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外美术史”教学内容优化研究
关于高等艺术院校中外美术史课程的教学探讨
2 O 世纪 5 0 年代 , 中国高 等教育 中的第一个“ 美术 史
到其重要意义, 悔恨 当时没有好好学 习中外美术史。
系” 在王逊 、 金维诺 等老 一辈艺 术史论 家的关 怀之下设
立于 中央美 术学院。半个世 纪以来 , 中外美术史课程在
二、 对 教学 方法 的几 点建议
1 . “ 走” ——理论 与艺术实践活动结合 中外美 术史教 学模 式之所 以单 一、 呆板 , 是 因为教
学不学都 可 以。数据 显示 一半 以上 的学 生不喜 欢这 门
课程, 主要是 因为 学生认 为其没有 用。 首先 , 中外美术
史属 于 艺术 的基础 课 程 , 是 一 切 艺 术 形 式 及 问题 的 基
代 艺术作 品进行 独到 的解读 。如果 只是 一味从 中外美
术 史的表 层 向学生讲授 知识 , 学生势必会 产 生单 一 、 乏 味的感 受 , 学生 的学 习积极 性较低 , 没有获 取知识 的兴
教 学模 式。这 样势 必 要求教 师在教 学 中要 开展 “ 走出 去” “ 看 一看 ” “ 想 一想” 等 多样 的艺术 实践 活动 , 顺应 时 代 教育发 展 需要 , 鼓励 学生 以中外艺术 文化对 比 , 搭建 能够到 外面“ 走” 的平 台, 结合课 堂教授 的知 识 , 活化教
教学心得
A RT EDUCAT1 oN R E SE A R C H
的 态度 对 待 问题 、 解决 问题。 3 . “ 换” —— 角色互换 , 学 生 为 主 导
厂 ]
摘
要: 色彩 构成是大 学艺术设 计专
不懂设 计, 设 计 类 的学 生 看 不 懂 绘 画 的 问题 。
中外美术史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我国,很多高校开设了与美术相关的专业,如绘画、设计、美术理论等专业。
美术类专业学生除了要掌握必要的操作技能,还要重视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
培养学生的审美认知能力、使学生了解东西方美术发展脉络、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开设美术史课程。
就笔者调研的情况看,有的高校将美术史课程细分为中国美术史和西方美术史,有的高校则将课程整合成中外美术史。
不论以何种方式授课,培养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都是高校开设美术史课程的共同目标。
从目前的情况看,部分综合性高校缺乏足够的师资力量开展小班教学,因此将美术史课程设置成大班教学。
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笔者每年为两个教学班讲授中外美术史,平均每个教学班超过80名学生。
这样的大班教学模式不仅会让教师感到疲惫,而且不利于提高学生听课的效果。
因此,如何保证大班教学的质量与效果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中外美术史教学存在的不足笔者讲授的中外美术史是为设计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理论必修课,3学分,共48个学时。
部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不够,也缺乏重视,认为成绩合格即可,不愿花时间认真学习。
出现这种情况,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部分学生重技法、轻理论。
在当下的高校美术招生考试中,专业课分值所占比重比文化课分值比重大。
学生为了顺利考上心仪的大学,往往会增加专业课学习时间。
尤其是在高考强化训练过程中,部分学生偏重绘画技巧的训练,轻视文化课与美术理论的学习。
加之部分中小学校对美术课程并不重视,忽视了以美育人,导致一些学生将学习的重点放在“技”上,难以对“文”产生重视。
学生进入高校后,这种“重技轻文”的现象依然存在。
其次,美术史课程涉及的教学内容多,教学量大。
教师要利用48个学时讲完东西方美术史,教学进度较快,难以深入讲解美术史内容;学生也往往浅尝辄止,缺乏深入探究的兴趣。
最后,课堂教学方式单一。
固有的美术史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
这样的方式使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较低,容易导致学生的听课积极性下降,教学效果也不够理想。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外美术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032 / INDUSTRIAL DESIGN 工业设计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外美术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EXPLORATION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CHINESE AND FOREIGN ART HISTORY " FOR ART DESIGN MAJO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逯鹤 晏辞 刘迪的对比;在纵向上也缺少对当代设计从古至今演变规律的探索与把握,学生也就无法从这样的课程模式中认知美学发展的一般规律。
1.2 教学缺乏与学生的互动笔者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有93%的学生选择“《中外美术史》的授课老师上课与学生互动很少”;只有7%的学生选择了“《中外美术史》的授课老师与学生积极互动”。
根据调查结果可见,高校《中外美术史》课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不高。
究其原因,很多高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仍然选择了“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直接导致较差的教学效果;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他们自身具有较强的感性想象能力,但理性思考能力较差,更加需要感性的教学互动引导,所以“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并不适用于高校《中外美术史》的教学模式;除此之外,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史论的方法多为“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如果将这一学习史论的方法继续延伸到高校学习之中,学生就会出现厌烦的情绪。
所以,教师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成体系化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要改善课程教学模式,增加与学生的互动。
1.3 教学方式单一美术作品的展示与讲解是《中外美术史》课程中较为重要的教学环节。
经过笔者调查研究,目前《中外美术史》的教学方式多为:教师播放幻灯片展示作品配合讲解,并播放相关的视频。
首先,由于美术作品的展示方式过于单一,所以导致学生对作品的认知深度不够。
由于幻灯片画幅的限制,学生对作品的工艺、材料、质地等要素只有间接印象,缺少深入地观察与体验;其次,教师在讲解作品的过程中会按历史发展顺序讲解,缺少深度与拓展,导致出现“流水账”的教学问题;除此以外,理论课程的上课地点往往安排在普通教室,“老师说,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也无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
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中外美术史教学现状与反思
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中外美术史教学现状与反思刘伟(安徽财经大学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安徽蚌埠233030)摘要:中外美术史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记录各个历史时期重要的美术遗存,阐述历史上各个时期经典美术风格和重要美术流派的艺术特色及其形成变化规律。
因此。
艺术设计专业学习中外美术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而且能为学生的艺术实践与创作服务。
针对目前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领域存在理论教师不足。
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厌学等现状,本文将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整合美术史课程内容三个方面提出反思。
关键词:艺术设计美术史教学反思随着市场经济不断繁荣,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众多的高等院校相继增开艺术设计专业,以顺应市场需求。
作为一门应用性、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艺术设计专业所涉及的知识层面是多元的,既要使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又要广泛学习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美术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以视觉呈现的方式,记录社会发展的历程.它是全国高等院校美术专业的理论必修课程,设计专业也不例外。
但是,艺术设计专业性质导致了学生重视实践操作,忽略理论滋养,从而使美术史课程多处于令人尴尬的境地。
因此,我们必须给予美术史课程以足够的重视.结合学科性质,在教学上进行思考和探索。
一、中外美术史教学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意义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理论课中.中外美术史教学作为专业必修课占有一定的地位。
学习中外美术史不仅了解艺术造型、装饰风格、美术思潮的更迭与变迁,而且是理解中外文化特质的重要媒介。
众所周知,艺术设计的本质在于创造。
而这种创造又常常植根于对中外民族文化特质的理解。
目前,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电脑的发展已成为艺术设计主要的创作手段,学生过多依赖于设计软件的更新换代。
而忽视艺术素养的学习。
要知道学生设计水平的高明并不取决于电脑操作技能的高低,而在于对艺术设计本身的理解。
普通高等教育注重的就是艺术设计教育文化素质培养。
美术史课程教学现状及优化方法
美术史课程教学现状及优化方法随着社会发展,美术教育也在不断进步和发展。
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科学,美术史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但是,在美术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美术史课程的教学现状、建设美术史课程教学的需求及优化方法出发,对美术史课程的教学现状及优化方法进行浅谈。
一、美术史课程的教学现状1.知识点过于琐碎美术史作为一门文化学科,其知识点异常繁杂,很多细微之处都具有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积淀。
教学内容琐碎而复杂,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无从下手,难以集中精力掌握。
2.视角过于片面美术史的研究需要多学科的交叉,但是现在教学中更多的是单一视角观察画面、作品、思想,忽略了多元化视角对于学生思考美术文化问题的作用。
3.缺乏现代思维在传统教育体系下,美术史课程依旧停留在艺术创作、人物评价等历史阶段,内容重在传统艺术形式的阐述与解读,而对于现代美术的探讨却几乎没有涉及,这就忽略了现代美术对现代文化、社会进步所带来的众多启示。
4.缺乏针对性研究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互相抄袭半个世纪前的研究成果,没有针对性的探讨与研究;同时文献排版过分规范、内容简单,给学生造成了“说不清听不懂”的感觉,进而伤害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建设美术史课程教学的需求1.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交叉能力美术史不是一个孤立的领域,它融合了历史、哲学、人类学、艺术理论等多种学科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交叉能力,能够更深入的发掘美术背后的社会、文化的本质,进而能够更好地学习与创作作品。
2.深化对现代美术的研究现代美术不仅是美术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社会、文化进步所体现的重要标志。
通过对现代美术的研究,能够更好的展示美术与社会、文化、科技之间高度密切的联系。
3.重视对新颖文献的引用新颖与实用性强的文献是科技进步的产物,而现今社会的科技日益发达,产生的文献也相应越来越多与丰富,加强对新颖文献的引用与探究,能够更好的反映出美术史在当代的意义与价值。
美术史课程教学现状及优化方法
美术史课程教学现状及优化方法美术史课程作为人文社科课程之一,旨在通过对艺术历史的研究与讲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
然而,目前美术史课程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学内容过于繁杂、教学手段单一等。
为了提高美术史课程的教学效果,本文将分析美术史课程教学现状,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法。
一、美术史课程教学现状分析1.教学内容过于繁杂。
目前的美术史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含了艺术史的发展史、各个时期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等。
由于美术史的发展非常悠久且复杂,导致教学内容庞杂,使学生难以掌握和理解。
2.教学手段单一。
目前美术史课程的教学手段主要是通过课堂讲授和书籍阅读。
“一言堂”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互动和思辨的机会。
而书籍阅读也仅仅停留在二手资料的吸收,缺少实地考察和实践。
二、美术史课程教学优化方法1.优化教学内容。
针对教学内容过于繁杂的问题,可以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和策划有效的教学内容。
可以将美术史课程划分为不同的模块,突出重点阐述各个时期的代表性艺术家和作品。
同时,可以在教学中加入一些案例分析和当代艺术的研究,使教学内容贴近时代,并激发学生的兴趣。
2.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为了解决教学手段单一的问题,可以创新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手段。
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授课,通过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形式,增加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感知。
同时,可以引入学生主导的小组讨论和辩论,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思考。
另外,可以组织实地考察和参观活动,使学生亲身感受到艺术作品的魅力。
3.强化实践环节。
既然美术史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那就需要增加实践环节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可以让学生通过模仿艺术作品进行创作,提高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美术展览、画展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察和批评能力。
4.提供个性化学习机会。
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都不尽相同,因此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对于美术史课程的教学尤为重要。
可以通过学生的选择课题、自主研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
关于设计艺术专业中外美术史课程教学研究
关于设计艺术专业中外美术史课程教学研究作者:海棠来源:《艺术科技》2015年第09期摘要:中外美术史是设计艺术等专业都会开设的课程,这门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它主要讲述中外美术史的发展过程以及其中的规律,对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外美术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的问题,如学生的兴趣不强,学生很难理解理论性的内容等。
因此,就需要学校和教师改变教学的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
本文重点对中外美术史教学的意义、现状、改进的方法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中外美术史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设计艺术专业;中外美术史;课程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逐渐提升。
因此,我国的许多艺术院校开始开设艺术设计专业,以满足人才的供给。
但是,艺术设计专业所包含的课程较多,学生既要学习和掌握该专业的各种技能,还要学习与该专业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
其中中外美术史就是一门必须要学习的课程,学习该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外美术历史的发展历程,了解中外文化的特点,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更好地利用中外美术文化的元素,不至于出现严重的设计失误。
因此,设计专业开设中外美术史课程的重要性非常明显。
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过程,加强该课程的教育成果,是设计艺术专业在教学上思考和探索的方向。
1 中外美术史教学的重要意义设计艺术虽然是一门专业性、操作性较强的学科,但是它的学科组成除了一些技术类的课程之外,还包括许多理论性的学科,如中外美术史。
学习中外美术史并不是一门放松或者无关紧要的课程,而是一门指导意义较强的学科,因为要想设计出完美的作品,除了要具备专业技术之外,还要对设计的背景、文化、内涵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没有掌握某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美术文化,设计出的作品甚至会遭到当地群众的强烈反对。
设计的内涵、文化是技术无法弥补的,因而在大力推进专业技术教学的同时,不能忽略了人文学科的教学,学习和掌握中外美术史能够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了解艺术思潮的更迭,更新学生的设计观念,让学生设计出的作品更受观众的欢迎。
美术史课程教学现状及优化方法
美术史课程教学现状及优化方法一、引言美术史课程是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
通过研究和学习美术史,学生能够了解人类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领略各个时期的艺术作品,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
然而,当前美术史课程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材内容繁杂、课堂教学缺乏互动性等,需要采取一些优化方法进行改进。
二、美术史课程教学现状1.教材内容繁杂现如今,美术史领域的研究日新月异,涌现出了大量的学术著作和研究成果。
然而,现有的美术史教材内容过于繁杂,很难合理地整合各个时期的艺术作品和理论知识。
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大量的内容,容易导致学习压力和过度负担,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2.课堂教学缺乏互动性传统的美术史课堂教学一般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收知识。
课堂上缺乏互动性,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美术作品的赏析和解读需要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但传统教学模式往往限制了学生的表达和创造力。
三、优化方法为了改进美术史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可以采取以下几种优化方法:1.精简教材内容针对现有美术史教材内容繁杂的问题,可以优化教材的编写和整合。
以重要艺术家和代表作为主线,剔除次要和重复内容,注重突出各时期的艺术特点和风格,以便更有效地提供学生的学习材料。
同时,可以引入一些生动的案例和故事,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美术史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可以在课堂上播放相关艺术作品的高清图像、艺术家的生平事迹和相关的视频介绍。
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可以形成多样化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3.增强互动性可以通过增加课堂互动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习和交流。
同时,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和任务,让学生进行艺术作品的分析和解读,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
4.实地教学和参观美术史课程中的艺术作品往往需要通过图片或文字来展现,这样会有一定的局限性。
美术史课程教学现状及优化方法
美术史课程教学现状及优化方法一、引言美术史课程是艺术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旨在通过对美术作品的研究和解析,揭示艺术发展的规律和价值。
然而,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提出一些优化方法来改善美术史课程的教学现状。
二、美术史课程教学现状1.理论和实践割裂美术史课程教学中,理论和实践往往割裂开来。
学生在虽然可以学习到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和背后的时代背景,但却缺乏实践意义上的操作指导。
这导致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断层。
2.教学内容单一美术史课程中,教学内容往往只集中在名画、名家和艺术流派上,忽视了一些边缘性的创作。
这种情况下,学生难以获取到全面的艺术史知识,导致他们对艺术发展的理解局限于已知的狭窄范围。
3.教学方法单调在美术史课程中,教学方法往往僵化,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记忆,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师通常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互动和实践的机会。
三、美术史课程教学的优化方法优化教学方法,从而提高美术史课程的教学效果,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创造能力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1.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在美术史课程教学中,加强实践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实际创作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艺术创作的过程,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2.拓宽教学内容美术史课程的教学内容不能仅局限于名画名家,还应包括了艺术创作的各种形式和各个时期的作品。
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边缘性创作和艺术运动,从而拓宽学生对艺术发展的认识。
3.多元化教学方法教师在美术史课程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研讨、实践等等。
通过设置小组讨论、问题导向的学习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能力。
同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和数字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和资源。
4.引入学术研究美术史课程中,可以适度引入学术研究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
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研究
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研究在当今社会,艺术类专业的培养已经成为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变化,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亟待进行优化研究。
本文将探讨如何优化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一、需求分析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的第一步是进行全面的需求分析。
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才能制定出更加合理和符合实际的课程设置。
为了进行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的需求分析,我们可以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学生对现有课程的看法和建议。
此外,还可以结合社会对艺术类人才的需求,考虑行业发展趋势和技能要求,以使课程设置更加贴近实际应用。
二、课程目标明确在优化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必须明确课程的目标和定位。
课程目标既要符合学科的发展要求,又要考虑学生的发展需要。
首先,课程目标应当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基本艺术修养和创新能力。
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发展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思维。
其次,课程目标应当结合社会需求,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级人才。
三、课程设置的灵活性为了适应新时代特点,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灵活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课程内容的灵活变化,另一方面是课程形式的灵活变化。
在课程内容方面,应充分利用先进的艺术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将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元的学习资源。
例如,可以设置跨学科的课程,引入艺术与科学、艺术与技术等领域的交叉内容,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而在课程形式方面,应该注重实践性和开放性的引入。
艺术类专业的学习离不开实践,在课程设置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还应提供开放性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四、合理安排学习课时艺术类专业的学习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应合理安排学习课时。
除了考虑专业基础课的学时安排外,还应增加实践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时比例。
高校美术教学艺术设计课程设置优化路径
高校美术教学艺术设计课程设置优化路径【摘要】本文针对当前高校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优化路径,包括强化基础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性课程、引入跨学科教学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艺术设计能力,培养高水平的艺术设计人才。
文章还探讨了高校美术教学艺术设计课程设置优化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这些优化路径将为高校美术教学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美术教育教学环境,促进艺术设计教育的不断深化和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高校美术教学、艺术设计课程、优化路径、基础课程、实践性课程、跨学科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必要性、未来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美术教育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对美术教学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高校作为培养艺术人才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培养美术人才的使命。
当前高校美术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实践性教学等。
对高校美术教学艺术设计课程设置进行优化是当务之急。
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观察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而目前的美术教学课程设置往往偏重于传统的理论课程,实践性教学不足。
随着社会对创意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优化高校美术教学艺术设计课程设置成为当今时代的迫切需求。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当前高校美术教学艺术设计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路径,以期提升教学品质和学生学习效果。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当前高校美术教学现状,深入了解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2. 探讨美术教学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过分注重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性教学、缺乏跨学科教学等方面,为后续提出优化路径奠定基础。
3. 提出优化路径一:强化基础课程设置,通过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4. 提出优化路径二:增加实践性课程,提倡学以致用,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技能和创意能力。
美术史课程教学现状及优化方法
美术史课程教学现状及优化方法【摘要】美术史课程在艺术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目前的教学方式还有待优化。
本文从现今美术史课程的教学方法、现存问题分析以及提升教学质量的方法入手,探讨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以及建立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未来发展方向将更加注重教学质量和效果,结合实践与理论,利用多媒体技术提升教学效果。
总结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点,包括增加互动性、引导学生思考,促进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展望未来,美术史课程教学将更加灵活多样,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教学成果。
【关键词】美术史课程,教学现状,优化方法,教学方法,现存问题,多媒体技术,实践与理论结合,教学模式,未来发展方向,关键要点,展望未来。
1. 引言1.1 美术史课程的重要性美术史课程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美术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美术史,可以了解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思想观念和社会背景,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历史和文化。
美术史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素养,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美术史的学习也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智力和想象力,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
美术史课程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精神追求,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重视美术史课程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从中受益,为未来的艺术与文化传承贡献力量。
1.2 美术史课程教学现状概述美术史课程作为艺术类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的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需求的不断提升,美术史课程的教学现状也在不断变化和完善。
目前,美术史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图片、幻灯片等辅助材料进行教学。
教师通过详细讲解艺术作品的历史背景、风格特点和艺术家的生平来传授知识,学生则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和参观博物馆进行学习。
美术史课程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分析设计专业中美术史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
分析设计专业中美术史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中美术史教学是设计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通过学习中美术史可以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和风格,培养审美意识和创作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革。
传统的中美术史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实践和创作的结合。
学生只是被告知众多艺术作品的名称和背后的历史背景,而缺少亲身接触和实践体验。
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创作,可以组织实地考察、博物馆参观和艺术创作活动,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艺术作品,并有机会进行实践操作。
现今的中美术史教学过于侧重中国传统艺术,而忽视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学习。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艺术界不再对传统艺术形式进行限制,西方现代艺术也逐渐被接受和融入到国内的艺术创作中。
中美术史教学应该拓宽教学内容,增加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并思考西方艺术的特点和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中美术史教学中缺乏与工程实践的结合。
设计专业的学生最终要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设计中,但在中美术史教学中,很少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可以在教学中引入一些与实际设计相关的话题,如城市规划和环境设计,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案例中,培养他们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
中美术史教学中缺乏与当代社会和文化的联系。
艺术是与时代和文化密切相关的,但传统的中美术史教学往往停留在过去的艺术形式和风格上,无法与当代社会和文化建立联系。
可以通过引入一些当代艺术家和艺术作品,让学生了解当代艺术的展示方式和表现手法,从而加深对艺术与社会的认识。
中美术史教学需要进行改革,注重实践和创作的结合,拓宽教学内容,与工程实践和当代社会文化建立联系。
通过改革,可以更好地培养设计专业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作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际设计中充分发挥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分析设计专业中美术史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
分析设计专业中美术史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随着设计专业的发展,美术史教学在设计专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通过学习美术史,学生可以了解艺术发展的历史背景、各个时期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思想,并从中获取灵感和启发。
目前设计专业中美术史教学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革。
目前设计专业中美术史教学内容过于单一,主要侧重于西方艺术,忽视了其他文化和艺术传统。
虽然西方美术史确实对设计师有重要影响,但是其他地区的艺术也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在美术史教学中应该加入更多的非西方艺术史内容,如中国传统绘画、日本浮世绘、印度宗教艺术等,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
目前设计专业中美术史教学方式相对传统,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
传统的美术史教学主要以讲解幻灯片或投影片的形式展示,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参与的机会。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可以采用更多的互动教学方式,如实地考察、博物馆参观、小组讨论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参与到美术史的学习中。
设计专业中美术史教学应注重与实际设计实践的结合。
美术史知识在设计创作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学生需要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设计中去。
为了实现美术史与设计的有效结合,可以在教学中加入案例分析和实践项目,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设计作品和参与实践项目来理解和运用美术史知识。
美术史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能力。
美术史不仅是一门记忆知识的学科,更是一门需要学生理解、分析和评价的学科。
美术史教学应该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而不是单纯地灌输知识。
设计专业中美术史教学需要进行一些改革,包括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加强与实践结合,以及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通过这些改革措施,可以使美术史教学更加全面、灵活和富有启发性,为设计专业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校美术教学艺术设计课程设置优化路径
高校美术教学艺术设计课程设置优化路径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艺术设计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美术教育也越
来越重要。
因此,高校美术教学艺术设计课程设置应该及时的优化,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本文将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评价等方面,探讨高校美术教学艺术设计
课程设置的优化路径。
一、课程目标
高校美术教学艺术设计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以满足社会对人才
的需求。
二、课程内容
高校美术教学艺术设计课程的内容应该具有实践性和针对性。
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外,
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课程内容应该贴近社会实际,重点突出应用能力培养。
三、教学方法
高校美术教学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应该灵活多样,包括讲授、实践、案例教学等
多种教育方法。
通过实践和案例教学,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各种设计领域的实际应用,
增强创新和创造能力。
四、课程评价
高校美术教学艺术设计课程的评价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不仅仅是传递
知识。
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专业素养、实践能力等进行综合考评。
分析设计专业中美术史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
分析设计专业中美术史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中美术史教学是分析设计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可以学到中国和西方绘画、雕塑、建筑和装饰艺术的发展和演变,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特点和意义。
然而,当前中美术史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与实际专业需求脱离等。
为此,需要探讨该课程的改革方案,以更好地满足分析设计专业的需求。
一、内容更新与拓展当前中美术史教学的内容更新较慢,主要依赖于教材的更新。
由于教材的编写需要时间,使得教学内容过时,难以满足当下多元化和快速变化的艺术趋势。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教师及时关注最新的艺术动态信息,结合当下的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课程设计。
同时,应加强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进行分析与比较,并注重强化国际视野,在教授西方艺术史的同时更加重视东方传统艺术及其文化传承。
二、教学方法创新传统中美术史教学课程内容繁多,但是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教师主要将内容讲解给学生,学生较少互动。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分组探讨、案例分析、视觉影像展示等。
同时,指导学生如何在个人作品中运用所学习到的艺术技法和设计理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更好地适应设计专业的职业发展需求。
三、与实践结合中美术史教学需要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通过实地考察、实践项目、拜访博物馆、画廊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尽早接触实际项目需求,并提前获得运用所学知识的实践机会。
同时,课程安排应合理安排学习进度,避免学生在学完课程后没有实际运用的机会,导致所学知识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应用。
总之,随着时代的变化以及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中美术史教学需要及时更新与改革,以使其更贴近分析设计专业的实际需求。
通过更新与拓展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结合实践项目,建立更加高效、优质、便利的课程,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水平高、质量优的教学,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高校美术教学艺术设计课程设置优化路径
高校美术教学艺术设计课程设置优化路径一、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美术教育的需求逐渐增加,高校美术教学艺术设计课程的设置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目前我国高校美术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滞后等,导致教学质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对高校美术教学艺术设计课程的设置进行优化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的背景、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优化路径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期为高校美术教学艺术设计课程的改革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二、背景艺术设计是现代社会中一个日益重要的学科。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美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高校艺术设计课程设置的质量和合理性对于培养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美术设计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高校美术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合理、教学内容滞后等,不能满足社会对于美术设计人才的需求。
三、存在的问题1.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我国一些高校的美术设计课程设置存在一些问题,如某些课程的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某些课程内容重复等,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高,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
2.教学内容滞后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设计行业的需求日益增加,而部分高校的美术设计教学内容滞后,不能满足社会对于美术设计人才的需求。
3.教育方式单一高校美术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大多数教学过程都是以传统的讲授和实践为主,缺乏与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的创新教学方式。
以上问题的存在,使得高校美术教学无法满足社会对于美术设计人才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对高校美术教学艺术设计课程进行优化。
四、优化路径1.注重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先进性高校美术教学艺术设计课程设置应该注重科学性和先进性,结合社会对美术设计人才的实际需求,合理设置课程,建立健全的课程体系。
可以增设注重实践能力和创造力培养的课程,如实践案例分析课、设计软件应用课等,以满足社会对于美术设计人才的需求。
2.更新教学内容,注重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设计行业的需求日益增加,高校美术教学的教学内容应该与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艺术设计专业的美术教学优化途径分析及研究
设计与教育1092019.07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美术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美术教学质量是否优化,内容是否与时俱进,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艺术设计能力强弱,影响其专业技能的提升。
因此,优化艺术设计专业的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前提,是学生未来走向社会成为创造性专业人才的必要条件。
现代艺术类高校不缺少设备和专业能力比较强的教师,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因此,进一步优化美术教学,仍然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
一、目前美术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一)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很多学生在高中阶段,由于学习成绩不够理想,担心考不上985、211等重点大学甚至是一本大学,不得已改学艺术专业。
这类学生并没有美术天赋,更不是凭兴趣,只是退而求其次,在高一甚至是高二才开始学习美术,被动地学习专业课。
他们一旦考进了艺术设计专业,就会感到很茫然,不知道从何学习,更把握不住未来的就业方向。
学习的主动性不高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他们会不自觉地与重点大学的学生拉开距离,看不到自己的优势所在,妄自菲薄。
(二)考生美术基础较差考生美术基础的高低不仅影响着考生自身的成绩,也影响着整个教学计划。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一部分考生由于文化课成绩不理想,被动选择报考美术专业,而这些考生很多是临时决定改报艺术专业的,学画时间短,基础不牢固,也不是因为兴趣和爱好而走上的艺术之路。
这就会间接导致学生进入高校以后,学习的能动性较差,缺乏学习动力,从而制约了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创造性。
(三)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有的艺术设计专业,在美术教学中仍然采用死板教条的教学计划,课堂教学过于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理论知识与专业需求严重脱节。
这些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制约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束缚了他们的创造力。
(四)学生手绘能力下降造成学生手绘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电脑美术的普及。
随着电脑美术的引入,很多设计可以直接在电脑上完成,绘画课程被大量缩减。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外美术史”教学内容优化研究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外美术史”教学内容优化研究摘要: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外美术史”课程是培养学生的美术史意识和文化素养的重要课程,其教学内容优化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对“中外美术史”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优化教学内容的策略,包括注重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的介绍、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探究精神等方面。
一、引言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其培养目标是既有专业技能也有文化素养的综合型人才。
而“中外美术史”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和美术史意识的重要课程。
通过学习中外美术史的经典作品、文化背景和历史发展,可以拓宽学生的思想视野,增加其审美体验和理论水平,提高其艺术创作的能力和文化素养。
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过于枯燥,缺乏实际操作和探究性质,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因此,本文旨在研究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外美术史”课程的教学内容优化策略,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1. 教学现状“中外美术史”课程通常按照古代、近代和现代三部分内容来讲授,内容包括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巴洛克、印象派、后印象派等。
基本上是按照西方美术史脉络来布局,注重中外经典艺术作品的介绍及其历史背景。
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存在一些缺点,如教学内容单一、学生参与度低等问题。
2. 存在问题(1)教学内容单一:传统的“中外美术史”课程,过于注重美术史的叙述和经典作品的介绍,往往忽略了文化背景和历史发展对艺术的影响。
导致了教学过程过于单一,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
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2)学生参与度低: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单纯的听课和课堂笔记是枯燥无味的,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思考深度。
很多学生缺乏探究精神和艺术批判能力,不能深入分析和理解课程内容。
三、教学内容优化策略1. 注重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的介绍在讲解艺术作品的同时,应加强对文化和历史背景的介绍,深入挖掘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史价值。
高校美术教学艺术设计课程设置优化路径
高校美术教学艺术设计课程设置优化路径
当前,我国高校美术教学在不断发展,教学课程设置也在不断完善。
如何进一步优化高校美术教学艺术设计课程设置成为摆在教育人员面前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高校美术教学艺术设计课程设置优化的路径。
一、教育目标要明确
高校美术教学艺术设计课程设置的首要任务是明确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应该从学生的专业特质、才能、兴趣爱好和进修意愿等方面综合考虑,注重塑造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思维和综合素质的能力。
例如,有些学生在美术方面天赋异禀,应该加强他们技能训练,让他们成为专业的美术设计人才;而有些学生在美术方面暂时没有太大天赋,但对艺术有着很高兴趣,应该让他们在艺术欣赏、创作思维等方面得到锻炼。
二、课程设置要符合实际需求
高校美术教学艺术设计课程设置应该符合美术行业的实际需求。
美术行业包括设计、美术教育、美术史和理论研究等多个专业领域,而每个领域的需求都不尽相同。
因此,高校美术教学艺术设计课程设置应该根据不同专业领域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安排。
三、教师队伍要建设
高校美术教学的质量和实效与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经验息息相关。
因此,高校应该重视美术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培养。
四、实践教学要注重
高校美术教学不仅要注重理论传授,也要重视实践教学的培养。
美术设计人才需要有较为扎实的实践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教学的锻炼,才能够掌握更精湛的技能和更丰富的创意。
综上所述,高校美术教学艺术设计课程设置优化的路径是多方面的,需要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管理者共同合作,不断完善教学课程设置,优化课程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有效地培养美术设计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urriculum Teaching
高校艺术设it专业冲外美术史'教学内容优化研究
梁瑾
(兰州财经大学 甘肃•兰州 73专业系科中一门理论基础必修课,主要梳理中外美术史的发展过程与规律,对
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外美术文化,更好地展开创作与设计有重要的意义.该课程的教学目前不容乐观,需要学校和教师
展开措施,提高教学效率。本文重点对此课程的教学意义、现状与改进措施进行研究,以期能为具体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 艺术设计专业 中外美术史 教学内容优化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6400/ki.kjdkz.2019.03.053
Research on Optimizing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Chinese and
的学科,但在推进专业技术教学时,不能忽略人文学科教学,“中 外美术史能够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了解艺术思潮的更迭,更 新学生的设计观念,让学生设计岀的作品更受观众的欢迎。”⑵ 作为设计师,除了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还要对设计艺术的相 关知识有熟悉与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设计出富于内涵、饱含 文化、禁得起考验的作品。最后,国内美术专业的史论教学,一 般由“中国美术史”和“外国美术史”两部分构成,没有形成历 史文化范畴下、大美术背景的研究观念,学习者在认知、理解的 过程中会感到枯燥,为应对考试釆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效 果甚微。这种将美术史割裂的教与学,使学生在类型、题材、形 式、内容等艺术本体语言方面,无法得到好的认知。更有甚者, 学习结束后不知道在某一相似或相同历史时段,中国与外国美 术的发展情况,这对于认知美术整体的规律特征无从谈起。
因此,为应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不懂绘画,缺乏艺术基本 素养的问题”,⑶高校设计专业开设“中外美术史”课程具有非常 重要的意义。通过科学与合理的教学过程,加强该课程的教学 效果,是当下设计艺术专业在教学上思考、探索和研究的方向。
2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外美术史”教学现状 尽管“中外美术史”课程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除了史 论专业的学生,绘画与设计专业的同学更偏向于提高专业技 法、增加专业技能的课程学习,呈现出“重技法、轻理论”的客观 事实,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缺乏重视 艺术设计专业是人文社科框架下,美术学学科范畴内的一 门集艺术性、创造性、实践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学科,涉及人文、
Foreign Art History for Art Design Majo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ANG Jin (Lan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Lanzhou, Gansu 730020)
Abstract Chinese and Foreign Art History is a compulsory course of theoretical basis in the art majors of colleges and uni
Keywords art design major; Chinese and Foreign Art History; optimiz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近年来,我国除专业美术院校,高校艺术学院(系)以艺术 设计诸专业占据半数以上。因为趋向应用与实践,设计专业除 公共必修课,专业课程种类多,课时量亦占据大半,很多院校就 以牺牲部分理论课的种类或课时来解决课时分配问题。这就 对理论课老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既在理论课时总量趋少的现实 情况下,调整思路、优化内容、改进方法,力争保证教学质量。
20世纪50年代,我国高校美术教育的第一个“美术史系” 在王逊、金维诺等艺术史论家的关心下建立,此后“中国美术 史”、'‘外国美术史”与“艺术概论”构成了美术学理论研究领域 的基本内容,形成了高校美术专业基础理论教学必修课。中、 外美术史在传统专业美术院校中是两门课程,近年来随着社会 对艺术设计人才需求的加大,国内高校设计类专业随之激增。 因为偏重于实践与应用的学科目标等缘由,大多数院校艺术设 计专业将这两门课合二为一,客观上造成“中外美术史”课程被 边缘化。由于教学效果不佳,需要教育者展开反思,此课程在 理念定位、内容优化、方法措施等方面需以怎样的方式继续。
versities in China. It mainly comb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laws of Chinese and foreign art history, which is of great sig nificance for students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Chinese and foreign art culture, and to better develop their creation and design. At present, the teaching of this course is not optimistic, and schools and teachers need to take measures to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teaching significance, current situation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this course, in order to help the specific teaching.
1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开设“中外美术史”的意义 首先,从大美术专业范畴看,中、外美术史是一门关于中外 美术历史发展、演变、传承等诸多关系的理论课程,“学生可以 在深入理解和研究经典作品艺术价值的基础上,建立起系统、 完整的中外美术史框架,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鉴赏能力和 分析能力。”⑴其次,艺术设计诸专业属于大美术学科范畴,不但 要学习和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与技巧,还必须了解中外美术 历史的发展,了解不同流派、风格等知识,以提高艺术修养与 审美鉴赏能力。同时,设计艺术虽是一门专业性、操作性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