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列化构建: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实施的理性“突围”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是指在小学教育中,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纳入常规教学,使其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而不再是零散的时间分配或偶尔的活动安排。
这一举措旨在通过常态化实施,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小学阶段是学生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注重知识传授和应试训练,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养培养不够重视。
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在常态化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学科特点,科学设置活动课程的内容和形式。
可以通过小型实验、观察考察、实地调研、社会实践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可以通过团队合作、角色扮演、讨论交流等方式,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还可以结合课程的教学要求,设置一些综合性实践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的常态化实施,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还能够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校应当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和活动场所,组织专门的教研活动和培训,督促教师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和教学实践。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科学设计实践活动的环节和流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实践探索,及时总结和反思实践活动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
教师还要加强与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形成良好的学校家庭共育氛围,共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发展。
把综合实践活动的门“打开”——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二三四五”策略
首先 ,狠 抓师资 ,形 成常规化 的教研 团 队。 队 ,每 月开展一 次活动 。其次 ,健全 组织 ,
市教研室 组建 了中小学综合 实践探索 小组团 风 景旅 游景 点等建立教育 基地 ,组织 丰富多
( 四 )探究 发现 ,学生 主动。研究性学
一
、
“ 双 轨”俱进—— 常态化 实施 的主 家长会 ,转变成 “ 育儿经验 的交流会”、 “ 家 源 。乡村 的恬静秀美 、农村人 的淳朴勤劳 ,
渠铺 设
长困惑的解答会” 、 “ 育儿方法 的指导会 ”, 城市的热闹繁华、城里孩子生活的丰富多彩 , 形成家校合 作共 同发展模式 。学 校有 了家长 互为填补 了孩子们 不同的生活经 历的空 白。
( 一) 统筹安排 ,中心带动 。嵊州 市教 地参加综合 实践活动 ,参加 活动 的学生 可根
在综 合实践 活动课 程实施过程 中存在 “ 空壳 接影响 到社 区服务 与社会实践课 程的有效 实 体局每学期有 组织地安 排高段师生 到实践基
尝试 着用行 动研究 法把综合实践课 程 的门打
彩 的主题活 动和必要 的仪 式。让学生 寻访红 习活动要求学 生在教师指 导下 ,从 自然 、社
组织 常态化 的教研 活动 。为 了进一步加 强青 色 印迹 ,寻访 战斗青春 ,以充分弘扬 爱国主 会 和学生 自身 生活中摄取身边 的学 习资 源 , 年骨 干教师培训 取得实效 ,教研室针对 性的 义精 神 ,使优 秀的传统焕发 出新 的生 机和活 选择 和确定研 究专题 。学生通 过探究活 动 ,
研活动等 工作 ;教科 所负责综合 实践基 地建 贴近生 活 ,贴近 未成年人 的原则 ,加强学 生 活动课程 要集 中体 现学校 的特 色 ,我们要求
上好“四课型”,为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发展护航
上好“四课型”,为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发展护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的亮点,也是难点。
尽管课程已经走过了好几个年头,实验区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不容置疑的是,课程就总体来说存在诸如发展水平不平衡、实施水平不高、有效性普遍较差等问题,甚至不少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学校也面临如何持续发展、常规发展的问题。
作秀、功利性的活动不在少数,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课程的进一步发展。
可以这么说,常态化、有效化发展已经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行内普遍认为常态化发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特征及标准是陈树杰教授在会议上首次提出的:课程必修,普遍实施;教师能教,便于操作;学生爱学,积极投入;效果实在,确有收获。
可惜关于如何推进课程的常态化发展,行内更多的是从领导层着眼。
笔者认为,作为一线老师对课程的常态化实施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笔者有这样的体会:课程要实现常态化,像语文、数学、英语一样有生命力,必须建立不同课型的教学规范,确立常态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序列化、系统化、制度化的做法来保证课程的实施。
一、上好主题确立课,打好课程实施基础选题是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第一步,也是一个关键环节,它决定整个活动的方向,甚至影响到整个课题的成败。
而目前恰恰在这方面问题比较突出:(1)课程资源开发存在的成人化的现象;课程资源缺乏整合,随意分散严重;盲目拓展,有课程资源学科化的倾向。
其实,综合实践活动处处有题材,关键在于挖掘。
过去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过多地关注了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却很少把学生的学习、生活作为资源来开发。
也可以说,人为地强化了课程开发的成本也没有很好地开发出学生真正喜欢的主题活动。
1、选择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学校活动的主题,用好学校里的便宜资源。
如学生喜欢养金鱼,我们就可以开展一个以金鱼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如怎样养金鱼、金鱼的生长过程、金鱼和我们人类的关系等都可以进行研究;学生喜欢玩卡陀螺,我们甚至还可以开发有关陀螺方面的实践活动,如怎样玩才能赢?它有什么科学道理?陀螺还有别的玩法吗?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除上述指定领域以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的领域,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体育运动会、艺术节)等等,这些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相结合,也可以单独开设,它们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
浅谈如何实现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常态化
浅谈如何实现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常态化作者:贾屹坤来源:《科技视界》2015年第07期【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功能在中小学日益凸显出来,同时广大中小学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
但是,中小学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管理方面经常遭遇困惑,致使课程实验工作还陷入僵局。
必须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制度才能更好地实施。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制度;原则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功能在中小学日益凸显出来,同时广大中小学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
但是,中小学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管理方面经常遭遇困惑,致使课程实验工作还陷入僵局。
本文根据笔者近年来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索,就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的规范管理,粗浅地谈些看法,并希望专家和同仁给予批评、指正。
1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原则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
教师和学生既是活动方案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
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课程开发角色尤需强调,这是综合实践活动开放性的集中体现。
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需要遵循下列原则。
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
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
使学生要形成问题意识,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同时使学生要善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选择的方式可以是一个学生独立选择,也可以是同伴在互动中进行选择,还可以是教师提示大的范围,学生从中加以选择。
另外在课题的展开阶段,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方式,主要包括: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班级合作探究的方式;跨班级与跨年级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
亦可通过各种方式(如借助网络技术)进行跨地区、跨国界合作探究。
在课题的探究过程中要遵循"亲历实践、深度探究"的原则,倡导亲身体验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持续、深入地探究,防止浅尝辄止。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常态化的经验及措施(论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具体措施及有效指导方法莱州市神堂中学尹丽美为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教育部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纲要(试行)》中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中小学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
课程内容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作为一门全新的必修课程,在具体实施教学中,给学校及教师、学生等,都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挑战。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在开设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要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做课堂学习的主角而非配角,更非群众演员,要求学生能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善于观察,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要勇于质疑、认真调查、苦功探究。
通过这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使学生真正拥有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实践空间,把所学知识真正地融入现实生活,并能用所学知识去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做一个驾驭生活的勇士。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囊括了大千世界的方方面面知识。
它与传统教学课本和教学方法不同,它特别强调要求学生在社会、生活及科学世界里,去发现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这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的选择和运用上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下面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具体措施和有效的指导方法。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要地方化中国是一个地域风俗文化资源与条件相差极为悬殊的大国。
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地理位置、生活区域、生活环境,都有着丰富而独特的思想内涵和区域特色。
因此,“综合实践课”的教学也随着要求老师在资源的运用和开发上有乡土文化的特色。
内容的选择是以学生生活的需求,社会生活的需要以及跨学科性、综合性、实践性、知识性为基础,强调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和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现代乡村生活,利用当今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结合实际开发出融教育性、科学性、知识性和时代性为一体,集观察、实践、学习于一炉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材或活动资料,使知识教育与技能教育并举,探究与创新并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常态化的经验及措施(论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常态化的经验及措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纲要(试行)》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中小学( 3-12 年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
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又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它的出现,给学校、教师、学生,包括家长等,都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
实践告诉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与实施,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通过质疑、调查、探究等方式,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这种课程的有效实施,使学生真正拥有自己的生活和实践空间,真正地融入现实生活,运用现代的资讯手段,去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教学实践中,我们还体会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主要的特征是“综合”,也即“整合”,它不仅仅局限于书本、课堂、学校,特别强调学生在社会中,在生活中,在真实的科学世界里,自己发现问题,提出研究主题,又通过合作探究的形式,使问题得到解决,这种教学形式,彻底打破了传统课程的教学方式,对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采用、教学手段的选择等都提出了新的课题,虽然这种活动课程给教师和学生所带来的效果是不言而语的,但活动中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是难以用每周 2 课时所能够保证的。
故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实施的必要性是多么的重要,我们在常态化实施方面有以下一些经验和措施:一、合理开发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包以促进常态化实施的广度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全国各地成功地利用当地的地域人文资源开发出了许许多多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性资源,并在此基础上生成了极具推广意义和价值的活动案例,由一些专家和学者共同编撰成各式各样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包,引导全国各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老师切实有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组织和实施,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而,这些对那些从未上过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或远还未熟练掌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和课程资源开发技巧的老师来说,极具指导和借鉴意义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包在许多地方、许多学校、许多老师眼里,摇身变为与其他学科课程相同地位和作用的课程教科书,从头到尾、从始至终一路“教”到完,完全忽视了国家设定该课程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实践和体验中感悟生活、亲近自然、走进社会、认识自我并综合地运用所学知识和经验,学会和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养的本意和初衷。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策略研究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策略研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之一。
在课程常态化实施过程中,需要制订合理的策略,保障课程的有效进行。
本文将从教师培训、资源保障、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策略。
一、教师培训策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涉及的领域广泛,要求教师具备跨学科知识和教育技能。
提供有效的教师培训是常态化实施的基础。
具体策略包括:1.提供专业培训课程。
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培训课程,涵盖跨学科知识、实践技能、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要符合学校课程目标和实施要求,使教师能够全面理解课程理念和内容。
2.提供实践机会。
培训课程中应包含实践环节,使教师能够亲身体验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提高实践能力。
可以组织教师参观其他学校的实践活动课程,或者安排教师进行实地考察和实践教学,以提升其实践能力。
3.定期开展教研活动。
通过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创建良好的教师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和共同成长。
可以组织教师座谈会、教学观摩等形式的教研活动,以帮助教师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
二、资源保障策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各种资源的支持,包括教学设备、教材资料、实践场地等。
为了保障资源的有效利用,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配置必要的教学设备。
根据实践活动的特点和需求,合理配置教学设备,包括实验器材、运动器械、艺术工具等。
要注意设备的质量和数量,满足学生实践活动的基本需求。
2.建设资源库。
建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材、资料和实践方案等资源库,方便教师和学生使用。
资源库可以包括书籍、数字化教学资源、实践案例等,以满足不同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多样化学习方式。
3.合理利用校内外资源。
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场地和机会。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利用自然公园、社区等场所进行实践活动,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和实践范围。
三、评价体系策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既要评价学生的实践效果,也要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
整体构建 常态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的实践探索
整体构建常态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的实践探索作者:刘毓玲来源:《成才》 2017年第8期新课改以来,综合实践活动以崭新的课程形态f|J现在我们面前,为学校和教师留下了广阔的自主创新空间。
尤其是近几年,综合实践活动的落实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注,武汉市教科院、江岸区小学教研室每年都组织综合实践课程优质课评比展示活动,江岸区教育局也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日”活动。
这些活动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得到了成长。
为了真实地了解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我们进行了师生抽样调研。
在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之后,我们结合学校“给孩子插上快乐飞翔的翅膀”的办学理念与学校周边教育资源状况,从“育人的高度”来整体构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一、着力构建活动课程,确保课程结构的整体性美国课程学者威廉·派纳认为,要获得个体的自由和解放,学校课程绝对不能局限于系统化的书本知识,而要关照个体作为具体的、活生生的存在的生活经验。
作为一种开放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需要我们结合学生的经验创造性地开发与实施。
我们要通过对课程的白主设计,创造一种行动的课程,从而重建一种学校文化和课程文化。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强调,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改变仅依靠教科书开展教学的做法,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包括校内资源、社区资源和学生家庭中的教育资源等,以此来落实课程计划的要求。
在信息化的社会里,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是经验型、发展型、开放型、实践型的课程,只有放在开放的、广阔的实施空间里,它才能焕发出课程的灵气和活力。
立足于学生生活和课程发展的两大制高点,我校着力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全力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机构、管理规章、发展规划,全面制定课程的实施计划方案,促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开展,形成鲜明的“本土化、校本化、立体化”特色。
本土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本地文化相整合,并以研究性学习的形式表现出来。
“常态化”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思考
“常态化”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思考作者:唐翠华来源:《师道》2015年第05期一、从资源开发入手进行课程规划1. 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它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四个学习领域,课程资源开发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的一个重要环节,设计与实施这门课程的前提是必须对有关课程资源进行优化和重组。
特定的学习领域对课程资源有着特别规定。
设计综合实践需要以一定的课程资源为支撑,需要开发校内、校外两方面资源。
如果说,20世纪的学校教育陷入了“知识课堂”的误区,与生活世界剥离,那么,回归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的主体体验则是当前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我们构建的课堂,应该是教师、学生及环境之间形成的学习型共同体,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意义的整体,是焕发出师生生命活力的系统。
作为广州市黄埔区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学校,我们首先要开发好学校自身的资源,同时要重视地域文化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基于地域文化的综合实践课程活动就是以地域文化为内容,引导学生感悟自然、感悟生活和感悟社会,黄埔区地理位置独特,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的南海神庙;有中国“将帅摇篮”的黄埔军校……打开校门,引导学生走进广阔的地域文化空间,给学生提供真实、丰富的学习情境,这就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课程资源。
2. 着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努力构建完整的学校课程体系我们的老师习惯分科教学,习惯依赖教材,而综合实践活动没有现成的教材、教案,需要的是“知识的统整”和“智慧的统整”,它超越了传统的课程教学制度——学科、课堂的束缚。
综合实践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进行课程统整。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理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策略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策略优秀获奖科研论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着深远的影响。
但是目前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如传统教学观念的阻碍等,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教育领域的发展要求也在日益提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这对小学教育提出了更明确的教学目标。
如今教育更提倡的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更强调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和综合实力的提升。
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除了教授课堂上的知识,更要注重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其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培养小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项关键教学策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提高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灵活地将所学知识进行实际的运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素质教育的提倡下,逐渐出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但是很多活动应用不够广泛,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应该流于形式,学校和教师应该采取措施和策略,推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达到预期的效果,帮助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问题(一)课程缺乏重视,教师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已经适应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并且学生未能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
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和家长更注重成绩,忽略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反而缺乏一定的重视。
这就导致小学生无法灵活地将课堂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缺乏实践的机会。
教师的教学内容仅以教材内容为基础,拘泥于课堂,没有进行相应课堂知识的拓展实践活动,使课堂缺乏一定的趣味性,依然处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导致学生对单一的教学课堂难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对知识的探索欲。
教师在进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的过程中,无法及时转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学校综合实践课程的培训不足,导致教师在上课时没有相应的教学策略,无法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往往会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并没有充分参与实践课程中,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实质的提高。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序列化建构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序列化建构作者:孙红霞来源:《江苏教育》2018年第24期【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注重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基于这点考量,教师行之有效的课程目标序列化指导,无疑是提升课程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因此,教师应该形成方法论,深入探究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规律,建构课程指导的目标序列化体系,这对于提高课程实施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指导;目标序列化【中图分类号】G423.0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90-0029-02【作者简介】孙红霞,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江苏常州,213119)教师,高级教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同于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学科课程,它以活动为载体,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维度的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与实践能力,以此实现课程的育人价值。
厘清课程的本质属性,教师的教学方法指导应服务于课程价值的指向。
一、综合实践活动方法固化的现状分析在日常教学中,某些教师指导方法易脱离学生活动的实际和年段的认知水平,某种方法的指导在小学低段、中段乃至高段都呈现相似甚至相同的面貌,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这种教学现状在不知不觉中置换了教学理念,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变成了“以法为本”的理念,但凡涉及某种方法指导就呈现出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的局面。
举例而言,教师指导观察法,不论年段与学情,只要在探究活动中涉及到观察法,大部分会遵循既定的步骤进行指导“观察准备—实施观察—处理资料”。
所以我们走进课堂调研,发现教师们在指导观察法时,中年级和高年级的指导要求与指导项目几乎差不多,以致同一份教学设计,可以贯通所有年级,贯通不同学校的学生。
这种现象究其原因有两点。
其一是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殊性,没有固定的教材,授课需要师生自主开发教材。
教师钻了教材漏洞的空子,以相同的方法指导应对不同的研究课题内容和不同的学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策略探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策略探析作者:程明美来源:《师资建设》 2014年第10期文/重庆市武隆县教师进修学校程明美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研究情况成都武侯区教研中心肖成全教授曾这样总结:2005年成都会议话题围绕“学校有效常态实施”展开,2006年福州会议话题围绕“区域有效常态实施”展开,2007年长沙会议话题围绕“区域持续常态实施”展开,2008年无锡会议话题则围绕“区域制度化常态实施”进行。
我国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姜平教师针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的整体思考:一是自上而下的区域推进,包括教育行政部门的制度保障,培训机构的教师培训,教研人员的专业引领;二是自下而上的校本化实施,包括根据学校教育需要设计活动目标,对教师进行专业化分工,科学开发、整体规划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加强教师有效指导的方法研究,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机制。
陈树杰教授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特征:课程必修,普遍实施;教师能教,便于操作;学生爱学,积极投入;效果实在,确有收获。
邹开煌教授则将32字精简为16字,即普遍实施,教师易导,学生爱学,效果实在。
邹开煌还提出了课程落实是前提,制度保障是根本,师资建设是关键,课程资源开发是核心四大策略。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策略探析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进的过程中,探索实践了课程“常态化”实施的“六大策略”:“行政支撑+部门落实”是前提,“骨干带动+全员参与”是关键,“面上推进+点上深入”是途径,“范例引路+自主创新”是方法,“学科教学+活动整合”是核心,“常规教研+评优选先”是手段。
“六大策略”有效推进了课程实施。
策略一:行政支撑+部门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既要有强力的政策支撑,又要有部门具体落实,这是课程走向“常态化”的前提。
首先,该课程实施需要从上至下、澄清认识、转变观念、加强管理,由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为该课程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综合实践活动序列化构建的实施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序列化构建的实施策略2019-08-29“⽆序化”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的负⾯效应愈加明显,成为不容忽视的教育现状,亟待教师的积极扭转。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有的放⽮地针对活动的指导⽬标、活动内容、活动⽅法进⾏“序列化”建构,使其均呈螺旋上升式,才能凸显活动的科学性与适切性,提⾼学⽣活动的有效性,最终解决“⾼耗低效”的问题。
⼀、活动指导⽬标序列化:教师指导活动的“导航器”1.指导⽬标难易适中,符合学⽣的“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的发展有两种⽔平:⼀种是学⽣的现有⽔平,指独⽴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平;另⼀种是学⽣可能的发展⽔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
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积极构建活动指导⽬标的序列,对不同年级学⽣提出不同程度的⽬标要求,并使得指导⽬标难易适中,符合学⽣的“最近发展区”,才能真正实现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有效性。
2.指导⽬标具有针对性,提⾼活动的实效性对于学⽣在活动⽅⾯的⽬标具体化,体现年级之间的衔接性、层次性,凸显活动指导的针对性,有助于较好地发挥教师在学⽣活动中的引领、指导作⽤,调动学⽣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学⽣活动的实效性,促进学⽣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综合素养的逐步培养与形成。
⼆、活动内容序列化:学⽣综合素养提升的“新台阶”1.构建横向序列,提升学⽣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综合素养(1)学校积极构建活动内容,形成活动内容的序列化连云港市解放路⼩学⼀个班级的学⽣在3~6年级时围绕同⼀个活动主题――《解放路⼩学学⽣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研究》分别开展了探究活动。
三年级时,围绕“解放路⼩学读书情况调查(本班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以下四个⽅⾯进⾏研究:①班级藏书的数⽬;②班级藏书的种类;③班级藏书的管理;④我最喜欢的⼀本课外书。
四年级时,围绕“解放路⼩学学⽣家庭阅读情况调查(本班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以下三个⽅⾯进⾏研究:①家庭藏书知多少(数⽬、种类、来源);②家庭成员⼀周的阅读量调查;③爸爸(或妈妈)最喜欢的⼀本书(可以从书的来历、喜欢的原因、书的主要内容等⽅⾯进⾏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方案头道营子实验小学一、问题的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涌现出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在我国新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它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按照新课程计划,综合实践活动占总课比例的6%——8%。
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而是具有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形态。
对丰富学生的经验,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理解,发展创新精神、实践水平,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不过,根据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组专家的一项调查,自2001年启动课改实验五年来,综合实践活动新课程还仅仅停留在部分学校、部分班级中开设,仅仅停留在公开课和观摩课层面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启动。
专家提出: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基本特征:课程必修,普遍实施;教师能教,便于操作;学生爱学,积极投入;效果实在,确有收获。
四句话32字,高度概括,较全面地反映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向常态的基本特征。
自治区自义务阶段全面进入课改实验以来,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每学期组织专兼职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学习培训;每年举行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竞赛;每年举行一次课改专项检查,评选课改先进学校和先进个人。
二、研究依据1.《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试行)》。
《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小学3-9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
它阐明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内容领域,实施与评价,并就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对课程的管理提出了要求,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依据。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郭元祥教授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几项标准,是本课题研究的参考依据:(1)区域大面积普遍实施;地方有规划和方案;并完善制度保证;(2)学校有实施方案;有全员参与的教师指导团队;综合实践活动进入学校发展策略;(3)纳入课程表,可持续实施;(4)有多样化的课程资源、相对稳定的经典实施主题;(5)每学期3-6年级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完整地经历一个活动主题的全部过程;有比较详细的活动过程记录、活动报告等结果性文本。
关于组织全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内容序列化构建与实施
---------------------------------------------------------------最新资料推荐------------------------------------------------------关于组织全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内容序列化构建与实施关于组织全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内容序列化构建与实施评比活动的通知各县区教研室,各直属学校:为推进我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避免相同的活动内容在不同年级重复实施的问题,经研究,决定组织全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内容序列化构建与实施评比活动。
现将有关事项说明如下:一、参评对象全市各县区的各小学、各直属小学。
二、参评要求 1.参评材料要配套。
配套材料应包括:⑴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指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及区域特点,结合省颁布的层级目标及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思考而制定的课程实施方案。
要把课程实施内容分解到各个年级及各个学期,构建的内容要体现出序列化,可以是不同主题在各年级的序列化构建,也可以是相同的主题在不同年级的序列化构建。
⑵成果概述。
指在方案指导下课程开设情况阐述、课程实施过程的记录以及所取得的初步成果的概述等。
⑶活动案例。
1 / 3指 3~6 年级教师根据学校构建的实施内容进行验证实施的活动案例。
⑷校本研究资料。
指学校围绕内容构建与实施而进行的校本研究相关资料。
如研讨课安排、教案、评课记录等。
⑸相关论文。
指以内容构建与实施为研究载体的获奖论文或者发表论文。
以上前三项内容为必须上报资料,后两项为选报资料。
除以上五项外,各校有相关资料也可上报。
参评材料需按顺序装订,并配上目录和页码,便于查看。
2.参评材料要真实。
报送的材料要求实用且具有可操作性,易于他校借鉴与参考;尤其要有个性,突出原创性,避免雷同,杜绝抄袭。
3.参评材料要选拔。
各县区接本通知后,要尽快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要求校校有思考,有方案,有内容,有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序列化构建的实施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序列化构建的实施策略
顾海燕
【期刊名称】《小学科学(教师版)》
【年(卷),期】2016(000)002
【总页数】1页(P130-130)
【作者】顾海燕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解放路小学江苏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开展系统研究,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体系——长沙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推进与常态实施策略探讨 [J], 姜平
2.序列化构建: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实施的理性"突围" [J], 庞海霞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序列化主题设计要义:分段还是连续 [J], 王清涛
4.农村小学长线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的序列化开发和实施 [J], 陈春艳
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序列化主题设计要义:分段还是连续 [J], 王清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学序列化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序列化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问题的提出:当今社会,孩子是所有家长的重心所在,在生活中、学习中,都存在着家长包办的现象,由此而产生的问题就是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差,动手实践能力差,解决困难的能力差,与人交流的主动性等诸多方面存在问题。
在全国各大城市的报刊、媒体的报道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我们中国孩子和外国孩子(如: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相比,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相对的说尝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在我们的课堂中,这些现象也就完全显现出来了。
如何有效地发展孩子的实践能力,成了我们所有教育者要思考和践行的问题。
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各个方面的发展,在注重课本知识培养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形成“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和谐教育理念。
小学生正处于智力快速发展的阶段,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自主学习的意识也在一步步地增强。
因此,在现行教育形势下,教学过程中应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贯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理念,新形势下的教学过程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大胆质疑,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
这样的课堂,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课堂气氛活跃,在轻松愉悦中,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在以往的教学中,就往往欠缺对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事实上,无论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都一定要在一定系列的实践活动中,在与外界的矛盾中,才能得以实现。
目前,我们区小学主要在三、四、五、六年级开展了这门课程,我们所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大多数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多,实施的模式和方法尚未成形,没有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年龄等情况有序的进行,导致了活动内容紊乱,随意性大。
四个年级的学生在情感、认知等方面是有着很大的区别,实践活动的开展有些杂乱无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列化构建: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实施的理性“突围”作者:庞海霞来源:《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17年第06期[摘要]内容的序列化构建使学生原本无序的活动有了方向的引领,促使目标层层递进。
当然内容序列化构建的主体仍然是学生。
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随时对内容进行调整。
学生学习需求,永远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序列化;实践教学;理性“突围”[中图分类号]G63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8008502纵观自己的教学实践,仍然存在比较多的问题。
其中最大的感受在于,我们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形成序列化。
由于认知上的偏差,我们总是习惯于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进行教学,而忽视了学生能力培养的逐层递进和内在的序列化构建。
因此,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考虑,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一定要进行序列化构建。
一、序列化构建面临的“困境”1.目标无序列,让学生爬“忽高忽低的坎”导致教学目标混乱的原因在于,教师没有深刻解读《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及教学建议(征求意见稿)》中关于不同学段的目标界定。
同样的内容,在不同的学段是有不同的培养目标的。
而我们的教师由于缺乏整体意识,往往在备课的时候只顾课堂“出彩”,不顾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使得课堂教学的目标忽高忽低,出现了三到六年级同上“一节课”的局面。
我在优课竞赛中上的是三年级的问卷设计指导课,反思当时的教学过程,发现自己还是拔高了教学目标的。
三年级的目标是“在教师指导下,了解问卷的基本结构”,而我在教学的时候,却已经让学生设计一份完整的调查问卷了,结果当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学生既没有对问卷的结构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也没有学会怎样设计一份完整的调查问卷。
中年组赛课的几位教师中,还出现了“降低”目标的情况,其中有位教师把六年级的问卷设计指导课硬生生地上成了低学段的课。
教师对目标的肤浅解读,最终让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失去了螺旋上升的终极定位。
2.评价无序列,让学生走“似曾相识的路”由于对目标把握的失衡,导致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流于形式。
同样是指导学生确定主题的课,我们的评价永远是“你的主题真好”“你想的跟老师一样”等等。
更可怕的是,三到六年级的学生听到的都是同样的话语。
这些评价的形式过于单调,缺乏对学生活动的指导性。
长此以往,教师的评价就会失去吸引力,更不可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了。
3.活动无序列,让学生做“重复无挑战的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统一的教学内容,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巨大的拓展空间,但这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学生的主题活动单一。
即使有不同的主题活动,学生实践活动的方式也仍然是比较单一的。
由于没有对综合实践活动基本类型进行分类指导,学生的活动始终是重复的、没有思维挑战性的,不管是哪个年级,学生的活动几乎都是采访、上网查阅资料、调查等等。
在组织学生活动的时候,由于没有对不同学段的目标进行准确把握,导致“拔高要求”或“降低要求”的现象时有发生。
这样,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就会失去兴趣或者失去信心,也会影响整个主题实践活动的质量。
4.培训无序列,让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时间已经不短了,但在农村学校里,却很少有专职的教师,几乎都是兼职的。
这就需要对这些教师进行一些专业的培训。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培训由于缺少整体的规划和序列化意识,导致培训的效果不太理想。
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首先希望对这门课程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最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学会怎样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但现在的一些培训,由于缺乏对综合实践活动师资整体水平的认识,内容和形式没有体现序列化,导致“没吃饱”和“吃不饱”等现象的滋生。
参加培训教师水平的参差不齐,也给培训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对教师进行序列化培训,让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真正落到实处,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序列化构建的理性“突围”1.目标序列化,让学生学得“明明白白”省标中对于不同学段的目标进行了准确的定位,教师首先要对其进行深刻的解读,并结合具体的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活动的具体目标。
只有这样,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能力的提升才会呈现螺旋上升的态势。
还以“问卷设计指导课”为例,三年级的目标仅仅是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问卷的基本结构。
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就要防止“拔高要求”的现象出现。
在教学实践中,只要能够结合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弄清楚一份完整的调查问卷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在一节课上让学生来设计问卷。
同样,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主要的目标就是设计问卷。
这样,学生的能力随着年级的增长就会水到渠成地提升了。
其实,只要我们在引导学生活动的时候,随时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设计教学目标,以学生的学情为准绳,相信我们的目标一定会转化成学生学习的“跳跳板”。
2.内容序列化,让学生学得“精彩纷呈”内容的序列化构建,是保证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开展的前提。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学段的目标和科教学要领的独特处理,三位一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活力四射,使教育教学效果更加明显,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更有思想,更具内涵。
文化课堂应当强调课堂中的文化韵味。
在课堂上,要有一种和谐舒适、相互吸引的曼妙氛围,有一种专属于人的精神气象,有一种相互关怀与信任的心与心之间的交融感觉。
这样的课堂,往往会有一种被称为“内在素质聚合力”的磁场,正是这种难得的磁场,最能促进学生人格的形成。
文化课堂中的“文化韵味”是整个校园文化在一个班级、一堂课等具体时空的真实反映。
二、从“为何”入手,厘清打造文化课堂的初心广义的校园文化,是包含物理空间、人文时空和精神领地的。
通过走访,笔者发现,目前很多学校所形成的学校文化比较侧重在物理空间上,尤其是仅仅停留在校园墙面、走廊与教室的布置上,或者停留在校训、校歌、校旗等能够外显的事物层面上。
诚然,这些层面、形式也的确是学校文化的一种常见表现方式,但它们终归是属于外在的表现形式,仅有这样的外显形式是远远不够的。
正所谓“外化于形”,仅得其表,唯有“内化于心”,才能得其神也。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将学校文化渗透并内化于学校的方方面面,比如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日常的教学工作中。
而教学工作的渗透,归根结底就是要让其深入课堂,渗透在每一个40分钟里,渗透在每一间教室里……唯其如此,才能使学校文化深入人心。
这就需要教师来发挥作用了。
尤其是教师的特有的教学个性。
教师的个性对学生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个性在塑造着学生的个性……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尊重和陶冶自己学生的个性,而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不会有任何特色。
”可见,优秀的教师一定是具备教学个性的教师,甚至可以说,教学个性是文化课堂的体现。
而从具体的课堂教学来看,问题也不少。
教师们习惯于或根据教参按部就班地展开“别人订制”的教学流水线,或共享互联网带来的“不花力气”的教学设计。
长此以往,教师自己的教学个性淹没在无穷无尽的教参和网络之中,这是多么遗憾的事情!事实上,大部分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进程中早已熟悉自己反复教授了多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可以说其课堂教学已经实现了“自动化”!正因为如此,走打造文化课堂之路,无疑是精进教师教学水平,丰富和凸显其教学个性、特点的最优选择。
所以我们提倡打造充满个性的文化课堂——教师通过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以最直观、最有效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教学个性和独特风格,使学校文化与自身教学特色、文化品位、思想情操等一并融入课堂之中,使学生在更加优质的课堂氛围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的同时,真切地体验到学校文化的无穷魅力,进而激发出更大的学习热情,促进其个性与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三、借“教而优”的东风,夯实文化课堂产生的基础有人会问,是不是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都能打造优质的文化课堂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因为文化课堂的产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和基础。
其一,学校文化的建立,必须是自发生成的、积极正直的。
调查发现,有不少学校的所谓校园文化建设,属于为文化而文化,校方请来一些所谓的专家、文化人士,走走过场之后为学校套上一个与自身并不相符的文化符号或标签就成。
大家都知道,这种闭门造车或舶来的所谓学校文化并不能作为打造文化的基础。
真正的学校文化,一定是长期办学经验的沉淀和升华,它比起当下那些时髦、流行却不适合本校发展实际的“伪文化”,正直得多、积极得多、有价值得多。
唯有这样的学校文化,才有可能被教师们融入课堂之中,打造出有品位的文化课堂来。
像我校提出的“恒本教育”,就有它独特的内涵,它基于“教而优”的理念,其要求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永远做到“四个坚持”:坚持走科研兴校、文化立校的道路,坚持多彩的、充满生命灵动的课堂,坚持学生在学业上的拓宽的发展,坚持举办具有幸福感的学校和教育。
它是我们学校文化课堂的基础,以此为基础的文化课堂反过来又可以对学校文化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其二,教师的文化意识,必须是自觉的、健全的。
自觉的、健全的文化意识,是文化课堂的前提条件。
自觉的文化意识是指教师在自发生成的学校文化与“教而优”的前提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身教育、教学理念的思考和实践,自觉地产生将学校文化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意识,这种意识是自觉生成的,具有意识性与目的性,体现出教师作为独立的个体,以学校文化为依托,将学校文化的理念精髓内化到每一个教学过程之中,对教学过程进行清晰并且有目的的设计与规划,力求做到自然融入、有机渗透。
像我们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是“康德智能,优质幸福”,我们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康德智能”全育,但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个性有所侧重,尽量上出多彩的、充满生命灵动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产生“优质幸福”的体验。
其三,教师对常规教学的驾驭,必须是熟练的、自信的。
教师作为文化课堂的设计者,想要在教学中融入学校文化,必须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对教学内容有相当熟练的把握,达到自动化的阶段,“教而优”才能产生真正的文化课堂。
当然,这种熟练的、自信的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这就需要搭建一些科学、高效的平台。
像我们学校实行多年的“师带徒”活动,对于年轻教师常规教学的熟练驾驭,就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通过遴选、鉴别,找出一些成熟型的教师担任领头雁,让其带领大家搞研究、做课题,锤炼每一个有志者,不断成长。
譬如去年年底以笔者名字启动的广西特级教师工作坊,遴选坊员的条件之一就是成熟型教师,组织这样一个团队开展“成熟型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问题及解决对策”的课题研究,目的就是优化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的品位,强化学校文化在每一个课堂上的真正落实。
(责编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