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五梳理探究《文言词语与句式》宋燕

合集下载

文言词语和句式ywz上课归纳版

文言词语和句式ywz上课归纳版

规律三:名词前面有副词或能愿动 词修饰。
1、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2、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规律四:名词前后用“而”与动词 或动词性短语连接,这个名词一般活用 为动词
1、唐浮图慧褒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 2、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
人,吾穷必矣。
规律五:名词前后用介宾结构作 状语或补语,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
B、名词做状语
概念: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 修饰谓语动词的。古汉语中,名词用在动词前, 最常见的是充当主语。但有些名词处于动词之 前起修饰限制作用,充当状语,构成一种偏正 关系。 1、夜缒而出 2、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3、有狼当道,人立而啼 4、人皆得以隶使之
: 表示方位或处所。译为“向(朝、往) (1) ••••••”“从(在、当) ••••••”
一词多义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其 词性不同,词义也就不同。 例如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以上例子说明,必须根据上下文去 选择多义词在句中的正确义项。其次 要养成平时多积累的习惯,只有储存 的词汇丰富了,才能在运用中熟能生 巧。
四)词 类 活 用(名词活用)
•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琵琶行》
[古义] 于是 / 写
[今义]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 [古义] 跟随 / 而且 [今义] 表示更进一步,连词 •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种树郭橐驼传 》 [古义] 那 / 实际上 [今义] 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副词
2、不要把文言文中的一个双音节词拆成两个 单音词来理解。有些词语虽然是双音词,但只 有一个语素,这个语素是由两个音节连缀而成 的,如果拆开,就不能表达一个语义如“琵 琶”“可汗”“彷徨”等。

文言词语和句式

文言词语和句式
实词(120个)
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 曾乘诚除辞从殆当道得 度非复负盖故顾固归国 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 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 怜弥莫乃内期奇迁请穷 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 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 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 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 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 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
虚词(15个) 而 乎 其 且 所 为 焉 也
梳理探究
文言词语和句式
根据字形推断词义
1、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归去来兮辞》
眄:看 2、拔剑切而啖之 啖:吃 《鸿门宴》
据例句,总结规律:根据字形进行词义辨别。 汉字是具有表意性质的,从字形可以推知字意。
汉字虽经历演变,表意的功能毕竟没有完全丧失,因
此,通过对字形结构(主要是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
疑问句中代词作介词的宾语,宾语前置。 格式:宾语+介词
在陈述句中用“之”或“是”提宾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惟利是图
格式:主语+宾语+之(是)+ 动词
课堂练习:请找出下列前置的宾语
1、惟命是从 惟从命(是字提宾)宾语是命 恃何而往(何是宾语) 2、子何恃而往 3、夫晋,何罪之有? “之”字提宾语“何 安 罪” 4、沛公安在? 5、乐夫天命复奚疑? 疑 6、吾谁与归? 谁
以 因 于 与 则 者 之
在文言文中,动词的使动用法是 主语使宾语产生某种动作.行为
形容词活用为使动的典型例句 1.臣请完璧归赵
完:使……完整
《 廉颇蔺项如列传 》
2.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弯:使……弯曲
《李将军列传》
在文言文中,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主语使 宾语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
1.先破秦入咸阳者 ,王之
王:使……称王

文言词语和句式 教案

文言词语和句式 教案

小组活动,探究为上——“梳理探究”专题《文言词语和句式》教学设计一、了解学生需求,确定教学目标新课程,应该不是以教定学,而是以学定教,在梳理探究前了解学生的学情,通过调查,了解到学生的学习难点,从而确定“文言词语和句式”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共有三个探究问题:1、词类活用中意动与使动的区别是什么?2、我们在阅读文言文碰到实词时,如何正确把握词语的意义?3、宾语前置有哪几种情况?二、成立合作小组,明确探究内容合作、探究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

让全班同学自由组合,分成六个小组,每两个小组负责梳理探究一个问题,给学生一周预备时间,让学生根据问题梳理高中语文课本一至五模块的文言文,找出典型例句,分析比较,也可以上网搜集资料,从而探究出规律,合作完成文言词语与句式专题的学习任务。

由六个小组各派一名学生另外组成一个评价小组,对六个小组的成果进行打分评价,评出最佳小组。

三、教学过程师:文言文以简约的语言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华,我们中学生要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文言文是“言”“文”并重的,这里的“言”,即文言知识,如实词理解,句式辨析等,今天我们就来梳理探究文言词语与句式。

第一、文言词语(一)词类活用师: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某些实词的非凡用法,这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相应具有某一新的意义,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

(探究问题1、词类活用中意动与使动的区别是什么?)学生展示合作探究成果:生甲:课本中的典型例句①悦亲戚之情话(《归去来兮辞》)②且庸人尚羞之(《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善万物之得时(《归去来兮辞》)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⑤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⑥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以上例①到例③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例④到例⑥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具有的属性,即认为宾语怎么样;名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认为宾语是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事物,即认为宾语是什么或把宾语当作什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状语后置、主谓倒装句式梳理(必修1-5)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状语后置、主谓倒装句式梳理(必修1-5)

状语后置/主谓倒装句式梳理(必修1-5)必修1《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必修2《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必修3《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必修4《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必修5《归去来兮辞(并序)》《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必修1烛之武退秦师1.状语后置句①以其无礼于晋(按现代汉语语序应为“以其于晋无礼”)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按现代汉语语序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按现代汉语语序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荆轲刺秦王1.状语后置①燕王拜送于庭(按现代汉语语序应为“燕王于庭拜送”)②使毕使于前(按现代汉语语序应为“使于前毕使”)鸿门宴1.状语后置句①具告以事(按现代汉语语序应为“以事具告”)②得复见将军于此(按现代汉语语序应为“于此得复见将军”)必修2兰亭集序1.状语后置句(1)当其欣于所遇(介词结构“于所遇”后置,按现代汉语语序为“当其于所遇欣”)(2)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介词结构“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后置,按现代汉语语序为“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3)不能喻之于怀(介词结构“于怀”后置,按现代汉语语序为“不能于怀喻之”)赤壁赋1.状语后置句(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按现代汉语语序应为“于赤壁之下泛舟游”)(2)月出于东山之上(按现代汉语语序应为“于东山之上出”)(3)徘徊于斗牛之间(按现代汉语语序应为“于斗牛之间徘徊”)(4)托遗响于悲风(按现代汉语语序应为“于悲风托遗响”)2.主谓倒装句渺渺兮予怀(正常语序为“予怀渺渺兮”)游褒禅山记1.状语后置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状语“于其址”后置,按现代汉语语序为“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舍”)必修3寡人之于国也(一)状语后置句1.申之以孝悌之义(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为“以孝悌之义申之”)2.树之以桑(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为“以桑树之”)3.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为“则无望民之于邻国多也”)4.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为“颁白者不于道路负戴矣”)5.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为“于刺人而杀之何异”)师说(一)状语后置句1.学于余(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为“于余学”)2.不必贤于弟子(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为“不必于弟子贤”)3.而耻学于师(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为“而耻于师学”)劝学(一)状语后置句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于蓝”为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于水”为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过秦论。

文言词语和句式

文言词语和句式
梳理探究
文言词语和句式
一、一词多义
①音不同,义不同。
此类多为多音多义词。 如“属”读shŭ,意思有: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属于 不者,若属皆为所虏 类
读zhŭ,意思有: 衡少善属文 写 属予作文以记之 同“嘱”,嘱托
②词性不同,词义不同。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
斗帐,帐子像倒置的斗的样子,所以叫做“斗帐”。红罗,红色的轻软丝织品。
1.“于”表被动
⑴而君幸于赵王
·
⑵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学于余
·
2 . 用 “ 见 ” “ 见 … 于 …”“ 受 … 于…”表被动。 ⑴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
⑵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⑶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
3.用“为”“为……所……”、 “为所”表被动。
⑸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注意:根据上下文去选择多义词在句中 的正确义项。
二、古今异义
随着语言的演变,有些词语的古今意义发生 很大的变化。这种现象叫做古今异义现象。
①因词义扩大而形成的古今异义 ②因词义缩小而形成的古今异义 ③由词义转移而形成的古今异义 ④词感情变化而形成的古今异义
1、不要把单音词误以为双音词。
(1)表疑问:
A、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 王曰:“何以知之?”
B、何所……?(……的是什么?)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C、奈何……?(……怎么办?……为什么?)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D、如……何?奈……何?(拿……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样呢?) 如太行王屋何?
E、孰与……?(与……相比,哪个……?)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人教版高中课标语文教材必修五介绍

人教版高中课标语文教材必修五介绍

《装在套子里的人》
1、别里科夫有哪些套子。从中可以看出什么思想性格特点? 2、别里科夫的恋爱史:漫画事件、骑自行车事件、当面交锋事件。 3、小说的主题 。社会的角度/个人的角度。 4、小说主要用夸张和讽刺的手法表现人物。 5、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套子?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一些例子来。
《边城》
1、对美的讴歌:景色美、风情美、人情美。 《边城》的主题。 2、分析翠翠的形象,尤其是心有所属、情窦初开的心理描绘。
《中国建筑的特征》
◦ 梳理文章结构 ◦ 引论——主体——深化——结 语
◦ 课外搜集一些图片,充分利用当 地建筑资源。
《作为生物的社会》
◦1、梳理文章的结构 ◦2、欣赏幽默风趣的语言
《宇宙的未来》
◦ 梳理文章,读懂文章 ◦ 体会这篇演讲词幽默风趣的 语言特点
◦ 缘事析理——学习写得深刻 ◦ 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 ◦ 锤炼思想——学习写得有文采 ◦ 注重创新——学习写得新颖
◦ 第三部分(第4、5段)即景抒情,先以大起大落 的笔势写兴尽悲来的身世感,接着直抒穷且益坚, 求世济时的坚定信念,体现了昂扬奋发的时代精 神。
◦ 第四部分(第6、7段)倾吐平生之志及今日知遇 之感,点明作序的缘由。
2、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 3、学习这篇文章写景的技巧。
其一,色彩变化之美。 其二,远近变化之美。 其三,上下浑成之美。 其四,虚实相映之美。
2、怎样看待庄子的逍遥游? 3、品味庄子浪漫主义的奇丽色彩和
汪洋恣肆的艺术风格。
《陈情表》
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 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在疏通文字的基础上,梳理文章 的脉络。
3、体会李密的感情,欣赏文章凄切 婉转的陈情技巧。
阅读鉴赏——第三单元

13.《文言词语和句式》

13.《文言词语和句式》

一、一词多义
【释义举例】 例2:谢 1 阿母谢媒人 2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3 乃令张良留谢 4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5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6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7 及花之既谢 8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否”
一、一词多义
【释义举例】 例2:谢 1 阿母谢媒人 (推辞,谢绝) 2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道歉,认错) 3 乃令张良留谢 (辞别) 4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辞别,离开) 5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感谢) 6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告诉,告诫) 7 及花之既谢 (凋落) 8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否”(请问)
二、古今异义词
如何掌握古今异义词: 3.要分辨单音词和多音词。
①不要把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词误认为 一个双音词。如“然/后”“地/方”“其/ 次”“学/者”“其/实”“祖/父”“智/ 力”“于/是”“交/通”“妻/子”“指/ 示”“以/为”“因/为”“无/论”等。
二、古今异义词
如何掌握古今异义词: 1.“牢记迥别”。对古今词义差别大的要牢记。
例如:“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中的 “除”字,在句中当“整理”讲,在现代汉语 中是“除去”、“去掉”的意思,古今词义相 差比较大。再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中 的“去”字,在句中是“离开”,现代汉语中 是“到……去”,古今词义相反。
一、一词多义
【释义举例】 《孔雀东南飞》“相”字的整理 (三)指代第三人称,可译为“他(她)”。 ⑫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⑬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⑭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 ⑮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 3. xiàng,名词,“相貌”之意 ⑯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⑰ 相面、相马:察看,判断,观察
启听淮北取籴 辽人常越境而汲 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定语后置句梳理(必修1-5)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定语后置句梳理(必修1-5)

定语后置句梳理(必修1-5)必修1《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必修2《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必修3《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必修4《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必修5《归去来兮辞(并序)》《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必修1荆轲刺秦王1.定语后置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按现代汉语语序应为“太子及知其事者宾客”)②群臣侍殿上者(按现代汉语语序应为“侍殿上者群臣”)鸿门宴1.定语后置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白璧”“玉斗”做中心语,“一双”做定语)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兵”做中心语,数词做定语。

)必修2兰亭集序1.定语后置句(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大、盛”后置,标志是“之”,按现代汉语语序为“仰观大之宇宙,俯察盛之品类”)(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定语“盛”后置,按现代汉语语序为“虽无盛之丝竹管弦”)赤壁赋1.定语后置句(1)凌万顷之茫然(正常语序为“凌茫然之万顷”)(2)客有吹洞箫者(正常语序为“有吹洞箫客”)必修3劝学1.定语后置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为“爪牙”的定语,“强”为“筋骨”的定语。

“之”为定语后置的标志)过秦论1.定语后置句铸以为金人十二。

(金人做中心语,数词十二为定语。

)必修4廉颇蔺相如列传1.定语后置句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现代汉语语序为“求可使报秦者”)苏武传1.定语后置句送匈奴使留在汉者(现代汉语语序:送留在汉者匈奴使)。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自制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54张ppt)课件(共54张PPT)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自制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54张ppt)课件(共54张PPT)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吾得兄事之
(二)名词作状语
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
(3)表示工具或方法,译为“用(以、靠)••••••”等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词类活用
动词作名词 (1)
(动词活用)
从动词在句子的位置来判断,看它是否处于主语、 宾语的位置上,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一屠晚归
课堂练习
瓶无储粟,生生所资 眄庭柯以怡颜 园日涉以成趣 或棹孤舟 襟三江而带五湖
川泽纡其骇瞩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虽然,犹有未树也 则刘病日笃 具以表闻
吾、文言句式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 法,强调“不同的”“特别的”。 就文言文来说,这些句式却是很 正常的。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 况、事物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 否定判断的句子。 文言文中表判断的常见句式 有如下几种类型:
1.“于”表被动 ⑴而君幸于赵王
⑵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 学于余
·
2 . 用 “ 见 ” “ 见 … 于 …”“ 受 … 于…”表被动。 ⑴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⑵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 · ⑶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 ·
3 . 用 “ 为 ” “ 为 …… 所……”“……为所”表被动。 ⑸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⑹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 表判断。
· ⑴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 ⑷梁父即楚将项燕。 · ⑸环滁皆山也。 · ⑹此亡秦之续耳。
3 .动词“为”“是”表判断(注意和代 词“是”的区别) 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 ⑵此后典籍皆为版本。 · ⑶问今是何世。 ·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教学教案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2)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教学教案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2)

1、疑问句
2、介词宾语,有时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板书设计:
3、否定句。

4、用“之”或“是”提宾 文言句式之宾语前置教案
教学目标:探究并掌握宾语前置的几种情况。

教学重点:宾语前置
教学方法:引导法、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重点是来解决宾语前置的问题。

二、明确概念
1、什么叫宾语?
2、什么叫宾语前置?。

三、规律探究:
1、例题:
规律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的宾语时,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必须具备的条件:宾语必须是疑问代词。

2、例题:
规律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时,宾语前置。

3、例题:
规律3:否定句中,代词作动词的宾语时,宾语前置 。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

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4、例题:
规律4: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四、练一练
五、结语
六、作业。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梳理探究《文言词语与句式》(2)(66)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梳理探究《文言词语与句式》(2)(66)
文言词语和句式
文言词语和句式
文言词语
包括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包括名词、动
词、形容词、数词、量词。
虚词:意义比较抽象,有帮助造句作用的
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代词以及兼词。
兼词
兼有两个意义和作用的词。 如:投诸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 广数千里……

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 (3) 表示对人的态度。
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 吾得兄事之
(4)表示工具或方法,译为“用(以、靠)••••••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课堂练习
在本册所学过的文言文中找出以上所讲词类 活用的词各一例。
总结第五册词类活用的词
一词多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根据上下文准确把握词义 练习 “绝” ①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动词 断绝《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 ④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动词 隔绝《桃花源记》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动词 横渡《劝学》 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动词 停止 消失《石钟山记》

⑥ ⑦
以为妙绝
形容词 到了极点《口技》
常见实词
文言实词包括 名词 、动词 、形容 词 、数词 。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 教学大纲 》(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年4月第1版)开列了120 个 常见文言实词。2003年及以后年 份的高考涉及文言实词的试题不 会超过这120个实词的范围。
一、掌握文言实词的基本知识
1、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变化。

通假,基本是同音通假。主要有四种情况: 1、同音通假 终老不复取(娶) 2、双声通假(声母相同) 莫(暮)春者,春服既成 3、叠韵通假(韵母相同) 卒(猝)起不意 4、形近通假(声母相同) 将军身被(披)坚执锐

高中语文必修五“梳理探究”:文言词语与句式(优秀实用课件)

高中语文必修五“梳理探究”:文言词语与句式(优秀实用课件)

名词 名词
动词 作状语
使动

名 词 意动
类 动 词 动词 动词
名词 使动

形容词 名词
用 形容词 形容词 动词 形容词 使动
形容词 意动
其他
为动用法 数词活用作动词
名词的活用
动词
作状语
使动
意动
名词 动词
1、名词+名词+名词 例:天雨雪
2、名词+代词 例:以其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
3、副词(遂、不、弗、既、乃、已等)+名词 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元载以为自己有清除恶人的功绩,就贬损前贤,认为
(天下人的)文才武略,没有谁比得上他。(是非:偏义
复词,偏义于“非”,非议、贬损。以为:认为。才略:
才能、谋略。)
文言实词
(五)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类词在特
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 另一类词的语法特征,并进而 产生出和语境相适合的意义。
名词
名词
古义:特指黄河;今义:泛指河流。
金就砺则利。
词义缩小
古义:泛指一切金属;今义:专指黄金。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词义转移
先帝不以臣卑鄙 词义感情色彩变化
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今义:品质恶劣。
文言实词
(三) 通假字
通假字
古人使用文字,有时没有用该用的某个字, 而用另一个读音和它相同或相近的字来替代。 这种现象叫通假。
如: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庠序”,同义复词,两者都是学校,只 是时代 不同叫法不同,故合译为“学校”
【对点训练】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
A. B. C. D.

人教版高中语文“梳理探究”专题分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梳理探究”专题分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梳理探究”专题分析发表时间:2015-07-23T16:36:42.19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5年7月总第162期供稿作者:段亚楠[导读] 这些专题有的侧重对以前所学的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有的则通过自主思考或合作研讨,培养探究能力。

段亚楠延安大学文学院陕西延安716000摘要:人教版高中语文“梳理探究”是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同时也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的重要栏目,它与“阅读鉴赏”“表达交流”“名著导读”并列成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结合新课程标准,高考考纲,部分高考试题对“梳理探究”这个大专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一些教学策略。

关键词:人教版高中语文梳理探究专题分析人教版高中语文“梳理探究”专题的基本含义就是积累、整合、探究、创新。

它与义务教育阶段的“综合性学习”有相通之处,都很注重语文学习的应用和实践。

《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课程的基本理念中第二个理念就是:“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高中语文课程,应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更新内容,以适应现实生活和自我发展的需要。

要使学生掌握语言交际的规范和基本能力,并通过语文应用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材中“梳理探究”共有15个专题,每册安排三个专题。

这些专题有的侧重对以前所学的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有的则通过自主思考或合作研讨,培养探究能力。

“梳理探究”的设计是源于《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的课程目标中的几项对学生素质发展的要求,如:第一,积累。

整合是“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过程中,注重梳理。

”例如教材中“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修辞无处不在”“古代文化常识”等侧重于积累、梳理、整合,同时在整合中能够训练学生多方面的学习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人教课标教材(必修)“梳理探究”编辑意图与教学建议

人教课标教材(必修)“梳理探究”编辑意图与教学建议
为 了 落 实 新 课 程 的 精 神 , 明确 。 如 , 积 累 ・ 合 ” 求 “ 培 比 “ 整 要 能 项 重 要 内 容 的 综 合 实 践 活 动 ; 否 养 学 生 的 创 新 意 识 和 实 践 能 力 , 围 绕 所 选 择 的 目 标 加 强 语 文 积 则 ,就 将 与 语 文 课 的 教 学 目标 相 积 极 倡 导 自主 、 作 、 究 的 学 习 累 , 积 累 的 过 程 中 , 重 梳 理 。 游 离 。 因 此 , 内容 的选 择 上 , 合 探 在 注 在 我 方 式 ,这 套 必 修 课 教 科 书 设 计 了 根 据 自 己 的 特 点 , 长 补 短 , 步 们 主 要 侧 重 于 语 言 、 文 学 和 文 化 扬 逐
养 学 生 搜 集 和 处 理 信 息 的 能 力 、 册 安 排 3个 专 题 。如 必 修 1 优 美 《
问 题 的 能 力 以及 交 流 与 合 作 的 能 与 流 行 文 化 》 必 修 2 成 语 : , 《 中华
2 符 合 学 生 实 际 , 加 趣 味 . 增 高 中 生 经 过 九 年 义 务 教 育 阶
纲 要 ( 行 ) 强 调 : 倡 导 学 生 主 语 文 专 题 活 动 的 形 式 呈 现 的 , 词 语 和 句 式 等 语 文 知 识 进 行 梳 理 试 》 “ 全 书 5个 专 题 , 探 究 、 累 运 用 。 每 积 动 参 与 、 于 探 究 、 于 动 手 , 套 教 N- 共 设 计 了 1 乐 勤 培
获 取 新 知 识 的 能 力 、 分 析 和 解 决 的汉 字 》 奇 妙 的 对 联 》 新 词 新 语 性 。 《 《
力 ” 为 此 , 个 语 文 课 程 标 准 对 文 化 的 微 缩 景 观 》 修 辞 无 处 不 段 的 学 习 , 言 、 学 知 识 面 日渐 。 两 《 语 文

追本溯源 提升能力——浅谈高三文言文专题复习策略

追本溯源 提升能力——浅谈高三文言文专题复习策略

◦语文教学与研究追本溯源提升能力—浅谈高三文言文专题复习策略超红(成都七中(高新校区)四川成都610000)摘要:在高三的复习中,通过一定的训练,文言文专题是学生最易提升的板块。

但现实却是,学生在遇到课外文言文阅读中的“拦路虎”时往往容易手足无措,以致无谓去分,非常可惜。

文章从学生在文言文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尝试从落实教材、系统积累、加强推断、构建体系这四个方面进行实践,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并巩固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文言文;学生现状;复习策略进入高三后,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都有了很大的转变,学习态度认真、端正,学生也期望通过科学有效的复习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

而在高三的复习中,相较其他阅读专题,文言文的增长点相对较大。

因此,针对学生高三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和备考尤为必要。

那 么,在文言文这个专题,学生主要有哪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呢?针对学生的问题,又有哪些解决之道呢?一、学生在文言文复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 部分学生不喜欢古文,惧怕文言文,有畏难心理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①学生古文的阅读量少,阅读经验不足。

高中阶段选入教材的经典文言文只有17篇,加之学生这方面的阅读量少,积累非常薄弱,语感更是无从谈起,能力的提升自然更是无稽之谈。

②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有着一定的差异,这增加了古文的阅读难度。

我们大家都知道,学习语言的最高境界,就是形成该种语言的思维方式。

恰如一个长期置身英语环境中的孩子,英语的综合能力往往能够很快提升。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语言本身的思维方式问题。

所以,我们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若是能以文言文的思维进行思考、表达,文言文的学习就更好突破了。

③现行的某些不科学、不合理的中小学古文教学方式导致学生阅读能力不高。

学生在文言文的启蒙阶段,更多的是注重知识点的记忆,而非系统性的把握和鉴赏,这为高中文言能力的提升带来很大难度。

(二) 多数学生文言知识积累不够,知识的迁移能力不强,阅读古文有语言障碍,无法真正读懂文章。

高中语文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 公开课件

高中语文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 公开课件


“像••••••似的”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常以身翼蔽沛公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四、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
3、表示对人的态度,译为“从(在、当)
••••••”

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吾得兄事
词 4、表示工具或方法,译为“用(以、靠)
作 状
••••••”等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1、“于”表被 动
⑴而君幸于赵王
·
⑵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 时,学于余
·
2、用“见”“见…于…”“受…于…” 表被动。
⑴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 ⑵ 臣 诚 恐 见 欺 于 王 而 负 赵 。 ··· · ⑶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3、用“为”“为……所……”“……为 所”表被动。
⑸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3、“所”字后面的名词用作动词
置人所罾鱼腹中
名 4、名词用在代词“之、尔、我、汝、其”等

前面用作动词。

一狼洞其中
用 为 动 词
驴不胜怒,蹄之 5、两个名词连用,组成动宾关系或主谓关系,
则前名词或后一名词用作动词。 刑人如恐不胜
我师道也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四、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
名词用作动词的常用翻译方法: A:名词前面加一个动词,变成动宾关系。
文言文中表判断的常见句式类型:
3、动词“为”“是”表判断(注意 和代词“是”的区别)
⑴⑵人此为后·刀 典俎籍皆,为我版为·本鱼肉。。 ⑶问今是何世。· ⑷⑸同是·行日十 也·二,年天,朗不气知清木,兰惠是风·女和郎畅。。

文言词语和句式期末复习材料

文言词语和句式期末复习材料

文言词语和句式期末复习材料文言词语和句式复习材料文言是指五四运动以前通用的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

学习文言文,既有利于继承文化遗产,也有助于提高现代汉语的修养。

古今汉语有不少一致的地方,也有很多差别。

这种差别除语音外,还表现在词语和句式的运用上。

为了培养对古代汉语的语感,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我们需要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知识、虚词和文言句式,并进行一番梳理。

为使同学们复习方便,特编排此材料。

一、文言词语包括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

虚词:意义比较抽象,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代词以及兼词。

A、文言实词对文言实词的学习要着重注意以下四个方面:(一)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是文言文中的普遍现象。

《考试大纲》规定中学生必须掌握常用的120个文言多义实词的意义。

阅读文言文遇到多义词时,如何根据上下文准确把握它的意义,是读懂文章的关键。

试分析以下句中“亡”的含义: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3、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等死,死国可乎?4、今刘表新亡。

练习:1、联系上下文,指出下列句中“绝”的含义①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③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④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石钟山记》⑤以为妙绝。

《口技》⑥佛印绝类弥勒。

《核舟记》⑦绝云气,负青天。

《逍遥游》)2、整理《孔雀东南飞》中“相”字的用法①相见常日稀②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③登即相许和④会不相从许⑤嬉戏莫相忘⑥誓天不相负⑦儿已薄禄相注意:大家在现阶段的学习中,遇到多义实词时,一定要联系语境,推知词语在句中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积累。

有兴趣的同学,可从课本91页的第1小题中选取几个词语,回忆初高中阶段的相关文句,看看你都见过它们的哪些义项。

教学反思-《文言词语与句式》

教学反思-《文言词语与句式》

教学反思:《文言词语与句式》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文言词语与句式》教学反思文言文以简约的语言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华,经历了上千年锤炼的古典文学是我们民族精神内涵的源头活水。

诚如吕叔湘先生所说:“教文言文是什么目的?可以说有几种说法:第一,是古为今用。

在现代的书面语里头,时常会出现一些文言词语,甚至于引一段文言文,或是引两句诗,要能够读懂,就得学一点文言,这是一个说法。

还有古代文艺,古代有很多好作品,我们要能够欣赏,这也是一个目的。

再进一步,还有一个文化遗产的问题。

我们中国历史长,文化遗产丰富,现在的青年如果不学文言文,这个遗产就丢了。

”吕老引述的这三种说法已达成共识。

中学生要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大纲》的要求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内容。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文言文是言文并重的,这里的“言”,即文言知识,如实词理解、句式辨析等。

可由于文言文距离我们的时代久远,和现代文比,写作的文化背景差异大,使用的词语、句法也不同,有的词汇,今人已不用,即使延用至今,与现代汉语中的词义,相差甚远,因此学生阅读文言文时,首先就在疏通文意上产生障碍,加之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贯彻“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方针,多采用教师讲、学生记的单一模式,强调教师作为教育主体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作用,致使教学过程失去生机和活力,使文言文成为教师教学的薄弱环节、学生学习的难点。

在“文言词语与句式”专题的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能出智慧,去战胜学习中的困难,有了兴趣,学生就可以由被动的、反应性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创造性的获取者。

为了让学生有兴趣主动学习,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首先,以学定教,在课前先了解哪些问题是学生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梳理探究的,哪些是需要学生合作梳理探究的,通过讨论,我们共同确定了三个问题作为合作探究目标:①词类活用中意动与使动的区别是什么②我们在阅读文言文遇到实词时,如何准确把握词语的意义③宾语前置有哪几种情况。

高二语文必修五文言文总结

高二语文必修五文言文总结

高二语文必修五文言文总结高中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二语文必修五文言文,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高中语文必修五目录第一单元阅读鉴赏第一单元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2、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3、边城...............................................沈从文4、哦,香雪...........................................铁凝第二单元5.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6、滕王阁序.............................................王勃7、逍遥游..........................................庄周8、陈情表..........................................李密第三单元9、咬文嚼字...........................................朱光潜10、孟浩然...........................................闻一多11、说“木叶”.......................................林庚12、谈中国诗.........................................钱钟书第四单元13、中国建筑的特征...................................梁思成14、作为生物的社会...............................刘易斯·托马斯15、指印.............................................丹齐克16、宇宙的未来.....................................史蒂芬·霍金表达交流缘事析理学习写得深刻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锤炼思想学习写得有文采注重创新学习写得新颖访谈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有趣的语言翻译名著导读《三国演义》《堂吉诃德》高二语文必修五文言文有哪些?高二语文必修五文言文有《归去来兮辞》、《陈情表》、《逍遥游》、《项脊轩志》《归去来兮辞》余家贫,耕1653植不足以自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这个人;今义:多指男性配偶的 礼貌称呼。
腹犹果然
古义:很饱的样子;今义:事实与想的 一样,不出意料。
2.注意对偏义复词的理解与积累。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突然、意外的事变;今义:副词, 很。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古义:特指婆婆;今义:公婆。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古义:特指哥哥;今义:父亲和哥哥。
文言实词
(一) 一词多义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爱护
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惜,吝惜
爱慕,欣赏

1风雨不动安如山 2然后得一夕安寝 3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4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5沛公安在 6既来之,则安之 安稳 安逸 安抚,抚慰 安置、安放 哪里 使……安
①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③梁父即楚将项燕。 ④环滁皆山也。 ⑤此亡秦之续耳。
3.动词“为”“是”表判断(注意和代 词“是”的区别) ①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②此后典籍皆为版本。 ③问今是何世。
④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⑤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4、主谓直接表判断的。
①荀卿,赵人。 ②刘备天下枭雄。
文言词语:包括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包括名词、 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 虚词:意义比较抽象,有帮助造句作用 的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 叹词、代词以及兼词。
文 言 实 词
一词多义 古今异 假 怜 去 使 素 相 要 致 安 乘 非 何 间 弥 劝 是 汤 谢 宜 质 被 诚 复 恨 见 莫 却 适 涕 信 遗 治 倍 除 负 胡 解 乃 如 书 徒 兴 贻 诸 本 辞 盖 患 就 内 若 孰 亡 行 易 贼 鄙 从 故 或 举 期 善 属 王 幸 阴 族 兵 殆 顾 疾 绝 奇 少 数 望 修 右 卒 病 当 固 及 堪 迁 涉 率 恶 徐 再 走 察 道 归 即 克 请 胜 说 微 许 造 左 朝 得 国 既 类 穷 识 私 悉 阳 知 坐
2、谓语的省略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而竭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 (鼓)而衰,三(鼓)而竭
3、动词宾语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之)为上卿。
4、介词宾语的省略
旦日飨士卒,为(吾)击破沛公军 欲呼张良与(之)俱去
5、介词的省略 寓形(于)宇内复几时?
二、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动词 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子叫被 动句。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 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 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
1、“于”表被动。 ①而君幸于赵王。
②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学于余。
2、用“见”、“见…于…”表被动。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3、用“为”、“为……所……”、 “……为所”表被动。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4、用“被”表被动。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5、意念被动句(无标志)。
①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②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三、倒装句
所谓倒装,是比照现代汉语习惯说的。 1、主谓倒装。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 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 达的需要。 ①甚矣,汝之不惠!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 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 楚乎?”孟子对曰:“是谋非 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 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 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 也。”
翻译:
滕文公问道:“滕国是个小国,夹 在齐国和楚国的中间,侍奉齐国呢,还 是侍奉楚国呢?” 孟子回答道:“谋划这个问题不是 我力所能及的。必不得已,就只有一个 办法:深挖护城河,筑牢城墙,与百姓 共同守卫,百姓宁可献出生命也不逃离, 这样就好办了。”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古义:不同;今义:不同和相同之处。
3.注意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 义感情色彩的变化。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词义扩大
古义:特指黄河;今义:泛指河流。
金就砺则利。
词义缩小
古义:泛指一切金属;今义:专指黄金。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词义转移
先帝不以臣卑鄙
词义感情色彩变化
何 若 以 者
乎 所 因 之
乃 为 于
其 焉 与
虚词的作用:
①表结构关系(请息交以绝游 木欣欣以向荣)
②表示特定的语法关系(所赖君子见机,达人 知命) ③作倒装的标志(何陋之有?)
④突出语气(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
十八个虚词的用法见专题课件(略)
给这段文字加上标点符号: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 齐楚事齐乎事楚乎孟子对曰是 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 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 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意动用法与使动用法的区别: 对于意动用法,要把握它所表示的“认 为”这个意义特点。意动用法是认为(或以 为)宾语怎么样,是主观的看法,客观就不 一定如此了。 而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君子之学以美其身 意动
使动
文言虚词
常见文言虚词
高考考试大纲规定18个虚词:
而 且 也 则
名 词
名 词 名 词 名 词
名 词
动词 作状语 使动
意动 名词 使动 名词 动词 使动 意动
词 类 活 用
动 词 形容词
动 词 动 词 形容词 形容词 形容词 形容词
其 他
为动用法 数词活用作动词
左右欲刃相如 刃:名词用作动词,用刀子杀。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云:像云一样。 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小学而大遗 小:小的方面。大:大的方面。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兵器,军械 士兵,军队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4左右欲兵之 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
用兵策略,战略
用兵器杀人 兵符,复合词, 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文言实词
(二) 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
1、不要把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节词误以为一 个双音词。 铁骑突出刀枪鸣 古义:突然出现;今义:冲出,强调。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明 显出路的困境。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夫战,勇气也。
③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 ④莲,花之君子者也,菊,花之隐 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⑤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用“者”、“也”表判断的四种类型:
① ……者 ……也。 ② …… ,……也。
③ ……者,…… 。
④ ……者也。
2、用副词“乃”、“则”、“即”、 “皆”、“耳”表判断。
2、宾语前置
A、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 ②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③忌不自信。
B、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宾语,宾 语前置。
①大王来何操? ②沛公安在? ③执肃手曰:“卿欲何言?” ④微斯人,吾谁与归! ⑤不然,籍何以至此?
C、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②夫晋,何厌之有?
文言文句式总分两大类:固 定句式、特殊句式。其特殊句式 又可分为:判断句、被动句、倒 装句、省略句四大类。文言文句 式是每年高考语文必考考点之一, 也是高中语文学习非常重要的一 个版块。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 情况、事物间的关系作出肯 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1、用“者”、“也” 表判断。 “者”表停顿,“也”表判断。
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今义:品质恶劣。
文言实词
(三) 通假字
通假字
古人使用文字,有时没有用该用的某个字, 而用另一个读音和它相同或相近的字来替代。 这种现象叫通假。 通假字有“约定俗成”的规律,不能认为 凡是同音字都可以通假。由于历史音变,有些 通假字和本字的读音相差甚远。 被替代的那个字叫本字,用来替代的那个 字叫借字,也就是通假字。凡通假字都要按本 字来解释,也应读本字的音。
通假,基本是同音通假。主要有四 种情况:
1、同音通假 终老不复取(娶) 2、双声通假(声母相同)
莫(暮)春者,春服既成
3、叠韵通假(韵母相同)
卒(猝)起不意 4、形近通假 将军身被(披)坚执锐
文言实词
(四)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类词在特 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 另一类词的语法特征,并进而 产生出和语境相适合的意义。
能日行千里的马
中心词+之+定语式结构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
中心词+数(量)词式结构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一顿有时(就)吃掉一石的粮食。
铸以为金人十二。 用它铸成了十二个金人。
4、介词结构后置
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常常放 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些 则置后作补语。
③唯利是图
唯才是举。
3、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 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 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 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 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
中心词+定语+者式结构 求人可使报秦者,末得。 寻找能够出使回复秦国的人
中心词+之+定语+者式结构
马之千里者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 · 吾从而师之
·
四、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词或某种成分的现象, 文言文中是很多的。 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 2、省略谓语。 3、省略宾语。 4、省略介词。 5、省略量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