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行鉴赏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诗歌鉴赏试卷带解析1

八年级语文上册诗歌鉴赏试卷带解析1

八年级语文上册诗歌鉴赏试卷带解析1一、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杂诗》唐·无名氏近寒食雨草萋萋,著①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②有家归未得,杜鹃③休向耳边啼。

【注解】①著:吹入。

②等是:等于。

③杜鹃:鸟名,即子规。

(1)诗中的________一词可以看出诗人写诗的时节。

(2)请结合具体诗句说一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情感。

2.阅读古诗,完成题目。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请解释“初平”、“暖树”两个词语。

(2)诗歌写了西湖诸多美景,却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一联结尾,这是运用了哪一种写作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古诗文阅读春兴唐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春郊唐钱起水绕冰渠渐有声,气融烟坞晚来明。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1)这两首诗都是写春天,但春的阶段有所不同。

第一首诗的阶段是,第二首诗的阶段是。

(2)借物抒怀是诗歌中常用的手法,请结合两首诗中的“风”这个物象,简要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泛东钱湖明·范钦澄波四望空,画舸沂冷风。

野寺轻鸥外,人家细雨中。

菰蒲临水映,洞壑与天通。

即拟寻真去,花源杳无穷。

注释:画舸ɡě:画船,即装饰华美的游船。

沂yí:超越极限。

野寺:野外庙宇。

菰蒲gūp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浅水里,可食。

“菰”的嫩茎称“茭白”,“蒲”又称“香蒲”。

洞壑:深谷。

(1)这首诗展现了景物________的特点,诗的末联化用了________这篇课文的意境。

(2)结合全诗,说说本诗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雨过山村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鉴赏【知识梳理】诗歌的分类,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①古体诗(唐以前的诗歌)包括四古、五古、七古、楚辞、乐府诗等;②近体诗(唐以后的诗歌)包括律诗(五言侓诗、七言律诗)和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其中,律诗从上往下又分为:首联、颔[hàn]联、颈联和尾联。

2、诗歌按表达方式分: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3、诗歌按内容分(题材):叙事诗、写景诗、友情送别诗、爱国怀乡诗、咏物诗、咏史怀古诗、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等。

一、《观沧海》1、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是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精于兵法,著有《孙子略解》等军事著作。

其诗以慷慨悲壮、宏伟壮观著称。

著有《蒿里行》《短歌行》《苦寒行》《龟虽寿》《观沧海》等诗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观沧海》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下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属于实写,描写了海水和山岛的景象,由远及近。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属于想象的虚写,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

3、中心思想:这首写景抒情诗,作者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开阔的胸怀,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必须掌握的内容: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渲染大海苍茫雄浑的气势。

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

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两句表现草木欣欣向荣,生机无限。

3、“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秋风萧瑟,波浪滔天的雄伟壮观的情景。

4、“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四句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

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古诗词中的杜鹃鸟意象

古诗词中的杜鹃鸟意象

古诗词中的杜鹃鸟意象“杜鹃”意象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子鹃、杜宇、望帝、蜀鸟、蜀魄、蜀魂、催归等,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

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思归之情。

高中课文中多次提及这个意象,如“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望帝啼鹃”(关汉卿《窦娥冤》)等。

一、烘托伤春、惜春之情苏轼《浣溪沙》:“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松林间沙路洁净得不沾泥土,潇潇的暮雨声和布谷鸟的啼叫声在回荡。

作者虽贬官黄州,但他从自然景物中汲取生活的乐趣,杜鹃鸟在这里烘托了作者伤春、惜春之情。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苏轼《西江月》)、“生怕子规声到耳,苦羞双燕语穿帘。

”(朱淑真《伤春》)、“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曹雪芹《红楼梦·桃花行》)、“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曹雪芹《红楼梦·葬花吟》),都是借杜鹃鸟来烘托伤春惜春之情。

二、抒发乡愁、思念之情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历来都是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的重大主题。

《华阳国志》中有:“子规鸣声凄厉,最容易勾起人们别恨乡愁。

”杜鹃的鸣声很像人说:“不如归去。

”所以子规鸟又叫思归、催归,它很容易引起游子的乡愁和思念亲人的感情。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起句写眼前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曲折地传达出对友人的无限思念与深切同情。

再如,王维《送梓州李使君》:“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黄庭坚《醉蓬莱》:“杜宇声声,催人到晓,不如归是。

”柳永《安公子》:“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

”以上均是思乡之情。

三、倾诉悲苦、哀怨之情杜宇也叫望帝,传说是周朝末年蜀地的君王,后禅让退位,归隐深山。

杜鹃在诗中的意象

杜鹃在诗中的意象

杜鹃在诗中的意象
杜鹃在诗中的意象通常与悲苦和哀愁联系在一起。

在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化魂为杜鹃鸟。

因此,杜鹃鸟在古诗中常常被用来表达悲苦和哀愁。

在杜甫的诗中,杜鹃的意象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

他通过杜鹃鸟传达了礼仪秩序君臣之礼的自古法则,同时以杜鹃鸟的悲剧形象影射秩序已失,君臣之纲被破坏殆尽。

他的另一首诗《杜鹃行》中的杜鹃更是表意鲜明,直指唐明皇李隆基。

总的来说,杜鹃在诗中的意象通常与悲苦、哀愁、忠君爱国等情感联系在一起,但在不同的诗人笔下,杜鹃的形象也会有所不同。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篇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篇

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歌的考测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我们将表达技巧从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结构特点三个角度来分析。

古代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篇(答案在全文最后)Nanjingjiuzhong fengyuan(南京九中冯渊)【考点分析】修辞手法的考测一般分两部分,即辨认修辞格和阐释表达效果(在习题里往往是这样呈现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好处在哪里等等)。

我们先看最近三年高考题的例子:一、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7重庆卷)海棠(宋)苏轼惜牡丹花(唐)白居易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这一题的后一问涉及对修辞手法的指认,比较容易。

——前二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早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后二句用了拟人手法,以花比人。

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2006安徽卷)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此题要求先指认,然后结合原诗分析表达效果。

——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

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5年全国卷·河南等)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此题要求先指认修辞格,然后对修辞的运用进行简单解说。

——对偶。

“芳草”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辛弃疾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辛弃疾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辛弃疾宋词注释翻译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辛弃疾宋词注释翻译赏析《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辛弃疾宋词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

293唐诗解读——杜甫之《杜鹃行》

293唐诗解读——杜甫之《杜鹃行》

293唐诗解读——杜甫之《杜鹃行》杜君不见昔日蜀天子,化为杜鹃似老乌。

寄巢生子不自啄,群鸟至今与哺鹪。

虽同君臣有日礼,骨肉满眼身羁孤。

业工窜伏深树里,四月五月偏号呼。

其声哀痛口流血,所诉何事常区区。

尔岂摧残始发愤,羞带羽翮伤形愚。

苍天变化谁料得,万事反复何所无。

万事反复何所无,岂忆当殿群臣趋。

注:蜀天子:指周末蜀王杜宇,号望帝。

传说他死后魂魄化为鸟,名曰杜鹃,亦称子规。

似老乌:指杜鹃羽毛似乌。

寄巢:据说杜鹃不会筑巢,到别的鸟类巢中下蛋,孵出雏鸟后,又不捉虫喂养,而让别的鸟代为哺育这两句说;群鸟为杜鹃哺育幼雏,好象依然存有君臣之礼,但杜鹃因此骨肉疏远,显得孤零零的了。

根据多数杜诗注家的意见,这里的杜鹃鸟影射玄宗,其幼雏影射肃宗,代杜鹃哺育幼雏的群乌则影射肃宗的亲信宦官李辅国辈。

李辅国原名李静忠,因拥立肃宗在灵武即位有功,任太子家令、判元帅府行军司马,专权用事,炙手可热。

玄宗被移居西内禁闭,是由他建议并执行的。

唐人小说甚至说玄宗是李辅国派人暗杀的,虽不足凭信,但亦可窥见他在玄,肃二宗父子矛盾中扮演的是怎样的角色。

业:既,已。

工,善于,擅长。

窜伏,伏匿。

偏:特别,最。

号呼:大声呜啼。

以上两句意思是说:杜鹃生来就善于藏匿于密叶深处,四,五月时特别喜欢啼叫。

其声:指杜鹃啼声。

传说杜鹃啼叫极其悲苦,直到口流鲜血才停止。

诉:诉说。

区区,犹“拳拳”,忠爱专一的意思。

尔:你。

岂:难道。

始:方才。

发愤:发泄愤懑。

羽翮:羽毛。

翮:羽根。

伤形愚,自伤愚笨不能表达情志。

解读:这首诗写杜鹃鸟的来历、生长哺育和际遇,是一首咏物诗。

但从写作的时代背景和诗语的闪烁含蓄来看,它应当有比兴寄托之义。

千百年来,流传着“杜鹃啼血,子归哀鸣”的炽烈而悲情的故事。

传说古代蜀国有一皇帝,他的名字叫杜宇。

《成都记》:“望帝死,其魂化为鸟,名日杜鹃,亦日子规。

”又记:“杜宇亦日杜主,自天而降,称望帝,好稼穑,教人务农,治郫城,亦日望帝。

至今蜀人将农者,必先祀杜主。

唐朝诗歌鉴赏题目

唐朝诗歌鉴赏题目

唐朝诗歌鉴赏题目题目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请分析此诗首联写景的作用。

解析:首联写登高之所见闻。

风急天高,猿猴哀啸,清渚白沙,飞鸟回翔。

这是一幅萧瑟凄凉的秋景图。

作用有:一是为全诗定下了萧瑟凄凉的感情基调;二是通过描写高猿长啸、飞鸟盘旋等景象,营造出一种空旷、高远、寂寥的氛围;三是寓情于景,诗人的羁旅愁思、孤独之感与眼前的秋景相融合,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题目2:请赏析“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一联的妙处。

解析:从意境上看,“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营造出一种雄浑、壮阔而又萧瑟、凄凉的意境。

从表现手法上看,运用了叠词,“萧萧”摹落叶之声,“滚滚”状长江之势,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从情感表达上看,诗人把自己的命运与落木、长江联系在一起,借景抒情,表达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同时,这两句诗对仗工整,“无边”对“不尽”,“落木”对“长江”,“萧萧下”对“滚滚来”,显示出诗人高超的诗歌艺术技巧。

题目3:“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诗中“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运用了什么典故?有何作用?解析:“庄生晓梦迷蝴蝶”运用了庄周梦蝶的典故,庄周在梦中化为蝴蝶,醒来后不知自己是庄周还是蝴蝶,这个典故表现了人生的虚幻和迷惘。

“望帝春心托杜鹃”运用了望帝化为杜鹃啼血的典故,望帝把自己的哀怨和思念寄托于杜鹃的啼叫,表达了一种哀怨、惆怅的情感。

作用:一是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神秘色彩;二是通过典故的运用,诗人把自己对往昔美好爱情的追思、对身世的感伤等复杂情感委婉地表达出来,使情感表达更加含蓄深沉。

题目4:如何理解“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两句诗?解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这种悲欢离合的感情岂待今日来追忆,只是当年就已经感到惘然若失了。

杜甫《杜鹃行》的拟人化书写及其寓意

杜甫《杜鹃行》的拟人化书写及其寓意

2021年第1期(总第120期)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MINNAN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Social Sciences)No.1.2021General.No.120杜甫《杜鹃行》的拟人化书写及其寓意郝润华,苏朋朋(西北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127)摘要:杜诗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杜鹃行》即十分典型。

关于《杜鹃行》一诗的意蕴,历来众说纷纭。

必须通过对前人注解的认真爬梳,结合杜甫行迹、创作背景、历史事件,并细读文本,分析句法,才能揭示出此诗寓意。

诗人受到鲍照的影响,将杜鹃拟人化处理,以委婉的笔触暗示肃宗不孝,对玄宗晚年境遇表示出同情与惋惜,同时对玄宗在安史叛军入京前的仓皇出逃、抛弃宗室子女的行为也表示出不满,在对杜鹃的吟咏中寓有深沉的寄托。

此诗不仅是杜诗拟人化书写的典范之作,也进一步凸显出杜甫“诗史”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杜甫;《杜鹃行》:拟人化;寓意中图分类号:1207.2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7114(2021)0丨-0071-10杜诗颇重修辞,其中之一就是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望岳》(“岱宗夫如何”)将天地拟人化,《春夜 喜雨》将春雨拟人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将秋风拟人化,《春望》中的“花溅泪”“鸟惊心”等均是运用借物 以抒情的拟人修辞手法。

诸如此类,在杜诗中可谓不胜枚举。

尤其是对动物的叙写,如凤凰、瘦马、骏马、雄鹰、鹦鹉、鸡狗之类者杜甫笔下的动物更是一些与诗人心息相通的充满灵性之物不过,这些拟人手法基本上只是运用在某些诗句当中,并非整首诗作是借咏物做拟人化表现,以反映其思想情感。

《杜 鹃行》却是杜诗中整首以拟人化书写的典范之作,且凸显出杜诗“诗史”的现实意义。

有学者认为杜甫流寓成都后诗歌风格发生了极大变化,尤其是描写日常生活的内容在其作品中逐渐 多了起来,其中也包括其咏物之作。

这主要包含两类:-是植物诗,二是动物诗。

关于描写杜鹃鸟的诗句

关于描写杜鹃鸟的诗句

关于描写杜鹃鸟的诗句1. 描写杜鹃鸟的诗句有哪些描写杜鹃鸟的诗句有: 1、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译文:庄周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望帝美好的心灵和作为可以感动杜鹃。

2、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

——沈佺期《夜宿七盘岭》译文:在这芬芳艳美的春天,银杏树一片翠绿,凄清的夜里,传来了子规的哀啼。

3、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译文:万壑古树高耸云天,千山深处杜鹃啼啭。

4、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李贺《老夫采玉歌》译文:夜黑雨狂的山冈上,老汉只好以榛子充饥。

杜鹃声声哀怨啼血,就像老汉悲伤的泪滴。

5、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

——李白《宣城见杜鹃花》译文:在遥远的故乡,曾听过子规鸟凄恻的鸣啼;如今在异乡宣城,又看到盛开的杜鹃花。

6、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秦观《踏莎行》译文:怎能忍受得了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春寒料峭,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7、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听说你路过五溪。

8、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李白《宣城见杜鹃花》译文:在遥远的故乡,曾听过子规鸟凄恻的鸣啼;如今在异乡宣城,又看到盛开的杜鹃花。

9、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曹雪芹《葬花吟》译文:杜鹃泣尽了血泪默默无语,愁惨的黄昏正在降临。

我扛着花锄忍痛归去,紧紧地关上重重闺门。

10、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高翥《清明日对酒》译文:焚烧的纸灰像白色的蝴蝶到处飞舞,凄惨地哭泣,如同杜鹃鸟哀啼时要吐出血来一般。

古诗词中“杜鹃鸟”的意象: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子鹃、杜宇、望帝、蜀鸟、蜀魄、蜀魂、催归等,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

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思归之情。

2. 描写杜鹃鸟的诗句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子规声外,晓风残月——古典诗歌中杜鹃意象分析

子规声外,晓风残月——古典诗歌中杜鹃意象分析

⼦规声外,晓风残⽉——古典诗歌中杜鹃意象分析杜鹃,⼜名⼦规、杜宇。

传说蜀中望帝死后化为杜鹃,到了春天,总要悲啼起来,使⼈听之⼼酸。

⽣活中杜鹃也惯作悲啼,甚⾄啼出⾎来,诗⼈词客称之为“天地间的愁种⼦”。

因此杜鹃作为悲苦愁怨的代表,成为中国诗歌传统意象之⼀。

“庄⽣晓梦迷蝴蝶,望帝春⼼托杜鹃”,李商隐借杜鹃的啼声唱出⾃⼰的悲歌。

“⼜闻⼦规啼夜⽉,愁空⼭”,李⽩借杜鹃的啼声渲染蜀道之奇险怪异。

李⼭甫的“断肠思故国,啼⾎溅芳枝”抒发故国之思。

杨万⾥的“⽆⼈打杀杜鹃⼦,⾬外飞来头上声”表现⾃⼰进退两难的处境……尽管历代诗⼈词家由杜鹃引起的吟咏颇多,但不同的作家从各⾃的境遇、各样的⾓度写出的感受⼜略有不同。

⼀、抒写家国之痛“⽉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归?今春还听杜鹃啼。

”《临江仙》中,朱敦儒⾯对宋室南渡后,⼩朝廷⼀味偏安,不思恢复失地的现状⾮常痛⼼,⼀句“今春还听杜鹃啼”饱含词⼈⽆限悲酸。

那凄凉悲苦的杜鹃啼声,以其在中国古典诗词的传统意象中所特有的含义,宣告了主⼈公遭受的⼜⼀次打击,杜鹃鸟成为痛⼼国⼟沦丧、南北亲⼈不能团聚的代⾔⼈。

⽂天祥《⾦陵驿》尾联写道:“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归。

”⾃⼰⽆法⽣还故乡,死后⼀定要化成啼⾎的杜鹃,飞回江南。

诗⼈的家国之痛抒发的柔婉含蓄,沉挚悲壮。

真⼭民《杜鹃花得红字》颔联吟道:“归⼼千古终难⽩,啼⾎万⼭都是红。

”杜鹃思归啼⾎,碧⾎染红满⼭的杜鹃花,不正象征了诗⼈的家国之恨,也是碧⾎染成,永⽆休⽌吗?杜甫在安史之乱中借杜鹃寄托故国之思:“我见常⾯拜,重是杜鹃魂。

”汪元量借杜鹃宣泄亡国之痛:“南⼈堕泪北⼈笑,⾂甫低头拜杜鹃。

”林景熙听到杜鹃的啼声,“蜀魂飞绕百鸟⾂,夜半⼀声⼭⽵裂”,以杜鹃之极怨写尽凄怆的故国之思……这些诗词作家不约⽽同地给杜鹃附着上个⼈的主观⾊彩,表现⾃⼰的故国之思、家国之痛,使本已凄清感⼈的情思愈发沉郁悲凉,幽怨邈远。

⼆、寄托羁旅之愁晏⼏道在《鹧鸪天》中借杜鹃极写羁旅⽣活的⽆奈:⼗⾥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鉴赏精选六篇

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鉴赏精选六篇

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鉴赏精选六篇篇1:《鹊桥仙夜闻杜鹃》陆游茅檐人静,蓬窗②灯暗,春晚③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④。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⑤飞去。

故山⑥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⑦!【注释】①杜鹃:鸟名,又称“杜宇”、“子规”、“ 鶗鴂”、“怨鸟”。

传说古蜀国王,名“杜宇”,号“望帝”,禅位于开明之士,隐于西山,死后,其魂化为杜鹃鸟。

啼声哀苦,每至血流于喙。

②蓬窗:犹蓬户,即编蓬草为窗,谓窗户之简陋。

《庄子·让王》:“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桑以为柜。

”宋刘克犀《打夕诗》:“蓬窗亦有精勤士。

”《剪灯新话·至正妓人行》:“土炕蓬窗愁寂夜,挑灯快读解愁颐。

”皆可证。

③春晚:即晚春,暮春时节。

④杜宇:即杜鹃。

⑤深枝:树林深处的枝条。

⑥故山:故乡的山林,即故乡。

⑦羁旅:寄居他乡。

羁,停留。

【白话译文】暮春时节,眺望江面,风雨连天。

篷蔽的茅屋里,烛灯明灭,悄无人言。

连树林里的黄莺都停止了鸣叫,惟有杜鹃,在月夜里孤苦哀啼。

啼声越来越远,带着深深的漆黑的影子,惊醒了我的梦,让人清泪欲洒。

年已半百,一畸零人,漂泊在孤旅的路上,想那只故园的杜鹃,带着故园的山水,让我不堪听闻矣。

【创作背景】这首词当是陆游客居XX时期的作品。

公元1172年(乾道八年)冬陆游离开南郑,第二年春天在成都任职,之后又在西川淹留了六年。

据夏承焘《放翁词编年笺注》,此词就写于这段时间。

【赏析】杜鹃,在蜀也是常见的暮春而鸣。

它又名杜宇、子规、鹈鴂,古人曾赋予它很多意义,蜀人更把它编成了一个哀凄动人的故事。

(《成都记》:“望帝死,其魂化为鸟,名曰杜鹃。

”)因此,这种鸟的啼鸣常引起人们的'很多联想,住在蜀地的文士有关杜鹃的吟咏当然就更多,杜甫入蜀就有不少这样的作品。

陆游在成都时的心情本来就不大好,再加上他“夜闻杜鹃”,自然会惊动敏感的心弦而思绪万千了。

上片描述杜鹃夜啼的情景。

杜鹃鸟意象分析[1]

杜鹃鸟意象分析[1]

高一语文诗歌鉴赏——杜鹃鸟意象学案编写:审核: 2017.11杜鹃鸟身体黑灰色,尾巴有白色斑点,腹部有黑色横纹。

春末夏初时常昼夜不停地鸣叫,这是一种美丽可爱、富有灵性和神奇传说的益鸟。

杜鹃鸟又叫杜宇、布谷、子规、望帝、蜀鸟等。

杜鹃鸟意象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常咏之物,关于它的诗词数不胜数,文化意蕴丰富多彩。

杜鹃鸟又名“杜宇”、“子规”。

杜鹃残忍,专横,既不营巢,也不孵卵哺雏,到了生殖季节,把卵产在柳莺等鸟的巢中。

杜鹃破壳后,便把雏莺一个个挤出巢外,任它啼饥号寒而死,鸠占鹊巢。

《诗经•召南•鹊巢》有云:“维雀有巢,维鸠居上。

”这鸠,就是杜鹃。

杜鹃鸟,灰黑色的毛羽并不美,可是文人对它的礼遇和尊重,恐怕任何鸟也不及。

相传它是望帝杜宇的化身。

在《蜀志》中这样记截:望帝称王于蜀,得荆州人鳖灵,便立以为相。

“后数岁,望帝以其功高,禅位于鳖灵,望帝修道,处西山而隐,化为杜鹃鸟,至春则啼,闻者凄惨”。

杜鹃感人的渊源和“声声啼血”的哀鸣,激发了无数文人的情怀。

杜鹃就成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意象。

(一)古代诗人常借杜鹃抒怀乡之情宣城见杜鹃花李白(唐)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在蜀中,每逢杜鹃花开的时候,子规鸟就开始啼鸣了。

子规鸟,又名杜鹃,花与鸟的名字相同,也是勾起诗人联想的一个原因。

诗人耳边似乎响起了子规鸟的蹄叫声,“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这两句的语序倒置:本来是先看见宣城的杜鹃花,才联想到蜀国的子规鸟,诗人却将它倒了过来,这样,就把故国之思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上,表明这故国之思原本就郁积于心,今日一旦勾起,大为凄苦强烈。

三、四句,分别承接一、二句,进一步渲染浓重的乡思。

首句说“曾闻”,第三句则强调了真切如闻:子规鸟的俗名,就叫断肠鸟,诗人的愁肠也断成一寸寸了。

末句突现了思乡的主题,把杜鹃花开、子规悲啼和诗人的断肠之痛融于一体,以一片苍茫无涯的愁思将全诗笼罩了起来。

春夕崔涂(唐)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F28杜甫七古《杜鹃行》读记

F28杜甫七古《杜鹃行》读记

F28杜甫七古《杜鹃行》读记杜甫七古《杜鹃行》读记(小河西)杜鹃行君不见昔日蜀天子,化作杜鹃似老乌。

寄巢生子不自啄,群鸟至今与哺雏。

虽同君臣有旧礼,骨肉满眼身羁孤。

业工窜伏深树里,四月五月偏号呼。

其声哀痛口流血,所诉何事常区区。

尔岂摧残始发愤,羞带羽翮伤形愚。

苍天变化谁料得?万事反覆何所无。

万事反覆何所无,岂忆当殿群臣趋?上元元年(760)七月,玄宗被迁居西内。

《资治通鉴》(上元元年)“秋,七月,丁未,(李)辅国矫称上语,迎上皇游西内。

…(高)力士又叱辅国与己共执上皇马鞚,侍卫如西内,居甘露殿。

…丙辰,高力士流巫州,…陈玄礼勒致仕,…玉真公主出居玉真观。

上更选后宫百余人,置西内,备洒扫。

令万安、咸宜二公主视服膳;四方所献珍异,先荐上皇。

然上皇日以不怿(yì),因不茹荤,辟谷,浸以成疾。

上初犹往问安,既而上亦有疾,但遣人起居。

”玄宗迁西内,乃玄宗、肃宗父子较量的结果。

杜甫在感情上似乎又是倾向玄宗。

此诗或是在表达这种情绪。

君不见昔日蜀天子,化作杜鹃似老乌。

寄巢生子不自啄,群鸟至今与哺雏。

蜀天子:典“蜀天子”。

《华阳国志卷三》:“后有王曰杜宇,教民务农,一号杜主。

…杜宇称帝,号曰望帝…。

会有水灾,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

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开明,帝升西山隐焉。

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

巴亦化其教而力农务,迄今巴蜀民农时先祀杜主君。

”蜀天子指杜宇,当然玄宗也曾到过蜀地。

乌:乌鸦。

有一种乌叫慈乌。

《拾遗记-鲁僖公》(晋-王嘉):“仁鸟,俗亦谓乌,白臆者为慈乌,则其类也。

”《慈乌夜啼》(唐-白居易):“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寄巢生子:现代生物学认为,杜鹃有许多种,比如大杜鹃(又叫布谷鸟)、三声杜鹃、四声杜鹃等。

有些杜鹃可自己筑巢孵卵,有些杜鹃为寄巢生子。

大杜鹃是典型的寄巢生子杜鹃。

《博物志》(晋-张华):“杜鹃生子,寄之它巢,百鸟为饲之。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杜鹃出蜀中,今南方亦有之。

黄庭坚《书摩崖碑后》诗词译文及鉴赏

黄庭坚《书摩崖碑后》诗词译文及鉴赏

黄庭坚《书摩崖碑后》诗词译文及鉴赏《书摩崖碑后》是由黄庭坚所创作的,这首诗是黄庭坚晚年的作品,诗人这时驾驭语言的艺术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书摩崖碑后》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书摩崖碑后》宋代:黄庭坚春风吹船著浯溪,扶藜上读《中兴碑》。

平生半世看墨本,摩挲石刻鬓成丝。

明皇不作苞桑计,颠倒四海由禄儿。

九庙不守乘舆西,万官已作鸟择栖。

抚军监国太子事,何乃趣取大物为?事有至难天幸耳,上皇蹰蹐还京师。

内间张后色可否?外间李父颐指挥。

南内凄凉几苟活,高将军去事尤危。

臣结春秋二三策,臣甫杜鹃再拜诗。

安知忠臣痛至骨,世上但赏琼琚词。

同来野僧六七辈,亦有文士相追随。

断崖苍藓对立久,冻雨为洗前朝悲。

《书摩崖碑后》译文春风把我的船吹到了浯溪岸边,我拄着拐杖上山,细细地读着崖上刻的《中兴碑》。

我一生中有半世都只见到这碑的拓本,今天终于能亲手抚摸着石刻,可怜我双鬓已雪白如丝。

唐明皇没有安定国家的深谋远虑,任由着安禄山,把天下搅得一塌糊涂,无法收拾。

宗庙宫廷都沦陷敌手,明皇凄凉地逃往川西;百官们犹如乌鹊选择良木,纷纷投降伪朝,低声下气。

统率军队,守护国家,这是太子的本分,肃宗匆匆地登上皇帝的宝座,难道不显得过分心急?平定祸乱本来是很困难的事,能够取得胜利,真是徼天之幸,太上皇终于能跼蹐不安地返回了京师。

从此后他失去了自由,在宫中要看张后的脸色行事,在宫外又要听从李辅国的颐指气使。

他在南内偷安苟活,高力士去后,事势便更加危急。

臣子元结在舂陵上书献策,臣子杜甫在四川,见到杜鹃再次下拜和泪作诗。

可怜世人有谁知道忠臣刻骨的悲痛,只是争相欣赏诗文中优美的文词。

一起看碑的有六七个和尚,还有几位文士相随。

我站在断崖边青苔上,一阵暴雨打来,仿佛要洗去前朝无尽的悲思。

《书摩崖碑后》注释摩崖:亦作“磨崖”,在山崖峭壁上磨平石面,刻碑文或题字,称“摩崖石刻”。

摩崖碑,此指《大唐中兴颂》,由元结撰文,颜真卿书写。

朱熹《水口行舟二首》译文《水口行舟二首》鉴赏及赏析

朱熹《水口行舟二首》译文《水口行舟二首》鉴赏及赏析

朱熹《水口行舟二首》译文《水口行舟二首》鉴赏及赏析《水口行舟二首》是由朱熹所创作的,全诗前后两半的对比色彩很明显,前两句写静,山水寂寞,绿树葱翠;后两句写动,小舟冲破烟波,杜鹃应答酬和。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水口行舟二首》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水口行舟二首》宋代:朱熹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郁郁层峦夹岸青,春山绿水去无声。

烟波一棹知何许?鶗鴃两山相对鸣。

《水口行舟二首》译文昨晚我乘着一条小船航行在江上,天下起雨来,我披上蓑衣,在船上尽情瞭望。

一夜来,风急浪高,我在舱中默默地思念,外面的景色究竟变得怎样?今天天一亮,我赶紧卷起船篷仔细观看,原来一点没改,那青山,那绿树,还是郁郁苍苍。

两岸层叠的山峦绿树重重,一派青苍;春天秀丽的山峰无比寂静,绿水也静静地流淌。

一只小船冲破了烟波驶去,它要驶向何方?传来阵阵杜鹃啼鸣,在两岸的山中回荡。

《水口行舟二首》注释⑴水口:在福建邵武东南,古称闽关,宋置水口寨。

位于古田溪汇入闽江处,居水陆交通要道。

⑵扁舟:小船。

雨一蓑:穿着蓑衣站在雨中。

⑶夜如何:一夜的风浪不知要造成怎样的后果。

如何,怎样。

⑷试:尝试。

卷(juǎn):翻开。

⑸”绿树多“一作”绿水多“⑹层峦:重叠的山岭。

⑺棹:划船的桨。

这里代指小船。

⑻鶗鴃:即杜鹃。

在春暮始鸣,初夏而止,声如“不如归去”。

《水口行舟二首》创作背景南宋庆元元年韩胄擅权,斥“道学” 为“伪学”,右丞相赵汝愚被罢职。

庆元二年(1196年)朱熹被削职。

韩胄党羽胡、沈继祖诬告朱熹“资本四邪”等六大罪,“请加少正卯之诛”。

庆元三年赵汝愚、朱熹等五十九人被列入“伪学党”,通缉在案。

就在政局动荡、学禁最严峻之时,朱熹和他的学生黄千林用中等从闽北乘船南下古田,这首诗就是抵达水口,感时之作。

《水口行舟二首》赏析宋代理学家的诗,往往纯粹说理,陈腐可厌,用语则俚俗不堪,常被后世攻讦。

朱熹的诗,虽然也讲理,但经常能寄情于景,寓理于趣,清巧绵密,令人喜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君不见昔日蜀天子,化作杜鹃似老乌。

寄巢生子不自啄,群鸟至今与哺雏。

虽同君臣有旧礼,骨肉满眼身羁孤。

业工窜伏深树里,四月五月偏号呼。

其声哀痛口流血,所诉何事常区区。

尔岂摧残始发愤,羞带羽翮伤形愚。

苍天变化谁料得,万事反覆何所无。

万事反覆何所无,岂忆当殿群臣趋。

仇兆鳌《杜诗详注》:《杜鹃行》,伤旧主之孤危也,起含寓意。

蜀天子,化杜鹃,怜之也。

寄子代哺,蜀帝之分犹存焉。

中间八句悯杜鹃形声之哀惨。

君臣旧礼,承哺雏。

伏树号呼,自伤孤立也。

哀声流血,承号呼。

含愤包羞,备言失所也。

《杜臆》:伤形愚,哀其有情而不能自达。

末四句致感慨悲痛之意。

当殿群趋,遥应蜀天子。

此诗分三段。

中间八句,首尾各四句。

朱鹤龄注:鲍照《行路难》:“愁思忽而至,跨马出国门。

举头四顾望,但见松柏荆棘郁蹲蹲。

中有一鸟名杜鹃,言是古时蜀帝魂。

声音哀苦鸣不息,羽毛惟悴似人髠。

飞走树间逐虫蚁,岂忆往日天子尊。

念此死生变化非常理,中心恻怆不能言。

”此诗意所本也。

洪迈《随笔》云:明皇为辅国劫迁西内,肃宗不复定省,子美作《杜鹃行》以伤之。

黄鹤曰:上元元年七月,李辅国迁上皇,高力士及旧宫人皆不得留,寻置如仙媛于归州,出玉真公主居玉真观。

上皇不怿,成疾。

诗曰:“虽同君臣有旧礼,骨肉满眼身羇孤。

”盖谓此也。

卢元昌曰:蜀天子,虽指望帝,实言明皇幸蜀也。

禅位以后,身等寄巢矣。

劫迁之时,辅国执鞚,将士拜呼,虽存君臣旧礼,而如仙、玉真一时并斥,满眼骨肉俱散矣。

移居西内,父子睽离,羇孤深树也。

罢元礼,流力士,彻卫兵,此摧残羽翮也。

上皇不茹荤,致辟谷成疾,即哀痛发愤也。

当殿群趋,至此不复可见矣。

此诗托讽显然。

鹤注援事证诗,确乎有据。

张綖疑“羞带羽翮伤形愚”句,谓非所以喻君父,亦太泥矣。

盖托物寓言,正在隐跃离合间,所谓言之者无罪也。

或疑劫迁西内,宫禁秘密,子美远游西蜀,何从遽知之?曰:蜀有节镇,国家大事,岂有不知者。

故曰朝廷问府主。

其以杜鹃比君,本缘望帝而寓言,非擅喻禽鸟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