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德治国”与党的建设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相互关系和重要意义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1、依法治国是最根本的治国方略,以德治国是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2、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二者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属于不同范畴。
前者属于思想建设、精神文明,后者属于政治建设、政治文明。
3、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互促进。
依法治国方略的充分实现,有利于社会主义道德的推行,社会主义道德水平的普遍提高又必然促进社会主义法治的有效实现。
依法治国的意义:
1、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2、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3、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4、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5、依法治国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
6、依法治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
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相结合例子
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相结合例子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两个重要治国理念,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
依法治国是指依法治理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德治国是指强调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道德伦理建设。
下面将列举一些以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例子,以展示这两个理念在中国的实践和成果。
1. 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中国通过立法机构制定和完善一系列法律法规,包括宪法、刑法、民法、劳动法等,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这些法律法规是按照法治的原则制定的,它们规范了人们的行为,保护了人民的权益。
2. 加强司法体制建设:中国不断加强司法体制建设,包括设立独立的审判机构、推进审判公开、加强审判权力监督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确保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3. 推进行政法规制度化:中国在行政管理方面推进依法治国,通过建立健全行政法规制度,规范政府行为,加强政府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
4. 加强反腐败斗争:中国坚决打击腐败问题,通过建立反腐败法律制度,加强监察体制改革,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了以法治反腐。
5. 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中国通过建立社会信用体系,依法对个人和组织进行信用评价,激励守信行为,惩戒失信行为,促进了社会诚信建设。
6. 加强教育和道德建设:中国注重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教育和宣传,加强道德伦理建设,培养公民的道德观念和道德素养。
7. 推动社会公平正义:中国通过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推进改革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同时,依法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加强农民工保护,推动社会公平和谐发展。
8. 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中国通过建立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推动社会治理创新,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9. 保护生态环境:中国坚持依法治国,加强环境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通过制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环境监管,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的健康。
“以德治国”现实意义
浅谈“以德治国”的现实意义【摘要】道德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
随着体制的转轨和市场经济的推进,我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
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的提出,凸现了“德治”的作用,并使之成为与“法治”等要的治国方略,在现阶段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现实意义;道德;法律;以德治国【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01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体制的转轨和市场经济的推进,我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
江泽民同志科学总结古今中外国家兴亡废替的经验教训,明确指出: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一“以德治国”的含义以德治国”,包含两方面的意思:治国者须有德;治国必用德。
以德治国,就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职业道德、社会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设为落脚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配套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
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实行以德治国,既符合国情又适应当前现实需要纵观中国历史,被誉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最伟大、最辉煌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和“康乾盛世”几个强大繁荣时期,都是同统治者在位时有一套比较完备的施“仁政”、行“德治”道德体系密不可分的。
在成功地治理一个国家,道德方面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德治具有政治、经济和法律手段所不具备的优势和作用。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正是这种文化传承和道德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的精神支撑,使中华文明有别于古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和两河文明,始终没有中断,而且以其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具有强大凝聚力、感召力、亲合力的民族文化传承和道德精神。
论德法兼治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论德法兼治与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潘 勇
440 ) 0 0 0 ( 庆 三 峡 学 院社 科 系, 重庆 万 州 重
摘 要 :德治与注治是 以江泽 民同志为棱心的党中央提 出的重要治国方略 ,德治与注治辩证 统一,缺 一不可。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德 注兼治 ,建立起德治与涪治共同发挥调控作
用 的社 会 治 理 工程 。
关键 词:德治;法治:德法兼浩: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 分类 号 :B 2 01 8 - 5 文 献标 识 码 :B 文章 编 号 : 1 — 1 5( 0 2 2 0 7- 3 0 8 2 0 )0- 0 80 09 3
江泽民同志在 2 0 年全 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 出:“ 01 我们在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
壹 全 里 昼 望 道 觉 。 会 义 治 建 、 护、 行 会 义 的 律 障 首 垫 壁 塑 望 德 悟 社 主 法 是 立 维 实 社 主 道德 法 保 。 先
收 稿 日期 :2 0— 7 0 10 - 9 0
作者简介 潘 勇 ( 9 8 1 6一).男,重废万州人 重庆三峡学院社科 系讲师
维普资讯
重庆 三 峡 学 院 学报 — —J R ALO 0U N FCH N O GQI H E OR SU V R IY NGT R EG GE NI E ST 20 0 2年纂 3期 第 i 8卷— — 。32 o ' L 8 o 2 C 1 o
质量 法治的顺利实施 ,不仅取挟于法律规范体系本身,更取决于执法 、司法主体 的道德素养 和道德能力。 健全的法制需要人来执行 ,执法者 的道德素养 、道德能力无疑成为影响司法效果的关键 司法腐败是社会 腐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也是我们致 力于建设法治社会迟迟未能实现的重要因素 要真正做到司法公正、公 平、公开 ,执法 、司法人员必颂 具有高 尚的气节和强烈的正义感、责任感等基本道德素养,才 能使法律的
浅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
社会治理浅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建国初期,毛泽东主席为防止政权变质、干部腐败,曾告诫全党:“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
如果一个个干部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家还没有办法治理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老百姓一定要当李自成。
”这段话说明了“德治”是柱石、是基础,而“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强制性保障手段,二者如鸟之两翼,是国家治理缺一不可的两方面。
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以睿智的战略眼光,科学地强调:只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与自律结合起来,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才能实现国家治理的长治久安,才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一、以德治国 国无久安历史上主张实行“德治”的代表人物是孔孟。
孔孟认为,国家治理要重德轻刑,重民轻君,教民以德,官员的选拔要选贤任能。
孔子在《论语·为政》中指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孟子主张“唯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孔孟的“德治仁政”思想受历史时代的局限和社会大环境的制约,反映的是士大夫统治阶层的利益,有其积极的方面,也有历史的局限性。
德治是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传统美德等以其说服力、劝导力教化引导,使全民提高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形成全民普遍认同并自觉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
因治理的主体对象是人,人都有善恶的两面,都有贪嗔痴的一面和真善美的一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自私性、自利性和贪欲性就显露出来。
道德是人们内心的法律,靠社会成员的自觉养成和自觉遵守。
这就需要全体社会成员道德素养的提高,特别是执政阶层的道德素养要高,否则,徇私枉法、贪污腐化、道德败坏等歪风邪气就会滋生蔓延,没有法律的辅助和规范就会影响和摧毁社会道德根基。
二、以法治国 难以长治法治是以法律为依据,以其强制性和权威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历史上首倡“法治”思想的是韩非子,他批判了儒家孔子提出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特权思想和社会规范,说“法不阿贵,绳不绕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能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主张“严法峻刑”建立廉洁高效的吏治。
浅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
浅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治国方略的确立,不仅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治国方略的探索上走向成熟,同时,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思想,也是对古今中外一切治国经验的深刻而全面的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
治国,从它的基本含义来看,指的是通过国家与社会的合作,引导公民有序、有控、有规范地进行各种活动,以便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因此,治国既需要强制,又需要协调;既要加强法律建设,又要加强道德建设,前者的功能主要是法治,后者的功能主要是德治,二者结合越紧,就越能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一、以德治国思想是对传统德治思想的批判吸收以德治国思想是21世纪之初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提出的,是站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结合当代中国的国情和发展趋势,重新认识中国丰厚的道德文化遗产,重新评价西方伦理道德思想,批判吸收传统德治思想中在今天仍然有积极现实意义的内容,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建立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新型的思想道德体系。
(1)批判吸收中国传统德治思想我们中华民族有着5千年的文化积淀,其中关于人的道德修养的智慧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要丰富和全面。
道德历来就是人们修身养性,完善自我乃至治国安邦的重要工具。
传统道德观念固然带有明显的封建色彩,但数千年来,它们又的确充当了维系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纽带的作用。
我国古代有着丰富的德治传统,从原始社会一直到封建社会末期,传统的德治思想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形成了相当完善的伦理道德体系,为我国传统治国实践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今天我国讲以德治国,讲的是社会主义道德,是无产阶级道德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有机结合的产物,是反映和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道德,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规范,注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新型道德,而不是反映和代表封建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道德,不是儒家宣扬的那一套‘三纲五常’、‘三从四德’。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
一、以德治国的重要意义:
以德治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是党的治国思想的进一步完善,以德治国应坚持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国家和人民为重保障公民和个人合法权益,以人为本、德治与法治统一等四个原则,实现以德治国应以道德的理论建设和制度建设两个方面着手。
二、依法治国的意义: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党的执政方式和国家治理方式的重大变革。
它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上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绐终发挥领导核心的作用。
这对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重意义: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两者都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
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觉悟。
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对于夯实国家治理的制度基础和思想道德基础,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贯彻“以德治国”思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之路
一
德规范来进行, 而掌握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 就必须接
只要我们能够把道德教 是坚持分类指导, 因材施教, 认清道德教育的立足 受某种形式的道德教育。所以, 科学地统一起 点。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 育过程和道德修养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 段的实际出发, 抓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也必须从社会主义 来, 就能达到优化道德教养救果, 有效地提高人们的道德 素质, 促进社会道德风尚 改善的目的。 初级阶段的 实际出发 这是我们在开展道德教育过程中 之所 要遵循价值取 向多元化与价值导向一元化相统
段, 积极探索实践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根
本途径, 逐步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
二是坚持教养并重, 教促养, 把握教育与修养的结 合点。道德教养一靠教育, 二靠修养, 道德教育和道德修 养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二者统一于提高道德主体的
一
、
道德教育的 把握特点, 改进方法 , 不断增强道德教育 道德水平和道德境界的过程之中。一方面,
是要健全和完善舆论引导机制。我们党历来十分 位, 弘扬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思想道德, 又要通过生产各 重视 舆论导向的 作用, 党的十四届穴中全会明确提出要 类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的精神文化产品和形式与内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 , 容高度统一的教育活动, 寓有形于无形之中, 寓有意于无 舆论引导一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道德 意之间, 达到“ 润物细无声” 的境界。 建设中更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舆论是公众道德选择的 四是坚持抓好学习, 启发内省, 强化道德教养的支撑 引导者, 是人们道德实践的评价者, 又是垒社会道德行为 点。道德修养的前提假设是人的理性 , 而人的理性的成 的监督者, 用形象的话来讲, 舆论是“ 道德的守护神” 和 熟程度一是取决于自己改造世界观的实践, 二是通过学 “ 社会的良心 。当前,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道德 习; 内省则是一个人道德自觉性的表现 通过内省可以反 建设, 就必须充分发挥舆论 的引导、 监督和宣传教育功 省自己的言行, 去除邪恶, 保留善良, 达到个体至善. 学习 能。舆论引导在传播和使公众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弘 和内省对于优化道德教育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内在支撑 扬高尚的道德情操、 指导评价道德选择、 揭露贬斥缺德现 作用。这是因为, 任何有关道德知识、 道德观念或道德规 象、 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范方面的教育, 都只能是一种由外向内的灌输, 这种灌输 舆论监督具有广泛性、 群众性、 公开性和及时性等特点 , 只有转化为个体的自觉意识、 心理需求, 即进入个体的思 在我国社会主义监督 体系中占 有十分特 别的位置。舆论 想、 情感、 意志当中, 才能见诸于现实的道德实践, 而实现 监督的主要形式是批评指导, 通过批评指导揭露各种不 这一由外部灌输到内心自 觉的过程就需要通过加强学习 符合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言行, 缺德” 把“ 者和不 和启发内省来促进和推动。 道德行为公之于众, 使之处于千夫所指、 万人唾弃的舆论 五是努力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明确道德教养的落脚 这对当事者是一种舆论惩罚, 对公众也具有蓍 点。以德治国的关键是以德育人。贯彻落实以德治国方 谴责之中, 稳定、 鼓劲和正面报导为主 略, 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醒和教育作用。在坚持团结、 始终
浅谈以德治国思想
从根本 上达 到维 护社 会 秩序 的 目的 , 已经 看 到人 们 的道德 面貌 、
道德 思想和 道德素 质在维 护社 会秩 序 中的 重要 作用 。他 认 为 , 如
果不 重 视道 德教 育 , 味 的依靠 刑 罚 的强 制手 段 , 强力 来 制服 一 靠 那些 违反法 律 的人 , 人们 就 不可 能 产生 “ 耻 之心 ” 也 不 知 道违 羞 , 反法 律是 “ 可耻 的 ” 。因此 , 他们 就不 可能在 内心 中形成 一道 防御
犯 罪 的堤 防 , 只是 力 求逃 避 法律 的惩 罚 , 至想 方设 法 去 钻法 而 甚 律 的空子 , 一犯再犯 , 从而 陷入 邪恶 的深 渊 。从 汉 代 开始 , 由于儒 家思 想在意 识形态 上 占有 “ 独尊 ” 的地位 , 因而 “ 德治 ” 思想在 中国 古代 的法治 理念 中有着 特别重 要的意 义 。 中 国古 代儒 家的德治 思想 , 常常被 人们认 为是 一 种 “ 治 ” 人 思 想 , 同法 治思 想根 本 对立 的 人们 的这种 认识 , 不 完全 符 合儒 是 并
的丰 富和贡献 。
部必 须德 才兼备 的重要性 , 以及 领导 干部 和公 务人 员 应 当以 身作
则, 注意发 挥示范 带 头作 用 的 “ 治 ” 德 。这 里 的 “ 治 ” 在肯 定 德 是
“ 法治 ” 的重要 意义 基础 上 的 “ 治 ” 把 “ 德 , 德治 ” “ 和 法治 ” 看作 具
经济, 就是 在 社会 主义 条 件下 发 展市 场 经济 , 断解 放 和发 展生 不 产 力 。 市场 经 济是 法治 经 济 , ” 如今 已成 共 识 。主要 理 由是 : 市场 主体资格 要 由法 律来 确认 ; 场主体 的财产 所有 权要 由法 律 来保 市 护 ; 场 的交 易规 则要 由法律 来 规定 ; 府对 市 场经 济 的宏 观调 市 政 控 主要依 赖法律 ; 市场 经济带 来 的贫 富分化 要 由法律 确定 的社会 保 障制度 来调 节 。但 是 , 场 经济 又 是一 种 信 用经 济 , 实 信用 市 诚 是 市场 经济活 动的道 德标准 。在现 代市 场 经济 条件 下 , 实 信用 诚 已成 为一 切市 场 主体 所应 遵 循 的基 本 原 则 。它 要 求 市场 主 体符 合 于 诚实 的道 德 标 准 , 不损 害 其 他竞 争者 , 损 害社会 公 益和 在 不 市 场道 德秩序 的前提 下 , 去追 求 自己的利 益。 由于市 场 经济 既是 法 治经 济 , 又是 道德 经济 , 以建设 有 中 国特色 社会 主 义经 济 , 所 既 需 要依 法治 国 , 更需要 以德治 国。
中国更需要德治辩论资料
辩论赛用(14园林2班)中国社会更需要德治而不是法治我方观点(理由概论和例子):1.从源头看,法治起源于德治,只有具备道德的法律才能被人们所接受。
2.从作用顺序看,法治滞后于德治,法治只是事后处罚,预防不足,而德治则重于事前预防。
就像要想身体好,吃药为主是我能解决健康问题的,需要用锻炼来预防。
3.从效果来看,法治只能治标,德治却可以治本。
只有提高人们思想素质,才能从根本上巩固中国社会的稳定。
4.法律只是一个小小的依据,最终要以德服人,以德治国在才能使国家名族长存,中国之所以长存不是因为他的古今法律多好,更为重要的是他自古德治体系的强大,这也正是西方学习我们古代孔子等等德治大家的原因。
5. 如今,“以德治国,依法治国”是我们的基本国策,这更是说明法律只是个依据,而德治才是才是我们更应该用的,这也正式我国基本政策从“以法治国”变成“以德治国,依法治国”。
6.我们应明确:法,能使人知错,但,德能使人知道什么是错,为什么会错,怎么去改错。
试问对方,岂不知“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的道理吗?一个国家,法律条文的再三细化,表象是法制体系的完善,实质上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的悲哀的体现。
7.从某种意义上讲,法律条文的增多,是法律本身不可避免存在漏洞性质的体现,更是缺德人钻法律漏洞投机取巧技术进步的表现。
可见,没有道德的约束亦或是对法律的重视高于对道德的重视,法律将是多么的悲哀,人民百姓反而将会受到欺侮。
8.子曾经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今天,特别是在前任总书记胡锦涛同志提出“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来,我们更应该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高度重视和切实落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树立以德治国的重大科学思想。
9.“一时之强弱在于力,千古之胜负在于理。
”人类所向往的共产主义社会,绝对不是一个法律多如牛毛,监狱遍布各地,警察无处不在的法治社会。
试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试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谈谈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效结合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以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我们应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我们要正确地处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有效地实行“法”“德”兼治。
一、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基本内涵所谓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民群众是依法治国的主体。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法律形式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行使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只是代表人民具体行使国家管理职能。
二是“依法治国”的主要内容,是指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包括依法惩处各种犯罪行为,也包括维护每个人的法律权利。
三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法律,是“依法治国”的基本依据,其中最重要的是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根本意志的统一,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效力。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办事,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16字方针,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就是制定出完备的法律,使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
有法必依就是法律制定出来后,必须遵守和执行。
执法必严就是严格执法,它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行使国家行政执法权和司法权。
违法必究就是对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都要遵照“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给予惩处。
所谓以德治国,正如我国著名思想家孔子所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以德治国”是建党80年来道德建设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
国共产党 在 民族 战争 中的地 位 》 等文 中 , 毛泽 东结合 民 主革 命 的实践 , 全面总结 出共产 党员应具 备襟怀坦 白、 忠诚积极 、 坚持原则 、 守纪律 、 于斗争和牺 牲 、 遵 勇 诚实信 用 、 廉洁奉公 、 埋头苦干 、 艰苦奋斗等 高贵品质。 毛泽 东指出 , 只有 在军队 、 政
维普资讯
“ 以德治国" 是建党8 年来 0 道德建 验教训的 设经 科学总结
口 刘 亚玲
( 湖北黄 冈师范学 院 社科 部 , 湖北 黄 冈 4 80 3 0 0) 摘要 : 综观 中国共产 党8 多年的历 史, o 不难发现 , 国共产 党三代 领导集体 都十分 注重党 自身f t 建 中  ̄a e. 设 问题 。 当然, 在党的道德 建设过程 中有成功 , 也有 失误。 江泽民提 出的 “ 以德治 国” 思想既是 对毛 泽 东、 邓小
治思想批判 地继承 ,也是对马克思 主义 国家学说的创新与发
展。
府 和民众工作的实践 中保持共产 党员的品质 ,坚持共产 主义 道德 , 高度地 发挥共产 党员的先锋模 范作 用 , 才能动员 全 民 “ 族一切 生动力量 ,为克 服困难 、战胜敌人 、建设新 中国而奋 斗 。”I第2 其次 , I I 顼’ 确立 了全心全 意为人民服务的宗 旨。在领 导 民主革命 的过程 中, 毛泽东从党和军 队的性 质出发 , 把马克 思 主义 为全人 类谋 福利 的思 想 与党 和人 民军 队的建 设相 结
合。 系统地 阐述 了为人民服务的道德原则 。14 年9 日, 9 4 月8 毛
道德 是调整人类行为的规范 。 马克思说 : 道德的基础是 “
以德治党--“以德治国”的关键
“ 。其实 ,中国共产党从 创立的初 期就把这 些作 善” 为 自己的奋斗纲领 。中国共产党正是靠着这 种纲领
和对纲 领之实践 ,赢得 了民心 、拥 护和支持 ,带领 人 民群众取 得了新 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 主义革 命和 建 设的胜利 。改革开放后 ,中国共 产党团结 、领 导 全 国各族 人 民制定 的社会 主义初级 阶段 的 “ 基本路 线” 方针 、 、 政策及 其在 实践 中取得 的举 世瞩 目的成 就证 明了这 一点 。总设计师 邓小平 同志 的 “ 同富 共 裕 ”以及 江总书记 “ 代表最 广大人 民群 众的根本 利 益 ”思想的提 出更充分 昭示 了这 一点 。当然 ,改革 开放 以来 ,我们也有错误 、失误 、教 训 ,但没有 指 导 思想上 的错 误 ,没有路线 、纲领上 的错误 。 从这 个 层 面 讲 。中 国共 产 党 功 德无 量 :她 是 “ 民大 救 星” 人 ,是 中 国各族 “ 民利益 的忠 实代 人 表” 。其德行是 中华民族 自古以来最大 的 “ 善”行 , 最美之德行 。 二指党 的各级 组织和作为个体 的共产党员是否 正确贯彻党 的路线 、方针 、政策 ,是否全心全意为
中国国情的 ,适应社会 生产 力发展的 ,充分体现人 民民主政治权利 的 , 实现人 民共 同富裕 的正确 路线 、 方针 、 政策 。 这是立 党 以德 中最美之 “ ” 最大之 德 ,
会议上强调指 出,我们在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和发 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 中 ,要坚持 不懈地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实施 以德治 国 。 “ 以德治 国” 思想内涵 丰富 , 以德治 国的关键是
( 吉 州 党校 昌
摘
新 疆 昌 吉
810) 3 1 0
要: 以德 治 国的 关键 是 以德治 党 ( 为政 以德) 。以德 治党应 体现 四个 方 面 。中国共 产党 最 美之德 , 大之善 最
论江泽民的德治思想:以德治国
论江泽民的德治思想:以德治国
论江泽民的德治思想:以德治国
内容提要:“以德治国”的提出,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是以江泽民同
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将邓小平理论与我国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探索和理论创新的结晶。
“以德治国”同“依法治国”是相辅相成的。
道德与法律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
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从他律性角度分析,要加强从政道德的监督机制建设;从自律性角度分析,要加强从政道德的养成机制建设。
从政道德养成的重点是加强道德修养。
《中共中央关于学习〈江泽民文选〉的决定》指出:“江泽民同志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尊重实践,尊重群众,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方面都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江泽民文选》中关于德治的思想即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鲜明特色体现在三个方面。
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战略决策
胡锦涛同志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中,要求我们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
这个思想是。
论“以德治国”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党的性质和宗 旨是否变色 , 系副党 在人 民群 众心 目中的威 关 望和信誉 , 关系列执政的成 败。在“ 以德治国” 方略 中. 我们要
高度 重视 党 的“ ” 德 的培 养 , 是 由 马 克 思 主 义 和 中 国 共 产 党 这
志奋斗。(邓 小平文选》 一卷、 28页) 泽民 同志继承 《 第 第 1 江
并发展了毛泽东和邓小平建党思想. 在本世纪初提 出“ 三个代 表” 沧断 , 再次强调我们的党始终是 中国最广大人 民的根本 利益 的忠实 代表” 。中国共 产党成立 以来 的 8 0年历史 , 是一 部为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奋斗的历史。正因为我们党 忠实地 代表 了最广大人昆的根本利益 , 副了广大 人民群众 的衷心 受
仅 因 为 , 是^ 民群 众 的全 心 全意 服务 者 , 反 映人 民 群 众 的 它 它 利 益和 意 志 ; 且 努 力帮 助群 众 组 织起 来 , 自己的 利益 和 意 并 为
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无疑是十分必要 的。 第一、 以德 治 国” 基本方略是 以马列主义 、 毛泽 东思想和
国共 产党 是 中 国人 民 忠 实 的 代 言^ ”要 求 “ 产 党 人 的 一 切 , 共 言 论行 动 , 须 以符 台 最广 大 人 昆群 众 的最 大 利益 , 最 广大 必 为
文献标 识码 : A
江泽民同志在今年全国宣传部 长台议上 , 站在时代发展高 度, 首先提出“ 以德治国”从而使“ , 以德治国 依法治国” 和“ 共同 构成了我党治国的基本方略, 它标 志著我党在执政方式和治国 方式上 已走向成熟。“ 以德治国” 是我党在总结历史和现实经验 教训的基础上. 高屋建瓴作出的正确选择。深入理解并把握“ 以 德治国 基本方略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对于全面领台其精神实
以德治国1
以德治国的内涵和重要性“以德治国”同样具有十分丰富的科学内涵,坚持“以德治国”就是要从严治党、从严治政,加强行政伦理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
“以德治国”必须从严治党。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党的性质、党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党肩负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
治党始终坚强有力,治国必会正确有效。
”因此,实施“以德治国”,必须首先“以德治党”。
应该清醒地看到,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党内出现了一些严重违背共产主义道德和行政伦理的问题,党员领导干部中违纪违法、腐化堕落案件时有发生,有些案情之恶劣,涉案人数之多,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所没有过的。
对党内存在的种种问题,特别是腐败问题,必须认真加以解决,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对国家、对人民、对历史所应采取的负责态度。
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要做到永远不脱离群众,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自觉地坚持不懈地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道德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以德治国”必须从严治政。
实施“以德治国”,就必须坚持“以德治政”。
政府一定要廉洁、勤政、务实、高效,并把廉政放在第一位。
没有廉政,也就谈不上勤政、务实、高效。
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人民政府的根本职责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廉洁从政是最起码的要求。
各级政府机关和每个工作人员,都要做到清正廉洁,恪尽职守,不辜负人民的殷切期望。
反腐倡廉,严抓管理。
通过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强化监督制约机制,严格执行各项法律和规章制度,切实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以德治国”必须加强行政伦理建设。
行政伦理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从他律性特点来说,需要加强行政伦理的监督机制建设。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对领导干部一定要严格监督。
”这几年查处的有领导职务的公务人员违纪违法案件,大多数是群众举报或者其他案件牵带出来而获得线索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对有领导职务的公务人员的监督软弱乏力。
以德治国关键在党
孙彦芳
以 德 治 政 。 以 德 治 国 首 先 要 施 德 政 。 政 府 一 定 要 廉 洁 、 勤 政 、务 实 、 高 救 , 并 把 廉 政 放 在 第 一 位 。 没 有 廉 政 , 血 就 谈 不 上 勤 政 、务 实 、高 救 、我 们 的 政 府 是 人 民 的 政 府 ,人 民 政 府 的 根 本 职 责 是 全 心 全 意 为 人 民 服 务 ,廉 洁 从 政 是 最 起 码 的 要 求 。 人 格 的 力 量 很 重 要 ,每 一 位 共 产 党 员 和 各 级 领 导 干 部 都 要 努 力 把 真 理 的 力 量 和 人 格 的 力 量 统 一 起 来 。 这 是 每一 位 共产 党 员 和 国 家 公 务 员 , 特 别 是 各 级 领 导 干 部 道 德 修 养 的 总 目标 。 以 德 治 国 要 从 加 强 党 建 人 手 ,把 道 德 建 设 和 德 治 提 高 到 执 政 的高度认 识 。 以德 治 国首 先要 从 党 员 和各 级 领 导 干 部 做 起 , 以 领 导 作 风 带 党 风 , 以 党 风 带 民 风 。 道 德 情 操 、道 德 修 养 、 道 德 规 范 和 道 德 自律 , 都 展 现 着 我 们 共 产 党 和 各 级 领 导 干 部 的 道 德 风 气 。 公 民 的 道 德 建 设 是 实 施 以 德 治 国的 最 广 泛 的社 会 道 德 基 础 . 、 以 人 民 群 众 为 本 ,动 员 、教 育 、 凝 聚 广 大 人 民 群 众 ,建 立 适 合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的 道 德 体 系 , 是 每 一 位 共 产 党 员 、 各级 领 导 干 部 的 神 圣 使 命 和 历 史 责 任 用 正 气 战胜 邪 恶 , 都 需 要 人 品 来 支 撑 要 做 一 名 真 正 的 共 产 党 员 ,凭 的 就 是 一 流 的 人 品 , 时 时 处 处 不 忘 为 人 民 、为社 会 尽 一 份 义 务 一 个党 员 干 部 的 尊 严 ,不 取 决 于 他 的权 力 之 大 , 电不 取 决 于 他 的 官 位 之 高 , 而 在 于 他 的 品 格 之 高 尚 、这 种 高 尚 品 格 , 营 造 出 文 明 、温 髀 、美 好 的 社 会 氛 围 .我 们 的广 大 党 员 和各 级 领 导 干 部 , 严 于 律 己 ,做 好 样 子 , 以 自 己 高 尚 的 品 德 来 影 响 和 带 领 广 大 群 众 , 我 们 的 德 治 就 必 会 大 见 成 效 古 人 说 ,为 政 之 道 , 唯 有 三 件事 ,一是 清 、不 贪;二 是 慎 、 不 疏 :三 是 勤 、不 懒 。 不 贪 、不 疏 、不 懒 之 为 政 ,政 者 正 也 , 子 帅 以 政 ,谁 敢 不 正 !这 是 治 理 社 会 的 重 要 法 门 .也 是 我 们 党 “ 以 德 治 国 ” 的 重 要 体 现
试论“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
第l2卷第2期兵团教育学院学报voI.l2No.2 2002年第2期JOURNAL OF BINGTUAN EDUCATION INSTITUTE! !!!!!!!!!!!!!!!!!!!!!!!!!!!!!!!!!!!!!!!!!!!!!!!!!!!!!!!!!!!!!!Jun.2002试论“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徐仁堂l,远雅彬2(l石河子大学党委统战部;2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摘要: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
“以德治国”有利于全社会正确估量道德的社会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党全国重视道德建设的自觉意识;有利于加强科学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和塑造;有利于改善党风和社会风气,清除消极腐败现象,有利于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关键词:以德治国;基本方略中图分类号:D60l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l009-l548(2002)02-00l3-02On t e General Plan of“Rule of Virtue”XU Ren-tang l,YUAN Ya-bin2(l Department of United Front,Shihezi University;2CoIIege of~ydrauIic Engineering,Shihezi University,Shihezi,Xinjiang832003,China)Abstract:“RuIe of Virtue”is important ideoIogy advanced by Jiang Zeming,our GeneraI Secretary of the Party CentraI Commit-tee.It heIps to correctIy assess the roIe pIayed by virtue in the society and further strengthens peopIe’s consciousness of vaIuing virtue construction;it heIps educate and shape peopIe’s right scientific out Iook of Iife,vaIues and virtues;it contributes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arty and sociaI mood,and the eIimination of corruptions.Key words:RuIe of virtue;generaI pIan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强调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某 种 限 制 , 表现 出传统 人 治 中 的德治 精 神 , 则 这不
仅在 当时 有重 大 意 义 , 即使 当今 也 不 失之 Fra bibliotek 极 意义 :
1 传 统 治 国 论 中 的 德 治 精 神
2 继 承 精 华 与 反 思 现 实
从“ 禹公 明德 远 矣 ” “ 公 吐 哺 , 下 归 心 ” 到 周 天 诸 榜 样 , 孑 子 的“ 政 以德 ” 孟 子 的“ 正君 而 国定 从 L 为 到 一 2 1 克 明俊德 .
关 键词 : 以德 治 国 ; 党德 ; 官德 : 政 水 平 执
中图分 类 号 : 2 D6 文献 标 识 码 : B
0 引 言
“ 以德 治 国” 以江 泽 民为 核 心 的党 的第 三 代领 是
矣 ” 主 张 , 唐朝 的 《 观 政 要 》 清 代 的 《 政遗 诸 从 贞 到 从 规 》 措施 , 范 仲 淹 的 “ 历 新 政 ” 王 安 石 的“ 诸 从 庆 到 熙
维普资讯
北京建 筑工程学 院学报
第 l 8卷 增刊 ( 杜科版 ) 20 02年 6月
J UR LOFB U B i r I I OF O NA E s n' E r C VI N NF I G D R H I I L E GI . N AN A C r 1  ̄t Ⅱ E Jn 2 0 u . 02
论 可 以提供 我 们借 鉴 的思 想 渊 源 。孑 子 说 :道 之以 L “
政 , 之 以刑 , 免 而 无 耻 ; 之 以德 , 之 以礼 , 齐 民 道 齐 有
耻且 格 。 (论 语 ・ 政》 孟 子 也 说 :徒 善 不 足 以为 ”《 为 ) “
政 , 法不 足 以 自行 。 ( 孟 子 ・ 徒 ”《 离娄 上》 说 明德 治能 ) 教化 人 心 , 法治 只规 范行 为 。 《 学 》 出三纲 领 、 大 提 八
从 严 治政 , 强 党 的 自身建 设 , 有 现实 性 意义 。江 加 具
泽 民在为 《 中国传 统 道 德 》 书 的 题词 中指 出 : 弘扬 一 “ 中国古 代优 良道 德 传 统 和 革 命 传 统 , 收人 类 一 切 吸
优秀道 德成 就 , 力 创 建 人 类 先 进 的精 神文 明 。 这 努 ”
“ 们党要 始 终 代表 中 国先 进 文 化 的前 进方 向” 想 我 思 的价 值体 现 。
仁 政 , 爱 民众 ; 贤 尚德 , 谏 兼 听 ; 惠 尊 纳 礼乐 教 化 , 淳
厚 民风 。特 别 是 儒 家 把 统 治 者 的道 德榜 样 、 范作 模
用作 为 德治 的重 要 表 现 , 张 要 对 统 治 者 的 特 权 加 主
文 章 编 号 : 0 — 0 120 )5 0 1 — 5 1 4 6 1 (02 S — 0 7 0 0
论“ 以德 治 国 " 党 的 建 设 与
武 才娃
( 文杜科 系 . 京 人 北 10 4 0 0 4)
摘
要 : 文通 过 对儒 家治 国论 所提 供 的 思 想资 源 的论 述 , 出“ 本 指 以德 治 国” 中的 “ ” 先是 指执 政 党的 德 首
收 稿 日期 :0 2—0 20 4~0 9 作 者 简 介 : 才 娃 ( 9 7一 ) 女 . 学 学 士 . 文 社 科 系 . 教 授 武 15 . 哲 人 副
维普资讯
l 8
北 京 建 筑 工 程 学 院 学 报
第 l 8卷
《 尚书 ・ 典》 出 : 果 治 国者 能 发 扬 光大 高 尚 尧 指 如
《 中庸 》 :为 政 在 人 , 人 以身 , 身 以道 , 道 以 说 “ 取 修 修
仁 。 所 以 , 家 提 出 了 : 王有 德 , 以身 作 则 ; 行 ” 儒 君 能 施
体现出我们党在实施 “ 以德治 国” 的方 略中, 积极地
批 判继 承 我 国古 代 优 秀 的 治 国 伦 理 传 统 , 时 也 是 同
纪 的新 的发 展 时期 所 制 定 的 重要 治 国方 略 。中 国共 产党 是 执政 党 , 在 “ 国” 党 治 中处 于领导 地 位 , 起关 键 性作 用 。 因此 , 本 质 意 义 上 说 , 以 德 治 国 ” 的 从 “ 中 “ ” 首 先是 指 执 政 党 的 领 导 干部 和 党 员 的 自身 道 德 , 德 , 官 德 ” “ 德 ” 这 也 是 “ 国” 力 和 水 平 的 即“ 、党 , 治 能
领 导 干部 和 党 员的 自身道德 , 即党德 、 官德 。 那 么 , 党德 、 官德 的 建 设 , 是 中 国共 产 党 “ 国” 力和 水 也 治 能
平的人 文 精神 的具 体 体 现 。批 判 继 承我 国古代 优 秀的德 治传 统 , 对 从 严 治 党 、 严 治政 、 强 党 的 自 将 从 加 身建设 , 具有 现 实性 意 义 。
的道德 , 可 以做 到 帝 王 家 族 和 睦 , 官 职 守 昭 明 , 就 百 万 国协调 发展 , 天下 民 心 和 善 。孔 子 也 要 求 治 国从
宁 变法 ” 变 革 , 说 明 了道 德 不 仅 在治 国中具 有重 诸 都 大 的社 会 价 值 , 且 也 是 治 国 者 执 政 、 法 、 设 中 而 变 建 的 强大 精 神 支 柱 。 中 国有 五 千 年 的 文 明 和 历 史 , 中儒 家 的治 国 其
导 集体 在 中 国特 色社 会 主 义 现 代 化 建 设 跨 入 2 l世
条 目, 中心思 想 就 是 治 国须 以修 身 为本 , 日 :有 其 故 “
德此有人 , 人此有土 , 土此有财 , 财此有用 : 有 有 有
人 文 精神 的 具体 体 现 , 真 探 讨这 个 问题 , 认 特别 是 批
判 地 继承 我 国古 代优 秀 的德 治 传 统 , 对从 严 治党 , 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