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走向世界的文化使者

合集下载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必备知识检测-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含答案)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必备知识检测-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含答案)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课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必备知识检测【3.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1)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标志(地位)。

不仅对于研究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意义和作用)。

2、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1)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 . (文化的世界性、共性)(2)各民族间的和的、的和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

(文化的民族性、个性)(3)因此,文化是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构成的).(4)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是的统一。

3、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化的,是人类文明进步的。

(2)文化既是的,文化又是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3)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作用。

(4)尊重文化多样性是是实现的必然要求。

4、如何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1)正确态度:认同,要尊重,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3)遵循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1、文化传播的含义: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的过程。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的途径:、、(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使者,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高中政治必修2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2知识点总结

⾼中政治必修2知识点总结 必修⼆的政治内容是相对⽐较好学的,只要上课认真听,把该记的知识记熟就可以了。

下⾯是百分⽹店铺为⼤家整理的⾼中政治必修2知识总结,希望对⼤家有⽤! ⾼中政治必修2知识点总结1 (⼀)有关⽂化作⽤的⾮选择题答题要点 1.⽂化的作⽤⽂化的社会作⽤、双重性;⽂化对政治经济、综合国⼒及对⼈的影响。

2.⽂化多样性的作⽤对世界:是⼈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类⽂明进步的重要动⼒,是世界⽂化中不可缺少的⾊彩。

对民族:尊重⽂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化的内在要求,民族⽂化起着维系社会⽣活、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是本民族⽣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3.传统⽂化的作⽤对民族:是维系民族⽣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对社会:优秀的传统⽂化对社会与⼈的发展起积极作⽤。

4.中华⽂化的作⽤各族⼈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了中华⽂化厚重的⽂化底蕴和强⼤的民族凝聚⼒。

中华⽂化的⼒量熔铸在民族的⽣命⼒、创造⼒和凝聚⼒之中,是强⼤的精神⼒量,不竭的⼒量之源。

5.中国特⾊社会主义⽂化的作⽤导向和⽰范作⽤,占据主导地位。

把继承中华优秀⽂化传统和吸收⼈类⽂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中华⽂化焕发新的⽣机,实现⽂化强国的梦想。

(⼆)有关提升⽂化软实⼒的⾮选择题答题要点 1.地位:⽂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和创造⼒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竞争的重要因素。

2.作⽤:⽂化是综合国⼒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国内: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和强⼤的智⼒⽀持。

国外: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于不败之地。

3.要求:不断提⾼⽂化软实⼒,维护⽂化安全。

(三)有关正确对待外来⽂化的原因、措施的⾮选择题答题要点 1.原因:(1)⽂化多样性。

(2)中华⽂化的包容性。

(3)发展本民族⽂化的需要。

(4)防⽌对我国进⾏⽂化渗透。

2.措施:(1)⾯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吸收各民族优秀⽂化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

怎样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怎样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走出去
本课小结
1、文化传播的含义
文化传播
文 化
2、文化传播的 重要途径
商业贸易 人口迁徙 教育
在 交 大众传媒: 流
含义 1、传媒
发展阶段
出现的标志

2、大众传媒 形 式

优点

地位
1、文化交流的意义
做传播中华
文化的使者 2、怎样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为什么要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意义、 作用)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含义: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 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 , 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 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人类文化主要通过哪 些途径和方式得以传播?
2.文化交流的途径
(1)商业贸易
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 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
1、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理论依据) 2、中外文化交流,既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世
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也有利于中华文化吸收、借鉴其 他民族和国家的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与 进步。 3、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相互交融。加强中外文 化交流,有利于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加强中外 文化交流,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增强中 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起初日本没有自己的文字,使用汉字记事。9世纪时出 现的日文字母“平假名”、“片假名”就是根据汉字创制的。 相传平假名是学问僧空海所创,片假名是留学生吉备真备所 创。
文字 创造者 渊源
平假名 空海 草书
片假名 吉备真 楷书偏旁 备
日文

2024年人教版高三政治学习重要知识点总结归纳(二篇)

2024年人教版高三政治学习重要知识点总结归纳(二篇)

2024年人教版高三政治学习重要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三政治学习的重要知识点主要包括国家政治制度、政治文化、政治经济制度、政治思想、政治制度运行等方面。

下面是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一、国家政治制度1. 国家的定义和构成2. 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形式和种类:国家政体制度、政治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等3. 各种国家政体的特点和运行机制:例如集权制、分权制、半总统制、议会制等4. 国家政治制度的变革与发展:例如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二、政治文化1. 政治文化的概念和特点2. 政治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例如价值观念、政治信仰、政治道德等3. 政治文化的形成与传播:例如教育、媒体、宗教、传统习俗等对政治文化的影响4. 政治文化的作用和意义:例如塑造国民意识、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社会和谐等三、政治经济制度1. 政治经济制度的概念和分类:例如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等2. 政治经济制度的特点和运行机制:例如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比较、自由竞争与公平竞争等3. 政治经济制度的改革与发展:例如中国的经济改革开放、市场化改革等4. 政治经济制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例如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关系、公平与效益的平衡等四、政治思想1. 政治思想的概念和分类:例如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等2. 政治思想对社会政治的影响:例如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构建和发展的指导作用、自由主义对法治社会的推动作用等3. 政治思想的传承与创新:例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自由主义等4. 政治思想对国家统一和多元发展的影响:例如中国的港澳台政策、民族政策等五、政治制度运行1. 政治权力的性质和来源:例如国家主权、人民主权等2. 政治权力的运行和制约:例如分权制衡、权力滥用与反腐败等3. 政治制度的调整和完善:例如法治建设、民主决策等4. 政治制度对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作用:例如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政治安全与社会稳定的相互关系等以上是高三政治学习的重要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答题模板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答题模板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答题模板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七课继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一、运用文化功能的知识命题【设问模式】运用文化功能的知识,说明发展……文化的意义【答题要素】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的核心+文化的功能(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民族国家【答题模板】(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先进健康的文化为经济、政治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2)文化的核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

(3)引领风尚:文化引导人们认识真善美,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养。

(4)教育人民:文化教化育人,帮助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服务社会:文化服务社会,满足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6)推动发展:文化推动发展,是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7)民族国家: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命题1.传承和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设问模式】请结合材料分析,传承和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答题要素】文化价值(继承创新、国家、人民、文化遗产、对外)+教育功能+经济价值+政治价值+其他角度【答题模板】(1)文化价值。

①继承创新: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筑牢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挖掘…文化的深刻内涵,注入时代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②国家: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助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和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③人民: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人民感受传统文化独特魅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增强文化获得感。

2020年北京新高考语文海淀一模题目一议论文《文化互鉴》范文

2020年北京新高考语文海淀一模题目一议论文《文化互鉴》范文

2020年北京新高考语文海淀一模题目一议论文《文化互鉴》范文【原题回放】丹麦设计师瓦格纳设计的“Y型椅",既汲取了中国明式圈椅外形和意蕴的精髓,同时又体现了北欧设计的简洁思想。

中国味与北欧风的完美融合,使得“Y型椅”成为现代家具设计中的经典之作。

从美洲传到中国的辣椒,最早只是被当作盐的代替品。

后来中国人创造出了许多“辣味十足"的美食,辣椒成为中国烹饪的重要食材。

而今,有些“辣味十足”的美食已经跨出国门,走向世界了。

由此可见,不同的文化可以相互借鉴、融合、发展。

请以“文化互鉴”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具有逻辑性;语言得体。

【标杆文】;1号文(一类上)49文化互鉴余秋雨先生说:“文化以交流为胜业,以传播为使命。

”我想此言诚然,但又为何要说以交流、传播为使命、胜业呢?难道是为了促使一家之言统率天下,硬要将文化之千姿百态统而为一吗?更甚至实行文化侵略?我想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而其真正的答案也许便存在于文化互鉴。

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融合发展,文化互鉴是人类历史当行之道,更毋庸置疑有其积极意义。

从古时通过丝绸之路,唐朝的中原丝织品吸收波斯风格,演化出丝织物的全新魅力,明清的青花瓷将外国纹样融入其中,展现出中西合璧的独特风采;到如今各国的设计师通过互联网、论坛,越发达的交通,相互交流、碰撞出艺术上的火花,使得一件又一件如“Y 形椅”一般的作品相继问世。

在和平发展的年代,文化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艺术——从来都需要靠文化互鉴才能得以更好的发展。

我们的地球幅员辽阔,千姿百态,在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下,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基础上,各式各样特色不同的文化应运而生。

从土黄色的大陆文明到蔚蓝色的海洋文明,主张着安土重迁的慎重与主张着积极开拓的进取始终同时存在。

它们所倡导的文化内涵理念、艺术形式有所不同,但无论高下好坏,各有长短,而我们又当如何能兼具两者之长,让艺术这一文化必不可少的组成载体更好地发展呢?我想其答案也许便在于不同种类的文化之间相互借鉴学习,就像古时的织品、花瓷,当下的“Y 形椅”,兼取各家之长,方可为艺术之上的又一高地。

优秀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作文800字以上5篇

优秀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作文800字以上5篇

优秀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作文800字以上5篇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根;没有根就不会长出参天大树,没有文化的根,就不会有社会的文明,中华文化的辉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作文800字以上5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优秀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作文800字以上范文一做文化交流的使者当今世界全球化已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当全球化给我们带来好处与便利时,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冲击也破坏着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谐。

面对各国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者的我们应对外来文化有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更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的一朵璀璨的奇葩。

但随着西方文化浪潮的侵入。

中国人心中的民族文化开始逐渐失去颜色。

节日文化的入侵深深的侵染了人们的思想。

我过的七夕节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但现在却被西方人称为情人节的节日所代替。

每当这时,商场中、大街上各种这样打折出售的广告牌上都是情人节这几个字。

可见七夕节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国民对待本国文化的态度冷漠,对别国的文化却充满了热情,这致使中国人民丧失了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这对中国文化的发展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情。

曾经散落到街头的传统小吃已成过往云烟,最热的肯德基、麦当劳这些“洋房”顶替了小吃原来的地位,国外的名牌服饰也成为年轻人争相攀比的目标,国产品牌几乎无人问津。

如潮水般涌来的文化,已经渗透到了中国的大街小巷,曾今对传统文化那种刻骨铭心的感觉正在渐行渐远,那种魂牵梦绕的情节正在烟消云散。

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如今却面临着破坏与毁灭,这是国人的不幸,但同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一个高速发展的大国如果丧失了民族文化那将是何等的可悲与可怕。

我们不能再重复历史,不能再像百年前那样成为一个任人宰割的肥羊,我们既要守住自己的文化,也要大力弘扬优秀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都开满中华文化之花,就像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开办一样,传播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用独特的中华文化去感染世界,让世界都了解中国,让中华文化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学案:2.3 第二课时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Word版含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学案:2.3 第二课时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Word版含解析

第二课时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核心素养要点晨背1.小组交流你所知道的文化交流途径、中外文化交流的佳话或事例。

(科学精神、公共参与) 2.运用自主学习法、比较法,说出各种文化传媒的特点。

(科学精神)3.运用合作探究法,探讨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科学精神、公共参与) 1.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是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

2.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是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3.开展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一方面,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外域文化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4.对待文化交流的态度: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1.文化传播的含义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①信息、观念、②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③社会交往活动。

2.文化传播的途径(1)商业贸易。

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的交换交流蕴含在商品中的④丰富文化,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⑤交流文化。

(2)人口迁徙。

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⑥文化传播。

(3)教育。

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是一种更为⑦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⑧经济、政治、⑨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1.传媒及其发展(1)传媒即⑩传播媒介,它大体经历了⑪口语、文字、⑫印刷、电子和⑬网络等发展阶段。

(2)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⑭印刷术的推广为标志的。

2.大众传媒(1)含义: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⑮报刊、广播、⑯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

(2)特点:依托⑰现代信息技术,最大程度地超越⑱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⑲传递、沟通、⑳共享的强大功能,成为文化传播的○21主要手段。

(完整版)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答题模板

(完整版)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答题模板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

(2)先进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

(3)文化能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

(4)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交融。

文化对政治的影响(有利于发展人的文化素养,促进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文化对经济的影响: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③经济社会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人才。

(5)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6)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提高国际地位)。

(7)文化对人的影响。

①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③文化对人影响的作用:文化能塑造人生,改变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8)发展文化产业,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9)发展优秀文化,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文化多样性(1)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根基。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2)如何保护和尊重文化多样性①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第五课-文化创新题目

第五课-文化创新题目

18. (2013·安徽卷·38题)(28分)三年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完成了“三年见成效”的主要目标任务,成为推动安徽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展示创新风采转移不是简单的复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依靠创新驱动。

示范区某企业技术研发团队瞄准市场需求,刻苦钻研新技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效益。

(3)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该研发团队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

(12)(3)立足社会实践。

适应市场需求,在创新的实践中促进技术进步。

提高科学文化修养。

通过刻苦钻研新技术为技术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善于借鉴成功经验。

博采众长,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实现技术突破。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以创新的思想和实践推动时代的发展。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审设问可知本题考查:文化生活;属于启示性试题(怎样做);切入点是研发团队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因此做好本题首先要从材料中找出研发团队的成功的做法有哪些,我们按照他的做法来做即可。

从材料中我们不难发现研发团队的成功做法:瞄准市场需求,钻研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攻克技术难关。

对此我们也应该:适应市场需求;钻研新技术;博采众长;改革创新。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途径(北京市东城区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25.(1 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舌尖上的中国》不仅是美食纪录片,更是一部人文纪录片。

其充满浓郁的人文情怀、家国情怀和乡土情结,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共鸣,不仅吸引了80后年轻群体的集体观看,还在网络和媒体上引起热烈讨论。

豆瓣网友甲:《舌尖上的中国》首次采用高清设备微距拍摄,MV式的镜头和剪辑,BBC范儿的国际化表达方式,充满人性关怀的平民视角,传递出对中华饮食文化的敬意。

这部记录片无论是理念还是手法,都成功地玩儿了把创新。

(1)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说明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高中政治】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同步教师用书:第2单元 第3课 第2框 文化在交流

【高中政治】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同步教师用书:第2单元 第3课 第2框 文化在交流

第二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1.知道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2.理解大众传媒的发展阶段、形式、特点和作用。

3.理解文化交流的意义,并能自觉推动中外文化交流。

重点:文化交流的途径;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及特点。

难点: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基础·初探]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1.含义: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途径(1)重要途径①商业贸易: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

②人口迁徙: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

③教育: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2)其他途径: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和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1.传媒及其演变(1)含义:传播媒介。

(2)阶段: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

(3)演变特征: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标志: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2.大众传媒(1)形式: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

(2)特点: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3)地位: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1.意义(1)先辈们的对外文化之旅,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2)外域文化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2.要求(1)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2)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预习·提升]1.判断(1)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每组组长收集本组观点,并选出一名代表发言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1、做文化传播的使者——如何促进文化的交流传播:
(1)途径:充分利用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文化传播途径,推 动中外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2)手段: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等传播手段在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等 方面的强大功能; (3)态度原则: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理解个性、和睦相处;
中外文化交流使者
张 骞 通

见马
超 遣 使
闻可
录 》
波 罗
.
鉴 真 东
西




罗 马
东 方

国利
国许
玄 奘 西 游
和 下 西 洋
全玛 书窦 》《
坤 舆 万
故 渊冲 事用
英 语 讲 中
分组讨论:
作为桂林人,我们如何传播桂林文化呢?
要求: (1)讨论时间:3分钟 (2)形式:全班分为3组,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丝 绸 之 路
西汉武帝时代,张骞开通了著名的丝绸之路。丝路东起中国、穿越西域、古印度、 阿拉伯、波斯,一直通向罗马。公元一世纪的汉明帝时代,佛教就沿着这条商路从 中亚来到了中国。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连 接一起。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以及丝绸织品、茶叶、瓷器等通过丝绸之 路传送到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同时,中外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中亚的 骏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医药、西亚的乐器、天文学、数学传到中国。
文字
大众传媒
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2、大众传媒 出现的标志 — 以印刷术的推广为标志

《文化生活》主观题(整理精华)

《文化生活》主观题(整理精华)

《文化生活》主观题(整理精华)【一、文化的作用】★1、为什么重视文化——文化的力量(“文化的作用”或“文化软实力”)尤其是对社会的影响(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同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的发展不同。

不同的民族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相互影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相互交融:A:与经济的交融:在经济发展中,a.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b.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越来越重要,c.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B:与政治的交融:a.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提高文化素养,b.随着世界多极化,世界范围内的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②文化与综合国力。

A、为什么:①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

B、如何提高文化竞争力:①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③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④“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其他:大力发展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个人: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3)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①作用的双重性:优秀文化促进,个人成长的催化剂;落后文化阻碍,把人们引向歧途。

2020_2021学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单元综合测试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2020_2021学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单元综合测试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文化传承与创新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华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中国农民丰收节”作为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有助于宣传展示农耕文化的悠久厚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说明( A )①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②民族节日引领着时代的风尚③民族节日展示着本民族文化④民族节日实现了世界文化的繁荣A.①③ B.③④C.①④ D.①②解析:“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是中华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体现,有助于展示农耕文化的悠久厚重,说明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展示着本民族文化,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着时代的风尚,②说法错误。

民族节日有利于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④排除。

2.在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将贵州省梵净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梵净山成为中国第53处世界遗产和第13处世界自然遗产。

梵净山申遗成功,有利于( C )①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展现文化的多样性②展现我国文化遗产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③展示民族优秀文化,体现民族文明程度④展现民族历史文化,保护人类文化财富A.①③ B.③④C.①④ D.①②解析: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①④符合题意;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②说法错误;梵净山申遗成功,不能体现民族文明程度,③排除。

3.电影是文化的“使者”,电影节是“文化使者”走向世界的桥梁。

2018年6月16日,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本届电影节为全球电影人筑造交流平台,为观众呈现中外电影文化。

《文化交流的使者》高中作文800字

《文化交流的使者》高中作文800字

《文化交流的使者》高中作文800字标题:文化交流的使者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一种语言在悄然流淌。

那是一种超越国界、超越种族的语言,那就是文化。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用我们的行动传播中华文化,接纳世界多元文化。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作为文化交流的使者,我们首先要对自身的文化有足够的了解和热爱。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独特的文化之一,它包括了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中医武术等等。

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资本。

因此,我们需要深入学习和研究中华文化,让自身充满中华文化的气息。

其次,我们需要积极地参与到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中去。

无论是学校组织的国际交流活动,还是社会上的各类文化交流活动,都是我们传播中华文化,接纳世界多元文化的好机会。

我们可以把中国的诗词歌赋介绍给外国朋友,让他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也可以学习其他国家的文化,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

最后,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不同的文化。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之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我们应该尊重每一种文化,接纳每一种文化,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批判性地思考,对于任何文化,我们既要欣赏其优点,也要看到其不足,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接纳其他文化。

总的来说,作为文化交流的使者,我们既要有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又要有广博的世界文化视野。

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不同的文化,以热情的态度去传播中华文化,以此推动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让我们一起,做文化交流的使者,为构建和谐的世界文化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让我们用我们的行动,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也让世界文化走进中国。

2024年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演讲稿

2024年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演讲稿

2024年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演讲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对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些思考与认识。

2024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我们肩负着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和责任。

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见证者和继承者,我们应该以更加自觉的态度去学习、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首先,我们应该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艺术表达等方面的精华。

我们应该抓住其中的核心要素,如儒家文化的“仁爱”、“中庸”等价值观念,道家文化的“自然”、“无为而治”等思想,佛家文化的“克己奉公”、“慈悲为怀”等信条。

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智慧,提高自身修养,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其次,我们应该注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

光靠口头传承是不够的,我们要通过实际行动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贯彻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比如,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遵守社会公德,尊重长辈,关心他人。

我们也可以通过参与各种文化活动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学习书法、中国画、京剧等艺术形式,表达我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同时,我们还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在现代社会,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和娱乐方式,很容易迷失自己。

但是,只有拥有真正的热爱和兴趣,我们才能坚定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可以参观博物馆,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传承;我们还可以通过参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动,培养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此外,我们还应该注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使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但在当代社会中,我们也要不断对其进行创新和发展。

比如,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我们可以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设计、影视、服饰等领域,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产生出既具有传统文化特色又富有现代感的创意作品。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诗意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诗意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诗意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挥洒一身的侠义情怀和英雄气概,用一生赤诚奉献,展现中华儿女的豪情壮志。

一、豪气冲天的行侠仗义孟子曰:“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初出茅庐的我曾经迷茫,但是在行侠仗义的道路上,我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之士,一起行走在这条道路上,挥洒出侠义情怀和刚毅气概,成为行侠仗义的中流砥柱。

二、守护家国的热血男儿“守一方而不失天下,全一国而不损人民。

”作为中国儿女,我们始终把家国情怀放在心中最高处,时刻准备为祖国和人民捍卫尊严和安全。

这是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三、勇担历史重任的民族英雄“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中华民族历经千万年的发展演变,在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一批批英雄人物,他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立下了不朽功勋。

四、热爱生命的生命护卫者“生命之花虽然短暂,但它绽放时必定最为艳丽。

”作为生命的守护者,我们始终把热爱生命和珍惜时间的理念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

我们是那些最真实的平凡英雄,舍小家,为大家,将生命护卫的职责和担当一脉相承。

五、追求卓越的奋斗之星“追求卓越是人生的最高理想。

”在奋斗之路上,我们始终不懈努力,不断拓展自己的生命宽度和深度,做一个有知识、有品德、有情怀的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复兴大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六、走向世界的文化使者“文化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我们希望向全世界展现中华文化之美,让更多的国家和民族了解和认同中华文化,让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发光发热。

总之,我们中华儿女在追求个人梦想的同时,始终胸怀家国情怀,奋力拼搏,无愧于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光荣篇章,也奠定了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基石。

描述中华文化的经典散文

描述中华文化的经典散文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让世界为之赞叹,让国人为之骄傲!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供大家欣赏。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三十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日的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各项事业蒸蒸日上。

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意气风发,豪情满怀。

以来,在以为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党向全国人民,向全世界,提出了伟大的中国梦这个概念,赋予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以特别的诗意,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气息。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身处改革开放时代的伟大中国,我们激情满怀,充满着实现理想的渴望。

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我的理想就是要成为一名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在中国和平崛起的时代,正在成为现实,正在成为发展中华文化、融入世界文明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

而要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则中华民族本身必须具有相应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底气。

中华文化要走向世界,必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人们常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认真发掘民族文化的优秀成分,给以批判性的总结,创造性的转化,使其成为世界文明宝库中的瑰宝,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文化基本精神,以民为本的人文精神,天人合一的协调精神,彰往察来的历史精神,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应当在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引领下,成为中国作风、中国气派,进而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价值底蕴。

5000多年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典籍浩如烟海。

在中华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多的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教育家,涌现无数的诗人、词人、小说家和戏剧家,如璀璨的星星照亮了整个文化的星空,为后人所敬仰。

从现在开始,我会认真为自己的理想做准备:我要学好外语,学好中华文化,打下深厚的文化基础。

努力让自己学贯中西,有能力把优秀的中华文化传播到全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走向世界的文化使者大连开发区第七中学2009.10开发区第七中学是一所建校只有九年的新学校。

建校伊始,学校就根据所处的区域环境,生源条件,提出了以英语教学为切入点,创办具有国际化教育特色的精品学校的办学宗旨。

英语教研组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突出英语学科的特点,以英语教学改革为突破,以“高效识词、适度集中、尽早阅读、促进听说读写”为科研课题,以培养走向世界的文化使者为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了一系列英语教学改革和国际化交流尝试,探索出了一条实实在在的发展之路。

一、国际交流打开通往世界的大门国际化教育作为我校“十一五”十大工程之一,已成为学校发展的主要特色。

我校国际交流的宗旨是要培养具有“中国情、民族魂、世界观”的发展型师生。

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我们以开放的态度和多元文化意识来突破和发展原有的教学模式框架,在相互包容和相互借鉴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发展,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更富有中国特色,同时更具国际视野和强大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近十年来,七中师生的足迹已经踏上了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同时也有近十个国家的师生走进我们的校园。

国际交流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从而更新了我们的观念,改变了教学方法,提高了文化意识,促进了英语教学;走出国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走出国门,在合作中追求卓越英语教研组一直将国际化教育纳入英语教学之中。

自2003年以来,我校参与了由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大连市教育局和英国北林肯郡教育局共同主持的中英教育合作项目。

英语教研组先后有13人,20多人次出国考察学习,有7人作为文化使者到国外进行为期半年的文化交流,有一人到英国剑桥大学进行研究生学习。

我校学生七次赴英国、美国交流学习。

随着交流的不断深入,英国北林肯郡的中小学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校园里到处充满着浓郁中国文化的气息。

中英两国国旗同时在英国校园升起;英国师生学中国话、写中国字、唱中文歌、画中国画、学中国功夫、练中国大课间操,分享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民歌《茉莉花》在英国北林肯郡广为传唱,英国学生用情、用心唱出了中国民歌的韵律和节奏;中国古诗词《静夜思》等诗词被英国学生演绎的别有韵味。

我校师生应邀参加新加坡双语演唱会、舞蹈队舞进维也纳金色大厅。

同学们表演了中国艺术文化,弘扬了民族精神,展现了中国中学生的良好综合素质。

师生们深入英美学校、社会、家庭,开展学习与实践活动、对耶鲁、牛津、剑桥、等一流世界名校的访问,在了解世界的同时也向世界打开了了解中国文化的大门,成为了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

(二)敞开校门,在交流中寻求超越继我校师生成功地对英进行了多元的合作与交流后,2006年10月20日至10月25日,2008年10月24日至11月1日英国托马斯中学师生怀着对我校外语教学成果的好奇,怀着对加深两校深厚友谊的期待,怀着对中国文化探究的愿望对我校进行了两次回访交流。

英国教师来访期间,英语教研组的教师展示我校英语课堂教学的风采,课堂上所展示的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和独特的教学艺术再加上流利的英语教学用语,使英方教师表示了由衷的赞赏和钦佩。

从我们的课堂上他们看到了中国高质量的英语教学水平以及“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

从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他们感受到了英语基础教育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又要强调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对此,英方的校长和教师深有感触。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英方学校第二次来访期间,管委会主任张世坤亲自会见了来访师生。

张世坤主任会见时,对我校的外语教学及国际交流工作给与了充分的肯定和赞誉。

当英方访问团中有人萌生了将来要来中国做教师研究中国教育的念头时;当他们对中国孩子的文明程度、外语交际能力、学习习惯表示惊叹时;当他们震慑于我们运动会上锣鼓喧天的独特的热闹气氛时;当他们兴致勃勃的将摄相机、照相机对准运动场,听着中国孩子用流利的英语讲解着极具中国特色的秧歌、武术、太极、腰鼓时,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倍感震撼……我们在做着挺平常的事,但这不是在代表着中国、是在推广着中国的文化。

当他们要求和我们在网上用英语互通信息、合办报纸时,体现的正是我们用自己的不卑不亢、综合素质所赢得的他们对我们的尊重与平等;当他们用着那不太流利的汉语表达他们的感激与感动时,我们看到的正是在我们的影响下他们对中国文化日日见长的兴趣和热情;当分手时两国孩子们流下难舍的泪水,正是由我们亲手缔造的跨越国界的友谊之桥的最好注释。

多次合作与交流,不仅增进了两国学生的友谊、促进两校间的文化、学术交流,还为七中学子了解世界打开一扇窗,为同学们展示自己英语语言能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凝聚爱国主义精神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同时我校师生又通过这一平台自信地向世界展示了我校卓有成效的外语教育的成果及特色,吸引着更多的国际友人了解中国,为未来的合作发展的双赢勾画美好蓝图。

二、英语教学,搭起走向世界的桥梁在国际化交流中,英语教学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校的国际化教育充分发挥了英语学科的优势,突出了英语学科的特点。

近十年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逐步形成了立足课堂教学、研发校本课程、强化研究性学习的别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一)立足课堂教学,构建有效教学模式自建校以来,英语教研组一直坚持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索。

在不断探索、实践、补充、完善中,将国家课程标准从理论层面的学习变成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将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变成了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参与者和指导者。

教师的主导地位由显性变为隐性,由原来知识层面的浅层次的指导变为能力层次的深层次指导。

我们将“一条主线,两个基点,三维目标,四项技能,五条策略”作为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形成了“自悟、导学、实践、创新”五种课堂教学模式。

五种课堂教学模式为:1)高效识词,适度集中----“强化突破式”词汇教学模式;2)结构、情境、话题---“情景交际式”对话教学模式;3)三个环节,五个步骤----“自主探究式”课文整体教学模式;4)自主探究,纵横交错,形成结构----“三段发现式”语法教学模式;5)块状和条状相结合,构成网络----“网络覆盖式”复习课课堂教学模式。

新的教学模式,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课堂教学操作框架,体现了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的基本特征,让学生在“自悟”中学习;在“自主”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

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五个一”目标。

即:初中三年,收集整理优秀作文40篇;整理背诵美文佳句400条;认读理解英语词汇4000个;坚持听说训练时间40000分钟;精读泛读阅读材料400000字。

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五种教学模式的实施,为同学们树立了一个信念——超越自己;具有了一个能力——正确拼读和记忆单词;培养了一个习惯——通过阅读收集和整理信息;学会了一个方法——自我反思,通过成绩的自我反馈,学生学会了如何有效地评价自己的学习结果,达到自我调整学习策略,寻找语言规律,改进学习方法的目的。

在实施五种教学模式的同时,我们贯穿了一个过程——考级制度。

我们将要求认读和掌握的四千单词,以不同的标准分类(以四会词、认读词分类;以字母、读音、词性分类;以常见词、派生词分类),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分成八个级别,每个级别500个单词,定期进行考级测试。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选择报考级别,通过考试的同学可以获取证书。

一次没能通过考试的同学,可以下次再考。

初三毕业时,有近90%的学生能通过八级考试。

多年来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发展的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这些年,先后有五位教师获全国评优课一等奖;五位教师获东北三省四市评优课一等奖;六位教师获省评优课一等奖;十一人次获大连市评优一等奖;一位教师在全国英语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今年我们又有一位教师将代表辽宁省参加全国了评优课比赛。

(二)研发校本课程,形成特色教学体系为了更好地搭建国际化的桥梁,为了更进一步促进英语教学的多元化发展,同时也是为了培养走向世界的文化使者,我们在五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开设了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隐性课等形成的多门校门课程等形式。

多姿多彩的校本课不仅促进了英语教学,更重要的是全面激发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大面积提高了英语成绩。

1.让“21世纪报”走进课堂。

自2004年我校成为“21世纪报”英语报刊实验学校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报纸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索。

经过长期的尝试,最终形成了适合我校师生特点的灵活多变的报刊阅读校本课程。

为培养学生记读报笔记的习惯,我们要求学生每周做3-5篇读报笔记,其中2-3篇是教师规定必读篇章,其余为学生自选读报。

通过小组合作,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班级学生自由组成读报小组,按顺序轮流在全班主讲一次,时间为每节课前的5-8分钟,形式自定。

(可以是讲解式,也可以是问答式,可以是辩论式,也可以是表演式的);内容自选(可以是一个版面,也可以是一个话题,还可以是多个话题)。

实践证明,学生所选的内容往往都是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因而学生参与热情非常高,尤其是初一的学生表现欲望强烈,准备非常充分,小黑板、多媒体均得到了运用,效果显著。

在学生展示的同时,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效率,使他们掌握阅读的规律和技巧。

利用每周一节的英语阅读课,教师指导学生对整期的报纸进行通读或是对部分篇章进行精读。

教师在专题课中的角色是引领者和指导者,学生仍然是读报的主体。

根据年级的不同和读报目标的不同,专题课分为三种。

即:初一年级以导读课为主,初二和初三是以串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

我们以《21世纪中学生英文报》为载体,开发必读校本课程。

通过举办各种英语课内外活动,如:读报笔记交流;读报知识竞赛;英语新闻播报;英语专刊编辑等活动,为搭建学生展示才能的平台。

2006年在教育部教学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优化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中,我校参与的“英语报刊阅读辅助教学模式的研究”,通过国家专家组验收,圆满结题。

期间我校承办国家级年会一次,有四位教师获“21世纪报”评优课全国一等奖;有十几篇论文获“21世纪报”优秀论文奖;有三人次代表学校在“21世纪报”年会上作经验介绍,受到与会的专家和同行的一致好评;有多位老师和学生撰写的文章在“21世纪报”上发表;我校教师孙常青还被选为代表赴英国参加“21世纪报”组织的国际会议。

2、让“电影配音”拓展课堂。

“电影配音”是英语教研组全体教师和学生一起自主研发的校本课程,属于必读校本课程。

“电影配音”是我校承担的国家“十一五”初中双语教学研究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影配音”是开展于课堂教学之外,却扎根于课程之内的校本课程。

每个寒假,“电影配音”作为独特的假期作业留给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