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征求意见稿
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33核心条款
5.医学影像可提供24小时急诊诊疗服务。
【B 】符合“ C ”,并1. 重症医学床位占医院总床位的> 3%。
2.且符合重症评估标准的患者 > 30%3. 医学影像(含 CT 、超声)可提供24小时急诊诊疗服务。
【A 】符合“ B ”,并1. 重症医学科床位占医院总床位的 > 5%2.且符合重症评估标准的患者 > 40%【C 】1. 根据灾害易损性分析的结果制订各种专项预案,明确应对不同突发公共事件的标 准操作程序。
2. 制订医院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总体预案和部门预案,明确在应急状态下各个部门 的责任和各级各类人员的职责以及应急反应行动的程序。
3.有节假日及夜间应急相关工作预案,配备充分的应急处理资源,包括人员、应急 物资、应急通讯工具等。
【B 】符合“ C ”,并编制医院应急预案手册,方便员工随时查阅,各部门各级各类人员知晓本部门和本 岗位相关职责与流程。
【A 】符合“ B ”,并定期并及时修订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持续完善。
1.6.4根据政府指令,接受城市三级医院对口支援的医院,达到二级医院标准,应将“达标工作”任务 作为院长目标责任制与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有实施方案,专人负责。
1.6.4.1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33核心条款评审标准 1.1.2主要承担常见病、多发病、部分疑难病的诊疗工作,兼顾预防、保健、康复功能,可提供 时急危重症诊疗服务。
24小【C 】 1.121 主要承担常见病、多发病、 1.有承担本辖区常见病、多发病、部分疑难疾病诊疗的设施设备、技术梯队与处臵 能力。
部分疑难病的诊疗工作。
可提供24小时急诊诊疗服务。
(★)2. 急诊部门独立设臵,承担本区域急危重症的诊疗。
3. 预防、保健、康复独立设置。
4. 根据病源,与三级综合医院距离较远或危重病人转诊困难的二级医院的重症医学 床位数可占医院总床位的 2%。
1.4.3.2编制各类应急预案。
2012年版二甲评审细则 中医部分
十、中医管理与持续改进评审标准评价要点4.10.1中医诊疗科室的设置应当符合卫生部《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等法规的要求。
4.10.1.1中医科设置符合卫生部《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等法规基本要求。
【C】1.中医科为医院的一级临床科室。
2.设立中医门诊。
3.中医师具备中医类别任职资格。
4.护士接受过中医药知识技能岗位培训。
【B】符合“C”,并1.门诊开设中医专业不少于3个。
2.科主任具有中医类别(含中西医结合、针灸专业)主治医师任职资格,从事中医临床专业10年以上。
3.护士长具有主管护师任职资格,从事中医临床护理5年以上,能够指导护士开展辨证施护和运用中医护理技术。
【A】符合“B”,并1.科主任具有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任职资格,从事中医临床专业10年以上。
2.中医科设置床位符合卫生部《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等法规基本要求。
4.10.2按照中医护理常规、操作规程,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特色护理,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等服务。
4.10.2.1有中医科的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及体现中医特色的诊疗规范。
【C】1.有中医科的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及体现中医特色的诊疗规范,并落实。
2.根据中医特色,开展培训与教育活动,并有相关记录。
3.相关人员知晓上述制度、本岗位职责及诊疗规范。
【B】符合“C”,并1.科室内定期自查、评估、分析、整改。
2.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定期评价、分析和反馈。
【A】符合“B”,并形成中医诊疗为主体,质量持续改进有成效。
4.10.2.2充分发挥中医特色,建立并完善中医与西医临床科室的协作机制,为患者提供适宜的诊疗服务。
【C】1.有中医与西医临床科室的会诊、转诊相关制度,并落实。
2.有体现中医特色的分级查房制度。
【B】符合“C”,并1.通过科间会诊,开展疑难危急重症的病情评估,制定适宜的诊疗方案。
2.通过科间协作,把中医药服务拓展到西医临床科室。
【A】符合“B”,并发挥中医特色,参与病房会诊工作。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核心条款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核心条款第一章医院功能任务1、主要承担常见病、多发病、部分疑难病的诊疗工作。
可提供24 小时急诊诊疗服务。
(★)【C】1.有承担本辖区常见病、多发病、部分疑难疾病诊疗的设施设备、技术梯队与处臵能力。
2.急诊部门独立设臵承担本区域急危重症的诊疗。
3.预防、保健、康复独立设置。
4.根据病源,与三级综合医院距离较远或危重病人转诊困难的二级医院的重症医学床位数可占医院总床位的2%。
5.医学影像可提供24小时急诊诊疗服务。
【B】符合“C”,并1.重症医学床位占医院总床位的3%。
2.且符合重症评估标准的患者≥30%。
3.医学影像含CT、超声可提供24小时急诊诊疗服务。
【A】符合“B”,并1.重症医学科床位占医院总床位的≥5%。
2.且符合重症评估标准的患者≥40%。
2、编制各类应急预案。
(★)【C】1.根据灾害易损性分析的结果制订各种专项预案明确应对不同突发公共事件的标准操作程序。
2.制订医院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总体预案和部门预案明确在应急状态下各个部门的责任和各级各类人员的职责以及应急反应行动的程序。
3.有节假日及夜间应急相关工作预案配备充分的应急处理资源,包括人员、应急物资、应急通讯工具等。
【B】符合“C”,并编制医院应急预案手册,方便员工随时查阅,各部门各级各类人员知晓本部门和本岗位相关职责与流程。
【A】符合“B”,并定期并及时修订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持续完善。
3、政府指令的受援的二级医院应将“达标工作”任务作为院长目标责任制与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有实施方案,专人负责。
(★)【C】1、受援的二级医院,应将“达标工作”任务作为院长目标责任制与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有实施具体的方案。
2、有专人负责,对口支援工作,保证达标工作进行。
3、相关人员熟悉实施方案的相关内容。
【B】符合“C”,并用当年案例证实在以下二方面能有提升:(1)承担县域内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危急和部分疑难重症的诊治任务,解决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重大疾病能力有一定提升。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实施细则》的通知
卫⽣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
年版)实施细则》的通知
各省、⾃治区、直辖市卫⽣厅局,新疆⽣产建设兵团卫⽣局:
为进⼀步加强医疗服务监管,推动新⼀轮医院等级评审⼯作深⼊开展,逐步健全我国医院评审评价体系,增强⼆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的操作性,在⼆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以及公⽴医院改⾰要求的基础上,我部组织制定了⼆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级细则》)。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级细则》是医院等级评审标准配套⽂件,是各地开展⼆级综合医院评审评价⼯作的主要依据,也是医疗机构加强⾃我管理的重要参考。
地⽅各级卫⽣⾏政部门可根据当前医疗卫⽣⼯作重点、医院管理实际和卫⽣政策导向,结合本地特点,遵循“标准只升不降,内容只增不减”的原则,对《⼆级细则》进⾏适当调整,报我部审核、备案后施⾏。
联系⼈:卫⽣部医疗服务监管司陈虎、刘勇
联系电话:************
传真:************
电⼦邮箱:**************.cn
附件:⼆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实施细则(略)
⼆○⼀⼆年五⽉⼗⼀⽇
备注:
最近更新:2019.06.24。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实施细则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实施细则卫办医管发〔2012〕57号为全面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逐步建立我国医院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医疗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责和义务,提高医疗行业整体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在总结我国第一周期医院评审和医院管理年活动等工作经验基础上,卫生部印发了《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卫医管发〔2012〕2 号)。
为增强评审标准的操作性,指导医院加强日常管理与持续质量改进,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加强行业监管与评审工作提供依据,制定本细则。
一、本细则适用范围《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 年版)实施细则》适用于公立二级综合医院,其余各级各类二级医院可参照使用。
本细则共设置7章69节357条标准与监测指标。
第一章至第六章共63节321条583款标准,用于医院自我评价与改进,并作为对二级综合医院实地评审。
第七章共6节36条监测指标,用于对二级综合医院的日常运行、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的监测与评审后的追踪评价。
说明:1. 二级医院是向含有多个社区的地区(人口一般在数十万左右)提供医疗为主,兼顾预防、保健和康复医疗服务并承担一定教学和科研任务的综合或专科的地区性医疗机构;本细则中,“县医院”为政府举办的县域内医疗卫生中心,应结合当地疾病谱特点,重点加强严重危及当地人民群众健康的疑难病救治及危急重症患者抢救能力,并能快速甄别出本地区医疗技术能力不能诊治的疾病迅速转往有条件三级医院。
同时,承担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业务技术指导和卫生人员的进修培训。
2. 本细则中引用的疾病名称与 ICD-10 编码采用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疾病分类与代码(修订版)》的通知(卫办综发〔2011〕166号)。
3. 本细则中引用的手术名称与 ICD-9-CM-3 编码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手术与操作》,人民军医出版社,第九版临床修订本 2008 版(刘爱民主编译)。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主编:中国医院协会,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3月规格:一册16开定价:56元优惠价:45元目录概述 5一、本标准细则适用范围 5二、标准的项目分类6三、评审结果表达的方式7第一章医院功能任务9一、医院设置、功能和任务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定位和要求9二、医院内部管理机制科学规范12三、承担承担政府指令性任务15四、应急管理17五、临床医学教育及科研20六、具有承担公立医疗卫生中心功能任务的能力和资源(重点)22第二章医院服务25一、预约诊疗服务(可选,甲等为必选)25二、门诊流程管理27三、急诊绿色通道管理30四、住院、转诊、转科服务流程管理37五、基本医疗保障服务管理40六、患者的合法权益42七、投诉管理45八、就诊环境管理47第三章患者安全50一、确立查对制度,识别患者身份50二、确立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步骤53三、确立手术安全核查制度,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55四、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57五、特殊药物的管理,提高用药安全58六、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60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61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62九、妥善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63十、患者参与医疗安全65第四章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66一、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66二、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69三、医疗技术管理74四、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可选,甲等为必选)78五、住院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81六、手术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89七、麻醉管理与持续改进95八、重症医学管理与持续改进(可选,甲等为必选)101九、感染性疾病管理与持续改进105十、中医管理与持续改进109十一、康复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112十二、疼痛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可选)115十三、精神科疾病的管理与持续改进(可选)118十四、药事和药物使用管理与持续改进121十五、临床检验管理与持续改进133十六、病理管理与持续改进142十七、医学影像管理与持续改进151十八、输血管理与持续改进155十九、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163二十、血液净化管理与持续改进(可选,县医院为必选)170二十一、医用氧舱管理与持续改进(可选)178二十二、其他特殊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可选)182二十三、病历(案)管理与持续改进187第五章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194一、确立护理管理组织体系194二、护理人力资源管理197三、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与改进201四、护理安全管理206五、特殊护理单元质量管理与监测208第六章医院管理215一、依法执业215二、明确管理职责与决策执行机制,实行管理问责制218三、依据医院的功能任务,确定医院的发展目标和中长期发展规划221五、信息与图书管理227六、财务与价格管理231七、医德医风管理236八、后勤保障管理239九、医学装备管理246十、院务公开管理251十一、医院社会评价253第七章日常统计学评价254第一节医院运行基本监测指标255第二节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256第三节单病种质量指标269第四节重症医学(ICU)质量监测指标275第五节合理用药监测指标279第六节医院感染控制质量监测指标279二级综合医院临床科室基本诊疗技术标准287二级综合医院医技科室基本技术项目295接受特定(单)病种质控服务“住院患者”的体验与感受调查表297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58同城上看到的,谢谢!求鉴定收藏免费发送到手机报告该信息已成交•。
二级中医医院等级评审细则(2012年版)临床部分
注意
“中心”、“国医堂”:省级中医药管理部 门核准。
科室名称不得含:“中医”、“中西医结 合”、“西医”字样,不得使用含有“疑 难病”、“专治”、“专家”、“名 医”“祖传”或者同类含义文字的名称以 及其他宣传或者暗示诊疗效果的名称。
注意
科室名称不得有 神经科(中心)、神经内科(中心)
国家局印发《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的临床科室
内科系统、其他科室各抽1个
不含已抽取确定为检查对象的重点专科、“治未 病”科、重症医学科
检查病历时要由专家从病案信息库中随机抽取, 不得由医院提供
第三章 临床科室建设(170分)-1
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 查阅相关 3.1按照 3.11临床科室≥5个(内科、外科 国家中医 等),医技科室≥3个(药学部、检验 材料,实 地考察。 药管理局 科、放射科)。 有关规定, ★3.1.2医院和临床科室命名符合规定,不得 实地考察。 合理设置 有神经科(中心)、神经内科(中心)、消 化科(中心)、风湿免疫科(中心)、泌尿 临床科室, 科(中心)等名称。外科二级分科应命名为 科室命名 外一、外二、外三……,不得出现其他命名。 符合。 3.1.3医院不得张挂不符合规定的荣誉 (21分) 称号。
第三章 临床科室建设(170分)-12
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
3.9开展中医诊疗技术项目和中医综合治疗。(15 分) 3.9.1开展中医诊疗技术项目≥40 种。(不按照服务价格收费项目计算 ) ★3.9.2采用非药物中医技术治疗 人次占医院门诊总人次的比例 ≥10%。
查阅本年度中医诊 疗技术项目清单。
查阅上年度医院针灸科、 推拿科、康复科等以非 药物中医技术治疗为主 的科室的门诊人次。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征求《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等文件意见的通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征求《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等文件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12.07.10•【分类】正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征求《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等文件意见的通知(国中医药医政医管便函〔2012〕12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处、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处,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为加强中医医院内涵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根据《中医医院评审暂行办法》,我司组织制订了《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二级中医医院分等标准及评审核心指标(2012年版)》和《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
现印发给你们,请组织辖区内的有关专家认真研究并提出修改意见,于2012年7月25日前将修改意见以书面和电子邮件形式反馈我司医疗管理处。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等文件可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府网站下载()。
联系人:医政司医疗管理处李秀源邴媛媛电话:************************传真:************电子邮箱:*************************附件:1.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2.二级中医医院分等标准及评审核心指标(2012年版)3.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二○一二年七月十日附件1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第一章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一、依据功能与任务,确定医院发展战略,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体现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医院发展方向,有明确的发展目标,重在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二、围绕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并按年度定期评价。
三、医院管理体系中建立引导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考核和奖惩激励制度,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作为重要指标。
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33核心条款
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33核心条款评审标准评价要点1.1.2主要承担常见病、多发病、部分疑难病的诊疗工作,兼顾预防、保健、康复功能,可提供24小时急危重症诊疗服务。
1.1.2.1【C】1.有承担本辖区常见病、多发病、部分疑难疾病诊疗的设施设备、技术梯队与处臵主要承担常见病、多发病、能力。
部分疑难病的诊疗工作。
2.急诊部门独立设臵,承担本区域急危重症的诊疗。
3.预防、保健、康复独立设置。
可提供24小时急诊诊疗 4.根据病源,与三级综合医院距离较远或危重病人转诊困难的二级医院的重症医学服务。
(★)1.4.3.2编制各类应急预案。
(★)床位数可占医院总床位的2%。
5.医学影像可提供24小时急诊诊疗服务。
【B】符合“C”,并1.重症医学床位占医院总床位的>3%。
2.且符合重症评估标准的患者≥30%。
3.医学影像(含CT、超声)可提供24小时急诊诊疗服务。
【A】符合“B”,并1.重症医学科床位占医院总床位的≥5%。
2.且符合重症评估标准的患者≥40%。
【C】1.根据灾害易损性分析的结果制订各种专项预案,明确应对不同突发公共事件的标准操作程序。
2.制订医院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总体预案和部门预案,明确在应急状态下各个部门的责任和各级各类人员的职责以及应急反应行动的程序。
3.有节假日及夜间应急相关工作预案,配备充分的应急处理资源,包括人员、应急物资、应急通讯工具等。
【B】符合“C”,并编制医院应急预案手册,方便员工随时查阅,各部门各级各类人员知晓本部门和本岗位相关职责与流程。
【A】符合“B”,并定期并及时修订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持续完善。
1.6.4根据政府指令,接受城市三级医院对口支援的医院,达到二级医院标准,应将“达标工作”任务作为院长目标责任制与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有实施方案,专人负责。
1.6.4.1政府指令的受援的二级医【C】院,应将“达标工作”任1、受援的二级医院,应将“达标工作”任务作为院长目标责任制与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有实施具体的方案。
二级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为全面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逐步建立我国医院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医疗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责和义务,提高医疗行业整体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在总结我国第一周期医院评审和医院管理年活动等工作经验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二级综合性医院,其他各类二级医院参照使用。
本标准共设臵7章69节356条标准与监测指标。
第一章至第六章共63节321条标准,用于医院自我评价与改进,并作为对二级综合医院实地评审。
第七章共6节35条监测指标,用于对二级综合医院的日常运行、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的监测与评审后的追踪评价。
说明:1.二级医院是向含有多个社区的地区(人口一般在数十万左右)提供医疗为主,兼顾预防、保健和康复医疗服务并承担一定教学和科研任务的综合或专科的地区性医疗机构;本标准中,“县医院”为政府举办的县域内医疗卫生中心,应结合当地疾病谱特点,重点加强严重危及当地人民群众健康的疑难病救治及危急重症患者抢救能力。
同时,承担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业务技术指导和卫生人员的进修培训。
2.本标准中引用的疾病名称与ICD-10编码采用《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十次修订本第二版(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合作中心编译)。
3.本标准中引用的手术名称与ICD-9-CM-3编码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手术与操作》,人民军医出版社,第九版临床修订本2008版(刘爱民主编译)。
第一章医院功能任务一、医院设置、功能和任务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定位和要求(一)医院的功能、任务和定位明确,保持适度规模。
(二)主要承担常见病、多发病、部分疑难病的诊疗工作,兼顾预防、保健、康复功能,可提供24小时急危重症诊疗服务。
(三)临床科室诊疗科目设臵、人员梯队与诊疗技术能力达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二级医院标准。
2012年版二甲评审细则中医部分
2012年版二甲评审细则中医部分第一篇:2012年版二甲评审细则中医部分十、中医管理与持续改进评审标准4.10.1.1 中医科设置符合卫生部《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等法规基本要求。
评价要点4.10.1中医诊疗科室的设置应当符合卫生部《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等法规的要求。
【C】1.中医科为医院的一级临床科室。
2.设立中医门诊。
3.中医师具备中医类别任职资格。
4.护士接受过中医药知识技能岗位培训。
【B】符合“C”,并1.门诊开设中医专业不少于3个。
2.科主任具有中医类别(含中西医结合、针灸专业)主治医师任职资格,从事中医临床专业10年以上。
3.护士长具有主管护师任职资格,从事中医临床护理5年以上,能够指导护士开展辨证施护和运用中医护理技术。
【A】符合“B”,并1.科主任具有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任职资格,从事中医临床专业10年以上。
2.中医科设置床位符合卫生部《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等法规基本要求。
4.10.2按照中医护理常规、操作规程,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特色护理,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等服务。
4.10.2.1有中医科的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及体现中医特色的诊疗规范。
【C】1.有中医科的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及体现中医特色的诊疗规范,并落实。
2.根据中医特色,开展培训与教育活动,并有相关记录。
3.相关人员知晓上述制度、本岗位职责及诊疗规范。
【B】符合“C”,并1.科室内定期自查、评估、分析、整改。
2.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定期评价、分析和反馈。
【A】符合“B”,并形成中医诊疗为主体,质量持续改进有成效。
4.10.2.2 【C】充分发挥中医特色,建立并完善中医与西医临床科1.有中医与西医临床科室的会诊、转诊相关制度,室的协作机制,为患者提供适宜的诊疗服务。
并落实。
2.有体现中医特色的分级查房制度。
【B】符合“C”,并1.通过科间会诊,开展疑难危急重症的病情评估,制定适宜的诊疗方案。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d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规范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林谦2012-06-26北京评审内容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650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40分)队伍建设(100分)临床科室建设(170分)重点专科建设(100分)中药药事经管(80分)中医护理(60分)文化建设(60分)“治未病”服务(40分)第二部分综合服务功能(350分)基本要求和医院服务(40分)患者安全(30分)医疗质量(170分)药事经管(35分)护理质量经管(35分)医院经管(40分)二级中医医院分等规范二级甲等中医医院:1、总分≥900分;2、第一部分每章的分值不低于该章总分的85%;3、第二部分得分≥300分;4、核心指标全部符合要求。
二级乙等中医医院:1、总分≥750分;2、第二部分得分≥245分;3、中医药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 10;综合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 6。
医院经管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40分)队伍建设(100分)文化建设(60分)“治未病”服务(40分)第二部分综合服务功能基本要求和医院服务(40分)患者安全(30分)医院经管(40分)总体说明本细则所有指标均为必查指标,适用于所有三级公立中医医院,民营中医医院参照执行。
本细则中将最基本、最重要,若未达到要求势必影响特色优势、中医临床疗效、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的指标,列为“核心指标”(以★标示),具备否决作用。
本细则各指标评分只在指标分数范围内扣分,扣完为止,不倒扣分。
一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1.1依据功能与任务,确定医院发展战略,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体现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医院发展方向,有明确的发展目标,重在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4分)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中医为主方向原始资料2项措施1.2围绕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并按年度定期评价。
(12分)1.2.1医院年度工作计划体现医院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
《二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征求意见稿)
《二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征求意见稿)附件1二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征求意见稿)第一部分中西医结合服务功能第一章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的措施一、依据功能与任务,确定医院发展战略,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体现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的医院发展方向,有明确的发展目标,重在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
二、围绕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有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和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并按照年度进行定期评价。
三、医院管理体系中建立引导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和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的考核和奖惩激励制度,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将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和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作为重要指标。
四、积极开展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对口支援工作,并制定鼓励措施。
第二章队伍建设一、参照执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医医院人员配备的相关要求。
二、制定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人员队伍建设规划和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十、研制和使用一定数量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门诊中药处方数、中药饮片处方数占门诊处方总数及中药饮片处方数与门诊人次的比例达到规定要求。
第四章重点专科建设一、地市级以上中医、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专病)达到一定数量,专科床位、设备、人员、技术及业务达到规定要求。
二、制定并实施专科建设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和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及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
确定的优势病种应具有明显的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
三、制定并实施本专科优势病种和常见病种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定期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
四、开展本专科临床经验整理与应用,加强名老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培养专科学术继承人。
五、开展专科诊疗技术及特色疗法,研制和使用专科中药制剂。
第五章中药药事管理一、医院药事管理组织定期对临床使用中药进行监督、评价和指导,合理遴选医疗机构内使用的中药。
二、中药房设置达到《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级中医医院分等标准及评审核心指标一、二级中医医院分等标准根据《中医医院评审暂行办法》,二级中医医院评审结论分为:甲等、乙等和不合格。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共1000分,其中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650分,第二部分“综合服务功能”部分350分。
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二级乙等中医医院和二级不合格中医医院划分标准如下:(一)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应满足以下条件:1.总分≥900分;2.第一部分每章的分值不低于该章总分的85%;3.第二部分得分≥300分;4.核心指标全部符合要求。
(二)二级乙等中医医院应满足以下条件:1.总分≥750分;2.第二部分得分≥245分;3.中医药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10;综合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6。
(三)有以下条件之一的,评审结论即定为不合格:1.总分<750分;2.第二部分得分<245分;3.中医药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10或综合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6。
二、《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核心指标《标准》及细则中将最基本、最重要,若未达到要求势必影响特色优势、中医临床疗效、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的标准,列为“核心指标”,具备否决作用。
核心指标及要求如下:(一)中医药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十二项)核心指标一: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相关指标。
核心指标二:能发挥基层中医药工作龙头作用,所在区县基层中医药工作达到《“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国发…2012‟11号)明确提出的4项中医药工作指标要求。
核心指标三: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的比例≥60%;或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的比例未达到60%,但比上年度增长超过了5.0个百分点。
核心指标四:医院和临床科室命名符合规范,不得有神经科(中心)、神经内科(中心)、消化科(中心)、风湿免疫科(中心)、泌尿科(中心)等名称。
外科二级分科应命名为外一、外二、外三……,不得出现其他命名。
核心指标五:科室制定至少3个以上常见病及中西医结合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并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诊疗方案基础上体现医院本科室临床实际和特色,诊疗方案基本要素齐全。
所抽查的2个临床科室的6个病种中,符合要求的、完善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数量≥4个。
核心指标六:非药物中医技术治疗人次数占门诊总人次数的比例≥10%。
核心指标七:中药处方(饮片、中成药、院内制剂)处方数占门诊总处方数的平均比例应超过60%。
中药饮片处方数占门诊总处方数的比例超过30%;或比例在10%以下,但较上年度增长超过了7个百分点;或比例在10%-20%,但较上年度增长超过了5个百分点;或比例在20%-30%,但较上年度增长了3个百分点。
中药饮片处方数占门诊人次的比例≥50%,或未达到50%,但比上年度增长超过了3个百分点。
核心指标八:重点专科研究制定本专科优势病种和常见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并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诊疗方案基础上体现本科室临床实际,突出中医药诊疗方法的综合运用,诊疗方案基本要素齐全。
所抽查的1个重点专科3个病种中,符合要求的完善的中医诊疗方案数量≥2个。
核心指标九:重点专科诊疗方案在临床中得到应用。
所抽查的1个重点专科的3份运行病历中,执行中医诊疗方案的病历数≥2份。
核心指标十:建立中药饮片采购制度,采购程序符合相关规定,供应商资质齐全并对其定期评估。
核心指标十一: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技术项目数符合要求,所抽查的2个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技术项数≥4项。
核心指标十二:门诊走廊、候诊区和住院部走廊宣传中医药知识,使用中医病名和中医术语,并与所在科室的中医药特色相结合。
评审该项指标得分≥17分。
(二)综合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七项)核心指标一:医院的功能、任务和定位明确,保持适度规模,医院编制及实有床位数均≥100张,科室设置、每床建筑面积、人员配备和设备、设施符合二级中医医院基本(设置)标准。
核心指标二:在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两项等项目核对患者身份,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核心指标三:建立手术安全核查、风险评估制度与工作流程。
核心指标四:药事管理组织下设抗菌药物管理小组,人员结构合理、职责明确。
对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及考核。
核心指标五:医院有优质护理服务规划、目标及实施方案,有推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保障制度和措施及考评激励机制。
核心指标六:由具备资质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不超范围执业。
核心指标七:急救、生命支持系统仪器设备始终保持在待用状态。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讨论稿)总体说明:一、本细则所有指标均为必查指标,适用于所有二级公立中医医院,民营中医医院参照执行。
二、本细则中将最基本、最重要,若未达到要求势必影响特色优势、中医临床疗效、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的指标,列为“核心指标”(以★标示),具备否决作用。
三、本细则各指标评分只在指标分数范围内扣分,扣完为止,不倒扣分。
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650分)第一章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40分)评审指标评审方法评审细则分值1.1依据功能与任务,确定医院发展战略,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体现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医院发展方向,有明确的发展目标,重在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4分)查阅相关资料,并抽查2项具体措施的落实情况。
医院未确定发展战略或未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或发展规划未体现以中医为主方向,不得分;不能提供原始资料,扣2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未落实,每项扣2分,部分落实,酌情扣分(最少每项扣0.5分)。
41.2围绕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并按年度定期评价。
(12分)1.2.1医院年度工作计划能够体现医院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
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
医院未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或工作计划中无具体措施,不得分;不能提供原始资料,扣1.5分。
31.2.2有发展中医重点专科、学科和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和明确的资金投入。
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
无具体措施,每项扣1分;无资金投入,每项扣1分,措施未落实,每项扣1分,部分落实,酌情扣分(最少每项扣0.5分)。
31.2.3医院对影响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问题有系统的调研分析(至少每年一次),并制订针对性措施。
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并抽查2项具体措施的落实情况。
未定期开展调研分析或无针对性措施,不得分;措施未落实,每项扣1.5分,部分落实,酌情扣分(最少每项扣0.5分)。
31.2.4医院对中医药特色指标(包括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比例、中药人员占药学人员比例、中药处方占处方总数的比例,中药饮片处方占处方总数的比例等)定期(至少每年一次)进行考核、分析。
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
未定期进行考核、分析,不得分;分析不具体,扣1.5分。
351.3医院管理体系中建立引导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考核和奖惩激励制度,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作为重要指标。
(10分)1.3.1医院制定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鼓励和考核制度。
查阅相关资料,并访谈有关人员。
未制定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鼓励和考核制度,不得分;制度不完善(如制度不系统,分散在各种相关制度中),扣1分;已制定,未实施,扣1分。
2★1.3.2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相关指标。
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无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指标,不得分;已建立,未实施,扣3分。
61.3.3医院实行绩效工资管理,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情况的考核结果体现在科室分配方案中。
未实行绩效工资管理,或考核结果未体现在科室分配方案中,不得分。
21.4积极开展中医对口支援工作,并制定鼓励措施。
(14分)1.4.1将对口支援县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中医药工作纳入院长目标责任制与医院年度工作计划,并有相关鼓励措施。
查阅上年度相关资料。
未纳入院长目标责任制,扣1分;未纳入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扣1分;无确定的对口支援单位,扣1分;无鼓励措施,扣1分。
31.4.2医院有专门部门和专人负责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院业务指导。
查阅相关资料,并访谈基层指导科负责人。
未开展中医对口支援工作,不得分;未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扣1.5分;未开展人员交流工作,扣1.5分,工作不到位,酌情扣分(最少每项扣0.5分)。
3★1.4.3 能发挥基层中医药工作龙头作用,所在区县基层中医药工作达到《“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2012]11号)明确提出的4项中药工作指标要求。
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
未达到年度工作指标要求,每项指标扣1分。
41.4.4 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人员交流等中医对口支授工作。
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并访谈有关人员。
未开展中医对口支授工作,不得分;未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扣1分;未开展人员交流工作,扣1分,工作不到位,酌情扣分(最少每项扣0.5分)。
21.4.5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要求建立中医药视频平台,能参加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召开的视频会议、开展交流、培训与会诊等工作。
实地考查。
未建立视频平台,不得分;未按要求参加视频会议、交流、培训与会诊活动,扣1分。
26第二章队伍建设(100分)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分细则分值2.1.严格执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医医院人员配备的相关要求。
(50 分)★2.1.1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60%。
查阅本年度人事档案及相关证明材料。
每低于标准1个百分点,扣1分。
7 2.1.2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60%,临床科室(口腔科、麻醉科除外)不得招聘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查阅评审前3年人事档案及相关证明材料。
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60%,但招聘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不得分。
42.1.3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60%。
查阅本年度人事档案及相关证明材料。
每低于标准1个百分点,扣1分。
5 2.1.4护理人员系统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培训时间≥100学时)的比例≥70%。
每低于标准1个百分点,扣1分。
5 2.1.5每个临床科室中(口腔科、麻醉科除外),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人数比例≥60%,同时应符合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的相关要求。
每个临床科室不符合要求,扣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