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分析法之超重量在核物理方面应用

合集下载

常见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及其原理

常见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及其原理

常见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及其原理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是确定样品组成及其各组成部分的方法。

该方法可以用于分析无机物、有机物、生物体、环境样品等广泛的物质。

常用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包括:重量分析、光谱分析、色谱分析和电化学分析。

一、重量分析重量分析又称量化分析,是通过物质的质量来确定其组成成分的方法,常包括:元素分析、滴定分析和荧光分析。

1. 元素分析元素分析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它通过分析物质中某一元素的含量来确定组成成分。

常见的元素分析方法有:化学量析法、火焰光谱法和原子荧光法等。

其中,化学量析法通过元素化学配比的方法,使用一定数量的定量反应,然后通过测量反应前后质量的差异,来计算样品中元素的含量。

火焰光谱法和原子荧光法则是利用元素在高温物质中激发电子的方式,测量其发出的特定频率的光谱线来测定元素的含量。

2. 滴定分析滴定分析是一种化学计量定量分析方法,它通过一种溶液向另一种溶液滴加已知浓度的溶液的数量,来测定被滴溶液中成分含量的方法。

常见的滴定分析方法有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和复合滴定法等。

其中,酸碱滴定法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滴定方法,通过酸、碱之间的中和反应来确定样品中含酸、碱程度的方法。

3. 荧光分析荧光分析是一种测定有机或生物体分子在光的激发下发出的荧光强度来计算成分含量的方法。

荧光分析法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医学、环境等领域中,特别是在药物组分的定量分析等方面。

二、光谱分析光谱分析又称为光谱学,包括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拉曼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和质谱光谱等方法。

这些方法是以物质对电磁波不同能量的吸收、发射或偏振等为基础,通过测量荧光、吸收、发射等性质,对样品的组成成分及其结构进行分析。

1. 红外光谱红外光谱是一种能够分析有机和无机分子结构的非破坏性分析方法。

在该方法中,样品会通过过滤器或特定检测器中的红外光的特定波长,对被检测样品的振动吸收谱进行检测。

红外光谱可以用于鉴别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等。

考研分析化学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

考研分析化学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

第九章重量分析法第一节概述测定时先用适当的方法将被测组分与试样中的其他组分分离,然后转化为一定的称量形式,称重,从而求得该组分的含重量分析法是直接用分析天平称量而获得分析结果第二节挥发法挥发法:是利用被测组分具有挥发性,或将它转化为挥发性物质来进行挥发组分含量测定的方法挥发重量法又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一、直接法直接挥发法:是利用加热等方法使试样中挥发性组分逸出,用适宜的吸收剂将其全部吸收,称量吸收剂的增量来计算该组分含量的方法常用高氯酸镁来吸收逸出的水分常用苏打石灰用于吸收逸出的CO2在直接法测定中,若有几种挥发性物质并存时,应选用适当的吸收剂,定量地吸收被测物而不吸收其他共存物药典中经常要检测炽灼残渣的限量,以控制某些药品的质量。

取一定量被检药品,经过高温炽灼,出去挥发性物质后,称量剩下来的不挥发无机物,称为炽灼残渣所测定的虽不是挥发物,但仍属直接挥发法二、间接法间接挥发法:是利用加热等方法使试样中挥发性组分逸出以后,称量其残渣,有样品的减量来计算该挥发组分的含量干燥法:测定固体物质中的水分含量试样中水分挥发的难易取决于水在试样中存在的状态其次取决于环境空间的干燥程度固体物质中水的存在状态分为(1)引湿水(湿存水)(2)包埋水(3)吸入水(4)结晶水(5)组成水引湿水:固体表面吸附的水分这种水在一定湿度下随物质的性质、粉碎程度以及空气的湿度而定物质的表面积大、颗粒细、吸水性强以及空气的湿度大,则吸附愈显著所有固体物质放在空气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带有这种水分包埋水:从水溶液中得到的晶体,长可在晶体内的空穴内保持藏水分这种水分与外界不通,很难除尽,可将颗粒研细或用高温烧除吸入水:一些具有亲水胶体性质的物质(硅胶、纤维素、淀粉、和明胶),内部有很大的扩胀性,内表面积很大,能大量吸收水分有时需采用70-100度真空干燥适用于试样易变质和水分较难挥发的试样干燥剂干燥:能升华或受热不稳定、容易变质的物质只要试样的相对蒸汽压高于干燥剂的相对蒸汽压,试样就能继续失水,直至达到平衡用干燥剂干燥法来测定水分,因为达到平衡需要较长时间,而且不易达到完全干燥的目的,所以该法少用盛有干燥剂的密闭容器,在重量分析中经常被用作短时间存放刚从烘箱或高温炉取出的热的干燥器皿或试样,目的是在低湿度的环境中冷却,减少吸水,以便称量但十分干燥的试样不宜在干燥器中长时间放置,尤其是很细的粉末,由于表面吸附作用,可使它吸收一些水分第三节液-液萃取法液-液萃取法(溶剂萃取法):是把待测物质从一个液相转移到另一个液相以达到分离的目的一、基本原理(一)萃取分离的本质亲水性:一般无机盐类都是离子型化合物,具有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的性质,这种性质称为~疏水性:许多有机化合物没有极性或极性很弱,这类化合物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这种性质称为~反萃取:有时需要把在有机溶剂中的物质再转入水中,就要把疏水性转化为亲水性,这种过程称为~萃取和反萃取配合使用,可提高萃取分离的纯净度(二)分配定律分配平衡:在萃取分离中,溶质在两相中的浓度达到平衡时,称为~分配系数:溶质A在两相中的平衡浓度[A]有机相和[A]水相的比值K称为~(三)分配比分配定律适用的溶质只限于固定不变的化合状态分配比:表示溶质A在两相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总浓度之比,用D表示浓度对分配比的影响,主要是溶质于溶液中电离或聚合发生变化而分配比值发生改变(四)萃取效率萃取效率:萃取的完全程度,常用萃取百分率E%表示E%值大小与分配比D和两相体积比V水/V有有关如果D一定且较小时,V水/V有越小,E%越大要使V水/V有较小可以增加V有,实际中采用多次萃取的方法随着萃取次数的不断增多,萃取率的提高将越来越有限(五)分离因子与分离系数若A是萃取目的物,B是希望除去的物质,萃取平衡后,有机相中两组分的比以S B/A=Q B*E B/Q A*E AS B/A值(分离因子)越小,说明萃取所得A组分中混入的B组分越少,分离效果越好两组分分配比D A与D B的比值越大,可使分离因子S B/A越小,分离效果越好分配系数:两组分分配比的比值称为~,以β表示β=D/D于1,就有可能得到满意的分离二、萃取类型(一)有机化合物利用“相似相溶”原则(二)离子缔合物机酸根等4一些金属阳离子可用适当的配位剂,形成没有或很少配位水分子的配位阳离子,再与电荷密度小的阴离子缔合,即可成为疏水性的离子缔合物而被萃取(三)金属配位化合物一些金属阳离子能与有机配位体生成不带电荷的配位化合物,称为疏水性指点,可以从水中析出,亦可被有机溶剂萃取第四节沉淀法沉淀形式与称量形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Eg:用重量法测定SO42-,加BaCl2为沉淀剂,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都是BaSO4两者不同,在Ca2+的测定中,沉淀形式是CaC2O4*H20炽灼后所得的称量形式是CaO,两者不同对沉淀形式与称量形式要求具有以下几个条件:沉淀溶解损失的量应不超出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范围,这样才能保证反应定量完全(2)(3)为此尽量希望获得粗大的晶形沉淀。

沉淀重量分析法题库(填空题)

沉淀重量分析法题库(填空题)

重量分析法(填空题)1.重量分析法主要分为沉淀法、气化法(挥发法)、电解法。

2.影响沉淀溶解度的主要因素: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络合选效应。

3.试分析下列效应对沉淀溶解度的影响(增大、减小、无影响):(1)同离子效应减小沉淀的溶解度;(2)盐效应增大沉淀的溶解度;(3)配位效应增大沉淀的溶解度。

4.沉淀按形状不同可分为晶形沉淀和不定形沉淀。

5.在沉淀反应中,沉淀的颗粒愈大,沉淀吸附杂质愈少。

6.由于滤纸的致密程度不同,一般非晶形沉淀如氢氧化铁应选用快速滤纸过滤;粗晶形沉淀应选用中速滤纸过滤;较细小的晶形沉淀应选用慢速滤纸过滤。

质的有效方法之一。

16.质量采用的计量单位有千克、克、毫克、微克、吨。

17.重复性是同一载荷下多次称量结果间的差值,不得超过相应载荷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18.偏载误差是同一载荷下不同位置的示值误差,均应符合相应载荷最大允许误差的要求。

19.检定分度数是 最大秤量 与 检定分度数 之比,公式为 eMax n。

20.将3.125按修约规则保留二位小数是 3.12 。

21.电子天平在一般情况下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为 -10℃~40℃ 。

22.电子天平在超过 +9e 时,天平应无数字显示,或显示过载溢出符号。

23.电子天平的电压在 187V 和 242V 范围内应能保持其计量性能 。

24.利用重量分析法测P 2O 5时,使试样中P 转化为MgNH 4PO 4沉淀,再灼烧为Mg 2P 2O 7形式称重,其换算因数为 M P2O5/M Mg2P2O7 。

25.用草酸盐沉淀分离Ca 2+和Mg 2+时,CaC 2O 4沉淀不能陈化,原因是Mg 2+在CaC 2O 4沉淀表面后沉淀。

26.AgCl 在0.01mol /L HCl 溶液中溶液的溶解度比在纯水中的溶解度小,这是 同离子效应起主要作用。

若Cl -浓度增大到0.5 mol /L ,则AgCl 的溶解度超过纯水中的溶解度,这就是 配位 效应起主要作用。

工业分析技术专业《沉淀重量法的原理和主要操作过程教案》

工业分析技术专业《沉淀重量法的原理和主要操作过程教案》

重铬酸钾法及应用教学要点:重量分析法是经典的化学分析方法之一,它是根据生成物的质量来确定被测组分含量的方法。

通常有沉淀法、气化法和电解法,本章重点介绍沉淀重量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理解沉淀形成的有关理论和知识;掌握沉淀的条件;掌握重量分析法的原理和测定过程及结果计算。

第一节概述【学习要点】了解重量分析法的分类和方法特点;理解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的意义,掌握沉淀重量法对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的要求;掌握选择沉淀剂的原那么。

一、重量分析法的分类和特点重量分析法是用适当的方法先将试样中待测组分与其它组分别离,然后用称量的方法测定该组分的含量。

根据别离方法的不同,重量分析法常分为三类。

1.沉淀法沉淀法是重量分析法中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是利用试剂与待测组分生成溶解度很小的沉淀,经过滤、洗涤、烘干或灼烧成为组成一定的物质,然后称其质量,再计算待测组分的含量。

例如,测定试样中SO42-含量时,在试液中参加过量BaCl2溶液,使SO42-完全生成难溶的BaSO4沉淀,经过滤、洗涤、烘干、灼烧后,称量BaSO4的质量,再计算试样中的SO42-的含量。

2.气化法〔又称挥发法〕利用物质的挥发性质,通过加热或其它方法使试样中的待测组分挥发逸出,然后根据试样质量的减少,计算该组分的含量;或者用吸收剂吸收逸出的组分,根据吸收剂质量的增加计算该组分的含量。

例如,测定氯化钡晶体〔BaCl2·2H2O〕中结晶水的含量,可将一定质量的氯化钡试样加热,使水份逸出,根据氯化钡质量的减轻称出试样中水分的含量。

也可以用吸湿剂〔高氯酸镁〕吸收逸出的水份,根据吸湿剂质量的增加来计算水分的含量。

3、电解法利用电解的方法使待测金属离子在电极上复原析出,然后称量,根据电极增加的质量,求得其含量。

重量分析法是经典的化学分析法,它通过直接称量得到分析结果,不需要沉着量器皿中引入许多数据,也不需要标准试样或基准物质作比拟。

对高含量组分的测定,重量分析比拟准确,一般测定的相对误差不大于%。

6第七章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

6第七章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

第七章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教学目的、要求:掌握沉淀滴定法。

熟悉重量分析法的原理。

了解重量分析法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及难点:沉淀滴定法及重量分析法的原理。

§8-1 沉淀滴定法概述: 沉淀滴定法是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法。

沉淀反应虽然很多,但并不是所有沉淀反应都能应用于滴定分析。

应用于沉淀滴定的沉淀反应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 沉淀反应必须定量进行,沉淀的溶解度必须很小。

(2) 沉淀反应必须迅速。

(3) 必须有适宜的指示剂来确定滴定终点。

由于受上述条件所限,目前应用较广的是生成难溶性银盐的反应,如:Ag++ C1-=AgCl↓以这种反应为基础的沉淀滴定法称为银量法。

本法可用来测定含C1—、Br—、I—、SCN—及Ag+等离子化合物的含量。

银量法按所用的指示剂不同,又分为铬酸钾指示剂法、铁铵矾指示剂法、吸附指示剂法。

一、银量法的基本原理1.滴定曲线:沉淀滴定法在滴定过程中的溶液离子浓度的变化情况也可以用滴定曲线表示,以pAg(或pX)为纵坐标,以滴定体积或滴定百分数为横坐标。

在化学计量点附近和其他滴定一样也产生滴定突跃,其突跃范围大小与沉淀的溶度积和溶液的浓度有关。

2.分步滴定:当溶液同时含有Cl-、Br-、I-时,由于他们与Ag+形成的沉淀溶度积差别较大,可利用分步沉淀的原理,用AgNO3连续滴定,形成三个突跃,分别测定他们的含量。

二、确定终点的方法(一)铬酸钾指示剂法(Mohr法)1.原理用AgN03标准溶液滴定氯化物或溴化物时,以铬酸钾为指示剂,滴定反应为:终点前:Ag++ Cl-=AgCl↓ (白色)终点时:2Ag+十CrO42-=Ag2CrO4↓(砖红色)根据分步沉淀的原理,Cl-先沉淀。

2.滴定条件(1).指示剂的用量要适当。

若指示剂浓度过大,会使终点提前;过小,终点迟钝。

一般在50 ~ 100 ml滴定液中加入5%K2CrO4指示剂1ml即可。

(2).在中性或微碱性溶液中进行。

分析化学 第六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分析化学 第六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分析化学
通辽职业学院
3.电解法
利用电解原理,使待测金属离子在电极上还原析出, 然后称重,电极增加的重量即为金属重。 重量分析法优点:其准确度较高,相对误差一般为 0.1-0.2%。
缺点:
程序长、费时多,操作繁琐,也不适用于微量组 分和痕量组分的测定。
分析化学
通辽职业学院
二、沉淀重量法对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的要求
Ba2+ SO42SO42- Ba2+ SO42SO42-
沉淀
Ba2+
Cl
-
Ca2+
K+
Ba2+ SO42Cl SO42- Ba2+ SO4
2-
Ca2+
Na+ Cl
-
Ba2+ SO42吸附层 扩散层
分析化学
通辽职业学院
(2) 吸留和包藏 吸留(occlusion):在沉淀过程中,若生成沉淀 的速度过快,则表面吸附的杂质来不及离开沉淀表面 就被沉淀下来的离子所覆盖,而杂质就被包藏在沉淀 内部,从而引起共沉淀。 包藏(inclusion):在沉淀过程中,母液也可能 被包夹在沉淀当中,从而引起共沉淀。 (3)混晶 当杂质离子的半径与构晶离子的半径相近时,所形 成的晶体结构相同,则它们极易生成混晶。 如:BaSO4和PbSO4, AgCl和AgBr. BaSO4和KMnO4等。 分析化学
K sp
K ap
②对于MmAn型沉淀,溶度积的表达式为:
MmAn
mM + nA
[Mn ]m [Am- ]n Ksp
分析化学
通辽职业学院
(2)条件溶度积 MA M
OH
+
+

第六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分析法

第六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分析法

一、沉淀的沾污
• 影响沉淀纯度的主要因素有:共沉淀现象和后沉 淀现象。 1、共沉淀现象:在进行沉淀反应时,溶液中某些 可溶性杂质于沉淀中一起析出,这种现象称为共 沉淀。 • (1)表面吸附 • 除去方法:少量多次洗涤沉淀。 • (2)形成混晶 • 除去方法:预先将这些离子除去(分离)。 • (3)包藏 • 除去方法:陈化和重结晶
§6-1 重量分析法概述
• 1、挥发法 • 如果被测组分具有挥发性,则可以利用加热或加入某种 试剂,使生成挥发性物质吸出,称量后根据试样重量的 减少量,计算出该组分的含量。 • 这样的方法常用来测定化合物及样品的含水量。 2、沉淀重量法 利用试剂与待测组分发生沉淀反应,生成难溶化合 物沉淀析出,再将其过滤,洗涤,烧干后称量,由 沉淀的质量求得被测成分的含量。
• 在这两种方法中,应用较多的是沉淀重量 法,通常把它称为重量分析法。重量分析 法是古老而经典的分析方法,它通过直接 称量得到分析结果,不需要从容量器皿中 引入许多数据(如稀释倍数或分取倍数等) 同时也不需要与基准物质作比较。因而它 的准确率较高,相对误差为0.1%~0.2%可 用于测量含量大于1%的常量组分,有时也 用于作为标准其它分析方法的标准方法。
三、配位效应
溶液中如有配位剂能与构成沉淀离子形成可溶性配 合物,而增大沉淀溶解度,甚至不产生沉淀,这 种现象称为配位效应。 举例AgNO3→AgCl(白色)→ AgCl2- 或AgCl32很明显,形成的配合物越稳定,配位剂的浓度越大, 其配位效应越显著。
四、酸效应
• 对酸度影响沉淀反应的定量进行称为酸效应。举 例说明。 • 对于上面介绍的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四种效应,哪 种效应占主导地位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 讲,对无配位效应的强酸盐沉淀,主要考虑同离 子效应,对弱酸盐沉淀主要考虑酸效应,此与配 位剂形成稳定配合物而且溶解度不太小的沉淀主 要考虑配位效应。

重量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
*
(一) 沉淀法
eg:
*
(二) 汽化法(挥发法)
试 样加热 待 测 组 分 变 为 气 体 用吸收剂吸收 称 量 吸 收 剂 根 据 质 量 的 增 加 计 算 被测 组 分 的 含 量
*
eg:
可用吸湿剂(如高氯酸镁)吸收 逸出的水分,根据吸湿剂质量的 增加计算结晶水的含量。
*
或者:


加热或其它方法
*
1. 温度
溶解反应一般是吸热反应
大多数无机盐沉淀的溶解度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在热
溶液中溶解度较大的沉淀如
CaC2O4,MgNH4PO4 ·6H2O等, 必须冷却到室温后再进行过滤操
作。
*
2. 沉淀颗粒大小
对同种沉淀来说,颗粒越小,溶解度 越大。
沉淀本身的性质 主要有:①同离子效应 ②盐效应 ③酸效应 ④络合效应 此外,温度、介质、沉淀结构和颗 粒大小也对溶解度有影响。
*
一、 沉淀的溶解度
(一)溶解度和固有溶解度
以1∶1型难溶化合物为例,在水溶液 中有如下的平衡关系
MA(固)
MA(液)
Mn+ + An-
其中MA(液)可以是不带电荷的分子,也
aM aA S 0K2 Kap *
aM aA S 0K2 Kap
Kap是离子的活度积,称为活度积常数,
仅与温度有关。因为
活度系数
aM [M ] M
aA [A ] A *
所以
Ksp
[M ][A ]
Kap
M A
❖Ksp是随溶液中离子强度而变的浓度常数, 称为溶度积常数。
❖当溶液的离子强度较小时,可以认为ai=ci,
m损

大学《药物分析》章节试题及答案(五)

大学《药物分析》章节试题及答案(五)

大学《药物分析》章节试题及答案第十二章药物制剂分析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凡规定检查溶解度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B)凡规定检查释放度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C)凡规定检查融变时限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D)凡规定检查重量差异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E)凡规定检查含量均匀度的制剂,不再进行重量差异时限检查2.对于平均片重在0.30g以下片剂,我国药典规定其重量差异限度为( C )(A)±3% (B)±5%(C)±7.5% (D)±10% (E)以上均不对3.片剂重量差异限度检查法中应取药片( D )片。

(A)6片 (B)10片 (C)15片(D)20片 (E)2片4.含量均匀度检查主要针对( A )(A)小剂量的片剂 (B)大剂量的片剂 (C)所有片剂(D)难溶性药物片剂 (E)以上均不对5.下列关于溶解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E )(A)溶解度检查主要适用于难溶性药物 (B)溶解度检查法分为转蓝法和浆法(C)溶解度检查法规定的温度为37℃ (D)凡检查溶解度的片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E)溶解度与体内的生物利用度直接相关6.注射剂中加入抗氧剂有许多,下列答案不属于抗氧剂的为( D )(A)亚硫酸钠 (B)焦亚硫酸钠 (C)硫代硫酸钠 (D)连四硫酸钠 (E)亚硫酸氢钠7.药典规定,采用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注射液的含量时,加入( B )为掩蔽剂,消除抗氧剂的干扰(A)氯仿 (B)丙酮 (C)乙醇 (D)甲酸 (E)以上均不对8.中国药典规定,硫酸亚铁片的含量测定采用( B )法以消除糖类赋形剂的干扰。

(A)高锰酸钾法 (B)铈量法 (C)碘量法 (D)溴量法 (E)络合滴定法9.复方阿司匹林片中咖啡因的含量测定方法为( B )(A)滴定法 (B)剩余碘量法 (C)配合滴定法 (D)银量法 (E)以上都不是10.为了防止阿司匹林的水解,在制备复方阿司匹林片时,常加入( B )为稳定剂。

分析化学(第五版)-

分析化学(第五版)-

HCl
溶样 稀H2SO4 BaSO4
过滤
洗涤
灼烧
称重
计算
mp
Ba%
• 铁矿中铁含量的测定(滴定或容量分析法):
称样 硫-磷混酸 Fe3+ 还原剂
mS
溶样
精品课件
Fe2+ K2Cr2O7 Fe3+
VC
mp
仪器分析的分类
电化学分析法
质谱分析法
仪器分析
色谱分析法
分析仪器联用技术
精品课件
光分析法 热分析法
精品课件
1.2.5按生产部门的要求 例行分析和仲裁分析
生产 部门 要求
例行分析 ---一般化验室对日常生产中的原 (常规分析) 料和产品所进行的分析。
快速分析 ---为控制生产过程提供信息。
仲裁分析
---权威机构同公认的标准方法进 行准确地分析,以判断原分析结 果的准确性。
精品课件
分析目的 例仲 行裁 分分 析析
易燃,烧纸味,灰散
丝 柔软,光泽
卷缩,臭味,灰颗粒
合成纤维 弹性,耐热 卷缩,冒黑烟,灰小球
精品课件
举例二
“碘盐如何?”(含不含?含多少?) IO3-+5I-+6H+ →3I2+3H2O
用食醋,KI淀粉试纸检验(含不含碘)20~50mg·kg-1 用仪器分析测定碘的含量ωI2 =0.005%(属于痕量分析) 根据碘酸钾、碘化钾在酸性介质中与结晶紫形成稳定的 离子缔合物,用四氯化碳萃取后。以分光光度法测定出 食盐中碘酸钾的含量,再换算出碘的含量。 可参考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06年第六卷第三期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02年18卷第五期
精品课件

化学分析方法及其优化改进

化学分析方法及其优化改进

化学分析方法及其优化改进化学分析方法是用于定量和定性化合物的方法,它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化合物的结构、化学性质以及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相互作用。

化学分析方法的种类非常丰富,从传统的重量法、容量法到现代的光谱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等。

但是,所有的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

为了使化学分析方法更为准确和可靠,需要对其进行优化改进。

本文将探讨化学分析方法及其优化改进的相关问题。

一、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及其优点和缺点1. 重量法重量法是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之一,通常用于定量测定物质的重量。

重量法适用于各种样品的定量分析,尤其是化学反应,能够方便地量化反应产物或剩余试剂。

然而,它的精度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如电磁场,气溶胶等。

此外,重量法需要准确的天平和操作人员的经验。

2. 容量法容量法是定量分析的常用方法,通常用于分析和测量液体的体积。

与重量法相比,容量法非常精确,可以容易地处理多重反应,样品数目以及危险、易挥发物质的处理。

不过,容量法仍具有一些缺点,它难以测量高分子物质,容易受到气体、流体、另一种反应产物的影响,也需要准确的试剂和耗时的操作。

二、现代化学分析方法及其优点和缺点1. 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有多种类型,包括紫外线-可见光吸收光谱(UV-VIS)、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谱(NMR)和质谱(MS)等。

光谱分析法可以区分样品中的不同种类的化合物,并测量它们的浓度和溶解度,同时通过比较不同样品的光谱图像,可以测定样品的化学性质、物质结构以及化学反应的机制。

这些优点使得光谱分析法成为现代化学分析法的重要代表。

但是,光谱分析法需要特殊的仪器,比较昂贵,并且需专业操作。

2. 电化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也是一种现代化学分析方法,可用于分析样品中的离子或分子的浓度。

电化学分析法有多种方法,如电位滴定法(EDS)、电催化分析法(ECA)和恒波谱法(CPD)等。

与其他化学分析方法相比,电化学分析法的优点是速度快,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哈尔滨师范大学制药工程专业2020-2021学年药物分析技术练习题(第一到七章)

哈尔滨师范大学制药工程专业2020-2021学年药物分析技术练习题(第一到七章)

哈尔滨师范大学制药工程专业2020-2021学年药物分析技术练习题(第一到七章)基本信息:[矩阵文本题] *1. 药物分析是研究检测药物的()、鉴定药物的()、检查药物的()和测定药物()的原理和方法的一门应用学科。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性状、化学组成、杂质限量、组份含量)2. 药物分析研究的对象是()。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药物)3. 对药品质量进行严格检查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用药的()。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安全、有效、合理)4. 药物分析课的基本任务是讲授药物分析()和进行()的培养训练。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基本理论知识体系、基本操作技能)5. 国内生产的药品进行常规检验时,以现行()和()为依据。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中国药典》、局(部)颁标准)6. 药物分析工作者从大量的样品中取出少量的样品进行分析时,应考虑取样的(、)和(),不然就失去了检验的意义。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科学性、真实性、代表性)7. 中国药典“检查”项下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有效性、均一性、纯度要求、安全性) 8. 哪个不属于药物分析课所研究的内容的是() [单选题] *药物的鉴别药物的检查药物的含量测定药物的临床应用(正确答案)9. 药物分析的主要方法是() [单选题] *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正确答案)化学分析法和物理常数测定法仪器分析法和物理常数测定法物理常数测定法和常量分析法10. 药品质量内涵包括是() *真伪(正确答案)纯度(正确答案)品质优良度(正确答案)适应症11. 药物分析研究的对象不包括() [单选题] *原料药制剂化学结构不明确的天然药物(正确答案)药物的降解产物12. 当取样的件数x=324时,应以下哪种取样方法取样() [单选题] *每件取样按(x1/2/2)+1(正确答案)x1/2+1x/213. 当取样的件数x=256时,应取的样品件数为() [单选题] *25617(正确答案)9314. 判断一个药物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必须全面考虑()三者的检验结果。

8种常见的药物分析方法(附药物分析中各种定量方法的优缺点 )

8种常见的药物分析方法(附药物分析中各种定量方法的优缺点 )

药物分析是以药品质量标准为依据,对药物中的相关成分、含量进行检测与分析,以对药品质量的优劣及真伪做出评定。

药物分析的主要方法包括化学物理的以及生物分析等方法。

汇总了药物分析中常用的8种检测方法,希望你能对你有所帮助。

药物分析是以药品质量标准为依据,对药物中的相关成分、含量进行检测与分析,以对药品质量的优劣及真伪做出评定。

药物分析检测可研究药品及其制剂的组成、理化性质、真伪鉴别、纯度检查及测定其有效成分的含量,并保证人们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开展药物分析之前,需要配备适用的药品质量检测设备等仪器,这是保证药品质量检验工作开展的基础。

在进行药物分析时,需要严格遵守检验操作流程,保证药品质量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药品质量检验的样品包括药材原材料样品、辅料样品、半成品、包装材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以及与药品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材料等。

检验样品和方法需要经过相关授权人员和药品检验人员按规定操作验证,记录并完成检验报告后及时送审。

药物分析检测对于药物研发至关重要,通过药物分析方法可以了解药物的药效、主要成分及理化性质等。

药物分析的主要方法包括化学物理的以及生物分析等方法。

化学检验则是药品在化学分析仪器等一系列化学反应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化学性质、反应强度及其影响等,是现今药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应用最为广泛、最主要的方法,能够综合全面的分析和评价药品的质量与效果。

物理检测方法是指通过电、热、光等常规物理条件作用下对药品的物理机械性能进行检验。

生物技术方法主要包括电泳技术和PCR技术等。

常见的药物分析方法如下:1、重量分析法重量分析法是药物分析检测中化学分析的基础方法,指的是称取一定重量的试样,用适当的方法将被测组分与试样中其他组分分离后,转化成一定的称量形式,称重,从而求得该组分含量的方法。

根据分离方法的不同,重量分析法通常分为沉淀重量法、挥发重量法、提取重量法和电解重量法,其优点是直接采用分析天平称量的数据来获得分析结果,在分析过程中不需要标准溶液和基准物质,也就不需要容量器皿引入数据,这样引入的误差较小,因此分析结果准确度较高。

重量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一、重量分析的方法a、沉淀法:沉淀法是重量分析的主要方法。

这种方法是将被测组分形成难溶化合物沉淀,经过过滤、洗涤、烘干及灼烧(有些难溶化合物不需要灼烧),最后称重,由所得重量计算被测组分的含量。

b、汽化法:汽化法是通过加热或用其他方法使样品中某种挥发性组分逸出,然后根据样品减轻的重量计算该组分的含量;或者当挥发性组分逸出时,选一种吸收剂将它吸收,然后根据吸收剂增加的重量计算该组分的含量。

c、电解法:电解法是利用电解原理,使金属离子在电极上析出,然后称重,计算其含量。

d、萃取法:萃取法是利用有机溶剂将被测组分从样品中萃取出来,然后再将溶剂处理掉,称取萃取物的重量,计算被测组分的含量。

二、重量分析法原理重量分析法是根据反应生成物的质量来确定欲测组分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

为完成此任务最常用的方式是将欲测定的组分沉淀为一种有一定组成的难溶性化合物然后经过一系列操作步骤来完成测定。

我们称这种分析方法为重量分析法中沉淀法。

沉淀析出的形式称为沉淀式,烘干或灼烧后称量时的形式称为称量式。

例如:Fe3+ →Fe(OH)3 →Fe2O3沉淀式称量式Ba2+ →BaSO4 →BaSO4沉淀式称量式三、重量分析法中对沉淀的要求及沉淀剂的选择1、对沉淀式的要求(1)沉淀式应具有最小的溶解度:实验证明对二离子型的电介质如BaSO4或AgCl等其K sp 不大于10-8,在实用上可认为沉淀完全。

(2)沉淀式应当尽可能具有便于过滤和洗去杂质的结构。

颗粒较大的晶型沉淀比同质量的小颗粒沉淀具有较小的总表面积,易于洗净。

(3)沉淀式应当容易转变为称量式。

(4)沉淀吸附杂质少。

2、对称量式的要求(1)称量式的组成必须与化学式相符;(2)称量式必须很稳定;(3)称量式的分子量要尽可能大,而被测组分在称量式中的含量应尽可能小。

例如:测定铬含量,以哪中称量式(Cr 2O 3或BaCrO 4)称量可得较小的误差?称量式:Cr 2O 3 在152mgCr 2O 3中含有104mgCr在1mgCr 2O 3中含有: mg mg m Cr 7.0152104== 称量式BaCrO 4 在253.4mg BaCrO 4中含有52mgCr 在1mg BaCrO 4中含有: mg mg m Cr 2.04.25352==从上面两例计算中可知以BaCrO 4为称量式可得较小的误差。

相对原子质量等于原子实际质量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相对原子质量等于原子实际质量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相对原子质量等于原子实际质量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相对原子质量是描述化学元素中不同同位素的重量比较的指标,它对于化学和物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对原子质量等于原子实际质量是一种基本的化学定律,这一定律为我们提供了确定化学元素内部结构、探究元素特性以及进行相关计算等方面提供了理论基础。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主要部分进行论述。

首先是引言部分,介绍文章的概述、结构和目的。

其次是相对原子质量等于原子实际质量的解释说明,其中包括原子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计算相对原子质量的方法与公式以及相对原子质量在化学中的应用等内容。

第三部分将概述相对原子质量的历史发展,包括开始研究原子质量的起源、相对原子质量概念提出与演变过程以及现代相对原子质量测定方法与技术进展。

第四部分将介绍原子实际质量测定方法与精确度分析,其中包括常用测定方法介绍、刘易斯基尔德法的延伸与应用探讨,以及贝特罗试验与现代物理学发现之间的关系研究。

最后,结论部分将总结文章要点及观点,并进一步讨论原子质量与现代科学研究之间的关联性,同时展望未来相关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解释相对原子质量等于原子实际质量这一定律,并概述相对原子质量的历史发展以及相关测定方法。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介绍和讨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原子质量的概念以及其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我们也将探索原子实际质量测定领域的新进展并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2. 相对原子质量等于原子实际质量的解释说明2.1 原子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在化学中,原子质量是指一个单个原子的质量。

由于不同元素的原子大小和质量不同,因此需要一种统一的方法来比较它们之间的相对大小。

因此,引入了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相对原子质量是以碳-12同位素为基准的,将其相对质量设定为12。

根据国际单位制(SI),相对原子质量被定义为1/12个碳-12同位素中某种特定元素同位素核中所含有的核粒子数量。

【学习课件】第11章重量分析法

【学习课件】第11章重量分析法

2021/7/9
6
二、沉淀重量法
1、沉淀重量法的基本步骤
试样 溶 沉 淀 液 沉 剂淀形 过 式 滤 洗 涤
灼 烧 称量形 称 式 量 计 算 s
2021/7/9
7
沉淀法测Ba2+为例: Ba2+ + H2SO4 BaSO4 陈化过滤 洗涤烘
干、炭化800oC灼烧至恒重称量形式BaSO4 冷 却称量 计算
因素很多: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络合 效应;还有温度、介质、晶体结构和颗粒大小
1、同离子效应-Common ion effect:S
组成沉淀晶体的离子称为构晶离子,当沉淀反应达到 平衡后,向溶液中加入含有某一构晶离子的试剂或溶液, 则沉淀的溶解度减少,称为同离子效应。
在重量分析法中,常加入过量的沉淀剂,降低沉淀的 溶解度。
例如:0.1000g Al3+
Al3+ + NH3 → Al(OH)3 → Al2O3 0.1888g Al3++ 8-羟基喹啉→ (C9H6NO)3Al 1.704g
2021/7/9
11
三、重量分析法结果的计算
在重量分析中,多数情况下获得的称量形式与待测组分 的形式不同,待测组分的摩尔质量与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 之比称为换算因数(又称重量分析因素),以F表示。
(2)沉淀易于过滤和洗涤。希望尽量获得粗大的晶 形沉淀。无定形沉淀,应掌握好沉淀条件,改善沉 淀的性质。
(3) 沉淀纯度高,避免玷污。
(4) 沉淀易转化为称量形式。
2021/7/9
10
3、沉淀重量法对称量形式的要求
(1) 有确定的化学组成,定量计算的依据
(2) 稳定,不受空气中水、CO2和O2等影响。 (3) 摩尔质量要大,待测组分在称量形式中含量要小, 以减小称量的相对误差,提高测定的准确度。

简明创新方法一体化习题库和答案(精心整理)

简明创新方法一体化习题库和答案(精心整理)

简明创新方法一体化习题库和答案(精心整理)简明创新方法习题库一、单选题1.由“鸟”想到“飞机”,你认为是使用了哪类创新方法。

AA.联想类创新方法B.组合类创新方法C.臻美类创新方法D.TRIZ创新方法解析:由一事物、思想观念想到另一事物、思想观念的心里过程,即由此即彼的想象为联想类创新方法。

组合类创新方法的特点是以组合为核心,把表面看来似乎不相关的事物有机结合起来,合多而一。

臻美类创新方法,是以”臻美“为核心,来达到完美性为目标的一系列创新方法的集合。

TRIZ强调通过发明来解决实际问题。

2.“云想衣裳花想容”体现的是下列哪一种联想类型AA.相似联系B.接近联想C.对比联系D.因果联想解析:相似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或现象想到与其相似的另一事物或现象。

接近联想,是因为一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接近另一事物而产生的联想。

对比联想是指由事物之间的相反、对立关系产生的联想。

因果联想是指对逻辑上有因果关系的事物产生的联想。

3.门捷列夫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并制成元素周期表,他认为,化学元素原子结构的特殊性可按一定次序排列,按次序排列的元素经过一定的间隔(周期)它们的某些主要属性就会重复出现。

从这个过程中,你认为门捷列夫自觉不自觉的运用了下列哪一种联想类创新方法。

DA.相似联系B.接近联想C.对比联系D.因果联想解析:相似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或现象想到与其相似的另一事物或现象。

接近联想,是因为一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接近另一事物而产生的联想。

对比联想是指由事物之间的相反、对立关系产生的联想。

因果联想是指对逻辑上有因果关系的事物产生的联想。

4.在科学中,法拉第由电生磁联想到磁也可生电,从而发现了电磁互生原理,这是一个运用( C )联想的典型例子。

A.相似联系B.接近联想C.对比联系D.因果联想解析:相似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或现象想到与其相似的另一事物或现象。

接近联想,是因为一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接近另一事物而产生的联想。

对比联想是指由事物之间的相反、对立关系产生的联想。

轻核聚变反应后质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轻核聚变反应后质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轻核聚变反应后质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轻核聚变反应是一种将轻质元素经过高温和高压条件下发生核反应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轻质元素的原子核融合成较重的元素,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这种反应类似于太阳的能量来源,因此也被称为人造太阳。

轻核聚变反应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缓解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核聚变反应不同于目前广泛应用的核裂变反应,后者是将重核元素分裂成轻核元素,并释放出能量。

而轻核聚变反应则是将轻质元素如氢同位素聚变为氦,同时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虽然目前轻核聚变反应在实际应用中面临许多挑战,但其潜在的应用前景是巨大的。

首先,轻核聚变反应所需的燃料——氢同位素,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可从水或其他可再生资源中提取。

其次,轻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远远超过目前使用的任何其他能源形式,可以提供持久稳定的地球清洁能源。

此外,轻核聚变反应产生的废物少,相比核裂变反应更加安全和环保。

然而,要实现轻核聚变反应的商业化应用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当前最大的挑战之一是如何控制反应过程中的高温和高压条件,以及如何控制反应产生的等离子体。

此外,设备的建造和运行成本以及安全性等问题也需要克服。

针对这些挑战,科学家们正在进行广泛的研究和实验,以开发出更可行和可持续的聚变能源系统。

总之,轻核聚变反应作为一种清洁、可持续的能源形式,具有巨大的潜力。

尽管目前还存在许多技术难题和挑战,但通过持续的研究和努力,轻核聚变反应有望成为未来能源领域的重要支撑,为人类提供可靠的清洁能源。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文章结构部分旨在说明本文的整体框架和章节安排,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导读。

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概述轻核聚变反应的背景和意义,介绍本文的目的和研究重点。

通过引入轻核聚变反应相关的背景知识,可以帮助读者快速了解本文的研究内容。

正文部分将详细阐述轻核聚变反应的定义和原理。

在2.1节中,将对轻核聚变反应的定义进行说明,包括其基本概念、特点以及与其他核反应的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论: ✓ 酸度对强酸型沉淀物的溶解度影响不大, ✓ 但对弱酸型或多元酸型沉淀物的溶解度影响较大
pH↓,[H+]↑,S↑
注:
因为酸度变化,构晶离子会与溶液中的H+或OH-反 应, 降低了构晶离子的浓度,使沉淀溶解平衡移向溶解, 从而使沉淀溶解度增大
重量分析法之超重量在核物理方面 应用
图示
CaC2O4
讨论:
C N2S a4 O 0~0.0m 4 /o L时 l C , N2S a4 O , SPb4SO 同离子效应为主
C N2S a4 O 0.0m 4/o L 时 l C N , 2S a4 O , SPb4S O 盐效应为主
重量分析法之超重量在核物理方面 应用
3. 酸效应:溶液酸度对沉淀溶解度的影响称为~
重量分析法之超重量在核物理方面
1.010823.342005.0应用104mg0.2mg
2. 盐效应:溶液中存在大量强电解质使沉淀溶解度
增大的现象
讨论:
KSP
KS0P M A
[M][A]
而T一定K, S0P为定值
当存在大量强, 电 M解 质 A 时 KSP
注:沉淀溶解度很小时,常忽略盐效应
BaS4在 O0.0m 1 o/Ll Na3N 溶O液中溶解度
S
0
K SP(BaS4) O
1.11010 1.57105mo/Ll
Ba2 SO 42
0.670.67
重量分析法之超重量在核物理方面 应用
练习
例: PbSO 4在不同浓度Na2SO4溶液中溶解度变化
C(mol/L) 0 0.001 0.01 0.02 0.04 0.10 0.20 S(mmol/L) 0.15 0.024 0.016 0.014 0.013 0.016 0.023
K S ' P [ C 2 ]C a 2 [ O 4 2 ] '[ C 2 ]C a 2 [ O 4 2 ] K SP K SP C 2 O 4 2 S '2
一、几个概念 二、沉淀重量法的分析过程和要求 三、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四、沉淀的类型和形成 五、影响沉淀纯净的因素 六、沉淀条件的选择 七、沉淀的过滤、洗涤及烘干、灼烧 八、结果的计算
重量分析法之超重量在核物理方面 应用
一、几个概念
1. 沉淀重量法:利用沉淀反应将待测组分以难溶化合 物形式沉淀下来,经过滤、洗涤、烘干、灼烧后, 转化成具有确定组成的称量形式,称量并计算被测 组分含量的分析方法。
2.沉淀形式:沉淀的化学组成称~ 3.称量形式:沉淀经烘干或灼烧后,供最后称量的
化学组成称~
注:称量形式与沉淀形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重量分析法之超重量在核物理方面 应用
续前
(二)要求
1.对沉淀形式的要求 a.溶解度小 b.易过滤和洗涤 c.纯净,不含杂质 d.易转化成称量形式
2.对称量形式的要求 a.确定的化学组成 b.性质稳定 c.较大的摩尔质量
C 2 O 4 2 [ [ C C 2 2 O O 4 2 4 2 ] ] '[H ]2 K K a 1 a 1 [H K a ] 2 K a 1 K a 2C 1 2 O 4 2
[C 2O 4 2] '[C 2O 4 2][C 2O 4 2] S' C 2O 4 2 C 2O 4 2
S KSP 1.110101.0105mo/lL
20m 0 溶 l 液中 BaS4O沉淀的溶解损失为 1.0105 23.342000.5mg0.2mg Ba2过量 0.01mo/L l与SO 42反应B的 aS4沉 O 淀溶解度 S[SO 42][BKSa2P]1.10.1001101.1108mo/L l 20m 0溶 l 液B中aS4沉 O 淀的溶解损失为
重量分析法之超重量在核物理方面 应用
练习
例:用BaSO4重量法测定SO42-含量时,以BaCL2为沉淀 剂,计算等量和过量0.01mol/L加入Ba2+时,在 200ml溶液中BaSO4沉淀的溶解损失
解:已K S 知 ( PBa4) SO 1.11 0 10 MBa4S O23.43 g/mol Ba2与SO42等量反B应a的 S4沉 O 淀溶解度为
组成沉淀的构晶离子试剂或溶液,使沉淀溶解度降 低的现象称为~
构晶离子:组成沉淀晶体的离子称为~
讨论:
✓ 过量加入沉淀剂,可以增大构晶离子的浓度, 降低沉淀溶解度,减小沉淀溶解损失
✓ 过多加入沉淀剂会增大盐效应或其他配位副反应, 而使溶解度增大
✓ 沉淀剂用量:一般 —— 过量50%~100%为宜 非挥发性 —— 过量20%~30%
第七章 重量分析法
基本概念
一、重量分析法:通过称量被测组分的质量来确定被测 组分百分含量的分析方法
二、分类: 挥发法——利用物质的挥发性 萃取法 ——利用物质在两相中溶解度不同 沉淀法 ——利用沉淀反应
三、特点: 准确度高, 费时,繁琐, 不适合微量组分
重量分析法之超重量在核物理方面 应用
第二节 沉淀重量法
沉淀溶解度很大,且溶液离子强度很高时,要
考虑盐效应的影响
重量分析法之超重量在核物理方面 应用
练习
例:分别计算BaSO4在纯水和0.01mol/LNaNO3溶液中 的溶解度
解: 已K Biblioteka S(P Ba4)S O 1.110 10 B2a SO 42 0.67
Ba4在 SO水中溶解度 SKS( PBa4) S O 1.11 0 101.01 0 5m/oLl
C2O42- + H+ HC2O4-+ H+
Ca2+ + C2O42-
HC2O4H2C2O4
溶液酸度对CaC2O4溶解度的影响
重量分析法之超重量在核物理方面 应用
练习
例:试比较 pH = 2.0和 pH = 4.0的条件下CaC2O4的沉淀
溶解度。
解:已 K S ( C P 2 O 4 ) 知 a 4 C 1 9 , K 0 a 1 5 . 9 1 2 , K 0 a 2 6 . 4 1 50
重量分析法之超重量在核物理方面 应用
三、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一)溶解度与溶度积 (二)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重量分析法之超重量在核物理方面 应用
(二)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1.同离子效应 2.盐效应 3.酸效应 4.配位效应 5.其他因素
重量分析法之超重量在核物理方面 应用
1.同离子效应:当沉淀达平衡后,若向溶液中加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