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2c简单介绍

合集下载

I2C总线工作原理

I2C总线工作原理

I2C总线工作原理I2C是一种串行通信总线,常用于连接主控制器和外设设备之间。

I2C总线通过低速的串行数据传输,可同时连接多个设备,使用双线(SDA和SCL)来进行通信。

本文将详细介绍I2C总线的工作原理。

1.物理层:I2C总线包含两条线路:数据线(SDA)和时钟线(SCL)。

SDA线用于数据传输,而SCL线用于同步数据传输的时钟信号。

这两条线都由一个上拉电阻连接到正电源,以保持高电平状态。

当总线上的设备需要发送数据时,它将拉低SDA线上的电平。

在同一时间,SCL线上的电平将控制数据的传输速率。

2.起始信号和停止信号:I2C总线使用起始信号和停止信号来定义数据传输的开始和结束。

起始信号是由主控制器发送的,通常在主控制器要发送数据之前。

停止信号也是由主控制器发送的,在数据传输完成后。

起始信号由将SCL线保持高电平,SDA线从高电平跳变到低电平。

停止信号是在SCL线保持高电平,SDA线从低电平跳变到高电平。

3.地址和数据传输:在I2C总线上,每个设备都有一个唯一的7位地址,用于寻址特定的设备。

主控制器在发送数据之前,必须先向设备发送一个地址字节。

地址字节由起始信号之后的8个位组成(其中最高位为0用于读操作,1用于写操作)。

设备在成功接收到其地址之后,将向主控制器发送一个应答位。

4.字节传输:一旦设备的地址被成功接收,主控制器可以开始发送数据字节。

数据字节的传输遵循以下步骤:-主控制器发送一个数据字节-设备接收到数据字节并发送一个应答位-主控制器发送下一个数据字节-设备接收到数据字节并发送一个应答位-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所有数据字节都被传输完成5.应答信号:每当主控制器发送一个应答请求时,设备都应该发送一个应答位来确认数据的接收情况。

应答位是一个低电平脉冲,由设备在接收到数据字节后发送。

如果设备成功接收到数据字节,则发送一个低电平的应答位。

若设备遇到错误或无法接收数据,则发送一个高电平的非应答位。

6.时钟同步:I2C总线的数据传输是由SCL线上的时钟信号进行同步的。

I2C介绍

I2C介绍

一、I2C串行总线的组成及工作原理采用串行总线技术可以使系统的硬件设计大大简化、系统的体积减小、可靠性提高。

同时,系统的更改和扩充极为容易。

1、I2C串行总线概述I2C总线是PHLIPS公司推出的一种串行总线,是具备多主机系统所需的包括总线裁决和高低速器件同步功能的高性能串行总线。

I2C总线只有两根双向信号线。

一根是数据线SDA,另一根是时钟线SCL。

I2C总线通过上拉电阻接正电源。

当总线空闲时,两根线均为高电平。

连到总线上的任一器件输出的低电平,都将使总线的信号变低,即各器件的SDA及SCL都是线“与”关系。

每个接到I2C总线上的器件都有唯一的地址。

主机与其它器件间的数据传送可以是由主机发送数据到其它器件,这时主机即为发送器。

由总线上接收数据的器件则为接收器。

在多主机系统中,可能同时有几个主机企图启动总线传送数据。

为了避免混乱,I2C 总线要通过总线仲裁,以决定由哪一台主机控制总线。

2、起始和终止信号SCL线为高电平期间,SDA线由高电平向低电平的变化表示起始信号;SCL线为高电平期间,SDA线由低电平向高电平的变化表示终止信号。

起始和终止信号都是由主机发出的,在起始信号产生后,总线就处于被占用的状态;在终止信号产生后,总线就处于空闲状态。

连接到I2C总线上的器件,若具有I2C总线的硬件接口,则很容易检测到起始和终止信号。

接收器件收到一个完整的数据字节后,有可能需要完成一些其它工作,如处理内部中断服务等,可能无法立刻接收下一个字节,这时接收器件可以将SCL线拉成低电平,从而使主机处于等待状态。

直到接收器件准备好接收下一个字节时,再释放SCL线使之为高电平,从而使数据传送可以继续进行。

3、数据传送格式(1)字节传送与应答每一个字节必须保证是8位长度。

数据传送时,先传送最高位(MSB),每一个被传送的字节后面都必须跟随一位应答位(即一帧共有9位)。

由于某种原因从机不对主机寻址信号应答时(如从机正在进行实时性的处理工作而无法接收总线上的数据),它必须将数据线置于高电平,而由主机产生一个终止信号以结束总线的数据传送。

i2c协议详解

i2c协议详解

i2c协议详解
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协议是一种双向串行总线,也称作IIC、TWI(Two-Wire Interface)或SMBus(System Management Bus),由Philips公司于1982年开发,用来连接多个微处理器和其它通信芯片。

I2C协议有两根线,分别是SCL(时钟线)和SDA(数据线),使用双线的好处就是只要两根线就可以完成数据传输,而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线路,能够大大减少系统所需要的线路,减少系统的复杂度和成本。

I2C协议需要一个主控制器来控制整个系统,主控制器通过SCL线来发送时钟,并通过SDA线来发送和接收数据,从控制器则只负责接收数据。

I2C协议有7个基本信号,START、STOP、ACK、NACK、READ、WRITE和REPEAT START,START在传输数据前发出,STOP则在传输结束后发出,ACK和NACK则用来表示接收方是否正确接收到数据,READ和WRITE则用来指示当前传输的数据是读数据还是写数据,REPEAT START则用来重新开始新一轮的传输。

I2C协议的最大优点是简单、易用,而且可以支持多个从控制器,不过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它的传输速度相对较慢,而且它的传输距离也有限,约在50cm左右。

i2c协议

i2c协议

i2c协议1. 简介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最初由Philips公司开发,用于在低速设备之间进行通信。

它是一种简单而又有效的通信协议,常被用于连接各种外设,如传感器、显示屏、存储器等。

2. 基本原理I2C协议基于两根总线线路:SDA(Serial Data Line)和SCL(Serial Clock Line)。

SDA线用于数据传输,SCL线用于时钟同步。

在I2C总线上,可以同时连接多个设备,每个设备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

数据传输是以字节为单位进行的,每个字节都由8个位表示。

在I2C通信中,主设备(master)和从设备(slave)的角色是固定的。

主设备负责发起通信,并控制总线上的时钟信号。

从设备则根据主设备的指令进行响应。

3. 信号传输I2C协议中的信号传输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地址传输和数据传输。

3.1 地址传输地址传输用于确定通信的目标设备。

在开始一次通信时,主设备首先发送一个起始信号(Start),然后发送包含目标设备地址和读写方向的字节。

目标设备根据其地址来判断是否需要响应当前通信。

如果地址匹配成功,目标设备会发送一个应答信号(Acknowledge,简称ACK),表示准备好进行数据传输。

如果地址匹配失败或目标设备忙碌,目标设备会发送一个非应答信号(Not Acknowledge,简称NACK)。

3.2 数据传输数据传输是在地址传输成功后进行的。

主设备发送数据或指令时,目标设备必须发送一个应答信号(ACK)作为确认;而当目标设备向主设备传输数据时,主设备则需要发送一个应答信号(ACK)。

数据传输时,每个数据字节都会在时钟的边沿进行传输。

主设备发送数据时,每个数据位都会在时钟的下降沿稳定,目标设备则在时钟的上升沿开始读取数据。

数据传输完成后,主设备会发送一个停止信号(Stop)来结束本次通信。

4. 速度和模式I2C协议支持不同的速度和模式,这取决于设备的类型和要求。

i2c隔离方案

i2c隔离方案

i2c隔离方案I2C是指Inter-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可在多个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然而,在特定的应用场景中,I2C信号会受到干扰,导致通信过程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开发了I2C隔离方案。

本文将介绍I2C隔离方案的原理、应用和优势。

一、I2C隔离方案的原理I2C隔离方案通过隔离器件将I2C总线分为两个电气隔离区域,分别为主机端和从机端。

在主机端,I2C信号经过隔离器件进行转换,并传输到从机端。

这样做的目的是隔离主机与从机之间的地线和电源线,从而防止地线回路、不同地电位和噪声干扰对I2C通信的影响。

二、I2C隔离方案的应用1. 工业自动化: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传感器和执行器通常连接到控制器或PLC。

通过使用I2C隔离方案,可以防止地线回路引起的干扰,确保高可靠性和稳定性。

2. 医疗设备:医疗设备中经常使用I2C总线连接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如心率监测、血压计等。

通过使用I2C隔离方案,可以保障医疗设备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航空航天:在航空航天领域,I2C总线被广泛应用于飞行控制系统和通信系统。

I2C隔离方案可以提供可靠的通信和数据传输,确保飞行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I2C隔离方案的优势1. 数据完整性:使用I2C隔离方案可以防止噪声和电气干扰对数据传输的影响,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地线回路隔离:I2C隔离器件可以有效隔离主机和从机之间的地线回路,避免地线回路引起的干扰问题。

3. 电气隔离:通过电气隔离,可以消除不同地电位之间的干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安全性提升:I2C隔离方案可以防止潜在的电源线干扰,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 简化系统设计:使用I2C隔离方案,可以减少对其他外部元件的需求,简化系统设计和布线。

结论I2C隔离方案在工业自动化、医疗设备、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通过隔离器件将I2C总线分为两个电气隔离区域,避免了地线回路和噪声干扰对通信的影响。

i2c协议参数

i2c协议参数

i2c协议参数I2C协议参数I2C总线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由飞利浦公司(现在的恩智浦半导体公司)开发。

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例如传感器、存储器、数字转换器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I2C协议的各种参数。

一、物理层参数1. 电压:I2C总线标准电平为5V,但也有3.3V和1.8V版本。

不同版本的电压对应着不同的速率和距离限制。

2. 速率:I2C总线有多种速率可供选择,最高达到400kHz。

速率越高,数据传输越快,但同时也会增加误差和干扰。

3. 距离限制:I2C总线的距离限制取决于电压和速率。

在5V电平下,最大距离约为10米;在3.3V电平下,最大距离约为5米。

二、数据帧格式1. 起始位:一个高电平到低电平的转换表示开始一个传输周期。

2. 地址位:7位或10位地址码表示要访问的设备地址。

3. 读写位:一个读写位指示主机是要读取还是写入数据。

4. 应答位:设备在接收到地址位后需要发送一个应答位,表示它已经准备好接收数据。

5. 数据位:8位数据表示要传输的数据。

6. 停止位:一个低电平到高电平的转换表示传输周期结束。

三、时序参数1. SCL时钟频率:SCL时钟频率是I2C总线的主要参数之一,它决定了数据传输速率。

标准模式下,SCL频率为100kHz;快速模式下,SCL频率为400kHz;高速模式下,SCL频率可达到3.4MHz。

2. 数据保持时间(tHD;DAT):数据保持时间是指从SCL时钟的最后一个上升沿到SDA线上数据变化的最小时间间隔。

标准模式下,tHD;DAT为0.1μs;快速模式下,tHD;DAT为0.9μs;高速模式下,tHD;DAT为0.45μs。

3. 数据建立时间(tSU;DAT):数据建立时间是指从SCL时钟的第一个上升沿到SDA线上数据变化的最小时间间隔。

标准模式下,tSU;DAT为0.1μs;快速模式下,tSU;DAT为0.6μs;高速模式下,tSU;DAT为0.25μs。

4. 停止条件保持时间(tSP):停止条件保持时间是指从SCL时钟的最后一个下降沿到SDA线上数据变化的最小时间间隔。

i2c数字电位器

i2c数字电位器

i2c数字电位器
摘要:
1.i2c 数字电位器的介绍
2.i2c 数字电位器的工作原理
3.i2c 数字电位器的应用领域
4.i2c 数字电位器的优缺点
5.i2c 数字电位器的发展趋势
正文:
i2c 数字电位器是一种基于I2C 总线接口的数字电位器,它具有高精度、高速度和低功耗的特点。

通过I2C 总线,i2c 数字电位器可以与微控制器进行通信,实现对电位器的精确控制。

i2c 数字电位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一个电阻矩阵来调整输入电压,并将电阻值转换为数字信号。

通过对电阻矩阵的编程,可以实现对电位器的精确控制。

同时,i2c 数字电位器还具有自动校正功能,可以消除电阻元件的漂移,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i2c 数字电位器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如音频处理、仪器测量、工业控制等领域。

在音频处理领域,i2c 数字电位器可以实现对音频信号的精确调整,从而提高音频系统的音质。

在仪器测量领域,i2c 数字电位器可以实现对测试信号的精确控制,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在工业控制领域,i2c 数字电位器可以实现对各种设备的远程控制,提高生产效率。

i2c 数字电位器具有许多优点,如高精度、高速度和低功耗。

同时,它还
具有很好的抗干扰性能和稳定性。

然而,i2c 数字电位器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成本较高、体积较大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i2c 数字电位器在精度、速度和功耗方面有望取得更大的突破。

同时,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i2c 数字电位器的应用领域也将进一步扩大。

i2c通信的详细讲解

i2c通信的详细讲解

i2c通信的详细讲解I2C(全称Inter-IntegratedCircuit)是一种基于两线式总线系统,可以利用它让一台机器和另一台机器或者一个器件与另一个器件之间建立通信连接。

它由一个多晶片系统(Multi-Chip System)所创造出来,可以减少实现多晶片系统的内部连接的数量,从而减少印制电路板的体积。

它允许多达127个从设备以最低物理开销(Low Physical Overhead)与一个主设备连接,具有低成本和高可靠性,现已成为很多类型的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和处理器(Processors)的标准总线,应用非常广泛。

1. I2C概述I2C从最初的Philips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横跨多个行业的解决方案。

它可以在不同的系统上提供高性能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间的通信和协调,支持多达127的电子设备连接。

主要由两条信号线,称为SDA(Data Line)和SCL(Clock Line)构成,它们分别连接电子设备的数据和时钟,每个设备还有一个物理上的地址,用于标识彼此来进行通信。

I2C总线具有速度快、低功耗、简单易用等优点,现在已经被应用在系统和高速处理器、传感器、可编程逻辑器件(PLD)、多媒体设备、电源管理、液晶/LED等多个行业中。

2. I2C通信原理I2C通信可以说是一种异步通信方式,它是一种时钟控制的异步通信方式,发送一个字节,都要经过下面几个步骤:(1)发送起始条件:S(Start):该条件由SDA和SCL电平组合构成,SDA在SCL电平为高时从高电平变低电平。

(2)发送设备地址:在I2C总线上,设备都会有自己的地址,每个设备可以收发多个字节,这样就可以确定设备的身份。

(3)发送控制位:也称命令位,它用于确定主设备发送的是某种命令,比如写入数据,读取数据,还是其它的控制信息。

(4)发送数据:数据由SDA高低电平传输,而SDA电平的变化必须在SCL的上升沿才能有效。

i2c通信的详细讲解

i2c通信的详细讲解

i2c通信的详细讲解I2C(Inter-IntegratedCircuit)通信协议是一种用于连接两个不同芯片的系统总线技术,也称为两级串行总线协议或者双总线协议。

I2C协议是由 Philips Semiconductors公司发明的,并被广泛应用于许多不同类型的处理器,特别是嵌入式系统中。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I2C协议的原理,它的优点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方法。

I2C协议使用两根线,一根叫作“时钟”(SCL),另一根叫作“数据”(SDA)。

它们可以用来传输数据,也可以用来控制时钟(SCL)和数据(SDA)的发送和接收。

I2C协议的发明是为了实现多设备的联动,使多个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更加高效,性能也更加稳定。

I2C协议的优点:1.省电池电量:I2C协议会在不发送数据时减少时钟信号电平,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电池电量的消耗;2.单:I2C协议只需要两根电线,可以满足大多数多芯片联动的应用需求;3.能稳定:I2C协议传输稳定,在多设备环境中信号传输时间间隔距离短;4.讯范围宽:I2C协议可以实现多芯片间的远近程度,并通过扩展的协议可以扩大通讯的范围;5.持动态分配:I2C协议允许动态的分配芯片通信地址,以及通过地址捕获技术加快芯片通讯的效率。

I2C协议在实际应用中主要用于在不同芯片之间进行信息传输,比如CPU和外设(例如继电器或者显示器)之间的通讯。

运行I2C协议的系统必须具备以下特性:1. 主从模式:I2C要求两个通讯芯片必须有一个主芯片(Master)来控制所有的通讯,而其他芯片则作为从芯片(Slave)来响应主芯片的指令;2.特率:I2C的数据传输不仅要考虑传输的速度,还需要考虑传输的波特率,这个波特率会影响传输的效率;3.址捕获:I2C需要使用地址捕获技术来增加通信的效率,借此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必要的数据通讯量。

I2C协议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用于控制多种不同的设备,从简单的温度传感器到复杂的PLC控制器,从内存管理到模拟/数字信号处理,几乎都可以用到I2C协议。

i2c参数

i2c参数

i2c参数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用于连接微控制器和外部设备。

它是一种双线制通信协议,包括一个数据线(SDA)和一个时钟线(SCL),可以同时连接多个设备。

1. I2C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I2C协议由两根线组成:数据线(SDA)和时钟线(SCL)。

数据通过SDA线传输,时钟信号在SCL线上传输。

通信始终由主设备(通常是微控制器)控制,它生成时钟信号并发送或接收数据。

从设备被动地响应主设备的命令。

2. I2C的物理层和电气特性:I2C使用开漏输出(open-drain)架构,这意味着总线上的设备可以将线拉低(逻辑0),但无法将其拉高(逻辑1)。

线上有一个上拉电阻来提供默认的逻辑高电平。

因此,在总线空闲状态时,线上均为逻辑高电平。

3. I2C的地址格式和设备选择:I2C设备有7位或10位地址,其中7位地址是最常见的。

每个设备必须有唯一的地址。

主设备通过发送设备地址来选择特定的从设备进行通信。

4. I2C的数据传输模式:I2C支持两种数据传输模式:字节传输模式和块传输模式。

字节传输模式下,每次传输只发送一个字节的数据。

块传输模式下,可以发送多个字节的数据,最多达到32字节。

5. I2C的起始和停止条件:通信开始时,主设备发送起始条件(start condition),即在SCL为高电平时,SDA从高电平下跳到低电平。

通信结束时,主设备发送停止条件(stop condition),即在SCL为高电平时,SDA从低电平上跳到高电平。

起始和停止条件用于标识通信的开始和结束。

6. I2C的速度选择:I2C支持不同的速度选择,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配置。

常用的速度包括标准模式(100 kbps)、快速模式(400 kbps)和高速模式(3.4 Mbps)。

7. I2C的应用:I2C广泛用于连接各种外部设备,如传感器、显示屏、存储器、扩展模块等。

它也被用于构建复杂的系统,如工业自动化系统、嵌入式系统和消费电子产品等。

I2C协议概述

I2C协议概述

I2C协议概述协议概述: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用于连接集成电路(IC)芯片之间的通信。

它是由飞利浦(Philips)公司在1982年首次提出的,旨在提高集成电路之间的通信效率和可靠性。

I2C协议是一种双线制通信协议,包括一个数据线(SDA)和一个时钟线(SCL),可以实现多个设备在同一总线上进行通信。

协议特点:1. 硬件连接:I2C协议使用开漏或双向缓冲器来实现多主机和多从机之间的连接。

每个设备都有一个唯一的7位地址,用于识别设备并进行通信。

此外,还有一个可选的10位地址模式,以支持更多的设备。

2. 传输速率:I2C协议的传输速率可以根据系统需求进行调整,通常有标准模式(100 kbps)和快速模式(400 kbps)两种速率。

一些高性能设备还支持更高的速率,如快速模式加速(1 Mbps)和高速模式(3.4 Mbps)。

3. 数据传输:I2C协议使用起始位(Start)和停止位(Stop)来标识传输的开始和结束。

数据传输是以字节为单位进行的,每个字节包括8位数据和1位应答位。

主机发送数据时,从机必须发送应答位来确认接收到数据。

4. 多主机支持:I2C协议支持多主机系统,允许多个主机设备在同一总线上进行通信。

主机之间通过仲裁机制来解决总线的争用问题,避免数据冲突。

5. 时钟同步:I2C协议使用时钟同步机制来确保数据的准确传输。

时钟由主机设备控制,从机设备根据时钟信号来接收和发送数据。

主机可以通过调整时钟频率来控制数据传输速率。

协议应用:I2C协议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系统中,特别是在需要连接多个设备的应用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传感器和测量设备:I2C协议可用于连接各种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传感器等。

通过使用I2C协议,这些传感器可以与主控制器进行通信,并传输测量数据。

2. 存储设备:I2C协议可用于连接存储设备,如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和闪存。

i2c总线工作原理

i2c总线工作原理

i2c总线工作原理I2C总线是一种用于连接微控制器和外部设备的串行通信协议。

它采用两根信号线,分别是时钟线(SCL)和数据线(SDA),通过这两根线实现数据的传输和通信。

I2C总线的工作原理如下:1. 总线结构:I2C总线由一个主设备和多个从设备组成。

主设备负责发起通信并控制总线,从设备则接受主设备的指令并返回数据。

2. 起始信号和结束信号:通信开始时,主设备发出起始信号。

起始信号由将SCL线拉低,然后再将SDA线由高电平拉低构成,表示通信即将开始。

通信结束时,主设备发出结束信号,由将SCL线保持高电平的同时将SDA线由低电平拉高构成,表示通信结束。

3. 数据传输:数据传输通过时钟线(SCL)和数据线(SDA)进行。

时钟线由主设备控制,用于驱动数据传输。

数据线上的数据必须在时钟线为低电平时才能改变,而在时钟线为高电平时必须保持稳定。

4. 主设备和从设备地址:主设备发送数据时,首先发送从设备的地址。

地址由7位或10位构成,前7位是从设备的地址,最高位是读/写位。

读/写位为0表示写操作,为1表示读操作。

从设备接收到自己的地址后,确认信号应答ACK返回给主设备。

5. 数据传输确认:数据传输时,每传输一个字节后,接收方需要发送一个应答信号ACK给发送方,表示已成功接收。

如果接收方不能接收数据或者接收错误,会发送应答信号NAK给发送方。

6. 时钟速率:I2C总线的时钟速率可以根据需求设定,其中标准模式下的时钟速率为100 kbit/s,快速模式为400 kbit/s,高速模式可达到3.4 Mbit/s。

总的来说,I2C总线通过起始和结束信号进行通信的开始和结束,通过时钟线和数据线实现数据的传输和控制。

主设备发送地址和数据,从设备接收并返回数据。

通过应答信号确认数据是否成功传输。

I2C总线协议介绍(易懂)

I2C总线协议介绍(易懂)

I2C总线协议介绍(易懂)目录CONTENTS•I2C总线协议产生背景•I2C总线协议内容介绍•I2C总线协议总结一、I2C总线协议产生背景1电视机内IC 之间相互连接,IC 芯片体积增大功耗增大 成本增加 IC 芯片应用不便飞利浦公司为了硬件电路最简化,效益最大化,给芯片设计制造者和芯片应用者带来极大益处。

2 I2C 总线Logo3飞利浦公司将这种集成电路互连通信电路命名为Inter-Integrated Circuit,简称为Inter-IC,或I2C(数字“2”为上标)。

因为I2C中的两根导线(SDA和SCL)构成了两根Bus,实现了Bus的功能;由于I2C电路能实现Bus的功能,故把I2C 电路称为 I2C-Bus,中文叫I2C总线(I2C总线是一个两线总线)。

4在正式的书面场合,全称写作Inter-Integrated Circuit,简写Inter-IC(IIC)或者I2C(数字“2”书写为上标,,英文读作“I squared C”,中文读作“I平方C”)5I2C总线术语及定义,如表(1)所示:表(1) I2C总线术语及定义6最初,I2C总线的运行速度被限制在100 Kbit /s。

随着技术的发展,对该规范进行了多次补充与更新,现在有五种运行速度模式,如表(2)所示:表(2)I2C总线传输速度模式二、I2C总线协议内容1I2C Bus 只要求两条双向线路:串行数据线(serial data SDA)与串行时钟线SCL(serialclock SCL),两条线都是双向传输的。

每个连接到总线的器件都有唯一的地址,主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息分为地址码和控制量两部分,地址码用来选择需要控制的I2C设备,控制量包含类别(写与读)2I2C总线是一种多控制器总线,总线上可以连接多个控制器和多个从机,这些控制器都可以发起对总线的控制,通过仲裁机制,同一个时刻,只能有一个控制器获得控制权,其他控制器轮流获取总线的控制权。

I2C详细介绍及编程

I2C详细介绍及编程

I2C详细介绍及编程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常用于连接微控制器、传感器、存储器等设备,以实现数据通信。

本文将详细介绍I2C的原理、特点以及编程。

一、I2C的原理和特点I2C协议由飞利浦(Philips)公司于1982年开发,旨在简化数字电路上周边设备的通信。

I2C使用两条线(SCL和SDA)进行数据传输,其中SCL是时钟线,SDA是数据线。

这种双线式的通信使得I2C可以同时进行数据传输和电源供给,极大地简化了设备之间的连接。

在I2C通信中,主设备(通常是微控制器)发起通信,而从设备被动应答。

主设备通过在SCL线上产生时钟信号来控制通信节奏,并通过SDA 线实现数据传输。

数据的传输可以是单向的(主设备向从设备发送数据)或双向的(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的双向数据传输)。

I2C协议中的从设备通过一个唯一的地址来识别和寻址。

主设备可以选择与一个或多个从设备进行通信,只需发送相应的地址即可。

在开始通信前,主设备会发送一个开始信号,然后跟着从设备地址和读写位,然后才是数据或命令。

从设备在收到自己地址后会发出应答信号,主设备接收到应答信号后才会继续发送数据。

通信结束后,主设备会发送停止信号。

I2C的特点包括:1.双向通信: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可以进行双向的数据传输,减少通信线的需求和复杂度。

2.主-从结构:I2C通信中有一个主设备控制通信的发起和终止,而从设备被动应答。

3.多从结构:主设备可以与多个从设备进行通信,只需要发送不同的地址。

4.低速传输:I2C通信的时钟频率相对较低,一般在100kHz或400kHz。

二、I2C的编程实现在进行I2C编程之前,需要确保硬件上有I2C接口。

常见的I2C接口引脚包括SCL(时钟线)和SDA(数据线),同时需要进行相应的电源连接。

I2C编程的具体实现会有所差异,根据不同的硬件平台和编程语言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个基于Arduino平台的简单示例:```cpp#include <Wire.h>#define DEVICE_ADDRESS 0x50void setuWire.begin(;Serial.begin(9600);void loo//发送命令Wire.beginTransmission(DEVICE_ADDRESS);Wire.write(0x00); // 使用写入地址0x00Wire.write(0x01); // 写入数据0x01Wire.endTransmission(;delay(100);//读取数据Wire.requestFrom(DEVICE_ADDRESS, 1);if (Wire.available()int data = Wire.read(;Serial.print("Received: ");Serial.println(data);}delay(1000);```上述示例代码中,我们使用Wire库来实现I2C通信。

IIC总线简介

IIC总线简介
时钟信号和终止发送的器件
▪ 从机(Slave):被主机寻址的器件
I2C 总线上数据的有效性
起始条件和停止条件
从机地址
▪ I2C 总线不需要额外的地址译码器和片选信号。
多个具有I2C 总线接口的器件都可以连接到同一
条I2C 总线上,它们之间通过器件地址来区分。
主机是主控器件,它不需要器件地址,其它器件
都属于从机,要有器件地址。必须保证同一条
I2C 总线上所有从机的地址都是唯一确定的,不
能有重复,否则I2C 总线将不能正常工作。一般
从机地址由7 位地址位和一位读写标志R/W 组
成,7 位地址占据高7 位,读写位在最后。读写
位是0,表示主机将要向从机写入数据;读写位
是1,则表示主机将要从从机读取数据
D:数据(Data),每个数据都必须是8 位
P:停止位(STOP)
阴影:主机产生的信号
无阴影:从机产生的信号
基本的数据传输格式示意图
传输一个字节数据的时序图
I2C总线模式





主发送器模式
主接收器模式
从接收器模式
从发送器模式
I2C主复合模式
I2C总线扩展
数据结构图符号定义




















S:起始位(START)
SA:从机地址(Slave Address),7 位从机地址
W:写标志位(Write),1 位写标志
R:读标志位(Read),1 位读标志
A:应答位(Acknowledge),1 位应答

i2c方案原理

i2c方案原理

i2c方案原理
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种串行通信接口,由飞利浦公司开发。

它的特点是只需要两根线(SCL和SDA),可以连接多个设备,实现数据传输和控制。

I2C采用了主从结构,主设备控制传输的时序,从设备响应数据传输请求。

I2C通信协议的基本原理是同步通信。

主控设备向从设备发送一个数据时序,从设备通过响应的时序来确认收到数据。

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
的数据传输通过“起始位”和“停止位”来分隔。

设备之间的通讯有
两种状态:传输状态和应答状态。

在传输状态中,主设备向从设备发
送数据请求,从设备接收并处理请求,返回应答信号。

在应答状态中,主设备以信号通知从设备需要传输的数据类型。

I2C协议的通信速率受到主设备和从设备的限制。

I2C通信的速率一般比SPI和UART慢,但它可以同时向多个设备发送数据,从而在复杂
的嵌入式系统中使用,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I2C实现的过程需要遵循一些规则。

首先,主设备需要发起通信请求并控制总线。

从设备需要及时回应请求信号并处理请求。

其次,在同步
传输过程中,主设备和从设备需要释放传输缓冲区。

最后,I2C协议通信需要设备具备相同的速率。

总的来说,I2C是一种传输数据和控制的通信协议,使用两根线实现,可以增加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它是嵌入式系统中常用的通信方式之一,能够在多个设备之间实现高速、可靠和灵活的通信。

i2c标准数据格式

i2c标准数据格式

i2c标准数据格式
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用于
连接微控制器和外部设备,它定义了数据传输的标准格式。

I2C标
准数据格式包括起始条件、地址字节、数据字节和停止条件。

首先,起始条件是一个高到低的电平跳变,表示数据传输的开始。

接着是一个7位的设备地址字节,用于指示通信的目标设备。

在一些情况下,还可能包括一个读/写位,用于指示是读取数据还是
写入数据。

然后是一个或多个数据字节,每个字节包含8位数据。

最后是停止条件,即一个低到高的电平跳变,表示数据传输的结束。

在I2C标准数据格式中,每个数据字节的传输都会收到来自接
收方的应答信号,以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

如果接收方成功接收到
数据,它会发送一个应答信号;如果接收方未能正确接收数据,它
会发送一个非应答信号,通知发送方出现了错误。

除了基本的起始条件、地址字节、数据字节和停止条件外,I2C
标准数据格式还包括时钟同步机制,用于确保发送方和接收方在相
同的时钟频率下进行通信。

这样可以保证数据的准确传输,避免出
现数据丢失或错误的情况。

总的来说,I2C标准数据格式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串行通信协议,通过定义起始条件、地址字节、数据字节和停止条件等要素,实现了微控制器和外部设备之间的可靠数据传输。

I2C原理和上拉下拉电阻的介绍

I2C原理和上拉下拉电阻的介绍

总线的基本操作

总结:
在I2C总线上每传输一位数据都有一个时钟脉冲相对应。注意这里的时 钟脉冲不一定是周期性的,它的时钟间隔可以不同。
总线空闲时,SDA和SCL都必须保持高电平状态,关闭I2C总线时才使SCL 箝位在低电平。只有当总线处于“空闲”状态时,数据传输才能被初始 化。 在数据传输期间,只要SCL为高电平,数据线SDA就必须保持稳定。 只有在时钟线为低电平时,才允许数据线上的电平状态变化。 在时钟线保持高电平期间,数据线出现下降沿为启动信号、上升沿为停 止信号,启动和停止信号都由主机产生。
总线的基本操作
利用IIC总线进行数据传送时,传送的字节数是没有限制 的,但是每一个字节必须保证是8位长度。数据传送时, 先传送最高位(MSB),每一个被传送的字节后面都必须 跟随一位应答位(即一帧共有9位),如图所示:
总线的基本操作
在总线的一次数据传送过程中,可以有以下几种组合方式
主机在第一个字节后,立即由从机读数据。
THANK YOU !

上拉下拉电阻
概念:上拉就是将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钳位在高电平! 电阻同时起限流作用!下拉同理! 使用场合: 1 、在cmos芯片上,为了防静电损坏,不能将管脚悬空, 一般接上拉降低输入阻抗,提供卸荷通路,并使悬空时有确 定的状态。 2、提高输出驱动能力,并且抑制干扰,可接上拉。 3、长线传输中电阻不匹配容易引起反射波干扰,加上、下
SCL(时钟线)。这样占用的空间非常小。 ♣.iic总线的特点:半双工、同步、多主控、串行。 ♣.iic串行总线的连接电路:
I2C的特点
♣.SDA(数据线)和SCL(时钟线)都是集电极开路或漏极 开路结构的,只能输出“0”,不能输出“1”,都必须接 上拉电阻。 ♣.SDA和SCL是双向的,( 为什么?) 当需要输入数据时,将一个读数据用的输入端接在输出端。

i2c通信协议

i2c通信协议

i2c通信协议I2C通信协议一、简介I2C (Inter-Integrated Circuit),即集成电路互连,是用于在集成电路之间进行通信的串行通信协议。

它是由Philips(飞利浦)公司于1982年提出,并在当今的电子设备中广泛应用。

I2C通信协议采用两根总线:串行数据线SDA(Serial Data Line)和串行时钟线SCL(Serial Clock Line)。

不同于其他协议,I2C通信协议具有简单、节约外设引脚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中,如传感器、温度计、数字信号处理器等。

二、基本原理在I2C通信协议中,设备之间的通信通过主从关系进行。

主设备负责生成时钟信号和控制总线的传输,从设备则根据主设备的请求进行响应。

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的通信是基于传输一个字节数据的方式进行的。

传输的字节数据由一个起始位、八位数据位、一个奇偶校验位和一个停止位组成。

信息按照从高位到低位的顺序传输,同时由时钟信号进行同步。

三、通信过程I2C通信协议的通信过程主要包括起始信号、地址传输、数据传输和停止信号四个阶段。

1. 起始信号起始信号由主设备产生,用于标识接下来的通信过程开始。

起始信号的产生是通过将数据线(SDA)从高电平切换到低电平时完成的。

在通信开始之前,主设备需要发送起始信号来获取总线控制权。

2. 地址传输主设备在发送起始信号后,紧接着发送一个I2C从设备的地址。

地址由7位或10位组成,其中7位地址方式是I2C通信协议最常用的方式。

地址中的最高位表示对从设备进行读取(1)或写入(0)操作。

通过这个地址,主设备可以选择与特定从设备进行通信。

3. 数据传输地址传输完成后,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开始。

数据的传输顺序是从高位到低位。

主设备向从设备传输数据时,从设备通过拉低SDA线来接收数据。

从设备向主设备传输数据时,主设备必须确认数据的接收情况,操作是保持SDA线为高电平。

4. 停止信号通信结束时,主设备发送停止信号,用于标示通信过程的结束。

i2c通信使用场景

i2c通信使用场景

i2c通信使用场景I2C通信使用场景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它是一种简单、高效的通信方式,可以在多个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和控制信号的交互。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I2C通信使用场景。

1. 传感器与微控制器之间的通信传感器是电子设备中常用的组件,它们用于检测环境参数或物理量,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为了将传感器的数据传输到微控制器中进行处理,通常会使用I2C通信。

通过I2C总线,微控制器可以发送读取传感器数据的命令,并接收传感器返回的数据。

这种通信方式可以方便地连接多个传感器,并实现数据的快速传输和处理。

2. 外部存储器的扩展在一些嵌入式系统中,由于内部存储空间有限,需要通过外部存储器来扩展存储容量。

I2C通信可以实现主控制器与外部存储器之间的数据传输。

主控制器可以通过I2C总线发送读写命令,将数据存储到外部存储器中,或者从外部存储器中读取数据。

这种扩展存储器的方式可以满足系统对存储容量的需求,并且具有低成本和简单的连接方式。

3. 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随着智能家居设备的普及,人们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或其他控制设备对家中的各种设备进行控制。

这些设备之间的通信通常使用I2C协议。

例如,通过I2C通信,智能手机可以向智能灯泡发送控制命令,调节灯光亮度或颜色。

另外,智能家居设备还可以通过I2C通信将各种传感器的数据发送到中央控制器,实现智能化的环境监测和控制。

4. LCD显示屏的控制在很多电子设备中,使用液晶显示屏(LCD)来显示图像或文本信息。

为了控制LCD显示屏的显示内容,通常会使用I2C通信。

通过I2C 总线,主控制器可以向LCD发送命令,控制其显示内容、亮度和对比度等参数。

这种方式可以方便地实现对LCD显示屏的控制,使得电子设备具有更好的用户交互性和信息显示功能。

5. 嵌入式系统的调试和调整在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和调试过程中,通常需要对系统的各个模块进行测试和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2C如今已经成为芯片间低速串行通信的事实标准,被广泛使用在消费、控制类电子设备场合。

本文就实际应用中隐藏的一些简单问题进行讨论。

I2C专利问题
I2C是Philips在1987年获得的专利,必须得到Philips的授权才能使用,比如Maxim带有I2C接口功能的产品中一般都声明:
购买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 Inc.或其它经过认证的相关公司的I2C产品,需转让将这些产品用于I2C系统的Philips I2C专利许可协议,保证系统符合Philips定义的I2C标准规范。

I2C协议虽然简单,但却受到Philips专利的限制。

ATMEL,Maxim,Cirrus Logic,Linear 等厂商都曾被Philips起诉侵权,就连使用这些产品的一些台湾主板厂家也未能幸免。

很多厂商采用多种手段来规避Philips专利,最典型的就是避称I2C,而采用其他称谓。

一些厂家把串行控制接口设计成与I2C兼容(是I2C协议的子集),但却称为“Two wire”接口,如今手机市场中应用最多的CMOS Sensor芯片的串行控制接口采用的就是这种策略。

还有一类处理器,其采用软件模拟I2C接口时序的策略与其他设备通信,而不将I2C协议固化再硬件中,此举也可有效避开Philips专利。

比如目前最流行的台系手机平台,即便将硬件I2C接口设计入芯片,但参考软件中仍然采用软件模拟的方法来完成I2C通信。

不过,基本的I2C专利在2004年已经期满,大多数I2C应用已经不受Philips的专利限制(从基本I2C扩展的一些高速规范以及I2C地址分配等仍然受到专利限制)。

以目前某最流行的台系手机平台为例,在其某平台手册中,串行接口标称支持SCCB(OV所有,与I2C 兼容协议);而在其升级平台中则标称支持I2C/SCCB。

笔者推断,这两个平台芯片的控制端口不可能做过硬件修改,名称的变化或许就是受到了专利到期消息的刺激。

上拉电阻阻值的确定
由于I2C接口采用Open Drain机制,器件本身只能输出低电平,无法主动输出高电平,只能通过外部上拉电阻RP将信号线拉至高电平。

因此I2C总线上的上拉电阻是必须的!
RP不宜过小,一般不低于1KΩ
一般IO 端口的驱动能力在2mA~4mA量级。

如果RP阻值过小,VDD灌入端口的电流将较大,这导致端口输出的低电平值增大(I2C协议规定,端口输出低电平的最高允许值为0.4V);如果灌入端口的电流过大,还可能损坏端口。

故通常上拉电阻应选取不低于1KΩ的电阻(当VDD=3V时,灌入电流不超过3mA)。

RP不宜过大,一般不高于10KΩ
由于端口输出高电平是通过RP实现的,线上电平从低到高变化时,电源通过RP对线上负载电容CL充电,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即上升时间。

端口信号的上升时间可近似用充电时间常数RPCL乘积表示。

信号线负载电容(对地)由多方面组成,包括器件引脚、PCB信号线、连接器等。

如果信号线上挂有多个器件,负载电容也会增大。

比如总线规定,对于的400kbps速率应用,信号上升时间应小于300ns;假设线上CL为20PF,可计算出对应的RP值为15KΩ。

如果RC充电时间常数过大,将使得信号上升沿变化缓慢,达不到数据传输的要求。

因此一般应用中选取的都是几KΩ量级的上拉电阻,比如都选取4K7的电阻。

小阻值的RP电阻增大了端口Sink电流,故在可能的情况下,RP取值应稍大一点,以减少耗电。

另外,通产情况下,SDA,SCL两条线上的上拉电阻取值是一致的,并上拉到同一电源上。

PCB布局布线与抗干扰设计
I2C信号线属于低速控制线,在手机PCB设计时,按通常的控制IO对待即可,无需做特别的保护设计,一般不用担心受到噪声源干扰。

但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比如折叠、滑盖机型中,I2C的两根信号线需要通过转轴或滑轨处的FPC,此时由于信号路径比较长,距离天线比较近,而且Open drain的输出级对地阻抗大,对干扰比较敏感,因此比较容易受到RF信号源的干扰。

在这种情况下,就应适当注意对
I2C信号线的保护。

比如I2C两条信号线(SDA,SCL)等长度地平行走线,两边加地线进行保护,避免临近层出现高速信号线等。

上拉电阻应安置在OD输出端附近。

当I2C总线上主从器件(Master & Slave)两端均为OD输出时,电阻放置在信号路径的中间位置。

当主设备端是软件模拟时序,而从设备是OD 输出时,应将电阻安置在靠近从设备的位置。

I2C协议还定义了串联在SDA、SCL线上电阻Rs。

该电阻的作用是,有效抑制总线上的干扰脉冲进入从设备,提高可靠性。

这个电阻的选择一般在100~200ohm左右。

当然,这个电阻并不是必须的,在恶劣噪声环境中,可以选用。

比如常用的FM 接收模块或者Capsense触摸感应功能块,都是通过I2C接口控制的。

I2C接口信号从处理器出发,经过PCB上的信号路径,进入上述电路单元。

I2C信号线上载有一定干扰,这种干扰虽然幅度并不很大,但还是会影响敏感的FM接收模块或Capsense 触摸感应功能块。

此时,可以通过在靠近FM模块或触摸感应模块的I2C信号线上串接Rs电阻,即可有效降低干扰的影响。

此外,上拉电阻端的电源也要进行退耦处理。

软件模拟I2C时序
由于一般的I2C应用速率并不高(400kbps),使用处理器的IO口模拟I2C波形,完全可以胜任(处理器一般担任Master,占有I2C通信的控制权,无需担心随机的I2C通信服务中断其他任务的执行)。

处理器分配给I2C任务的IO口,要求可以输出高低电平,还能配置为输入端口。

处理器根据总线规范以及从设备的时序要求,利用2条IO信号线,模拟I2C接口时序波形,进行I2C 通信。

处理器发送数据时,通过IO口输出高电平,上升时间基本与外部上来电阻阻值无关,且比用外部上拉电阻上拉到高电平快很多。

处理器在接受数据时,即便上拉电阻阻值选的大一些,从设备输出数据的波形上升沿缓慢,但由于处理器使用软件采样的而非硬件采样,因此,对数据传输的结果并不影响。

也就是说,使用IO口模拟I2C时序时,上拉电阻阻值可以适当选的大一些。

需要指出的是,使用软件模拟最多只能完成单Master的应用,对于多Master应用,由于需要进行总线控制权的仲裁管理,使用软件模拟的方法很难完成。

I2C总线空闲的时候,两条信号线应该维持高电平。

否则,上拉电阻上会有耗电。

特别是在上电过程中,IO线上电平也应保持在高电平状态。

也就是说:当Master的I2C使用的是IO 软件模拟时,一定要保证该两个IO上电默认均为输入(或高阻)或者输出高电平,切不可默认为输出低电平。

IO默认为输入时,可以通过外部上拉电阻将I2C信号线拉至高电平。

I2C应用中上拉电阻电源问题
在部中分应用中,还存在主从设备以及上拉电阻电源不一致的情况,比如Camera模组。

在很多设计方案中,Camera模组不工作时,并不是进入Power Down模式,而是直接关闭
组供电VDDS。

此时,处理器与模组相互连接的所有信号线都应该进入高阻态,否则就会
电流漏入模组;而对于此时的I2C控制信号线来说,由于上拉电阻的存在,必须关断上拉
阻电源VDDP。

如果上拉电阻使用的是系统电源VDDM(VDDP=VDDM),无法关闭,就
有漏电流进入模组;因此这种情况下,应该使用VDDS作为上拉电阻电源(VDDP=VDDS),这样上拉电阻电源与Slave电源即可同时关闭,切断了漏电路径。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应用实例中选择的IO,应该选取上电默认为输入(或高阻
才行。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自手机设计天下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