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作业

合集下载

政治学作业

政治学作业

1.政治的定义: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利确定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这一定义有三个基本点:其一、它强调社会政治关系是围绕着一切特定权益,通过社会公共权力而形成的,从而力图概括了一切政治现象的特征。

其二,它强调一切通过社会公共权力来确认和保障的权利和利益要求才具有政治性,否则不具备政治性,同时它从利益、公共权力和政治权利的含以上揭示政治的本职内容,因而力图避免政治范畴的多义性和歧义性。

其三,它指出了政治的本质内容是政治关系。

一方面,它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并从这个层次上来把社会政治现象。

另一方面,它指出政治的本质内容应包括利益、政治权利和政治权力三种基本关系。

再次,它包含着人们的政治权利关系,这种关系体现着人们在政治生活中的低位和资格的分配关系。

2.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在社会实践的历史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结合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实际,对于政治的含义做过多方面的论述,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

概括起来,主要是: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不过是人与人关系的总和,政治关系是所有社会关系中的一种关系,同时,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经济基础上,政治关系有不同的内容。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认为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就是认为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问题。

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阶级性、实践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它既包括了其他政治观的合理因素,又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精神,从而为我们深刻把握政治的内涵,确定政治的定义提供了基本思想方法。

3、政治学的含义:(1)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国家”和“国家活动”,因此政治学是研究国家问题的科学。

如认为“政治就是国事,政治学就是以国家为研究的对象的,或竟可称之曰国家学。

《政治学基础》平时作业二

《政治学基础》平时作业二

《政治学基础》平时作业二一、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每小题2分,共20分)1、( B )的存在形成了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的根本理由。

A 法律B 利益C 阶级D 国家2、关于权力的来源和基础,西方历史上曾经盛行( A )。

A 君权神授论B 人民主权论C社会契约论 D 天赋人权论3、( B )是政治权力主观构成要素中最为基本的要素。

A 组织 B能力素质C身份资格 D 理论与策略4、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 A )决定政治权力的分配。

A 经济秩序B 阶级状况C 政治力量分布D 政治秩序5、政治权力具有( ABCDE )的特性。

A 权威性 B扩张性 C排他性 D 强制性 E 支配性6、就当今世界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主要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政治权利主要包括( ACD )。

A 民主权B 财产权C 生存权D 自由权7、从历史的角度看,第一代“权利”指传统的( AC )。

A 自由权B 社会经济权C 公民权D 社团和群体权8、我国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主要包括( AC )。

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 申诉和控告权C监督权 D 批评和建议权9、各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民主权利主要体现在公民的()上。

A 财产权B 平等权C 自由权D 参政权10、参政权是指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主要包括( )。

A 复决权B 罢免权C 创制权D 选举权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公权”即公共权力,首先表现为政治权利 .2、“私权”即公民权利。

3、公共权力具有权威性和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

4、公共权力的来源和基础是人民。

5、公民人人生而平等,个人权利神圣不可侵犯,这是现代政治的基本信念。

6、经验事实表明,权力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7、所谓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8、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出人民主权学说,认为政治权力最终属于人民,这成为现代民主共和制的理论基础。

政治学原理形考作业1-4

政治学原理形考作业1-4

政治学原理形考作业1-4政治学原理第一次作业_0001一、单项选择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

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不能得分。

)1.XXX神学后期最有影响的人物是()。

A.XXXB.XXXC.XXXA.XXXB.C.D.2.立法权力、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是社会公共权力的一种()划分。

A.体系性B.结构性C.系统性D.功能性XXX.功能性3.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

A.民粹主义B.民族主义C.精英主义D.民众主义A.B.C.精英主义D.4.XXX认为政治的最高形式就是()。

A.城市B.民主C.法律D.国家XXX.国家5.下列思想家中权力政治观的代表人物是()。

A.XXXB.XXX.XXXD.XXXA.B.XXXC.D.6.()方案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A.科学主义B.经验主义C.现实主义D.理想主义A.B.C.现实主义D.7.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

A.制度研究途径B.权力研究途径C.政策过程研究途径D.政治功能研究途径A.B.权力研究途径C.D.8.XXX认为君主专制政体、君主立宪政体和民主宪政政体代表政体的进化偏向,经由进程改进途径建立()是中国未来政治的发展偏向。

A.君主专制政体B.君主立宪政体C.民主宪政政体D.共和政体A.B.君主立宪政体C.D.9.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而展开。

A.皇位继承B.治民之术C.统治术D.治国之道XXX之道10.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最为典型的例子是中国古代的()学说和古希腊学者们的认识。

A.法家B.杂家C.兵家D.儒家XXX儒家111.“政治”概念的提出,始于人类文明史上的()社会时期。

A.封建B.奴隶C.资本主义D.原始A.B.奴隶C.D.12.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

A.XXXB.XXX.XXX拉底D.XXXA.XXXB.C.D.13.()是政治权力的潜在作用方式。

2023秋福师《政治学》在线作业二

2023秋福师《政治学》在线作业二

2023秋福师《政治学》在线作业二
目标:本文档旨在分析政治学中的三个主要议题:政府权力、选举制度和政治参与。

政府权力
政府权力是政治学中的重要议题。

政府权力的来源是什么?政府如何行使权力?政府的权力如何受到约束?
政府权力的来源是人民。

在民主社会中,政治权力来自于人民的授权。

政府行使权力的方式可以是拥有最高权威的中央集权制,也可以是分权制。

不同制度下,政府的权力限制因素也不同。

选举制度
选举是民主政治的核心机制之一。

选举制度的不同会影响政治参与者的行为,也会影响到政府的稳定和民主运作。

选举制度分为多数选举制和比例代表制。

多数选举制是指获得最多票数的候选人当选。

比例代表制是指根据投票结果,将席位按照政党得票比例进行分配。

不同选举制度下,候选人和政治组织会有不同的竞选策略。

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是指人们在政治过程中的参与和互动,是保障民主政治运作的重要基础。

政治参与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抗议、游行、请愿、联署、签名等。

政治参与不同于选举,它是人们对政治问题的表达和行动。

政治参与可以促进政府的改革和社会进步,也能够发挥民众监督政府的作用。

总之,政府权力、选举制度和政治参与是政治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我们需要了解这些议题背后的理论基础和实践问题,以便更好地理解政治现象,并为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启示。

政治学原理作业参考答案

政治学原理作业参考答案

政治学原理作业参考答案政治学原理作业答案作业练习一(第1、2、3章)一、填空题:1.阶级社会2.社会公共权力3.国家政权问题4.《政治学》5.《君主论》6.社会关系7.《共产党宣言》8.实践性9.阶级分析方法10.需要11.公共权力12.能力素质13.国家主权14.行政权15.诉愿权二、单项选择题:1.B 2.C 3.C 4.A 5.D 6.B 7.A 8.D 9.C 10.B三、名词解释题1.政治就是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2. 行为主义政治学是指运用实证方法对个人或团体政治行为进行研究的西方政治思潮的总称。

它产生于20世纪初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迅速发展,达到鼎盛期。

行为主义政治学没有统一的政治理论,各种学派林立,较有影响的有阿尔蒙德的结构—功能主义、西蒙的决策理论、多伊奇的政治沟通理论、伊斯顿的政治系统分析等。

3. 利益集团是指具有特定共同利益的人们为了共同的目的而结合起来、采取共同行动的社会集团。

4.政治权力的一种类型,即人格型权力或影响力。

卡里斯马(Charisma)原指古代的宗教先知、战争英雄,是马克斯·韦伯把它引人政治学的。

在现代政治学中,具有人格魅力的政治家都被称为卡里斯马型的政治家。

这种人具有超凡的品质、个人魅力、启示力。

四、简答题。

1.(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2)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

(3)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4)政治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2. 西方政治学最早发源于古希腊,创始人是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其所著的《政治学》被公认为是西方政治学的奠基之作。

从《政治学》开始,按照历史顺序,可以把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大致分为古代、中世纪、近代、现代四个阶段。

(1)古代(奴隶社会)西方政治学。

古希腊的思想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撰写了《理想国》和《政治学》等著作,开辟了政治学研究的新领域。

政治学原理作业题

政治学原理作业题

《政治学原理》作业一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8分)1、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____________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2、法家主张,政治之道在于法、术、势,即____________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3、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____________。

4、马克思主义认为,____________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5、___________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6、____________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7、公共权力具有____________和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

8、____________规范是一种非权力规范,一般不作为政治权力的规范依据。

二、选择题(含单选或多选)(每题二分,共20分)1、“政治”概念的提出,始于人类文明史上的()社会时期。

A 封建B 奴隶C 资本主义D 原始2、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根据市场经济中人与人之间行为的互动关系,形成特定的分析模式有()等等,用来分析和解释政治现象。

A 联盟理论模式B 博弈对策模式C 制度变迁模式D 理性选择模式3、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现象的方法有()A 经济分析方法B历史研究方法C 利益分析方法D 阶级分析方法4、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而展开。

A 合法性B 治民之术C 统治术D 治国之道5、梁启超认为君主专制政体、君主立宪政体和民主宪政政体代表政体的进化方向,通过改良途径建立()是中国未来政治的发展方向。

A 君主专制政体B 君主立宪政体C 民主宪政政体D 共和政体6、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

A 民粹主义B 民本主义C精英主义D 民众主义7、古典政治学时代政治学研究的主题是关于()。

A城市国家的观念B 城邦的理论C世界国家论D 直接民主理论8、()是政治权力的主观构成要素。

政治学原理-作业

政治学原理-作业

政治学原理-作业(一) 单选题1. 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学说是( )。

(A) 儒家政治学说(B) 道家政治学说(C) 法家政治学说(D) 墨家政治学说参考答案:A2. 保守主义思想的奠基人是( )。

(A) 罗纳德?里根(B) 乔治?沃克?布什(C) 埃德蒙?伯克(D) 尼采参考答案:C3.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完全形成的著作是( )。

(A) 《德意志意识形态》(B) 《法兰西阶级斗争》(C) 《共产党宣言》(D) 《反杜林论》参考答案:C4. 政治权力最核心组成部分是( )。

(A) 财富(B) 武力(C) 技能(D) 知识参考答案:B5. “意识形态”一词的创造者是( )。

(A) 马克思(B) 曼海姆(C) 特拉西(D) 韦伯参考答案:C6. 根据社会经济基础和阶级性质,政治文化可以分为( )。

(A) 统治政治文化和大众政治文化(B) 冲突型政治文化、协调型政治文化和混合型政治文化(C) 传统政治文化和现代政治文化(D) 剥削阶级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文化参考答案:D7. 最为普遍存在的权力形式是( )。

(A) 合法性权力(B) 操纵性权力(C) 功利性权力(D) 强制性权力参考答案:D(二) 多选题1. 意识形态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

(A) 现实性(B) 阶级性(C) 相对独立性(D) 依赖性(E) 强制性参考答案:ABCDE2. 政治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

(A) 普适性(B) 鲜明的阶级性(C) 鲜明的民族性(D) 特定的结构性(E) 相对的稳定性参考答案:BCDE3. 理性选择主义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它包括( )。

(A) 社会选择理论(B) 行为主义(C) 集体行为理论(D) 公共选择理论(E) 新制度主义参考答案:ACD4. 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媒介包括( )。

(A) 家庭(B) 学校(C) 同辈团体(D) 工作场所(E) 大众传媒参考答案:ABCDE5.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包括( )。

政治学原理形考作业1-4

政治学原理形考作业1-4

政治学原理第一次作业_0001一、单项选择题(共15 道试题,共30 分。

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不能得分。

)1. 基督教神学后期最有影响的人物是( )。

A.托马斯•阿奎那B.菲尔默C.马基雅维利D.圣•奥古斯丁A. 托马斯•阿奎那B.C.D.2. 立法权力、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是社会公共权力的一种()划分。

A.体系性B.结构性C.系统性D.功能性A. B. C. D. 功能性3. 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 )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

A.民粹主义B.民族主义C.精英主义D.民众主义A. B. C. 精英主义 D.4. 亚里斯多德认为政治的最高形式就是( )。

A.城市B.民主C.法律D.国家A. B. C. D. 国家5. 下列思想家中权力政治观的代表人物是( )。

A.孔子B.韩非C.庄子D.荀子A. B. 韩非 C. D.6. ( )方案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A.科学主义B.经验主义C.现实主义D.理想主义A. B. C. 现实主义 D.7. 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 )。

A.制度研究途径B.权力研究途径C.政策过程研究途径D.政治功能研究途径A. B. 权力研究途径 C. D.8. 梁启超认为君主专制政体、君主立宪政体和民主宪政政体代表政体的进化方向,通过改良途径建立( )是中国未来政治的发展方向。

A.君主专制政体B.君主立宪政体C.民主宪政政体D.共和政体A. B. 君主立宪政体 C. D.9. 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 )而展开。

A.皇位继承B.治民之术C.统治术D.治国之道A. B. C. D. 治国之道10. 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最为典型的例子是中国古代的( )学说和古希腊学者们的认识。

A.法家B.杂家C.兵家D.儒家11. “政治”概念的提出,始于人类文明史上的( )社会时期。

A.封建B.奴隶C.资本主义D.原始A. B. 奴隶 C. D.12. 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 )。

政治学作业题答案

政治学作业题答案

政治学作业题1 .简述政治的含义。

答:①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政治的理解,把政治定义为: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②这一定义有三个基本点:其一,它强调社会政治关系是围绕着一切特定利益,通过社会公共权力而形成的,从而力图概括了一切政治现象的特征;其二,它强调一切通过社会公共权力来确认和保障权利和利益要求才具有政治性,否则不具有政治性,这就区分了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其三,它指出了政治的本质内容是政治关系。

2 .按照功能划分,政治学主要包括哪些研究内容?答:按照功能划分,可以把政治学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

理论研究主要包括政治学原理、政治哲学、政治思想史、政治学研究方法论、比较政治学,还有一些政治学和其它社会科学交叉而产生的政治理论学科,如政治经济学、政治心理学、政治社会学等。

应用研究主要包括政治制度研究、政治领导与决策研究、政治管理学、行政管理学、组织理论、行政法学、人事行政学、市政学、公共政策分析等。

3.谈谈西方政治学的发展历程。

答:西方政治学发端于公元前500年的古希腊时代,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被称为“古典政治学时代”。

①时间:公元前500年—前200年--公元476年②研究主题:古希腊时期主要研究城邦国家理论,古罗马时期主要研究世界国家理论。

③理论内容:古希腊的政治学者把政治看作是人的本能需要,而城邦国家是最好的国家形式,国家治理应实行民主制。

最有代表性的学者是亚里斯多德,他的代表作是《政治学》,被西方政治学界称为是政治学的开山鼻祖。

亚回答了政治是什么和从事政治活动是为什么以及要过怎样的政治生活这一根本问题。

他认为,政治是人类的本能活动,“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从事政治活动是人类为了追求最高的善。

过好家庭生活是小善,而参与国家政治活动是最大的善。

每一个人都要过城邦生活,不过城邦生活的人,非神即兽。

政治学原理-作业

政治学原理-作业

(一) 单选题1. 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学说是( )。

(A) 儒家政治学说(B) 道家政治学说(C) 法家政治学说(D) 墨家政治学说参考答案:A2. 保守主义思想的奠基人是( )。

(A) 罗纳德?里根(B) 乔治?沃克?布什(C) 埃德蒙?伯克(D) 尼采参考答案:C3.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完全形成的著作是( )。

(A) 《德意志意识形态》(B) 《法兰西阶级斗争》(C) 《共产党宣言》(D) 《反杜林论》参考答案:C4. 政治权力最核心组成部分是( )。

(A) 财富(B) 武力(C) 技能(D) 知识参考答案:B5. “意识形态”一词的创造者是( )。

(A) 马克思(B) 曼海姆(C) 特拉西(D) 韦伯参考答案:C6. 根据社会经济基础和阶级性质,政治文化可以分为( )。

(A) 统治政治文化和大众政治文化(B) 冲突型政治文化、协调型政治文化和混合型政治文化(C) 传统政治文化和现代政治文化(D) 剥削阶级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文化参考答案:D7. 最为普遍存在的权力形式是( )。

(A) 合法性权力(B) 操纵性权力(C) 功利性权力(D) 强制性权力参考答案:D(二) 多选题1. 意识形态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

(A) 现实性(B) 阶级性(C) 相对独立性(D) 依赖性(E) 强制性参考答案:ABCDE2. 政治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

(A) 普适性(B) 鲜明的阶级性(C) 鲜明的民族性(D) 特定的结构性(E) 相对的稳定性参考答案:BCDE3. 理性选择主义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它包括( )。

(A) 社会选择理论(B) 行为主义(C) 集体行为理论(D) 公共选择理论(E) 新制度主义参考答案:ACD4. 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媒介包括( )。

(A) 家庭(B) 学校(C) 同辈团体(D) 工作场所(E) 大众传媒参考答案:ABCDE5.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包括( )。

高一上半年政治学期终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上半年政治学期终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上半年政治学期终考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
1. 政治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
- 选项:
- A. 政治制度
- B. 政治现象
- C. 政治力量
- D. 政治学说
- 答案:B
2. 中国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什么?
- 选项:
- A. 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 B. 保卫国家安全
- C. 提高国民生活水平
- D. 维护社会稳定
- 答案:A
3. 以下哪个原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基本原则?
- 选项:
- A. 民主集中制
- B. 集体领导制
- C. 人民代表制
- D. 党的民主集中制
- 答案:D
第二部分:简答题
1. 请简要解释政治自由的概念。

- 答案:政治自由指个体在政治领域内行使权力的自由,包括、集会自由、结社自由等。

2. 请简述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答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指我国在社会主义发展
初期,由于经济基础不完全,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等原因,必须实行
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改革,逐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第三部分:论述题
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进行回答:
1. 论述中国的领导地位对我国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2. 论述政治参与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 答案:略(根据具体内容填写)
以上为高一上半年政治学期终考试题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网上作业答案

政治学原理网上作业答案

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民主参考答案: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公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积极或消极动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

2.法治参考答案:也称法的统治,是指按照民主要求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国家组织原则。

3.君主制参考答案:是指以世袭和终身任职的君主等为国家元首,并由君主全部或部分、实际或形式地执掌国家最高权力的国家管理形式。

4. 政党:参考答案: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单项选择题(选项唯一,多选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1.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 )。

A. 西塞罗B. 苏哥拉底C. 亚里士多德D. 柏拉图参考答案:C2.民主作为一种制度,在大多数国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施。

在所有不同版本的民主实践中,建立在自由民主理念基础上的()A. 人民民主B. 间接民主C. 直接民主D. 宪政民主参考答案:D3.( )方案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A. 经验主义B. 理想主义C. 现实主义D. 科学主义4.政党形成于19世纪初期,它的产生是现代()政治发展的产物。

A. 委员会B. 君主立宪C. 共和民主D. 议会民主参考答案:D5. ( )认为,在确立各种规则时,必须要征得参与者的同意,所谓“同意限定公正”。

A. 诺齐克B. 哈耶克C. 布坎南D. 罗尔斯多项选择题(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多选或漏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3分,共15分) 1. “第三条路”,指一种既非资本义也非社会主义的第三种选择的思想。

它与所谓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A. 保守主义B. 新社会民主主义C. 自由主义D. 后社会主义参考答案:B D满分:得分:2. 民主的限度包括(A. 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B. 以不侵入“私人领域”为限度C. 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D. 以不干涉政党活动为限度参考答案:A B C3. 宪法对国家政权组织建构提出的原则有()A. 直接选举原则B. 人民主权原则C. 权力制约原则D. 法治原则参考答案:B C D4. 精英理论所指的精英是()上最优秀的人物,他们是与普通大众相对应的一个群体。

政治有答案练习题

政治有答案练习题

政治有答案练习题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政府、政治行为以及政治制度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政治学练习题,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政治学的基础概念和理论。

一、选择题1. 政治学研究的核心是什么?A. 经济制度B. 政治制度C. 社会结构D. 文化传统2. 以下哪项不是政治权力的来源?A. 法律B. 传统C. 暴力D. 教育3. 政治参与是指:A. 公民对政治过程的直接干预B. 公民对政治过程的间接影响C. 公民对政治过程的完全控制D. 公民对政治过程的完全放弃二、填空题4. 政治制度通常包括政府的形式、_________和政治_________。

5. 政治意识形态是指一套关于政治、社会和经济组织的观念和_________。

三、简答题6. 简述民主制度的基本特征。

7. 解释政治文化对政治行为的影响。

四、论述题8. 论述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五、案例分析题9. 阅读以下案例:某国在经历政治动荡后,新政府上台,开始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

请分析这些改革措施可能对该国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的影响。

参考答案1. B2. D3. B4. 政治组织;制度5. 信念简答题参考答案6. 民主制度的基本特征包括:公民有平等的投票权、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政治过程的透明度和责任性、以及对少数意见的保护。

7. 政治文化影响政治行为,因为它塑造了公民对政治制度、政治参与者和政治过程的态度和期望。

它可以通过社会化过程传递给个人,并影响他们对政治的参与度和方式。

论述题参考答案8. 国家与社会是相互依存和影响的。

国家通过制定法律和政策来规范社会行为,而社会通过公民的参与和反馈来影响国家的政策制定。

例如,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通常需要考虑到社会的需求和期望,同时也需要国家机构的推动和执行。

案例分析参考答案9. 改革措施可能对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产生深远影响。

政治上,改革可能增强政府的合法性和效率;经济上,改革可能促进经济增长和创新;社会上,改革可能提高公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凝聚力。

政治学作业

政治学作业

学生姓名:董晨曦1、如何理解政治的科学涵义,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答:政治学的科学涵义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的论述和研究我们可以把政治定义为: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运用公共权力来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中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政治的核心就是国家政权、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治理国家的方法,施政方法。

政治学的历史发展源远流长,中西古代社会的人们关于人类自身生存及其社会关系的最初思考大都带有政治学的性质和特征。

中国的先秦时期是思想家集中涌现、政治思想比较繁荣的时期,诸子百家虽然观点分殊,但是大都涉及了“治国平天下”这一基本的政治学问题。

其中,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以及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对于中国政治生活的影响最为深远。

通常认为,现代政治学的正宗源头来自古希腊,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人的思想和作品较为系统地探讨了人类政治生活的基本问题,创造了一直影响至今的概念、原理和思维体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始于19世纪40年代,它对于人类政治生活本质的揭示以及对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预言,超越了人类先前存在的任何一种政治观点和政治思维,标志着人类政治学发展一个崭新时代的来临。

具体来说政治学的发展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阐述:1、中国古代政治学的发展。

中国古代社会只有“君主专制”一种政体形式,自秦汉以来,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成为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基本国家制度。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萌芽于奴隶社会瓦解、封建制度确立的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庄子、韩非等诸子是那个时代的代表。

他们的思想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学的基本思路和主题,内容除少量论证“君权神授”以作为君主权力合理性基础的观点以外,多为探求和教授“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自秦以降,各种学说经历淘汰和整合,最终形成了“儒表法里”、道家为辅的长达2000多年的思想格局。

2、西方政治学的发展。

西方的政治学最早发端于古希腊。

《政治学》作业参考答案

《政治学》作业参考答案

《政治学》作业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政治: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人们围绕着特定的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一种社会关系。

2.利益: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3.政治权利:是政治权力主体单个成员利益与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之间的关系,是社会成员实现利益分配的政治资格。

4.共同利益:是同一社会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和经济地位基础上形成的,是处于同一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中的人们的各自利益的相同部分。

5.政治斗争:是政治冲实的一种形式。

它是各种政治主体之间基于自身的利益要求,为实现特定的权利而围绕着公共权力所产生的对抗性互动行为。

6.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

7.政治管理:就是国家权力按照某种特定的秩序和目标对政治生活进行自觉地、有计划地约束或制约的一种方式。

8.压力集团:又称为政治性利益集团,它是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社团的主要形式,意指那些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而以压力方式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修订和实施的政治性社会团体。

9.政治改革:是指政治关系的调整与完善,换言之,也就是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矛盾状况及其对政治权力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旨在改进政治体系,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其政治统治的政治过程。

10.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法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11.国家:是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阶级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组织起来,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

12.政治社团:是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府政策制定、变动和执行过程的杜会团体。

二、填空题1.君主政体、共和政体2.暴力革命、和平过渡3.政体4.单一制、复合制5.合理性、可行性、过程性6.政体、国体7.同一、相反、能动8.利益、公共权力、权利9.行政权、司法权三、简答题1.简述利益的构成因素。

政治学作业设计案例

政治学作业设计案例

政治学作业设计案例一、背景介绍根据政治学课程的要求,我们需要设计一份政治学作业案例。

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政治行为和政治体系的学科,是了解和分析政治现实的重要工具。

通过设计一个详细的作业案例,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政治学的概念和实践,并提升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目标- 理解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分析并解释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 运用政治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三、作业要求1. 选题学生可以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政治话题或政治事件作为研究对象,例如国际关系、政党制度、选举制度等。

2. 背景研究学生需要进行相关的背景研究,了解选题的历史背景、相关理论和现有研究成果。

3. 分析与讨论学生需要分析选题的关键因素、影响因素和可能的结果。

可以使用政治学的理论工具和框架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4. 解决问题学生需要提出解决选题相关问题或挑战的方案和策略,并给出理由和支持材料。

5. 结论学生需要总结他们的研究成果并得出结论,回答选题所引发的问题或提出新的问题。

四、评估标准该作业将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评估:- 背景研究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分析和讨论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解决问题的创意和可行性- 结论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文献引用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五、学术诚信声明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应当遵守学术诚信的原则,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时应标明来源,未经授权使用他人的材料将受到惩罚。

六、参考资料- Smith, J. (2010).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Jones, S. (2015). Political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以上是政治学作业设计案例的要点以及相关要求和标准,请学生们按照要求完成作业,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

《政治学基础》平时作业一

《政治学基础》平时作业一

《政治学基础》平时作业一《政治学基础》平时作业一一、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每小题2分,共20分)1、( C )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

A 管理B 神权C 道德D 权力2、孙中山先生是( A )政治观的代表人物。

A 管理B 神权C 道德D 权力3、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政治主要是(ABCD )。

A 经济的集中体现B 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C 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D 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4、根据(D )的观点,人是一种政治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一种社会集体生活。

A柏拉图 B 西塞罗C苏哥拉底D亚里士多德5、我国政治学分为(ABCD )等。

A 政治学理论B 中外政治制度C 行政管理D 国际政治6、中国古代的法家强调(ABC )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

A 法B 势C术 D 变7、在2000多年的历史演变中,( B )学说成为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最相匹配的政治意识形态。

A 兵家B 儒家C 法家D 道家8、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C )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

A 民粹主义B 民族主义C精英主义 D 民众主义9、从学科发展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研究与(D )研究高度结合,因此,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学科。

A 管理B 文学C 历史D 社会伦理10、在众多政治设计思路中,具有明显对比性的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方案,二者具有明显的差异。

这种差异根源于人们对(AD )的认识和评价的截然不同。

A 公共权力B 民主C 利益D 人性二、填空题(每空1分)1、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2、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3、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体性事件频发背景下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路径选择摘要:群体性事件频发已经凸显了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推动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当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减少和杜绝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现实选择。

本文以群体性突发事件为切入点,在对政治参与内涵及价值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当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从公平正义、制度建构以及公民文化培育等方面提出建构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群体性突发事件;有序政治参与;路径选择2008年是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的一年,从贵州瓮安事件、云南孟连事件、甘肃陇南事件到重庆的哥的集体罢运事件,事件的参与人数规模和暴力对抗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给党和政府带来的损失和冲击也是骇人听闻的。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愈演愈烈,有增无减的上升趋势是不可否认的。

引起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公民缺乏有序的政治参与机制无疑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要解决群体性事件频发的现状和阻止这种愈演越烈的趋势,大力推进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重要的解决之道。

一、群体性事件和政治参与的含义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高发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频频发生对社会的和谐带来不利影响,也对我们如何实现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提出了新的课题。

那么,如何来界定群体性突发事件呢?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聚合临时形成的偶合群体,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发生多数人间语言行为或肢体行为上的冲突等群体行为的方式,或表达诉求和主张,或直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或发泄不满、制造影响,因而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负面重大影响的各种事件。

[1]现阶段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频频发生是社会利益不断分化和社会公平正义失衡的表现;是正常的参与渠道不畅的表现;是地方政府自身定位不准和部分官员宗旨意识丧失的表现;是政府处理政治参与问题的能力和经验不足的表现;是普通民众公民意识不强和社会的协商机制不畅的表现。

从政治参与的角度分析,这是公民无序政治参与的一种表现。

所以,实现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正确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必然选择,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

那么什么是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呢?我们先来解释有关公民政治参与的概念。

政治参与是现代化研究、特别是政治发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和研究领域,是传统政治学在行为主义革命影响下新发展的产物。

关于政治参与,中西方学者已作过深入的研究,从各个视角下过多种定义。

公民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一定方式去直接或间接影响政府决定或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2]。

美国著名学者孔奇则认为:“政治参与可以解释为全国或地方、个人或集体支持或反对国家结构、权威和有关公益分配决策的行动。

” [3]对于这个概念,孔奇强调了以下三方面:第一,行动既可是口头的,也可是书面的;第二,它可是暴力的,或非暴力的;第三,它可以是剧烈的行动。

另外,亨廷顿和纳尔逊在《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一书中给出的定义为:政治参与就是“平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

”[4]该定义中并未区分参与活动的合法性与非法性,而是涵盖了无论根据政治系统的既定准则是否合法的所有活动。

从政治参与是否受到合理规制或规范角度看,可分为有序政治参与和无序政治参与。

“有序”是同“无序”相对的范畴,所谓有序的公民政治参与,是指一般公民和团体以合法的形式,通过制度化的渠道,理性地有节制地参与政治生活和影响政治决策的过程。

[5]相反,无序的政治参与或者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则是突破现有制度和规范的政治参与行为或是合理但不合法的边缘型政治参与行为,群体性事件就是典型的无序政治参与行为。

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种具体体现。

政治参与的有序主要包括以下几层含义:一是政治参与的合法性。

这里的合法性具体表现为对现行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和法律法规的遵循,以及政治参与途径方式的合法利用。

二是政治参与的理性化。

理性化的政治参与是与激情型的政治参与相对应的。

理性化的政治参与表现为对问题的理性分析,对法律、制度的遵循,对参与目标的合理确定,以及对参与方式的正确选择。

三是政治参与的程序化。

政治参与的程序化是对政治参与程序的遵从,归根到底是对政治制度的认同。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高屋建瓴地指出:“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并将“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

”明确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要防止和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必须大力推进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二、当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特点1.由于公民政治参与意识的觉醒和提高,公民政治参与开始从动员型参与向自主型参与转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我国传统的利益结构被打破,出现了多种相对独立的利益结构和利益群体。

在思想转变和利益动因的驱使下,人们的政治参与热情被激发出来,一旦发现国家的政治决策同自身利益息息相关,人们就会积极关注并设法影响这些政治决策的制定和执行,以期政府能制定出符合自身或所在群体利益的政策,公民的权利意识、民主意识、参与意识随之高涨,公民政治参与开始从动员型参与向自主型参与转变。

2.公民政治参与制度不健全,非制度性政治参与有上升趋势以政治参与和既定的政治法律规范的关系为依据,可以将政治参与分为制度化政治参与和非制度化政治参与。

公民在既定法律规范内展开的政治参与活动就是合法的(制度化的) 政治参与;超越了既定的政治法律规范的政治参与行为,就是非法的(非制度化的) 政治参与。

从合法性的层面来看,当下中国公民的政治参与也可以分成制度化和非制度化。

改革开放以来,政治参与制度的建设使我国公民政治参与迅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我国基本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发展提供了根本制度的保证。

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这些制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具体制度不够规范、不够健全,程序上不够严密、完整以及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结果导致公民以制度外的方式从事参与,即“非制度化参与”,我国公民非制度化参与日益增多。

3.政治参与渠道不够畅通,开始寻找其他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注重参政渠道的建设,但真正被公民采用并且确实行之有效的参政渠道并不多,参政渠道的理论性和实用性相互脱离,二者并没有有机地结合起来,我国公民的参政渠道仍很狭窄,存在利益表达不畅通的情况,特别是对于社会弱势群体,在找不到正常的利益表达渠道而且自身的参与能力又较低的情况下,极易发生无序的政治参与行为,甚至发生群体性事件。

总体来说目前我国政治参与的渠道还相对单一,有待提升和开发。

公民参与意识的高涨与我国政治参与制度的不健全、参与渠道的不畅通形成的矛盾在没有被政府部门觉察和缓解的条件下,极易发生冲突,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发展成为群体性事件。

4.网络政治参与发展迅速,但公民消极参与的心态呈上升趋势网络政治时代借助于信息技术对政治参与主客体双方的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进行了新的界定和分配,为公民政治参与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

虽然我国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方兴未艾,但也不可否认,目前公民政治参与的消极心态有上升的趋势。

根据香港中文大学王绍光教授的研究,[6]目前我国政治参与主体的消极参与心态产生的原因有:一是政治参与边缘化导致政治无力感的后果。

公民即使有积极参政的愿望,并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其参政需求得不到僵硬的政府机构及时有效的回应,参政的失败感最可滋生消极的政治参与心态。

二是传统政治文化遗产的影响。

由于近百年来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挫折和公民教育的缺失,奴役型文化还没有被彻底置换成民主文化。

三是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带来了新的参与危机。

上述变化,使得原来的参与渠道丧失,新的参与渠道尚未建立起来,从而带来新的参与危机。

三、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路径选择邓小平认为,人民群众的参与是改革开放成败的关键,而“确认人民群众的参与是改革开放的目标之一”[7] 。

因此,我们必须在实践中进行途径创新,来确保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

(一)发展社会经济,在社会公正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经济为公民政治参与提供物质保障公民由于公民政治参与意识的觉醒和提高,有积极参政的愿望,并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政治参与地位低下、经济基础不强、非组织化的个体分散无力,在面对强大的国家机器时很难具备影响政府决策的信心,其参政需求得不到僵硬的政府机构及时有效的回应,参政的失败感最可滋生消极的政治参与心态,当然亦有可能激发极端的非理性政治参与。

因此,要大力发展经济,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提供前提条件。

(二)完善政治制度,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提供制度保障保证公民政治参与的有序进行,必须建立和健全公民政治参与的机制,广泛吸纳社会各阶层的政治参与;同时还要加强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

完善制度是实现有序参与的保障,也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必由之路。

加强制度建设,需要做到: 第一,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健全和完善基本参与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人民政治参与最基本的制度安排。

这些政治参与制度需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第二,拓宽参与渠道,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提供空间。

一是要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

参加政党或社会团体是公民进行有效政治参与的重要途径,以组织为中介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会比个人行为更容易达到目的。

二是要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

舆论媒体为公民进行政治参与提供了及时便利的信息支持,同时,也使公民的政治要求得以表达。

三是要发挥基层民主的作用。

实行城乡基层民主与基层群众自治成为最典型、最直接的民主形式。

四是要发挥网络参与的作用。

网络技术可以改善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手段,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兴趣和能力,保证政治参与的数量和质量。

(三)培育新型政治文化,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提供社会基础培育文化,提高公民的教育水平,加强公民的政治知识和政治技能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公民的利益意识、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是培育我国公民的政治文化,提高公民政治素质的关键。

根据阿尔蒙德观点,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政治信仰和感情,它由本民族的历史和当代社会、经济和政治活动进程所促成。

[8]政治文化对于实现公民高度的政治认同和有效的政治参与,保持社会政治稳定,促进政治文明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培育适合现代化的新型的公众参与型政治文化,不断增强公民的主体意识,是实现有序政治参与的文化条件。

具体来说,一是要培养公民意识,增强公共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