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词语的核心义(一)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卷答案及解析
①句中三大优良作风为 1945 年毛泽东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做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总结概括出来的;②句为习近平 2013 年 1 月 22 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指出的观点;③句中的“两个务必”为 1949 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总结指出的;④句是邓小平 1986 年 1 月 17 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重要论断。
故正确答案为 D。
B 项错误,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失重”指的是失去重力而非质量。
A、C、D 三项均正确。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 B。
A 项错误,主权是一种对某地域、人民或个人所施展的至高无上、排他的政治权威,是国家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其法律形式对内常规定于宪法或基本法中,对外则是国际的相互承认,并非由某一机构组织赋予。
联合国成立于 1945 年,在其成立之前,国家就具有主权。
B、C、D 三项均正确。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 A。
A 项正确,佛教于汉朝传入中国,南北朝在汉代之后;B 项错误,玉米原产于美洲,16 世纪传入中国,半坡原始居民生活于公元前,当时玉米尚未传入中国;C 项错误,铁制品出现于春秋时期,此前的商周时期尚无铁制品;D 项错误,造纸术发明于东汉年间,秦朝不可能有纸制风筝。
故正确答案为 A。
产业结构的演进有以农业为主导、轻纺工业为主导、原料工业和燃料动力工业等基础工业为重心的重化工业为主导、低度加工型的工业为主导、高度加工组装型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为主导、信息产业为主导等几个阶段。
服装业属于轻纺工业,石化产业属于重化工业,旅游服务业属于第三产业。
A、D 两项错误,②在④之前;C 项正确,③在①之前。
故正确答案为 C。
“一个人挥舞胳膊的自由止于别人鼻子的地方。
”意思是指自由是有限度、有边界的。
别人鼻子的地方则是指他人的权利范围,权利受法律保护,所以,D 项“自由只能服从法律”最符合题意。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十大飙难题目分析_甘肃中公教育
随着2014年的国考落下帷幕,紧接着我们关注的就是各个模块的答案。
而在历年的公考当中,国考的难度一直是其他公考类考试望尘莫及的,今年的国考题一如既往难度还是很大。
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今年国考当中,行测当中哪些题目的难度让考生望而却步。
第一、常识判断2014年常识判断与2013年考试题量一致,均为二十道,题目难度略为简单,对于综合能力考察进一步加强,要求广大学员知识范围更加广泛,法律常识考察更加灵活。
原来关于法律知识点比较直接,并没涉及到考察法律思维,而2014年更偏向于考察广大学员的法律思维,难度大,更为灵活。
2014-国家-6、《人民日报》评论指出:“一个人挥舞胳膊的自由止于别人鼻子的地方。
”下列可以代替该评论的名言是:A. 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B. 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C. 法律是自由的保姆D. 自由只服从法律【解析】“一个人挥舞胳膊的自由止于别人鼻子的地方。
”这句名言形象地说明了一个道理,言行是有边界的。
倘若每个人都以'自由'为名侵犯他人权利,自由便不复存在。
A选项洛克曾说:“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即当然是自由和不自由是相对的,法律既是自由的提供者也是约束者。
B选项“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
民法的基本精神就是平等,契约自由,诚实守信,C选项“法律是自由的保姆。
”柏拉图说:“法律是自由的保姆。
”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和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
D选项伏尔泰“自由只服从法律。
”自由就是从事一切对别人没有害处的活动的权利。
每一个人所能进行的对别人没有害处的活动界限是由法律规定的。
故选D选项。
其实这道题如果像原来复习方式,仅仅是法律常识模块知识点了解,我觉得是不可取的。
这种题目出现更说明国考是很成熟的考试,每个模块的设定都是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的,故对于此难题,广大学员应引起注意。
2014-国家-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根据光的偏振原理可以制成看立体电影的立体眼镜B.打枪瞄准时闭上一只眼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C.光在光纤中传播利用的是光的全反射原理D.潜望镜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解析】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来工作的,所以本题选D。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六大亮点
亮点一:逻辑判断,可能性独大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部分一改近几年考试必然性、可能性大概三七分的局面,出现可能性推理独大的现象(可能性考查了9道,往年的必考点——假言命题——未作考查)。
让人大跌眼镜的背后,却隐藏着国考命题规律的变化。
从之前的主要考查必然性+结论型题目,到后来必然性+削弱型、加强型题目,不难看出,国考逻辑判断部分的考查重点渐渐从考查“判断”过渡到“推理”。
相对“判断”而言“推理”更加灵活,而且更能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这也是之后国考命题的必然规律,在之后的考试中,可能性推理部分必然会成为考查的重点。
可谓:“可能”有风险,考生需谨慎!亮点二:定义判断,体现常识2013年国考的定义判读与去年的一大不同点就是常识性定义比重明显增大,有一半的题目,只需关注被定义项就可轻松解题。
近年来,定义判断在逐渐减少具体学科的考查,而是更多的关注我们生活中的定义,此举更能体现公平性原则。
国考行测考试本身就是公平的考试,专业定义淡出命题人视野也不难理解。
在之后的考试中此类题目定义继续大放异彩。
当然生活中的定义我们也要缜密思考,莫要让错误的理解干扰解题。
亮点三:数量考点隐蔽是趋势对于数量关系,往年明确题型即可作答,今年考点则不易察觉,可以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需要大家用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来识别画皮下的妖面。
随着公务员考试难度的增加,这一特点必然会成为以后命题的趋势。
譬如下面这道题目,表面看需用整除、比例,实则是一道容斥问题。
面对如此考法,我们只能疾呼:借我一双慧眼吧!【考题】工厂组织职工参加周末公益劳动,有80%的职工报名参加,其中报名参加周六活动的人数与报名参加周日活动的人数比为2∶1,两天的活动都报名参加的人数为只报名参加周日活动的人数的50%。
问未报名参加活动的人数是只报名参加周六活动的人数的()。
A.20%B.30%C.40%D.50%【河南省公务员考试网答案】C。
解析:容斥问题。
设参加周六、周日活动的人数分别为2k,k,只参加周六日活动的人数分别为y,x,工厂的总人数为m,画出如下文氏图:则依题意,2k+k-50%x=0.8m①,x+y+50%x=0.8m②,解得k=1.5x,y=2.5x,m=5x,未报名参加活动的人数为0.2m,则所求0.2m/y=0.2×5x/2.5x=40%亮点四:数量与资料的完美结合数量关系与资料分析再次结合,与以往不同,以前是与增长率结合,今年则是与比重结合,由此可以看出,学科间的综合已成为考题的一种趋势,这也提醒我们的考生,综合性思维的人才才是国家未来所需的翘楚。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类比推理之巧解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类比推理之巧解通过对近年来省考及国考真题中类比推理题目的分析,笔者发现词性已经越来越受到出题者的重视,在考试中频繁出现。
此类考点主要考察考生对词语的词性判定,即在要求选项中词语之间逻辑关系与题干中词语间逻辑关系相同的的基础上,还要求词语间词性对应。
一、题型概述先给出一对相关的词,然后要求考生在备选答案中找到一对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切或相似的词。
例如: 比喻∶拟人()A. 报纸∶ 课本B. 冰箱∶洗衣机C. 金丝猴∶香蕉D. 月球∶月亮二、解题技巧—造句子对于考察词性的类比推理题,关键在于区分词性,但是,词性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难点,因为平时大家在说话的时候,常常会乱用词语,把名词误当形容词,形容词误当名词的错误,更是比比皆是。
那么,究竟该如何扫平这个盲点,使考生在做此类题目的时候,能够正确区分出词性,豁然开朗呢?笔者建议考生采取造句子的方式,根据词语在句中所处的位置,所起到的作用,来判断词性。
1、要尽可能多地搜集包含有该词的句子或短语(或者自己造句子),考察其组合能力和充当什么样的成分。
2、要看意义,看所要判定的词在这些用例中意义是否有差别,几个意义之间是否有联系,是看作一类词合适还是分别看作不同的词。
3、要看它和哪类词的语法特点最相近。
如果和哪类词的语法特点最相近便归入哪类词,然后排除词性不对的选项即可。
三、真题演练1、丑陋∶美丽A.男人∶女人B. 黑色∶白色C.墨镜∶光明D. 财富∶贫困答案:B解析:丑陋与美丽是词意相反的一对反义词,通过看选项,我们可以发现,A、B、D都是反义词,因此,要寻求词性的对应。
丑陋与美丽都是用来形容人外貌的词汇,因此是形容词,而A选项中的词汇均为名词,直接排除。
大多考生在B,D两个选项纠结,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来造一个简单的句子“我拥有很多财富”,可以发现,财富在句子中处于宾语的位置,由此判断出是个名词,因此排除选项D,答案是B,黑色、白色为形容词。
行测选词填空的几种常见解题技巧
行测选词填空的几种常见解题技巧咸阳华图友情提供逻辑填空,又名选词填空,是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各省市地方公务员考试的一大常考题型。
自2007年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出现以来,逻辑填空始终保持着20道的题量,占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题目的一半,其分量之重显而易见。
逻辑填空主要有三个考点:词义、语法和语用。
目前这一题型考查的综合性越来越强,考查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更侧重于从不同的角度对一个知识点进行考查。
做题时,考生不仅需要清楚单个词语的意思,还要综合考虑所给材料的语境和主题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词义辨析词义辨析是逻辑填空题中一大考查重点,正确理解、准确辨析词语的含义,对解答逻辑填空题至关重要。
词语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理性义和色彩义。
(一)词语的理性义词语的理性义是词语含义的核心部分。
近义词,指的就是理性义相近的词语。
很多词语之所以意义相近,多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语素;同理,之所以意义不同,则是因为具有不同的语素。
因此辨析近义词词义,可以从相异语素着手,根据相异语素的字形、字义以及其组成的惯用词语来判断该近义词的范围、侧重点和轻重程度。
1.看词义所指的范围范围有大小的不同,也有所指对象的不同。
公务员考试中,对范围大小不同的近义词辨析考查较少,多是对词义所指对象的考查。
示例1:“度过”VS“渡过”度过:指过去的意思,多用于表示与时间有关的对象,如“光阴”“童年”等;渡过:渡,水字旁。
指经过与水有关的江、河、湖、海等,也指经过困难、危机等。
【误用】社会各界好心人士捐款共计20余万元,帮助这家人暂时度过了难关。
【辨错】句中说的是“难关”,应该与“渡过”搭配【例题1】为英雄全训华守墓37年的陈健,获得了“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的称号。
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是:一个生者对一个死者的承诺,只是良心的自我(),但是他却为此坚守37年,放弃了梦想、幸福和骨肉亲情。
()火红的时代背景,他身上有古典意识的风范。
A约束淡去B制约淡忘C约束淡忘D制约淡去解析:此题答案为A。
国家公务员考试答题技巧(精选3篇)
国家公务员考试答题技巧(精选3篇)国家公务员考试答题技巧(精选3篇)往年来看,国家公务员考试一般在10月份开头启动,可能许多考生觉得现在离国考还挺早,但是盼望大家能够提早备考,由于胜利是留给有预备的人的,下面我给大家共享国家公务员考试答题技巧,盼望能够关心大家!国家公务员考试答题技巧【篇1】技巧一关注生活,专心积累常识推断考查的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自然、人文等多个领域。
通过专家的分析,文科类考生在这一块是占优势的。
这源于所文科生对于这些常识接触得比较多,并且具有文科生的思维方式,这一方式理科生可以学习一下。
就是在看到一个现象大事的同时,将这件事对应某一学问领域,对其进行思维发散。
比如,近年清宫剧很火,那么我们在看剧的时候,就可以针对其中的细节进行集中:《康熙大帝》中有一段视频很火,其中康熙在乾清宫升起了“正大光明”的匾额。
我们可以想到这是历史学问和人文常识的结合。
例:匾额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建筑物的性质。
下列匾额与建筑物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明镜高悬——贡院B、万世师表——关帝庙C、还我河山——武侯祠D、正大光明——乾清宫这是往年国考真题,就可以用到这种方法。
技巧二举个例子,解除难题常识推断中有部分专业性比较强的题型,主要集中在经济和法律部分。
面对这些题目,一方面本身对基础的概念要有肯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非该专业相关的考生来说,理解起来可能还是比较困难,那么怎么办呢?蒙吗?其实举个生活中的常见例子,可以关心我们有效理解这些题目。
例:汇率变动会对一国对外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假如某国货币升值,则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不利于出口贸易B、有利于公民出境旅游C、会导致热钱流入D、有利于消退贸易逆差这道是往年的国考真题,在常识推断中属于难度较大的了。
解答这道题首先要知道货币升值指的是一国的货币对外币价值的上升。
下面就可以举例子了:以人民币对美元为例,原来7元兑1美元,升值后6元兑7美元。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第一部分常识判断(共20题,参考时限15分钟)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2.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古田会议:解决新型人民军队建设问题B.遵义会议:纠正“左倾”的军事路线C.洛川会议:决定北上抗日的总方针D.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答案】C2.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诞生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歌曲。
下列歌词均来自这些著名歌曲,其中创作时期与其他三首不同的是:A.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B.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C.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D.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答案】D3.《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建设的投入力度。
下列属于政府投入保障政策的是:A.支持文化企业在海外投资、投标、营销、参展和宣传等活动B.继续完善文化市场的准入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C.文化内容创意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营享受税收优惠D.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文化产品【答案】D。
4.下列经济指标与衡量对象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赤字率——财政风险B.恩格尔系数——收入分配差距C.基尼系数——居民生活水平D.生产者物价指数——货币供应量【答案】A5.下列不属于收入再分配手段的是:A.最低工资保障B.最低生活保障C.税收D.社会保险【答案】A6.下列诗句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北师覆没威海卫,签订条约在马关②鸦片带来民族难,销烟虎门海滩前③武装起义占三镇,武昌汉口和汉阳A.①③②B.②③①C.①②③D.②①③【答案】D7.某县开展行政执法大检查:①某食品厂生产腐竹时非法添加硼砂被当场查获,县工商局以证据确凿为由吊销该厂营业执照,不再另行举行听证会;②县矿业公司将含镉的工业废渣倾倒入河,造成河水镉浓度超标,县环保局、县水利局分别决定对其罚款10万元和5万元;③县卫生局接到群众举报某火锅店使用过期牛油,遂派一工作人员前往检查,对牛油进行查封、送检。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解析(判断推理)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解析(判断推理)图形推理76.从所给的四【中公答案】C。
解析:图形规律是:依次为两个图形分离、两个图形相交....那么接下来选择的图形应该为两个图形相交的形式,故选项C正确。
77.从所给的四【中公答案】D解析:考点:图形叠加。
前两个图形叠加后变为第三个图形。
第一组图形中第一个图形左边的弧线叠加后在下边,右边弧线叠加后在上边,上边弧线叠加后在左边,下边弧线叠加后在右边。
第二个图形左边称号叠加后在上边,右边加号叠加后在下边,上边v叠加后在右边,下边倒v叠加后在左边。
按照此规律,第二组图形中的第一个图形中左边的图形叠加后在下边,排除BC选项,第二组图形中的第二个图形右边图形叠加后在下边,排除A选项,答案为D选项。
78.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中公答案】D。
解析:第一组图形中第二个图形与第三个图形分别是第一个立体图形的俯视图与正视图。
第二组图形具有同样的规律,所填图形应为第一个立体图形的正视图,想象图形从正面看过去的样子,也即该图形前后压扁后的形状,易得选项D为正确答案。
(彭宇煦)79、答案:A解析:每行的第二个图形,是第一个图形整体顺时针旋转90°;第三个图形,是第二个图形整体左右翻转。
故选A。
80、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2图为1图的上部分,3图上下颠倒后为1图中下部,观察3如可知,三图中空一个方形,外加锥体的尖部需插入方形中,所以答案为B项。
80.下图中的立【中公答案】B.解析:由图形可知,第二个图形有圆锥的尖头,而最终的组合图形没有这样的图形,因此第二个图形中的圆锥的尖头一定得插进某个凹槽才可以,而且通过图3可知只需一个凹槽即可,因此选择B选项。
编题人:陈姣姣8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图形对称问题,135均为中心对称图形,246均为轴对称图形,故答案选B。
82题【中公答案】A.解析:图中1、4、6 均有两种小图形,并且数量关系呈现1:2 即有两个图形形状相同,另一个图形与其不相同;而2、3、5的各个小图形形状均不相同。
2014年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定义判断题
中公教育2014年公务员考试2014年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定义判断题行测答题技巧:定义判断是近年来公务员考试必考题型,每年题量稳定在10道题,也是考生们在考试时应稳定“拿下”的题型。
对于定义判断,部分考生在备考时存在一定的误区。
有些考生认为定义判断和知识储备有很大关联,如果本身知识较少的话,做不好题;另有一些考生认为需要大量时间复习,做题,就可以做好定义判断。
这两类认识都有一定偏差,即使不具备足够的知识,也是完全可以做好定义判断的;而大量时间进行辅导和做题也不够合理。
下面专家为大家解读定义判断的考题趋势及方法技巧的应用。
解题方法上,我们认为考生应熟练掌握核心成分分析法,主特征分析法等解题方法。
根据题干所给定义,分析其核心成分或归纳概括出其核心定义要点。
在这里,专家特别提示广大考生,对于一类特殊类题目,我们可以有更好的做题技巧,如列举排除法的应用。
什么是列举排除法?顾名思义,该方法主要是利用题干列举出所考察定义的具体信息,只需将选项与之比对,进行一一排除,而无需仔细分析所给定义的内容。
适用该方法的定义判断题目往往具有明显的特征,即题干所给的定义非常具体,并且会列举该定义所包含的具体方面或角度。
95.偶然音乐是指音乐家在创作中将偶然性因素引入创造过程或演奏过程的一种音乐形式。
具体方法包括:谱写作品时采用随意手法,允许演奏者进行没有任何提示的即兴演奏,甚至以改造乐器或加入场外声响来演奏曲目。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不属于偶然音乐的是:A.指挥家在演出前随机决定使用乐器的数量、演出时长以及参演人数B.在钢琴琴弦中塞进橡皮和铁钉等物以模拟打击乐的声响来演奏音乐C.用掷骰子、丢硬币来确定作品的音高、力度与配器等并创作成曲谱D.演奏者保持沉默,此时台上台下偶然出现的掌声、笑声构成了乐曲解析:根据题干所给定义,我们知道“偶然音乐”的定义要点是在创作中将偶然因素引入“创作过程或演奏过程”的一种音乐形式,并且题干在定义之后,给出了具体的举例“具体方法包括”,因此我们首先要知道,这是一道简单的题目,我们肯定是可以做出来的。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指南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指南《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复习计划当你翻开此文时,相信你已经在为2014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做准备了,可能此时的你正处于迷茫期,《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后简称行测)考查的范围广、内容杂,该从何处入手进行备考?或许此时的你也很无奈,漫长的复习之路该如何安排?如何才能进行有效地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接下来我们将为你一层一层地揭开行测备考神秘的面纱,为您的公考助添一臂之力。
一、问国考行测为何物国考行测涉及的内容有五个部分:数量关系(包括数学运算和数字推理)、判断推理(包括图形推理、逻辑判断、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包括逻辑填空和片段阅读)和资料分析。
每年的考查内容均万变不离其宗围绕这五个方面展开,在具体的题型上稍有变化。
因此考生在备考时应从这五个方面入手复习。
20120133年国家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型、题量及考点分布题型主要考点题量参考时间第一部分常识判断国情社情、政治、人文、科技、法律、经济、地理、历史、时政等25题15分钟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逻辑填空实词、成语20题35分钟片段阅读主旨题、主题概括型(包括主题概括和关键词型题)、细节理解题、语句连贯题(包括语句填充和语句排序题)20题第三部分判断推理图形推理古典型图形推理、视觉型图形推理、九宫格图形推理、空间形式图形推理、图形分类10题35分钟定义判断经济、心理、社会、行政管理等10题类比推理两词型、三词型、对当型10题逻辑判断复言命题、削弱型、加强型、前提型、解释型、分析推理类10题第四部分数量关系数字推理--------------------------------20分钟数学运算几何问题、计算问题、和差倍比问题、工程问题、行程问题、推理问题、统计类问题15题第五部分资料分析计算题、排序题、综合判断题15题15分钟总计135题120分钟综观2013年国家公务员行测真题可以看出,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且全部为客观性试题,考题涉及的面比较广,包含了政治、经济、法律、逻辑、数学、人文等多方面的知识。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中正确运用成语核心技巧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的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一般来自典故、寓言和古代诗文等。
对于成语的考查通常以辨析和搭配的情况出现,因此考生主要从两个方面予以把握,一是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二是正确地使用、运用成语。
由于成语是多年沿袭下来的固定搭配,因此在使用上比较缺乏理据性。
考生首先要准确理解成语的含义,包括原意、引申义及比喻用法。
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到技巧性,即结合题目表达的各种特点,通过比较成语的准确含义、感情色彩、特殊用法、使用范围、搭配特点、语法功能、语句的逻辑性等多个方面进行筛选甄别。
关于上述核心技巧技巧的实际运用见下文中的历年真题讲解。
【例1】明代工艺品的名字大都先强调年号,然后再强调东西本身。
但景泰蓝不是在景泰年间出现,而是在元代就出现了。
到了景泰年间,皇家的重视使它______,因此有了今天这样一个通俗易懂且带有文学色彩的名字——景泰蓝。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如日中天B. 声名鹊起C. 享誉中外D. 名声大噪【答案】B【解析】一道成语辨析题。
A项“如日中天”是指好像太阳正在天顶,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
B项“声名鹊起”形容知名度迅速提高。
C项“享誉中外”是指好的声名国内国外均知道。
D项“名声大噪”是指由于名声高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根据文段的表述可知景泰蓝早在元代就已出现,正是由于“皇家的重视”才使得景泰蓝的知名度得以迅速提高,B项最为符合文意。
【例2】研究发现,睡眠存在障碍与很多疾病有着难以______的联系。
有时候通过改善睡眠状况,可连带对另一种疾病的治疗起到______的功效。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区分釜底抽薪B. 确认投石问路C. 割裂一石二鸟D. 分割正本清源【答案】C【解析】一道实词辨析与成语辨析相结合的题目。
根据文意表达,可知第一组词要与“联系”搭配,首先排除A项的“区分”和B项的“确认”,而D项“分割”一词与“联系”也搭配不当。
再进行第二组词的确认,“一石二鸟”指的是扔一颗石子打到两只鸟,比喻做一件事情得到两种好处。
公务员考试行测各种题型解题技巧及考场技巧(总结版)
国家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大全考生们都知道,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做行测题没有行测答题技巧是不行的,那么短的时间内把每一道完完整整进行思考很难行得通,掌握一定技巧就很关键,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你就是王者。
山西中公教育专家总结了公务员行测试卷中可能用到的常用答题技巧,期望为考生备考提速。
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之数学运算:1.分析选项整体性,三奇一偶选其偶,三偶一奇选其奇。
2.选项有升降,最大最小不必看,答案多为中间项;答案排序处在中间的两个中的一个往往是正确的选项。
3.选项中如果有明显的整百整千的数字,先代入验证,多为正解。
4.看到题目中存在比例关系,在选项中选择满足该比例中数字整除特性的选项为正解。
5.一个复杂的数学计算问题,答案中尾数不同,直接应用尾数法解题即可。
6.极值问题中,问最小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小的,问最大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大的(先代入验证)。
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之选词填空:1.注意找语境中与所填写词语相呼应的词、短语或句子。
2.重点落在语境与所选词语的逻辑关系上,而不是选项的词语上。
3.选项中近义词辨析方向是从范围不同角度辨析的,选择范围大的。
4.从语意轻重角度辨析的,选项要么选最重的,要么选最轻的。
5.成语辨析题选择晦涩难懂的成语。
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之片段阅读:1.选项要选积极向上的。
2.选项是文中原话不选。
3.选项如违反客观常识不选。
4.选项如违反国家大政方针不选。
5.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不选文字内容层面的选项。
6.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选择激励人的选项或在精神上有触动的选项。
7.提问方式是选标题的,选择短小精悍的选项。
8.提问方式是“错误的”“不正确的”,要通读材料在选择选项,不能断章取义。
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之逻辑推理:1.数字比例与题干接近的选项要注意。
2.定义判断题注意提问方式是属于还是不属于。
3.定义判断若出现多定义,不提问的定义不用看。
4.削弱型和加强型推理题题干中未提信息若出现一般为无关选项。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言语理解主旨观点题练习题及答案
1.影响一个地区长期或某段时期气候变化的原因,是众多而复杂的,人们至今还无法确切说明各种因素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
但是可以断言:即使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从总体讲,自然因素仍然是影响气候的主导因素。
人类活动至今仍然不足以影响地区性气候的基本属性,更不足以引起冰期或间冰期等巨大的气候变化。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一个地区的气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B.地区性气候的基本属性主要取决于自然因素C.人类活动不足以对一个地区的气候产生影响D.人类对气候影响因素的了解与分析还不足够2.“泡沫论”的支持者并非杞人忧天。
如果从2008年10月28日的最低点1664点算起,截至2009年8月6日的收盘价3365点,A股涨幅已超过了100%。
而从市盈率和市净率来分析,似乎也很容易得出A股泡沫严重的结论。
根据8月3日汤森路透全球主要股市估值和表现对比表,上证综指的静态市盈率和市净率已经分别达到28.03和3.77,在全球股市中名列前茅。
根据这段文字,作者要表明的观点是( )。
A.A股没有泡沫B.A股的泡沫达到历史最高点C.A股可能存在泡沫D.A股绝对存在泡沫3.每天面对繁忙的交通,我们总觉得它是无序的。
一旦拨云见日,会发现在这“混乱”之下依然存在着群体协作:每一辆车都有其目标,每一个驾驶员都努力避免交通事故,这是个体行为;在路上行驶时,汽车首尾相接,车距狭小但并不碰撞,车距加大时就加速,车距小时就减速,这就是群体协作。
如果拒绝协作,马路将会成为废铜烂铁的堆积地。
有趣的是,这主要并不是交警指挥的结果,而是每一位驾驶员追求自身目标后的无意结果。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个体行为是群体协作的基础B.个体行为与群体协作并不矛盾C.群体协作是人类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因素D.群体协作是个体实现目标时自然体现的结果4.信息时代里的企业就像一个完整的人,组织如骨骼,资金如血液,信息如神经。
信息流是生命线,信息系统是神经系统,顾客需求是刺激源。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词语的核心义(二)
行测答题技巧:词语的核心义(二)行测答题技巧:二、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词义所侧重的点有些词语虽然表示的概念、含义大致相同,但在表现对象上却有着不同的侧重。
做题时,考生需仔细体会选项中相近词语的不同侧重点,找出与题干内容最相契合的一项。
示例一“精准”VS“精确”精准:侧重于很符合、没差错;精确:侧重于精细、确切,如: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
【误用】8号选手的远投非常精确。
【辨错】句子说的是投篮投得准,所以“精确”应改为“精准”。
示例二“简洁”VS“简捷”简洁:“洁”,干净利索。
简洁侧重指说话、行文简明扼要,不啰嗦,没有多余的内容。
简捷:“捷”,快捷。
简捷侧重指简便、快捷,直截了当。
【误用】他的文章立意很好,行文也简捷流畅。
【辨错】句子要表达的是“简明扼要”的意思,而不是“快捷”的意思,故“简捷”应改为“简洁”。
【例题4】在下列各句中的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里曾一度泥石流,致使公路堵塞,桥梁冲垮,交通瘫痪。
②车尔尼雪夫斯基对托尔斯泰表现人物心理变化的艺术特色极为称道。
A.暴发擅长B.爆发擅长C.暴发善于D.爆发善于解析:“暴发”、“爆发”两词都有突然猛烈发作的意思,但前者侧重突然性,后者侧重爆炸性,泥石流应该更强调突发性,因此句①选“暴发”比较恰当。
“擅长”强调在某方面显得才能突出,“善于”强调很会做某种事,根据句意,句②选“擅长”更为恰当。
因此,本题答案为A。
三、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词义的轻重程度有些词语虽然表示的概念、含义大致相同,但在表现的程度上有着轻重、强弱的不同。
示例一“批评”VS“批判”批评:指对书籍、文章加以批点评注,或专指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词义较轻;批判:指对错误的或敌对的思想、言论或行为作系统地分析,加以否定,词义较重。
【误用】过去开会,有些人总是拖拖拉拉爱迟到,经过批判教育,这种不良的现象已经不再出现了。
【辨错】“批判”针对的是错误或敌对的思想、言论等,而“开会迟到”没有那么严重,不能用“批判”,应改为“批评”。
言语理解实词辨析核心技巧一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实词辨析核心技巧一实词,顾名思义,是指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的词语。
根据词性的功能可以细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选词填空中涉及的一种重要题型就是以实词辨析为载体的题型,每年的考查比例都很高,主要考查近义词之间的词义辨析以及常用词语的使用与搭配。
要掌握实词辨析题的解题技巧,首先要从词义入手。
事实上词语的词义内涵丰富,通过不同角度的理解可以划分为理性意义、色彩意义、搭配意义、语法功能等几个方面,其应用的核心技巧如下:判断词语的理性意义,用于近义词辨析。
区分词语的色彩意义,用于干扰项排除。
明确词语的搭配意义,用于正确项确定。
探究词语+的语法功能,用于综合性判断。
下文将通过历年真题实例说明上述核心技巧的应用。
【例1】“诗是不可译的,中国古典诗歌更是不可译的。
”爱好古典诗歌的中国人,包括不少作家、学者、翻译家常常如是说,语气中带着七分_____三分_____.然而,话说回来,如果没有翻译,中国古典诗歌如何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呢?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自豪遗憾B. 无奈悲伤C. 感伤埋怨D. 骄傲惭愧【例2】从20世纪90年代“人类基因工程”计划启动之日起,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基因专利争夺战。
因为谁拥有专利,就意味着谁就能在国际上获得_____基因产业的“王牌”,谁就能拥有今后基因开发的庞大市场。
为此,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大量地将阶段性研究成果_____申请了专利。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垄断抢先B. 操纵独立C. 控制自发D. 专营及时【例3】与先辈不同,这一新生代的中国研究人员不愿意_____接受古籍中的描写。
在希冀精确追溯中国历史的尝试中,他们所_____的是实物、数据以及更为“西式”的方法。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全盘倚重B. 直接擅长C. 无端强调D. 被动依靠【例4】媒介的诞生是为了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人们使用媒介的独特性也是为了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的生活,这两者本来都有良好的_____.然而,科学技术与人类意识发展上的失衡,导致媒介在被过度使用的过程中有时会脱离人的_____.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2014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4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word版)第一部分常识判断(共20题,参考时限15分钟)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1.下列关于党风建设的创新,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用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期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抓精神文明建设、抓党风、社会风气好转,必须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从具体事件抓起A.①③②④B.③④①②C.③①④②D.①③④②2. 关于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宇航员可使用特定的加热器对食品进行加热B. 宇航员从太空返回地面后,失重状态消失,质量会有所增加C. 宇航员应睡在固定的睡袋中,以免被气流失去误碰仪器设备开关D. 在同一航空器中的宇航员可以直接交谈,无需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3. 下列关于国家主权及国防地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主权是联合国赋予国家的最基本的权利B. 一国的领海和领空都是其领土的组成部分C. 我国南海四大群岛是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D. 我国与越南、缅甸、吉尔吉斯斯坦等十几个国家接壤4. 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A. 南北朝贵族妇女去佛寺礼佛B. 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玉米C. 周武王穿着铁制铠甲伐纣D. 秦朝儿童春天放纸风筝5. 下列按主导产业演进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石化产业②旅游服务业③服装业④信息产业⑤农产品加工业A.⑤④①③②B.⑤①③②④C.⑤③①②④D.③①⑤④②6. 《人民日报》评论指出:“一个人挥舞胳膊的自由止于别人鼻子的地方。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红色”十题
行测题库:“红色”十题行测答题技巧:1.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
A.土地革命、党的建设、武装斗争B.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C.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统一战线D.工农运动、武装斗争、党的建设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C.什么是小康社会,怎样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D.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得到了列宁领导的第一国际的帮助B.中共一大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是中央局C.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七一”是党的诞生纪念日D.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在上海建立的4.中共“二大”与中共“一大”相比,最重要的贡献是制定了()。
A.以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B.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C.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D.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5.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革命力量相对薄弱B.十月革命成功经验C.中国阶级关系D.中国的社会性质6.中共之所以能够明确地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最主要的原因是()。
A.中共是无产阶级政党B.中共正确分析和认识了中国国情C.中共得到共产国际的指导D.中共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7.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根本区别在于()。
A.中国民主革命的道路问题B.中国人民的民主权利问题C.对待工农革命的态度问题D.民主革命胜利后的前途问题8.1923年中共“三大”就国共合作问题,决定()。
A.同国民党实行党外合作B.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C.必须坚持共产党在革命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D.帮助国民党改组,使其成为民族资产阶级政党9.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革命运动被称为“大革命”,主要是因为()。
A.群众基础的广泛性B.领导阶级的先进性C.革命果实的丰富性D.俄国帮助的进步性10.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党的建设方面所作出的重大贡献是()。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逻辑推理答题技巧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逻辑推理答题技巧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的逻辑推理,又称演绎推理、逻辑判断。
其题干诡秘莫测,选项迷雾重重,每年都是整个行测的最大难点,也是拉开考生分数差距的主要关卡,甚至在考试结束,找到参考答案后还对选项有所怀疑。
优秀的考生,如果想在分数上脱颖而出,攻克这一难关是关键。
可是几乎所有的逻辑解题方法介绍,都是晦涩难懂的逻辑术语,诸如对当关系、下反对关系、真假言判断……这些术语,如果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将它啃透,帮助肯定是有的,问题是行测题型多,距离国考时间短,考生没有时间在一种题型上花费太多精力。
使考生快速而正确地解答逻辑推理题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抛开那些晦涩难懂的逻辑术语和逻辑推导方法,另辟蹊径。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教材》编写组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一、机械法。
就是主要依靠机械、刻板的思维方式来推导。
有时与常识相悖,依然按照“死教条”来推理。
注意:做逻辑题,选择答案不是看这个选项是否符合客观实际,而是看这个选项是否能由题干推出,在这个推出过程中是否符合“机械原则”。
例题:所有南京人都是江苏人(注:这与现实不符,甭管它);所有南京人都喜欢吃咸鸭(注:这也与现实不符,甭管它);有些江苏人喜欢旅游。
如果以上断定成立,那么下列哪项能够被推出?1.有些江苏人不是南京人。
2.有些江苏人不喜欢旅游。
3.有些江苏人喜欢吃咸鸭。
A.仅1B.仅2C.仅3D.2和3【解析】这道题,属于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分析讨论很复杂。
甭管这些,用机械、刻板的思维方式来推导同样可行。
思维如下:第1选,如果是从客观实际看,肯定是正确的,可是我们不能选它,因为它不能由题干推出。
题干中说“所有南京人都是江苏人”,这并不能推出“有些江苏人不是南京人”,因为题干中没有这个意思,也许南京人和江苏人是全同的关系呢(现实中二者不可能“全同”)。
第2选也同样。
按照这种“死推法”,“蛇钻竹子筒”,自然而然地只能选 C了。
二、画图法。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演绎推理的解题方法
行测答题技巧/html/beijinggongwuyuan/yueduziliao/xingce/ 演绎推理的解题方法 其一、抓住题干的主旨。
解题的时间是有限的,同时有的试题的题干又比较长,这就需要应试者抓住题干的主旨即主题。
而最好的方法就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
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和把握题意,可以为选择答案留下较为宽裕的时间,同时也可以提高答案的正确率。
其二、注意提问方式。
每一种提问方式都有它自身的特点和答题思路,这里尤其要提醒应试者注意的是:一定要仔细审题,避免由于疏忽大意而选错答案。
例如问的是“最能加强”还是“最不能加强”,或者问的是支持题干结论还是反驳题干结论等,一定要看清楚。
其三、不“钻牛角尖”。
每道题的题干陈述都是一段短文,应试者要认为题干陈述的内容是正确的,不要持“怀疑”态度,一味钻“牛角尖”,那就没法做题了。
其四、将该排除的选项都排除掉。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考题,一定要将该排除的三个选项都排除,即便选项的内容是正确的,但与题干陈述无关,也应排除。
有些间接找出答案的考题,应将无关的三个选项都排除,剩下的一个方是正确答案。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组词三法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组词三法词由语素构成,因此无论以何种方式构成的词,词义和语素义之间必然会有一定的联系。
从语素入手辨析近义性词语的词义,不失为辨析词义侧重点的一大法宝。
这种方法称之为语素分析法。
该法一般通过组词来辨析词义,并遵循代入语境的原则。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给考生讲解三种主要的组词法。
一、存异组词法近义性词语之所以意义相近,绝大多数是因为具有相同的语素,而之所以有差异,各有侧重,则是因为除相同语素外,还有不同的语素。
【示例】“延期”vs“延误”点拨:它们都有相同语素“延”,所以都有“推迟”的意思。
但不同语素“期”与“误”又使它们意义不完全相同。
“延期”侧重于日期上的推迟,“延误”侧重于推迟耽误。
近义性词语的侧重点,可以通过相异语素来辨析。
步骤:(1)相异的语素分别组词;(2)新词代入语境,最适合的即为正确答案。
例题1:我只不过是替他_____了几句,说明了事实的真相。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辩护B.辩解C.辩白D.辩证中公解析:本题答案为C。
运用存异组词法。
(1)相异语素组词。
选项四个词语的相同语素是“辩”,相异语素是“护”、“解”、“白”、“证”。
“护”常见词组是维护、保护,故“辩护”侧重的是以申辩来维护、保护其言行;“解”意为解开、解释,所以“辩解”侧重强调的是分辩、解释;“白”常见词组有明白、清白,故“辩白”侧重的是在被误解或被指责的情况下分辩,使事实得以澄清,个人得到清白;“证”常见的词组有证据、证明,因此“辩证”侧重的是客观性,指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的方式。
(2)代入语境。
由题干中的“说明了事实的真相”可知,填“辩白”比较合适。
例题2:某市公开选拔了一批党政领导干部,从年龄结构上看,____的这批干部普遍年轻;从____上看,他们的教育背景普遍较好;至于他们是否具有_____的能力和水平,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履职履新履历B.履职履历履新C.履新履职履历D.履新履历履职中公解析:本题答案为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测答题技巧:词语的核心义(一)
行测答题技巧:在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的言语理解与表达中,词义辨析是一大考查重点。
因此,正确理解、准确辨析词语的含义,对解答逻辑填空题至关重要。
进行词义辨析,可从词语的核心义、词语的色彩义和词语搭配三方面着手。
我们这讲主要为大家介绍如何根据词语的核心义来辨析词义。
一、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词义所指的范围
词义所指的范围,有大小的不同,也有所指对象的不同。
公务员考试中,对范围大小不同的近义词辨析考查较少,多是对词义所指对象的考查。
在辨别词义所指对象时,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考虑。
1.对象的类属划分
有些词语词义相近,但所针对的对象属于不同的类别。
示例一“度过”VS“渡过”
度过:指过去的意思,多用于表示与时间有关的对象,如“光阴”“童年”等;
渡过:渡,水字旁。
指经过与水有关的江、河、湖、海等,也指经过困难、危机等。
【误用】社会各界好心人士捐款共计20余万元,帮助这家人暂时度过了难关。
【辨错】句中说的是“难关”,应该与“渡过”搭配。
示例二“驱除”VS“祛除”
驱除:驱,马字旁,赶牲口的意思。
故“驱除”的适用对象为蚊虫、敌人等具体事物;
祛除:祛,示字旁,故“祛除”的适用对象多为疾病、疑惧或迷信等抽象事物。
【误用】经过众多专家的会诊,王教授的头风病终于被驱除了。
【辨错】句中说的是将疾病治好,疾病为抽象事物,故应用“祛除”,而非“驱除”。
【例题1】失败在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技不如人,也不是因为我们不具备成功的实力,而是我们在很多时候,在心理上了一种固定不变的看法,这种看法往往会让人们觉得自己根本就不可能实现某个目标。
这种定式心理在很大程度上了人的思维,也同时了人们创新的脚步。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默许囚禁禁锢
B.默认禁锢囚禁
C.默许禁锢囚禁
D.默认囚禁禁锢
解析:“默认”有承认之意,“默许”有许诺之意,“看法”与“默认”搭配更合适。
“禁锢”主要用于抽象的事物,“囚禁”主要用于具体的事物,“思维”属抽象事物,“脚步”属于具体事物,故正确答案为B。
2.对象的内外指向性
每个人从意识觉醒开始,就产生了内外两个视界,如:从独立的个人来看,自己是内,他人是外;从团队来看,队员是内,非队员是外;从地域来看,家乡、祖国是内,其他地方都是他乡、异国,是外。
如此种种内外意识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种意识带入到语言中使得我们的词语也有了内外的指向性。
示例一“反思”、“后悔”VS“参考”、“接纳”
“反思”的只能是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后悔”也只能后悔自己的行为,不能“后悔”别人,所以这两个词指向的都是内;“参考”的只能是主体以外的人的观点,同样“接纳”也只能针对自我以外的人或事物,两个词都指向外。
示例二“光临”、“高见”VS“寒舍”、“拙见”
“光临”、“高见”为敬辞1,指向的只能是他人;“寒舍”、“拙见”为谦辞,指向的只能是自己。
【例题2】为英雄全训华守墓37年的陈健,获得了“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的称号。
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是:一个生者对一个死者的承诺,只是良心的自我,但是他却为此坚守37年,放弃了梦想、幸福和骨肉亲情。
火红的时代背景,他身上有古典意识的风范……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约束淡去
B.制约淡忘
C.约束淡忘
D.制约淡去
解析:“制约”只能来自对方,而“约束”既可以来自对方,也可以来自自己。
题干中的束缚是来自“自我”,因此选“约束”。
“淡去”是淡化、稀释、褪去的意思,“淡忘”指印象逐渐淡薄以至于忘记。
题干说的是“火红的时代背景”,用“淡去”表示对这种鲜艳的“火红”色背景的淡化、稀释,符合句意。
故第二空选“淡去”。
故正确答案为A。
3.对象的时态特征
有些词语带有比较明显的时间特征,或针对的是过去的人、事,或针对是现在,或针对的是未发生的、将来的事。
示例“追忆”、“回顾”VS“展望”、“预测”
“追忆”、“回顾”针对的只能是已发生了的,“展望”、“预测”针对的只能是未来。
【例题3】网络由于飞速发展而在整个社会活动中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由于的加强,信息交流加快,生产和工作效率都大为提高。
同时,也可能各种社会问题,如计算机犯罪、个人信息被泄露等。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关联催生
B.联系引发
C.互动暴露
D.交往带来
解析:先看第二空。
“暴露”的只能是已经存在了的事物,“催生”、“引发”、“带来”均针对的多是之前没有的事物。
题干中“计算机犯罪、个人信息被泄露”是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而产生的,并不是早已存在的,故“暴露”不合句意,排除C。
再看第一空,区分比较“关联”、“联系”和“交往”。
“关联”侧重的是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联系”指相互接上关系;“交往”所适用的范围相对较小,且含有亲密的意味。
而题干中指的是网络的发展使得社会活动中的各个方面的相互接触增多,“联系”的意思最契合,故答案为B。
4.对象的褒贬色彩
有些词语所针对的对象有明显的褒贬色彩限制。
示例“发扬”、“弘扬”VS“克服”、“摒弃”
“发扬”、“弘扬”针对的只能是积极的、好的事,“克服”、“摒弃”针对的只能是消极的、不好的事。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