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两课”教学模式探索
高职专业课程与公共基础课融通的实践性探索
高职专业课程与公共基础课融通的实践性探索
高职专业课程与公共基础课融通模式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实践中,高职专业课程与公共基础课融通模式的实践性探索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一、整合专业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
该模式运用了跨学科和综合性的教学理念,将专业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进行整合。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加强课程之间的关联性,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该模式还可以促进学生对不同领域的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课程融合
该模式强调专业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的融合,这包括将部分公共基础课程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在专业课程中引入相关的公共基础课程知识点。
例如,将英语和计算机技术等课程融入管理和商业课程中,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和技术能力。
三、交叉式教学
该模式强调交叉教学的方法,通过安排学习小组和交叉课程等方式鼓励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这种交叉教学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对彼此的影响。
四、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该模式强调在实践教学中融入公共基础课程知识,例如在实习或实验室等环境中,引导学生应用数学和科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五、综合性评估
高职专业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融通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内容,因此,评估方式也需要相应地进行改变。
综合性评估是该模式推行的一个典型特点,即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来评价其综合能力。
总之,高职专业课程与公共基础课融通模式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共同努力。
该模式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学习体验,加强专业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之间的关联性,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应用所学内容。
高职开展第二课堂实施方案
高职开展第二课堂实施方案一、引言高职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而第二课堂则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因此,制定和实施高职第二课堂实施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围绕高职第二课堂的实施方案展开讨论,以期为相关学校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背景分析高职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也需要培养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第二课堂作为学生课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发展空间,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此,制定高职第二课堂实施方案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施方案1.明确目标制定高职第二课堂实施方案的首要任务是明确目标。
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确定第二课堂的目标和任务,明确第二课堂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发展的平台。
2.建立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是保障高职第二课堂实施的重要保障。
学校需要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和权限,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确保第二课堂活动的有序进行。
3.多元化活动第二课堂活动应该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包括文体活动、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比赛、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等,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加强指导学校需要加强对第二课堂活动的指导,指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选择适合自己的第二课堂活动,并在活动中得到老师的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获得实际的收获。
5.评估与奖惩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对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进行评估,鼓励优秀的活动,同时对违规行为进行惩罚。
这样可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结语高职开展第二课堂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应该充分重视第二课堂的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希望本文的内容对相关学校有所帮助,也希望高职学校能够在第二课堂建设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职院校“两课”说课论文
浅谈高职院校“两课”说课摘要说课是教师基本功之一,也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
目前,说课内容和评价标准基本形成,说课,尤其是结合相关具体课程说课的研究和探讨在进一步深化,“两课”课程应该说什么?怎么说正是本文探讨的着力点。
关键词高职院校“两课”说课说课是教师基本功之一,说课是指教师在备课基础上,于授课前面对领导、同行或评委主要用口头语言讲解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依据的一种教研活动,它是教师将教材理解、教法及学法设计转化为“教学活动”的一种课前预演,也是督促教师业务文化学习和进行课堂教学研究、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还是评估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
目前说课已由单纯的教师讲教学设想发展成为“说、授、评、写”一条龙的新模式,由于这种模式具有机动灵活、短时高效、理论性强、运用广泛等优点,在2008年4月,教育部发布《高等职业教育人才评估方案》中增加了说课项目,成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说课也是评估专家组考察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动态与质量的重要窗口。
经过前几轮的评估,对于说课内容和评价标准已经基本形成,怎样说课,尤其是结合相关具体课程说课的研究和探讨在进一步深化。
江苏高等职业院校新一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以下简称评估)即将全面展开,笔者结合参加迎接评估说课演练和说课比赛的经历,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以下简称《概论》),谈谈高等职业院校“两课”说课应该说什么?怎么说?一、明确说课类型、说课内容范围和评价标准明确说课类型、说课内容范围和评价标准,是教师进行针对性说课的前提和基础。
说课有检查性说课、示范性说课、研究性说课、评价性说课等基本类型,评估检查的说课类型主要属于评价性说课,评估组专家通过随机抽点教师说课,检查教师对所执教课程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并以此为窗口考查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
说课内容的范围一般有说一次课、说一章节和说一门课程之分,评估采用的是说一门课为主,结合说一次课内容的方法,实现了点面结合,综合考查。
高职“两课”教学走社会实践教育的探索与偿试
就是 在运用 马 克思 主义 的基 本原 理解 决 中 国社会 发展 问题 的实 践 中形 成 的 , 在 这 一 过 程 中 丰 富 并 和发 展 了马 克 思 主义 的理 论 宝 库 。毛 泽 东 思 想 、
际 的把握 , 针对 性 地 开 展 教 育 工 作 , 以 产生 “ 可 两
失 去其 自身 指导 实 践 的运 用 价 值 , 去 “ 课 ” 失 两 教 学 的 目标 , 而将 马 克 思 主 义理 论 的 教 育 与 宣 传 从
变 成僵 死 的教条 和 空洞 的说 教 。 加 强“ 课 ” 两 教学 的实践 环 节 , 是 要实 现“ 就 两
1 “ 两课 " 学走 社 会 实践 之路 的 重 教维普资讯 Fra bibliotek教 学 改革
武汉 船舶 职业 技术 学 院学报
20 0 6年第 5期
高职 “ 课 ’ 学 走社 会 实践 教 育 的探 索 与 偿 试 两 ’ 教
康 明 已
( 武汉 船舶 职 业技 术 学院公 共课部 , 湖北武 汉
摘 要
40 5 ) 3 0 0
理论 、 悟 理 论 、 领 丰富 理 论 , 自觉 树 立 建设 中 国 特
色社 会 主义 现代 化 的共 同理 想 。 12 “ . 两课” 学走社 会 实践 之路有 利 于提 高 教
“ 两课” 学效 果 教 “ 两课 ” 学 走 实 践之 路 , 住 了“ 教 抓 两课 ” 学 教
也增 强 了理论 对 现 实 的诠 释 能力 。 同时 , 过 实 通
践 活 动也 为理 论 研 究 提 出 了 新 问 题 , 高 了师 生 提 理论研 究 的动 力 和 能 力 , 强 了他 们 对 促 进 社 会 增 进步 的责 任 感 。它 可 以 使 “ 课 ” 学 从 一 味 地 两 教 “ 说教 ” 变到 不 仅会说 , 且 会“ , 转 而 做” 既能 切实 解
高职院校“两课”合班教学的理性思考
( 教学方法要突 出学生主体地位 , 四) 力求全 员参与 教学方法 是教学内容的载体, 好方法能够很好调动 学生积极性 , 对
内容 的讲授 , 授课 目的达成能起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 。实践证 明, 启发 、 参
与、 讨论、 案例式等教学方法能突 出学生主 体地位 , 为我们指明 了方 向。
每一专题 内容确 定一 名教师主备。在每周 的教研活动 时间再对相关教 学专题开展集 体备课, 主备教师说课后 , 其他教师补 充。这种方式集 思
帮助 学生找到知识真谛、 提高学 习能力 的同时, 完成 引导学生对主流意 识形态认 同的任务 。因此 , 教师 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是考核
“ 两课 ” 效果 的两个维度 。在 实践中,“ 双主 ’ 用还有待提高。首先 , 作 学
生主 体 性作 用 有 待 加 强 。 合 班 人 数 多 、 织 难 , 论是 讨 论 、 讲 等 , 组 无 演 仅
广 益, 取长 补短, 最大限度挖掘集体智慧 ; 成果集 体共享 , 既能提高备课 质量 , 较快地提高青 年教师授课水平 , 能减轻教师 负担 , 以将较 多 又 可
・ 教育理论研究
高职院校“ 两课_ , , 合班教学的理性思考
江苏食品职业技 术学院 李 乐霞
摘
要 :两课” ‘ ‘ 是对 大学生进行 思想政 治教 育的主 渠道 , 目 高职 院校的“ 但 前 两课” 合班教 学中还存 在许 多问题 , 使期望功 能与现 实功能不能吻合
削弱 了教 学实效性。文章对此进行分析并提 出 策建议 。 对
的精 力 投 入 到 教 学 方 法 的 改 革 上 。
有几名最 多十几名 同学能参与讨论, 大多数同学仍属于被动式学习 。 其 次, 教师主导作用亟待加强 。高职学生学 习动 力、 学习习惯和理论素养 比本科 生较弱 , 对教师主导作用要求更高。但长久以来对 ‘ 两课 ” 的轻视
谈对高职高专学校“两课”实践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
谁 先 主 持 了 , 就 有 可 能 借 此 节 目首 先 幸 运 的成 为 名 牌 主 谁 持人 。 吴 郁 认 为 :有 经 验 的 节 目策 划 人 或 制 片 人 总 是 挑 选 那 “
些 与 节 目要 求 条 件 相 符合 , 者 条 件 相 近 的人 选 做 主持 人 。 或 而 有 志 于 主 持 人 这 个 行 当 , 选 中 做 主 持 的人 , 需 要 冷 静 或 也 地 分 析 自己 的 短 长 , 德 量 力 , 看 自 己 的 主 观 条 件 与 节 度 看 ( ) 栏 目的 相 融 度 如 何 , 是 主 持 人 能 否 成 功 的 先 决 条 件 。 这 ” 可 见 , 是 说谁 来 主 持 一 个 好 的节 目都 会 成 功 , 可 能 成 为 不 都 名 牌 主 持 人 , 要 看 主 持 人 自身 是 否 适 合 所 选 择 的 节 目 。 这 四 、 过节 目 团 队 的 通 力 协 作 来 打 造 名 牌 主 持 人 通 主 持 人 是 通 过 节 目平 台来 主 持 施 展 自己 才 华 的 。而 节 目的 平 台 又 是 靠 制 片 人 、 导 、 稿 人 、 辑 、 像 、 作 等 编 撰 编 摄 制 人 员 的 通 力 协 作 、 建 和 支撑 的 。 而 节 目平 台 的核 心 为 主 搭 然
我 们 处 在 讲 求 品 牌 、 扬 个 性 的传 媒 时 代 ,我 们 必 须 张 , 实 施 主 持 人 品牌 和 名 牌 战 略 。 对 众 家 上 星 媒 体 的挑 战 , 面 面
对 节 目收 视 率 的 日益 竞 争 , 们 应 为 主 持 人 提 供 实 现 自我 我
和 名 牌 主 持 人 的梦 想 舞 台 。 因为 , 们 是 我 们 实 现名 牌 节 目 他
“两课”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服 务 于学 生 的全 面 发展 ,就 必 须 针 对 中 国特 色社
通 过 这几 年 我 院 “ 两课 ” 教 学 实 践 ,我 们 初
步掌握 了高 职院校学 生的实 际情况 ,一般来 说 , 他们思想现状具有以下特点 : ( )政治 的进 取心 与理论 认 识 的肤浅 性 同在 一 高职院校学 生在政治观点上能够坚 定地拥护 党的领导 和社会主义道路 ,他们有积极 靠近党组 织 的政治热情 ,很多人积极参加各种形 式 的有关 党的知识 的学 习 ,并提 出入党 申请 。但 是 ,理论 的不足又使其对一些问题认识上流于肤浅 。 ( )人格 的可 塑性 与心 理上 的逆 反性 并 存 二 高职院校学生具有当代大学生共有 的许多身 心特点 ,他们正处在 知识水 平 、认识 能力 日渐提 高 ,自我意识 、人生观 日渐成熟 的关键 时期 ,求 知 好 学 ,乐 于 接受 新 事 物 新 思想 的 需 求 ,在 高 职
院校 学 生 中显 得 比较 突 出 。 I ̄ ,在 思 想 品德 课 ; n L
会 主义的新 发展 、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及教育对象 的新 特点 ,深化 “ 两课 ”教育教学改革 ,采取有 效措施 ,科 学准确地选择教学 的切人点 ,增强理 论 教 育 的 针对 性 、 有 效性 ,帮 助大 学 生 树 立 科 学 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增强他们 的责任感 和 使命 感 ,充分发挥 “ 两课 ”教学在大学生思想 道 德建 设 中 的主渠 道作 用 。
来 的职 业 表示 担 心 。但 是 , 中学 升 入 大 学 的拼 搏
教学 内容则更适用于讲座这种教学 方法 。比如邓 小平理论概论课讲 到我 国的对外经 济关 系这部分
高职院校“两课”教学方法多样化的探索与实践
第26卷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o l .262006年6月 Jou rnal of So ut h 2C en t ral U n iver sity fo r N at i o nalit ies (Hum an it i es and So ci al Science ) Ju n .2006α高职院校“两课”教学方法多样化的探索与实践韩淑芬,尹春芳(承德旅游职业学院基础部,河北承德071000)摘 要: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事关国家的前途与命运。
“两课”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师资队伍等多方面。
本文着重从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上进行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两课”教学;教学方法多样化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33X (2006)20258202 在当今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对“两课”教育教学也必然提出新的要求。
不仅要改革“两课”教学内容,同时还要加快高校“两课”教学方法的改革,这不仅是新形势下提高“两课”教育教学整体质量和实际效果的需要,也是做好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之所以不喜欢上“两课”,除了教学内容上的因素外,教学形式与方法的单一是位居第二位的原因。
高校“两课”教育教学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和实践性,深化高校“两课”教学方法改革,务必在提高课堂讲授效果,加强实践环节,注重师生双向互动,引进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改进考试方式,增强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方面下功夫。
我们在“两课”教学改革研究过程中,提出了多种不同的教学形式与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检验。
一、合理利用多媒体组织教学,发挥声、光、电的辅助功效课堂教学在任何时候都是思想理论教学的主要形式。
高职高专院校“两课”教学改革新探
在新形势下 , 大学生 的思想政治状况 出现 了一些新 的
特点 。总体上看 。 当代 大学生思 想政治 状况 的主 流积极 、 健康 、 向上 。 随着 国际国 内形 势的不 断变化 , 大学 生 但 使 思想政治状况 产生 诸多不适 应 , 在一些薄弱环节 。大学 存 阶段 , 学生 比较热心关注社会 , 迫切要 求探索社会热点 、 难 点问题 , 两课 ” 丽“ 教材 陈旧 、 内容 空洞 , 教师讲 课不 能 结 合实际 , 尤其不 能结合 学生 的思想动 态 , 了解学 生所关 不 注的热点 、 难点 、 疑点 问题 , 或讲课方法单一 , 照本宣科等 , 这是“ 两课 ” 教学 滞后 于社会 需要 的典 型反 映 , 这样 必 然 造成学生对 “ 两课” 的厌学 和反感 的情绪 。
改革进行新探 。 当前高职高专院校“ 两课 ” 教学存在的 问题 ( 高职 高专院校“ 一) 两课 ” 学理念存在 的问题 教 自从 19 9 9年普通 高等学 校扩招 之 后 , 高职 高专院校 的招生规模在不 断的扩 大 , 截至 2 1 0 0年 , 高职高专 的招生
一
学成 为简单 的政治需要 , 而严重影 响“ 从 两课 ” 教学 效果 。 这是 当前进行 “ 两课 ” 教改的主要 障碍。 ( ) 二 高职 高专院校“ 两课” 统教 育存在 的 问题 传 当今 的高职 高专院校 思想政治 教育工 作主要 依靠 的 还是授课教师 的灌输 , 很难适 应现代 大学生 的心理 特点 。 通过教学 中的实际 调查 , 学生 普遍认 为 “ 课” 两 教学 内容 安排缺乏科学 性 。“ 两课 ” 教材从小学、 中学 直到大学 各阶 段 、 门课 多有重复 , 多 内容学生早已耳熟能详 。而且 , 各 许 教材 内容过 于强调 知识性 、 系统 性 , 没有很好 把握 时代 脉 搏 , 能解释纷繁复杂 的社会 现象 , 内容到形式 都表 现 不 从 出陈 旧、 化和空洞等趋势 。 僵
关于调整和完善高职高专学校“两课”教学管理模式的思考
20 年初 , 05 中宣部 、 育部 制定并 印发 了《 教 中共 中 央宣传部教育部关 于进一步加强 和改进高等学校 思想 政治理论课 的意见 》 和实施方案 , 新形势下 如何 进一 对 步加强 和改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育教学 工作 做 出 全面部署 。经过这次调整 , 专科类学校 的“ 两课 ” 课程设 置 在原来 “ 8 课程 方案 的基础 上进行 了优化 整合 , 9” 变 为两 门必修课 :毛泽 东思想 、邓小平 理论和 “ 《 三个代 表 ” 要思想概论 》 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 》 重 和《 。另 外 ,形势与政策 》仍 然是高校学 生包括专科生必修 的 《 课 程。为贯彻落实党 的十七 大精 神 ,按照教育部 的部 署 , 0 8年秋季学 期开始 , 自2 0 高校思 想政治理论课 《 毛 泽东思想 、 邓小平理 论和“ 三个代 表” 重要思想概论 》 课 程名称 调整为 《 毛泽东思想 和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 体系概论》 其他 的课程名称没有变化。 , 为 了推进新课 程方案 的顺利实施 , 各高职高专学校 要高度重视 , 切实加强领导 , 认真组织实施 , 对原有 的“ 两 课” 管理模式进行系统的检查和总结 , 深刻分析在管理方 面的成功经验和薄弱环节 , 探索更加有效的管理模式。 高职 高专学校 “ 两课” 教学管理的重要性 在我国 ,根据 国家政策的要求和地方经济 的特点 , 高职高专学校必须坚持“ 以服务为宗 旨、 以就业 为导 向” 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 , 在学校的管理方面要从传统 的升 学导向转变为就业导 向。 两课 ” “ 虽然是每个学生 的必修 课, 但是与学 生的专业技能课相 比较 , 往往得不 到重视 。 学校把更 多的教育资源放在 培养具有某种专 业技能 的 人才上 , 两课 ” 对“ 教学 的管理相对松散与落后 。 由于没 ・ 有 强有力 的管理措施 , 两课 ” 在“ 教学 中 , 师生 的积极性 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抑 制 , 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 在 高职高专学校 中 , 管理 的质量 和效益如何 , 直 将 接关 系到“ 两课 ” 教学 目标 的实 现。向管理要质量 和效 益 , 两课 ” 是“ 教学不 断取得进展 的必然要求 。对学生进 行马克思主义和思想 品德 的教育应该 贯穿在高 职高专 学校发展职业教育 的全过程 ,并 且始终把德育 工作放 在首位 。而贯 彻这样 的方针 , 高职高专学校要不 断加强 “ 两课”教学管理 ,创新管理的方 法与途径 。尤其是在 2 0 年对 “ 05 两课” 教学做 出新的部署之后 , 高职高专学校
浅析高职院校“两课”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 法律基 础》 《 泽 东思想概 论》 《 小平理论和三 个代 表 重 、毛 、邓 要 思想》 。高职教育的 “ 两课 ” 学必须具有职业教育的特 色: 教 应适应 岗位群要 求的定向性教 学内容 ,在整 个实践教 学 中应 始终体现时代性 和基础 性 , 并提 出了自己的改革设 想。 【 关键词 】 高职院校 ;两课” 学; “ 教 现状 ; 设想 高等 职业教育是我 国高等 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普通 高等教育一 样 , 高等 职业 院校 的“ 两课 ” 教育是 学生思想 政治 工 作的主渠道 ; 是培养学 生正确 世界观 、 人生观 、 价值观 和道 德 观的主阵地。但是在一些 高职院校 中还有部分老师和 工作 者对 这个 问题认 识不够深入 或者存有偏激的想法。有些 高职 院校的老师认为 ,高职院校 既然是职业化教育 ,以就业 为导 向, 所以就误认 为应重视 技能 , 轻理论 ; 就认为 学校的公共 基 础课 ( “ 如 两课”等 ) 没有 必要再开设 了, 就 或者是应 当缩短 这 些课 程的教学 时数 , 甚至 有些高 职院校 以“ 就业导 向” 为借 口 以专业课挤 占公 共基础 的课 时;以上 是 目 片面认 识的现状 前 之一 。 另外 一种现状是高职院校中“ 两课” 在课 程体 系、 习实 实 训 、教学方法 和课程内容上仍然是按 照普通 高等教育的模式 在进行 , 是换 汤不换药 , 很显 然它们应有所区别。针对以上现 象, 笔者 认为 高职 院校的 “ 两课 ” 教育 必须改 革 , 教学 工作 在 中, 应有针对性 、 实用性 、 基础性和 时代性 。 高职院校的课程和教学 内容改革要及时合理 20 年 1 , 教育部关 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 00 月 《 作 的意见》 中规定 了课 程和教学 内容体 系改革是高 职高专教 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要按 照突出应用性、 实践性 的原则重组 课程结构 , 更新教学内容。 注重人 文社会科学与技术教育相 要 结合 , 教学 内容改革 与教学方法 、 手段 改革相 结合。教 学内容 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 的应 用和实践能力培养 ,基础理论 教学 要 以应用为 目的 , 以必 需 、 用为度 ; 够 专业课教 学要加强 针对 性和实用性 。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 中, 高职 院校的老师也许 完全领悟和把 握课程 与教学 内容改革 的重要性 和紧迫性 , 但 是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 引起 重视 ,也就是说多数高职 院校的 “ 两课” 教学仍然是按 照普 通高等学校 的模式和 内容进行 E常 l 教学。 有些学校用 的教材还是普通高等本科教材 , 教学内容也 是按 照本科 的大纲要求去进行 ,有的虽然是专科教材但不是 高 职高专 的教材 ,它们的不足 之处是 不能根 据高职教育 的人 才培养模式 及要求来选用适 当教材 ;另外就是有的教学 内容 陈旧, 跟不上形势 , 学生 不感兴趣 ; 还有 就是教学 内容没有体 现学生 的主体 性 , 只有老师讲 , 没有学生参与等 。所以高职 院 校“ 两课 ” 程与教学内容体 系亟待改革。最 重要的改革方 向 课 是“ 两课 ” 内容 的教学应准确 定位 , 即要 有针对性 , 实用性 , 时 代性 , 并针对高 职教育人才培养任务 , “ 对 两课” 教材进行合理 的整合舍弃 , 或者是把 “ 两课” 所有知 识点以讲 座的形式 串联 , 始终坚持“ 两课 ” 内容在整个人才培养 过程中的基础作 用为出 发点 , 两课 ” 使“ 教学 为专业课 的课程 和教学服务 , 为学 生的终 身学习服务 , 为学生成 为一个合格 的社会人服务 , 更为学 生成 为行业企业称职 的职业人服务 。 二、 处理好专业课和“ 课” 两 的比重 关系 笔者在这 儿提 出的专业课 与“ 两课” 两者 比重就是不 能只 重视专业 知识 的学 习 , 把其 他基础 课尤其是 把“ 两课 ” 认为是 豆芽课 , 可学也可不学 。 很多高职 院校在专业设置上普遍存在 着重专业课轻基础 课 , 还有人认 为只要专业过硬 , 公共基础课
高职“两课”实践教学资源浅探
有用 人 才的 重要 任务 。随着 我 国社会 主 义市 场 经济 的深入 、经 济全 球化 和政 治 多极 化历 史趋 向及 传 播 媒 介 手段 多样 化 ,传 统 的 “ 两课 ”课 堂 讲授 教学 模 式很难高 效益地 承担起 这个重 要任务 。 “ 两课” 实践
作者简介 :宋绍成 ( 9 0 ,男 ,无锡职业技术学 院讲师 ,硕士 ,主要从事 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 。 1 7 一)
。-… _ _… ●_ … ● _… ● _… _ _… -_ … --… ● _… ●_… ● _… __ …
_ ● 一
5 师生 交际,发挥教 师主 导作 用。交 际教学 法强 . 调课 堂 教学 以学 生为 主 体 ,但 是并 不忽 视教 师 的 主 导作用 。教师 不仅要组织好课堂教学 、引导学生通 过 交际的形式学 习 日语知 识 、提高交 际能力 ,更应该成 为课堂活动 的参与者 ,成 为学生 的交 际对象 。一是使 用 日语组织课堂教学 、引导学生参 与课 堂活动 ;二是 适 当辅 以相关知识介绍 、讲解 ,适时给予恰 当的提示 和 纠错 ;三是成为课堂教学 的普通一分 子 ,与学生一 道 参与课堂 活动 ,如根据 教学 内容 以各 种不 同角色 , 参 与学生 的对 话、场景模拟演 练等 。另外 ,教 师的主 导 作用 还表 现在 为学 生 学 习创造 一 个轻 松 、 愉快 的 环 境 ,最 大 限度地 调动 学生 的积 极性 、主 动性 。
社会 实践教 学的客观 因素 。 针对 开展 实践教 学所 需要 的教 学资 源提 出 了若 干思考 , 以期 为开展 “ 两 课 ” 实践 教 学提供 借 鉴 。
关 键 词 : 两 课 ;社 会 实 践 教 学 ; 资 源
高职院校“两课”教学改革之我见
高职院校“两课”教学改革之我见摘要: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两课”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的作用不可估量。
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期的鲜明特点,给以大学生为主要授课对象的“两课”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如何赋予“两课”以新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增强“两课”教学的实效性,成为高职院校必须正视和亟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两课”教学改革思考“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我国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自1998年秋季以来,普通高校“两课”教育教学开始全面地实施“两课”课程新方案。
10多年来,课程新方案的实施进展顺利,并取得了明显的实效,“两课”教学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最终目标的,根据2005年11月《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的发展目标,到2010年,高职院校招生规模将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
面对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期的鲜明特点,规模庞大的高职院校对“两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赋予“两课”以新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增强“两课”教学的实效性,成为高职院校必须正视和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目前“两课”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1. 社会大环境干扰“两课”教学的地位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为人们创造了良好的衣、食、住、行、医疗、娱乐等条件,与此同时也衍生出许许多多的问题,如价值观混乱、拜金主义、实用主义泛滥等问题,社会价值判断体系正在发生变异,正所谓“发展”必然诱发“变化”。
这些变化必然反映到青年人集中的高校中来,也会反映到高校政治教育理论课上来。
同时,在巨大的就业压力和功利价值取向的影响下,高职院校往往片面强调“以就业为导向”,注重专业课程的实践性教学,重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而作为人文学科的思想政治课常常被忽视,教育工作者和高职学生中不乏重技能、轻思想品德教育的现象。
关于高职院校两课教学改革的探讨
善. 以及 经 济 全 球 化 趋 势 的 日益 明 显 . 职 院 校 两 课 教 学 面 高 临 着 前所 未 有 的 机 遇 和挑 战 受传 统 应 试 教 育 影 响 , 国高 我 职 院 校 两课 教 学 至今 仍 然 给 人 留有 以下 习惯 印象 :教 材 内 容 抽象 刻 板 、缺 乏 科 学 性 和 人 文 底 蕴 ;授 课 模 式 多 以 说 教
教 改 花 地 J O A HA I G I UD A
பைடு நூலகம்
关于高职院校两课教学改革的探讨
口 陈 磊
摘 要: 两课 教 学 , 高等 职 业 教 育 不 可分 割 的 重要 组成 部 分 。随 着改 革 开 放 的 不 断深 入 , 高大 学 生 思 想素 质 , 新教 是 提 创
学模 式 . 高教 学 实效 . 提 已成 为 当前 高职 院校 两课 课 程教 改 的 重 点 关 注课 题 。 以建 构 主 义 理 论 为 基 础 , 两课 课 程 建 设 为教 以 改依 托 , 建 “ 识 、 质 、 力” 体 化 新 型教 学模 式 , 创 知 素 能 一 以促 进 高职 院校 人 才培 养 目标 的 实现 。 关 键词 : 高职 院校 ; 两课 : 学 改革 教 作者简介 : 陈 ̄ ( 7 一 , , 东揭 阳人 , 阳职 业 技 术 学 院讲 师 , 究方 向为 大 学 生 思政 教 育 教 学 和毕 业 生 就 业指 导 。 1 9 )男 广 9 揭 研
托, 建“ 创 知识 、 素质 、 能力 ” 体 化新 型 教 学模 式 。以促 进 高 一 职 院 校 人 才培 养 目标 的 实现
一
、
两 课 教 学 改革 所 依 据 的 建构 主 义 理 论 基础
高职“两课”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信念 ; 此外 , 教学 目的 的 内化是 教学 活 动 的根本 保 证 , 为 因
“ 教学 目的内化实质上是 对某种 价值 观的认 同 , 教学 目的 内 化的根本意义就在于它 是外在 教学 目的和 内在教学 目的实 现统一的中介” 。任何对教学 目的的价 值判断 、 认识水平 、 把 握程度等都会 影响着教 学活 动的质量 。按 照 国家教 育振 兴
生 学 习 “ 课 ” 识 的 积 极 性 。 所 以 , 学 过 程 应 尽 可 能 注 两 知 教 意避免陷入枯燥乏 味的理论 说教 , 生 动活泼 地突 出应 用 , 要
、
深 入 理 解 教 学 目的
教学过程是 围绕着教学 目的而展 开的, 教学 目的不 明确 势必造成教学上的低效 率 。教 与学 的双 边活 动缺乏 明确 的 指向 , 必然是无序 的甚至混 乱 的教 学 。以己 昏昏 , 能使 人 怎
未 来 变 化 的能 力 , 学 中就 应 要 求 学 生 学 好 能普 遍 适 用 的基 教
高职“ 两课 ” 教学 改革 要着 眼 于提 高教学 针 对性 , 强 增 实效性 , 要努 力体现“ 三贴近 ” 原则 , 使教 学 内容 、 式 、 材 方 选 进一步贴近学生 、 贴近生活 、 贴近实 际。要将 “ 两课 ” 的基 本 理论 内化为学 生 的行 动指南 , 帮助学 生 进一 步确 立 爱 国主
目 的 , 行 教学 改 革 , 进 已经 成 为 当 务之 急 。
二、 关于“ 什么” 教 的问题
有 了对教 学 目的充 分 、 深入 的理解 , 在教学 活动 中就 有
了 明确 的指 向 , 能 够 对 于 “ 什 么 ” 问 题 有 更 深 入 的 认 就 教 的
适应高职教育发展要求,探索高职“两课”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维普资讯
第7 第 1 卷 期 20 8年 3月 0
广 东 交 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U RNA L O F GUA NG DO NG o CO M M UN l CATI NS o PO L YTECH NI C
济社 会 发展提 供 直接 的技 术支 持和 高 素质 劳 动者
1 认 识 和 遵 循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的 基 本 规 律 和 发 展 要 求
11职业 教 育 与经 济 社会 发展 、经 济增 长 方 式转 . 变 、产 业结 构 升级 、劳 动 力市场 波 动 变 化之 间的作 用 与反 作 用关 系构 成 职业 教 育 的基 本
frhg e o ao a eua o n riigwi i u l l t hsp prdsusstehg e oai a o i rv ct nl d ct n a dt nn t hg qai te . i a e i s h ihrvct n l h i i a h h t a nT y c e o euain” w u jc ” xsn o t dco s n es ts u , it go tht ec igt o r so g e d ct o T oS bet e iigcnr it n dt t u op ni u a t hn cus f i r s t a i a h a q o n t a wo e hh
高职“两课”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峻 挑 战 。学 校 只 有 直 面 各 种 社 会 信 息 ,F衡 理 论 教 学 s- 与 实 践 教 学 , 学 生 在 “ 实 的 氛 围 ” 学 习 , 加 使 真 中 增 “ 课 ” 说 服力 , 能真 正 提高 “ 课 ” 教育 实效 。 两 的 才 两 的
二 、两 课” 践 教学 的现 状分 析 “ 实 1 两 课 ” 践 教 学 存 在 的 问题 .“ 实
美 与 丑 , 可 避 免 地 会 对 高 职 生 产 生 影 响 。互 联 网 也 不
、
“ 课 ” 论与 实践 的平 衡 两 理
1“ . 两课 ” 高 职 教 育 培 养 目标 中的 地 位 在
高 职 院 校 人 才 培 养 的 目标 不 是 只 考 虑 社 会 上 某
使 得 学 生 接 受 信 息 的 主 动 性 、积 极 性 和 选 择 性 大 大
( ) 与 上 缺 乏 广 泛 性 。 “ 课 ” 践 作 为 必 需 的 1参 两 实 教 学 环 节 , 该 落 实 到 每 个 学 生 , 多 数 院 校 存 在 以 应 但
点代 面现象 , 主要精 力投 放在 社会 实践 小分 队或某 把
一
社会 、 近 现实 、 近大学 生生 活的有效 途径 。 会 实 贴 贴 社 践 可 以 使 大 学 生 获 得 丰 富 的感 性 材 料 , I X: 论 的 I ̄ , J - I 理 理解 和把握 。 会 实践也使 大学 生作 为主体在 面对现 社 实 、 用 理 论 中 由认 知 转 化 为 体 验 , 所 学 理 论 内 化 运 将 为 自身 的 素 养 和 能 力 。 脱 离 现 实 社 会 生 活 实 践 , 离 脱 学 生个人 实际生 活经验 ,两课 ” 论教 学就 成为单 纯 “ 理 的理 论 说 教 , 失 去 了 吸 引力 、 响 力 , 谈 不 上 实 效 就 影 更
浅议高职“两课”教学方法的创新
的灵 魂 ” “ 。 两课 ” 教学 , 可 以适 当精 简课 堂讲授 时 间 , 教师 为学 生 创造 更 多 的 自学 时间 和活 动空 间 火力 提倡运 用启 发 式教 学方
,
有 6%的学生 对教 师 布置 的作业 只是 简 单的应付 , 师 布置 8 从教 作业 的 目的 l发 , 达 不到 效果 的 , 叶 I 是 当前 高职 思 想政 治 课 的教 学现 状不 如人 意 ; 生 的学 )态度 积徵 , 习兴趣 不浓 ; 学 J 学 大部
“ 民 欠薪 ” 题 进 行 桶 查 , 农 问 你 f文 地 蠲查 B ・ H 戈 东 西 B 6 % r 、 网 目前 由于师 资 力量 的 有 限性 , 施 大班 实 授课 教 学 , 对现 状 教 师深 感组 织 教 学 能力 有 限 . 多数 仍 习 面 大
l% I 4 i B 4 I i
4 j课期 间你有做笔记 的习惯 A 有 B 有时 南 c、 、 、 没有
吗? 础 《 泽 道想 养与 律 , 解 5 与《 想思 修 法 基 A很了 、 毛 东德 》 对r思
、
邛小 理 论 B、 比较 r解
・
C4 4 % A7 %
惯于 沿用传 统 的以灌输 式 为主 。 二、 用创新 教学 方法 , “ 实现 两课 ” 教学 现状 的根本 性改 观
应 一 、么 不 付一 c什 都 做 F
C根本没有听
t7 :% 、
3 政 课 你 : 、 治 时.会 上
A认 听 B 听 下 Al B6 、真 讲 、 偶尔 一 、% 7 2 %
分学 生希 望教 师采 取 一 些新 颖 、 灵活 多 变的教 学方 法 , : 如 以辩 论式 、 专题 讲座式 等 , 以此提 高学生 的学 习兴趣 。 ( ) 一 在教 学 方法上 : 表现 尤其 突 出 , 教 师上 课照 本宜 科 、 如
高职院校“两课”特色教学模式探讨
高 职 院校 “ 两课 ” 特 色教 学模 式探 讨
自 立 强
( 定 职业 技 术 学 院 ,广 东 罗
罗定
57 0 ) 220
【 摘
要 ] 高等 学校 开设 的 “ 两课 ,是 对大 学 生 系统 进行 思想 政 治 教 育 的 主 渠 道 和 主阵 地 。 作 为蓬 勃
发展 中的 高职 教 育 ,特别 要 从 教学 思 想 、教 学 内容 、教学 环 节上 对 “ 课 ”实 施改 革 ,形 成 特 色教 学 。“ 两 两 课” 应 实现 从 “ 四个 一 ”教 学 到特 色教 学 模 式 的转 变 ,拓展 教学 内容 ,完 善课 程体 系 ,创 新 课 堂教 学 。
维普资讯
第 1 8卷 第 2期
Ⅷ 1 No 2 8
广
西
梧
州 师
范
高
q- 专
科
学
柱
学
报
20 0 2年 5月
Ma . 2 2 y 呻
J OURNAL OF w u丑 例
TEAG- RS I E OOL EC L A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9 8年 教 育 部 实 施 “ 课 ” 学 方 案后 , 两 课 ” 学 与 改 两 教 “ 教 革 取 得 了一 定 的 成 绩 , 培 养 青 年 学 生 树 立 正 确 的 世 界 观 、 在 人
化、 奢侈浪费等不 良现象仍在 滋长 , 一些人 只看到眼前 利益 , 看不到长远 利益 ; 只看局 部利益 , 看不 到整体利益 ; 只看 到经
1 时代 变 化 给 “ 课 ” 学提 出 了新 的 要 求 、 两 教
2 O世 纪 下 半 叶 以来 , 界 格 局 发 生 了重 大 的变 化 , 别 是 世 特
情 况亦 有其 自身 的特点 : 一方面 , 高职生源起 点较差 , 这是 一
个 无 须 回 避 的实 际 情 况 ; 一 方 面 , “ 课 ” 另 从 两 自身 建 设 来 看 , 也 存 在 一 些 值 得 改 进 的地 方 。 目前 高 职 “ 课 ” 教 学 手段 较 两 的
( nnId syP lt h i, hn sa4 00 , n n Hu a ut oye nc C a gh 1 2 8Hu a ) n r c
[ s a t tsh a a e om“ o es s eci p e hlnermr lyi r s t ces ca c r f to Abt c ]Iit m ipt tpr r t s n”t h g o el t aeg o at,c aee hr’ hr t “ r e n h O f w l o a n tr yh c l f ei ne a a eo w
Th v si a i n o ‘ e I e t to f ‘ g Two Le s n ” a h n o e s o s Te c i g M d
i h e i r Vo a i n l S h o n t e S n o c to a c o l
S M a a g U o fn
20 0 6年 3月
高职“ 两课" 教学模式探索
苏 茂 芳
(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湖南 长沙 400 ) 12 8
[ 要 】 应对挑战. 摘 从实际出发。 提高“ 两课” 教师素质, 提升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水平是 目 前搞好“ 两课” 教学的主要途径。 [ 关键词 ] “ 两课” 教学; 改革; 教学艺术 [ 中国分类号 】 T 一9 H 3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7—042o )0— 2—2 615o(o6一 112 0
的挑战。
视 自身思想道 德修 养建设 的境况 , 改革高职 “ 两课” 教学势 在
必行 。
一
、
高职 “ 两课 ” 教学面临的严峻挑 战
3 高 职 现 状 也 使“ 课 ” 学 改 革 困难 重 重 、 两 教 处 于 初 创 阶 段 的 高 职 院 校 远 没 建 立 自身 特 色 的“ 课 ” 两 教 学 模 式 , 多是 套 用 普 通 高 校 的教 学 模 式 。而 高职 院校 的 实 际 很
面 的渗 透 。 着 我 国加 入 WT 我 国思 想 文 化 阵 地 不 可避 免地 随 O,
面 对 以美 国为 首 的 西 方 发 达 国 家 思 想 文 化 和 价 值 观 念 的 冲
费保 障和整体规划 。教学中, 仅限 于理 论授课 , 实践教学基本 上 流于形式 。这样 , 离开 了理论与 实践 的结合 , 教师讲课时缺 乏激情和 自信心 , “ 使 两课” 教学苍 白无力。
新技术革命 的兴起 ,给资本主义生 产力的发展 注入 了新的活
力 , 何 科 学 地 对 待 社 会 主义 运 动 遇 到 的 暂 时 挫 折 , 何 辨 证 如 如 认 识 社 会 主 义 的 历 史 进 程 , 也 是 “ 课 ” 学 遇 到 的无 法 回 这 两 教
以前 “ 满堂灌” 虽然有 了一定的进 步 , 两课 ” 但“ 教师教学任务 繁重, 较其他专业课老师人员配备方面 , 明显 不足。“ 两课” 师
生观和价值观方面 , 到了其 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为了提 起
高 “ 课 ” 学 效 果 , 变 部 分 学 生 轻 政 治 理 论 重 职 业技 能 , 两 教 改 忽
济效益 , 而一 味地向 自然 掠夺 , 造成生 态平 衡破坏 , 及子孙 危
后代 。这些不 良因索都给青年学生的树立正确 的世界观 、 人生 观和价值 观方面起 到一些 副作 用 , 也给“ 两课 ” 教学提 出了新
资 队 伍 自身 素 质 有 待 提 高 , 加 上 高 职 “ 课 ” 乏 必 要 的 经 再 两 缺
避而又必须着力 讲清 的课题 。另外 , 步入 新世纪 以来 , 以美 国
为 首 的 西 方 发 达 国 家 , 借 其 强 大 的经 济 、 事 力 量 , 过 经 凭 军 通
济、 文化和科技交流 向其他 国家 , 别是社会 主义国家进行全 特
击。如 何应对西方殖 民主义和价值观念的冲击 , 守住 自己的阵 地, 提高 “ 两课” 育的吸引力和战斗力 , “ 教 是 两课 ” 教学工作者
维普资讯
第 6卷
第 1 期
湖 南 工 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OUR L OF HUN N S RY P L
Vo . . 1 NO 1 6 M a.2 o r O6
lso s po oeteta hi a sa dt eta hn rlv 1 e s n ”. rm t h e c ngme n n h e c igat e e.
[ e o d ]“ oesn”e h g r o t ci t K y w r s t s st ci ;e r e h g r w l o a n f m; a n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