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古代日本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九上第11课 古代日本 课件(25张PPT)

初中历史九上第11课 古代日本  课件(25张PPT)


幕府时代(1185—1867年)


材料:8世纪中叶政府发布《垦田永世私有法》以后。日本政府为增加耕 地,鼓励民间垦田并承认垦田私有,于是有势力的贵族、寺社积极垦田, 设置庄园。
土地私有
贵族 豪强寺院 大量购买兼并
庄园形成
10世纪左右,日本各地出现了 不同规模的庄园。
封建庄园制
阅读思考:庄园有何特权?领主如何管理庄园?
“不输不入”的特权
不向国家纳税 不准地方官吏进入庄园
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 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 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 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
武|士|集|团
小的武士团追随、服从 一个更强大的首领组成 大的武士团。武士团有 时代表庄园利益与地方 政府对抗,有时也响应 朝廷号召去征战。
政 改治 革上 内 容经
济 上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 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 公地、公民;国家每隔六年按人口把土地分给人民 一次;土地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封建土班田收授法(口分田2段) 租庸调制(稻2束2把,承担力役 及代纳物)
材料1:《汉书·地理志》“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
以岁时来献。”
兴起相对较晚
材料2:《后汉书·东夷列传》“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 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光武赐以印绶。”
材料3:《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邪马台国在3 世纪曾数次向三国中的魏进贡,并接受了魏帝的册封。”
与中国文明联系密切
唐朝:遣唐使、鉴真东渡 明朝:倭寇侵扰 近代: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战争、1931年侵华战争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1课《古代日本》 课件共22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1课《古代日本》 课件共22张PPT

4.下表是世界古代史上一次重要改革的主要内容。这
次改革是 B
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由国家管理; 仿照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 调制; 实行中央集权,废除世袭制度,中央和地方设置官僚机构 进行治理。
A.伯里克利改革 B.大化改新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明治维新
5.历史课上,李老师安排学生收集商鞅变法、大化 改新、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采邑制的实行、琅城市民为争取自治权而斗争等 相关资料,作为下节活动课讨论的主要内容。该
B
A.大化改新的背景 B.大化改新的内容 C.大化改新的内容 D.大化改新的影响
3.亚非大陆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以下表述能正确反
映亚非文明的是 B
A.金字塔是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标志 B.《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留给世界文明的重
要遗产 C.古代印度等级制中的首陀罗享有崇高地位 D.古代日本大化改新前处于封建社会
仿中国建立年号,定年号为
大化,迁都难波京(今大阪
市)。645年即为大化元年。
大化改新
1.开始:646年,孝德天皇 2.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体制,中
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 里。 经济上:施行“班田收授法”、 施行租庸调制度,统一租税。
3.性质:封建性质的改革,是日本从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室町幕府
(足利尊) 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
事权力,日本由此进入长达近700年的
幕府统治时期。 江户幕府
(德川家康)
幕府统治 幕府与天皇之间关系怎样?
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领 “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 但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 仪性的摆设。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武 士阶层手中。

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共33张PPT)

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共33张PPT)
什么是“军国主义”?
“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 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汉书·地理志》
“光武帝建武中元 二年(57年),倭奴 国奉贡朝贺,使人自 称大夫,光武帝刘秀 赐以印绶。”
——《后汉书·东夷传》
日本人特别崇拜强者。承认自身不足,且表现出向 最强者学习的意愿,从而不断修正自己的发展方向, 这是大和民族性格的基本特点。
C.希腊共和制度
D.罗马元首制度
3、 645年,孝德天皇在日本史上第一次使用年号“大 化”。第二年,他发布了《改新之诏》,在各个领域 进行了制度改革。其内容之一是( )
A.实行氏族贵族世袭制 B.分封贵族为诸侯 C.将部民和土地收回国有 D.没收农民所拥有的耕地
4、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 正式开始,对这一变革解读正确的是( )。
2.天皇地位: 大权旁落,天 皇成了礼仪性 的摆设
幕府统治
时 间: 12世纪晚期
人 物: 源氏首领源赖朝
地 点: 镰仓 镰仓幕府特点:
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 权力;天皇实际大权旁落,成为一 种礼仪性的摆设。
看看下面的人物图,你知道这是什么人吗? 日本武士
日本武士
日本武士
★阅读材料,说说武士道精神的核中国文化, 史称“大化改新”

风 洋
文字 服装

建筑
奈 良
平安京

和服
这一时期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呢? “贞观之治”
1、说说大化改新的措施包括哪两方面? 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
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管理。 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
1894-1895甲午中日战争 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 1931-1945日本侵华战争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共29张PPT)
②经济: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 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 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不能 买卖;统一赋税;(租庸调制、班田收授制)
③文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极汲取中国文化。
5、大化改新的历史意义: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6、大化改新给我们的启示:
文字
日本的平假名、片假名就是利用汉字的草书与 楷书的偏旁创制的。
服饰
中国唐服
日本和服
建筑
中国:岳阳楼
日本:京都平安神宫
铸币
中国唐朝铸币
日本铸币
日本的茶道源于中国。


日本都城平城京的建设规模完全模仿长安, 甚至街道的宽度与排列方法也几乎一样。
西 市
朱 雀
东 市


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西街 东
课堂小结
地理特点 6世纪前的日本
大和政权统一
古 代 日 本
时间、原因 大化改新
内容、作用
武士和武士集团
含义
依托武士集团建立 的幕府统治
合作探究2:
日本学者木宫泰彦总结7—10世纪唐朝文化对日本文化
发展的影响之后,有一段值得引人深思的论述:
自唐朝建立以来,由于留学生、留学僧学满带回的中
国文化产物,不断给予日本新的启迪,中国前进,日本也
假设你是当时从中国归国的日本遣唐使,面 对当时两国的社会状况,你会怎么办?
一、大化改新:
2、背景(原因): ①国内:社会矛盾尖锐,皇权旁落(根本原因) ②国际:中国唐朝先进文化制度(催化原因)
3、时间、人物: 646年,孝德天皇,仿效中国唐朝典章制度。

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共25张PPT

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共25张PPT
国歌 《君之代》 国花 樱花 国服 和服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
第四单元
出现小国 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小国
乐浪海(日本海)中有倭人, 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汉书·地理志》 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 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帝刘秀赐以 印绶。
——《后汉书・东夷列传》 邪马台国在3世纪曾数次向三国 中的魏进贡,并接受了魏帝的册封 与印绶。
系列革新措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
第四单元
内容
①政治上: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
中央集权的建立有利于统治根基 和国内局势的稳定。
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
中央派官治理。
②经济上:
a.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 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b.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 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 不能买卖。
7世纪中叶,日本由大奴 宫 隶主贵族苏我氏父子实行专制
廷 统治,天皇无实权,各种矛盾 空前激化。645年,皇室中大
政 兄皇子联合贵族中臣镰足发动
政变夺取政权,拥立孝德天皇。

孝德天皇即位后,宣布模
仿中国建立年号,定年号为大
化,迁都难波京(今大阪市)。
645年即为大化元年。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
古人绘制的日本第一代天皇陵园外景图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
社会结构

②王室和贵族各有自 己的私有领地。领地 上的居民以“部”的 形式组织生产,从事 农业的称为“田部”, 从事海洋捕捞的称为 “海部”等等。来自 中国、朝鲜的移民也 依其特长分别被编入 锦织部、锻治部等。

部编版《古代日本》优秀ppt课件

部编版《古代日本》优秀ppt课件
政治:豪强贵族权倾朝野,致使皇权旁落。 经济:世袭大贵族经济实力强大,占有大量 土地和劳动者。 大唐王朝高度繁荣,朝鲜半岛上的国家也蒸蒸日上。
留学生积极宣扬唐朝制度,希望以唐朝为楷模,实 行变革。
大化改新的内容: 政治上: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 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原来被贵族控 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
第11课 古代日本
日本的由来
在我国古代,起先称日本为“倭”,因为日本民 族称“和”,“和”为“倭”的谐音字。“日本” 就是“日出之国”的意思。至唐代,倭国是遵照唐 代女皇武则天的意见才改国名为日本的。 “日本” 一词即源于此。一般认为,日本国名正式使用始于7 世纪。
二、大化改新 背景(原因) 国内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6.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在古代日本学习中
国隋唐制度进行了改革,以下不属于此次改革在经
济方面的措施的是(
)
①“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②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
③把很多贵族地土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
④国家定期把地土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A.①② B.③④ C.① D.②③④
部编版《古代日本》优秀实用课件(P PT优秀 课件)
二官八省制
646年(大化二年),日本统治者进行 “大
化改新”的主要内容
经济
政 中央 治 地方
日本大化改新 班田收授法
租庸调制 设二官八省
设立国、郡、里
中国隋唐 均田制 租庸调制 三省六部制
郡县制
将大化改新措施与中国隋唐政策仔 细比较,你能有什么发现?
改革 内容大 部分是 对中国 隋唐政 治经济 的模仿
非武士外壳的武士

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共25张PPT

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共25张PPT

(1)背景 ②武士出现
3.幕府统治 (2)开始 ③武士集团形成
(3)幕府的地位
(4)武士道形成
大化改新启示
改革是国家发展的动力。 一个国家或民族应该善 于学习他国的长处。 要正视自身的不足,积 极改革求新,与时俱进。
中国和世界
大化改新前 中日对比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
第四单元
日本 国名 东瀛、东洋、扶桑
抑制了土地兼并,减少了剥 削,使得底层的劳动人民生 活让有所了有保的障公。民都有田可种,提高
了“人日们的本生中活古水平之,制人度民生,活人有皆 以为了的保动多障乱系就,日不从会而本出稳自现固创部了民统,起治然义根一那基样。检 唐史,则知多模仿唐制。 ——木宫泰彦《中日交通史》
c.统一赋税。
不仅充实了国库,也提升了日本政府的综合实力
7世纪中叶,日本由大奴 宫 隶主贵族苏我氏父子实行专制
廷 统治,天皇无实权,各种矛盾 空前激化。645年,皇室中大
政 兄皇子联合贵族中臣镰足发动
政变夺取政权,拥立孝德天皇。

孝德天皇即位后,宣布模
仿中国建立年号,定年号为大
化,迁都难波京(今大阪市)。
645年即为大化元年。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



习 公元7-9世纪,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

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中国的许 多律令制度、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以及风

俗习惯等,通过他们传入日本,对日本的 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隋唐 繁荣强盛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
第四单元
背景 ②大和皇族中的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孝德 天皇即位,年号大化。

第11课《古代日本》教学课件(共58张PPT)

第11课《古代日本》教学课件(共58张PPT)

六七世纪时, 日本社会发生了 什么变化?
同时期中国 的情况
政局动荡
繁荣稳定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 须达。” ——《日本书纪》
关于遣唐使……
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 到唐朝学习交流的使团。 由官员、医师、画师、乐 师、译师、史师,各类工 匠等组成。
遣唐使船
遣唐使印
唐朝建立后的630-838两百年间,日本正式 派遣唐使来中国的共12次。 另有任命后未成 行或未到达唐朝的共6次。每次最少250人,最 多五六百人。如717年一次共557人;733年的 一次共594人;838年的一次651人,中途因遭遇 风暴, 实际到唐的只500人左右。
土地私有、土地兼并盛行
封建庄园,“不输不入” 为保护庄园,出现武士和武士集团
凡新掘沟渠开垦的田地准许三代占有,利用旧沟渠开垦的田 地准许终身占有。 ——《三世一身法》
促进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
形成封建庄园
武士:
地方豪强为保护自己的庄园,组成一种血缘关系 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
2017年,日本派 团参加“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古代历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但明治 维新(拜认了第二位老师)后不久,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 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20世纪30年代,他再一次向他的第 一位老师发动战争。 ──摘自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统治阶级的内讧 政局动荡 下层民众的反抗
中臣镰足,出身于 贵族家庭,父亲及祖辈 是朝中世袭的祭祀官, 属于朝廷重臣。中臣镰 足继承父亲的官职不久, 即辞官退隐。 他对当时的权臣苏 我入鹿父子等人擅权专 政的做法非常不满。要 想改造日本社会,只有 除掉苏我父子。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 古代日本课件(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 古代日本课件(共36张PPT)

日本大化改新 & 中国隋唐制度
项目
日本大化改新
中国隋唐制度
政 治
试中央图都通注重设过加二仿强官中八效央省集中权(国权力隋中心三唐:省政最六高部治统制治、者) 请这地方说反善映出设于出立日学国地日本方、习本官郡大员,民、统化里一长族改由的于中新央什模指的派么仿郡、目特县任。免制的点??
经 分制经配度 济制班度田收,授加法 强中央集均田权制。
储备改革力量
6世纪下半叶,日本国内出现统治危机,掌权 的圣德太子主持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来加强中 央集权,同时派遣大量遣唐使出使中国,并 向中国送去大量留学生等,全面学习中国先 进文化和政治经济制度。
根据材料,说说日本主要通过什么方式向中国学习。
材 料 链 接
大 化 改 新

此时中国是什么朝

代,发展如何?
识 框

(4)影响 ①庄园形成

(1)背景 ②武士出现
3.幕府统治 (2)开始 ③武士集团形成 (3)幕府的地位
(4)武士道形成


代 日
武本 士 和 武 士 集 团


代 日
大本 化 改 新


代 日
6

世 纪 前 的 日 本

CONTENTS

6 世 纪 前 的 日 本
日本古代历史分期
弥生时代 (B.C.3C – 3C)
治的经典济制章度制,度又,吸进收了行中了国一唐系朝的列政改治
经济制度,于大化二年(公元646年)元
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
旦,发布《改新之诏》,实施了一系列
革改新新措施后。,大和正式改称日本国。
日 本 “ 平 安 京 ” 学 习 唐 朝 长 安 城

部编版《古代日本》优质ppt课件

部编版《古代日本》优质ppt课件
根本因素 社会矛盾尖锐
大化改新
时间
646年
人物
孝德天皇, 年号大化
内容
政治方面 建立以天皇 为中心的中 央集权制度, 地方设国、 郡、里三级, 由中央派官 治理。
诏书规定:
第一,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 第二,关于租税,效法唐朝租庸调制。 第三,确立中央集权国家制度。 第四,效法隋唐的科举制,以才选官。
经济方面: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 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给公民,六年一 颁,不能终身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等。
意义
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启示
一个民族要繁荣强盛,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和吸 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正视自身的不足,锐意改 革,与时俱进,重视教育,促进本民族的发展。
组成大的武士团。
部编版《古代日本》优质实用课件(P PT优秀 课件)
幕府统治 部编版《古代日本》优质实用课件(PPT优秀课件)
时 间 12世纪晚期
人 物 源氏首领源赖朝
地 点 镰仓
特点 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 事权力;天皇实际大权旁落, 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
部编版《古代日本》优质实用课件(P PT优秀 课件)
要注意保持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部编版《古代日本》优质实用课件(P PT优秀 课件)
改新之后 大和正式改名为日本,意为” 日出之国“。
部编版《古代日本》优质实用课件(P PT优秀 课件)
部编版《古代日本》优质实用课件(P PT优秀 课件)
你能举例说明日本文化当中有哪些地方是学习 中国的吗?
部编版《古代日本》优质实用课件(P PT优秀 课件)
部编版《古代日本》优质实用课件(P PT优秀 课件)

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共35张PPT)

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共35张PPT)

贵族、豪门、寺院大量垦荒、购买、兼并 土地,建立庄园。
大庄园享有“不输不入”特权,(既不向 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进入庄园,干涉庄 园事务。)
中央逐渐丧失对地方控制,社会局势动荡。
1.幕府形成的背景
②武士和武士集团出现
面对社会局势的动荡,庄园领主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庄园?
为了保护庄园,以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 的武士集团,成员称为“武士”。
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
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
日本与中国的关系怎样?
材料1:《汉书•地理志》记载:“乐浪肯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
见云。”
材料2:《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倭奴国
奉贡朝贺,光武帝刘秀赐以印绶。
材料3:《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记载,邪马台国在3世纪曾数次
统治阶级的内讧 下层民众的反抗
政局动荡
那时的中国是什么状况?
初唐时期(即贞观年间),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实行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和 科举制。这使农民负担减轻,生产时间有保证,社会经济出现繁荣的景象。文化教育 事业也迅速发展,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文人和文艺作品,文化繁荣。贞观年间由于政“贞观之治”。
假设你是当时从中国归国的大和国遣唐使,面对当时两国的社会状况,你会怎么办?
乙巳之变 飞鸟时代大和皇族中改革派发动的一场宫廷政变
大化改新前,苏我氏等大贵族控制政权。645年6月12日,由 中大兄皇子、中臣镰足等人谋划实施了暗杀权臣苏我入鹿的宫廷 政变。最终结果是权倾朝野的苏我氏宗家灭亡。自此,皇室夺回
长安城平面图
平安京平面图
日本都城平城京的建设规模完全模仿长安,甚至街道的宽度与排列方法也几乎一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日本是一个善于向外学习的国家。6世纪末期,日本的改革 派主张学习的是( ) A.中国隋唐制度 B.中国明清制度 C.希腊共和制度 D.罗马元首制度
2.《 645年,孝德天皇在日本史上第一次使用年号“大化”。第 二年,他发布了《改新之诏》,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 其内容之一是( ) A.实行氏族贵族世袭制 B.分封贵族为诸侯 C. 将部民和土地收回国有 D.没收农民所拥有的耕地
幕府也称德川幕府,由德川家康开创,幕府设在江户(今东
京)。19世纪中叶,幕府统治最终在倒幕战争中崩溃,天皇 恢复了最高权力。
合作探究
日本这样一个资源匮乏的 岛国,现在却是世界第三经 济大国,从今天我们学习古 代日本这段历史,你有何启 示?
启示:
一个国家或民族应该善于学习别人的 长处和先进文化,要正视自身的不足,积极 改革求新,与时俱进 。
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P55-57页,大 字部分精读小字部分快读,8分针后比 一比谁能快速回答下列问题: 1、大和统一日本的背景,大和国何时 兴起、何时实现政治统一。 2、怎样评价部民制? 3. 大化改新的背景、目的、时间、改 革者、内容、影响。
一、 大和统一日本
1背景
日本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迹可追溯至大约3万年前,之后日
小结: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外来文化的民族, 通过吸收与创新不断实现超越。7世纪时, 日本曾经效仿隋唐进行过大化改新,通 过这次改革,日本开始了由奴隶社会向 封建社会的过渡。参照日本的这段历史 以及这个民族的特点,当前的中国要实 现伟大的民族复兴梦就要不断地学习、 不断创新,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堂堂清
背景 8世纪时,日本社会经济制度又一次发生重 大改变,班田制逐渐被庄园制取代。 形成 为保护庄园、扩张势力,大庄园主建立由 武士组成的私人武装集团。地方豪强势力的崛 起,使天皇的权威受到挑战。 发展 天皇和地方豪强势力争斗时,双方都需武 士的支持,因此武士发展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
武士
日本“武士”一词原意 为侍者、随从。庄园主把族 人和仆人中的青壮年武装起 来,将其训练成为职业军人, 用以看家护院,逐渐形成了 特殊的武士阶层。武士需对 主人绝对忠诚,勇武尚义; 武士的主人则为武士提供装 备、俸禄和土地,双方形成 依附关系。 日本武士
你能举例说明日本文化当中 有哪些地方是学习中国的吗?
759年鉴真主持建造的唐昭提寺
鉴真像
自学指导二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P57-58页,大 字部分精读小字部分快读,8分针后比 一比谁能快速回答下列问题: 1、武士与幕府兴起的背景。 2、武士集团怎么形成的?怎么发展的? 3、幕府的建立史实
三、武士与幕府
645年大和国宫廷政变
刺杀贵族权臣苏我入鹿
改革派代表—中臣镰足
改革的时间及领导者: (646年;孝德天皇)
2、大化改新的内容:
废除豪强势力的经济与社会基础——部民 制,将部民和土地收归国有。实行“班田 收授法”和“租庸调制”; 经济 国家向六岁以上的人口授予土地,土地不 方面 能买卖,死后归还; 受田人口要向国家缴纳稻米和绢布,并为 国家服劳役。 政治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中央设“二官八省”, 方面 地方划分为国、郡、里三级行政区。
3、大化改新的作用(影响)
大化改新是一场自上而下(以学习和模仿
中国隋唐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日本从奴隶制社会转变
为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的标志。大化改新使部民 分得了土地,摆脱了依附地位,提高了生产者的 积极性,促进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确立了中 央集权体制,使日本国家制度趋向完善。
大和国部民制的内容和评价
大和国王室和贵族是大土地所有者,他们把在自己土
地上劳作的人按照生产门类编成“部”,如在王室土地 上从事农业的称田部,在贵族土地上务农的称部曲,人 数最多。此外,捕捞海产品的称海部。来自中国的移民 掌握纺织技术、制陶技术、和汉字书写,被编为织锦部、 土师部和文部等。部民身份近似奴隶。历史上把这一制 度称作“部民制”。
日本概况
国旗:日出之国
国徽:圆形,绘有 16瓣黄色的菊花 瓣图案 国歌:《君之代》 国花:樱花 国鸟:绿雉 国石:小晶
日本的历程
北海道
大和兴起的地方
公元1世纪前后, 日本各地形成100多 个小国 公元3世纪中叶, 大和兴起 本
5世纪,大和统一 州 平安京 日本 九 四国 州 大贵族奴隶主势 力增强,政局混乱 奈良
史料3 中国隋唐与“大化改新”时的日 本政治经济制度的对比表。
中国隋唐 政 治
三省六部制、科 举制等;加强中 央集权
经 济
实行租庸制
“大化改新”时 的日本 二官八省,以才 选官,建立中央 集权的天皇制国 家 把很多贵族土地 收归国有,国家 定期把土地分给 农民耕种,向他 们收取赋税
改新之后 大和正式改名为日本, 意为”日出之国“。
幕府的建立 12世纪末,武士集团控制了中央政 权,天皇成为虚君,日本自此进入近700 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日本三大幕府
“幕府”是中文词,本指将军出征在外的办公营帐。日本 古代史上的“幕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代名词。日本幕府统 治共分三个时期,即镰仓幕府时期(1192—1333)、室町幕 府时期(1338—1573)、江户幕府时期(1603—1867)。镰 仓幕府的开创者是源赖朝,幕府设在镰仓(今日本神奈川 县)。室町幕府的开创者是足利尊氏,幕府设在京都。江户
材料二:初唐时期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由于政治清 明,文化昌盛,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 治”。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日本改革的背景? ①国内:各种矛盾尖锐,政局混乱(根本原因) ②国际:中国隋唐的制度非常先进(催化因素)
2、根据材料二,假设你是当时大和国遣唐使,面 对当时两国的社会状况,归国后你会怎么办?
本循序渐进的经历了新石器时代,引进了大陆的农业文化,在 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3世纪之间形成一些小国,进入文明社会。
2、大和兴起与统一日本
3世纪时,以本州岛奈良地区为中心的大和国兴起,其君主
被称作“大王”。大和国农耕经济比较发达,国力强盛,在4世
纪末至5世纪初逐步吞并了其他小国,首次实现的了日本的政治 统一。
“部民制”是大和国王室和奴隶主贵族压迫
和剥削下层人们的制度支撑,是大和国奴隶制
社会的时代特征。
说神 为武 天天 照皇 大, 神日 的本 后第 裔一 任 天 皇 , 传
二、 大化改新
材料一: 7世纪的时候,日本处在奴隶社会,阶级矛 盾十分尖锐。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及部民,权势 很大。地方贵族反亚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学习目标: 1.了解大和统一日本。 2.了解日本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 知道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 体会古代中国文化对日本的深远影响及 日本民族的主要特点。 3.了解日本的庄园经济和武士阶层 的形成,知道幕府统治的建立。
第11课 古代日本
一、大和统一日本 二、大化改新 三、武士与幕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