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墙上的斑点_中时间意识的审美分析_代艳莉
墙上的斑点课文赏析
墙上的斑点课文赏析墙上的斑点课文赏析导语;《墙上的斑点》是2002年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弗吉尼亚·沃尔夫,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在一个普通日子的平常瞬间,抬头看见墙上的斑点,由此引发意识的飘逸流动,产生一系列幻觉和遐想。
下面是店铺整理收集的墙上的斑点课文赏析。
欢迎大家阅读。
《墙上的斑点》赏析《墙上的斑点》,被认为是伍尔夫第一篇纯正的意识流小说。
作为一篇纯正的意识流代表作享誉中外文坛。
它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随即就以其全新的面貌征服了读者,征服了世界。
正因为它的新颖、它对传统的反动,让批评界面对它哑然失语,找不到评论的语汇与概念。
即使在今天,它的那份纷乱与杂糅,飘忽的意识的无定向、无轨迹,仍然使人感到归纳与概括的困难。
尤其对情节的梳理与复述,更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
《墙上的斑点》情节梳理的立足点,在于叙述者几次都从思绪漫游的终端又回到斑点,再重新依新的设想出征,这几个往复的轨迹,成了这篇小说所能把握得到的脉络。
然而,叙述者“我”的每一次思绪的漫游则是无轨迹可循的,有时让人感到如同幻觉般天马行空,跳跃式地向前跃进,一件事与一件事之间,一个对象与另一个对象之间,既无必然的联系,也无偶然的关联,甚至也没有提供必要的过渡。
它基本上撇开了现实中客观存在物与外在的东西,除了偶尔回到斑点这一依托物之外,几乎完全任人物的意识自在地、任意地、无需限制也无需依附地作纯精神性的流动。
伍尔夫让读者看到,人的主观的意识的宝藏有多么的丰富,将墙上的斑点作一个稍微不同的假设,就会引出无穷多的互不相同的缤纷的思绪,真如伍尔夫所说的千万个印象像原子一样落入心头。
矫枉必然过正,女作家对此大概有所领悟,她对人物的精神世界的强力推行,对客观外界因素的大刀阔斧的弃绝,使她将人物的意识流的动感与美感表现到了极致,这份真实、这份迷人,不能不令读者折服,不能不让批评家们承认,因此,它才一举奠定了现代小说在英国的地位。
英国现代小说能迅速地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基本上没有与传统势力打过多的拉锯仗,与《墙上的斑点》等实验小说的成功的铺垫是不无关系的。
意识流的影像思维——解读《墙上的斑点》
意识流的影像思维——解读《墙上的斑点》————————————————————————————————作者:————————————————————————————————日期:意识流的影像思维——解读《墙上的斑点》-中学语文论文意识流的影像思维——解读《墙上的斑点》杨林玉《墙上的斑点》是伍尔芙写于1919年的一篇意识流小说。
小说描写“我”回忆某个冬日坐在炉火边望见墙上的斑点引发的一系列联想活动。
由“我”猜测这个斑点为何物作为意识流的出发点,以外部介入、“我”被告知这个斑点是蜗牛为意识流的终结。
伍尔芙的小说形式关乎她在一个巨变的时代探索小说如何贴近“真实”的思考。
看似天马行空的意识流其实有它内在的影像逻辑,这是一篇对传统小说写作模式构成挑战的实验性作品,也是伍尔夫小说理念的一种实践。
一伍尔芙所处的时代,正是资本主义世界危机四伏、矛盾激化的时代。
资本主义开启的现代化进程裹挟一切,形成了一种新的专制,使人窒息、异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粉碎了现代理性许诺的美好前景。
战争让人感到虚无,几代人积累的物质财富顷刻灰飞烟灭,几代人恭敬遵守的秩序、规范顷刻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资本主义所秉持的科学、理性的逻辑遭到人们的质疑,人们对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充满了无力感。
曾经以极端的仿真笔触、严密的逻辑描绘了富丽繁华的人间世的现实主义小说也走到了它的尽头。
伍尔芙将动荡的社会带给作家的感受称为“斜塔效应”,强调作家在这个剧烈变革的时局中应积极探索新的表现形式,以契合复杂的现代人物关系和个体的情感体验,接近更深层次的“真实”。
伍尔芙定义的“生活”是心灵在每一天里接纳了万千个影像之后铭刻下来的那些印象。
伍尔芙认定的真实是“把一天的日子剥去外皮之后剩下的东西”,是“往昔的岁月和我们的爱憎所留下的东西。
一句话,描写真实意味着作家要由外入内、描写人物的主观感觉和情绪,描写万千印象之于某个瞬间在人脑中的涌动。
《墙上的斑点》是伍尔芙小说理论的很好的诠释,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我”的心里想象过程是小说的主体,是“我”让自己的意识自行呈现在读者面前。
读懂暗示手法理解象征意义——《墙上的斑点》的解读诀窍
读懂暗⽰⼿法理解象征意义——《墙上的斑点》的解读诀窍读懂暗⽰⼿法理解象征意义——《墙上的斑点》的解读诀窍点击数:177次录⼊时间:2005-12-19 13:46:00 编辑:bmc0918读《墙上的斑点》,⾸先必须读懂⽂中的暗⽰⼿法,理解“斑点”的象征意义。
有专家说:“伍尔夫的⼩说运⽤象征暗⽰等⼿法反映⼈物⼼灵世界的微妙变化,表现⽣活的意义,⼈⽣的价值。
《海浪》是以⼀天的时间变化表现⼈物的意识流动,象征⼈⽣的各个阶段;《到灯塔去》是以物质世界的′窗‵象征观察⽣活的窗⼝,以‵灯塔′来象征‵明暗交替′的⽣活。
”[注] 我认为,《墙上的斑点》也是描写对“斑点”的⼀系列猜测、联想,通过暗⽰来反映世界⼤战时期的现实,以斑点象征战争,表达作者对战争的厌恶、憎恨,对安宁和平⽣活热切向往的感情。
先让我们看看⼩说中这句话:“据我猜想,⼤战后它(指克惠特尊卑序列表)对于许多男⼈和⼥⼈已经带上幻影的味道,并且我们希望很快它就会像幻影、红⽊碗橱、兰西尔版画、上帝、魔⿁和地狱之类东西⼀样遭到讥笑,被送进垃圾箱,给我们⼤家留下⼀种令⼈陶醉的⾮法的⾃由感——如果真存在⾃由的话……”,联系这段话的前后,作者是在暗⽰我们,因为当时正处于第⼀次⼤战激烈进⾏之中,所以有许多森严的规矩束缚着⼈们,没有平等、没有⾃由,克惠特尊卑序列表就是其中之⼀。
⼤战进⾏中的⼈们,⽇常⽣活会受到哪些影响呢?“我”与正在谈论艺术品的房客突然间“就⼀下⼦分了⼿”,“像坐⽕车⼀样”,“在⽕车⾥看见”,“⼀晃⽽过”,⽽且⼀去就“谁都不会再见到他们”;战争期间,“私有物品是多么难以控制”,诸如“装订书⼯具的浅蓝⾊罐⼦、鸟笼⼦、铁裙箍、钢滑冰鞋、安⼥王时代的煤⽃⼦、弹⼦戏球台、⼿摇风琴全都丢失了,还有⼀些珠宝,也遗失了。
”⼈们⽆意中就会忍不住发出“到底什么⼈要投⽣在这⾥,⽽不投⽣到那⾥,不会⾏动、不会说话、⽆法集中⽬光,在青草脚下,在巨⼈的脚趾间摸索呢?⾄于什么是树,什么是男⼈和⼥⼈,或者是不是存在这样的东西,⼈们再过五⼗年也是⽆法说清楚的”之类的慨叹。
外国文学鉴赏《墙 上 的 斑 点》
法加以控制——和我们的文明相比,人的生活
带有多少偶然性啊——我只要列举少数几件我
们一生中遗失的物件就h够了。
16
主题探讨
2. 但是这种概括毫无价值。只要听听概括这个 词的音调就够了。它使人想起社论,想起内阁大臣 ——想起一整套事物,人们在儿童时期就认为这些 事物是正统,是标准的、真正的事物,人人都必须 遵循,否则就得冒打入十八层地狱的危险。……每 件事都有一定的规矩。 ……男性的观点支配着我 们的生活,是它制定了标准,订出惠特克的尊卑序 列表……我们希望很快它就会像幻影、红木碗橱、 兰西尔版画、上帝、魔鬼和地狱之类东西一样遭到 讥笑,被送进垃圾箱,给我们大家留下一种令人陶 醉的非法的自由感——如果真存在自由的话……
h
25
想通过这种结构扩大了小说的表现范围,拓宽了作品的视
域和透视层次,使作者在短暂的时空中得以构建更大容量
的“内在的真实”。
h
21
写作技巧
3.蒙太奇
小说中的主人公面对墙上的一个斑点而展开沉
思冥想,可能仅仅是短短的一瞬,然而就是在这样一
个“重要的瞬间”,主人公在内心深处已经自由往返于
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对历史的思索、现实的感
表!
h
18
主题探讨
追求精神自由 嘲讽现实单调
h
19
1.内心独白 写作技巧
第一人称的直接内心独白,让主人公由一个
斑点而进行自我内省,从而将人物的沉思冥想、意
识印象和盘托出,使读者一览无余。如:“让我稳住
自己,抓住第一个一瞬即逝的念头..莎士比亚..对啦,
不管是他还是别人,都行。”“我一定要跳起来亲眼看
以意识流动为结构,采用象征、暗示等手法,透视
人物内心奥秘。
伍尔夫《墙上的斑点》中的意识流表现手法解析
在意识流小说的发展史之中,针对小说的表现手法研究必不可少,这是内容与形式之间相互联系、紧密渗透的重要方式。
《墙上的斑点》主要讲述了小说主人公在一个较为平常的日子中,在抬头的一瞬间看到墙上的斑点,继而出现了意识世界的流动,并产生了一系列的幻觉及假想。
《墙上的斑点》作为典型的心理小说,其中人物的意识流动成为小说的绝对性主体,作者通过人物瞬间的行动印象感觉,将读者引入小说人物的精神世界。
一、《墙上的斑点》中的意识流表现的叙事视角(一)内聚焦结合零聚焦叙事视角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受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影响,其中仍保留一部分零聚焦叙述视角模式。
零聚焦叙述视角主要在传统现实主义小说之中运用,叙述者通过采用客观叙述的方式,讲述小说中的人物及情节。
意识小说之中内聚焦叙述结合着虚线穿插零聚焦文本,多数情况之下属于单纯描述的叙事状态,例如,在小说《墙上的斑点》中,“今年一月中旬,我第一次看到墙上的斑点。
为了确定今天是哪一天,你必须回忆起我所看到的。
现在我想起了炉子里的火。
一盏黄灯在我的书页上一动不动地亮着。
壁炉上的圆玻璃壶里有三朵菊花”,这段描写为小说后续的描写提供背景,并使用“墙上影子”的方式,揭示小说中文本意向的动态性,并从外部环境的讲述构建起小说意向的活动状态。
在《墙上的斑点》这部小说中,内聚焦与零聚焦相互穿插,其中偶尔也表达出一些观点,并对一些意向加以论述。
(二)不定式内聚焦叙事视角内聚焦可划分为三种形式,即固定式内聚焦、不定式内聚焦及多重式内聚焦。
固定式内聚焦为作者固定不变的采用主人公的视角观察事物,使用主人公的第一口吻叙述事物。
例如,《墙上的斑点》中,“于是我进了屋子。
他们正在谈论植物学。
我说我在Kingsway 的一所老房子的地上看到了一朵花。
我说种子主要是在查理一世统治时期种下的。
查理一世在位时人们种的是什么花?我问———(但我不记得答案了)也许是一朵长着紫色穗子的大花。
外国文学鉴赏《墙上的斑点》
自我认知
通过对斑点的自由联想和内心独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主 人公的内心世界和思想动态。
社会批判
通过对斑点意义的探讨,隐喻性地批判了社会现实和人性问题,呼 吁人们关注和思考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03
人物形象分析
主要人物形象
主人公
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典型的英国中 产阶级男性,他通过墙上的斑点这一 意象,展开了一场关于生命、自由和 意义的思考。
结构特点
01
开放式结构
小说的结构非常开放,以墙上的斑点为起点,不断引出新的思考和回忆,
没有明确的结局或结论,使得作品具有很大的解读空间。
02 03
片段式叙述
小说由许多片段组成,每个片段都独立成章,但相互之间又有机地联系 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结构特点使得小说的叙述更加灵 活多变。
反复和循环
配角
小说中的配角包括主人公的朋友、家 人等,他们的存在丰富了故事情节, 也为主人公的思考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人物塑造手法
01
心理描写
作者通过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和心 理活动,展现了人物复杂的内心 世界和思想感情。
语言描写
02
03
行为描写
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和对话, 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观 念。
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行为和动作, 展现了人物的生活态度和处事方 式。
生命意义
通过对斑点意义的探讨, 引发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 探索。源自主题表现手法意识流手法
通过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 想动态。
象征手法
通过墙上的斑点这一象征,暗示了更深层次的主题和意义。
《墙上的斑点》中的意识时间解读
意识 流 的作 品 同一 般写实 小说 在写作 手法和 表
6 } 津 而屯 . 业 育 2 社 职 教
r 2 0 年6 总 第1 期 08 月 7 1
人 文 艺 术
引起 主人公 思绪蜂拥 而至 的 “ 墙上 的斑点 ” , 只是诱 发人 意识 活动 的客观事物 ,但这 个客观事物 并 未构成人 物意识活 动的主干部 分 。 “ 点”一经 斑 现 ,很快 就被人物 的 自由联想 、内心 独 白和无规 则 的意识 活动所淹没 ,被万花筒 一般 的人物 回忆 和 亿 万个意识活 动 的尘埃 所取代 ,留给读者 的是五 彩 缤 纷 的 意 识 火 化 ,这 些 诱 发 物 无 关 紧要 , 只 是 “ 我”意识 流动和转 向的结 。全 文结构 清晰 ,意识
锄 谭
免
E 《 RRi l M E 冀 0 W ; U f l R S :Ii 《{
《 上 的蕊 点 》中的意识 时 间解 读 麓
华 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祝 钰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外语 系 胡 娟
【 摘
要】 墙上 的斑点 》是 弗吉尼 亚 ・ 尔夫的意识流代表作 。文章通过墙上的斑点展 开想象,从 而张开 了 《 伍
注重 描写人 物 的 “ 内心 真 实 ” ( 称 “ 观 真 也 主 实 ” )。她 的作 品虽也 描写人 的外部 活动 ,但 更加 强调 “ 意识 流” ,认 为许多 自然 主义的外 部描绘是
精 神 世 界 的纷 繁 复杂 。 当 “ ”看 到 墙 上 的斑 点 我
时 ,思绪像 开 闸的潮水 一般 汹涌而 出 ,首先 回忆起
识 的流 动 ,从 而探 索 思 想 世 界 的无 数 种 可 能性 。
《墙上的斑点》_墙上的斑点,原文及赏析
《墙上的斑点》_墙上的斑点,原文及赏析一、课文悟读1941年3月28日,一位年届59岁,拥有高贵典雅气质的贵族妇女,在她的上衣口袋里装满鹅卵石,然后毫无留恋地走进了英国罗德梅尔附近萨塞克斯乡间住处旁的乌斯河,慢慢地沉人了水的深处,沉人生命黑暗而神秘的本原。
她活着时,为世人创造了一部部不朽的著作,即使死也要让一条原本寻常的河流从此名扬天下。
她就是被誉为现代小说高贵的女祭司,意识流文学的创始人,伟大的女权主义者弗吉尼亚·伍尔夫。
《墙上的斑点》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之作,坦率地讲,在我第一次接触到这篇小说的时候,我读得非常艰难,而且硬着头皮读了三遍以后,最终却只能以痴人说梦、不知所云来概括,而且也正是从它开始,我害怕阅读意识流作品,包括法国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英国乔伊斯的《尤里西斯》和美国福克纳的《喧嚣与愤怒》等这些大学生必读的意识流经典名著。
但是,在经历了多年的教学生涯后,当我再一次细读这部作品时,我却有了一种异样的感觉,或者说获得了某种感受与启迪,又或者说与这部作品产生了共鸣。
全篇没有故事,没有情节,没有场面,没有冲突,没有时间、地点、场面等的介绍,甚至没有人物——只有一个在自我世界里自由驰骋的“我”,而且你都看不出这个“我”的性别,“我”(或者她)几乎与外部世界切断了一切联系。
根据我们传统的分析法来判断,这个“我”其实也算不得人物,最多起到线索的作用,是这个“我”将看似毫不关联的意象组合成块;此外,在小说的结尾还出现了“一个人”,只说了一句话,我们同样也不可能以传统的小说人物形象来框定他。
小说中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绵绵不绝的思绪,是跳跃性很大的联想,是从生命的深潭里泛起的涟漪。
总之,作为小说,它全然没有我们通常所说的小说要素,我们对它的性质大约也只能作这样的界定:反小说的小说,用流行的术语表示就是意识流小说。
由此,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墙上的斑点》只有思绪的飞扬、思维的流动,却也能称之为小说,因为它要捕捉的正是人们的潜意识,要向读者客观地呈现那一刻自己意识流动的过程。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墙上的斑点》赏析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墙上的斑点》赏析高考网为大家提供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墙上的斑点》赏析,更多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墙上的斑点》赏析《墙上的斑点》是弗吉尼亚·沃尔夫的著作,也是高中语文课本中的重点文章。
书中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在一个普通日子的平常瞬间,抬头看见墙上的斑点,由此引发意识的飘逸流动,产生一系列幻觉和遐想。
为了同学们更了解文章中的内容,小编整理了《墙上的斑点》赏析,仅供参考。
《墙上的斑点》是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第一篇典型的意识流作品”(据高中选修教材注释),发表于1919年。
这是一篇有趣而沉重的小说。
有趣,是因为它的写法。
小说写的是“我”现住房子的墙上曾经有过的一个斑点。
时间“大约是在今年一月中旬”,那时“我”第一次看见它。
当时,大概离得有点远,“我”不清楚它是什么,于是“我”想知道它是什么。
但是,“我”不走近它看,而是想。
“我”当时是怎样看到这个斑点的呢?在回忆中,“我”记得炉子里的火,壁炉上玻璃缸里的三朵菊花,那是冬天,我们刚喝完茶,“我”正在吸烟,抬起头,“我”第一次看见了墙上的那个斑点。
这个斑点还打断了“我”当时一个可能在童年时期就已产生过的幻觉。
这个斑点是一块圆形的小迹印,在雪白的墙壁上呈暗黑色,就在壁炉上方大约六七英寸的地方。
由于看不清,“我”当时首先想到,它大概是一个挂小肖像画的钉子。
但是,“我”不能确定。
“我”又想,它不像是钉子留下的痕迹。
它太大太圆了。
由于墙上的斑点不是一个小孔,我又想:“它很可能是什么暗黑色的圆形物体,比如夏天残留下来的玫瑰花瓣造成的。
但是,“在某种光线下面看墙上的那个斑点,它竟像是凸出在墙上的”,“它也不完全是圆形的”,“它似乎投下一点淡淡的影子”,如果去摸,会感觉像个古冢(即坟墓或宿营地之类)。
但是,“我”不能确定,也许真就是一只钉进墙里已经两百年、经过一代又一代女仆耐心擦拭、钉子的顶端露出在油漆外面的钉子。
《墙上的斑点》中的意识时间解读
《墙上的斑点》中的意识时间解读《墙上的斑点》是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意识流代表作。
文章通过墙上的斑点展开想象,从而张开了意识的自由翅膀,使意识不断翱翔在光芒闪烁的意识碎片之中。
文章一方面以意识时间为依托,另一方面也从深层表现了意识时间的概念。
标签:墙上的斑点物理时间意识时间(一)引言作于1919年的《墙上的斑点》是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也是她的意识流小说代表作之一。
伍尔夫1882年出生在伦敦的一个文学世家,父亲莱斯利·斯蒂芬爵士是著名的批评家、传记家和出版家,父亲的熏陶直接影响着她的文学创作。
她从未上过学,却博览群书,知识渊博。
父亲1904年去世后,她在伦敦戈登广场的住所便成了文学社团“布鲁姆斯伯里”的活动中心。
1912年她与伦纳德·伍尔夫结婚,1917年共同创建了著名的霍加斯出版社。
伍尔夫自幼身体虚弱,并有精神病史。
1905年以后,她的精神病经常发作,并逐渐加重,但她一边与病魔抗争一边顽强创作。
最后,由于病情恶化,反复发作,伍尔夫不胜折磨,于1941年3月在住家不远处投河自尽。
伍尔夫创作的主要成就是小说,1919年至30年代初,是她的意识流小说创作的兴盛期,发表了《墙上的斑点》(1919年)、《雅各的房间》(1922年)、《达罗威夫人》(1925年)、《到灯塔去》(1927年)、《海浪》(1931年)等意识流作品。
这些作品着重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感受,注重描写人物的“内心真实”(也称“主观真实”)。
她的作品虽也描写人的外部活动,但更加强调“意识流”,认为许多自然主义的外部描绘是多余的,非本质的。
这种创作风格是和她的文学观点密不可分的。
(二)意识流小说意识流的作品同一般写实小说在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上背道而驰。
它不是平面的叙述,而是立体多维的描写,观察者往往也在被观察中,它排斥严谨的逻辑,对必然性视而不见,它的参照物瞬息万变。
意识流作品热衷于客观地记录人们内心深处意识的流动,从而探索思想世界的无数种可能性。
《墙上的斑点》赏析
《墙上的斑点》赏析作者:卓芹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0年第02期[摘要]《墙上的斑点》是弗吉尼亚,伍尔夫于1919年发表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是一篇实践了作者描绘内在真实的艺术主张的作品。
这篇看似无序可循的作品并非只是作者毫无目的的思绪飞扬,其中也隐含着深刻的思想。
本文即从文章结构的分析着手,对其进行初步的分析解读。
[关键词]墙上的斑点;弗吉尼亚·伍尔夫:意识流小说一、作者介绍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的一位女作家和女权主义者。
她生于1882年,其父是一位学识渊博、颇具声望的哲学家和评论家。
她自幼身体孱弱,没有上学,是自学成才的,最好的学校就是她父亲的图书馆。
从小就经常与维多利亚时期的文人墨客见面。
伍尔夫1905年开始职业写作生涯,开始为《泰晤士报文学增刊》撰稿。
1912年与雷纳德·伍尔夫结婚,他是一位公务员、政治理论家和出版商。
在丈夫的鼓励下,伍尔夫开始了小说的创作。
三年后,她的第一部小说《远航》问世。
伍尔夫抨击传统和陈旧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小说创作上,成功地运用了意识流理论和手法,成为英国文坛的意识流小说大师。
但不幸的是她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并多次发病。
也许这与她早年受到的许多精神创伤有关:首先是1904年她父亲的去世;还有她幼年时曾受到过同父异母兄长的性侵害,身心受到极大的摧残;她的第一次婚姻也是不幸的,她的第一任丈夫是同性恋,他们结婚后不久就离婚了。
可以想象这一系列的打击对一颗细腻敏感的心是何等的残酷。
不过,她的第二任丈夫雷纳德先生一直无微不至地照顾她、爱护她,他们共同生活了29年,这一段时期也是伍尔夫创作上的丰收季节,但这并没有减轻她的病情,她的精神分裂症越来越严重了。
1941年3月28日,这位20世纪公认的意识流创作大师在衣服口袋里装满石块,一步一步走进了乌斯河,结束了她59岁的生命。
二、意识流小说介绍“意识流”一词首先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的。
浅谈《墙上的斑点》的意蕴
浅谈《墙上的斑点》的意蕴模糊理论自1965年产生以来便逐渐被运用于文学理论与批评,解释文学中长期而广泛存在的思维与语言的模糊现象,有其独到之处。
无论是与中国文学中的风骨、神韵、格调、境界、意象、意境诸说,还是与西方现代文论中的象征、表现、无意识、非理性、语义学等等都存在理论精神上的相通契合之处。
而用它来审视先于它产生并风靡西方的意识流小说,也会在新的高度得到新的沟通、整合。
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初期兴起于西方,以表现人的意识流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内心世界为主的小说,它以象征、暗示、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意识流的创作方法为主要特征。
由于它重在精神流动的形象描述,因此展现出思维的模糊变异和语言表达上的模糊多义性。
下面以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本《外国小说欣赏》中的《墙上的斑点》为例子,谈谈意识流小说教学中怎样运用模糊理论来指导学生的多义性解读与创造性解读。
《墙上的斑点》描写的是主人公由墙上的一个斑点而引发的一连串漫无边际的遐想。
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特点分层次地进行模糊解读。
一、利用模糊效应,开创审美境界模糊效应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读者可以通过它多义性创造性地拓掘文本的整体世界。
这类似于传统语文教育的主题分析,但由于读者也是积极的创作者,因此我们不能局限于作者的意图或文本本身所表达的中心,而应将这种审美行为指向更丰富的关联性。
鉴于此,将它称为意蕴观照更为稳妥,而这正是模糊性的表现。
《墙上的斑点》是无法用一般意义上的“主题”来分析的,因为它只是描述人思维的自由流动,反映所谓的“内心真实”,在逻辑思考之上更多的是形象的跳跃以及生命的玄思妙想,而绝没有什么事先设好的主题圈子要钻进去。
所以我们必须运用我们理性的模糊恰如其分地处理这感性的模糊。
既然无法用简单的抓思想核心的方法,那么将其思想碎片就其原貌进行观照,并在其澄明以后相互串联寻找其思想特征,就应是符合意识流动规律并且进行有效的方法了。
细读原文可以发现许多模糊的哲理性的论述,而且具有一致的理性倾向。
伍尔夫《墙上的斑点》中时间的空间性
不是存在 于时间关系 中,而是存在于一个 空间关系的系
统 中。
在 意识 流小 说 的创 作 中 ,作 者 往往 极为 重视 时 间
的技术 处理 ,伍 尔 夫认为 “ 要显示 现 代人 复杂 的 内心
“ 我” 第一 次看 见墙上 的那 块斑 点 时 ,猜 世界 ,钟表 时 间远远 不够 需要 ,必 须 大力使 用 心理 时 同 的意 象 :
2 0 1 4 年第3 期 ( 第1 6 卷
总第7 5 期)
No . 3 2 0 1 4( v0 l _ l 6 S u m No . 7 5 )
伍尔夫《 墙上的 斑点》 中时问的 空问 性
● 崔 洁 ,王晓利
( 内蒙 古工业 大 学 外 国语学 院 , 内蒙古 呼和 浩特 0 1 0 0 8 0 ) 摘 要 :作 为英 国意识 流小说 家的杰出代表 ,伍 尔夫十分关注作 品的时 间、 空间 问题 ,尤其是心理时空的挖掘 和展现 。 在她 的第一部意识 流作 品短篇 小说 墙 上的斑点 中 ,伍 尔夫将时 间和 空 间这 两个 维度有机 的结合在 了一起 ,通过意 象的相互 叠加 和参照、叙 事时间的特 殊处理、独特的结构手段 的使 用 ,使 心理时间被赋 予 了空间性。
文 章编 号 : 1 0 0 9 — 4 4 5 8 ( 2 0 1 4 ) 0 3 — 0 1 2 7 — 0 3
)为例 ,分析小说 中对时间的技 司汤达 曾经对二 十世纪前后的小说给 以非常精辟 的 短篇小说 墙 上的斑 点) 区别 ,他把 十九世纪的小说 比作 “ 一面一路上带着 的镜 术处理 ,使其具有空间性质的特点 。在 墙上的斑点 子” ,这样 的小说遵 循的是连续的线性结构 ,着重反映 中 ,伍 尔夫通 过对 意象的相 互叠加和参照 ,叙事时间的 了当时社会环境 的物质 细节。但是 ,随着乔伊斯和伍尔 特殊处理 ,独特的结构手段的使用 ,使心理时间被赋予
2022年墙上的斑点读后感
人因诚信而高尚,人因无信而卑微。整合汇编 简单易用
人是会思考的动物,这也是人最美妙的地方。人的思考是无边无际,不分时间和空间的。你的思想1秒钟前还在一道物理题上,1秒钟后就可能会想到明天会不会默写。1秒钟前还沉醉在昨天打篮球时的那个完美的晃人动作,1秒钟后就会在猜在加利福尼亚苹果总部的史蒂夫?乔布斯脑子中的下一代IMAC长什么样……
没有思考就没有美丽的油画,就没有动听的歌曲,就没有形象的雕塑,功利一点说,就没有你试卷上的一百分。
找一个安静的午后,坐在那,什么也别管,就是思考,尽情地思考,放肆地思考,你会发现生活是多么有滋有味。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勤学乐施 积极进取
神奇药水功能:变东西、治疗身体、复制物品可让人实现愿望。它一瓶可以用两周左右的时
它的样子是一个一个直发光的药水,颜色是一个晶莹透亮的浅蓝色,还有一点点绿油油的深绿的中心那有一块特别的地方,就没有绿色的。
如果你把它洒在地上,一直不说话和素质的话,五分钟后神奇药水就会自动传送到瓶子里去。
它的样子长得非常非常像牛油果切成了两半的样子,如果你有一台电脑的话,用一滴神奇药水就又有一台电脑,就是大的东西,需要2滴3、4、5滴了。比如一个房子,需要三滴,车需要
还可以自动清除。剩下的垃圾、旧的'水壶、手机等等没用的东西全部都自动卖掉把卖掉的钱还会自动传到手中。
2022年墙上的斑点读后感
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写的《墙上的斑点》深深地吸引了我,文中透露出的哲理折服了我。
作者在平常的一天,抬头看到了墙上的一个斑点,为了猜那个斑点是什么,她展开了深不可测的思索。作者的思索有时整齐,是线性的:他猜那是个钉子,便想到了要挂画,又想到了挂什么画,再联想到了画的艺术性;有时思路又是混乱,跳跃性的:他猜那是片玫瑰花瓣,忽而想起了特洛伊城,忽而又想到了莎士比亚……这些思索摸不到一点思路,但仔细想想,他们都是历史,都是文明,都是艺术,是人类的瑰宝。在经过了无数次的思索之后,作者终于走近看清了那个斑点,只是只蜗牛罢了。暂且不谈那个斑点和蜗牛的关系,作者那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思索就多么令人惊讶啊!
_墙上的斑点_时间意识的审美分析 庄舒敏
秃、多么凸出啊!在这样的世界里是不能生活的。”⑩ 内 吉尼亚·沃尔夫的小说是诗意的,让人的灵魂在诗意中
心的意识流里可以建构自己梦想,不用担心他人的破 思索、怀疑、否定。“我”没有逻辑性的 (下转第96页)
/ 名作欣赏 MASTERPIECES REVIEW/ 硕士言说 89
MASTERPIECES
点的猜测有六次,最后才被人告诉是一只蜗牛。当“我” 到的物质世界的否定。柏拉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先
看到墙上的斑点时,思绪像开闸的潮水一般汹涌而出, 见性地洞察出了生活表层结构下的深层结构,只不过
首先回忆起当时炉子里生着火,由火又联想起一面鲜 表现符码不同于现代的表现符码,“理式”是深层结构
红的旗帜,又想起红色骑士潮水般涌来,当幻觉被打断 向表层结构转换的符码。輥 輰 訛(结构主义关于表层结构和
否定,对人们思维逻辑“证明”“发现”的怀疑,更是对 认为没有思索的必要。“它们探索深处,追逐幻影,越来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的经典的文学解释— ——历史是主 越把现实的描绘排除在他们的故事之外,认为这类知
观的,人的生活中充满着更多的偶然性。没有情节,没 识是天生具有的,希腊人就是这样想的,或许莎士比亚
有先后顺序,没有时间逻辑,从而否定了传统的习惯与 也是这样想的— ——但是这种概括毫无价值。”輥 輲 訛以前的
意识流在最初是心理学使用的词语,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创造,指人的意识活动持续流动的性质,后 来成为了意识流小说家进行小说叙事的依据。意识流小说在叙述中通常把自己的思索、感情以无逻辑规律、扑朔 迷离的方式展现在大家面前,内容的转换完全依靠作者或者主人公的联想来完成。因此,它们往往打破传统小说历 史时空次序,否定了历史时间的不可更改性,因而也就否定了历史的真实。通过分析《墙上的斑点》,我们就已经可 以真正地认识到所谓的时间的无序,思维的复杂甚至混乱,最根本的就是认识到了文明进步的历史本质,用意识 流小说来颠覆人们的这一观念。随着文明的进步人们更加明白历史进步的规律—— —历史与人伦二律背反—— —文 明的进步必然要践踏心灵。莎士比亚、歌德、司汤达,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用其深邃的文学作品早就对历史进步的秘 密有所认识,但在文学表现的符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到了 20 世纪才出现了意识流这种特殊的符码。
《墙上的斑点》:漫游意识的旷野
《墙上的斑点》:漫游意识的旷野毛彬彬【摘要】《墙上的斑点》以伍尔夫偶然间发现的墙上的一枚斑点作为意识活动萌发的起点,以飞扬跳脱的思绪引领读者在自主意识凝化成的意象旷野中自由漫游,充分体现了作家意识在创作活动中选择的自主性和自由性.这种创作观念与存在主义的自由选择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伍尔夫试图借《墙上的斑点》展示一个完全由意识蔓延而建构、展开的世界,她将构建、表达意识世界作为创作取向,着重展现个体的自为的意识世界的自由与非个人的自在的现实世界的荒谬性,传达自己对生而为人的痛苦的哲理性思考,即通过感受世界错综交织的偶然性与荒诞性披露人生苦闷,极力摆脱现实存在的拘囿,实现心灵与意志自由.【期刊名称】《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年(卷),期】2017(034)004【总页数】4页(P22-25)【关键词】意识流小说;伍尔夫;存在主义【作者】毛彬彬【作者单位】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吉首 4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106.420世纪早期的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是现代意识流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之一。
“在英国文学的版图里,女性的领土通常被描绘成四周被山峦包围的荒漠,这些山峦即奥斯汀巅峰、勃朗特峭壁、艾略特山脉、伍尔夫丘陵”[1],伍尔夫在世界文学体系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伍尔夫的代表作品包括《墙上的斑点》《奥兰多》《海浪》等,其中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是最著名的一篇。
《墙上的斑点》以伍尔夫偶然间发现的墙上的一枚斑点作为意识活动萌发的起点,以飞扬跳脱的思绪引领读者在自主意识凝化成的意象旷野中自由漫游,这种独特的叙述方式使之成为现代意识流小说林中的名篇。
意识流小说的独特艺术魅力在于不注重对客观的、具体的事物或发生的事件做深入而细致的叙写,而注重表现作者自主、自由的意识活动,并以独特的创作手法和自由丰富的表现力使读者在作者意识的触动下产生不自觉的畅想,进而获得独特的阅读审美体验。
从《墙上的斑点》看意识流表现手法
从《墙上的斑点》看意识流表现手法
王志慧
【期刊名称】《电影评介》
【年(卷),期】2007(000)005
【摘要】《墙上的斑点》描写了主人公从看到墙上有一个斑点而引发的一连串漫无边际的遐想.作品中体现出意识流小说的特点以及作者伍尔夫独特的个人风格,使她走到了时代文学的前列,而且给了她的精神追求以合适的表现空间.
【总页数】1页(P99)
【作者】王志慧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
【相关文献】
1.从《墙上的斑点》看意识流小说的结构美学特征 [J], 谌晓明
2.从《墙上的斑点》看伍尔芙意识流语言构架艺术 [J], 彭卉
3.从《墙上的斑点》看意识流小说的表现技巧及其翻译 [J], 张晓楠
4.伍尔夫《墙上的斑点》中的意识流表现手法解析 [J], 杨梅
5.从《墙上的斑点》看伍尔夫的意识流表现手法 [J], 胡华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墙上的斑点》解析与教学建议
《墙上的斑点》解析与教学建议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李春颖进入了新的世纪,中学语文教材也终于有了新的面貌。
新版高中语文教材编选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西方现代文学作品,是非常有利于培养中学生文学鉴赏力的举措。
这些作品的入选,可以让中学生通过对具体文本的阅读体验到小说艺术的多样性,以便较全面地认识世界文学的丰富多彩,从而使学生摆脱对小说叙事的单一审美认识,不会再把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情节模式当做小说的惟一形态,而是去重新认识小说叙事艺术的美感。
本文试图通过对《墙上的斑点》的解析,来认知“意识流小说”这一样式。
一、关于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是早期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品之一。
“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世界文坛上一个重要的创作流派。
“意识流”作为一种文学表现手法或表达技巧,20世纪20年代起,被广泛地运用于小说、诗歌、戏剧等创作中,并得到了很大发展,尤其在小说创作领域的成就最为突出,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意识流小说流派。
“意识流”这个名称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1842—1910)提出来的。
他在1884年发表的论文《论内省心理学所忽略的几个问题》中首次使用“意识流”这一概念,随后在1890年的《心理学原理》一书中,又多次使用这一词语,并对其作了进一步阐释。
他在书中指出:“意识在它自己看来并非是许多截成一段一段的碎片。
乍看起来,似乎可以用‘链条’或‘系列’之类字眼来描述它,其实,这是不恰当的。
意识并不是一节一节地拼起来的。
用‘河’或者‘流’这样的比喻来描述它才说得上是恰如其分。
此后再谈到它的时候,我们就称它为思维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之流吧。
”①他认为,人类的思维活动是一种斩不断的“流”,而不是片段的衔接,因此称之为“意识流”;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每个人所谓的事物只是他自己从“意识流”中任意划分出来的片段。
这一观点为小说家进行意识流小说的创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理论界还认为,关于“意识流”理论的形成,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1859—1941)提出的“心理时间”论和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的“无意识结构”和梦的理论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墙上的斑点》中时间意识的审美分析代艳莉一、探究意识流时间感受本质康德曾说:“时间和空间并非事物的客观属性,而是人类直观的先天形式。
”20世纪,随着工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竞争越来越大,生活节奏变得很快,工业的发展占用了很多居住用地。
这些发展和变化让人们对时间和空间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正如戴维·哈维在《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中提到的,“新的价值观投向了短暂、躲避和朝生暮死、对推动力的赞美,透露出一种对于纯洁的、无暇的和稳定的现在的渴望。
”而之前的观点则是相反的。
此时意识流大师詹姆斯·乔伊斯的观点———“我听见所有的空间崩溃,玻璃四散,砖石建筑倒塌,时间是死灰色的最后的火焰”成为主流,很多意识流大师开始兴起。
意识流一词源于心理学,之后渐渐成为叙事小说的根据,产生了意识流小说家。
意识流小说的主要特征就是依靠作家的联想而构建的故事,它不要求很强的逻辑性,也不需要规则的表达方式,作者怎么想就怎样表达。
意识流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的逻辑性和时间性,这也间接地对历史的时间和真实性做出了否定,在空间和时间范围内没有束缚,具有随意性。
通过对《墙上的斑点》一文的探究,我们看到意识流小说家的思维是不固定的,甚至是杂乱无序的,时间的顺序也不会被使用。
意识流小说的兴起和发展,促使人们发现社会发展的本质,更新了人们的思想和观念。
世界不再千篇一律,也让世人知道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需要对心灵进行改变,历史的发展规律和人伦规律不是统一的,甚至是相悖的。
20世纪才出现了意识流小说,但在之前的文学大师的著作中,很多人也都间接或直接地表述过历史进步的本质,但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独特的文学表现形式。
每个时代的每个小说家都有自己对生活、社会和历史的见解,尽管这些观点不尽相同。
前代的大师会对之后的人们有很大的影响,伍尔芙就是其中一个,她受到了法国直觉主义哲学家亨利·柏格森和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很大影响。
柏格森有一个著名的说法,即“心理时间”,这种观点就是意识流小说家时间观念的来源。
柏格森认为时间是有分类的,它分为“外部时间”和“心理时间”。
“心理时间”是人的思想的本质,也是人心中最真实的想法,而“外部时间”可能是虚假的、表面的,是一种现象。
弗吉尼亚·伍尔芙在对人类心灵进行探究时采用了内省的方式,她不以时间顺序为线索,而是把历史颠倒,倒着思考问题,让人的所闻、所说、所感相互交集,得出心灵最深处的想法。
在她的作品中,用大量的文笔描述了时间的无限运动,借助对时间的观察和体会,洞察出历史发展的本质和人生的实质。
《墙上的斑点》一文很精短,有些人认为这不能代表大部头的意识流作品,没有说服力和信服力,这种观点有它的道理,但是有些学者则不以为然,他们看到的是这篇文章的另一面———基础性,在这篇文章中体现出来的排列组合方式体现着作者伍尔芙在所有意识流作品中如何组织文章的结构。
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可以提高读者对生活和历史的感悟和体会,也能培养读者敏锐的观察力,更告诉我们要关注生活,通过现象看本质。
二、否定历史伍尔芙的一生是带有悲剧性的,在孩童时代,她的同父异母的哥哥曾对她做出了有悖伦理的事情,结果导致伍尔芙在身体和心理上受到了很大的伤害,最终通过自杀终结了自己的一生。
夏目漱石在《我是猫》中曾写道:“所谓的社会,全体疯子的集合体”,“被幽禁在疯人院里的人才是正常的人,而留在疯人院外的到是疯子”。
社会的巨大压力造成了伍尔芙的悲惨人生,伍尔芙对现实社会进行了透彻的观察,看到了现实和社会的本质,对于这些发现却由于条件的限制使得伍尔芙备感无奈。
弗吉尼亚·伍尔芙把自己的真实追求写在了作品中,但这并不能满足她,于是她用更多的作品记叙生活中的真实和内心中真正追求的思想。
在她看来,当代的人需要的是真实,而不是虚假。
真实在生活中出现的次数极少,失望和无奈充斥着现实生活,这一观点在伍尔芙的婚姻中得到了证实。
起初,伍尔芙与伦纳德因共鸣和共同理解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之后又因真实和理解有偏差而结束了这场婚姻。
弗吉尼亚·伍尔芙对历史和客观事实产生了质疑,因才会出现了对真实的理解。
利昂·塞米利安认为,“历史上的暴君都企图剥夺他们的牺牲者的记忆权利,对记忆的镇压是最残酷的暴政,因为他是对人身个体的彻底摧残和对人类灵魂的虐杀。
”伍尔芙对历史的否定在《墙上的斑点》一文中有明确的表述。
小说的主要内容就是作者在墙上看到了一个斑点,由这个斑点引起了作者无限的联想和思考,在通过六次认证后,最终得知这个斑点其实是一只蜗牛。
作者在文中的联想很是有吸引力的,联想到的内容丰富多样,这些都532014%短篇小说是表面的现象,作者通过这些现象和意象得出了本质上的结论,看到了真实。
小说中有这样一句话:“因为一旦一件事发生以后,就没有人能知道它是怎么发生的了。
唉!天哪,生命是多么神秘!思想是多么不准确!人类是多么无知!”通过对多种事物的联想和联系,作者表达出了自己的观点,即对历史客观性的否定和对人类思维逻辑性的质疑,她不同意历史总是惊人的观点,她认为历史具有主观性,不是客观的,而偶然性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性质。
文章很随意,不拘一格,不受顺序和逻辑的限制,一些传统的见解和认识并不是完全正确的。
《墙上的斑点》有独特的魅力,那就是文章对读者有很大的启发性,它会让读者有所思考,有所发现,启发读者去寻找本质和真实,而不是生活在虚幻中。
文章中有这样一种观点,那就是“我们假设这个景象发生在夏天的傍晚———可是,所有这一切历史的虚构是多么沉闷啊!”这个观点不仅在文章中提出来,在夏目漱石的《竹林中》也有所表述。
伍尔芙对历史有着深入的洞察和见解,所以她采用意识流的方式完成了对文章的构建和表述。
传统观点认为儿女情长不如责任重要,而现在的人们却面临很大的压力,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不再明确和清晰,面对现实生活,人们的力量却又渺小,无法改变,充满无奈,所以主观意识占据了主体地位,真实被压于心底。
作者在小说中提到,“假定镜子打碎了,形象消失了,那个浪漫的形象和周围一片绿色的茂密的森林也不复存在,只有他的人看见的那个人的外壳———世界会变得多么闷人、多么肤浅、多么光秃、多么突出啊!在这样的世界里是不能生活的。
”用意识流去构建自己的梦想和未来,它是真实的、不受限制的,它不会像在现实生活那样短暂和无奈,在内心里它是永恒的、美好的。
梦想是美好的,但现实并不是永远美好的,它充满着无奈和失望,所以才出现了用自杀逃避的事件。
三、否定现象界柏拉图曾在《理想国》中提到,床的真实体是床之所以为床的“理式”,而在其他的学者看来,柏拉图所说的“理式”是神,笔者则不以为然,笔者的理解是这种“理式”是对客观世界存在的现象的否定。
柏拉图的思想是超前的,但他提出来的这种“理式”的表现符码和当代的表现符码是不同的。
笔者认为结构主义中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理论也适用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本质的探究,所以要细细探究柏拉图的理论,伍尔芙在《墙上的斑点》一文中也使用了这种理论。
“当我们发现这些真实的事物、星期天的午餐、星期天的散步、庄园宅第和桌布等并不全是真实的,确实带着些幻影的味道,而不相信它们的人所得到的处罚只不过是一种非法的自由感时,事情是多么使人惊奇,又是多么奇妙啊!”生活中的大部分事物和现象在人们的心里已经定了型,他们认为自己看到的和习惯的就是事物的本质,不需要思考和探究。
“它们探索深处,追逐幻影,越来越把现实的描绘排除在他们的故事之外,认为这类知识是天生具有的,希腊人就是这样想的,或许莎士比亚也是这样想的———但是这种概括毫无价值。
”意识流小说之前的小说多以写实为主要内容,让读者把看到的、感受到的都误以为是真实的。
伍尔芙在《墙上的斑点》中就对人们认为是真实的事物进行了质疑,谈出了自己的想法,哪怕在其他人眼里她的这种做法是“不合常理的”,伍尔芙也没有受到习惯的束缚,自由地思考着、联想着。
伍尔芙注重的是真实,但我们生活的世界却常常被虚幻笼罩,只有内心中真实的想法才是真实,这也是意识流小说作家想要表述的理论。
“我想到什么地方了?是怎么样想到这里的呢?一棵树?一条河?丘陵草原地带?惠特科年鉴?盛开水仙花的原野?我什么也记不起啦。
一切在转动,再下沉,在滑开去,在消失……是无限见了大动荡之中。
”伍尔芙的小说语言是富有诗情画意的,可以让读者在阅读中有所思考、感悟和成长。
正是由于作者不受逻辑的束缚,才写出了很多著作,揭示了生活中的矛盾现象,让读者学会思考和质疑。
在此之前,历史是不容置疑的,人们不会去否定和怀疑历史,这也造成了很多的文学悲剧。
作者多次提到了莎士比亚,而莎士比亚笔下的作品很多是悲剧,让读者看到的是情感的无情和历史的血腥,这也是由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所决定的,莎士比亚的思想是留给后人的历史难题。
庆幸的是伍尔芙没有被历史牵绊,她勇于表述自己的真实。
[参考文献][1]Immanuel Kant.Critique of PureReason[M].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Paul Guyer&Allen W.Woo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155-156.[2][美]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M].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407.[3][爱尔兰]詹姆斯·乔伊斯.都柏林人[M].孙梁,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249.[4]阎保平.从“斑点”到“灯塔”———弗·沃尔芙的结构管窥[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4).[5][日]夏目漱石.我是猫[M].于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6]唐建清.欧美文学导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312.[7][美]利昂·塞米利安.现代小说美学[M].宋协立,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8][英]弗吉尼亚·沃尔夫.墙上的斑点[M].黄梅,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2-9.[9]马新国.西方文论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8.[10]罗钢.叙事学导论[M].昆明:云南出版社,1994:7.[作者简介]代艳莉(1982—),女,河北唐山人,硕士,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文学。
54短篇小说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