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专业素质问题的探讨_夏建全

合集下载

对专业建设、课程以及教学改革的建议和整改的措施

对专业建设、课程以及教学改革的建议和整改的措施

对专业建设、课程以及教学改革的建议和整改的措施尊敬的读者,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对于专业建设、课程设计及教学改革的建议和整改措施非常重视。

教育是国家的未来,而教师更是教育的基石。

如何更好地进行专业建设、设计更优质的课程以及实施教学改革都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要强调的是,专业建设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在专业建设方面,我们建议要注重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加强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鼓励教师参与学科交叉研究,提升教师的跨学科能力。

还要加强教师的团队建设与协作能力,培育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

课程设计是课堂教学的核心。

在课程设计方面,我们建议要注重教育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教育教学设计应该紧密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实践能力。

要注重课程的多样性和互动性,积极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创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动力源泉。

在教学改革方面,我们建议要注重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更新和教育教学方法创新。

要鼓励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探索教学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积极借鉴国内外教育教学的先进经验,不断改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专业建设、课程设计及教学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

只有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国家的未来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希望我们的建议能够帮助您更好地推动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任何问题,欢迎您再次和我联系。

祝好,(您的文章写手尊称)尊敬的读者,在教育领域,专业建设、课程设计和教学改革一直是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

今天,我想和您一起更深入地探讨这些关键问题,希望能给您带来更多的启发和帮助。

让我们再次强调专业建设的重要性。

专业建设不仅仅是提高教师个人素质和能力,更是教育事业的长期发展需要。

课程多样化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课程多样化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课程多样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一、问题的提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文件指出,“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国家中长期中小学发展规划和纲要》(2010-2020)提出要“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

也就意味着,高中课改必须从自己的教育对象—-不同潜质的学生入手,着力建构能够适应当代中学生的课程体系,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诉求和激发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重视和研究课程的多样化。

什么是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它是指发展学生的人性化、人道化,尊重人的个性,突出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 也指教育的个人化或个别化,包括应考虑个人的生理、心理、年龄特点,考虑个人的天赋、特长、兴趣、爱好,考虑个人的社会志向和职业选择等等。

发展学生、解放学生实质就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学生的个性化充分发展,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向本真的回归。

用什么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那就是课程,多样化的课程。

课程是指在学校由于教师的作为,而使学生所遭遇到的一切;包括学校所承负的责任,授予学生的一切经验,是学校为达成目标而采取的规划方案。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所有(教师、学生)活动、所有(责任、经验)目标达成的依据。

也就是说,课程就是学校为学生做出的一种学习规划,是一种学生自身素质的提升规划,一种基于学生个性化诉求的发展规划,也是一种未来人生规划的预演。

它决定了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多样化的课程架构首先源于教育学对“人”的理解,它明确提出:人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

人作为一种存在的可能性本身就孕含着丰富性和多样性,另一方面个体生命具有独特性、不可替代性及个体间的差异性。

专业建设及教学改革

专业建设及教学改革

标题:专业建设及教学改革——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专业建设及教学改革成为了关键的举措。

本文将分析专业建设及教学改革的意义和价值,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措施。

一、专业建设的意义与价值1. 提升就业竞争力:通过对专业建设的不断优化,培养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 推动学科发展:专业建设是学科发展的基础,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实验设施和教学资源,促进学科的研究和创新发展。

3. 增强办学特色:通过专业建设,学校可以塑造出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学生和高水平的教师。

4.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专业建设要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培养出符合地方产业需求的专业人才,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撑。

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路径1. 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师培训,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2. 促进创新实践:注重实践教学,开展课程设计和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 推行素质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4. 引入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注重对学生全面素质的评价,提高教学改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可行的措施与实施路径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引进高水平的教师和专家,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2. 完善实验设施和教学资源:加大投入力度,提升实验设施和教学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为教学改革提供有力支持。

3. 加强与企业合作: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开展实践项目和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4. 推行终身教育:建立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为在职人员提供进修和培训机会,保持其专业素质的更新和提升。

结论: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是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

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

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

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当前,教育发展进入新时代,教育改革成为我国的迫切需求。

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中的关键环节,而专业建设则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

本文将从深化教学改革和加强专业建设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共同探讨如何推动教育事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深化教学改革深化教学改革是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根本途径。

教学改革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推动教育向现代化、国际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1.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的是知识的灌输和传授,而现代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一些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全面素质发展的,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展各类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还要注重德育教育,加强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让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3.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教学手段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教师要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一些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视频等,提高教学效果;学生也要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获取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二、加强专业建设专业建设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加强专业建设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1.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

因此,加强教师的培训是关键所在。

教师应经常参加专业培训,了解最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同时,学校也要提供良好的培训机会和平台,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2.加强教材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和优化,使之符合时代的需求和学生的需求。

高考改革下的教师专业发展与素质提升

高考改革下的教师专业发展与素质提升

高考改革下的教师专业发展与素质提升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高考改革已成为当今中国教育领域的热点议题之一。

而教师的专业发展与素质提升,作为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之一,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就高考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与素质提升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拓宽教师的知识视野高考改革倡导多元化的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这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需要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不仅要熟悉传统的课程内容,还要了解跨学科知识和新兴领域的发展动态。

这需要教师们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索,不断提升自己的学科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二、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高考改革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更加系统和有序。

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的教师培训机制,为教师提供更多元化、个性化的专业发展路径。

这包括开设针对性的培训课程、组织教师参与教育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以及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指导和辅导。

三、强化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高考改革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注重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四、倡导教师的素质提升高考改革倡导素质教育,这也包括教师的素质提升。

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秉承正确的教育理念,注重个人修养和职业道德。

同时,教师还应当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总之,高考改革下的教师专业发展与素质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育部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不断完善教师培训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才能更好地适应高考改革的要求,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个性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保障。

新课程改革中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与提高

新课程改革中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与提高

3科 学 态 度 、 感 与 价 值 观 : . 情 4科 学 、 术 与 社 会 。 . 技 二 、 养 的对 策 培
为 了能 达 到 提 高 学 生 科 学 素 养 的 教 育 目标 .
各 科 的 课 程 标 准 都 提 供 了 操 作 性 很 强 的 实 施 建 议 , 过 两 年 的 新 课 程 改 革 , 者 认 为 对 学 生 科 通 笔 学 素 养 的 培 养 与提 高 可 以从 以下 方 面着 手 : 1学 生 自由结 合 成 组 或 将 学 生 分 组 . 后 组 . 然
门课 程 的基 本 理 念 和 培 养 目标 , 此 , 文 阐 述 了在 新 课 程 改 据 本
革 下 如 何 培 养 并提 高 学 生 的科 学 素 养 。 关 键 词 : 课 程 改 革 ; 学 素 养 新 科
问 等 多 种 途 径 , 找 与 课 题 相 关 的 学 习 资 源 , 学 生 认 识 到 学 寻 让
的科 学 素 养 的定 义 。 东 师 范 大 学 王 顺 义教 授 总 华 结 了其 他 人 的看 法 , 为 目前 我 国 中 学 生 科 学 素 认 养 应 涉 及 到 如 下 四个 方 面 : 1科 学 知 识 与 技 能 : . 2科 学 探 究 ( 程 、 法 与 能 力 ) . 过 方 ;
XUE 1 Zl OUKAN
1 37
p r a rv e Da d l s 1 ( ) 2 - 8 i c l e iw, e au , 2 2 , 9 4 i 1
1 科 学原 理 和 方 法 ( . 对 即科 学 本 质 ) 理解 ; 的
2 重要 科 学 术 语 和概 念 ( 科 学 知 识 ) . 对 即 的理 解
个 清 晰 明确 的概 念 。不 同 的 国家 、 同 的群 体 乃 至 不 同 的 组 织 不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素质提升三篇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素质提升三篇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素质提升三篇《篇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素质提升教育教学改革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升的关键。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

为此,我制定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素质提升的工作计划,旨在通过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1.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优化课程设置,注重学科交叉,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4.完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5.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6.短期规划(1-2年):重点改革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推动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

7.中期规划(3-5年):在短期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8.长期规划(5年以上):建立具有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9.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参与,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0.通过优化课程设置,使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学科知识,拓宽视野,提升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11.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为学生更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12.通过完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激励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

13.通过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能力。

14.开展教学方法改革试点,选取部分课程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15.组织教师参加教育教学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16.开展课程设置优化研究,结合学校特色,调整课程设置,提高课程质量。

17.完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8.组织各类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程改革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探讨与实践

课程改革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探讨与实践

入学” 、 “ 中职推优免试人学” 等招生政策 的实施 ,
越来越多的学 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 , 教学质量问 题 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高职 院校的学生普遍 存 在 基础 知识 薄 弱 , 自我控 制能 力较 差 , 学 习倦 怠 感、 挫折感 明显 , 学习氛围不浓等现象 , 采用传统 的课 程教学方法很 难调动学 生的积极性 和主动
在专业 、 课程与教材体 系, 教学与考试评价等方面
仍然存在脱节 、 断层或重复现象 , 职业教育整体吸 引力不强 , 与加 强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 的要求 尚
有 较 大差 距 。课 程建 设 与改 革是 提 高教 学 质量 的 核心 , 也是 教 学 改革 的 重点 和难 点 。为 此 , 宁德 职 业 技 术 学 院机 电 工 程 系 ( 以下 简称 : 机 电系 ) 积 极
着严峻的挑战n 1 。近年来 , 宁德职业技术学 院机电 工程 系依托 区域电机电器 、 汽摩配件 、 船舶修造等 特色产业 , 以中央财政支持 职业 院校提升专业服
务能力为契机, 积 极 开 展 机 械 制 造 与 自动化 专 业 职业 基 础课 程 和 职业 技 能课 程教 学 改革 的探 讨 与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等。职业基础课程在专业人
才培养体系中是理论课程过渡到工程实际性课程 转变的课程 , 具有承前启后 的桥梁作用 ] 。根据职 业基础课程 的特点 , 在课程教学 中充分利用现代 化教 学 设 备 , 完整的 P P T教 学课 件 和 F L AS H插播 片等方式 , 综合运用类 比 、 启发 、 讨论 、 演示 、 研究 等教学方法 , 加强学生的理解 , 并使学生尽可能参 与课堂教学 , 逐渐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 的中心 , 充 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 在讲 授《 机械工程基础》 、 《 机 械设计基础》 课程的铰链 四杆机构 的类型和演化时 , 首先通过多媒体讲解 并演示其运动特征 , 然后列举大量实例让学生去

深化教学改革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性论文

深化教学改革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性论文

深化教学改革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性论文深化教学改革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性论文摘要:高等学校在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肩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和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

本文以西南大学先进的教学经验为切入点,探讨了深化高校教学改革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性。

关键词: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西南大学以建设高水平综合大学为目标,以培养“人格健全、基础扎实、能力突出、素质全面”的创新人才为根本,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实现综合化与个性化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实效,其经验值得探讨。

一、认真修订培养方案,做好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培养方案是实施人才培养的纲,是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它需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来确定具体的人才培养规格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所采取的培养措施和培养途径。

从2006级开始,各专业培养方案紧紧围绕“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突出研究性课堂教学、创新性自主学习两个重点,加强专业与强调通识有机结合、加强理论与突出实践有机结合、加强学习与强化研究有机结合、加强课内与注重课外有机结合,强调分级设计、分类指导、分流培养,全面修定了培养方案。

1、调整学分、学时,建构培养方案的总体框架为适应不同专业的要求,培养方案的毕业学分设定为150—180,不同专业可以根据培养目标和学科特点具体设定。

其中,为了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要求所有学生至少选修12学分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含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为强化学科基础知识、拓宽专业面,要求各专业学生至少选修20学分以上的专业选修课程;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15%,理工农医类专业不低于25%,并将过去每学分20学时的对应关系调整为每学分18学时,减少了课堂教学时数,增加了学生自主选择性。

推进实践教学改革 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推进实践教学改革 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作者:张慧琴来源:《职业》2021年第18期摘要: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是职业学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文以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为例,从改革措施、改革效应和改革反思三个方面,阐述开展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做法和成效,旨在为职业学校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提供借鉴。

关键词:实践教学改革专业技能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建筑业转型升级,提供充足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学校)充分利用“互联网+”,积极开展建筑实训基地建设,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构建实践能力培养框架模式,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在学校所在地区及省内同类学校中形成了良好的辐射与示范效应。

一、改革措施(一)定位专业核心实践技能学校依据调研资料,立足建筑企业施工一线专业技术岗位人才培养,确定了“以施工员、质量员、资料员、安全员、造价员、监理员为主,以钢筋工、砌筑工、抹灰工为辅”的施工企业基层工作岗位定位;以建筑施工图识读、计算机绘图、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安全资料编制、测量放线、钢筋翻样、墙体砌筑抹灰、施工质量检验、施工资料收集整理等技能为核心,开展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明确了实践教学改革目标。

(二)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平台学校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积极开发建筑工程施工实训教学资源,建设了智慧建筑实体模型,与兄弟学校合作开发了7门课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了6门市级精品课程,配备了数字化技能教室。

丰富了建筑实训基地的实训设备品种,增加了实训设备数量,使基地成为融实训教学、技能大赛、社会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实训基地。

同时与地方10多家建筑企业深度合作,在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学校融合校内虚拟实训资源、模拟实训资源以及企业实训资源,构建“虚实一体、理实一体、校企一体”的实训资源软硬件平台。

(三)实现实践教学管理信息化学校建筑实训基地建有实训管理系统,可以对实践教学中的教学资源、实训教学方案、学生的操作记录和考试成绩、班级信息等进行信息化管理,提高了实践教学的管理水平。

深化教学改革 加强专业建设

深化教学改革 加强专业建设

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摘要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需求的改变,高等教育对教育质量和教学方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提高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

文章主要从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深化教学改革的方法和加强专业建设的措施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通过本文的探讨,期望能够为高等教育的教育改革和专业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一、教学改革的必要性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学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工作之一。

随着社会的转型和发展,高等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变化,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教育需求的变化。

因此,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适应时代需求时代在发展,要求人才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

高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地方,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

1.2 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改革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这有助于培养高水平的人才,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1.3 推动高效、高质量的教学教育改革可以促进高效、高质量的教学,提高教育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并以此提高教育质量的竞争力和社会感召力。

二、深化教学改革的方法2.1 给予教师更多的权利培养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工作热情,可以有效地推动教育改革。

因此,需要给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权、自由和发挥的空间,使其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改革活动。

2.2 主动引进新的教育技术新的教育技术和教育理念也可以为教育改革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

因此,校方需要加强新的技术的引入,设计更加人性化和高效的教学方式和课件。

2.3 强化学生素质教育学生的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依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和课程设计。

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独特能力和才能,精准提升其知识水平,从而达到高水平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加强专业建设的措施3.1 推行多元化教育高等教育需要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学习机会和资源,推动学科交叉与融合,推出新的教育课程和项目,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培训和教育,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教育改革与发展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途径

教育改革与发展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途径

教育改革与发展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途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技术的快速发展,科学素养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教育改革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教育内容、教师发展以及课堂教学等方面探讨教育改革与发展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途径。

一、丰富多样的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和核心。

教育改革应注重在学科课程中融入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实践能力等素养的培养。

例如,在数学课堂上引入问题式教学,让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索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跨学科的教育也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通过融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二、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推动者。

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学素养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教育改革应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培训和学习机会。

教师可以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学习最新的科学知识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此外,学校应该建立有效的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给予优秀教师更多的支持和激励,激发他们的教学热情和创新精神。

三、创新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关键环节。

教育改革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例如问题导向的学习、探究式学习等,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

此外,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

通过开展适当的实验课程和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总之,教育改革与发展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途径。

丰富多样的教育内容、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创新的课堂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应共同努力,致力于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为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夏建华新课标背景下素养为本的化学课程教学实践

夏建华新课标背景下素养为本的化学课程教学实践

夏建华新课标背景下素养为本的化学课程教学实践摘要:1.背景介绍2.素养为本的化学课程教学实践3.具体实践方法与策略4.实践效果与反思正文:一、背景介绍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化学课程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素养培养。

夏建华老师在新课标背景下,积极探索素养为本的化学课程教学实践,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素养为本的化学课程教学实践1.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夏老师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她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策略,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化学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夏老师善于创设情境,通过生动的实验、案例和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这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更愿意投入到化学学习中。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夏老师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她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具体实践方法与策略1.启发式教学夏老师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她通过提出问题、组织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实验教学夏老师注重实验教学,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化学现象。

这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教学评价夏老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

她通过定期开展课堂观察、学生自评、同伴评价等活动,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依据。

四、实践效果与反思通过素养为本的化学课程教学实践,夏老师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也有了显著提升。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夏老师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合作意识不足等。

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

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

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而教学改革是教育发展的核心。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深化教学改革成为当下一个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从加强专业建设的角度,浅谈如何深化教学改革。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教学的核心,他们是培养学生的源泉。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首先,要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学校应该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投入,通过专业培训和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

此外,学校应该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鼓励教师参加学术研讨会和教学研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二、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内容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现如今,社会对专业人才有着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因此,学校应该重新审视和调整教学内容,使其更加贴合实际需求。

一方面,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科前沿技术和理论的研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保证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是时代的前沿。

另一方面,学校应该加强与企业合作,提供实践机会和实际案例,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实践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

三、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法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学校应该尝试采用各种创新的教学方法。

例如,可以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可以采用项目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实际项目中,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建立评估体系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

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

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

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

深化教学改革并加强专业建设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以及加强专业建设的意义。

首先,深化教学改革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直以来,教学改革一直是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提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深化教学改革可以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例如,引入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素质。

另外,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例如网络课堂和虚拟实验室,可以扩大学生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使其获得更广泛和丰富的知识。

其次,深化教学改革有助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行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因此,加强专业建设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

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可以及时了解和研究行业的动向和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使其与时俱进。

另外,引入企业和行业的专家,开设实践性的课程和实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造力。

教师是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他们负责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服务。

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使得教师局限在课堂之中,缺乏与学生的真实互动和合作。

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可以使教师参与到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注重教学过程的创新和改善。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反馈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利用教学评价的手段来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另外,可以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水平,使其成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引导者和帮助者。

最后,深化教学改革需要加强学校和院系的领导和支持。

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

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

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是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内容和方式也需要不断改进,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教学改革的意义,加强专业建设的重要性,深化教学改革的路径以及具体的实践措施。

一、教学改革的意义教学是教育的核心,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未来的发展。

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它可以促进教育现代化、国际化和智能化的发展,促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并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

二、加强专业建设的重要性加强专业建设是实现教学改革的前提条件。

专业建设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坚持科学教育观念,才能保证学生的素质和技能的实际提高。

当今社会对高职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教育机构必须不断提高专业建设水平,才能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来满足社会需求。

三、深化教学改革的路径1.优化课程设置在实践中,应该适时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

应该建立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的课程评审机制,依据产业需求以及市场需求再创新课程。

2.加强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必须不断创新派别。

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可以更好地实现定制化教学,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3.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是实现教育改革的关键。

应该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供更加优质的素质提升机会,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四、具体实践措施1.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避免学生因各种因素而辍学、休学甚至转专业。

建立预警机制既可为学生提供更多支持,也可为学校自身提高品牌价值、优化培养质量。

2.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优质教育资源是保障人才培养的关键。

应该加强对教育资源的投入,加强骨干教师培养,创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学科团队。

3.开展特色实践活动特色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行业,并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实际技能。

学校可以结合企业进行生产实习、模拟实践,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

关于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

关于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

关于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
马建
【期刊名称】《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0(021)001
【摘要】高等师范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也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迎接挑战,本文认为必须转变教育思想观念,走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之路。

【总页数】3页(P111-113)
【作者】马建
【作者单位】淮北煤师院党委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59.21
【相关文献】
1.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建材机械专业教学改革设想
2.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沧州卫生学校教学改革方案的实施与探索
3.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中国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会议在包头召开
4.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培养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而奋斗——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5.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学习《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体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专业建设及教学改革

专业建设及教学改革

专业建设及教学改革一、引言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高等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改革。

二、专业建设的重要性1. 适应社会需求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社会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专业建设需要与时俱进,开设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2. 提高专业水平优质的专业建设可以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

通过引入前沿知识和实践经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增强学生竞争力良好的专业建设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等方式,使学生接触真实工作环境,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增加就业机会。

三、教学改革的重要性1. 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入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2.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传统的教学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而现代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改革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

3. 推动教育改革教学改革不仅对学校内部教学有促进作用,还可以推动整个教育体系的改革。

通过开展教学改革,可以逐步改变教育观念、教学模式,实现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

四、有效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方法1. 设立专业建设委员会建立专业建设委员会,由专家、教师和行业代表组成,负责制定专业建设方案,并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2.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

3. 推广创新教学方法引入创新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问题导向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通过互动式教学、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9-2269(2001)02-0058-04关于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专业素质问题的探讨夏建全,祁鸿芳,张维玲(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电气工程系,甘肃兰州 730050)摘要:专业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能力教育。

确立能力本位观念,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营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氛围;加大实践教学的改革力度,严格实践性教学环节考核,这是办出学校特色,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 键 词:素质教育;能力培养;教育模式;竞争;个性发展;创新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21世纪最根本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但人的素质与人才的培养却是当前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格外沉重的难题与话题。

如何反思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中国的高等教育应当如何培养面向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高等工程专科教育出路何在,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认真研究。

知识经济时代迫切需要的是具有综合素质、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人才。

这就需要我们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切实走以培养人的综合素质为基础的能力教育模式[1]。

1 特色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力 在工业经济时代,崇尚所谓“批量生产规则”:批量生产规模的增大导致产品成本下降。

与此相适应,学校培养人才,也是按统一规格,批量生产标准人才。

而在信息经济中,创造价值不再是通过规模,而是通过生产的差异化,即生产有特色的产品来实现。

竞争越来越成为速度的竞争,起决定作用的不再是企业的大小和成本,而是创造性和灵活性。

经济领域里的这种革命性的变革,必然要反映到高等教育领域。

这就要求各校必须根据自身的基础条件、学科结构、所处地域及其内外部条件,采用多种形式,培养出适应不同生产力水平,不同工作岗位的不同需求,以及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人才,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

学校的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有特色的专业、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有特色的能力培养方法。

这种特色就是水平,就是生命力。

2 能力培养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第8卷 第2期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Vol .8,N o .22001年6月 Jour nal of Lanzhou Higher Poly technical College Jun .,2001 收稿日期:2000-11-23 作者简介:夏建全(1957-),男,甘肃兰州人,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高级工程师.2.1 应试教育的局限性 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存在的局限性在于:重既定知识的灌输而轻获得知识的方法。

时下社会上许多人所谓“致学”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包装自己,并非想学有所用,造福人类。

造成应试教育模式局限性的直接原因是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教育体制,而深层原因则是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官本位”及等级制的社会价值取向、社会心理与思维方式使然。

[2]2.2 确立能力本位的观念 在传统的自然经济与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实际上主要还是道德至上论及权力本位论。

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观念应当是能力本位。

能力本位决非否定道德,也不是要拒绝规范与制约,在能力本位论看来,凭能力做好工作并由此为社会作贡献本身就是最大的道德要求。

其次,所谓能力水平,就是要具有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思维与抉择能力以及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心理能力。

这些能力都是能力的内涵,都属于为了获得和实现当代人生活所必须具备的生存能力。

[2]2.3 教育的目的在于将知识转化为素质和能力 能力教育以人的素质与能力为基础和核心,应当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适应现代社会的心理素质与健康要求,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并承担社会责任的道德品格。

在此,我们强调的是,既要重视学习和掌握知识,又要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学会运用知识进行创造性思考,学会把知识有效地转化为素质和能力,就是说使“知识”真正转化为有用的知识。

如果大学中的知识积累不能转化为与社会需求相关的知识,再多的知识都是无效的,这还不包括人们在大学所学到的很多在事实上已经无用的“知识”。

因此,明智的高等教育工作者理应充分意识到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之重要。

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2]。

3 提高学生专业素养(能力)的几点设想3.1 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 知识经济社会不但对受教育者的素质、能力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而且也要求教育工作者把握时代前进的脉搏,不断地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不断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才能适应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模式。

教师可通过以下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①通过阅读最新专业书籍、专业杂志、上Internet 等形式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国内外前沿发展状况,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专业理论水平。

②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与横向课题,把专业理论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这种方式,可迅速提高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深入工业生产第一线,参与本专业的技术工作,通过参与技术设计、安装调试、维修维护等工作,一方面可了解专业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另一方面还可了解生产实际对专业的需求特点,进而促进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双师型”人才的成长。

④亲自参与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安装调试)、毕业设计(真题真做)等实践性教学环·59· 第2期 夏建全,等:关于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专业素质问题的探讨 节,将所学专业知识贯穿于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始终。

⑤积极创办科技产业实体,通过参加学校科技产业实体所承接的科技项目、设备安装调试、技术服务等工作,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

3.2 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内涵更加丰富。

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充分享有对教育的“参与权”和“选择权”,这就要求高等教育的主体———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必须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个性成长、实现自我、满足学生“选择权”的教学氛围[1],具体讲就是两个方面: ①“硬件建设”,指与教育规模相适应的教学大楼、学生宿舍、实验室、图书馆、校内外实习基地、运动场、健身房以及相关的的教学设备,这是保证人才培养的硬件环境。

②“软件建设”,一是必须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制订切实可行的专业教学计划、实践性环节的具体实施计划及相应的考核标准;二是建设一支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均强的教师队伍;三是建设一批深受社会欢迎、各具特色的专业,这是保证人才培养的软件条件,三者缺一不可。

3.3 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几点具体设想 ①实验教学方面 实验课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能力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各种常用仪器、仪表、设备的使用方法及各种测试手段和方法,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学习科学实验、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的方法,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保证必须的课时和足够的实验环境前提下,应由实践经验丰富、综合能力强的教师参与实验教学的改革,从能力培养着手,多搞一些设计型、综合型及提高型实验,对一些专业基础实验可考虑单独设课。

②实习教学方面 实习教学也是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

如何很好地发挥这一环节的作用,对学生能力培养至关重要。

首先,必须改变以往对实习教学的偏见,选派业务素质高、实践能力强、责任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大专以上)担任实习指导教师;第二,充分发挥校内实习基地的作用,相关课程的教师应亲自担任该项实习的指导工作。

教师应与实习教师一起共同商讨切实可行的实习方案及实习内容,可按教师出题※学生设计※教师审查设计报告※安装调试※教师验收的程序进行,最大限度、最高效率地利用实习时间和空间;第三,应注重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在无条件的情况下,可多组织一些相关内容的教学见识性参观,可开拓学生眼界,增进对专业应用的认识,提高专业学习兴趣。

③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 毕业设计、课程设计是考察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进行工程训练的重要一环。

传统的做法是纸上谈兵较多。

那种纯理论的设计使学生缺乏“真实感”,对所设计出的方案的可行性缺乏信心,且抄袭现象严重,弊端较多。

因此,必须加大对学生毕业设计与课程设计的投资力度,力争做到真题真做,注重实效,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也使·60·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第8卷 指导教师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④开辟第二课堂 为了增加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可开辟第二课堂,多搞一些专业设计竞赛、小设计、小制作,鼓励学生搞发明创造。

同时,多搞一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专题讲座,请一些专家教授、社会名流来校作专题报告。

通过多种形式,丰富校园生活,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兴趣,这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⑤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 以上实验、实习、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四个环节均需进行严格的考核,任何一项不及格者不能毕业,这是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必要手段。

4 结束语 根据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特点,必须树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强化学生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以及“创新”意识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办出高等工科教育特色,提高学校竞争活力。

参考文献:[1] 蔡克勇.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J ].高等教育研究,2000,(5):13-14.[2] 韩庆祥.素质教育的本质:能力教育[J ].高等教育研究,2000,(4):23-25.An Inquire in Deepening Teaching Reform and IncreasingStudent 's SpecialityXIA Jian -quan ,Q I Hong -fang ,ZHANG Wei -ling(T h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Depar tment of Lanzhou Higher P olytechnical College ,Lanzhou ,730050,G ansu ,China )A bstract :The essence of quality educatio n is ability education .To decide on ability ,improve teacher 's compound quality and speciality ,create an educational circumstance ,streng then the reforma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links is an efficient w ay to set up a college with particularity and to improve the student 's speciality and ability .Key words :quality education ;ability cultivation ;teaching model ;com petition ;personal im -provement ;innovation ·61· 第2期 夏建全,等:关于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专业素质问题的探讨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