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_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_看郭沫若的早期传统文化观_牛林豪
郭沫若对新中国史学发展的贡献
郭沫若对新中国史学发展的贡献
郭沫若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革命家,被尊称为“文化国际主义的抗战英雄”。
他在新中国史学发展中作出了一系列的贡献:
1.借鉴西方史学理论,提出了“辩证唯物史观”的历史观念,为新中国史学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郭沫若对中国古代文化历史的研究非常深入,他的著作《中国艺术史》、《中国文学史》等影响了整个中国文化史研究领域,并推动了革命时期对传统文化的复兴。
3.在鼓励革命文艺创作中,郭沫若以其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文学造诣,大力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创新和革命时期文学的规范化,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
4.郭沫若不仅在学术领域做出了卓越成就,他还担任过国务院的文物委员会主任,推动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总之,郭沫若在新中国的史学发展和文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进中国现代史学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超权威)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楼宇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一、人文主义概说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要从最根本处入手才能把握它的总体方向,而中国传统文化最鲜明的特征就是人文精神。
(一)以人为本中国传统文化如果我们从整体上来把握的话,那么人文精神可以说是它最主要的和最鲜明的一个特征。
那么所谓人文精神呢,我想它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根本,当然我们还需要说明一下的就是这儿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间的人文精神,跟现代社会特别是西方社会常常讲的人文主义或者人本主义,等等的概念,应该说不是完全相同的,但是呢,它也有相同之处,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讲现在西方的人文主义或者人本主义跟中国的传统的人文精神也有相联系地方,从某一个角度来讲也可以说是从它的发展来看,也吸收了中国的这种传统的人文精神,把它发展起来的。
因为这个在西方来讲,它的人本主义或者是人文主义是从近代开始提出来的,那么当时在西方近代提出来这个主义的时候,就是针对于西方中世纪的以神为本的,因为在西方中世纪神权超过世俗的王权,一切都要以神的意志为根本的这样一个情况。
这样一种文化或者说是,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西方的中世纪主义称之为神文主义或者神本主义,凡是不符合神的上帝的思想的文化的都要受到宗教裁判所的裁判,甚至于被处死。
所以西方在进行近代向近代社会迈进的时候,在思想文化上面也进行了一次革命,最初呢,就有它宗教内部的革命,然后又有整个社会的启蒙运动,而在这个启蒙运动中间,那么西方在迈向近代,它主要是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吸取营养,一个就是从西方的传统文化中间,古代的希腊罗马文化中间去吸取它的营养,另外一方面,它是向东方的文明中间来吸取它的营养,因为当时西方宗教改革之后,有一批天主教的传教士来到东方,其中也有来到中国的,那么在这一批传教士中间他们把中国的这些当时流行的理学,以及中国传统的儒家的思想等等这些经典也传回到了欧洲,那么欧洲的这些启蒙思想家看到了中国的这种文化,他们感觉到这是一个以道德为本的,以人的自我提升为主的,这样一种文化。
关于郭沫若诗歌主张与实践的几点认识
关于郭沫若诗歌主张与实践的几点认识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和文学家,还是一位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思想家。
他的诗歌主张和实践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谈谈郭沫若诗歌主张与实践的几点认识。
1. 爱国主义情怀郭沫若一直强调爱国主义情怀是一个诗人必须具备的品质。
他认为自己既是一个诗人,又是一个中国人,自己的创作必须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文化之中,必须有一颗强烈的爱国主义之心。
在诗歌中,他不仅表达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同时也表达了对文化和艺术的自信和骄傲。
正是基于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他创作了一大批有着鲜明民族特色的诗歌,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2. 个性自由虽然郭沫若强调诗人必须有爱国主义情怀,但他也同样强调诗人具有个性自由的权利。
他认为,艺术家必须具有挑战传统和创新的创造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动文艺创新和进步。
因此,他在创作中尝试用新词新语、寻求新的表现方式,赋予自己的诗歌更加独特和出色的风格。
3. 民族化的艺术郭沫若主张的艺术更新、创新方式也包含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和表现。
在他的诗歌中,常常借鉴并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文本、意象和典故,强调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同时,他还通过毛笔字体、山水画等形式,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与现代艺术相融合,开创了中国现代诗歌中的后现代主义风格。
4. 语言的丰富性在语言的运用上,郭沫若也表现出了极大的丰富性。
他认为,诗歌不应受局限于单一的言语体系,应在形式上创新,并植入各种语言,尝试让语言在诗人的笔下充满活力和生命力。
为了突破诗歌语言的固有限制,他在自己的创作中尝试融合了汉语、英语、日语、法语等多种语言,创造出一种别开生面的多语言诗歌。
郭沫若的诗歌主张及实践面临着各种灵魂的不同程度的认识,在他的创作中,不同的元素存在复杂标语,相互丰富,使他的诗歌直白,新颖,诗意深刻,寓意迦细微的表现方式,不断突破传统形式,赋予中国现代诗歌更高的文化自信,它的影响力将继续推动中国文学的发展和进步。
社会实践郭沫若心得体会
社会实践郭沫若心得体会
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我选择了以郭沫若为主题展开研究和调研。
通过这次实践,我从郭沫若身上汲取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首先,郭沫若的精神韧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研究郭沫若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他在面对困境和挫折时从不退缩,而是勇往直前。
他在文化、政治、军事等各个领域都经历了艰辛的努力和不断探索的过程。
这让我明白,只有极强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够在追求自己的目标的道路上取得成功。
其次,郭沫若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给我带来了很多启示。
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诗人,郭沫若在其一生中致力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他通过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历史,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将中华民族的瑰宝传递给后世。
这让我认识到,作为当代学子,我们也应该珍爱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只有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才能够创造出更加富有时代特色的作品。
此外,郭沫若在为人处世方面的为人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触动。
他在生活中一直秉持着诚信、正直、勤奋的原则,对待他人真诚友善。
他对待学术的态度严谨认真,对待人生的追求顽强执著。
这给我敲响了警钟,让我明白,作为一名学生,要做到真诚对待他人,不忘初心,努力学习与钻研,才能在自己的领域内有所建树。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对郭沫若及其思想和精神有了深入
的了解,也汲取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他的追求和奉献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启发我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更加勇往直前、追求卓越。
中国传统文化对郭沫若诗性气质的影响
治学思维的影响, 更有诗性气质的影响。本文拟 从中国 传统文化对郭沫若诗性气质的影响, 谈一
点粗浅的看法。
提到郭沫若, 人们首先自然会想到他是杰出 的诗人。的确, 郭沫若最初是以其新诗《 女神》 登 上中国现代文学史舞台的, 并从此奠定了他在中
心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美酒中。 他最喜欢的 Nhomakorabea学家 是庄子、 屈原、 李白、 苏轼等人。这些都是具有鲜
细细考察, 仍然可以看出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 源, 并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 他的新诗与中国 传统文化的联系较少。 对此, 李保在《 郭沫若青年 时评传》 一书中作了较好的分析。他特别举出了 《 女神》中的 《 凤凰涅梁》《 , 天狗》《 、日出》《 、浴 海》 等一系列优秀篇章与高唱大江东去的东坡诗 人苏轼的作品在意境、风格等方面的继承关系。
代的杜甫、 李白、 岑参、 薛涛;宋代的苏轼、 苏澈、 黄庭坚、 陆游; 明代的杨慎、 杨基、 汤显祖等。正 是在这样浓厚的文化浸染下 , 郭沫若 自幼就逐渐 培养起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在最早的年代, 郭沫若的母亲就对他进行了诗的启蒙教育。“ 淡 淡长江水, 悠悠远客情。落花相与恨, 到地亦无 声。” 这首诗他多年后仍能记忆犹新, 以至于后 来他深情地说,我之所以倾向于诗歌和文艺, “ 首 先给予我以决定影响的, 就是我的母亲” 如何 (《 研究诗歌和文艺》。在乐山求学期间, ) 郭沫若醉
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卓越地位。 他那浓郁的诗性和
求学期间, 第一次广泛接触了一些具有泛神论倾 向的诗人, 没有他们的影响, 郭沫若的不朽杰作 《 女神》 是不可能在那最不寻常的年代出现。 二是 郭沫若的《 女神》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 , 都是崭新的, 是真正的新诗, 与中国旧诗词的传 统相去甚远。 据此, 他们认为, 郭沫若浓郁的诗性 气质和外国诗人的影响密不可分。 是的, 我们不容否认泰戈尔、 惠特曼、 歌德、
郭沫若的诗学主张及其意义
郭沫若的诗学主张及其意义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诗人、散文家和美术家之一。
他的诗歌充满了奔放的革命热情和浓郁的人文情怀,是中国文坛上一道最为精彩的风景线。
在郭沫若的面前,形式与内容、意象与语言、诗意与艺术都达到了至高点,这为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与传承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一、郭沫若的诗学主张1. 抒情与现实相结合郭沫若的诗歌深受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影响,他认为诗歌应该既具备现实的反映性,又具备抒情的表现性。
他反对空洞的诗歌,主张在保持现实表现力的同时,注重抒情与表现诗人个人情感。
2. 讲究诗歌韵律郭沫若的诗歌作品语言有鲜明的音乐性特征,他注重诗歌韵律的打造,善于运用韵律的变幻调整来达成意象所需的情感表达效果。
3. 注重诗歌的形象表达郭沫若的诗歌注重形象表达,他采用生动具体、鲜明形象的语言来塑造诗歌的形象,创造了众多令人难忘的形象和意象,让人们深感其诗歌形象的生动性和视觉感受。
4. 探求诗歌的文化内涵郭沫若倡导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他在诗歌中常常体现传统文化的主题和意象,以探求诗歌的文化内涵,使得诗歌更具有中国的特色和传统文化的厚重感。
二、郭沫若的诗学意义1. 倡导政治意义上的诗歌郭沫若在诗歌中经常反映了自己作为革命者的政治立场和理想追求,他呼吁将诗歌作为革命工具,使之具有更高的政治性。
这一观点为革命诗歌和现代诗歌的发展和传承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和动力。
2. 探索诗歌与文化的关系在传统文化日益淡化的今天,郭沫若的诗歌保留了传统文化的主题和意象,为探索诗歌与文化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思路,使得诗歌具有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3. 引领诗歌语言的变革郭沫若的诗歌语言富有表现力,注重形象、韵律和节奏感的表达,这些特点在当时的中国诗歌创作中尤为突出。
他在语言的运用上引领了中国现代诗歌的变革,推动了新诗运动的发展。
4. 传承诗歌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郭沫若的诗学思想和实践活动为现代诗歌研究提供了基础和思路,为诗歌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思想和新的动力。
谈郭沫若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关系
谈郭沫若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关系作者:文/陈海燕来源:《神州》2011年第02期摘要:郭沫若一生著作颇丰,内容涉猎较多,他同我国古代文化的联系是极其宽广的,他的文学创作不仅在艺术形式上继承了我国文学的优秀传统,而且在历史精神和时代特征上吸取了我国历代文学家,思想家的精华,从而形成了郭沫若独特的艺术特色和狂飙突逆的思想精神风貌。
鉴于此,探讨郭沫若的文学创作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郭沫若古代文化民间文学古代哲学郭沫若是近代中国过渡时期成长起来的,他是最后一批接受封建传统诗文严格训练的学童之一。
他五岁开始受家塾教育,年幼时即已熟读《千家诗》、《诗品》等诗歌创作和理论。
自幼接受这些古书的熏陶,对他以后在史学和文学上都达到很深的造诣有着重大的关系,使他的作品与中国古代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出现在“五四”诗坛的那一天起,郭沫若就与众不同地公开宣布要“研究古代的精华,吸收古人的遗产”。
这种对古代文化的继承,从诗集《女神》中就可见一斑。
一、郭沫若受中国古代文化名人的影响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善于在吸收前人文化的基础上,“高唱精神之独立与人格之自律”,“不断地自励,不断地向上,不断地更新”。
这种能动的进取精神,成为他新诗张扬个性、鼓吹革命的思想武器。
例如在《凤凰涅槃》中,诗人就借凤凰满五百岁自焚而求新生的神话传说,来抒发自己希望祖国在革命烈火中得到新生的理想。
郭沫若对死亡价值的肯定与高尚,也是对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认同。
“朝闻道,夕死可矣”、“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为了某种社会理想而献身的精神,正是儒家个性生命价值的最高追求。
这在《女神》中也有所体现。
如《棠棣之花》,叙述了聂政受韩国家臣韩仲子之托,慨然前往刺杀韩相侠累及韩侯之后,自毁面容,自杀而死,其姐聂荌与酒家女春姑为传播聂政的侠义精神,挺身赴韩市认尸,亦杀身以殉的故事,充分肯定了聂氏姐弟“士为知已者死”,“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等传统的儒家精神。
郭沫若文化领袖振奋民族精神
郭沫若文化领袖振奋民族精神郭沫若,作为中国现代文化领袖之一,他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作家、诗人,还是一位重要的文化活动家和学者。
郭沫若通过他的作品和理念,唤醒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怀,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首先,郭沫若通过他的文学作品,传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他的作品中融入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神女》中融入了边塞文化的仰望英雄和爱国精神,《梦江南》中融入了中国南方水乡的浪漫情怀。
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更让读者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热爱。
郭沫若通过他的诗歌、小说和戏剧等不同形式的作品,打破了传统文学的界限,为中国文化的多元发展做出了贡献。
其次,郭沫若积极参与各类文化活动,推动了中国文化的繁荣。
他曾担任中国文艺界各大组织的重要职务,如中华全国文艺工作者协会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等。
他通过这些职位,发起并组织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化活动,如全国书法、绘画、剧本创作、舞台艺术和音乐等比赛,激发了广大文化工作者的创作热情,提升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郭沫若还积极参与文化交流活动,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人士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为中国文化的国际化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此外,郭沫若还通过他的学术研究和思想发表,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
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使他对于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刻。
他曾提出“神州大地以文化独立于物质之上”的观点,强调了文化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郭沫若还提倡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与时代同步的思考和创作,使中国文化始终保持着活力和魅力。
综上所述,郭沫若作为文化领袖,通过他的文学作品、参与文化活动以及学术研究和思想发表,振奋了民族精神,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他的贡献不仅仅体现在文化领域,更将影响深远地延伸到整个民族的文化认同和自信心的建立上。
郭沫若以他崇高的艺术追求和伟大的爱国情怀,成为一座精神高地,激励着无数人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努力奋斗。
郭沫若与文学事业坚守信仰的文化护卫者
郭沫若与文学事业坚守信仰的文化护卫者郭沫若,作为20世纪中国的一位杰出文学家、文化学者、诗人以及政治家,他不仅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成为中国文坛的巨擘,更以其对文学事业的坚守和信仰成为了当时中国文化的护卫者。
本文将从郭沫若与文学事业的紧密联系、他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以及他对现实社会的思考与抗争三个方面来探讨郭沫若作为文化护卫者的重要性。
一、郭沫若与文学事业的紧密联系郭沫若一生致力于文学事业,他的作品涵盖了诗歌、小说、戏剧等多个文学领域。
他以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为中国文学创作注入了活力和灵感。
例如,他的长诗《丰碑》以宏大的气势和深邃的思想,表达了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崇敬和对现实社会的反思,引起了广泛的反响。
郭沫若的文学成就不仅为他赢得了声誉和荣誉,更重要的是,他通过文学作品传达出对人类精神追求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成为了中国文学事业中的一面旗帜,激励了后来的文学工作者。
二、郭沫若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作为一位文化学者,郭沫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通过深入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如《诗经》、《离骚》等,挖掘和发掘其中蕴含的智慧和价值观念,为当代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同时,郭沫若积极倡导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他主张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使其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他在文学创作中积极融入古代文化元素,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再创造和再演绎,使其在当代文学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三、郭沫若对现实社会的思考与抗争郭沫若作为一位政治家,他深刻地关注着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并以文学的形式表达对社会不公和不平等的抗议。
他的作品《平山冷炼集》中的诗歌作品《平山堂石刻》通过对平民百姓的生活描绘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抨击了当时社会贫富分化和人民生活的贫困。
郭沫若通过文字表达自己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以文学的力量唤醒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并呼吁社会改革与进步。
他的作品不仅在文学界引起了热烈反响,更在社会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郭沫若传文化艺术的卓越贡献传记读后感
郭沫若传文化艺术的卓越贡献传记读后感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文化艺术界的一位极富盛名的人物,他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深厚的学养对中国文化艺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近期读了一本关于郭沫若的传记,深受启发和感动。
通过了解他的一生和他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影响,我对郭沫若的传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郭沫若的传记以生平经历为主线,详细记录了他的成长历程和艺术成就。
从他的早年求学经历到后来的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整本传记生动地展示了郭沫若的多才多艺和卓越的才华。
他的学识渊博、文学才华出众,无论是在写作、诗歌还是绘画方面,他都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
在传记中,我了解到他不仅在文学领域有着突出的贡献,还在历史、艺术、考古等领域有重要的研究成果。
阅读这本传记,我对郭沫若在推动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中的卓越贡献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传记中提到,郭沫若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致力于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推动了中国文化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他通过创作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大秦帝国》、《星星之火》等,以及对中国古代壁画艺术和石窟艺术的研究,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传播。
郭沫若还在文化艺术教育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一直致力于培养和培育艺术人才,为中国的文化艺术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他在清华大学等高校任教,并通过举办艺术展览、组织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推动了中国文化艺术的繁荣与发展。
通过阅读郭沫若的传记,我深深地感受到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执着。
在传记中,他的努力和追求都体现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融合的渴望。
他认为传统文化是中国鲜明的标志,是我们民族独特的精神财富,而现代艺术则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延续。
他不断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结合,通过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为中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读完郭沫若的传记,我深受鼓舞和启发。
作为现代青年,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郭沫若传承中华文化的精神,努力探索和发展中国文化艺术,为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繁荣作出自己的贡献。
为文化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英雄纪念文化大师郭沫若
为文化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英雄纪念文化大师郭沫若英雄纪念文化大师郭沫若郭沫若,中国现代文化事业的杰出奠基人之一,他以其卓越的艺术才华和对中国文化的无尽热爱与坚持,为文化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郭沫若的作品不仅在文学、美术领域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他还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和民族精神的崛起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郭沫若是一位多才多艺、卓越的文化家。
他的文学才华卓绝,作品涵盖了诗歌、散文、小说等多个领域。
他的诗歌作品以雄浑、激昂、富有激情的风格为人称道,如《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等作品,将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壮志融入诗歌之中。
他的散文作品以情感丰富、细腻入微的笔触打动人心,如《茉莉花》、《激流三部曲》等作品,展现了郭沫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他的小说作品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如《智取威虎山》等作品,让人们领略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人民英雄的崇高精神。
除了文学创作,郭沫若还在美术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他以中国绘画和书法为基础,融入了西方绘画的技法和观念,创造了独特的绘画风格。
他的画作在表现形式上秉承传统文化的内涵,并注入了现代艺术的元素,形成了鲜明的郭氏画风。
他的书法作品受到了广泛的赞誉,他将中国古代传统的书法技巧与现代表现手法相结合,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
郭沫若不仅是一位卓越的文化家,还是一位坚定的文化事业推动者。
他始终坚持中国文化的自信与自豪,倡导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
他提出“艺术考古学”理论,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研究和传承,为现代艺术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他积极倡导和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积极参与中国文化事业的建设,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做出了杰出贡献。
郭沫若的杰出贡献不仅在于他个人的创作成就和文化理论的提出,更在于他的教育事业。
他担任了多所大学的教席,并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学者和艺术家。
他通过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帮助年轻一代培养了卓越的文化素养和创作能力。
郭沫若五四运动的文化领袖
郭沫若五四运动的文化领袖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革命性运动,其影响深远。
在这场运动中,郭沫若以其卓越的文化素养和领导能力,成为了五四运动的文化领袖。
本文将从郭沫若在五四运动中的贡献、他的文化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论述。
郭沫若作为五四运动时期的文化领袖,他积极参与这场运动,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他是《新青年》的重要创办人之一,这是五四运动的重要发声渠道。
他与陈独秀等人合作,共同倡导着新文化新思想,呼吁青年要勇敢地反抗封建传统和文化束缚。
他们通过发表宣言、撰写文章等方式,宣扬反传统的理念,倡导新文化的到来。
其次,郭沫若在五四运动中积极组织文化活动,推动文化的发展。
他参与筹备了五四文艺座谈会,为青年文化工作者提供了交流和展示的平台。
通过这些座谈会,他与其他知识分子的讨论和思想碰撞,推动了一系列文化运动的兴起,如新诗运动、新戏剧运动等。
郭沫若的领导能力和组织才华使得这些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并为文化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郭沫若的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提出的“白话文运动”对中国文学界的现代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主张用白话文来创作,以使文学更贴近民众生活,更能传递现实的信息。
他自己也亲自践行,以白话文写作,并运用现代思维去解读和创作诗歌和散文。
他的白话文风格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影响,激发了一批新的作家跟随他的足迹。
他的这一主张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
另外,郭沫若还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在五四运动后成为了一个杰出的文化学者,深入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尤其是古代诗词和文学理论。
他运用现代的文学批评方法和观念,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解读,并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和见解。
他的研究成果不仅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今后的文化创新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
总的来说,郭沫若在五四运动中的文化领袖地位不可忽视。
郭沫若的世界文化观与翻译选择
郭沫若的世界文化观与翻译选择1919 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它既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政治运动,同时又是一场深刻的文化启蒙运动。
“五四”独特的时代背景为年轻的郭沫若提供了施展才华与抱负的极佳机会。
他以自幼形成的传统文化观为基础,通过早期阅读外国文学和思想方面的书籍,初步接触了外来文化,体会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震撼。
在日本的留学与避难岁月则赐予了他全面、深入、系统接触和研究西方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对话的良机。
在与西方文化对话的过程中,郭沫若又反过来观照、反思和批判传统文化。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交锋与反复,郭沫若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不断深化,基于传统文化的世界文化观日益成熟。
一、从传统文化走向异质文化郭沫若虽非出生于文化世家,但郭家重视对后代的教育。
郭沫若的外公是进士。
父亲对子女的教育要求非常严格。
母亲聪明贤惠,嗜好文学。
其兄郭开文在《祭母文》中这样总结其重视读书求学的家风:“吾家祖训重读书,远祖玉楼公书先哲格言遗训,有'子孙贤,族刀大:兄弟睦,家之肥’及'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等语,历代相承。
”郭沫若从小在重视教育的家风熏陶和父母的辛勤培育下系统地接受了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打下了绵厚的国学基础和传统文化的烙印。
1、传统文化观郭沫若从小就受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并对其充满景仰之情。
在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上,郭沫若的孔子观构成了他传统文化观的基础和核心。
他认为孔子是中国古代的“球形天才”,称赞孔子这位大天才是政治家、哲学家、教育家、科学家和文学家。
他还称赞孔子兼有康德与歌德那样的伟大的天才,圆满的人格,是永远有生命的巨人。
他说孔子非常注重自身修养,好学问而重智德,自强不息,不断自励。
他还称赞孔子无论在何种困难面前皆能泰然自适、百折不挠,特别赞扬了孔子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他对孔子的评价反映了他的传统文化观,在“五四”运动一片“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声中保持了自己独立的判断。
郭沫若精神品质
郭沫若精神品质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郭沫若,中国近现代杰出的文学家、历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深刻影响了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
最新-论郭沫若的文化选择及其生命底文学 精品
论郭沫若的文化选择及其“生命底文学”中国新诗的形态和发展是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展开的。
这一特定的文化语境就是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误读,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与重塑,它既是中国新诗的生地,也可能是中国新诗的死地。
正是在这一复杂的文化困境中,中国新诗的文化选择成为影响其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鉴于此,探究作为中国新诗奠基之作的《女神》在文化选择上的特点以及形成这种特点的深层原因,或许会给我们的新诗研究带来一些饶有意义的启示。
一谈郭沫若的诗歌必须从五四时期新诗所处的文化氛围谈起。
简约地讲,这一文化氛围的核心命题就是如何应对西方的冲击。
在抉择路径的区分中,形成了不同的立场和思潮,如全盘西化和文化守成之类。
尽管对于中国新诗来讲,它的至深的生长动力恐怕并不在于其文化资源的纯净。
然而,由于中国新诗在其发生期正处于中西文化的大碰撞中,应对西方文化冲击的焦虑使得人们对它的文化身份异常的敏感。
《女神》出版后,闻一多、梁实秋、朱自清等都曾指出《女神》主要受的是西方的影响,闻一多更是明确表示了对郭沫若诗歌的欧化倾向的不满。
闻一多在1923年的《女神之地方色彩》一文中,以《女神》为批评个案,对中国新诗的文化选择与文化身份问题提出了至今仍深有影响的论述。
针对新诗的欧化倾向,他指出我总以为新诗迳直是‘新’的,不但新于中国固有的诗,而且新于西方固有的诗;……他要做中西艺术结婚后的产生的宁馨儿。
在对东方文化的恬静底美的赞美中,他不无遗憾地指出,《女神》过于醉心于西方文化,《女神》的作者对于中国,只看到他的坏处,看不到他的好处。
他并不是不爱中国,而他确是不爱中国的文化。
我个人同《女神》底作者底态度不同之处是在我爱中国固因他是我的祖国,而尤因他是有他那种可敬爱的文化的国家;《女神》之作者爱中国,只因他是他的祖国,因为是他的祖国,便有那种不能引他敬爱的文化,他还是爱他。
爱祖国是情绪底事,爱文化是理智的事。
一般所提倡的爱国专有情绪的爱就够了;所以没有理智的爱并不足以诟病一个爱国之士。
从_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_看郭沫若的早期传统文化观_牛林豪
汉 晋 谒、刺 实 物 的 发 现,充 分 彰 显 中 华 民 族 在 人 际 交往中互相 尊 重、谦 逊 礼 让 的 传 统 美 德 。 谒、刺 对 于 研 究当时的社会 风 俗、官 职 制 度 有 所 裨 益 ,并 且 还 具 有 较 高的书法艺 术 价 值。 魏 晋 以 降,随 着 纸 张 的 渐 趋 普 及 , 此种木制“名片”逐渐淡出 历 史 舞 台,后 为 纸 质 名 帖 所 取 代 ,古 代 “名 片 ”又 步 入 了 新 时 代 。
精深·独到·全面——评《郭沫若与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 李继凯
作者机构: 陕西师大中文系 副教授
出版物刊名: 郭沫若学刊
页码: 92-94页
主题词: 郭沫若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 说古道今 文化心理 一本 忍苦耐劳 集体无意识 少年时代 文化性格 墨家思想
摘要: 在郭沫若诞辰百周年的1992年,人们欣喜地看到,在郭沫若研究(或“郭学”)的书架上,平添了不少有份量、有特色的好书。
税海模的《郭沫若与中国传统文化》(以下简称《郭》书,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9月第一版),就是其中相当引人注目的一本。
它篇短而意深,体轻而质重,对郭沫若与中国传统文化这一重要命题,进行了精深、独到而又全面的研究,相当透辟,精彩的论述,言“郭”而旨远,说古道今,纵横捭阖,雄辩中饱蕴着对世事人生的深切关注和思考,精见迭出,能够给读者带来许多启迪,为郭沫若研究这一仍旧略嫌单薄的学术。
原典意义:郭沫若与传统文化精神
原典意义:郭沫若与传统文化精神
王本朝
【期刊名称】《学习与探索》
【年(卷),期】1993(000)004
【摘要】本文认为,任何一个民族在其漫长的历史演化中都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经典,这一文化经典既规范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特质和思维走向,而且也在后人的不断阐释中焕发出活泼的生命力。
生活于汉民族文化原典背景中的郭沫若,一方面表现出了对儒、道、楚文化精神的尊崇,另一方面,他又以自己的爱好、性格以及时代特点去重新阐释儒、道、楚的文化精神,抛弃了儒的专制、道的隐逸、楚的诡奇。
可以说,郭沫若以现代价值来观照传统,又以传统原典精神契合、同构西方文化,较好地融合了现代精神与文化原典。
【总页数】6页(P99-103,121)
【作者】王本朝
【作者单位】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55
【相关文献】
1.学理层面的原典复归与实践意义的现实超越——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美学思想的当代意义 [J], 韩清玉;侯瑞华
2.论郭沫若个人主义思想的知识谱系和历史意义——兼论郭沫若思想转折的原因
[J], 刘卫国;陈淑梅
3.关于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意义研究 [J], 刘振华
4.从"教材"到"原典"r——论引导学生阅读原典的意义与方法 [J], 沈德康
5.“歇斯迭里”的文学史意义——郭沫若的自我定位与我们对郭沫若的定位 [J], 李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 晋 谒、刺 实 物 的 发 现,充 分 彰 显 中 华 民 族 在 人 际 交往中互相 尊 重、谦 逊 礼 让 的 传 统 美 德 。 谒、刺 对 于 研 究当时的社会 风 俗、官 职 制 度 有 所 裨 益 ,并 且 还 具 有 较 高的书法艺 术 价 值。 魏 晋 以 降,随 着 纸 张 的 渐 趋 普 及 , 此种木制“名片”逐渐淡出 历 史 舞 台,后 为 纸 质 名 帖 所 取 代 ,古 代 “名 片 ”又 步 入 了 新 时 代 。
· 135 ·
郭氏《中国文 化 之 传 统 精 神 》发 表 前 夕,中、西 文 化 在近一个世纪的激烈冲突与 碰 撞 过 之 后,中 国 文 化 界 越 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对中国文化的出路进行全面探 讨。在激烈的文 化 论 战 过 程 中,国 粹 派 学 者 主 张 “复 兴 古学”,宣传国学,提倡国粹。他 们 力 陈 古 代 中 国 文 化 的 博大精深,无所不包,无所不 有,介 绍 和 传 播 西 方 文 化 纯 属画蛇添足。然实践表明,国 粹 派 学 者 试 图 通 过 会 和 中 西文化建立近代新的民族文 化 的 道 路 是 走 不 通 的 ,而 且 他们过分推崇古代学术思想,在 一 定 意 义 上 助 长 了 封 建 复古主义逆流,阻 碍 了 资 产 阶 级 文 化 传 播 ,妨 碍 了 近 代 新文化的建设。
· 134 ·
第六 次,1997 年 9 月,在 江 西 南 昌 市 火 车 站 东 晋 墓 中发现名刺21件。形制相 同,长 24.6 厘 米,宽 3 厘 米, 厚 0.6 厘 米。 墨 书 隶 体。 其 文 为:“弟 子 雷 陔 再 拜 问 起 居 鄱 阳 字 仲 之 。”(江 西 省 文 物 考 古 研 究 所 等:《南 昌 火 车 站东晋墓葬群发掘简报》,《文 物 》2001 年 第 2 期 )据 同 墓 所 出 《衣物疏》,可 知 墓 主 人 雷 陔 生 前 曾 担 任 东 晋 南 昌 令 一 职。
三 余论
通 过 对 谒、刺 的 文 献 与 实 物 二 重 研 究,我 们 对 汉 晋 时期人际交往间的“名片”有 了 生 动、形 象 的 认 知。 实 际 上 ,作 为 两 种 不 同 功 能 的 “名 片 ”,谒 与 刺 是 各 有 特 点 的 。
其一,在适 用 情 境 上,二 者 有 所 差 别。 谒 适 合 于 较 为正式的场合。由于汉代高级官吏一般是不能擅离职 守的,故常遣属吏拜谒往来。如 果 属 吏 持 有 自 己 的 名 刺 去拜见,显然不合时宜。唯使 用 名 谒,注 明 官 吏 “遣 吏 奉 谒”,更为妥当。而 名 刺 的 使 用 场 合 较 为 随 便 。 无 论 公 事、私事,名刺则更为便易。 在 人 际 交 往 中,名 刺 不 书 本 人官职,而以“弟子”自称,更 彰 显 持 刺 人 的 谦 卑 恭 敬,无
此后,随着中西文化冲突 与 碰 撞 更 趋 激 烈,在 “国 粹 主义”思潮受 到 激 烈 挑 战 的 同 时,一 场 轰 轰 烈 烈 的 新 文 化运动使中国传统文化遭遇到空前彻底的批判。陈独 秀指出:“吾人倘以新输入之 欧 化 为 是,则 不 得 不 以 旧 有 之孔教为非;倘 以 旧 有 之 礼 教 为 非,则 不 得 不 以 新 输 入 之欧化为是,新 旧 之 间 绝 无 调 和 两 存 之 余 地 。”(陈 独 秀: 《复佩剑青年》,《新青年》1917年第1期)胡 适 则 更 明 确 指 出 , “新思潮的精 神 是 一 种 评 判 的 态 度”,“新 思 潮 的 唯 一 目 的 … … 是 再 造 文 明 ”(胡 适:《新 思 潮 的 意 义 》,《新 青 年 》1919 年第1期)。吴虞抨击孔子 之 学 说,儒 家 之 主 张,“其 流 毒 诚 不 减 于 洪 水 猛 兽 ”(吴 虞:《家 族 制 度 为 专 制 主 义 之 根 据 论》,《新青 年 》1917 年 第 6 期 ),深 入 揭 露 封 建 纲 常 礼 教 的 “吃人”本质。新文化运动后,一 些 资 产 阶 级 激 进 民 主 主 义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所采取 的 绝 对 否 定 的 偏 激 取 向 ,助 长了“全盘西化论”和民族 虚 无 主 义 泛 滥,同 样 无 法 加 速 中 国 文 化 革 新 ,实 现 中 国 文 化 的 近 代 化 。
成仿吾先生在郭氏《中国 文 化 之 传 统 精 神》一 文 《译 后 附 识 》中 讲 道 :
不论是在一般的人或在专门 的 学 者,不 论 是 中 国 人 或 是外国人,没有像我们文化的精神 与 思 想 被 他 们 误 解 得 这 样厉害的。外国人 可 不 必 说,即 我 们 的 新 旧 的 学 者,大 抵 都把他误解得已不成话。旧的先入 之 见 太 深,新 的 亦 鲜 能 捉到真义,而一般假 新 学 家 方 且 强 不 知 以 为 知 ,高 谈 东 西 文化及其哲学(《郭 沫 若 全 集 》,历 史 编,第 三 卷,人 民 出 版 社 1984 年 版 ,第 262~263 页 )。 成先生的以上论述,大体可 以 反 映 出 五 四 前 后 文 化 学界的若干 历 史 实 际。 事 实 上,早 在 五 四 运 动 后 不 久 , 郭氏就一直对学术界的种种中国传统文化观予以高度 关注,并开 始 对 中 国 文 化 的 传 统 精 神 不 断 进 行 深 入 思 考。 1920年 1 月 18 日,郭 氏 在 致 宗 白 华 的 信 中 论 及 杰 出 的 思 想 家 、教 育 家 孔 子 : 孔子这位大天才要说他是政治 家,他 也 有 他 的“大 同” 底主义;要说他是哲学 家,他 也 有 他 Pantheism 底 思 想;要 说他是教育家,他也有他的“有教无类”,“因材施 教”底 Ki- netisch的教育原则;要说他是科学家,他本是个博物 学 者, 数理底通人;要说他是艺术家,他本 是 精 通 音 乐 的;要 说 他 是文学家,他也有他简切精透的 文 学。 便 单 就 他 文 学 上 的
其四,虽然二 者 都 是 墨 书 隶 体 的 木 质 “名 片 ”,但 形 制上还 是 有 所 差 异 的。 名 谒 所 含 信 息 较 多,比 名 刺 要 宽,多为两面 书 写。 而 名 刺 仅 直 书 一 行 ,只 提 供 个 人 信 息,为单面书写。一般来说,名 谒 要 书 写 官 职,而 名 刺 不 用。
侍宦骄奢之态。 其 二,由 于 名 谒 中 书 有 拜 见 对 象 的 名 字,故 只 能 一
次性使用。在拜见前要临时 写 就,故 “师 饶 十 谒”无 一 重 复。而名刺只 提 供 个 人 信 息 ,不 涉 及 拜 见 对 象 的 信 息 , 故可以事先“复 制 ”多 份,以 备 急 用。 从 这 种 意 义 上 讲, 刺的使用更为广泛、便利。如东吴朱然墓出土 名 刺 达 14 件 ,而 谒 仅 为 3 件 。
本文 系 2010 年 教 育 部 人 文 社 科 青 年 基 金 项 目 (编 号 10YJC790072)阶 段 性 成 果 之 一 。
收 稿 日 期 2010—04—20 作者 郭 浩,历 史 学 博 士,山 东 财 政 学 院 经 济 学 院 讲 师 。 山 东 ,济 南 ,250014。
功绩而言,孔子的存在,是断难推到的:他 删 《诗》、《书》,笔 削《春秋》,使我国古 代 底 文 化 有 个 系 统 的 存 在 ;我 看 他 这 种事业,非是 有 绝 伦 的 精 力,审 美 的 情 操,艺 术 批 评 底 妙 腕,那是不能企冀得到的……我想 孔 子 那 样 的 人 是 最 不 容 易了解的。从赞美他 方 面 的 人 说 来,他 是 “其 大 则 天 ”;从 轻视他方面的人来说,他是“博学 而 无 所 成 名”。 我 看 两 个 评语都是对的,只看 我 们 的 立 脚 点 是 怎 么 样 ;可 是 定 要 说 孔子是个“宗教家”,“大教祖”,定要 说 孔 子 是 个“中 国 的 罪 魁”,“盗丘”,那 就 未 免 太 厚 诬 古 人 而 欺 示 来 者 (郭 沫 若: 《致 宗 白 华 》,《时 事 新 报 》,1920 年 2 月 1 日 )。 郭氏在信中,赞誉康德和 孔 子 为 两 “大 天 才”,“人 中 的 至 人 ”,并 继 续 评 说 : 孔子的力量“能拓国门之关”,他 决 不 是 在 破 纸 堆 里 生 活的 Bucherwurm,决不是以收人余唾为能事的 臭 痰 盂(郭 沫 若 :《致 张 资 平 》)。 1921年1月24日,在《致张资平》的 信 中,郭 氏 谈 到 了早就对秦火以前我国二千 余 年 的 传 统 思 想 “设 定 了 个 发掘计划”,并且列出较 为 粗 略 的 内 容 梗 概。1922 年 12 月,郭氏《中国 文 化 之 传 统 精 神 》一 文,基 本 上 可 以 看 做 他先前所 设 定 的 对 我 国 二 千 余 年 的 传 统 思 想 “发 掘 计 划 ”的 第 一 步 。 成 仿 吾 先 生 对 此 曾 评 论 说 : 在这样混沌的 学 界,能 摆 脱 一 切 无 谓 的 信 条,本 科 学 的精神,据批评的态 度 而 独 创 一 线 的 光 明 ,照 彻 一 个 常 新 的境地的,以我所知,只 有 沫 若 数 年 以 来 的 研 究 (《郭 沫 若 全 集 》,历 史 编 ,第 三 卷 ,第 263 页 )。 随 着 中 国 文 化 史 研 究 的 深 入,在 我 们 今 天 看 来,成 先生的以上 评 价,似 并 非 仅 仅 一 家 之 言 。 综 上 所 述,郭 氏早期对于中国文化精神的 解 读,的 确 有 不 少 自 己 独 到 的见解。郭先生 的 《中 国 文 化 之 传 统 精 神 》所 体 现 的 思 想,足以从一个侧面揭示出他 的 早 期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观 的 若干重要信息。 在《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一 文 中,郭 氏 首 先 将 先 秦 思想史区分为 三 个 阶 段。 他 指 出,“三 代 以 前 为 思 想 史 上的一个黄金 时 代”,“那 时 候,一 切 的 山 川 草 木 都 被 认 为神的化身,人亦被认为 与 神 同 体”。“朴 素 的 本 体 观 与 原始的自然神教,一至三代,便 全 然 改 变 …… 那 时 候,国 家是神权之表现,行政者是 神 之 代 表 者。”郭 氏 称 这 个 时 期 为“黑 暗 时 代”(《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三卷,第256页)。 “在老子的 时 代 发 现 中 国 思 想 史 上 的 一 个 Renaissance, 一个反抗宗教 的,迷 信 的,他 的 三 代 思 想,解 放 个 性,唤 醒沉潜着民族精神而复归于 三 代 以 前 的 自 由 思 想 ,更 是 发 展 起 来 的 再 生 运 动 ”(《郭 沫 若 全 集 》,历 史 编,第 三 卷,第 255~257页)。囿于时代的局 限,郭 氏 对 先 秦 时 期 思 想 的 起源与发展演变阶段的划分仅是一种初步的尝试。正 如以后他在《中 国 古 代 社 会 研 究 · 后 记 》中 所 说:“社 会 的发展阶段并不是斩钉截铁 地 可 以 划 分 的,各 个 阶 段 之 间有相当 长 期 间 的 游 移,依 资 料 的 多 寡 可 以 上 属 或 下 属”(《郭沫若全 集》,历 史 编,第 一 卷,第 311 页 )。 自 然 ,以 上 缺陷在《中国 文 化 之 传 统 精 神 》一 文 也 同 样 存 在。 诸 如 郭氏以三代之前为思想史 上 的“黄 金 时 代”,称 三 代 为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