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原理第一章1
北林814环境工程原理
北京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环境工程原理》一、考试大纲的性质环境工程原理是报考环境科学学科的考试科目之一。
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出本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第1章环境工程原理基础1、热量传递:(1)热量传递的方式;(2)热传导;(3)对流传热;(4)辐射传热;(5)换热器基本要求:掌握热传导、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的基本原理,学会计算热传导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的传热;了解常用的换热器基本构造。
2、质量传递:(1)环境工程中的传旨过程;(2)质量传递的基本原理;(3)分子传质;(4)对流传质基本要求:掌握传质的基本机理(分子扩散,涡流扩散)、分子传质和对流传质。
第2章分离过程原理1、沉降:(1)沉降分离的基本概念;(2)重力沉降;(3)离心沉降;(4)其他沉降基本要求:掌握重力沉降和离心沉降基本原理,了解其他沉降基本原理。
2、过滤: (1)过滤操作的基本概念;(2)表面过滤的基本理论;(3)深层过滤的基本理论基本要求:掌握表面过滤和深层过滤的基本理论3、吸收: (1)吸收的基本概念;(2)物理吸收;(3)化学吸收;(4)吸收设备的主要工艺计算基本要求:掌握物理和化学吸收传质的基本原理,学会吸收设备的主要工艺计算。
4、吸附:(1)吸附分离操作的基本概念;(2)吸收剂;(3)吸收平衡;(4)吸附动力学;(5)吸附操作与吸附穿透曲线基本要求:掌握吸附传质的基本原理和吸附动力学,理解吸附操作与吸附穿透曲线。
5、其它分离过程: (1)离子交换;(2)萃取;(3)膜分离基本要求:掌握离子、萃取和膜分离三种分离过程传质的基本原理。
第3章反应工程原理1、反应动力学基础: (1)反应器和反应操作;(2)反应的计量关系;(3)反应动力学基本要求:掌握反应器基本类型和反应操作条件;掌握反应的计量关系和反应动力学。
2、反应动力学的解析方法: (1)动力学实验及实验数据的解析方法;(2)间歇反应器的解析;(3)连续反应器的解析基本要求:掌握用间歇反应器和连续反应器的动力学实验及实验数据的解析方法。
环境工程学-环境工程学 第一章 水质和水体自净
(1) 非专一性指标
电导率
表示水样中可溶解性电解质总量。
总含盐量 水中各种溶解性矿物盐类的总称。
碱度
一般来源于水样中OH-、CO32-、HCO3-离子。 关系到水的许多化学反应过程。
硬度
可溶性钙盐和镁盐组成,引起沉积和结垢现象。
(2)非专一性有机物指标
化学需氧量(COD) 有机污染物浓度指标。
生物化学需氧量 水体通过微生物作用发生自然净化的能力标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第一篇 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
第一章 水质与水体自净 第二章 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第三章 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方法 第四章 水处理工程系统与废水最终处置
第一章 水质与水体自净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1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三、水污染
通过体系内部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连锁反应和相 互作用,水体在一定程度下具有自我调节和降低污染的能 力——水体的自净能力。
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 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 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 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 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 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中 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关于“水污染” 的定义
例1-1:将某污水水样100mL置于重量为46.4718g的古氏坩埚中过滤,坩埚在 105℃下烘干后称重为46.5036g,然后再将此坩埚置于600℃下灼烧,最后称 重为46.4848g。另取同一水样100mL,放在重量为67.9624g的蒸发皿中,在 105℃下蒸干后称重为68.0138g。试计算该水样的总固体、悬浮固体、溶解固 体、挥发性悬浮固体和固定性悬浮固体量各为多少mg/L?
环境工程原理
•1.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
•环境净化 与污染控制 技术原理
•隔离(扩散控制) •分离(不同介质间的迁移) •转化(化学、生物反应)
•环境污染问题的特点及其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
•环境污染的复杂性
•综合性、复杂性
•污染物的种类、浓度与组合
•地域特征 •时间特征
•污染控制技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污染地 区的社会 、经济条 件的多样 性
•环境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的知识结构? •(系统的专业理论基础、良好的素质和综合能力)
•四、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
•一、环境问题与环境学科的发展
•环境学科体系
•二、环境污染与环境工程学
❖“环境工程学”的任务
•利用环境学科与工程学的方法,研究环境污染控制理论 、技术、措施和政策,以改善环境质量,保证人类的身体 健康、舒适的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工程学”的研究对象
•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技术、大气(包括室内空气)污 染控制技术、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管理和资源化技术、物 理性污染(热污染、辐射污染、噪声、振动)防治技术、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环境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等 传统的内容,还包括生态修复与构建理论与技术、清洁生 产理论与技术以及环境规划、管理与环境系统工程等。
•三、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概述
•(一)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技术 •1.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三、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概述
•2.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技术
•水的物理处理法
•处理方法
•沉淀 •离心分离 •气浮 •过滤(砂滤等) •过滤(筛网过滤 ) •反渗透 •膜分离 •蒸发浓缩
•利用的主要原理
•一、环境问题与环境学科的发展
环境工程学原理课件
第六章:环保法规和标准
环保法规的分类和内容 环保标准的分类和含义 环保法规和标准对环保工程的影响
介绍环保法规的分类和内容,如大气污染防治法 和水污染防治法等。
解释环保标准的分类和含义,如排放标准和水质 标准等。
分析环保法规和标准对环保工程的影响和指导作 用,如规范了环境污染治理和工程设计。
结尾
通过学习环境工程学原理,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应对环境污染问题。 展望环保的未来发展与趋势,共同努力构建美丽的地球家园。
探讨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如工业排放、交通尾气等,并分析其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治理的概念和目标
介绍环境治理的概念和目标,包括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提高环境质量等。
第二章:水污染与治理
1
水污染类型及特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讨论水污染的不同类型,如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等,并解释其特征和危害。
2
水污染控制和治理方法
介绍水污染的控制和治理方法,如生物处理、化学处理和物理处理等。
3
水资源管理与保护
探讨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方法,如节水措施、水资源评估和保护政策等。
第三章:大气污染与治理
大气污染的形成和发展
解释大气污染的形成原因,如工 业排放、汽车尾气和燃煤等,并 分析其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大气污染控制和预防方法
介绍大气污染的控制和预防方法, 包括废气净化技术和排放标准等。
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 态环境的影响
分析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如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 并探讨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
第四章:土壤污染与治理
1 土壤污染的特点和分类
阐述土壤污染的特点和不同类型,如重金属污染、农药残留等。
2 土壤污染的来源和影响
环境工程原理 第一章
的特性以及资源化对象的性质、存在形式和含量,需采取不同的资源化 技术。
环境工程原理
“十二五”环境科学与工程规划教材
第四节、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展,强度的增加和形式的多样化,生产和使用的化学物 质的种类日益增加,登录在《化学文摘》上的化学物质,总数已达6000多万种, 目前仍在高速增加。据统计,仅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经常使用的化学物质就 有6~8万种之多,这使得环境污染物的种类越来越多,由于污染物的物理和化 学性质千差万别,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也异常复杂,造成由化学物质引起的 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复杂。此外,不同的地区以及同一地区在不同时期的环境 条件、社会条件和经济条件也各不相同,人与环境间的矛盾也随时间、空间的 变化而变化,因此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强烈的综合性和时间及地域特征。所以环 境污染控制应根据不同的对象以及社会经济条件,选择最优的方案。
环境工程原理
“十二五”环境科学与工程规划教材
2 空气净化与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2.1 空气中的污染物及其危害
空气中污染物的种类繁多,根据其存在的状态,可分为颗粒物/ 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
粉尘
颗粒
/
气溶胶状态污染物飞烟灰
黑烟
空气中的污染物气态污染物有 无机 机物 物(卤碳氮 硫挥素的化 化发化氧雾物 物性合化( (有NS物物OO机((2,,物HCNVCHOOHl,2,CSC3))OHS )F2 ))
处理技术 客土法 隔离法 清洗法(萃取法) 吹脱法(通气法) 热处理法 电化学法 焚烧法 微生物净化法 植物净化法
主要原理 稀释
物理隔离(防止扩散) 溶解 挥发
环境工程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I 篇 习题解答第一章 绪论1 . 1简要概述环境学科的发展历史及其学科体系。
解:环境学科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突出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
它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的酝酿阶段,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从零星的环境保护的研究工作与实践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
环境学科是一门正在蓬勃发展的科学,其研究范围和内涵不断扩展,所涉及的学科非常广泛,而且各个学科间又互相交叉和渗透,因此目前有关环境学科的分支学科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划分方法。
图1-1是环境学科的分科体系。
图1-1 环境学科体系1.2 简要阐述环境工程学的主要任务及其学科体系。
解:环境工程学作为环境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任务是利用环境学科以及工程学的方法,研究环境污染控制理论、技术、措施和政策,以改善环境质量,保证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存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图1-2是环境工程学的学科体系。
图1-2 环境工程学的学科体系1.3 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哪些可能的方法,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解:去除水中悬浮物的方法主要有:沉淀、离心分离、气浮、过滤(砂滤等)、过滤(筛网过滤)、反渗透、膜分离、蒸发浓缩等。
上述方法对应的技术原理分别为:重力沉降作用、离心沉降作用、浮力作用、物理阻截作用、物理阻截作用、渗透压、物理截留等、水与污染物的蒸发性差异。
环境工程学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及原理 生态修复与构建技术及原理清洁生产理论及技术原理 环境规划管理与环境系统工程 环境工程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 空气净化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管理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 土壤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 废物资源化技术环境学科体系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环境生态学环境规划与管理1.4 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去除有哪些可能的技术,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解:去除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主要技术有:物理吸收法、化学吸收法、吸附法、催化氧化法、生物法、燃烧法等。
环境工程原理课件
第七章 过滤
1、写出过滤操作的基本原理。
2、简述表面过滤的过滤速度与推动力和阻力的关系。
3、简述深层过滤过程中悬浮颗粒在床层中的主要运
动行为。
第八章 吸收
1、写出吸收的机理。 2、简述化学吸收与物理吸收的主要区别。 3、如何解释化学吸收中传质速率的增加?
第九章 吸附
1、写出吸附分离操作的基本概念。 2、什么是平衡吸附量?写出其计算表达式。 3、如何评价不同吸附剂对污染物的吸附性能? 4、简述吸附过程的机理? 5、简述内、外扩散控制的影响因素及其消除方法。
第十章 其他分离过程
1、写出离子交换的基本原理。 2、简述影响离子交换速度的主要因素。 3、写出萃取分离的原理。 4、简述萃取剂选择的原则。
计算题(课件)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三章流体流动
1、什么是“内摩擦力”? 2、简述流态对剪应力的影响。 3、什么是边界层分离? 4、简述边界层分离的条件。流体沿平壁面的流动和理 想流体绕过圆柱体流动时是否会发生边界层分离?
第四章 热量传递
1、什么是热传导? 2、什么是对流传热? 3、写出傅立叶定律及其表达式。 4、简述强化换热器传递过程的途径。
第五章 质量传递
1、质量传递的含义是什么?
2、什么是分子扩散和涡流扩散? 3、写出费克定律及其表达式。 4、什么是等分子反向扩散? 5、什么是单向扩散? 6、什么是主体流动? 7、简述主体流动和分子扩散的关系。
8、简述对流传质过程的机理。
第六章 沉降
1、写出沉降分离的一般原理 2、写出离心沉降和重力沉降的主要区别。
第一章 绪论
1、试根据环境净化与污染防治技术的基本原理,阐 述实现污染物高效、快速去除的基本技术路线。 2、论述去除水中溶解性有机污染物的可能方法及各 方法的技术原理。 3、论述废物资源化的么是量纲和无量纲准数?写出量纲与单位区别。 2、什么是稳态系统和非稳态系统?其特征是什么? 3、什么是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 4、简述质量衡算的分析步骤。 5、简述能量衡算的分析步骤。
环境工程原理(2017-03-15)
Q AT
对流传热速率也可以用对流传热热阻表示,即
Q T 1 A
导热热阻
1 为对流传热热阻 A
b R A
21
第三节 对流传热
(二)对流传热系数
不是物性参数,与很多因素有关,其大小取决于流体物性、 壁面情况、流动原因、流动状况、流体是否有相变等 换热方式 空气自然对流 气体强制对流 水自然对流 水强制对流 水蒸气冷凝 有机蒸气冷凝 水沸腾
Q1 Q Q2
Q2 2 A2 (TcW Tc )
1
2
A2
Tc
通过间壁的传热速率为
Am A1 b 在稳态情况下
Q
b
Am (ThW TcW )
30
Q1 Q2 Q
第四节 换热器及间壁传热过程计算
(一)总传热速率方程
Th Tc Q 1 b 1 1 A1 Am 2 A2
( 1)物性特征
v 流体的密度 或比热容 越大,流体与壁面间的传热速率越大 v 导热系数 越大,热量传递越迅速;
v 流体的黏度 越大,越不利于流动,会削弱与壁面的传热。
( 2)几何特征 固体壁面的形状、尺度、方位、粗糙度、是否处于管 道进口段以及是弯管还是直管等。
11
第三节 对流传热
一、影响对流传热的因素
37
第四节 换热器及间壁传热过程计算
三、强化换热器传热过程的途径
( 1)增大传热面积 采用小直径管、异形表面、加装翅片等 ( 2)增大平均温度差 改变两侧流体相互流向 提高蒸汽的压强可以提高蒸汽的温度 增加管壳式换热器的壳程数 ( 3)提高传热系数 设法减少对传热系数影响最大的热阻 ①提高流体的速度 ④在气流中喷入液滴 ②增强流体的扰动 ⑤采用短管换热器 ③在流体中加固体颗粒 ⑥防止结垢和及时清除污垢
新版环境工程原理总复习.课件.ppt
• 能够用吸收法净化的气态污染物主要有:SO2,H2S, HF 和NOx等。
• 其他应用:曝气充氧
精选
30
第一节 吸收的基本概念
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的特点
• 处理气体量大,成份复杂,同时含有多种气态污染物; • 吸收组分浓度低; • 吸收效率和吸收速率要求高; • 多采用化学吸收——如碱液吸收燃烧烟气中低浓度的SO2; • 多数情况吸收过程仅是将污染物由气相转入液相,还需对 吸收液进一步处理,以免造成二次污染。
活性炭吸附 水中有机物
去除水中重 金属
制作纯水
截留某些组分
精选
20
第二节 质量传递的基本原理
分离过程中的主要传质过程:吸收、萃取、吸附、 离子交换、膜分离
根据传质机理的不同,质量传递主要有两种方式: 分子扩散、涡流扩散
精选
21
第四节 对流传质
传质边界层的范围如何确定?传质边界层与流动边界层的关系
物理性污染控制技术: 隔离、屏蔽、吸收、消减技术等。
精选
6
第二章 质量衡算与能量衡算
精选
7
第二节 质量衡算
【例题2.2.3】一个湖泊的容积为10.0×106m3。有一流量为 5.0m3/s、污染物浓度为10.0mg/L的受污染支流流入该湖泊.同时, 还有一污水排放口将污水排入湖泊,污水流量为0.5m3/s,质量 浓度为100mg/L。污染物的降解速率常数为0.20 d-1。假设污染 物质在湖泊中完全混合,且湖水不因蒸发等原因增加或者减少。 求稳态情况下流出水中污染物的质量浓度。
精选
10
第三章 流体流动
精选
11
第二节 流体流动的内摩擦力
对于圆管内的流动: Re<2000 时,流动总是层流型态,称为层流区; Re>4000时,一般出现湍流型态,称为湍流区; 2000<Re<4000 时,有时层流,有时湍流,处于不稳定状态, 称为过渡区;取决于外界干扰条件。
环境工程原理知识重点归纳
环境工程原理知识重点归纳第一章绪论1.“环境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2.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有机污染物有哪些可能的方法?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3.简述土壤污染治理的技术体系。
4.简述废物资源化的技术体系。
5.阐述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体系。
6.一般情况下,污染物处理工程的核心任务是:利用隔离、分离和(或)转化技术原理,通过工程手段(利用各类装置),实现污染物的高效、快速去除。
试根据环境净化与污染防治技术的基本原理,阐述实现污染物高效、快速去除的基本技术路线。
第二章质量衡算与能量衡算第一节常用物理量1.什么是换算因数?英尺和米的换算因素是多少?2.什么是量纲和无量纲准数?单位和量纲的区别是什么?3.质量分数和质量比的区别和关系如何?试举出质量比的应用实例。
4.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中经常用体积分数表示污染物的浓度,试说明该单位的优点,并阐述与质量浓度的关系。
5.平均速度的涵义是什么?用管道输送水和空气时,较为经济的流速范围为多少?第二节质量衡算1.进行质量衡算的三个要素是什么?2.简述稳态系统和非稳态系统的特征。
3.质量衡算的基本关系是甚么?4.以所有组分为对象进行质量衡算时,衡算方程具有甚么特征?5.对存在一级反应过程的系统进行质量衡算时,物质的转化速率如何表示?第三节能量衡算1.物质的总能量由哪几部分组成?系统内部能量的变化与环境的关系如何?2.什么是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3.简述热量衡算方程的涵义。
4.对于不对外做功的封闭系统,其内部能量的变化如何表现?5.对于不对外做功的开放系统,系统能量能量变化率可如何表示?第四章热量传递第一节热量传递的方式1.甚么是热传导?2.甚么是对流传热?分别举出一个强制对流传热和天然对流传热的实例。
3.简述辐射传热的过程及其特性4.试分析在居室内人体所发生的传热过程,设室内空气处于流动状态。
5.若冬季和夏季的室温均为18℃,人对冷暖的感觉是否相同?在哪种情况下觉得更暖和?为什么?第二节热传导1.简述傅立叶定律的意义和适用条件。
环境工程学第一章
总固体TS = 溶解固体DS(总可滤残渣)+悬浮固体SS = 挥发性固体VS(600℃)+固定性固体FS = 可沉固体(颗粒大于10μm)+漂浮固体
4、比电导(specific conductance) 亦称电导率。是指25℃时长1米、横截面积为1平方米水中 的电导值,单位:mS/m 水的导电能力大小可用比电导来衡量,水中所含溶解盐类 越多,水中的离子数目越多,水的比电导值就越高。 水中溶解固体值与电导率之间并没有确定的一一对应关系
2
颜色(color)
水的颜色有真色和表色之分。水的色度大部分是由有机质分 解所产生的复杂有机物引起的,而胶体状态的铁或锰的化合 物也会导致色度产生。大部分产生色度的颗粒介于3.5-10m 之间,属于胶体颗粒范围。
测定方法
(天然水)铂钴标准比色法:用氯铂酸钾和氯化钴配成与天然 水黄色色调相同的标准比色系列,将水样与此标准系列进行 比色。1升水中含有相当于1毫克铂时所产生的颜色为1度。 废水或污水:文字描述或稀释倍数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种碱度计算表 滴定结果 ⑴ P=0 ⑵ P<T/2 [OH-] 0 0 2[CO32-] 0 2P [HCO3-] T T-2P
⑶ P=T/2
⑷ P>T/2 ⑸ P=T
0
2P-T T
T
2(T-P) 0
0
0 0
例:取某河水水样100ml,用0.1000mol/L HCl溶液测定其碱度, 先以酚酞作指示剂,消耗了HCl溶液0.40ml,另取该水样100ml, 以甲基橙作指示剂,用HCl溶液滴定消耗了7.20ml。 试求该水样的总碱度和各致碱阴离子的含量(以mmol/L计)。 解: 酚酞碱度P=0.40*0.1000*1000/100=0.40 mmol/L 总碱度T=7.20*0.1000*1000/100=7.20 mmol/L 故今P<T/2 ,查表得: 氢氧化物碱度=[OH-]=0 碳酸盐碱度=2[CO32-]=2P 故 [CO32-]=P=0.40 mmol/L=0.40*2*50=40mg/l (以 CaCO3 计) 重碳酸盐碱度=[HCO3-]=T-2P=7.20-0.80 =6.40 mmol/L=320 mg/l(以CaCO3计)
环境工程原理第01章绪论
环境工程原理第01章绪论绪论是一本教材的开篇,用来介绍环境工程原理的基本概念和研究领域的前沿进展。
本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环境工程的定义和发展背景、环境工程原理的研究意义和目标、环境工程原理的概念框架和内容体系等。
一、环境工程的定义和发展背景环境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环境污染控制和资源利用的理论与技术。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使得环境工程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环境工程的发展需要从研究原理问题出发,深入掌握环境污染物的产生、传输和转化规律,并通过工程手段进行环境污染控制和资源利用。
二、环境工程原理的研究意义和目标环境工程原理的研究意义主要包括:(1)揭示环境问题的本质和规律,为环境工程实践提供科学依据;(2)促进环境工程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高环境保护的效果和工程实施的可行性;(3)为环境政策和法规的制定提供科学支持。
环境工程原理的研究目标主要有:(1)掌握环境污染物的形成、传输和转化规律,提高对环境污染过程的认识;(2)开发和改良环境工程技术,提高环境污染物的处理效果;(3)研究环境管理和治理方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三、环境工程原理的概念框架和内容体系环境工程原理的概念框架主要包括环境过程、环境污染物、环境系统和环境工程技术。
环境过程是研究环境污染物的形成、传输和转化过程的基础,涉及大气、水体和土壤等不同介质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
环境污染物是指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物质和能量,包括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和固体废物等。
环境系统是研究环境过程和环境污染物之间相互作用的整体,可以是自然环境系统或人工环境系统。
环境工程技术是指通过工程手段对环境污染物进行控制和净化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大气污染控制、水污染处理和固体废物处理等。
绪论是环境工程原理教材中的开篇,对整本教材的后续内容进行了一个总体的介绍。
通过对环境工程的定义和发展背景、研究意义和目标、概念框架和内容体系的介绍,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环境工程原理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续性方程式(流动中的质量守恒) 三、 连续性方程式 流体若在管道中作连续的稳定 流动,则不同截面流进流出的质 量流量应该相同。即:
ρ1 A1u1 = ρ 2 A2u 2 = L = ρAu = 常数
对不可压缩流体:
π
(1-21) (1-22)
Au = 常数
2 d12u1 = π d 2 u2 4 4
= Rρ Hg g + pb − R + x)ρ H 2O g (
∴ pa − pb = R(ρ Hg − ρ H 2O)g
= 0.1 × (13600 − 1000) × 9.81 = 12.4kPa
答:图中a、b两点的压力差为12.4kPa。
2、斜管压差计(适用于压差小)
R′ = R / sin α
1-4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的应用 一、压力测量 1、U型管液柱压差计 pa = p1 + m + R)ρg ( 右 pb = p2 + mρg + Rρ 0 g 左
p1 + m + R)ρg = p2 + mρg + Rρ 0 g (
p1 − p2 = R(ρ 0 − ρ)g
(1-10)
若被测流体密度比指示液密度小的多
2 p1 u12 p2 u 2 z1 + + + H = z2 + + + ∑ Hi ρg 2 g ρg 2 g
(1-31)
外加压头,m
或
2 u12 p2 u 2 z1 g + + + W = z 2 g + + + ∑ hi ρ 2 ρ 2
p1
(1-32)
W = gH,J/kg 外加能量
Σhi = gΣHi,J/kg 能量损失
结果表明,1处机械能之和大于2处,即流体流动时有 能量损失。实际上,流体在管内流动时,由于内磨檫 的作用(粘性),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而流失。
2 p1 u12 p2 u 2 z1 + + = z2 + + + ∑ Hi ρg 2 g ρg 2 g
(1-30)
压头损失,m
(1-30)式是流体可克服阻力自动进行时的柏努 利方程。实际上,流体的流动常常是靠外界输入能量 来进行的,所以此时的柏努利方程则为:
(二)应用
例4、如图,泵进口管道φ89×3.5 ,出口管道φ76×3,进口 流速为1.5m/s,管路能量损失40J/kg。器内表压20kPa,液体密度 1100kg/m3。求外加能量。 解:1—1截面为基准
2 u12 p2 u 2 z1 g + + + W = z 2 g + + + ∑ hi ρ 2 ρ 2
第一节 流体静力学
1-1 流体的压力 • 流体垂直作用于单位面积上的力(压强) • 作用于整个面积上的力称为总压力 • 静止流体中从各个方向作用于某一点的压力大小 相等 • 量纲:压强的量纲,N/m2,帕斯卡,符号:Pa 1标准大气压=101325Pa(760mmHg) • 绝对压力—以绝对真空为基准测得的压力(真实 压力,absolute pressure) • 表压—以大气压为基准测得的压力(gauge pressure)
• 正压:表压为正值 表压 = 绝对压力 — 大气压力 • 真空度:表压的负值(表压实际为负值,以正值 表示,所以数值小于大气压的压力就是真空度) 真空度 = 大气压力 — 绝对压力
测定压力 > 大气压力
测定压力 < 大气压力
1-2 流体的密度与比容 一、密度:单位体积流体的质量
m ρ= V
(1-1)
p u2 z+ + = 常数 ρg 2 g
(1-29)
量纲: m=J/N (1N流体所具有的能量,称压头) 各种单位重量流体的能量都可以用流体柱高度来表示
位压头 静压头 动压头(速度压头),
五、实际流体机械能衡算式 (一)实际流体机械能衡算式
左图实验显示: 1处的静压头大于2处的 p1/ρg > p2/ρg 而 z1 = z2 (水平管) u12/2g = u22/2g (管径未变)
第一章 流体流动
概述 • 流体——气体和液体的统称
• 流体流动——流体的流动状态及其特性 • 第二章以后的内容都涉及流体流动的基本原理 • 宏观研究,流体是连续流,流体性质是宏观性质 • 连续流——为无数流体微团(或称质点)连续组成 的介质系统(不考虑微粒的相互作用和分子运动) • 可压缩流体——体积随压力及温度而变化的流体 • 不可压缩流体——体积不随压力及温度而变化的流 体(近似:液体;变化率很小的气体)
p1
W = z 2 − z1 g + ( )
p2 − p1
ρ
2 u2 − u12 + + ∑ hi 2
d0 2 u2 = u( ) = 1.5 × (82 70) 2 = 2.06m / s 由连续性方程: 0 d2 设u1≅0,则 20 × 10 3 (2.06) 2
•动量原理:合力等于动量变化速率(F = ma) dp (1-27) gdz + + udu = 0
ρ
积分得:
伯努利方程式
u2 gz + + = 常数 ρ 2 p
(1-28)
(二)柏努利方程式的物理意义 •为单位质量流体的能量守恒式 gz—单位质量(1kg)流体所具有的位能;p/ρ—单位质量 (1kg)流体所具的静压能;u2/2—单位质量(1kg)流体所 具有的动能,量纲:J/kg •为单位重量流体的能量守恒式
其中:ρ,流体密度,kg/m3;m,流体质量,kg; V,流体体积,m3 • 液体密度:随压力视为不变;随温度稍有变化 水,4℃时的密度最大,为1000kg/m3,随温度变化 见附录3; 有机物相对于4℃水的密度见附录5(相对密度); 一些物质的密度见附录6。
• 气体:压力不高,温度不低时,视为理想气体 m pV = nRT = RT M m pM ρ= = (1-3) V RT p,kPa;M,kg/kmol;T,K;n,kmol 标准状态: T0 = 273.15K;p0 = 101325Pa;V0 = 22.4m3/kmol M 标准状态下密度为 0 ρ = (1-4) 22.4 T0p 其他状态下密度为 0 (1-5) ρ=ρ 0 Tp
wi为质量分数
二、比容:单位质量流体的体积
V 1 υ= = m ρ
(1-8)
其中:υ,流体比容,m3/kg;m,流体质量,kg; V,流体体积,m3 • 流体的比容和密度互为倒数。
1-3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为不可压缩流体内部的压力沿着高度变化的数学 表达式。 静止液体中,合力为零
p2 A − p1 A − ρgA(z1 − z 2) 0 =
答:液体的流速为2.11m/s;气体的流速为4.29m/s。
例3、选择输水量为30m3/h管道的管径。 解:选择流速为1.8m/s(选择依据见后)
qV 30m 3 / 3600s d= = = 0.077m = 77mm 0.785u 0.785 ×1.8m / s
查381页(Gb8163—87),选用φ89×4管子(d=0.081m), 实际流速:
5000kg / 3600s = 2.11m / s 3 1 33.5−2×3.25 2 ρA 1150kg / m ×π(2 × 1000 )
气体: ρ 0 RT 1.2kg / m 3 × 8.314kJ / kmol ⋅ K × 293.15 K Mm = = = 28.86kg / kmol p 101.325kPa
kPa = kN / m 2 = kNm / m 3 = kJ / m 3
pM m 500kPa × 28.86kg / kmol ρ= = = 6.35kg / m 3 RT 8.314kJ / kmol ⋅ K × 273 K qm 160kg / 3600 s u= = = 4.29m / s 3 2 2 2 ρA 6.35kg / m × π (0.0265 − 0.0135 )m
p1 − p2 = Rρ 0 g
例1、如图,被测液体为水,压差计指示液为汞。已 知R=100mmHg,水和汞的密度分别为1000kg/m3和 13600kg/m3,计算a、b的压力差。 ′ ′ p1 = p1;p2 = p2 解:
′ p1 = pa − xρ H 2O g
p1 = Rρ Hg g + p2 = Rρ Hg g + p′ 2
2
对圆形管道:
u1 d 2 = u2 d1
(1-23)
不可压缩流体在管道中的流速与管内径的平方成反比,由 此可计算不同截面段的流速,且流量增加流速成比例增加。
柏努利方程式(管内流体流动的机械能衡算式) 四、 柏努利方程式 (一)柏努利方程式 • 模型假设:理想流体——流体无粘性;稳定流动;在 管截面上流体质点的速度分布是均匀的 •模型: 质量流量qm;压力、密度取平均; 微管段dx的流体质量为dm; 分析力和动量; 应用动量原理。
qV qV u= π 2 = 2 0.785d 4 d
qV qm d= = 0.785u 0.785 ρu
(1-18)
例2、内管φ53.5×3.25 ,外管φ33.5×3.25。管内流ρ=1150kg/m3 qm=5000kg/h的冷冻盐水,管间流P=0.5MPa、T=0℃,qm=160kg/h 的气体,该气体在(101325Pa、20℃)状态下ρ=1.2kg/m3。求气 体和流体的流速。 解:液体: u = qm =
• 混合气体(上面各式仍适用,ρ和M为平均值)
ρ m = ∑ ρ i y) ( i
i =1
n
ρ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