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单元测试(一)

合集下载

高一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高一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高一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20题,每小题3分,共60分)二、非选择题21.(28分)(1)包括了皇帝和中书省、门下省长官的意见。

(3分)意义:丞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且分工明确,互相牵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皇权。

(3分)(2)地方管理机构实行分权,机构之间分工明确;互不统属,互相牵制,且直属于中央。

(6分)(3)朱元璋废除丞相职位,使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

明成祖设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家政务的助理机构。

(6分)(4)主要特点: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地方无条件服从中央,中央无条件服从皇帝。

(4分)22.(12分)示例一:论题: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4分)阐述:行省采用了犬牙交错的划界原则,有利于打破地方政府利用自身的地理环境割据自重;中央政府掌握行省的人事权,控制了各级官吏的选拔任命:行省军队的调动权由皇帝控制,抑制地方军阀势力;行省北向门户洞开,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行省既是朝廷的派出机构,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有利于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行省的设立有利于加强了中央集权。

(8分)示例二:论题:行省制有地方分权色彩,不利于中央集权。

(4分)阐述:行省可以拥有一定的经济权,可以留用30%的财政用于地方发展;行省是元代地方诸官府中唯一握有较大军权的机构;行省下设置宣慰司管理边远民族事务;行省官对地方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行省制有地方分权色彩,不利于中央集权。

(8分)示例三:论题:行省制度成功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达到中央与地方势力的平衡(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4分)阐述:一方面行省制有地方分权的色彩:如行省可以拥有一定的经济权,可以留用30%的财政用于地方发展;行省是元代地方诸官府中唯一握有较大军权的机构;行省下设置宣慰司管理边远民族事务。

另一方面行省的设立有利于加强了中央集权:如行省采用了犬牙交错的划界原则,有利于打破地方政府利用自身的地理环境割据自重;中央政府掌握行省的人事权,控制了各级官吏的选拔任命:行省军队的调动权由皇帝控制,抑制地方军阀势力。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属于人类最早的文化形态的是:A. 农耕文化B. 渔猎文化C. 采集文化D. 工业文化答案:C2. 下列关于人类进化的观点错误的是:A. 人类起源于非洲B. 人类起源于亚洲C. 人类起源于欧洲D. 人类起源于澳洲答案:C3. 人类文明的起源与以下哪个因素最为密切:A. 语言的产生B. 农业的兴起C. 社会组织的形成D. 工具的发展答案:B4. 以下哪个时期属于新石器时代:A. 古石器时代B. 中石器时代C. 旧石器时代D. 金属时代答案:B5. 以下哪个文明不属于四大文明之一:A. 埃及文明B. 印度河文明C. 黄河文明D.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答案:D6. 以下哪个古代文明被称为“河流文明”:A. 埃及文明B. 印度河文明C. 黄河文明D.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答案:C7. 以下哪个国家被认为是现代人类文明的发源地:A. 埃及B. 印度C. 中国D. 美索不达米亚答案:D8. 以下哪个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开端: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答案:A9.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古代历史的结束:A. 春秋战国B. 汉朝C. 隋朝D. 唐朝答案:C10. 中国古代历史的标志性事件是:A. 甲午战争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类起源于约_______万年前的非洲。

答案:202. 人类的祖先是一种叫做_______的古人类。

答案:直立人3. 人类最早的文化形态是_______文化。

答案:采集4. 中国古代历史的开端是_______朝。

答案:夏5. 中国古代历史的结束是_______朝。

答案:隋6. 中国古代历史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_革命。

答案:辛亥7. 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是_______河流域。

答案:黄8. 印度的古代文明是_______河文明。

(完整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完整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2018-2019 第一学期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卷姓名: 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1.西周的制度丰富多彩,在借鉴夏商制度的同时,形成了自己特色的制度。

下列哪一制度充分显示出西周以崭新的政治风格实行统治()A.分封制 B .宗法制C.世官制 D .郡县制2.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B .“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D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3.《史记·殷本纪》载:(商代)“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从而造成“比九世乱”、“诸侯莫朝”的局面。

这表明当时()A.王位世袭制不复存在B .宗法制尚未完全确立C.分封制造成国家分裂 D .郡县制已经开始推行4.据分析统计,《孟子》一书中关于水利的谈话有11 次,都涉及黄河洪水泛滥殃及邻国的问题。

从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之道在于()A.各国减少战争,专力治黄河 B .各国加强协调,统一治黄河C.统一中原,由中央政府治理 D .各自为政,分段治理5.研读下表文献史料,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诸侯国之间已出现争霸与兼并战争B.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郡县制度C.西周后期宗法等级制度逐渐瓦解D.当时出现国家统一的政治因素6.《汉书·百官公卿表》 载:“大率十里一亭, 亭有亭长;十亭一乡, 乡有三老, 有秩、啬夫、游徼⋯⋯皆秦制也。

”材料中的“秦制”是指( ) A .三公九卿制 B .法律制度C .中央集权制D .皇帝制度7.司马迁《史记》评价秦朝郡县制:“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

郡县治,天下 无不治。

”这说明秦朝“郡县制”( )A .建立在宗法制度的基础上B .强化了皇权专制主义制度C .特点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D .导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8.三国时期学者孟康解释“中朝”说,“中国,内朝也。

(完整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

(完整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

淄川中学高2016 级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 分)1、据说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建”,准确的说指()A、委任官职B C、进行分封D ,“兼治天下,立七十一国” 。

材料中的“封、严密监视、将他们变为地主2、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子女要经常回家看望父母” ,这一消息引起社会的热议。

影响今天中国人观念行为的古代政治制度是()A 、王位世袭制B 、分封制C、宗法制 D 、禅让制3、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的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 。

这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A 、建立了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央集权B、具有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C、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截然分开D、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4、秦朝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制度,山东地域上主要有齐、琅琊等郡,当时烟台属齐郡管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当时郡守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能世袭B、郡守是齐郡最高的行政长官C、烟台是齐郡郡守的封地D、齐郡无权任命辖区内的县令5、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这三个阶段。

从封建到帝制是第一次转型。

下列表述符合其特征的是()A 、由“公天下”到“家天下”B 、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C、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D、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6、秦始皇时,“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这突出说明()A、秦始皇非常勤政B、秦始皇总揽全国大权C、秦朝地方官员失职D、中央集权制度已过时7、中外朝制度的形成反映了()A、三公九卿制的废除B、地方势力的削弱C、决策中枢的转移D、外戚和宦官专权8、《剑桥中国史》中写道:“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数量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10%。

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生于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1)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1)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1)选择题1. 鲁迅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________。

A. 政治家B. 诗人C. 作家D. 画家答案:C. 作家2. 中国共产________________。

A. 军队B. 党派C. 领导者D. 企业答案:B. 党派填空题1. 中国的四大古书包括《尚书》、《礼记》、《诗经》和《______》。

答案:《春秋》2. 中国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________和指南针。

答案:火药简答题1. 请简单描述一下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答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包括语言文字、历史、哲学、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各个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精神面貌。

2. 请简要介绍中国近代史上的五四运动。

答案: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革命运动,起源于1919年的北京学生爱国运动。

这次运动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和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标志着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成立。

解答题1. 简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发展和影响。

答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它起源于隋朝,经唐、宋、元、明等朝代的发展和完善。

科举制度对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它使得中国的政治权力得以制度化,并使得人才选拔更加公正。

其次,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的发展,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并考取功名。

此外,科举制度还造就了大量的文人士大夫,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风貌。

2. 请简要解释"开放政策"对中国的影响。

答案:中国的开放政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之一。

通过开放政策,中国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增长。

开放政策还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此外,开放政策还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夏商周时期的分封制是地方分权的体现。

B. 秦朝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C. 汉朝的推恩令是为了削弱诸侯国的力量。

D. 唐朝的科举制度促进了社会流动和中央集权。

2. 以下哪一项不是隋唐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A. 设立东厂,监察官员。

B. 实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员。

C. 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政府机构职能。

D. 推行均田制,稳定农业生产。

3. 宋朝时期,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采取了哪项措施?A. 实行严格的科举考试制度。

B. 设立路府州县四级行政区划。

C. 推行王安石变法。

D. 建立东厂,加强对官员的监督。

4. 元朝时期,为了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管理,实行了哪项制度?A. 行省制度。

B. 郡县制度。

C. 分封制度。

D. 宗室封建制度。

5. 明朝时期,为了加强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多选题)A. 废除丞相制度,设立内阁。

B. 实行海禁政策,限制对外贸易。

C. 建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对社会的控制。

D. 推行一条鞭法,简化税收制度。

6. 清朝前期,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采取了哪些措施?(多选题)A. 实行屯田制度,稳定边疆。

B. 开疆拓土,对外扩张。

C. 建立藩部制度,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

D. 实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员。

7. 以下哪一项不是古代中国农业发展的特点?A. 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

B. 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C. 采用铁器和牛耕。

D. 农业生产高度商业化。

8. 以下哪一项不是古代中国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表现?A. 手工业生产专业化。

B. 商业活动受到政府严格限制。

C. 出现大量的市场和商业中心。

D. 货币经济发展,促进了商品交换。

9. 以下哪一项不是古代中国科技和文化发展的表现?A. 发明了造纸术和印刷术。

B. 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意识形态。

C. 出现了大量的文学和艺术作品。

D. 科技和文化发展受到西方影响较大。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含解析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含解析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检测试
题含解析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含解析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其(指周)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捍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

”由此可见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主要是( )
A.建立大宗小宗体系
B.拱卫王室统治
C.明确宗室血缘亲疏
D.扩大统治范围
解析:B 由“以亲屏周”可知其目的在于拱卫王室统治。

2.《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

”材料反映了( )
A.财产继承的原则
B.宗法制的基本法则
C.任人唯才的要求
D.兄终弟及的传统
解析:B “庶出,不得立”“虽幼,以嫡立”反映的是血缘关系与政治地位间的关系,体现了宗法制的基本法则。

3.商(朝)人对神灵崇拜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祖先祭祀上。

立于宗庙的先王的神主,称之为“示”。

“示”有大小之别,类似于周族的大小“宗”。

大小“示”的祭祀规格与仪式有所不同,成为区别血缘亲疏的标记,维护着有关的等级秩序……从兄弟
之间到父子之间的权力世袭继承,逐步成为国家权力运作的核心。

材料主要表明了商朝( )
A.已经有了规范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度
B.宗法制度出现并运用到权力继承上
C.重视血缘传承及基于血缘亲疏的权力运作
D.形成了浓厚的“家国同构”治国理念。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人类社会起源的说法,错误的是()A.旧石器时代是人类社会起源的开始B.人类社会起源于新石器时代C.人类社会起源于农业的发展D.人类社会起源于城市文明的兴起2.下列关于夏朝的说法,错误的是()A.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B.夏朝的创建者是大禹C.夏朝是远古时代的传说D.夏朝的社会经济是以农业为主导3.下列关于商朝的说法,正确的是()A.商朝的创建者是汤B.商朝的社会经济以牧牛业为主C.商朝的经济发展推动了青铜器的制造D.商朝是以奴隶制为基础的王朝4.下列关于西周的说法,错误的是()A.西周的统治者采取封建制度B.西周的政权建立在军事贵族的基础上C.西周的经济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D.西周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天子5.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指的是()A.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B.战国时期和秦朝时期C.春秋时期和汉朝时期D.春秋时期和东周时期二、简答题1.简述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的主要差异。

2.概括夏朝的起源和特点。

3.简要描述商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特点。

4.简述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特点。

5.简要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意义。

三、论述题1.从新石器时代到夏朝的演进过程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哪些特点得到了突出体现?2.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王朝,请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论述商朝的特点和贡献。

3.西周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关键时期,请论述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对中国封建社会演进的重要影响。

4.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请根据所学知识,从政治、军事、文化等多个方面论述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性和影响。

2024-2025年历史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带答案)

2024-2025年历史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带答案)

第一单元综合检测(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23·河南省新乡市高一期末]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位于杭州湾南岸四明山和慈溪南部山地之间的一条狭长的河谷平原上。

同河姆渡相对一样的是北方地区西安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主要分布于浐河的阶地上。

这说明我国早期聚落( )A.受经济水平的影响 B.形成了多元的文化习俗C.选址注重自然环境 D.发展出独特的建筑风格2.[2023·江苏扬州高一期末]二里头遗址中心区域由宫殿区、官营作坊区、祭祀活动区和贵族聚居区组成,大多数建筑都有统一的方向,这种营建规制对后世历代都城建设影响很大。

据此判断该遗址( )A.显现了权力中心倾向 B.是夏朝都城的历史遗存C.凸显了阶级矛盾尖锐 D.呈现出中央集权的形态3.[2023·安徽宣城高一期末]西周初期,通过分封诸侯,加强对商朝旧贵族的包围和监督。

姬姓诸侯大多被分封到黄河流域的主要农业生产区,并利用功臣等异姓诸侯作为姬姓诸侯的屏障,控制着戎狄蛮夷部落。

同时,又将旁系姬姓贵族分封到原先少数部族居住的地区。

据此可知,西周分封( )A.适应了对地方控制的需要 B.建立起了中央集权制度C.摆脱了血缘对政治的束缚 D.解决了诸侯之间的矛盾4.[2023·江苏苏州高一测试]赤狄(鬼方)各部虽然盛极一时,但是他们彼此互不统属,所以他们实际上处在中原各国的包围之中。

鲁宣公十五年至鲁成公三年(公元前594~公元前588年),赤狄被晋国各个击破,其人口和地盘尽入晋国。

至此,古老的鬼方完全被华夏族征服。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征服战争推动民族交融 B.华夏认同推动国家统一C.兼并战争破坏了分封制 D.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5.[2023·广东深圳高一期末]如图为战国时期浇铸铁制镰刀时用的模具,背后有弓形把手,一次可铸两镰,模具柄上有“右廪”字样,“廪”是国家主管农业、司造农具的机构。

高中历史 单元测试卷一(第一、二单元)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 单元测试卷一(第一、二单元)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历史试题

单元测试卷一(第一、二单元)(时间:90分钟满分: 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曰:“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据此可知( )A.宗法制度自此建立起来B.分封制以屏护周朝为目的C.分封对象都是宗族血亲D.血缘亲疏是受封等级依据解析:古文意思为:昔日周公因为两位叔叔不同心,所以把亲戚分封到各个诸侯国,屏卫周朝。

材料表明分封的目的是屏护周朝,故B项正确。

答案:B2.《禹鼎》记载:噩侯反叛伐周,厉王命禹出征,生获其君。

这反映了( )A.分封制趋向衰落,但尚能维护王权B.宗法制度开始瓦解C.商业繁荣,小农经济发展D.郡县制逐步确立解析:“噩侯反叛伐周”体现了分封制走向衰落,“厉王命禹出征,生获其君”体现了周王还能维护王权,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宗法制、小农经济和郡县制,故B、C、D项错误。

答案:A3.每到春节,天寒地冻,交通拥挤,但挡不住人们回家过年的脚步。

下列各项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 D.行省制解析:宗法制是按贵族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的制度,因为其重视血缘,因而使人们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故B项正确。

答案:B4.“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古代中国把传宗接代作为最大的孝顺,这种观念跟下列哪一制度关联( )A.宗法制 B.郡县制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解析:“孝”是中国家庭中晚辈对长辈的正确态度,对此作出明确规定的政治制度是宗法制。

材料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以作为对父辈的孝顺是宗法制的体现,故A项正确。

答案:A5.《汉书·贾山传》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

”下列措施中最有利于维持驰道畅通的是实行( )A.郡县制 B.皇帝制度C.分封制 D.三公九卿制解析:材料说明秦朝时全国各地交通方便,这与秦朝的地方制度——郡县制有直接关系。

高一上学期历史单元测试(1)新课标人教版

高一上学期历史单元测试(1)新课标人教版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系列试题高一上学期历史单元测试(1)[新课标人教版] 必修1(1-3单元)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相应的空格内。

)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从根本上说是() A.禅让制腐朽的结果B.社会历史的倒退C.奴隶主维持其统治的需要D.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2.《荀子》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这最能说明() A.周公是分封制的开创者B.分封制在周初扩展了西周的疆域C.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D.周公代周天子处理政事3.春秋时期关于“楚王问鼎”的故事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了解周朝九鼎的轻重与大小B.关心周朝镇国之宝的安危C.希望周天子把九鼎赏赐给楚王D.对分封制提出了公开挑战4.秦国能灭掉东方六国、统一中国的主要原因是() A.法家思想奠定了统一的理论基础B.秦国是六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C.秦国军事力量强大,进行兼并战争D.广大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渴望统一5.《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

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为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应是()A.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大一统的产物 B.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王嬴政称霸的需要C.丞相和御史主动提出要给秦王改名号D.秦王试图通过改名号让子孙认识自己6.秦朝在巩固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措施中,其根本性的保障措施是()A.三公九卿制B.郡县制C.监察制度D.统一货币7.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它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宰相的数量逐渐增加B.汉代的宰相位高权重C.唐代宰相的权力下降D.皇权不断加强8.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A.奠定了后代行政区域划分的基础B.扩大了元朝的政治版图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D.促进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9.科举制是我国封建政府选官制度的重大突破。

高一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

高一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

高一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 我国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最终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是在()A. 禹时期。

B. 舜时期。

C. 夏启时期。

D. 商纣时期。

2. 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是()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内服与外服制度。

D. 井田制。

3. 西周分封制的核心内容是()A. 分封土地。

B. 分封爵位。

C. 规定义务。

D. 规定贡赋。

4. 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A. 嫡长子继承制。

B. 兄终弟及制。

C. 大宗与小宗制。

D. 宗族制。

5. 西周宗法制下,形成了“周天子 - 诸侯 - 卿大夫 - 士”的宗法等级,维系这一等级关系的纽带是()A. 财产。

B. 地位。

C. 信仰。

D. 血缘。

6. 下列关于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 互为表里。

B. 前后继承。

C. 名称不同的一个制度。

D.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具体内容。

7.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不包括()A.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C.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D. 实行民主选举制。

8.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其核心是()A. 规定皇位世袭。

B. 建立三公九卿制。

C. 推行郡县制。

D. 确立皇权至高无上。

9. 秦朝三公九卿制中的三公不包括()A. 丞相。

B. 御史大夫。

C. 太尉。

D. 郡守。

10. 秦朝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的主要目的是()A. 发展地方经济。

B. 加强中央集权。

C. 促进民族融合。

D. 保证边疆稳定。

11. 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A. 焚书坑儒。

B. 推行郡县制。

C. 攻打匈奴。

D. 修筑长城。

12. 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是()A. 实行推恩令。

B. 盐铁官营。

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测试

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测试

高一历史必修1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测试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答案填入选择题后的表格里。

1.《诗经》说:“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栋梁),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这则材料最能说明西周 ( )A.实行分封制巩固统治B.实行宗法制维护政治体系C.分封制与宗法制并行D.通过宗法制实现权力集中2.《史记•陈杞世家》:“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

……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封之于陈……”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3.《左传·桓公二年》记载:“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

”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A.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的政治目的B.实行分封既可固本,也可能弱本C.开创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宗法制D.王权与神权相结合但未高度集中4.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对官吏有任免权,官吏不能世袭;实行俸禄制,官在则有俸禄,不在官,俸禄也就取消。

……皇帝及中央有权监察地方官吏的政务、财政和有无不法行为之权。

”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首先始于()A.夏朝 B.西周 C.秦朝 D.唐朝5.《汉书》记载:“秦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以为郡县。

”据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判断()①秦朝统治者对分封制的弊端有比较清醒的认识②周朝末年,宗法制和分封制都趋于瓦解,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③秦朝统治者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④为防止分封的弊端,所有官员通过考试方式产生A.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6.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郡县制建立了近两千年,不能改变。

古往今来上上下下的人都安于这种制度,这是势所必然,若不是由于合理,哪能够如此呢?”下列对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势所必然”的理解错误的是()A.吸取了分封制导致春秋战国诸侯纷争局面的教训B.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后的需要C.是强化地方独立性的需要D.与秦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相适应7.在秦朝,采取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朝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这对于政治决策的重大意义是()A.安抚群臣,为君主效力 B.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C.展现民主,体现君主关怀 D.进行廷辩,显示大臣才能8.“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含答
案及解析)
单选题
1.以下哪个不是考古学家发掘出的最古老的文物:
A.三星堆遗址石斧
B. 河姆渡遗址骨角器
C. 大汶口遗址陶器
D. 贝聿铭发现的“九鼎”
【答案】D
【解析】九鼎是商代后期历代帝王封禅时使用的礼器,而非考古学家发掘出的文物。

2.中国古代的“文物保护”始于哪个朝代?
A. 春秋战国时期
B. 秦汉时期
C. 唐代
D. 清朝
【答案】B
【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明确规定了“留文物不拣”的制度,是我国最早的文物保护措施。

填空题
1. 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与?的商贸道路。

【答案】西亚和欧洲
2. 直到21世纪,依然没有发掘出黄帝陵,因此黄帝陵所在地也叫做___
【答案】无定河
判断题
1. 著名的考古学家顾忌是我国的第一位考古学家
【答案】错误
【解析】顾依旧是我国第一位考古学家。

2. 隋文帝杨坚颁布通过了《高宗实录》,所以他被认为是中国
史上第一位编写通史的皇帝。

【答案】错误
【解析】隋文帝杨坚颁布通过了《通典》而不是《高宗实录》,他被认为是中国史上第一位编写通史的皇帝。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本部分共10小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 培根是哪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和政治家?A. 古代中国B. 文艺复兴时期C. 18世纪欧洲D. 20世纪美国2. 以下哪项是封建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主要特征?A. 生产力高度发达B. 奴隶制度盛行C.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形成D. 地主占有土地3. 以下哪位提出了“天人合一”和“致良知”的主张?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墨子4. 以下哪位思想家主张“以法治国”?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墨子5. “尚贤”是哪个朝代的思想?A. 春秋战国时期B. 战国秦汉时期C. 东汉时期D. 南北朝时期6. “务实荀况”的思想是哪个学派的代表?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墨家7. 以下哪项是法家思想的主要特征?A. 厚植人才B. 以法制治国C. 尚礼思想D. 推崇教化8. 孟子的“天命论”主张的是什么?A. 维护君主专制B. 推崇礼教C. 追求公义D. 尊崇圣人9. 以下哪项不是墨子的主要思想之一?A. 兼爱B. 尚贤C. 非攻D. 尚同10. 以下哪位思想家认为“人性本恶,法制即是必要的”?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墨子第二部分:简答题(本部分共5小题,共计40分)1. 请简述封建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形成与特点。

2. 请阐述孟子的“天命论”。

3. 解释儒家思想中的“五常”。

4. 概括法家思想的主要特征。

5. 简要介绍墨子的主要思想和影响。

第三部分:论述题(本部分共2题,共计40分)1. 论述儒家和法家在政治观点和治国方略上的差异,并谈谈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2. 解释“阴阳家”的思想,并说明其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的影响。

注意:在回答问题时,可参考教材中的知识点,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回答。

每个问题的回答应具有逻辑性和条理性,表达清晰准确。

谢绝抄袭和网络资源的直接引用。

参考答案仅作为参考,具体评分请以实际回答为准。

高一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一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一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对王位世袭制理解准确的是A.嫡长子继承王位B.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C.兄终弟及D.父子相传2.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4.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是A.完全割裂的B.互为表里C.前者决定后者D.后者决定5.《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

”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

这说明宗法制的纽带是A.财产B.地域C.信仰D.血缘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建立于秦朝B.西周的政治制度是直接从原始社会末期发展而来的C.分封制和宗法制实行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周王室的统治D.分封制只是天子对诸侯进行分封7.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B.中央设三公等官职C地方实行郡县制 D.确立皇权至高无上8.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B.推行郡县制C.修筑长城D.统一度量衡9.一位同学对“秦始皇加强中央政权的措施”进行史料收集,形成了下列观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A.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B.统一文字C.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D.创始王位世袭制10.古人对秦朝短命而亡主要原因的分析,最接近史实的是A.“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四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C.“所以殄灭而降辱者,(亡于)六五之后也”D.“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11.西周的分封制和西汉初年的分封制A.都是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B.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C.都是为了巩固统治的需要D.都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瓦解12.唐玄宗后期,藩镇权限增大,这表明A.唐玄宗重视边境防御B.节度使的野心不断增大C.藩镇割据局面已经形成D.朝政衰败,中央集权削弱13。

高一历史第1-4单元测试题(一).doc

高一历史第1-4单元测试题(一).doc

高一历史第1-4单元测试题(一)班级:姓名:座号:成绩: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90分)()1、我国农业由刀耕火种,进入石器锄耕阶段后,人民使用的主要生产工具是A、石斧、石锛B、骨耜、石耜C、青铜D、铁锄、铁铲()2、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能说明这一特点的是①小农经济顽强生存②统治阶级实行重农政策③商品经济的繁荣④封建剥削相对重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明朝时期,我国的丝织业和棉织业中心分别是A、南京、广州B、松江、苏州C、杭州、松江D、苏州、南京()4、有关古代货币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中国最早使用的货币是天然贝壳②商朝时期出现人造贝币③秦朝统一币制④北宋时期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5、中国古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严重受阻,其原因包括①封建经济的基础十分顽固②封建上层建筑的反作用③旧的经济观念的巨大影响④社会上缺乏破产的劳动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6、下列关于闭关锁国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自足的自然经济相适应B、目的在于维护国内的商品市场C、对外贸易加以限制D、碍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7、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出现的近代一批优秀的民族工业是①上海发昌机器厂②广东继昌隆缫丝厂③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④江南制造总局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8、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导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A、北洋政府对民族工业扶植不力B、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C、一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9、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重工业项目集中建设在A、华北地区B、西北地区C、华南地区D、东北地区()10、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这次讨论①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②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③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④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1、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测试卷

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测试卷

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其文字是:A. 甲骨文B. 金文C. 小篆D. 大篆2. 周朝的分封制是:A. 诸侯国的建立B. 封建社会的形成C. 奴隶社会的延续D. 郡县制的前身3. 春秋时期,孔子提倡的“仁”的思想主要体现在:A. 礼仪B. 政治C. 经济D. 军事4. 秦朝统一六国后,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主要包括:A. 郡县制B. 世卿制C. 宗法制D. 封建制5. 汉武帝时期,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其主要目的是:A. 统一思想B. 强化皇权C. 促进经济发展D. 改善民族关系6.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推行,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 加强了中央集权C. 导致了社会动荡 D. 阻碍了文化发展7. 宋朝时期,商业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A. 农业的繁荣B. 手工业的兴起C. 商业的兴盛D. 交通运输的便利8. 元朝时期,实行的行省制度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强化了地方势力B. 促进了民族融合C. 削弱了中央集权D.加强了对边疆的控制9. 明朝时期,海禁政策的实施,对中外交流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中外交流B. 阻碍了中外交流C. 加强了对外贸易D. 减少了对外战争10. 清朝前期,康乾盛世的主要表现是:A. 经济的繁荣B. 文化的兴盛C. 民族关系的和谐D. 军事的强盛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________。

1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的货币制度是________。

13. 唐朝时期,著名的“贞观之治”指的是唐太宗________的统治时期。

14. 宋朝时期,著名的“靖康之变”发生在________年。

15. 明朝时期,著名的“永乐大典”是由________主持编纂的。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请简述唐朝时期开放的民族政策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高一上册历史一单元试卷

高一上册历史一单元试卷

高一上册历史一单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夏朝的描述,正确的是:A.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B.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C.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D.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奴隶制社会2. 关于商朝的都城,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商朝的都城多次迁移B. 商朝的都城叫做殷C. 商朝的都城叫做亳D. 商朝的都城叫做朝歌3. 西周时期实行的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是:A. 将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对周王有军事义务B. 将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对周王有经济义务C. 将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对周王有政治义务D. 将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对周王有文化义务4. 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主要目的是:A. 争夺土地B. 争夺人口C. 争夺文化D. 争夺权力5.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主要目的是:A. 增强国力B. 削弱国力C. 维护封建制度D. 维护奴隶制度6. 下列关于秦朝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B. 秦朝实行郡县制C. 秦朝实行分封制D. 秦朝统一了度量衡7.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以下措施:A. 推行郡县制B. 推行分封制C. 推行科举制D. 推行推恩令8.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是:A. 通过考试选拔官员B. 通过世袭选拔官员C. 通过推荐选拔官员D. 通过武力选拔官员9. 宋朝时期,经济中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A. 北方战乱频繁B. 南方气候适宜C. 南方资源丰富D. 南方交通便利10. 元朝时期,实行的行省制度的主要作用是:A. 加强中央集权B. 加强地方自治C. 加强军事控制D. 加强文化统一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夏朝的开国君主是____。

2. 商朝的最后一个君主是____。

3. 西周的分封制中,诸侯被称为____。

4. 春秋五霸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历史单元测试(一)一、选择题(30×2=60分)1.《史记·周本纪》载:褒姒不好笑……(周)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

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

这段记载表明( )A.诸侯有随时朝觐天子的义务B.受封诸侯有义务提供军赋C.幽王荒淫遭遇诸侯联合反叛D.周王室衰微面临诸侯攻伐2.《周礼•春官•大宗伯》载:‚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

‛这段材料本质上反映了西周时期( )A.玉器制造工艺的高超B.服饰礼仪制度的规范C.分封制度等级的森严D.宗法制度嫡庶的差异3.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

公元前481年后,齐国的大夫田常及其后人逐渐控制国政,以至于自立为国君,并由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姜齐遂变为田齐,史称‚田氏代齐‛。

该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当时( )A.分封制的破坏 B.已经进入战国时期C.郡县制的出现 D.出现了大一统局面4、‚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

‛这主要强调分封制( )A.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B.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C.扩大了西周的疆域 D.形成贵族内部森严等级5.在当今社会有这么一种现象:把男、女的结婚叫做男婚女嫁;家庭的孩子继承父亲的‚姓氏‛;把父亲的父母称为‚家公‛‚家婆‛,却把母亲的父母称呼为‚外公‛‚外婆‛。

与这种现象相关的古代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B.礼乐制度C.郡县制D.宗法制6.《史记》记载,刘邦称帝之后以旧礼尊其父,有人劝说刘父:‚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

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

‛此后其父以尊礼待刘邦。

从文中可以看出( )A.刘邦违背了纲常伦理B.宗法关系要服从于君权C.汉初宗法制趋于崩溃D.君臣关系等级森严7.长孙无忌等人奉命修撰的《唐律疏议》曰:‚立嫡者本拟承袭。

嫡妻之长子为嫡子。

不依此立,是名违法,合徒一年。

‘即嫡妻年五十以上无子者’,谓妇人年五十以上不复乳育,故许立庶子为嫡,皆先立长,不立长者亦徒一年’。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宗法制度开始受到法律保护B.唐代宗法观念基本源于周制C.庶出子弟不可能获得继承权D.唐代在地方仍然实行分封制8. 孔子虽然称赞管仲对国事有贡献,但仍毫不迟疑地攻击他器用排场超过人臣的限度。

与此直接相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C.礼乐制 D.九品中正制9.‚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

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该材料说明:( )A.春秋时期周王对地方具有绝对控制权 B.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C.周末社会风俗发生了巨大变化 D.战国时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被破坏10.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

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C、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11.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中国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

‛这次大‚转型‛的主要含义是(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C、行省制代替郡国制D、内阁制代替三省制12.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

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13.赵翼《廿二史札记》载:‚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

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变局,至是始定。

‛材料反映了( )A.分封制度开始瓦解 B.中央集权制度建立C.贵族政治遭到破坏 D.察举制度逐渐形成14.‚吏多苛政,政教烦碎,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措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以求吏民过失。

‛这一材料反映了西汉中期以后刺史( )A.刚刚开始设立B.仅仅负责监察地方C.逐渐干预地方行政D.逐渐失去其作用15.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名。

宋代的路,犹如明清的省。

宋代的路较常设的机构有安抚司、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等。

各机构互不统属,互相牵制。

转运使与提点刑狱司都有对官吏的监察权,提举常平司与转运使都有财权。

这表明( )A. 行政机构分散、权属交叉有利于集权B. 宋代地方行政制度与明清两代没有区别C. 行政机构互相牵制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D. 扩大行政区域是中央集权的主要方式16. 清人储大文说:‚元代分省建置……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故元、明二季流贼之起也,来无所堵,去无所侦‛。

据此可知,作者认为元代行省制度( )A.使地方缺乏实行割据的地理基础B.造成地方行政效率低下C.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D.导致地方治安难以维持17.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

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

其目的是()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18.《宋史包拯传》记载:‚(包拯)迁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

张方平为三司使,坐买豪民产,拯劾奏罢之……后拯以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

后拜枢密副使。

‛包拯在御史中丞、三司使、枢密副使时分别职掌( )A.监督百官、管理财政、管理军政 B.管理财政、监督百官、管理军政C.管理财政、管理军政、监督百官 D.监督百官、管理军政、管理财政19.由下表可见,汉代察举制( )两汉孝廉家世可考知者128人统计分类表官僚子弟富豪平民贫民69.6%6%15.7%8.7%A.削弱了身份制、世袭制 B.兼顾了各阶层利益C.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 D.沿袭了世卿世禄制20.《宋书》卷九十四载:‚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

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

‛材料说明九品中正制( ) A.能依据人才优劣确定品第 B.选官用人只注重门第出身C.是士族地主垄断政权的工具 D.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和公正21.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古老最好的制度。

‛甚至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从时代发展以及创立角度看,该‚发明‛的着眼点在于( )A.抑制门阀势力,加强中央集权B.弘扬儒学正统,约束官吏言行C.防范武将专权,完善官僚体制D.强化君主专制,培养忠臣顺民22.‚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

‛引文意在强调科举制( ) A.选拔人才存在缺陷 B.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C.考试内容较为繁多 D.已经不符合时代需要23.《明史》描述都察院‚职专纠劾百官,辨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

‛据此判断,明朝时期都察院( )A、职权与汉武帝十三州部刺史相同B、中央监察机构,且为地方监察机构上级C、可以风闻奏事,实现社会舆论的监督D、中央派驻地方的监察机构,为帝王耳目24.明人朱国桢在《皇明大政记》称,‚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

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

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

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谯让随之矣。

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这反映出明代内阁( )A.继承了之前宰相的全部职责B.上升为中央一级的行政中枢C.辅助皇帝处理国家军政大事D.获得了‚票拟‛等决策大权25.利玛窦(外国传教士)著《中国札记》载:‚(明朝)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的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

‛上述材料符合史实的是( )A.皇权和相权间相互制衡 B.君主权力受到大臣的限制C.阁臣议政减少决策失误 D.内阁通过票拟掌握行政权26.吴观文认为‚密折制度是清代所独有的文书制度,也是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

……由皇帝亲自拆阅,旁人不得与闻。

‛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 )A.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B.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C.制约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D.为巩固统一国家提供了条件27.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

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

材料中未能体现出( )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28.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

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而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

‛材料说明军机处( )A、参与政务,秉旨办事B、地处内廷,专管军务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29.《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

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

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

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

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

这主要反映出( )A.历朝皇帝关注先帝的言行举止 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C.清代君主专制制度到达了顶峰 D.记注官记载的史料有误不实30.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不断调整与变革,下列措施反映强化中央集权的是( )A. ‚于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

东就国……‛B.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

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

‛C.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D. ‚……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郡县又远于省,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宜慰司以达之。

‛二、非选择题(40分)31.(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关系示意图材料二皇帝御史大夫丞相太尉九卿郡县制地方中央(大宗)嫡长子继任为天子(小宗)余子分封天子为诸侯(大宗)嫡长子继任为诸侯(小宗)余子分封为卿大夫(大宗)嫡长子继任为卿大夫(小宗)余子分封为士材料三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