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师用书

合集下载

2020-2021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0-2021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人教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四单元比第五单元圆第六单元百分数(一)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第九单元总复习(1)引导学生读题,并说说表示什么。

992 2化成小数的方法进行计算;当小数和分母不能进行约分时,一般不采用小数和分母约分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种方法中,小数和分母约分的方法计算起来最简便,因此在计算小数乘分数时,先观察这个小数能不能和分母进行约分,如果可以进行约分,一般采用先约分再乘的方法。

三、反馈完善1.教材第8页“做一做”。

这道题是小数乘分数的计算练习,旨在巩固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灵活选择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汇报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法进行计算。

2.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2题。

(1)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2)交流解题思路。

(3)独立解答,讲评订正。

3.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3题。

这道题可以先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列出算式,再按照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2.5和25可以进行直接约分,将分母化成1。

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五、课堂作业《补》第一单元分数乘法课题:分数乘法第 6 课时教学目标:1.懂得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跟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能熟练进行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

2.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在观察、迁移、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1.教材第16页“练习三”第4题。

这道题是“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分之几,求这个数”的问题,可以先求出蝗虫每秒振动次数比蜜蜂少多少次,再求蝗虫每秒振动的次数;也可以先求蝗虫每秒振动的次数是蜜蜂的几分之几,再求蝗虫每秒振动的次数。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2、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m3、1dm3、1cm3以及1L、1mL的实际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5、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过程的探索性,获得成功的乐趣和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1)理解体积的意义。

(2)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容积)的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3)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容积)的计算公式。

课时安排17 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2页例1、例2、“练一练”,第4页练习一第1~4 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立体图形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立体图形的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关系。

教具准备:长方体模型、框架,课件、长方体形状的纸盒,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平面图形。

今天我们学习立体图形。

像墨水瓶、罐头盒、魔方玩具、牙膏盒、排球、肥皂盒、台灯罩,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出示这组物体的课件)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里面的——长方体和正方体。

二、探究新知:1、说说你见过的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2、出示例1:拿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⑴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哪些面完全相同?从不同角度看一个长方体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最指导学生观察学具,直观地回答上面的问题。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章教案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章教案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章教案1-1 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白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白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一)下面各题怎么样列式?你是怎么样想的?5个12是多少?10个23是多少?25个70是多少?(概括:整数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二)计算下面各题,讲讲怎么样算?+ + = + + =讲一讲,这两道题目有啥区不和联系?第二小题还有啥更简便的办法吗?请你自个儿试一试.同学之间交流想法:+ + == 3××3=×3那个算式表示啥?为啥能够如此计算?教师板书:+ + =×3=二、自主探究(一)出示例1 小新、父亲、妈妈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吃块,3人一共吃多少块?1.读题,讲讲块是啥意思?2.依照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个儿列式计算三、交流、质疑(一)学生汇报,并讲一讲你是怎么样想的?办法1: + + = = =(块)办法2:×3= + + = = = =(块)(二)比较这两种办法,有啥联系和区不?联系:两种办法的结果是一样的.区不:一种办法是加法,另一种办法是乘法.教师板书:+ + =×3(三)为啥能够用乘法计算?加法表示3个相加,因为加数相同,写成乘法更简便.(四)×3表示啥?怎么样计算?表示3个的和是多少?+ + = = = =,用分子2乘3的积做分子,分母别变.(五)提示:为计算方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四、归纳、概括:(一)结合=×3=和+ + =×3=,讲一讲一具分数乘整数表示啥?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二)分数乘整数怎么样计算?用分子和分母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别变五、巩固、进展(一)巩固意义1.改写算式+ + + =()×()+ + + + + + + =()×()2.只列式别计算:3个是多少? 5个是多少?(二)巩固法则1.计算(讲一讲怎么样算)×4 ×6 ×21 ×4×8考虑:为啥先约分再相乘比较简便?2.应用题(1)一具正方体的礼品盒,底面积是平方米,要想将那个礼品盒包装起来,至少需要多少包装纸?(2)美术馆要举行美术展览,有5张画是边长米的正方形的,假如为这几幅画配上镜框,需要木条多少米?(三)对照练习1.一条路,每天修千米,4天修多少千米?2.一条路,每天修全路的,4天修全路的几分之几?六、课后作业(一)的3倍是多少?的10倍是多少?(二)一具正方形的边长是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三)一种大豆每千克约含油千克,100千克大豆约含油多少千克?1吨大豆呢?七、板书设计分数乘整数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别变.例1.小新、父亲、妈妈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吃块,3人一共吃多少块?用加法算: + + = = =(块)用乘法算:×3= + + = = = =(块)答:3人一共吃了块.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算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点评1、依据知识的迁移,举行非常必要的铺垫,利用知识间的联系,精心设计复习题,为教学重点服务服务,使学生顺利掌握“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长方体与正方体第1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教学内容: 第1~2页的例1,例2,练一练,练习一1~5.教学要求: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平面图形。

今天我们学习立体图形。

像墨水瓶、罐头盒、魔方玩具、牙膏盒、排球、肥皂盒、台灯罩,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出示这组物体的课件)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里面的——长方体和正方体。

二、探究新知:1、说说你见过的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2、出示例1:拿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⑴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哪些面完全相同?从不同角度看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指导学生观察学具,直观地回答上面的问题。

得出: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⑵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长方体有多少条棱?量出每条棱的长度,哪些棱的长度相等?指导学生观察、测量。

得出: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⑶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学生在小组里观察交流,指名回答。

师:因为最多可以看到三个面,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来画长方体。

教师板演画法。

3、请学生对照着长方体说说长方体的特征。

4、出示用细木条(或铁丝)做棱,用橡皮泥粘成的长方体框架,观察一下:⑴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怎样分?⑵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通过观察得出: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零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4组。

引导学生总结出上面的两个问题,并回答。

5、选择一个长方体实物,说说长方体的特征有哪些,量出它的长、宽、高。

6、出示例2正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学生自主观察思考,并在小组里交流。

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版)

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版)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北师大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圆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第四单元百分数整理与复习第五单元数据处理第六单元比的认识数学好玩第七单元百分数的应用总复习第一单元:圆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半径、直径,理解同一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特征以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

体会等积变化、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增强空间观念,感受数学文化,发展数学思考。

(3)认识圆,掌握圆的基本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掌握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

单元重点:认识圆,掌握圆的基本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掌握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

单元难点: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课时安排:圆的认识(一) 2节圆的认识(二) 2节欣赏与设计 1节圆的周长 1节数学阅读(圆周率的历史) 1节圆的面积 2节练习一 1节第1课时圆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给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在观察、操作中体会圆的特征。

知道半径和直径的概念。

教学难点:圆的特征的认识及空间观念的发展。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式学习。

教学教具:课件、教学圆规。

教学过程:一、观察思考。

1.(呈现教材套圈游戏中的第一幅图)这些小朋友是怎么站的?在干什么?你对他们这种玩法有什么想法吗?(从公平性上考虑)得到:大家站成一条直线时,由于每人离目标的距离不一样导致不公平。

2.(呈现教材套圈游戏中的第二幅图)如果大家是这样站的,你觉得公平吗?为什么?得到:大家站成正方形时,由于每人离目标的距离也不一样导致也不公平。

3.为了使游戏公平,你们能不能帮他们设计出一个公平的方案?(学生思考)学生想到圆后,出示第三幅图,提问:为什么站成圆形就公平了呢?(每人离目标的距离都一样)4.上面我们接触了三种图形-----直线、正方形、圆。

【新教材】统编版数学小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新教材】统编版数学小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新教材】统编版数学小学六年级上册全
册教案教学设计
本文档为《材》统编版数学小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的优选方案。

该方案旨在帮助教师有效地教授该教材,并使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本教案教学设计包括以下内容:
1.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的核心目标,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的研究成果。

2. 教学内容:细化教材中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帮助教师准备相应的课堂教学内容。

3. 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提供多种教学方法供教师选择,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有效研究。

4. 教学过程:详细描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包括导入、讲解、练、巩固和评价等环节,确保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

5. 教学资源:提供相关的教学资源,如课件、练册、作业等,以辅助教师的教学工作。

通过使用这份教案教学设计优选方案,教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研究兴趣,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请注意,本文档中的内容仅为优选方案,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改。

感谢您的使用!。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师用书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师用书

一、位置(一)教学目标1. 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 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教材说明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会了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并通过四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的学习进一步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或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第三学段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从实际情境出发,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习过用“第几组第几个”的方式来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并且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经验。

教材在编排上不但充分利用并及时提升了学生的这些已有经验。

例如,例1通过呈现确定多媒体教室中学生的座位这个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同时借助教师操作台上的学生座位图,迅速将实际的具体情境数学化,抽象成在平面图上确定位置,并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如何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2. 呈现丰富的生活情境并注意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帮助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材为学生呈现了丰富的生活情境。

例如,联系国际象棋的棋盘,让学生确定棋子的位置;通过呈现地图册中的某一页,让学生了解在地图册中如何确定一个地点所在的位置。

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材还在“生活中的数学”中介绍了在围棋盘上用19条横线和19条纵线确定棋子位置及地球上用经线和纬线确定地点位置的方法,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还注意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

例如,练习一中的第6题,联系图形的平移,让学生用数对确定图形平移后顶点所在的位置;第7题,联系方位的知识,让学生根据图上的数据描述建筑物的实际方位及行走路线或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方位在图中标出建筑物所在位置。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版,135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版,135页)

第一单元小手艺展示——分数乘法单元分析: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减法以及约分等知识的上进行学习的,是学习分数、比、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百分数的重要基础。

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有:整数和分数相乘,分数和分数相乘,分数连乘,“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倒数的意义和求一个数的倒数。

二、单元教学目标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

2.经历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初步分析、比较和推理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分数乘法在现实中的应用,培养应用知识和兴趣。

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一个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计算的算理。

四、课时安排:10课时1小手艺展示――分数乘法第一课时、飘逸的风筝——分数乘整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例题及自主练习1、2、3题。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分数乘以整数的算式题。

2.经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

3.浸透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的推导。

教学准备小黑板等。

预习提纲:1、读一读:默读教材2——3页。

2.填一填:6+6+……+6(a 个)=( )×( )21+21+21+21+21+21=( )×( )=2()=( ) 3、想一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

4、算一算是先约分计算简单还是分子先相乘呢?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 预习展示1、交流预习情况。

2、你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3、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结合情境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得出:做这个风筝尾巴,一共需要多少米布条?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列怎样的算式?随着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21+21+21+21+21+21二、研究问题 指导点拨1、根据问题在小组内交流解决。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学生建议采纳
重视学生的建议和意见,对合理的建议进行采纳 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
ABCD
学生问题解答
针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解答和 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
学生激励与引导
通过鼓励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THANKS
感谢观看
02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
利用实物、模型、图表 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 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定理

启发式教学
通过提问、引导,激发 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 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讨论式教学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和沟通能力。
任务驱动式教学
通过布置实际任务,让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
要求
学生独立完成,家长可协 助检查。
拓展题
目的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 新能力,拓宽知识面。
内容
选取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 目,如数学趣味题、智力 题等。
要求
学生可自行探索或与同学 讨论,教师可给予一定的 指导。
05

评估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的学习 目标,如掌握了关键概念、能 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等。
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教学手段
01
02
03
04
多媒体教学
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
学习兴趣。
实验教学
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 验数学知识的应用,加深理解

在线教学
利用网络平台,实现远程教学 ,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
游戏化教学
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中,让学 生在游戏中学习,增加学习的

北师大(新世纪)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内容介绍

北师大(新世纪)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内容介绍

北师大(新世纪)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内容介绍《新世纪小学数学教科书》六年级上册教科书共安排了七个单元,其中数与代数包括:分数混合运算、百分数、比的认识和百分数的应用;图形与几何包括:圆和观察物体;统计与概率包括数据处理。

“数学好玩”安排了3个主题活动:反弹高度、看图找关系和比赛场次。

除此之外,还有“整理与复习”和“总复习”。

一、本套教科书的编写特点㈠精心设计“情景+问题串”的呈现方式,为自然而然地展开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数学教学过程提供基础环境和主要脉络。

㈡在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下,更加重视学习目标的整体实现。

1. 注重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第一设计专门积累活动经验的课(数学活动的经验、数学思考的经验)第二在问题串中设计积累活动经验的活动和问题。

对于数学的基本思想,我们力求通过设计活动和问题来体现抽象、推理和模型的思想。

对于抽象来说,体现了从量到数、从物到图、从数到信的抽象。

对于推理,既体现了归纳、类比等合理推理,又鼓励学生进行猜测,鼓励学生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用自己的语言,用各种方式说明道理。

模型思想会体现在数学建模的全过程中。

2. 注重体现“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过程部分内容问题串的设计,体现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3. 注重在理解的基础上实现对重要数学概念的掌握和基本运算技能的形成。

为提高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形成,采用了体现知识形成过程、多角度理解、将知识技能加以应用等形式。

比如多角度理解,鼓励学生举例、解释、描述、联系,还提供学具操作、图形直观等形式为学生理解提供适当的“脚手架”。

4.注重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㈢情景设计更加注重题材的多样与丰富关注题材的有趣、现实、蕴含数学意义和富有挑战性。

㈣精心设计练习题,提供了数量合适、层次合理、形式多样的习题㈤遵循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发展的理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机会二、本册教科书的编写思路在充分体现整套教材特点的基础上,这本教材还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 书数学六上教师用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    书数学六上教师用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说明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原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

编者一方面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

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

既注意当前数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又注意保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下面就这册教材中几个主要问题作一简要说明,以供教师参考。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

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

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

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

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小学数学全册教学课件(精心整理汇编)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小学数学全册教学课件(精心整理汇编)

连结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 径一般用字母r 来表示。
1.一个圆有多少条直径和多少条半径?它们有什么关系? 2.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不同?
小试牛刀(教材P3试一试)
1.用下面的方法可以测量出没有标出圆心的圆 的直径。
2.分别量出右面圆内几条线段 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右面圆内几条线段的长度不同,经过圆心的那 条线段即直线最长。
(2)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就是直径。
(× )
(3)在同一个圆中,两条半径就是一条直径。( × )
(4)直径是圆内最长的线段。
(√ )
辨析:对圆的半径、直径的特征认识不够而 导致误判。
一 圆和扇形
第2课时 圆的画法
JJ 六年级上册
探究点1 圆的画法
在白纸上画出一个圆。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经常用圆规画圆。
(3)以点A为圆心,任意画两个圆。

探究点2 圆心和半径的作用
自己确定半径的长度,用圆规画一个圆并标出 圆心和半径。
圆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
小试牛刀
2.判断。
(1)用圆规画圆时,圆越大,它的直径越长。( √ )
(2)将一个圆的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这个圆的直径
就扩大到原来的4倍。
( ×)
(3)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冀教版 六年级上册小学数学
全册教学课件
(重点讲解部分采取动画展示,播放幻灯片之前请下载Flash播放器,视频动画均以附件的形式插入幻灯 片,可以直接点击播放按钮就能正常播放)
一 圆和扇形
第1课时 圆的认识
JJ 六年级上册
探究点1 认识圆
动物汽车设计大赛。
我们周围有很多物品的面都是圆形的,如硬 币的面、钟面、圆桌的面、茶叶筒的上下面等。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认识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认识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和学生前面学习的很多知识具有比较 直接的联系。如分数除法,除了与分数乘法的意义、计 算及其应用有联系外,还与整数除法的意义,以及解方 程的技能有关。而比的初步知识,则要用到分数和除法 的一些基础知识。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一方面基本上完成了分数 加、减、乘、除的学习任务,比较系统地掌握了分数的 四则运算;另一方面又开始了比的初步知识的系统学习, 为后面学习百分数和比例提供了基础。两方面的收获, 都将在进一步的学习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教材,促进学习迁移。 2. 加强直观教学,结合操作和图形语言, 探索、理解计算方法。 3.抓住学习的关键,组织针对性练习。
三、《分数除法》习题分析
一.关于练习八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与第2题都是巩固分数除法意义的练习。可以安排在教学例1后练习。 其中第1题要求学生根据已知的分数乘法算式,写出两道分数除法算式。 第2题有四组乘除法算式,每组都是一乘、一除。要求学生看清左右两题之 间的关系,再写出得数。两题的关系是,左边乘法算式的积,是右边除法算 式的被除数,除数则是乘法算式中的一个因数。因此,学生如感困难,可以 提醒他们先算出乘法算式的积,再找出两题之间的关系。 第3题是分数除以整数的实际问题。不妨引导学生计算后把4/5 m化成小数, 用小数除法加以验证,即0.8 m丝带剪成同样长的8段,每段长0.1 m,使学 生看到分数除法与小数除法的联系,并增强对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确信 感。 第4题与第5题分别为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练习。第4题可以 把得数直接写在课本上,第5题可在练习本上写出计算过程。
3. 例3。
编写意图 (1)例3研究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包 括整数除以分数和分数除以分数两种情况。 (2)第31页上的“做一做”,是为例2和 例3配备的巩固练习。第1题是针对计算方 法的关键步骤设计的填空练习,第2题则 要求学生独立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两题 都由四道小题组成。两题的前两小题是配 合例2的练习,后两小题是配合例3的练习。

部编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参考)

部编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参考)

部编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参考)部编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参考)第一章:数与代数1.1 整数1.1.1 有理数- 概念: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统称,包括正整数、0和负整数。

- 教学重点:理解有理数的定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 教学难点:有理数的乘除运算,尤其是负数的乘除运算。

1.1.2 分数- 概念:分数是表示整数之间比例关系的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

-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分数的意义。

- 教学难点:分数的乘除运算,尤其是带分数和假分数的转换。

1.2 方程与不等式1.2.1 方程- 概念: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 教学重点: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理解方程的解的意义。

- 教学难点:方程的解法,尤其是解带有绝对值、平方等复杂运算的方程。

1.2.2 不等式- 概念:不等式是表示两个数之间大小关系的式子。

- 教学重点:掌握不等式的解法,理解不等式的意义。

- 教学难点:不等式的解法,尤其是带有绝对值、平方等复杂运算的不等式。

第二章:几何2.1 平面几何2.1.1 点、线、面- 概念:点是几何的基本元素,线是由点组成的,面是由线组成的。

- 教学重点:理解点、线、面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性质和运算。

- 教学难点:点、线、面的关系,尤其是空间的点、线、面之间的关系。

2.1.2 三角形- 概念: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平面图形。

- 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的性质,理解三角形的分类。

- 教学难点:三角形的证明,尤其是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证明。

2.2 立体几何2.2.1 立体图形- 概念:立体图形是具有三维空间的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等。

- 教学重点:理解立体图形的概念,掌握立体图形的性质和运算。

- 教学难点: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尤其是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展开图。

2.2.2 空间几何- 概念:空间几何是研究空间中点、线、面之间关系的学科。

- 教学重点:理解空间几何的基本概念,掌握空间几何的运算。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各单元评测与期末评测(最完整版,复习统考用)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各单元评测与期末评测(最完整版,复习统考用)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评测一、填一填1、涂一途、算一算4个29是多少用加法计算:用乘法计算:我的发现:在这里,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都是求几个和的简便运算。

2、看图列式计算。

()()×()()=()()()()×()()=()()我的发现:分数乘分数,相乘的积作,相乘的积作。

3、先填一填,再说一说所填的数与1之间的大小关系。

5 6×()﹤5643×()﹥43()×1517=1517二、计算1. 连线找朋友,看谁找得又对又快(1)(2)2.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

1013×38×131523+13×3575×7374(56-34)×(56+34)59×13+13×49(45-12+23)×30 75×34+0.75×26-34三、列式计算(1)6个56相加的和是多少?(2)89km的38是多少千米?(3)看图列式计算。

①②③有多少升水?(4)六(一)班同学做好事120件,,六(2)班做好事多少件?①六(2)班比六(1)班多13②六(2)班比六(1)班少13③六(2)班是六(1)班的13四、解决问题。

1、一个水龙头1分钟浪费水120L,半小时浪费多少升水?1小时呢?2.最近小红和妈妈感冒了。

请你参照说明书帮忙算一算。

①小红和妈妈一天各要服多少包感冒冲剂?②如果要续服用3天,小红爸爸一次性购买10包感冒冲剂,够吗?3、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驶85km,乙车每小时行75km,经过54小时两车相遇。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4、如右图,求出它的周长和面积。

5、某商店有10t面粉,上午卖出25,下午卖出25t,还剩多少吨面粉?1120m45m346、爷爷今年80岁,爸爸年龄是爷爷的35,而我的年龄恰巧是爸爸的14。

我今年多少岁?7、今年植树节六年级女生共植树150棵,男生植树棵数比女生的45多10棵,六年级学生共植树多少棵?8、学校六月份用水56吨,七月份用水量是六月份的,七月份用水多少吨?9、学校六月份用水56吨,七月份用水量比六月份节约了,七月份用水多少吨?10、如下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位置(一)教学目标1. 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 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教材说明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会了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并通过四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的学习进一步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或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第三学段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从实际情境出发,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习过用“第几组第几个”的方式来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并且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经验。

教材在编排上不但充分利用并及时提升了学生的这些已有经验。

例如,例1通过呈现确定多媒体教室中学生的座位这个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同时借助教师操作台上的学生座位图,迅速将实际的具体情境数学化,抽象成在平面图上确定位置,并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如何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2. 呈现丰富的生活情境并注意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帮助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材为学生呈现了丰富的生活情境。

例如,联系国际象棋的棋盘,让学生确定棋子的位置;通过呈现地图册中的某一页,让学生了解在地图册中如何确定一个地点所在的位置。

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材还在“生活中的数学”中介绍了在围棋盘上用19条横线和19条纵线确定棋子位置及地球上用经线和纬线确定地点位置的方法,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还注意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

例如,练习一中的第6题,联系图形的平移,让学生用数对确定图形平移后顶点所在的位置;第7题,联系方位的知识,让学生根据图上的数据描述建筑物的实际方位及行走路线或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方位在图中标出建筑物所在位置。

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具有一定综合性的问题,体会这些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

教学建议1.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具有大量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经验,并通过前几个年级的学习也获得了确定物体位置方面的许多知识。

因此,在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和知识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将用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为用数学方法确定位置,发展数学思考,培养空间观念。

2. 注意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在本单元中,教材除了从数的角度刻画点在平面上的位置,还有意安排了一些素材,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例如,例2中表示大象馆和海洋馆的位置的数对分别是(1,4)和(6,4),使学生发现这两个数对中数的特点,与这两个场馆在方格纸上的位置关系之间的密切联系。

练习一中的第6题,使学生发现图形平移后,位置变了,表示顶点位置的数对中的数也相应的变了。

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素材,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看到在平面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架起了数与形之间的桥梁,加强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为我们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3. 本单元内容可以用2课时进行教学。

(三)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第2~7页)本单元共安排了两个例题。

例1教学用数对确定教室里座位的位置;例2教学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1. 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

编写意图例1通过呈现确定多媒体教室中学生的座位这个情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

首先通过让学生找出坐在第二列、第三行的张亮同学,使学生明确“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

接下来,又给出了用数对表示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教室里学生位置的方法。

“做一做”呈现了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确定位置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活动情境。

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理解,并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建议(1)在教学例1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

在学生解决“你能指出哪个是张亮同学吗”这个问题时,可以先让学生讨论“教师是如何确定张亮的位置的”,并注意引导学生将教师的表述“是第二列,第三行的同学”与操作台上的学生座位图中亮红灯的位置联系起来。

再使学生明确: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列一般是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是从前往后数。

并让学生体会到正是这些规定与约定,才使人们在确定位置时有一致的结论。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用先说列数、再说行数的方法,说一说其他同学所在的位置,帮助学生巩固对列、行的认识。

然后,要使学生明确如何用数对表示位置。

可以先引导学生讨论如果用(2,3)表示张亮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3)中的数字分别表示的是什么含义”,使学生体会到可以用有顺序的两个数组成数对表示出一个确定的位置,并明确书写格式:要用括号把列数与行数括起来,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写个逗号,把两个数隔开。

教师可以再让学生试着用数对表示一些同学的位置或者给出一些表示座位的数对,让学生说出这些位置上的学生的名字。

最后,要使学生明确用数对表示位置时,一般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

可以先引导学生讨论“如果先表示行数再表示列数,那么你能写出表示张亮的位置的数对吗”“如果不约定先表示列数还是先表示行数,你能判断(2,3)表示的是哪个座位吗”,使学生体会数对中两个数的顺序的重要性。

由于在直角坐标系中是按先写出x轴上的数量,再写出y 轴上的数量的次序表示点的位置,所以我们在这里用数对表示位置时,也是按先列数再行数的顺序。

这与学生已有的确定位置的经验可能并不一致。

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他们可能会说张亮坐在第3行第2列,用数对表示就是(3,2)。

教师需要向学生说明,我们约定在用数对表示位置时,一般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记作(2,3)。

(2)教学“做一做”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直接说一说,也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去查找相关资料,然后在班中进行交流。

2. 例2。

编写意图教材通过呈现在动物园示意图上确定各场馆位置的情景,把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实际问题抽象成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明确如何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

教学建议教学时,可以分以下几步进行。

首先,让学生观察这幅动物园示意图与以前见过的示意图有什么不同。

一是动物园的各场馆都画成一个点,只反映各场馆的位置,不反映其他内容;二是表示各场馆位置的那些点都分散在方格纸竖线和横线的交点上;三是方格纸的竖线从左到右依次标注了0,1,2,…,6;横线从下往上依次标注了0,1,2,…,6,其中的“0”既是列的起始,也是行的起始。

然后,使学生明确在方格纸上数对的含义。

教师应设法促进学生知识与经验的迁移,引导学生把例1中学习的列、行的概念和使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应用到例2中来。

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大门在方格纸上的位置,并通过“用(3,0)表示大门的位置”引发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把方格纸的竖线和横线分别与例1中的列和行建立起联系,感受到方格纸上竖线与横线的任何一个交点都能用数对确定其位置,明确在方格纸上数对(3,0)的含义。

再让学生用数对分别表示熊猫馆、猴山、大象馆、海洋馆等场馆的位置。

接下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加深学生对用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的理解。

教师可引导学生比较表示大象馆和海洋馆的位置的数对,看看发现了什么。

学生会发现(1,4)和(6,4)这两个数对中的第2个数都是4,并结合动物园示意图,明确在方格纸上这两个场馆是在同一条横线(行)上。

教师还可以提问“如果两个数对中的第1个数相同,说明这两个场馆的位置有什么特点”,帮助学生初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提问“如果用(x,4)表示某场馆的位置,能确定在哪里吗”,让学生发现由于字母表示的数不确定,所以这样的数对只能确定这个场馆在哪一条横线上,但不能确定这个场馆的具体位置,使学生明确必须要有两个数才能确定一个位置。

最后,再让学生根据数对在方格纸上标出一些场馆的位置,达到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内化成能力的目的。

3. 有关练习一中习题的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可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展示交流。

第2题和第3题,都是选择生活实际中的素材,使学生体会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在现实生活的应用。

第2题,联系国际象棋的棋盘,让学生理解国际象棋在棋盘上表示棋子位置的规则,并用数对确定棋子的位置。

教学时,可先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国际象棋的知识,再提出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解决。

教师也可任意摆出一个棋局,然后提出问题。

第3题,通过呈现地图册中的某一页,让学生能够根据地图册中“重要地名索引”确定一个地点所在位置的方法,指出或表示出某地点所在的区域。

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讨论并解释清楚地图册中的“重要地名索引”是如何确定一个地点所在的位置的。

第4题和第5题,都是结合学生学过的平面图形的知识,配合例2的练习。

第4题可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展示交流。

在完成第(2)小题时,注意提醒学生不仅要按ABCDE 的顺序连结,还要连成封闭图形,所以还要连结EA。

第5题,可放手让学生同桌间完成,在活动前提醒学生思考“如何能说清楚、画准确”。

第6题和第7题,都是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具有一定综合性的问题。

第6题是联系图形的平移,让学生在方格纸上把三角形平移,并写出表示平移前后图形顶点位置的数对。

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平移后,表示顶点位置的数对有什么变化。

发现图形向右平移,改变了顶点所在的列,没有改变顶点所在的行,数对中的第二个数没有变;图形向上平移,改变了顶点所在的行,没有改变顶点所在的列,数对中的第一个数没有变,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第7题是联系方位的知识,让学生根据图上的数据描述建筑物的实际方位及行走路线或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方位在图中标出建筑物所在位置。

可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

第8题,是让学生用数对的思想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可让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再全班汇报交流。

二、分数乘法(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乘法计算。

2. 理解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会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3. 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4.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教材说明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三部分内容:分数乘法、解决问题和倒数。

编排结构如下。

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

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同样贯彻《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