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赛课导学案_3
第12 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主要讲述汉武帝凭借其高明的治国智慧, 在政治、思想文化和经济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了国家统一。
这样一个大一统的时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期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以本课的内容在中国古代史的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 了解“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及盐铁专卖等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2. 过程与方法:从引导学生阅读《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图表入手,结合相关历史记载,逐次分析汉武帝所采取的各项相关措施。
3. 感知汉武帝为维护国家统一所作的努力,认识维护和巩固国家的统一是中华民族长期永恒的任务。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推恩令”的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盐铁官营。
难点: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汉朝巩固“大一统”的作用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 “汉武帝登基视频”。
教师:“他将塑造一个民族的灵魂,也将开创一个新的时代。
”汉武帝将开创一个什么样的新时代?今天,让我们穿越两千多年的历史烟云,一起去感受这位帝王的丰功伟绩。
第12 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教师:汉武帝登基大汉帝国宝座,雄心勃勃,准备一展雄才大略。
他是否具备了一展雄才大略的条件,他又面临着怎样的社会局面?仔细审视这个帝国,武帝的心中喜忧参半。
第一篇章武帝登基,喜忧参半展示:武帝之喜:“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史记? 平准书》教师:材料说明汉武帝继位时,国家的经济状况如何?学生:经济富裕。
教师:结合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想一想: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汉初的休养生息和文景之治教师:汉武帝是一个幸运的继承者。
他的祖辈六十多年来励精图治,交给他一个繁荣富裕的国家。
经济上的富裕为汉武帝实施政治抱负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导学案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教学难点: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认识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
这件金缕玉衣共用玉2498片,金线1100克。
制作一件玉衣所需的费用相当于当时一百户中等人家的家产总和。
需要上百个工匠花两年多的时间完成。
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这件金缕玉衣是在汉代诸侯王刘胜的墓中发掘的。
这说明诸侯王生活奢侈,经济实力强,他们享受着与天子同等的待遇,甚至凌驾于天子之上,这些诸侯王的存在,令谁最为担忧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推恩令”的实施1.展示图片: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2.教师讲述:图片说明在西汉初期诸侯王的势力依然很强大,这种尾大不掉的隐患,存在了半个多世纪,到文景之时,诸侯王的势力急剧膨胀,公元前154年发生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诸侯国对抗中央的叛乱,这使得中央的统治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面对这一问题,我们来看汉武帝是怎样做的!3.教师提问: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提示: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4.教师讲述:通过“推恩”这种相对缓和而“富有人情味”的方式,原来的王国被分割成许多小侯国,侯国不再属于王国管理,而归中央直接管辖的郡管理。
不费一兵一卒达到了削弱王国的目的,而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对皇帝感恩戴德,从而培养了侯国的忠诚。
5.教师提问:除了“推恩令”的措施外,汉武帝还采取什么措施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管理?提示:设刺史,进一步削弱诸侯国的势力。
6.教师讲述:汉武帝将全国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名。
专门负责监察本州的主要官吏和豪强地主的不法行为。
那么,“推恩令”和“设刺史”的实施有怎样的影响?提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目标导学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历史再现:欣赏历史话剧——“诸子百家”论治国(旁白:时间:汉武帝时期;地点:长安皇宫;人物:四位学生,一个扮演汉武帝,另外三个扮演诸子百家继承人)生A:众爱卿,朕今天让你们给寡人出出主意,究竟采用什么思想来治理国家,可永保江山呢?生B:启奏陛下,恕臣直言。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赛课导学案_3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主要讲述汉武帝凭借其高明的治国智慧,在政治、思想文化和经济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了国家统一。
这样一个大一统的时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期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以本课的内容在中国古代史的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及盐铁专卖等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2. 过程与方法:从引导学生阅读《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图表入手,结合相关历史记载,逐次分析汉武帝所采取的各项相关措施。
3. 感知汉武帝为维护国家统一所作的努力,认识维护和巩固国家的统一是中华民族长期永恒的任务。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推恩令”的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盐铁官营。
难点: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汉朝巩固“大一统”的作用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汉武帝登基视频”。
教师:“他将塑造一个民族的灵魂,也将开创一个新的时代。
”汉武帝将开创一个什么样的新时代?今天,让我们穿越两千多年的历史烟云,一起去感受这位帝王的丰功伟绩。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教师:汉武帝登基大汉帝国宝座,雄心勃勃,准备一展雄才大略。
他是否具备了一展雄才大略的条件,他又面临着怎样的社会局面?仔细审视这个帝国,武帝的心中喜忧参半。
第一篇章武帝登基,喜忧参半展示:武帝之喜:“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史记•平准书》教师:材料说明汉武帝继位时,国家的经济状况如何?学生:经济富裕。
教师:结合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想一想: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汉初的休养生息和文景之治。
教师:汉武帝是一个幸运的继承者。
他的祖辈六十多年来励精图治,交给他一个繁荣富裕的国家。
经济上的富裕为汉武帝实施政治抱负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但是汉武帝清醒地认识到:他的国家并没有看上去那样稳固,繁荣背后,隐藏着诸多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导学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一、政治上的大一统
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
像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则千乘百骑,和天子一样威风。
他还自制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偃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嫡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
原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子弟,以地候之。
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史记•平津候主父列传》(1)材料反映了汉初社会的哪一问题?
(2)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解决了这一问题?
二、思想上的大一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
——《汉书•董仲舒传》(1)根据材料归纳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2)汉武帝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采取了哪些措施?
三、经济上的大一统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对社会经济的控制,采取了哪些措施?
【知识构建】
汉武帝大一统措施
措施影响(作用)经济方面
思想方面
政治方面王国问题监察问题。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
【检测提升稳固新知】1、〔2021•定西〕使儒学居于独尊位置,成为尔后整个汉代以致两千年封建社会间统治人民的正统思想的历史事情是〔〕A.秦始皇焚书坑儒B.汉武帝推行〝免除百家,独尊儒术〞C.隋唐创立科举制D.清朝统治者大兴〝文字狱〞2、〔2021•济宁〕铁穆在«中国历史研讨法»中说:〝至秦汉以后,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此非各家尽被排挤之谓,实是后起儒家能荟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义,将之尽行吸收,融会为一。
〞对此了解正确的选项是〔〕A.汉代儒学取得独尊位置,异已遭到排挤B.秦汉以后,儒学失掉丰厚和更新C.汉初儒学融合了佛教、道教思想D.儒学在汉代成为官方哲学3、〔2021•天门〕阅读如图〝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气的对比〞,判别其反映的社会效果〔〕A.诸候国权利弱小要挟着中央王朝B.王国数量大大添加C.推恩令增强了中央对中央的控制D.西汉王朝支离破碎4、〔2021•福建〕建构表示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
如下图是小文同窗的学习笔记,其中空格处的内容应是〔〕A.一致文字B.焚书坑儒C.独尊儒术D.张骞通西域5、〔2021•郴州〕某校历史兴味小组预备展开以〝汉武帝大一统〞为主题的探求活动,以下契合主题的是〔〕①公布〝推恩令〞②修筑驰道,一致车轨③〝免除百家,独尊儒术〞④北击匈奴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2021•蒙阴县一模〕〝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推恩之令〞〔〕A.扩展了汉朝的疆域B.增强了中央对中央控制C.促进了经济的开展D推进了思想文明的兴盛7、〔2021•海州区一模〕〝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兴太学〞后,〝士〞接受的教育是〔〕A.儒家思想B.法家思想C.墨家思想D.道家思想8、汉武帝为实行〝大一统〞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整理财政的措施是〔〕A.免除百家,〝独尊儒术〞B.一致货币、度量衡C.国度一致铸币,盐铁官营D.公布推恩令,削弱封国权利。
部编人教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学习目标1.了解“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及盐铁专卖等巩固大一统的措施,掌握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的史实。
2.阅读课后《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图表手,结合相关史实,逐次分析汉武帝所采取的相关措施。
3. 感知汉武帝为维护国家统.所作的努力,认识维护和巩固国家的统一是中华民族长期永恒的任务。
学习重点:汉武帝巩固大-统王朝的措施。
学习难点:“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及盐铁专卖对汉朝巩固“大一统”的作用和影响。
学习过程:[导入新课]教师课件展示《沁园春.雪)诗词:“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首词提到了我国许多杰出的封建帝王.我们已经学过了秦始皇,今天就让我们来领略汉武帝的风采。
[自主预习]完成填空并在教材进行勾划。
一、“推恩令”的实施1.背景:西汉初,和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2.过程:接受了的建议。
逐步削弱诸侯王的力量。
还建立制度,监视地方。
3.作用:通过这些措施,。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背景:西汉初,流行,不利于统治。
2目的:3.过程:接受了的建议,把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汉武帝还在长安兴办,以儒家的经典作为教材。
4.作用:从此,。
三、盐铁专卖1.背景:西汉初,还没有完全禁绝,掌握在豪强手中,富商大贾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2.目的:为.3.措施:汉武帝把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实行官营、专卖。
平抑物价。
4.作用:。
[我的问题]1.2.[问题探究]练习册材料解析题[当堂检测]练习册选择题1。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含答案解析)-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1)学习目标:1.了解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推恩令” 强化监察制度等史实,理解这些措施的作用,评价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历史功绩。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认识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作用,“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政策,从思想上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历史解释、唯物史观)3.认识汉武帝大一统是西汉强盛的顶点,经济上的发展是政治局面形成的物质基础,从而认识统一是国家强盛的重要原因。
(唯物史观、家国情怀)2)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学习难点:理解“大一统”;评价汉武帝一生的功过。
一、“推恩令”的实施1.背景:西汉初,势力强大,地方发展起来,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2.内容:提出,规定诸侯王除以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3.影响: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从此一蹶不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1.背景:西汉初,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很弱,统治者奉行“ ”的政策,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
2.措施(1)接受董仲舒“ ,”,把儒家学说立为,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2)汉武帝在长安兴办,以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培养儒学人才。
3.影响: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三、盐铁专卖1.背景:私人铸币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2.措施(1)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
(2)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专卖。
(3)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平抑物价;3.作用:使国家的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基础。
四、北击匈奴1.汉初与匈奴关系(1)背景:匈奴首领单于统一蒙古草原,南下袭扰;汉初国力疲弱。
(2)关系:对匈奴实行“ ”。
2.汉武帝时北击匈奴(1)原因:西汉强盛起来,组建起强大的骑兵队伍。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赛课导学案_4
[知识与能力]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
[过程与方法]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批判地继承汉武帝的道德、精神;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 汉武帝的大一统[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方式与方法]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授课过程]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2、导入新课:汉朝是谁建立的?汉代作皇帝时间最长的是谁?3、讲授新课:一、汉武帝的大一统:1、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2、汉武帝将地方的盐铁经营权、铸币权,收归中央;中央统一铸造发行五铢钱,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3、为巩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
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4、军事上: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取得胜利,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总之,汉武帝在位时,西汉出现了政治、思想、文化大一统的局面,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得到巩固和加强。
二、材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这一主张是谁提出的?是什么学派的代表人?答:是董仲舒提出的,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
2)这一主张是什么意思?答: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其它各家思想都予以排斥。
3)该朝代的统治者是谁?接受这一主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答:是为了巩固中央集权。
4)实行这一方针的具体措施是什么?答: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
三、小结。
展示课件,知识点汇萃四、课堂讨论:播放多媒体资料,并展开讨论:帝、景帝、武帝-----你最佩服谁?从其身上你得到了哪些教育或者启示?。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含答案)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班级:姓名:组名:一、【学习目标】1、掌握汉武帝在政治、思想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巩固措施2、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局面的目的与影响3、理解大一统的含义,正确评价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二、【重难点】重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和影响难点:正确评价汉武帝三、【自学指导】(带着问题认真阅读P54-56,用笔划出关键词)1、概括汉武帝在政治、文化和经济方面的巩固大一统措施有哪些?2、说说汉武帝推行这些巩固措施有何目的?产生了哪些作用和影响?3、请正确地评价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四、【合作探究】(对学、群学,解决以下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正确评价汉武帝?1.西汉初年,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的两股势力是( )A.朝中大将和地方官吏B.诸侯王和豪强地主C.朝中大将和豪强地主D.诸侯王和宦官势力2.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时,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
他还自造弓箭数十万,府库“珠玉宝器,多于京师”这种状况是由谁造成的( )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3.为加强中央集权,主父偃给汉武帝的建议是( )A.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D.允许诸侯王将封地分给子弟4.汉武帝时,中央设立的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地主及其子弟的官吏是( )A.锦衣卫B.刺史C.太尉D.节度使5.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播放后,很多人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了解,汉武帝治国的核心思想来源于( )A.儒家学说B.道家学说C.法家学说D.墨家学说6.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
……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
”A.秦始皇B.汉武帝C.汉高祖D.汉景帝7.公元前118年,汉武帝进行货币改革后,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 A.半两钱B.五铢钱C.铲币D.刀币8.中国古代统治者非常重视食用盐的管理。
下列哪一位皇帝曾经把地方上盐的经营权收归中央( )A.秦始皇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9.“贤良对策治春秋,抑黜诸家孔孟求。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汉武帝稳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汉武帝的治国理念和政治措施;2. 掌握汉武帝统一中央集权的方法和手段;3. 理解汉武帝对外扩张的战略和成就;4. 分析汉武帝统治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二、导学内容:1. 汉武帝的治国理念和政治措施a. 汉武帝的治国理念是“以仁治国”,注重民生,推行“仁政”;b. 实行“推恩令”,赦免冤狱,减轻赋税,得到民心;c. 推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加强中央集权。
2. 汉武帝统一中央集权的方法和手段a. 设立“三公九卿”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国力量;b. 实行“郡县制”,加强地方行政管理,统一法律制度;c. 设立“太学”,培养人才,加强中央控制。
3. 汉武帝对外扩张的战略和成就a. 发动匈奴战争,扩张西域,开辟丝绸之路;b. 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增进汉唐文化交流;c. 开拓南越、朝鲜等地,稳固大一统王朝。
4. 汉武帝统治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a. 实行均田制,加强农业生产,增加国家家当;b. 发展手工业和商业,增进经济繁荣;c. 兴修水利工程,改善人民生活;d. 奖励文化教育,创立太学,推动文化繁荣。
三、导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入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进修:分组讨论汉武帝的治国理念和政治措施,总结各组的意见,展示分享。
3. 演练:设计一些与汉武帝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4. 探究:组织学生分析汉武帝对外扩张的战略和成就,讨论其影响和意义。
5. 总结:对汉武帝统治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进行总结,归纳出其主要特点和成就。
6.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汉武帝的统治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展开相关讨论和钻研。
四、导学评判:1. 教室表现: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演练,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导学内容。
2. 作业要求:安置相关作业,包括课后阅读、思考题、写作等,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学习目标】1.了解西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汉武帝的大一统等基本史实。
2.思考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认识到: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时期;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习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学习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导入新课】刘彻即将满16岁时,父皇汉景帝病逝。
转眼间,他便从一个无忧无虑的少年成为了大汉帝国的统治者,从此,如何治理国家便成为他日夜苦思的重要问题。
他能承担历史的重任吗?他又会遇到哪些难题呢?【自主学习】一、汉武帝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政治上自主阅读课本P54~55内容和材料,完成相关内容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
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
——《汉书·主父偃传》问题:这段材料说明什么?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shèng)万乘,和天子一样威风。
他还自制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旧版)》问题:这段材料说明什么?今以法割削(xuē)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cháo)错是也。
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嫡(dí)嗣(sì)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
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汉书·主父偃传》问题:主父偃提出了什么建议?主要内容是什么?当时京城和地方的某些官员以及皇族经常做违法乱纪的事情,影响中央的统治。
汉武帝怎样才能了解官员和王族的动向,使他们忠诚自己和不敢贪赃枉法、欺上瞒下呢?这项措施的内容和作用分别是什么?二、汉武帝利用“推恩令”解决了封国问题,设置刺史加强了对全国的监察控制,实行察举制选拔人才,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彬县新民中学胡元平【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西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汉武帝的大一统等基本史实。
2.通过思考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习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学习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俗话说,得人心者得天下!汉高祖就是因为深得人心,知才善用,才打败项羽建立西汉的。
但是,得天下不易,坐天下更难。
汉高祖建立汉朝后,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形势?汉朝统治者又是怎样进行统治的?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推恩令”的实施自主阅读课本P54内容,完成第1题。
1.简述“推恩令”实施的背景、内容及作用;刺史制度的内容、作用。
(1)背景:①西汉初,诸侯势力强大,独霸一方,骄奢淫逸,公开反抗封建官吏,甚至有人企图谋反;②地方豪强、兼并土地,聚敛财富;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乱;内容:①下诏诸侯王将封地分封给子弟,封地与势力缩小;②削藩。
作用:诸侯王再也无力与中央政府抗衡。
(2)13个州部各派刺史1人,既监视州部地方官,又监视豪强及其子弟,严禁其为非作歹,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知识模块二、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盐铁专卖自主阅读课本P55~56内容,完成第2~3题。
2.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原因?客观:汉初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带来的经济繁荣,为西汉进入强盛时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是汉武帝得以实现大一统的客观条件。
主观: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是他能够完成大一统的主观因素。
3.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有何意义?(1)政治上: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汉武帝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方面采取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2.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局面的目的和意义。
3.理解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学会评价汉武帝。
二、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推恩令”的实施(1)西汉初年,势力强大,独霸一方,兼并土地,横行乡里,与官府抗衡。
(2)汉武帝采纳______的建议,使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
(3)汉武帝还建立________制度,大大加强。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西汉初,统治者奉行政策,汉武帝即位后接受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汉武帝还在长安兴办,以、、、、为教材。
从此儒学居于______地位,影响深远。
3.盐铁专卖为加强朝廷对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收归中央,统一铸造;在全国设,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在全国统一调配物资,。
这些措施的作用是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
汉武帝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巩固了________,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时期。
(二)合作探究1.材料一: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的力量对比回答问题:(1)以上材料反映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危机(问题)?材料二:“推恩令”: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令务条上,朕且临定其名号。
——《汉书》卷15上《王子侯表上》(2)“推恩令”的具体做法怎样?(3)汉武帝推行“推恩令”比汉景帝“削藩”高明在哪?2. 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秦坑儒谷汉代讲经图材料二:武帝时,察举制成为一种固定的选官制度。
不仅有了统一的选才标准和考试办法,而且科目不断充实。
……在学问上则以“儒学”为主。
材料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人教版《中国历史》上册回答问题:(1)秦始皇、汉武帝在统一思想上的做法有哪些不同?(2)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做法及其作用?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
第 12 课汉武帝稳固大一统王朝【学目】1.能出武帝大一在政治、思想、方面采纳的举措及影响2.学会价武帝。
【活方案】活一能熟知武帝在政治上施“推恩令”的原由、内容及其影响。
资料一金玉衣资料二西早期,中央和封国力量比表900508007004060050030400300 200 100 020 10 0中中央人央口人封地口国方人口人口中央辖郡封国辖郡(人口单位:万)中央辖封郡国辖郡按朝礼法 ,金玉衣是皇帝才能够享受的,在的朝墓葬中 ,能够看到侯王大多使用金玉衣,明他无朝廷,“ 同天子”的史。
资料三情境武帝:梁王出行,千乘万乘,和朕一威,他自制弓箭数十万,府的珠玉宝器不其数,比朕有。
地方下去必会朕的江山,朕想除此患,不知卿可有高?主父偃:皇上不用心,行⋯⋯可解此。
武帝:(开大笑)是卿能替朕分啊!1、上述资料反应出西早期中央面什么?主父偃的建是什么?2、合下“推恩令”的详细做法和作用。
内容:作用:活二认识思想上实行“ 黜百家,独尊儒”的背景、内容、影响。
1、情境第1页/共5页武帝:董卿,近来朕心中,王下的那些客又在批朕的政策,指中央,歪歪,吵得朕心神不定,不知卿可有策?董仲舒:皇上,您是天子,是代表天来治人的。
要思想的大一,行⋯⋯,吾皇定能尽除。
武帝:董卿言之有理,马上,通告天下。
1、全资猜中省略的内容。
2、了使儒家思想人心所向,真实成封建社会的正思想,武帝采纳了什么举措?合以下资料。
资料一愿陛下太学,置名 (聘高妙的教 ),以养天下之士(来培育天下的士人)。
——《·董仲舒》资料二史:武帝太学,最先只有 5 个老, 50 个学生。
一年后考,如能通一以上,就能排挨次当官。
昭帝学生增至100人,宣帝 1000 人,成帝猛增到3000 人。
举措:影响:2、比秦期的儒家,依据下和本知达成下表。
秦坑儒谷代(儒家的五)要,得看。
看与是一的,看禁止代度举措影响就以得好。
看,就是幼儿的察能力,大幼第2页/共5页儿的认知范围,让少儿在察看事物、察看生活、察看自然的活动中,累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导学案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学案【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1.知道汉武帝在政治、思想文化、经济、军事方面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
2.知道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学会评价汉武帝。
3.通过学习汉武帝大一统,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统一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树立统一的思想观念。
【学习重难点】(一)学习重难点1.重点:“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盐铁专卖。
2.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评价汉武帝一生的功过。
【预习新知】(一)预习新知1.推恩令(1)原因:西汉初,________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
地方上的________也发展起来,兼并土地,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
这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2)措施:汉武帝采纳_______的“________”计谋,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之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汉武帝还建立________制度,监视13个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3)影响:中央对_______的控制大大加强。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原因:西汉初,统治者奉行“________”的政策,许多士人四处游说,依附诸侯王,对抗朝廷。
(2)措施:汉武帝接受董仲舒“__________,__________”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__________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还在长安兴办________,以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3)影响:从此,________为历代王朝所推崇,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
3.盐铁专卖(1)措施: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________收归中央,统一铸造________。
还在全国各地设________,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导学案】
第12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2022年课程标准学习目标通过了解汉武帝的大一统,知道西汉发展国力强盛原因;通过了解西汉“削藩”和尊崇儒术,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的过程1.立足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知道汉武帝在政治、思想、经济、军事等方面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
(唯物史观、历史解释)2.立足史料实证和时空观念,通过对“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学习,知道儒学在封建社会占据主导地位的原因和影响。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3.立足家国情怀,感知汉武帝为维护国家统一所作的努力,理解国家统一是国家强盛的基础(家国情怀)自主学习任务一削弱地方势力设问1:汉武帝为削弱地方势力采取了什么措施?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1、的实施(1)背景:诸侯王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
(2)提出者:主父偃(3)推恩令的内容: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由皇帝制定封号。
(4)推恩令的作用:推恩令的实施,使得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从而维护了国家的。
2、建立制度(1)背景:地方上的豪强地主发展起来,土地,聚敛财富,与官府分庭抗礼,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2)刺史权力:代表中央地方官员和豪强及子弟的不法行为(3)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4)易错点:是监察中央官员;刺史是监察地方官员和豪强。
自主学习任务二加强经济管控设问2: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经济上采取了那些措施?1、农业(1)朝廷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地数万顷,提高了粮食的产量。
3、商业(1)背景:盐铁经营权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他们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2)目的: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3)措施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④下令对商人征收车船税。
4、作用: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自主学习任务三尊崇儒术设问3:汉武帝在思想上有什么烦恼?如何解决?核心措施: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七级历史上册12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
12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一、预习导学1“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一统”二、学习目标:1.理解大一统、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了解七国之乱、漠北之战。
2.通过对“汉武帝的…推恩令‟有何高明之处”的问答,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通过资料培养学生敢于立论的创新品质和利用论据论证观点的思辨方法。
三、重难点:重点:汉武帝时期稳固大一统局面的努力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措施。
难点:如何正确、准确地评价汉武帝一生的功过。
四、精讲释疑:(一)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原因1.西汉初,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有的还企图谋反;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也发展起来,与官府分庭抗礼,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2.西汉初.,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很弱,统治者“无为而治”的政策,致使诸侯王对抗朝廷。
3.富商大臣控制国家重要的经济命脉,唯利是图。
(二)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主要措施:1.政治:采纳主父堰的“”建议,使诸侯王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建立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派刺使监察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
影响: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2.思想文化: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在长安兴办以儒家的五书为教材。
影响:儒士进人各级政权机构,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
3.经济: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实行专卖、官营;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影响: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影响: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五、引导点拨“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1)词中提到的秦皇、汉武分别指哪两位著名帝王?(2)这两位帝王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3)这两位帝王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六、反馈矫正:1.举世闻名的河西走廊在西汉时被开通,当时的皇帝是()A、汉文帝B、汉景帝C、汉宣帝D、汉武帝2.有一位古币收藏爱好者,进来得到一枚汉武帝时期的古币,这枚古币的名称是()A、刀币B、布币C、半两钱D、五铸钱3.到了汉武帝当政时期,西汉王朝达到了空前繁荣的阶段,这主要是由于A、休养生息B、北击匈奴C、铸造钱币D、兴修水利4、儒家学说开始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是在()A、秦国B、秦朝C、西汉D、东汉5、汉武帝当政时期,反击匈奴的战争有()A、一次B、两次C、三次D、四次6.名句“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的提出者是()A、霍去病B、卫青C、董仲舒D、陆贾7.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是()A、翰林院B太学C、国子监D、大学8.秦始皇和汉武帝为建立和巩固统一的封建国家而采取的共同做法有()①加强中央集权②加强对思想的控制③派兵北击匈奴④加强与海外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A.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①②④9.小明对汉武帝非常感兴趣,准备写一篇关于汉武帝的治国思想的小论文,他应该查找哪家思想的材料()A. 道家思想B. 儒家思想C. 法家思想D. 墨家思想10.假设我们能够到汉武帝时期的最高学府去读书,那么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A.天文算术之理B.法家治国之道C.儒家的经D.《孙子兵法》11.据中学历史在线网消息:2000年6月,江苏吴江出土五铢钱约8000枚,重30公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温故知新】
汉高祖于年在建立西汉,推行政策,使汉初的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
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大增,史称“”。
【学习目标】
1.能列出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进一步探讨这些措施所起的作用,并能够正确评价汉武帝。
(重点)
2.通过复习比较、问题牵引、阅读回答、讨论交流、材料分析等教学活动,分析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
(难点)
3.认识汉武帝实现大一统是西汉强盛的顶点,经济上的发展是政治局面形成的物质基础,从而认识统一是国家强盛的重要原因。
【讲授新课】
(一)汉武雄风之政治篇
自主探究:“守业”之一难
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P54-55)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
他还自造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材料二:“西汉金缕玉衣”—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葬衣(见课本P54)材料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难题?汉武帝是怎样解决这一难题的?
(二)汉武雄风之思想篇
材料分析:“守业”之二难
材料一:西汉初年,诸子百家各派人物还很活跃。
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
材料二:儒道法治国思想
2、如果你是汉武帝,你会采用哪一思想来治国?汉武帝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
思考:你如何看待汉武帝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措施?比较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焚书坑儒”有哪些相同之处?
(三)汉武雄风之经济篇
合作攻坚:“守业”之三难
阅读课本P55-56,思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汉武帝又遇到了什么难题?他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最终结果如何?
牛刀小试:汉武帝为了加强朝廷对经济的控制,他采取的措施是()
A.统一铸币,盐铁官营
B.实行“推恩令”,削夺诸侯国
C.兴办太学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课堂小结】
知识
收藏箱
【随堂检测】
1、中考链接:贾谊在《治安策》中提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力小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汉武帝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体现了这一主张的是()
A. 派张骞出使西域
B.设置“十三州部”
C.颁布“推恩令”
D.反击匈奴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异)方,指意不同”,人君就无法维持统一。
“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
——《汉书•董仲舒传》(1)据材料,指出汉初社会存在怎样的思想状况?
(2)为此,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这一建议被采纳后对儒家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
【课后拓展】
阅读课本P57并结合本课所学思考
我国进入21世纪的今天,国家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
汉武帝的哪些做法对今天有重要现实意义?
【学后反思】
雄才大略汉武帝,善用人才把权集,
罢黜百家尊儒术,集权削侯分土地,
举办太学学五经,一统江山鼎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