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填空
教资高中物理科目三知识点总结
教资高中物理科目三知识点总结一、力学部分。
1. 运动学。
- 基本物理量:- 位移(x):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矢量,其大小等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 速度(v):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v = (Δ x)/(Δ t)(平均速度定义式),瞬时速度是当Δ tto0时平均速度的极限值。
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 加速度(a):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a=(Δ v)/(Δ t),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变化量Δ v的方向相同。
-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速度公式:v = v_0+at- 位移公式:x=v_0t+(1)/(2)at^2- 速度 - 位移公式:v^2 - v_0^2 = 2ax- 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v_0 = 0,加速度a = g(g≈9.8m/s^2),其运动规律可由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推导得出,如v = gt,h=(1)/(2)gt^2,v^2 = 2gh。
2. 动力学。
-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它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牛顿第二定律:F = ma,其中F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m是物体的质量,a是物体的加速度。
-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 超重和失重:- 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出现超重现象,F = m(g + a)。
- 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当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出现失重现象,当a = g时为完全失重,F = m(g - a)。
3. 曲线运动。
- 曲线运动的条件:当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 平抛运动:- 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x = v_0t。
高中物理必修知识点全归纳
高中物理必修知识点全归纳一、运动的描述专题一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基本概念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
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1)物体平动时;(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3)当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应时。
4.时刻和时间(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 秒末”,“速度达 2m/s 时”都是指时刻。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
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
5.位移和路程(1)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是矢量。
位移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当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可用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位移,取正值时表示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一致,反之则相反。
(2)距离是空间中一个质点的轨迹长度,它是一个标量。
物体在两个确定位置之间的距离不是唯一的,这与一个质点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
(3)位移和距离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是过程量,两者都与参考系的选择有关。
一般情况下,位移不等于距离,只有当质点沿一个方向直线运动时,它们才相等。
6.速度(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大小叫速率。
(3).平均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
①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物理知识点全总结填空
物理知识点全总结填空一、力学1. 动力学动力学研究物体运动的规律。
牛顿三定律是动力学的基本定律,分别是“物体的作用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加速度的方向与作用力的方向相同”,“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有一个相互作用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 静力学静力学研究物体静止状态下的平衡条件。
重力、张力、摩擦力等都是静力学的研究对象。
平衡条件包括力矩的平衡和力的平衡两种情况。
3. 动量动量是一个物体运动状态的特征量,它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速度。
牛顿的动量定理是动量的基本定律,表示“一个物体上的合外力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率”。
4. 能量能量是物体运动和相互作用状态的特征量,包括动能、势能和内能等。
能量守恒原理是能量的基本定律,它表示“一个孤立系统的总能量不会改变”。
二、热学1. 热力学热力学研究热量与功的关系,热能的转化和利用等。
热力学定律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定律)等。
2. 热传导热传导是热能在物体之间传递的过程,热传导速率与温度差成正比,并与材料的导热系数有关。
3. 热辐射热辐射是热能在真空中传播的过程,它符合黑体辐射定律、维恩位移定律和斯特凡-玻尔兹曼定律等。
三、电磁学1. 静电学静电学研究带电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包括库仑定律、高斯定律和电场的性质等。
2. 电流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它的大小与流过的电量和流动时间成正比。
欧姆定律是电流的基本定律,它表示“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3. 磁场磁场是磁性物质周围具有的特定区域,磁场中的物体受到磁力作用。
洛伦兹力和安培环路定律是研究磁场的基本定律。
四、光学1. 几何光学几何光学研究光的传播规律,包括光的反射、折射、色散和成像等现象。
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是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
2. 波动光学波动光学研究光的波动性质,包括光的衍射、干涉和偏振等现象。
惠更斯原理和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是波动光学的重要原理和实验。
3. 物质光学物质光学研究光在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包括折射率、全反射和多种介质间的干涉等现象。
高中物理经典题库-力学填空题42个
力学填空题集粹(42个)1.如图1-51所示,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球固定在水平面上,顶部有一小物体A,现给它一个水平初速度,当这一水平初速度v至少为时,它将做平抛运动.这时小物体A的落地点P到球心O的距离=.图1-51 图1-522.在竖直平面内,固定一个细管制成的半圆形轨道,如图1-52所示,轨道半径为R,R远大于圆管内径.现有一小球以初速度v沿水平方向从轨道下端开口P进入圆管内,管内是光滑的.要使小球飞离管口Q时,对管壁下部有压力,则v的大小应满足的条件是.3.如图1-53所示,沿水平直线向右行驶的车内悬一小球,悬线与竖直线之间夹一大小恒定的θ角,已知小球在水平底板上的投影为O点,小球距O点的距离为h.若烧断悬线,则小球在底板上的落点P应在O点的侧,P点与O点的距离为.图1-53 图1-54 图1-554.如图1-54所示,一小球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的A点被水平抛出,抛出时小球的动能为6J,则小球落到斜面B点时的动能为J.5.如图1-55所示,一轻绳通过一光滑定滑轮,两端各系一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物体,m1放在地面上,当m2的质量发生变化时,m1的加速度a的大小与m2的关系大体如图1-56中的.图1-566.如图1-57所示,一恒定功率为P的机车在水平路面上已达最大速度,为爬上前方的一面斜坡,在刚进入坡面后即增大牵引力,则在爬坡达到匀速运动之前,机车的速度v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机车的加速度a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图1-57 图1-587.物体在合外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其Fs图象如图1-58所示,物体位移至之前速度都在增加(填“s1”或“s2”).8.一只木箱在水平地面上受到水平推力F作用,在5s内F的变化和木箱速度的变化如图1-59中(a)、(b)所示,则木箱的质量为kg,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g=10m/s2)图1-599.如图1-60所示,滑块A沿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滑下,在A的水平顶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B,若B与A之间无相对运动,则B下滑的加速度α=,B对A的压力N=.图1-60 图1-61 图1-6210.三根绳a、b、c的长度都为l,a、b悬挂在天花板上,c的下端与质量为m=2kg物体相连,它们之间的夹角为120°,如图1-61所示.现用水平力F将物体m缓慢向右拉动,绳a的张力为T1,绳b的张力为T2,当绳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为时,T2的值恰为零,此时T1=N,水平拉力F的大小为N.(g=10m/s2)11.如图1-62,在光滑水平面上叠放两个物体A和B,mA=0.2kg,mB=0.8kg.为保持A、B相对静止,作用在物体A上的水平力不能超过0.5N,若将水平力作用在物体B上,那么,作用在物体B上的水平力不能超过N,物体A的最大加速度是m/s2.12.如图1-63所示,AB为一根光滑且两端固定的水平直杆,其上套着一个质量M=300g的圆环,环上用长为l=1m的细线挂着另一个质量m=200g的小球,从偏离竖直方向30°处由静止释放,试求M环振动的幅度为m(不计空气阻力).图1-63 图1-6413.如图1-64所示,质量不计的杆O1B和O2A,长度均为l,O1和O2为光滑固定转轴,A处有一凸起物搁在O1B的中点,B处用绳系在O2A的中点,此时两短杆便组合成一根长杆.今在O1B杆上的C点(C为AB的中点)悬挂一重为G的物体,则A处受到的支承力大小为,B处绳的拉力大小为.14.在一斜面的顶端有一物体以初动能为50J向下滑动,滑到斜面上某一位置时动能减少10J,机械能减少30J,最后刚好可以停在斜面底部.若要使该物体从斜面的底部刚好能滑到斜面顶端,则物体的初动能至少应为J.15.如图1-65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被劲度系数为k2的弹簧2悬挂在天花板上,下面还拴着另一劲度系数为k1的轻弹簧1,托住下弹簧的端点A用力向上压,当弹簧2的弹力为2mg/2时,弹簧1的下端点A上移的高度是.图1-65 图1-66 图1-6716.图1-66为弹簧台秤的示意图,秤盘和弹簧的质量均不计.盘内放置一质量m=12kg的物体,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800N/m.开始时物体m处于静止状态,现给物体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使其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在头0.2s内F是变力,在0.2s后F是恒力,取g=10m/s2,则F的最小值是N,最大值是N.17.如图1-67所示,半径为r、质量不计的圆盘,盘面在竖直平面内,圆心处有一个垂直盘面的光滑水平固定轴O,圆盘可绕固定轴O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在盘的最上端和最下端分别固定一个质量mA=m、mB=2m的小球,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1)为使A、B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该盘的初始角速度至少为.(2)为使在B运动到最高点时,盘对轴O的作用力为零,该盘的初始角速度为.18.已知一颗人造卫星在某行星表面上空做匀速圆周运动,经时间t,卫星的行程为s,它与行星中心的连线扫过的角度为1rad,那么,卫星的环绕周期为,该行星的质量为.(设万有引力恒量为G)19.天文观测表明,几乎所有远处的恒星(或星系)都在以各自的速度背离我们而运动,离我们越远的星体,背离我们运动的速度(称为退行速度)越大;也就是说,宇宙在膨胀.不同的星体的退行速度v和它们离我们的距离r成正比,即v=Hr,式中H为一常量,称为哈勃常数,已由天文观察测定.为解释上述现象,有人提出一种理论,认为宇宙是从一个大爆炸的火球开始形成的.假设在爆炸后各星体即以不同的速度向外匀速运动,并设想我们就位于其中心,则速度越大的星体现在离我们越远.这一结果与上述天文观测一致.由上述理论和天文观测结果,可估算宇宙年龄T,其计算式为T=.根据近期观测,哈勃常数H=3×10-2m/s·光年,其中光年是光在一年中行进的距离,由此估算宇宙的年龄约为年.20.如图1-68所示的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同一个单摆在A、B两个大小相同的星球表面上的振动图象,其中实线是A星球上的,虚线是B星球上的,那么两个星球的平均密度ρA和ρB之比是.图1-68 图1-6921.如图1-69所示的波形图,质点C经过0.01s时间后恰好第1次运动到图中点(4,3)位置,则这列波的周期是s,波速是m/s.22.在均匀介质中,各点的平衡位置在同一条直线上,相邻两质点间距离为a,如图1-70(a)所示,振动由质点1向右传播,质点1开始振动的速度方向竖直向上,经过时间t,前13个质点第一次形成如图1-70(b)所示的波形,则该波的周期是,波长为.图1-70 图1-7123.如图1-71所示,一个秒摆在竖直平面内A、B、C之间做简谐运动,当摆球运动到最低点B向右运动时,在B点正下方,一个小球M沿着光滑的水平面正向右运动,小球M与B点正右方相距为s的竖直墙壁碰撞后返回到B点正下方时,摆球也恰好又摆到B点(小球M与墙壁碰撞过程无能量损失,碰撞时间极短,可不计).小球M的速度的可能数值为.24.飞机以恒定的速度v沿水平方向飞行,飞行高度为2000m,在飞行过程中释放一炸弹,经30s后飞行员听见炸弹落地爆炸声.假设此爆炸声向空间各个方向的传播速度都为320m/s,炸弹受到的空气阻力可以忽略,取g=10m/s2.则炸弹经________s时间落地,该飞机的飞行速度v=________m/s.(答案保留2位有效数字)25.一辆运货的汽车总质量为3.0×103kg,这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通过凸圆弧形桥,桥的圆孤半径是50m,则汽车通过桥中央(圆孤顶部)时,桥面受到汽车的压力大小为________N.如果这辆汽车通过凸形桥圆弧顶部时速度达到________m/s.汽车就没有受到桥面的摩擦力.(g取10m/s2)26.某同学在跳绳比赛中,1min跳了120次,若每次起跳中有4/5的时间腾空,该同学体重为500N,则它起跳时向上的速度为________m/s;他在跳绳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________W.(g=10m/s2)27.如图1-45所示,光滑圆筒竖直放置,筒半径为R,在筒上部有一个入口A,沿A处的切线方向有一光滑弧形导轨.一个小球从导轨上距A点足够高为H处,由静止开始滑下,进入A后,沿筒壁运动,为了使小球从A正下方的出口B飞出,A、B间的高度差应该是________.图1-4528.喷水池喷出的竖直向上的水柱高h=5m.空中有水20dm3.空气阻力不计,则喷水机做功的功率约为________W.(g取10m/s2)29.如图1-46,一物块以150J的初动能从斜面底端A沿斜面向上滑动,到B时动能减少100J,机械能减少30J,则第一次到达最高点时的势能为________J,若回到A时和挡板相碰无能量损失,则第二次到达最高点时的势能为________J.图1-4630.如图1-47所示,水平绳与轻弹簧共同固定一个重球静止,弹簧与竖直方向成θ角.现剪断水平绳,在绳断时,重球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方向________.图1-4730.如图1-48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倾角为θ=37°,以10m/s的速率运行,在传送带上端A处无初速地放上一质量为0.5kg的物体,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若传送带A到B的长度为16m,则物体从A到B的时间可能为(g=10m/s2,sin37°=0.6)________s.图1-4832.空间探测器从某一星球表面竖直升空,已知探测器质量为1500kg(设为恒量),发动机推动力为恒力.探测器升空后发动机因故障突然关闭,如图1-49是探测器从升空到落回星球表面的速度随时间变=________m,发动机的推力F=化的图线,则由图象可判断该探测器在星球表面达到的最大高度Hm________N.图1-4933.如图1-50所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周轨道的半径为R,A点为轨道的最低点,C为轨道的最高点,B点和D点与圆心O在同一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从A点开始向右沿轨道内侧运动,经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刚好减小到零,若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则________.图1-50(1)小球经过最高点C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2)小球由C经D到达A点的过程中,重力对小球做功的平均功率是________.34.设质量为m的质点A和质量为2m的质点B之间存在恒定的引力F,先将质点A、B分别固定在x轴上的原点O和距原点为l的M点,释放A、B后,它们在恒定引力F作用下将发生碰撞,在A、B碰撞前瞬间质点A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35.中子星是由密集的中子组成的星体,具有极大的密度,通过观察已知某中子星的自转角速度ω=60πrad/s,该中子星并没有因为自转而解体,根据这些事实人们可以推知中子量的密度,试写出中子星的密度最小值的表达式为ρ=________,计算出该中子星的密度至少为________kg/m3.(假设中子通过万有引力结合成球状星体,保留2位有效数字.)36.如图1-51所示,在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下端挂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开始时用托盘托着物体,使弹簧保持原长,然后托盘以加速度a匀加速下降(a小于重力加速度g),则从托盘开始下降到托盘与物体分离所经历的时间为________.图1-5137.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下端固定在地面上,上端与轻质平板相连,平板与地面间的距离为H,如图11-52所示.现将一质量为m的物体轻轻放在平板中心,让它从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直至物块速度为零,此,若取弹簧无形变时为弹性势能的零点,则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________.时平板与地面间的距离为H2图1-5238.如图1-53所示,被轻质弹簧(劲度系数为k)连接的物块A和B的质量均为m.现用外力竖直向下使A下移压缩弹簧,然后撤去外力,当A向上运动使弹簧长度为H时,B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零.现若1=________,改在轨道半径为R的航天飞机上重复上述操作,则当B对支持面的压力为零时,弹簧的长度H2,操作中弹簧均处在弹性限此时A的加速度a=________.(已知地面上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度内)图1-5339.如图1-54所示,一个弹簧台秤的秤盘和弹簧质量都不计,盘内放一个质量m=12kg并处于静止的物体P,弹簧劲度系数k=300N/m,现给P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使P从静止开始始终向上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这过程中,头0.2s内F是变力,在0.2s以后F是恒力,g取10m/s2,则物体P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a的大小为________,F的最小值是________N,最大值是________N.图1-5440.由于地球本身的自转和公转以及月亮和太阳对海水的作用力,两者合起来结果形成潮汐运动.若已知地球自转能量与其自转周期的关系式为E=A/T2,其中A=1.65×1035J·s2,T为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现取为8.64×104s.最近一百万年来(3.16×1013s)由于潮汐作用,地球自转周期长了16s,试估算潮汐的平均功率________W.41.1999年12月20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号”,如果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神舟号”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为T,则“神舟号”飞行时离地高度为________.42.一人做“蹦迪”运动,用原长15m的橡皮绳拴住身体往下跃,若此人质量为50kg,从50m高处由静止下落,运动停止瞬间所用时间为4s,则橡皮绳对人的平均作用力约为________.(g取10m/s2)参考答案12.<v3.左,htgθ4.14 5.D6.减小,减小7.s28.25,0.2 9.mgsinθ,mgcos2θ10.60°,40,34.611.2,2 12.0.2 13.G/2,G14.250 15.mg/3(1/k1+1/k2)或5mg/3(1/k1+1/k2)16.90,210 17,ω18.2πt,s3/Gt219.1/H,1×1010 20.4∶121.1/75,6 22.t/2,8a23.v=2s/n(n∈N)24.20 2.5×10225.2.4×10426.2 200 27.π2R2n2/H(n=0,1,2,3…)28.500 29.105 42 30.gtgθ水平向左31.2或4 32.480 11250 334mgR/T34.35.3w2/4πG1.3×10143637.mg(H1-H2)38.H1-(mg/k)(R02/R2)g39.20240 360 40.2.59×101341R 42.870~880N。
高中物理课本基础知识填空汇总
高中物理基础知识汇总一、重要结论、关系1、质点的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______(定义式)2.中间时刻速度V t/2=_________=__________3.末速度V t=__________4.中间位置速度V s/2=___________5.位移x=__________=________6.加速度a=________ (单位是________)7.实验用推论Δs=_________{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①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等分时间,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等分位移,相等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②处理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的计算公式:v i=(S i+S i+1)/(2T), a=(S i+1-S i)/T2如图:2)自由落体运动注: g=9.8m/s2≈10m/s2(在赤道附近g较___,在高山处比平地___,方向________)。
3)竖直上抛运动1.上升最大高度H m=________ (抛出点算起)2.往返时间t=____ _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________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___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________直线运动,向下为__________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物体在斜面上自由匀速下滑μ=tanθ;物体在光滑斜面上自由下滑:a=gsinθ二、质点的运动1)平抛运动1.水平方向速度:V x=___2.竖直方向速度:V y=____3.水平方向位移:x=____4.竖直方向位移:y=______5.运动时间t=________6.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tgβ=______7.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tgα=______注:(1) 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___关(2);α与β的关系为tgβ=___tgα;2)匀速圆周运动1.线速度V=____=______2.角速度ω=____=____=____(单位是________)3.向心加速度a=____=____=_______4.向心力F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周期与频率:____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____ ____7.角速度ω与转速n的关系____ ____ (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注:(1)向心力可以由某个具体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____,指向______;(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______,不改变速度的______,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向心力不做功,但动量不断改变。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经典版)第一章、力一、力F: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单位:牛(N)2、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但它们不在同一物体上,不是平衡力。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性质的力,有同时性。
二、力的分类:1、按按性质分:重力G、弹力N、摩擦力f按效果分: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
按研究对象分:外力、内力。
2、重力G:由于受地球吸引而产生,竖直向下。
G=mg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与形状有关。
质量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上,不一定在物体上。
弹力:由于接触形变而产生,与形变方向相反或垂直接触面。
F=k×Δx摩擦力f:阻碍相对运动的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f=μN(N不是G,μ表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只与材料有关,与重力、压力无关。
)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滑动摩擦。
静摩擦力:用二力平衡来计算。
用一水平力推一静止的物体并使它匀速直线运动,推力F与摩擦力f的关系如图所示。
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以分力F1、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可用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表示。
|F1-F2|≤F合≤F1+F2F合2=F12+F22+ 2F1F2cosQ平动平衡:共点力使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解题方法:先受力分析,然后根据题意建立坐标系,将不在坐标系上的力分解。
如受力在三个以内,可用力的合成。
利用平衡力来解题。
Fx合力=0Fy合力=0注:已知一个合力的大小与方向,当一个分力的方向确定,另一个分力与这个分力垂直是最小值。
转动平衡: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
解题方法:先受力分析,然后作出对应力的力臂(最长力臂是指转轴到力的作用点的直线距离)。
分析正、负力矩。
利用力矩来解题:M 合力矩=FL 合力矩=0 或 M 正力矩= M 负力矩第二章、直线运动一、运动:1、 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但尽量方便解题。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合格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合格考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学业水平合格考知识点一、F等ma,牛顿二定律,产生加速度,原因就是力。
合力与a同方向,速度变量定a向,a变小则u可大,只要a与u同向。
N、T等力是视重,mg乘积是实重;超重失重视视重,其中不变是实重;加速上升是超重,减速下降也超重;失重由加降减升定,完全失重视重零。
二、位移时间图象:建立一直角坐标系,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位移1、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像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
3、位移图像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表示速度;夹角越大,速度越大。
三、产生磨擦力的条件物体接触、表面粗糙、有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但有摩擦力二物间就一定有弹力。
四、质点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质点条件: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
2、物体的大小(线度)它通过的距离。
五、电功率是描述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额定功率:是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消耗的功率,铭牌上所标称的功率。
实际功率:是指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工作时消耗的功率。
用电器只有在额定电压下工作实际功率才等于额定功率。
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零1、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者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
2、在N个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任意第N个力与(N-1)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3、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在任意两个相互垂直方向的合力为零。
七、恒定电流电荷定向移动时,电流等于q比t。
自由电荷是内因,两端电压是条件。
正荷流向定方向,串电流表来计量。
电源外部正流负,从负到正经内部。
物理合格考的主要知识考点归纳1、热力学第二定律(1)常见的两种表述①克劳修斯表述(按热传递的方向性来表述):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1曲线运动1.曲线运动的特征(1)曲线运动的轨迹是曲线。
(2)由于运动的速度方向总沿轨迹的切线方向,又由于曲线运动的轨迹是曲线,所以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时刻变化。
即使其速度大小保持恒定,由于其方向不断变化,所以说: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3)由于曲线运动的速度一定是变化的,至少其方向总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中速度必不为零,所受到的合外力必不为零,必定有加速度。
(注意:合外力为零只有两种状态: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速度方向一定变化,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反之,变速运动不一定是曲线运动。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1)从动力学角度看: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2)从运动学角度看:物体的加速度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3.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不变的运动。
也可以说是:第1页共13页合外力不变的运动。
4.曲线运动的合力、轨迹、速度之间的关系(1)轨迹特点:轨迹在速度方向和合力方向之间,且向合力方向一侧弯曲。
(2)合力的效果:合力沿切线方向的分力F2改变速度的大小,沿径向的分力F1改变速度的方向。
①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时,物体的速率将增大。
②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钝角时,物体的速率将减小。
③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时,物体的速率不变。
(举例:匀速圆周运动)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2一、运动的描述1.物体模型用质点,忽略形状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地球自转要大小。
物体位置的变化,准确描述用位移,运动快慢S比t,a 用Δv与t比。
2.运用一般公式法,平均速度是简法,中间时刻速度法,初速度零比例法,再加几何图像法,求解运动好(方法)。
自由落体是实例,初速为零a等g.竖直上抛知初速,上升心有数,飞行时间上下回,整个过程匀减速。
中心时刻的速度,平均速度相等数;求加速度有好方,ΔS等aT平方。
3.速度决定物体动,速度加速度方向中,同向加速反向减,垂直拐弯莫前冲。
高中全部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全部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力学1.1 运动的描述1.1.1 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1.1.2 平均速度、平均加速度的计算公式1.1.3 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和计算1.1.4 直线运动图像的绘制1.1.5 二维运动的描述和计算1.2 牛顿运动定律1.2.1 牛顿第一定律1.2.2 牛顿第二定律1.2.3 牛顿第三定律1.2.4 物体的运动和力的关系1.2.5 弹力、摩擦力、重力的性质和计算1.3 动能和动能定理1.3.1 动能的定义和计算公式1.3.2 动能定理的概念和计算1.3.3 动能定理的应用1.4 势能和势能定理1.4.1 势能的定义和计算公式1.4.2 势能定理的概念和计算1.4.3 势能定理的应用1.4.4 弹簧弹力的势能和应用1.5 力的做功和功1.5.1 力的做功的定义和计算公式1.5.2 功率的定义和计算1.5.3 功的计算和应用1.5.4 功的加减法第二章:热学与物态变化2.1 物态变化和热量2.1.1 基本概念:凝固、熔化、气化、凝华2.1.2 物态变化的热量计算2.1.3 变态物质的能量转化2.1.4 水的异常膨胀2.2 热力学定律2.2.1 热平衡和热传导2.2.2 火焰的构成和燃烧过程2.2.3 热的传播和传热的应用2.2.4 热功当量和物质内能的计算第三章:波动3.1 机械波3.1.1 波的概念3.1.2 机械波的特点和参数3.1.3 立体波和平面波的传播3.1.4 波的叠加和干涉3.1.5 波的频率和波长的计算3.2 声波3.2.1 声波的产生和传播3.2.2 声波和噪声的特点3.2.3 声速的测量和计算3.2.4 声的反射、折射和衍射3.2.5 声的共振和声音的应用3.3 光波3.3.1 光的特点:直线传播、波粒二象性3.3.2 光的波动理论和光的波动模型3.3.3 光的反射、折射和衍射3.3.4 光的干涉和衍射实验第四章:电学4.1 电荷和电场4.1.1 电荷的带电特点4.1.2 电荷守恒定律和库仑定律4.1.3 电场的产生和描述4.1.4 电场的强度和公式计算4.1.5 电势差和电势能的概念和计算4.2 电流和电路4.2.1 电流的定义和计算4.2.2 电阻和电阻率4.2.3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分析和计算4.2.4 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4.2.5 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4.2.6 电源和电路的能量转化4.3 磁场和电磁感应4.3.1 磁场的产生和描述4.3.2 磁感线和磁场的强度计算4.3.3 洛伦兹力和安培环路定理4.3.4 电流产生磁场和磁能4.3.5 电磁感应现象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4.4 电磁波和电磁谱4.4.1 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4.4.2 电磁谱的组成和特点4.4.3 电磁波的应用和危害第五章:光学5.1 光的传播和折射5.1.1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速5.1.2 折射定律和绝对折射定律5.1.3 透镜的成像和应用5.2 光的成像和透镜5.2.1 成像规律和公式计算5.2.2 成像的特点和应用5.2.3 透镜的种类和功能5.3 光的干涉和衍射5.3.1 光的干涉现象5.3.2 干涉条纹的间距计算5.3.3 光的衍射现象5.3.4 衍射格的规律和应用5.4 光的偏振和波粒二象性5.4.1 光的偏振现象5.4.2 光的波粒二象性5.4.3 光的量子论和光的粒子性第六章:原子与分子6.1 原子结构和粒子模型6.1.1 原子的组成和结构6.1.2 原子的构建和粒子模型6.1.3 原子的尺度和电子云6.1.4 原子的质谱和元素周期表6.2 电子和核的结构6.2.1 电子的波粒二象性6.2.2 原子核的结构和尺度6.2.3 原子核的组成和放射性6.2.4 放射性的装置和应用6.3 分子结构和化学键6.3.1 分子的结构和形状6.3.2 化学键的类型和特点6.3.3 成键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6.3.4 分子的种类和性质第七章:一维运动7.1 平抛运动7.1.1 平抛运动的概念和参数7.1.2 平抛运动的计算和规律7.1.3 平抛运动的应用7.2 圆周运动7.2.1 圆周运动的概念和参数7.2.2 圆周运动的计算和规律7.2.3 圆周运动的应用7.3 万有引力7.3.1 万有引力的概念和公式7.3.2 行星运动和人造卫星的动力学7.3.3 引力场和引力的关系第八章:流体力学8.1 流体的性质和参数8.1.1 流体的密度、压强、密度和速度的关系8.1.2 流体的连贯和牛顿流体力学定律8.2 流体的运动和压强计算8.2.1 流体的运动和速度计算8.2.2 流体的压强和流速计算8.3 流体的压力和浮力8.3.1 流体的压力和压力计算8.3.2 流体的浮力和浮力计算8.3.3 流体的应用和压力控制总结:以上就是高中物理的全部知识点总结,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力学、热学、波动、电学、光学、原子与分子、一维运动和流体力学等多个领域,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一、力物体的平衡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3.弹力(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4.摩擦力(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确定静摩擦力方向.②平衡法: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以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4)大小:先判明是何种摩擦力,然后再根据各自的规律去分析求解.①滑动摩擦力大小:利用公式f=μF N进行计算,其中F N是物体的正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甚至可能和重力无关.或者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②静摩擦力大小:静摩擦力大小可在0与f max 之间变化,一般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5.物体的受力分析(1)确定所研究的物体,分析周围物体对它产生的作用,不要分析该物体施于其他物体上的力,也不要把作用在其他物体上的力错误地认为通过“力的传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 (2)按“性质力”的顺序分析.即按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顺序分析,不要把“效果力”与“性质力”混淆重复分析.(3)如果有一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用假设法分析.先假设此力不存在,想像所研究的物体会发生怎样的运动,然后审查这个力应在什么方向,对象才能满足给定的运动状态.6.力的合成与分解(1)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2)力合成与分解的根本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3)力的合成: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共点的两个力(F 1 和F 2 )合力大小F的取值范围为:|F 1 -F 2 |≤F≤F 1 +F 2 . (4)力的分解: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在实际问题中,通常将已知力按力产生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为方便某些问题的研究,在很多问题中都采用正交分解法.7.共点力的平衡(1)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几个力.(2)平衡状态: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叫平衡状态,是加速度等于零的状态. (3)★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即∑F=0,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平衡问题,则平衡条件应为:∑F x =0,∑F y =0.(4)解决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隔离法、整体法、图解法、三角形相似法、正交分解法等等.二、直线运动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需要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它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做视为质点的依据。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全)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 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一物理基础知识填空
高一物理基础知识填空一、参考系1.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的物体叫参考系(或参照物)。
2.选取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常常考虑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研究地球上物体的运动,一般来说是取为参照物,对同一个运动,取不同的参照物,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
3.运动学中的同一公式中所涉及的各物理量应相对于同一参照物。
如果没有特别说明,都是取地面为参照物。
4.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甲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一个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照物,上述事实说明()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向西运动二、质点1.定义:2.物体简化为质点的条件:3.注意:同一物体,有时能被看作质点,有时就不能看作质点。
4.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是非常小的点;B.研究一辆汽车过某一路标所需时间时,可以把汽车看成质点;C.研究自行车运动时,由于车轮在转动,所以无论研究哪方面,自行车都不能视为点;D 地球虽大,且有自转,但有时仍可被视为质点三、时间和时刻1.时刻;在时间轴上可用一个确定的点来表示,如“2s末”、“3s初”等。
2.时间:指两个时刻之间的一段间隔,如“第三秒内”、“10分钟”等。
四、位移和路程1.位移:①意义:位移是描述的物理量。
②定义:③位移是矢量,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大小,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
2.路程:路程是;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3.物体做运动时,路程才与位移大小相等。
在曲线运动中质点的位移的大小一定路程。
4.某物体沿着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一周的过程中,最大路程为,最大位移为。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位移大小和路程不一定相等,所以位移才不等于路程;B.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C.位移取决于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路线;D.位移描述直线运动,是矢量;路程描述曲线运动,是标量。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填空
知识点一质点参考系1.质点(1)用来的点叫做质点.(2)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和对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就可以看作质点.(3)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2.参考系(1)参考系可以是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但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都假定它是静止的.(2)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同一.(3)选取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的运动,其运动结果是的.通常以为参考系.知识点二位移和路程知识点三速度与速率1.平均速度(1)定义:运动物体的和的比值.(2)定义式:v=.(3)方向:跟物体的方向相同.2.瞬时速度(1)定义:运动物体在或的速度.(2)物理意义:精确描述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运动快慢.(3)速率:瞬时速度的.知识点四加速度1.定义:速度的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的比值.2.定义式:a=,单位:.3.方向:与速度 的方向相同.4.物理意义:描述物体 快慢的物理量.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知识点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1.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运动,且 不变的运动.(2)分类:⎩⎨⎧匀加速直线运动:a 与v 方向 ;匀减速直线运动:a 与v 方向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1)速度公式: .(2)位移公式: .(3)速度位移关系式: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重要推论.①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瞬时速度,还等于 矢量和的一半,即v = = .②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的 为一恒量,即Δx =x 2-x 1=x 3-x 2=…=x n -x n -1= .可以推广到x m -x n = .(2)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四个推论.①1T 末、2T 末、3T 末…瞬时速度的比为v 1∶v 2∶v 3∶…∶v n = .②1T 内、2T 内、3T 内…位移的比为x 1∶x 2∶x 3∶…∶x n = .③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位移的比为x Ⅰ∶x Ⅱ∶x Ⅲ∶…∶x n = .④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为t 1∶t 2∶t 3∶…∶t n = . 知识点二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考点一、两类特殊的匀减速直线运动(1)刹车类问题:指匀减速到速度为零后即停止运动,加速度a突然消失,求解时要注意确定其实际运动时间.如果问题涉及最后阶段(到停止运动)的运动,可把该阶段看成反向的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不变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双向可逆类:如沿光滑斜面上滑的小球,到最高点后仍能以原加速度匀加速下滑,全过程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故求解时可对全过程列式,但必须注意x、v、a等矢量的正负号及物理意义.相互作用知识点一重力1.产生:由于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即G=.可用测量重力.3.方向:总是的.4.重心:其位置与物体的分布和有关.5.重心位置的确定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物体,重心在其;对于形状不规则或者质量分布不均匀的薄板,重心可用确定.知识点二形变、弹性、胡克定律1.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的变化叫形变.2.弹性(1)弹性形变:有些物体在形变后撤去作用力时能够的形变.(2)弹性限度:当形变超过一定限度时,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这个限度叫弹性限度.3.弹力(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2)产生条件物体相互且发生.(3)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4.胡克定律(1)内容:弹簧发生时,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2)表达式:F=.①k是弹簧的,单位为N/m;k的大小由弹簧决定.②x是弹簧的,不是弹簧形变以后的长度.知识点三滑动摩擦力1.滑动摩擦力的定义滑动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且发生形变的粗糙物体,当它们发生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相对运动的力.2.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1)接触面.(2)有.(3)两物体间有.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1)大小:F=μF N(2)方向:沿两物体的接触面,与相对运动的方向.4.动摩擦因数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公式F=μF N中μ为比例常数,称为动摩擦因数,其大小与两个物体的材料和有关.知识点四静摩擦力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且发生形变的粗糙物体,当它们具有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的力.2.产生条件(1)接触面.(2)有.(3)两物体有相对(仍保持相对静止).3.大小和方向(1)大小:0<F≤F m (2)方向:沿两物体的接触面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考点一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学生自主型静摩擦力有无及方向的判断“三法”(1)假设法:利用假设法判断的思维程序如下:(2)状态法:先判明物体的运动状态(即加速度的方向),再利用牛顿第二定律(F=ma)确定合力,然后通过受力分析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3)牛顿第三定律法: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再根据“力的相互性”确定另一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考点二摩擦力大小的计算——教师点拨型1.静摩擦力大小的计算(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利用力的平衡条件来判断其大小.(2)物体有加速度时,若只有摩擦力,则F f=ma.例如,匀速转动的圆盘上物块靠摩擦力提供向心=ma,先求合力再求摩擦力.力产生向心加速度,若除摩擦力外,物体还受其他力,则F合(3)最大静摩擦力并不一定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物体实际受到的静摩擦力一般小于或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与接触面间的压力成正比.一般情况下,为了处理问题的方便,最大静摩擦力可按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处理.2.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用公式F f=μF N计算.(2)结合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静止、匀速运动或变速运动),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列方程求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知识点一力的合成和分解1.合力与分力(1)定义:如果一个力跟几个共点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一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原来的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2)关系:合力和分力是的关系.2.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或作用线的交于一点的力.3.力的合成(1)定义:求几个力的的过程.(2)运算法则①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做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和.②三角形定则:把两个矢量,从而求出合矢量的方法.4.力的分解(1)定义:求一个已知力的的过程.(2)遵循原则:定则或定则.(3)分解方法:①按力产生的分解;②正交分解.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一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状态或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这种状态.2.意义(1)指出力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的原因.(2)指出了一切物体都有,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称.3.惯性(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状态或状态的性质.(2)量度: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的物体惯性大,的物体惯性小.(3)普遍性: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无关.知识点二牛顿第三定律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另一个物体一定同时对这一个物体也施加了力.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2.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方向,作用在.(2)表达式:F=-F′.知识点一牛顿第二定律单位制1.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跟物体的质量成.加速度的方向与方向相同.(2)表达式:F=.(3)适用范围①只适用于参考系(相对地面静止或运动的参考系).②只适用于物体(相对于分子、原子)、低速运动(远小于光速)的情况.知识点一超重和失重1.实重:物体实际所受的重力.2.视重:测力计或台秤所显示的数值.3.超重(1)概念: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物体重力的现象.(2)条件:物体的加速度方向.(3)运动状态:加速上升或.4.失重(1)概念: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物体重力的现象.(2)条件:物体的加速度方向.(3)运动状态:加速下降或.(4)完全失重:a=g、方向竖直.知识点二整体法和隔离法1.外力与内力(1)外力:系统之外的物体对系统的作用力.(2)内力:系统内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2.整体法:把加速度相同的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来研究的方法.3.隔离法:求系统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时,把一个物体隔离出来单独研究的方法.考点二整体法、隔离法处理连接体问题——教师导学型1.连接体的分类根据两物体之间相互连接的媒介不同,常见的连接体可以分为三大类.(1)绳(杆)连接:两个物体通过轻绳或轻杆的作用连接在一起;(2)弹簧连接:两个物体通过弹簧的作用连接在一起;(3)接触连接:两个物体通过接触面的弹力或摩擦力的作用连接在一起.2.连接体问题的分析方法(1)分析方法:整体法和隔离法.(2)选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的策略①当各物体的运动状态相同时,宜选用整体法;当各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同时,宜选用隔离法;②对较复杂的问题,通常需要多次选取研究对象,交替应用整体法与隔离法才能求解.这类问题一般多是连接体(系统)各物体保持相对静止,即具有相同的加速度.解题时,一般采用先整体、后隔离的方法.考点三动力学中的临界极值问题——师生共研型1.动力学中的临界极值问题在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中,当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不同时,物体有可能处于不同的状态,特别是题目中出现“最大”、“最小”、“刚好”等词语时,往往会有临界值出现.2.产生临界问题的条件(1)接触与脱离的临界条件:两物体相接触或脱离,临界条件是:弹力F N=0.(2)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两物体相接触且处于相对静止时,常存在着静摩擦力,则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是: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3)绳子断裂与松弛的临界条件:绳子所能承受的张力是有限的,绳子断与不断的临界条件是绳中张力等于它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绳子松弛的临界条件是F T=0.(4)加速度最大与速度最大的临界条件:当物体在受到变化的外力作用下运动时,其加速度和速度都会不断变化,当所受合外力最大时,具有最大加速度;合外力最小时,具有最小加速度.当加速度等于零时,往往会出现速度最大或速度最小的情形.考点四滑块—木板模型——教师点拨型1.模型特点涉及两个物体,并且物体间存在相对滑动.2.两种位移关系滑块由滑板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若滑块和滑板同向运动,位移之差等于板长;反向运动时,位移之和等于板长.3.解题思路(1)审题建模求解时应先仔细审题,清楚题目的含义、分析清楚每一个物体的受力情况、运动情况.(2)求加速度准确求出各物体在各运动过程的加速度(注意两过程的连接处加速度可能突变).(3)明确关系找出物体之间的位移(路程)关系或速度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求解中更应注意联系两个过程的纽带,每一个过程的末速度是下一个过程的初速度.物理建模系列(五) 传送带模型项目图示滑块可能的运动情况情景1(1)可能一直加速(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情景2(1)v 0>v 时,可能一直减速,也可能先减速再匀速(2)v 0<v 时,可能一直加速,也可能先加速再匀速(2)倾斜传送带模型2.思维流程。
高中物理复习力学知识填空
高中物理复习力学知识填空一、牛顿第一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_______定律。
2. 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在没有_________的作用下,静止的物体将继续保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将继续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二、牛顿第二定律1.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为 F = ________。
2. 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_________。
三、牛顿第三定律1. 牛顿第三定律表明,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_________的。
2. 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别为_________。
四、其他概念1. ________是指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质量之间的比值。
2. 力的单位是_________。
五、力的合成1. 合力的大小等于合力的所有部分力的_________。
2. 合力的方向与部分力的_________。
六、动能和势能1. 动能是物体运动时具有的能量,它的公式为 E_k = ________。
2.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关系而具有的能量,它的公式为 E_p =________。
七、机械能守恒1. 在不受摩擦力作用的情况下,一个系统的总机械能保持_________。
2. 机械能守恒适用于_________。
八、功和功率1. 功的公式为 W = ________。
2. 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它的公式为 P = ________。
九、牛顿定律的应用1. 牛顿第二定律可以解释_________的加速和牵引力。
2. 牛顿第三定律可以解释_________现象。
十、斜面上物体的运动1. 斜面上物体的重力可以分解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分力。
2. 斜面上物体的加速度可以由牛顿第二定律和重力分解得到,公式为 a = ________。
十一、弹簧振子的运动1. 弹簧振子的周期与弹簧的_________和振子的_________有关。
2. 弹簧振子的振动方程为 x = ________。
十二、圆周运动1. 圆周运动的加速度方向指向_________。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填空5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归类填空班级姓名家长签名_________ξ7 机械运动机械波知识归类(一)机械振动一,机械振动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特点:具有周期性。
3,产生振动的条件:(1)要有回复力。
(2)阻力足够小(回复力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表征振动的物理量:振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意义:表示振动幅度的大小或振动的_________。
周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频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理意义:表示振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期与频率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二,简谐运动1,判定方法:回复力与平衡位置的位移符合关系式:F=-kx、文字表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是符合关系式ka xm=-的振动,就是简谐运动。
2,特例:单摆的振动(1)单摆的定义: 单摆是实际的摆的理想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单摆。
(2)性质:当摆角α<5°时,是简谐运动,重力G的_______________回复力,重力沿摆线方向的分力和跟拉力的合力是使摆锤沿圆弧运动的向心力,不是_______________做回复力。
(3)周期:T2π=_________成___比,跟重力加速度的_______成______比,而跟周期摆锤的质量、振幅无关。
3,简谐运动的图象(见下面振动图象与波的图象的比较)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频率是不变的。
4,简谐运动的能量:振动过程中发生势能(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与动能间的相互转化。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填空)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公式总结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 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 o)/2 4.末速度Vt=V 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 o2+Vt2)/2]1/2 6.位移s=V平t=V 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 o)/t {以V o为正方向,a与V 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 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 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 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 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 ot-gt2/2 2.末速度Vt =V 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 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 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 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 (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填空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归类》ξ1力物体的平衡知识归类一、力的概念:力是物体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1,注意要点:(1)任一个力都有受力者和施力者,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2)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3)力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___。
2,力的三要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力的图示:在图中必须明确:(1)作用点;(2)大小:(3)方向;(4)大小标度。
二、力学中力的分类(按力的性质分)1,重力:(1)重力的概念:重力是由于地球对___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
(2)重力的大小:G=_______________;重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__。
(3)重力的作用点:_________。
质量分布均匀、外形有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________中心,一些物体的中心在物体____________,也有一些物体的重心在物体__________。
2,弹力:(1)定义:物体由于__________________形变,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2)产生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向和物体形变的方向________或和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________;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垂直__________指向被_______和被________物体;绳子拉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__。
(4)弹簧的弹力遵守胡克定律,胡克定律的条件是弹簧发生____________形变;胡克定律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用公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弹簧的劲度系数取决于弹簧本身的情况3,摩擦力:(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物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三物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高三物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高三物理必修三是物理学的基础性课程,其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动力学、能量守恒定律、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功率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因此,作为物理学家的我们,必须掌握这些知识点,以便更好地探索物理学的奥秘。
一、动力学动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的科学,是物理学中的基础性学科之一。
我们通常所讲的力学问题,都和动力学有关。
1、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法则,包括三个重要内容: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会保持其原来的静止状态或运动状态,除非受到一个外部力的作用。
第二定律: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
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都是相等的,方向相反。
2、运动的特点运动的特点包括速度、加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斜抛运动等。
3、圆周运动圆周运动是指物体在圆周上做运动的情况,包括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圆周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等内容。
二、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定律之一。
其表述为:在封闭系统内,能量不会被创造或毁灭,只能被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1、动能和势能动能和势能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两种形式,是物理学中最为重要的两个概念。
动能:物体运动时由于其所具有的能量称为动能,是物体动能守恒定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势能:物体在某种位置上所具有的能量称为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电势能、化学势能等。
2、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指机械系统中总能量守恒的定律。
其表述为:机械系统中的动能和势能总能守恒。
三、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是对物体之间的引力作用力的一种描述,是物理学中最为重要的法则之一。
万有引力定律表述为: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一个引力,这个引力大小的计算公式是F=Gm1m2/r^2,其中G是普适引力常数。
1、引力的方向引力的方向可以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述来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归类》ξ1力物体的平衡知识归类一、力的概念:力是物体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1,注意要点:(1)任一个力都有受力者和施力者,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2)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3)力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___。
2,力的三要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力的图示:在图中必须明确:(1)作用点;(2)大小:(3)方向;(4)大小标度。
二、力学中力的分类(按力的性质分)1,重力:(1)重力的概念:重力是由于地球对___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
(2)重力的大小:G=_______________;重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__。
(3)重力的作用点:_________。
质量分布均匀、外形有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________中心,一些物体的中心在物体____________,也有一些物体的重心在物体__________。
2,弹力:(1)定义:物体由于__________________形变,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2)产生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向和物体形变的方向________或和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________;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垂直__________指向被_______和被________物体;绳子拉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__。
(4)弹簧的弹力遵守胡克定律,胡克定律的条件是弹簧发生____________形变;胡克定律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用公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弹簧的劲度系数取决于弹簧本身的情况3,摩擦力:(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和相对运动的方向__________;大小f滑=_________;动摩擦因数和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和相对运动的趋势方向____________;大小跟沿接触面切线方向的外力大小有关(一般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来判断),大小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有时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三、两种方法:1,力的合成分解:遵守___________________ 定则。
注意要点:(1)一个力可分解为____________对分力;(2)一个已知力有确定分解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正交分解法:力沿两个相互_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分解。
2,物体的受力分析法(一般方法)(1)先确定研究对象;(2)分析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其他力。
五,物体的平衡:平衡条件:对于共点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是合外力为零,可表示为ΣF=0或ΣF x=0, ΣF y=0ξ2 直线运动知识归类一,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1,质点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位移和路程:位移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意义:表示质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位移是一个________量。
路程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路程是一个______量.只有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3,平均速度: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意义:只能粗略地描述变速运动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注意:平均速度的数值跟在哪一段时间内计算平均速度有关。
4,瞬时速度: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意义:精确地描述做变速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快慢。
5,加速度: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意义: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快慢。
二,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和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一个恒量、且与速度在同一直线上。
公式:t v v at =+0、s v t at =+2012、t v v as -=2202,t v v v +=02. 1,当 a =0、0v ≠0时(匀速直线运动),有 v t =v 0=v 、 s = vt ;2,当v 0=0,0a ≠(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时,有t v at =、s at =212、t v as =22、t v v =2当v 0=0、a=g (自由落体运动),t v gt =、s gt =212、t v gs =22、t v v =23,当v 0竖直向上,若取竖直向上方向为正方向,a=-g (竖直上抛运动),s >0表示此时刻质点的位置在抛出点的上方;S<0表示质点位置在抛出点的下方。
v t >0表示方向向上;v t <0表示方向向下。
在最高点a=-g (大小还是g )结论:(1)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①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即t t v v v v +==202②在各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 内的位移之差,2132n n s s s s s s s aT 12∆=-=-===-......- (2)在初速度为零(v 0=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①s ∝t 2; 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比s 1:s 2:s 3 ......=1:3:5:7...... ②连续相等位移所用时间之比:::=1:(2-1):(3-2)t t t 123三,运动的合成和分解:1,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合运动是_______________运动。
一般来说,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并不一定是_______________运动,也可能是_____________运动。
合运动和分运动进行的时间是__________的。
2,由于位移和速度都是______量,它们的合成和分解都遵守_____________________定则。
四,曲线运动:曲线运动中质点的速度沿__________方向,曲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方向随时间而变化,所以曲线运动是一种__________运动,必定有___________.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五,平抛运动:特征:初速度方向_______________,加速度________________。
性质和规律:水平方向:做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 v x =v 0 、x=v 0t 。
竖直方向:做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 v y =gt 、 12y gt =2。
ξ3 运动定律 知识归类一,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惯性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由物体的质量决定,与物体的受力及运动情况无关。
3,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和发生形变的原因。
注意:(1)力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
(2)如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二,牛顿地第二定律:1,内容:文字表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1),同向性: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同。
(2),同时性:物体的加速度(而不是速度)总是与它所受合外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如果合外力方向跟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物体就做曲线运动。
三,牛顿第三定律: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要把牛顿第三定律与二力平衡相区别: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性质相同的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能相互平衡;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二力平衡中的两个力可以是性质相同或性质不同的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而相互平衡,当其中一个力消失时,另一个力仍可存在。
一,匀速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公式:1,速度(线速度):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式表示:v =st; 速度的其他计算公式:2r Tv π=、 v rn π=2 , n 是转速 2,角速度: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式表示: φω=t; 角速度的其他计算公式:2Tπω=、n ωπ=2 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v r ω= 3,向心加速度:计算公式:v a r=2、2a r ω=。
(1)上述计算向心加速度的两个公式也适用于计算变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计算时必须用该点的线速度(或角速度)的瞬时值;(2)v 一定时,a 与r 成反比;ω一定时,a 与r 成正比.4,向心力: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公式:2,,,v F ma F m F mr F m r T πω⎛⎫==== ⎪⎝⎭222。
(1)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向心加速度、向心力都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 是变速运动,也是一种变加速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加速度和所受向心力都是变量,但角速度是恒量(2)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都表示匀速圆周运动的快慢;(3)匀速圆周运动时物体所受合外力必须指向圆心,作为使物体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