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基本理论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综述
一、对外汉语教学基础理论研究(一)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名称与内涵学科的名称与定位,是关系到学科性质与方向的重要问题。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认为,“教育”比“教学”的内涵更为丰富,作为一个学科的名称,“对外汉语教学学”是无法成立的,只能称之为“对外汉语教育学”,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应当定位于语言教学学科”、“是语言教育学科下第二语言教育的一个分支学科”。
李开《汉语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也持有类似的观点。
但是,李泉《有关语言教育研究的几个问题——兼谈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定位》(《语言教育问题研究论文集(2000)》,华语教学出版社2001)认为,要从理论和实践上证明有必要用“对外汉语教育(学)”来代替“对外汉语教学”,或以“对外汉语教育(学)”的身份归入“语言教育学”并最终归入教育学,实现这样的目标,至少从一开始得不到绝大多数语言学和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的理解和认同,也与提出“语言教育”概念的初始目的不完全一致;“教育”和“教学”所指的内容并没有太多的本质区别,这些概念可以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同时并存,可谓合则兼美。
目前对外汉语教学界普遍认同的观点是,维持目前学科的名称,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科理论建设中去。
1997年国务院学位办公布的研究生招生目录中,设置了二级学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成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之下的研究方向。
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所处的三级学科地位,刘珣《谈加强对外汉语教学的教育学研究》(《语言教育问题研究论文集(2000)》,华语教学出版社2001)认为“应用语言学”不能清楚地表明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教育和教学的性质,反而片面强调了本学科的应用性,忽视了学科的理论性,无法表明本学科作为综合学科的性质特征和愈来愈借助于心理学、教育学的发展趋向。
李泉《有关语言教育研究的几个问题——兼谈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定位》(《语言教育问题研究论文集(2000)》,华语教学出版社2001)则认为,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的发展和所应用到的学科的拓宽,也就是应用语言学(狭义)理论的发展和“应用”学科的拓展,把对外汉语教学看作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不仅上下位关系顺理,而且与国内外应用语言学发展的趋势相符。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二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论
第二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论
(一)学科语言理论
1、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普通语言学及其 分支学科理论研究。普通语言学及其 各分支学科的理论必须和第二语言教 学实践相结合,只有服务于第二语言 教学的需要,才能成为第二语言教学 的学科语言理论。
2、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语言学研 ❖ 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是究汉。语,汉语的结构规律、
❖ 有关学科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的调查、研究主要依 托于学科应用理论的研究成果和学科应用研究所 反映出的问题,反过来,学科发展建设方面的进 步也能够促进学科应用理论的研究。
❖ 吕必松:基础理论、教学理论 ❖ 吕必松:基础理论、教学理论、教学法 ❖ 崔永华:支撑理论、基础理论、应用理论 ❖ 刘 珣:基础理论、学科理论、教育实践
中位教学原则:亚原则或分原则,是部分教学工作 或部分教学活动应当遵守的教学原则,其适用范 围是局部性的。如课堂教学原则、课型教学原则、 课程设置原则等。
下位教学原则:微原则或单原则,是某一项教学工 作或某一教学环节应当遵守的教学原则,其适用 范围是单一性的。如课堂练习机会均等的原则、 作业及时批改及时返还的原则等。
第一,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第二,以交际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原则。
第三,以结构、功能语言教学服务。
中国的对外3汉、语中教学国是传在中统国的教传学统文观化和传统的
教育思想中进行的,中国的教师有着浓厚的中华 文化底蕴和传统的教育观念。我们的教学对象是 以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教育观念很不相同的文化 传统和教育观念为背景的。在这种情况下,既不 能完全照搬中国的传统教育教学方法,也不能一 概否认之,而应该结合教学对象的特点研究中国 的传统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原则和教学方 法,从中做出取舍和调整。既吸收了中国传统教 育思想的合理成分,又不至于对学生学习造成障 碍。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
布洛卡区(运动语言区、语言前区) 韦尼克区(听觉语言区、语言后区) 视觉语言区 书写区
2、大脑语言功能的侧化——孩子出生后两侧大脑 半球均参与语言活动。大脑的语言功能是随着孩 子的发育,逐渐定位于大脑的左半球。孩子一般 是6—12岁完成侧化的过程。
二、语言习得的关键期理论
(1)言语行为说:“功能是言语行为,也就是用语 言做什么。如问候、拒绝、邀请、道歉等(盛炎 1990)“功能是人们为实现自己的交际意图和达 到一定的交际目的所进行的一个个言语行为。” (杨寄洲1993) (2)语言作用说:“所谓功能,也就是语言的作用, 用语言来表达什么思想”。(吕必松1987) (3)交际目的说:“功能指的是交际的目的”。 “任何交际都是为了一个或几个目的而进行的”。 (张占一1989)
1.语言的特征与对外汉语教学
①
语言的表现形式是言语
教学要从言语入手,语言是一个抽象的系统, 言语是这个抽象系统的表现形式。语言和言语 的关系就像人和张三李四的关系。只有通过言 语才能认识和掌握语言,因此教学要从言语入 手,而不能从语言规则入手。
②
语言是音义的结合体
以声音表示意义,教学要音义结合。语言在本 质上是口头的,教学首先要着眼于口语。学习 语音要密切结合语义,没有语义的声音在语言 学上毫无意义。
三、语言学习(习得)的个人因素
一)认知因素: 1、语言学能——是学习一门外语的认知能力 , 由听辨音及发音能力、语法敏感度、语言 记忆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组成。 学能较高的人在课堂上通常能更快、 更好地掌握外语材料。一些研究显示了语 言学能和外语学习成绩之间紧密关联。
2、认知方式(风格)——是人们在面
对外汉语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一、对外汉语教育发展情况1.对外汉语教育基本概念(1)母语与外语(2)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3)目的语与媒介语2、对外汉语学科构架(1)基础理论(2)应用理论(3)应用研究(4)教育实践(5)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3、学科特点(1)对外汉语教学与母语文教学的关系(2)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3)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4)交际能力4、对外汉语教育发展历史(1)1949年前的对外汉语教学概况(2)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机构(3)第一份对外汉语教学学术刊物(4)学科地位的确立(5)著名对外汉语教学专家:吕叔湘朱德熙邓懿王还杜荣二、教学模式1、教学法2、教学模式3、语法翻译法4、阅读法5、听说法6、全身反应法7、团体学习法8、暗示法9、自然法10、交际法11、任务式教学12、侵入式教学三、对外汉语课堂教学1、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2、课程设计3、教学大纲4、结构大纲5、功能大纲6、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7、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四、对外汉语教材及测试1著名的对外汉语教材(1)《老乞大》(2)《语言自迩集》(3)《汉语教科书》(4)《基础汉语课本》(5)《实用汉语课本》(6)《中文听说读写》(7)《新实用汉语课本》2教材的分类(1)综合型教材与分技能教材(2)单元制教材与单课制教材(3)结构型教材与功能型教材3教材选用的原则4语言测试的种类5语言测试的效度6语言测试的信度7汉语水平主干考试及分支考试种类8教学评估第二部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一、第二语言习得基本概念1.习得与学习2.外语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3.语言习得机制4.中介语5.普遍语法6.母语迁移7.化石化8.教师语言、外国人话语9.个体差异10认知风格二、第二语言习得基本理论1.对比分析(1).对比分析(2).对比分析强势说及弱势说(3),对比分析的意义和局限2.偏误分析(1).偏误分析理论背景(2).偏误和错误的区分(3).偏误分析研究的步骤(4)偏误的五个来源(5)偏误分析的贡献(6)偏误分析的局限(7)汉语偏误分析研究3克拉中语言习得假说(1)习得与学习假说(2)自然习得顺序假说(3)输入假说(4)监控假说(5)情感过滤假说4.文化适应理论三、个体差异与学习策略1.关键期假说2.语言学能3.工具型动机与融合型动机4语言习得态度5.学习者焦虑6认知策略7元认知策略8补偿策略9.记忆策略10社会策略11情感策略12场独立与场依存13.语言自我14歧义容忍度第三部分中国文化一、中国文化概说1.中国文化特点(1)农耕型文化(2)伦理型文化(3)三纲、五常(4)宗法制(5)内圣外王2.中国文化的优势(1)阴阳五行的含义及相互关系(2)中国人“天”的概念(3)“天人合一”的含义(4)中和、中庸(5)修身克己二、中国的学术思想1.“诸子百家”的含义2.儒家(1)孔子1)孔子的思想的核心2)孔子的政治思想3)孔子的教育思想(2)孟子1)孟子思想的核心2)孟子的“仁学”理论3)孟子的政治思想(3)荀子1)荀子的“人性观”2)荀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不同3)荀子的唯物主义观(4)两汉经学1)古文经、今文经2)今文经学的代表人物3)“六经”的内容4)郑学、王学5)“太学”的设立(5)宋明理学1)“理学”的含义2)影响理学形成的因素3)横渠先生4)关学、濂学5)二程6)理学四大家7)朱熹的理学精髓8)闽学9)理学发展的两大高潮时期10)知行合一(6)清朝朴学1)“朴学,,的主要研究内容2)清代朴学的代表人物3)《日知录》4)清代早期和晚期朴学研究的差异3.道家(1)儒家与道家思想的不同(2)道家的代表人物(3)老庄思想的现代意义(4)老子1)老子的“道”2)老子的辩证法思想3)老子的策略思想(5)庄子1)庄子的代表作2)庄子思想的核心3)庄子认为内心修养的途径4.墨家(1)墨家的代表人物(2)战国时代的“显学”(3)墨子的代表作品(4)墨子的思想(5)墨家在逻辑和科技上的贡献5.法家(1)法家的代表人物(2)法家三派(3)韩非子的法家思想三、民众的信仰世界6.民间三大崇拜(1)出现天地、祖先、军师崇拜的原因(2)天地山川崇拜1)封禅2)史书记载中第一个封禅的皇帝3)五岳(3)祖先崇拜太庙、宗祠(4)君师圣贤崇拜1)文圣、武圣2)封建帝王祭孔7.佛教(1)佛教的创立(2)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3)佛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及原因(4)唐代佛教的发展(5)佛教的基本信仰(6)佛教主要教派(7)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8)佛教四大名山、佛教石窟艺术(9)佛教对中国社会的影响8.道教(1)道教产生的时间(2)早期道教的主要来源(3)道教的基本信仰(4)道教发展的重要阶段及重要人物(5)道教宗派(6)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影响(7)重要道观四、中国古典文学1.诗词作品及诗人(1)《诗经》(2)《楚辞》(3)乐府诗(4)建安七子(5)宋词派别2.散文及其作者(1)先秦散文(2)西汉散文代表作(3)骈体文代表作(4)古文运动(5)三苏3.辞赋及其作者(1)先秦辞赋(2)散体大赋代表作(3)宋代辞赋代表作4.戏剧及戏剧家(1)元曲四大家(2)元杂剧代表作(3)明传奇代表作(4)南洪北孔5.小说及小说家(1)刘朝小说代表作(2)四大奇书(3)清小说代表作五、中国风俗习惯1.茶酒与烹调(1)中国饮茶史(2)《茶经》(3)八大菜系2.衣冠服饰(1)中国古代服饰的最大特点(2)中国服饰史上的革新3.民族祥瑞动物中国民族祥瑞动物及其象征意义4花草树木(1)花木对中国人的象征意义(2)花中四君子(3)岁寒三友5.崇尚和禁忌(1)十二生肖(2)中国人的数字迷信(3)中国人的方向与颜色迷信(4)中国人的避讳之俗六、中国古代科技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七、中外文化交流1.丝绸之路(1)路上丝绸之路(2)海上丝绸之路2.佛教东传和西行求法(1)佛教东传(2)西行求法3.日本遣唐使和留学生4.郑和下西洋5.西学东渐与东学西传(1)《马可波罗游记》(2)利玛窦(3)西方传教士的贡献第四部分跨文化交际理论一、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1.“文化”的含义2.文化的分类3.文化的特性4.稳性文化的基本内容5.语言和文化的关系6.人类交际的主要手段7.组成交际行为的八个重要因素8.影响交际的因素9. “跨文化交际”的含义10.对外汉语教师了解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必要性二、文化定势1.“文化定势”的含义及特点2.文化定势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影响3.在跨文化交际中对待不同文化的正确态度三、世界观、民族性格、价值观、思维方式、民族中心主义1.中国人与欧美人世界观的差异2.中国人民族性格3. “价值”的含义及特点4. Hofstede衡量价值观的尺度5.中国人与欧美人价值观的差异6. “思维方式”的含义7.西方国家典型的思维方式分类8.思维方式与语言文字的相互关系9.中国人与欧美人思维方式的差异10.民族中心主义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四、汉语语构文化、语义文化、语用文化1.汉语独特的语构文化的主要体现2.不同语言中词汇意义的对应关系分类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应强调的基本语用文化五、非语言符号与跨文化交际1.非语言交际手段在交际中的功能2.人体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3.中国人与欧美人世间观的差异六、文化休克、跨文化交际能力1.“文化休克”的含义及表现2.文化休克的四个发展、阶段3.避免或解决文化休克的方法4.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本内容第五部分语音及语音教学一、语音常识1.语音的性质(1)语音的物理性质(语音四要素)1)音高2)音强3)音长4)音色(2)语音的生理性质1)发音器官2)发音部位3)发音方法(3)语音的社会性质1)同样的概念、意义在不同语言、方言中的语音形式不同2)同样的语音形式在不同的语言、方言中具有不同的功能2.音节和音素(1)音节(2)音素3.元音和辅音(1)元音和辅音(2)元音和辅音的差异(3)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元音和辅音4.声母、韵母和声调(1)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音节(2)声母(3)韵母(4)声调(5)零声母5.辅音、元音和声母、韵母的关系(1)声母和辅音的关系(2)韵母和元音的关系6.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韵母(1)普通话韵母按构成成分分类(2)单韵母(3)复韵母(4)鼻韵母(5)韵头(介音)、韵腹和韵尾7.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韵母和现代汉语的“韵”(1)韵和押韵(2)韵母和韵的差异8.汉语语音的特点(1)汉语是汉藏语系的一种,是词根孤立型的语言1)语音的谱系分类:汉藏语系2)语音的结构分类:孤立语(2)没有复辅音(3)元音占优势(4)有声调9.音位(1)音位(2)音位归并的原则(3)音位和音位变体(4)现代汉语普通话声母、韵母和声调的音位描写二、语音教学的重要性及其基本原则1.语音教学的重要性(1)语音是语言的载体,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学习语言的基础。
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必读书目
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必读书目一、专著1、对外汉语教学基本理论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国家教委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审查委员会办公室。
(也在1994年至97年的《世界汉语教学》上连载过,可从中国学术期刊网上下载)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
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概要,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0年7月第一版。
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年4月第一版。
吕必松,华语教学讲习,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8月第一版。
吕必松,语言教育问题研究论文集,华语教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吕必松,语言教育与对外汉语教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
盛炎,语言教学原理,重庆出版社,1990年出版。
刘珣主编,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第一版。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
刘珣,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简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一版。
赵金铭主编,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丛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
赵金铭主编,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7月出版。
赵金铭总主编,对外汉语教学专题研究书系,商务印书馆,2006年8月出版。
共22本:1、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研究(4本,中国人民大学李泉教授主编):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对外汉语教材研究对外汉语课程、大纲与教学模式研究2、对外汉语课程教学研究(5本,北京大学李晓琪教授主编)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研究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对外汉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研究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研究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3、对外汉语语言要素及其教学研究(4本,北京语言大学孙德金教授主编)对外汉语语音及语音教学研究对外汉语词汇及词汇教学研究对外汉语语法及语法教学研究对外汉字教学研究4、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习得与认知研究(3本,北京语言大学王建勤教授主编)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语言系统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习得过程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与汉语认知研究5、语言测试理论及汉语测试研究(2本,北京语言大学张凯教授主编)汉语水平考试(HSK)研究语言测试理论及汉语测试研究6、对外汉语计算机辅助教学研究(2本,北京语言大学郑艳群教授主编)对外汉语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论研究对外汉语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践研究7、对外汉语教师素质与教学技能研究(2本,北京师范大学张和生教授主编)对外汉语教师素质与教师培训研究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研究崔永华,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
历年对外汉语教学理论试题及答案
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理论部分及答案一、填空题说明:第8—16题是填空题,共10个空;每个空1分,共10分。
请请仔细阅读句子的意思,并在答题纸相应的题号下填入恰当的答案20052005年年8.8.现代汉语教学理论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更加强调现代汉语教学理论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更加强调现代汉语教学理论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更加强调_______________学学_______9.9.语言教学与语言学教学的不同之处表现在语言教学与语言学教学的不同之处表现在语言教学与语言学教学的不同之处表现在_________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教学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等方面。
10.10.替换练习的心理学基础是替换练习的心理学基础是替换练习的心理学基础是______行为主义行为主义行为主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___11. ___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课堂教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外语教学的基本方式,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
是外语教学的基本方式,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
12.12.许多外语学者在其外语达到一定水平以后,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出现止步不停的情况,许多外语学者在其外语达到一定水平以后,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出现止步不停的情况,这种现象被称为“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____化石化化石化化石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13.听力课一般分为两种:听力课一般分为两种:精听和泛厅,前者是为了理解听力内容的细节,前者是为了理解听力内容的细节,后者在于后者在于后者在于__把握听力材料的大意力材料的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4.中介语是介于本族语和中介语是介于本族语和中介语是介于本族语和____________目的语目的语目的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系统之间的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系统是由学习者创造的。
第一次课对外汉语教学理论
1984年,教育部委托北京语言学院研制汉语水平考试 (HSK),1990年。HSK通过鉴定,并正式实施。2002年, 中国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委员会委托南京师范大学研制HSK (少儿)、北京大学研制HSK(商务)、首都师范大学研制 HSK(文秘)、上海师范大学研制HSK(旅游)。自考试 实施至今,HSK在世界上37个国家设立了154个考点,共有 40余万人参加了考试。 198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北京语言学院、北京外国语学院、 上海外国语学院、华东师范大学4所大学开设了第一批对外 汉语教学专业。现全国有62所高等院校开设有对外汉语教学 本科专业,每年招生近4000人。
(三)语言教学的原则
①正确处理语言要素的传授与言语技能、言语交际技能训练的 关系,掌握语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运用语言进行 交际的能力原则。 ②正确处理语言的形式结构教学与语义结构教学的关系,语 法—语义—语用相结合的原则。 ③正确处理语言与文化、语言知识与言语要素的关系,结构— 功能—文化相结合的原则。 ④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选择和编排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加强 重复,螺旋式提高的原则。 ⑤强化学习环境,自觉学习与自然习得相结合的原则。 ⑥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 造性原则。
③探索阶段(70’s初—80’s初) a. 对实践性的原则再认识。 b. 打破旧的、脱离实际的科学系统,代之以符合实践性原则的 新的科学系统。 c. 引入了情境教学,提出“听说领先”,形成“以听说法为主, 结构为纲,兼顾传统方法”的综合教学法。 具体措施: a. 试验分课型,听说、读写分开。 b. 改革精读课,加强听力、阅读,改名为“综合技能课”。 1980年《基础汉语课本》 以常用句型为重点。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任务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有利因素——词汇方面 汉语的音节少,便于记忆;汉语词汇的结构方式以词根复合法为主,由大多数本身就能独立成词的单音节语素结合而成,词义与语素义有关,也便于记忆(如冰鞋、手套、一月)。其他语言则没有汉语词汇这一特点,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单纯词,需要死记(如glove、fun、strict). 汉语的构词法非常灵活,词和词组的结构关系一样,都是用偏正、并列、述宾、述补、主谓五种结构关系表示。
周小兵(2009)没有区分核心与基本,认为三个问题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
学科:三个基本问题
语言学和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对外汉语教学是研究语言教学的科学。
理论语言学从对语言本质的认识,即语言观的角度,对语言教学的宏观指导,影响到对语言教学性质、目标、原则和方法的认识,从而成为不同教学法流派的理论基础。
具体语言学对语言事实的描写和语言规律的揭示,从微观上对语言教学以启示,不仅影响到语言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影响到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措施评估等教学环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
语言的基本特征与对外汉语教学(7个方面)
1.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这是语言的本质属性;符号是用来代表客观事物的,有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语言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启示如下: (1) 学习语言要重视意义。要掌握音义的联系,遵守约定俗成的社会规则。音和义的的对应关系 (2)学习语言要掌握语言系统和各分支系统。主要内容是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四个要素及其相关系统。 (3)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本质上是口头的,文字是第二性的。语音的学习和教学应从听、说开始,首先着眼于口头语言。
2.怎样处理言语技能训练?三种方式
3.怎样进行言语交际技能训练?五种方式
总体设计中的教学原则包括的内容: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本课程是为对外汉语教学专业本科学生设计的一门入门课程。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深入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巧,学会运用这些理论和技巧进行对外汉语教学。
二、课程目标:1.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2.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技能,如教学设计、教学执行、教学评价等;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教学团队协作效能。
三、教学内容:1.对外汉语教学基本概念与理论(200字):-对外汉语教学的定义;-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方法。
2.对外汉语教学原理与方法(800字):-对外汉语听说教学方法;-对外汉语阅读写作教学方法;-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方法。
3.对外汉语教学设计与实施(800字):-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分析;-课堂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学资源的准备与使用;-教学评价与反馈。
4.对外汉语教学实践(200字):-学生教案设计与实施;-分组合作与互助学习;-教学反思与提升。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平时表现(30%):包括课堂参与、课后作业等。
2.期中考试(30%):测试学生对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3.期末项目(40%):学生需设计一堂对外汉语教学课程,并进行实际教学演示。
六、教材参考:1.《对外汉语教学导论》(朱小曼,吴树战著)2.《对外汉语教程教学设计》(白岩著)3.《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谷长厚著)七、其他要求:1.学生应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2.学生需按时完成课后作业,并积极参与小组合作项目;3.学生需认真准备期末项目,并按要求进行实际教学演示;4.学生需遵守教学纪律,尊重他人观点,保持课堂秩序。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层次
分为三个层次:学科支撑理论、学科基础理论和学科应用理论。
1、学科支撑理论:
语言学理论、心理学理论、教育学理论、文化学、哲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2、学科基础理论:是指导学科教学和研究实践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方法论;
第二语言教学理论语言习得理论汉语语言学理论
学科方法论学科发展史第
3、学科应用理论:是直接指导学科教学实践的理论,是学科理论的核心部分。
(1)总体设计理论:根据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在全面分析第二语言教学的各种主客观条件、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教学措施的基础上选最佳教学方案,对教学对象、目标、内容、途径、原则以及教师的分工和对教师的要求等作出明确的规定,以便指导教材编写(选择)、课堂教学和成绩测试,使各个教学环节成为相互衔接、统一的整体,使全体教学人员根据不同的分工在教学上进行协调行动。
(2)教材编写理论是关于教材编写的原则、类型、过程、方法的理论
(3)课堂教学理论:探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学的规律、性质、目标、原则、结构、程序、方法、技巧以及它在语言学习和教学中的地位等
(4)语言测试理论:涉及测试的功能、种类,测试标准的制定、考试设计、试题设计、考试实施、成绩统计以及效度、等值等基本问题。
(5)教学管理理论:根据教育规律、语言习得规律探讨适合语言教学的管理规律和体系。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一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论
(五)文化学。文化学是对外汉语教 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但是语言是文化的 载体,语言中包含文化因素,语言和文化关系非常 密切;第二语言教学或外语教学是一种跨文化教学, 不仅教学过程本身是跨文化的教学过程,而且语言 学习者日后以目的语为工具从事的交际活动也是跨 文化的交际活动。因此,与语言交际有关的文化知 识和文化因素就成了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的内容之 一。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交际中的各种问题和交际 策略的研究,语言中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因素的研究,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就成为第二语言教学或外 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
学科基本理论的形成及其体系的建立,要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在学科理论基础中可以找到确定的支撑理论; 第二,是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的根本问题“教什么”和“怎么
教”(包括“学什么”和“如何学”)的理论体现; 第三,能够作为学科应用理论研究的理论基础,也能够全面
指导有关教学的应用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基本理论包括学科语言理论、 语言学习理论、语言教学理论、跨文化教学理论。 它们的支撑理论分别是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 和文化学,也分别包括具有广泛支撑性的哲学。 学科语言理论和跨文化教学理论主要解决“教什 么”、“学什么”的问题;语言学习理论和语言 教学理论主要解决“怎么教、”“如何学”的问 题。这些理论及其各自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是能够 指导诸如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大纲的制定、教 材的编写及评估测试等有关学科的各项应用理论 研究。
(三)教育学。教育学是对外汉语教 学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
首先,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教学活动,教学 活动必须遵循教育学特别是教学论的一般原 理和一般规律。
其次,教育和教学的一般原理和原则对教学 大纲的制定、课程设计、教材编写、教学方 法的使用等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都 有指导作用。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法试卷(带答案)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法试卷(带答案)华东师范大学期末试卷(a)2021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_对外汉语教学法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专业:___对外汉语年级/班级: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专业报读考试时间:90分钟考核方式:TKT一、填空题15%1、教学法的理论支柱主要有三个,分别是语言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和教育学理论。
2、国外外语教学法按照语言教学特征可以分成四大流派,他们分别就是心智派遣、经验派遣、人本派遣、交际派遣。
3、听力课的课堂教学通常存有三个阶段,就是听到前预示着、听到时练、听到后检查。
4、心智风格存有三对,即为,场独立性场依存性、思索型冲动型、放任女性主义排在他女性主义。
5、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从评卷的客观化程度的角度分割出的。
6、对外汉语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
二、挑选10%1、属于以分析理解为主的教学法流派是(b)。
a直接法b听说法c翻译法d全身反应法2、____b____所指的就是试卷若想客观地充分反映测试对象的水平差异。
a信度b效度c难度d准确度3、下面哪项不属于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ba通识科多练习b听闻领先c学习者为中心d结构功能文化结合4、我们熟识的《新概念英语》就是()的代表教材。
da译者法b听到观点c交际法d音像法5、如果欧美学生比较多的班级,比较适合的精读课教材是(a)。
a实用汉语课本b标准汉语教程c汉语会话301句d基础汉语40课三、名词解释25%1、教学行为教学犯罪行为:与教学有关的具体内容活动2、学习动机学习动机:驱使人们学习的一种动因和力量,包括个人意图、愿望、心里的冲动或者企图达到的目标。
3、区分度区分度:测试区分受试者水平差异的性能。
4、交际能力交际能力:海姆斯针对乔姆斯基的观点提出,一个学语言的人,预压能力不仅包括能否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还包括能否恰当运用语言的能力。
因此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两个方面。
对外汉语教学引论简答题
对外汉语教学引论简答题摘要:一、对外汉语教学的定义与特点1.定义2.特点二、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体系1.基本理论2.教学方法3.教材与课程设置三、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1.语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针对性原则3.文化融入教学四、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与挑战1.国际化需求与日俱增2.教学质量与评价体系3.教师队伍建设五、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趋势与策略1.技术创新与教学融合2.多层次、多渠道合作与交流3.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正文:一、对外汉语教学的定义与特点1.定义对外汉语教学,是指针对非母语学习者进行的汉语语言教学。
它旨在帮助学习者掌握汉语语言知识,提高汉语交际能力,同时了解中国文化。
2.特点(1)实用性:对外汉语教学以实际应用为目标,注重培养学习者的语言实践能力。
(2)针对性:根据学习者的语言背景、年龄、学习需求等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
(3)文化融入:在教学过程中,介绍中国文化和习俗,使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汉语。
二、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体系1.基本理论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包括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
2.教学方法(1)口语法:强调口语交流,提高学习者的口语表达能力。
(2)情景教学法:设置实际场景,让学习者在情境中运用汉语。
(3)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具体任务,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
3.教材与课程设置(1)教材:根据不同水平、需求选择适合的教材,注重教材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2)课程设置:设置多元化课程,包括口语、听力、阅读、写作、文化等。
三、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1.语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1)注重理论学习,掌握汉语语法、语音等基本知识。
(2)强调实践操作,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
2.针对性原则(1)针对学习者的特点,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
(2)因材施教,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3.文化融入教学(1)在教学过程中,介绍中国文化及习俗。
(2)通过文化对比,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语。
四、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与挑战1.国际化需求与日俱增(1)全球汉语学习者数量持续增长。
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
言学学科)区别开来。在所有这些方面,其他理论
都无法代替。因此,只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
教学理论才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的本体理
论。整理课件Fra bibliotek*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本体理论的 发展
1、 20世纪50年代的本体理论研究——基础 的建立
整理课件
周祖谟《教非汉族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些问题》1953 邓懿《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遇到的困难问题》1955 王学作、柯炳生《试论对留学生讲授汉语的几个基本问
整理课件
C 关于分听说和读写两种课型进行教学的试验。 1975年,分听说和读写两种课型进行的教学试验:
头两周利用汉语拼音教发音和简单的日常生活会话,基 本上不教汉字。然后分听说和读写两种课型,每天上四 节课,头两节教听说,后两节教读写。读写课教汉字认 读、书写、朗读和阅读,后期教写作。增加构字法和构 词法的教学以及阅读速度的训练。听说课结合语音、词 汇、语法教学进行听说训练,突出听力训练。前期不出 现新汉字,只出现读写课中学过的汉字,读写课没有学 过的汉字用汉语拼音代替。两三个月后逐步过渡到听说 课本也全部用汉字。
整理课件
经过多年的试验和修改,最后形成了下列课程和 教材
体系:
课型名称 周课时
教材
精读
10
初级汉语课本(1988,共3册)
听力理解
4
汉字读写(第一 5 学期) 阅读理解(第二 5 学期)
初级汉语课本.听力练习(1986,共3 册) 初级汉语课本.汉字读写练习(19861987,共2册) 初级汉语课本.阅读理解(1989,1册)
1984年在北京语言学院成立了语言教学研究所, 出版了《汉语词汇的统计与分析》(1985)和《现 代汉语频率词典》(198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教学理论
对外汉语教学原则确立的依据
教学原则的基本性质及教学原则的层次体系
对外汉语教学的总教学原则: 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从教学过程上看,从教学关系上看,从内外因
上看,从教学原则上
以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中心的原则:把汉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确立为对外
汉语教学工作和教学活动的核心,并把这一原则确立为对外汉语教学的 总原则之一,这是教学原则对学科性质和特点的最高体现 以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为框架的原则:所谓的结构、功能和文 化的具体所指究竟为何,还有分析,“三结合”如何结合同样有不同的 看法,对功能和文化的研究还相当薄弱,“三结合”在教学中究竟体现 在哪些方面,如何来体现
核心是学科基本理论,外联(联系学科的理论基
础如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内导(指导学科的 应用研究如教材编写研究、测试研究等)
学科基本理论体系的形成
两面向: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实际,面向中 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实际;
三结合:结合国外第二语言和外语教学的理
论和实践,结合第二语言教学的两个根本问题 “教什么”和“怎么教”,结合中国的教育传 统和教学方法
际文化;知识文化的教学则要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和具体的培养目 标来决定
第四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法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学法回顾 与展望
一、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历史回顾
第一阶段: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的教学法阶段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初创阶段,采用语法翻译法和演绎法进行教 学,典型教材是由北大中国语文专修班于1958年出版的《汉语教科书》; 语言综合教学的直觉意识
语言教学理论
2 教学原则理论
教学原则的基本性质: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具有
时代性;对教学过程的规律性的认识与概括,并指导 实践,具有实践性;有不同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理论基 础,具有理论性;不仅体现教育目的及阶段性,还应 体现学科的性质与特点,具有针对性;对教学工作及 教学活动的要求,具有层次性 教学原则的层次体系:根据是否受时代 和教育目 的的影响,分为常规教学原则和非常规教学原则;根 据适用面的宽窄及适用对象的不同,把非常规教学原 则分为上位中位和下位三类教学原则
学师教教教学教 科资学育学科师 发队管实技历进 展伍理践术史修 规建研研开研培 化设究究发究训 划
一、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基本理论概说
学科基本理论和学科应用理论构成对外汉语教 学的学科理论体系 重点是学科基本理论和学科应用理论(学科应用
理论直接指导着教学实践,它的研究水平不仅体现学 科理论研究的水平也体现教学实践可能达到的深度和 广度)
语言教学理论
3 中国传统教学观
教在前、学在后,教为主、学为次 读书学习是最重要的、高尚的,但读书学习绝 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而必须要吃苦
三、跨文化教学理论
文化教学的地位:对外汉语教学本质上说,既是一种第二
语言教学,也是外语教学,而第二语言教学和外语教学都属于跨 文化教学。跨文化交际特别是跨文化语言交际的理论和实践是对 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学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பைடு நூலகம்
学科基本理论的构成
1.学科语言理论: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及分支
学科研究、汉语语言学研究;即在教什么发挥指导作 用
2语言学习理论:基本理论研究、对比分析、偏误分析、 中介语理论;即在怎么学发挥指导作用 3语言教学理论:学科性质理论、教学原则理论、教学 法理论、中国传统教育观;即在怎么教发挥指导作用 4跨文化教学论:文化教学的地位、文化教学的内容、 文化教学的原则。即在学什么发挥指导作用
化因素的教学,所谓的文化因素,是指跟对目的语的理解和用目 的语表达密切相关的文化因素,主要是隐含在目的语的结构系统 和表达系统中反映该民族的价值观念、是非取向、衣食住行、风 俗习惯、审美情趣、道德规范、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特定的文 化内涵
文化教学的内容:语言教学本身所不应该也不能脱离的文
文化教学的原则:语言教学的同时必须教授的是所谓的交
二、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基本 理论的内容
学科语言理论 语言教学理论 中国的传统教学观
学科语言理论
1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及其分支学科理论研究
语言理论能否和教学实践相结合、能否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及发挥多大 作用,是其能否成为第二语言教学学科语言理论的标志;我们不但要应 用和引进语言学理论,更要主动和自觉的开展面向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理 论建设和教学实际需要的语言学及其分支学科的理论研究
科学综合的教学法
相对于传统教学法的综合性特点而言,不仅尝试了对结构、意义、功能、 情景、文化等不同的内容综合形式,还对综合课与技能课的综合、各技 能之间的综合方式进行了广泛的探索
三、对外汉语教学法发展的趋势
理论研究的并进化 教学法形态的模式化 语言材料的语篇化 语法教学的强势化 教学的活动化和任务化 教学的立体化
2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语言学研究
面向汉语教学需要的汉语本体(语音、语法、词汇、篇章等) 研究的成果,是学科语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面向对外汉 语教学需要的汉语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语言教学理论
1 学科性质理论
所谓学科性质理论,即关于第二语言教学性质 和特点的理论 既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外语教学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最基本的目的 观是把语言当作交际工具来教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 科基本理论
一、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基本理论概说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体系
学科理论基础
学科基本理论
学科应用理论
学科发展建设
哲教语心文 学育言理化 学学学学
学语语跨 科言言文 语学教化 言习学教 理理理学 论论论理 论
学学学教课教教测评 科课科学堂学材试估 目课课大教技编理理 标程程纲学巧写论论 研设建研研研研研研 究计设究究究究究究
二、对外汉语教学法现状
结构与功能结合的教学法
引入功能意念概念和交际概念,寻求结构与功能的有机结合
结构、功能与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法
以结构为基础,以功能为目的,文化因素融合在语言教学中,并采用通 过语言教学导入文化因素的做法实现三者的结合
教与学结合的教学法
“教”与“学”的并重,“教”与“学”的结合,启发式的教学法
第二阶段:体现实践性原则的教学法阶段
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初,改进阶段,采用“相对直接法”的教学法, 标志性教材由赵淑华、王还、许德楠张维等人编写的《基础汉语》和 《汉语读本》
第三阶段:深化实践性原则的教学法阶段
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初,探索阶段,以句型体现结构、兼顾 传统教学法的综合教学法,主要教材由李德津等编写的《汉语课 本》和李培元等编写的《基础汉语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