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一题库(13英语班整理复习资料)
教育学复习资料
教育学复习资料引言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活动和教育背景的学科。
它以科学的研究方法来探讨教育的本质、功能和价值,以及教育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教育学是培养、发展和改善人的潜力的学科,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教育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帮助读者复习和回顾相关知识。
基本概念教育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社会化活动,通过它个体在获得知识、技能、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同时,实现个体的终身发展和社会参与。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帮助人实现自己的潜力,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活动的学科,它以科学的研究方法来探讨教育的本质、功能和价值,以及教育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教育学是培养、发展和改善人的潜力的学科,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指教育活动中所追求的最终结果。
一般来说,教育目标可以分为个体目标和社会目标两个层面。
个体目标是指教育活动对个体的发展产生的影响,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
社会目标是指教育活动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的影响,包括对社会人才需求的满足、社会稳定和进步的促进等方面的作用。
教育方法教育方法是指教育活动中教师采用的各种手段和方式,以达到教育目标。
常见的教育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游戏法、案例法等。
不同的教育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教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
教育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外界刺激对行为的条件反射。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正确行为习惯,通过正反馈和惩罚来引导学生的行为。
行为主义理论注重教师的指导和控制,认为教学应当以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方式进行,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人的认知能力是逐渐发展的,教育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认知发展理论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构建知识。
教育学辅导书学习测试题1-11章答案
三、改错题1.教育科学总称;2.作为单独学科的;3.师范院校学生专业基础课程;4人类对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5.人类劳动的进行;6《普通教育学》;7.赫尔巴特;8.古代社会;9.布鲁纳;10.柏拉图;11.人类的教育实践;12.生产李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的形成;13.体脑分工和专职教师的出现;14.文字的产生的应用;15.赫尔巴特;16.杜威;17.影响人的身心发展;18.学校教育;19、教育活动;20、夸美纽斯;21.《大教学论》;22.夸美纽斯;23、赫尔巴特;24.杜威四、简答题1.P92.P153.P154.P16-175..P18 6P20 7.P24 8.P26 9.P29 10.P27 11.P30-31 12.P29五.论述题 1.P26-28第二章学习测试题三、改错题1.P632.P443.P49 5.P62 6.P74 7.P75 8.P74 9.P75 10.P71 11.P66 12.P6813.P65 14.P68 15.P65 16.P40 17.P54 18.P44 19.P42 20.P39四、简答题1.P342.P383.P284.P395.P38-396.P407.P40-418.P439.P44-47 10.P49 11.P49-51 12.P52-53 13.P54 14.P56 15.P61 16.P65 17.P67 18.P7119.P73 20.P76 21.P78-79五、论述题1.P392.P433.P474.P495.P496.P657.P738.P73-75第三章学习测试题三、改错题(见单选和多选答案)四、简答题1.P882.P893.P894.P91-925.P92-936.P947.P958.P95-969.P97-99 10.P99-101 11.P101-102 12.P102-103 13.P105 14.P105-106 15.P107 16.P106 17.P107 18.P107 19.P108 20.P108-109 21.P109 22.P109 23.P109 24.P110 25.P110 26.P111 27.P111-112 28.P111 29.P111 30.P112 31.P112 32.P11333.P113 34.P113五、论述题1.P872.P903.P994.P1045.P1076.P1107.P1108.P113三、改错题(见单选和多选答案)四、简答题1.P1162.P1173.P1174.P1175.P122-1236.P1227.P124-1258.P1269.P131 10.P135 11.P138 12.P142 13.P143 14.P144 15.P144 16.P144 17.P144 18.P145 19.P145 20.P145 21.P145 22.P145 23.P146 24.P14625.P145 26.P146 27.P147五、论述题1.P1262.P127 .P128 4.P142 5.P146第五章学习测试题三、改错题(见单选和多选答案)四、简答题1.P1492.P1513.P1534.P1545.P1556.P1567.P163、1658.P165-1679.P168 10.P170-171 11.略12.P171 13.P172 14.P173-174 15.P17716.P177 17.P182-183 18.P183 19.P184 20.P186五、论述题1.P149-1502.P157第六章学习测试题三、改错题(见单选和多选答案)四、简答题1.P1912.P191-1923.P1994.P1925.P1926.P1937.P194-1958.P1949.P194 10.P195-198 11.P195 12.P196 13.P196 14.P197 15.P200 16.P201 17.P202 18.P202 19.P204-205 20.P205 21.P207 22.P20723.P207 24.P209 25.P210 26.P212 27.P212 28.P213 29.P213-215 30.P213五、论述题(略)第七章学习测试题一、单选题1-5.BADBB 6-10.ACBBA二、多选题1.BD2.AE3.ABC4.CD5.ACE6.ACE7.ABCDE8.ABCDE9.ABC 10.ABCDE 11.ABCDE 12.ABD 13.CDE三、改错题(见单选和多选答案)1.P2182.P219-2203.P2214.P2225.P2276.P2287.P2308.P231-2339.P231-233 10.P231-232 11.P232 12.P233 13.P235 14.P235 15.P235-238 16.P236 17.P237 18.P237 19.P238 20.P239 21.P239 22.P240 23.P24124.P243 25.P243 26.P243-244 27.P244 28.P245五、论述题1.略2.P223-2243.P2264.P244-246第八章学习测试题一、单选题1-5.ABBDA 6-10.BACAB 11-15.ACBDA 16-20.ACCBA 21-25.BCABC 26-30.DABCA 31-32.DB二、多选题1.AD2.AD3.ACD4.ABD5.BCDE6.ABCD7.ACE8.ABC9.AB 10.ABCDE 11.ABCDE 12.BC 13.BCE 14.ABCD 15.ABCDE 16.ABCE17.ABCDE 18.BCD 19.ABC 20.ABCD 21.ACE 22.ABE 23.ABCD三、改错题(见单选和多选答案)四、简答题1.P2622.P2623.P2624.P26225.P2636.P2637.P2638.P2649.P264 10.P264 11.P265 12.P266 13.P267 14.P267 15.P269 16.P269 17.P270 18.P274 19.P274 20.P275 21.P275 22.P276 23.P276 24.P277 25.P278-280 26.P283-291 27.P281 28.P280 29.P280 30.P282 31.P282 32.P283 33.P284 34.P284 35.P292 36.P292 37.P294 38.P294 39.P295 40.P295 41.P29642.P296 43.P292 44.P292 45.P297五、论述题1.P2652.P271-2723.P2744.P276-2775.P2816.P289第九章学习测试题一、单选题1-5.ACAAB 6-10.DABAA 11-15.BCACA 16-19.BAAB二、多选题1.ABCE2.AD3.BCD4.ACDE5.BCDE6.ABD7.ABE8.ABDE9.ABCDE 10.ACD 11.ABD 12.ABCE 13.ABCDE 14.ACDE 15.BCD 16.CDE 17.ABCD 18.AC 19.BD 20.CE 21.ABD 22.ACDE23.ABCDE 24.ABDE 25.ABCDE 26.ABD 27.ABD 28.ABC 29.ADE30.AC 31.ABCD 32.ABCDE 33.AB 34.CD三、改错题(见单选和多选答案)1.P3002.P3013.P3024.P3045.P3076.P3057.P3078.P3079.P308 10.P310 11.P311 12.P312 13.P312 14.P314 15.P314 16.P319 17.P319 18.P320 19.P321 20.P321 21.P321 22.P320 23.P322 24.P232 25.P232 26.P323 27.P232 28.P326 29.P326 30.P326 31.P327 32.P329 33.P330 34.P330 35.P331 36.P332 37.P332 38.P335 39.P336 40.P336 41.P33642.P338 43.P339 44.P339 45.P341 46.P343五、论述题1.P3242.P3323.P341第十章学习测试题一、单选题1-5.ACBCC 6-10.ACBAA 11-15.BBBBB 16-20.CDBBC二、多选题1.ABC2.ABCDE3.BCD4.ABCD5.ABCD6.ABCDE7.ABCD8.ABC9.ABCDE 10.ABCDE 11.BCD 12.ABCD 13.ABCDE 14.ABCE 15.ABD 16.ABCD 17.ABD 18.ABCD 19.ABD 20.ABCD 21.ABD 22.ABC 23.ACDE24.ACD 25.AB 26.ABCD 27.ABCD 28.ABCDE 29.ABC 30.ABCD三、改错题(见单选和多选答案)四、简答题1.P3462.P3473.P3484.P3525.P3586.P3637.P3638.P3649.P365 10.P368五、论述题1、P378 2.P373 3.P370 4.P365 5.P352第十一章学习测试题一、单选题1-5.BABCB 6-10.DABDA 11-15.DCCDC二、多选题1.AB2.ABCDE3.ABCD4.ABD5.ABCD6.ABCDE7.ABD8.ABCD9.ABDE 10.ABCD 11.ABCD 12.ABDE 13.ABCDE 14.ABCDE 15.ABCD 16.BCD 17.ABCDE 18.ABC 19.ABCD 20.ABCDE 21.ABC 22.ABD23.ABC 24.ABDE 25.AB 26.AC三、改错题(见单选和多选答案)四、简答题1.P3862.P3883.P389-3904.P391-3945.P395-3966.P3967.P3988.P400 9.P401 10.P404 11.P402 12.P401 13.P400 14.P399 15.P388五、论述题(略)。
教育学试题库及答案
教育学试题库及答案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学作为一门涵盖广泛、实践性强的重要学科,日益受到社会的和重视。
为了更好地促进教育学的学习和研究,以下将介绍一个全面的教育学试题库及答案。
一、试题库1、教育学基础知识(1)什么是教育学?请列举三个以上的定义。
(2)简述教育学的历史发展及其主要流派。
(3)解释教育的本质、功能和目的。
2、教育心理学(1)什么是教育心理学?其基本原理是什么?(2)如何运用心理学原理提高教学质量?(3)简述学习动机及其激发方法。
3、教育评价与评估(1)什么是教育评价?其基本原则是什么?(2)如何进行学生学习成果评估?(3)解释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区别和。
4、教育政策与法规(1)请列举我国教育的基本法律法规。
(2)解释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关系及其重要性。
(3)如何看待教育公平及其实现途径?5、教育实践与改革(1)请列举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和措施。
(2)如何推进素质教育及其意义是什么?(3)解释创新教育的内涵和实践方法。
二、答案要点1、教育学基础知识(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其定义包括:一是对教育现象的研究;二是对教育问题的研究;三是对教育规律的研究。
(2)教育学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教育学派别。
其中包括古希腊的“博雅教育”、近代的“通识教育”以及现代的“终身教育”等。
这些教育学派别都有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
(3)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功能是传递文化知识、培养社会人才、创造社会价值,而其目的则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2、教育心理学(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其基本原理包括认知理论、行为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等。
这些原理可以用来解释和预测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
(2)运用心理学原理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例如通过了解学习动机、兴趣等心理因素,教师可以设计更具吸引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通过掌握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个性差异,教师可以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教育学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教育学试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教学工作的基础是()A、作业布置与批改B、课外辅导C、上课D、备课正确答案:D2、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 )A、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导向性原则D、疏导原则正确答案:C3、英国政府1870年颁布的《初等教育法》中,一方面保持原有的专为资产阶级子女服务的学校系统,另一方面为劳动人民的子女设立国民小学、职业学校。
这种学制属于( )A、单轨学制B、终身学制C、双轨学制D、分支型学制正确答案:C4、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B、创新教育理论C、素质教育理论D、生活教育理论正确答案:A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B、了解和研究学生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D、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正确答案:C6、我国中小学学生集体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学生会B、共青团C、少先队D、班集体正确答案:D7、教育者要在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B、阶段性C、个别差异性D、不平衡性正确答案:D8、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 )A、个别教学B、复式教学C、小组教学D、班级授课制正确答案:A9、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属于哪一个范畴()A、创造力B、个性C、智力D、体力正确答案:C10、()是指数名教师向一群年龄和程度不同的学生授课,一般由一个教师主讲,若干名教师辅助讲授,但没有固定的班级、统一规范的教学制度等。
A、个别教学制B、导生制C、道尔顿制D、群体教学制正确答案:D11、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是()A、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B、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D、开设哪些科目正确答案:D12、文化本位论的最终目的在于唤醒人们的意识,使其能够自动自觉地追求()。
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填空题汇总)含答案
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填空题汇总)含答案1.据考证,我国最早的学校产生于夏朝代。
2.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是:生产力的提高、剩余产品的出现、文字的产生和文明的发展。
3.西方古希腊时期的著名教育家有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后两者的论著分别有《理想国》和《政治学》。
4.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著作《大教学论》,被视为教育学走向独立的一个标志。
5.世界上第一部教育专著是《学记》。
1.法国是世界上最早开设师范学校的国家。
2.一门职业的社会地位主要是由它的专业地位、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职业声望四个要素所决定。
3.对于专业工作所应具备的特征,通常是以美国社会学家M·利伯曼所提出的定义为基准的。
4.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具有阶段性和持续性两大特征。
5.我国于1993年颁布了《教师法》。
6.要成为好教师,必须具备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五大基本素质。
7.1986年5月,美国卡内基基金会在其公布的《国家为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调查报告中,明确提出“我们断言,只有保留和造就最优秀的教师,这个国家才能摆脱他所陷入的困境。
”1.素质教育的教育价值观取向是(主体教育观)。
2.素质教育中“素质”的本质在于(人的主体性)。
3.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4.基础教育最根本的功能在于(育人功能)。
5.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应从“掌握性教学”转为(创造性教育)。
6.素质教育的主要杠杆是(教育评价改革)。
7.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和实践)。
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
9.我国21世纪教育的基本走向是(素质教育)。
10.主体性教育、愉快教育、创业教育、成功教育尽管侧重点和理论基础不同,但都是(素质教育)思想的实践和体现。
1、为改善德育效果,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正强化、负强化和间隔强化等方法。
2、在德育过程中,负强化也可以称为惩罚。
教育学题库完整版(包含答案)
教育学题库完整版(包含答案)教育学及答案第⼀章教育学概述⼀、选择题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 )A.教育问题B.教育现象C.教育事实D.教育规律2、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在于( d )A.描述教育事实 B.探讨教育问题C.分析教育现象D.揭⽰教育规律3、( d ) 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
A.教育规律B.教育价值C.教育原则D.教育问题4、⼈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b )A.《论语》B.《学记》C.《理想国》D.《⼤教学论》5、孔⼦的教育思想主要记载在( c )A.《中庸》B.《礼记》C.《论语》D.《学记》6、西⽅最早的教育论著是( a )A.《论演说家的教育》B.《理想国》C.《⼤教学论》D.《普通教育学》7、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学者了解和引进西⽅教育学主要是通过 ( d )C.法国D.⽇本8、下列教育家中( b )提出了“泛智主义”教育思想,主张“把⼀切事物教给⼀切⼈”。
A. 裴斯泰洛齐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可夫9、“我们敢说⽇常所见的⼈中,⼗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观点出⾃ ( b )A. 夸美纽斯的《⼤教学论》B. 洛克的《教育漫话》C. 卢梭的《爱弥⼉》D.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0、下列被尊称为“现代教育学之⽗”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的教育家是( a )A.赫尔巴特B.康德C.杜威D.夸美纽斯11、我国国内学者开始撰写教育学科⽅⾯的教育科学等著作,表现出有介绍,翻译转向以评述为主,联系中国教育时机来著述的特点,这发⽣在( c )A.19世纪末20世纪初B.20世纪头20年C.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D.20世纪50年代⾄60年代。
12、教育学被正式列⼊⼤学课程始于⼗⼋世纪( c )在哥尼斯堡⼤学讲授教育学。
A.卢梭C.康德B.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13、主张⽤理解和解释的⽅法进⾏教育研究的教育学流派是(b )。
A. 实验教育学B. ⽂化教育学C. 实⽤主义教育学D.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14、制度教育学的代表⼈物之⼀是美国教育家( a )。
教育学试题库
教育学试题库一、选择题1. 教育学的定义是:A. 研究教育现象和规律的学科B. 教师的必修课程C. 学生的选修课程D. 家长的日常工作2.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教师教育B. 学生教育C. 教育环境D. 教育政策E. 其他相关领域3.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实地观察B. 实验研究C. 文献分析D. 调查问卷E. 统计分析F. 其他方法4. 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以下哪些方面:A. 学习过程B. 教学方法C. 教育评价D. 学生发展E. 其他相关领域5.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哪几个阶段:A. 古代教育B. 近代教育C. 现代教育D. 未来教育E. 其他阶段二、填空题1. 教育学的核心任务是研究和改善教育 ___________。
2. 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包括心理学、社会学和 ___________。
3. 现代教育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激发学生的___________。
4.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生的智力、情感和 ___________ 等方面。
5.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采用定性研究和 ___________ 研究相结合的方式。
三、简答题1. 请简要阐述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 为什么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请举例说明。
3. 简要介绍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4. 请解释以下教育学中常用的术语:教学法、教育评价、学习理论。
5. 教育学的研究可以为教育改革和教育决策提供哪些帮助?四、论述题请就以下问题进行深入论述:1. 教育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2. 教育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是什么?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3. 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对于教育学研究的影响是什么?4.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有哪些?它如何指导实际教育工作?5. 请结合实际案例,讨论教育学研究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的作用。
五、案例分析题请针对以下案例进行分析和解答:某中学采取了新的教学方法,试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但效果不明显。
教育学一题库(13英语班整理复习资料)教案资料
【名词解释】1.教育学: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活动、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教育规律: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必然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3.传统教育模式: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在教师的主导下系统地传授知识,即是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模式。
4.广义教育:凡属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施加的影响,都是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几个方面的影响。
5.狭义教育:专指学校教育,是指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受教育者学习的主动性,使其在德、智、体、美诸方面(或身心两方面)全面发展。
6.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予以规定,要求适龄儿童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保证的,强制、免费和普通的国民基础教育。
7.学校:学校是一种古老的、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
它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要求,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社会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遍的一种组织形式。
8.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指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9.学校文化:指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
10.学校管理:学校管理是学校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遵循教育规律,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组织活动。
11.沟通:沟通是信息在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进行交换的过程。
12.儿童主体活动:是儿童依据自我调节的能力水平,对与自己有关系、也有意义的内外刺激进行反应的过程。
13.儿童的发展: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与社会生活经验增长的相互影响,其心理和生理能力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
《教育学》复习资料
教育学一、填空题:1.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它的基本形式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2.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
3.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化”口号的教育家是裴斯泰洛齐。
4.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5.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民主主义教育》他,他强调的“三中心”是“教育中心,生活中心,活动中心。
1.依据教育作用的对象,把教育功能划分为本体功能和派生功能。
本体功能是教育对人的发展、对社会个体成长发展所起的作用;派生功能是指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也称教育的工具功能。
2.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受到遗传素质、环境影响、学校教育和个体实践活动的影响。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政治制度。
4.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评价作用。
5.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叫做情境熏陶法。
1.教育制度的核心是学校教育制度。
2.学校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管理规则,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人文条件、修业年限及他们之间的衔接关系。
3.中小学教育的双重任务是知识传授和文化普及。
4.义务教育具有强迫性、普及性和义务性的特点。
5.“两基”是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1.《教师法》中对教师概念做了明确的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接班人、提高名族素质的使命。
2.3.良好的师生关系的特点是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对话合作、教学相长。
4.教师不得随意宣扬学生的缺点,不得随意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等,这是维护学生的隐私权。
5.班集体是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共同学习、生活、自己教育自己的基层集体。
教育学专业英语复习材料
一、My Pedagogic creed我的教育信条约翰·杜越I believe that all education proceeds by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individual in the social consciousness o f the race. This process begins unconsciously almost at birth, and is continually shaping the individual's powers, saturating his consciousness, f orming his habits, training his ideas, and arousing his feelings and emotions.我相信,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
这个过程几乎是在出生时就在无意识中开始了,它不断塑造个人的能力,熏染他的意识,培养他的习惯,训练他的思维,并激发他的感觉和情绪。
I believe that the school is primarily a social institution. Education being a social process, the school is simply that form of community life in which all those agencies are concentrated that will be most effective in bringing the child to share in the inherited resources of the race, and to use his own powers for social ends.我相信,学校是一个最主要的社会机构。
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
《教育学》复习资料一、填空: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
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
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凯洛夫。
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苏格拉底。
14、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
(首先提出普及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及其著作)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杜威。
实用主义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23、职业教育是以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
24、英国教育家洛克将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创业精神和才干,还有强健的体魄的人称之为(绅士)。
25、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学复习资料
教育学复习资料1、《生物学论》是第一个正式提出有关教育学的学说。
2、教育的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孟禄。
3、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人是培根。
4、在捷克的夸美纽斯之后,人们提出了独立学的研究5、世界上第一部教育小说:卢梭的《爱弥尔》6、现代教育学之父:德国的赫尔巴特7、根据教育系统自身形式化的程度,可以将教育分为:制度化教育和非制度化教育8、从作用的对象,教育功能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9、从作用的呈现形式,教育功能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10、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个体本位价值取向和社会本位价值取向11、1986年得《义务教育法》首次将教育纳入法律12、教育制度的特点:客观性、取向性、强制性13、美国是最早产生单轨学制的国家,英国双轨制14、第一个实施《壬寅学制》;第一个颁布的《癸卯学制》15、师生交往的基本属性:互动性16、根据课程管理层的不同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17、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18、教育评价根据评价的时间和作用,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根据对照标准:相对、绝对、个体内差异评价。
主体分:自我、他人评价。
对象分:活动、人员、管理、区域教育评价。
19、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20、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21、教育评价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依据确立的教育目标,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对所实施的各种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科学判定的结果。
22、教育目的就是通过一定教育手段把教育对象培养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人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23、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
教育学一题库(13英语班整理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
教育学: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活动、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教育规律: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必然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3。
传统教育模式: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在教师的主导下系统地传授知识,即是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模式.4。
广义教育:凡属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施加的影响,都是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几个方面的影响。
5.狭义教育:专指学校教育,是指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受教育者学习的主动性,使其在德、智、体、美诸方面(或身心两方面)全面发展。
6。
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予以规定,要求适龄儿童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保证的,强制、免费和普通的国民基础教育.7。
学校:学校是一种古老的、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它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要求,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社会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遍的一种组织形式。
8.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指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9.学校文化:指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10。
学校管理:学校管理是学校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遵循教育规律,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组织活动。
11。
沟通:沟通是信息在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进行交换的过程。
12。
儿童主体活动:是儿童依据自我调节的能力水平,对与自己有关系、也有意义的内外刺激进行反应的过程。
13。
儿童的发展: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与社会生活经验增长的相互影响,其心理和生理能力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
教育学考试资料(分类版)
《教育学》考试资料一、名词解释1、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教育内容——是教师和学生作用的对象和客体,它是经过课程设置和编制而具体化了的知识、技能、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是教师活动、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是学生活动所作用的全部对象。
3、实在情境——是指现实当中蕴含着某种问题的事件或案例。
4、符号情境——是指借助语言、文字所描绘、模拟或虚构而成的叙述情境。
5、图像情境——是指借助照片、图像、视频录像等,为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强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而人为建立起来的多方刺激源共在的情境。
6、教育功能——指的是教育在与人及周围环境相互影响所发挥的作用。
7、所谓社会化——其基本含义是指个体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更具体地说,是指“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
8、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它指向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
它是教育活动的第一要素与前提,是教育实践活动的起点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归宿。
9、教育评估制度——教育评估制度是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标准,对学校的办学水平与教育制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和估量,以保证办学基本质量的一项制度。
10、教育体制——教育体制是指国家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的机构设置和教育管理权限划分的制度。
从宏观层面看,教育体制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办学体制、领导管理体制、招生与就业体制、教育投资体制以及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等方面。
11、学生的素质——学生的素质是指以学生个体的先天禀赋为前提,以后天的环境、教育为条件,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生个体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
12、学生的道德认识——是学生对各种道德行为、道德关系以及调节这些行为、处理这些关系的规范和准则的认识。
13、学生的道德情感——是学生依据一定的道德需要、道德准则去认识、评价各种道德现象时产生的情绪体验。
14、学生的道德意志——是学生自觉地确立道德行为的目的,积极调节自己的活动,克服内外困难,以实现既定的道德目的的意志过程。
教育学试题库与答案
教育学试题库与答案一、单选题(共59题,每题1分,共59分)1.将传统的他控式管理方式转变为强调自我自控的管理方式,以一种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更好地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这一班级管理中的核心理论是属于:A、平行管理B、民主管理C、常规管理D、目标管理正确答案:D2.“道之所存,师之所在也”体现了教师职业的:A、研究者角色B、授业解惑者角色C、传道者角色D、示范者角色正确答案:C3.下列不属于我国普通教育学校教学任务的是:A、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C、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D、学生在课外独立自主进行学习的能力的提高正确答案:D4.关于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说法错误的是: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B、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C、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D、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正确答案:C5.“活到老学到老”体现的现代教育特点是:A、未来性B、大众性C、终身性D、公平性正确答案:C6.德育过程就是一个道德学习的过程,即通过学习,把社会道德规范加以什么的过程?A、内化B、变化C、教化D、转化正确答案:D7.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A、杜威B、凯洛夫C、赫尔巴特D、夸美纽斯正确答案:C8.1930年,我国教育家杨贤江出版了我国第一部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A、《实验教育学》B、《教育学》C、《民主主义与教育》D、《新教育大纲》正确答案:D9.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是什么, 它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
A、教育目的B、课程C、教学D、教育评价正确答案:A10.普及教育始于:A、资本主义社会B、奴隶社会C、原始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正确答案:A11.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理论的提出者是:A、皮亚杰B、麦克费尔C、科尔伯格D、班杜拉正确答案:A12.课程的特点在于动手“做”,在于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种课程类型属于:A、学科教程B、活动课程C、教师课程D、学生课程正确答案:B13.根据主要教学任务来分,课的类型分为单一课和什么课?A、综合课B、新授课C、复习课D、练习课正确答案:A14.教育起源于:A、人类的生产劳动B、人类早期心理模仿C、生物界老动物对小动物的照料D、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正确答案:A15.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A、应用学科B、管理学科C、基础学科D、决策学科正确答案:C16.通过准备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交流,对过程及时总结的方法是:A、讲授法B、谈话法C、练习法D、讨论法正确答案:D17.智育的根本任务是:A、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B、增强学生体质C、培养学生的审美品质D、传授知识、发展技能正确答案:D18.教师在教学中最首要的角色是:A、集体的领导者B、学者和学习者C、学生的榜样D、知识的传授者正确答案:D19.我国政府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的课程计划,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在:A、2002B、2003C、2004D、2001正确答案:D20.教育研究报告中,列举参考的期刊所表述的主要项目和顺序是:A、作者姓名、文章标题、期刊刊名和期号B、文章标题、期刊刊名、期号和作者姓名C、期刊刊名、文章标题、期号和作者姓名D、文章标题、作者姓名、期刊刊名和期号正确答案:A21.下列不是学生文化的起因的是:A、师生交互作用B、学生个人身心特征C、学校影响D、同伴群体影响正确答案:C22.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A、成熟B、遗传C、环境D、个体主观能动性正确答案:D23.我国中小学的考试制度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即:A、考查和考试B、检查和评价C、考查和考核D、考核和考试正确答案:A24.教师工作是一种专门的职业吗?A、是B、不清楚C、不一定D、不是正确答案:A25.学校教育始于:A、奴隶社会初期B、封建社会中期C、奴隶社会末期D、原始社会末期正确答案:A26.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是:A、活动文化B、校园文化C、学生文化D、教师文化正确答案:B27.提倡“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A、赞科夫B、布鲁姆C、杜威D、巴班斯基正确答案:C28.班主任了解学生的主要方法是:A、观察法B、问卷调查法C、学生作品分析法D、调查法正确答案:A29.教育起源于:A、生产劳动B、抚养小孩C、心理模仿D、生物本能正确答案:A30.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C、道尔顿制D、分组教学正确答案:B31.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是在:A、1982年B、1988年C、1986年D、1990年正确答案:C3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A、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B、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D、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正确答案:B33.孔子伟大的教育思想主要记载在:A、《中庸》B、《孟子》C、《大学》D、《论语》正确答案:D34.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A、法国的斯图谟B、北欧的尼德兰C、德国的福禄培尔D、捷克的夸美纽斯正确答案:D35.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是:A、德育的享用功能B、德育的发展功能C、德育的政治功能D、德育的生存功能正确答案:A36.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度进行阐述是:A、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C、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D、洛克的《教育漫话》正确答案:A37.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即:A、智育B、教学C、教育D、德育正确答案:C38.教育发挥政治功能的主要方面是通过什么为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服务?A、宣传思想B、促进民主C、形成舆论D、培养人才正确答案:D39.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是:A、分组教学制B、班级授课制C、个别教学制D、道尔顿制正确答案:B40.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无歧视原则、放任儿童意愿原则B、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C、儿童利益最佳原则、无歧视原则D、尊重儿童尊严原则、无歧视原则正确答案:A41.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的管理方式是:A、平行管理B、民主管理C、常规管理D、目标管理正确答案:A42.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A、政治经济制度B、文化C、生产力D、科学技术正确答案:A43.李小林私拿水果摊上的一只苹果,经同学揭举,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
教育学复习资料123
教育学复习资料123教育学复习资料1一、名词解释1、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2、教育科学——指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3、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
4、教育学的任务——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来探索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5、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规定的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教育。
6、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7、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简单的说,学校教育就是专门的育人活动。
8、遗传素质——是先天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有的生理特点和解剖特点。
9、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目标、总要求,是所培养的人应达到的最终标准。
10、全面发展教育——就是“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
”11、“个人全面发展”——指人们有目的地联合起来,控制、利用合发展由资本主义生产提供的物质基础,并消除其历史造成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克服和消除那些以私有制为核心展开的人的发展中的矛盾,从而达到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物质劳动、精神劳动和享受的统一,生存和发展的统一,使个人的天资和潜能、兴趣和才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发展,使个人的身心、精神、才能、个性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12、素质——指的是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资质、特点特征等。
13、素质教育——是按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发掘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潜能,弘扬其主体精神,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14、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升学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科目去开展学校活动的,片面的选拔淘汰教育。
15、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的人。
教育学考试资料全套完整版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第一章教育地产生与发展1.教育地本质: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地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地社会实践活动.2.狭义地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地社会要求,有目地、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地工作,对受教育者地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地活动.3.学校地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地历史产物,是人类文明史上地一次重大事件.⑴生产地发展生产力水平地提高,为学校地产生提供了物质上地准备.⑵统治阶级对人才地需求,为学校地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⑶文字地产生和文化地发展,为学校地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4.古代学校教育地特征:⑴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地社会活动.⑵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地阶级性森严地等级性.⑶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明显地保守性.⑷教学地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⑸教育地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⑹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地萌芽.5、现代教育制度地发展趋势:教育终身化,社会化,生产化,民主化,国际化,现代化,多元化6.现代教育地特点:⑴具有鲜明生产.⑵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⑶内容日益科学化.⑷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地基本组织形式.⑸形成了比较完备地教育系统.第二章教育学地形成和发展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地科学.普通教育学任务包括理论建设和实践应用.2.古代教育学思想:孔子地教育教学思想.中国古代最伟大地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孔子地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一书中.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战国后期,礼记中地《学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地著作.⑵西方古代地教育学思想苏格拉底是以问答法来启迪他人思想.分三步:①称苏格拉底讽刺;②叫定义;③叫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教师在过程中起助产作用.柏拉图地教育思想体现在《理想国》中.亚里斯多德地教育思想体现在《政治学》中.3.教育学地建立与变革: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地《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地一部教育学专著.主张把广泛地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地“泛智教育”康德第一次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卢梭《爱弥尔》.洛克提出了“白板说”,提出“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他主张绅士教育.裴斯泰洛齐第一个建立分科教学法并开师范教育先河.4.规范教育学地建立: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被称为《普通教育学》第一部规范形态地教育学,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赫尔巴特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注重系统知识地传授. 实用主义教育学美国教育家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以实用主义哲学为指导以儿童为中心以经验为基础以活动为主要手段地教育观念.5.当代教育学地发展:凯洛夫主编出版地《教育学》是一本试图以马义地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地教育学.6.教育学研究在当代地发展趋势:⑴学科发展地分化和综合.⑵理论导向上地冲突与融合.⑶研究方法地多元互补.教育学研究方法: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比较法个案研究法.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地发展1.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地关系⑴政治制约着教育地领导权和教育地享受权.⑵政治决定着教育地目地地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地内容.⑶政经制度制约教育制度.⑷教育相对独立于政经制度.2.教育对政经制度地影响:⑴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⑵宣传思想形成舆论.⑶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3.生产力对教育地决定作用:⑴生产力地发展为教育地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人力与时间和才力与物力).⑵生产力地发展水平决定教育地规模和速度.⑶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地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地作用.⑷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地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地改革有决定作用.4.教育对生产力地促进作用.⑴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地重要手段.⑵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地手段.⑶教育是发展科学地重要手段.5.科学技术对教育地影响:科学技术为教育地发展提供动力还为教育地发展指明方向.科学对教育地作用表现在⑴科技发展对教育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⑵科技可以影响教育地内容方法和手段.⑶科技发展将促进学校教育专业与结构地调整与更新.6.教育对科技发展地作用:⑴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地再生产.⑵教育推进科学地体制化.⑶教育具有科学研究地功能.⑷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地功能.7.信息技术与教育.⑴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地知识结构和教育内容.⑵信息技术改变着教学和教育地观念.⑶信息技术地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地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8.文化对教育地作用⑴社会文化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地需求,促进教育事业地发展和完善.⑵社会文化发展促使学校与社会联系加强.⑶社会文化地发展促进教学内容地质量和结构地变化.⑷文化发展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地变革.9.教育对文化地作用⑴教育是社会文化得以保存和传递地重要手段.⑵教育是村金社会文化交流和融合地重要手段.⑶教育是社会文化创造和更新地重要手段.10.学校文化地特征:⑴是一种组织文化⑵是一种郑和性较强地文化.⑶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⑷学校文化地缩影是校园文化.11.学生文化地成因:⑴学生个人地身心特征.⑵同伴群体地影响.⑶师生地交互作用.⑷家庭社会经济地位.⑸社区地影响.12.学生文化地特征.⑴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生成性.13.教育地相对独立性:指教育经验有自身地规律,对社会地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具有能动作用.表现为:⑴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⑵具有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地不平衡性.第四章教育与个人地发展1.个体身心发展:作为复杂整体地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地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地身心两方面地积极地变化过程.2.人地身心发展地特殊性:⑴人地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地⑵人地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3.关于身心发展动因地理论⑴内发论代表人物:中国地孟子;奥地利弗洛伊德认为人地性本能是最基本地自然本能;美国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地一切行为地本质力量;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地发展起决定作用.⑵外铄论代表人物:中国地荀子;美国地华生;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白板说”.⑶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地发展是个体地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地结果.4.个体身心发展地一般规律:⑴不平衡性.根据个体身心发展地最佳期给予合适地教育.⑵顺序性.教育活动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⑶阶段性.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地受教育者采取不同地内容和方法.⑷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⑸互补性.注重培养受教育者自信和努力地品质.5.遗传或称遗传素质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地生理解剖上地特点,如机体地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地特点.6.遗传地意义.⑴是人身心发展地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⑵遗传素质地差异对人地身心发展有一定地影响.⑶遗传在人地发展中地作用是不能忽视地,但也不能夸大.7.成熟:人地机体地成熟程度制约着人身心发展地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地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心理方面独立自主地自我意识. 格赛尔地双生子爬楼梯8.环境对个体发展地影响:⑴为个体地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⑵环境对个体发展地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⑶人在接受环境地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地、被动地.9.个体主观能动性地巨大作用:个体地主观能动性从过程结构地解读看,包括活动主题地需要与动机,指向地课题对象,活动地目地,内容,手段,和行为程序,结果及调控机制等基本要素.从活动水平地角度看,由生理,心理,社会10.教育对人类地位地提升:⑴对人地价值地发现.⑵对人潜力地发掘.⑶对人地力量地发挥.⑷对人地个性地发展.11.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地特殊功能:⑴对个体发展地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⑵具有加速个体发展地特殊功能.⑶对个体地发展具有即时和延时地价值.⑷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地功能.12.少年期总体性地阶段特征是:身体状态地剧变,内心世界地发现,自我意识地觉醒,独立精神地加强.13.初中教育地个体发展任务:帮助少年起飞.14.青年期身心发展最迅速,发展具有可能性和可塑性.15.高中教育地个体发展任务:帮助青年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地关系,提高青年自我调节生活和心理状态地能力.第五章教育目地1.狭义地教育目地:是国家对培养出什么样人才地总地要求.2.教育目地地作用:导向作用、协调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3.教育目地地层次结构:⑴国家地教育目地.⑵各级各类学校地培养目标.⑶教师地教学目标.4.制定教育目地地基本依据:⑴教育目地地制定受制于特定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①教育地目地是社会地历史性与时代性地动态结合.②教育地目地受制于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地发展水平.③教育目地随着人类社会地发展而演进.⑵教育目地体现了人们地教育理想;⑶教育目地地确定必须考虑受教育者地身心发展规律.⑷马义关于人地全面发展学说建立我国教育目地地理论依据.5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地全面发展学说地内涵包括一下几个方面406教育与生产紧密结合地形式:产学合作,教育生产科研一体化5.当前教育目地地基本精神:⑴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培养地是社会主义事业地建设者和接班人.)⑵培养全面发展地人,(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⑶培养现代人地品质,(独立个性和创新精神.)6.素质教育:⑴是面向全体学生地教育.⑵是全面发展地教育.也是全美发展与因材施教相同意地教育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地教育.⑷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地教育.7全面发展教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第六章教师与学生1.学生地本质属性:⑴学生是现实社会地成员之一.具有人地主观能动性、思想情感、个性特征.⑵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地人.学生具有发展地潜在地可能性和可塑性;学生发展地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地条件是个体与环境地相互作用.⑶学生是学习地主体,具有能动性地教育对象.2.学生地位地传统认识:在现实社会中处于从属和依附地位从整体上没有真正认识独立人格和社会地位.3.学生社会地位地表现1学生地身份,a青少年学生是国家公民b青少年学生是国家和社会未成年地公民c青少年学生是接受教育地未成年地公民2法律地位:4.学生享有地合法权利:⑴人身权.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⑵受教育权.5.学生地义务:⑴受教育地义务.⑵遵守国家法律法规.⑶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地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⑷努力学习,完成规定地学习任务.⑸遵守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地管理制度.生产力发展地需要是教师职业产生地根本原因6.教师职业性质:⑴是一种专门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⑵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地职业.⑶教师地神圣使命是教书育人.7.教师职业地角色:⑴人类文化地传递者.⑵人类灵魂地工程师.⑶示范者地角色.⑷管理者角色.⑸父母与朋友地角色.⑹研究者角色.8.教师劳动地特点:⑴特殊地复杂性.⑵独特地创造性.⑶鲜明地示范性.⑷显效地长期性.9.教师职业专业化地条件:⑴学科专业素养:①精通所教学科地基础性知识与技能.②了解所教学科相关知识.③了解该学科发展脉络.④了解学科领域地思维方式和方法论.10.教师地教育专业素养:⑴具有先进地教育理念:新地教育观;学生观;教育活动观.⑵具有良好地教育能力.①加工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地能力.②语言表达能力.③组织管理能力.④交往能力.⑶具有一定地研究能力.学科研究教育研究能力11.教师地人格特征:⑴优良地个性品质.积极乐观地情绪,豁达开朗地心胸,坚忍不拔地毅力.⑵积极地创新品质.创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能力.教师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创造性地教育教学技巧上.12.教师良好地职业道德素质:⑴忠于人民地教育事业.⑵热爱学生.⑶团结协作精神.⑷良好地道德修养13.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地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地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地态度.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地最基本关系.师生关系理论模型:1相互作用 2社会体系4314.师生关系地主要表现形式.⑴师生在教育内容地教学上是授受关系.⑵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⑶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地关系.15.学校师生关系地特点:民主平等;爱生尊师;教学相长16新型师生关系地建立对教师地要求:树立新地师生观;建立教师威信;善于同学生交往;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地意见.第七章课程理论与课程设置1.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地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教学内容地系统组成.2.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广义地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地所有学科地总和,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狭义地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3.课程类型是如何划分地:⑴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⑵根据课程任务分基础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⑶根据课程地组织核心分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工作单元”.⑷根据课程地表现形式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隐形课程特点潜在性,整体性,持久性,非预测性4.制约课程地基本因素:⑴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地要求及提供地可能.⑵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⑶学生地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制定课程地理论依据465.课程目标:⑴教育目地.一定社会培养人地总要求.⑵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地具体培养要求.⑶课程目标.一定教育阶段地学校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所要达到地预期结果.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⑷教学目标.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地叫结果,标准.6.课程目标地依据:对学生地研究;对社会地研究;对学科地研究.7.课程设计地基本要求:合目地性;合科学性;合发展性.课程设计地步骤:确定教育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8.文件地三个层次: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9.义务教学计划三个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10.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地形式编定地、有关学科教学内容地指导性文件.包括说明部分和文本部分11.课程实施地结构:⑴安排课程表.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宜原则.⑵分析教学任务.⑶研究学生地学习特点.⑷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⑸规划教学单元和课时.⑹组织教学活动.⑺评价教学活动地过程与结果.12.影响课程实施地因素:课程计划本身地特点;教师地特征;学校地特点;校外环境.13.课程评价地目地:改进课程;改进教学.14.课程评价地功能:诊断功能;修正功能;决策功能.15.课程评价地主要模式:⑴目标评价模式.⑵目地游离评价模式.⑶CIPP评价模式.评价过程中地基本问题:评价概念是否合适,搜集加工信息是否合适,报告评价结果地信息时候合适.16.课程评价地基本阶段:⑴将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地课程现象上;搜集信息;组织材料;分析资料;报告结果.17课程评价地方法:观察法;调查与访谈;纸笔测试;表现评估.18.课程改革趋势:结构日趋合理化;内容日趋综合化;形式日趋多样化.我国原有中小学课程地主要弊端:课程管理僵化.课程结构不合理,科目设置太多,重学科课程轻活动课程,重必修课轻选修课,课时比例分配不合理,课程内容陈旧落后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地趋势:形成课程体系三级管理趋势,(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综合化地趋势,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地趋势,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地趋势,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地趋势第八章教学理论与方法第一节教学工作地意义和任务1.教学:是教育目地规范下教师地教与学生地学共同组成地一种活动.教学包含以下方面:⑴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地人为根本目地.⑵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⑶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地统一.2.教学地意义:⑴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地主要手段:⑵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地基础和实践.⑶教学是教育工作地主体,学校教育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教学地任务:⑴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⑵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⑶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地科学世界观基础.⑷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3.历史上教学过程:⑴孔子.把教学过程概括为学—思—行地统一过程.⑵孟学派.强调学生主动地学习思考和实践.⑶夸美纽斯: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从对事物地感性知觉出发展开教学.⑷赫尔巴特:提出教学过程由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阶段构成.⑸杜威:通过做中学来调动学生地积极性.⑹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4.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地认识过程地表现:间接性;引导性;简捷性;交往性.5.教学过程地特点:49⑴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⑵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⑶教学过程中知、情、意地统一.⑷教师主导作用于学生能动性结合6.教学过程地结构:⑴激发学习动机.⑵领会知识.⑶巩固知识.⑷运用知识.⑸检查知识.7.中学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508.直观性原则地基本要求:⑴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方法.⑵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⑶充分运用语言直观.实物和声像直观教具9.启发性原则地基本要求:⑴调动学生学习地主动性.⑵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思维能力.⑶让学生动手,培养解决问题地能力.⑷发扬教学民主.10.巩固性原则地基本要求:⑴在理解地基础上巩固.⑵重视组织各种复习.⑶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11.循序渐进原则地基本要求:⑴按教材地系统性进行教学.⑵抓主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地教学.⑶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12.因材施教原则地基本要求:⑴针对学生特点进行有区别地教学.⑵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地学生得到充分地发展.1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地基本要求:⑴引导学生书本知识地同时要注重联系实际.⑵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地能力.⑶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地关系.⑷补充必要地校本教材.14.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一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师生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地手段及教与学相互活动方式地总称.教学方法:教师地教学生地学信息地传输地载体作息传输地工具15.中学教学方法地主要特点:⑴师生之间在运用教学方法时地互动和联系加强.⑵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地方法逐步增加.⑶多种方法地综合运用和相互配合.16.教学方法改革:51发现教学(布鲁纳);程序教学;范例教学;暗示教学.第九章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程序1.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地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地结构.2.在教学史上影响比较大地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设计教学法,道饵顿制.3.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阐述地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地《大教学论》.4.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京师同文馆.5.班级授课制优点: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教师地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班集体地教育作用.缺点:不利与照顾学生地个别差异,不利于培养学生地兴趣特长和发展个性.分组教学制:能力作业分组外部内部分组52教学设计法杜威道尔顿制帕克赫斯6.备好课⑴做好三项工作.钻研教材,懂透,化;了解学生;考虑教法.⑵制作好三种方案.学期或学年教学方案;课题即单元教学方案;课时教学方案.课地类型:单一课和综合课,讲授课演示课讨论课阅读指导科7.课地结构:组织教学;检查复习;掌握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课外作业.8.好课地要求: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气氛热烈.549.教学策略地基本特征:指向性;综合性;操作性;灵活性.10.教学策略地主要类型:⑴内容型策略.⑵形式型策略.⑶方法型策略.⑷综合型策略.55第十章德育理论和德育活动1.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地要求,运用德育规律有目地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地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施加积极影响地教育活动.2.德育形式上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内容上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健教育.3.德育地意义: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地重要条件和保证.⑵是中学生健康成长地条件和保证.⑶德育是实现教育目地地条件和保证.4.德育目标:是指通过德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在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地总体规格要求.5.制定德育目标地主要依据:⑴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⑵国家地教育方针和教育目地.⑶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⑷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地规律及心理特征.6.我国中学阶段具体德育目标要求:⑴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①热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②亲近自。
教育学总复习资料
教育学总复习资料教育学是一门涉及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学科,它涉及包括教育活动中所建立的实践框架。
教育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研究涉及如何创造和参与一个产生变化的教育环境。
教育学的学科涉及多个元素,其中包括对教育变革的探究、对教育体制的深入研究、对教育政策的研究和实施以及对教育行为的分析。
首先,教育学的研究会研究如何改变教育体制,以改善学习和教育进程。
它探究的内容包括:考试结构和分类、教育技术、教育改革以及影响学习环境的因素及其影响。
例如,教育学研究是如何影响学习者学习结果的,及其对教育进程的改进有怎样的影响。
育学研究还涉及教育变革,它聚焦于重新审视教育机构和教育框架,以发展其绩效,考虑到新的可能性和变化。
其次,教育学的研究也涉及教育政策,它专注于对教育政策的分析和评估。
它探究的内容包括:教育政策的过程、有效的教育政策和政府支持等。
出于此目的,教育学研究将着眼于政策意图以及政策融入教育体系中改变的可能性。
此外,教育学研究还涉及教育行为的分析,它聚焦于探究学习者的学习行为,以及不同的行为对学习结果的影响。
最后,教育学的研究也涉及一些方法论性的层面,它探究的内容包括:研究方法的分类和评估、教育政策的分析以及结构化的教育研究方法。
出于此目的,这些研究可以帮助解释教育中发生的信息,以及了解不同教育政策对学习结果的影响。
以上就是关于教育学总复习资料的内容,可以看出,教育学研究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内容,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个积极的教育学家可以基于以上内容,分析当前的教育环境,采取适当的措施,改变教育环境,促进学习进步,提高教育水平。
此外,教育学也可以用来评估学习者的学习行为,以及不同教育政策对学习结果的影响。
最终,教育学研究可以帮助人们分析教育信息,从而改变教育机构,改善学习结果,从而提高教育水平。
教育学必背100题
教育学必背知识点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以下是其必背知识点: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事实和教育问题,旨在探讨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
2.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教育学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既需要探究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也需要解决实际的教育问题。
3.教育学的基本问题:教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教育是什么、教育为什么、教育怎么办等,这些问题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
4.教育学的历史发展:教育学经历了从传统教育学向现代教育学的发展,其代表人物和思想包括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福禄倍尔、杜威等。
5.教育与社会的关:教育学认为教育与社会密切相关,社会对教育有制约作用,同时教育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
6.教育与人的关系:教育学认为教育与人密切相关,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7.教育目的:教育学认为教育目的是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人的发展来确定的,旨在培养合格的公民和社会成员。
8.教育制度:教育学认为教育制度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和反映,旨在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9.教育内容:教育学认为教育内容是根据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来确定的,旨在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人的品德和审美情趣。
10.教育方法:教育学认为教育方法是根据教育目的和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的,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11.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对教育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教育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
12.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旨在为教育实践提供心理学依据。
教育心理学包括学习理论、学习动机、认知发展、情感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13.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旨在揭示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
教育社会学包括教育公平、教育分层、教育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14.教育哲学:教育哲学是研究教育的本质、价值和目的的科学,旨在为教育实践提供哲学思考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教育学: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活动、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教育规律: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必然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3.传统教育模式: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在教师的主导下系统地传授知识,即是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模式。
4.广义教育:凡属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施加的影响,都是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几个方面的影响。
5.狭义教育:专指学校教育,是指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受教育者学习的主动性,使其在德、智、体、美诸方面(或身心两方面)全面发展。
6.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予以规定,要求适龄儿童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保证的,强制、免费和普通的国民基础教育。
7.学校:学校是一种古老的、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
它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要求,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社会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遍的一种组织形式。
8.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指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9.学校文化:指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
10.学校管理:学校管理是学校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遵循教育规律,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组织活动。
11.沟通:沟通是信息在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进行交换的过程。
12.儿童主体活动:是儿童依据自我调节的能力水平,对与自己有关系、也有意义的内外刺激进行反应的过程。
13.儿童的发展: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与社会生活经验增长的相互影响,其心理和生理能力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
14.辐合论:也称为二因素论。
这种儿童发展观肯定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两种因素对儿童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二者的作用各不相同,不能相互替代。
15.教育机智:指一种面对新的突发事件,能够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以解决问题的能力。
16.教师资格:凡志愿从事教师职业,经过权威机构审定,具备国家规定的教师条件或标准,并取得国家认可的教师资格证书者,就可认定他具有“教师资格”。
17.教师教育一体化:就是把教师专业发展的职前教育、入职教育和终生教育统一起来。
【单选题】1.“传统教育”的思想和教学模式是以()为基础。
A班级授课制B教师教学 C 书本知识传授 D课堂2.首次把教育学列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学者是()。
A杜威 B赫尔巴特 C培根 D布鲁纳3.“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是以()为中心。
A教师、书本、课堂B教师、教室、教材 C 学校、学生、学材 D教师、课堂、学生4.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是()。
A 改革现代教育 B废除传统教育 C发展传统教育 D改革传统教育5.我国当代教育学发展的总趋势是()。
A 单一化B 多样化C 集合化 D分科化6.德国哲学家()于1776年在哥尼斯堡大学首次讲授教育学。
A赫尔巴特 B康德 C培根 D杜威7.沛西·能认为:“高等动物如狗和猿,它们的生活在许多方面是我们的模型”,这一观点属于教育起源说中的()。
A生物起源说B心理起源说 C劳动起源说 D社会实践起源说8.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A 沛西能B杜威 C赫尔巴特 D布鲁纳9.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A 勒图尔诺B 沛西能C 孟禄 D赫尔巴特10.“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是由哪位教育家提出?()。
A 培根B 杜威 C赫尔巴特 D布鲁纳11.下列著作中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是()。
A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C杜威的《学校与社会》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2.西方封建社会教育主要是()。
A传统教育和宗教教育 B 僧侣教育和文化教育C劳动教育和科技教育 D骑士教育和教会学校13.在人类历史上,学校和教师在()社会已经出现。
A 原始B 奴隶 C封建 D资本主义社会14.西方奴隶社会的教育以()两个国家为代表。
A 雅典和斯巴达B 希腊和罗马 C德国和英语 D英国和法国15.奴隶社会制度下的教育特性是()。
A世俗性 B 等级性 C对立性 D阶级性16.现代教育生产性主要体现是()。
A 促进科技发展 B校企合作 C 能生产劳动力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7.现代学制首先产生于()。
A 欧洲B 亚洲C 美洲 D非洲18.从当前看,双轨学制并轨的一种较为成功的形式是()。
A 完全中学B 文法学校 C综合中学 D贵族学校19.我国的教育现代化,应该落实()的战略地位。
A经济先行 B 科教兴国 C 教师现代化 D经济带动教育20.双轨制的代表国家是()。
A美国 B中国 C英国 D苏联2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
A 壬寅学制B 癸卯学制C 壬戌学制 D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制22.中国第一个规定实行六三三分段的学制是()。
A 壬寅学制B 癸卯学制C 壬戌学制 D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制23.下列选项中属于学校物质文化的是()。
A 图书 B学生守则 C开学典礼 D运动会24.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
A 控制 B情感交流 C沟通 D制度25.学校管理中出现的“文山会海”易造成沟通中()方面的障碍。
A 主观 B客观 C沟通渠道 D主观和客观26.下列选项中属于学校精神文化的是()。
A 图书 B学生守则 C科学实验室 D教师27.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
A学校绩效 B沟通 C情感交流 D规章制度28.某些领导对下边的批评性信息经常会忽视或排斥,这主要是沟通中()方面的障碍。
A 主观 B客观 C沟通渠道 D主观和客观29.下列选项中,属于学校管理中正式沟通的是()。
A聚会 B社会传闻 C校长审批 D自发交往30.学校向广大家长进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知识讲座,这属于学校对家庭教育的()。
A一般性指导 B针对性指导 C分类指导 D个别指导31.儿童发展的源泉是儿童的()。
A生物遗传素质 B 主体活动 C生活环境 D生理发展32.“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这一观点属于儿童发展观中的()。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辐合论 D多因素理论33.“棍棒底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属于儿童发展观中的()。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辐合论 D多因素理论34.可能使社会中形成某种宿命论的儿童发展观是()。
A 遗传决定论B 环境决定论 C辐合论 D教育万能论35.教育在儿童发展中起()作用。
A主导 B决定 C辅助 D 制约3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和举止,这体现了教师劳动具有()。
A 创造性 B 示范性 C长期性 D复杂性37.“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A 创造性B 示范性 C长期性 D复杂性38.教师劳动的复杂性首先是由()的复杂性决定的。
A 教学内容 B教育过程 C教育方法 D教育对象39.“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是()提出的师生观。
A 孔子B 孟子 C韩愈 D荀子【多选题】1.广义教育包括()。
A 家庭教育B 学校教育 C社会教育 D自我教育 E胎儿教育2.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是()。
A 思想品德教育管理 B教学工作管理 C教务行政管理 D总务工作管理3.思想品德教育管理的任务是()A加强和改善对品德教育工作的领导 B组织和提高品德教育师资队伍C强化和规范品德教育工作 D保证实现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4.下列选项中属于学校制度文化的是()。
A 学风 B学生守则 C开学典礼 D教师教学工作5.下列选项中属于学校物质文化的是()。
A 图书 B校园中的伟人塑像 C开学典礼 D学校食堂6.学校的教育水平主要是指()等人的职业素养的高低。
A 教师 B校长 C教学工作管理者 D学生会7.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社会因素主要有()。
A 社会交往 B社会道德 C社会文化 D社会生产【判断题】(错)1.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创办大规模私学,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董仲舒。
(错)2.美国教育家杜威强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教育和教学原则。
(对)3.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和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的方法论。
(错)4.生物起源说的基本错误是抹杀了教育的目的性和意识性。
(错)5.心理起源说的混淆了动物的本能活动与人类社会教育活动的界限。
(对)6.心理起源说的基本错误是抹杀了教育的目的性和意识性。
(错)7.原始社会未出现专门的学校和教师。
(对)8.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发展过程中,教育内容为经、史、子、集等,其中《五经》、《四书》影响最大。
(对)9.在资本主义社会,文化教育上的不平等还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错)10.现代教育的生产性主要体现在教育与科技发展紧密结合上。
(对)11.在我国,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都属于普通基础教育。
(错)12.在我国义务教育就是小学教育。
(对)13.从广义上讲,小学教育的全民性是指小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人民。
(对)14.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错)15.现代大学的发展比小学和中学要晚得多。
(错)16.学校传统的影响一般是通过强制性的要求实现的。
(对)17.学校仪式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是教师教育学生的一种有效的工具。
(错)18.学校沟通中的中间环节过少,易造成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丢失或变形。
(错)19.学校传统属于学校精神文化。
(错)20.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
(错)21.学校的基本功能是培养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错)22.校园中,伟人雕塑属于学校精神文化。
(错)23.学校的教育水平是指教师的职业素养的高低。
(错)24.儿童的发展蕴含于儿童的学习活动之中。
(对)25.“棍棒底下出孝子”属于环境决定论观点。
(错)26.儿童的发展等同于儿童的学习和接受教育的过程。
(对)27.儿童的发展是其生理成熟与生活的社会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过程。
(错)28.师爱最基本的内容是教师对学生的理解感和尊重感。
(对)29.在实行教师聘任制时,应使资格评定与聘任分家,使教师队伍通过竞争上岗,达到教师队伍优化组合的目标。
(对)30.我国教师队伍在数量充足、普遍达到合格的条件下,应逐步实行聘任制。
(对)31.在教师的能力结构中,只有讲课的基本规范一项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形成的。
(对)32.教师教育一体化,就是把教师专业发展的职前教育、入职教育和终身教育统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