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学案
李白诗作《将进酒》教案
李白诗作《将进酒》教案李白诗作《将进酒》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课时安排:1课时。
过程:一. 导入余光中先生有一首诗《寻李白》,其中有几句是这样写的。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在中国文学史上,“酒”可以说是留下了千古美名。
许多文人,都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
比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曹孟德横槊赋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李白的“兰陵美酒郁金香”还有范仲淹的“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等等。
在这些人中,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因为他的诗写得独绝千古而获得了“诗仙”的称号,而且也因为他的酒而留下了“酒仙”的美名,说到这里,大家都知道了,他就是——李白那么,李白是如何使他的酒和他的诗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又有怎样的感情倾注于其中呢?今天我们就通过一首诗来走近李白。
这就是他的《将进酒》二、背景简介我们在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时候知道,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
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
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应邀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
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
三、解题“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
将,读qiāng,“请”“愿”的意思。
“将进酒”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
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四、整体感知(一)、大家先听老师读,听的过程中注意体会诗歌中的:节奏变化,韵律变化以及情感变化。
并在课本上作适当的标记。
(二)、指导学生用不同方式朗读课文。
1.学生自己读(2遍) 大声读、旁若无人的读2.学生示范,点评3.齐读(第一遍:学生试着读,第二遍:看指挥读)4.男女生分角色读5.和读(配乐)(三)、下面,请同学们依据诗歌的内容作一个大胆的推测:宴饮后的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激动的(找出对应诗句:) 豪放的(找出对应诗句:) 悲壮的(找出对应诗句:) 自信的(找出对应诗句:)愤慨的(找出对应诗句:) 狂放的(找出对应诗句:) 愁苦的(找出对应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作者一开始就将我们拉到了奔腾咆哮的黄河岸边,黄河之水一泻千里,大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气魄。
将进酒学案与答案
【问题一】请同学们依据诗歌容作一个大胆推测,宴饮后白可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依据是什么?形象:大醉,酣睡不起理由:①“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饮酒多)②“将进酒,杯莫停。
”(饮酒快)【问题二】白为什么要这么狂喝痛饮啊?从诗歌的容里,你能找出原因吗?(诗歌中的哪一句话集中而鲜明的表明了这一原因?)①酒逢知己千杯少——朋友聚会②“与尔同销万古愁”——借酒消愁【问题三】好友相聚,本来是人生快事,宴逢知己,应把酒言欢,白却为何有违常情,不喜反愁呢?【明确】白于公元744年,赐金放还,离开长安,本诗写于公元752年,已据流放当时八年之久,本来梦想未灭,只是“且放白鹿青崖间”,白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还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但韶光易逝,人生易老,垂暮之年的白,发现昔日的梦想离自己愈来愈远了,却无可奈何,怎么不愁思满怀呢?(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朝如青丝暮成雪。
”【提问】“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解析】黄河的水好像是从天上奔涌而下,一泻千里,向东流去,很有挟天风海雨的气势,运用夸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气势雄壮的画面,有种势不可挡的感觉。
【提问】作者描绘这样一幅景象要表达怎样的感慨?【解析】看似是作者借黄河之恢宏气势抒发豪迈之情,其实作者“另有所图”:我们知道,自从《论语》提出“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之后,我们中国人只要看到流水一去不复返很自然就会想到时光的流逝,诗人借“奔流到海不复回”引发“时光易逝”的感慨。
这种“先咏他物,而引出所咏之物”的手法在诗歌中叫“比兴”。
【提问】“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中,诗人为何而悲?悲什么?【解析】看似作者借此“悲”头发白了,青春不再,其实,从更深一层讲,作者是由“青春易逝,人生短暂”引发“怀才不遇,功业未成”的感慨。
【小结】诗的开头运用比兴的手法,引发作者“时光易逝,功业未成”的悲凉之情,作者因“愁”而“悲”,感人肺腑。
《将进酒》教案五篇
《将进酒》教案五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将进酒》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将进酒》教案篇1【教学目标】:1、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感受诗人情感变化。
(重点)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背诵全诗。
(重点)3、正确认识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
(难点)【教学设想】:本单元的主题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就是让学生通过吟咏和诵读从而领悟古典诗歌的韵律感和音乐美,读出诗歌特有的诗境和诗情。
本文时而奔放,时而深沉,感情大起大落,学生容易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感受诗人情感变化。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时时洋溢着诗情,处处弥漫着酒香,而论诗酒之道,当首推李白。
他爱诗若痴,嗜酒成狂,一生与酒结下不解之缘。
酒中有他涌动的生命,奔腾的激情,还有那无尽的愁绪。
我们今天学习的就是李白咏酒诗中的代表作——《将进酒》。
二、欣赏名家诵读初步感知:我们这一单元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就是通过吟咏和诵读领悟诗歌的韵律感和音乐美,体会诗歌特有的诗境和诗情。
欣赏中央电视台著名支持人任志宏的朗诵。
朗诵的怎么样?感情是不是特别投入?话剧演员濮存昕的朗诵感情更投入。
播放濮存昕的朗诵,进一步感知。
三、因声求气吟咏诗韵:通过欣赏名家的诵读,我们对这首诗歌的重音、声调等有了比较深的印象,老师在多媒体上把重音、声调也做了标注。
下面请学生结合注释,自由大声地朗读,过一会找同学展示。
四、分析问题鉴赏诗歌:刚才同学读的很好,但和名家的演绎还是有一些差距,一是因为我们的基本功不如他们,再就是对文本理解不够透彻。
接下来我们共同分析这首诗的内容。
题目“将进酒”是什么意思?将进酒就是请喝酒,这是一首“劝酒歌”。
1、谁劝谁喝酒?一开始应该是丹丘生劝李白和岑夫子,后来是李白劝岑夫子和丹丘生喝酒。
《将进酒》教案四篇
《将进酒》教案四篇《将进酒》教案四篇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将进酒》教案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将进酒》教案篇1【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准确把握情感基调并背诵全诗。
学习起兴、用典、夸张手法在诗中的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赏析诗中情感脉络之变化,能用准确流畅的语言概括全诗内容与情感。
能品味诗人婉曲语言中的深层含义,并学会联想比较的鉴赏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正确认识诗人对自我的肯定与对现实不满的矛盾思想,认识“以酒销愁”的历史文化背景与人文精神。
【教学方法】诵读法品味鉴赏法【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一、以杜甫《饮中八仙歌》导入,谈谈诗中礼拜形象。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二、背景简介(略),联系《梦游天姥吟留别》名句。
1、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时何时换?2、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3、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三、朗读全诗,教师范读。
(注意节奏点,用韵、语调变化)四、分层赏析,理清脉络,帮助诵读记忆。
感情线索:悲——欢——乐←—歌—→愿——恣——愁(首尾呼应)↑↓自己高|潮转折万古(愤激、无奈——豪爽、旷达)(自信)全诗诗眼:悲愁——感情基调:愤激。
全诗中心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品味思考交流】开头四句与全诗主旨关系渲染慷慨悲凉气氛,为第二段“歌弦”作铺垫,也与“天生我材必有用”构成对比反衬效果。
“天生我材必有用”与开头之“悲”,后来之“愿”有矛盾吗?你怎样理解?思想情感的矛盾统一:入世思想:我必有用——突出愤激之情出世思想:圣贤寂寞作者为什么举“曹植”为例,说明“古来圣贤皆寂寞”?(略)“与尔同销万古愁”中“愁”的对象范围有多大?试举例。
将进酒导学案
《将进酒》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2.自主探究,品味重点词语,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理解诗人感情的复杂性。
学习过程一、反复诵读,理解文意(提示:酒鬼李白,微醺之意)1. 标出节拍、韵脚,诵读该诗,感知内容。
2. 小组诵读,反复体会。
二、含英咀华,重点突破1.诗人表面上是写喝酒,实则为抒情。
请找出诗句中最能表达诗人情感的词语。
2.这几个词语在诗歌中是如何体现的?(提示: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3.“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是李白的心里话吗?为什么?三、悟读课文,升华提高(提示:诗仙李白,酒中人生)、李白的诗意,伴酒而来。
是酒造就了他,还是他成就了酒,无须深究。
但可以想像,没有酒,起码少了半个李白。
酒之于他,不是杯中物,是灵魂相握的知己,是另一个可以说话的声音。
无论浅酌还是痛饮,饮尽的必是一份心情,一种态度,还有只属于他自己的人生。
就是这样一个李白,一个诗意的李白,一个豪饮的李白,最终,归于永远的李白。
他让人们明白,在岁月的不停流逝中,在人生的各种境况际遇里,伴酒的可以是一个寻常百姓,也可以是这样一位千古“诗仙”。
不论寻常与伟大,短暂与永恒,岁月如酒,生命如酒。
四、总结反思,烛照自我李白的《将进酒》那句话让你印象最为深刻?给了你怎样的人生启示?知识链接一、安史之乱中的李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避地东南,来往于宣城、金陵、溧阳一带。
后隐居于庐山。
玄宗之子永王李璘率师东下,恭请李白,李白遂满怀热忱毅然从戎。
不料肃宗李亨与永王李璘之间又祸起萧墙,李璘兵败被杀。
李白也因此获罪下狱,不久被流放夜郎(今贵州正安西北)。
当时李白正陷于“世人皆欲杀”的危险处境之中,以致杜甫还误信了流言写诗寄托沉痛的哀思。
二、《将进酒》时的李白此诗诗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李白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做客,三人尝登高饮宴。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诗人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
《将进酒》教案范文6篇
《将进酒》教案范文6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将进酒》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将进酒》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李白“借酒浇愁”的虚无消沉的消极反抗,以及他自信和对现实的忧患思想,了解“酒”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涵义。
2.鉴赏“将进酒”的意境及在矛盾中展示内心的诗歌特色。
3.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即大胆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
教学重点:1.了解李白的生平事迹及其人格魅力,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把握本诗的题旨。
2.把握本体意境张扬、夸张大胆、想象丰富的浪漫主义的手法。
教学难点:体会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诗美特点并对其内涵有所了解。
教学方法:赏析与讨论【教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然的缘分。
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且多半是因为“愁”了才喝酒,为何愁?多得很,仕途失意、功业未成、思妻念子,一言概之,就是生活不如意。
多少诗人因酒忘却人生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
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他是“诗仙”,有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为“酒圣”。
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直至现在。
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2、唐诗是中国诗歌的顶峰。
在灿若群星的诗人中,李白恰如夜空中的太白金星,尤为耀眼夺目。
李白一生诗酒相依,杜甫赞叹:“李白斗酒诗百篇”。
杜康造酒,真是对人类的一大贡献,否则,生活将缺多少情趣,诗人将缺多少灵感,人类将缺多少美文诗篇。
酒与诗,好像天生就结缘,酒催诗生,诗随酒发,相伴而留香千古。
同学们都知道哪些咏酒的诗句?二、写作背景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此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
将进酒 学案
《将进酒》学案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余光中先生有一首诗《寻李白》,其中有几句是这样写的。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在中国文学史上,“酒”可以说是留下了千古美名。
许多文人,都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
比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曹孟德横槊赋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李白的“兰陵美酒郁金香”还有范仲淹的“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等等。
在这些人中,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因为他的诗写得独绝千古而获得了“诗仙”的称号,而且也因为他的酒而留下了“酒仙”的美名,说到这里,大家都知道了,他就是——李白那么,李白是如何使他的酒和他的诗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又有怎样的感情倾注于其中呢?今天我们就通过一首诗来走近李白。
这就是他的《将进酒》二、背景简介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
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
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应邀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
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
三、解题“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
将,读qiāng,“请”“愿”的意思。
“将进酒”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
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四、整体感知(一)、大家先听老师读,体会诗歌中的:节奏变化,韵律变化以及情感变化。
并在课本上作适当的标记。
指导学生用不同方式朗读课文。
(二)推测:宴饮后的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激动的(找出对应诗句:)豪放的(找出对应诗句:)悲壮的(找出对应诗句:)自信的(找出对应诗句:)愤慨的(找出对应诗句:)狂放的(找出对应诗句:)愁苦的(找出对应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作者一开始就将我们拉到了奔腾咆哮的黄河岸边,黄河之水一泻千里,大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气魄。
李白《将进酒》教案设计(最新7篇)
李白《将进酒》教案设计(最新7篇)李白《将进酒》教案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幻灯显示)1.朗读诗歌,把握诗歌节奏,初步感知诗歌情感。
2.品读诗歌,置身诗境,领会诗人的情感变化。
3.诵读诗歌,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二、教学重、难点:诵读诗歌,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三、教学方法:诵读、探究、赏析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
多少诗人因饮酒而忘却了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饮酒而在自由的`时空尽情地翱翔,也因饮酒而成就了太多的传世佳作。
在这其中,唐代大诗人李白尤为突出。
也正因为如此,李白被誉为“诗仙”,他也自诩为“酒仙”,今天,我们来共同品尝李白的一坛美酒—将进酒。
(二)解题将进酒是乐府旧题,将—读qiang,有“请”的意思,将进酒就是请喝酒。
(三)朗读1、师读,学生思考: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在发展过程中有没有变化?2、学生自由朗读,要求:找出文中直接表明诗人情感的字、词语或是句子,并且用笔划记出来。
3、指名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其他同学继续思考刚才的问题。
4、提问: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在发展过程中有没有变化,如果有的话,又是怎样变化的呢?(学生思考,指名回答)(四)品读,置身诗境,领会诗人的情感变化,介绍朗诵技巧,指导学生朗读(出示幻灯)诵朗基本技巧一、确定情感基调二、确定语速三、确定轻读重读及音长音短四、处理好停顿(五)诵读,落实朗诵技巧,检查朗诵水平(幻灯显示)《将进酒》诵读提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悲)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 (欢)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将进酒》学案(附参考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将进酒》学案(附参考答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理清诗人情感脉络,把握诗歌感情基调。
2.通过学习诗中表现手法体会诗人浪漫主义的诗风。
3.理解诗人怀才不遇又渴望用世的复杂感情。
【知识链接】1、关于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
少年即勤奋读书,“五岁诵六甲”,通诗书,观百家,善诗赋。
年轻时还爱好剑术,轻财任侠。
二十岁前后游历成都、蛾眉山等处。
二十五岁时,心怀“奋其智能,愿为辅弼”的大志。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渡荆门,别故乡。
天宝元年(742)以《大鹏遇希有鸟赋》名扬天下。
在道士兼诗人吴筠和玉真公主的推荐下,被唐玄宗召进宫,供奉翰林。
本以为能鹏程万里飞翔,可心高气傲,没半点奴颜媚态的李白,却很快遭到杨贵妃、李林甫、高力士等权贵的谗毁,只好离开朝廷,天下飘零。
2、《将进酒》解题a、“将进酒”中的“将”为何意?b、背景简介: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
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应邀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
他们登高畅饮,对酒当歌,畅抒满腔不平之情。
此作就是他咏酒抒情的佳作。
学习过程:一、听名家诵读,有感情地朗诵诗歌!1.为下面加粗的字词标音。
将( )进酒金樽( ) 岑( )夫子馔( )玉 I恣欢谑( ) 干金裘( ) 烹( )羊沽( )取2.解释下列加粗词语的意思。
①将进酒:②钟鼓馔玉不足贵:③古来圣贤皆寂寞:④斗酒十千恣欢谑:⑤径须沽取对君酌:⑥呼儿将出换美酒:二、文本研习学习任务一:研读,悟诗情1.这是一首“劝酒歌”,谁劝谁喝酒?主人:客人:()劝()喝酒2.他们是怎样喝酒的?请用原文回答!3.他们为何喝酒?请用原文回答!4.《将进酒》感情奔放,气势雄浑。
请你找出诗中带有情感色彩的字词并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理清诗人思想感情的变化。
将进酒优秀教案(通用13篇)
将进酒优秀教案(通用13篇)将进酒优秀教案(通用13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将进酒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将进酒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清诗歌的情感变化线索,认识李白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思想,了解其怀才不遇的苦闷和豪放不羁的情怀。
2体味诗歌颇具特色的起兴和夸张的运用,领会李白淋漓畅快的浪漫主义的诗风。
3、背诵全诗。
4. 提高古典诗歌鉴赏能力教学重难点:背诵全诗,提高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1、诵读法 2、质疑法 3、比较法课时:1 课时课型:新授教学过程:一、导入二、背景简介: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
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
当时,他与友人岑勋,元丹丘在颖阳山居小聚,三人登高饮宴,作者空有旷世之才而不被重用,遂借酒,抒发郁愤不平之气。
三、解题:《将进酒》是"劝酒歌",将(qiang),请,愿。
汉乐府诗体。
四、研习课文(一)整体把握:1、听课文朗读,正音。
2、学生集体朗读。
3、学生自由朗读,当堂背诵。
(二)具体分析开头四句写悲。
李白和朋友开怀畅饮的颍阳里黄河不远,所以从黄河起兴。
这二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似乎从天而降,东入大海,势不可回。
诗人写黄河,尽管也写出了黄河的气魄之大,但有"不复回"之叹,基调却是悲。
紧接着带出对人生易老、光阴易逝的感慨。
诗人的这种悲感,不仅仅是因为自己双鬓成霜,英雄老去,更是对政治腐败、自己政治抱负无从实现的愤慨而来。
这四句天地人生都说到了,境界阔大,极有气势。
"人生"以下六句写"欢""乐"。
诗人年华老去,政治上极度失意,整日穷愁并非其本性,既然此处失意,就另外去寻找寄托。
《将进酒》教学设计(15篇)
《将进酒》教学设计《将进酒》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将进酒》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将进酒》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通过朗读把握本文的情感基调,体会作品豪迈奔放的特点。
2、通过鉴赏诗句来把握作者矛盾复杂的的思想感情。
3、了解李白的人格魅力,增强对李白其人、其诗的探究兴趣。
学习重难点1、通过朗读把握本文的情感基调,体会作品豪迈奔放的特点。
2、通过鉴赏诗句来把握作者矛盾复杂的的思想感情。
课前预习1、查阅资料,了解李白及诗歌背景2、读准字音:馔玉()金樽()千金散尽()烹羊宰牛()恣欢谑()岑夫子()千金裘()沽()将()进酒呼儿将出换美酒()3、参考注释,翻译课文:补充注释——会须:应当;钟鼓馔玉:指富贵利禄;钟鼓:富贵人家宴会中奏乐使用的乐器。
馔玉:美好的食物。
形容食物如玉一样精美。
馔,吃、喝。
玉,像玉一般美好。
径须:干脆,只管;五花马:指名贵的马。
一说毛色作五花纹,一说颈上长毛修剪成五瓣;裘:皮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学生以前学过的与酒有关的诗,创设学习情景)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
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
多少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遨游,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
请看出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曹操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苏轼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李清照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也好饮,也善饮,这有杜甫诗为证:PPT2“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酒中八仙歌》)他一生写下了许多咏酒的诗篇。
将进酒的教案(优秀6篇)
将进酒的教案(优秀6篇)李白《将进酒》优秀教案篇一教学分析:《将进酒》这首诗的旨趣跟《蜀道难》不同,它着力刻画的是诗人的自我形象,其实是借劝酒为名吐胸中块垒。
全诗的基调是豪放的,但思想感情却十分复杂。
诵读时应当伴随着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适当地变换声调和节奏,力求再现诗人的形象。
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闲暇的时候喜欢听歌吗?(喜欢!)那么老师在这里为大家唱一首歌怎么样?(欢迎!)好,下面我就为大家清唱一首。
(有感情的诵读李白诗歌《将进酒》。
)同学们听没听出来老师刚才唱的是什么歌?(不是,是读了一首李白的诗——《将进酒》!)没关系。
古时候人们读诗叫“吟诵”,“吟诵”也就是唱。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吟诵和欣赏李白的这首千古佳作——《将进酒》。
二、背景简介我们在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时候知道,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
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
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曾多次应邀到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
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
三、解题“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
将,读qiāng,“请”“愿”的意思。
关于“将”字的这一含义,我们在高一时学习《诗经·卫风·氓》中间有“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的先例。
“将进酒”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
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四、整体感知1、下面,先请一位同学为我们大家朗读一遍李白的这首诗。
其他同学注意他朗读时的字音和节奏。
讨论朗读中的问题,达到所有学生都能读准字音,读准诗句节奏,理解诗句的基本含义。
2、下面,我请同学们依据诗歌的内容作一个大胆的推测:宴饮后的李白可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并说出你的依据是什么?形象:大醉,酣卧不起。
将进酒学案及答案
理由:①“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饮酒多〕②“将进酒,杯莫停。
〞〔饮酒快〕【问题二】李白为什么要这么狂喝痛饮啊?从诗歌的内容里,你能找出原因吗〔诗歌中的哪一句话集中而鲜明的说明了这一原因?〕①酒逢知己千杯少——朋友聚会②“与尔同销万古愁〞——借酒消愁【问题三】好友相聚,本来是人生快事,宴逢知己,应把酒言欢,李白却为何有违常情,不喜反愁呢?【明确】李白于公元744年,赐金放还,离开长安,本诗写于公元752年,已据流放当时八年之久,本来梦想未灭,只是“且放白鹿青崖间〞,李白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还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但韶光易逝,人生易老,垂暮之年的李白,发现昔日的梦想离自己愈来愈远了,却无可奈何,怎么不愁思满怀呢?(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朝如青丝暮成雪。
〞【提问】“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解析】黄河的水好似是从天上奔涌而下,一泻千里,向东流去,很有挟天风海雨的气势,运用夸大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气势雄壮的画面,有种势不可挡的感觉。
【提问】作者描绘这样一幅景象要表达怎样的感慨?【解析】看似是作者借黄河之恢宏气势抒发豪迈之情,其实作者“另有所图〞:我们知道,自从论语提出“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之后,我们中国人只要看到流水一去不复返很自然就会想到时光的流逝,诗人借“奔流到海不复回〞引发“时光易逝〞的感慨。
这种“先咏他物,而引出所咏之物〞的手法在诗歌中叫“比兴〞。
【提问】“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中,诗人为何而悲?悲什么?【解析】看似作者借此“悲〞头发白了,青春不再,其实,从更深一层讲,作者是由“青春易逝,人生短暂〞引发“怀才不遇,功业未成〞的感慨。
【小结】诗的开头运用比兴的手法,引发作者“时光易逝,功业未成〞的悲凉之情,作者因“愁〞而“悲〞,感人肺腑。
(2)“人生得意须尽欢,……会须一饮三百杯。
〞【提问】这几句中,哪两个字明确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解析】“欢〞“乐〞。
李白《将进酒》教案设计优秀6篇
李白《将进酒》教案设计优秀6篇李白《将进酒》教案设计篇一1.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翻译诗文。
了解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教学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素有“诗仙”之称的诗人是谁吗?(李白)我们以前已经学过很多李白的诗了,那你们知道李白的诗有什么特点吗?(浪漫,飘逸,豪放)李白的一生是在入世和出世的矛盾中度过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这一首《将进酒》。
作者介绍:李白(701—76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
先世于隋时因罪徙居中亚。
白于武后长安元年(701)出生在安西都护府碎叶城(今苏联吉尔吉斯加盟共和国托克马克城),约五岁时,随父迁居蜀中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
李白少年时期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十岁诵诗书,观百家,作诗赋,学剑术,爱好十分广泛。
十五岁左右就写得一手出色的好文章。
二十岁以后,在蜀中漫游,饱览了四川的壮丽景色,接触了社会生活,开阔了视野,培养了热爱祖国的思想和豪放爽朗、酷爱自由的性格,也种下了游仙出世的消极思想的根苗。
开元十四年(726),二十六岁的李白便“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开始了以安陆(今属湖北)为中心的十六年的大漫游,历两湖、江浙、河南、山西等地区,足迹踏遍近半个中国。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天宝十一载,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达八年之久。
诗人虽未涉及朝廷的黑暗以及自身傲岸不屈的性格和现实的矛盾。
但可以一看出对时政治现实的彻底失望和对人生意义的怀疑。
从表面上看,歌咏的是饮酒作乐和人生如梦的主题,但却在实质上对摧残人才的社会给以有力的控诉,不能以消极情调来简单否定。
分析:第一句内容:时间飞逝——感叹人生的短促,生命的短暂------空间:句式工整表现手法:夸张{------时间兴:先言黄河再言人对比:“朝如青丝暮成雪”文章主旨:“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说明诗人对现实不满注意:“沽”通“酤”,买的意思。
《将进酒》的教案(8篇)
《将进酒》的教案(8篇)《将进酒》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1、促进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热忱,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
2、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并能进展恰当的评价。
3、探究诗人狂放性格的由来,体会本诗所表达的浪漫主义风格。
4、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豪放飘逸的浪漫主义风格;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豪放飘逸的浪漫主义风格;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
【教学方法】1、诵读法。
2、质疑法。
3、比较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大诗人李白因遭权贵排挤离开长安开头了他以东鲁、梁国为中心的其次次漫游。
我们学过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即写于这一时期,今日我们学习的《将进酒》也是此间的作品。
大诗人李白又将向我们呈现些什么呢?二、疏通。
三、诵读。
(一)读懂内容《将进酒》是写劝酒、对酌的诗,本属汉乐府鼓吹铙歌。
李白沿用旧题,借与友人岑勋、元丹丘饮酒之机,发泄心中的郁积。
(1)开头两联均用“君不见”领出,“黄河”一联用的是古代民歌中的比兴手法,既用眼前景物起兴又具有比方的作用。
“高堂”一联说及人生,承受夸大手法,极言人生短促。
(2)“人生得意”以下六句,极写痛饮狂饮。
“天生”一联说明“须尽欢”的理由,显示了诗人对将来的信念。
(3)“岑夫子”以下六句为诗意转折处,亦可视为下面劝酒歌的引语。
诗人在力劝“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之后,放杯高歌,吐露心声:“钟鼓馔玉缺乏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4)“古来圣贤”以下四句,诗人将“饮者”与“圣贤”作比,引出“陈王”曹植来。
曹植《名都篇》有云:“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
”看来这位陈王确是在“恣而欢谑”了。
然而,在他这欢快中,包含着何等巨大的苦痛!他是在备受猜忌、压抑的险恶环境中,因大志难骋而沉溺酒乡的,在这一点上,李白与曹植颇为相像,故化用曹诗,明写欢快而暗寓愤激。
(5)“仆人何为”二句以反诘之句振起文意,以使令语气引出下文:“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教案全
《将进酒》教案全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将进酒》的创作背景及作者李白的相关知识。
(2)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将进酒》。
(3)能够分析并欣赏这首诗的意境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将进酒》。
(2)学会从诗歌的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评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李白豪放洒脱的人生态度。
(2)培养学生热爱古典诗词,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将进酒》的诗意及艺术特色。
2. 李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1. 诗句中的意境理解。
2.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将进酒》的文本及相关资料。
2. 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李白及《将进酒》的创作背景。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将进酒》,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意境和艺术特色。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等。
(2)解读李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谈谈对这首诗的感悟和体会。
(2)引导学生向李白学习,培养豪放洒脱的人生态度。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1)背诵《将进酒》。
(2)写一篇关于《将进酒》的感悟文章。
8. 板书设计《将进酒》李白诗意:人生短暂,应及时行乐。
艺术特色:豪放洒脱、意境深远。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学习:让学生选取其他表现人生哲理的诗歌,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进行比较阅读,分析各自的表现手法和情感抒发。
2. 文学创作:以《将进酒》为灵感,让学生创作一首表现人生哲理的现代诗或散文。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活跃度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李白《将进酒》学案
李白《将进酒》学案李白《将进酒》学案引导语:以下是李白《将进酒》的优秀学案模板,欢迎大家阅读!李白《将进酒》学案学习目标:1、诵读诗歌,结合注释把握诗歌基本内容。
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3、背诵诗歌。
学习重点、难点:1、“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做到有感情的诵读诗歌。
2、通过诵读,结合背景理解作者感情的复杂性,理清作者感情变化的层次。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自主探究:1、解题:“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
将,读qiāng,“请”“愿”的意思。
“将进酒”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
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2、背景资料:李白这首“填之以申己意”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年),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
当时,他跟朋友岑勋曾多次应邀到嵩山元丹丘家做客。
李、岑、元三人曾一同在元丹丘家聚饮过,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次饮酒宴中写的。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值“报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
3、相关知识:古体诗,又称为古诗、古风,是指唐代近体诗形成以前的各种诗歌体裁和唐代以后文人的仿古诗作。
它是一种不拘句式,不限篇幅、不论平仄、不讲对仗、用韵自然灵活、一切以表情达意为主旨的传统诗体。
按体名分类,包括先秦的《诗经》《楚辞》,两汉的乐府,以及后来的“古绝”“古风”等;按每句字数,一般分为五言、七言、杂言,亦包括三言、四言、六言。
因其没有固定的格律限制,所以创作的空间与自由度较大。
唐人以乐府写古诗的,当推李白成就最为突出。
他的诗歌语言的最大特色就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把自己的浪漫气势带进乐府,从而使古题乐府诗获得了新生命,把乐府诗创作推向了无与伦比的高峰,李白把自己的个性气质融入乐府诗的创作中,形成了行云流水的诗情方式。
4、读懂诗意:(1) 给加点字注音;将( )进酒呼儿将( )出换美酒欢谑( )钟鼓馔( )玉千金裘( ) 烹( )羊宰牛且为乐(2) 解释下列各句的加点词将进酒烹羊宰牛且为乐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径须沽取对君酌斗酒十千恣欢谑与儿同销万古愁古来圣贤皆寂寞5、诵读诗歌,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读懂诗意:三、合作探究:“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是本单元要求掌握的鉴赏诗歌的方法,就是要求我们在学习时通过有感情地吟咏、诵读作品,去理解作品蕴含的情感。
将进酒教学设计
将进酒教学设计将进酒教学设计3篇将进酒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教学过程:一、导入李白,这个名字我们并不陌生,他是一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大诗人。
那么,李白在我们的心目中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请同学们用李白的诗说一说,你对李白的看法和认识。
明确:“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在我心目中李白是一个浪漫,而且很有志向的诗人。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在我心目中的李白是豁达、自信的诗人。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在我的心目中的李白是一个不慕权贵、豁达的诗人。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在我心目中的李白是一个豪迈豁达的诗人,他的诗气势磅礴,浪漫主义想象力非常丰富。
今天,我们就再次通过一首诗来认识一下我们心中的李白和诗中的李白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情况,一起来吟诵和欣赏李白的这首千古佳作——《将进酒》。
二、吟咏诗文1、诵读本诗,提出两个要求:①读准字音、②读清句读。
请大家尝试自由读一读。
同时在读的时候,将发现的问题批注在书的旁边。
2、找同学来吟咏一下。
适时的进行吟诵指导。
三、情感分析1、刚才大家在吟咏的时候大多注意了感情,“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这首诗李白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它是一首抒情诗。
那么,李白的抒情诗有什么特点呢?明确:李白的抒情诗是很豪放飘逸的、想象丰富、豪迈瑰丽。
2、在这篇诗文中,你是如何把握这些特点和诗人的情感的(找出文中表达是人情感的字眼)明确:悲、欢、愁3、从哪你读出诗人的“悲”①“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暮成雪”。
明确:李白悲的是什么?人生易老,时光易逝。
转眼之间满头的青丝已经变成了满头的白发。
这首诗写于公元752年,据此推算,李白此时已是年过50的老人,韶华易逝,怎不叫人感而生愁?另外,中国古代的文人在面对着永恒的大自然的时候,也经常生出这样一种感慨,尤其是那些有着远大宏伟志向的人,当他们的这种志向不能够得以实现的时候,报国无门的时候,更容易产生这种人生易老的感慨。
将进酒学案及答案
【问题一】请同学们依据诗歌内容作一个大胆推测,宴饮后李白可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依据是什么?形象:大醉,酣睡不起理由:①“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饮酒多)②“将进酒,杯莫停。
”(饮酒快)【问题二】李白为什么要这么狂喝痛饮啊?从诗歌的内容里,你能找出原因吗?(诗歌中的哪一句话集中而鲜明的表明了这一原因?)①酒逢知己千杯少——朋友聚会②“与尔同销万古愁”——借酒消愁【问题三】好友相聚,本来是人生快事,宴逢知己,应把酒言欢,李白却为何有违常情,不喜反愁呢?【明确】李白于公元744年,赐金放还,离开长安,本诗写于公元752年,已据流放当时八年之久,本来梦想未灭,只是“且放白鹿青崖间”,李白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还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但韶光易逝,人生易老,垂暮之年的李白,发现昔日的梦想离自己愈来愈远了,却无可奈何,怎么不愁思满怀呢?(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朝如青丝暮成雪。
”【提问】“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解析】黄河的水好像是从天上奔涌而下,一泻千里,向东流去,很有挟天风海雨的气势,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气势雄壮的画面,有种势不可挡的感觉。
【提问】作者描绘这样一幅景象要表达怎样的感慨?【解析】看似是作者借黄河之恢宏气势抒发豪迈之情,其实作者“另有所图”:我们知道,自从《论语》提出“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之后,我们中国人只要看到流水一去不复返很自然就会想到时光的流逝,诗人借“奔流到海不复回”引发“时光易逝”的感慨。
这种“先咏他物,而引出所咏之物”的手法在诗歌中叫“比兴”。
【提问】“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中,诗人为何而悲?悲什么?【解析】看似作者借此“悲”头发白了,青春不再,其实,从更深一层讲,作者是由“青春易逝,人生短暂”引发“怀才不遇,功业未成”的感慨。
【小结】诗的开头运用比兴的手法,引发作者“时光易逝,功业未成”的悲凉之情,作者因“愁”而“悲”,感人肺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的:
1、背诵这首诗
2、鉴赏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
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
许多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
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
他是“诗仙”,又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曰“酒圣”。
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
且沿用至今。
他一生写下了许多咏酒的诗篇。
李白喝酒时尽管也有愁,但所咏的诗是极其豪放的。
《将进酒》就是其中的一首。
天宝年间,李白初到长安,唐玄宗闻其诗名,曾召李白进宫赋诗赞美杨贵
妃,但李白鄙视杨贵妃、高力士的为人,两人以李白诗中有“飞燕”故,谗害李白,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离开长安,在河南安微一带游历,此诗当写于那个时候。
二、题解:
《将进酒》是汉乐府曲名,多写饮酒放歌的情怀。
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但自创新意,跳出了前人的窠臼,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赋予这个历来被许多诗人歌唱过的诗题以积极的内容。
三、范读(注意读音、节奏)
四、学生自由朗读,并结合注释了解大意。
五、整体把握:
1、第一段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①起兴:思考:诗人用什么表现手法?起到什么作用?(开头四句写悲。
李白和朋友开怀畅饮的颍阳离黄河不远,因
此作者以黄河起兴。
黄河自西而来,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直奔东海。
接着四句向人们喻示时光流逝迅疾,一去不返,人生由青春至衰老不过“朝”“暮”间事。
两个长句,既用比喻——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用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更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夸张。
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
)
②这两句包含天地人生,气魄巨大,表现出一种怎样的情感?(慷慨悲伤)
③入题:人生得意须尽欢,诗中“得意”指的是什么?(“人生”以下六句写欢。
“人生”两句由“悲”而翻作“欢”“乐”。
诗人渐趋狂放。
朋友间的聚会是人生中快事,“金樽”、“对月”将饮酒诗化了,“莫使”、“空”的双重否定句式代替直陈,语气更为强烈。
好友相聚,这种感情是真实、高尚豪放的)
④在饮酒欢乐中,表现出李白的什么心理品质?(豪迈自信。
“天生我材必有用”是令人击节赞叹的句子,算是对未来的一个期许,相信自己一定能作出一番事业。
这种诗情体现了诗人的旷达豪放,实际上也是他愤激中的无奈与自我安慰。
此时他心里应该还盼着会有一天再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
2、学生朗读背诵这一段。
板书:
君不见:河水奔流不复回
起兴慷慨悲
伤
君不见:明镜悲白发:朝暮
一、铺垫部分
人生得意须尽欢
入题豪放自信
且为乐,三百杯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抽查第一段的背诵。
二、理清第二段的结构、大意。
1、举杯劝酒。
2、劝酒辞:歌一曲。
①“与君……”:脱口而出,可见豪放不羁。
②提问:劝酒辞可分为几层意思?
三层:⑴主旨句:对豪门权贵的蔑视、否定。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钟鼓”本是一种乐器,在这里是击鼓作乐之意,“馔玉”是指精美的食品。
在封建时代,只有衣食无忧的达官贵人才有闲情逸致沉溺于声色犬
马之中,享受山珍海味之美。
李白不羡慕达官贵
人的生活,实际是对权贵们的一种蔑视,这是封建社会的读书人最可宝贵的性格。
当然,有骨气,不等于没有忧愁。
李白在蔑视权贵的同时,一种难言的惆怅也在心中涌动,他想通过“长醉不复醒”来忘却怀才不遇的痛苦,但醉酒真能解愁吗?李白在《宣州谢眺楼芡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作出了明确的回答:“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满腹惆怅的人,当他一心解愁却又无法解愁的时候,内心是怎样的愁苦啊!表面上开怀畅饮,实际上愁箭穿心,这就是《将进酒》中的李白!
⑵列举古往今来贤才不得用的现象,表达作者的愤激之情。
思考:①圣贤指的是哪些人呢?他们寂寞的含义是什么?
(孔子、孟子、屈原、贾谊之流。
孔子、孟子,奔走列国宣扬自己的学说,施行仁政,却一直得不到任何一个国君的任用;屈原、贾谊,理想、抱负一直不为人所理解。
)
②曹植举行宴会畅饮,为的是什么?
(空有超群才华,却遭兄、侄猜忌,不得用,借酒浇愁。
)
③李白为什么单单点名写曹植?
(才华、遭遇相同,用以自况。
)
⑶诗人要将一切昂贵的东西都拿来“换美酒”,真是狂放到极点。
这种狂放,是诗人的悲之重、欢之浓和愤激之深的集中表现。
3、小结第二段:对权贵的鄙视,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
4、学生自由朗读、背诵、并抽查。
1、举杯劝酒
①主旨句:钟鼓馔玉不足贵:蔑视、否定
板书:圣贤皆寂寞
②列举愤慨(自况)
2、劝酒辞陈王宴平乐
五花马
③纵饮换美酒:狂放(悲、乐、愤激的集中体现)
千金裘
三、鉴赏:
①对豪门权贵的鄙视,以及对他们营私结党、排斥贤能,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
1、思想内容:
②流露出思想上的矛盾:一方面有积极用世的想法,又有借酒浇愁的消极行为。
感情上大起大落:悲→欢→愤激→狂放→豪放飘逸
2、夸张的写法:三百杯、万古愁、天上来、朝如青丝暮成雪。
3、跳出前人窠臼,把饮酒与批判黑暗现实结合起来,赋旧题以新意。
4、句式多变,节奏富于变化,抑扬顿挫。
四、总结全诗,学生集体背诵全诗。
五、解答课后作业。
六、课外引伸、拓展:
讨论李白的饮酒:
①思想性格使然:儒、道、侠三家兼有。
杜甫《饮中八仙歌》曾言道:“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与酒难舍难分的传世佳作更是俯拾即是,如:《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客中作》:“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香。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酒为液态食品,人称“水
中之宝”,能满足人们的某些生理需要,但自古以来,中国文人不是饿了才喝酒,多半是愁了才喝酒。
为何愁?多得很,仕途失意,功业未成,思妻念子,一言概之,就是生活不如意。
李白的好饮性格也许与生俱来,但后天的生活经历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李白少年即勤奋读书,“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轩辕以来,颇得闻也。
”青年时师从有经世致用思想的隐士赵蕤,隐居深山刻苦攻读两年,这段经历对李白思想影响很大,后来他经常以管仲、诸葛亮自许,畅谈王霸之道,纵横之术。
在《大鹏与希有鸟赋》一文中,以大鹏自比,以“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的大鹏形象,表现自己的不同凡俗的性格和远大的人生抱负,嘲笑现实社会中的权贵和墨守成规者,蔑视封建权贵和封建秩序,追求个性自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种性格的内核是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青年时期的李白就意气风
发,豪情满怀,心怀“济苍生”“安社稷”的远大人生目标。
而赵蕤思想中顺应自然、鄙视虚伪世俗的道家意识,也悄悄地在李白的心中播下了种子,孕育了他崇尚坦荡的性格。
儒、道思想构成了他矛盾的内心世界,影响着他的一生。
他脱不掉儒家“济天下”的心愿,想当政治家,但当时的唐朝官场容不下飘逸若仙、恃才放狂的李白,在历经三年的长安之行后,只好“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李白有“仙风”,也有“道骨”,但他首先是一个有喜怒哀乐悲恐惊的正常人,他不能没有惆怅。
②政治上的黑暗,怀才不遇的结果。
李白生活在玄宗、肃宗时代,唐玄宗溺爱声色犬马,重用李林甫、杨国忠等奸佞小人,许多有识之士被挡在政治大门之外。
李白首次入长安,希望能得到皇帝的“垂青”,实现自己的抱负,于是结交了宰相之子崔宗之、玄宗之妹玉真公主等朝中的显赫人物,希望他们能向
皇帝引荐自己,但这些努力并没有实现目的,反而招来一些人的嫉妒,没有实现步入仕途的梦想,他只好四处云游。
等到玄宗诏用天下有才华的人时,李白才又一次入长安,留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得意狂语。
开始时他也确实得到了
玄宗的宠信,替皇帝写写诗做做赋,但他的才华不久就受到皇帝身边的佞巨权贵嫉妒诋毁,他的狂放傲岸也让皇帝吃不消,升迁的大门自然被悄悄地关上了。
当他发现自己仅是皇帝的御用文人时,不满情绪渐生,要求还乡,玄宗顺水推舟准许他的请求“赐金放还”。
肃宗时,李白参加永王幕府,受到永王重用,自己认为可以“暂欲清幽燕”、“不惜微躯捐”了,并自比谢安,辅佐永王,平定安史叛乱,当永王篡权的叛乱被镇压后,自己也身陷牢狱被流放,险些丢了性命,后经亲友的全力营救遇赦才脱险。
李白的梦想和希望从此彻底破灭了。
这次也使他认识到了当时的统治者
颠倒是非,宠爱佞臣奸人,排挤打击有才能的正直之人的现实。
仕途坎坷,抱负难伸,使得他的心灵世界总是处于痛苦的境地,为了求得心理平衡,酒就成了李白的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