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各数的写法介绍个位十位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准备课1、数一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最后数到几,就是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第二单元位置1、认识上、下、前、后上、下的含义: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上、下、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2、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
注意:一般情况下都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若题目指明图中人物的左、右,就要以图中人物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二、比大小1、左、右两边的数相等,就用“=”表示,如5=5,读作:5等于5。
左边的数大于右边的数,用“>”表示,如5>3,读作5大于3。
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用“<”表示,即2<3,读作2小于3。
2、填“>”或“<”时,哪边数大,开口就对着哪边。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数,数到几,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个数,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
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 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五、加法1、加法的含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2、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可以采用接着数、数的组成等方法。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数位及写数
第2课时 认识数位及写数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一 情境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 们学习了0~20这几个 数字,现在让我们一起 来数一数吧!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 11~20各数的数位及写数。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数位及写 数
2. 用数字卡片摆出下面各数。 十六 十一 十九
16 11 19
十四 十七 二十
1 4 1 7 2 0 (教科书第75页做一做)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数位及写 数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数位及写 数
3. 按顺序填数。 (教科书第75页做一做)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Βιβλιοθήκη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数位及写 数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数位及写 数
四 课堂小结
1.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2.注意先写十位上的数,再写个位上的数,
从高位写起。 3.有几个十就在十位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
位写几。 4.个位上一个数也没有时,写“0”占位。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数位及写 数
二 新课探究
第二位是十位。
右边起第 一位是个位。
十位 个位
例3 (教科书第75页图1)
个位和十位的 “1”意思一样吗?
十位 个位 11
表示1个十
表示1个一
十位 个位 11
例3 (教科书第75页图2)
十位 个位 17
表示1个十
表示7个一
十位 个位 17
一年级-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数学可以训练我们的思维能力,思维方式。
当然最重要的是与自己在社会上的生活有关,你想找到好的工作,基本都是和数学有关系的,因此从小的学习十分有必要。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准备课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2、填“>”或“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 1 课时 数数、认识数位和写数(教案)
第1课时数数、认识数位和写数(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73~75页。
教学目标1. 通过摆小棒活动使学生知道“10个一是1个十”,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初步认识和体会十进制。
2. 通过游戏“给数找家”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建立初步的数感。
3. 能够理解“个位”“十位”的含义,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认识11~20各数,知道10个一是1个十,初步认识位值制。
教学难点认识11~20各数,知道10个一是1个十,初步认识位值制。
教学方法迁移类推,引导发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细绳、小棒、卡片、小圆片、计数器。
教学过程一、课时导入(一)铺垫孕伏师: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数?(出示课件。
)交流学过的数,教师给予肯定。
你还知道哪些数呢?学生继续说出知道的数。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学过的数,并进一步说出还知道的数,为下面数数打下基础。
(二)引入新课师: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吧!春天到了,熊大和熊二想在院子旁边栽一些果树,于是它们就去大象爷爷的苗圃里买树苗。
大象爷爷让它们自己去拔树苗。
熊二每拔1棵树苗,熊大就在地上摆1块小石头。
拔了一会儿,熊二问熊大拔了几棵树苗了。
熊大一看这么多小石头,数着真麻烦,于是它数出10块小石头,把这10块小石头换成了1块大石头,再看看还剩6块小石头,它马上就知道一共拔了16棵树苗。
小朋友,你知道这1块大石头代表了几块小石头吗?熊大的方法好用吗?预设:1块大石头代表了10块小石头,熊大的方法好用,我们很快就知道了拔了多少棵树苗。
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新内容:数数、认识数位和写数。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探究点1 11~20各数的组成和读法1. 认识十进制。
课件出示教材第73页情境图。
师:图中一共有多少张水果卡片?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它的数量。
(学生数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预设:我用小棒代表水果卡片的数量,我是1根1根摆的,数一张水果卡片,就摆1根小棒,我一共摆了11根小棒,所以水果卡片有11张。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准备课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一年级1-5的书写格式
一年级1-5的书写格式
数字1-5在田字格的正确写法如下:
1、“1”像粉笔,是在日子格中从右上角附近起,斜线到左下角附近。
2、“2”像小鸭,起笔碰左线,再向上、向右碰线,略成半圆,斜线到左下角,碰线一横。
3、“3”像耳朵,起笔不碰线,向上碰线,再向下碰线,略成半圆向中间弯,在虚线以上转向右下方碰线,向下碰底线,最后,弯向上碰线。
4、“4”像小旗,从上线的中间起笔,向左斜线到下格,碰左线再折右碰线。
第二笔从右上角附近下去,到下面的当中碰线。
5、“5”像钩子,从上线不到一半的地方起笔,向左下到中格角,再向上超过中线画一个大半圆碰右线,下线到左线为止。
最后,在上面画一横线。
田字格是一种用于规范汉字书写格式的模板,包括四边框和横中线、竖中线。
是小学初学写字规范。
习字时需在田字格中逐渐将汉字写规范,能给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田字格是一种用于规范汉字书写格式的模板,包括四边框和横中线、竖中线。
田字格包括四边框和横中线、竖中线。
四个格分别叫做左上格、左下格、右上格、右下格。
各数的写法
拍手数数
1.从1数到20 2.从19数到6
( 13 )个
十位 个位
( 1 3)
由_1 个十和_3 个一
组成的
十位 个位
(1 6)
由_1 个十和_6个一
组成的
十位 个位
14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有几个 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先写十 位上的数,再写个位上的数。
16
十一
十个 位位
11
十四
十七
十个 位位
14
十个 位位
17
十九
20
十位 个位
17
十位 个位
1 10
()
十位 个位
20
()
( 14 )
( 20 )
十位 个位
(5)
十位 个位
(50)
十位 个位
70
小结: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 是十位,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 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先写十位上 的数,再写个位上的数。
用数字卡片摆出下面各数.
十六
十个 位位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1-20各数的写法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1-20各数的写法教学内容:第86页的内容:11―――20各数的写法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十六的第3----5题。
教学要求:1、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和“个位”,认识计数器,并能正确地书写11―――20各数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难点:认识“十位和个位”教具准备:小棒若干,数位筒,计数器,学生准备小棒和数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拍手数数。
从1数到20,从20数到12、数一数下面的小棒有多少根?(1)一根一根数(2)先把10根圈起来,再看有几根。
3、下面每一堆有几个十?几个一?一捆加一根一捆加三根2捆4、导入师:同学们,。
我们已经学会数11―――20各数,并知道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我们不仅要学会数数,读数而且还要学会写数。
板书:11―――20各数的认识二、讲授新课1、动手操作,初步感知数位学生拿出自制的数位筒,让学生往右边的筒里放小棒,边放边数师: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在左边的筒里放1根小棒来表示这10根。
再在右边放4根,这时一共是几根?问:右边的4根表示什么?(我们把4所在的位置叫做个位)左边的1根表示什么?(1个十)(我们把1所在的位置叫做十位)在数位筒上写个位、十位“那么14该怎么写呢?我们可以借助计数器来写数。
”2、利用计数器写数出示计数器观察: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计数器右边起第一档叫个位,右边第二档叫十位,十位上有几个珠就表示几个十,个位上有几个珠就表示几个一,合起来就在个位上写几。
让学生写出14,请一名学生板演师:写数时要注意先写十位上的数,要从高位写起。
3、练习。
完成例4中后两个数,四个人一组,摆小棒写数。
讨论:“20”个位上的0该不该写?为什么?(因为个位的0起着占位的作用,表示个位一个也没有)三、巩固练习1、用数字卡片摆出,下面各数十六十一十九十四十七二十2、听老师读数,学生写12 11 15 17 16 203、给小马虎错误十一写成101 十八写成81 二十写成24、做练习十四的第3―――5题。
(2024秋新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认识数位、写数》教案
第四单元 11~20的认识4.3 认识数位、写数【课题名称】第3课时认识数位、写数【课型、课时】新授课 1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77页。
【教学目标】1.通过辨“11”活动初步认识十位和个位,进一步感受位值制。
2.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等活动,掌握读、写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十位和个位,会看图写11~20各数。
教学难点:体会位值制的意义。
【课前准备】1.教师:教具:小棒、计数器。
教学课件:《》课件2.学生:课前预习:标注完成《素养提升手册预习卡》学具: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数数。
教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11~20各数,同桌两人一起按顺序从11数到20,再从20数到11。
学生按要求数数。
2.摆数。
教师:请你用学具摆出11,怎样摆能让别人一眼就看出来呢?预设1:学生摆出1捆小棒(把10根小棒捆成1捆)和1根小棒。
预设2:学生摆出1摞小正方体(把10小正方体放1摞)和1个小正方体。
预设3:学生摆出1摞圆柱(把10个圆柱放1摞)和1个圆柱。
3.设疑。
教师:我们能用小棒,小正方体、圆片表示出11,但是问题来了,现在只有2个颜色一样、大小也一样的小棒,小正方体、圆片,还能表示11吗?预设:学生意见不一致,有人认为能,有人认为不能,请几个代表到前面来进行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
预设1:我觉得2个颜色一样、大小也一样的小棒,小正方体、圆柱只能表示2,不能表示11。
预设2:我觉得可以把其中1个小棒,小正方体、圆柱看成10,另一个看成1。
教师:是呀,长得都一样,怎么能让所有人都知道到底谁是10、谁是1呀?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今天继续学习11~20各数。
【设计意图】复习数数,用小棒摆出11,再让学生思考“2个颜色一样、大小也一样的小棒,小正方体、圆柱还能表示11吗”来引出新课。
二、交流实践、探究新知。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准备课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 1 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1第三单元 1--5 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1--5 的认识1、1—5 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 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 1、2、3、4、5.从后往前数: 5、4、3、2、1.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 3=3,读作 3 等于 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 3>2,读作 3 大于 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 3< 4,读作 3 小于 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 1 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数的组成:一个数( 1 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 1 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 为止。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教科版一年级知识点第一单元:准备课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数一数、比多少】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
从后往前数:5、4、3、2、1。
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8单元知识点汇总+知识树汇总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1. 数一数点数法:数数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事物所对应的是几,即最后数到几,事物的总数就是几。
数图中物体的数量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数,比如可以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等顺序来数数。
各种事物的数量都可以用一个数表示。
比如1面红旗,2本书,3块面包等。
但有时数字也可以表示多个数量的同一种事物分成的几类或几个整体。
比如1群大雁,4个小组的学生,3袋糖果等。
2. 比多少同样多:两种事物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就说这两种事物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两种事物一一对应后,如果一种事物有剩余,那么有剩余的那种事物就多,没有剩余的那种事物就少。
描述物体多或少时,不能只说谁多谁少,应该说“谁比谁多”或“谁比谁少”。
第二单元知识要点1. 认识上、下上是指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下是指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
2. 判断上、下位置关系的方法:首先确定参照物,再确定所描述的物体是在参照物的上面,还是在参照物的下面。
上、下是两个具有相对关系的方位,两者相互依存,不能单独存在。
不能单独说某物体在上面或下面,应说某物体在另一物体的上面或下面。
3. 认识前、后一般面对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
4. 判断前、后位置关系的方法:以参照物为标准,参照物面向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
前、后是两个具有相对关系的方位,两者相互依存,不能单独存在。
不能单独说某物体在前面或后面,应说某物体在另一物体的前面或后面。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会发生变化。
因此,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会发生变化。
5. 认识左、右左手所在的一边是左边,右手所在的一边是右边。
要点提示:(1)在确定左右时,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当观察者身体方向发生变化时,左边和右边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但始终和左手、右手所在的一边保持一致。
11~20各数的写法
生活中的数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哪些收获?
数一数 从九数到二十。 从二十数到三。
猜一猜
12
猜一猜
18
猜一猜
20
猜一猜
13
猜一猜
14
口答:
(1)1个十和6个一组成( )。
20 (2)2个十是( )。 1 (3)18是由( )个十和( )个一 组成。
1 (4)( )个十和( )个一组成15。
5
(5)与18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16
8
17
19
用小棒摆出下面的数:
11
13
15
十位 个位
11
计数器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
个位第二位是
。
十位
写数时注意:
十位
1 (
个位
7
有几个十在十位写几,
有几个一在个位写几。 先写十位上的数,再 写个位上的数。
)
十位 个位
1 0)
(
个位的0起着 有。
十位 个位
2 0)
(
占位的作用,表示一个单位也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11~20各数的写法
一个十,一个一,合在一起是11 一个十,二个一,合在一起是12 一个十,三个一,合在一起是13 一个十,四个一,合在一起是14 一个十,五个一,合在一起是15 一个十,六个一,合在一起是16 一个十,七个一,合在一起是17 一个十,八个一,合在一起是18 一个十,九个一,合在一起是19
)个
18
(4)9和11中间的数是( )。 10
(5)和18相邻的数是( )和(17 )。
(6)151在9 ( )和(
)中间。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知识要点梳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知识要点梳理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知识要点梳理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1.数一数点数法:数数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事物所对应的是几,即最后数到几,事物的总数就是几。
数图中物体的数量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数,比如可以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等顺序来数数。
各种事物的数量都可以用一个数表示。
比如1面红旗,2本书,3块面包等。
但有时数字也可以表示多个数量的同一种事物分成的几类或几个整体。
比如1群大雁,4个小组的学生,3袋糖果等。
2.比多少同样多:两种事物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就说这两种事物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两种事物一一对应后,如果一种事物有剩余,那么有剩余的那种事物就多,没有剩余的那种事物就少。
描述物体多或少时,不能只说谁多谁少,应该说“谁比谁多”或“谁比谁少”。
1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要点1.认识上、下上是指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下是指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
2.判断上、下位置关系的方法:首先确定参照物,再确定所描述的物体是在参照物的上面,还是在参照物的下面。
上、下是两个具有相对关系的方位,两者相互依存,不能单独存在。
不能单独说某物体在上面或下面,应说某物体在另一物体的上面或下面。
3.认识前、后一般面对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
4.判断前、后位置关系的方法:以参照物为标准,参照物面向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
前、后是两个具有相对关系的方位,两者相互依存,不能单独存在。
不能单独说某物体在前面或后面,应说某物体在另一物体的前面或后面。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会发生变化。
因此,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会发生变化。
25.认识左、右左手所在的一边是左边,右手所在的一边是右边。
要点提示:(1)在确定左右时,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当观察者身体方向发生变化时,左边和右边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人教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1.认读并数出11~20各数,掌握11~20的顺序及大小。
知道11~20各数都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认识“十位”和“个位”,认识十进制,正确书写11~20各数。
3.运用11~20各数的组成,正确计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1.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初步认识“个位”“十位”,初步了解十进制;能够正确、迅速地读写11~20各数。
3.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1.教学情景图时,老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图中都有什么?数量各是多少?请学生试着数一数。
2.关于例1,要让学生操作小棒,突出把10根小棒捆成1捆是1个十,是10;再一根一根添上去,边添边数,数到20时,明确:2捆是2个十,是20。
同时,要让学生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学生边操作边说数,在理解数的组成基础上掌握读法。
例如11,左边10根捆成1捆,右边添上1根,因为是1个十和1个一,所以读作:十一。
3.关于例2的数序,可让学生先读直尺上10以内的数,再接着读,有利于10以内数和11~20各数的联系。
要利用直尺问学生:几后面是几?17前面是多少?15和14比,谁大谁小?等等。
使学生切实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4.关于例3的11~20各数的写法,老师可先介绍计数器,说明在计数器上怎样表示数:右边第一档叫个位,第二档叫十位,十位上有1颗珠子表示1个十,个位上有几颗珠子就表示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
要结合小棒进行说明:1捆在计数器上就用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几根就在计数器上的个位上拨几颗珠子。
5.关于例4的口算,主要是通过操作,使学生在了解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口算,要先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再出示一幅图,请学生说出四个算式。
然后操作,弄清四个算式的关系。
6.关于例5的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老师要介绍一下加减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7.关于练习:教材第75页“做一做”的第2题,老师可仿照题中的图制成教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位 个位
17
十位 个位
1 10
()
十位 个位
20
()
( 14 )
( 20 )
十位 个位
(5)
十位 个位
(50)
十位 个位
70
小结: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 是十位,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 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先写十位上 的数,再写个位上的数。
用数字卡片摆出下面各数.
十六
十个 位位
16
十一
十个 4
十个 位位
17
十九
十个 位位
19 二十
十个 位位
20
11—20各数的写法
拍手数数
1.从1数到20 2.从19数到6
十位 个位
( 1 3)
由_1 个十和_3 个一
组成的
十位 个位
(1 6)
由_1 个十和_6个一
组成的
十位 个位
14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有几个 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先写十 位上的数,再写个位上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