课程的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教育。

隐性的课程

隐性的课程

隐性的课程隐性课程是指那些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并没有明确教授的内容,却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一种课程。

这些隐性课程可能来自学校的教学环境、师生关系、学生之间的互动等方方面面,它们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隐性课程的概念、特点以及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性进行详细探讨。

隐性课程具有一定的特点。

一方面,隐性课程是非正式的、不受正式课程安排的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它可以随时随地出现在学生的生活中。

隐性课程通常是通过模仿、观察和体验等方式来传递和接受的,而非通过书本和讲授来传授。

隐性课程往往涉及到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它对学生的自我意识、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素养等方面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隐性课程在教育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隐性课程对学生的情感和态度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行为举止、语言和表情等都会深刻地影响学生的情感和态度,这些情感和态度将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隐性课程对学生的价值观和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学校的学习环境、师生关系、同学之间的相处等方面的细微变化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观念和价值取向。

隐性课程对学生的社会适应和生活素养的培养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学校生活中,学生需要与不同的人相处并学习如何应对不同的情境,这些经验都会成为学生未来生活的宝贵财富。

隐性课程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由于隐性课程的非正式性和不可见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往往很难全面了解和评估学生在这方面的学习情况,因此很难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隐性课程可能受到学校教育制度、师生关系等方面的负面影响,比如学校中存在的不良风气、师生之间的不和谐关系等都会对学生的隐性课程学习产生不良影响。

对于隐性课程的重视和管理势在必行。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应该加强对隐性课程的重视,努力创造积极健康的师生关系和学习环境,从而有助于学生良好的隐性课程学习和发展。

幼儿园隐形课程

幼儿园隐形课程

幼儿园隐形课程摘要:一、引言1.幼儿园的重要性2.隐形课程的概念二、幼儿园隐形课程的内容1.价值观和道德教育2.社会行为规范3.文化传承4.创新能力培养三、隐形课程的影响1.对幼儿性格和人格的影响2.对幼儿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影响3.对幼儿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四、如何优化幼儿园隐形课程1.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2.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合作3.注重幼儿的个性化发展五、结论1.总结幼儿园隐形课程的重要性2.强调隐形课程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正文:一、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开始接触社会、学习知识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除了显性的课程设置,还有一些隐形的课程内容,对幼儿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

那么,什么是幼儿园隐形课程?它包括哪些内容?又该如何优化呢?二、幼儿园隐形课程的内容1.价值观和道德教育幼儿园隐形课程中,价值观和道德教育占据重要地位。

通过日常活动、故事、游戏等方式,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他们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的品质。

2.社会行为规范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社会行为规范的重要场所。

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孩子们通过与同伴和老师的互动,学会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合作互助等社会行为。

3.文化传承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在幼儿园隐形课程中,通过传统节日、民间故事、艺术欣赏等形式,让孩子们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传承优秀文化。

4.创新能力培养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非常强烈。

隐形课程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隐形课程的影响1.对幼儿性格和人格的影响幼儿园隐形课程对幼儿的性格和人格产生深远的影响。

良好的隐形课程能帮助幼儿建立自信、独立、乐观的性格特点,形成健全的人格。

2.对幼儿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影响有趣的隐形课程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对幼儿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幼儿园隐形课程对幼儿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隐性的课程

隐性的课程

隐性的课程隐性的课程指的是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非正式课程,这些课程通常不在教学计划中明确列出,但却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和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隐性的课程包括学校文化、社会互动、教师行为和学校环境等方面的教育内容。

了解和管理隐性的课程对于学校教育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

学校文化是隐性的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的文化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人格塑造有着深远影响。

学校文化包括学校的价值观念、传统习俗和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

在这种文化氛围下,学生不仅仅是在学习知识,更是在接受一种特定的观念和行为模式。

一些学校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这种文化氛围势必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影响。

而另一些学校则偏向于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行为规范和纪律约束,这种文化氛围可能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自我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学校管理者需要关注并引导学校文化的形成,确保学校文化对学生的成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社会互动也是隐性的课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在学校中,学生接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更是社会的复杂性和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

在班级中,学生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类型的同学,他们之间的相处方式和相互影响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一方面,同学之间的友情和合作,能够促进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学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是学生学习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

学校需要通过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和加强班级管理,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社交关系,使社会互动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益元素。

教师行为是隐性的课程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教师的行为举止、言谈举止不仅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更是学生价值观和态度的潜移默化者。

良好的教师行为能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而不当的教师行为则可能会给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

教师的严格与宽容、公正与偏袒、耐心与暴躁等行为特点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教师要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注重塑造自己的专业形象和教育风采,做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和榜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教学中的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一词是由美国学者杰克逊首次提出来的,属于一种“不说话的教材”。

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可以控制的隐形课程主要有师生关系、教室布置、突发事件处理等。

这些课堂教学中潜在的因素如果处理得当,那么教师就会创造出一种愉快、和谐的氛围,进而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下面就以上三个方面的隐形课程谈谈自己的教学心得。

一、融洽的师生关系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学校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隐形因素。

对于这一关系,我们若有足够的认识,并且恰当地加以处理,就会成为教育活动中的一种促进力量,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我们从事的是教书育人的工作,面对的是个性鲜明、思维活跃的学生,与他们的交往不能单凭各自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情感的投入,思维理性的碰撞。

在教育过程中要实现师生间的情感共鸣、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们就应当自觉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对学生怀有高度的爱,以平等、公正、真诚的态度对待他们。

实际上,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几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丝理解的微笑,信手拈来,俯拾即是。

例如,我校有一名叫李浩的学生,数学期末考试只得了12分,老师批评她,学生讥笑她,家长也责备她,并打算让她退学。

这个学生精神上受到很大压抑,整天缩在角落里发呆。

后来我接手了这个班,首先制止学生们叫她的外号和讥笑她,然后在全班学生面前,表扬她的字写得熟练,语文成绩比数学好,相信她数学也能提高……教师的一切言行都表现出不鄙视她,不放弃她,处处用善意的鼓励来激发她的上进心。

教师的示范表率,带动了全班同学对她的尊重。

她逐渐地抬起了头,脸上露出了笑容,跟同学们一起玩耍了,期末考试她得了70分。

她高兴地跳了起来,同学们跑到她家去报喜。

交谈中,她说:“以前人家都说我傻,我也认为我傻,不识数,学也学不会,所以就不学了,考试时胡乱写,可现在不这样认为了。

”由此可见学生尊其师,信其道,师生情感交融,心理共鸣,学生就会为达到学习目标而不懈努力。

因此,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愉快。

二、教室巧布置,可以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环境可以育人早已是不争的事实。

有人说:美的环境是一部多彩的、立体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对生活其中的学生具有“润物
细无声”的教育作用。

富有艺术之美的它应该是师生眼中的一幅清新淡雅的风景画,一幅充满温馨的全家福,而不是束缚学生手脚的“牢笼”。

所以优美的教室环境会给学生以心灵的净化、智慧的启迪、情感的陶冶。

因此在布置教室时,我特别注意室内各种设施颜色的搭配,使教室呈显出一种自然、平静、生机昂然的气氛,显现一种和谐美。

如,在我班的教室中就摆放着许多由学生亲手种植的花草,绿色的植物会给人以清新舒适之感,让它们伴随着学生们一起成长。

同学们也能够通过自己的护绿行动,加强爱护绿色、爱护教室环境的意识,从小培养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热忱。

在种植花草的过程中,让学生们看到不同花草在同一成长环境中的优胜劣汰,教育学生要努力适应各种环境,不断从自身找原因,而不能总是强调事情的外在因素。

在教室前面的墙壁上悬挂一本挂历,无论是班上的大事小情,翻开它往事历历在目,未来尽收眼底。

它不仅记录了事件的时间,而且也成为我们师生互通信息的纽带。

教室后面是我们的废旧物品回收站。

那是学生们经过反复商讨最终用白色透明鱼网布缝制的回收袋,当学生们将各式各样的空饮料瓶放到回收袋中,就会在阳光下反射出缤份夺目的光芒。

如今这个装满废品的回收袋竟成了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学生们的环保意识增强了,同时也增加了班费收入。

在班级环境文化建设上,要组织学生精心设计和布置,使教室的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富有教育作用。

一个安静、和谐的学习与生活空间,可以催人奋进,可以影响学生对事物的判断和看法,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方式。

这些对于学生良好性格和健全人格的培养都是十分有力的。

三、巧妙机智的处理课堂突发事件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总是凭着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对教材内容的了解作充分的“预设”,希望教学中产生更有价值的“生成”。

但事实上,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偶发事件、产生新问题。

而这些事件、问题又往往在教师预设之外,为教师始料未及的。

很多老师将这些偶发事件、问题视之为课堂的“最大干扰”。

如果聪慧地利用偶发教学资源,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动,借助其积极有效的一面,适时引领,把它作为资源加以利用,就会让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碰撞,迸发创造火花,使教学取得出乎意料的效果。

聪慧地利用偶发教学资源,能让危机化为教学良机。

例如,一日下午,我正在讲“远离危险,拒绝侵害”一课,突然万里晴空乌云密布,天越来越暗。

安静的课上马上骚动起来了,学生不时瞟向窗外,并传来了窃窃私语声。

显然这时如果整顿纪律再讲下去效果肯定不佳,干脆停下来让学生做作业或自己念书也不是好办法。

这时我不但不气亦不急,却顺水推舟,停下课与学生欣赏起窗外的景象。

老师兴致勃勃地一会儿指点学生注意这儿,一会儿提醒学生观察那边。

天空一声霹雳惊天动地,许多学生吓得叫起来。

一场暴雨哗哗地下,请同学观看雷雨大风情景;。

暴雨很快过去了,这时我问到雷雨大风天气都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那么我们又应如何保护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同学们议论纷纷,说的头头是道。

最后我补充:(1)减少外出,如果你在家不要使用电话、电脑和其他电器,不要洗澡或洗涤,因为闪电可以通过导线或水管伤害你。

(2)如果你在野外,不要骑自行车、摩托车,不要打手机,不要携带金属物体在雷天行车,不要站在空旷高地上和大树下避雨。

最后我不慌不忙地引到了正题上:未成年人如何加强自我保护?大家讨论的又很激烈。

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极大地激发出来了,课堂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节课后,我深深感到要驾驭“动起来”的课堂,教师就要循着学生思维的起伏、情感的波澜随时地调节整个教学环节。

有些课虽然没有完成教学任务,但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充分发展,也是值得肯定的。

通过以上的教学感受,我认为虽然隐形课程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不被察觉和利用,但如果我们能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强对隐形课程的关注,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灵活的处理突发事件,那么必将会大幅度的提高教学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