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军”铭文砖的发现及宝应置军史考

合集下载

宝应烈士陵园介绍 瞻仰陵园报道(缅怀先烈 珍惜美好生活)

宝应烈士陵园介绍 瞻仰陵园报道(缅怀先烈 珍惜美好生活)

宝应烈士陵园介绍瞻仰陵园报道(缅怀先烈珍惜美好生活)宝应烈士陵园始建于1966年冬。

由于年久失修,设备落后,根据县城总体规模要求,2001年6月经宝应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实施易地重建。

新园位于安宜镇大桥居委会南港组。

占地约60亩。

分纪念瞻仰区、烈士墓区、青少年教育活动区、综合服务区4个功能区。

始建于1966年冬。

由于年久失修,设备落后,根据县城总体规模要求,2001年6月经宝应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实施易地重建。

新园位于安宜镇大桥居委会南港组。

占地约60亩。

分纪念瞻仰区、烈士墓区、青少年教育活动区、综合服务区4个功能区。

一期工程由烈士纪念碑、纪念馆、烈士墓区、祭扫凭吊广场等四部分组成。

烈士纪念碑主体碑身高21米,喻指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1日诞生,两侧抛物线象征人民群众围绕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碑身整体形态酷似一把直插云霄的三棱剑,成为整个革命烈士陵园至高点,显示革命志士们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

革命烈士纪念馆展览内容分4个部分,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烈士墓碑用优质大理石制作而成,正面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背面是“英名录”,镌刻着1117名烈士的英名。

祭扫凭吊广场,两边护栏长400米,用白色大理石制成,洁白无瑕,象征着无数革命先烈为祖国、为人民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

新建宝应县烈士陵园,是全县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烈士纪念馆展示的100多位革命烈士生平史料和遗物是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2006年,根据县委、县政府批示,在烈士纪念馆东侧兴建传奇英雄华克之的铜像,增设“华克之纪念馆”,使陵园的内涵更加丰富。

缅怀先烈珍惜美好生活——X中学团委组织学生祭扫烈士陵园为缅怀革命烈士,继承先烈遗志,X年X月X日下午,X中学团委书记组织学生代表来到县烈士陵园举行祭扫活动。

天气阴沉,还下着蒙蒙细雨,同学们来到庄严肃穆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心情沉重,默默地哀悼着我们的革命先辈们。

2024届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届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届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共享经济模式的出现是市场经济深化和广化的新阶段。

传统市场经济中基于市场供需关系力量的“交换经济”逐步转向基于分享和一般生产生活资料的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通过智能信息终端,市场交易场所虚拟化为互联网平台,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促进了经济社会中闲置的资源得以实现信息化、碎片化,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互联网平台使得这些资源高效、灵活地组织起来,满足供需双方的需求,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共享经济模式是互联网的产物,对现行的产权观念提出了挑战和深化要求,但并非否定产权,共享经济仍然是建立在供需双方拥有各自所要交换的所有权为前提条件的自愿交易。

与传统的市场经济通过交易确定物品的所有权有所不同,共享经济依靠技术更深入地分解界定产权,在其交易模式中使得物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拥有物品所有权的供给方,通过收取一定的费用将物品使用权出让,实现私人生产要素的社会化,带来其价值的显著提升。

需求方则通过租、借等共享方式,支付一定的费用,获得物品的使用权,满足自身的需求。

共享经济模式中对产权的细分化界定,促使了一种新的双层产权结构的产生:以财产的所有权为主,占有权、支配权收益权在下层,财产的使用权在上层。

资源的供給方拥有所有权,但使用权变为共有,这样的共享过程中所涉及的实质上是信息、数据和服务的共享。

(摘编自《光明日报》,作者:金碚郝丹,2018年01月30日)材料二:先不说共享单车、共享停车、其享租屋等已走近普通大众的共享产品,现在,市面上“花式共享”选出:共享马扎、共享篮球、共享雨伞、共享宠物共享冰箱、共字红酒……“共享+”百花齐放,这是好事。

《晋书-陶潜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_0

《晋书-陶潜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_0

《晋书|陶潜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篇一: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鳝救婢高怀中,业鳝面于扬州小东门,日杀鳝以千数,一婢(女仆)悯之,每夜窃部分缸中鳝,从后窗投诸河,如是累年。

一日面店被焚,婢仓皇出逃,为火所伤,困于河滨。

夜深入睡,比醒而痛减,伤尽愈。

视之,有河中污泥,敷于伤处,而周(周围)有鳝之行迹,始知向所放生之鳝来救也。

高怀中感其异,遂为之罢业。

及拆锅,下有洞,生鳝无数盘其中,悉纵之子河。

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

A.业鳝面于扬州小东门() B.从后窗投诸河() C.比醒而痛减()D.悉纵之子河() 2.翻译:始知向所放生之鳝来救也。

3.从“鳝救婢”的行为中,你得到什么启示?参考译文 123、鳝救婢高怀中在扬州的小东门卖鳝鱼面。

他每天要杀近千条鳝鱼,有一位(店里的)女佣心生怜悯,每天夜晚,偷偷从水缸里捞一部分鳝鱼,由后门抛入河中,就这样过了几年.。

有一天,店里发生火灾,女佣仓皇逃出,被火烧伤。

她很疲倦地躺在河边,到半夜睡着了。

等到醒来以后,发现不但痛苦减轻了,连灼伤的部位也全好了。

有河中的污泥堆积在伤口,而地面留下鳝鱼走过的痕迹。

她才知道是从前所放生的鳝鱼来救她。

高怀中被女佣的行为所感动,于是停止行业,拆除锅炉,下面有洞,将洞中的数十条活的鳝鱼,全部放到河里。

参考答案123、1.A.经营B.之于C.等到 D.放 2.才知道是先前那些(她)所放生的鳝鱼来救助自己了。

3.略。

(提示:围绕“感恩”的主题,结合实际谈)篇二: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理解献曲求诗元丰①五年十二月十九日东坡②生日,置酒赤壁矶下,踞高峰,俯鹊巢,酒酣,笛声起于江上。

客有郭、尤二生,颇知音,谓坡曰:“笛声有新意,非俗工也。

”使人问之,则进士李委闻坡生日,作南曲曰以献。

呼之使前,则青巾紫裘腰笛而已。

既奏新曲,又快作数弄,嘹然有穿云裂石之声,坐客皆引满醉倒。

委袖出嘉纸③一幅曰:“吾无求于公,得一绝句足矣。

”坡笑而从之。

高中美术(人教版必修)定窑欣赏

高中美术(人教版必修)定窑欣赏
三、定窑的烧制方法
制作工序
四、定窑的生产工序
原料开采→粉碎→ 淘洗→ 碾压→陈腐 →揉泥 →拉胚 →修胚 →装饰 →水洗 →上釉 →祭庙 →装窑
佳作欣赏
昔日龙泉一壑云,繁华逝处可堪寻。
天河有水能滋玉,千载情思入客心。
瓶平口外折,颈细长,圆腹,高圈足外撇。腹部刻螭龙穿花纹饰。此瓶造型优美,胎体洁白,螭龙纹刻划得矫健生动,刀工遒劲有力,线条自然清晰,为定窑的上乘佳作。
四、近代窑址的发现
制作工艺
青炉紫焰玉渠魂,际遇龙泉始悟真。
四野残云千载史,悠悠古地蕴清芬。
定窑产品以白瓷为主,也烧制酱、红、黑等其他名贵品种,如黑釉(黑定)、紫釉(紫定)、绿釉(绿定)、红釉(红定)等,都是在白瓷胎上,罩上一层高温色釉。元朝刘祁的《归潜志》说,“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 可见,定窑器在当时不仅深受人们喜爱,而且产量较大。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在定州时,曾用“定州花瓷琢红玉”的诗句,来赞美定窑瓷器的绚丽多彩。
定窑刻花盘
印花以有花纹的陶瓷的模印印具,在尚未干的器物坯体上印出花纹,或用有纹样的模子制坯,直接在坯体上留下花纹,然后入窑或施釉入窑烧制。印花规格统一,操作简单,节省工时,生产效率较高。印花技法出现较早,至隋唐时期有了较大发展,宋代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典型作品如定窑白釉印花盘、碗、枕等。
印花
定窑印花盘
目前关于定窑最早的文字记录见于唐永贞元年(805)唐恒岳故禅师影堂纪德之碑。该碑碑阴刻有出资造影堂的功德主的姓氏和官职,其中多人与瓷器生产有关,包括管理瓷器生产的瓷窑冶的大小官员,甚至可能还有类似“作头”的工匠和负责采办的官员,这些官员、工匠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官营制瓷手工业生产体系,由此,唐后期的定窑被认为是藩镇义武军官窑。此碑的发现为探索定窑创烧年代和判定早期定窑的生产性质提供了重要线索。

北宋内臣蓝元震事迹考

北宋内臣蓝元震事迹考
辑学术礼 iè. 参纯正曾瑜 4 蠕抓社鼠"……宋离京时的宦宫与磁宫王维先),(四 Jlj 大学学报)(哲学校舍科学服), 1995
年第 2 期,第 71---82 页 a 陈守忠《李宪取兰会及相关城禀逾趾考),(西北史地)1 986 年第 1 期,第 85-90 英.该文后 收入陈藉《捋战史地考述>>(兰州i 大学出题杖 .1993 年) .第 128… 135 页 z 企盖平《蠢费曾任震挠使南非直键使),在啻阳 学刊 )2∞5 年第 3 期,第 12 1]夜l. 又近年港、台‘大黯出版了好几种关于宦窑的通俗横辑.典中任洪新编的 ct古代在宵
〈社会科学摇) , 2002 年第 6 期,第 120 页$黄插黯《藕襄与宋代的改革),<<哈尔摸学院学摄》第 25 卷第 6 期 (2004 年
6 月) ,第 105 页 s 程安黯《接殊评说),(求索 )2005 年第 4 期,第 150 页.关于董无麓进蓄的月日在歌陆修撰 t 腹党
论》酶,抑在其后,李燕 (1115← 118毒)(鳞资治通鉴条编引以下简称在长编盯在该条下之小挂云"此…节悲在修进
辨轩"。另外游彪教授与刘春税女士合著的专题研究《宋代宦官葬于及荫补制度),也颇有
新意@。不过,北宋内臣的个案研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似乎尚不多见,诸如北宋最重要的内臣如李宪 (1044一
<D
司马先撰,邓广铭、张希清按点《糠水记黯 3巷一,第 20' 页,卷六,第 113-118 页.考司马先这几刺得自蓝元震的传 惕,均为李燕t穰资部凯撒鉴长攘 2店来黯lK.势正其不准确之处.参晃《长编 )!l寄回,舵德元年二月丙成条,第 83-84 页』
曾引述熙宁初年任参知政事反对王安石00211086新法的浩蜀名臣赵拧00侃一1084的说法指称王安石曾暗中交错及摩贿蓝元震及另一神宗1048108510671085在位信任的内臣张若水1一1077当神来命蓝张工人往开封府界今河南开封市察视膏苗法班行的状况时工人就给青苗法说了好话商教掉宗支持王安石继续推行此法叭这个表爵看来1tt孚先甚显赫事坊商其实至少两度介人宋廷文臣党争的内臣其对北宋中叶政局的影响力不宜低估

从一块墓志铭看600年前宝应人的生活

从一块墓志铭看600年前宝应人的生活

从一块墓志铭看600年前宝应人的生活1989年冬,我参加宝应县山阳镇长虹河(旧称三里沟)疏浚工程,在春光村长圩组附近工段,今四季馨家纺大门东约40米处河底,黑粘土层内近2米深处,在达河底高程时,挖出古墓一座,砖砌椁室,已坍塌,出土铜镜、簪子、玉珮等女性饰物用品数件,骸骨数块,墓砖数百块,少量棺木碎块,未及墓底。

铜镜、簪子、玉珮等物,为村民郭某所得,骸骨、墓砖散失,未见别的物品。

距此墓东十几米远,同一高程上同一天亦挖到砖砌椁室一座,较小,不似成人墓,完整坚固,挖开后,我和村民数人探摸,无所一物。

数天后,时任长沟派出所长李学富,县文化馆陆书香闻讯找郭某,所获物品均征收归县文化馆保存。

1998年冬,挑宝应运河二桥接线路基。

再次拓浚长虹河,在十年前出土铜镜等物位置再出土墓砖许多,幕志铭一块,未见他物,上记载有墓主人生卒情况,为夫妻合葬墓,与89年出土之物吻合,当为同墓之物。

墓志铭石因为墓中物,抛野外多时,后为长圩组一村民搬回做水码头,后听人说有文字可能有人收,便收在草垛中藏了十多年。

前年,我得知后,多次去观看,也曾陪扬州文物专家印志华先生、县博物馆季寿山馆长等有关人员察看考证,解读铭文。

(扬州市文管所文物专家印志华先生、宝应县博物馆季寿山馆长前来考证)墓志铭不同于立于地面上的墓碑,是放置于墓穴内的葬品。

其作用一是记述死者生卒生平事迹;二是作为死者在阴间的地契,证明这块地为其所有。

宋以前墓志铭皆为方形,自元始有长方形。

春光出土的墓葬是元朝后期墓葬,墓志铭长方形,高62公分,宽34公分,厚8公分,材质为页岩石。

这与扬州地区墓志铭多为砖质不同,因扬州本地不产石料,石料多为外地开采运来,获取及加工不如砖类易得易刻。

上有楷书文字如下:大元故梁隐君永之圹誌铭:隐君,讳士通,字永之。

其先河南人,早从事行伍间,当至元混一初,即不乐仕,隐于商。

游淮之宝应,因县东隅里地旧产瑞芝,喜曰:“是可居”。

遂买田宅居焉。

家饶赀蓄,用甚俭,事事则谨,饬循礼法,乡邦称之。

宝应年鉴2017 文物保护单位

宝应年鉴2017 文物保护单位

宝应年鉴2017 文物保护单位尊敬的领导、各位专家、亲爱的读者:我很高兴在此向大家介绍宝应年鉴2017中关于文物保护单位的内容。

今年,我们对宝应县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总结,以便更好地了解和保护我们宝应的历史遗产。

本文将介绍宝应县2017年的文物保护单位情况,并对各单位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和描述。

一、文物保护单位概况2017年,宝应县共有文物保护单位50处,其中包括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

这些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古代建筑、古墓葬、碑刻、古遗址等,涵盖了宝应县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的方方面面。

这些文物保护单位不仅是宝应县的重要历史见证,也是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需要得到更加全面的保护和传承。

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 宝应县博物馆宝应县博物馆建立于1994年,是一座集展览、研究、教育、宣传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博物馆馆藏丰富,包括青铜器、陶器、丝绸、书画、民间艺术等多个领域的珍贵文物。

2017年,宝应县博物馆在文物保护、研究和展览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成为宝应县文物保护的重要力量。

2. 紫阳古城紫阳古城位于宝应县城南约5公里处,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代城池遗址。

遗址内保存了大量古代建筑、墓葬和器物,对研究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建筑艺术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2017年,紫阳古城进行了大规模的保护性修复,使其更加完整地展现了古代城市的风貌。

3. ...(以上仅为示例,请根据实际情况继续描述)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 ...(以下继续描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四、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 ...(继续描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五、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 ...(继续描述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总结:宝应年鉴2017对文物保护单位的调查和总结,为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保护宝应的历史遗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我们将继续致力于文物保护工作,加强对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和保护,让这些宝贵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汉代砖瓦铭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汉代砖瓦铭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汉代砖瓦铭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汉代砖瓦铭文是指在汉代时期的砖瓦上刻写的文字或纹饰。

这些铭文记录了当时的历史事件、建筑信息、人物事迹等,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而繁荣的时期,其砖瓦铭文的出现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发展,也为后世了解汉代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此次长文将详细探讨汉代砖瓦铭文的历史背景、种类和特点,以及其重要性和影响传承。

通过对这一文化遗产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汉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为保护和传承汉代砖瓦铭文的文化遗产做出努力。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文章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对文章的主题进行概述,包括砖瓦铭文的背景、种类和特点以及其在历史中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介绍。

同时,引言部分还会阐明文章的目的,即为了研究、探讨和传承汉代砖瓦铭文的价值和意义。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部分,主要分为两个方面进行叙述:汉代砖瓦铭文的历史背景和汉代砖瓦铭文的种类和特点。

在2.1部分,我们会详细叙述汉代砖瓦铭文的历史背景,包括汉代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情况,以及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和塑造砖瓦铭文的发展的。

同时,我们也将分析砖瓦铭文出现的地域和时期,并对其演变和传承进行描述。

在2.2部分,我们将对汉代砖瓦铭文的种类和特点进行分类和分析。

砖瓦铭文的种类包括官方文书、家族铭、祭祀铭等等,每一种类型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我们将重点介绍各种铭文的内容和形式,并探讨其在历史文化中所起到的作用和意义。

结论部分是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和归纳,重点强调汉代砖瓦铭文的重要性和影响,并讨论其在后世的传承和发展情况。

此外,我们也可以对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可能的发展进行展望,以促进对汉代砖瓦铭文的更深入研究和传承。

1.3 目的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汉代砖瓦铭文的研究价值及其在历史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通过研究汉代砖瓦铭文的历史背景、种类和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方方面面。

宝应博物馆高中作文素材积累

宝应博物馆高中作文素材积累

宝应博物馆高中作文素材积累
宝应,一座历代文人墨客所喜爱的宜居城市。

她蕴含的美,是历经沧桑美,是古韵悠长的美。

宝应的两处博物馆就是她复古的缩影。

博物馆内满堂生辉。

其中国家三级以上文物200余件,这些传世珍宝仿佛散发出神秘的光芒,引得人们无不驻足观赏。

其中数量最多、最有特色的是汉、宋两代的藏品。

看到一件件汉代的文物,眼前宛如真的展现出大汉繁华鼎盛的画卷,见识了汉代名将骁勇善战、开疆拓土的豪迈气概,能工巧匠的巧夺天工、做工精细,以及汉代墓葬的规模宏大;观赏了宋代的珍宝,体会到宋代文人的高雅情趣,翩翩风度,更铭记一个国家不但要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更要有强大的国防力量。

在琳琅满目的文物当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猛马象牙了,它为该馆的镇馆之宝,有着数万年的悠久历史,它有着一种简朴、自然的美;另有一件白玉蝉也令我流连忘返,据说它是用新疆和田玉精制而成,造型栩栩如生。

它出土于一个汉代王侯的墓葬,是高级的陪葬品。

虽然已有2000余年历史,玉质仍然温润透明,令人惊叹;这对贴金箔猪握,体长约十厘米,猪耳后拉,双眼圆睁,炯炯有神,加之凸起的胯部和有力的四腿,像是在拱食,形象逼真,憨态可掬,呼之欲出。

盱眙南宋铭文城砖之考证

盱眙南宋铭文城砖之考证

【文物博论】 A Theory of Cultural Relics046Vol.2011 城墙沿革盱眙古城墙始建于南宋。

据《宋史·高宗纪》载,南宋绍兴四年(1130)五月,右仆射张浚受命依山筑城,“自下运土而上者,皆有日课,望青采斫,数十里间竹木皆尽斸(zhú),掘新旧冢莫知其数……”①。

可见当年张浚筑城之艰辛,规模之宏大。

“盱眙之城围二十七里(13500米)”②,而邻近的泗州城城垣也不过9里(4500米)30步,作为县城的盱眙,城垣是泗州城的3倍。

城墙建成后,凭借古城墙的险峻坚固,南宋对金作战的防御性有了质的提高。

但自乾道初年始,盱眙在南宋与金的对峙中多次被金国占领,战争导致城墙局部损坏。

开禧年间,损坏更加严重。

宋嘉定十一年(1218),盱眙军太守葛洪对古城墙又进行了一次大修。

明朝初年,盱眙古城墙保存基本完好。

永乐三年(1405),燕王朱棣(永乐皇帝)发动“靖难之变”夺取皇位后,举兵南下时以泗州为基地,数次攻打盱眙,兵临城下,但都久攻未破,后择侧翼暗从马渡嘴绕道,攻其不备,方才攻下山城。

攻克后,生性多疑的朱棣深为盱眙城垣之险要、易守难攻而震惊,恐一旦被其他皇族据守,会对自己的统治不利,便以“与祖陵风水相背”为由,“列军盱眙、山阳之途,人持一甓(pi,砖),传递而去,创大河卫于淮安”(“大河卫”是明代专控漕运的一个军事机构)、“然城基石最为坚固,近岁修泗州,謢城隄起取殆尽”③,就这样在不动一车一船的情况下,盱眙城墙砖被“传递”百里以外的淮安,城墙基石用于泗州护堤的修建,至此盱眙古城墙开始逐步淡出历史的舞台。

清乾隆年间,曾议重修盱眙城墙。

《光绪·盱眙县志》载:“《国朝知县郭起元重建盱眙城议》‘……宜于上龟山观星台、天台山、戚家山、象山顶筑垣塞,其缺处为门,包连山下市廛,于水滨垒石为堞,随势高下,其长不及十里,则险扼尽守……’”可见郭起元准备修城的路线与现在发现的盱眙古城墙的走势基本一致,是想在已毁弃城墙的基础上进行修缮(图1),但其仅在盱眙任职5年,无后续相关记载。

扬州一明代古墓发现不腐尸墓主牙齿胡须明显可辨

扬州一明代古墓发现不腐尸墓主牙齿胡须明显可辨

扬州一明代古墓发现不腐尸墓主牙齿胡须明显可辨昨天清晨5时徐,考古人员就地开棺古墓内的真相也得以揭开!宝应工地发现三座古墓这里以前是个大土堆4月21日,在宝应县原沿河镇潘桥村马庄组331省道工程的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在操作施工机械过程中,突然发现泥土中出现了并不常见的木工、砖工、疑似棺椁等物品。

施工队立即停止了该处区域的施工,并与宝应县公安部门和文物部门取得了联系。

宝应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赶至现场后,发现古墓葬保存较为完好,专家初步推断,此次发现的可能是明代墓葬。

这几天,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员一直在现场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

除了一开始就被发现的两座古墓外,考古人员还清理出了另一座古墓。

也就是说,截至昨天,此次,该区域内共清理出了三座古墓葬。

分别是一座清代夫妻合葬墓,一座明代招魂葬,一座明代浇浆墓。

现场围观的当地老百姓说,这里以前是一个大土堆,最近新修331省道,古墓才得以重见天日。

清代夫妇合葬率先打开墓主骨骼保存完好考古人员首先打开一座古墓的棺盖板,根据墓葬形制,推断这是清代的夫妇合葬墓,里面有两具棺材,其中一具棺材内,骨骼保存完好。

现场考古人员表示,这座夫妇合葬墓,埋葬手法简单,并没发现什么陪葬品。

明代浇浆墓躺着不腐尸男墓主五六十岁随着清代夫妇合葬墓棺盖板被打开,前天,考古人员也清理完成相距四五米的一座古墓棺椁四周的泥土,发现这是一座浇浆墓,周边有青砖和一层厚厚的糯米汁砂浆。

浇浆墓这种墓葬形制较特殊,与一般古墓葬相比,不易打开。

据悉,这种墓葬形制存在于明代中期至清代中期。

有些保存好的浇浆墓,不仅随葬品全部安全存放在墓葬里,墓主人尸骨也完好保存。

宝应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宝应县曾出土了陕西按察使仲本夫妻合葬墓,同样是用糯米浇浆汁封墓,棺椁内尸身未腐,有不少陪葬品。

那么,此次发现的浇浆墓,尽管上面的浇浆已经被破坏,但是人们还是好奇,里面会不会躺着还未腐烂的墓主人?为确保文物安全,昨天清晨5点多,考古人员与文物专家就来到现场,开始开棺。

我的家乡宝应

我的家乡宝应

谢谢,这就是我的家乡。
纵棹园
纵棹园本为清代康熙进士乔莱的私家园林, 以荷景著称。明代以前此地为一片汪塘, 南通宋泾河,北达松冈。明代中期,宝应 望族胡氏于此建了画川别业(别墅),明 末荒废。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乔 莱于此旧址上构筑了纵棹园。此园积土为 山,植树为林,小中见大,颇多野逸之趣。 亭台楼阁,景点甚多,曾吸引了不少学者 名流咏诗作赋,对这清幽雅致的水景园林 大加赞赏。百年之后,乔氏中落,纵棹园 改建画川书院,成为当时宝应的最高学府。 抗日战争期间,毁于兵火。解放以后,在 原址重建此园和宝应县中学。1958名为人 民公园。1982年,宝应县人民政府为保留 传统特色,恢复原名,仍称“纵棹园”, 并加以扩建,修整一新。目前,它位于城 区中心,地处叶挺路、安宜路交汇点,占 地面积68亩。
周恩来总理
宝应县城水巷口3号是周恩来外 祖父陈沅的宅第。1907年,少 年周恩来随嗣母来这里读书, 与年长他16岁的表哥、爱国青 年陈式周朝夕相伴,受到进步 思想的熏陶,留下十分深刻美 好的印象。1998年3月5日开馆 的周恩来少年读书处。占地 700多平方米,砖木结构房屋18 间,有历史文物50多件。 周恩 来少年读书处已成为扬州市爱 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基地。
九里一千墩汉墓群
从射阳湖镇赵家村起,一直延伸到天平乡的天平庄 附近,东西长约4.5公里,在此范围内,墓墩数以 千计,若悬盂覆釜。史书上说项伯和建安七子陈琳 墓在此。这里曾出土“汉铜虎”、“千斤镫”、 “双鱼铜洗”等汉代以来的铜器、陶器、玉器、铁 器珍贵文物数百件。清代这里发现了孔子见老子石 门画像石,后因日寇侵占,画像石下落不明,其拓 片鲁迅先生曾收藏过,现在南京博物院珍藏。“九 里一千墩” 汉墓群遗址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人们称它是“史籍的记载,文明的象征”。

_唐__历史考研名词解释

_唐__历史考研名词解释

二、名词解释1.大索貌阅:隋初,为了更好地控制劳动人手和征收赋税,对户籍进行的整顿和重新编制。

南北朝以来,户口隐漏日趋严重,国家所能直接掌握的劳动力减少,而地方豪强地主占有的人口增多,严重削弱了中央政府的力量。

开皇五年,隋文帝下令在全国各州县大索貌阏,核点户口。

所谓“大索”就是清点户口,并登记姓名、出生年月和相貌;所谓“貌阅”,则是将百姓与户籍上描述的外貌一一核对。

隋文帝规定,凡出现户口不实的情况,地方官吏里正、保长、党长要被处以流刑。

又开“相纠之科”,鼓励人们检举告发。

同时又规定,凡堂兄弟以下亲属同族而居的,必须分立户口。

此次检查新增户口164万多,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壮大了隋朝的国力。

2.输籍定样:隋开皇五年,隋文帝根据宰相高额的建议,实行了“输籍之法”。

即由国家制定“输籍定样”,发到各州县,每年正月五日,县令派人到农村,依定样划分户等,作为征调赋税、力役的依据,使百姓负担合理,“奸无所容”。

由于国家规定的赋税、力役数量低于豪强地主对佃农的剥削量,许多原来依附豪强地主的农民纷纷脱离地主,向官府申报户口,纳税服役,成为国家的编户。

封建国家和地方豪强之间在对人口的控制方面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隋朝政府积极实行“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的措施,从豪强士族手中把大批户口收归政府控制,打击了大地主阶级的兼并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国家的力量。

3.府兵制:起于西魏,行于北周和隋,兴于唐初的一种兵制。

宇文泰掌握西魏政权时所创立其制为:置六军合为百府分属二十四军开府选拔体力强者充府兵,另立户籍。

隋代府兵户籍改属州县。

唐初整顿成为兵农合一的军事制度。

府兵终身服役,征发时自备兵器资粮,定期宿卫京师戍守边境。

自唐高宗时起,因府兵负担过重等原因渐见其弊至天宝八年折冲府(唐代府兵制军府的总称)无兵可交,府兵制已名存实亡。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古代兵制制度。

府兵制是中国古代兵制史上重要的一项制度,是研究兵制制度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知识。

宝应实验初中分班考试试卷答案

宝应实验初中分班考试试卷答案

宝应实验初中分班考试试卷答案一、基础知识。

1.看拼音写词语。

mèi lì bào yuàn nà hǎn pái huái) ( ) ( ) ( )yú lè dǐ yù liáo liànɡ) ( )( )2.比较组词。

扰( ) 拆( ) 彻( )顾( ) 八折( ) 乌( )3.按课文内容填空。

1)允文允武不不懈努力, ______________ 。

2)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______________ 。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 ______________ 。

”4.选词填空题。

精确精湛虽然……但是因为……所以1)世纪宝鼎造型古色古香,工艺( ),可说是实际杰作。

2)( ) 詹天佑设计了“人”字形线路,( )火车上山容易多了。

5.修正病句。

1)我们热切地愿望着年奥运会地的早日到来。

2)只要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就能够战胜一切任何困难。

二、阅读。

一)念课文片断,提问问题。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

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

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

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

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

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

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

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1)蔺相如晓得秦王没拎城换璧的底气,他的根据就是:2)从“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这句话,我们可以了解到:3)念了这段话,你钦佩蔺相如吗?恳请用“ _______ ”图画出来一处你体会最深的句子,谈谈你的体会。

宝应崔堡村历史上的“参将”

宝应崔堡村历史上的“参将”

宝应崔堡村历史上的“参将”老家崔堡历史上为人文荟萃之地,明末到清朝,有文字记载的有举人4名,生员(秀才)38人。

有没有入伍从军之人呢?回答是肯定的。

最近写《崔堡小志续集》的相关部分时,又仔细研读《崔堡小志》,还真找出二个记载,其中还有一个为武官正三品的“参将”。

一则是“人物”中记载的南王氏人物王郁华,光绪时的邑庠生,《小志》之所以作为人物来记载是说其“有至行,事亲孝。

母病,割股以进,果获愈。

后母殁,哀毁逾恒。

”而对于投军一事只是附带说了一下:“清末,行征兵制,郁华素豪侠,乃往南京应募,徐统治桢予队长职,父子南闻之,急电召回,以是居家,常怏怏不乐。

一日云往清江浦,行至故沙河,投水死。

”本来作为一个文化青年到当时的兵营参军,也是一条生活的出路,刚到兵营统治徐桢就给他一个队长职务,应该是器重他的,但是那个时代“当兵的”是遭人看不起的,所以其父王子南“急电召回”,回家后闷闷不乐,得了抑郁症,投河而死,真是可惜。

另一则是“杂记”中记载西堤吉万顺投军的事。

西堤是崔堡西边的小村庄,后来叫西堆,历史上属崔堡,今属黄塍乡。

根据推算,事情发生在清道光、咸丰年间。

原文如下:“西堤吉万顺者,幼业农,佃种王会图之田,欠租被控,贫而无力缴,乃潜匿。

王声律母俞氏怜之,夜纵去,遂投效军营为炊夫。

一日,拾得一信,万顺本不识字,方倒持间,统领某见之,万顺呈阅,乃营兵某私通敌书也,查明叙功擢万顺把总,改名长泰。

会因战败被敌所追,他兵开炮抵御,慌乱不发,长泰至,一击而中,又论功升守备,统带百余人,为一哨。

寻又败北,割尸耳百数回营,诡称杀贼,统领信之,复进秩。

四五年间积功至参将,居然红顶花翎,其实皆幸获也。

乱平归里,俨然官绅。

未几卒,子雨田以荫袭,为督标戈什哈,出差时客死江西。

”上述文字的意思是,吉万顺自幼务农,后投军为炊事员,由于拾得一个营兵通敌的信件交给上司而升为把总,改名为长泰。

一次战败为敌兵追赶,其他士兵慌乱,长泰一炮击中,立功升为守备,统领百人。

战国兵器铭文所见魏国置县考

战国兵器铭文所见魏国置县考

战国时期, 各诸侯国普遍在边境地区设置郡, 国都所在内地则设置县一级地方行政机构 。 以往 、 研究战 国 历 史 所 能 依 据 的 史 料 主 要 是《史 记 》 《汉书》 、 《战国策》 、 《国语 》 以及古本《竹 书 纪 年 》 等, 其中有关战国 时 期 各 国 置 县 的 内 容 既 零 碎 又 稀少, 不足以了解战国置县之详情 。 清代以来, 许 多学者依 据 文 献 记 载 研 究 战 国 至 秦 代 的 郡 县 制 度, 但对主要问题的研究进展不大, 如有关魏国置 文献 可 考 者 寥 寥 无 几[1]; 今 人 缪 文 远 的 县情况, 《战国 制 度 考 》 “魏 地 考 ” 中, 也仅涉及魏国之郡 邑, 并不能肯 定 其 为 魏 国 之 置 县[2]。 事 实 上, 当 : 魏安厘 时魏国确曾 设 县 置 郡。 《史 记·魏 世 家 》 “所亡於秦者, 王时, 山 南 山 北, 河 外 河 内, 大县数 。“山南 、 名都数百” 山北 ” 指位于 山 西 省 南 部 十, “河 内 、 的中条山之 南 北, 河外” 则指河南省境内 可知 当 时 在 魏 都 大 梁 以 西 魏 境 内 有 的黄河南北,
( 总第 203 期)
考古文博研究
战国兵器铭文所见魏国置献记载中, 有关战国时 期 魏 国 设 县 的 资 料 很 少, 难 以 窥 见 其 全 貌。但
涉及魏国置县的资料并不少, 这为研究战国魏县提供 是在战国时期魏国的兵器铭文中, 了传世文献所不能提供的重要史料 。 本文 利 用 战 国 时 期 魏 文 物 中 的 兵 器 铭 文 资 料, 结 考证战国时期魏国所置县, 以补史书之缺佚 。 合文献, 关键词: 战国时期; 魏国置县; 兵器; 铭文; 考证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 9142 ( 2011 ) 06 - 0035 - 05 中图分类号: K231

“云杜”铭文陶砖惊现,见证京山千年古城历史

“云杜”铭文陶砖惊现,见证京山千年古城历史

“云杜”铭文陶砖惊现,见证京山千年古城历史4月3日上午,京山市收藏协会副会长冯小柱将收藏的一块刻有“雲杜朱南部”铭文汉代陶砖捐赠至京山市博物馆,博物馆馆长邓伟主持捐赠会议,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赵航、文物股股长邓引平参加会议并颁发了荣誉证书。

京山古称云杜县,在《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第八上》中就有记载。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 202年)立云杜县,这是京山地域立县之始。

然而,千年古城一直存在于正史、文献等文字资料中,实物资料,极其少有。

偶然间,博物馆馆长邓伟发现刻有“雲杜朱南部”铭文陶砖,正好印证有关云杜县史料,是极为珍贵文物,它带我们见证古城几千年的历史,随即他联系到收藏者冯小柱。

怀着对家乡的热爱、对文博事业的支持,冯小柱决定将这块汉代“雲杜朱南部”陶砖无偿捐献给博物馆。

他说:“我是京山人,我为京山千年的历史骄傲。

这块陶砖是我从天门收回来的,珍贵的文物应该回到家乡来,放在博物馆里让大家共享。

”“对于博物馆而言,民间捐赠的意义十分重要,是博物馆收藏的重要补充,是博物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

”京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赵航说,“民间收藏与博物馆收藏相伴而生,相携而行。

纵观国内各大国有博物馆,民间捐赠收藏品都占据了重要一席,一大批珍贵文物得以更好地收藏、保管和展示。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诉说悠久历史文化,唯有大家共同支持努力,祖国文博事业才能蓬勃发展、长久兴盛。

附一:《京山县志·沿革》(光绪八年版)卷1第1- 2 页:“据《文献通考》,汉初,项籍分共敖为临江王,都江陵。

县在国内。

五年,国除,高祖分南郡置江夏郡。

《前汉书·地理志》:江夏所统县有云杜。

云杜即杜元凯所指以系郧城者。

夫郧,在云杜东南。

……《水经·沔水注》……新阳县治,云杜故城。

新阳,即今京山县治,则云杜故城为今县治,正在郧城西北六十里,与杜元凯郧注亦合。

然则是时京山虽未立,而县治已有定区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唐 ) ( ) 三年 , 为宝 应 县 , ( 口 上 元 改 以属 楚 州 。宋 初 因




之。 应( 之误) 宝 庆 三年 升为 口 ( ) 绍定 二 年降 为县 , 州 ,
口口 中口 口为 军 。 初 为宝应 军 路 。 元 至元 十六 年 , 为 改 安宜府 , 隶行 省 。 ” 直
属 扬州府 。

宋代 的行 政 区划 , 高 一级 为 路 , 最 实施 三 级制 , 最 基本 的是路一 州一 县 。 州级 单位 有府 、 、 、 , 州 军 监 府地 位 最 高 , 次 之 , 、 更 低 。县 级单 位 有 县 、 、 。 州 军 监 军 监 军、 监是 两宋 行政 区划 中出现 的新 单位 。 军始 于唐 。 当
时称 军镇 , 军事 系 统 , 属 多设 在边 区 , 只管军 队不管 民 政 。 代 时 , 梁 和后晋 为 了防制 契 丹 , 加强 对某 一 五 后 或
据 《 应 历代 县 志 类 编 ・ 理类 》 一 章 《 置 宝 地 第 建

史 探
地 区的控 制 , 个别设 置 军 。 时 的军 不仅 管兵 马 , 辖 这 也
禹楚 州 。 代杨 吴 , 五 宝应 属楚州 。 南唐 宝应 县 。 周


宋宝 应 县 , 淮南 东路 楚州 。宋宝 庆三 年 , 属 升
洲 , 如故 。 末升 宝应 为宝 应军 。 如故 。 县 宋 县 元
府 、 、 同级 , 军使 实 际 只 是 县级 行 政 单 位 , 州 监 而 因种
; .早在 上世 纪 9 实 0年代 的县 志 中 已经提 到 宝
: 的历史 。 如据 1 9 出版 的《 应县 志》 9 4年 宝 记载 ,
) 内始 统一 为 安 宜 县 。唐 上 元 三 年 因 真 如献 境 亲传 旨将 上 元 三 年改 为 宝 应元 年 , 宜 县 更 名 安 县, 此名 沿 用 至 今 。南 宋 期 间 , 后 升 为 宝应 先 立军 , 宝 应 、 领 盐城 、 阳 、 阴等 县 。明隶 高 邮 山 淮
京城 长 安 的 中央禁 卫军 无 涉 . 而应 是行 政 区划 之 名无
疑。
; 生著 《 国行政 区划通 史 ・ 先 中 宋西 夏卷 》 附 录
旨地政 区沿 革 表》 ,也 无宝 应置 军 的历 史记 载 。
人 研 究 .对 宝 应 置 军 的历 史 皆 已忽 略 , 宝应 “
艾砖 的发现 。 仅证 明这段 历史 的存在 , 且也 不 而 : 应该 去探 究廓 清之 。 们
f年复改 宝应 县 。” 无 宝应 置军 的记 载 。检索 并
据史 载 , 代 曾有 “ 唐 宝应 军 ” 为 中央禁 卫 军之 名 。 , 《 唐 书 ・ 志》 :代宗 即位 , 新 兵 云 “ 以射 生 军入 禁 清难 , 皆
赐名 ‘ 应功 臣 ’故射 生 军又 号 ‘ 宝 , 宝应军 ’ ” 旧唐 书 ・ 。《 宦 者 列传 》 中就有 宝应 末 年 , 官 程元 振 充 当宝 应 军 宦 使 的记 载 。“ 应军 ” 文砖 发 现 于宝 应县 。 宝 铭 当与 远在
战“ 宝应 县 ” “ : 唐肃 宗上 元 = (6 ) , 安 宜为 72年 改
有土 地 、 民政 , 各军 皆不辖 县 。在 宋代 , 则 演变 为 但 军
地方 行政 区划单 位 , 一般 是 军事 重 镇或 要 冲 。宋代 的 军分 为两 个 等 级 , 即军 和 军使 , 者 区别 为 : , 与 两 一 军

黼~
捌 癌
匮 _I
— 曩 豳曩 ■


“ 应 军 ” 文 砖 的发 现 宝 铭 及 宝 应 置 军 史 考
。 口 — 一 Nhomakorabea●符 永 利


16 9 3年 ,退 休 干 部蔡 家驹 先生 于 江 苏 宝应 县 原 天平 乡吉 乐 村 某 窑 厂发 现 一 块 带有 “ 宝应 军 ” 文 字 铭 样 的残砖 ( 残 ) 现藏 于 宝应县 博 物馆 。呲 砖 长 2 、 微 , 9 宽 98 厚 67厘 米 。 在砖 一 头顶 端 部 阳文 楷 书 “ 应 .、 . 宝 军” 三字 , 向横 书 。 右 此砖 铭 文不 仅佐 证 了“ 应军 ” 宝 设 置 的历史 。 为 研究 宝应 在 当时 的战 略地位 提 供 了实 也
位 的认识 。

; 国屏先 生 编著 的 《 中国古 今地 名对 照 表》 宝应 “

“ 宝应 县 , 齐置 安 宜县 , 今县 西南 。唐上 南 治
:7 2 改 宝应 县 , (6 ) 治今 址 。 宋宝 庆二 年 ( 2 7 南 12 )

作 为 行 政 区 划 单 位 的 军
I寻改 宝应 县 。元 至兀 十六 年 ( 2 9 改 安宜 , 17 )
物 资料 。②
I 增 加事 权 时 才 加军 额 ,其 行 政 长官 仍 为 知 需 权 重 于县 。 , 与府 、 、 一 军 州 县 : 仅辖倚 郭 县 。 则 『 可 知 . 应 军 当是宋 代设 置 的地 方行 政 区划 上 宝
且多与军 事 相关 。
二 应 置 军 的 年 代 宝
样 , 属 于路 , 隶
I0 贝 隶属 于 府 、 。三 , 州 军之 下有 一 二属 县 , 而军
本 文意 欲对 宝 应置 军 的历 史做 一 番考 述 , 确定 其 起废 时限 , 然后 分 析其 时 代 背景 、 理形 势 方 面 的原 地 因. 以此 得 出宝 应在 宋元 时期具 有 重要 的军 事 战 略地
: 军 。至 元 十六 年 , 应 改安 宜府 。二十 年废 府 为
51
江 蔹 县 , 她 清三
万 上j
为州 , 又升 为军 。元初 为 宝应 军 路 。 后 改安 宜 府 , 罢 后
为宝应 县 , 高 邮府 。” 属 《 明清类天文 分野之 书》 2 宝 应县 ” 载 : 大 卷 “ 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