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戏剧与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整合的实践运用
中小学教师教育戏剧运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小学教师教育戏剧运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小学教师教育戏剧运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一、引言戏剧是一种古老而丰富的艺术形式,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和教育功能。
在中小学教育中,戏剧可以被运用于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一种生动、直观的学习方式。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中小学教师教育戏剧运用的研究。
二、戏剧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1. 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戏剧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
学生在扮演角色时,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调动想象力产生创造性解决方案。
2. 培养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戏剧是一种集体表演形式,要求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有效地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通过参与戏剧表演,学生可以提高口头表达和非语言沟通能力。
3. 培养自信心和个人品质戏剧表演需要学生在舞台上展现自己,这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此外,戏剧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责任感和自律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质和道德观念。
三、中小学教师教育戏剧运用的理论基础1. 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Piaget认为,戏剧可以帮助学生在发展阶段获取适应和平衡,通过扮演角色,学生能够模拟和理解真实世界,促进思维逻辑的发展。
2. Vygotsky的社会文化理论Vygotsky认为,戏剧活动以及与他人的互动能够提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社会环境。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以“假装”为基础,建立对真实世界的理解和认知。
3. Bruner的建构主义理论Bruner主张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戏剧活动,通过体验和亲身经历构建自己的知识和理解。
戏剧可以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和理解。
四、中小学教师教育戏剧运用的实践经验1. 创设戏剧活动环境教师可以布置有关戏剧的教室环境,如舞台布置、角色扮演道具等,以激发学生对戏剧的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 设计戏剧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设计戏剧活动,如角色扮演、小剧场表演、戏剧剧本创作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幼儿园戏剧表演教育计划与实践指导 幼儿园戏剧
表演教育计划与实践指导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和幼儿教育的深入发展,幼儿园戏剧表演教育正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戏剧表演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幼儿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还可以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编制一套科学合理的戏剧表演教育计划并加以实践指导对于幼儿园来说至关重要。
一、戏剧表演教育的重要性1. 提升幼儿综合素质戏剧表演教育可以激发幼儿的艺术天赋,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
2.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在戏剧表演过程中,幼儿需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
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 提升幼儿的创造力戏剧表演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通过参与表演,幼儿可以锻炼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二、编制戏剧表演教育计划1. 确定教育目标编制戏剧表演教育计划的第一步是确定教育目标。
这些目标应该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同时也要兼顾幼儿园整体教育目标。
2. 制定教学内容根据幼儿的芳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戏剧表演教学内容。
可以根据季节、节日等主题进行选材,使幼儿更容易接受。
3. 设计教学活动为了达到教育目标,要设计一系列的戏剧表演教学活动,包括课堂教学、排练、表演等环节。
活动内容要生动有趣,引起幼儿的兴趣。
4. 制定教学计划在确定了教学内容和活动后,要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确保教学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
5. 培训教师教师是戏剧表演教育的重要推动力量,需要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其戏剧表演教育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三、实践指导1.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创设良好的戏剧表演教学环境是实践指导的第一步,要提供舞台、道具等必要的条件,营造出艺术氛围,激发幼儿的戏剧表演兴趣。
2. 激发幼儿的表演潜能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激发他们的表演潜能,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放飞想象力。
3. 引导幼儿体验戏剧表演乐趣在表演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幼儿体验表演的乐趣,让他们从中获得快乐,不断提高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儿童戏剧与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整合的实践运用
【摘要】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是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儿童戏剧与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有机整合,正是通过戏剧文化的认识和传播,帮助学生增强角色体验,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培养互助合作精神,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儿童戏剧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可以通过制定整合目标、提炼戏剧元素等,使儿童戏剧表演成为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儿童戏剧;心理健康教育;角色扮演法;校园心理剧【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18)16-0058-03【作者简介】黄娜琳,福建省厦门市梧村小学(福建厦门,361000)心理健康教师,二级教师。
一、研发校本教材,制定整合目标儿童戏剧是提升心理课堂创新性与实效性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在充满艺术氛围的心理课堂中,依据“人人都是课堂小主人”的理念,个体借助戏剧这种非语言沟通的媒介互相帮助、互相配合,既能体会团队的力量又能充分释放自我。
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儿童戏剧的特点,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为导向,笔者制定了课程整合的总目标与螺旋递进的分目标。
(一)课程总目标“知识与技能”维度:掌握儿童戏剧的不同表现形式,如小品表演、校园心理剧等,了解基本的戏剧元素,初步学会表演技能。
“过程与方法”维度:通过情境体验、角色扮演、问题辨析等戏剧活动,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在各种活动中悦纳自我,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善待生命、学会合作,培养开朗乐观、自信自立的健康人格;尊重文化多样性,提高审美情趣。
(二)课程分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适应等6大模块。
笔者依据上述内容,将课程总目标细化为体现年龄特点的年级分目标。
下面以学生最关注的话题“同伴合作”为例进行说明:一是指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二是关注儿童戏剧的教育方向;三是针对学生课堂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教育戏剧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教育戏剧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作者:夏颖新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10期【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其中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作为小学阶段比较重要的教育学科,对于学生心理的引导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其也一直是我国教育部门多重点关注的。
但是就我国目前阶段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而言,其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必须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革完善,进而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学生。
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教育戏剧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教育戏剧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究分析【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064-02前言所谓的教育戏剧(Drama in Education),其实就是众多教学模式中的一种,其在欧美地区被广泛地应由于相关的教学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但是目前阶段其在中国教育中的应用还是比较少的,教育戏剧在实际的教学中,鼓励运用将戏剧元素融入到教学设计,在欢快有趣的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及相关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全人品质。
除此之外,所谓的教育戏剧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定义,但是就其实际的应用情况以及应用效果而言,教育戏剧就是指运用戏剧与剧场的技巧,将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应用于学校课堂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可以将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进而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以及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创造性戏剧的定义教育戏剧教学最早流行与欧美的一些国家,在近些年来,才开始在亚洲流行起来,目前阶段其在我国的台湾以及香港地区的应用取得效果是最好的,在当地已经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模式,但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其应用的实际效果都是十分不理想的。
创造性教育戏剧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运用
创造性教育戏剧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运用作者:刘慧贤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年第25期〔摘要〕教育戏剧已经风靡了欧美国家教育界多年,但在中国教育中还鲜觅其身影。
教育戏剧的理念,是运用戏剧元素,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及相关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全人品质。
创造性教育戏剧教学更强调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我体验,能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得到极致的发挥。
〔关键词〕教育戏剧;心理课程;中小学〔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25-0025-03教育戏剧(Drama in Education,简称 DIE)是教学模式中的一种,起源于欧美国家,并成为一些国家的重要课程形式。
教育戏剧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以教育戏剧时下的运用来看,教育戏剧是指运用戏剧与剧场的技巧,应用于学校课堂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般以创造性戏剧、即兴演出、角色扮演、模仿、游戏等方式进行。
让参与者在互动关系中,能充分发挥想象,表达思想,由实作而学习,以期使学习者获得美感经验,增进智能与生活技能[1]。
一、创造性教育戏剧(一)创造性戏剧的定义亚洲引进教育戏剧教学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其中在我国台湾与香港地区被运用得有声有色,成为当地的重要教学形式。
反观中国内地,教育戏剧的运用仍显得黯然失色。
在中国内地,教育戏剧常被运用在幼儿教育和中小学语文、英语教学中,其中更多强调了语言表达和动作表演,失去了教育戏剧的精髓。
教育戏剧的重点在于学员参与,从感受中领略知识的意蕴,从相互交流中发现可能性、创造新意义,如果仅注重于文本的表演,教育戏剧挖掘的只是动作技能,而没有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因此,在教育戏剧的前提下延伸出了创造性教育戏剧。
戴维思和班姆认为,创造性戏剧是一种原动力强的过程,透过戏剧的互动方式,领导者引导组员去探索、发展、表达及沟通彼此的想法、概念和感觉。
在戏剧活动中,参与者即兴地发展“行动”与“对话”,其中内容符合当下探索的议题,而媒介为戏剧的元素——透过这些戏剧元素,参与者的经验被赋予了表达的形式与意义[2]。
教育戏剧策略在心理健康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教育戏剧策略在心理健康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作者:孙荣梅来源:《广东教育·职教版》2019年第09期一、教育戏剧与心理健康教学的契合性从教育戏剧与心理健康教学的目标来说:教育戏剧作为一种教学媒介和渠道,其目标是让参与者在彼此互动的关系中充分的发挥想象,表达思想,在实作中学习,以期使学习者获得美感经验,增进智能与生活技能(台湾,张晓华);与此同时,教育戏剧最重要的目标还在于透过演绎意义来牵引情感、激发思维、建立价值。
实现理智与情感的统一,即以“感性认知发展”来达到“个人的价值转移”(英,Gavin Bolton)。
而心理健康教学的认知、情感价值观、运用三维目标强调自我认知、合理的价值观建立、心理素养在生活技能与社会适应中的运用等,因此,从教育戏剧与心理健康教学的目标来说,两者存在高度契合。
从教育戏剧与心理健康教学两者的实施过程与实施特点来说:根据教育戏剧大师盖文·伯顿的看法,教育戏剧就是依托剧场形式使学习者投入情境和角色中,在实践中体验存在,同时又有能力检查和反思这个过程,透过这种体验当下戏剧中的投入状态来让学习者面对自己和自己所处的社交世界,即通过存在(being)来“探索存在”(explore being),因此教育戏剧常常通过体验戏剧当下情境和角色,以及通过探究的方式来了解自我和世界的真相。
心理健康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创设典型教学情境或设置活动规则,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生活情境和活动情境,从而使学生产生内心情感体验,并经由情感体验探索自我和社会,达到认识自我和社会关系,提升个人心理素质的作用。
由此可见,两者都特别重视过程中的场景创设与铺陈以及意义生成;从实施特点来说,两者都十分注重过程中学习参与者的情感体验与主动探究,因此在实施过程和特点上两者具有深入的共通性。
二、教育戏剧策略在心理健康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式戏剧策略又称戏剧习式(conventions),即互动地运用时间、空间及人的存在,并透过想象力将之模塑成戏剧形式,创造出各种意义(JonothanNeelands)。
幼儿园成长小剧场:情景剧表演与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幼儿园成长小剧场:情景剧表演与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幼儿园成长小剧场:情景剧表演与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在今天的社会中,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幼儿园作为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也应该注重孩子们心理健康的培养。
情景剧表演与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在幼儿园中应运而生,成为一种富有教育意义和乐趣的教育方式。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幼儿园成长小剧场,并提出情景剧表演与心理健康教育方案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1. 情境剧表演:培养孩子社交能力的有效方式情境剧表演是一种集体合作的的表演形式,通过扮演不同角色来模拟真实情境,这对于培养孩子们的社交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通过情景剧表演,孩子们可以学会尊重、合作、沟通和团队精神,这些都是他们日后成长中必不可少的素质。
幼儿园应该鼓励孩子们参与情境剧表演,并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
2. 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和情绪管理能力心理健康在孩子成长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应该制定心理健康教育方案,通过情景剧表演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和情绪管理能力。
在表演中,孩子们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情绪,这对于他们理解自己的情感和情绪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表演,孩子们也可以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赞扬,从而建立自信心。
3. 个人观点和理解:情景剧表演与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在幼儿园中的重要性在我看来,情景剧表演与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在幼儿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能够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增强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接受度。
情景剧表演可以让孩子们在表演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这种教育方法能够培养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对于他们的个人成长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总结回顾在本文中,我们探讨了幼儿园成长小剧场的意义,介绍了情景剧表演与心理健康教育方案的重要性,分析了这种教育方式对孩子们的成长的积极影响,最后分享了个人观点和理解。
通过本文的阐述,相信读者对于这个主题的理解会更加全面、深刻和灵活。
经过全面评估,我在文章中多次提及了“情景剧表演”和“心理健康教育方案”这两个主题文字,内容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探讨了这个主题,同时还分享了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戏剧心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戏剧心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戏剧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心理健康是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学阶段是孩子塑造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的关键时期。
因此,提供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近年来,戏剧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戏剧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戏剧可以帮助学生表达情感。
小学生常常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往往将负面情绪内化,导致心理问题的积累。
戏剧可以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孩子们通过表演和角色扮演的方式来释放情感,增强情绪表达的能力。
例如,一些角色扮演的活动可以让孩子们体验到不同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感受,并通过角色的经历来认知和解决自己的情绪问题。
其次,戏剧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戏剧需要孩子们在团队中合作,共同创作和呈现一个完整的剧目。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要学会和其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孩子们在表演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也需要展示自己的个人魅力和个性,提升自信心。
这不仅有助于孩子们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还可以为他们今后的社交和学习中提供更多的机会。
另外,戏剧还可以帮助孩子们认识和理解自己以及他人。
通过戏剧表演,孩子们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的生活场景和情境,从而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他们可以从角色的经历中获得启示,了解他人的想法和行为背后的原因,以及如何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理解。
同时,通过观看他人的表演,孩子们还可以学习到不同的观点和观察力,促进他们思维的开阔和多元化。
综上所述,戏剧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能够帮助孩子们表达情感,培养自信和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同理心和理解力。
因此,教育者应该充分利用戏剧的教育价值,将其应用到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为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关怀。
幼儿园游戏乐园:戏剧表演与身心健康教育方案
知识文章格式幼儿园游戏乐园:戏剧表演与身心健康教育方案1. 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游戏和表演一直是重要的教育方式。
随着身心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戏剧表演作为一种活泼有趣的教育形式,被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引入到课程中。
本文将探讨戏剧表演在幼儿园身心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以及相关的教育方案。
2. 戏剧表演对幼儿身心健康的促进戏剧表演是一种极具互动性和想象力的活动,能够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通过扮演不同角色和参与剧情的设定,幼儿能够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情感管理能力。
戏剧表演还能够加强幼儿的社交能力,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尊重他人的观点。
戏剧表演还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游戏中得到身心放松和愉悦,从而促进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3. 戏剧表演与身心健康教育结合的重要性身心健康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情绪管理、自我认知、社交技能等多个方面。
而戏剧表演作为一种富有情感表达和互动的方式,与身心健康教育的目标高度契合。
通过戏剧表演,幼儿可以在游戏中体验各种情感,学会处理情绪,培养自我认知,促进健康的社交互动。
将戏剧表演与身心健康教育结合,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4. 戏剧表演与身心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案(1)制定戏剧表演教育计划在幼儿园教育中,可以制定一份综合的戏剧表演教育计划,包括戏剧游戏、模拟表演、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
通过设定不同的情境和故事情节,让幼儿参与到戏剧表演中,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和情感认知。
(2)结合身心健康教育内容在戏剧表演中,可以结合身心健康教育的内容,比如情绪管理、自我认知、社交交往等方面。
通过设计相关的剧情和情境,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体验相关的身心健康教育内容。
(3)引入专业教师指导为了更好地实施戏剧表演与身心健康教育的结合,可以引入专业的戏剧表演教师或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进行指导,提升教育效果。
5. 总结戏剧表演作为一种活泼有趣的教育形式,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儿童心理健康的戏剧疗法
儿童心理健康的戏剧疗法戏剧疗法在儿童心理健康中的应用引言: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各种心理疾病在儿童中的发生率也有所增加。
为了更好地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一种独特的疗法——戏剧疗法逐渐受到专业人士的重视和应用。
本文将探讨戏剧疗法在儿童心理健康中的作用和价值,以期为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的辅助手段。
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如今,由于家庭环境、学校压力以及社交媒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
焦虑症、抑郁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等问题在儿童中的患病率不断攀升,给他们的成长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因此,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改善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十分迫切而重要的。
戏剧疗法的定义及原理:戏剧疗法是一种以戏剧表演和角色扮演为手段,通过情感的外化和互动交流来帮助个体解决心理问题的疗法。
它通过让儿童参与到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提供一个安全、自由的情感表达空间,从而帮助他们探索和理解自身的情感和行为,并逐步解决内在的困扰和问题。
戏剧疗法主要依靠儿童在戏剧角色中的互动和情感表达,以探索、认识和调整情绪,最终实现心理健康的目标。
戏剧疗法在儿童心理健康中的应用:1. 情感表达和释放:通过戏剧疗法,儿童能够将内心深处的情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表达和释放,从而减轻内心压力并获得情感宣泄的效果。
例如,在一个戏剧角色中,儿童可以展现出自己愤怒、焦虑等负面情绪,从而减轻内心的不适和痛苦。
2. 自我理解和认知:戏剧疗法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感和行为。
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儿童可以通过观察和感受角色的情绪和思想,进而反思和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增强自我认知和自我理解的能力。
3. 情感调适和社交技巧的培养:通过戏剧疗法,儿童可以学习和掌握情感调适和社交技巧。
在扮演不同角色的过程中,儿童可以锻炼自己的情绪调控能力,学会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培养良好的社交技巧。
幼儿园情境教学:戏剧表演与身心合一教学案例
幼儿园情境教学:戏剧表演与身心合一教学案例引言幼儿园情境教学是一种融合多种教学方式的综合教学方法,其中戏剧表演与身心合一教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幼儿园情境教学中戏剧表演与身心合一教学的重要性,并通过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来说明这种教学方法的实际运用。
一、幼儿园情境教学的定义和意义1. 幼儿园情境教学是一种一种基于幼儿园生活情境的教学方法,目的是通过模拟真实情境,引导幼儿进行学习和体验,培养其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2. 采用情境教学的教育方式,能够让幼儿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为其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创造可能。
二、戏剧表演与身心合一教学在幼儿园情境教学中的重要性1. 戏剧表演对幼儿的启发和激发作用戏剧表演是一种具有模仿和想象性质的活动,融入情境教学中,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增强幼儿的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2. 身心合一教学能够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戏剧表演和身心合一教学相结合,能够让幼儿在身体活动的体验到情感的愉悦和表达的自由,从而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三、幼儿园情境教学中的戏剧表演与身心合一教学案例以“小红帽”故事为例,老师通过布置教室环境、角色扮演和游戏活动等形式,引导幼儿进入“小红帽”的情境中,让幼儿亲身体验并参与其中,从而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情感内涵。
在表演过程中,老师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促进幼儿在身心合一的状态下参与角色表演,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结语通过对幼儿园情景教学中戏剧表演与身心合一教学的探讨,可以看到这种教学方法对幼儿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幼儿园教育中,引导幼儿参与戏剧表演并融入其中,可以提升幼儿全面发展的能力。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体验成长,健康发展。
幼儿园情境教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它能够通过创造真实的情境,引导幼儿参与学习和体验,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在幼儿园情境教学中,戏剧表演与身心合一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儿童心理剧场心理辅导案例实战分析
幼儿园儿童心理剧场心理辅导案例实战分析幼儿园是早期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幼儿园中,儿童心理剧场是一种很好的心理辅导方式,通过戏剧的形式,引导幼儿展示和解决内心的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使用心理辅导案例进行实战分析。
本文将通过一个案例对幼儿园儿童心理剧场的实战分析进行探讨。
案例背景:小明(化名)是幼儿园的一名学生,他的父母一直忙于工作,经常加班。
小明喜欢独处,并且在班级中经常表现出孤僻和羞涩的性格。
因此,幼儿园老师决定组织一场儿童心理剧场来帮助小明。
心理辅导案例实战分析:1.辅导目标:帮助小明提高自信心,改善与他人的交往能力。
2.剧本编写:根据小明的心理状态,可以编写一个关于友谊和团队合作的剧本,通过剧中的冲突和解决,让小明在其中扮演积极向上的角色。
剧本可以加入幼儿喜欢的动物或卡通形象,增加趣味性。
3.角色分配:根据剧本,为小明和其他幼儿分配适合的角色。
对小明来说,可以选择一个需要团队合作的角色,这样他在剧中可以通过和他人的互动来提高交往能力。
4.排练和表演:在心理剧场进行排练过程中,老师需要特别注意小明的表现和情绪变化,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在表演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其他幼儿关注小明的表演,让他感受到来自同伴的肯定和支持。
5.观后感及反思:在剧场表演结束后,老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观后感的分享和反思。
让小明感受到来自其他幼儿及老师的关心和理解,同时引导其他幼儿了解小明的内心情感,并在未来的交往中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心理剧场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角色扮演和表演,幼儿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发泄情绪,提高交往能力和自信心。
对于小明这样的孤僻和羞涩的幼儿来说,心理剧场不仅可以提供一个疏解情感的平台,还可以通过剧本设定和角色分配,帮助他逐步融入集体生活,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通过这一实战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心理剧场在幼儿园中的重要作用。
全课程背景下创造性儿童戏剧课程促进儿童心理成长的实践研究
290教育现代化传媒品牌投稿邮箱:chinajyxdh@基础教育去年九月开始,我来到北京亦庄实验小学挂职交流,并承担了一年级的教学任务。
这次机遇让我深入改革中心,能够把一些东西看得更透彻。
最让我惊喜的莫过于戏剧课程,一个我从未涉足的新领域。
一 创造性儿童戏剧课程是什么创造性儿童戏剧课程是全课程的一个分支,在一个领导者(教师)引领下,参与者将生活经验加以想象,并通过肢体、声音、情绪表达。
与传统戏剧不同,它来源于每个人的生活,它注重过程体验而不是以表演排剧为主,它基于孩子游戏创作的本能,更加儿童化。
一般来说,它主要通过游戏、表演,实现三个目标:第一,通过身体感受世界、表达自我,让偏于内向和拘谨的中国孩子,通过戏剧打开自己、展示自己,培养自信和落落大方的气质。
第二,在戏剧游戏和表演过程中,学会合作、理解、专注和调控自我。
第三,戏剧与语言、音乐、舞蹈、美术等学科紧密关联,借此提升综合艺术素养,培养学生审美感、创造力和团队意识,体会生命在场之美。
二 创造性儿童戏剧课程带给孩子生长点我也曾怀疑过,一年级,六七岁的年纪,会表演吗?这一年来,从上学期的《一园蔬菜成了精》、《三只小猪》、《田鼠阿佛》,再到这学期的《勇敢的富兰克林》和即将到来的《哪吒闹海》,一次次实践给我答案,孩子天生是演员,戏剧可以带给孩子的惊人变化。
全课程背景下创造性儿童戏剧课程促进儿童心理成长的实践研究张钰(常州市解放路小学,江苏 常州 213003)摘 要:在全课程教育体系中,戏剧课可谓中流砥柱。
笔者通过自己班上学生的真实案例,从学生态度转变、创造力和团队意识的培养、审美情趣发展等方面,探索一年来亦小创造性戏剧课程给低年级学生心理成长带来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戏剧课程;创造性;全人教育(一) 从被动走向主动戏剧的最大特点就是让儿童天性得到解放,让孩子喜欢表达自己,能对他人、对自己、对生活、对世界都有更大的兴趣。
每一天,在戏剧因子浸润的教室里,每个孩子都有安全自由生长的空间,这使孩子变得自信,进而敢于向自我新突破发起挑战。
教育戏剧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教育戏剧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句式流畅。
近年来,学校依托戏剧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
戏剧教学不仅能增强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还能够培养孩子彼此之间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使孩子们有机会参与社会活动,增进孩子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大大提高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其中,学校应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引导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要夯实孩子们的基础知识素养,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心理健康。
其次,学校可以采用教育戏剧的方式,引导孩子及时发现自身情绪地址,并从中学习如何调节和处理情绪及语言问题,如把自己感到愤怒时怎么处理?孩子们之间发生冲突时,如何很协调地进行沟通?以及当孩子收到别人的伤害时,应该如何做?同时,还可以教育孩子在处理别人的误解时,采取积极的心态处理情绪。
此外,孩子的心理健康也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关。
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孩子们学会管理情绪和表达情绪,特别是当孩子出现情绪问题时,家长应帮助他们正确处理情绪,教他们合理表达情绪,用言语解决发生的问题。
综上,小学心理健康教学应该采用教育戏剧等多种途径,有针对性地增强孩子们的心理素质,从而确保推动孩子们成长过程中心理健康的发展。
教育戏剧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教学实践——以六年级下学期《不轻信谣言,独立思考》一课为例
教育戏剧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教学实践——以六年级下学期《不轻信谣言,独立思考》一课为例发布时间:2021-07-12T13:50:28.107Z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月上作者:徐佩佩[导读] 当今世界,自媒体时代使得人人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信息纷杂,如何引导小学生不信谣、不传谣,养成独立思考的思维品质呢?笔者将教育戏剧运用到心理健康教育中,以学生熟悉的鲁迅文章中的人物、事件为教学资源,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体验中,入境、入情,最终入心、入行,养成要独立思考的心理品质。
南京市潭桥小学徐佩佩 211100【摘要】当今世界,自媒体时代使得人人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信息纷杂,如何引导小学生不信谣、不传谣,养成独立思考的思维品质呢?笔者将教育戏剧运用到心理健康教育中,以学生熟悉的鲁迅文章中的人物、事件为教学资源,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体验中,入境、入情,最终入心、入行,养成要独立思考的心理品质。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戏剧独立思考鲁迅小学生【活动背景】当今世界,信息纷杂,学生无法避免与各种信息打交道,其中不乏存在没有根据且任意散布的“谣言”,这些谣言会扰乱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
六年级学生更愿意通过自我的探索去建立对事物的认知。
教育戏剧作为一个应用型戏剧,通过积极、和谐、快乐的方式能够让心理健康教育课避免一味地说教和告知,让学生从行为体验中获得认知,促进儿童认知与情绪的健康发展。
本节课使用教育戏剧,呈现书中的“看客”面对谣言时的态度,让学生入境入情,在亲身参与体验中,获得了情感共鸣,最终入行,即在思想转化的过程中形成要独立思考、不轻信谣言的心理品质。
【活动过程】一、暖身活动:传声筒1.将全班分成4-6排,教师给每一排第一位同学一组音节:呜啦呼喂。
2.第一位同学转身传给第二位同学,并与其双手击掌,以此类推直至每排的最后一位。
3.每排最后一位同学分享传到的声音,全班同学对比异同。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打开身体,激发兴趣。
幼儿园大班教案幼儿戏剧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与实践幼儿戏剧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与实践
幼儿园大班教案:幼儿戏剧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与实践《幼儿戏剧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与实践》一、教学价值幼儿戏剧教育和科学教育都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课程内容。
而将这两者融合起来,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判断力和表达能力,帮助幼儿建立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此外,幼儿戏剧教育也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因此,本教案旨在帮助幼儿园教师更好地将幼儿戏剧教育和科学教育相结合,从而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二、教学目标1.通过幼儿戏剧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帮助幼儿建立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2.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判断力和表达能力。
3.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三、教学区域教室内或户外。
四、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与科学相关的道具,如显微镜、放大镜、鱼缸、磁铁、秤等。
2.准备一些与戏剧相关的道具,如服装、道具和音乐等。
3.准备一些与科学和戏剧相关的故事和情境,如探险、发现新星球、海底冒险等。
五、教学介绍1.介绍幼儿戏剧教育和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2.介绍如何将幼儿戏剧教育和科学教育相结合,从而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六、教学重点1.如何将幼儿戏剧教育和科学教育相结合,从而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2.如何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七、教学方法1.通过实践活动,如探险、发现新星球、海底冒险等,引导幼儿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
2.通过戏剧表演和角色扮演等活动,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3.通过讨论和分享等活动,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八、教学过程1.引导幼儿通过实践活动,如探险、发现新星球、海底冒险等,了解科学知识和概念。
2.引导幼儿通过戏剧表演和角色扮演等活动,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3.通过讨论和分享等活动,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九、教学反思1.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绘本戏剧在小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龙源期刊网 绘本戏剧在小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研究作者:陈桥来源:《启迪与智慧·下旬刊》2020年第02期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更应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课题实践研究中,我们初步尝试创编适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绘本剧剧本,通过观察研究了绘本剧对提高幼儿心理品质的价值和意义,孩子们通过绘本戏剧模拟生活、表现生活,加上儿童天性喜欢游戏而带来的创造欲,以及儿童思维具有情感的泛灵性和形象性。
可以说是最容易与儿童精神世界契合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在对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其他艺术手段所无法替代的优势。
关键词:绘本戏剧;小班;心理健康教育一、绘本戏剧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1.绘本内容来源于生活绘本戏剧表演之所以受到幼儿的喜爱,并能收到良好的心理教育效果,其重要原因就在于绘本剧所体现的丰富内容,基本源于幼儿的现实生活。
针对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有分离焦虑,对妈妈有依赖情绪,为了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我们就设计了绘本戏剧表演《抱抱》,在游戏中让幼儿通过模仿猩猩与小动物们的抱抱感受到除了妈妈还可以从老师、身边伙伴那感受到的爱。
小班幼儿自我为中心,不懂与伙伴分享。
我们通过绘本《为你撑一把伞》让幼儿在绘本音乐戏剧表演过程中模仿小男孩为动物撑伞遮雨,与动物在雨中前行而感受到分享,帮助别人带来的快乐。
2.游戏化情境中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绘本戏剧表演通过一定的场景、道具、音乐、录像等具体真实的情景再现生活,幼儿通过肢体动作、表情声音、对话等形式以角色身份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想法。
例如,在绘本剧表演《小黑鱼》中,幼儿通过用动作和语言扮演小黑鱼在海底遇到的险情,害怕、孤单、惊恐、无助及最后跟朋友团结协作而战胜了金枪鱼。
培养了遇到困难不害怕,勇敢的良好品质。
3.学习调节情绪幼儿常常以真实而强烈的情绪支配自己的行为,一件成年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有时会引起孩子十分强烈的情绪波动,并通过肢体动作、面部表情和言语声调表现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戏剧与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整合的实践运用
作者:黄娜琳
来源:《江苏教育·心理健康》2018年第02期
【摘要】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是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儿童戏剧与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有机整合,正是通过戏剧文化的认识和传播,帮助学生增强角色体验,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培养互助合作精神,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儿童戏剧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可以通过制定整合目标、提炼戏剧元素等,使儿童戏剧表演成为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儿童戏剧;心理健康教育;角色扮演法;校园心理剧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16-0058-03
【作者简介】黄娜琳,福建省厦门市梧村小学(福建厦门,361000)心理健康教师,二级教师。
一、研发校本教材,制定整合目标
儿童戏剧是提升心理课堂创新性与实效性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在充满艺术氛围的心理课堂中,依据“人人都是课堂小主人”的理念,个体借助戏剧这种非语言沟通的媒介互相帮助、互相配合,既能体会团队的力量又能充分释放自我。
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儿童戏剧的特点,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为导向,笔者制定了课程整合的总目标与螺旋递进的分目标。
(一)课程总目标
“知识与技能”维度:掌握儿童戏剧的不同表现形式,如小品表演、校园心理剧等,了解基本的戏剧元素,初步学会表演技能。
“过程与方法”维度:通过情境体验、角色扮演、问题辨析等戏剧活动,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在各种活动中悦纳自我,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善待生命、学会合作,培养开朗乐观、自信自立的健康人格;尊重文化多样性,提高审美情趣。
(二)课程分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适应等6大模块。
笔者依据上述内容,将课程总目标细化为体现年龄特点的年级分目标。
下面以学生最关注的话题“同伴合作”为例进行说明:一是指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二是关注儿童戏剧的教育方向;三是针对学生课堂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具体年级分目标见下页表1。
二、提炼戏剧元素,培养学生表演意识
多年的实践研究表明,角色扮演法与校园心理剧被视为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是儿童戏剧与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有机结合的常用方法。
(一)角色扮演法
戏剧在教育中的一个主要功能在于建立个性及自我认识,进入别人的“处境”来反思“自我”。
角色扮演可以使参加者进入角色与情境,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深化思考与评判的深度。
常用的角色扮演法有:
1.哑剧表演。
哑剧表演是一种非言语性的表演,表演可以是一人或多人,课堂上教师根据活动内容设计一个主题或情景,要求学生不用台词,凭借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进行表情达意。
形体动作是哑剧的基本手段,它的准确性和节奏性不仅具有模仿性,还应具有内心的表现力。
以闽教版心理教科书第十二册《美好的祝愿》一课为例,该课是小学教学中的最后一课,以告别中的祝福活动贯穿始终,使学生深刻体验师生情谊和同学友谊的温暖与幸福,共同迎接美好的未来。
课堂上,教师启发学生想象“升入不同的中学,在路上偶遇小学老师或同学,心情将会怎样?”学生在不使用语言的情况下即兴表演见到昔日师长、同学时兴奋激动、握手相拥、叙旧谈天的幸福时刻。
这样的活动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同时也促进学生非语言沟通能力的发展。
2.空椅子技术。
这种方法只需一个人表演,具体的做法是将两张椅子面对面放好,一张椅子代表学生自己,另一张代表和其有冲突的另一个人。
让学生不停变换角色坐到不同的椅子上,表演彼此曾经有的或者可能有的对话。
如此重复多次,最终使学生可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了解对方,从而改善交往方式。
此种技术通常适用于个体咨询。
曾有一位学生对笔者说起和儿时最好的玩伴因一场误会闹别扭,若干年后误会消除,当她决定向朋友道歉时,却发现朋友一家已移居海外,失去联系方式的她感到伤心,无法排遣心中的苦闷。
笔者邀请她到校园安静的绿荫长廊使用“空椅子技术”,通过“慢镜头回放”“共叙悄悄话”等一对一辅导形式,让她把自己内心想要对对方说却没来得及说的话表达出来,从而使内心趋于平静。
3.小品表演。
此种方法在“角色扮演”技术中经常见到,它能把赞许或嘲讽、幽默的语言与夸张滑稽的动作结合在一起,表现学习生活中的事情,在小品中向学生默默渗透处理问题的合理方式。
例如,在闽教版心理教科书第六册《好邻居》一课中提到几米先生著名的漫画《向左走,向右走》,由于学生年龄还小,教师对漫画中的爱情部分做了一些修改,并把表演的主动权留给学生。
笔者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两个邻居,他们的房间只隔着一堵墙,往左边的习惯向左走,往右边的习惯向右走,这样的现象好吗?他们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接着由学生借助想象并结合生活实际,将两位主人公因互不认识遇到的问题以小品表演的形式体现,在动静结合中深切领会“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
无论何种方法,当学生刚尝试进行表演时,要求他们立刻产生对角色的认同感是不可能的。
特别是教师只是一名普通的观众而非引导者时,学生很容易光顾着笑、自行玩起来,使场面失控。
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与认知基础。
当场面出现偏差时,能果断暂停,重新组织剧情。
(二)校园心理剧
儿童戏剧与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有机整合的另一种常用方法,就是校园心理剧的实施与推广。
校园心理剧是在心理剧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种校园文化形式,也是近年来常用的心理教育途径:学生通过扮演当事人,借助舞台来呈现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典型心理问题,在心理健康教师和全体参与者以及观众的帮助下,学会如何应对和正确处理心理问题,从而使全体学生受到教育启发。
现在的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庭、学校生活中经常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与人合作的缺点,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事先布置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编写剧本,并利用课余时间自行排练。
学生在编排中不断与组内其他成员磨合碰撞,并最终达成一致,这本身就是“合作与分享”的过程。
课堂上,学生倾情表演,惟妙惟肖,如某小组创编的剧本《一个好汉三个帮》,从一开始班里3名宣传委员互不认输,到凭着各自的本事单独完成黑板报却宣告失败,再到最后在教师的友情提醒下取长补短合作完成作品,并获得学校板报评比一等奖。
表演环环相扣、动静结合,生动说明与人合作的重要性,学生也在热闹的心理剧表演与课堂分享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学会与他人合作,善于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三、关于儿童戏剧进课堂的思考
(一)学生自导自演
一场出彩的戏剧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戏剧张力,它是戏剧的动力来源,存在于参与者已知的和他们想要在戏中找到的这两者的落差之中,这个落差越大,就越让人印象深刻。
因此,教师应该增加一些合理的戏剧张力让学生得到真正满足。
在“学会感恩”主题教育活动中,笔者设计了如下情景:寒冷冬夜中一只受伤的小熊饥肠辘辘。
由学生设想接下来发生的故事情节。
有的学生立马回答“小熊受不了严寒冻死了。
”按照该学生所说,表演很快就会结束且缺乏新意。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他们体察社会的能力,笔者假设小熊遇到了自私贪心的女巫和善良友好的女巫,装扮成受伤小熊的学生面对严寒、伤痛与饥饿,必须尽快想办法寻求帮助,而面对受伤小熊的女巫也有她们自己的想法。
学生在游戏中尝试各种方法,在“演戏”中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各种关系,既享受表演戏剧的过程也丰富了各种情感体验。
(二)教师亲身参与
戏剧表演是一项集体性活动,需要彼此谦让、互相配合才能完成,同时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大考验,有助于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更加了解自我。
在表演过程中,若教师能够亲自参与戏剧演出,故事的内容就更丰富了。
教师可以在戏里扮演一个角色,不再是领导者、督促者或解说者。
教师的加入除了可变换教师的权利及身份外,也让学生在戏剧活动中发挥自主性。
而教师精炼幽默的语言、温和可亲的态度都能促使做事拖拉、不守规矩的学生充满信心地学习。
“戏剧进校园”走在了当今教育改革的前沿,它作为促进儿童发展的手段,对儿童的认知、社会适应性和情绪情感等心理的健康发展有其独特的教育作用。
儿童戏剧教育在学校教育领域拥有无限的发展空间,若能将儿童戏剧引入家庭教育与社区生活中,在开放和谐的艺术表演中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互动教育模式,将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稳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