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共财政与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完善

合集下载

中国公共财政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中国公共财政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中国公共财政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引言中国公共财政是指国家政府对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管理和调控。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社会发展的深入推进,中国公共财政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中国公共财政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对策以应对这些挑战。

挑战一:收入结构不合理中国公共财政的收入结构主要由税收和非税收入组成。

然而,当前中国公共财政的税收收入占比过高,非税收入占比过低,这导致财政收入来源单一且不可持续。

对策一:优化税收结构优化税收结构是解决收入结构不合理的重要对策。

政府可通过减少过度依赖主要税种收入,促进多元化税种的发展。

此外,还可以加大对非税收入的开发和利用力度,提高财政收入的多样性。

挑战二:支出压力不断增加随着社会保障方面的需求增加、环保和教育等公共服务的提升,中国公共财政支出压力不断增加。

面临庞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压力,公共财政支出面临严峻挑战。

对策二:优化支出结构为了缓解支出压力,政府需要优化支出结构,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

一方面,可以减少对一些非紧急、非核心领域的支出,提高财政收入的利用效率。

另一方面,可以加大对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覆盖范围。

挑战三:地方财政压力加大中国地方政府作为公共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财政收入不足、财政压力加大等问题。

当前,地方政府还存在一些负债率较高、债务风险较大的地方。

对策三:推进地方财税体制改革地方财政压力的缓解需要推进地方财税体制改革。

政府可通过减少地方政府的财政依赖程度,推动地方政府的财政自主权,提高地方政府财政管理能力。

同时,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监测和控制,防止地方财政风险的扩大。

挑战四:财政透明度亟待提高当前中国公共财政的透明度相对较低,财政信息公开程度不够高。

这给了财政管理中的腐败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空间,也对财政运行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对策四:提升财政透明度提升财政透明度是改善财政管理状况的关键。

政府应加强财政信息公开,提供更多的财政数据和信息,加强监督和问责机制。

论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

论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

论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一般是认为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产物,一般人不拿它们来比较和研究,中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研究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的关系,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公共财政及其特征“公共财政本质上就是财政民主化、公开化,主要提供公共产品的财政”(贾康、白景明,《财政监督》,武汉,2003.6),公共财政产生于市场经济条件.公共财政具有以下特征:1、公共财政提供的是公共产品:政府的主要产品是提供界定服务及由此派生的国防、公共安全和司法,简言之,是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公共产品是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是整个社会得以正常动作的基础保证。

2、公共财政的物质来源,依赖于国家强制力:亚当.斯密认为“政府无非是合法地垄断性地使用强制有力的专业组织”。

强制力是政府提供公共财政的物质来源,象征税取得的财政收入,强制力包括了武力、操纵、说明、权威等形式,公共财政提供的公共产品是其它社会组织不能提供的。

3、公共财政实行的是财政收支民主化:私人物品按照市场原则提供,由于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的非竞争性存在着“搭便车”的心理.边际收益难以成立.因此在一个契约型的国家中.公民通过专门的组成政府负责提供公共产品.并受立法机构的监督.民主财政体现体现要求,公共财政是适应市场经济建立的财政类型。

二、国家财政与公共财政的共性和个性分析(一)、共性分析:1、财政分配关系都属于经济基础范畴,财政和财政制度都属于上层建筑范畴。

马克思在评论十九世纪中叶德国封建国家和资产阶级社会的冲突时曾说:“旧法律是从这些旧社会关系中产生出来的,它们也必然同旧社会关系一起消化,它们不可避免地要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不顾社会发展的新的需要而保存旧法律,实质上不是别的,只是用冠冕堂皇的诗句作掩护,维护那些与时代不相适应的私人利益.反对成熟了的共同利益……其目的在于使那些专门维护私人利益的立法者继续掌握政权;其结果会导致滥用国家权力去强迫大多数人的利益服从少数人的利益。

2024年我国公共财政研究论文

2024年我国公共财政研究论文

2024年我国公共财政研究论文一、引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作为我国财政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模式,其框架体系已初步确立。

公共财政是指国家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和保障宏观经济稳定而进行的政府收支活动或财政运行机制模式,是市场经济下政府财政的一种基本形态。

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是公共财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指市场不能有效提供而社会又必须具有的公共品和服务,包括政权建设、基础设施、环境保护、教科文卫、社会保障等诸多领域,具有层次性、动态性和阶段性的特点。

然而,当前我国的公共财政在实践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如支出结构不合理、公共服务均等化不足、预算管理不完善等,这些都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解决。

二、公共财政的支出结构公共财政的支出结构是衡量公共财政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指标。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公共财政支出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然而,现实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经济建设支出仍占较大比重,这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符。

其次,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支出不足,影响了社会公平和稳定。

此外,行政管理支出偏高,也影响了公共财政的效益。

针对这些问题,我国需要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

一方面,要逐步减少经济建设支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要增加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支出,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同时,还要压缩行政管理支出,提高政府运行效率。

三、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财政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我国,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等差异,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较大挑战。

为了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加大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同时,还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明确服务范围和标准,确保各地区居民都能享受到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务。

四、预算管理改革预算管理是公共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国在预算管理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如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等。

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预算透明度不高、约束力不强等。

我国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所谓公共财政,就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

它主要着眼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弥补“市场失效”缺陷。

公共财政的历史使命,就是支持和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虽然我国的公共财政管理已具雏形,然而,我国在建立公共财政,用以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计划财政管理模式的影响,仍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1.财政供给“越位”和“缺位”并存。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供养范围过大,包揽过多,特别是对那些应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经营性和竞争性领域延伸干预过多,大大超出了政府职能范围和财力承受水平。

相反,应由政府承担的一些社会公共需要却得不到应有的资金保障,却让市场竞争主体去承担。

2.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我国将财政支出逐步向重点领域倾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得了良好成效。

但是,从总体上看,由于财政预算的约束力逐步下降,财政资金远远不能满足重点支出的需要,教育、农业等发展领域的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还有较大的提高空间。

相反,大量的资金却被用于许多非重点领域,导致财政对国家重点支出项目难以实施更加有力的资金保障。

3.政府收入机制不规范。

政府收入机制的不规范突出表现为税收的费化和收费的“越位”问题严重。

社会公共权力缺乏相应的制约,导致众多公共权力机构直接介入分配领域,严重影响相关领域正常运行。

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现象屡禁不止,公共秩序得不到保证,公民的权利更无从谈起。

税收“缺位”和收费“越位”并存的现象,必将直接导致收费规模的扩张和政府收入机制的混乱。

同时,也将严重影响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资金保障来源。

在正确认识公共财政体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的同时,运用相关政策以及法律手段,去缓解解决体制中的缺口和不足,是必要的,这对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应对这些问题,相应的对策有以下几点:1.财政资金应突出公共性,逐步退出经营性和竞争性领域。

我国公共财政支出优化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我国公共财政支出优化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我国公共财政支出优化问题及其对策探讨引言公共财政支出是一个国家面对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具。

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共财政支出不仅可以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也可以促进社会的公平与稳定。

然而,当前我国公共财政支出存在优化问题,这种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

因此,本文将针对我国公共财政支出所存在的问题作出相应的探讨,以及制定有效的对策,以期为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的优化做出贡献。

一、我国公共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1.公共财政支出缺失与浪费问题当前我国很多地方的公共财政支出缺失,而有些地方的公共财政支出浪费。

有些地方的公共财政支出不足以满足社会需求,尤其是在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导致基础设施建设缓慢,社会发展的步伐被拖慢。

而有些地方的公共财政支出过度浪费,导致许多社会资源的浪费,让很多公共财政支出都失去了它本应具有的价值。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直接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步伐,也是我们在国际竞争中鲜有话语权的原因之一。

2.公共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问题当前我国的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大多数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而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类的公共财政支出却少之又少。

这种结构问题既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也不能促进经济发展,给人民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通过改善公共财政支出结构,我们能够让公共财政支出更具价值,让社会更快速地向前发展。

3.公共财政支出管理问题当前我国在公共财政支出管理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如资金使用不透明,管理混乱。

这些问题的存在容易引起等问题,不仅导致公共财政支出的优化变得困难,更使得制定和实施公共财政支出难以得到人民的认同和支持。

如果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公共财政支出的优化也将难以实现。

二、我国公共财政支出优化对策1.完善公共财政支出管理机制为建立一个健康、透明的公共财政支出管理机制,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更加严格的管理制度,同时加强资金的监管和使用。

对于存在财政支出浪费问题的地方,应当采取行政措施、财政奖罚措施等来加强管控。

试论公共财政监督体系的完善

试论公共财政监督体系的完善
在 的主 要 问题 , 出 了 完善 我 国财 政监 督体 系 的建 议 。 提
【 关键 词 】 公 共 财 政
监 督 体 系 预 算
经 过 市 场 的 检 验 就 能 得 以 存 在 , 此 这 些 公 共 机 构 实 现 公 共 因 目标 或 增 加 社 会 福 利 主 要 取 决 于 预 算 和 监 控 其 运 行 的 努 力 程 度 与 动 机 。公 共 机 构 的 这 一 特 殊 属性 使财 政 监 督 变 得 十 分 重 要 , 此 如 何 确 保 财 政 资 金 能 够 得 到 有 效 利 用 是 对 财 政 监 因
设、 工作 方式 和 监 督 手 段 等 还 未 能 很 好 地 适 应 市 场 经 济 条 件
况, 在一 定 程 度 上 反 映 出 当 前 我 国财 政 监 督 的薄 弱 。因 此 , 强 化 财 政 监 督 势 在 必行 。
照市 场 化 的改 革 取 向 , 场 在 国 家 宏 观 调 控 下 对 资 源 配 置 起 市 着 基 础 性 作 用 。市 场 经 济 的 核 心 是 竞 争 , 过 竞 争 实 现 优 胜 通 劣汰 , 资 源 配 置 达 到 效 率 最 大 化 。 要 竞 争 就 必 须 有 平 等 的 使 市 场 竞 争 机 制 和市 场 环 境 , 政 监 督 则 是 保 证 市 场 主 体 平 等 财 竞 争 的最 重 要 的 外 部 条件 之 一 。财 政 监 督 有 利 于 引导 市 场 主 体之 间 的 自 由 和 公 平 的竞 争 , 使 等 价 交 换 、 等 竞 争 在 体 促 平 制公平 、 策公平 、 政 制度 公平 中得 到 有 效 贯 彻 。 市 场 经 济 在 一 定 意 义 上 说 就 是 法 制 经 济 , 观 上 要 求 在 客

对于完善公共财政问题的几点探讨

对于完善公共财政问题的几点探讨
维普资讯
2o 年 4月 o6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r ra b i f un l fHu e iest fE o o isHu nt sa d S ca ce c o o Unv ri o e n m c ( ma ie n o ilS in e y i
渐 暴 露 出来 , 革 我 国 的预 算 支 出制度 成 为 一 个 l要 迫切 的 问题 。本 文 拟 从 构 建预 算 支 出体 系的基 础 , 建 公 共 支 出 改 屙 构
预算体 系的条件 , 建立 完善有效 的监督机 制这三个方面 出发 , 对构建社会主 义市场 经济下 的预 算支 出体 系的问题做
模 式 : 一种 是 完 全 意 义 上 的 零 基 预 算 ; 二 种 是 “ 良 的 零 第 第 改
体 系, 以合理 界定支 出范围为前提 , 应 完善部 门预算 , 以逐步 推行零基预算和绩效 预算为基础 , 以国库集 中收付制度 、 政府
采 购 和规 范 统 为 配 合 , 成 一 个 相互 联 系 、 互 制 约 、 形 相 相辅 相 成 的有 机 系 统 。
Apt2 06 .0
第 3卷 第 4期
V0. . 1 No4 3
对于完善公共财政问题的几点探讨
李 骏
( 湖北省食 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财务处 , 湖北 武汉 4 07 ) 3 0 1 摘 要: 随着我 国公共财政 改革 的逐 步推 进 , 财政 支 出规模 , 在 支出结构 , 支出效 益等方 面的一些 实际问题也逐
和 绩 效预 算
是 指 前 者 , 于行 政事 业 单 位来 说 是 指后 者 。 然而 , 良的 零 对 改 基 预 算 很难 说 能 够 提 高 支 出效 率 。 为 。 因 只要 公 共 预 算 中仍 保

对完善公共财政的几点思考

对完善公共财政的几点思考

系 列 重 要 理 念 得 以 明确 , 但 是我 们 不 能 不 看 到 , 我 们 离 公共 财
性、 事前确 定、 严 格执行 的预算作为 本管理制度 , 其实质 内容
是 以制 度 的 合 理 安 排 和严 密 性 防止 公权 扭 曲 ,落实 公众 利 益 的
政 的 目标 还 有 一 定 距 离 。
模和 比例 , 加大公共服 务领域投入 。 完善省 以下财政体制 , 增 强
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 。 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 , 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等方面的内
分类 , 配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法的相应 调整, 使部门预算 的“ 明晰” 程度大 为提 高。2 0 1 1 年9 8个中央部 门公开“ 三公” 经 费支出预算 , 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 虽然我国政府预算公开已取 得 明显进步 , 但仍存在 部分预算 内容看不到、 看不清 、 看 不懂等 问题 , 归纳起来不外 预算 公开 内容粗犷, 缺乏洋细解读等 问题 。 十八大报告 中再一次提到 “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 公共财 政在管理运 行上 必然要 以现代意义的具有公开性、 透 明度、 完整
容 。党 的十八大报告更是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强调要全面深
化经济体制改革 , 并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改革财税体制 、 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提 出了明确要求。报告强 调从基 本公共服 务 体系建设推进, 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思路, 虽然使得十六
大 以来政府公共职 能归位、 公共服务均等化、 公共理财规范化等
益 问题 , 已经 成 为 政 府 的 执政 重 点 。 顺应和服务这一大局, 财 政 调 整 支 出 导 向和 结构 , 过去 的 “ 二位一体” 发展提升为 “ 四位 一

关于完善我国公共财政制度的对策建议

关于完善我国公共财政制度的对策建议

关于完善我国公共财政制度的对策建议【摘要】我国公共财政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包括预算管理不规范、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财政监督不足、财政透明度不高以及税收征管方面存在漏洞。

为了完善我国公共财政制度,建议加强公共财政预算管理,优化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财政监督制度,促进财政透明化,加强税收征管。

强调完善我国公共财政制度的必要性,展望未来发展方向,总结出建议。

这些对策可以有效提升我国公共财政制度的运行效率和透明度,实现财政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关键词】公共财政制度、预算管理、社会保障体系、财政监督制度、财政透明化、税收征管、完善、发展方向、建议、必要性、公共财政、制度改革、政策调整、提升效率、资源配置、社会公平、财政公开、监督机制、改革措施、国家治理、财政体制、责任落实、政府职能。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公共财政制度是财政管理体系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当前我国公共财政制度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行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我国公共财政预算管理存在着不够规范、透明度不高、执行不严格等问题,导致财政支出效率不高。

社会保障体系仍需优化,尤其是在覆盖面和保障水平方面还有待提高。

财政监督制度不够健全,监督力度不够大,容易导致财政资金的浪费和滥用。

财政透明度也有待提高,缺乏足够的公开透明机制,容易引发社会质疑和不信任。

税收征管方面存在不规范、不完善等问题,导致税收征收效率不高。

完善我国公共财政制度势在必行,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

1.2 问题意识在我国公共财政制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财政预算管理不够科学、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财政监督制度不够健全、财政透明度不够高、税收征管不够严格等。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我国的财政运行和社会发展,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历史任务,完善公共财政制度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

只有深刻认识到问题的存在,才能更好地制定对策和措施,推动我国公共财政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论公共财政与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完善

论公共财政与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完善
1 2 公 共 财 政 的 特 征 .
121 .. 公 共 性
品的生产 成本 为 限。在 市 场经 济 条件 下 , 府作 为 社会 管 政
理者 , 不能是盈 利性 的市 场运 营主体 , 而应 以追求 公共 福利 为 己任 , 重 要 的 是 , 共 财 政 必 须 由公 众 对 之 加 以 规 范 和 更 公 公 共 财 政 将 政 府 的 作 用 限 定 在 “ 场 失 灵 ” 公 共 领 市 的 这 域 。只有在 市 场 调 节 不好 时 , 政府 才能 对 市 场 进 行 干 预 。 制 约 , 就 要 求 公 共 财 政 必 须 具 有 很 高 的 透 明度 。
无 法 收 回 又 无 法 进 行 正 常 的 生 产 , 成 资 源 的 严 重 浪 费 。 价 格 的严 重 偏 离 , 虚 拟 经 济 过 度 膨 胀 和 与 实 体 经 济 严 重 造 是
同理 , 当大量资金 涌 入房 市 、 市 等推 动 资产 价 格膨 胀 , 股 资 脱离 的结果 。虚拟经 济上文 中 已经 很详 细 的介 绍 了各 种含 产 价 格 膨 胀 很 容 易 导 致 资 产 泡 沫 的 形 成 , 沫 达 到 相 当 的 义 。泡沫经 济是 由于资产价格 大 幅度 、 泡 持续 上升 造成 “ 假 虚
1 公 共 财政 的概念 和特 征
1 1 公 共 财 政 的 概 念 .
பைடு நூலகம்
以满 足社 会 公 共 需 要 为 职 责 , 减 少 和 退 出 对 竞 争 性 和 盈 应 利 性 领域 的 财 政 投 资 和 补 贴 , 资 金 用 于 增 加 公 共 产 品 方 将
公 共 财 政 是 为 弥 补 市 场 失 灵 和 满 足 社 会 公 共 需 要 而 构 面 的供 给 。 1 2 2 非 盈 利 性 .. 建 的 政 府 收 支 活 动 模 式 和 财 政 运 行 机 制 模 式 , 与 市 场 经 济 是 公 共 财 政 的 非 盈 利 性 是 指 公 共 财 政 的 活 动 范 围 应 立 足 体 制 相 适应 的 一 种 财 政 模 式 。 目前 , 国 公 共 财 政 的 核 心 是 我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制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制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财税体制改革已成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要条件。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和国内外环境不断变化,我国财税体制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以适应新时代和实现新发展。

本文从四个方面来探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的重要性和措施。

一、优化财政收入结构,增强财政可持续性财政收入是财政运转的重要保障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优化收入结构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

目前,我国财政收入仍然过度依赖于资源税、土地出让收益和房地产开发等领域,这种依赖模式不仅存在地区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还使得财政收入存在较大波动风险。

因此,应当通过加强税收立法,完善税收体系和税制设计,不断增加税收稳定性和可预见性,为财政收入提供更好的保障。

其次,应当逐步减少不必要的行政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推动收费和基金的公开透明,增加社会监督。

同时,逐步取消中央预算内改革转移支付,转而支持地方实施自主探索的改革措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二、加强财政支出管理,优化公共资源配置财政支出是政策目标实现的关键和公共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加强支出管理有助于优化公共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在支出方面,应当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采取灵活的资源配置手段,加强政府预算和决策的透明度和公开性,推动开展政府性服务和社会组织服务的区分,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提供。

同时,应当加快财政支出和项目进度的进一步结合,促进投资规划更为合理、投资项目更为优化,支出管理更为精细化。

此外,应当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提高采购透明度,加强监管制定,为采购行为的规范管理提供有效保障。

三、加快地方财政体制改革,优化地方政府职能地方财政体制改革是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地方财政体制改革可以加强地方政府职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在推进地方财政体制改革时,应当积极探索改革方向,打造优质发展的新机制。

宪政视角下完善我国公共财政制度的思考

宪政视角下完善我国公共财政制度的思考

宪政视角下完善我国公共财政制度的思考[摘要]财政是以公共权力进行的资源配置,它不仅是维系国家运转的基础,更是推进国家与公民关系和谐发展的政治基础。

可见,财政本身既具有政治属性,又具有经济属性。

本文认为,公共财政是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也是同现代宪政理念相符合的财政。

因此,公共财政是连通宪政和市场的一座桥梁。

要建设公共财政,就必须处理好政府(财政)与宪政和市场的关系。

[关键词]公共财政宪政财政立宪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开展(1994年实施)了具有转折意义的分税制改革,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把依法治国作为治国方略,1998年中央提出建立公共财政制度的目标,2003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4年宪法修正案把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权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颁布实施。

这一切都让我们看到,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在有序展开,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不断推进。

本文认为,公共财政是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和以实现宪政为标志的政治体制改革的结合点和突破口。

对此,本文将就宪政和公共财政的辩证伴生关系进行探讨,对宪政制度下的公共财政进行重新审视,就目前我国构建公共财政制度存在的基本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初步的解决思路和建议。

一、宪政下的公共财政所谓公共财政,是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存在的财政形式,具有财政活动的共同属性——公共性。

其活动在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领域中展开,是对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有力补充。

宪政主要是指宪法规定国家体制、政权组织以及政府和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从而明确政府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的一种法律化的理念和理想状态。

在宪政的视角下,公共财政的构建应该满足以下两个主要方面:1.宪政下的公共财政是“民主财政”宪政下的公共财政应当以充分实现民主为核心。

完善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思路与对策

完善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思路与对策
足 , 国财 政 体 制 改 革 包 括 分 税 制 改 革 在 内 , 多 的 我 更 是 强调 财 政 的收 入 以及 收 入 的 划 分 问题 , 出上 表 现 支
转移支付 、 项转 移支 付 两类 。然而 , 专 目前 我 国转 移 支付制度仍然存在 的结构 安排不合 理 , 具有 均等化 作
市 场 经 济 基本 相 适 应 的 公 共 财 政 体 制 框 架 , 力 地 促 有
政 的本质属性。所谓 财政 的公共性 , 的是 “ 指 财政 具
有满足 社 会 成 员 的公 共 需 要 的属 性 ” ( 子 基 , 。 邓
20 ) ’ 08 … 笔者认 为强调公共财政的“ 公共性 ” 主要 ,
开 始 实 行 部 门预 算 改 革 ,0 1 则 进 一 步 深 化 “ 支 20 年 收
决社会和谐 、 公平公正等方面还存在很大 的不足。
二 、 实难 点 : 现 当前我 国公 共 财 政体 制
改革 问题 分 析
基于上述分 析 , 笔者 认为 , 当前我 国公 共财政 存 在 的、 应该着力解决 的问题 , 主要有 以下几方面 :
虽 然 我 国 财 政体 制 改 革 经 历 了 从集 权 到行 政 性 分
入的研究 , 比如从公共服务均等 化 、 支农惠农等 角度 ,
形成 了一 大批研究 成果 , 而 , 然 由于我 国国情 的复 杂
收 稿 日期 :00— 8—1 21 0 7
基 金项 目: 夏 学 院 20 江 0 9年 一 般 项 目( 09 0 4 20B0 )
度 变迁 的路 径 依 赖 性 , 国今 天 的 公 共 财政 体 制 框 架 离现 代 意 义 上 的 市场 经 济 所 要 求 的 公 共 财 政 体 制 框 架还 存 在 很 大 的差 我 距 。找 准 不 足 , 善 我 国符 合 现代 市场 经济 要 求 的公 共 财 政体 制框 架 。 完 关键词 : 市场 经 济 ; 公共 财政 ; 制 ; 体 问题 ; 策 对 中 图 分 类 号 :8 F1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7 1 2—1 1 (0 0 0 0 5 0 6 0 2 2 1 ) 5— 0 8— 4

完善我国公共财政体系

完善我国公共财政体系
民生财政:“宽百姓紧政府” 1、加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工 作的投入 2、加大教育的投入 3、加大医疗卫生的投入 4、加大经济适用房和廉租 房的投入
(三)领导重视,建立好的投资机制
1、领导要高度重视对公 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大 力解决民生问题。 • 2、政府对公共服务领域 的投入,要成为硬约束, 实行逐年硬性增长。 • 3、改革领导考评制度。
一、公共财政及体系的内涵
(一)公共财政的内涵 (二)公共财政体系的内涵
二、我国公共财政体系的现状、存在 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我国公共财政体系的现状 (二)我国公共财政体系存在的主要问 题及原因分析
(一)我国公共财政体系的现状
目前,我国公共财政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了。
1、从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来看, 建立了很多好的 制度。例如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 收支两条线、部门预算等。 2、从财政支出政策来看,各级财政对民生领域、 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在不断增加。

(四)降低行政成本
• • • •
1、健全制度 2、加强监督 3、严格标准 4、加大处罚
三、完善我国公共财政体系的建议思考
• (一)促进宏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大财政 蛋糕 • (二)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 • (三)领导重视,建立好的投资机制 • (四)降低行政成本
完善我国公共财政体系
一、公共财政及体系的内涵 二、我国公共财政体系的现状、存在主要问题及原 因分析 三、完善我国公共财政体系的建议思考
一、公共财政及体系的内涵
(一)公共财政的内涵 (二)公共财政体系的内涵
一、公共财政及体系的内涵
(一)公共财政的内涵
• 公共所有纳税人服务。
一、公共财政及体系的内涵
(二)公共财政体系的内涵

经济转型时期中国公共财政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经济转型时期中国公共财政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中图分类号 :8 02 F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6 3 2 1 2 1 )8 0 2 — 3 17 — 9 X(0 0 2 — 0 5 0
财政模式作 为经 济体制在财政方 面的具 体体现 , 经济 是 体制转型对财政根本要求的一种反映和作用的结果 。 改革和
求; 有利 于加 大收入 分配体 制改革 , 充分发挥 公共财政调 节 收入分 配的职能 , 以多渠道增 加城 乡居 民 、 别是 中低 收入 特
府、 促进政府转变 职能建立和完善公共财 政体 制既是财政模 式 的变革 , 也是经 济转型 时期 , 通过 调整和界 定政府财 政职
能 的范 围直 接引起政府行为 的变 革的过程 , 是促进 转型期市 场化改革的关键性步骤 。由于财政体制 的种种矛盾是政府职 能越位 、 错位和缺位 的外在 表现 , 只有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 进
和流程 , 才能促进公共 服务性政 府的建设 。
二 、 济转 型 时期 中国公 共 财政体 制的特 点 经
1财政运 行 目标 的公共性。公共性是指公共财政解 决公 . 共问题 , 满足社 会公共 需要 , 把满 足社会 公共需要 作为组织
国家财政 活动 的主要 目标 或基本 出发点 是现代 市场经济条
的艰 巨任务 , 只有充分 发挥公 共财政 的资源配 置职能 , 促进 政 府财政综合平衡各种 矛盾和力量才是最佳 的途径 。因此 , 通 过建立完善 的公共财政体 制对收入分配 的调 节或再分配 , 建立健 全社会福利 和社会保 障制度 , 为促进全社会 的公共分
的财政制度 安排 。 改革 与完善公共财政是构筑社会 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 的重要环节 , 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 观 的必然要求 , 是
要 。目前 , 们 面 临 着 转 变 发 展 方 式 、 构 性 调 整 和协 调发 展 我 结

论如何构建公共财政体制

论如何构建公共财政体制

构建公共财政体制引言公共财政体制是一个国家或地方政府机关负责收入和支出的组织架构。

它起着维持社会稳定、创造持续经济增长和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作用。

一个健全的公共财政体制能够促进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社会公平,同时也能够保障政府的财政可持续性。

本文将探讨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公共财政体制。

了解公共财政体制的基本原则在构建公共财政体制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本原则。

这些原则将指导我们为公共财政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1.透明度:公共财政体制应该具备透明度,让公众和相关利益相关方能够了解政府的财政状况和使用资源的情况。

2.财政可持续性:一个健全的公共财政体制应该能够保证政府在长期内能够持续地筹集资金,并且能够满足未来的支出需求。

3.公平性:公共财政体制应该能够保证资源的公平分配,确保每个人公平地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特别是关注弱势群体的福利。

4.效率:公共财政体制应该能够高效地使用资源,确保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高经济社会的整体效益。

构建公共财政体制的关键步骤构建一个稳定和可持续的公共财政体制需要一系列的关键步骤。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步骤:1. 政策规划和目标制定首先,政府需要通过政策规划和目标制定的过程来确定公共财政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政府应该考虑到国家或地方的经济状况、社会需求、长期发展规划等因素,制定合适的政策和目标。

2. 财政收入管理财政收入管理是公共财政体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应该通过合理的税收政策和其他收入手段来筹集资金。

税收政策应该公正、简洁和透明,能够有效地减少逃税和避税行为,并促进经济的增长。

3. 财政支出管理财政支出管理是公共财政体制中的另一个关键方面。

政府应该制定明确的支出计划和预算,确保支出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支出应该根据政府的优先事项进行分配,特别是教育、医疗、社会福利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服务领域。

4. 资源管理和分配一个有效的公共财政体制应该能够妥善管理和分配资源。

政府应该制定合理的资源管理和配置政策,确保资源能够在国家或地方范围内合理分配,并且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浅谈完善地方公共财政体系

浅谈完善地方公共财政体系
益的最大一致性 ,又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着对各 种利 益矛盾 的调 和, 因而财政政策 的制定和选择不应是少数官员拍脑 瓜 、 主观决
制改革 以来 , 中央财政 不断加大税 收集 中力度 , 使得地方财力 占
财政总收入的比重逐年下 降, 而从地方 承担 的支出来看 , 农业 、 教 育、 科技等法定支出呈刚性增 长 , 地方财力除保证人员经费开支
“ 全能型财政” 有 限型财政” 向“ 的转变 , 才能避免“ 错位 ” 即“ , 越
位” “ 和 缺位” 把有限财力集中到为全体社会成 员提供公共产 品 , 和服务上来 , 让公共财政 的阳光普照全社会 , 广大 人民群众都 使
能真正享受到改革发展 的成果 。 ( ) - 必须由“ 官主型财政” 民主型财政 ” 向“ 转变。 财政是一种
二、 完善公共财政体 系的根本是加快财政职能转变
建 立 公共 财 政 , 须 转 变 政 府财 政 职 能 。建 立 公 共 财 政 和 转 必
变政府职能二者相互作用 、 互为促进 。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 政府该
干什 么, 不该干什么 , 必须界定清楚。 凡是市场机制能够解决的问 题, 政府就不要介入 , 不要“ 越位”对满足社会需要而必须提供的 ; 公共 服务 , 政府则要积极介入 , 不能“ 缺位” 只有把公共财政建立 。

改革开放三十年特别是“ 分税制 ” 改革 以来 , 各级地方政府积 极稳妥地推进财政体制改革, 通过不断完善乡镇分税制财政管理 体制 、 创新财税管理机制、 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等措施 , 步建 初
立起公共财政体制的基本框架 , 有力促进 了经济社会 持续 快速健
身, 宏观 、 观一 手包揽 , 微 从而形成 了“ 能型政府 ” 全能型 全 和“

我国公共财政的基础与制度框架

我国公共财政的基础与制度框架

◎李漫野我国公共财政的基础与制度框架改革开放以来,财税体制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同时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财税改革正在进行中,我国必须加快进行改革,奠定公共财政制度的基础。

一、夯实公共财政建设的基础公共财政建设离不开它的基础环境:市场经济是公共财政的体制基础,适度的政府干预是公共财政实现其职能的重要保障,追求非赢利化是公共财政的价值取向。

全口径预算管理是公共财政管理的基石:完善的市场机制、适度的政府干预、非赢利化的取向和全口径预算管理这几方面。

(一)完善的市场机制是公共财政建设的体制基础1.市场经济与公共财政建设息息相关。

市场经济与公共财政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市场经济运行和公共财政建设的实践来看,市场经济的许多特征与要求,与公共财政的特征与要求是一致。

公共财政制度建设比较完善的国家,也是那些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建设比较完善的国家。

只有在较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公共财政制度才有坚实的体制基础。

2.完善市场机制与市场体系的基本思路。

(1)完善市场机制。

目前,完善市场功能改革的主要任务:要消除对人口迁移、劳动力转移、就业机会的各种城乡和地区歧视性制度和政策,放宽人口迁移,改革人事制度和城乡分割的户口管理制度,工作岗位对每个人机会均等,平等就业。

积极推进产权制改革。

产权约束决定交易费用,产权约束决定市场效率。

产权明晰将使产权真正成为市场的产权、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的企业。

这样才能清晰地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有效避免财政的缺位与越位。

(2)健全市场体系。

①强化市场的统一性,基本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通过推进市场对内对外开放和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促进商品和各种要素在全国范围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

②重点发展促进资本市场的和稳定发展,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通过发展资本市场减轻财政资金在承担生产性基本建设支出的压力,以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③把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作为市场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

(二)适度政府干预是公共财政建设的内在要求1.适度的政府干预总是必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靳春雨(1986-),女,河北经贸大学财税学院财政学专业2008级研究生,研究方向:财政;程丽娜(1982-),女,河北经贸大学财税学院财政学专业2008级研究生,研究方向:财政;胡艳慧(1984-),女,河北经贸大学财税学院财政学专业2008级研究生,研究方向:税收。

发展起到如此重要作用,我们也不能对其发展完全自由化。

虚拟经济过度膨胀会挤占实体经济的资金供给。

比如对某类期货实物存在需求泡沫会使此类物资价格暴涨。

放大对此类物资需求的假象大量资金投入扩产。

当泡沫达到一定程度时, 热钱 就会套现撤离致使需求泡沫破灭,使得投入无法收回又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同理,当大量资金涌入房市、股市等推动资产价格膨胀,资产价格膨胀很容易导致资产泡沫的形成,泡沫达到相当的程度时金融危机随时都能爆发。

3 虚拟经济!资产膨胀!泡沫经济资产泡沫是指资产的市场价格高于其价值,当资产膨胀到一定程度时,这种虚拟经济下投机导致资产的市场价格高于内在价值时就会有资产泡沫的产生。

一个经济体内股票资产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可表明该经济证券化的程度。

当股票资产的上升远远超过实物经济时便称作资产膨胀,而资产膨胀的结果就是经济中的 泡沫 增加。

很多研究指出虚拟经济不能过度膨胀否则会脱离实体经济发展形成泡沫经济。

从以上小标题中可以看出虚拟经济∀泡沫经济。

刘骏民指出虚拟经济与泡沫经济存在密切关系,但不能将二者等同起来,泡沫经济只是由于过度炒作虚拟经济引起资产价格膨胀形成的。

陈文玲指出虚拟经济与实物经济有时是若即若离的,当虚拟经济脱离实物经济过度膨胀时,就形成了虚拟经济的经济泡沫但把虚拟经济等同于泡沫经济是很不确切的,只是过度虚拟部分才形成经济泡沫,绝不能抑制虚拟经济的发展。

李晓西和杨琳在分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联的过程中,引入了泡沫经济形态的中介作用,指出由于泡沫经济主要体现为产品名义价格与基础价格的严重偏离,是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和与实体经济严重脱离的结果。

虚拟经济上文中已经很详细的介绍了各种含义。

泡沫经济是由于资产价格大幅度、持续上升造成 虚假经济繁荣 的过程。

当资产价格越高,那么担心其下降的投资者就会越多,价格膨胀到一定程度速度就会减慢,只要存在诱使投资者离开的事件发生,泡沫就会破灭,银行呆坏账上升,银根紧缩直到经济衰退甚至长期萧条就是典型的 泡沫经济 。

这就是三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1]成思危.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J].管理评论,2003,(1).[2]伍超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研究###基于货币循环流模型的分析[J ].财经研究,2004,(8).[3]李勇昭.虚拟经济的负面影响及防范[J].学术,2009,(8).[4]彭卫民,任啸.虚拟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及影响[J].经济体制改革.[5]刘东.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J].理论前沿.[6]刘骏民.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7]李晓西,杨琳.虚拟经济、泡沫经济与实体经济[J].财贸经济.[8]钱津.论虚拟经济下的宏观调控[J].开放导报,2006(6).论公共财政与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完善靳春雨 程丽娜 胡艳慧(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61)摘 要:近年来,公共财政已经成为我国财政界关注的一大焦点问题,并将其视为我国财政体制变革的关键。

我国公共财政的框架虽然已经初步建立,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缺陷。

因此,必须明确公共财政的概念和特征,分析我国公共财政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这样才能更好地完善我国的公共财政体制。

关键词:公共财政;市场失灵;公共产品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3198(2010)08 0047 021 公共财政的概念和特征1.1 公共财政的概念公共财政是为弥补市场失灵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构建的政府收支活动模式和财政运行机制模式,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一种财政模式。

目前,我国公共财政的核心是为社会最大限度地提供公共产品,并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使财政性资金逐步减少和退出竞争性和盈利性的领域。

1.2 公共财政的特征1.2.1 公共性公共财政将政府的作用限定在 市场失灵 的公共领域。

只有在市场调节不好时,政府才能对市场进行干预。

一般来说, 市场失灵 的表现有以下几种: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无法解决 外部性 问题;垄断问题;收入分配不公以及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等。

公共财政是以市场失灵为前提的,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职责,应减少和退出对竞争性和盈利性领域的财政投资和补贴,将资金用于增加公共产品方面的供给。

1.2.2 非盈利性公共财政的非盈利性是指公共财政的活动范围应立足于非市场竞争领域,不介入或过多介入一般竞争性领域和盈利性领域,政府向社会成员征收的收入应以弥补公共产品的生产成本为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不能是盈利性的市场运营主体,而应以追求公共福利为己任,更重要的是,公共财政必须由公众对之加以规范和制约,这就要求公共财政必须具有很高的透明度。

1.2.3 公平性公平性就是政府在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时,要均等化,惠及全民,对所有经济主体都一视同仁,对不同的社会阶层#47#不能偏向歧视和区别对待。

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公平竞争,体现在财政上就是必须实行对整个社会一视同仁的财政政策,为全社会的各种经济成分、市场主体和投资主体提供平等的财政条件,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1.2.4法治性公共财政的法治性就是指政府收支活动和财政运行要在法律法规约束下规范进行,做到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

通过民主方式将社会成员对政府财政活动的集体意愿上升为法律,从而约束规范和监督政府收支活动,确保政府财政活动符合社会成员的公共利益。

因此,构建我国公共财政框架,要以法治为基础,政府公共管理行为要规范化和透明化。

2我国公共财政存在的问题2.1财政 缺位 和 越位 并存我国财政供给缺位、越位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好,财政的公共性和非盈利性不足。

具体表现为,一方面,财政该承担的没有全部承担,如基础义务教育。

政府应该提供的社会公共产品保障不足,财政支出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需要,形成财政供给的 缺位 。

另一方面,财政该退出的又没有彻底退出,如不少地方政府直接筹划和投资竞争性项目。

财政包揽过多,几乎覆盖了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向一般竞争性领域和盈利性领域投资过多,形成财政供给的 越位 。

2.2财政收支和预算透明度低政府收支没有全部纳入预算,财政的公开性缺失。

我国对于政府的收支规模没有确切的统计,部分非税收入尚未纳入预算管理,包括各级政府部门的收费、社保基金、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等,不受各级人大监督。

政府收入,预算外一块,制度外还有一块,这就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如资金使用不当,在资金分配使用过程中出现低效、腐败等问题,损害了社会成员的公共利益,更不符合公共财政的公共性和法治性。

2.3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不到位我国税收、工资、转移支付等收入调节制度的改革滞后,在经济发展、体制转换、政策调整的转轨过程中,城乡、地区和行业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06年1-2季度,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最高的上海和最低的西藏之比为7.32:1,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劳动报酬最高的广东和最低的西藏之比为48:1;垄断行业、新兴行业部门收入增长快,而一些传统产业收入增长缓慢。

这都说明财政的公平性不够。

2.4财政收支管理的法律不健全我国对公共财政收支管理的法律还不健全,财政的法治性弱,表现在:许多税收征收法律层次还停留在国务院制定的规定或条例上,没有提高到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上,而非税收入征收的法律层级更低;缺乏一部公共财政基本法,规范公共财政收入的征收管理权、政府的事权财权在各级政府之间的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转移支付制度等。

3完善我国公共财政的对策建议3.1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突出财政公共性首先,要逐步减低基本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例。

财政基本建设支出,要从直接投入生产领域,逐步转到为生产建设的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上来,转向基础设施、科学教育、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上。

要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入到公共服务领域,对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性工作加大投入力度。

其次,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大力压缩行政经费。

我国行政经费规模过大,阻碍了其他事业的发展,导致了财政支出结构的不合理。

为此,一要改革政府机构。

从减少政府办事机构入手,从而实现减少行政经费的目的。

二要改革事业单位。

这就要将除基础研究和国家必须拨款的研究机构外的应用研究单位推向市场,并将成熟的科研成果逐步转化为生产力。

三要提高政府机构成本意识,提高效率。

3.2继续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增加财政公开性首先,要强化部门预算管理,进一步细化部门预算的编制内容,完善部门预算的编制方法,提高部门预算的编制质量;逐步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建立健全 收支两条线 的长效管理机制,完善相关管理办法;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范围和规范操作。

其次,加大政府收支数据对社会公众的公开力度。

美国联邦政府预算在每年2月将各部门审定的预算汇总成联邦政府预算建议草案,由总统审查后,将其提交给国会审议,并公之于众。

我国除某些特殊数据需要保密外,政府所有的收支计划数据都应提交给人代会,并向社会公众公布,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3.3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强财政公平性首先,要优化转移支付结构。

中央财政新增财力除了安排本级的正常支出及增长外,应主要用于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重点帮助解决中西部地区财力不足的问题。

进一步清理、整合专项转移支付,严把专项拨款立项关,整合重复交叉的项目。

其次,要提高转移支付效果。

建立全国和各省的财政能力平衡指标,将人均收入、人口密度和地理条件等作为提供转移支付的标准。

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督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财政专项资金数据库,强化财政监控预警机制,建立和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强化相互制约机制。

3.4加快公共财政立法,实现财政法治性财政法治化是公共财政实现规范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目前已出现的税收流失过多、资金浪费成灾、预算外体制外资金大量存在等问题,都表明我国财政管理法律还不健全。

因此,首先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税收法制,加大力度制定相关的政策法律体系,如制定非税收入管理法、将∃财政转移支付法%颁布提上议事日程,填补我国现有财政法律的不足,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第二,还要进一步提高我国公共财政法律层级,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参考文献[1]刘兆征.论我国公共财政的特性及其优化[J].江汉论坛,2008,(8):33 36.[2]魏青.目前我国公共财政体制应解决的问题[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6):114 115.[3]王忠文,赵今.浅析公共财政理论与财政改革[J].社会工作,2007,(9):14 15.[4]张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公共财政[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4):227.#48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