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书:区域微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研究
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与策略的有效性研究
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与策略的有效性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与策略的有效性,并通过案例分析和评估效果,验证其在教育领域的实际应用价值。
在构建共享机制时,需要考虑各方利益平衡以及信息共享的便捷性;在实施策略上,应注重推广与培训工作,确保资源利用率最大化。
通过效果评价,可以客观评估该机制与策略的实际效果,为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本研究指出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与策略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策略、有效性研究、案例分析、评估、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结论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微课资源共建共享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不同教育机构之间的资源孤岛现象严重,资源共享不畅;缺乏有效的共建机制和策略,导致资源的利用率低,质量参差不齐;如何评估和提高共建共享机制和策略的有效性,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当前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存在的问题,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探讨如何构建有效的共享机制,制定科学的实施策略,评估机制和策略的有效性,以及通过案例分析和效果评价,为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提供更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与策略的有效性,并深入分析其对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影响。
具体来说,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构建和共享机制的实施策略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评估这些机制与策略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探讨其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师生互动、拓展学习空间等方面的作用。
通过案例分析和效果评价,探索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与策略的优势和不足,为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持,为推动微课资源的共建共享、创新教学方法以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有益借鉴。
1.3 研究意义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与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于教育教学的促进: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研究可以促进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资源共享与交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资源共建共享的探索与实践教学成果申报
综合 化学习资源开放服务模式的研究及应 教改 用” 项目 基于 iOS系统的移动教学资源研究与 开发 《管理学原理》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 课程 《管理学原理》、《数控机床加工工 改革 艺与编程》、《政府经济学》三门国
校级 国家级
11JYF06/08zw1006 教高司函〔2009〕141号
国家级
教高司函[2013]115号
建立机构,促进共建共享的落实 建立统一的资源建设标准规范 建立资源建设整体化技术方案 建立课程共享方案,保障资源共享
6
教改背景
教改成果
创新之处
应用效果
1
建立校内外共建共享教学资源的有效机制
网 络 教 学 资 源 研 发 中 心 协 议 ︑ 章 程
7
教改背景
教改成果
创新之处
应用效果
1
建立校内外共建共享教学资源的有效机制
18
教改背景
教改成果
创新之处
应用效果
2
探索并实践优质教学资源教学设计新理念与规范
2.2 建设了一批优质的在线教学资源
综合型在线教育课程
72门
高频电子线路 化工原理 供用电网络及变电所设备 制造业信息化导论 语言学概论 政府经济学 财务会计 自动控制理论 电子产品制造工艺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运输组织学 生产计划与控制 电器设备及维修 物流信息系统 数控技术基础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土木工程施工 电气控制与PLC 供应链管理 药品质量管理技术 用电管理及监察 音乐欣赏 服务管理 西方经济学 液压与气压传动 电子设计 EDA 钢结构 程序设计语言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数控技术基础 VB 网络营销 项目管理 民法学 车辆构造 供应链管理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 土力学基础工程 家庭影院建设 文学概论 会计学原理 人因工程 电子技术基础 质量与可靠性管理 现代制造系统 交通工程学 信号与系统 物流学基础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 化工机械与设备 无机化学 现代数字系统设计 管理学原理 采购管理 高速铁路线路与车站 化工热力学 高速公路 交通运输经济 基础工业工程 供用电网络的继电保护 电气 CAD 电能计量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 教育心理学 核能与核安全 电子设计交通管理与控制 EDA 化学分离工程 西方现代派文学 电子测量与仪表 巴蜀文化对李白的浸润 数控机床加工工艺与编程
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与策略的有效性研究
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与策略的有效性研究摘要:微课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中广泛被应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其有效性不仅仅取决于资源的优质与否,更重要的是在共建共享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发挥出资源的价值。
本文将从微课资源共建共享的机制与策略入手,探讨其在教学实践中的有效性,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能够更好地推动微课教学模式的发展。
关键词: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有效性研究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方式和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的教学要求,微课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微课是一种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课程的知识点进行精炼、压缩,形成短小精悍的课程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是指教师、学生和其他相关教育工作者共同参与微课资源的创作、整合和分享的过程。
共建共享的机制与策略对于微课资源的有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对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与策略的研究,探讨其在教学实践中的有效性,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能够更好地推动微课教学模式的发展。
1. 微课资源共建共享的机制微课资源的共建共享是一项繁琐的工作,需要通过一定的机制来加以保障。
确立一个合理的共建共享机制非常关键,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确保资源共建共享的有序进行。
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资源管理平台,将教师和学生的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分享。
加强对资源的评估和审核,确保共建的资源质量和版权合规。
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到资源共建共享中去。
在共建共享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需求和资源类型制定相应的策略。
需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出符合实际教学需求的微课资源。
需要加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提高资源的质量和适用性。
为了更好地推动资源共享,需要实施相应的宣传推广策略,引导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参与到共建共享活动中来。
建立相应的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并利用用户的反馈意见,不断完善和改进资源内容和质量。
学校课程资源共享机制建设方案
学校课程资源共享机制建设方案一、引言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教育资源的共享成为了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
而在学校课程设置方面,提供一个有效的课程资源共享机制能够使学校之间共同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将探讨学校课程资源共享机制的建设方案。
二、背景如今,各个学校由于人才比较济济,课程资源丰富,但是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共享。
这导致了一些学校资源丰富,而其他学校资源匮乏。
同时,学校之间缺乏合作,难以形成优势互补。
因此,建设学校课程资源共享机制势在必行。
三、创建协作平台要建设一个有效的学校课程资源共享机制,首先需要创建一个协作平台。
这个平台可以是一个网站或者在线教育平台,旨在方便学校之间的交流和资源分享。
学校可以通过该平台上传和下载教学资源,高效地共享教材、教案等。
同时,该平台还可以提供讨论区域,让教师们能够互相交流和学习。
四、资源整合与推广学校在共享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应该要将资源进行整合与推广。
资源整合可以将相同主题的教学资源进行归类和整理,以便教师们能够更好地搜索和使用。
而资源推广则是通过平台内的推荐和分享功能,将优质资源向更多的学校和教师推荐,让更多的人受益。
这样一来,资源整合和推广能够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和质量。
五、培训与分享经验为了更好地推进学校课程资源共享机制的建设,需要给予教师们相关的培训和分享经验的机会。
可以举办课程设计培训班,邀请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分享他们的教学经验和资源整合的方法。
通过这些培训和分享活动,可以提高教师们的专业水平,进一步推动资源共享的效果。
六、建立激励机制为了激励学校和教师们积极参与课程资源的共享,可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比如,通过评选出优秀的共享资源或者参与资源共享的学校和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荣誉。
这样可以激发更多的学校和教师参与资源共享,进一步提高共享资源的质量和规模。
七、开展合作研究除了资源共享,学校还可以开展合作研究项目,通过合作研究来提高教学效果。
学校可以选择相互合作开展特定主题的教学研究,共同讨论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与策略的有效性研究
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与策略的有效性研究摘要: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与策略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本文旨在探讨其有效性,并提出相应的研究方法和策略建议。
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我们发现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与策略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资源共享、激发教师的创造力和激情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积极效果。
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教师参与意愿的不足、评价机制的不完善等。
我们建议在推进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与策略的过程中,应更加注重教师的激励和支持,完善评价体系,建设优质的资源共享平台等方面的工作。
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关键词: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教学质量、教师参与、评价体系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微课教学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微课是指在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上,通过视频、音频等形式,将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录制和制作,供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微课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对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共建和共享微课资源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
微课资源的共建和共享机制与策略是目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共建共享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方的专业优势,使得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和利用;而有效的共享策略则可以促进学校和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本文旨在探讨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与策略的有效性,并提出相关的研究方法和策略建议。
二、文献综述近年来,关于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与策略的研究日益增多。
研究者对其有效性和作用机制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分析。
在已有的文献中,研究者主要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教学质量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与策略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通过资源的共享和整合,可以使得学校和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效果。
Wei 等(2018)研究发现,通过共享优质的微课资源,可以使得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课题申报模板 1757-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研究——以某微课资源为例
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研究——以《SQL Server 数据库》微课资源为例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一)问题的提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的要求。
规划纲要的十九章《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第六十条中写道:“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
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
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
强化信息技术应用。
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旨在通过优质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研究,实现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共享机制的研究和共享平台的搭建,缩小高校之间的“数字鸿沟”,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资源共享、教育机会均等。
(二)课题界定(1)数字化教育资源:数字化教育资源是物化为比特流的教育信息资源,是信息化教育资源的软件资源的一部分。
数字化教育资源按承载物可分为:光盘资源、IP资源、资源库资源、互联网资源等;按用途可分为:公共资源、学科资源、专用资源、教学资源、学习资源等;按文件类型可分为:文本、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网页等。
数字化教育资源具有以下特性。
信息多样化:多媒体、超文本结构、友好交互界面、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加工电脑化:利用计算机管理、加工、呈现便捷高效,能建立超文本链接。
传播网络化:基于WEB交流和共享,音视频可以利用流媒体技术实现网上点播(VOD)。
资源虚拟化:虚拟仿真。
(2)共建共享:共建共享就是在共同建设的基础上共同分享建设成果。
“共建”是“共享”的前提和物质基础。
“共享”是“共建”的目的和精神基础。
共建共享文化倡导在共同需求、共同利益点和共同管理规范基础上.找到共识、聚集合力、谋求共赢,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共建共享优质资源,倡导用开放的思想、包容的心态、共赢的追求、交流的能力、协作的技能共建资源。
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与策略的有效性研究
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与策略的有效性研究1. 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微课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微课是一种通过小视频、动画等手段将知识点进行解析和讲解的教学方式,具有简洁、生动、直观的特点,深受学生和教师的喜爱。
微课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和策略却是一个长期困扰教育领域的难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是孤军奋战,缺乏有效的资源共享和协作机制。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育部门和学校纷纷尝试建立微课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但是其有效性如何尚未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评估。
本研究将围绕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与策略的有效性展开研究,旨在为优化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和策略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2. 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与策略的有效性,对于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研究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和策略的有效性,可以为教育部门和学校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指导其改进和优化微课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研究结果可以为教师在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方面提供指导和帮助,促进师生间的资源交流和合作。
本研究可以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与策略的研究积累经验,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3. 相关研究综述在微课资源共建共享研究领域,国内外学者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李明等(2019)针对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与策略进行了调研,发现当前微课资源的共建共享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如资源不够丰富、难以获取等。
李明等提出了建立更加完善的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和策略的建议。
国外学者Johnson(2018)对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与策略进行了案例分析,发现在一些发达国家,微课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建设和使用已经相对成熟,有效地促进了师生之间的资源交流和共享。
这些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同时也为本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4. 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观察等方法,对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与策略的有效性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
区域级优质资源共享课程申报书
区域级优质资源共享课程申报书一、项目背景当前,区域内的教育资源如课程教材、教学方法等在学校之间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共享和共同利用。
这导致了很多学校资源的浪费,无法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管理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我们拟申请推动区域级优质资源共享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二、项目目标1. 实现区域内优质资源的充分共享和共同利用,提高教学效果和资源利用率;2. 促进学校间的合作与交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多研究和成长的机会;3. 建立起区域级资源共享平台,提供便捷的资源获取和应用途径。
三、项目内容1. 收集和整合区域内各学校已有的优质教育资源,包括课程教材、教学设计、教学资料等;2. 开发和设计共享课程,根据学科特点和教育需求,结合不同学校的资源优势,制定课程内容和研究目标;4. 推广和宣传资源共享课程,在区域内的学校开展培训与交流活动,提高教师和学生对于共享资源的认知和应用能力。
四、项目实施计划1. 第一阶段(6个月):收集和整合教育资源,建立区域级资源共享平台;2. 第二阶段(12个月):开发和设计共享课程,进行试点推广;3. 第三阶段(18个月):推广共享课程,组织培训和交流活动;4. 第四阶段(24个月):总结经验,评估效果,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五、预算本项目预计总投资为XXX万元,主要用于开发共享平台、课程设计与开发、培训与推广以及项目管理等方面的费用。
六、风险评估1. 技术风险:开发共享平台可能面临技术难题,需要确保平台的安全性和稳定性;2. 人员配备风险:需要招聘具备相关技能和经验的人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3. 接受度风险:需要充分宣传和推广项目,提高教师和学生对于资源共享的接受度和使用率。
七、项目评估与效果预期1. 对于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减轻教师教学负担,提供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和研究机会;2. 对于教师:拓宽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提高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3. 对于学生:多样化的研究方式和资源,提高研究效果和兴趣。
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与策略的有效性研究
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与策略的有效性研究作者:陈建军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年第05期摘要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研究,是当前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
微课资源的共享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与传递,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缩小区域之间以及中学之间在教学资源分配上的不均,让师生们能够使用到更多更优质的资源。
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微课资源共享的概念,随后分析了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对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有所脾益。
关键词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问题及策略有效性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0引言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让我们能够更加便捷地使用到网络上的各种资源,而微课资源的共建共享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从事的重要课题之一。
微课资源的共建共享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缩小区域之间以及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分配差距,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微课资源的共享机制建设,已经从最初的理论探讨,转向了实践研究,从最基本的硬件发展到现在的软件投入,但目前我国在微课资源共享方面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在共享模式上加大研究力度。
1微课资源的概念以及特点1.1微课资源的概念微课是相对于传统的教学而言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我们通常所说的微课是指利用信息手段,将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整合,让更多的人能够快速便捷地使用到相关的教学资源。
1.2微课资源的特点相比于传统的实体课堂来说,微课资源具有不一样的特点,通常来说微课资源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教学资源的构成情景化。
二是成果简化、多样传播。
微课资源的成果需要尽可能简化,并且能够在网络上迅速传播。
2当前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分析对微课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进行研究,是当前教育工作者们的任务之一,并且在共建共享机制方面,我国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微课资源共享机制的研究仍然有待提升。
微课资源的共享机制具有不同的种类,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当前的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2.1基于网格技术的微课资源共享模式网格技术是互联网发展的一种新兴技术,它能够将大型计算机、数据库、远程终端等融为一体,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方便课程资源的传递与分享。
课题申报模板1757-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研究——以某微课资源为例
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研究一一以《SQL Server数据库》微课资源为例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左、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一)问题的提出《国家中长期教冇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
规划纲要的十九章《加快教冇信息化进程》第六十条中写道:“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
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
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
强化信息技术应用。
提髙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旨在通过优质的数字化教冇资源共建共享的研究,实现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共享机制的研究和共享平台的搭建,缩小髙校之间的“数字鸿沟”,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冇资源共享、教育机会均等。
(二)课题界定(1)数字化教育资源:数字化教育资源是物化为比特流的教冇信息资源,是信息化教育资源的软件资源的一部分。
数字化教育资源按承载物可分为:光盘资源、IP资源、资源库资源、互联网资源等:按用途可分为:公共资源、学科资源、令用资源、教学资源、学习资源等: 按文件类型可分为:文本、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网页等。
数字化教冇资源具有以下特性。
信息多样化:多媒体、超文本结构、友好交互界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加工电脑化:利用计算机管理、加工、呈现便捷髙效,能建立超文本链接。
传播网络化:基于WEB 交流和共享,音视频可以利用流媒体技术实现网上点播(V0D)。
资源虚拟化:虚拟仿真。
(2)共建共享:共建共享就是在共同建设的基础上共同分享建设成果。
“共建”是“共享” 的前提和物质基础。
“共享”是“共建”的目的和精神基础。
共建共享文化倡导在共同需求、共同利益点和共同管理规范基础上.找到共识、聚集合力、谋求共贏,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共建共享优质资源,倡导用开放的思想、包容的心态、共赢的追求、交流的能力、协作的技能共建资源。
课题研究的共研,共建,共享的制度
课题研究的共研,共建,共享的制度
课题研究的共研、共建、共享制度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各相关主体通过共同研究、共同建设和共同分享的方式,形成一种制度或机制,促进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和共同进步。
共研:课题研究的共研制度要求各相关主体在研究过程中进行共同的思考、讨论和交流。
这种制度可以通过定期的研讨会、学术研讨、团队合作等形式来实施,促使研究者之间充分分享彼此的观点、经验和研究成果,形成集思广益的效果,提高研究质量和效益。
共建:课题研究的共建制度要求各相关主体共同参与课题的规划、设计和实施工作。
这种制度可以通过课题组织形式、合作研究单位选择、合作协议签订等方式来实现。
通过共同参与决策和工作,能够将各方的资源、专业知识和能力充分整合和发挥,实现协同创新,提高研究的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共享:课题研究的共享制度要求各相关主体共同分享研究成果、数据和知识。
这种制度可以通过研究成果的公开发表、数据共享平台建设、知识产权的明确等方式来实施。
通过共享研究成果,能够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避免重复劳动,并为其他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课题研究的共研、共建、共享制度可以促进研究的协同创新、资源共享和效益最大化,有助于提高研究水平和学术影响力,推动科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师生交互平台的微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实践研究子课题申请书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专项课题《基于师生交互平台的微课资源共建共享实践研究》子课题申请·评审书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负责人:申请单位: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领导小组办公室制1申请者的承诺与成果使用授权一、本人自愿申报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规划专项课题《区域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实践与研究》的子课题。
本人认可所填写的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规划子课题申请·评审书为有约束力的协议,并承诺对所填写的子课题申请·评审书所涉及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
课题申请如获准立项,在研究工作中,接受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总课题组的管理,并对以下约定信守承诺:1.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遵守我国《著作权法》和《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遵守我国政府签署加入的相关国际知识产权规定。
遵守《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管理办法(2011年修订)》及总课题组课题管理办法的规定。
2.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
科学设计研究方案,采用适当的研究方法,如期完成研究任务,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3.尊重他人的知识贡献。
客观、公正、准确地介绍和评论已有学术成果。
凡引用他人的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加以注释。
凡转引文献资料,均如实说明。
4.恪守学术道德。
在研究过程中,不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杜绝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
在成果发表时,不重复发表研究成果。
在成果分享时,对课题主持人和参与者的各自贡献均在成果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在成果署名时,不侵占他人研究成果,不在未参与研究的成果中挂名,不为未参与研究工作的人员挂名。
5.维护学术尊严。
保持学者尊严,增强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维护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规划课题声誉,不以课题名义牟取不当利益。
基于微课的高校优质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探讨
基于微课的高校优质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探讨【摘要】本文探讨了基于微课的高校优质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相关问题。
首先介绍了微课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然后分析了高校优质课程资源共建的必要性。
接着提出了建立基于微课的高校优质课程资源共建模式,并探讨了共享机制的构建及实施评估。
最后讨论了该机制的可行性、实施对高校教学的影响,以及未来展望。
通过这些研究,可以为高校优质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提供一定的参考,并推动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共享资源的利用率。
【关键词】高校、微课、优质课程、资源共建、资源共享、机制、可行性、实施、影响、发展展望、教学、模式、构建、评估、探讨、共享、实施、研究意义、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应用现状、共建的必要性、实施和评估、可行性、影响、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本研究将探讨基于微课的高校优质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旨在通过整合和优化现有课程资源,提升高校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学改革和创新。
通过实施共建共享机制,鼓励教师间的合作交流和资源共享,打破课程壁垒,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通过研究,将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高校教育教学不断迈向更高水平。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基于微课的高校优质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旨在促进高校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优化利用。
通过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微课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并分析高校优质课程资源共建的必要性。
通过探讨基于微课的高校优质课程资源共建模式,可以提出更有效的资源共建方式,推动高校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和互助。
构建高校优质课程资源共享机制,有助于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课程建设的创新和提升教学质量。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微课的高校优质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为高校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优化提供具体可行的方案和建议。
1.3 研究意义在当前高校教学领域,优质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
而基于微课的高校优质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探讨则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与策略的有效性研究
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与策略的有效性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成为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模式。
该模式通过将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资源共享起来,从而提供更丰富、多样化的学习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探讨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与策略的有效性,并阐述其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是指教师和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平台共同建立和共享教学资源的过程。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创建自己的微课,包括录制讲解视频、编写教学文档、设计互动课件等。
学生能够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学习这些资源,并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进行深入学习。
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和学生能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形成互动、合作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果。
微课资源共建共享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只能通过课堂讲解来传授知识。
而微课资源共建共享允许教师和学生在自己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知识。
通过共建共享的方式,学生可以访问到其他教师和学生创建的资源,可以获取到不同人的不同观点和思路,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微课资源共建共享能够提供个性化学习的机会。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都是不同的,传统教学方式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而通过微课资源共建共享,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学习内容,可以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反馈和调整学习计划。
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惑和问题。
微课资源共建共享能够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往往是知识的传输者,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消化知识。
而通过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教师和学生可以进行互动和合作,可以通过在线讨论和互动来分享和交流观点,可以通过协作和共享来解决学习中的难题。
这种互动和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与策略的有效性得到了有效的验证。
通过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教师和学生能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形成互动和合作的学习氛围,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提供个性化学习的机会,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与策略的有效性研究
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与策略的有效性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是一种新型的教育资源管理模式,通过共建共享的方式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资源的生产和应用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一种重要趋势。
由于微课资源的生产成本较高、教师个人能力有限等原因,存在着微课资源质量不高、数量不足、教育资源浪费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建立起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在过去的研究中,已经有一些关于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案例,但对其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还相对不足。
本研究旨在通过循证支持的方法,对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有效性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实施策略、评估效果、案例分析以及影响因素分析,为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有望促进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推动教育信息化的持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与策略的有效性,从而为教育领域的微课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具体而言,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现有研究和案例的分析,探讨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优势和不足之处,进一步提炼出有效的实施策略。
通过对各种影响因素的分析,寻找影响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效果的关键因素,为提高微课资源利用效率提供依据。
最终,通过对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效果评估,对其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进行客观评价,为教育部门和教育机构的微课资源建设和共享提供参考。
基于以上目的,在本研究的指导下,将会对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具体可行的政策建议,以推动微课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1.3 研究意义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与策略的有效性研究的意义在于:一方面,通过研究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有效性,可以为教育领域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教学资源管理模式,促进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深入研究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实施策略,可以为教育机构和教师提供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的指导,提升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效率和效果,推动教育改革和创新。
高校课题申报:高校优质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创新研究
高校优质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创新研究学科分类:高等教育课题类别:重点课题关键词:课程资源共建共享预期研究成果:课题设计论证一、选题的意义和价值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高等教育逐渐呈现信息化、大众化、全球化趋势。
为适应信息技术挑战,世界上众多高等学校及教育机构进行了课程与教学改革,其中通过教学资源、教育理念等的共享,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逐渐成为众多高等教育机构的战略变革举措,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成为一个日益增长的国际现象。
自麻省理工学院2001年率先推行课件开放运动以来,在全世界引起巨大反响,日本、法国、英国等各国高校和国际教育组织纷纷效仿,开始在教育资源的开放与共享上展开各种实践探索,高等教育领域中优质教育资源开放与共享已逐渐成为一个普遍现象。
2003年教育部决定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启动了我国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经过几年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及高校等多方面的大力推动,各个层次的精品课程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
2012年教育部发文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提出了具体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组织与实施意见,根据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网站数据,2015年6月,全国有1011门课程入选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已上线838门,总讲数近6000集。
2015年6月将上线1000门。
2012、2013年,原3909门国家精品课程中的2911门完成转型升级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目前已上线2669门,资源总条数为74.3万。
2015年6月将全部上线。
然而在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其推广和使用的效果却并不乐观,优秀的教学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共享和应用,对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尚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如何消除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的阻碍因素,推进优质资源课程共享,从而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既是重要的理论研究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
二、省内外同类研究现状述评随着我国高校不断与国际接轨,建设基于合理开放共享规范的组织体系,提高优质课程资源建设、管理、应用、共享水平,是当前高校教育资源建设中的重要课题。
微课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探索研究
微课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探索研究作者:向冲陈诚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本科》 2016年第10期[摘要]从微课资源建设的现状出发,总结了微课资源建设存在的若干问题。
通过对微课优质资源建设的关键要素分析,提出了微课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模式。
对微课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模式进行了全面阐述,最后总结了该模式应用的必备条件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微课;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8-0080-02一、引言当前高职院校微课资源的建设和共享,存在着硬件设施不完善、资源建设整体水平偏低、优质资源数量少、资源难以交换共享等状况。
这些现状使得高职院校面临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等问题。
同时,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的发展都对微课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提出现实的需求。
微课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方案的提出,全面地分析共建共享过程中的问题,推进共建共享模式,运用多元化的建设方式,保证共建的质量,利用云计算技术,提升共享的效率,最终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微课资源建设当前存在的问题(一)基础硬件设施存在问题近年来,高职院校校园网已基本全覆盖,网络结构也相对合理,能基本满足外部信息资源的使用。
但基础硬件设施建设还存在较多的问题,许多高职院校的校园网覆盖等硬件建设还未达标,许多学校缺乏网络教学等基础软件平台,在微课资源建设和共享方面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二)微课资源建设整体水平不高微课优质资源应包括微课视频、课件、案例、练习、拓展任务、测试等内容。
目前微课资源建设现状突出表现在:(1)优质微课资源的缺乏;(2)微课资源建设水平不高、单一重复;(3)部分微课优质资源缺乏共享机制引导,无法大范围推广使用;(4)微课资源建设缺乏系统性和整体设计;(5)微课资源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教学服务,缺乏交互性等。
(三)微课优质资源应用不足高职院校微课资源建设目前处于开发和探索阶段,应用不足主要表现在:(1)微课资源出于闲置状态,应用力度和深度不够;(2)微课资源的浅层使用和教学补充的运用较多;(3)微课资源交互性不强、使用率不高、缺乏共享机制、推广应用困难。
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与策略的有效性研究
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与策略的有效性研究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微课程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但是,微课程资源的共建和共享面临许多挑战,如资源质量、版权问题等。
因此,研究微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和策略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微课程资源共建和共享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志愿者制度。
在教学资源共建和开发过程中,可以通过教师自愿参加,推动资源共建和共享。
利用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提高资源的质量和效益,并为其他教师共享提供更好的资源。
(2)资源库建设。
建立资源共享库,为教师提供一个免费的资源获取平台,如共创课堂,清华校内资源库等。
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了教师资源的发现和利用的效率,推动了微课程资源的快速共享和共建。
(3)知识管理平台。
建立知识共享平台,为教育者提供知识和资源,实现微课程资源共享。
比如说,UNESCO的全球开放教育资源计划、网易公开课等知识公共资源平台等,教育者可以在这些平台上分享资源、交流经验、学习新知,实现资源共享。
为了更有效地推进微课程资源共建与共享,应该采取具体的策略来促进。
(1)促进教师资源共建和共享的有效激励机制,与此同时建议建立奖惩制度。
(2)加强教师自身素质建设,提高教师资源共建和共享的能力与质量。
(3)加强资源共享的传统中课程建设、教学能力提升研究等方面建设,形成“资源共建、教育共享、创新发展”的理念。
(4)建立合理的版本控制和版权保护制度,使微课程资源共建和共享得以可持续发展。
微课件资源共建和共享机制和策略的有效性在当今教育环境中被广泛应用和肯定。
通过资源共建和共享机制建立高品质得微课程资源库,既可以大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又可以促进合作精神和职业道德,让教育环境更加创新和卓越。
同时,未来发展还需继续探讨,从国内与国际上微课程资源共建和共享的运行情况及对于微课程教育的推动作用提取有效方法,进行本土化应用,并进行长期的数据跟踪和分析来检验实践有效性。
通过长期的共建共享,提高整个微课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水平,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育现代化的推进贡献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申报范例精选
【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
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
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
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
区域微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研究
课题名称:区域微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研究
关键词:微课程共建共享机制
申报级别: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
课题类别:专项课题
学科分类:综合实践
研究类型:综合实践
预期研究成果:
立项号:
课题设计论证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21世纪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以教育信息化带动实现教育现代化,完善中小学信息化教学环境,实施“班班通”工程,实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培训教师教育技术水平,推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整合等,推动了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又好又快的向前发展。
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 资源建设一直是重中之重。
以教育信息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
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由阶段和重要标志之一。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社交媒体和以开放共享为理念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蓬勃发展,微教学模式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兴起。
以“可汗学院”与“TED”为代表的微型网络教学视频的出现,进一步触发了教育研究者对微视频等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可行性探索。
2008年秋,美国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教授首创了影响广泛的“一分钟的微视频”,被认为是“微课程”最早的创始人而声名远播。
在国内,“微课”被作为一种由常用教学资源类型组合和“生长”而成的新型资源类型,它的出现得益于Web2.0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真实需求。
可以说,当下的“微课”,正在以其内容丰富,短小精悍,以学为
本,以点带面的巨大优势影响着教育教学,可以看做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互补,更可以看做是对过去“课堂实录”式视频教学资源建设的反思和修正。
在国内,从最早出现的佛山市中小学优秀微课作品展播平台与微课网,到最近基础教育和高校微课大赛的启动,也掀起了微课程实践层面的热潮。
本课题研究以区域微课程资源共建共享为切入点,结合微课程开展的现状,主要探究微课程资源共建共享与区域教育教学发展的内在关系,不断完善基于"微课程"定义范畴的区域资源共建共享创新机制,并处理以郧县实验中学为牵头单位,在郧县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协调下,郧县教育系统区域微课程资源机制建设与应用实践为例,总结归纳并出了一系列操作性强、实效性好、特色鲜明的机制和措施,推动教育信息技术的普及,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和基本内容:
微课程是课程改革过程中诞生的新兴课程群落,对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促进教师专业化、个性化发展,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它的研发主体是教师,效益对象为学生。
“微课程”是一种在线教学视频文件,主要面向全体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学生,是在一定课程理念指导下研发实施微短型课程。
它有相对独立的目标、内
容体系,但切入口往往比较小,内容比较单一;实施时间往往比较短,占用课时比较少;它更多地体现教师的个性化追求,管理更为宽松灵活,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必要补充。
在当下的县域教育状况下,逐步完善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不断培训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深入开展微课程教学应用的研究,全力促进微课程资源的制作开发,探索微课程运用于教学实践的有效评估手段,加强信息化网络微课程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建立开放灵活的微课程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区域微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形成。
2.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1)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形成,落实对教师的培训提高,让教师具备应用开发微课程资源的基本能力。
(2)网络微课程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建立开放灵活的微课程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微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难点:
(1)区域微课程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管理机制、评价方式、反馈形式的健全,让网络信息化教育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2)辩证对待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化教育技术微课程教学的优势互补,逐步达成适合山区教学实践的区域微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理论体系。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 课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通过行动研究法、实验法、观察法、测试法、调查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案例研究法等多种方法收集、比对全校教师、学生对微课程在日常学科教学应用实、践中和反应、接受情况,切实落实微课程向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中逐步渗透、应用、实践。
以《区域微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研究》课题研究为引领,我们将牵头建设起县域区域内教学资源最为丰富的系列化、多媒体化和网络化的区域微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体系,注重总结全校教师、学生业务素质、成绩提高与微课程资源运用于学科教学的辩证关系,收集相关材料和数据,写出相关研究报告,完成本课题研究。
并计划在此基础上,把这些现代教育技术资源和学科教学改革试验研究相结合,不断归纳和总结,将形成丰富的学科教学策略体系、教学模式体系,并在创造性思维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实践,归纳出目标、方法、策略和评价体系,就将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符合我校实情的、区域微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理论。
2. 课题的研究的实施步骤和预期研究成果:主
要
阶
段
性
成
果
序号
研究阶段(起止时间)
阶段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承担人
1
设计申报阶段
(2014年4月—6月)填写课题申报表
制定研究计划
课题规划
申报方案
沈定华
2
前期论证调查阶段(2014年6月—9月)完成相关调查
收集案例材料
调查研究
收集资料
全组成员
3
探索实施实践阶段
(2014年9月—2015年4月)
微课程资源开发与运用,共建共享机制
调查问卷
体制建设
实验中学
全县共建
4
总结阶段
(2015年5月—6月)
归纳方法和理论
达成机制和体系
经验总结
课题报告
全组成员
最
终
研
究
成
果
序号
完成时间
最终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承担人
1
2014年10月
区域微课程资源对教学实践影响的意见反馈
问卷调查
收集建议
鲍喜勤
白正礼
2
2015年5月—6月
课题结题报告
专题论文
总结报告
全组成员
3
2015年6月—以后
课题成果推介与运用
理论体系
共享平台
课题可行性分析一、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
1. 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成果名称
著作者
成果形式
出版单位
出版时间
《研究压强的几个问题》
沈定华
专著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12-06-20
《设计语文开放性问题的几点尝试》
鲍喜勤
专著
《基础教育参考》
《语文教学中怎样以人为本》
鲍喜勤
论文集
《十堰教育》
2013-05-30
《挖掘语文课堂德育资源让学生谈“情”说“爱”》曹海芳
论文集
《湖北教育》
2013-09-30
《信任也是一种教育》
曹海芳
专著
《十堰日报》
《落实生本教育模式注重化学实验教学》
白正礼
论文集
《中国教育学刊》
2012-08-31
2. 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九五”规划以来承担的研究课题:课题名称
课题类别
批准时间
批准单位
是否完成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STS教育相结合的研究》
专项课题
2010-06-20
十堰市教育科学规划研究办公室
是
《本土化学科技资源与初中化学建立联系教学的研究》专项课题
2010-07-10
十堰市教育科学规划研究办公室
是
《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研究》
重点课题
2013-03-12
湖北省课题规划办
是
《生本教育下的物理高效课堂》
专项课题
2013-10-30
湖北省课题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进行中
《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的调查与分析》
专项课题
2012-06-30
十堰市教育科学规划研究办公室
是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STS教育相结合的研究》
专项课题
2010-06-20
十堰市教育科学规划研究办公室
是
3. 开展课题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
1. 刘运华,衷克定,赵国庆.新加坡微型课程研究项目的实践与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05,(11):98-101.
2. 梁乐明,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
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65-73.
3. 张金磊,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4. 钟晓流.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58-64.
5.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